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看两会财政阳光惠三农

时间:2019-05-13 16:50: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阳春三月看两会财政阳光惠三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阳春三月看两会财政阳光惠三农》。

第一篇:阳春三月看两会财政阳光惠三农

阳春三月看两会 财政阳光惠三农

【镜头回放】

1.在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同时,今年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生存的“三农”问题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在今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针对“三农”的提案涉及土地整理、城镇化建设、现代农业发展以及农民的住房、养老、医疗等民生话题。去年北方遭遇干旱,对粮食收成造成影响,根据关注程度,粮食问题、土地问题和城乡社会保障问题成为“三农”问题中的重中之重。

2.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认为,民生问题不仅是重要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2011年中央财政的三分之二用于民生。

【专家解读】

“三农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两会代表和委员对“三农问题”中出现的新情况给予了关注和建议。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又是人口最多的国家,“三农问题”是基础,解决“三农问题”不仅要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都要有各自的解决之道,更是要把这三个问题看成一个有机结合体,相互影响,相互关联。

【考点链接】

孙中山先生提出了“民生”问题。新中国建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即土地改革运动、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中考预测】

角度一 新中国建立后,针对我国对三农政策的调整即土地改革运动、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考查其中的得与失以及由此得出的感悟。

角度二

结合中外知识分析各国农业政策所带来的结果及影响、意义的不同点,考查得失及启示。

角度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考查的重点,试题材料一般以图表、新闻、歌谣等形式出现,凸显试题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新题速递】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推进农业现代化,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确保农产品供给,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要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继续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大兴水利,全面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村土地开发整理,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大“三农”投入,完善强农惠农政策。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今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拟安排9884.5亿元,比上年增加1304.8亿元。继续增加对农民的生产补贴,加大政策性金融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请回答:

1.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它的政治纲领中就土地问题提出了什么主张?孙中山先生在新三民主义中有关“民生”的内容是什么?

2.南昌起义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上通过了有关土地问题的总方针是什么?

3.建国以来的三十年里,我国在处理三农问题上出现过哪些失误?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在农村实行的改革措施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

4.三农问题始终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它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5.请你用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关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始终关注三农问题。

6.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2011年两会关注的三农焦点问题有哪些?

7.从以上信息和对问题的探讨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参考答案:

1.平均地权;增加“耕者有其田”和节制在华外国资本。

2.开展土地革命。

3.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吹响改革的号角,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发展,增加了广大农民的收入,改变了农村的面貌。(大意相同即可)

4.极大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大意相同即可)

5.(1)土地改革,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使农民从政治经济上翻了身。(2)三大改造的完成,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3)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4)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

6.粮食生产、水利建设、农产品价格、农民工就业、城乡统筹、“三农”投入、强农惠农政策、农民增收、扶贫开发、农村活力、农村综合改革等等。

7.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并勇于改正错误;中国共产党敢于创新,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政党;中国共产党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等。

第二篇:从“三农”角度看两会

从“三农”角度看两会

又到了两会的日子,今年两会上我觉得大家对“三农问题”的期许格外珍重。

中国经济在“十一五”期间历经考验,完满收官。当中国经济稳步前行的时候,我们的生活也发生着很多变化。回顾“十一五”计划中,保障房、新医改、教育公平、低碳经济、农民增收,这些带着“十一五”特征的名词,都能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来自春天的温暖。

从2003年到2011年这7年时间当中,委员们提交了超过33957份有关“三农”问题的提案,这个比例是占整个提案的35%。可见群众的“三农”问题的关注度极高。如果说“十一五”期间,谁的幸福指数提升最快?我想很多农民朋友都会把手举得高高的。过去五年里,粮食连年丰收,农民人均年收入先后跨上4000元和5000元两道台阶,已经接近6000元。而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之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也顺利启动。千百年来,农民第一次过上了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活。

就拿百姓住房的一个例子来说:地处我国西南的贵州省,有4000多万人口,这里山川秀丽、民族众多、资源富集。但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属于地质灾害多发区,很多的农村百姓居住在偏远的山区、高寒地区,生活居住条件还比较艰苦。党中央、国务院,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对贵州人民的住房条件非常关心,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批示的,要把贵州农村危旧房的改造,列为全国农村危房改造的试点省,全面启动。如今贵州是全国第一个农村危房改造的试点省份,从2008年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以来,到2010年底,贵州省已完成60.17万户农村危房改造,目前还有130多万户危房需要改造。

