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方案

时间:2019-05-13 14:03: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题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题方案》。

第一篇:课题方案

《小学低年级汉语识字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汉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让学生体验到识字的快乐。” 课堂无疑是学生识字的主渠道。

目前的低年段识字教学有以下特点:从课堂教学上看,学生识字是为了掌握一种工具,忽视学生内在的兴趣和感悟。从教学内容上看,识字内容局限于教材,没有引入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对生活的体验;从教学形式上看,学生的主体性和交互作用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从上述三个特点看出,当前的低段识字教学还存在着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这样的识字教学制约着学生情感和思维的发展,忽视学生的心灵体验,学生对学习汉字就会缺乏浓厚的兴趣,不能进入主动识字的享受状态,识字教学的效率就低下。

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创设学习生字的情境,结合生字的语言环境、生字的构字特点,引导学生在体验中积极参与识字、主动识字、体会识字乐趣、感悟生字本身蕴涵的人文性、艺术性,在不断的参与实践中掌握和探索识字方法,提高识字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兴趣和独立识字的能力,从而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识字难,识字教学更难,连教师上公开课都避开生字不讲,觉得乏味,单调没有意义。但识字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却又是一个新的任务,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作为汉语教师,我们觉得责任重大。在努力学习各种识字教学法之后,结合我们所运用的汉语教材的特点,我们认为要在识字教学中,开启学生的情智,必须集百家之长,融自身教材于一体,为我所用,以期能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开发学生识字潜能。

二、课题现状

虽然汉语作为非母语教学,但有着得天独厚的语言实践环境与土壤。长久以来,人们认为只有在课堂上才算学习“汉语”,其实,广阔的生活更应该是学生学习汉语的课堂。长期以来,广大教师及专家对识字教学进行坚持不懈地研究,并形成分散识字与集中识字等多种教学流派。本课题主题注重有效地将课堂与生活结合起来,把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进行识字教学,从而论证生活语文化、语文生活化等理念的可行性与可信性。为此,我们提出了课题《小学低年级汉语识字教学策略研究》。

三、课题研究实施目标

1、能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创设生活化情境,为学生的识字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

2、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3、能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启迪学生思维,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识字难点和进行拓展创新性的学习。

4、教会学生识字生活化的方法,掌握科学地识字方法。

5、能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找寻有效地激发学生识字教学生活化的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逐步改变识字过程中学生的死记硬背的机械识记,只会写而不懂得其义,探究并研究目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所表现出的各自利弊,结合教材进行合理安排,充分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思维水平发展的不同特征,结合汉字固有的字理特点,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认识汉字、理解汉字、欣赏汉字。

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教师应为学生设立各种全过程亲身实践、亲身体验、合作探究的学习程序,让全体学生在“亲身感知、亲历感悟、积极思维、主动积累、调动情感、体验合作、参与实践、尝试创新、敢于挑战、体验成功”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情商,促进知识的创新的自信心。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课堂内识字

(二)生活中识字

(三)活动中识字

(四)体验识字成功

六、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一)课题的研究对象

二年二班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主要以行动研究法、比较实验研究法为主,辅之以经验总结法、调查研究法。

七、课题研究的时间和步骤

1、课题研究时间:2012年9月到2014年7月

2、具体步骤:

第一阶段:2012年9月至2012年12月(1)完成文献资料的收集、学习。(2)确定课题方案,明确研究方向。(3)修改方案,向上级申报课题。

(4)集中学习理论,开展教学观摩和研讨。(5)整理上交相关资料。

第二阶段:2013年3月至2013年7月

(1)进行操作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探索语文教学中在识字教学中,开启学生的情智的教学策略。

(2)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做有心人,善于捕捉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各类有价值的信息,及时记录、存档。

(3)通过座谈、测试、观察等方式,定期了解学生在识字教学中,开启学生的情智的进展情况。

(4)撰写课题中期研究报告。第三阶 :2013年9月至2013年12月

通过中期汇报,发现问题,调整研究方案,进一步探索,积累资料。

第四阶段:2014年3月至2014年7月

(1)对实施操作过程中积累的资料进行汇总、分类,做好资料的补充、完善工作。

(2)撰写课题结题报告。(3)汇编课题案例、论文。

八、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阶段研究总结,研究案例,研究论文,教学活动设计等。

2、学生的作业等

3、教师关于识字教学优秀课堂实录、案例、论文

九、课题负责人:高晓辉 成员:永胜、哈斯巴根、王桂芝

王淑英、韩明亮、甄风云

王淑珍、王双月

十、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学校领导重视教育科研,大力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学校教科研氛围浓厚,在此环境的影响下,我们确定了小学汉语组识字教学的课题研究,学校专门成立了一个研究机构,这些都为本课题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课题组成员对该课题已经有全面深刻地研究体会。有长期从事低段汉语教学的经验的优秀教师,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这一研究课题。

