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蒙城县凯利源国家级蔬菜标准园自查自验报告范文

时间:2019-05-13 15:57: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安徽省蒙城县凯利源国家级蔬菜标准园自查自验报告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安徽省蒙城县凯利源国家级蔬菜标准园自查自验报告范文》。

第一篇:安徽省蒙城县凯利源国家级蔬菜标准园自查自验报告范文

蒙城县凯利源国家级蔬菜标准园(创建)

自查自验报告

根据根据《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印发2013年扶持“菜篮子”产品生产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皖农财〔2013〕229号)和《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开展2013年扶持“菜篮子”产品生产项目考核验收工作的通知》(皖农财〔2013〕270号)文件精神,对照《“菜篮子”产品生产项目管理考核标表(蔬菜)》、《“菜篮子”产品生产项目技术考核表(蔬菜)》的要求,为扎实推进蔬菜标准园创建工作,确保各项创建内容和技术措施落实到位、计划的目标任务如期完成,真正发挥标准园的示范带动作用,作为国家级蔬菜标准园创建主体,我社在上级业务领导部门的指导下,结合标准园创建情况,对标准园创建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认真的自查自验,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合作社及标准园概况

蒙城县凯利源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4月,位于省级文明乡镇许疃镇,许疃煤矿坐落于此。是经蒙城县工商局注册的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注册资金10万元,现有固定资产3000多万元,农民成员280人。2012年项目单位投资2970万元(中央投资1200万元)在许疃镇矿西村兴建现代农业示范园,并聘请安徽农业大学对园区作了总体规划。在设施蔬菜示范园规划中一期工程设施蔬菜区面积260亩,总投资620万元。包括:标准化日光温室20座(单座净用地1.2 1 亩),标准化钢架300座(单座净用地0.8亩),以及配套设施;二期工程设施蔬菜区630亩。目前,一期工程设施蔬菜区260亩,于今年2月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主要用于黄瓜、番茄、辣椒、茄子、豆角、西瓜、芹菜等设施蔬菜生产和蔬菜育苗。该园区已被认定为亳州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合作社现为省级示范社。

二、标准园工作开展情况和取得主要成效

蒙城县凯利源国家级蔬菜标准园创建主体明确,成立了标准园创建领导小组,园区管理到位,目标任务清楚,工作措施得力,通过近一年来的创建,在园地建设、栽培管理、商品化处理、品牌建设、质量安全等方面取得了取得成效显著,并按照上级要求,按时报送有关资料和信息。今年以来,园区设施亩均纯效益7000元,实现节本增效21%,农药用量减少37%。

(一)关于园地建设情况

1、产地环境:我社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要求,严格控制园区内土壤、空气、灌溉水质量,废旧农膜、生产垃圾及药袋药瓶均做到全部回收并作焚烧或深埋处理。

2、创建规模:日光温室和钢架塑料大棚生产面积260亩,做到了集中连片,实现了规模化生产,该园区现为亳州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3、基础设施。园区内水、电、路设施配套,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主干道路已硬化。园区采用了滴灌或微喷技术。园区内日光温室、塑料大棚设计合理,坚固耐用,性能优良,经济实用,布局合理。日光温室采用了卷帘机、防雾滴耐老化功能棚膜。

(二)关于栽培管理情况

1、技术规程:我社组织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要求,先后制定黄瓜、番茄、辣椒、茄子、豆角、西瓜、芹菜等主栽作物生产技术规程,并100%采用标准化规程技术要求进行生产。

2、品种选用和育苗:我社每年都要组织有关人员参加一些种子交易会、农交会等,积极站在种业制高点,遴选优良蔬菜种子,引进、试验、示范、推广蔬菜新品种,蔬菜良种覆盖率达到100%。为确保蔬菜秧苗质量,合作社还专门建造智能化连栋大棚,采用了农业物联网技术,开展集约化育苗,不仅100%的满足了本园区蔬菜种苗供应,每年还向周边菜农提供秧苗200万株以上,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生态栽培技术应用:在栽培中,合作社采用防虫网、性诱剂、深沟高垄和膜下滴灌、暗灌技术。制定了设施蔬菜环境管理制度,将残枝落叶等废弃物和杂草清理干净,集中进行无公害处理,保持田园清洁。清洁田园后,还实行高温闷棚技术,有效降低了土壤中病虫草害基数,减少土壤盐渍化程度。同时,合理安排茬口,采取茄果类蔬菜、茎叶类、瓜类等产品轮作的耕作方式,有效防治连作障碍和土传病害。