在往年的“两会”中,人们关注的领域主要集中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三农”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有民革中央提出《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解决好土地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强化耕地质量建设,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建议;也有民建中央提交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的提案》、《在城镇化进程中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提案》;同时不乏民盟中央提交的《关于健全农村土地承包调整机制的提案》;与此同时九三学社也作了题为《18亿亩耕地既要保数量更要保质量》的发言。由此可见,耕地质量建设、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等问题已成为焦点中的焦点。此外,民主党派针对现代农业的发展也纷纷建言献策,农工党中央聚焦农业产业化发展。

在今年的两会中,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调研部部长蔡玲日前表示,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民建中央紧紧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民建联系经济界的特色,今年将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交38份提案。主要提案涉及实体经济、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管理、完善金融体系建设、“三农”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中央每年一号文件都与“三农”有关。今年,有关农业的提案有《关于加强我国粮食安全的提案》、《关于发展“农超对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型的提案》、《关于采取有效措施治理农产品重金属污染的提案》等6项。其中,在《关于发展“农超对接”(农超对接,指的是农户和商家签订意向性协议书,由农户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主要是为优质农产品进入超市搭建平台)、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型的提案》中,民建中央建议: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政策扶持力度,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制订农产品的生产标准;培育高效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

第三篇:关于财政对“三农”的投入

浅析财政对“三农”投入

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而在我国现阶段,当前农业、农村的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时期,农业基础设施,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滞后,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明显,我国农村人口众多,经济落后,农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不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而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为人类提供基本的生存条件,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工业化的起点和基础,稳定和发展农业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前提。国家的现代化必须包括农业产业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繁荣也没有整个社会的繁荣,而如果农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才是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只有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才是我们全国社会和人民最重要部分的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才是建立国民经济长期稳定的必由之路。

而我感觉国家对“三农”的投入最具有历史意义的还是,政府在2006开始取消了农业税,这无疑对农村、农业、农民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一下改变了农业这个大的社会环境的局面。从2003年以来,财政支农方面,除了已有的政策继续执行并加大力度外,一是提出并开始实施公共财政覆盖农村政策,新增教育、卫生、文化支出主要用于农村,同时在基本建设投资包括国债资金方面加大了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二是改变财政支农方式,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2004年,我国政府开始实行减征或免征农业税的惠农政策,到2005年已有近8亿农民直接受益。而对于农民朋友影响最大的一年恐怕是2005年,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9次会议经表决决定,《农业税条例》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同日,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46号主席令,宣布全面取消农业税,把这项惠农政策上升为国家法律。延续了2600年的“皇粮国税”走进了历史,农业税被全部取消,9亿中国农民将因此受益。历朝历代都靠着农民的税赋维持运转,农业税也成为农民负担中最大的一块。全面取消农业税是一种农民的解放,使广大农民手头得到真正的实惠,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但这远远不只是对农民朋友有重大的意义,对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稳定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加强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密切了党群关系都有着重大的作用。

第四篇:财政支农与三农发展

财政支农与三农发展

论文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三。农业是一项弱势产业,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慢,既受自然环境的约束,也受市场价格的制约,面临自然与市场的双重制约。农民问题,农村问题,农业问题这“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需要关注和解决的极其重要的工作任务。当前,“三农”问题是中国整个经济发展中关系全局的一个突出问题。我国正在发展的高峰阶段,所以很明显的可以看出,我国要想更好更快更准发发展就必须要解决三农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作出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各级财政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随着支农资金规模的不断扩大,宣传支农政策,管好用好资金,提高使用效益,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愈发重要。所以,国家要发展,就要决绝三农问题;要解决三农问题,就要在财政经济上给予农民和农村农业发展的一些补贴等政策。真正做到“支农”、“强农”、“惠农”。

论文关键词:财政,支农,三农,国家发展。

一、什么是财政支农

财政支持“三农”政策是沿着历史发展演变和不断加强的。共产党在取得天下的也是现在农村发展起来的,采取的也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课件农村的发展对一个国家是多么重要。所以,在国家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国家想要发展首先必须要解决三农问题。为了更好的落实这个问题,党和政府明确的提出了“财政支农”这个实质性名词。

