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尘肺病的流行现状与防治的初步探讨

时间:2019-05-13 15:46: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尘肺病的流行现状与防治的初步探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尘肺病的流行现状与防治的初步探讨》。

第一篇:关于尘肺病的流行现状与防治的初步探讨

关于尘肺病的现状与防治的初步探讨

2011级预防医学

姓名:

学号: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厂的大量建设,燃料资源的过度开发,开发过程中存在各种职业伤害。其中尘肺病成为了重要的职业病之一,对人们带来巨大的健康危害以及财产损失。本文简要概述了尘肺病的概念与危害,同时描述了我国尘肺病的流行现状并提出相关防治建议。

【关键词】尘肺病 流行现状 防治

一、尘肺病的定义

尘肺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目前在我国规定的职业病名单中有12种尘肺,它们是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碳黑尘肺、石棉尘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尘肺和铸工尘肺,其中矽肺最为严重。许多工业生产都会产生粉尘,比如矿山开采、金属冶炼、建筑业、机械建造业等。因此,尘肺病是我国当前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职业病。

二、尘肺病的危害

生活中几乎人人都会接触尘肺,但是一般情况下人体的防御机制能够抵抗尘肺引起的病变,只有在特定作业环境下长时间大量吸入粉尘才会引起尘肺病,产生咳嗽、胸痛、咳痰等症状。生产性粉尘进入呼吸道之后,可通过撞击、截留、重力、及静电作用而沉降下来,躲过呼吸道防线后可引起各种病变。

1、局部刺激作用:粉尘首先在人体呼吸道逗留,早期引起毛细血管扩张,粘液分泌增加等反应,时间长后会造成鼻炎、咽喉炎等各种呼吸道炎症。

2、中毒作用:吸入的粉尘如果带有铅、锰、砷等有害金属,大量吸入会导致机体全身中毒反应。

3、变态反应:一些有机粉尘带有棉、大麻或其它过敏源会引起机体过敏反应。

4、致癌致骑作用:长期吸入带有致癌物质的粉尘会引起机体细胞癌变。

5、感染作用:带有破烂的布屑、谷物、兽毛等物质的粉尘会包含大量病原菌,引起机体炎症感染。

6、致纤维化作用:长期吸入矽尘、石棉尘等可引起进行性、弥漫性纤维细胞和胶原细胞增生为主的肺间质纤维化,从而发生尘肺

三、我国尘肺病的现状

1、流行现状

据资料统计,2014年6月底国家卫计委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除西藏外的3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3年共报告尘肺病23152例,占职业病报告总例数的87.72%。依据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大爱清尘基金发布的《中国尘肺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报告(2014)》,农民工在尘肺病患者中占比达90%,保守估计中国农民工尘肺病患者目前至少约600万人,死亡率高至22.04%,每年新增农民工尘肺病约2万多人。其发病年龄在30-50岁之间的占到总人数的90%以上,多是家庭的经济支柱,农民工依然是是尘肺病的主要受害群体。我国尘肺病的发生主要集中在煤炭产业、有色金属、石棉、水泥生产行业中。据研究资料统计,目前我国尘肺病最为严重的两种企业分别是煤矿企业和非煤矿山企业。同时,我国尘肺病具有明显的地区分布特征:山西、陕西主要以煤尘危害为主,广东宝石加工业粉尘危害特别突出,海南、陕西、湖南、河北、广西等省的有色金属行业都是粉尘危害的高发地区。

2、防治现状:

我国尘肺病的防治工作很早就开展了,但是由于相关体系力量薄弱,并没有起到很大的效果,其中在职工相关法律方面作出较大工作,我国为保护尘肺病职工的合法权益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社会保险法、职业病防治法、工伤保险条例、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劳动能力鉴定国家标准等,然而由于现有的救济和补偿制度覆盖面较小,职业病鉴定(工伤认定)程序复杂、索赔困难等原因,多数尘肺病患者获得救助的途径依然艰难。而且我国防治工作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一是企业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对尘肺病认识不到位,一些企业不认真实施技术、个体防护和管理三位一体的尘肺病前期预防和劳动过程中的防护和管理。二是地方政府职业病监管不到位,导致大量劳动者接触职业病危害物质,职业病危害前期预防没有得到有效落实。三是监管体制尚未理顺,对尘肺病监督执法力度薄弱,对职业病危害严重的企业惩处不力,在安监系统上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职业卫生监查体系,尤其在基层,职业卫生监查机构设置不到位,缺少职业卫生检测技术,执法部门缺乏有效协调配合。四是职业病防治机构力量薄弱,机构改革后,职业病防治机构建设受到冲击,原职防机构大多一分为三,分别进入疾病控制、监督和综合医院(职业病临床部分),职业卫生服务供需矛盾突出。五是劳动用工管理和社会保障尚不完善,尤其是在农民工的用工管理和社会保障问题上。

3、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在尘肺病发病机制研究在许多方面都已处于先进地位。新的研究工具诸如RNA干扰等技术,可以为尘肺发病机制提供新的研究手段。因此,加快对尘肺发病机制的研究,可以找出更多尘肺病的治疗方法,有助于尘肺病的诊断、治疗和早期预防。

四、尘肺病的防治

针对上述我国尘肺病防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再根据我国现状,需要考虑一系列因素从而制定完善的防治措施来对抗尘肺病。以下提出一些尘肺病防治的建议:

1、预防手段

(1)法律手段:主要包括制定粉尘危害的各项卫生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针对农民工的相关医疗保障问题,要把尘肺病纳入基本医疗保障,同时完善相关的工伤保险制度。(2)企业手段:企业要加强粉尘的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工厂的粉尘排放量,改善工人作业环境,与此同时改进工艺设备,采用先进的除尘通风设备,从源头抓起减少粉尘的排放量。同时,要加强卫生宣教,向员工相关卫生宣传资料,并定期为员工进行职业病健康检查。

(3)个人手段:员工自身要对尘肺病有足够的重视,工作时戴上相关防护工具,在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

(4)国家手段:国家应投入更多资金用于尘肺病防治体系的完善。

(5)社会手段:发挥相关尘肺病防治私立组织的作用,特别有助于农民工的就医问题,建立尘肺病患者救助基金。

2、治疗手段

(1)西药治疗:克矽平、哌喳、羟基磷酸哌喳、铝制剂等药物对尘肺病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中药治疗:中医采用清肺润燥、通气活血、宣肺平喘、清热解毒、益气养阴等治疗原则对尘肺病进行相关治疗,药物有汉防己甲素、尘肺宁、霜桑叶等,目前还在研究进展中。

(3)抗氧化剂治疗:茶多酚、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具有一定的延缓肺纤维化进展。

(4)尘肺病灌洗治疗:目前较热的治疗手段,包括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和大容量肺灌洗治疗。(5)尘肺病基因干细胞治疗技术

(6)康复支持治疗:包括有氧运动、胸部物理疗法、氧疗和理疗、营养支持治疗、心理支持治疗、并发症治疗等。

五、总结

在当今经济发展迅猛的社会,尘肺病已成为职业病中最广泛的一员,因此,全社会都要一起行动起来重视尘肺病。根据我国的现状,国家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并联合全人民一起行动起来与尘肺病作斗争。尘肺病的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崔炜,等.尘肺病的流行现状及控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2009,12(3):495-497.[2]李桐贺,高洁.养血益气活血法治疗尘肺思路探讨[J].国医论坛,2015,30(2):17-18.[3]苏廷云.职业病防治 路漫漫其修远兮[J].当代矿工,2014,(9):16-17 [4]张久红,等.研究探讨尘肺病的综合预防与治疗[J].职业卫生与病伤,2014,29(5):378-384.[5]赵素珍.浅析尘肺病防治的现状与对策[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5):914-915.[6]韩春华.煤矿工人与尘肺病的预防措施[J].内蒙古中医药,2014,(1):134-135.[7]邱创逸,等.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国内尘肺病防治工作[J].2012,39(2):115-117.[8]苏廷云.农民工拿到尘肺病治疗基金补助[J].当代矿工,2015,(3):32.[9]秦克江,等.广西市级尘肺病诊断机构诊断质量调差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2014,17(8):1324-1326.[10]邵春华.2012-2013年广西省新诊断尘肺病分布特征分析[J].职业卫生与病伤,2015,30(1):1-6.[11]张琴,等.某煤矿爆工尘肺发病特征及防控措施的探讨[J].中国疗养医学,2015,24(1):103-107.