4、肥水管理:为做好土壤肥力检测,做到测土配方,施用配方肥,合作社委托县农技中心土肥站开展测土配方施肥,不仅节约了肥料施用,降低了土壤盐化程度,节约了生产成本。

5、病虫害防治:合作社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按照统防统治要求,坚持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 结合,对症用药、安全用药、高效用药。坚决杜绝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使用生物农药。

(三)关于商品化处理情况

作为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市级农业科技园区,我社生产的蔬菜以其品质优良、口感脆嫩、营养丰富、质量安全备受消费者青睐。

为做好优质蔬菜产品的推介和销售工作,合作社专门建设了蔬菜采后商品化处理场地,设计制作蔬菜专用包装箱和礼品箱,在对蔬菜产品分等分级的基础上,包装上市,实现了净菜处理,优质优价。

(四)关于品牌建设情况

1、质量安全:我社按照县果蔬农残检测例行方案要求,在菜篮子办、县果蔬农残检测站的指导下,每月定期开展样品送检工作,每次送样从园区内分品种随机抽取蔬菜样品,农残定性检测合格率达到100%,从未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2、产品认证:目前合作社已通过安徽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品认证正在进行。

3、产品品牌:合作社已注册“凯利源”产品商标,并实现统一销售。做到兼顾产量、品质、效益和保鲜期,适时采收;严格执行农药、氮肥使用后采收安全间隔期,不合格的产品不得采收上市。

(五)关于质量管理情况

1、农资管理:合作社设立了专门仓库,实行专人负责,建立了出入库台帐。

2、产品检测:目前我社对蔬菜产品检测,采取的是委托检测的办法,委托县果蔬农残检测站,每月定期送达样品,开展检测,并记 录检测结果。

3、制度建设:合作社建立健全了农业投入品管理制度、田间生产档案管理制度、蔬菜产品检测制度、蔬菜产品准出管理制度、蔬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以制度建设,确保园区蔬菜产品质量安全。

(六)关于其他情况

1、普及技术规程:我社标准园生产的每种蔬菜都制定了先进、实用、操作性强的生产技术规程,并把生产技术规程印发到每个农户,张挂到标准园醒目位置及每个温室、大棚;经过多次抽检,标准园均切实按照生产技术规程进行农事作业。

2、建立工作档案:我社蔬菜标准园得创建方案、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技术规程。生产档案。产品安全质量检测报告、工作总结等文件资料均齐全、完整,并分类立卷归档。

三、下步工作计划

根据创建要求,我社将在上级业务部门指导下,将对照标准园创建目任务和创建内容,认真查摆标准园创建工作中的不足和差距,积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大培训力度。聘请技术专家和技术员,围绕园区生产过程中技术难题,开展技术攻关、技术培训,继续引进、推广一批新品新技术、新材料等农业“三新”技术,真正发挥标准园技术辐射示范能力。

2、落实规章制度。特别是农业投入品管理、蔬菜档案、产品检测、基地推出、质量追溯等全程质量控制制度,力争把该园区建成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的蔬菜标准园。

3、壮大基地规模。围绕全县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进一步辐射带动 周边老百姓和种植大户,免费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力争在3—5年内,形成以凯利源为核心的万亩设施蔬菜种植区。

4、加大宣传力度。借助网络、媒体、会议优势,加大标准园创建宣传力度,为农民提供技术、市场信息,宣传推介“凯利源”牌蔬菜品牌,加大信息报送工作,为标准园创建提供舆论支持。

蒙城县凯利源种植专业合作社

二0一三年十月二十二日

第二篇:潍坊寒亭区首个国家级蔬菜标准园通过验收

潍坊寒亭区首个国家级蔬菜标准园通过验收近日,山东潍坊寒亭区俊清蔬果专业合作社果蔬生产基地顺利通过检查验收,成为该区首个国家级蔬菜标准园,并将获得由国家农业部给予的50万元资金奖励。

