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
学生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确保教学秩序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2004年初,原中共上海市教育工作委员会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布了《关于加强上海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试行)》。一年来,上海加强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获得明显成效。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学生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课题;学生辅导员队伍在综合素质、数量结构、职责定位、体制机制等方面也存在一些亟待研究和解决的新问题。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精神,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上海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现提出如下若干意见。
一、指导思想与工作定位
1、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和会议精神,不断优化学生辅导员队伍,为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开展全面素质教育提供保证。
2、学生辅导员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是高校教师队伍和党政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学校党委、行政委派到基层院系并接受所在院系党政领导的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
3、高校党委和行政要高度重视学生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在选聘、任用、管理、教育、培养和发展等各个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为这支队伍的建设提供政策、制度保证,创造良好条件。
二、严格选聘与合理配备
4、要按照“高进、明责、精育、严管、优出”的方针建设一支以专业化为目标、专兼职结合的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要物色高素质的合适人员担任学生辅导员工作,明确学生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为学生辅导员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5、要坚持学生辅导员的选聘标准。担任学生辅导员原则上应是中共党员,并且应政治立场坚定,品行端正,具有奉献精神,有一定的学科专业背景,具备良好的思想工作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做到讲政治、懂教育、能敬业、有素质、会实践。要在品学兼优的毕业生和优秀中青年专业教师中选聘学生辅导员。可以优先选留硕士以上的优秀毕业生担任学生辅导员;可以专门划出适当比例的免试直升研究生名额,用于从中共党员的优秀本科毕业生中选留学生辅导员。要在源头上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注意在二、三年级学生中挑选优秀的人才,尽早进行跟踪培养。
6、严格选聘程序,采取组织推荐和公开招聘相结合的方式择优选聘学生辅导员;对专职学生辅导员候选人实行“公示”制,听取师生的意见。
7、学生辅导员的配备,一般要按1:120的比例配备本专科生学生辅导员。专职学生辅导员还可兼任学生党支部书记、院系团委、团总支书记等职。
8、要根据实际情况按一定比例配备研究生辅导员。研究生辅导员应由具有硕士学位或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的教师担任。学校党政领导班子中应有专人分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对研究生数量达到一定规模的学校,要成立党委研究生工作部。要强化研究生专业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道德素质培养方面的职责,落实责任制。
9、学生辅导员的配备,应坚持专兼职相结合的原则。除了一定比例的专职学生辅导员以外,可以配备兼职学生辅导员。兼职学生辅导员包括专业教师、免试直升研究生、在读研究生等。学生辅导员可以配在班、年级中,也可以配在专业、二级学科、实验室、课题组或学生生活园区(宿舍楼)中。辅导员队伍中应保证有一定比例的专职学生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兼任学生辅导员。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尝试在院系设立职业发展、心理咨询、园区住楼等专业辅导员,力争在学生辅导员队伍中培养一批既有专业背景,又有实践经验,专门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和党政管理工作的职业型工作者。
三、岗位职责与工作要求
10、学生辅导员的职责是: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和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开展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学生德育工作,并从以教育为出发点的管理和服务等各个方面指导学生的成长。
11、学生辅导员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形势政策教育,道德法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发展指导;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目标、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法制意识、良好的品行操守及健康的心理。要与学生实行“三同”(同吃、同住、同学习),深入学生,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做好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
12、学生辅导员要结合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开展日常管理和服务育人工作。加强学生的学风建设,做好综合测评、考核奖惩等工作;关心学习、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做好帮困助学工作,特别要关心生理、心理方面有障碍和疾患的学生;加强与任课教师及学生家长的联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13、学生辅导员要承担有关课程的教学工作,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职业发展指导”等。学校要鼓励学生辅导员开设各种人文和大学生活指导类的选修课程,并为学生辅导员开设课程积极创造条件。有条件的学生辅导员也可开设部分专业课。
