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典当企业管理中的风险防范

时间:2019-05-13 15:49: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清远典当企业管理中的风险防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清远典当企业管理中的风险防范》。

第一篇:清远典当企业管理中的风险防范

典当企业管理中的风险防范

清远雄志企业

成雄志 简要:

在经营过程中,典当行面临许多风险,包括经营风险、鉴定风险、市场风险等。其中违约风险是十分关键的风险,它贯穿了典当业务的各个流程,直接影响到典当行的收益,所以学会了解风险、管理风险从而防范风险,对典当行来说十分必要。意识薄弱造成违约风险

典当面临的违约风险,是指客户不能履约偿还或延期偿还当金本息,使得典当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造成客户违约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客户自身的原因。表现为无还款能力或无还款意愿。还款能力不足又分为在典当前客户本身经济状况就已经恶化,继续放款也只是无济于事。而无还款意愿是进行典当时客户就不打算再将当品赎回,又可以分为事前与事后无意愿赎当。事前无意愿可能是客户利用典当这种方式来销赃或本身就想处理掉自己的物品;事后无意愿可能是由于市场价格变化导致当品市价低于赎当的价格,从而客户宁愿绝当。

其次是典当行内部风险控制制度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审查不严。不注重贷前征信工作,审贷不严,见贷就放。典当行的客户,许多是由于各种原因达不到银行贷款的条件,或是有急用而从银行贷不到款。这时典当行担心放款时间延迟会错失商机,所以常常是忽略了对客户的调查与审核。典当行只有重视贷前审查,包括借款人的信用报告以及其还款来源,做到既认人又认物,才能很好地防范违约风险;缺乏标准的运作流程。这使得业务人员主观操作的可能性极大,许多风险较大而不该放款的业务也由于这些原因而放了款;风险系统不完善。典当业作为金融领域之一,必然伴随着高风险,而典当业目前缺乏一套完备缜密的风险体系来抵御各种风险。同时风险文化的缺失导致了业务操作人员风险意识淡化,常常在实际操作中带有侥幸心理或急功近利的思想,不注意客户违约风险的大小,只关注自己的业绩,从而时常带来违约风险的提高。措施之一:积极加入征信体系

目前典当业对客户的信用记录了解不够,有的甚至根本不了解客户的信用记录。调查客户的信用记录基本是从银行或者其他征信机构那里获取。典当行加入到征信体系中去,对于打击失信行为,可以防范和化解典当业违约风险。

首先,它起到了减少信息不对称的作用。减低违约风险的关键是客户的信用,正是如此,如果典当行需要积极加入到征信体系中去,利用好这个平台,就能缩短审批周期,提高效率,并且从源头上控制好违约风险。

其次,加入征信体系,提高了客户的违约风险与成本。典当行加入的这个征信体系,包括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这样一旦客户如果违约,以后就很难从银行、其他典当行等机构那里融资。在现代经济信用记录至关重要的现代经济中,一个客户信用记录不良的成本是巨大的。居民的个人消费信贷,商家与企业的经营贷款要么被拒绝,要么面临贷款利率提高。这样有了典当业的征信体系,一方面,那些一开始认为自己没有还款能力的人就不会通过典当这一方式来融资。另一方面对于那些一开始有能力赎当而无赎当意愿的客户来说,也要考虑影响信用记录的可能。对于那些是由于典当品市场价值变动导致其无还款意愿时,信用记录的影响会使其还是不会违约。比如记当品价值为A,违约成本为B,守约成本即赎当金额为C,如果没有信用体系,那么客户会直接比较A与C的大小决定要不要守约,而有了征信体系,客户就会考虑A+B与C的大小了,在现代经济中,B是比较高的,所以A+B无特殊情况都会大于C,从而可以判断客户违约的概率会大大减低。措施之二:加强风险控制建设

要做好这项措施,包括以下4点:

一是完善授信流程。可以借鉴专注小企业贷款的银行的经验。同时,要考虑典当自身融资的特点对其加以改造。其具体流程简化后可分为:

客户申请并提交基本的材料。核实材料。客户经理核实资料的完备性,并与客户及时沟通,需要补全的材料需要及时补上。审核后决定是否受理。要明确资金用途,对不符合国家政策和法规的坚决制止,授信额度不能超过典当行规定的最高授信额度。

对客户可以分为个人放款、商业经营放款、中小企业放款。典当行首先设定一定的额度标准,并按这一标准将客户授信额度分为小额放款与大中额度放款,小额放款可以不经过该流程或者简化流程,而大中型额度放款则通过该流程来审核。这样可以明显提高典当行的经营效率并降低典当行的违约风险。

进行调查并出具调查报告。包括面谈,实地调查等。对于中小企业的放款,要注重考察其非财务信息,比如考核“三品三表”,三品即产品、人品、典当品,三表即水表、电表以及税表。团队负责人在这一过程中要做好核实,调查要真实客观,以免影响决策。

审贷委员进行审查。审查的依据是客户提供的基本资料以及客户经理与团队负责人的调查报告。审贷委员会各成员发表意见,然后投票表决,确定贷与不贷。对于许多风险较大的放款,在审贷委员会上可以被否决,从而最大限度地将不良放款引起的违约风险降低到最低。

总经理审批。审贷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最后提交总经理审核,总经理主要是进行合规性审查,并出具明确的审批意见,从而最终决定贷与不贷。

通过建立这样的标准化运作流程,一方面,减低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违约风险,另一方面防止不规范的操作行为,实现从关系型放款模式向交易性放款模式转换,从而可以有效的控制违约风险,减少不良放款。

二是加强风险防控意识,树立风险文化理念。风险控制的有效执行特别需要一个良好的控制环境,需要公司内部营造一种浓厚的风险文化理念,让每个人都意识到风险控制关系到个人自身利益。风险文化要有利于员工责任感的培养,对潜在的风险可以进行正常的干预并提出预防措施。要将风险防控按照全面、全程、全员的要求来落实,各部门人员都要既注重业务,又要注意防范风险。使得风险管理覆盖贷前、贷中、贷后,并坚持效益、质量、数量协调发展。

三是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做好贷后管理工作。风险管理部门对于有必要进行回访的放款,要由客户经理定期或不定期回访,检查客户的经营情况、资金用途以及还款意愿等。同时需要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对于客户的情况发生较大变化或者典当物价值发生变动,从而有可能影响到期赎当时,可以根据程度不同做出一般预警和严重预警。及时提交预警报告,反应预警信息的起因,客户目前的情况,可能的损失以及已采取或即将采取的风险化解措施等。这样做可以及时发现与防范违约风险,而不是等到最后风险真正发生后给典当行造成损失。四是建立岗位目标责任与激励制度。典当行要明确各岗位的责任、权利、利益。激励机制的实施是为了更好地防范相关员工带来的风险,通过对员工的薪资、职位晋升等制定科学的方案,给员工公正、合理的待遇,促进他们积极工作,维护公司利益。对于不良放款要追查其原因,从而认定相关责任人,并做出相应的处罚,以此来提高操作人员的风险责任意识,这样对其他人也可以起到警示与教育的作用。

第二篇:典当业务操作规程及风险防范

典当业务操作规程及风险防范

第一节

典当业务操作流程图

一、典当操作流程概念:

指典当作业的先后顺序及其具体过程。

狭义典当——

主要是指某笔业务一个具体的典当过程,即从当户将当物交给典当行起,到得到所需要的当金为止。这一具体的典当过程准确地应称为“收当”。

广义典当——

不仅包括收当过程,而且还包括续当、赎当、绝当等环节内容。

典当业务操作流程图

二、典当四阶段:

收当

续当

赎当

绝当

由于收当、续当、赎当、绝当四部分在整个典当过程中是按时间先后顺序分别独立地存在于不同的时间阶段,因此我们把典当业务的操作划分为“典当四阶段”。

第二节

典当各程序及相关规定

(一)交当

• 概念:

当户执合法有效证件及当物所有权证明将当物交付给典当行营业员的行为。

• 操作人:估价员(评估员)

• 相关规定:

1、接受当物应小心谨慎,避免磕碰、摔落。

2、对贵重物品应戴上手套。

(二)验当

概念:

由典当行营业员查验当户及当物有关情况的行为。

操作人:估价员(旧称首柜、“朝奉”。)

相关规定:

《典当管理办法》第六章第35条规定:个人出当的应出具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单位出当的应出具单位证明和经办人有效身份证件;委托典当的,被委托人应当出具典当委托书、本人和委托人的有效身份证件。

1、查验当户

(1)身份证件:

是否为有效身份证件(种类与期限)。

是否真实,人与证是否相符、一致。

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是否真实,是否超期。

(2)民事行为能力: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无民事行为能力

2、查验当物

(1)是否属于禁当物品

《办法》第四章第27条规定不得收当的八类财物:

(一)依法被查封、扣押或者已经被采取其他保全措施的财产;

(二)脏物和来源不明的物品;

(三)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物品及其容器;

(四)管制刀具、枪支弹药、军警标志、制式服装和器械;

(五)国家机关公文、印章及其管理的财物;

(六)国家机关核发的除物权证书以外的证照及有效身份证件;

(七)当户没有所有权或者未能依法取得处分权的财产;

(八)法律、法规禁止流通的自然资源或其他财物。

来源是否合法:

一要核查当物原始发票;二要通过观察、交谈、了解、判断。

年龄--住址--数额--数量

(2)权属真伪

是否合法拥有所有权或处分权

●他人财产(借来的和租来的)

●共有财产(夫妻双方)