第二篇:煤矿尘肺病的防治

煤矿尘肺病的防治

根据卫生部公布的《2009年全国职业病报告情况》尘肺病占当年职业病总数的79.96%是我国患者人数最多的一种职业病。

尘肺病是对人体危害最大的职业病,它是长期工作在 劳动者一旦得了尘肺,身体健康将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严重的会丧失劳动能力,甚至死亡,因此,了解尘肺病是怎么回事,掌握相关的预防知识,对于从事粉尘作业的人员来说非常重要,下面就来给大家详细介绍:

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了云南永安村农民返乡工得了一种“怪病”,这是一种什么“怪病”?永安村史一个偏僻的村寨,2003年以来77名外出打工者中,先后有36人出现咳嗽、咳痰、胸闷、呼吸困难走路非常吃力,明显消瘦,丧失劳动能力,成为活死人。其中有12人先后死亡,更加可怜的是一户景性的人家,先后有2位亲人去世,引起当地村民的恐慌,大家以为是村民得罪了神灵,后来经专家分析原来此病是由一种矽尘的粉尘引起的尘肺病。

矽尘的粉尘——————尘肺病

这些人为了改变自己的贫穷状况,先后去到安徽凤阳砂石厂打工,确确实实赚了不少钱,很多人建起了多年梦想的砖瓦房,可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还没来得及享受,就把无限的痛苦留给了小孩、老婆及年迈的母亲。

什么叫尘肺病呢? 它是怎么形成的呢?

尘肺病是由于我们吸入空气中的粉尘损伤了肺组织导致肺失去弹性变硬长成疤痕,就好像“石肺”,它是我国最主要的职业病。

尘肺病的症状?

主要有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四大症状。也可有喘息、咯血,消化功能减弱,腹胀,大便秘结,全身乏力等,该病起病缓慢,一般是接触一年或几年后才发病,一旦患上尘肺病,即便脱离了粉尘环境,病情仍可以继续发展,而且日益严重,为了吸入更多空气,尘肺病人会把自己的身体缩成一团,甚至会跪在角落里拼命的呼吸,严重者导致劳动能力丧失,最后因肺功能与呼吸衰竭而死。尘肺病常被人们称之为不转移的肺癌,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我国职业病目录中所列出的职业病有13种,矽肺,煤工尘肺,水泥尘肺,石墨尘肺,炭墨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以及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

有哪些工作我们可能吸入粉尘呢?

常见的接触机会有石场石料的开采,粉碎,研磨,铸造行业的铸工清砂,宝石加工行业的切粒,打磨,抛光,家具制造行业中木材的抛 锯 磨等加工过程,还有塑胶原料的破碎,混料等生产过程。此外还有电焊工,煤矿等都可以接触到粉尘。

除开我们肉眼可能看得见的粉尘外,还有很大一部分看不见的粉尘,恰恰是危害我们身体最严重的

尽管尘肺病这么严重

但它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我们可以采取如下的科学防护措施 如片:工程方面:

1、密闭,采用机械化密闭性设备防止粉尘外溢。

2、湿式作业,就是洒水,粉尘沾上水后就不能进入空气中了。

3、局部抽风系统

4、隔离,隔离粉尘岗位,避免无关人员接触。

管理方面:

1,工作场所定期监测,如果空气中浓度超标,就要佩戴个人防护用品。2,需进行上岗前,定期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上岗前体检主要目的是要发现我们的身体是否适合做接触粉尘的工作,如果不合适,就不要做,平时在岗期间的定期检查,主要是为了早发现早调离,早诊断,早治疗,早恢复,如果体检时发现肺部疾病,就不要从事粉尘的作业,如果发现有疑似尘肺就应该调离原有岗位积极治疗,平时如发现咳嗽,咳痰,胸痛,出气困难等不舒服,应及时到合格医疗机构就医。比如职业病防治机构。

3、厂房定期清洁,防止地上,工作台或机器上的粉尘再次飞扬。

4、遵守工厂有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5、我们个人方面要做到,要做好个人防护 佩戴符合使用要求的防尘口罩

做好防尘口罩的维护,定期更换。个人防护用品就是三证

生产许可证、合格证、和安全标识 防尘口罩,我们应该怎么选择呢? 还有防尘口罩可以用多长时间? 防尘口罩选用要注意三点;第一,口罩能不能有效阻止粉尘进入呼吸道,一个有效的防尘口罩必须是能防止微细粉尘尤其是对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细小粉尘进入呼吸道,也就是必须是国家认可的防尘口罩。

必须指出的是

一般的纱布口罩是没有防尘作用的。第二是适合性,就是口罩要和脸型相适应,最大限度的保证空气不会从口罩和面部的缝隙不经过口罩的过滤进入呼吸道,要按使用说明正确佩戴。第三是佩戴舒适,主要是又能有效的阻止粉尘,又要使戴上口罩后呼吸不费力,重量要轻,佩戴卫生,保养方便。那些纱布口罩不是可以用了防尘的呢?

国家对其质量有专门的标准和要求,早在2000年国家有关部门就明文规定(纱布口罩不得作为防尘口罩使用。

因为纱布口罩对危害身体最大的5微米以下的粉尘,阻尘率只有10%左右,结果花了钱,未能起到防止粉尘危害的作用。无纺布防尘口罩可以洗了再用吗?

市场见的防尘口罩,其过滤材料都是熔喷无纺布材料,材质多为聚丙烯,是一种超细静电纤维布,可以捕捉粉尘,粉尘被超细静电纤维布捕捉住后,极不易因清洗二脱离,且水洗亦破坏静电的吸尘能力。因此无纺布口罩是不可以清洗的用后便可丢弃。而一些企业为了节约成本,要求员工口罩使用一段时间后再次清洗多次使用,这是不正确的。

那带了防尘口罩就不会的尘肺病了吗?

