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STS教育的措施和感悟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STS教育的措施和感悟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实验初中(224400)陈 刚
摘 要:为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本文结合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例,探索了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实施STS教育,并在实践中感悟到实施STS教育可以提高初中教师物理的业务素质,促进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STS教育 物理教学 教师 学生
STS教育的发展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加强STS教育已成为当今国际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物理教学中也越来越关注STS教育。《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因此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下面就笔者在近几年的初中物理教学中,逐步实施STS教育的具体措施和感悟,与各位同仁、专家共同探索。
1.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STS教育的措施
《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学生不仅应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还应经历一些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了解科学·技术·社会(STS),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科学探究应渗透在教材和教学过程的各个部分”。因此,在物理教学中组织STS教育的形式必须多样化,必须冲破传统的封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时间和空间上都必须实行开放式的教学,形成学生自主参与、灵活、开放、合作的教学模式。
1.1 找准教材与STS教育的结合点,渗透STS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主体,同样物理课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也处于中心地位,是实施STS教育的主渠道。我省使用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科版《物理》教材中有着丰富的STS教育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STS教育因素,找准与STS教育的结合点,实施STS教育。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渗透STS教育:
1.1.1 结合课本中的知识点渗透STS教育
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中的知识点,紧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介绍现代物理的巨大成就,介绍物理家的创造、发明和发现,促进其它自然学科、工程技术以及生产和经济的发展,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到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乃至高科技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例如:在学习《平面镜》时,介绍平面镜的应用有能够成像(制作镜子)和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潜望镜);在学习《液体压强》时介绍为什么三峡大坝“上窄下宽”;在学习《物质的属性》时,介绍目前 1
在我省范围内横跨长江的各座长江大桥的名称、位置和主要特征;在学习《现代通信—走进信息时代》时,介绍我省重点开发的“物联网”的进展程度等。
1.1.2利用课本中物理学史渗透STS教育
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在适当时间、适度地介绍相关的物理学史,这样可以使学生了解物理发展的历史和一些著名物理学家的典型事迹与故事,也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例如:阿基米德根据他洗澡时,随着身子浸入浴桶,一部分水就从桶边溢出的现象发现阿基米德原理;瑞丽根据由氨制得的氮气密度和由空气制得的氮气密度不同从而发现了氩气。同时,在实际教学中,应适时向学生介绍我国在物理学领域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例如:墨子最早发现“小孔成像”的现象,以及我国在超导材料,磁悬浮技术和高铁技术等的先进科技,“嫦娥一号”的成功探月和将要升空的“天宫一号”等等。
1.1.3 通过课本中物理实验渗透STS教育
物理课程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物理实验可分为:测量型实验、探究型实验、演示型实验、设计型实验、开放型实验和操作型实验。课堂上把部分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分组小实验,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操作机会,以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例如:在讲《大气压强》时,可以让每张桌子上的二名同学分别准备一个乒乓球和一空笔管,将流速越大压强越小的实验变为每位同学亲手操作的分组实验,在每组二名成员的合作下,通过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在测量大气压值时,每组同学准备一支注射器和弹簧测力计,在学生的实际操作中完成对大气压值的测量,并通过交流和评价分析误差形成的原因。对学生探究实验的教学,要注重实验的探究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和交流评价)的培养。例如:在研究改变摩擦力大小方法的实验时,教师提出问题后,应先让学生根据平时的经验作出猜想,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可能有:接触面积的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的大小、物体运动快慢等,然后让学生通过设计实验、实验验证、交流总结得出影响摩擦力的因素。
1.2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强化STS教育
物理课外活动是物理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对物理教材知识的扩展和加深,是强化STS教育的有效途径。由于课外活动具有参与性、趣味性、创造性、自主性、灵活性、实践性的特点,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但是在开展物理课外活动要结合教材内容,根据初中学生年龄层次、能力水平、兴趣爱好以及本地区特点、本校条件,确定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活动规模。其主要途径有以下几方面:
1.2.1 开展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为主的活动
定期组织开展小实验、小制作、小创新、小发明等竞赛和实验操作比赛活动,并鼓励学生动笔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如:制作气垫船,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的 2