第二篇:课题方案

《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朗读教学效率低的校正策略》

课 题 方 案

一、课题的提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听、说、读、写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读是阅读教学重要环节之一”。语文教学其实质就是言语能力的培养,言语能力的核心是语感,语感左右着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而朗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重要途径。“语文课要充分重视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语言所蕴涵丰富的情感”。

农村孩子由于日常生活用语不是普通话,家庭和社会交流的语言基本上为本地方言,由于语言环境和氛围的影响,学生离开学校就不再使用普通话,环境和氛围的缺失导致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较低。加之教师对课堂上学生的朗读重视不够,朗读时间较少,缺乏系统有效的朗读训练方法,教学实施过程中,普遍只要求学生朗读,但缺少对学生朗读的指导,课堂上学生的朗读准确率低、流利程度差、缺乏感情等情况普遍存在。

现实问题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采用切实有效的训练方法提高学生朗读文本的能力。如果我们能针对学生的朗读问题展开研究,提出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策略对农村语文朗读教学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二、课题的概念界定

研究课题为《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朗读教学效率低的校正策略》。

朗读教学:朗读,即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朗读教学就是通过教给学生相应的方法,使学生掌握朗读技巧,提高朗读能力。

策略:“策略”最早见于军事领域,后应用于教育。一般讲,策略是为达到某种目的使用的手段和方法。本课题研究采用的策略有:

1.帮助学生掌握朗读的方法如:在读中注重语音、语气、语调和语感,进而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进而培养学生能自主地选择文本的朗读方法。

2.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尝试对话式教学,以朗读能力的训练为突破口,创设特色课堂。

3.开展各种展示活动如:朗诵、演讲、表演等形式测查学生的朗读能力,形成良好的朗读训练环境和校园文化氛围。

4.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汇编并整理好各学段朗读教学的方法策略。

三、研究假设

如果通过对学生朗读兴趣和能力的调查了解,采用有效的朗读训练策略,将能提高农村学生的朗读能力,提升农村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求得学校师生的共同成长,进而服务于农村语文教学,为其他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提供有效参考。

四、理论依据 1.哲学依据

马克思主义认为:“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影响下,猿的脑髓就逐渐变化为人的脑

髓。”人从动物中分离出来的标志之一是语言。语文是人类必不可少的交际工具,而这种工具性,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朗读和交际来体现的。一个人朗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他的语文素养,影响到他日后的交际水平。

2.心理学依据

朗诵实际上是朗读者欣赏自己的声音,自我表达情感的过程,长期坚持,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形象思维能力,增强他们的想象力。

3.语言学的依据

乔姆斯基认为,儿童获得语言的过程并不要求儿童实际去学习语言(不要求“儿童实际做什么事情”),只要能让儿童置身于“某种适宜的环境”就可自动获得语言能力——就像身体在适当营养条件下的自动生长、发育一样。两岁至12岁之间,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

4.教学论的依据

《语文新课程标准》阅读的目标中,每个学段的首要目标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朗读能加强语感、强化情感体验、促进对文字的理解和记忆,并有助于培养口语表达的流畅性和良好的眼动习惯。

五、研究目标及内容

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做到语言准确;在朗读中能正确运用语气的轻、重、缓、急;把握语调的高低平缓;基本做到态势语的同步发展。在研究的过程中明确课改方向,提高语文教师专业素质,带动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的发展。根据高年级学生特点制定以下目标:

做到发音正确,变调、轻声、儿化正确,无方言现象;朗读流畅,声音比较清脆、响亮,吐字清晰,无破句和断读现象,停顿都恰当,重音明确;做到语速恰当、语调适中,能准确的表达文中的思想感情。

1.研究内容:

(1)调查学生朗读兴趣和水平实际。(2)调查学生是否爱朗读、乐于朗读;(3)研究出能促进学生朗读兴趣的方法措施;(4)调查学生在朗读中存在的问题;(5)分析学生朗读存在问题的原因;(6)针对问题及原因拟订训练方案。