不一定

首先防尘口罩都有一定的过滤能力,超过它的过滤能力,就不能防尘了。其次,防尘口罩没有正确佩戴也不能防尘,这不仅包括按照说明书佩戴确保每次佩戴位置正确,合适,不泄漏,和必须在接尘作用中坚持佩戴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粉尘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与粉尘的化学成分,浓度以及粉尘颗粒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此外与年龄,身体状况和接触粉尘的时间长短有关。

大家都知道,肺脏是进行人体气体交换和维持生命的重要器官之一,它的呼吸每分每刻都不能停止,肺部的每次呼吸都有一定量的粉尘被吸入,粉尘经鼻腔、器官、支器官,肺部到达肺泡,人在正常环境下吸入的粉尘量有限,同时通过鼻腔滤尘,气管黏膜分泌物和支气管纤毛作用可将粉尘自外移送出去,并通过咳嗽反射可将97%-99%的粉尘排出体外,只有1%-3%的粉尘排出体外,进入肺组织,粉尘微粒直径5微米以下。其中进入肺泡的主要是2微米以下的颗粒。

粉尘的化学成分可直接决定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如 游离SO2的粉尘也叫矽尘,可引起矽肺含矽量越高,对个体危害越大,而含铅锰有毒物质粉尘可引起相应类别的中毒,而含棉、麻有机粉尘可引起鼻炎、咽炎、气管炎和过敏反应等。

粉尘颗粒越小在空气中漂浮的时间越长,被人吸入的机会越多,一般粉尘颗粒在5微米以下才能到达肺部深部,引起肺部疾患。

什么叫尘肺病呢?它是怎么形成的呢?尘肺病怎样分类?分别是什么? 煤矿尘肺病是指煤矿职工在井下生产过程中由于长期吸入大量生产性粉尘(灰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的疾病。尘肺病是一种严重的煤矿职业病,是目前我国职业病中发病率最高、死亡危险性较大、对煤矿职工危害最严重的一类。

引起尘肺的主要原因是生产性粉尘,那么什么是生产性粉尘呢?就是指在生产中形成的,并能较长时间以浮游状态存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生产性粉尘种类繁多,但主要是矿物性粉尘。根据矿物性粉尘的性质,尘肺病可以分为:由游离二氧化硅粉尘为主引起的矽肺,由硅酸盐为主的粉尘引起的硅酸盐尘肺,包括石棉肺、水泥尘肺、滑石肺、云母尘肺和陶工尘肺等,由煤尘及含碳为主的粉尘引起的炭尘肺,包括煤尘肺、石墨尘肺、炭黑尘肺,由金属粉尘引起的金属尘肺,如铝尘肺。

我国职业病名单中规定的13种尘肺为: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炭黑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以及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

哪些行业易发生尘肺病?

生产性粉尘就其产生的行业而言几乎是各行各业,粉尘危害较重的行业主要有: 1)矿山的开采,如煤矿、金属矿山和非金属矿山的开采。

2)建筑材料业,如耐火材料、玻璃制造、水泥、采石、陶瓷和搪瓷工业。3)机械工业铸造、粉尘冶金压制、石英砂打磨、电气焊等。4冶炼行业的炼铁炼钢、有色金属冶炼等

5)筑路、铁道、公路修建中的隧道开凿及运转。6)水电、水利行业中隧道开凿及运转。7)工艺美术品制造业的宝石加工。

8)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镀层喷砂、破粉制取、色浆制造。9)皮革及纸制品业的帮料划裁、绷帮、涂料配制、色浆制造。10)石棉制造及橡胶制品业等。

煤炭、化工、冶金、电力、建材、电子、轻工是几大职业病高发行业,矽肺和煤工尘肺是最主要的尘肺病。在我国,绝大多数煤矿工人即暴露于煤尘又暴露于矽尘,其肺组织的病理改变较为复杂,所以将其定义为煤工尘肺。在个别煤矿,工人一生中的工种不变化,只暴露岩尘,引起的尘肺为矽肺。尘肺病的症状有哪些?

尘肺病人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的咳嗽、咳痰、胸痛、呼吸苦难、此外尚有喘息、咯血以及某些全身症状。

矽肺和煤工尘肺是危害吸尘作业工人和煤矿工人健康最严重的职业病,煤厂图片矽肺和煤工尘肺约占各种尘肺病例总数的60%左右,搞好矽肺和煤工尘肺防治,对保护工人健康,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是采割,煤机图片

一接触矽尘和煤矿粉尘的作业 接触矽尘的作业 动画ppt 矽尘一般指游离二氧化硅粉尘,采石图片游离。在自然界分布很广,主要存在于石英岩,砂岩、花岗岩、黄沙和一些矿石中,在矿山,凿眼,爆破,装岩,运输,矿石破碎过程中均可产生大量的矽尘。在耐火材料,玻璃等工厂的原料粉碎、研磨、筛分、拌料成型等过程,铸钢车间的的铸造、碾混造型,清砂和喷砂作业中均可产生大量粉尘,此外在兴修水利,开山采石,修筑公路等过程也可能接触矽尘

接触煤矿粉尘的作业ppt 我国煤炭产量均居世界前列,在煤矿采掘过程中,煤矿工人可接触大量煤矿粉尘,井下彩煤可分为掘进、采煤、运输等采煤图片等工序,掘进包括凿岩、爆破、装岩、运输等工序,都可产生大量的岩尘,岩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高,一般在30%-50%,采煤,装煤,运输等过程可产生大量煤尘,煤尘中游离。较低一般多在10%以下,粉尘在呼吸道的沉着,清除和沉积。Ppt 生产性粉尘能较长时间悬浮在作业场所的空气中,一般认为直径15微米以下才能进入呼吸道,呼吸道图片粉尘随吸入空气进入呼吸道,由于粒径的大小和形状不同,以碰撞,沉降、弥散、截留等方式沉着在呼吸到的不同部位,直径10微米以上的粉尘粒子,被潴留在上呼吸道,这是

放大图,红色的为肺泡的泡面,直径为5微米以下的颗粒可到达支气官和肺泡,呼吸道有较强的防御功能,鼻腔咽部,器官和支器官黏膜能潴留吸入粉尘的绝大部分,通过鼻腔滤尘,气管黏膜分泌物和支气管纤毛作用可将粉尘自外移送出去,并通过咳嗽反射可将97%-99%的粉尘排出体外,留在肺内的粉尘,一小部分沉积在肺泡内,大家都知道,肺脏是进行人体气体交换和维持生命的重要器官之一,它的呼吸每分每刻都不能停止,肺部的每次呼吸都有一定量的粉尘被吸入,粉尘经鼻腔、器官、支器官,肺部到达肺泡,人在正常环境下吸入的粉尘量有限,同时通过鼻腔滤尘,气管黏膜分泌物和支气管纤毛作用可将粉尘自外移送出去,并通过咳嗽反射可将97%-99%的粉尘排出体外,只有1%-3%的粉尘没有排出体外,进入肺组织,粉尘微粒直径5微米以下。其中进入肺泡的主要是2微米以下的颗粒。

粉尘在沉积的部位逐渐引起病变,而发生矽肺和煤工尘肺,三、病理改变

矽肺的病理改变。矽肺

早期的自觉状态比较少,病人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是随着病情的进展,等到二期、三期时症状日趋严重,出现气短,胸闷,咳嗽、咯血,体力衰退等,检查身体时发现工人有不同程度的肺功能障碍,如果同时有吧并发症的存在,则会有生命症状和体征。尘肺病并发症最重要的是肺结核,特别是矽肺病发肺结核最为常见,是造成矽肺病死亡的一个重要元素,因为肺结核可使矽肺病病情加速。而且 治疗是非常困难的。

四、症状

矽肺和煤工尘肺的患者有咳嗽,咳痰,胸痛和气短,早期多为轻度咳嗽,痰量较少,晚期患者和有并发症者,咳嗽加重,痰量增加,多数患者都有轻重不同的胸痛,气短往往是逐渐加重,晚期有并发症者qiduan 为了防止粉尘的危害,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律办法和卫生标准,这些是改善劳动调节,防止粉尘危害的法规依据,经过多年防尘工作的实践,我国总结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防尘经验,概括为水,密,风,护,管 革,查,宣。全面综合运用这些经验会收到良好的防尘效果。