●有争议财产(继承的和转让的)(3)真假优劣。

查验当物的品种、规格、型号、质量、成色、性状等。防止以假冒真、以劣充好。特别当物还须到相关登记部门去查询登记。

(三)估当

• 概念:典当行营业员根据商品市场行情,对当物现行价格进行评估的行为。• 操作人:评估员 • 相关规定:

1、评估当物要科学合理,当物大多是二次进入流通领域,故价值都远低于一次进入流通时价格(文物除外)。因而估价要考虑其使用年限及折旧损耗,重点参考二手市场价格。

2、严禁恶意压低估价和故意与客户串通抬高估价。前者有失公平原则,丧失典当行诚信声誉;后者反映员工思想品德败坏,损害典当行利益。

(四)折当

• 概念:典当行营业员根据估当结果和当户协商,按一定比例折扣确定典当金额的行为。• 操作人:估价员 • 相关规定:

1、应按合理的浮动幅度确定折扣比例。原人行管理办法规定按估价的50%—90%确定当价;商务部、公安部新出台的办法对此未作明确规定,实际过程中一般按估价的50%—70%报价(个别例外)。

2、折当比例的高低,应充分考虑当物的二次流通性和变现性。

3、当金的确定要充分体现和当户的“协商原则”。《办法》第六章第36条规定:“当物的估价金额及当金数额应当由双方协商确定。”

4、当金的最终确定应符合公司内部规定的评估员的放款权限,超越权限应上报审批。

(五)写当

• 概念:填写当票的简称,即根据与当户协商确定当金数额以及明确当期、费率等事项后,由营业员填写当票,签订借贷契约的行为。• 操作人:估价员 • 相关规定:

1、当票上各要素要如实填写齐全,不得遗漏,尤其对当物的瑕疵要注明清楚。

2、综合费率不得突破《办法》规定的最高上限,可以预扣,利息到期支付不得预扣,实付典当金额要计算准确。

3、当票一式四联,字迹要清楚,数字书写要规范,不得随意涂改。

4、当户须在当票上亲笔签名,当行须加盖业务专用章或公章。

5、如当票上已注明的条款不能真实地、全面地反映双方意愿,可重新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或合同的签订人仍然是当物的所有权人或代理人(代理人须持有所有权人的委托书)。

(六)管当

概念:又叫“存当”,典当行营业员凭当票保管联收妥当物,当面封

包(袋),将当物存放到库房进行保管的行为。

操作人:保管员(旧称“管楼”、“管包”、“管饰”)

相关规定:

1、封包前将当票与当物核对、看“票”、“物”是否相符。

2、封包时,要与当户当面清点,包装、封存,封口处让当户签字。

3、封包后,保管须在当票上签字,同时在封包上应贴牢当据编号。

4、封包入库前,保管员应根据当票“保管联”在“库存当品登记簿”上登记入库;同时按照《办法》有关治安管理的规定,在典当物品登记表上对当户姓名、单位、居民身份证号码及当物名称、数量、规格等逐项登记。

5、入库后的当物封包、封袋要求按品种类别,先后顺序存列、摆放整齐。

(七)当出

概念:旧时行业术语,即发放当金,简称“放当”,指典当行营业员根据当票实付金额向当户支付当金的行为。•

操作人:出纳员(旧称“管钱”)•

相关规定:

1、必须凭当票的“出纳联”如实支付当金,坚持见票付款、先记帐后付款的原则。

2、付款前必须仔细审核当票要素是否齐全,实付金额是否准确,是否有保管员终审人或经理签字。

(八)续当

概念:又称展期、延期,指当户典当期限届满时,不能偿还本金,经

双方同意仍以原当物继续典当,续签当票和合同的行为。续当标志着典当 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延续。

操作人:评估员、保管员、出纳员 ·相关规定:

1、当户由于资金等原因到期不能赎当的,可以续当。

2、续当应于典当期内或期满后5日内办理。

3、当户续当须持有居民身份证和原当票。

4、办理续当时,评估员应审核原当票及当户身份证,填写续当凭证,一次续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5、保管员应根据续当凭证“保管联”对续期当物在“库存当品登记簿”上予以登记。

6、出纳员复核续当凭证后,与客户结清前期利息和本息综合费用。

(九)赎当

• 概念:当户按期偿还当金本息,赎取当物的行为。• 操作人:评估员、保管员、出纳员 • 相关规定:

1、当户赎当须持当票和居民身份证办理,评估员应审核赎取人身份证明及所持当票真伪。

2、出纳员收取本金利息,确认结清后,开据一式三联“收款单”。

3、保管员见出纳“收款单”保管联后,方能按当据编号入库取物。

4、保管员对当物出库必须登记销号,并将当物与当票核对无误后交当户当面拆封,清点核收。

5、赎当时,应结清有关利息、费用;逾期赎当的,按逾期天数补交当金利息和有关费用(含罚息)。

(十)绝当

• 概念:俗称“死当”,典当期限届满5日后,当户既不赎当也不续当的行为。

• 操作人:保管员 • 相关规定:

1、对大宗当物或折当率较低的当物,当期届满,先要发函或电话通知当户。

2、保管员每月应根据“库存当品登记簿”清理逾期当物,列出绝当物清单。

3、绝当物清单包括绝当物品名、种类、数量、原当金额,拟处理价格等应由经理召集评估、保管等商议,最后须提交有权人或经理签字审批。

4、保管员根据审批意见,填写出库单,将绝当物出库,并在“库存当品登记簿”上登记销号,同时应建立“绝当品专用台帐”,用以逐一记载绝当品的增加或减少。

5、大额绝当品按规定委托拍卖,小额绝当品按审批标价列于门市柜台自行销售变卖。

第三节

典当业务操作风险

风险的概念

• 什么是风险

经济学意义上的风险,通常是指某种不利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也就是发生损失的可能性。

典当行的业务风险是指典当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决策失误、客观情况变化或其他原因,使典当资产收入、信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风险管理的概念

是指通过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分析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控制风险,用经济合理的方法来综合处理风险,以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管理方法。

(一)违法违规经营风险

指典当行工作人员不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违反政策规定操作,使典当行蒙受法律法规的惩治带来的风险。

非法高息集资,变相吸收存款;

高利盘剥当户、用暴力手段强迫当户赎当;

收当国家禁止典当的物品(包含赃物)。

这些都会引发法律法规处罚和制裁,给企业造成经营风险。

分析:该风险在操作程序上,主要表现在交当和验当两个环节。

如果当户所交当物是《办法》明文禁止的,或者明知当物有赃物嫌疑,为贪图暴利铤而走险,甚至和犯罪分子勾结恶意收赃、销赃,这些违法违规操作,轻者经济处罚,重者吊销典当经营许可证,勒令关门,甚至个人还要承担刑事法律责任。

(二)收当风险

指典当行从业人员因缺乏专业技能培训,业务素质不高,鉴定评估水平较低,造成收当环节把关不严,病从口入,给典当行带来直接经济损失的风险。

该风险在操作程序上主要表现在“验当”环节,它包括三种情况:

1、收假

即当户以假冒真,拿来假货典当。

假钻石、假画、假黄金、假项链等这是假货之类;

假房地证、假车牌(套牌)、假身份证、假结婚证等假手续。

以假当真,都是骗当和诈当。因而在收当金银饰品,文物艺术品时,一定要请专家“把脉”,一旦自己不小心“走眼”,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2、收错

即当户交当的当物虽是真货,但由于其品相、质地、性能等大打折扣,其现实价值与原价相距甚远,而典当估价人员因误信其原价值之高而收错,导致“物无所值”。

3、收偏

即典当行收当自己不熟悉的当物,造成当物种类中出现偏门、冷门,一旦绝当,无法变现。

一些典当行为了扩大规模,采取多元化经营的策略,什么黄金首饰、家用电器、五金百货、钢材电缆、古玩字画、珠宝玉器、房产、股票等等一应俱全,有

些行业自己熟悉,但有些行业自己从未涉足,一味贪大求全,肯定会吃亏上当。市场经济的规则是整个市场不断细分,划分越来越细,随之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典当经营也要找准市场定位,走专业化道路,突出自己的典当品种和典当特色。

(四)绝当物变现风险

指典当物品出现绝当后,绝当物品在处理过程中,再次进入市场流通的难易程度而带来的风险。包括两方面:市场价格原因和过户手续原因。

●价格原因分析:

(1)“两高一低”,即估价过高,折当率过高,出现绝当后,其变现率低。

分析:典当发放的当金较高,收取的利息费用较高,且容易和当户

达成协议,但隐含的市场风险较大。

(2)“两低一高”,即估价过低,折当率过低,出现绝当后其变现率较高。

分析:典当发放的当金较低,收取的利息和费用较低,且容易挫伤当户积极性,但隐含的市场风险较小。●手续原因分析:

(1)机动车绝当

当户不配合,没有原身份证件和当事人不到场,不能办理过户手续。(2)房地产绝当过户手续

当户不配合,不能协议抵债、变卖或委托拍卖,收回现款,为买受

人办理过户。

(五)职业道德风险

指典当行工作人员违反典当行各项规章制度,个人道德品质恶劣,利用职务之便,以牺牲典当行利益为代价来谋取个人私利,从而给典当行带来各种损失的风险。

主要表现:内外串通有意高估,超额发放当金;免除抵押、质押条件,发放人情信用当款;在业务中搞地下交易,暗拿回扣、佣金,造成典当行利润流失。

该风险存在于典当业务操作上的任一环节,但并非每一环节都会出现此种风险。

第四节

典当操作风险防范

如何防范操作风险:

战术上:制定具体防范措施 •

战略上:制定防范风险的策略

一、防范风险的基本措施

(一)依法依规经营,防范违法违规风险。

树立法治观念,提高法治认识,强化法律、法规学习,自觉规范经营,做到知法、懂法、守法,有效规避法律政策风险。

(二)培养典当专业人才,防范收当风险。

强化现有从业人员业务素质,特别是经理人员及主要业务骨干的业务技能培训,实行培训考核上岗制,努力提高典当专业人员鉴定水平和估价水

平;

大胆引进人才,大力吸收与典当业务相关的具有较强行业知识和专业知识的业务人才进入典当行,广泛接纳市场经验丰富和具有先进经营理念的管理人才进入典当行,夯实抵御经营风险的人才基础。

(三)加强风险管理,防范贷款比例风险。

加强风险教育,树立风险观念,强化风险意识,通过企业“责权利”的合理分配和内部放款审批制度的相互制约,提高防范经营风险的能力和水平。

(四)建立市场网络、把握价格趋势,防范绝当风险。

典当行要建立自己的各类“商品市场价格信息网”,包括新产品

价格,二手市场价格,建立稳定的多个的信息来源渠道,搞好市场信息的搜集、整理、汇总及反馈工作。

把握一般当品的价格走向,摸清其市场价格弹性。

商品一:产品更新换代快,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大,其价格走向是一条下降趋势线,如电器产品(电视、VCD)、微机产品、电信产品(手机)等;

商品二:市场供需比较均衡,产品更新换代较慢,相对价格影响不大,其价格走向走的是一条平稳的水平线,如黄金、铂金饰品、钻石、名贵手表等;

商品三: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市场供求状况,是可以预测其市场价格趋势的,如汽车、房产等。只有掌握了商品市场价格弹性一般规律,典当时才能“哑巴吃汤圆——心中有数”。

因“物”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当物具体对待

掌握了当物的市场价格信息,尤其是二手市场价格行情,在当物的估价和折当上,灵活运用:

对价格弹性较小的当物,在估当和折当时不妨高一点; • 对价格弹性较大的当物,估当、折当时不妨低一点;

• 对有些无法确定未来价格走势的当品,随着当户的不断展期,在押时间过长,其市场价格会因某些不可确定因素突然发生变化,从而可能给绝当后的物品变现带来困难。唯一的办法是一旦绝当,立即处理。

疏通绝当物品二次流通渠道,广交朋友、广辟途径,与较大型旧货市场、专业商品交易市场等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彻底解决典当的最后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绝当物的市场变现,从根本上解除后顾之忧。

(五)采取多种预防措施,防范绝当物产权过户风险

1、办委托公证为了顺利过户

机动车:委托公证,办理过户

房地产:委托公证办理出售、收款、解除抵押,交易过户手续

2、预签不可撤销委托拍卖合同

3、预签抵债协议

4、预签买卖合同(附委托公证)

5、用典当行关联公司控制借款公司的股份,签订股份回购协议

(六)建立健全现代企业机制,完善内控制度,防范职业道德风险

建立适合典当企业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努力在传统的典当业确定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运行模式;

• 运用现代企业的经营理念,酬薪制度、股权制度、增加企业凝聚力,调动员工积极性; • 完善内控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用制度管人,建立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相互合作的内部制衡制度。•

二、防范风险的基本策略

1、风险回避

指考虑到风险的存在而主动放弃或拒绝承担该风险,属一种事前控制。

风险回避是一种保守的风险控制办法,不承担风险当然就不可能蒙受风险损失。

风险和收益成正比,回避风险也就是放弃了获得收益的机会。所以在权衡收益和风险之后,对于极不安全或者收益不足以反映风险水平的风险应采取回避态度。例如明知客户信誉低,获利来源不稳定,即使利率很高,也不宜向其发放贷款,因为巨大的市场风险很有可能导致血本无归。

2、风险抑制

指承担风险之后,采取种种积极措施以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破坏程度。

● 积极的风险控制:在风险实际发生之前消灭或减少风险来源。例如典当行对大额客户发放贷款后,应定期对借款人的财务、经营状况进行跟踪监测,帮助其及时找出存在问题,及时解决,从根本上减少风险发生可能性;

● 消极的风险抑制:即通过事先充分准备,即使风险一旦发生,其造成的风险损失也极小。

3、风险分散

指通过承担各种性质不同的风险,利用他们之间的 相关程度取得最优的风险组合,使这些风险加总得出的总 体风险水平最低。风险分散是典当行防范和控制风险的一 种重要策略,典当贷款的风险分散措施主要有三种:

第一,贷款客户分散化。

这里包含两层含义: ☆ 借给更多的客户

贷款总额一定的情况下,尽量把贷款给更多的借款客户,如果在贷款总额一定的情况下,贷款客户越少,贷款风险就越大。

客户之间的借款额度分布均匀

避免将贷款过多地集中在少数客户身上。如果贷款过分集中于少数客户,就会使典当行的全部贷款风险水平可能因少数客户发生违约风险而大大提高,从而给典当行贷款资产带来威胁。

因此,典当行一般都控制大额贷款的发放,增加小额贷款在贷款总额中比重,这样就可以使典当行在贷款客户不至于减少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风险。

第二,当物品种分布多样化。☆

行业结构和品种结构多样化。

贷款要分散在各种不同的典当物品和不同行业上,而不要将贷款资产局限于某一两种行业或当品上,避免某一行业受市场疲软影响而给典当资金带来风险损失。因为众多的行业同时出现市场梗阻的概率很小,而单一行业受市场影响而疲软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行业和品种须有较强的独立性。

这些典当物品和典当贷款所支持的行业之间必须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如果相关度高,这些当品和行业往往会在市场风险面前具有相同的命运,市场稍有波动就会产生连锁反映。

第三,贷款发放主体的多元化。☆

学习“银团贷款”办法。

即由一家或几家典当行牵头,多家典当行联合,按商定的期限和条件,向特定借款客户提供大额贷款安排。由于贷款是分家提供,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均沾”,则风险也就同时分散。☆

减少失误。

贷款项目是由多家典当行共同考察、评估和决策的,这样集各家所长,大大提高了评估和论证的科学性、民主性和精确性,在某种意义上也减少了因单个典行评估失误而造成的风险。

4、风险转移

即在风险发生之前,通过各种交易活动,把可能发生的危险转移给其他人承担。

☆ 投保:通过预测有的典当业务可能会有风险,事先可将“质押物”和“抵押品”进行投保,甚至和保险机构协商开办某类放款风险保险,一旦出现风险,可由保险公司理赔。

置换担保物:针对有的大额贷款客户因多次续当延期造成当期过长,在押物价值随市场行情变化明显降低,要求客户增加或更换质押物或抵押物。

资产保全:预测收回本息非常困难,担保物有风险,这时可以通过法律手段对当户的其他优质资产采取诉讼保全措施。

预留买家:将质押物、抵押物预先与认为有收藏价值的买家签订收购合同,这样,通过转移风险,保证典当资金安全。

5、风险补偿

属于一种事后控制,也是一种被动控制。指典当行在正 常经营年份,提存足够多的风险基金或贷款呆帐准备金,用以 弥补风险造成的损失,又称为“风险自留”。

☆ 风险自担:以典当行自身的财力直接将风险损失摊入经营成本,弥补一些对经营活动影响不大且规模较小的风险损失。

☆ 风险自保:对那些损失较大,无法直接摊入成本的,主要用每年从盈利中提取专项准备金(贷款呆账准备金)冲销。

风险自留并没有减轻典当业务风险,只是增强了抵御风险的能力,使风险不致于影响典当行的经营信誉和形象。

湖北楚华典当研究所 ●刊物信息:

《中国典当》刊

《典当纵横》电子刊 ●书籍信息:

《现代典当经营管理》(湖北人民出版社)

《典当经营案例》

(武汉出版社)

《典当论文选》—纪念中国大陆典当业复出20周年论文集

第三篇:典当纠纷案件中常见法律问题与风险防范

典当纠纷案件中常见法律问题及风险防范

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中国现代典当业的正确认识;第二部分是典当企业的法律风险;第三部分是常见法律问题及风险防范。

第一部分 对中国现代典当业的正确认识

我对当铺的最初印象,来自于中学课文中鲁迅先生的一段描写:先生说“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冷漠势利,是人们对当铺的普遍看法。

典当在我国已有上千年历史,在其他国家地区同样是源远流长,漫长的历史存在使得典当行成为世界上最为古老的金融机构,也使得典当业成为现代银行业的源头。回顾典当发展的历史,不难看出,作为一种灵活便利的融资方式,不论是在古代社会还是在当代社会,典当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便人民生活都发挥了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封建社会典当业的运营情形,使得典当行在普通老百姓看来都是剥削、压迫的代名词,也是受此影响,时至今日,不少人对典当的认识程度仍不高,还有相当部分的人把典当行看成是封建社会的残余,只看到典当高利的一面,看不到典当便利生活、促进经济的一面。提起典当行,大多数老百姓都感觉很神秘,还停留在旧时百 1 姓经常光顾的“当铺”的概念。我们经常在电影、电视中见到这样的场景,缺钱时,有人会脱下棉袄、取下手表、拿出传家的玉镯等去换钱,可事实上,在座的都清楚,今天的典当行早已不再是百姓眼中的“当铺”,这些东西今天很多典当行根本不收。据了解,房产、汽车、股票等占典当业务的八成左右,有的典当行因为民品利润小风险大更缺专业评估师甚至只接受房产典当业务。作为现代金融业的鼻祖,典当业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内外民间融资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众多的传统融资方式中,典当以其便捷与平民化的特点,成为民间短期、急需融资不可替代的融资方式。从历史上看,无论从借贷的额度、典当物品的种类,还是从借贷者的类型,我们都可以发现典当融资是国内外中低收入者消费支出的重要资金来源。典当业的这一性质与作用,在国外许多国家一直延续至今。然而中国的现代典当业却另辟蹊径,可以说是独具中国特色。无论其性质还是外在表现形式,中国的现代典当业与传统的旧式典当业、以及与当前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典当业均存在明显差别。中国现代典当业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