2.以朗读能力的提高为突破口,优化小学语文高年级朗读教学,提倡对话式课堂,进行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1)开发朗读资源。

(2)诵读课文、诵读经典美文;(3)教师提供朗读资料;

(4)引导学生搜集、自创朗读资料。4.举办各种活动展示。(1)从书籍推广朗读;

(2)举办朗读展示专题活动,学生用各种艺术形式(朗诵、演讲),展示朗读训练成果。

六、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在学生、家长中开展关于朗读兴趣、朗读习惯、朗读方法的调查问卷,分析学生朗读的现状以及学生的学情、心理品质和学习习惯,为针对性地开展朗读能力训练研究打好基础。

2.文献法:对小学语文郎读教学学生朗读训练的资料和研究成果进行收集、整理、比较和归纳,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筛选有效经验,运用于本课题研究。

3.个案分析法:选择一些典型学生,对个体进行跟踪分析,建立个人档案,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分析,跟踪观察学生个体变化。

4.行动研究法:课题研究期间,将在本校开展行动研究,探讨实施策略并制定具体步骤,最后进行科学的经验总结。

七、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3年3月—2013年4月):参加总课题组培训,确定我校研究的课题内容,构思、规划、制订课题方案,部署研究内容及各阶段的实施要点,组建课题组织机构,建立课题管理制度,组织参与研究的教师进行相关理论学习。

2.实施阶段(2013年4月—2014年2月):学生朗读现状调查和朗读能力测量。了解小学全体学生阅读课上朗读中存在的问题,对其所在的班级进行师生访谈,深入了解学生个体问题存在的成因。全体课题组成员根据成因探讨研究对策方案。实施训练方案,并在实施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科学有效的朗读训练策略体系并进行推广。

3.总结阶段((2014年2月—2014年3月):整理研究材料和数据,完成课题报告和论文的撰写,申请课题结题。

八、成果形式 1.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2.编写教师研究论文集; 3.撰写调研报告; 4.编写朗读资料集;

第三篇:课题方案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的原因与对策

——课 题 方 案

单位:皋兰县黑石川学区

姓名:杨道军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的原因与对策

——课 题 方 案

皋兰县黑石川学区 杨道军

一、课题的界定与表述:

近几年国家把教育的发展重心以及新增财力基本上都放在了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有专家指出,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基础教育仍然是最薄弱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择校热也就接踵而来。

二、研究的意义与背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加上国家“两免一补”惠民政策的实施,以及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农村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部分学生和家长对教育的需求在不断提升,他们把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作为一种追求,把教育的投入作为家庭的第一投入,将子女的成长寄托于优质教育,彻底抛弃了过去那种“教好教坏无所谓”、“上学交费,不包分配”的思想观念,舍近求远,千方百计为其子女挑最好的学校、最优秀的教师,使其享受最优质的教育。因此,在农村也掀起了择校热,并愈演愈烈。就皋兰县黑石川乡而言,2010年全 乡共有总人口21655人,其中小学初中适龄生2439人,而在本乡就读的学生仅有1338人,而在县城择校就读的学生高达1161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此种现象的发生,针对我乡择校热的实际情况,我选定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的原因与对策》这一课题进行研究。

三、研究的目的:

通过研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择校热的成因,分析寻找控制学生择校的有效途径,缓解城市大班额教学的压力,不断实现义务教育公平,使义务教育“就近入学”的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对农村学校,特别是农村薄弱学校起到保护作用,也为更多的教育弱势群体提供平等接收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实现教育的起点公平。在当前条件下,解决择校问题要把需要与可能、公平与效率结合起来,缓解乃至彻底解决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问题。

四、研究的基本问题:

1、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择校的原因进行研究,主要研究两个方面:一是主观原因,主要表现在家长的盲目择校、思想解放、“以钱择校、以权择校”。二是客观原因,主要有三个因素,教育制度是择校的必然产物、教育资源配臵不均衡导致择校、学校之间的差异导致学生择校。

2、通过调查研究,寻找控制择校生的有效方法,总结经验,努力实现人人都享受高质量教育这一更高层次的教育公平目标。

五、要就的主要方法:

1、问卷调查法:研究初期,对前来办理转学手续的皋兰县黑石川乡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转学原因,进行问卷调查和个别座谈,了解学生择校的原因,确定课题,并填写个人课题申报表,上报皋兰县教育局教研室。

2、文献研究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积极学习与本课题有关的教育理论,进一步明确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不断学习并借鉴成功经验,推动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3、个案分析法:在研究的全过程中,对不同的择校原因进行分析,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法。

4、行动研究法:本着从教育教学的实际中发现问题,并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寻找解决问题好办法的宗旨,大胆探索控制择校问题的策略。

5、经验总结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总结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小结,调整、完善研究方案。

六、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本人担任皋兰县黑石川学区教研室主任,主要负责全乡各中小学学生学籍管理,主管教研教改、中小学招生、学校教育教学常规工作、校外教育、指导教师的基本功训练、新课程改革与校本培训、组织教学新秀及优质课评选。为了便于调查研究,研究对象也就确定为本乡范围内的部分择校生。

七、研究的过程:

1、准备阶段:(2010年7月——2010年9月)本课题的研究,在准备阶段主要是收集资料,整理数据,比较分析,学习相关的教育理论知识,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对我乡前来转学的学生或家长进行调查、摸底,摸清他们择校的主要原因,提出改进对策,为研究提供最直接的材料,同时结合我乡实际情况,拟定课题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2010年10月——2011年5月)

实施阶段主要分两步进行,第一步重点对已经择校或准备择校的学生及家长进行调查,分类和分析,探究产生择校的原因,对择校的不同原因进行分类和分析,研究解决择校问题的策略。

3、总结阶段:(2011年6月——2011年7月)

主要是收集整理研究资料,总结成功经验,深入课题研究,撰写相关论文,展示研究成果,最好完成结题报告。

八、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

1、课题研究的案例。

2、论文:从择校现象看农村义务教育

3、结题报告:关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的原因与对策”的研究报告。

第四篇:课题方案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有效转化策略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平昌县云台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当今社会中,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了知识的高速增长,使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变得日益重要。

中小学教师是基础教育的主要承担者,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对基础教育效果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开展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有效转化研究,对于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适应现代教育变革有着现实意义,是当今教育界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

为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教育部在2004年颁布下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这是建国以来我们国家颁布的第一个教师专业能力标准,它的颁布与实施是我国教师教育领域一件里程碑性的大事,将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2005年4月教育部为贯彻落实这一标准,又专门启动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这项计划旨在全面提升广大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促进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改进教师教学方式,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益,进而为推进教育信息化和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奠定坚实基础。近几年来,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得到了提高,促进了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当前不少教师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对教育技术的认识不足,将教育技术等同于信息技术,对教育技术的理论知识及教育技术在教育改革中所处的地位与价值了解甚少。多数学校停留在信息技术技能力的培训阶段,对于信息技术如何有效地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对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整合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的认识肤浅,其培训几乎是空白。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必须首先提高对教育技术的认识。制约和影 1

响教育技术运用于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因素,是来自人们头脑中固有的旧思想、旧观念以及受这些思想观念影响的思维方式。有的认为,教育技术只是电教人员和信息技术教师应掌握的专业知识,其他教师不用了解;还有的认为教育技术纯粹是一个花架子,没有一点实际用处,在教学实践中可有可无。尤其一些领导思想观念上的不重视,更影响着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开展,从而影响到整个学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而要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关键是要提高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这是因为教育技术能力的核心内容是教学设计,而教学设计是把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桥梁科学;它要依据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对整个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学步骤进行科学而具体的规划;要为广大教师提供一套有效而且可操作的策略与方法。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是从“如何教”的角度对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出了规范的要求,而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这一计划项目的核心是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目的则是要保证这一要求能真正落到实处——使每一位中小学教师都具有这方面的专业技能。达不到这一要求,不具备必要的教育技术能力,即使你有大学毕业文凭,也没有资格当老师。由此可见,“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的实施,尤其是这一轮国家级、强制性并涉及上千万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的实施,将对我国教师专业能力建设起何等重要的作用。

除了要达到上述目的以外,实施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对于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正在大力推动的新课程改革和农村远程教育工程也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青少年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此应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而应用教育技术正是改变教与学方式的有效途径;另外,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还是新课改成功实施的必要条件,而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模式与方法(即如何在各学科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整合)则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内容。所以实施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使广大中小学教师尽快提

