第一篇:立足语文课堂教学 渗透文明礼仪教育
立足语文课堂教学
渗透文明礼仪教育
桦甸市临江小学李冬梅
摘要:课堂教学中贯彻文明素养教育不仅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现代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上除了传授知识,开发学生的智能,同时也应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文明行为。一个人的内在素质、外在礼仪,将直接关系到他在社会中的发展和成功,加强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既是我们弘扬传统美德的需要,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必然。
关键词: 语文课堂
文明礼仪
教育
课堂教学中贯彻文明素养教育不仅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现代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近年来,我校吸纳了很多外来务工子女,学生家长的文化层次较低,不太重视对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教育,再加上周围的环境影响,学生的文明礼仪与时代不符,相差甚远。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上除了传授知识,开发学生的智能,同时也应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文明行为。一个人的内在素质、外在礼仪,将直接关系到他在社会中的发展和成功,加强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既是我们弘扬传统美德的需要,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必然。几年来,我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学科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文明礼仪德育,把文明礼仪的渗透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努力做到教育而无痕。
一、学科融合,来渗透文明礼仪
每当新的一学期开始,我首先对学生宣布课堂常规,上好第一节文明礼仪教育课,打好基础,形成氛围。加强教学常规是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和组织纪律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和作风,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的一条重要的渠道。通过课堂常规的贯彻落实,如:收拾自己的书桌、做好下节课准备工作,举手发言、声音洪亮,坐姿站势、说话有礼貌等,可使学生逐步形成遵守规章制度和热爱集体等良好的文明素养。文明规范的课堂常规是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文明礼仪渗透的前提。
二、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来感染
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渗透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每一个行动都是给学生无言的教育。因为在小学生的眼里,自己的老师是神圣的,教师的言行举止经常影响着孩子的言行。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学生见到老师问好时,老师也应该点头或招手向学生问好;当老师错了,也敢于向学生道歉;老师也不随地吐痰,看到垃圾也主动捡起。这样的小节,慢慢地感染着学生,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亲其师,信其道”、“身教重于言教”。这两句话同样说明良好的文明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刻意义。教师的举止言行,仪表服饰,神态气质甚至习性,无不作为信息传达于学生的大脑,反馈于教学的过程。为此,我提出在语文课堂教学时师生应做到:文明用语、声音洪亮,举止大方、仪表端庄,合作探究、共同进步。
三、巧设情境,营造教育氛围
新课程的教学提倡从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入手,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去参与、体验和感悟。其核心价值是因为一定的情境能够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起积极的发动和促进作用,也为在课堂教育中渗透文明素养带来了契机。如在一节语文课上,我以古诗《游子吟》为引子,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诵、并说说自己的体会等方式调动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继而过渡到对老师社会的感激,为学生热爱祖国、奉献社会打下了情感的铺垫。与此同时也自然而然地衍生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在这里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并非是独立于课堂教学结构之外,而是完全融入情感铺垫环节之中。教育于无形,自然而顺畅,避免了空洞的说教。
四、丰富语言,促进文明礼仪
心理学家认为“赞美有如孩子的营养剂”。一句由衷的赞美,便可使丧失信心,挫败的儿童悬崖勒马,表现不错的孩子更加积极上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行为表现是其思想活动和个性情感的真实写照,学生在活动中,各种行为、情感意志等都充分显露出来。为此,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和心理状态,通过观察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教育、疏导。同时教师丰富的教学语言还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专心地进行探究活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还容易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因此,教师除了要有较高的知识素养外,还要注意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提高自己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在优美的语言环境中陶冶情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评比激励,养成文明习惯