在政策方面主要有以下这些:农作物良种补贴政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政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补助政策、生猪良种补贴政策、奶牛良种补贴政策、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政策、小型农田水利补助政策、节水灌溉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补助政策、退耕还林补助政策、测土配方施肥补助政策、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家电下乡政策、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农村医疗救助政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农村五保供养政策、自然灾害生活救助政策、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政策、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政策、关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的生活费补助政策、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政策。

财政支农政策主要可以概括为两大类:首先是支出政策,主要方式是投资、补贴、补助等;另一类是税收政策,主要方式是轻税,减免、退税等。

1.支出方面。中央财政政策有支持“三农”资金十五大类,包括基本建设投资(国债基金)、农业科学事业费、科技三项费用、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支出、农林水气等部门建设费、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水利建设基金等。这一口径是目前中央财政支持三农的最大口径,基本涵盖了中央支持三农发展的各个方面。

2.税收方面。国家财政对农业农村一直实行轻税和税收优惠政策。2006年我国取消了几千年以来的农业税,这是财政支农在税收方面的重大措施。在农产品加工增值税和出口退税上,国家财政对加工农产品增值税实行进项税抵扣政策,对农产品及加工出口品实行优先退税政策。

此外,国家财政还通过清理、取消各种不合理收费,减轻农民的额外负担。还通过利用外资支持农业农村的发展。

从我个人的观点而言,财政支农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少有所学,状有所用,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这不仅是财政支农需要解决的,这也是我们国家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具体要解决概括起来也就是“多予、少取、放活”。最重要的就是要“放活”。多予和少取只是国家在政策上给予三农发展的政策帮助,但三农问题需要得到解决真正靠的是农民自己。所谓“授之于渔”就是这个道理。

二、为什么要财政支农

“为什么需要财政支农”这个问题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就是“农民”、“农业”“农村”这三农问题在我们发展中占有的地位。我们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三,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据。夸张一点说就是我们解决了三农问题,就是解决了我们国家的发展问题。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家自立、社会安定的基础,是人类生存之本,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理解此问题时应注意三个方面:第一,从人类的存在和发展来看,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主要的物质生产部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第二,从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关系看,农业生产活动是人类生产活动的起点,没有农业的发展,就没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直接制约着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从农业与人民、国家的关系上看,农业的兴衰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农业的发展直接关系着人们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安定,以及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我国的经济在高速发展,GDP的快速增长也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可是就在这么高速发展的国家,农村和城市的差距实在太大了。农民占整个人口的四分之三,可是农民真正能享有的福利、生活条件、就业条件、医疗条件真的能和城市相比吗?就农村孩子的教学条件来说,许多农村的孩子连上学的条件都很差。我记得上次在电视里看到中央电视台一个节目,是帮助农村孩子圆梦的。在云南某个地区孩子们上学要翻过两座山,经过几条大河,有一次因为大雨河水上涨,导致两个孩子在放学途中因过河踩滑被大水冲走了„„两条无辜的小生命就这样夭折了。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事实。而许多城市的孩子不仅上学条件很好,还有更多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还能参加课外兴趣课堂,培养多种多样的才能。同样是祖国的花朵,而有太多的花朵因为许多外在条件的限制不能得到更好的呵护。

所以,就从孩子的教学条件来看,财政支农是必须的政策。太多像这样的农村孩子需要得到更好的照顾,不是一定要要求他们和城市里的孩子一样享受同样的现代化设施的待遇。起码能让他们在上学的途中能有条平稳的道路走,让他们能坐在不漏雨的教室上课,让他们有更多的兴趣爱好能得到培养„„

可见,财政支农政策是很有必要的。

三、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取得的成就

近年来,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各项支出的年均增幅超过了20%。其中中央财政对农民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达到1027.7亿元,增长了107.7%。巨额的财政支农资金犹如春天的甘霖,给广阔的农村大地带来了蓬勃的生机。

