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机插水稻纹枯病流行原因及防治对策
机插水稻纹枯病流行原因及防治对策
摘 要:与常规栽培相比,机插水稻大田生长发育规律和手插秧大体一致,但也有其自身特点,如基本苗数多,氮肥施用量大,品种感病差异等因素影响,导致纹枯病发生较重,危害时间长,常规药剂防治效果差。药剂对比示范结果,水稻分蘖末期用肟菌?戊唑醇、噻呋酰胺,一般发病田块用药1次,重病田用药2次,防治效果显著,有效控制期为20d,生长后期叶片清秀,青秆黄熟。
关键词:机插水稻;纹枯病;流行原因;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435.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1-87-02 凤台县2013年机插水稻纹枯病流行原因
1.1 气候条件适宜 据凤台县气象局观测,2013年7月15~22日连续出现6d降雨,平均相对湿度76.1%,日平均气温27.8℃,这时水稻处于分蘖期,是苗数最多的时期,进入纹枯病感病侵染阶段;8月20~27日连续出现7d降雨,日平均气温27.1℃,最低25.2℃,最高39℃,相对湿度76.5%,且高温持续时间长,这时水稻进入孕抽穗期,纹枯病进入水平扩展阶段;9月4~14日连续出现7d降雨,日平均气温22.9℃,相对湿度77%,这时有的水稻已齐穗,有的水稻正在抽穗,纹枯病进入垂直发展阶段。这3次连阴雨,为水稻纹枯病发生危害创造了有利条件,尤其是8月20~27日连续7d、9月4~14日连续7d降雨是造成纹枯病发生危害的最关键的气象因素。
1.2 品种间差异大 凤台县机插水稻品种有3个类型,一是常规糯稻,以特糯2072、珍辐糯为主,种植面积约1万hm2;二是常规粳稻,以盐稻866、99-25为主,种植面积约1万hm2;三是两系杂交稻,以徽两优香1号、皖稻181为主,种植面积约0.8万hm2。笔者选择3个类型连片种植在66.67hm2以上不同品种调查,品种间发病程度差别十分明显,其中,盐稻866、99-
25、皖稻68等常规粳稻普遍重度感病,徽两优996、徽两优香1号、皖稻181等两系杂交稻表现为中度感病,特糯2072、珍辐糯、华籼糯等常规糯稻表现为轻度感病(表1)。
1.3 水肥管理 机插水稻移栽密度如下:粳稻1.8万
穴/667m2,中籼杂交稻1.4万穴/667m2,中籼常规稻1.6万穴/667m2,每667m2施肥量为纯氮14~16kg,P2O54~5kg,K2O 5~6kg。由于稻农担心栽稀了产量不高,实际栽插中均高于规定的667m2基本苗数,特别是氮肥的使用量普遍较高,加重了纹枯病的危害。长期深水灌溉氮肥后移的田块重于适时烤田、合理施肥的田块,例如,同是盐稻866品种在过量施用氮肥情况下,纹枯病发病率100%,病指40.2,而在氮肥适量,磷钾肥平衡情况下,发病率仅33.7%,病指9.7;同是特糯2072在长期深水灌溉的情况下,发病率96%,病指38.3,而在分蘖末期及时烤田,后期干干湿湿情况下,发病率仅40.3%,病指10.6。
1.4 其他因素 在水稻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农户比较注重害虫的防治,忽视了对纹枯病的防治;一家一户的分散防治都是667m2地打一桶水,用水量严重不足,药液不能喷施稻植株下部,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统防统治示范区调查,用井?蜡芽防治纹枯病效果仅61%,用谷谷加防治效果达70%,用满穗防治效果达76%,不同药剂防治纹枯病效果差异大,这些因素是引起纹枯病重发的重要原因。药剂防治示范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药剂 24%噻呋酰胺(商品名满穗,日产化工业株式会社提供),75%肟菌?戊唑醇(商品名拿敌稳,德国拜耳公司提供),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商品名谷谷加,浙江桐庐生物有限公司提供),12.5%井冈?蜡芽菌(商品名文真清,上海农乐公司提供),1%呻嗪霉素(商品名广清,上海农乐公司提供)。