组织措施,加强领导是做好防尘工作的关键,防尘工作要纳到企业生产管理,领导要有专人或分工负责,研究部署检查防尘工作,建立健全防尘专业队伍和防尘制度是搞好防尘工作的保证,如建立健全防尘设备维护管理制度,及粉尘监测制度等,开展卫生宣传教育是搞好防尘工作的群众基础,让工人了解粉尘的危害性,又让他们了解粉尘危害的可防性,充分调动工人,工程技术人员自觉防尘的积极性,技术措施,在工厂改革工艺,革新设备是清除粉尘危害的根本途径,如采取自动送料,自动研磨,湿式作业,是一种经济易行的防止粉尘飞扬的有效措施,对不能才用湿式作业的地方,可采用密闭抽风,除尘的办法,首先将粉尘发生源密闭起来,然后抽风,除尘

卫生保健措施,作业场所粉尘检查和卫生评价,对粉尘作业环境中对粉尘浓度定期进行监测,评价,以便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降低粉尘浓度,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接尘作业工人在工作时应配备适合的防尘口罩,在粉尘浓度高的作业场所工作时,应带送风式防尘面罩,就业前健康检查和定期健康检查,检查项目主要包括登记,继往职业史,内科检查拍胸大片等,定期健康检查,要详细登记粉尘作业职业史,一般内科检查拍照胸大片,肺功能测定,主要目的是为了发现尘肺病患者,观察病情变化和发现新的粉尘作业检查的时间和间隔根据粉尘的职业性质粉尘浓度,尘肺病的患病情况,有当地主要职业健康机构决定,一般1-3年检查一次,对尘肺患者都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并做出妥善安置,

第三篇:我国血吸虫病的流行特征及防治现状

我国血吸虫病的流行特征及防治现状

血吸虫病是由复殖裂体寄吸虫引起的以虫卵肉芽肿和肝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的免疫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列为仅次于疟疾的一种重要热带病。该病曾在全球76个国家和地区流行,共约2亿血吸虫病患者,6亿人健康受威胁。仅我国还尚有448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共有33810个流行村,估计患者67万人[1]。近年来,虽然血吸虫病的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再感染难以控制,防治效果难以巩固,防治经费不足以及生态环境改变,加剧了血吸虫病传播[2]。这些现状的存在提示国家和学者们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严峻和不容懈怠。

本文根据各文献报道,总结血吸虫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且结合血吸虫病的流行特征将目前的防治工作归纳如下。

1.血吸虫病流行病学特征

在人类寄生虫病中,就社会经济与公共卫生重要性而言,血吸虫病是仅次于疟疾的第二重要的热带病。血吸虫病流行于76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估计6亿人口受威胁,感染人口11947亿。就全球而言感染者集中于10-19岁年龄段。80%以上感染者和大部分严重病例分布于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虽然一些国家的有效防治使感染人数有显著减少,如中国、巴西、埃及、菲律宾及中东某些国家(如突尼斯沙特),但由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国家,极端贫困,极差的卫生条件,缺乏卫生保健与人们对疾病的无知,加上人口显著增加与人口流动导致疾病扩散,目前总的趋势感染人数还在增加。如不采取特别预防措施,水资源发展将加剧血吸虫病的流行。最显著的例子是世界最大的加纳伏而泰湖建成后,沿湖村90%以上的儿童感染了埃及血吸虫,其中大部分人出现血尿。在北塞内加尔,于80年代后期在塞内加尔河上建成地亚马大坝以后,曼氏血吸虫病暴发流行,迄今未获控制[3]。

1.1 总的流行现状与趋势据2003年底统计,110个县(市、区)共有钉螺分布面积36.3亿m2占全国的96%;血吸虫病患者73.6万,占全国的87%;急性血吸虫病902例,占当年全国的81%。血吸虫病患者在逐年增加。2003年全国有血吸虫病患者84万例,比2000年增加15万。其中急性血吸虫感染例数2002年比2001年增加了59%,2003年又比2001年增加了22%,并发生30余起急性血吸虫病爆发疫情[4]。

1.2流行区的变化我国血吸虫病原来流行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2个省(市、区)的418个县(市、区)。经过50多年的有效防治,至2001年,已有广东、上海、福建、广西、浙江5个省(市、区)阻断了血吸虫病的传播;在418个流行县(市、区)中,已有247个县(市、区)阻断了血吸虫病的传播;有63个县(市、区)控制了传播;尚有108个县(市、区)及57个县级农场未能控制传播。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5个省湖区及四川、云南省山区。闻礼永等对2001~2003年上海、深圳、浙江省(市)发现的输入性血吸虫患者及相关资料的研究发现,2001~2003年分别发现4、15和l8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上海市9例,浙江省18例,深圳市10例,均属历史血吸虫病流行地区。以感染地点分布统计,江西省占51.35%,安徽省占18.92%,湖南省占13.51%,湖北省占10.81%,四川省占5.41%[5]。

1.3 病人数变化陈贤义根据各省的上报资料,总结了2001年全国共有血吸虫病病人820 776人。其中慢性病人794 539人,较2000年增加123 139人;当年共有晚期病人25 664人,发生急性感染573人[6]。2003年底报告资料显示,与建国初期相比,全国流行省、县、乡镇分别减少了42%、40%和53%,血吸虫病估计病例数较建国初期减少了92.74%,钉螺面积减少了73.56%。但全国推算慢性血吸虫病例数徘徊在80万左右,急性感染报告数以年平均25%上升[7]。郑江等人报道每年估计至少有20000人死于血吸虫病。死亡原因为:埃及血吸虫病引起的膀胱癌与肾功能衰竭,与肠道血吸虫病引起的肝纤维化与门脉高压及其后果,如上消化道出血。但在控制有效的国家死亡率显著降低。例如,巴西近一二十年来,死亡率下降十分显著。我国建国初期推算有1100万血吸虫病人。全国有9000万人口受血吸虫病威胁。病人分布如下:湖北省271815万、湖南省211061万、江西省111185万、四川省81097万、安徽省51879万、云南省412486万、江苏省31655万、浙江省01138万。广东、上海、福建、广西、浙江5个省(市)没有当地感染的病例。2001全国粪检1567415人,粪检阳性79907人,平均粪检阳性率为5110%;粪检耕牛575184头,阳性31547头,平均粪检阳性率为5148%[2]。血吸虫病患者在逐年增加。2003年全国有血吸虫病患者84万例,比2000年增加15万。其中急性血吸虫感染例数2002年比2001年增加了59%,2003年又比2001年增加了22%,并发生30余起急性血吸虫病爆发疫情[4]。

1.4 年龄分布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2007年三峡库区人群日本血吸虫病血清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调查的3 003人中,男女性别比为1:1.35,年龄中位数均为43岁,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来自湖北省应城市的一项报道显示,1980~2000年该市共发生急感突发疫情7起,发生病例104例,其中75例为确诊病例,29例为临床诊断病例。104例急感中,有83例在汉北河感染(79.81%),有21例在当地沟渠、塘堰感染(20.19%)104例急感中,年龄最小4岁,最大47岁,15岁以下88例,16~49岁16例[8]。汪奇志等曾报道称人群血吸虫病检查结果年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抗体阳性率在两年均呈随年龄增大而升高的趋势,峰值年龄段均在45~54岁。年间比较,除5~14岁抗体阳性率不变外,各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均不同程度地下降,35岁后各年龄组下降幅度大于35岁前各年龄组[9]。闻礼永等[5]对2001~2003年上海、深圳、浙江省(市)发现的输入性血吸虫患者及相关资料的研究发现,患者年龄7~68岁,平均年龄为25.44岁。男性占75.68%,女性占24.32%,男女之比为3.1:1。