1.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2004年以来,围绕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一系列强农惠农的财政政策陆续实施。这些财政政策总体上可分为两类,即以“少缺为特征的税收政策和以“多予”为特征的支出政策。其中,以“四减免”为主的税收政策成功地实现了全面取消农业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目标,以“四补贴”为主的支出政策则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粮食生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同时,通过支持“六小工程”、“两免一补”、“三奖一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惠农政策,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2.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

由于财政支农资金连续多年稳定增长,农业发展形势良好,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居民对未来充满信心。在促进农业生产方面,2010年财政预算安排了165亿元用于对粮食生产大县的奖励,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同时,预算安排资金1022.8亿元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了农村基础设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2010年对种粮农民的农资综合直补、粮食直补两项直接补贴资金规模达到633亿元,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而在优化农民收入结构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方面,财政支农资金也起到了明显的导向作用。3.财政支农资金重点投向农村社会领域,提升了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近年来,我国公共财政重视改善民生,逐步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纳入保障范围。2008年,财政预算安排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资金1245.2亿元,比2007年增长96.5%,其中,支持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发展方面的支出611.4亿元,用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的支出90亿元。由于财政支农资金重点投向农村社会领域,农民享受的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从而提高了资金投入的有效性。到目前为止,我国约有1.4亿农村中小学生享受了免除学杂费和免费教科书政策,110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享受了生活补贴,逾8.15亿农民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4284万农村困难群众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还体现在资金投入形式灵活,能够及时地保证支农资金的需求。为了应对当前北方部分地区严重旱情,支持抗旱保收和春耕生产,财政部提前拨付农资综合补贴资金716亿元和粮食直补资金151亿元。同时,为农资综合补贴资金存量部分一次性全部提前拨付到各省份。由于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具有较高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较为充分地满足了农村、农业、农民对支农资金的需求,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4.加大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力度,有助于启动农村潜在的巨大需求

当前,“三农”面临较为严峻的发展形势,农民工就就业和农产品市场交易出现了一定困难,农业生产也面临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此情况下,我国更加重视“三农”工作,以保护和巩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基。

5.进一步扩大财政支农资金规模,有利于建立健全稳定的财政支农资金增长机制

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力保障,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这一机制正处于初步建立阶段。从形式上看,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趋势明显;从内容上看,我国财政支农资金渠道不断拓宽。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除了要求直接增长外,还要求间接增长。

目前,我国新增教育、卫生和文化支出主要用于农村;耕地占用税税率提高后新增收入主要用于“三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新农村建设;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用于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耕地开发、土地整理;从水电和矿产资源开发收益中安排资金扶持“三农”;利用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手段,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和吸引农民资金投入。此外,随着财政政策从“稳奖转为“积极”,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重要性愈发明显,而加大对“三农”的投入是优化支出结构的首要安排,是积极财政政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物质载体。由此可见,财政支农资金规模进一步扩大,有利于建立健全稳定的财政支农资金增长机制,有利于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

四、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存在的问题

1.财政支农投入资金不足,不符合相关政策法规的要求

根据网上的资料和数据显示,我国财政支农投入资金不足,不符合相关政策法规的要求。加入WTO后,我国农业面对的是高度竞争的国际市场。按照WTO《农业协议》我国农业综合支持率可以达到农业生产总值的8.5%,而日前仅为3.3%,“绿箱”政策12项支出(其中10项农业补贴)内容中我国有6项空白。因此,我国的财政支农政策在农业方面的投资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2.财政支农结构不合理

我国的财政支农在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投入不足,农业工作科研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足够重视。农业科技三项费用不仅绝对额较少,而且占财政支农支出的比重也较少。就比如说像袁隆平这样的“杂交水稻之父”,他发明的杂交水稻解决了多少人的温饱问题,不仅是我国的,还有世界人民的温饱问题。想想,如果我国的财政支农政策中对农业科技三项费用的投入加大,那么在农业创新发展的这方面,我们国家还是有很大的创新和发展空间。不一定说要有第二个第三个这样的袁隆平出现,只是如果在农业科研方面的投入增加了,那么农业科技的创新也可以为三农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根据数据调查显示,我国的农业科技贡献率约为40%,而发达国家早已达到70%—80%,如果我国的农业科技储备增加,成果转化率提高,那么农业潜力将会得到更大的释放。