2.1.2 试验处理 设满穗20mL/667m2,拿敌稳10mL/667m2,谷谷加200mL/667m2,文真清200mL/667m2,广清100mL/667m2,另设清水对照(ck)。处理不设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667m2。
2.1.3 试验田概况 试验地位于凤台县农业科技园内,品种为宁粳5号,易感纹枯病,肥水管理同常规,长势好。
2.2 施药及调查方法
2.2.1 施药方法 试验于纹枯病发病初期和盛期进行,即8月8日第1次用药,8月19日第2次用药。药剂处理兑水30kg/667m2,用背负式机动喷雾器喷施。
2.2.2 调查方法 每小区定点20丛,于药后20d、30d定点观察病情消长,病情稳定期不定点普查病株发生。试验各处理在病情稳定期考察病株率、病指,计算防效。
2.3 结果分析 从表2可以得出:(1)药后20d,以肟菌?戊唑醇效果最好,防效达81.71%,噻呋酰胺防治效果达75.49%,嘧啶核苷类抗菌素防效达到68.09%,最差的是井冈?蜡芽菌、呻嗪霉素,防治效果仅60.70%、50.58%。(2)根据定点和病情稳定期考察,肟菌?戊唑醇和噻呋酰胺有效控制期为20d,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有效控制期为15d,井冈?蜡芽菌、呻嗪霉素有效控制期较短。(3)在水稻分蘖末期、孕穗期施药后经田间观察,5个处理对水稻叶片、抽穗、结实等均没有出现药害症状,噻呋酰胺、肟菌?戊唑醇对水稻生长有促进作用,生长后期叶片清秀,青秆黄熟。防治技术意见
3.1 防治策略 以氮、磷、钾平衡施肥,适期烤田为主,重点搞好药剂防治。
3.2 防治指标 分蘖末期丛发病率达15%开始防治。
3.3 主要药剂 综合考虑农药持效期、防效等因素,建议使用肟菌?戊唑醇、噻呋酰胺和嘧啶核苷类抗菌素防治水稻纹枯病,每667m2使用量分别为10mL、20mL和200mL。
3.4 技术要点 应适当加大用药量,并加足水量粗喷雾,每667m2用水量达到30kg,将药液淋到稻株基部,建议使用弥雾机喷药防治;一般田块施药1次,氮肥大、长期深灌的重病田施药2次。(责编:张宏民)
第二篇:水稻机插技术研讨会会议记录
水稻机插技术研讨会会议简要记录
范伯仁局长:
1.机插秧背景:
机插秧技术发展已经30多年,尤其是98年以来发展更是迅速,已经发展成为成熟、成套的技术,有了一定的经验,为全国的农业发展也有一定的贡献。
插秧机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可取的、是迎合农业发展趋势的,要不断的对插秧机进行改进、完善
98年引进插秧机,以前主要是农机部门在实验,现在要农机农艺相结合体制的改进与完善
农业现代化必须要以农业机械化为基础,这个意义深远、责任重大
坚持机插秧有一个共识: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一项惠民工程、民生工程
机插秧的实施中秧苗的培育也是一个基础,要不断的实现规模化育秧、集约化育秧、工厂化育秧 总之,现在条件已经成熟,实行机插秧是大势所趋 2.定位:
在不断的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要求,即首先要了解、其次是试验证明、最后统一标准 目前主要存在的一些问题:
部分稻、麦生长期有一定推迟,造成秧苗超龄(苗等田现象),基本苗、分蘖不足
水稻品种问题,给育种家提出新的要求
更加适宜现代化的耕作制度,主要解决茬口衔接问题
相关单位监管不严,导致插秧质量不能保证(不能让其他人为题而影响机插技术的发展、推广)
插秧机操作手相关知识欠缺、操作水平低,影响秧苗植伤
切入点:农机农艺相结合,以品种、茬口、管理、气候等因子为侧重点,研究农机农艺技术,最终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合力推进 3.方法
试验要科学、客观,试验条件要有可比性
试验样本和数据的采集,要采用大面积调研的方式,样品要足够、要充分,不能以小样本推测机插技术
注重研究大面积试验,大面积肥水管理,在大量的调研基础上发现规律 张洪程教授:
1.机插秧在中国起步较早:早在1946年,中央农科院(民国政府,南京)已开始机插秧方面的相关工作 2.中国机插秧技术要求高、难度大
日本是稻作,不存在苗等田的问题;而在江苏(中国)是稻麦两茬,所以存在茬口问题,农耗时间较短