1.5 职业分布及其他闻礼永等对2001~2003年上海、深圳、浙江省(市)发现的输入性血吸虫患者及相关资料的研究发现,按职业分布,学生占45.95%、农民占35.14%、渔民占10.81%、工人占8.1l%,以学生感染为主。感染方式:戏水占40.54%,农业劳动占35.14%,渔业劳动占18.92%,旅游占2.70%。西昌市动物血吸虫病的研究显示,血吸虫感染最严重的动物是牛,而猪、马、羊、犬均无感染。夏、秋两季为感染高峰期,尤其以5月份感染率较高。试验区共查面积36018m2,其中有螺面积占24760m2;钉螺阳性率平均为1.20%,其中封闭大山区的磨盘乡阳性螺率最高(1.29%),半封闭二半山区大兴乡次之(1.12%),平坝区川兴镇最低(0.65%);阳性螺主要分布在道路边沟、灌溉田及周边沟和房前屋后[10]。

2.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策略及措施

多年来,国内外防治血吸虫病的主要策略是:采取人畜同步化疗、易感地带灭螺、环境改造以及健康教育等相结合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全国血吸虫发病率从解放前的0.81/10万下降至2007年的0.06/10万。但近几年,疫区范围有扩大趋势,疫情回升较为明显。在防治过程中发现可能由于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洪水、气候变化的关系,钉螺感染率下降不明显或

有反复,不易消灭控制;牛羊猪等保虫宿主多人畜同步化疗难度大;流行区人畜化疗后再感染率高;吡喹酮化疗对已造成的组织损伤没有作用,对再次感染并没有保护作用,长期使用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且有产生抗药性的潜在威胁[11]。在感染难以完全遏制的情况下,减少宿主体内寄生虫数、降低产卵量、控制肉芽肿的发展,减轻肝纤维化的程度,尽量减轻免疫病理损伤,则是目前防治血吸虫病的有效和不可或缺的途径[12]。

卫生部、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急性血吸虫病预防工作的通知也提到健全急性血吸虫病的登记、报告制度,认真做好疫情监测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协作,共同抓好急性血吸虫病的预防工作[13]。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始于上世纪50年代,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解放初期至上世纪80年代、上世纪80年代至上世纪末、本世纪以来。解放初期至上世纪80年代,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的基本方针是以预防为主,因地制宜,采取以灭螺为主的综合措施。但是,消灭钉螺不仅耗资巨大,需要长期、反复进行防治,而且药物灭螺还会造成环境污染。这在钉螺分布广泛、孳生环境复杂、水位难以控制的湖南、湖北、江苏、江西、安徽、四川和云南7个疫区省在环境没有彻底改造之前,通过采取上述措施以达到阻断传播血吸虫病的目标十分困难[14]。

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以化疗为主的疾病控制策略。将防治血吸虫病分为3个阶段循序渐进、逐步实施。即减少重症人数;降低感染率和感染度;控制和阻断传播。我国随着全球血吸虫病防治策略的调整,血吸虫病的防治措施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防治目标也由“阻断传播”改为“控制疾病”通过综合治理、科学防治,引进世行贷款并鼓励社会积极参与[15]。本世纪以来,全球控制血吸虫病的总策略是减少疾病的危害,而不是消灭。我国根据血吸虫病的流行现状及特点,围绕“压缩重疫区、突破轻疫区、巩固监测地区”的战略部署,遵循“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群防群控、联防联控”为血防工作指导方针 在继续实施以化疗为主的疾病控制策略的同时,部分重点区域实施以控制和消灭传染源为主的疾病控制策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十五”血防规划提出了“压缩重疫区、突破轻疫区、巩固监测地区”的总血防目标,是符合我国血防工作实际的。我国血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应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从广义疾病监测的角度纵观我国血吸虫病监测工作的历史,其监测网络大致分成3类:重复性横断面抽样调查,即全国血吸虫病流行状况调查;区域性监测,即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的巩固监测;固定监测点的纵向监测,即监测点监测[16]。上海、深圳、浙江省(市)原是血吸虫病流行区,经过几十年积极防治,分别于1985年和1995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随后转入监测巩固阶段,迄今未发现内源性急性感染或新感染病人(畜),也未发现感染性钉螺,血吸虫病防治(血防)成果巩固[17]。

总之,目前我们国家正处于经济转型和防治机构的变更阶段,血防也不能离开国家的政策,只有结合国家有利的政策和经济发展,血防工作才具有生命力,才有可能有持续的发展

[18]。针对流行区干部群众的思想情况要,不断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对血吸虫病危害性的认识,并根据农村经济改革的政策,订出切实可行的血防责任管理制度。为中国血吸虫病的研究进展做积极有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蒋就喜,房修罗,沈继龙.日本血吸虫rSj 14—3—3疫苗和rSj26GST疫苗联合免疫保护作用研究.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0, 26(9): 825-829.[2] 郑江.中国血吸虫病防治现状及展望.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3, 15(1): 1-2.[3] 陈名刚.世界血吸虫病流行情况及防治进展.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2, 14(2): 81-83.[4] 李岳生,蔡凯平.中国血吸虫病流行趋势及面临的挑战.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 25(7): 553-554.[5] 闻礼永,蔡黎,张仁利等.城市输入性血吸虫病37例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 25(7): 577-579.[6] 陈贤义,姜庆五,王立英等.2001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通报.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2, 14(4):

241-243.[7] 周晓农,汪天平,王立英.中国血吸虫病流行现状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7): 555-558.[8] 袁桃仙,黄友阶.应城市20年急性血吸虫病突发疫情回顾性调查.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8, 20(5): 379-384.[9] 汪奇志,张世清,吕大兵等.日本血吸虫病疫情未控制地区流行动态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9, 25(5): 488-490.[10] 李 建,王文昆,彭艳伶等.西昌市动物血吸虫病流行病学及螺情调查.西昌学院学报.2010, 1: 18-21.[11] 童晶晶,沈际佳.血吸虫副肌球蛋白疫苗的研究进展.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09, l7(3): 170-172.[12] 吴平,汪世平,温志立.日本血吸虫核糖体蛋白sjRPS4基因及蛋白联合免疫保护性价值的研究.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0, 26(11): 1012-1015.[13] 卫生部、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急性血吸虫病预防工作的通知.中国水利年鉴.1992.[14] 张克宇.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策略的演变.东南国防医药.2009, 4: 340-342.[15] 余 晴,赵根明,郭家钢.我国不同阶段实施综合治理措施控制血吸虫病策略演变.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6, 1(6): 470-473.[16] 朱蓉,赵根明,李华忠等.我国血吸虫病监测网络的发展与展望.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1, 23(1): 14-17.[17] 吴晓华,许静,郑江等.中国血吸虫病传播控制与阻断地区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4, 16: l-3.[18] 郭家钢.新形势下我国血吸虫病传染源控制地位和作用.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6, 18: 231-233.