实验、制作橡皮筋测力计等。在我平时的指导下,2006年我校初三(10)班的李娟同学在《时代学习报·物理周刊》发表名为《铜球是实心还是空心》的小论文;陈栋梁同学在《时代学习报·物理周刊》发表名为《制作喷气式小船》的小论文。
1.2.2 举办科普知识讲座
请有关专家介绍物理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介绍我国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的动态与趋势,介绍物理在高新科技领域中的应用,介绍物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介绍物理与社会的关系。例如:请盐城师范学院物理系和市教科院的有关专家向学生作“物理就在你身边”、“神舟飞船与中国航天”等科普讲座;也可以指导学生平时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和网络等渠道收集自己喜欢的素材(如军事科学、航天技术、通信技术、空间技术、科学家的事例与贡献等),利用课外活动分小组、班级学习。
1.3 因地制宜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丰富STS教育
开展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探究性、创造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了解社会和体验生活的有效手段,从而丰富STS教育。教师可以根据本校的条件和本地区的特点,充分调动和利用社会力量,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环境教育、能源教育、社会问题教育以及实践操作锻炼等。其主要方式有以下三种:
1.3.1 参观学习
带领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农村、工厂参观学习,了解物理知识在科学技术、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加强对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联系的认识。例如:组织学生参观阜宁协鑫热电厂,了解火力发电的原理、电能的输送原理等;参观阜宁汉德风电设备有限公司,了解风能的开发和利用的前景等。
1.3.2 调查访问
组织学生到附近村庄、田间地头、污水处理站、环境监测站、自来水厂、油漆厂、玻璃制品厂、水泥厂、造纸厂、澳洋工业园等进行实地调查访问,使学生切身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利用会给人类带来利益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例如:调查学校自来水的浪费情况,并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调查阜宁稀土实业有限公司周边的农民,了解重金属的污染情况,并提出合理的改善建议;调查社区用电安全隐患及提出预防措施等。
1.3.3 实践操作
组织学生参加射阳河水质的监测、校园及周边噪声的监测,并提出有效的改善措施;计算自家电费并分析电能浪费的原因,提出有效的节能措施与改进方案。从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技术技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技术意识。
1.4合理全面地评价学生,巩固STS教育
课后练习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方法,在习题中可设计一些与STS内容同步的训练题,使知识得以在新情境中应用,知识的理解会更加丰富和深刻,3
记忆会更为牢固和精确。评价是指导学生学习方式和掌握知识程度的指挥棒,因此评价的方法和内容要体现STS教育的理念。试题要能够紧密联系生产、生活的实际,关注当今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应用,注重对实验过程的考查,让学生能够从STS教育中受益,从而巩固STS教育。例如:在学习《动能 势能 机械能》后,结合“嫦娥一号”探月事例,可出这样的一道练习题:“嫦娥一号”在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加”)。在学习《电压》后的反馈练习中,可出示这样的一道选择题。如右图所示,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时,小宇同学用电压表测出ab、bc、ac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ab=1V,Ubc=1V,Uac =2V,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后,下一步应该做的是:()A.整理器材;B.结束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C.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压值;D.换用电压表的另一量程,再测出一组电压值。在2009年我省的中考物理试卷中,第8、11、12、14、16、18、19、20、27、28、29题注重对实验的现象、过程、方法和操作的考查;第1、3、6、7、13、23、24、26、30题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从而有利于促进STS教育在我省初中物理教学中广泛开展。
2.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STS教育的感悟
21世纪的竞争是一场旷日持久的人才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STS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构想,需要得到社会及政府的理解和支持,需要得到一线物理老师的实践和发展。笔者在实施STS教育的过程中发现实施STS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知识老化,实施STS教育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2.1 STS教育对初中物理教师提出新的挑战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虽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但教师主导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主体水平的发挥。因此,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实施STS教育的关键。
2.1.1 教育观念的改变
新课改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只是单纯的“英才”教育。通过STS教育使我认识到,教师首先要改变旧的应试教育观念(重概念理论,轻实践应用),真正确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即初中物理教学应该是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联系最新科技发展,以培养科学探究和技术设计能力,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价值观为主的现代物理教育。
2.1.2 知识结构的改变
《教育学》指出:“教师需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为了适应STS教育,教师有必要加强对现代物理科学知识的学习,包括物理各专业前沿发展的动态,近年国际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诺贝尔奖的研究内容等;由于 4
STS教育是跨学科的教育,教师要加强对人文科学知识、现代教育教学方法和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使它们有机融合,以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率。教师已有的专业知识已很难适应既涉及自然科学内容,又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生产技术相联系的STS教育。