农业要求秸秆还田,在原本难度较大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难度
要求高产、优质
3.机插秧基本原理没有变化
所以要发展机插秧必须要政府领导重视,加上农机农艺的密切结合
坚持主流技术、主流机型,同时注重我国的实际条件(生态条件、种植制度等)
大面积调研与小面积小区试验相结合 李刚华教授:
1.目的明确,机插秧势在必行 2.试验结果表明:
分析连续几年的试验结果表明除了直播稻有两年产量数据较高外,其余均是机插秧产量显著高
必须坚持主流机型、主流制度 3.品种审定:新品种的审定应该要通过机插来进一步严格审定,要能够切实成为适宜机插的品种(因为不久的将来机插秧将几乎全部的水稻田)4.机插秧管理、技术问题:
秧龄问题(超秧龄问题突出,导致基本苗不足、岁数不够、产量低)
行距:在黑龙江、四川、云南、江西以及江苏的试验结果表明除了江西的产量与一般水平相持平外,其他地区均是30cm行距产量最高
栽插质量:相关单位、部门应该强化对农机手及相关工作人员的知识普及与强化,切实保证栽插质量 农垦专家:
1.机插秧的方向是明确的,不因为一些局部地区的局部问题而进行全局的推测与否定 2.育秧方式:硬盘育秧(双膜育秧与软盘育秧不能达到机插要求)
3.建议增加播期试验:6月18号前、6月18好、6月25号、6月30号 4.个别地区的问题
育秧基质相关问题
壮秧的培育
淮北地区的干旱(淮北地区穗数不足、穗型偏小)
品种配套问题,部分品种适合直播而不适合机插
区域化的问题 讨论
1.局部地区的不断自我改进、完善
2.育秧技术要规范化(床土的厚度要均一在2-2.5cm之间,不然影响机插效果)3.行、株距的确定(穴数与每穴苗数的确定)
4.各部门的合作:农业部门配合农机部门、农机农艺相结合 总结(范伯仁局长)
1.机插秧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必须要有新的突破 2.避免一些现象造成的误导
3.坚持主流机型、主流技术、栽培时间采用常规主流时间 4.试验要科学、客观,大面积调研与精密小区试验相结合 5.育秧:采用育秧播种机,管理要规范化、精细化 6.农机局的深化发展 7.适宜机插品种的选育
8.主流思想:特定技术、特定品种、特定区域、特定耕作制度,在此基础之上不断的完善、提升。
会议地点:泰州锦江市农委
会议时间:2012/02/21
第三篇:机插水稻育秧分析的论文
1大田软盘泥浆育秧技术
1.1品种选用
选择适合宣州区种植的耐肥、抗倒、优质、高产优良品种。早稻:中组3号、皖稻14、株两优819、T优15;单季稻:武运粳7号、皖稻68等常规稻,两优293、新两优6号、丰两优2号等超级稻和杂交稻组合。
1.2播插期
机插秧秧龄应控制在20d以内(叶龄3.5叶)。根据品种特性及气候条件,为确保早稻安全育秧,晚稻安全齐穗,中稻有效避免虫害减少病毒感染、避开穗期高温,宣州区早稻应于4月上旬播种,一季稻应于5月中下旬播种;麦稻区播种期应尽量后延,减少麦秧共生期,防止麦田稻飞虱、稻叶蝉传播病毒,减轻水稻条纹叶枯病和矮缩病的发生。因机插秧秧龄较短,加之宣州区秋季气温波动性强,所以晚稻机插秧要慎重推广,应选择腾茬早的田块,采用晚稻早熟品种,确保双晚安全齐穗。
1.3秧床准备
选择排灌、运秧方便的田块,按1∶90比例留足秧地。播前10~15d灌水泡田。播前2d,施112.5~150.0kg/hm2复合肥作基肥,开沟起畦,畦面宽1.4m,沟宽0.5~0.6m。确保播种前板面平、实、干爽。
1.4塑盘准备
塑盘内径规格58cm×28cm,大田备足300张/hm2软盘。秧盘2张横摆,一次挤紧排列整齐,畦两边各留10cm,保证秧盘平整贴泥。
1.5种子处理
大田用种:常规稻45~60kg/hm2,杂交稻22.5~30.0kg/hm2。播种前晒种2~3d,用浸种灵浸种24h,按常规方法催芽,破胸时,摊开晾干即可播种。
1.6播种
秧盘铺好后,畦沟内灌入水,在畦沟内搅拌泥浆,将泥浆倒在盘上,用木条刮平,泥浆厚2.0~2.5cm,30min后泥浆沉实即可播种。按盘定量均匀撒播,先播70%,再播30%,一般落谷3粒/cm2左右,然后轻拍稻谷使之全部没入泥浆,以不见稻谷为宜。
1.7秧田管水
播后第2天起,采用夜“灌”日“露”的管水方式。每天傍晚上水,直到淹没所有秧盘,清晨排水,直至露出所有的秧盘,以确保秧苗生长整齐、均匀,避免薄水日晒,造成高温伤苗。3~4d后秧苗达到1叶1心时,进入常规管理,保持秧盘湿润即可。如遇阴雨天,排清沟水,保持盘土湿润;遇晴天,则灌水护苗。秧苗1.5~3.0叶时,保持沟水,视天气情况可灌“跑马水”。机插前3~4d,排清沟水,促进秧苗盘根,露晒秧盘,方便起秧和机插。