据了解,2013年,寒亭区加大投资力度,按照国家级标准园建设标准,全面提升园区设施条件、生产投入品管理等建设水平。俊清蔬果专业合作社蔬菜标准园项目的建成,每年可增加农民收入1500万元,将进一步提升寒亭区蔬菜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陈静静)

第三篇:某县“七五”普法中期自查自验报告

XX 县“七五”普法中期自查自验报告

2016 年以来,我县“七五”普法工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勤奋务实、团结协作、开拓创新,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为全县政治、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现按照 XX 市“七五”普法中期检查要求,我县通过深入各乡镇,县直各单位,采取听取汇报、查阅档案、实地了解、座谈调研等方式完成了自查自验,现将自查自验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对普法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制定了“七五”普法规划。2016 年,县委、县政府结合我县实际,召开县委常委会讨论通过了《关于在全县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10)》,规划明确了我县“七五”普法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对象和要求、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组织领导及保障措施等。

(二)作出了普法教育决议。2017 年 7 月,XX 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会议通过了《关于在全县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的报告。2017 年 10月,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率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听取了县司法局、各乡镇开展普法工作情况的汇报,并到基层进行了视

察。县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定期对我县“七五”普法决议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三)健全了普法工作机构。我县完善了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由县委分管政法工作的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级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并根据领导变动情况及时予以调整充实。在县司法局设立了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落实了四名工作人员,配备了电脑、打印机、传真机、摄像机等办公设备。县法宣定期召开领导小组成员会议,研究部署我县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二、周密部署,着力提高普法教育的覆盖面和针对性

按照“七五”普法规划确定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各乡镇坚持“法律九进”,突出普法重点,拓宽宣传领域,丰富宣传形式,在实效上下功夫,收到了明显成效。

(一)以领导干部公务员学法为抓手,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七五”普法以来,我县认真贯彻省、市文件精神,将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考试考核成绩、依法决策和依法履职情况纳入个人档案。实施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对由县委、县人大、县政府任命的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统一进行任前法律知识考试。按照省、市法宣办要求,每年组织全县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普法考试,及格率达到100%,有力地提高了广大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全县各乡镇

党委政府、县直各部门根据各自单位工作实际,广泛开展了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认真组织单位干部职工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学习,进一步健全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促进了严格执法,提高了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二)以提高青少年法律素质为目的,深入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我县立足于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大力开展学校法制教育,深化依法治校,切实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一是切实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全县各中小学校坚持学法经常化,严格落实了常年学法计划,配备了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二是在全县中小学校广泛开展法制报告进校园活动;三是进一步拓展第二课堂,全县各中小学校还广泛开展了法制作文比赛、摸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以及反邪教警示教育等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宣传活动,增强了广大师生学法用法的生动性和积极性,最大程度上营造了青少年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以农民和农民工学法为突破口,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对农村农民的普法进行综合管理网格化,通过扎实开展“单元式普法,组团式服务”,以村为一个单元,组建服务团队,解决农民群众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每年一次为农村“两委”干部进行一次法律培训,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和运用法律手段处理矛盾纠纷的能力。以美丽乡村

建设为契机,加强了农村法治宣传专栏,法律图书角,村民法治学校,法治宣传一条街等宣传阵地的建设;发挥法律服务主平台作用,使法律宣传和法律服务相结合,继续在农村实施”六个一”工程即:实现每村一个法律顾问、一个法制宣传栏、一个法律图书角、一所村民法治学校、一条法治宣传街、每年一场法律文化活动,大力推进“律师进村工作,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综合性服务,以优质法律服务参与基层民主法治建设。

(四)以促进企业依法、诚信经营为目标,深入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县交通、安监、审计、统计、税务、工商、工会等企业相关职能部门每年都不同程度地对各个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进行了法律知识培训。企业通过发挥自身优势,强化内部学习和培训。部分国有企业十分重视提高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法律素养,积极组织干部职工进行法律培训,利用休息日邀请法律专家对员工开展法治讲座,讲解法律知识。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企业干部职工的法律素质普遍增强,推进了企业的规范化管理。