14、学生辅导员要指导学生党团建设,指导学生开展青年志愿培养学生骨干,搞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学生辅导员要积极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课外创新和社团活动。
15、学生辅导员要主动研究工作对象和环境的变化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工作的思路和方法。要组织协调社会教育资源,以创新精神研究运用多种新的工作载体,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四、教育培养与工作条件
16、学校党委和学生工作部门要加强学生辅导员的专业化培养。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特别要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教育,同时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职业发展指导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
17、要着力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加强对学生辅导员的岗位培训,将对学生辅导员的岗位培训作为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纳入工作的整体安排。严格对辅导员的岗前培训,推行“先培训、后上岗”的准入制,坚持岗前培训、日常培训和骨干培训相结合。
18、要设立市级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专项经费,用于表彰、培训、科研和考察活动;建立学生辅导员培训基地,对学生辅导员实行岗前和在岗培训;有计划地组织优秀学生辅导员到国内外进行学习考察;为40岁以下的专职学生辅导员攻读高一级学位或进修相关课程创造条件;建立学生辅导员协作组,每年举办辅导员论坛,定期开展工作研究和交流。
19、要为学生辅导员开展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要在学生宿舍区内建立工作和生活单元;为学生辅导员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设施和条件。
20、兼职学生辅导员的职务聘任,要充分考虑其所兼职工作的特点,科学合理地折算工作量,并将其在做兼职学生辅导员时的工作实绩作为职务评聘的重要条件。
21、各高校要根据学生辅导员的岗位特点和要求评聘职务。学生辅导员队伍是高校教师队伍的一部分,要健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职务系列,可以分别设立初级、中级、副高、正高职务。有条件的高校应对学生辅导员晋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列职务单列指标;其他高校可参加上海市思想政治教育系列职务评聘。要将学生辅导员的工作实绩作为职务评聘的重要条件,成绩突出的可破格晋升。要进一步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系列职务评聘工作的领导,完善评聘办法;党政分管学生德育工作的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与上海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评议组。
22、要在评优、出国进修访问等方面为学生辅导员单列指标。
五、规范管理与科学考核
23、党委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是代表校党委管理学生辅导员的主要职能部门,党委组织部门、行政人事部门要积极参与学生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在校内综合改革中要根据学生数量按一定比例设置学生辅导员的工作岗位,确定编制,统一管理。
24、要建立和完善学生辅导员队伍的考核体系。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学生辅导员工作考核的指导意见;各高校党委要建立学校学生辅导员工作考核体系。对学生辅导员的考核应由学生工作等部门、院系和学生共同参与,考核指标应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力求科学公正。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辅导员,学校和院系应给予奖励和表彰,并在升级、升等、推优中予以优先考虑;对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学生辅导员应调离岗位,作为学校待聘人员或进入社会人才市场。
25、原市教育党委、市教委1998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有关学生辅导员的政治、生活待遇的规定继续执行。各高校要设立学生辅导员岗位津贴和奖励基金,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中给予辅导员相应的岗位津贴,对工作出色的学生辅导员予以奖励。
六、培养选拔与合理分流
26、要高度重视学生辅导员的教育、培养和提高,要把学生辅导员队伍作为高校青年后备干部、党政管理骨干、学科专业骨干培养和选拔的重要源头之一。
27、要重视辅导员的个人发展,畅通辅导员的业务发展出口,鼓励有志于学生工作的辅导员走职业化道路。党委学生工作部门、组织部门和所在院系党政领导应对学生辅导员的培养制定计划,落实措施,健全机制。对其中特别优秀者要列入青年后备干部培养计划,推到学校重要岗位任职;推荐选拔校级党政领导干部,要继续强调优先从有专职或兼职从事学生工作经历的同志中产生。
28、从事学生辅导员工作一定时间并且表现突出者,如选择从事教学科研岗位工作,学校应安排其一定时间的专业进修。对愿意从事社会其它工作的同志,学校要积极向外推荐和输送。
29、要畅通工作的信息流和人才流。加强专兼职辅导员间的相互流动,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之间的相互兼职,辅导员队伍与学校专业教师队伍、行政管理队伍的相互交流,学校和社会间的相互贯通,努力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大循环”。
七、加强队伍建设的领导,推动合力育人
