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孙奇事迹读后感
孙奇事迹读后感
孙奇是呼和浩特火车站售票员,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个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她认真践行“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的服务理念,被旅客亲切地称为“活雷锋”。她苦练岗位技能,以日售车票2430张的优异成绩,刷新了呼和浩特铁路局单日售票纪录,并创造了5年来发售117万多张火车票无差错的优异成绩。她不断为社会传递“铁路正能量”,无愧于“德才兼备”四个字,是全路职工学习的好榜样!
作为一名铁路职工,无论处在什么岗位,无论是一线还是后勤,无论是工人还是干部,都要热爱自己的岗位,立足岗位为铁路这部大联动机多做贡献。
学习孙奇,就要学习她勤学善思、岗位成才的进取意识。孙奇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在售票岗位工作期间,她售票百万张,加班千余小时,总结提炼出“七字售票作业法”、“十二句服务规范用语”,被全局推广,打造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孙奇党员售票示范窗口”。我们要像孙奇那样,立足岗位、刻苦钻研,不怕吃苦、积极进取,愈挫愈勇、永不言败,积极适应铁路变革时代对自身素质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就是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重点是新闻宣传知识、工务专业知识和现代管理知识的学习,真正做到学有所思、所悟、所得,以自己的努力实践,为社会传递更多“铁路正能量”。
在当下的社会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孙奇为我们树立了好榜样。铁道部号召“向孙奇同志学习”,就是倡导全路干部职工学习她积极进取刻苦业务的精神,学习她身患癌症依然心系铁路的情怀。让我们以孙奇同志为榜样,立足本职、苦练技能,服务人民、奋发有为,谱写高铁时代新篇章,展示铁路美好新形象,为社会传递更多“铁路正能量”。
赵亮
2012.9.29
第二篇:孙奇事迹观后感
孙奇先进事迹观后感
铁路售票员,在外人看来是个风不吹、日不晒的风光职业,其实是枯燥而平凡的岗位。每天面对在同样的窗口、同样的车次、同样的人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谁能理解他们风光的背后,谁能记住他们的容颜?而在呼和浩特火车站的售票大厅的十三号窗口,就有这样一位售票员。她的笑容留在每一位旅客的心间,她的名字在表扬簿上被无数次的提起,她的精神事例感染着我们每一个售票员,她就是孙琦。
刻苦锻炼基本功
卖一张票简单,但是要快速准确的卖出每一张票那可就难了。刚进入售票岗位的我,就为自己的速度和记不住车次而发愁。旅客在窗外排起了长龙,好多双眼睛都盯着我,可我还在慢慢的查着车次。就算旅客不说什么,但是我自己都不好意思尴尬的脸红。随着工作的时间越是长久,虽然没有刻意背过时刻表,但是车次也越发熟练,不再是手忙脚乱了,自己也得意了起来。
可孙奇虽然第一天售票只卖了621张还赔了230元钱,被扣罚考核40元。但是她从从那天起暗下决心勤练基本功,每天早早起床背诵旅客列车的停车站代码。就凭着这份勤奋用功劲儿,一月未到,孙奇就记住了56趟过往旅客列车1120个车站代码。孙奇还把《管规》、《客规》、《运价里程表》等客运岗位的专业书籍随身携带,一有空就阅读钻研,很快就攻克了业务上的难题。再想想自己:上岗已经一月有余,有时还记不住车次,顿觉汗颜羞愧。但这也让我自己树立了一个奋斗的目标。
工作实践找方法
经过近期的努力,这速度是上来了,不用再一次一次的查车次了,但是快中就是容易出错,最怕的就是卖错日期。有了一两次的失误,卖票时自己都开始胆颤心惊、如履薄冰。不说卖错票旅客如何的理论责怪,我自己都懊恼不已。想到孙奇同样在售票岗位上,一天可以卖出上千张票都不出错,让人不得不佩服。
原来她在工作中,不仅有苦练的基本功,还有善于总结发现方法的心。孙奇总结出了“真、细、巧、省、高、准、情”七字售票作业法。面对每一位旅客,每一张票,她都会在心中把七个字默默的过一遍,减少了出错率,加快了速度,高效快速的卖出每一张票。将工作中好的方法变成了习惯,好的习惯成为了规范,确保了每一张票的准确与速度,加以微笑的递给每一位旅客。
温情服务每一天
孙奇总结出的不仅仅有七字售票作业法,还有12句售票服务规范用语。同样的礼貌用语同样的微笑,她总是这样面对每一位旅客,将温情留在每一个人的心间。2010年的春运,有位旅客在孙奇的窗口排队买票,就在付钱时发现自己的钱包没有了。这春节期间一票难求,谁都赶着回家,在人群中推挤不知是哪个偷走了他的钱包,这一时把他急得慌乱跺脚。就在这时孙奇微笑安慰着,把票递给这位旅客。原来是孙奇自己垫钱为其买了一张回家的车票。这位旅客感动的连声道谢。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在她的每一面锦旗和感谢信后面都有着这样充满温情的故事。