三、强化责任,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及以案释法”普法责任制。制定下发了《关于“谁执法谁普法及以案释法”责任制实施方案》,制定普法责任清单,推动各级国家机关履行普法责任,各部门、各单位在做好本部门本系统内普法的同时,积极开展面向社会的普法,形成部门分工负责、各司

其职、齐抓共管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格局。

(一)围绕热点难点问题向社会开展普法。执法司法机关在处理教育就业、医疗卫生、征地拆迁、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养老婚姻、扫黑除恶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过程中,加强对当事人等诉讼参与人、行政相对人、利害关系人及相关重点人群的政策宣讲和法律法规讲解,把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与法治宣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把普法教育贯穿于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让群众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利义务相一致等法治观念。

(二)建立以案释法制度。法院、检察院、行政执法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结合工作实际,把以案释法作为应尽职责,在执法司法实践和法律服务中开展以案释法和警示教育,使案件审判、行政执法、纠纷调解和法律服务的过程成为向群众宣传法律精神、传播法律知识的过程。加强典型案例的收集、整理、研究和发布工作,建立了以案释法资源库和发布平台。

四、不断探索,积极推进普法教育形式创新

(一)积极推动“互联网+法治宣传”。进一步加强“两微一端”等新媒体普法工作,广泛运用 12348 中国法网、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开展法治宣传工作,各部门、各行业也按照“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要求,开展“互联网+法治宣传”行

动,加强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等载体运用,搭建起“电视说法、报纸释法、网上学法、短信送法”等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媒体普法平台,增强法治宣传的主动性、互动性和生动性。

(二)大量编印普法宣传资料。各机关单位大量编印与自己业务相关普法书籍、扑克、围裙、编织袋、纪念品等,利用春节、两会、“三下乡”、“3.15”、“12.4”等系列法制宣传活动全部发放到单位、企业、学校、农村、市场、家庭为全县人民学习法律提供资料。

(三)围绕我县中心工作,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扎实开展了创建文明城、洁城蓝天、扫黑除恶、安全生产、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未成年人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专项法制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五、存在问题和不足。

我县普法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工作发展不平衡。少数单位和部门对普法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此项工作仍不够重视,甚至认为普法工作是司法局的部门工作,因此工作力度不大。二是部分单位对普法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不重视特别是亮点工作的整理。以上的工作中不足,有待于我们在今后工作中不断完善和改进。

总之法治宣传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我们在认真总结前期工作经验的同时,通过这次自查自验,发掘问题和不足,学习先进,取长补短,在上级普法部门的指导下,不断促进法治宣传工作的开展。

第四篇:平安单位“十个好”自查自验报告

源泰铸造有限公司平安单位“十个好”

标准自查自验报告

为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开展平安建,为和谐社会做更多的贡献,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根据平安单位“十个好”做自查自验情况报告如下:

一、领导班子建设好

班子团结、工作有计划,有安排,有总结。办事公道,职工满意。

二、平安建设活动好

1计划、安排、总结、考核、档案齐全。○

2平安建设宣传力度大,职工知晓率、参与率100%。○

3主要领导负总责,组织机、人员、经费、措施、制度到位。○

三、单位内外持续好

1厂内无刑事、治安案件,职工满意率达百分之百。○

2强化内外部治安措施,重点部位“三防”到位。○

四、各部门职工人力资源管理好

1新入厂人员入厂登记齐全。○

2整个职工列管率达百分之百。○

五、民族团结教育好

1厂内无不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情。○

2计划、安排、记录、齐全。○

六、值班制度坚持好

1坚持领导带班,在重大节庆、活动期间干部轮班制,配备专职警卫人员。○

2公司无重大责任事故。○

七、干部职工教育好

1各类教育计划、安排、记录基本齐全。○

2厂内无违法乱纪案件,平安家庭创建率95%以上。○

八、化解矛盾效果好

1化解矛盾效果好,及时有效,记录齐全。○

2厂内无人员上访、闹事、无“民转刑”案件。○

九、宗教政策宣传好

1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宣传、执行好。○

2厂内无人参与非法宗教和邪教组织的活动。○

十、安全生产效益好

1单位治保机构、人员、经费、措施、制度、记录六落实。○

2厂内无失、消防和交通等重大安全事故。○

源泰铸造有限公司 2010年4月15日

第五篇:同德县2009普九工作自查自验情况的报告

同德县“两基”工作自查自评报告

根据省、州“两基”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的总体部署和安排,我县严格按照青海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印发青海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及扫盲验收标准的通知》、《青海省“两基”验收标准》的要求,对我县“两基”工作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了严格认真、客观细致、实事求是的自查自评。现将自查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同德县自然经济概况及教育基本情况