2.1.3 教学方法的改变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能否正确地理解、选择和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是否能够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STS教育不仅带来内容和观念的更新,也带来了教育教学方法的转变。《课程标准》指出:“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鼓励将信息技术渗透于物理教学之中”。过去许多教师为追求好的分数,大量精力花在研究习题的解法上,课堂上以灌输为主,课堂气氛沉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包括投影仪、计算机、多媒体等),选取结合实际的事例,丰富和充实物理课程内容。因STS教育的教学内容涉及面很广,教师不可能将数量庞大的信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传授给学生。因此应该提倡学生广泛运用公众媒体,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及因特网(教师提供的有关网址),让学生自己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进行课题研究和社会调查,使初中物理教学成为完全开放的、学生自主参与的全新的课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树立服务意识,把时间、空间还给学生。
2.1.4 评价模式的改变
《课程标准》指出:“物理课程应该改革单一的以甄别和选拔为目的的评价体系。在新的评价观念指导下,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教师的不断进步”。过去采用的单一书面形式的评价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学习态度和习惯,在对学生评价时,我们必须改变只注重对结果进行评价的方式,建立综合评价标准,全方位、立体化的评价体系来评价学生。如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自评和他评相结合,考查、评估、考试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由于任何一种评价方式都有其局限性,因此只有通过多种评价方式互补、综合运用,才能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开放性的评价方法。从而客观的评价学生的能力、方法、态度、技能和情感。如: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我校推行的全员导师制等。
2.2 STS教育有利促进学生的发展
现在的初中生是21世纪的建设者和发展者。初中生毕业后,一部分要走向社会,在广阔的社会领域中施展自己的才能,成为各行业的建设者;一部分要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文化、科学和技术。通过STS教育初中生不仅学习了文化基础知识,还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技能,能够了解社会的发展,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2.2.1 STS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STS教育是典型的体验教育,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它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重视学习过程中的探究体验,将认识活动过程作为教学重点;重视实际操作和社会实践,强调学生个体的主动探究和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从中可以感受到物理学的美妙,领略到实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2.2 STS教育有利于学生全面地认识客观世界
STS教育强调知识的多种形式,它的教育内容不仅涉及到物理,还涉及到地理、生物、化学、数学等多门学科的内容, 它不是把知识看成是分离的独立的单元,而是相互融合的整体,体现了现代理科教育的综合化趋势。既体现自然科学内部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间的融合,也体现各学科之间思维方法的融合,倡导从科学、社会、技术等多方面向学生描绘世界的真实图景,有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客观世界。
2.2.3 STS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STS教育把知识与应用、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科学世界观与关注社会融于教学过程之中,不仅使初中物理教学的素质教育内容更趋完整,而且体现其时代性。因此通过STS教育,强化了物理知识的应用,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大大增强;扩大了学生知识面,加深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学生综合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普遍提高,综合科学素质明显增强;在实验探究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和合作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体会到科学原理与技术的实现之间的关系。因此实施STS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STS教育是深化物理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了解到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心社会的意识,以及用正确的价值观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STS教育,教师的业务素质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能力加强了、物理课堂更具时代气息了。正如今年7月在北京参加
“现代物理与STS教育”研讨会的我省兴化中学杨友军老师所说:“ STS让中学物理永远年轻”。
第二篇: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STS教育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STS教育
1.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从生活经验中引导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思想。
2.教师要关注媒体、日常生活中化学与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就有关社会中的化学问题进行讨论与对话。
3.要带领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真实社会生活中的化学。利用化学知识指导学生科学的生活,也从生活中学习化学知识。
4.关注化学、技术的最新发展,适时纳入到化学教学中来。