1.8秧田追肥
机插秧秧龄短、密度大、盘土浅,苗床施底肥,无需追肥,也不建议使用“送嫁肥”。如果秧苗缺肥严重,确实需要追肥,一般秧田用尿素60~75kg/hm2,对水15t/hm2浇施(每盘约用尿素0.5~1.0g),秧田要保持浅水层。
1.9病虫防治
苗期虫害主要有稻纵卷叶螟、稻蓟马,可选用乐斯本进行防治。必须打好“送嫁药”,在插秧前3~4d应喷施锐劲特+铜大师1次,防止大田前期病虫危害。
2大田管理技术
2.1机插秧前的准备
2.1.1大田准备。整地要求:田块平整,田面整洁,达到无杂草、无杂物、无浮渣。表土硬软度适中,标准深8~10cm,上细下粗,上烂下实,插秧作业时不陷机。泥浆沉实达到泥水分清,沉淀不板结,水清不浑浊。
2.1.2土地耕整。空茬田机插前1周进行旋耕整地水耙平。采用旋耕灭茬机灭茬,旋耕后进行干整拉平。上水后待土垡完全吸足水分后进行耙平墁平。高留茬地可先期直接上水浸泡,再用水田埋茬起浆整地机进行耕整作业。麦、油茬在上水耙地前,应根据秧龄长短,在确保适期移栽的基础上,视天气情况晒垡2~3d。
2.1.3施足基肥。基肥施用量一般为总施肥量的45%~50%。可结合旋耕作业,大田施人畜粪11.25~15.00t/hm2、氮磷钾复合肥450~525kg/hm2、碳铵300~375kg/hm2(或尿素120~150kg/hm2);缺磷土壤应增施过磷酸钙300~375kg/hm2。对麦茬秸秆还田较多的田块,在插秧前1d,增施碳铵225~300kg/hm2作面肥。
2.1.4泥浆沉淀。沙质土需沉实1d左右,壤土需沉实1~2d,粘土需沉实3d左右。
2.1.5化除除草。机插水稻田应采用化学除草剂进行封闭除草。结合泥浆沉淀,大田耙平后用苯噻苄可湿性粉600g/hm2或25%恶草灵乳油3000mL/hm2,拌湿润细土300~375kg/hm2均匀撒施,保持7~10cm水层3~4d。
2.2移栽技术
机插秧苗秧龄短,大田期生长期长。栽插深度应控制在1.5~2.5cm。栽插密度一般为22.5~27.0万穴/hm2,每穴2~3株苗,基本苗60~75万株/hm2,注意查苗补缺。当缺株率在10%以上,特别是出现较长的断垄和较大的“天窗”时,需人工补缺,以达到匀苗。
2.3水浆管理
机插秧苗植株小,植伤重,缓苗期长,大田间的水浆管理以“浅”和“勤”为原则。机插秧后,排尽田面积水,自然落干,搁田3~5d,以增加土壤通气性,促进根系的生长;3~5d后,实行浅水勤灌,即上1次浅水层(1~2cm),2~3d自然落干,再上新水,以协调土壤水、气、热状况,促进秧苗发根、分蘖。当全田的总茎蘖数达到预定穗数的80%左右,开始排水搁田,叶龄余数2.5左右或拔节初期复水。为达到“稻田不陷脚、田间无裂缝”的搁田效果,通常采取多次轻搁田的方法,即搁几天,灌1次跑马水;再搁几天,再灌1次跑马水,切不可一次重搁。孕穗期要保持浅水层,抽穗后坚持间歇灌溉,即上1次浅水层,2~3d自然落干,湿润1~2d再上新水,以维持根系活力,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加粒重。
2.4肥料管理
为防止肥害和提高肥料利用率,机插秧苗大田追肥应“少量多次”。分蘖肥分2~3次施用;水稻圆秆期,施用壮秆肥尿素75kg/hm2、氯化钾75kg/hm2;在叶龄余数1.2~1.5,雌、雄蕊分化期施用尿素75kg/hm2作保花肥,长势较差、叶色较黄的田块适当增加追肥数量。水稻抽穗前后采取根外追肥方法追施粒肥,常用1%尿素溶液与0.2%磷酸二氢钾溶液的混合液叶面喷施2~3次(间隔3~4d)。
2.5病虫草害防治
2.5.1杂草防除。机插秧田秧苗小、行距大、前期生长慢。在栽前封闭化除的基础上,栽后8~9d应补施1次除草剂,以确保除草效果,即结合第1次施用分蘖肥,撒施苯噻苄600g/hm2。
2.5.2病虫害防治。根据植保部门病虫情报,参照普通大田进行防治。
第四篇:4水稻工厂化机插育秧示范点建设参考标准
附件4
水稻工厂化机插育秧示范点建设参考标准
水稻工厂化机插育秧示范点建设总体上要达到先进性、安全性和可操作性,具体建设标准由项目县自行确定。
一、叠盘暗出苗车间
叠盘暗出苗车间面积不小于60m2,顶部和四周均用彩钢夹芯板包围,车间高度3m以上,车间主体结构采用轻型钢结构,均经热镀锌处理,镀锌厚度在0.08mm以上,边立柱间距小于4m,架设通风、通湿管,配套智能温湿调控系统、雾化装置、照明装置、加热系统及通风系统等装置。
