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规范证券公司发布研究报告行为等有关事项的通知
关于规范证券公司发布研究报告行为等有关事项的通知
证券公司发布研究报告是证券公司开展投资咨询业务的重要形式,也是证券公司向客户提供服务的基本内容。证券公司发布研究报告行为对于引导价值投资、推动合理定价等具有重要作用。证券公司通过发布研究报告、参与媒体证券节目等活动开展证券投资咨询业务比较普遍。监管中发现,个别证券公司对员工管理不严,对分析师发布研究报告、参与媒体证券节目管理不善,甚者违规买卖股票。根据中国证监会通知,为进一步规范证券公司发布研究报告、参与媒体证券节目等行为,严格执行《证券法》禁止证券公司从业人员买卖股票的规定,现转发相关要求如下:
一、各证券公司应当严格按照《证券法》、《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强证券期货信息传播管理的若干规定》、《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关于规范面向公众开展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行为若干问题的通知》等有关法规要求,规范研究报告发布行为,加强对参与媒体证券节目的管理,严禁操纵证券价格、利益输送、利用内幕信息从事证券交易活动,以及误导投资者的行为。
二、各证券公司发布研究报告、参与媒体证券节目,应当恪守独立、客观、公正、诚信、专业原则,发表宏观经济、行业分析、市场走势等意见,审慎发表具体证券品种的分析意见。不得传播虚假、片面、误导性信息,不得对证券价格的涨跌或者市场走势作出确定性的判断。
三、各证券公司发布研究报告,应当在报告首页注明证券公司名称、分析师姓名和执业证书编号、发布时间(含首次发布时间),并标注“研究报告”字样。
四、各证券公司应当健全研究报告撰写及发布的管理制度,加强研究报告发布的合规管理,做好人员资质、跨墙行为、信息披露等方面的审查和监控,重点防范利益输送、传播虚假不实信息、无资格执业和违规执业等问题,做好研究报告档案管理工作。
五、各证券公司应当认真履行参与广播电视等媒体证券节目的内部审批程序,确保参与媒体证券节目的人员具备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事先向我局报备拟参与媒体证券节目情况,按月通过机构监管综合信息系统(CISP)综合监管报表C6-1 表,简要列报参与媒体节目情况。参与的媒体证券节目应当以显著、清晰的方式进行风险提示,并公示证券公司名称、分析师姓名及执业证书号码,不得在证券节目中播出联系方式等客户招揽内容。
六、各证券公司应当继续开展投资者教育活动,充分发挥证券公司及营业部作用,提醒投资者防范非法证券活动风险,履行社会责任。对存在假冒证券公司名义设立非法网站,非法从事证券活动或者进行证券欺诈的,各证券公司应当做好维权工作,加强信息监测,及时采取截屏等方式固化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协调关闭非法网站。必要时通过公司网站、短信平台等方式提醒公司客户防范各类非法证券活动风险,并通过指定证券报刊予以公开澄清。
七、各证券公司应当加强员工管理,强化电脑交易系统监控,禁止从业人员违规买卖股票。
各证券公司应认真落实本通知各项要求,并做好发布研究报告、参与媒体证券节目、违规买卖股票等自查自纠工作,于2010年4月30日前上报自查整改报告,并视自查结果同时申请责任减免。我局将于公司自查整改报告上报后安排专项检查,在公司自查整改报告外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将采取相应监管措施,并纳入分类评价。
特此通知
二○一○年三月十七日
第二篇: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执业规范
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执业规范
(2012年6月19日发布,2012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发布证券研究报告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依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章程》和《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暂行规定》(中国证监会公告[2010]28号)的有关要求,制定本执业规范。
第二条 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发布证券研究报告,应当遵循独立、客观、公平、审慎原则,加强合规管理,提升研究质量和专业服务水平。
第三条 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发布证券研究报告,应当建立健全研究对象覆盖、信息收集、调研、证券研究报告制作、质量控制、合规审查、证券研究报告发布以及相关销售服务等关键环节的管理制度,加强流程管理和内部控制。
第四条 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应当从组织设置、人员职责上,将证券研究报告制作发布环节与销售服务环节分开管理,以维护证券研究报告制作发布的独立性。
制作发布证券研究报告的相关人员,应当独立于证券研究报告相关销售服务人员;证券研究报告相关销售服务人员不得在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前干涉和影响证券研究报告的制作过程、研究观点和发布时间。
第五条 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发布证券研究报告,应当加强研究对象覆盖范围管理。将上市公司纳入研究对象覆盖范围并作出证券估值或投资评级,或者将该上市公司移出研究对象覆盖范围的,应当由研究部门或者研究子公司独立作出决定并履行内部审核程序。