第四篇:瓦斯爆炸与防治现状

瓦斯爆炸特性及其防治技术现状

摘 要:介绍瓦斯爆炸特性及其危害,通过对瓦斯爆炸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总结瓦斯爆炸的传播机理和有效措施,分析国内外对瓦斯爆炸的研究和防治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能解决的有效措施,引入多孔材料在矿井瓦斯防治中的可应用性并进行分析比较。

前 言:在重特大事故中,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死亡人数已多年占据首位。分析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原因可知,均是由于瓦斯煤尘达到爆炸浓度界限,遇到火源引起爆炸,强烈的爆炸波对人员生命和矿井设施安全造成重大损害。研究瓦斯爆炸特性及其防治技术尤为重要。瓦斯爆炸特性:发生在煤矿井下的瓦斯爆炸属于可燃气体爆燃现象,该过程通常是这样的:处于爆炸限内的瓦斯空气混合气体首先在点火源处被引燃,形成厚度仅有0.01~0.1mm的火焰锋面。该火焰锋面向未燃的混合气体中传播,传播的速度称为燃烧速度。瓦斯燃烧产生的热使燃烧锋面前方的气体受到压缩,产生一个超前于燃烧锋面的压力波,该压力波以当地音速向前传播,行进在燃烧锋面前,称为前驱冲击波。压力波作用于未燃气体使其温度升高,从而使火焰的燃烧速度进一步增大,这样就产生压力更高的压力波,从而获得更高的火焰传播速度。层层产生的压力波相互追赶并叠加,形成具有强烈破坏作用的冲击波,这就是爆炸。矿井内瓦斯爆炸时产生 3 个致命的危害因素:高温、冲击波和有害气体。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对瓦斯爆炸特性方面的研究还远远不够,特别是温度(压力(惰性气体含量及点火能量的大小等对瓦斯空气混合气体的影响规律缺乏系统的研究&因此,在今后应当将如下方面作为研究方向:(1)关于瓦斯爆炸点火能量,目前还尚未建立基于矿井环境的点火能量的计算方法,关于爆炸环境参数、瓦斯浓度、氧气含量等因素对点火能量的影响,也需要进一步分析。(2)研究初始温度、初始压力、惰性气体含量及点火能量对瓦斯爆炸特性的影响。(3)加强瓦斯爆炸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解决爆炸过程中瓦斯气体表征参数的变化特征、初始条件对爆炸极限及表征参数的影响等问题(4)目前,我国在可燃气体爆炸特性的实验研究方面,尚无统一的标准,有待以后制订、健全。

瓦斯爆炸防治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概况

研究煤层瓦斯的形成和迁移规律,测定煤层瓦斯含量,是正确预测矿井瓦斯涌出量的基础。最近20 a来,各国煤矿瓦斯监测系统发展很快,为避免瓦斯事故起了重要作用。另外,国外在不断完善突出跟踪预测的基础上,开展了研究瓦斯突出的动态预测技术和突出危险区域预测技术。国内概况

国内在研究和改进瓦斯抽放技术方面,取得了一些重大进展。“九五”期间在突出危险区域预测方面,在瓦斯地质统计分析法和综合指标法的基础上,试验研究了突出危险区域无线电波透视技术,技术减少了50%以上的防治突出措施工程量,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控制瓦斯爆炸事故的技术措施

从爆炸防护的角度来讲,控制瓦斯爆炸就是限制自由基和中间体的产生,加快其消灭速度,限制爆炸过程化学反应的进程,从而减少反应能量的产生,便可达到阻隔爆的目的。

瓦斯爆炸事故的防治可分为预防爆炸和抑制爆炸。预防爆炸措施主要有:优化通风网络及通风系统、防治瓦斯积聚、进行瓦斯抽放、加强瓦斯浓度和火源监测、防止点火源的出现等;抑制爆炸主要采用隔爆抑爆装置将瓦斯爆炸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减少人员伤亡和灾害事故所造成的损失。矿井瓦斯浓度及火源监测技术

矿井瓦斯浓度及火源的实时自动监测对于防止瓦斯爆炸非常重要,当发现瓦斯异常或有火源产生,立即采取措施可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多孔材料瓦斯爆炸阻隔爆技术的研究价值及意义

目前煤矿现采用的传统阻隔爆设施,撒布岩粉惰化技术、被动式阻隔爆技术和自动阻隔爆技术在煤矿已得到应用,但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受到管理、井下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尤其是装置动作时间问题的影响,导致抑制剂不能充分发挥抑制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的阻隔爆效果,影响了瓦斯爆炸控制技术的可靠性。解决办法及途径

事故调查及一些学者的实验结果表明:瓦斯爆炸火焰是沿着受限空间的底部向前传播的,火焰长度较长,并具有较高的内聚力。传统阻隔爆装置的失效原因是由于装置存在动作超前或延迟时间,导致释放出的抑制剂不能有效地覆盖整个火焰区,火焰在压力的推动下继续向前传播,只对火焰起到降温作用,对冲击波超压衰减效果较差,缺乏对湍流场的抑制作用;阻隔爆装置在煤矿井下使用中占用空间较大,更换、检修及管理常出现问题,不能达到预期的阻隔爆效果;另外传统阻隔爆设施只对首次爆炸起到作用,对二次和多次爆炸不能起到抑制爆炸作用。

多孔材料具有开孔率大、耐高温、抗冲击力和缓冲吸能强的优点,其无数个孔隙结构可以大量地销毁化学反应自由基数量,从而淬熄爆炸火焰,破坏燃烧波和冲击波之间的耦合,起到阻隔爆的作用。近年来多孔材料已经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一些相关研究成果。参考文献

[1]赵衡阳 气体和粉尘爆炸原理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陈天石,胡双启可燃气体爆炸发生过程研究进展

[3]魏永生,周邦智,郑敏燕混合气体爆炸极限的多元回归分析化学研究与应用

[4]陈东梁.甲烷煤尘复合火焰传播特性及机理的研究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5]叶青.管内瓦斯爆炸传播特性及多孔材料抑制技术研究.徐州:中国矿业大学

[6]周同龄.瓦斯-煤尘云爆炸火焰内部流场结构的实验研究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7]卢捷多元混合气体爆炸特性与安全控制研究北京:北京理工大学 [8]徐景德矿井瓦斯爆炸冲击波传播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北京:中国矿业大学

[9]吴兵,张莉聪,徐景德瓦斯爆炸运动火焰生成压力波的数值模拟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10]黄永菲高瓦斯采面回收瓦斯综合治理技术实践

[11]吴财芳,曾勇,秦勇煤与瓦斯共采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发展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12]张铁岗.矿井瓦斯综合治理技术.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13]吴兵,郭德勇,张训涛.矿井瓦斯防治.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4]罗新荣,俞启香.矿井瓦斯预测与评价[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15] 张如明,何学秋,聂百胜.煤矿瓦斯爆炸阻隔爆技术现状及展望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16]陈月琴,蒋曙光,吴征艳等.煤矿用阻隔爆技术综述 [17] 徐景德,周心权,吴兵.矿井瓦斯爆炸传播的尺寸效应研究 [18] 张莉聪.瓦斯爆炸火焰与压力波伴生关系的数值研究

[19]曲志明,周心权,王海燕等.瓦斯爆炸冲击波超压的衰减规律 [20]翟成,林柏泉,菅从光等.壁面粗糙度对瓦斯爆炸火焰波传播的影响.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第五篇:大气污染现状防治与对策

大气污染现状与防治

--北京大钢环境治理技术研究院 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环境要素之一,任何生物从它诞生之日起,就需要通过呼吸维持生命,停止呼吸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随着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发展,当它对大气产生的影响超过其自净能力时就会对大气造成污染。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但是,传统模式下的生产力的提高在驱动经济增长和为企业带来利润的同时,却使我们的地球家园变得千疮百孔,不堪重负。

近年来,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大气污染日益严重。主要表现为煤烟型污染;城市大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普遍超标;二氧化硫污染一直在较高水平;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迅速增加;氮氧化物污染呈加重趋势。

大气污染产生的严重后果有以下几点: 1)气候变暖。温室气体具有这样的特性: 让阳光通过,但强烈吸收地面发出的长波辐射,从而使气温上升,起到了温室的作用。21 世纪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5 ℃,如果温室气体按目前的速度增加,到2030 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再提高2 ℃~ 3 ℃,灾害性天气和异常天气将更加频繁。

2)平流层臭氧层变薄。距地面20 km ~ 30 km 的平流层中存在一个臭氧层,它能强烈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从而保护地球生物免遭伤害。但是,工业生产中释放的氯氟烃气体强烈地破坏臭氧层,使之减少变薄,甚至出现南极臭氧空洞。