评价是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中及时对小学生养成教育进行评价是我们做好养成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它能促进学生产生强烈的荣誉感,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增强,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意志力,做到知行统一。在平时教学中尽可能经常使用口头和体态语言对学生进行表扬和暗示。每周下来都要评比“星级少年”,每期完了都要评选“优秀队员”、“成功之星”等,树立典型;语文活动课上开展“争当升旗手”、“争当安全小卫士”、“争当绿色小卫士”等,通过评比和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一位教育家说过:“在孩子的心灵播种理想,就会收获行为;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会收获品德;播种品德,就会收获命运。”辛勤的耕耘结出了累累硕果,现在我的学生遵规守纪、讲文明、懂礼貌,学生学习、生活井然有序,良好的班风、学风已蔚然形成,同学们取长补短,以具有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学生带动那些具有不良习惯的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成功开展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了学生的健康人格。
立足语文课堂教学
渗透文明礼仪教育
桦
甸市
临
江
李冬梅
小
学
第二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文明礼仪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文明礼仪
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中国历来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文明礼仪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今天的小学生将是21世纪建设的主力军,文明礼仪教育必须从小学开始,养成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校风,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那么,应如何在小学生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呢?以下浅谈个人看法。
“亲其师,信其道”、“身教重于言教”。这两句话同样说明良好的文明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刻意义。教师的举止言行,仪表服饰,神态气质甚至习性,无不作为信息传达于学生的大脑,反馈于教学的过程。为此,我提出在语文课堂教学时师生应做到:文明用语、声音洪亮,举止大方、仪表端庄,合作探究、共同进步。
一、青少年品德修养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现在的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是家中的焦点,没有兄弟姐妹,父母的溺爱,养成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自私的性格,他们很多都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分享,不懂文明礼仪。从“大学生硫酸泼熊”的事件到马加爵案以及大学校园里面时不时出现的因为感情、奖学金、出国机会、学生干部评选等问题伤人和自伤的事件,都可看到他们道德修养的缺失。但,这也是我们教育的缺失。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
族命运。
叶澜教授说:“童年时期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帮助儿童学会热爱学习,学会在学校这个特殊的社会环境中生活并热爱学校、集体,做学校、集体的小主人,旨在为今后的学习和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打下坚实的基础。”明确指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在塑造学生完美人格的过程中实现生命的不断发展。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是道德修养教育的重要性,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的至高点对教育提出的使命。
二、语文学科教育中人文性的重要地位和塑造健康人格的作用
教育是什么?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人是教育的原点,也是教育的终点。可见,教育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点化和润泽生命是教育的核心,也是教育的本源。教育的根本不仅在于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提高,更在于塑造学生完美健康的人格。教师的作用是“传道、授业、解惑”其实说的也是教育的作用。从这一个层面上来说,教育是生命活动的需要,教育应以人为本。学生学习,不只是学习知识,也不只是训练能力,更重要的是丰富心灵、完善人格。语文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它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而人文性是它的基本属性。《新语文课程标准》开宗明义,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