二、浸种消毒池
2*2*1.2m左右浸种消毒池2个,配套容量50公斤左右种子浸种网兜10个、4个0.8*0.8*0.4m左右带钩钢结构浸种用吊篮、消毒池顶上安装手控式升降装置。
三、其他配套设备
1台(套)播种育秧流水线可确保单季机插面积1000亩以上。建设与叠盘暗出苗车间相衔接的200m2以上播种操作间,配齐全套秧盘精量播种流水线,包括智能化催芽、床土粉碎筛选、铺覆土、洒水、播种、叠盘等成套设备,其中播种机生产率为每小时400盘以上日产精量播种机,催芽器批次处理量不低于500kg。配套叠盘育秧硬盘1万个、水稻育秧全营养基质
5-15
第五篇:水稻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水稻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水稻是我国十分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的南方大部分地区以及东北地区分布都十分普遍。水稻的高效生产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温饱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计,值得我们进行高度的重视与关注。目前,在水稻种植领域,人们研究和关注的热点问题就是水稻的病虫害防治问题。目前在水稻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当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亟需解决,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刻的分析与探究,从而寻求积极的解决对策。水稻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意义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环境污染的加剧,近年来水稻病虫害问题越来越多,加之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的影响,我们所遭遇的水稻病虫害情况越来越复杂,防治的难度不断加大。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水稻都在受病虫害的严重威胁,尽管很多农户在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还是收效甚微。水稻病虫害的影响不仅造成水稻产量锐减,水稻品质越来越差,还给以水稻种植为主要经济收入的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加强水稻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对于农民和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积极进行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使水稻能够健康的生长,全面提升水稻种植的产量和水稻的品质,使人们可以吃到健康安全的大米,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水稻病虫害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缺乏病虫害防治意识
对于绝大多数的农户来说,他们对于病虫害防治都缺乏足够的重视,很多农户在水稻种植的过程中甚至错误地认为水稻出现的病虫害最终自己能够克服,不需要特意进行防治,从而造成严重的损失。加之,近年?砗芏嗯┗Ф纪獬龃蚬ぃ?比如吉林省辉南县朝阳镇就有很多的农户都外出务工了,因此对于水稻后期的生长缺乏足够的关注,无法对病虫害的出现进行及时的应对。
2.2 忽视前期的防治工作