3)陆地和海洋生物受到污染。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含有氯、铅、汞、砷的有毒物质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使生物组织中含有有毒物质,其中有些是致癌物质。

4)产生酸雨。工业生产中释放的二氧化硫和氧化氮使降水中酸性成分增加,形成酸雨。酸雨可使湖泊酸化,造成鱼类死亡;酸雨还可遏制森林生长,甚至导致森林死亡。

大气污染及恶化不仅危害到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世界范围内,9%的肺癌死亡、5%的心肺疾病死亡和大约1%的呼吸道感染死亡均由细微颗粒物引起。而细微颗粒物仅是众多大气污染物的一种。我国11 个最大城市中,空气中的烟尘和细颗粒物每年使40万人感染上慢性支气管炎。北京卫生部门最新数据显示,北京肺癌发病率自2001至2010年增长56%,空气污染是诱因之一。

造成我国大气污染的因素主要有: 1)环境意识薄弱,对可持续发展战略认识不足。大气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可贵资源,大气环境资源的破坏是一种不可逆的过程,恢复良好的大气环境质量要比采取措施从根本上防治大气污染付出更多的经济代价。但这种观念长期以来并没有被一些部门和一些地区充分的理解和认识。他们只考虑近期的、局部的经济发展需要,在制订一些综合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以及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中缺乏对保护大气环境的考虑,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盲目扩大生产规模、乱铺摊子、重复建设、技术装备水平低、能源资源浪费大、乡镇企业无序发展、劣质煤炭流通失控等状况。因此说缺乏对环境保护考虑的地方政策的出台,本身就是造成加重大气污染的诱因,所造成环境危害和损失是难以挽回的。

2)能源利用不合理,能源浪费严重。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能源的严重浪费是造成我国大气污染严重的原因之一,据资料显示,主要表现如下: a. 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75%,而用于发电的煤量仅占总煤量的35%,其他煤炭则用于工业及民用燃烧,有84%的煤炭直接燃烧,这种煤炭消费构成是很不合理的。b. 我国煤炭生产过分注重产量的增加,对控制高硫煤的问题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煤炭的洗选率低和高硫煤地区的煤炭产量增长过快。c. 各类燃烧设备技术及制造水平较低,能源利用率不高,使用能耗高,排污量大和超期服役的燃烧设备的现象相当普遍。d. 乡镇工业发展迅速,大多数企业采用的生产技术、工艺比较落后,生产设备简陋,资源能源利用率极低,所造成的大气污染是惊人的。

3)大气污染防治的资金投入不足。目前,全国污染治理和用于污染防治有关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 7%,这与我国环境污染严重、历史欠账太多和经济快速发展对环保投资的需求相比,严重不足。a.我国工业发展的起点低,基础工业整体水平提高较慢,技术改造难度大,污染欠账多。工业技术和装备许多是20 世纪50 年代~ 60 年代水平的,资源、能源消耗高。但由于工业的整体改造受到资金的限制,迟迟不能进行整体改造和城市的污染治理,相当一批技术装备落后的工业企业长期在生产中排放大量的污染物,造成严重污染。b. 国家在推行清洁煤炭政策、改善能源结构的措施如煤炭洗选加工、型煤、燃煤脱硫、使用清洁能源等方面的投资力度太弱,远远不能满足需要。c. 城市集中供热、燃气等基础建设工程是解决城市大气环境的主要措施。但不少地区仍然发展缓慢,关键还是资金投入不到位的问题。有些城市建完了热电厂,却缺少资金建设供热管网,分散热源仍然存在,不但没有减少污染,反而增加了排放量。d.排污收费标准太低,使得污染企业宁可交排污费,而不愿意花钱治理。例如: “两省九市”的二氧化硫收费标准过低,一般都在每千克二氧化硫0.20 元以内,远远低于每千克1 元左右的脱硫成本,并不能促使企业投资用于二氧化硫治理,造成目前两省九市试点地区所建的脱硫设施很少。

4)执法不严,监督管理力度不够。尽管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标准建设取得很大进展,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a.一些地方政府干预环保部门执法,批准建设短期经济效益好但能源资源消耗量大、对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项目;不执行国家“先评价、后建设”的规定,出现了一些新的不合理布局和污染超标的建设项目;对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投资经常留有缺口或将资金挪作他用。b.地方电厂、地方水泥厂和乡镇企业执法不严,超标现象比较普通。c.由于各地监测机构受到经费的限制,不能普遍开展对污染源的经常性监督监测,从而削弱了环保部门对污染源的日常监督管理。环保设施操作管理比较差,实际运行率低。许多项目尽管开工验收时可达标,但实际运行中却超标排放。据估算,全国目前工业锅炉烟尘排放超标率平均为30%,工业窑炉平均为50%,地方水泥行业的粉尘排放超标率为40%。d. 机动车污染防治起步晚,排放监督管理机制还未真正建立,各监督执法部门职责不清、监督不力,尤其对汽车制造、销售、使用、报废全过程污染监督管理还很薄弱,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督监测还未纳入国家大气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的常规监测体系中,从而缺乏对机动车排气污染的有效监督。

5)缺乏实用的治理技术。我国在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和设备的研制、开发、推广和使用方面,虽然做了不少工作,但与大气污染控制的需求差距还较大,资金、人力的投入以及实用技术商品化的程度远不如发达国家。比较薄弱的领域是洁净煤技术;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的工业窑炉和生产设施排放污染的治理技术;机动车机内净化技术等。实用技术的缺乏直接影响了大气污染治理的进程和效果。

由于我国环境治理中,仅水污染与固体废弃物治理的市场化程度较高,其余如大气污染治理由于易受天气影响并且会在不同地域间转移,因此一直以来,政府对大气污染治理的积极性较低,这部分市场也较为薄弱。

防治大气污染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个人、集体、国家,乃至全球各国的共同努力,可采取如下几方面措施: 1)工业合理布局,搞好环境规划。目前,工业还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可以说,工业布局是生产布局体系中的主导环节,制定好产业政策和产业、行业进入政策,引导和鼓励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进入,最终形成集中和集群之势。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环境保护的统一规划,制定措施,统一标准,把排污降低到最低点。

2)调整产业结构,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对历史遗留的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及污染大、耗能高的产业,加快结构型调整,予以关停并转迁,减少污染物总量排放,改善空气环境质量。同时,动员全社会力量,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建立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3)改变能源结构、推广清洁生产。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a.在产品设计和原料选择时,优先选择无毒、低毒、少污染的原辅材料替代原有毒性较大的原辅材料,以防止原料及产品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b.改革生产工艺,开发新的工艺技术,采用和更新生产设备,淘汰陈旧设备。如工业锅炉、窑炉的使用改为煤气发生器;在蜂窝煤的生产过程中添加适量石灰用于固化燃煤时产生的二氧化硫,这些做法都极为有效地降低了污染物向大气环境中的排放,改善了环境空气质量;c.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尽可能多地采用物料循环利用系统,以达到节约资源,减少排污的目的,使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减少污染物排放;d.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开发、示范和推广无废、少废的清洁生产技术装备。通过使用“清洁”的材料,运用“清洁”的技术,把污染物“扼杀”在萌芽状态;e.开发、生产对环境无害、低害的清洁产品。从产品抓起,将环保因素预防性地注入到产品设计之中,并考虑其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从而预防性地保证周边环境空气质量。