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基础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位。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明确指出语文学科是美育的重要阵地。然而,尽管课程改革进行了一拨又一拨,但受传统课堂教学观的负面影响,长期以来,语文教育仍摆脱不了工具性过强,刻意追求客观性、确定性、抽象性的教与学的目标,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流于形式,语文学科中的美育作用没有有效得发挥出来。古语说:“文以载道”,语文教材中那一篇篇优秀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个体悟生命的范本,从文章中流露出的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对生命的珍惜,对不幸的豁达,对朋友的真诚,对自然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这一切,都可通过教师的教学如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去滋润学生的心田,浇灌他们的心灵之花,让他们的心灵充满阳光和雨露,懂得感恩和珍惜,礼让和宽容,豁达和坚忍。从而真正体现语文课的人文价值。如朱自清的《春》教会学生去感受生命的勃勃生机,唤起学生对生命的热爱与珍惜;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让学生学会坦然面对挫折和困难,保持豁达的心境;学习莫伯桑的《项链》让学生明白虚荣心的危害,过分虚荣必然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四、语文学科中品德修养教育的方式方法
首先,语文教师要有一定的人文素养,人文关怀。全国特级语文教师程红兵曾说:“人文性,从感性的层次来讲,是对人的理解,对
人的容忍,对人的接纳,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爱护和关怀;从理性的层面来讲,是对人终极价值的追寻,对人类命运的忧患。” “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先有一桶水”。何为“师范”即“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但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一颗慈爱的心,有悲天悯人的胸怀。试问一个自私自利、毫无爱心、品德低下的教师能教出品质高尚的学生吗?只有爱的教育才能让学生放飞心灵,教师应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吸引学生,引导学生,就象我们在很多回忆老师的文章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个心灵美好,品德高尚的老师是如何影响他的学生的,在学生的记忆深处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象北京师范大学的于丹教授,她是博学的,豁达的,淡定的甚至是天真的,而正是她的博学厚德博得学生的尊敬并施之以深远的影响。
其次,语文教材经典篇目经典读。我们应紧抓教材文本。文本的基本要素是语言,语言的本质属性又是生命意识的符号化。我们语文中的课文都是精挑细选的,有大量的经典篇目,里面有关于人生的思考,道德的品评,志趣的追求。语文教学更多的要通过语言文字进行思想的磨砺和情感的熏陶。人文情感是学生对语言文字感知的基础上油然而生的,是学生感受之后体验的结果。在解读作者作品的同时也给学生以思考的空间,启迪智慧,如从季羡林《永久的悔》中我们学到了感恩,从《“两弹”元勋邓稼先》我们看到了老一辈科学家的高尚的爱国情操,从《空城计》中我们学到了诸葛亮处事不惊,随机应变的智慧。对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使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圣人先
贤的命运遭际、生存状态、心理情感和灵魂世界,看到他们身上光明与黑暗,刚强与孱弱,“从而能够追究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一切症结所在,弄明白人类只配或应该得到什么样的命运,由此产生一种悲悯的情怀,对人性中 的虚浮、懦弱、迷信和懒惰保持必要的警惕,经常反思我们的生存状态,不断与堕落作斗争,努力提升我们的灵魂,把握命运的走向。这就是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所在。”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要积极启发学生对教材文本进行审美阅读,从中读出人生的真谛,陶冶美好的心灵。
再次,突破教材,进行延伸阅读。我们教材中的课文虽然都是精挑细选的,但因篇幅所限,只是茫茫书海中之一粟,有的只是整部作品的一小部分,因此,进行迁移阅读是非常必要的。在《新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合计240篇(段)。„„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我们可以以点带面,以一篇课文带动对整部作品的阅读.如,我们读了丰子恺的《山中避雨》就可叫学生去阅读他的散文集《缘缘堂随笔》,感受作者虽贫亦乐,生活中没有大鱼大肉却不乏欢乐;学了《范进中举》就可去看看原著《儒林外史》,认识何为虚伪,何为美丑;感受了孔子的《论语十则》,可以再去读读孔子的《论语》也可去听听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修养自己的品德,给自己一个目标,一个定位„„总之,我们可以通过品经典之文来吸取经验教训启迪智慧,读圣贤之书来丰富心灵和品德以怡养性情。唐代
柳宗元和宋代周敦颐明确指出:“文者以明道也”,“文所以载道也”。文因道存,道以文显,语言形式与思想内容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我们要成充分发挥名著经典中的美育作用,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同样,大量的阅读也会使我们的学生潜移默化,受到熏陶。而我们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去指引他们阅读的方向和阅读的方法,并在阅读中进行思考,从中获益。