第六条 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应当建立证券研究报告的信息来源管理制度,加强信息收集环节的管理,维护信息来源的合法合规性。
第七条 证券研究报告可以使用的信息来源包括:
(一)政府部门、行业协会、证券交易所等机构发布的政策、市场、行业以及企业相关信息;
(二)上市公司按照法定信息披露义务通过指定媒体公开披露的信息;
(三)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通过公司网站、新闻媒体等公开渠道发布的信息,以及上市公司通过股东大会、新闻发布会、产品推介会等非正式公告方式发布的信息;
(四)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通过上市公司调研或者市场调查,从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供应商、经销商等处获取的信息,但内幕信息和未公开重大信息除外;
(五)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从信息服务机构等第三方合法取得的市场、行业及企业相关信息;
(六)经公众媒体报道的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的其他相关信息;
(七)其他合法合规信息来源。
第八条 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发布证券研究报告,应当审慎使用信息,不得将无法确认来源合法合规性的信息写入证券研究报告,不得将无法认定真实性的市场传言作为确定性研究结论的依据。
第九条 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不得以任何形式使用或者泄露国家保密信息、上市公司内幕信息以及未公开重大信息。
第十条 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应当建立调研活动的管理制度,加强对调研活动的管理。
发布证券研究报告相关人员进行上市公司调研活动,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事先履行所在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的审批程序;
(二)不得向证券研究报告相关销售服务人员、特定客户和其他无关人员泄露研究部门或研究子公司未来一段时间的整体调研计划、调研底稿,以及调研后发布证券研究报告的计划、研究观点的调整信息;
(三)不得主动寻求上市公司相关内幕信息或者未公开重大信息;
(四)被动知悉上市公司内幕信息或者未公开重大信息的,应当对有关信息内容进行保密,并及时向所在机构的合规管理部门报告本人已获知有关信息的事实,在有关信息公开前不得发布涉及该上市公司的证券研究报告;
(五)在证券研究报告中使用调研信息的,应当保留必要的信息来源依据。第十一条 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制作证券研究报告应当秉承专业的态度,采用严谨的研究方法和分析逻辑,基于合理的数据基础和事实依据,审慎提出研究结论。
第十二条 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制作证券研究报告应当坚持客观原则,避免使用夸大、诱导性的标题或者用语,不得对证券估值、投资评级作出任何形式的保证。
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应提示投资者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任何形式的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为无效。
第十三条 证券研究报告中对证券及证券相关产品提出投资评级的,应当披露所使用的投资评级分类及其含义。
第十四条 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应当建立发布证券研究报告工作底稿制度。工作底稿包括必要的信息资料、调研纪要、分析模型等内容,纳入发布证券研究报告相关业务档案予以保存和管理。
第十五条 证券分析师应当对其署名的证券研究报告的内容和观点负责。参与制作证券研究报告,但尚未注册为证券分析师的研究部门或者研究子公司相关证券从业人员,如果已通过证券投资咨询从业资格考试,经署名证券分析师和研究部门或研究子公司同意,可以用“研究助理”等名义在证券研究报告中列示。
第十六条 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前的质量控制机制,明确质量审核程序和审核人员职责,加强质量审核管理。证券研究报告应当由署名证券分析师之外的证券分析师或者专职质量审核人员进行质量审核。
质量审核应当涵盖信息处理、分析逻辑、研究结论等内容,重点关注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的专业性和审慎性。
第十七条 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前的合规审查机制,明确合规审查程序和合规审查人员职责。
证券研究报告应当由公司合规部门或者研究部门、研究子公司的合规人员进行合规审查。
合规审查应当涵盖人员资质、信息来源、风险提示等内容,重点关注证券研究报告可能涉及的利益冲突事项。