(一)自然情况:同德县位于青海省东南腹地,地处三州(海南州、果洛州、黄南州)五县(玛沁县、河南县、泽库县、贵南县、兴海县)交接处,全县总面积4758平方公里,境内最高海拔4671米,最低海拔2650米,平均海拔3660米,年平均气温在0.4℃--0.6℃之间。县城所在地尕巴松多镇海拔3060米,距州府恰卜恰镇256公里,距省会西宁市283公里。全县总人口5.15万人,农业人口4.67万人,居住有藏、汉、回、蒙、土、撒拉等6个民族,藏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3%。全县辖三乡二镇,73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少数民族贫困县,其中:2乡2镇51个村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少量旱作农业;一个乡22个村以农业为主,兼营少量畜牧业。

(二)经济情况:2008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1亿元,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84万元,年人均地方财政收入12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339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694元。

(三)教育现状: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4所,其中初级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完全小学6所,初级小学4所。全县共有中小学在校生9738名,其中小学生7025名,初中生2713名。全县共有中小学教职工910名,其中专任教师693名(含特岗教师173名),工勤人员 217名(含临时聘用工182名)。

二、“两基”指标完成情况

万元,预算内教育拨款分别为2692万元、4194万元、5277万元,比上年同比分别增长17.85%、55.79%、25.82%。预算内教育拨款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分别为30.03%、33.38%、35.48%;中央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分别为125.22万元、117.39万元、110.43万元,其全部用于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小学分别为2570元、4106元、5047元,初中分别为3619元、5072元、5140元;生均财政预算内、外公用经费小学分别为223元、301元、339元,初中分别为295元、330元、381元;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小学分别为223元、301元、339元,初中分别为295元、330元、381元;预算内公用经费占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的比例为分别8.46%、8.84%、16.6%。城市教育费附加分别应征13万元、11万元、16万元,实征13万元、11万元、16万元,用于教育事业13万元、11万元、16万元。教师工资均能足额按时发放,无拖欠现象。

(五)教育质量:小学毕业年级实有人数1130人,其中毕业1130人,毕业率为100%。毕业学生达到体育合格的1130人,毕业年级学生体育合格率100%。各小学实有在册学生7025人,小学生行为规范合格率为100%。初中毕业年级实有人数961人,实际毕业955人,毕业率为99.38%。县内学校就读的初中毕业生961人,均达到体育合格,毕业生体育合格率为100%。全县初中在校生2713人,学生行为规范合格率为100%。

(六)扫盲及成人教育完成情况:全县15-50周岁青壮年人口总数 30243人,其中女性14673人,青壮年非文盲人口数为29889人,其中女性14423人,15-50周岁青壮年人口非文盲率 98.83%,女性非文盲率为98.3%;15-24周岁人口为10129人,其中非文盲人口10129人,非文盲率为100%。近三年共有1938名青壮年文盲脱盲,其中巩固合格的1862名,扫盲巩固率为96.08%。乡镇及村农牧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数仍保持5个和73个,办学面均达到100%。

三、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一)强化政府责任,加强对“两基”攻坚的组织领导 同德县“两基”攻坚工作于2003年正式启动,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两基”攻坚工作,始终将“两基”攻坚作为