高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迫切需求。

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核心则是要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使农村和贫困地区的青少年也能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而应用教育技术正是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的最重要也是最有效手段。基于此,我们所提出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有效转化策略研究》。

二、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新课程理念为基本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充分整合学校现代信息资源环境、学科资源、教师人才资源,搭建促进教师成长的平台,实现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研究内容

1、探索并提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有效转化策略。(该部分内容主要以理论研究为主,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

2、研究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有效转化策略对教学工作的影响。

3、研究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有效转化策略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多元促进作用。

四、研究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和新课程理念为基本指导思想,积极探索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的有效转化策略研究。

1、以教育的内涵特征为价值标准,建设学校教育资源网络,并将其核心理念与价值追求体现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体系中。

2、积累教育素材,形成教育技术能力的有效转化操作规范,降低一线教师自主开发的难度,使其能将精力放在教育教学的指导以及对指导过程中生成性问题的关注上。

3、探索教育技术能力的有效转化学校管理范式,形成相关经验。

4、探索教育技术能力的有效转化中,提高教师素养的途径与方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满足学校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需求。

五、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课题的研究思路:

在课题研究初期,通过文献研究法,认真学习同类课题已有的研究成果及相关理论,借鉴学习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的经验,进行反思性梳理,逐步形成并奠定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有效转化策略。

在中期,主要通过行动研究、调查研究、比较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有效转化策略的理论加以实践,总结归纳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有效转化的策略,以及对教学方式影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典型案例和一般规律,探索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有效转化策略,与教师个体、群体,与学生个体、群体,与教学的一系列关系。

在课题研究后期,分类汇总研究成果,形成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有效转化策略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相关成果专集。

2、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教育资源建设的理论专著、专题论文和相关课题研究成果,以及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有效转化策略的不断学习,借鉴其中的科学成果,使本课题的研究获得丰富的理论支撑。

行动研究法——按照课题研究提出的目标和原则,对教育资源进行充分的建设,开发与之配套的课程资源,在课堂上积极探索因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有效转化策略的创新而生成的新型教学方法的具体操作模式。

经验总结法——在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特点和课题研究进展情况,积累过程性研究资料,并及时组织交流和分析,总结经验做法,提出下一步研究的改进做法,并由此不断建构教师专业新的发展点。

调查分析法——通过调查,了解开发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有效转化策略的具体应用,了解学生对怎样的教育资源感兴趣,了解教育资源的创新建设所带来的“动态建构”思想及由此对教师、学生创造性人格养成和塑造的影响。同时,在课题研究进程中经常进行调查分析,便于我们及时了解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

六、实验步骤

课题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2012年4月——2012年7月)

1、学习课题实验方案,制定学校实验研究方案。

2、建立课题领导小组、研究小组。

3、收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

4、学习同类课题已有的研究成果及相关理论,借鉴学习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的经验,进行反思性梳理,做好课题研究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阶段(2012年7月——2013年7月)

1、按课题方案实施研究工作。

2、收集研究资料,对过程、方法及问题进行研讨。

3、修改并完善实验方案。

4、进行阶段性总结。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3年7月——2014年7月)

1、收集、分析、整理实验研究报告和实验资料。

2、总结实验工作,完成实验研究报告。

3、请有关专家评审、鉴定、全面结题。

七、主要研究措施

1、成立课题实验领导小组,把握研究方向,为课题研究提供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保障,由下列人员组成:

王守雄:平昌县云台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杨琼:平昌县云台小学教导主任。

刘晓梅:平昌县云台小学女工主任、青年骨干教师。

夏宏达:平昌县云台小学办公室主任,青年骨干教师。

孙宇:平昌县云台小学教导主任。

李超:平昌县云台小学青年骨干教师。

谢家政:平昌县云台小学会计、青年骨干教师。

2、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具体进行课题实验研究工作。主研人员如下: 杨琼:平昌县云台小学教导主任,中学一级教师。

刘晓梅:平昌县云台小学女工主任、青年骨干教师,中学一级教师。夏宏达:平昌县云台小学青年骨干教师,中学一级教师。

孙宇:平昌县云台小学教导主任,中学高级教师。

李超:平昌县云台小学青年骨干教师,中学二级教师。

杨希斌:平昌县云台小学会计、青年骨干教师,中学一级教师。苟兴平:平昌县云台小学远程教育项目负责人,小学科学组负责人。向贤福:平昌县云台小学中学二级教师,语文组年级负责人。刘华平:平昌县云台小学中学一级教师,文科组年级负责人。孙雪梅:平昌县云台小学中学一级教师,小学文科组年级负责人。王从兴:平昌县云台小学中学二级教师,青年骨干教师。