第十八条 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在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前,可以就证券研究报告涉及上市公司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向该上市公司进行确认,但不得透露该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时间、观点和结论。
第十九条 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应当通过公司规定的证券研究报告发布系统平台向发布对象统一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以保障发布证券研究报告的公平性。
在证券研究报告发布之前,制作发布证券研究报告的相关人员不得向证券研究报告相关销售服务人员、客户及其他无关人员泄露研究对象覆盖范围的调整、制作与发布研究报告的计划,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时间、观点和结论,以及涉及盈利预测、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内容的调整计划。
第二十条 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发布证券研究报告,应当按照《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暂行规定》及《证券公司信息隔离墙指引》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信息隔离墙制度,并遵循下列静默期安排:
(一)担任发行人股票首次公开发行的保荐机构、主承销商或者财务顾问,自确定并公告发行价格之日起40日内,不得发布与该发行人有关的证券研究报告;
(二)担任上市公司股票增发、配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等再融资项目的保荐机构、主承销商或者财务顾问,自确定并公告公开发行价格之日起10日内,不得发布与该上市公司有关的证券研究报告;
(三)担任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财务顾问,在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的合规部门将该上市公司列入相关限制名单期间,按照合规管理要求限制发布与该上市公司有关的证券研究报告。
第二十一条 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应当建立合理的发布证券研究报告相关人员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以维护发布证券研究报告行为的独立性。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应当综合考虑研究质量、客户评价、工作量等多种因素,设立发布证券研究报告相关人员的考核激励标准。发布证券研究报告相关人员的薪酬标准不得与外部媒体评价单一指标直接挂钩。
与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存在利益冲突的部门不得参与对发布证券研究报告相关人员的考核。证券分析师跨越信息隔离墙参与公司承销保荐、财务顾问业务等项目的,其个人薪酬不得与相关项目的业务收入直接挂钩。
第二十二条 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的研究部门或者研究子公司接受特定客户委托,按照协议约定就尚未覆盖的具体股票提供含有证券估值或投资评级的研究成果或者投资分析意见的,自提供之日起6个月内不得就该股票发布证券研究报告。
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的研究部门或者研究子公司不得就已经覆盖的具体股票接受委托提供仅供特定客户使用的、与最新已发布证券研究报告结论不一致的研究成果或者投资分析意见。
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的研究部门或者研究子公司接受特定客户委托的,应当要求委托方同时提供对委托事项的合规意见。
第二十三条 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应当明确要求证券分析师不得在公司内部部门或外部机构兼任有损其独立性与客观性的其他职务,包括担任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
第二十四条 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授权公众媒体及其他机构刊载或者转发涉及具体上市公司的证券研究报告,应当慎重评估,充分论证必要性,并符合以下要求:
(一)严格按照《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暂行规定》第21条规定,与相关公众媒体及其他机构作出协议约定,明确由被授权机构承担相关刊载或者转发责任;
(二)采取有效措施提供相应的后续解读服务,防止误导公众投资者;
(三)通过公司网站等途径披露本公司授权公众媒体及其他机构刊载或者转发证券研究报告有关情况,提醒公众投资者慎重使用未经授权刊载或者转发的本公司证券研究报告;
(四)具备相应的应对措施,妥善处理投资者投诉。
第二十五条 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应当采取下列措施,防止公众媒体或者其他机构未经授权私自刊载或者转发公司的证券研究报告:
(一)加强证券研究报告发布环节管理,要求公司相关人员不得将证券研究报告私自提供给未经公司授权的公众媒体或者其他机构,提示客户不要将证券研究报告转发给他人;
(二)建立跟踪监测机制,发现公司证券研究报告被私自刊载或者转发的,及时采取维权措施;
(三)加强投资者教育和客户沟通,提示客户及公众投资者慎重使用公众媒体刊载的证券研究报告。