突破自我上台阶
最让我羞愧的是,从初中到高中再至大学,学了多年英语,可都只是死读书,写得了、看得懂却说不出,一遇到外国旅客我就只能支支吾吾,或者是请旁边会英语的旅客代为翻译。为了这事我早早就暗下决心要学好英语,但是却每次都坚持不下去。而孙奇却自己报英语班,为了方便与旅客服务。不仅如此还听蒙语课、进哑语学校,熟练掌握了多种语言。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成为了我们年轻人的榜样。这更是督促了我加强语言上的学习。
克服病痛新突破
售票员的工作看似轻松天天做在窗口旁,但是却十分辛苦。孙奇在从事售票工作的第三年,便患有角膜炎,看久了电脑就会流泪,后来甚至在户外,阳光稍微强烈些都会逼得她睁不开眼睛。本以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她会要求调离岗位,但没想到这反而成为她又一次超越的契机。为了可以继续做好售票工作,她苦练盲打,按下每一个键,制出每一张票完全都是凭借自己的记忆与手感,这次困难没有让她畏惧怯步,反而使得她的业务水平更上一层楼,并以日售车票2475张的优异成绩,刷新了全局单日售票记录。
2010年孙奇被查出患有卵巢癌晚期,在治疗过程中她还经常提出要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她的事迹感动着周围的每一位同事。同时也激励着我们这些新一届的售票员以她为榜样。
同样的岗位,不同的人,做出了不同的事业,这是为什么呢?差异就在用心去为旅客服务。真心想旅客所想,你就能把“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实践好;细心为旅客所做,你就能把“旅客当亲人”服务好,这是我们售票工作的责任。我们要发扬孙奇精神,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提高售票技能,改进工作让旅客满意,
第三篇:读后感孙佳奇
读《皇帝的新装》有感
四年二班孙佳奇
暑假里,妈妈帮我买了一本安徒生童话。我看了好多篇,有《卖火柴的小女孩》、《天鹅王子》------其中最吸引我的是《皇帝的新装》。这篇文章讲了皇帝爱穿新衣服.一天来了两个骗子,自称织出的衣服不但漂亮,而且能看出哪些大臣是苯或不称职.为了表示自己聪明,称职大臣都装做看见了.皇帝给了骗子好处,穿上’衣服’出去了.百姓都夸耀皇帝的新衣,一个孩子的一句话让皇帝明白自己被骗了.读完这篇童话,我不禁问自己,作为一国之君怎么会被骗呢? 毫无疑问全是因为虚荣心,全天下的百姓.大臣甚至皇帝都心甘情愿地被别人骗,也心安理得地骗别人.骗子之所以得逞,是因为他们看清了人们心中的弱点---甘愿被别人利用,为的只是满足他们可怜的虚荣心.实际上虚荣心是与生俱来的,但是孩子的心是单纯的,随着长大虚荣心也会越来越深.读了童话后,我想提醒人们:做人要诚实。.想想自己其实也这样.看见别人拿出很贵的芭比娃娃玩真羡慕,怕爸爸妈妈不同意买,只能看着人家玩,可真正买了又觉得别人的更好,总觉得永远满足不了自己的虚荣心.当我读完文章后,我明白了虚荣心是永远不可能满足的,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虚荣心,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从今天起我要做一个知足的人.
第四篇:孙奇先进事迹读后感
孙奇先进事迹读后感
<1>
“旅客如一面镜子,我们微笑了,得到的回报同样是微笑。”今天,我阅读了孙奇的感人事迹,读完之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她售票近20年,售票百万无差错,总结提炼的“七字售票法”和“十二句售票服务规范用语”。让我钦佩不已。她一名普通铁路工人服务一辈子、奉献一辈子、坚守一辈子的信仰操守和铁路行业传承多年的服务精神,让我深有感触。
即便癌症化疗期间也忙着自学《高速铁路客运服务》、《铁路客运服务礼仪》只为不被别人落下;借来各种票样,复印上百张当“模板”,反复进行各种题型的填写练习,完善业务素质,提高应急能力;自创先大站、后小站记忆法,练就了快速将“全国铁路客运接算站示意图”完整绘出的技艺,成为“话音落、车票出”的技术能手;自学英语、蒙语、哑语,满足“特殊”旅客购票需求,成为售票班组的“多语翻译”……
从孙奇这些事迹中我得到了一个启示:人的一生不在于享受多少而应该在于奉献多少。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只有为别人花费它们,我们的生活才有意义,生命才更有价值!而一心只为自己着想的人什么也得不到!我们不需要做出多么伟大的事情,可以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帮助一切需要帮助的人,伸出你的援助之手,那时你就会发现奉献有多么快乐。
孙奇先进事迹读后感
孙奇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的精神,与当下社会浮夸浮躁风气形成了极大反差。