(二)狠抓保学控辍工作,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大幅提高

我县的“两基”攻坚正式启动于2003年。当年,在省教育厅及省政府教育督导室的要求和指导下,我县抽调151名教育工作者下乡进村入户搞“两基”普查,迅速摸清了家底,建立了能够准确反映本县“两基”实际的相关档案。八月下旬,县委县政府及时组织召开全县“两基”工作会议,认真总结了我县过去的教育工作,重新评估了同德教育发展的现状,制定出台了《同德县2003——2007年“两基”教育实施规划》。针对全县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低的实际,通过认真测算,制定了2003年到2007年五年内每年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增长计划。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两基”目标责任书,重点落实适龄儿童、少年的组织入学工作,掀起了全县上下共抓入学率的热潮。到2003年10月份,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由普查时的55.05%提高到75.3%,提高了20.25个百分点,初中段适龄少年入学率虽然起点很低,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之后几年,我县始终坚持把提高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作为整个“两基”攻坚的中心任务,根据我县的“两基”攻坚规划和每年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逐年加以提高。每年县政府与各乡镇、乡镇与各村委会、教育行政部门与各乡镇中心学校、乡镇中心学校与各寄完小层层签订保学控辍工作责任书,严格实行乡镇政府包入学率、村和学校包巩固率、学校和教师包合格率的“三包”制度,切实将学生入学及相关指标落实到村、落实到校,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在此基础上,实行义务教育入学通知制度和学生流动跟踪制度,每年由乡镇中心学校将当年7周岁儿童及应升入初中的小学毕业生的入学通知书发放到家长手中,敦促家长送孩子上学。对到异地上学的的学生以乡镇为单位,建立流动学生跟踪监督表,每学期到其所在学校进行登记核实,严防在校学生辍学。与此同时,加大“两基”宣传力度,广泛动员广大群众自觉送子女上学,要求社会各界参与到“两基”攻坚中来,使“两基”攻坚从政府强力推进的行为逐步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通过几年的努力,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得到稳步提高,在校生辍学率得到严格控制,2007年顺利实现了“普六”目标,并

31691平方米和27117平方米,通过县级财政自筹、各部门统筹等多渠道筹措资金1065万元,实施了县民族中学及县民族寄宿制小学室外管网、护坡、围墙、校园硬化及供电、光缆等校园配套设施建设,两所学校电缆、光缆均做了地埋处理,校园大多得到硬化,校园安全系数及整洁度得到极大提高。2009年至2010年,同德县又将通过实施全省未“普九”县“两基”攻坚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680万元,为县民族中学建成校舍17350平方米。该项目竣工后,全县小学生均校舍面积达到8.8平方米,初中生均校舍面积达到12.04平方米,将全面解决全县“普九”校舍问题,为全县实现高水平、高质量“两基”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待遇

一是提高教师待遇。2003年7月,按照县城70%、乡村80%的比例兑现了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工资,同时全额解决了一部分民办转公办教师的工资待遇问题。2005年1月,全额兑现了所有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工资,彻底解决了96年来一直未能兑现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工资和民转公教师工资等老大难问题。2007年建立了中小学骨干教师津贴和乡村教师艰苦地区津贴制度,给被评定的骨干教师每月发放100元津贴,给偏远艰苦乡村学校任教的教师每人每月发放50元的边远艰苦津贴。2009年按每人每月100元的标准发放了中小学教师通讯费;按寄宿生每生每月3元,非寄宿生每生每月2元的标准发放了班主任津贴;按每人每月200元、150元、130元和100元的标准发放了校长、副校长、主任和副主任津贴。同时将中小学骨干教师的认定比例从原来的全体教师的12%调整为20%,又将骨干教师的5%认定为学科带头人,每月发放200元的学科带头人奖励。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二是扩充教师队伍。针对1995年以来一直未招聘新教师,教师队伍年龄日趋老化和教师数量日益紧缺的实际,2004年在各中小学以挂靠形式任教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中一次性招录中小学教师24名。2005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70名; 2007年,通过放宽政策,从学校和行政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中腾出编制100个,公开招录

费补助资金,免除了全县所有农牧区和城镇低保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2007年拨付中小学公用经费147.83万元,其中县财政拨付1.63万元的免除杂费补助资金;2008年拨付中小学公用经费361.05万元,其中县财政拨付19.05万元,免除了全县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并使公用经费补助面达到100%。寄宿生生活补助方面,2006年至2008年,分别拨付寄宿生生活补助135.2万元、493.9万元和571万元,其中县财政分别拨付40万元、56万元和70万元,已覆盖所有寄宿生。与此同时,2007年和2008年分别由县财政拨付资金12万元和22万元,免除了全县所有中小学生的作业本费。同时,从2007年开始,县财政每年拿出20万元,并通过动员全县干部群众和个体工商户捐资助学的办法,建立了非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助学基金,大力开展非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助学活动,已支付救助资金17.6万元,救助非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180名。通过积极推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加大了对中小学办学经费的投入,提高了学校运转经费的保障水平。“两免一补”政策的全面落实,切实减轻了农牧民子女及城镇低保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经济负担。大力开展非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资助活动,疏通了农牧民及城镇经济困难家庭子女完成义务教育后继续接受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道路,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牧民群众送子女上学的积极性。