4)强化节能,提高能源利用率。煤、石油、天然气是世界三大主要能源,经济在发展,能源也在不断的消耗,能源的消耗势必影响我们的大气环境。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提高能源利用率,做到物尽其用,通过能源、原材料的节约和合理利用,使原材料中的所有组分通过生产过程尽可能地转化为产品,消除废物的产生,减少污染废气的排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5)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和老污染源的治理,实施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管理是手段,治理是措施,现如今提出的环保两大体系建设,其中,强化“完备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建设正体现出了环境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只有加强环境监督管理,才能防止各种污染事故的发生;只有加强环境监督管理,才能从根源上对排污企业起到督促、整改的作用;只有加强环境监督管理,才能增强对各类污染源的治理力度;只有加强环境监督管理,才能确保实施排污总量控制,才能保证排污单位废气污染物的达标排放,给人类提供一片蔚蓝的天空。

6)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限制大排量机动车的使用。目前,我国机动车的生产和使用迅猛发展,机动车尾气污染日趋加重,因此,对机动车的污染防治尤为重要。要出台相应的政策和严格的排放标准,对污染严重的机动车从生产、使用及报废都要严格执行相关政策,并鼓励生产和使用小排量的机动车以及替代汽油燃料,以减少石油的消耗量,减少机动车的尾气污染。另外,作为司机,停车等人时尽量要熄火,减少污染物排放。

7)植物有过滤各种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和净化空气的功能,树林尤为显著,所以绿化造林也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比较经济有效的措施。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制订了防治大气污染的法规。例如“大气污染防治法”“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等。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应该珍惜它。在不断发展生产的同时学会保护大气不受污染,保护地球环境,以使我们生活的大气永远洁净,天空永远蔚蓝。

我国治理上存在的问题

相较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我国在环境治理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没有与我国污染现状相紧密相连,12年未予修改,许多制度在执行中出现很大问题。例如,环保法中的限期治理制度,2000年修改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将限期治理纳入行政法律责任的范畴,然而在限期治理在决定主体上存在不明确不统一的缺陷,且该项措施由于在制度层面和实际操作上的缺陷和不完善,限期治理制度日益演化成为地方政府替当地污染严重的利税大户逃避环保责任的“保护伞”。

2.缺乏适合我国国情的大气污染治理技术。虽然我国现在已经加大对大气污染治理先进技术和设备的研究开发中,也进行了不少推广运用,但技术的商业化程度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同时没有相关法规作保障,工厂往往会因成本原因放弃对环保技术的引进运用。这个问题在煤炭、冶金、化工等行业中尤为突出。

3.我国环境污染惩处力度不够、执法不严。尽管我国政府关注着大气污染的治理工作,在2016年实施的新标准与世界卫生组织所作标准只有些许差别,然而我国环境管理力度仍然不够。环境管理主体存在交叉,没有统一管理机制和监督力量。我国现在对违法污染大气环境者惩处依然采取限额罚款,且额度没有根据现实情况发展进行改变,五万十万对于污染企业来说,已经成为违法成本非常低了。

中国对大气污染的治理,任重而道远。

一、我国大气保护的立法现状

(一)《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制定与修改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于1987年9月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二次会议上通过,此时我国社会处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飞速发展阶段,几年间先后颁布了多部环保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199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大气污染防治法》做出修改,然而此次修改中,诸如排污许可等众多重要制度的修订意见没有得到采纳,导致这次法律的修改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步。此次修改的失败不仅体现出环境管理体制中利益的冲突,也体现了我国在快速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所作的权衡。

由于1995年《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改没有达到应有的目的,影响了我国对大气污染的防治进程,加之我国申办2008年奥运会,大气质量是重要的环境因素,因此,2000年在党中央的直接关注下,全国人大常委会再次对《大气污染防治法》进行了修订。为有效推动大气污染防治,修订后的《大气污染防治法》还就5个方面的法律制度和执法手段作出了改革。一是禁止超标排放,并规定超标排污违法,应收法律处罚;二是建立了大气污染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三是改革超标收费制度,实行排污总量收费;四是改革限期治理制度,将其由管理措施变为法律责任;五是强化法律责任,加大制裁力度。

从2000年第二次修订至今,已经过去12年,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环境并没有实现较大改善,许多制度在实践看来已经不能满足我国大气环境保护的需要,立法在许多层次出现空白,例如大气环境应急管理方案、排污缺陷移动源召回制度等等。重新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似乎以迫在眉睫,然而据人民网报道,实施12年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在修订草案稿2010年1月由环保部报国务院法制办后,后两三年间一直处于“排期”状态,至今未由国务院报送全国人大。归根结底仍是公众健康权益与政府政绩和企业利益的博弈。

(二)我国现行的环境空气标准制度

环境标准是对环保工作中需要统一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的概称,由相关领域专家在科学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判断制定而成,本身不属于法的规范,需要由立法确认并由行政主管部门决定适用才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

中国现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1982年颁布实施,1996年修订,并于2000年修改的标准。2012年2月环境保护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了新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自2016年1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新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主要在三个方面做出了修改:将环境空气功能区第三类并入第二类,即二类区为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工业区和农村地区;增设了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2.5 m)PM2.5浓度限值和臭氧8小时平均浓度限值;调整了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10 m)PM10等的浓度限值。

可以看到,备受关注的PM2.5终于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同时增设了臭氧8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将第三类空气功能区的特定工业区并入第二类,采用二级标准,提高了对特定工业区空气质量要求,值得肯定。深入研究还可发现,由于2000年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相对于1996年标准中规定的二氧化氮二级标准的年平均及日平均未减反增0.04mg/m3,此次修改又将其改回1996年原定标准。而臭氧一级与二级标准中每小时平均值在2000年增加0.04mg/m3后,此次并未进一步改动,同时PM10仍保留150 g/m3不变。可以看出,某些标准相对于1996年仍存在放宽情形。

下载关于尘肺病的流行现状与防治的初步探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尘肺病的流行现状与防治的初步探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血吸虫病流行现状剖析(定稿)

    我国血吸虫病流行现状、突出问题及对策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情报所 我国流行的血吸虫病为日本血吸虫病,这是世界上5种人体血吸虫病中对人体健康危害最严重的血吸虫病,也是防治......

    我国血吸虫病流行现状(5篇模版)

    我国血吸虫病的流行现状 我国流行的血吸虫病为日本血吸虫病,这是世界上5种人体血吸虫病中对人体健康危害最严重的血吸虫病,也是防治难度最大的血吸虫病,曾流行于我国长江流域及......

    我市传染病的流行与收治现状与建议

    严格规范传染病人收治确保传染病防治健康发展传染病防治关系到国民健康与国家经济的良性发展,是党和国家及全国人民特别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2003年“非典”的肆虐举世震惊,但......

    猪瘟流行现状和防控措施

    我国猪瘟流行病学现状和防控策略 摘要:猪瘟目前仍是严重危害我国乃至全球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近年来我国的猪瘟流行特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以前典型猪瘟频发的大流行状......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现状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现状1997年,在我国的香港地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型导致了18人感染,6人死亡,首次证实高致病性禽流感可以危及人的生命。 2003年2月,香港两人感染H5N1禽......

    我国高血压流行情况及如何开展高血压社区防治5篇

    我国高血压流行情况及如何开展高血压社区防治 来源:中国医学论文网 发布时间:2009-03-27 吴兆苏 心肺血管病杂志 1999年第3期第18卷 流行学及人群防治一、 我国高血压流行情况......

    落实“四早”,防治春季流行疾病

    五山镇中心学校:落实“四早”,防治春季流行疾病 春季是流感、流脑、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发热型疾病多发的季节。五山镇中心学校落实“四早”,科学防治春季流行疾病。 早......

    浅谈城市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污染的措施

    浅谈城市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污染的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增长,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资源过度和环境破坏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目前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和现代化建设升级更新,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