第二十六条 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应当加强对制作发布证券研究报告相关人员的业务、合规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提升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合规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
第二十七条 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及其人员违反本执业规范的,中国证券业协会将根据自律规定,视情节轻重采取自律管理措施或纪律处分,并将纪律处分结果报送中国证监会。
第二十八条 本执业规范由中国证券业协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 本执业规范自2012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深证局机构字〔2011〕87号关于进一步规范证券公司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的通知
深证局机构字„2011‟87号
关于进一步规范证券公司发布证券
研究报告业务的通知
深圳各证券公司:
中国证监会《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暂行规定》(证监会公告[2010]28号)发布和实施以来,各公司已基本建立了发布证券研究报告的相关制度和业务流程。但我局在日常监管中注意到,部分公司在发布研究报告业务中存在未注明相关信息来源、未对重要信息审慎核实以及盈利预测、估值不审慎等问题,在质量控制和合规审核方面也存在缺陷,甚至引起市场波动和投资者与媒体的质疑,造成不良影响。为进一步规范辖区证券公司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现就有关监管要求通知如下:
一、各公司应进一步完善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相关的质量控制和合规审核制度与流程,加强内部培训和教育,确保证券研究报告制作与发布、利益冲突防范等各方面合法合规,提高证券研究报告的质量。
二、各公司在发布各种类型的证券研究报告时,均应严格按照《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暂行规定》第八条的规定载明相关内容。
三、证券分析师在制作证券研究报告时,应当对其内容和观点负责,严格遵守独立、客观和审慎原则使用各种信息,形成合理判断。各公司应在相关制度中对证券分析师外部信息采集、引用和分析等制订明确要求,并建立相应的审核机制。
(一)证券分析师应在证券研究报告中对事实陈述和分析判断进行合理区分;对引用的各类外部信息和资料应充分说明其来源;在说明信息来源时不得简单以“公开信息”、“网络媒体”、“××证券公司研究所整理”等方式含糊描述。
(二)证券分析师应确保引用的外部信息合法合规,不得使用上市公司未公开重大信息,不得使用和传播虚假、不实和误导性信息。
(三)证券分析师应从审慎原则出发,恪守勤勉尽责职业道德,对使用的重要外部信息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核实和分析,防范业务风险。
四、证券分析师在对证券相关产品进行估值时,应保证假设合理,研究方法专业审慎,充分考虑各种风险因素,避免出现片面性、误导性的研究结论。公司应建立相应的机制,对证券研究报告的估值与当前市场价格有重大差异时增加 特别审查环节。
五、各公司应加强对证券研究报告对外发布的管理,公平对待所有发布对象;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内部管理,防止证券分析师以及公司其他相关人员以各种方式提前将证券研究报告或者报告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泄露;未经证券公司书面许可,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对象不得将报告内容泄露给公共媒体;授权其他机构刊载和转发证券研究报告的,除按照《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暂行规定》第二十一条的规定与相关机构在协议中明确约定相关责任外,各公司也应加强监测和管理,对相关机构的不当行为以及造成的不良影响及时作出反应。
六、各公司应进一步完善与发布证券研究报告相关的利益冲突防范机制,并加强监控,特别是防范利用发布证券研究报告进行利益输送、市场操纵等行为。
特此通知
二○一一年五月十六日
抄送:中国证监会机构部,辖区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
第四篇:关于证券公司信息公示有关事项的通知
关于证券公司信息公示有关事项的通知
各证券公司:
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发挥社会监督功能,提高证券市场透明度,根据《证券法》及行政法规的规定,现就证券公司信息公示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本通知所称信息公示是指证券公司通过其网站、营业场所投资者园地,以及借助中国证券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等机构的公众信息平台,将证券公司及其经营性分支机构、产品、人员信息和风险提示信息,以及有利于投资者查询、监督的其他信息,向投资者公开提示的活动。