最后,走出教材,回归生活。“学以致用”是学习的目的之一,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说:“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马上就会生动活泼起来.”美国教育家科勒涅也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布置一些家庭作业,用给妈妈洗一次脚,为长辈过一次生日,学会感恩;让学生去做一次志愿者,学会帮助别人并从中体验到快乐;提醒他们在平常接人待物中讲礼仪,在公共场所讲文明„„让学生把他们的优秀品德修养融入生活,化为生活中的点滴,去感动自己也感动别人„„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从规范行为习惯到道德信念的形成,需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一个人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在小学阶段最关键,因为小学生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又极具可塑性的阶段,是施教的最佳时期。因此,我们必须把握这黄金时光,来实施文明礼仪教育,以尽快提高学生的、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第三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文明礼仪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文明礼仪
课堂教学中贯彻文明素养教育不仅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现代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近年来,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我校吸纳了很多外来务工子女,学生家长的文化层次较低,不太重视对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教育,再加上周围的环境影响,学生的文明礼仪与时代不符,相差甚远。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上除了传授知识,开发学生的智能,同时也应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文明行为。一个人的内在素质、外在礼仪,将直接关系到他在社会中的发展和成功,加强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既是我们弘扬传统美德的需要,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必然。几年来,我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学科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文明礼仪德育,把文明礼仪的渗透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努力做到教育而无痕。
一、学科融合,来渗透文明礼仪
每当新的一学期开始,我首先对学生宣布课堂常规,上好第一节文明礼仪教育课,打好基础,形成氛围。加强教学常规是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和组织纪律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和作风,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的一条重要的渠道。通过课堂常规的贯彻落实,如:收拾自己的书桌、做好下节课准备工作,举手发言、声音洪亮,坐姿站势、说话有礼貌等,可使学生逐步形成遵守规章制度和热爱集体等良好的文明素养。文明规范的课堂常规是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文明礼仪渗透的前提。
二、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来感染
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渗透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每一个行动都是给学生无言的教育。因为在小学生的眼里,自己的老师是神圣的,教师的言行举止经常影响着孩子的言行。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学生见到老师问好时,老师也应该点头或招手向学生问好;当老师错了,也敢于向学生道歉;老师也不随地吐痰,看到垃圾也主动捡起。这样的小节,慢慢地感染着学生,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亲其师,信其道”、“身教重于言教”。这两句话同样说明良好的文明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刻意义。教师的举止言行,仪表服饰,神态气质甚至习性,无不作为信息传达于学生的大脑,反馈于教学的过程。为此,我提出在语文课堂教学时师生应做到:文明用语、声音洪亮,举止大方、仪表端庄,合作探究、共同进步。
三、巧设情境,营造教育氛围
新课程的教学提倡从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入手,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去参与、体验和感悟。其核心价值是因为一定的情境能够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起积极的发动和促进作用,也为在课堂教育中渗透文明素养带来了契机。如在一节语文课上,我以古诗《游子吟》为引子,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诵、并说说自己的体会等方式调动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继而过渡到对老师社会的感激,为学生热爱祖国、奉献社会打下了情感的铺垫。与此同时也自然而然地衍生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在这里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并非是独立于课堂教学结构之外,而是完全融入情感铺垫环节之中。教育于无形,自然而顺畅,避免了空洞的说教。