(七)教育投入逐年增大,办学条件不断得到改善

自2003年实施“两基”攻坚以来,同德县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教育投入,使全县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2003年,县政府在财政极为困难的情况下,通过贷款23万元,并辅之以群众自筹的办法,筹资62.53万元,解决了河秀逸夫学校等13所学校的急需校舍问题。同年,借农村牧区税费改革之机,将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系数及结余资金全部拨付给教育行政部门,用于中小学办学条件的改善;2004年结合实施现代远程教育项目之机,县级自筹20万元,在全县中小学陆续建成光盘教学点15个,地面卫星接收站50个,计算机网络教室5个,多媒体教室2个,语音室1个,总投资达到160万元;

教育摆到了重要位臵,将改善学校教学及学习风气确定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主攻方向,将对学校管理及教育教学的过程性考核和综合考核列入了对学校评价的重点内容。全县各校严格按照《管理意见》加强学校管理,狠抓教学质量,使学校管理不断上新的台阶,逐步步入了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今年,结合海南州教育大调研成果的转化落实,制定出台了《同德县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考核办法》、《同德县中小学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同德县中小学教学设施设备管理办法》、《同德县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同德县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与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方案》等一系列规范学校管理和促进教学质量的文件。这些文件的具体执行落实,必将谱写同德县中小学管理的新篇章。

(九)加强扫盲工作,青壮年非文盲率得到很大提高 我县自全面实施“两基”攻坚以来,始终坚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并重的方针,将扫盲工作与“普九”工作同安排、同落实,常抓不懈。2003年县委、县政府针对全县青壮年文盲人数较多的严峻形势,精心策划、周密部署、认真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大力开展扫盲工作,全县抽调扫盲教师247名,设扫盲教学点129个,举办扫盲班132个,共组织5121名青壮年文盲参加了扫盲学习;2004—2005年,和建华基金会合作,利用其投资培训扫盲教师156人,在当时的唐干、谷芒、秀麻三乡开展为期2年的大规模扫盲教育,共有4682人参加了扫盲学习。同时,尕巴松多镇、巴沟乡、河北乡三个乡镇扫除青壮年文盲1563人,使全县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91%。2006至2007年共扫除青壮年文盲1938人,并于2007年9月对全县5个乡镇进行了扫盲验收,乡镇、村扫盲验收合格率达到100%。2008年,全县对1862名青壮年脱盲人员实施了巩固提高教育。受政府大力推行扫盲教育的感染,民间的一些有识之士自发成立一些扫盲组织,以募集资金和无偿服务的形式自觉开展扫盲活动。如秀麻乡部分群众组织成立的“噢宝”扫盲组织,坚持每年组织两期扫盲活动,自2005年至2009年共组织扫盲活动7期,共扫除(或巩固)青壮年文盲1814人,有力地推动

1三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县教师不足的问题,故我县仍需在现有中小学教师编制的基础上新增中小学教师编制218名左右。

二是实现“普九”后,全县寄宿生将从原有的6917名增加到9039名左右,全县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将会产生缺口;同时,全县11所定点寄宿制学校共需增加工勤人员205名,由于学校未核定工勤编制,仅工勤人员工资每年需增加351.78万元(以后还需随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而增长)。另外支付聘用特岗教师173名的差额工资,县财政每年须拨付资金192万元。因此急需省级财政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减轻地方负担。

三是农牧区学校教师周转用房不足。由于目前教育投资倾向教学及辅助用房和学生生活用房的建设,在教师周转用房建设方面投入不足,我县农牧区学校中教师挤占校舍,造成校舍紧张的情况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急需实施中小学教师周转用房建设项目。