1、现代典当业是正式金融体制的有益补充,服务对象以中小企业及个体经济为主;通俗的讲就是和我们典当行打交道的不再是急于用钱的穷人,恰恰相反都是私营业主或有钱人,有一定经济能力的主体;

2、中国现代典当业的每笔典当的数额都比较大,平均典当额远远超过国外同行;从我们庭最近几年受理的案件标的就可以明显看出来,据统计,标的最小的一个案件当金也达到50万元,标的最大的一个案件当金高达5000万,加上综合费、利息和违约金等总的诉讼请求达到9800万元;

3、中国现代典当业务中房地产抵押典当与财产权利典当的比重很大,民品典当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小;我们接触的典当纠纷案件涉及的当物实际上只有两类:房产和土地;所以今天的讲座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基本上也是围绕房产典当和土地典当展开;

4、大部分借贷者到典当行寻求借贷的目的发生变化,并非为了应付日常生活的消费型支出,而是为了调剂资金、扩大生产经营以及进行其他的投资活动。上述特点反映了中国典当业独特的性质转型:从千百年来消费主导型典当的传统模式转变为投资主导型典当的现代模式。中国现代典当业的这一模式事实上也是不同于世界上任何国家或地区的独特模式。有了对现代典当业的正确认识作为基础,才能准确的对典当法律关系的进行研究和定位,为典当案件的审理打开思路。

第二部分 典当企业的法律风险

企业自成立起,就会遇到各种风险,风险无时不在,风险的存在是客观性的,那么什么是风险呢,一般认为,企业遇到的风险,是指企业在一定条件和期限内客观存在的,导致损失发生费用增加的,可以认识、分析并能加以控制的不确定性。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在经营活动中会遇到的各式各样的风险,比如财务风险、市场风险、经营风险等等,那么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法律风险也是典当行不可忽视的风险之一呢。法律风险指由于外部的法律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由于包括企业自身在内的主体未按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有效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而对企业造成的负面法律后果的所有可能性。有统计资料显示,欧美发达国家企业的平均寿命是40、50 年,而日本企业 寿命达30 年,但我国企业的平均仅为7.3 年,出现如此大的差别,主要是我国企业对于法律风险认识不够,对于法律风险管理、控制几近空白。企业法律风险具有以下特性: 一是偶然性与必然性,对于一个企业特定条件下,法律风险是或然性事件,但对于某一存续期间,法律风险则是必然性;二是广泛性,法律风险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伴随着企业从设立、发展到终结的整个阶段中;三是可预防性,企业法律风险具有可认识性,可以分析和提前预防,可以事前采取措施加以控制与规避。法律风险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企业缺乏法律风险的意识,控制法律风险投入不足,企业内部防控法律风险制度欠缺,法律风险管理混乱,外部法律环境的变化等是主要原因。

典当行在经营实践中,遇到最大的法律风险就是到期后不能收回发放给当户的当金,尤其是当国家外部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时,除了与一般行业共有的法律风险之外,典当行将出现大量逾期应收债权。对于注册资本比较大的典当行而言,现阶段业务的重点是房地产抵押业务,房地产抵押业务典当数额一般少则几十万,还有多达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业务。由于房地产抵押业务大量存在,如果典当行同时遇到一起或几起当户逾期还款的情形,那么直接影响到典当行的正常运转,甚至导致经营完全停滞。对于小额的民品典当业务,处理起来很简单,但对于房地产抵押业务来说,将房地产变现要经过评估、拍卖等过程,再加上一审、二审的诉讼程序,周期一般都很长。实践中,虽然在典当合同中大多注明双方共同办理公证,赋予典当合同以 强制执行力,但是由于典当行与当户对于逾期综合费用及利息存在很大争议,对于高额的违约金更是各执一词,甚至对于典当的本金都存有争议,所以即便直接申请强制执行,往往法院强制执行机构对于有争议的部分会进行听证,如果通过听证仍然无法确定,那么就会中止执行,重新回到诉讼或者仲裁的起点。

下面来看一组数据,是我们合肥中院近几年受理典当纠纷案件的数量,2005年2件、2006年1件、2007年4件、2008年6件、2009年5件、2010年2件、2011年3件,从05年到11年共7年共受理17件。但2012年一年的典当案件数量是45件,与往年相比,2012年可以说是典当纠纷案件井喷的一年,数量急剧上升,2011年仅有3件,2012年的典当案件量是2011年的15倍,这是典当行的法律风险的直接证据。造成案件量上升的原因可能大家比我更清楚。面对大量的同类型案件,法院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这类案件,大家都知道法院处理案件的一个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那么不可回避的要面对典当案件的法律依据问题,典当案件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缺乏法律依据。这也是让我们审判人员无所是从的一个问题。正是由于法律、法规上的不完善,导致司法观点不统一,各地法院往往对相似的典当案件持有不同的审判观点,作出不同的判决,法律风险也由此而来,成为典当业经营中的不可忽视的一大风险。典当行的主要利润来源是综合费和利息,打个比方,某份典当合同被法院认定无效或认定为民间借贷,仅判决返还当金,最多支持同期贷款利息,还有可能仅支持同期存款利息,对综合费、利息、违约金等费用 全部不予支持,同时,主合同无效,从合同必然无效,也就是说担保合同无效,没了担保,本金能不能收回来都是个问题,这笔业务的法律风险就很明显了。

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谈一下典当纠纷案件的外部法律环境,众所周知,我国至今仍缺乏一部由最高立法机关制定颁布的统一调整典当行业的权威性法律。可以说,典当业游走在法律边缘。目前,典当纠纷案件在审理中,主要的法律依据或者说是参照依据有:首先是依据,《合同法》、《物权法》、《担保法》及其司法解释;其次是参照、《典当管理办法》;最后是参考、其他参考依据,比如浙江省高院和江苏省高院关于审理典当纠纷案件的指导意见。

2005年商务部、公安部联合发布的《典当管理办法》,是典当业经营与监管的主要依据,但其属于部门规章,效力层级较低,法院在审判时只能参照,不能直接援引。而且该规章在某些方面与《物权法》、《担保法》存在明显冲突。该办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加强典当业监督管理的实际需要,有必要加强立法,进一步加强对典当行的监督管理,规范典当行的经营行为,促进典当业健康持续发展。2011年法制办会同商务部,在深入调研并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草拟了《典当行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也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对典当行的设立和变更、经营规则及监督管理均作出明确规定,但目前仍未实施。即使在《典当行管理条例》出台,法条冲突的问题仍得不到完全解决。整个法律环境造成的风险,我们的能力解决不了,但有的法律问题存在的风险还是可防可控的。第三部分 典当纠纷中的常见法律问题及风险防范

第一个法律问题:典当合同效力的认定。

对典当合同的定性和效力认定是审判中首先遇到的问题。这个问题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基于各地法院对典当的理解不同,判决结果也不尽相同;比如我省有的法院对典当法律关系不予认可,判决将典当界定为借款合同关系,房地产抵押典当认定为抵押借款合同关系;第二种情况,典当行开展业务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规范的地方,常常出现名为典当实为借贷,或是名为借贷实为典当等名不副实的情况,要针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对于前一种情况,法院对典当案件的认识问题,首先,我们合肥法院对典当法律关系的存在予以充分肯定。理由主要有:

1、典当业和典当行真实存在。目前,我国尚无关于典当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仅有国家商务部、公安部于2005年制定并颁布的《典当管理办法》这一部门规章对典当行业予以规制。虽然该部门规章未能上升为法律、法规,但当前国家政策允许典当公司及典当行业的存在,且有关国家行政机关对于典当公司的成立及执业实行市场审批准入制,并有专门的行政机关履行监管职责。

2、典当发挥着积极作用。作为银行借贷这一传统融资方式的有效补充,我国典当公司的存在与发展,为中小微型企业提供了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既活跃了金融市场,又有效地促进了当前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3、现代典当不同于传统典当。人民法院的司法实践中,依法受理的各种典当纠纷案件已层出不穷。根据国家商务部、公安部制定并颁布的《典当管理办法》的规定,以及现在的 典当行业习惯,现代意义上的典当,对比传统民法上的典当已发生深刻变化,即对于以房屋、土地使用权为当物的典当借款,允许当户与典当公司约定在当物上设定抵押权,当期届满后若当户不能按期赎当,则典当公司可行使抵押权以实现其债权,不再强调必须转移当物的占有。

4、有独立的典当纠纷案由。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第89项将借款合同纠纷分为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同业拆借合同纠纷、民间借贷合同纠纷、企业借贷合同纠纷等等,第110项将典当纠纷作为一种独立的案由进行规定。从该规定也能反映典当纠纷不同于借款合同纠纷。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可以得出典当法律关系客观存在,符合典当法律关系特点的应当定性为典当纠纷,而非借款合同纠纷。这个问题在合肥法院应该已经形成了共识,但其他地市法院的认识我们不是很清楚,听说存在认定为借款合同的判决,也许有的法官处理典当纠纷较少,可能会出现认识误区,如果我们典当行察觉到可能出现被认定为借款合同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向法院提交一些其他地方的判例予以说明。