5.正确处理好化学知识教学与STS教育之间的关系,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STS教育是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急剧变革和交叉学科勃兴的应然产物,它是科学教育领域中实施的以改进整个社会的科学文化为目的的一种文化战略,它将整个人类社会的文化环境作为进行科学和技术的教与学的背景。它提供的不是一种新型的科学教育,而是科学教育的一种新范式。表现在课程上,它是组织科学课程的一种新的理念,重视的是在真实问题中学生对科学—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的理解,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应用时的价值判断,强调学生在处理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时的参与意识、决策意识等。
例如:第一节上化学课课题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化学发展史教育;化学新成果、新科技教育;参观图片展、画展、看VCD专辑 ;了解化学发展的历史又如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中STS结合点有:
教材内容STS结合点内容实施方法目的、要求
课题1水的组成 高效环保型能源---H2 H2的用途、工业制法、使用方法 了解H2这一新型能源的优缺点
课题2分子和原子 苯分子图像移走硅原子构成“中国”文字 高科技—扫描隧道显微镜的介绍 培养学生爱国、爱科学的思想品德
课题3水的净化 自来水与净化 参观沙湾自来水厂 了解自来水的净水过程、净水方法
课题4爱护水资源 水资源的重要性、分布、爱护措施 参观图片展、数据展、看有关录像 了解浪费水资源、破坏水资源对社会造成的危害
第三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 STS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基本途经
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 STS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基本途经
沧州市回民中学 郭建华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科学、技术、社会教育、实施“sts”促进教学改革。主要内容和基本途径如下:
(一)课堂渗透:
课堂教学始终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主体,它面向全体学生,便于 STS教育的普及。初中物理的教学内容覆盖面广,为我们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 STS教育创造了有力的条件。
认真钻研教材,在教材中寻找实施 STS教育的结合点:初中物理教材中编入了大量的探究实验、演示实验、小资料、插图、想想议议、想想做做、科学世界、STS阅读材料、动手动脑学物理等内容,编入了大量的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紧密相连的物理知识,为进行 STS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选定实施 STS教育的内容:
(1)介绍物理学家生平事迹以及讲述物理学史上有趣的故事。结合这部分内容可以重点讲述他们是如何从看似普通的小孩子成长为对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的,通过揭示他们的心路历程激发学生对献身科学探索的欲望。
(2)介绍物理科学技术新成果、新成就、新发展趋势。例如:新型电池、超导体、激光、现代航空、航天技术等。结合课本上的这部分内容,可以向学生简单介绍卫星发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磁卡、激光通信等,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介绍与工、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例如:农机具、污水处理、太阳能综合利用、船闸、打捞沉船、低温的获得以及 B超、放射性物质等在医学上的应用等。结合这部分内容,可以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考察。通过观察,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认识了物理知识在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4)介绍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例如: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与家电的智能化、微型化;电暖器、空调、冰箱等制热、制冷设备;照明电路;安全用电常识等。结合这部分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技术改造技能和创造能力。
(5)介绍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了解技术发展的负面影响和克服途径。例如:水污染、噪声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等。结合这部分内容,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解决社会问题的愿望和能力。
2.在物理教学中结合教材实施 STS教育可采用以下方法:
(1)小组讨论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增强他们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感以及处理问题的信心;
(2)开展辩论,以此培养学生批判性的思考能力,帮助他们探讨具有争议性的问题;
(3)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获取、展示各种有用的图文、视频资料。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许多课件是由非物理专业人员制作的,难免有些会有科学性错误,我们要有所鉴别地使用。能够独立思考、进行批判性反思也是高素质人才必备的素质。(4)将学生置于规定的情境中,通过角色扮演,使他们对这些问题产生兴趣,对问题的某一方面有更深的思考;
(5)开展专题讨论,让学生遵循自己的兴趣,依照自己的方法对某一问题进行研讨;
(6)加强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中实施 STS教育。
实验教学既能使学生深刻理解物理概念,又能使学生掌握一些操作技能,这些技能是他们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在工农业生产中进行科学实验和技术革新的重要基础。
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目测能力、画图识图能力、使用各种测量仪器仪表的能力、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同时更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实践的精神。总之,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非常有益的。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应结合教材,合理地选择实施 STS教育的教学内容,并灵活地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这对提高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都有很大的作用。
(二)开展课外活动课教学:
1.开设课外物理活动课,可由物理老师兼职劳动技术课,利用物理中学到的力学知识设计小板凳,利用所学电学知识进一步学习、制作电子门铃等。即培养学生实用技能,又巩固了物理学知识,同时还可将科学、技术、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可谓一举多得;
开设校本课程:趣味物理实验等;
2.开展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小实验、创建 STS小板报等活动; 3.举办科普知识讲座;