四是受“两基”攻坚和师资不足、教学设备匮乏等各方面制约因素的影响,全县中小学教学质量提升缓慢,有待于大力提高。

五、今后的工作思路及措施

在省委、省政府的关怀,州委、州政府的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以实现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为最终目标,紧紧围绕“两基”迎国检工作,继续保持“两基”攻坚的良好势头,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两基”水平,突出重点,把握难点,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落实和强化农牧区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教育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的地位。坚持“两基”巩固提高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继续贯彻“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继续实行“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县、乡(镇)政府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制度,以及联系会议制度和领导干部联乡联村联校工作制度。切实做到思想不松,机构不撤,工作不停,投入不减,指标不降,不断提高

3伍,提高教师整体水平。以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并紧密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做好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加大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培养一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骨干、示范作用的优秀校长和教师。研究制定符合实际、规范和规范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使对教师的考核评价更加符合教师的职业性质和工作特点,增强考核的科学性。积极改善教师的工作、生活环境,努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教师的良好氛围,做好培养、使用、留住优秀人才的工作,努力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

(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把“双高普九”工作与推进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动员社会各界都来关心和支持基础教育,引导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实行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努力营造一种有利益于推进素质教育的社会氛围和良好育人环境。同时,积极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发展和当地经济建设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六)加强督导队伍建设,健全完善“双高普九”档案。建立政府督学资格审查、准入和聘任制度,面向社会招聘兼职督学和特约督学,实现督导队伍专业化。加强对专职督学、兼职督学和特约督学的培训提高,不断提高督学队伍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努力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熟悉教育工作、年富力强、行政管理型和教育专家型相结合的教育督导工作队伍。同时为督导活动提供所需的经费和必备的工作条件,督促“双高普九”工作的有效落实。继续加强“双高普九”档案规范化管理,实行档案管理责任制,专人负责,专柜存放,计算机管理,不断提高建档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信性,为实现“双高”目标提供档案资料依据。

(七)强化学校管理,努力实现“双高”目标。不断探索新时期加强学校教学管理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516-

下载安徽省蒙城县凯利源国家级蔬菜标准园自查自验报告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安徽省蒙城县凯利源国家级蔬菜标准园自查自验报告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同德县2008普九工作自查自验情况的报告

    同德县“两基”工作自查情况的报告 根据省、州“两基”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的部署,我县严格按照青海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印发青海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及扫盲验收标准的通......

    德育示范校复验自查自评报告

    “德育示范校”自查自评报告 按照教育厅下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要求,我校德育示范学校领导小组带领自查自评工作小组逐项对学校的德育工作进行了细致的评估,现......

    路园中学自查自评报告[定稿]

    渭源县路园中学文件渭源县路园中学 关于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的自评报告 渭源县教育体育局: 根据《中共渭源县教育体育局委员会关于在部分学校开展民主 评议行风活动的通知》......

    ××××村平安建设复验自查自评报告

    ××××村平安建设复验自查自评报告 ××××村根据托克逊县平安村考核办法和评分标准的要求,对我村平安建设开展情况认真深入扎实的自查自评。自查得分为97分,现将我村平安......

    西关小学规范化复验自查自评报告

    `新安县西关小学规范化复验 自查自评报告 -、准备工作。 新安县西关小学创办于1987年,是教育局直属的一所公办全日制小学。位于新安老城西关泥河口,服务半径三公里,主要承担转......

    园本研修工作自查自评报告

    园本研修工作自查自评报告 武功县阳光幼儿园 2014年5月22日 阳光幼儿园园本研修工作自查自评报告 在县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指引下,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我园开展了轰轰烈......

    尖峰乡农业部蔬菜标准园创建工作自查情况汇报(精选5篇)

    尖峰乡农业部蔬菜标准园创建工作自查情况汇报 按照省农委安排,我社对“会龙乡农业部蔬菜标准园创建工作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尖峰乡“农业部蔬菜标准园”创建工作......

    金特公司2011年平安创建自查自验报告

    创建平安单位自查报告 新疆金特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按照《和静县创建“平安单位”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要求,在2011年认真开展了创建、巩固平安单位工作,按《责任书》的内容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