3.财政支农方式不佳,成本高

财政支农方式不佳突出的表现在农业补贴过多的用在流通环节。2000年-2010年,每年用于粮、棉、油、糖流通环节的补贴在500亿-1100亿元左右,占农业支持总量的30%左右,占国家政策性补贴支出的70%左右,根据财政部农业司有关专家分析:国家通过对粮食流通企业的补贴方式来简直补贴农民,需要好肥7元钱才能使农民得到1元钱。这样就在流通环节浪费了太多的人力无力尤其是财力,加大了财政补贴的成本,而且流通环节太复杂了,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太小,效果不好。

4.强农惠农补贴政策有待改进

在这方面来说,对于强农惠农的补贴资金项目多,资金散。从最初的粮食直接补贴、综合补贴,水稻良种补贴到油菜补贴、能繁母猪补贴、棉花补贴等,范围越来越广,项目越来越多。但是综合平均下来说,农民实际得到的补贴金额并不多。就像是钱是花出去了,但是没有用在刀刃上,从根本上来并没有解决农民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五、完善“十二五”时期财政支农政策建议

在“十二五”时期,要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农投入体系,积极探索财政支农新体制,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构建财政支农政策监督体系。

1.建立财政支农政策监督体系

我们在上面提到了财政支农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其中有一点提到了财政支农政策的流通环节复杂,加大了成本。而在这些复杂的流通环节中,很容易出现资金流通时一级一级往下流通减少的问题。所以要规范财政支农资金的的统一使用,探索合理简洁的财政资金拨款方式,而且还要经常性的开展对支农资金、惠农补贴资金的检查。

2.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力度

首先要建立中、长期整合支农资金规划。规划可以是10年一个周期,规划内容有农业项目建设具体范围、项目名称、资金投入额度等。其次实行资金备案制,对中央、省、市安排的农业专项资金,由县市区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论证后,编制报告,逐级上报相关部门进行备案。

3.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健全完善的农村社保制度首先要有法可依,那么就需要健全立法。为农村的社保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有力的法律保证。这样做可以使农村社保资金在“阳光”下得到合理的运用,另一方面体现了政府在这方面工作的公平透明公正,也让老百姓放心。切实解决农民人民的生活问题。

4.加强财政补贴资金的合理运用

在前面的问题中,我们分析了财政支农政策在强农惠农补贴政策有待改进。这就是说在以后是时间里,我们在财政支农的资金运用上不要广撒网,涉及到许多方方面面,而应该着重加强在几个重要的方面。比如说在农村教育方面、医疗方面、住房问题、农村低保五保户等方面,这些农民需要迫切解决的方面。这样农民在某个迫切需要解决的方面得到的补贴金额也多了,需要真正的解决的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中华会计函授学校组,2010-10-1,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王伟、杨锐、李东升,“十一五”财政支农政策存在问题及“十二五”对策建议,《地方财政研究》2010/12/第12期 [3]朱宏升,《入世背景下大连财政支农政策选择》[A],中国三农问题研究获奖优秀论文选编(2004)[4] [4]龚蜜,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调整[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第五篇:创新求突破 倾情惠三农

创新求突破 倾情惠三农

——人保财险淮安市分公司提升农险服务纪实

春华秋实又一年,硕果累累丰收景。

转瞬之间,淮安市委市政府放开洪泽县政策性农业保险竞争已一年有余。竞争迸发了活力,人保财险独家中标洪泽县农业保险,从此开启了服务淮安三农事业之路,卓有成效的工作引领和提升了淮安农业保险的发展层次。如今,在淮安市委市政府和洪泽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该公司农险触角已经延伸到全市各个县区,成为当地三农事业可以依靠的保护伞,人保农业保险品牌在淮安大地成为一块闪耀的金字招牌,得到了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农户的认可和赞赏。

回望一年多来人保财险服务三农走过的每一步,无不凝聚着辛勤的汗水和不竭的创新智慧。

创新思路——借势发力放大效应

淮安是农业大市,让农民群众走上致富路是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一大重点。着眼大局,人保财险创新思路,推动农业保险创新发展,着力在富农上下功夫,在强农上寻突破,在惠农上做文章。