4.利用多媒体传播信息,随着多媒体以及互联网的普及,这一点越来越容易实现。利用搜索引擎我们可以在网上搜到许多与 STS有关的图文视频信息,另外,近年来市场上也涌现出许多可利用的科普类影片的 DVD,根据需要我们可以有选择地利用 PPT将它们整合后加以利用。
(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1.搜集与整理信息:收集信息的途径有文献法、问卷法、询问法。文献法:对文献信息进行收集、分析的方法;
问卷法:用问卷的方式进行实际调查,获取信息、发现的问题的方法; 询问法:以询问的方式收集和获取信息、发现问题的方法。包括:直接询问法、间接询问法、集体询问法、家庭走访询问法、个别询问法等;
2.参观与学习; 3.调查与研究; 4社会与实践。
第四篇:物理教学中的STS的教育(论文)
大学研究生学位课程论文
论 文 题 目: 物理教学中的STS的教育
物理教学中的STS的教育
摘 要:本文先阐述了在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目的和意义,进而分析物理教学中实施STS教育有四方面的优势,最后又进一步提出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
关键词:物理教学、STS
STS是英文“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和“社会”(Society)第一个字母的缩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首先在英、美等国兴起的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在物理教学中进行STS教育,其目标是不仅使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使学生懂得这些知识的实用价值,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技术意识和社会意识,使学生形成关于科学技术与人类福利、社会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并努力推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进步;进而去引导学生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乃至观念、意识、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去研究并掌握如何对这些关系进行有效调控,从而使人类文明得以长期稳定。因此物理学与STS问题有着天然、广泛的联系.
一、在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STS教育的宗旨是培养能够了解科学技术及其社会价值,了解现代社会对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且能够应用科学技术的人才,它要求科学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要注重渗透技术教育,要把科学教育和当前社会发展、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影响,理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社会价值。物理教学内容与技术、社会和生活密不可分,基本教学目标之一是向学生介绍最基本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而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的运动、力、热、声、光、电等物理现象都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是物理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物理教学从其内容本身讲就必须联系技术、生活和社会加以展开。
二、物理教学中实施STS教育有四方面的优势:
1、物理教学与STS教育有着极大的相容性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物理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如果实现了物理教学与STS教育的结合,STS教育所具有的多样性、开放性、综合性、参与性等特点,对消解和纠正长期以来物理教学中存在的封闭灌输、单一狭义、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等弊端将可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2、物理学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科学方法论思想
现代科学观点把科学视为一种不断前进和自我矫正的对于大自然的探索过程,所有的科学知识都是科学探索的结果。STS教育中的“科学”,不只是静态的科学结论,也含有动态的科学过程。在科学探索过程中,还需要有正确的科学态度、先进的科学方法和坚韧的科学精神,就STS教育来说,主要是提高人的这 些科学素质。物理学中蕴涵有极为丰富的科学方法论思想,假如能把这些内容同具体的物理教学有机融合起来,使之转化为有血有肉的物理研究方法和物理思维过程,则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研究能力是很有促进作用的。
3、物理教学中有着丰富的STS教育内容 物理教学中的STS教育内容是极为丰富的,即使在中学物理教科书上也有不少体现。例:噪音的危害问题、惯性与交通问题、能量与能源问题、内能利用与污染问题、电器使用问题、核能与核辐射问题等。在物理教学中,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学习进行拓展、加深。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懂得科学知识的应用,懂得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意识和利用正确的价值观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
4、物理教学要求与STS教育任务是一致的 物理的教学内容应该是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常见、常用知识,是今后学习文化、科学、技术、适应现代化所需要的预备知识”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知识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由此可以看出,不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目的,都蕴涵了STS教育的思想。因此,在物理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只要将物理再向生活和环境延伸,给学生的智慧和思想以倾向性的触发,既体现了STS教育思想,又有益于完成物理教学要求。
三、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