四、丰富语言,促进文明礼仪
心理学家认为“赞美有如孩子的营养剂”。一句由衷的赞美,便可使丧失信心,挫败的儿童悬崖勒马,表现不错的孩子更加积极上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行为表现是其思想活动和个性情感的真实写照,学生在活动中,各种行为、情感意志等都充分显露出来。为此,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和心理状态,通过观察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教育、疏导。
同时教师丰富的教学语言还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专心地进行探究活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还容易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因此,教师除了要有较高的知识素养外,还要注意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提高自己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在优美的语言环境中陶冶情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评比激励,养成文明习惯
评价是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中及时对小学生养成教育进行评价是我们做好养成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它能促进学生产生强烈的荣誉感,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增强,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意志力,做到知行统一。在平时教学中尽可能经常使用口头和体态语言对学生进行表扬和暗示。每周下来都要评比“星级少年”,每期完了都要评选“优秀队员”、“成功之星”等,树立典型;语文活动课上开展“争当升旗手”、“争当安全小卫士”、“争当绿色小卫士”等,通过评比和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一位教育家说过:“在孩子的心灵播种理想,就会收获行为;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会收获品德;播种品德,就会收获命运。”辛勤的耕耘结出了累累硕果,现在我的学生遵规守纪、讲文明、懂礼貌,学生学习、生活井然有序,良好的班风、学风已蔚然形成,同学们取长补短,以具有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学生带动那些具有不良习惯的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成功开展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了学生的健康人格。
语文学科文明礼仪教育渗透计划
宁阳六中 李晓锋
第四篇:语文课堂教学渗透艺术教育初探
语文
李罗京
沭阳县陇集中心小学
语文课堂教学渗透艺术教育初探
内容摘要: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引入艺术教育的内容和借鉴相应的艺术形式,把语文课堂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满足学生求知欲的苗圃,变成培养学生能力、陶冶学生情性、净化学生思想的乐园,这既是语文教学追求的目标,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近年来,本人就语文课堂如何渗透艺术教育作了一些探索和研究。笔者以为:以电教媒体为依托渗透艺术教育,可以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创设宽松和谐的艺术氛围,可以激发学生情感;教师的艺术素养也是语文课堂渗透艺术教育的途径。关键词:语文
渗透
艺术教育
古人认为,文学与音乐、舞蹈的起源本是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语言文学与艺术是近邻,它们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知识点、交叉点和共管区。文学与绘画、音乐、舞蹈、表演等艺术门类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引入艺术教育的内容和借鉴相应的艺术形式,进行艺术教育渗透,为语文教学服务,可以使抽象的语言文字形象化、生动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就语文教学中如何借鉴、引入艺术教育谈谈肤浅之见。
一、以电教媒体为依托渗透艺术教育,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考的。”学生是一生动活泼的个体,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感悟语言有着鲜明的个性,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别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理解语言文字。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也能像艺术那样磁铁般地吸引着我们的孩子,我们的语文教学必定会成功。
电教媒体是艺术的最佳表现形式,电化教学以它色彩丰富的画面变抽象的语言文字为具体的视觉画面,丰富学生的感知,拓宽生活见闻,实现“情境教学”,从而顺利地再现文中的事物及人物,突破时空限制,有利于实现“形真”。电教媒体形、声、色、光的运用与结合,能够有效地渲染气氛,制造气氛,激发学习情感,导致“情深”,真正做到有感情地朗读,从而领悟课文及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电化教学就是教师通过挖掘教材本身的潜力因素,以恰当的声音、画面,使学生在艺术感染力的影响下观察事物,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设想,进行灵活的、语文
李罗京
沭阳县陇集中心小学
新颖的扩散训练,并做到训练学生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二、创设宽松和谐的艺术氛围,激发学生情感。