农险为何能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取得长足发展?人保财险淮安市分公司总经理王胜坦言,关键在于全市各级地方政府的有力领导和信任支持,政府主导、倾情参与、联办共保,是公司切入农业保险发展的关键点。一年多来,公司将农业保险作为“一把手工程”和政府交办的政治性任务,积极工作,不辱使命,以过硬的工作实绩得到了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的认可。截至目前,已累计承保种植业120万亩,养殖业844万头(只),共为全市农业生产提供10亿元的风险保障,让1万多户农户受益。洪泽县委农工部领导因此荣获全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急农所需、拓展险种,放大支农效应,是公司走出的一条新路径。高效设施农业保险不仅能够迅速扩大农险多样化和覆盖面,还可以更多争取中央及省财政补贴,对于迅速壮大农村经济具有重要作用。人保财险加强对各县调研,大胆创新,先后开办了蔬菜大棚、育肥猪、能繁母猪、鸡、鸭、鹅、螃蟹以及露地水生蔬菜等多种高效设施农业保险。目前,该公司的高效设施农险已基本涵盖全市高效农业类别,多个创新险种成为独家特色。累计承保育肥猪55万头,蔬菜大棚4万亩,家禽789万只,露地水生蔬菜7084亩,高效设施农险占比达到45%,居全市前列,为全市高效农业承担风险保障近4亿元。农业保险作为一件新兴事物,要得到农民的认同,必须加强宣传。为此,人保财险始终把创新农险宣传放在突出位置。该公司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深入宣传参加农业保险的意义。采用农民喜闻乐见的漫画、挂历、致农民朋友一封信等方式宣传,累计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同时,建好“一站一台”,即创办农险网站、建立短信平台,及时将农业政策信息、出险理赔情况等告知农民。通过多渠道立体式宣传,人保农险逐渐得到群众认同,有效提高了农户的保险意识。

精品服务——打造农险金字招牌

以服务打造品牌,以品牌开拓市场。人保财险始终把打造农险精品服务作为实现农险持续稳健发展的基础,逐渐由单一的承保、理赔服务向构筑全方位“三农”服务体系探索。

——服务能力日臻完善。公司从队伍、网络和技术三个方面全面提升农险基础服务水平。总经理亲自分管农险工作,并组建一支宣传、承保、理赔、服务专职队伍,配备专用车辆及设备,为农业保险运行做好充分准备。致力于服务平台前置,市公司设立农险部,各县区支公司配备专职农险人员,乡镇、村设立三农保险服务站、点,配备电脑、相机、人员等。公司不断延伸服务领域,先后与气象、农业等部门合作制定了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和灾害天气预警、病虫害预警机制,并加强抢险自救指导,科学评估灾情损失。

——高效理赔保驾护航。投保农险,农户最直接的愿望就是在灾害发生后能够及时、足额得到补偿。对此,人保财险把提升农险理赔服务水平作为农险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农险理赔绿色通道,实行农险理赔高效原则,以“简、短、快”为目标,不断简化理赔手续,确保报案当天到现场,查勘到户,损失确定到户,定损结果公示7天,赔付资金在确定损失后20日内通过“一折通”支付到户。

为了能为农户提供更优更好的快速理赔服务,该公司还成立了由种植、养殖、畜牧兽医等多位专家组成的农险专家组,参与理赔工作,确保农险定损核赔的准确性,提高了理赔效率。一年多来,累计赔付500多万元,惠及农户1万多户,得到了政府和农户的广泛好评,至今未发生一起理赔投诉案件。

——网点建设演绎新篇。承办之初,人保财险就明白,必须有一支在基层一线长期服务农户、同农户建立深厚感情且深受基层政府信任的保险服务队伍和基层服务网点,才能把农险工作做好、做实。因此,该公司积极筹措资金,用于农村保险网点建设和队伍建设,努力构建完备的市、县、乡、村四级农村保险服务网络。

三农服务站作为农业保险和农经服务有机融合的重要途径,对农民了解农业政策、保险服务和理赔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保财险深谙这一道理。该公司高度重视三农服务站建设工作,在市县农工部的直接领导下,全面推进三农服务站和农村服务点建设。目前,公司已投入200多万元资金建成10个乡镇三农服务站,这在淮安既是首批也是最好的农经和保险服务大厅。人保卓有成效的三农服务站建设工作得到了各方肯定,全国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调研组先后视察站点建设,市委副书记练月琴、市政协副主席朱毅民、洪泽县委县政府领导也多次视察并高度评价了市人保三农服务站建设。