作为有责任的公民,我们不得不承认,当下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尤其是青年人的价值观悄悄转变——“拼爹”正在成为时尚,奋斗的水分正在增长;认真正在变得难得,敷衍成为可怕的趋向;热忱正在流失,自利正在滋长。
钟南山院士曾经表示,他对现在的浮夸现象很忧虑——“它毁了一批很有才华的人”。我想,钟院士说的很委婉——它毁掉的不仅是才华,更致命的是,它会腐蚀勤劳、善良、仁爱等我们民族优良的基因。
好在我们发现还有很大一部分人仍在坚守自己的精神高地,李素丽、郭明义、张平宜、吴菊萍……还有离我们最近的孙奇。
我们相信,她十六载如一日的奉献和服务,是真挚的,是源于骨子里的爱与善良,这是她最真实、最质朴的性格和品质,经得起推敲。她对旅客的感情,或者说是对工作的感情,好比我们对自己的亲人、朋友的感情,只是又扩大了一个范围、提高了一个层次。这其实同吴菊萍如出一辙,她与妞妞素不相识,却毅然伸出了手臂。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人,如果一个人的作为不能服众,甚至受人诟病,即使是宣传工具再强大,强加的光环迟早要暗淡下去,任何谎言都会不攻自破。
我们相信,她在病床上,仍流露出对工作岗位的眷恋也是真实的,那就是她的理想和全部,是她对自身价值的定位,好比有人热衷锦衣玉食,有人追求精神享受。《菜根谭》讲:“观物外物、思身后身”、“利勿在前、德勿在后”、“路留一步,味减三分”……,人与人之间真的有境界之分。
借用感动中国的一句评语:心有道德追求的人,行为永远不会逾越内心的道德底线。当她的道德追求堪称高尚时,她的内心就会无限满足。在此,向孙奇和孙奇们致敬!
第五篇:孙奇先进事迹读后感
孙奇先进事迹读后感
孙奇先进事迹读后感<1>
“旅客如一面镜子,我们微笑了,得到的回报同样是微笑。”今天,我阅读了孙奇的感人事迹,读完之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她售票近20年,售票百万无差错,总结提炼的“七字售票法”和“十二句售票服务规范用语”。让我钦佩不已。她一名普通铁路工人服务一辈子、奉献一辈子、坚守一辈子的信仰操守和铁路行业传承多年的服务精神,让我深有感触。
即便癌症化疗期间也忙着自学《高速铁路客运服务》、《铁路客运服务礼仪》只为不被别人落下;借来各种票样,复印上百张当“模板”,反复进行各种题型的填写练习,完善业务素质,提高应急能力;自创先大站、后小站记忆法,练就了快速将“全国铁路客运接算站示意图”完整绘出的技艺,成为“话音落、车票出”的技术能手;自学英语、蒙语、哑语,满足“特殊”旅客购票需求,成为售票班组的“多语翻译”……
从孙奇这些事迹中我得到了一个启示:人的一生不在于享受多少而应该在于奉献多少。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只有为别人花费它们,我们的生活才有意义,生命才更有价值!而一心只为自己着想的人什么也得不到!我们不需要做出多么伟大的事情,可以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帮助一切需要帮助的人,伸出你的援助之手,那时你就会发现奉献有多么快乐。
孙奇先进事迹读后感<2>
孙奇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的精神,与当下社会浮夸浮躁风气形成了极大反差。
作为有责任的公民,我们不得不承认,当下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尤其是青年人的价值观悄悄转变——“拼爹”正在成为时尚,奋斗的水分正在增长;认真正在变得难得,敷衍成为可怕的趋向;热忱正在流失,自利正在滋长。
钟南山院士曾经表示,他对现在的浮夸现象很忧虑——“它毁了一批很有才华的人”。我想,钟院士说的很委婉——它毁掉的不仅是才华,更致命的是,它会腐蚀勤劳、善良、仁爱等我们民族优良的基因。
好在我们发现还有很大一部分人仍在坚守自己的精神高地,李素丽、郭明义、张平宜、吴菊萍……还有离我们最近的孙奇。
我们相信,她十六载如一日的奉献和服务,是真挚的,是源于骨子里的爱与善良,这是她最真实、最质朴的性格和品质,经得起推敲。她对旅客的感情,或者说是对工作的感情,好比我们对自己的亲人、朋友的感情,只是又扩大了一个范围、提高了一个层次。这其实同吴菊萍如出一辙,她与妞妞素不相识,却毅然伸出了手臂。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人,如果一个人的作为不能服众,甚至受人诟病,即使是宣传工具再强大,强加的光环迟早要暗淡下去,任何谎言都会不攻自破。
我们相信,她在病床上,仍流露出对工作岗位的眷恋也是真实的,那就是她的理想和全部,是她对自身价值的定位,好比有人热衷锦衣玉食,有人追求精神享受。《菜根谭》讲:“观物外物、思身后身”、“利勿在前、德勿在后”、“路留一步,味减三分”……,人与人之间真的有境界之分。
借用感动中国的一句评语:心有道德追求的人,行为永远不会逾越内心的道德底线。当她的道德追求堪称高尚时,她的内心就会无限满足。在此,向孙奇和孙奇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