针对第二种情形,典当行操作不规范时典当合同效力的认定问题,我们针对不同情况分别分析:

1、关于典当行未接管动产质押当物或者未办理房地产当物抵押登记手续的典当合同效力问题。

下面来看一个案例,案例1:甲典当行与乙公司签订典当合同,双方虽然在典当合同中约定以某地块土地使用权为当物,且须办理该地块及其新增建筑物抵押手续,但缔约时乙公司并未取得合同所述土 地使用权,亦未办理相应的抵押物登记手续。该份《典当借款合同》项下的当物于缔约时实际并不存在。

本案例存在的问题是未办理房地产抵押登记手续,对于这个问题,在审判实践中,有的法院认定典当合同无效,也有法院认定典当合同不生效,或者典当合同部分无效(即不动产抵押无效,其他约定可以有效)。江苏省高院同意第一种观点,合同无效。江苏高院的意见:“典当企业出借款项未依法设定抵押或质押的,其性质属于违反《典当管理办法》关于典当企业不得从事信用贷款规定的非法金融活动,借贷合同应当认定无效”。浙江高院同意第三种观点,《关于审理典当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第十条规定:“典当行未接管动产质押当物或未办理房地产抵押登记手续,与当户确立典当关系并发放当金的,认定为典当关系有效,质押或抵押不设立。”

我本人的观点是既不同于江苏高院也不同于浙江高院,根据典当管理办法规定的典当的定义,简单的总结就是有当物存在是成立典当法律关系的基础,没有任何当物存在,就谈不上典当法律关系的存在。以物取信、以物质钱是典当本质特征之一,合法有效的典当行为必然以担保物权行为的存在为前提,只有存在有效的抵押权或者质押权才可能存在受法律保护的典当法律关系。也就是说,首先只能认定无当物存在不成立典当法律关系,而不是认定典当合同是否有效,确认了典当法律关系不能成立后,下一步才能根据具体的案情来对法律关系进行定性,符合民间借贷法律关系的,认定为民间借贷;符合企业借贷法律关系的,认定为企业借贷,然后再对民间借贷或企业借贷的效 力进行认定,企业借贷合同无效,两种情形典当行均不能取得向借款人收取综合费的权利。案例中的《典当借款合同》不符合典当法律特征,其性质应属企业间的普通借贷行为。该借贷行为违反了国家金融法规关于企业之间不得借贷的禁止性规定,应属无效。目前,处理企业间借贷的通行做法是认定无效,按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支持资金占用损失。

2、未经共有人同意,擅自以共有房屋设定的抵押的效力

案例2:某典当公司与某自然人当户之间签订典当合同,并以该当户为登记所有权人的房屋设定了抵押。绝当诉讼后,该当户配偶主张当户未经其同意,伪造其签名以共有房屋设定的抵押无效。并通过行政诉讼撤销了抵押。

法律依据:《担保法解释》规定:共同共有人以其共有财产设定抵押,未经其他共有人的同意,抵押无效。《婚姻法解释》

(二)规定: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法院判决:典当合同有效,但抵押无效,由当户承担责任。

3、第三人提供当物的法律效力?

《典当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本办法所称典当,是指当户将其动产、财产权利作为当物质押或者将其房地产作为当物抵押给典当行,交付一定比例费用,取得本金,并在约定期限内支付当金利息、偿还当金、赎回当物的行为”。一种意见认为根据《典当管理办法》对典当概念的规定,当物应当是指属于当户所有或有处分权的财产或权利,他人的财产或权利不能作为当物;另一种意见认为,《典当管 理办法》没有明确禁止第三人的财产作为当物,只要当物的权利无瑕疵,并征得所有权人同意,第三人提供当物应当可以作为当物。我本人同意这个意见,办法没有明确禁止。重点是“其”字如何理解?我们可以从 《典当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反推得出结论:典当行不得收当下列财物中的第七项:当户没有所有权或者未能依法取得处分权的财产。也就是说当户取得处分权的财产都可以作为当物。

从法理及司法实践中,第三人提供当物不存在法律障碍。第三人以书面方式自愿为当户提供出当财产的行为其实就是授予了当户对该物的处分权。只要当户对当物的处分权是合法的,且内容明确、登记手续齐备,典当行因典当经营而收取抵押、质押的财产之行为亦应认定有效。典当行没有必要非得要求当物所有权人与当户本人保持一致,避免此认识上的误区,对业务的开拓将会有更大的空间。此类业务的关键在于典当行应对第三人对当物是否具有所有权以及处分权进行审核。

4、典当余额超过《办法》限额的合同效力问题。

《典当管理办法》第四十四条

(二)典当行对同一法人或者自然人的典当余额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25%。

(五)典当行财产权利质押典当余额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50%。房地产抵押典当余额不得超过注册资本。注册资本不足1000万元的,房地产抵押典当单笔当金数额不得超过100万元。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的,房地产抵押典当单笔当金数额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10%。案例3:某典当公司的注册资本金仅为5000万元,其与某房产公司签订的《典当借款合同》中约定的当金即高达3000万元,超过了《典当管理办法》第四十四条关于典当行对同一法人或者自然人的典当余额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25%和房地产抵押典当余额的规定。对此,我本人认为,《典当管理办法》系由国家商务部、公安部于2005年制定并颁布,属于部门规章,并未能上升为法律、法规。典当合同适用合同法关于合同效力的规定,未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应为有效。合同效力的认定上没有障碍,但典当公司可能要面对行政处罚的问题。

5、约定自动续当的效力及续当次数的认定。

《典当管理办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了典当期内和典当期限届满后5日内,经双方同意可以续当,续当一次的期限最长为6个月,但没有明确当户和典当行在典当合同中根据实际情况而约定当期届满后直接续当的情形。当户和典当行在典当合同中约定:若当户未能在约定赎当期限内及当期届满后5日内赎当,且当户未在上述期限内向典当行以书面形式表示拒绝赎当的,则自动续当一次,续当期限为六个月,典当借款的期限为两年。《典当管理办法》并未禁止自动续当约定,自动续当约定没有违反强制性规定。《典当管理办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了典当期内当户和典当行可以约定续当,而这种情形与自动续当约定并无实质区别。个人认为,约定自动续当应该没有法律障碍,这种约定应当认定为有效。

实践中有的典当行与当户多次约定续当,多者甚至达十几次,这种行为事实上是将典当的短期融资变成了长期借贷,将会加剧典当行的经营风险,也影响正常的金融秩序。故有人建议典当业立法可对续当的次数或多次续当后总的期限予以必要限制,如不能超过相当于银行中长期贷款的最低期限3年,我也认为确实应当对续当的次数和期限作出限制,但在目前尚无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司法暂不能予以限制。所以目前并不否定自动续当和多次续当的效力。

第二个法律问题:综合费、利息、违约金的认定标准。案例4:甲典当行与乙公司签订房地产典当合同,约定乙公司以其所有的房产向甲典当行典当借款500万元,当期内典当综合费率为月2.4%,利率为月0.6%,综合费和利息顺延计算至当金全部归还之日止,合同签订后,甲典当行向乙公司签发当票,并通过转账方式支付当金470万元。

1、针对这个案例,我们要解决的第1个问题是对典当合同期内综合费和利息进行计算。《典当管理办法》第37条、第38条、第40条规定了利息和费用的收取标准。利率应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银行机构6个月期法定贷款利率及典当期限折算后执行。当物为动产的月综合费率不超过当金的42‰,为房地产的不超过27‰,为财产权利的不得超过24‰。在审判实践中,如约定超出上述标准的,超过部分应否予以支持?

有观点认为超过部分应予支持,其理由是:《典当管理办法》之所以规定典当行业可以收取高于银行、民间借贷的融资收益,主要原因是根据高风险高收益的一般经济学原则设臵这一特别许可,宏观上讲是促进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微观上讲就是解典当人燃眉之急,起到银行、民间借贷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就是市场经济补缺作用;其次,鼓励、支持、保护典当行业,使其能够在市场经济大的框架里得以健康生存和发展。这是典当行业设立、存续的大前提。

也有观点认为典当行与当户之间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赋予当户请求人民法院降低费率的权利。如浙江高院《关于审理典当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第五条规定:“典当行与当户对典当综合费率有约定的,依法从其约定。当户有合理依据主张当期内典当行收取的利息、综合费用过高的,人民法院结合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的利率保护标准、典当行经营成本等因素,合理确定应予保护的利息、综合费用数额。”

目前我们的做法是超过部分不应支持,其理由是:《典当管理办法》考虑到典当行业的特点,已允许典当行收取高于银行、民间借贷的融资收益。从利益平衡角度考虑,为稳定国家金融秩序及社会秩序,超出部分不应再予以支持。但值得注意的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在上述案例中,综合费未超出标准,利率超出标准,只需对利率的标准参照办法进行调整,案例中的甲典当行约定的综合费仅为2.4%,14 低于办法规定标准,完全可以在综合费标准上上调,同时降低利率标准,使两者都在办法规定的限额内,这样就可以实现利益最大化。