在教学实践中,根据STS教育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在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探究自然界中的各种物理现象,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自然界中的各种物理现象是比较复杂的,教师可在物理教学中尽可能地联系各种自然现象,突出基本的物理原理。例如:学习了物态的变化后,要求学生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观察并探究电冰箱中的物态变化:放进冰箱的新鲜蔬菜过几天为什么会失去水分?如何才能保留这些水分?让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物理现象,寻求最佳解决问题的办法。课后可以布置探究性活动,如:调查学校和家庭的用水状况,设计一个学校或家庭的节水方案;调查当地水资源的利用状况,并对当地水资源的利用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使学生对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社会问题有充分认识,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2、紧密结合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收集STS教育素材,提出一系列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及生活体验进行探究,最后解决提出的实际问题。例如:电能表是生产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仪表。我校使用的电能表的表盘上都标有2500R/kwh。如何用秒表和电能表测白炽灯、电熨斗等用电器的功率?如何检查电能表的准确程度?如何测照明电路的实际电压?分别是怎样计算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推导了一系列公式,然后在课外进行测量。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电功、电功率的理解,掌握了电能表的使用方法,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和操作能力,为以后深入学习和参加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充分挖掘物理教材,介绍一些现代化科技成就,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联系现代科学技术反映了物理学习的时代特征,使学生能够 用现代观念看待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使学生加深对现代科学技术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现代生产技术问题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了解物理学习的社会意义。
例如:学习激光时学生了解到激光具有方向性好、单色性好、亮度高的特性。接着可介绍激光在高新科技中的应用:利用激光方向性好的特性制成的激光雷达,它可以准确地测量目标的距离、方向和速度,对卫星、导弹等目标进行精密跟踪;医学上利用亮度高的激光作“光刀”来切开皮肤、切除肿瘤或做其他外科手术,不仅能完全消毒杀菌,而且手术时间很短,减小患者痛苦;利用激光单色性好的全息摄影,在防伪、防盗等技术上更是一般光源所不及。从这些介绍中,学生把“激光”这个物理概念与社会生活上的一些尖端科学技术联系在一起,认识其物理原理。
4、利用课本中的相关知识点引导学生接触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如环境保护、能源危机、噪声污染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使学生意识到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从而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例如,观看录像或实地参观电厂,了解生产过程和应用情况,调查生产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提出治理这些污染的设想等。又如结合影响蒸发的几个因素就植树造林与保护水资源的关系引导学生写一篇调查报告。要求检索相关的地理和环保知识,了解我国水资源分布与植被分布之间的关系,并从影响蒸发的因素上分析开发大西北与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间的关系。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交流调查心得,评比所写的论文或报告。这样,使学生从物理学的角度形成保护环境、防止噪声污染和开发可再生能源的社会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在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是深化物理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学习科学的兴趣、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也相应地提高了。为此,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更新知识,结合现代科技的应用,根据现行教学大纲、教材的需要和未来社会实践中生活的需要控制渗透的深度、广度,不断充实教学内容,使物理课具有时代的气息。
参考文献:
[1] [美]李克特著顾昕张小天译(1989)《科学是一种文化过程》北京:三联书店 [2] [美]L·劳丹殷正坤等译(1989)《科学与价值》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3] [法]维克多·奥斯特(1996)“未来几十年理科教育的目的”《教育展望》第93期中文版1996年第1期P37 – 44 [4] [法]克里斯蒂昂·苏贡(1986)“关于自然科学教育新方法的一些想法”《教育展望》第56期中文版1986年第5期P47 – 52 [5]钟启泉主编(1993)《国外课程改革透视》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6]STS教育研究小组编著(1990)《STS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7]孙可平1999“STS课程综述”《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2期
[8]物理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物理课程标准解读[M].走进新课程丛书.长沙: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版.4-11 [9]赵凯华.物理教育与科学素质的培养[J].大学物理,1995: 14(8): 2 3
第五篇:化学教学中实施“STS”教育的体会范文
化学教学中实施“STS”教育的体会
化学教学中实施“STS”教育以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空前提高,智能得到较好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总结几年来的情况,我们体会到:
(1)实施“STS”教育尽管扩大了教学内容,但不影响基础知识的传授。由于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了生产和生活的实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并在实践活动中开发了学生的智力,促进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形成。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创造意识和实用意识。例如,在学习蛋白质后学生知道,自己身体中的头发、皮肤、指甲和鸡蛋等都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于是我组织学生进行“鉴别蛋白质组成”的活动课。课前我让学生讨论生活中哪些物质含有较高的蛋白质,然后讨论怎样鉴别出蛋白质含有氮、氢、氧、碳四种元素。活动课上,学生根据自备的蛋白质,并根据自己制定的实验方案,完成自己具有创造精神的实验。所以,教学成绩只能提高不会下降。
(2)实施“STS”教育有利于各种人才的培养,能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提高了学生从事社会活动的能力。将现代科技和社会的一些重大问题及时地渗透到化学教学中,把化学教学与科学、技术、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使学生掌握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懂得这些知识和技能的实用价值和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