水稻病虫害防治的重点在于防而不是治,但是通过对吉林省辉南县朝阳镇的农户进行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的农户都没有进行前期防治工作。在病虫害发生之前,农户没有任何的预防措施,也不考虑水稻遭遇病虫害造成的后果,而问题一旦出现的话,就显得有十分手足无措,不知道怎样应对。
2.3 防治药物选择不合理
水稻病虫害防治药物的选择对于最终的预防效果是至关重要的,对此农业部门也有专门的规定和药物准入市场标准。但是,有些农户为了降低投入成本,会选择进入一些不太正规的药店购买农药,这类药物价格低廉但是药效并没有保障。有时候不仅不能起到防治病虫害的效果,反而会给水稻的生长和质量造成不利的影响。
2.4 缺少综合防治的措施
通过对吉林省辉南县朝阳镇的农户的水稻病虫害防治手段进行调查,发现大部分的农户都只是采用单一的农药防治的手段,而对于其他的像物理防治、生态手段、生物技术等都不甚了解。在这种单一的防治观念和防治手段之下,病虫害防治的效果一般。
2.5 病、虫害防治工作失衡
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就是既有对水稻病害的防治,又有对水稻虫害的防治。目前在水稻防治工作中存在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相比于病害的防治,人们往往会把防治的重点放在虫害的防治上。其实,这是农户在进行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当中存在的认识上的误区。人们总是把肉眼看到的问题当做更为重要的问题。由于虫害发生的特征比较明显,在虫害出现之初农民就能够及时发现,并实施一定的药物治疗。而病害的特征一般都不太明显,往往农民发现的时候就已经比较严重了。这种病害和虫害防治工作的失衡也导致我们的防治工作整体效果较差,病虫害问题难以得到实质性的解决。水稻病虫害防治的对策
3.1 激发农户的病虫害防治意识
农户的病虫害防治观念落后从根本上制约着病虫害防治的效果。因此,我们最首要的任务就是激发当地农户的病虫害防治意识,使广大农民对于水稻病虫害的存在予以高度的重视。比如我们农科站可以在当地开展一些农业相关知识的普及工作,以培训班或者讲座的形式鼓励农民前来学习,向广大农户积极传达各种水稻病虫害表现及防治,提升农民的基本农业素养和科学种植能力。
3.2 政府的政策支持
对于农户来说,政府的政策支持是十分重要的。比如给予农民一定的政策支持与资金补贴,使农民在应对病虫害问题时能够获得更加强大的经济支撑。一方面,在水稻病虫害预防的时候,农户获取一定的农药补贴就有经济能力买品质有保障的药品,进行病虫害防治。另一方面,对于因遭受病虫害而导致没有经济收入的农户应当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保障农户的基本生活。
3.3 实施多元化的综合防治措施
单一的防治手段无法起到显著的效果,并且一味的药物防治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和水稻质量的破坏,因此我们可以实施多元化的综合防治措施来全面保障水稻病虫害的防治。除了化学药物防治手段之外,还有物理手段、生物防治手段等。比如,在防治过程中使用一些先进的物理技术和机械设备可以有效应对病虫害的威胁,例如杀虫灯可以有效扑杀很多的害虫,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还有,利用生物防治能够有效预防病虫害。通过一种生物的繁殖来有效抑制病虫害的发生或者扩张的速度,这种方式相对来说无公害、无污染,符合绿色农业发展的要求。
水稻病虫害的存在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损害了广大农民的经济效益,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的良性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对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全面提升水稻种植的产量和质量,促进水稻种植业的良性发展,切实提升广大农民的根本经济利益,确保农业生产的正常发展。
(作者单位:135100吉林省辉南县朝阳镇农业技术推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