2、综合费和利息的收取标准中涉及的第2个小问题是预先扣除利息与综合费用的法律效力问题

对预扣的利息部分,应依《办法》规定从本金中予以剔除,这一点不存在争议。但对于预扣综合费,有的法院以《典当管理办法》没有禁止为由,确认了预扣综合费合法;有的法院直接认定预扣综合费无效,应从本金中剔除;也有法院持折中观点,即当户须向人民法院提出调整的请求,如浙江高院《关于审理典当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第四条规定:“典当综合费用包括典当行在实际履行典当合同中产生的各种服务及管理费用。当户主张当金发放时已预先扣除典当综合费用,并要求当金按照实际发放的金额认定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目前,我们掌握的标准是从严把握,也就是不认可预扣综合费的效力。因为,综合费用体现并反映了典当公司的管理和服务成本,典当公司在发放当金的同时,将合同约定的综合费用预先扣除,与综合费用的性质不符,应按照实际发放数额确定当金本金。

3、第3个小问题是绝当之后息费是否可以连续计算、违约金如何认定的问题。

就绝当后息费是否连续计算的问题,现行的《典当管理办法》没有明确,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大量的同案不同判的结果。目前就此问题在实践中存在如下六种不同的认识:(1)、绝当后,典当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因此当户在此之后理应不必再依据合同的约定支付利息和综合费;

(2)、绝当后典当行是否可以继续收取利息和综合费用应当根据双方之间的约定,如果双方没有明确约定则不能收取,有明确约定的依约定处理;

(3)、绝当后,典当行即应依诚实信用原则履行在合理期限内及时处臵当物的义务,优先受偿债权,否则视为典当行待遇履行义务造成损失进一步扩大,故对于合理期限之外的利息和综合费用不予支持;

(4)、如当物估价在3万元以上,在绝当后,典当行有权继续收取利息以及综合费用;

(5)、在绝当后,及时处臵当物是典当行的义务,典当行在合理期限(三个月)可以继续收取利息,但是不得收取综合费用,在合理期限之外则无权收取利息以及综合费用;该观点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营口宏源典当有限公司与盖州市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典当纠纷一案请示》的答复((2008)民二他字第51号)中所持的观点;

(6)、对于绝当后直接比照民间借贷不得超过银行贷款利率四倍处理;《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依法妥善审理非金融机构借贷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中第12项:“典 16 当企业主张典当合同约定的利息及综合费的,应予保护,但超过《典当管理办法》规定范围的除外。典当企业主张借款期限届满后的利息及综合费的,对于两项合计数额超过按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基准利率四倍计算的利息的部分不予保护。典当企业主张合同违约金,借款人请求调整违约金的,人民法院应依据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处理。”

在当前的法律环境下,对于绝当后息费和违约金的收取,可以说是没有正确答案,也没有错误答案,只是各家观点不同,只要能自圆其说都可以。在现在立法空白,法律没有对典当进行定性,对绝当物的处分没有任何规定的情况下,我们只能从妥当平衡各方利益、尊重传统习惯、交易惯例、行业规则和顺应时代潮流方面,对绝当后息费和违约金作出综合认定。

我们目前的做法是:考虑到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和尽快实现权利转换,典当行和当户都有义务完成交易。典当合同到期后,可能发生典当合同约定的绝当或赎当,典当公司亦有权行使抵押权。继续计算综合费用及利息,不符合典当合同的法律特征,法院应该适当予以干预。基于促使典当公司及时行使权利、避免交易行为长期处于不确定状态、保证经济秩序稳定的原则,对于当期届满后继续计算的综合费用及利息的主张,不予支持。当期届满后,可按同期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的四倍的标准要求当户承担逾期付款的违约责任,该违约责任的标准足以弥补典当公司的实际损失。

对于上述问题的防范,我提出几点建议。首先,当期内的综合费和利息标准一定要严格遵守《典当管理办法》的规定。超过部分不予支持,各地法院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大多是一致的。其次,综合费的收取可以采取变通的方式,比如在典当行发放当金时,要求当户另行交纳相应的综合费,而不是直接从当金中预扣。即使当户出具收条确认,法院也不予认可,转账凭证是最直接、有效的证据。再次,当期届满后各项费用的收取,最好的办法就是调解,调解书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如果双方能就当期届满后的综合费和利息收取协商一致,达成调解协议,法院一般不予干涉。最后,大家可以考虑约定选择仲裁解决纠纷,拿合肥来说,据说合肥市仲裁委的观点认为绝当后的综合费和利息是逾期可得利益,是支持的,那么与目前法院以同贷四倍为标准的判决相比,我们典当行的利益可以得到更大范围的保护。

第三个法律问题:转款收款的细节问题。

案例5:陈某、岳某系夫妻关系。2009年9月8日,两人与甲典当公司签订抵押典当合同, 陈、岳以其坐落于合肥市合经区某办公楼为抵押物典当300万元,并依法办理了抵押登记。合同另约定月利率0.3%,月典当综合费用2.7%。同日,典当公司向陈、岳签发当票,当票载明典当金额300万元、综合费用81000元、实付金额2919000元。2009年9月9日,典当公司通过第三人赵某账户向第三方公司转账支付2919000元,同日,陈向典当公司出具收条一份,载明收到典当借款300万元。合同履行过程中,陈某、岳某通过他人账户向典 18 当公司账户转账支付综合费、利息,并通过岳某账户向典当公司账户支付款项达300万元。陈某、岳某答辩称当金已全部偿还,不存在欠付当金的事实。典当公司确认综合费和利息确已收到,但典当本金分文未付,岳某支付的300万元款项系岳某偿还典当公司法定代表人的民间借贷款项,与本案典当合同无关。

本案例涉及如下问题:

1、通过他人账户支付当金。这个问题涉及到当金有无支付,典当合同有没有履行的问题。在转账之前或同时必须得到当户的确认,比如本案中陈某出具收条确认收到当金。虽然收条的金额300万元中预扣综合费要扣除,但陈某收到当金的事实可以确认。同时,法庭还会要求转账人出庭核实所转款项的性质用途,是否是替典当公司支付当金。

2、向当户之外的第三方支付当金。同样这个问题也涉及到当金有无支付,典当合同有没有履行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典当行必须在支付当金前取得当户出具的委托转款函或其他书面材料。否则,如果当户提出未收到当金的抗辩意见,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支付当金的举证责任肯定要由支付方也就是典当行承担,如果典当行无法举证,就要承担败诉的后果。典当行只能向第三方主张不当得利,高额的综合费和利息就无处主张了。

3、当户通过他人账户支付当金、综合费和利息时,要要求第三人出具书面材料对转账款项的用途和性质进行确认。对于当户支付的每笔款项也应要求当户在转账凭证中载明或出具付款说明确认。本案中陈某、岳某确实向典当公司账户支付300万元,典当公司对此事实无异议,但提出该款项不是履行本案典当合同,而是双方之间其他的其他债权债务。岳某是付款人,岳某对款项的确认效力最为直接有效,因为付款人是当户,收款人是典当公司,如果典当公司认为是其他债务应当由典当公司承担举证责任举证证明。在岳某对其他债权债务不予确认的情况下,或者是即使付款人岳某认可存在其他债务关系,但她坚持认为300万元还款是偿还本案当金本金,如果没有其他书面证据证明款项的实际用途,本案中的付款只能认定为履行本案典当合同的款项,那么陈某、岳某在本案中付款义务已经履行完毕,典当公司的诉讼请求不能成立,只能依据其提出的其他债权债务关系另行主张。

其实,上述几个问题的出现原因在于我们极少数典当公司在财务管理上不规范,公司账户、私人账户混为一谈,这个法律风险是可以避免的。

第四个法律问题:保证人问题。

建议:尽量将企业股东、法定代表人个人甚至夫妻二人作为保证人签订保证合同。

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有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两种方式。

《担保法》第七条: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可以作保证人。

没有列保证人或未将股东个人、法定代表人个人列为保证人的,必然增加诉讼和执行难度。有保证人的案件还有一大利处就是有利于 20 调解解决。很多企业债务重重甚至资不抵债,但老板(股东)并不穷,资产丰厚。俗话说,庙穷方丈富。而要典当公司自己去证明其公司资产与个人资产混同,难度很大。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将让老板签订保证合同承担连带保证责任。而在其急需资金时,其一般都愿意按典当公司的要求签订保证合同。需注意的其他问题:

1、保证期间,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让债务的,应当取得保证人书面同意,保证人对未经其同意转让的债务,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2、债权人与债务人协议变更主合同的,应当取得保证人书面同意,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保证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3、保证期间,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合同数量、价款、币种、利率等内容作了变动,未经保证人同意的,如果减轻债务人的债务的,保证人仍应当对变更后的合同承担保证责任;如果加重债务人的债务的,保证人对加重的部分不承担保证责任。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合同履行期限作了变动,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的,保证期间为原合同约定的或者法律规定的期间。综上,典当合同的条款发生变动,包括办理续当,都应当经过保证人的书面同意。如果续当未经保证人同意,也许保证期间并未超过,但是续当涉及综合费和利息继续计算,这部分款项实际是加重了债务人的债务,保证人有权抗辩对此部分不承担保证责任。

5、是否允许典当行与连带责任保证人约定平行担保问题(即全额连带,不以行使物的担保为前提)。《物权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被担保的债权既有物的担保,又有人的担保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担保物权的情形,债权人应当按照约定实现债权,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债务人自己提供物的担保的,债权人应当先就该物的担保实现债权。也就是说,保证和担保物权并列时的行使,在未约定的情况下,典当行只能先就当物实现债权。此时,担保人实际上承担的是补充连带责任,也就是绝当后典当行只能先就抵押物实现债权,而就抵押物实现债权不足的部分,才能向担保人主张权利。对这一问题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1)允许(和一般债权一样连带责任保证人当然对典当行全部债权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2、不允许,基于典当业的特殊性---无当物即无典当,绝当后典当行应首先处臵当物受偿,对于处臵当物受偿不足部分,才应由连带责任保证人承担补充保证责任。