据专家研究分析,一个人成功与否,智力因素只起20%的作用,80%靠情商。可见,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对工作质量的影响何其之大。而艺术是最能影响人的情绪,激发人的情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激发学生的情感,而情感的激发必须靠创设情境来实现,因为学生只有置身于具体的情境中,才会受到感染,产生情感共鸣。运用艺术手段,就可以创设具有巨大感染力的艺术情境。帮助学生仔细、全面、深入地体验课文内容,把抽象的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为想象思维提供丰富的表像。
1、语文与美术结合,以“画”激“情”。
近代教育家蔡元培一生积极倡导美育,他认为,美育可以陶冶情操,使人提起精神。现在使用的小学语文教材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图文并茂。因此,“画”已成为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辅助材料。教学时,要充分用好这个“媒体”进行教学助补,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通过画面的展现,使学生自然地融入课文情境之中,为体验文章的情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图画的直观形象最易引起儿童的注意,最能诱发学生说话的兴趣,引导学生想象,鼓励学生说出与众不同的结果。同时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基础。如在教学《烟台的海》这篇文章时,我把每一个季节烟台海上景观的录像放给学生看,让学生亲眼欣赏那道壮丽的风景线,亲身去感受人海相依的恬静和惬意,这时再去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已是水到渠成了。又如在教学《小露珠》这篇课文时,一开始我就出示了这样一幅优美的画面:在翠绿鲜嫩的叶子上有一颗颗小露珠,小露珠滚呀,爬呀,越来越大,越来越亮。清晨,一颗颗晶莹剔透像黄豆大小的小露珠从狭长的叶子上缓缓地落下来,太阳公公正从东方慢慢地探出脑袋。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思维从抑制状态转向兴奋状态,从而为学生营造了一种乐学的氛围,为学习课文奠定了基础。
2、语文与音乐相互渗透,以“乐”激“情”。
音乐是世界性的语言,它带给大家无限的遐想和美的享受,是心灵的交汇,情感的共鸣。而语言文字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时,如能与情感强烈、易于感人的音乐有机渗透、结合能达到互补的效果。对于写人论事的 2
语文
李罗京
沭阳县陇集中心小学
抒情文章,我们可用音乐再现、演染、创设文中的情境,缩短学生与教材的距离,促其乐学,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能起到理想的效果。这样的渗透结合,即对学生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又使学生得到了美的熏陶,情感体验得到巩固升华。如《月光曲》一文,学生很难通过文字符号这些抽象的表述去理解《月光曲》的真正内涵。我在教学中边读课文“皮鞋匠静静地听着„„”边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使学生感受到每一句文字与每一段音乐的联系,文学内容的起伏变化正反映了音乐的曲调变化。这段文字内容反映了乐曲中蕴涵的思想意境,随着乐曲的播放,学生不仅理解了文章内容,而且丰富了多方面的艺术修养。又如在上三年级《赶海》一文时,以《大海啊故乡》音乐进行导入,很容易就把学生引入情境。
3、语文和表演相互渗透,以“演”激“情”。
儿童先天都具有良好的表演天分和较强的表现欲望,一些情节性较强的作品可让学生自行设计人的表情、动作、着装。如四年级的《九色鹿》一文,在熟悉课文之后,放手让学生去讨论、设计,进行课本剧表演,学生的积极性很大的,创新能力也很惊人,通过表演学生的心和作者的情才能产生共鸣,学生才能更好的体会文章的真实情感。文章的内涵和人物的性格也得到更加深刻的理解。
另外,还有许许多多其它的艺术形式也可以成为很好的教学手段,服务于语文课堂教学。
三、教师的艺术素养也是语文课堂渗透艺术教育的途径。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而“乐”指向的不仅是所要学习的内容,还有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教师。而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在课堂上教师扮演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角色,他们是知识的“信息源”、“真理”的传播者,学生则是“知识的容器”,长此以往,学生何乐之有?
语文作为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其丰富的人文性和社会性使其语文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一定要有多么渊博的知识,但是必须要有让学生喜欢你的理由。教师的语言幽默生动、体态语言丰富,能唱会画,教师本身就是一个“艺术体”,用充满艺术的语言、动作、眼神和艺术的教学方法去感染学生,语文课堂怎能不生动,学生怎能不“乐”学?
语文
李罗京
沭阳县陇集中心小学
结束语:美的环境让学生喜欢学、主动学。让艺术走进语文课堂,良好的课堂氛围能紧紧吸引学生,使之步入语文群峰,饱享秀色,乐而忘返,同时又可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和能力,使学生成为专业加特长,多才多艺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袁金华主编《课堂教学论》 江苏教育出版社
2、徐定华主编《教育心理学》 苏州大学出版社
3、潘国红《个性:现代教师必备的素质》
4、苏霍 林斯基选集[M] 教育科学出版社
5、何晏·论语集解[M] 北京中华书局
第五篇: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
第十届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征文大赛
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
胡勇电话:***
重庆市永川区金龙镇金龙小学校
论文类别:学科教学学段:小学学科:语文