邓红艳:平昌县云台小学小学高级教师,小学语文骨干教师。

3、聘请县电化教育馆领导、教研室相关人员成立顾问小组,对课题实验进行理论上的指导。

4、与相关部门联系,使课题研究工作能得到大力支持。

5、组织主研人员认真学习同类课题已有的研究成果及相关理论,借鉴学习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的经验,进行反思性梳理,逐步形成并奠定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有效转化策略。提高主研人员的理论和研究水平,保证课题研究的有章、有序、有效进行。

6、进一步加大教育技术硬件设备配备工作,推动课题实验的正常进行。

7、保证课题研究所需经费,使实验活动得到有力保障。

平昌县云台小学

二0一二年三月十八日

第五篇:课题方案

课题方案: 高年级科普文教学现状与对策的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

科普说明文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占了小学语文阅读教材的八分之一。相对于其他文体的课文来说,此类文章没有曲折的情节,没有鲜活的形象,也没有浓郁的情感。因此,许多老师认为此类文本内容简单,写法平实,学生一读就懂,教学过程中难以出现其他课文教学时生成的精彩,公开课少人问津,家常课也不被重视。有些老师索性让学生读读课文,了解了解内容,顶多再延伸一下——读读课外补充资料就结束教学了。

这样一来就造成了极为负面的影响,一方面歪解了编者的意图,弱化了学生对科普文的深入认知和阅读兴趣;另一方面误导了学生对此类课文的关注程度,使得本该成为学生学习方法习得、学习习惯养成、科学知识熏染的过程被浅化了。

科普说明文教学应该有其特殊的教学价值。《语文课程标准》开篇就明确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科普说明文作为阅读教学的一种,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不可缺少的主要方面。此类课文的教学价值恰好为课标理念的达成提供了最好的素材。我们必须转变思维方式,把说明类的教材文本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素材,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知内容,乐于探究,品味语言,习得方法,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

科普说明文:是指以介绍自然、地理、历史、卫生、科技等知识为内容的文章。高年级教材中编入的科普文,内容丰富,从植物到动物,从天文到地理,再到现在的科技,几乎无所不有,文体类型丰富,有儿歌、童话、科普小品及比较典型的说明文。它承载着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和了解说明的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等功能。

本课题研究范围:

五、六年级教材中科普文教学的实践研究。

三、所要解决的问题:

1.调查高年级语文科普文教学的现状,并分析其原因。

2.探究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科普说明文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的策略。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高年级语文科普文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的研究

(1)主要调查部分高年级语文教师教学科普类课文的收获及困惑,然后针对现状进行分析,便于把握研究的重点。

(2)调查高年级学生在学习科普类文章时的兴趣、收获、困惑及建议等。

2.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科普文教学有效设计尝试的研究(1)学习《课标》中对科普说明文教学的目标、要求。(2)探索科普文怎样进行文本解读,确定教学的内容。

(3)科普文教学中,探索学生乐于参与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设计,并思考。(4)科普类文章教学中拓展训练的设计尝试与思考。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学习有关语文教学的相关理论和有关科普文教学的研究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争取在现有的研究水平基础上有所突破和提高。2.问卷调查法

调查教师对科普文教学的认识及自己教学此类文章存在的困惑,包括学生对教师教学科普文后的兴趣、效果等,以便及时全面发现问题,更好地进行研究。

3.案例分析法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把设计后的科普文在教学中不断尝试、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找到策略。结合相关理论对出现的问题或案例,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分析,形成具体的资料。

4.行动研究法

通过行动研究,发现每个阶段出现的问题,结合理论提出具体改进措施,再实践、反思,并注意收集每一步行动反馈的信息,最后对研究中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科学处理,形成经验材料。

5.经验总结法

在研究实践中,及时总结自身经验教训,纠正教学中的偏差,为进一步研究做准备。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把总结出的经验条理化、系统化,形成具体的科普文有效教学的方法策略,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六、课题研究读书学习计划及具体时间安排 1.阅读《走进新课程》、《儿童发展心理学》