各地司法实践中的处理也是各式各样,我的观点同意第一种意见,即允许典当行像普通债权人一样与连带责任保证人约定平行担保。建议典当行在保证合同中明确约定保证人的保证方式及其责任范围,约定:若借款人未按期足额向典当公司支付上述所有费用,典当公司可直接要求保证人实现上述全部债权。以期通过意思自治的方式予以明确,在未来产生法律风险时,可以主张双方已事先确定了保证责任范围。

第五个法律问题:律师费问题。几乎所有的典当案件诉讼请求中都会涉及这一问题,今天我们把这一问题专门讲一下。目前,我们把握的标准是,一、合同有无明确约定,最好是对律师费的承担予以明确,如实现债权的费用由当户承担的约定就不是很明确,因为律师费并非实现债权过程中必须发生的费用。所以实现债权的费用要加以特别说明包括律师费。二是要求律师费已经实际发生。主要要求具备律师聘请合同、转账凭证和发票,其中转账凭证最为重要。单凭发票不能证明费用已实际支付,必须有转账凭证佐证。

下面再谈一个前不久遇到的案件:是我们受理的一个二审案件,案情清楚,一审判决结果并无不当,二审作出了维持原判的终审判决。但却发现了一个典当公司的风险问题。基本案情是,当户为夫妻二人,将二人共有的唯一一套房产作为当物典当借款,夫妻二人在庭审中提出典当公司没有尽到审查义务,虽然法律或其他规定没有要求典当公司对当户的房产情况负有审查义务,当户的抗辩意见当然不能成立,法院不予采信,也作出了当户偿还当金,典当公司对抵押房产享有优先受偿权的判决结果,但是当户确实只有作为当物的这一套房产,那么在执行过程中是否会出现障碍,典当公司的优先受偿权是否能够确实得以实现,估计都要打个问号。这个案件涉及的可能不是法律风险问题,超出了我今天的讲座内容,但想借此机会提出来给大家提个醒,引起大家重视。

针对典当纠纷所具有的特点,对于当前经济形势下防控典当纠纷提几点建议:

1、落实典当资产产权调查工作,对于房地产的产权人、产权期限、当户资金使用状况、当户还款来源、抵押产权类型、地籍状况等必须准确、详细,防止债务人非法套取典当行的资金,进行调查时,应该按照典当行建立的业务流程要求规范操作。有一部分法律问题的出现都是由于操作不规范造成的。典当行要营造浓厚的法律风险的文化理念,要将风险防控做到全面、全程、全员落实,使得风险管理与控制覆盖到贷前、贷中、贷后。典当行要同监管、公安、工商、税务、房产、司法机关、金融机构等方面保持必要的联系,要借助上述机构掌握的资源,从而能更好地规避潜在风险。同时,典当行之间也应该通过行业协会分享典当信息,力争能建立典当行业黑名单制度。

2、典当行要保障健康有序经营。做好抵押房地产的抵押登记工作,必须到法定登记机关及时办理房地产他项权证登记,在抵押登记中,法律文书必须完备,涉及到集体企业所有的房地产和股份公司或有限公司所有的房地产,必须要确实履行相关审批手续。不办好抵押或者质押手续绝不放款,严格按照典当行业规定依法经营。

3、合理应对典当法律纠纷,及时维护典当行合法权益

首先,厘清当户逾期付款的原因。对于当户,典当行具体经办人要不定期进行回访,对于逾期当户,及时了解其财务状况,掌握其还款意愿。当户出现逾期的原因很多,要找出当户不能按时还款的原因,有的仅仅是因为一时周转困难,有的是资金链断裂,随时有破产的危险,而有的则是有意拖延或者赖账,只有具体分析清楚原因,处理当户逾期还款才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率。其次,选择合适的维权途径。在分清当户不能按期还款的真正原因后,就可以着手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对于当户资金临时困难,可以通过协商方式,让当户拿出还款计划,如果符合条件的话,办理通过办理续当解决。目前,对于续当的次数没有禁止性规定,续当期间计算综合费和利息也有法律依据。对于有意赖账或者随时有破产可能的当户,典当行就应当及时诉讼或执行,尽早将当物变现。如果当户在办理典当时,存在刻意隐瞒事实,弄虚作假,涉嫌构成刑事犯罪的,典当行则应当及早报案,尽最大可能挽回典当行的经济损失。

再次,把握合适的诉讼时机。在选择通过民事诉讼或者执行的方式进行维权时,时机显得尤为重要,不是所有的当户欠款纠纷都必须在第一时间进行诉讼或者执行。有些当户的当物变现很困难,一旦诉讼或者执行,典当行可能陷入两难境地,对于当户逾期还款,暂时不诉讼或者不执行,并不意味着停滞不前,而是力争从其他渠道向当户施加压力,同时补强担保措施,以便将来更好地实现债权。如果协商之后,经过短暂的时间,当户就可以还款,那对于典当行来说,一方面自己的权益没有受到损害,同时在当户困难时典当行伸出了援手,加深了与客户关系,应该说是两全其美。当然对于资金链断裂,随时有破产的危险或有意赖账的当户,要当机立断尽快诉讼,要注意的一点是即使进入诉讼,也要尽量与当户保持良好关系,取得当户的理解和支持,便于法院诉讼程序尽快进行,也有可能双方达成调解,更有利于典当行将当物变现。当然,选择诉讼或者执行时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这方面,可以借助律师等专业人士的帮助。

第四篇:浅谈规避清远典当风险应采取的措施

浅谈规避典当风险应采取的措施

清远雄志企业 成雄志

简要:典当行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渠道,其内控制度、监督机制和安全防范措施均在逐步完善当中,在业务操作时,由于一些制度及内控机制的相对不完善,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不到位现象,给一些犯罪分子留下可乘之机,这样就容易发生内外勾结,故意收当赃物;高估当物价值,超额发放当金;发放信用贷款;私下业务交易,暗拿佣金回扣;监守自盗典当行财物等事故案件。在给典当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也给典当行的形象和声誉带来极坏的社会影响。

典当是以实物为抵、质押,以实物所有权转移的形式取得临时性贷款的一种融资方式。典当行对客户的信用要求不高,只注重典当物品是否货真价实,具有手续快捷、简单、方便、灵活、诚信等特性,作为金融市场上新的融资渠道,广泛受到个人尤其是中小企业客户的喜爱和信赖,逐渐成为精明理财人的“第二银行”。但典当行在经营活动中,由于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以及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而涉及一些风险,这些风险,有可预见的,也有不可预见的。因此,预测风险、防范风险,提高抗风险能力成为众多典当行所面临和必须下功夫急需解决的问

题。

一、典当行存在的风险种类

(一)内外勾结型

典当行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渠道,其内控制度、监督机制和安全防范措施均在逐步完善当中,在业务操作时,由于一些制度及内控机制的相对不完善,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不到位现象,给一些犯罪分子留下可乘之机,这样就容易发生内外勾结,故意收当赃物;高估当物价值,超额发放当金;发放信用贷款;私下业务交易,暗拿佣金回扣;监守自盗典当行财物等事故案件。在给典当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也给典当行的形象和声誉带来极坏的社会影响。

(二)违规操作型 由于一些典当行高管人员只顾抓业务,忽视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导致个别员工业务素质低下。在业务操作中,极易发生工作失误甚至违规行为,如收当不符合规定的当物;受理不符合条件当户的业务;超比例放款;签订无效质押抵押合同等等。这样,典当行在承受经济损失的同时,又难以通过监管部门的监督审查

而受到处罚,造成双重损失。

(三)盲目发展型

由于一些典当行只追求业务做成做大,相对忽视了遵守有关政策法规,在对政府规范典当行的经营行为、避免可能出现的风险、保护典当行的利益等方面理解不够透彻。在此情况下,一旦客户发生财务危机,无力还款,势必连累典当行,典当行甚至因此而面临关门倒闭的危险。

(四)无限扩张型

由于典当行不顾自身的资金、设备、人员等客观条件,盲目追求多元化经营,无限度扩张,对客户提供的当物不论成熟与否,一律照单全收。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估价失准、发放当金过高、绝当后变现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形成风险和损

失也就在所难免了。

(五)市场多变型

市场风险集中体现为绝当物品变现能力不足,造成典当行资金损失。由于市场经济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价格的变化更具有难以预测性。行业的垄断性,政策的多变性也削弱了市场经济固有的特性。正因为市场存在难以预测性,增加了

典当行的市场风险系数。

二、规避典当风险应采取的措施

典当业的风险与时俱在,这就需要加强防范,防患于未然,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应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尽可能地避免风险的发生。

一是要配备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典当行高管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强烈的政策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尽职尽责地履行管理职责,能够有效地预防风险和化解消除风险。

二是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严把进人关,对新员工要经过道德品质考察。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一方面要加强政策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另一方面要加强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员工

队伍的业务素质。三是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建立贷款分级审批制度、岗位责任制、业务操作规范、内部监督制约制度、差错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以及安全保卫制度等等。通过制度来管理和约束每名员工、每个岗位、每项工作环节,以规避各类风险和

事故的发生。

四是要客观实际、量力而行。典当行要根据自身的资金实力、人力资源、硬件设备等条件和特点,发挥优势,扬长避短。选准发展业务的突破口,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循序渐进、有条不紊、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地开展业务,在稳健经营的基础上,逐步做大做强。