二、证券公司应当按照本通知的要求,公示公司基本情况、经营性分支机构、业务许可类型与产品、高管人员等信息;已进入风险处置程序的证券公司,应当由行使被处置证券公司法人职责的机构负责公示,填报被处置证券公司及其营业部、服务部等的相关信息;未完成信证分业的信托证券营业部的信息公示,参照本通知的有关要求执行。已进入风险处置程序、正在进行重组或重整的证券公司以及未完成信证分业的信托公司证券营业部应当按照本通知要求做好信息公示准备工作,公示实施时间另行通知。
三、证券公司应当按照本通知的要求,通过协会提供的网络平台(中国电信用户填报网址:channel.sac.net.cn,中国网通用户填报网址:cx.sac.net.cn),进行在线填报,核对相关信息,确保填报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四、证券公司首次填报的信息,需经各证监局核对后,统一由协会进行网上公示。公示信息发生变化的,证券公司应通过协会网站在线填报、更新,由协会做必要审核后公示。涉及新产品、分支机构、营业范围等重大信息变化的,须经证券监督管理部门确认后公示。
五、证券公司应当同时在公司网站、营业场所进行充分的风险提示和必要的信息公示。在公司网站公示的信息内容,不得少于本通知第二条要求的范围。
证券公司在证券营业部、服务部等营业场所的投资者园地中应当设立信息公示专栏,公告本公司信息公示的详细网址,公示本营业部已报备的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专用存款账户名称、账号及开户行、交易席位号码,以及投诉、服务电话、具有证券相关业务资格人员等信息。
证券公司在相关营业场所推销集合理财等产品的,应当公示所使用的专用存款账户名称、账号及开户行等信息。
六、证券公司应当指定一名高管人员专门负责信息公示,并指定专门部门和专门人员办理信息公示和持续更新工作。
七、证券公司对填报和公示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证券公司填报和公示的信息存在虚假、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依据《证券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八、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表:
表1:证券公司基本情况表
表2:证券公司经营性分支机构情况表
表3:证券公司产品信息表
表4:证券公司董事、监事、高管人员信息表
表5:未完成信证分业的信托公司证券营业部情况表
二○○六年四月二十日
第五篇:关于领取各种津贴等有关事项的通知
关于领取各种津贴等有关事项的通知
根据学校“财务处关于改变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方式的通知”中的有关规定,每月必须在20号之前领取当月劳务津贴,为此我院在2006年12月曾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解释并及时进行了通知,但目前发现仍有许多老师对此不甚了解,现再次就有关事项做如下说明:
一、自2007年起每月第三周、20号之前(特殊情况另行通知)的学院报账日里,递交填写规范的收款凭证及人员发放清单,发放人员的相关信息资料请提前传入电子信箱:lianghuimin@cau.edu.cn中(格式见学院财务手册-点击‘凭证使用说明’-点击汉字“劳务费单或在职薪金单”),财务人员将对人员信息进行审验,对不合格的人员信息不予发放。
附注:填表说明
(一)表中‘身份证照类型’填写身份证或护照,必须准确无误的进行填写,否则软件将不予认可;
(二)表中‘国家与地区’:国籍为中国的填写001、日本002、美国003、韩国004、香港005、澳门006、台湾007、法国008、德国009、俄罗斯010、英国011、其他国家和地区200;
(三)表中‘职业编码’:学生为3000000、教师为2090100、行政办公人员为3010000、科研人员为2010000;
(四)表中‘所得项目’外单位人员、学生补助填写02,学校职工填写0111,临时工工资、离退教师返聘费填写0101;
(五)表中‘所属单位’本校学生、教师、行政办公人员、临时工工资、离退教师填写本单位,校外人员一律填写外单位。
二、由于国家对个人所得税的严格管理,要求必须严格划分工薪和劳务的界限。对于在校的老师所取得的任何津贴都属于工薪范畴,请填写在职薪金单,与工资一起合并计税并入卡发放,不再发放现金;为学生、离退休人员、临时工及校外人员发放补贴均属于劳务范畴,应填写劳务费单,待财务人员审验合格后次日方可发放现金。
三、需再次强调办公用品和书籍的报销应附有详细的清单;教学经费和研究生经费严禁乘坐飞机,特殊情况需请主管我院的校领导签字 后方可报销;“985”项目及教学、研究生经费严禁列支餐费。;现金报销单张票据应严格控制在500元以内,超过500元应提前开支票,以控制现金流量。
四、根据国际合作交流处下发的“关于涉外事务报销审核签字的几点说明”中,强调了如下几点:
(一)日常性购买境外实验材料、发表国际论文、邮寄国际信件等,经学院审批后,国际处会签;
(二)涉外礼品来审核时报销单上必须注明礼品具体用途,经学院学院审批后,国际处会签;
注:有关涉外礼品:出国人员在国外原则上不赠送礼品;来访外宾若对方赠礼可以回礼。确有必要赠送礼品的,应本着节约从简的原则。一般赠送带有学校标记的纪念品(学校礼品中心有售)为宜。
(三)出国签证、机票、相关在外费用等领取支票、换汇和报销签字时须提供出国任务批件,国际处根据批件内容审签;
注:未按规定办理出国审批手续的,不能报销相关费用。
(四)使用学校经费邀请外国专家来校学术交流,应在专家来访前办理聘请手续,国际处按照经费使用规定审签;
(五)其余涉外费用,请根据校财务规定办理报批手续。国际处仅负责核实票据金额。
五、2007年1月实行新的差旅费报销标准后,不允许在差旅费当中报销各种杂费,包括办公用品、餐费、书费等,外地汽车票若实报实销,则不再领取30元/天的公杂补助。
财务办公室
2007-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