每天保证阅读30-60分钟。(完成时间:2012年6月—9月)2.阅读《我的小学语文观 》 张庆

江苏教育出版社

每天保证阅读30-60分钟。(完成时间2012年10月—2012年12月 3.阅读《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

每天保证阅读30-60分钟。(完成时间:2013年2月—2013年3月)4.阅读有关教学评价的文章与著作。

经常上网检索相关文献资料;坚持阅读《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等杂志;

求购有关教学著作,进行系统阅读思考。(完成时间:伴随整个研究过程。)

七、课题研究进展阶段与任务

第一阶段:课题研究的启动阶段(2012.6—2012.9):

1.学习有关课前预习的相关理论,收集与课题研究有关的书籍、杂志,明确小学语文科普文教学的意义、作用,并有针对性设计教师与学生的调查问卷。

2.调查分析:对部分教师及高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或采访部分教师、学生,谈谈对科普文教学的体会,及时捕捉有效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总结。

3.学习借鉴别人的科学有效的与此相关的课题经验,思考并确定本课题下一步的研究内容及思路。

4.2012年9月30日前完成阶段调查报告。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2012.10—2013.5)

1.根据课题方案和当前“科普文教学”的现状,查阅有关方面的文献资料,系统分析,形成阶段调查报告。

2.学习《课标》中关于对科普说明文的目标、要求。

3.科普说明文如何解读,然后选择几篇科普文进行精心设计,进行尝试、比较。分析后,和高年级教师讨论科普文教学的不足和成功之处,及时总结,选择有效的设计模式,形成个案分析,探索出学生乐于接受并真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有效教学模式。

4.对本阶段工作进行小结,撰写阶段研究报告和论文。

第三阶段: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2013.6—2013.7)

整理并汇总研究材料与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八、完成读书心得与研究成果的具体时间安排

2012年6月—9月

1.阅读《走进新课程》《儿童发展心理学》《我的小学语文观 》(张庆

江苏教育出版社),每天保证阅读30-60分钟,撰写7—8篇阅读心得。研究过程中建立课题博客,及时发布研究进展信息和学习、研究体会。

2.阶段调查报告:《高年级科普文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2年10月—2013.3月

1.每天保证阅读30-60分钟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并经常上网检索相关文献资料,求购有关教学著作,进行系统阅读思考。2.结合以下典型科普说明文进行有效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苏教版小语第10册《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教学设计与反思 苏教版小语第10册《克隆之迷》教学设计与反思 苏教版小语第10册《埃及的金字塔》教学设计与反思

苏教版小语第12册《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学设计与反思 2013年4月—2013年5月

针对以上课例的设计与反思,撰写论文《叩开科普文教学的大门》和

《科普文如何上出“语文味” 》

2013年6月

课题研究报告《高年级科普文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的调查报告》

下载课题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题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题方案

    《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思路及对策研究》 课题方案课题的主要思路:本课题是李强省长主持的课题《进一步激发浙江民间活力的思路和对策》的子课题,围绕课题的主要目标,着重对我......

    课题调研方案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问题研究》课题调研方案根据《关于自治州2012年度党建理论调研课题立项的通知》(巴党祖发电(2012)95号)的相关要求,*****单位申报的调研课题是《发展壮大......

    课题调研方案(★)

    XXXXXX县服务业发展规划调研方案 为深入了解XXXXXX县服务业发展情况,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为本县服务业发展规划编制做好第一手资料准备,特制订本调研方案。 一、本次调查的......

    课题修改方案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立德树人实践研究》 研究方案 项目负责人:文芳 申请单位:贵州省凯里市第九小学 一、问题的提出 1、我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人数比较多。......

    课题实验方案

    《如何培养中学生创造性思维》 课题实验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课题提出的背景:培养中学生创造性思维是国内外教育教学工作者共同面临的一个焦点和难点问题。目前......

    体育课题方案

    《有效提高城镇初中田径课余训练方法的研究》课题方案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中学课余田径训练不仅是发现和培养田径运动竟技后备人才的重要途径,而且对推进素质教育与培养......

    电教课题方案

    电教课题方案一、课题的提出(一)研究背景:1、当今,面对全球生态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网络时代的挑战,国际社会的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各国对人才的重视程度空前提高,而人才的德性......

    语文课题方案

    《以小练笔为载体,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名称:《以小练笔为载体,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教育中的难题,长期以来困扰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