五是规避市场风险。首先,在收当时,对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的当物,估价和折当率不要过高;其次当期不要太长;再则尽量不要续当,特别是多次续当。

六是完善准备金制度,增加抗风险能力。尽管我们都希望典当行不发生经济损失,但是要保证典当行经营多年没有经营损失也不现实。因此,为了增加典当行的抗风险能力,要建立和完善计提呆帐、坏帐准备金制度,即按照营业收入的一定比例,每年提取呆帐、坏帐准备金,作为资金储量,以冲销呆帐、坏帐损失,从而增加自身抗拒风险的能力。

第五篇:企业管理中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

企业管理中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

随着企业所处内外环境的日趋复杂,人们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变化,企业将面临更多的法律风险,需要特定的风险管理机制来保障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实时关注企业所面临法律、政策环境的变化,以法律的视角和思维审视、分析企业所面临的消费者、竞争、公共关系、供应商、经销商等外部环境,以及人力资源、财务、生产、决策等内部环境,根据不同环境中可能产生的法律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是建立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之必需。

一、企业运营过程中内部法律风险和外部法律风险

内部风险来自于企业所处的内部环境,例如,由于财务管理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手段致使现金被挪用且追回不能,再如企业对重要技术人员的法律约束机制不完善致使人才流失且不能获得法律上的救济。外部风险是指来源于企业外部环境所产生的风险,是数量最多、最重要的风险,具体体现为国家法律、政策变动引发的商业机会丧失、收入减少等风险,投资风险,合同风险,知识产权风险,产品责任风险,品牌形象风险等。例如,2001年当中国被批准加入WTO后,整个化纤行业,特别是中小化纤公司的前景变得灰暗起来。原因在于,化纤行业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技术经济特点,中国加入WTO就意味着拥有巨大规模和先进技术的韩国、美国的化纤产品将以高质低价的绝对优势入侵国内化纤市场。对化纤企业来说,这是法律环境和竞争环境的变化引发的法律风险。对此,很多企业在中国加入WTO之前却无从或者无心应对,最终纷纷走向关闭、破产之路。对于内部法律风险,除了利用特定的风险制度防范外,还需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加强企业员工之间的横向、纵向沟通,尽可能的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化解矛盾,当然这些工作的实施需要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予以支撑。对于外部法律风险,其相应的法律风险防范制度应当与企业的其它管理制度紧密结合,如果没有其他管理制度的支持,企业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将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可见,法律风险防范渗透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其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均有赖于企业各个运营环节的协助。

由于企业性质不同,所处环境迥异,其面临的法律风险的种类和应对之策更是不能一概而论,因此在建立企业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之前需要对企业所处的各种经营环境及经营流程、现有管理规定进行缜密梳理,将梳理出的问题融入到防范机制的各个要素中,使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运行与企业的整体运营系统保持协调一致。防范机制建立后仍要定期整理、分析企业所处的环境,特别是其中的变化,以便对防范机制作出必要的调整。

二、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构成要素

首先,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机制的目标(既可以是企业的总体目标也可以是业务单元目标)。企业

法律风险管理机制作为企业管理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应当服从企业的整体发展目标,不能为了一味回避风险而阻碍了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其次,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机制中的权力与责任。企业经营管理中必然涉及管理权力的分配和制约,法律风险防范机制首先应服务于企业经营中一般权力、职责的管理规范,使其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2005年《公司法》修正案实施后,为企业树立了新型的法人治理结构,这种治理结构建立了股东、董事、经理权力分配、制约和责任的基本框架。由于法律风险往往产生于股东会、董事会决议,经理的决定,所以企业的法律风险机制应关注如何将董事、经理的权力和法律风险责任有效结合,促进管理人员责、权、利的统一。

第三,企业法律风险机制中的管理标准要求。目前很多企业都已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或者参照该体系的精神对企业实施管理。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机制中的标准要求宜结合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操作、管理文件)和具体的事务操作流程进行制定,必要时融入到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中,增强其对具体工作的影响。这些标准的内容主要涉及:法律风险信息反馈和预警机制;公司章程、股东协议(如果有)的执行细则;公章、合同管理等等。

第四,企业法律风险机制中的信息反馈和分析系统。企业的法律部门和外聘法律顾问的工作有赖于企业经营中各个环节提供的信息,信息是否充分、完整决定了企业经营中存在的法律问题是否能够被及时发现并得到有效的解决,所以企业建立旨在洞察法律风险的信息反馈系统显得尤为重要。有关信息通过信息反馈系统集中到企业的法律部门和外聘法律顾问后,由其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作出如下判断:反馈回的信息所反映的问题点有哪些?这些问题点是否构成法律风险?如果构成法律风险,相应的风险级别是什么?针对相应级别的法律风险设计应对措施?无论是对信息的分析还是分析之后的判断,都需要在特定的管理规范(可以是ISO9000文件)之下进行。

三、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中的PDCA管理

如前文所述,法律风险防范属于企业的管理范畴,其运行规则应顺应管理中的PDCA运行规则。

(一)企业的法律风险防范工作中的计划。计划的构成要素一般涉及计划的背景、原因、时间、地点、人员、内容、操作方法、操作的程度、数量,也就是管理学中的5W2H。无论是处理日常的法律防范工作,还是解决特定的法律问题(如对某一诉讼案件的解决),一般都需要涵盖计划的7个方面,同时将工作分解成若干部分,并针对每一部分制定详细的工作要求,对每一部分工作落实到责任人的同时,确定明确的监督人。

(二)企业的法律风险防范工作需要有秩序、按计划实施。法律风险防范工作标准要求,以及解决特定法律问题的方案制定出来后,需要对执行人员进行充分的培训。从培训的内容上看,除了要对操作标准要求以及具体方案的内容作出详细的解说之外,还需视必要将企业文化的部分内容融入

其中,旨在激发、保持团队的合作精神,贯彻企业的经营理念,保证法律风险防范工作与企业经营目标的一致性。另外,培训需要一定的反复并将执行中发现的问题添加其中,利于增强执行人员对计划内容的掌握,促进执行工作的稳妥进行。

(三)管理权力的合理使用和责任的落实离不开相应的检查和监督。人是有惰性的,是趋利避害的。法律风险防范工作与其他管理工作一样,除了有工作的分解和执行,还应再辅以对工作执行的监督,才能保证防范工作计划的贯彻实施。对法律风险防范工作需要经常检查,以便评价工作的质量,及时发现新问题。法律防范工作内容的执行人也要定期对自己的工作自查自纠。监督人不定期检查执行人的工作是否偏离了既定的标准和目标,及时查处违规行为。

(四)完成法律风险防范工作的检查和监督后,监督工作责任人和部门应当作出具体的防范工作是否违反了法律风险防范标准要求的判断,同时根据工作中发现的新问题作出是否有必要修正法律风险防范标准要求的判断,如果有必要修正,给出相应建议。

四、企业法律风险事故的处理

尽管企业已经采取了严格的法律风险防范措施,但法律风险仍有可能产生,此时的风险便转化法律事件。企业应当具备相应的法律风险应急预案制度,保证法律风险事件一旦发生能够得到及时、有序的解决。法律事件发生后,应尽快依据既定的评估制度和方法对该法律事件可能造成的财务利益、企业资信、品牌形象等方面损失的大小和范围进行评估,然后以此为重要依据由企业法律部门会同其他相关部门制定应急处理方案。方案的内容包括:法律事件的性质;需要哪些部门协同处理;市场应对策略等等。

总之,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和其他职能管理一样,应与企业所能控制、使用的资源和实际需要相适应,对于管理理论和其他企业的经验,企业宜审慎参考,以保证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具有可操作性。

下载清远典当企业管理中的风险防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清远典当企业管理中的风险防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股权质押典当业务流程及风险防范(5篇)

    股权质押典当业务流程及风险防范 权利质押,是指以所有权之外的财产权为标的物而设定的质押。权利质押主要以债权、股东权和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作为标的物。质押以其标的物......

    防范风险之余 促进典当业务发展

    防范风险之余 促进典当业务发展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实施和逐步深入,典当业务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业务中隐含的风险也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关注。如何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

    浅谈清远典当企业的人才队伍建设

    浅谈典当企业的人才队伍建设 清远雄志企业 成雄志 改革开放后,典当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重新扮演起了不可替代的角色,其社会功能的增强也日益凸现,但是人才的短缺一直困扰着大......

    典当公司安全防范

    典当有限责任公司安全防范措施 根据商务部、公安部公布、并于2005年4月1日起施行的新的《典当管理办法》和***市(盟)公安局关于典当行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市(盟)***典当有......

    典当公司安全防范

    福建中美典当有限责任公司安全防范措施 根据商务部、公安部公布、并于2005年4月1日起施行的新的《典当管理办法》和市公安局关于典当行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福建中美典当有限......

    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风险是什么

    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风险是什么 经营企业处处存在风险,稍不注意企业的财、物就从你的手指缝中遛走,可是我们的管理人员及企业家并不引起重视,有时甚至变本加厉,所以最终经营企业失......

    清远典当行业将建客户信用“黑名单”

    典当行业将建客户信用“黑名单” 清远雄志企业成雄志 简要: 典当行拟设“客户黑名单” 昨日中国典当组织联盟宣布建立全国首个“典当行业不良信用记录平台”,开始向全国360......

    清远典当仓单质押典当业务实操

    仓单质押典当业务实操 清远雄志企业成雄志 简要:1、基本概念。仓单是指仓储公司签发给存储人或货物所有权人的记载仓储货物所有权的唯一合法的物权凭证,仓单持有人随时可以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