摘要:语文教师应通过自己的真情带动学生的真情,应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感染学生,让学生通过最基本的听、说、读、写等训练,得到情感的熏陶,完成情感的升华,进而美化情怀完善人格。
关键词:语文课堂情感教育
情感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准确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才能美化情怀完善人格。同时《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那么如何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呢?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一、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感受情
教学情境的设置主要是充分显示教学内容的情感因素,达到感染学生情感的目的。而学生预先蓄积的与作品情感气氛相协调的情绪,会增强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的效果。因此上课伊始,教师就应该利用各种手段,创设情境,制造气氛,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情感基调,从而很快的进入到课堂学习的状态中去。
(一)充分利用好导语的作用
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导语的作用至关重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导语正富有酝酿情绪,带人入境的任务,可以激发学生的强烈兴趣。优秀的精彩纷呈的导语会像磁石,深深地把学生吸引住。因此教师设计导语要新鲜活泼、形式多样、富有文采、充满感情。而教师在给学生说这些导语时更要情感饱满,切合课文的感情基调。
比如四年级课文中的《桂花雨》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我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童年是美好的,在每个人记忆的花园里,总会有一些常开不败的花朵,给人留下永久的回忆。同学们,你有过在雨中嬉戏的经历吗?(学生回答)可是你有过在桂花雨中陶醉的经历吗?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想一想:每当桂花盛开时,满树生香,花香随风飘逸,弥漫四方,一切都沉浸在花香里。你抱住那桂花树,使劲地摇,尽情地摇,任由桂花像雨点一样纷纷落下来。落在你的头上、脸上、肩上、身上、脚上,落得满身都是。你沐浴在香甜的桂花雨中,整个人都陶醉了,你忘情地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然后我让他们睁开眼睛顺势引入新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台湾女作家琦君的童年,去感受一场美丽的桂花雨,和作家共同分享童年的欢乐。”这段导语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切入,然后用充满感情的语言为学生描述了摇桂花的场景,激起学生对作者童年生活的向往,也唤起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教学也因为学生的入情而进入了积极的状态。
(二)利用多媒体,渲染气氛
多媒体不仅声画并茂,视听结合,而且图象活动变化,能展开情节,吸引学生入情入境,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情感的激发正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我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学生往往对桂林山水美景缺少直观感受,如能用一些图片加以印证,让学生对画面想象,这样桂林山水独特的景便可历历在目,理解背诵也就容易得多了。音乐,能激荡人的心灵,抚慰人的心灵,对渲染情景,创造气氛,却是不可多得。在教学中如果能将音乐语言与语言文字沟通起来,教学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教师身体力行带动情
教师自身能对学生起到很好的情感感染和熏陶的作用,并因此会带动学生的情绪体验,转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对教材冷漠的态度会影响学生的情绪,使其所讲述的材料好像和学生之间隔着一堵墙”、“热爱自己学科的老师,他的学生也充满热爱知识、科学、书籍的感情”。这无不体现了教师自身的情感对学生的影响作用。语文课堂上教师注入情感,才能带动学生的情感,也才能真
正溶入作者的思想境界。
(一)语文老师要有真情
教师要具有一股爱学生的真情。马斯洛理论讲,人人都有希望爱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爱的需求。当学生们从老师那里得到爱的满足后,自然会以真情回报。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尊重信任每个学生,与学生及时的进行感情的交流。当学生回答正确时及时给与赞许,当学生回答错误时及时给与鼓励,哪怕是一个简单的词语、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鼓励的微笑,都会让学生心满意足。而这种美好的情感会在教师长期的真情带动下潜滋暗长,进而转变成学生对语文老师的爱,对语文课堂的爱。
(二)语文老师要像演员
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必须放得开,能够在不同的课上扮演不同的角色,把书本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通过声情并茂的语言及体态语,带动学生的情感。在教学《笋芽儿》时,教师问“你曾撒娇过吗?”生齐声回答“没有。”于是,教师又问:“比方说,你和妈妈一起出门,看见了一条非常漂亮的裙子,你很喜欢,可是,妈妈不给你买。这时,你会拉着妈妈的手,说„„” 教师一边说,一边做动作,学生看了,也模仿我的样子,细声细气地说:“妈妈,给我买吧,给我买吧!„„”有了这样的铺垫,再回到课文中学习的时候,小朋友很快就领会了小笋芽撒娇时的语气。显然,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要理解“撒娇”这个词语似乎是太难了。因此,在教学中,我将这些较难理解的词语,用学生生活中的事情来引导,将抽象、枯燥的词语具体化、生活化,学生在“听故事——想经历——模仿动作——想象说话”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而然地掌握了这个词的意思。同时,也能较轻松的将这个词语进行迁移。教师放得开,学生自然能放得开,也只有在这样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全身心神游在课堂故事的演绎中。