良性互动——构建多元保障体系

在积极参与政策性农险、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人保财险以创新发展为路径,跳出农险做保险,努力构建农险的全面保障体系,荣获人保集团“农村保险业务开拓奖”。

规范运作是农业保险健康发展的基础。2012年10月24日,国务院颁布《农业保险条例》,成为指导和规范农险发展、保护农民权益的重要法规。公司将该条例作为指导农险工作的规范,在农险经营中,不断完善承保信息公开和理赔结果公示等规范运作机制,并按照“五公开、三到户”的基本要求,实现承保到理赔全流程的公开,从而保障农户合法权益,确保把农业保险这项支农惠农政策办得更好更实,办出更大成效。

如何将政策性农险提高到更高层次上发展,更好地服务和支持新农村建设?健全发展机制成为淮安各级政府和人保公司的共识。该公司健全管理机制,高度聚焦,选择最能撬动业务发展的环节,并配套相应的管理措施。健全考核机制,对农险业务考核因地制宜,体现政策性作为关键原则。健全沟通机制,建立政府、农户、保险公司有效的沟通机制,定期召开促展委、种养大户恳谈会,共同探讨农险推进工作,合力推动农险发展。

“政府越信任,我们就要做的更好”。这是总经理王胜经常告诫员工的话。该公司农业保险从起步到发展,从探索到成熟,农险产品也由开办之初的5种发展到如今20多种,基本涵盖淮安所有种植业和养殖业。同时,开拓多项增值服务,如恶劣天气或灾害发生时启动应急预案,发布灾情预警信息,提醒应对灾害等,这些增值服务也得到了广泛好评。“政府主导,联办共保”模式下的农业保险正有力地服务淮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四化同步”等战略部署,无疑为农业保险发展创造了巨大的机遇和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保财险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更深层次、更广范围地参与到全市农业保险工作中去,为淮安广大农民兄弟铸就“致富梦”贡献智慧与力量。

淮安市委市政府放开洪泽农险竞争后,洪泽农业保险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有力地支持了洪泽三农事业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进一步深化改革再次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旋律,淮安“联办共保”模式下的农业保险也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正如淮安市委领导批示,全市要进一步放开农险竞争机制,改革农险运作模式,提升发展层次,迎来淮安三农事业更加美好的明天。

下载阳春三月看两会财政阳光惠三农word格式文档
下载阳春三月看两会财政阳光惠三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从历史看“三农”问题

    从历史看“三农”问题摘要:“三农”问题是由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及其相互作用形成的全局性的系统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由于农业在我国的地位较重,我国的历史情况......

    县级财政支持三农发展的建议

    县级财政支持三农发展的建议近年来,中央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投入力度,城乡发展不均衡的状况有所改变,农民增收致富的步伐明显加快,农村环境面貌有效改善,农业种植的科技含量稳步提......

    县财政支持服务三农工作汇报

    县财政支持服务三农工作汇报 县财政支持服务三农工作汇报2007-02-02 21:55:19按照县委县政府近年关于“三农”工作和贯彻落实中央号文件的总体部署和目标任务的要求,我县的农......

    县财政支持服务三农工作汇报

    按照县委县政府近年关于“三农”工作和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的总体部署和目标任务的要求,我县的农业财政工作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贯彻新时......

    解决“三农”问题的财政对策探讨

    解决“三农”问题的财政对策探讨 一、“三农”问题的概述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

    解决“三农”问题的财政对策探讨

    解决“三农”问题的财政对策探讨 一、“三农”问题的概述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

    服务三农提形象 打造网络惠民生

    服务三农提形象打造网络惠民生——迁西县供销合作总社 迁西县地处燕山南麓、长城脚下,是一个“七山一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纯山区。全县总面积1439平方公里,37万人口、......

    一事一议惠民生,科学理财促三农

    一事一议惠民生,科学理财促三农 ---县财政局用“一事一议”奖补方式 支持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社会效益明显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县财政局紧紧围绕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