三、指导学生读出情
可以说在这样一个饱含浓浓情感的课堂中,几乎每个学生都想把自己内心的情感波澜释放出来,那么此时教师就应抓住时机,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充分利用课文语言的音韵美、节奏美、对称美、声响美、方言美、色彩美、语符美、诗意美来感染学生。让他们把朗读当成一种表演,当成一种享受,当成一次自我实现的机会。课文《秋天的图画》,有一句“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为了让学生体会“挂、露、翻、举”所描绘出的秋天景色的勃勃生机,体会“秋天的图画”色彩的美丽,我采用对比出示句子“金黄的梨树,红红的苹果,金色的稻海,火红的高粱。”让学生谈谈哪句好,好在哪里。讨论之后学生马上入情入味地朗读,有的学生还边做动作边读,以此表达感情。学生这种声情并茂的朗读,能够更好的与作者的情感交流,进而更好的理解课文,发展自己的情感空间。
四、探究文章主旨,悟出情
语文教材,为学生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而文章的主旨让我们看到的是主观感受,是内心情感,是个人见解和人生观。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主旨,领悟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这样才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譬如我在教授《火烧云》这篇课文时,就引导学生重点抓住一个“变“字深悟情感美:课文描绘了黄昏时分火烧云的出现直至消失的整个过程,一直在“变“中描写火烧云,由霞光之美写到色彩美,再到姿态美,而这三种美都是美在变化中,有静态美,有动态美,从而抒发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这也正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而对于课文主旨的理解,除了教师设置问题引导之外,还可以让学生亲自去体验,通过自己的直接经验去感悟。例如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时,我就让学生们把它改成课本剧去演,教学《精彩的马戏》时,就让学生真实的看一看马戏团表演,这样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对课文理解更透彻,对作者情感领悟更深刻。
五、结合生活实际谈出情
语文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生在课堂上受到的情感熏陶自然也能联系到他们的生活实际。这正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关键步骤,因此语文老师不能单纯的就课文讲课文,应给学生留有生发的时间。比如我在讲《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时就在课堂上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项任务:假如明天是父亲节,你会对爸爸说些什么呢?因为之前教师做了很多的铺垫,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已被调动起来,很多学生纷纷举手直抒心声,谈了对父爱深沉的理解,对在外父亲的思念,对出门打工父亲的担心、心疼,以及对自己以前不懂事的歉意等等。甚至有些同学是含着眼泪表达了自己对父亲的深深爱恋之情。此时作者的情感已融入学生的心中,学生的情感可以说进一步得到了深化。
六、课堂结语激发情
好的课堂结语不仅仅是对课堂学习的总结,更是对学生进一步的启发,它能诱发学生的思考,拓展学生的思维,涤荡学生的情感。比如《地震中的父与子》的结语:一次地震,书写着一个荡气回肠的故事;一句承诺,谱写出一曲激情感人的颂歌。父母之爱,是一部我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要用一生去翻阅,去感受„„孩子们,让我们由衷的说
一声“爸爸,我爱你”吧!这样的结语再次激起了学生对父亲的热爱之情。《圆明园的毁灭》的结语:如今的圆明园只剩下这些残垣断壁,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老师想,我们心中有的不仅仅是对圆明园的爱,对英法联军的痛恨,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思考。这些结语有效地让学生的感情再次得到熏陶,让他们胸中的激情继续涌动。
七、课外练笔写出情
语文的学习不应仅仅是课堂40分钟,为了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收获的情感,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情感,我们可以通过随笔,日记,读后感,小作文等形式课外延伸语文的学习。例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在学完后,我让学生自制一张贺卡,写出他们对父亲的祝福,让他们的情感在生活中继续流淌、延伸。
总之语文教师要对情感教育引起充分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积极情感的渗透,将它贯穿到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去。教师应通过自己的真情带动学生的真情,应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感染学生,让学生通过最基本的听、说、读、写等训练,得到情感的熏陶,完成情感的升华进而美化情怀完善人格。
参考文献:
[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2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2]王剑兰、张凤琴、陈尚生主编,《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沈 宁,《编制个性化的探究方案,培养积极学习情感》,《江苏教育》,2007年第9期
[4]吴云霞,《班主任的情感教育刍议》,《新课改导刊》,2005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