30、高校党委书记和校长要切实承担起加强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责任,把这支队伍既作为当前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使用,又作为未来党政领导干部和教学、科研、管理干部队伍的后备力量培养。要统筹规划、完善政策、严格要求、健全机制。党政各职能部门要通力合作,形成合力,把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31、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仅是学生辅导员的工作,学校所有教师、干部、员工都应该承担育人的责任。要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理念,全面做好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工作。
32、要按专业、按年级配导师,导师要深入学生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和思想动态,关心学生的成长;导师与辅导员要密切联系,明确分工。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按学生小组配备导师,鼓励更多的专业教师担负本科生导师职责。加大对导师的考评力度,增加导师工作在专业教师工作考评中的权重。
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人。高校研究生导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更要在思想品德、学术道德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要在《高校研究生导师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严格落实育人职责。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作为导师遴选、专业教师职称晋升、评优评奖的重要指标。
33、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要充分发挥教师在全员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学校要把对教师的育人要求纳入教师的工作职责之中,并把履行育人职责的情况作为教师业绩考核、岗位聘任和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
34、要在学校的党政管理干部和广大职工中强化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树立管理就是服务,服务也是育人的观念,把育人作为管理、服务的重要目标,寓教育引导学生于日常的管理和服务之中。
八、其它
35、本《意见》适用于高校学生工作者队伍建设。高校党委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学生工作部(处)、研究生工作部(处)、团委从事学生工作的人员,院(系)分党委(党总支)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分团委(团总支)书记等队伍的建设,有关内容可以参照本《意见》。
36、各高等院校可根据本《意见》的精神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篇: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 学生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确保教学秩序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2004年初,原中共上海市教育工作委员会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布了《关于加强上海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试行)》。一年来,上海加强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获得明显成效。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学生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课题;学生辅导员队伍在综合素质、数量结构、职责定位、体制机制等方面也存在一些亟待研究和解决的新问题。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精神,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上海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现提出如下若干意见。
一、指导思想与工作定位
1、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和会议精神,不断优化学生辅导员队伍,为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开展全面素质教育提供保证。
2、学生辅导员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是高校教师队伍和党政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学校党委、行政委派到基层院系并接受所在院系党政领导的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
3、高校党委和行政要高度重视学生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在选聘、任用、管理、教育、培养和发展等各个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为这支队伍的建设提供政策、制度保证,创造良好条件。
二、严格选聘与合理配备
4、要按照“高进、明责、精育、严管、优出”的方针建设一支以专业化为目标、专兼职结合的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要物色高素质的合适人员担任学生辅导员工作,明确学生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为学生辅导员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5、要坚持学生辅导员的选聘标准。担任学生辅导员原则上应是中共党员,并且应政治立场坚定,品行端正,具有奉献精神,有一定的学科专业背景,具备良好的思想工作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做到讲政治、懂教育、能敬业、有素质、会实践。要在品学兼优的毕业生和优秀中青年专业教师中选聘学生辅导员。可以优先选留硕士以上的优秀毕业生担任学生辅导员;可以专门划出适当比例的免试直升研究生名额,用于从中共党员的优秀本科毕业生中选留学生辅导员。要在源头上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注意在二、三年级学生中挑选优秀的人才,尽早进行跟踪培养。
6、严格选聘程序,采取组织推荐和公开招聘相结合的方式择优选聘学生辅导员;对专职学生辅导员候选人实行“公示”制,听取师生的意见。
7、学生辅导员的配备,一般要按1:120的比例配备本专科生学生辅导员。专职学生辅导员还可兼任学生党支部书记、院系团委、团总支书记等职。
8、要根据实际情况按一定比例配备研究生辅导员。研究生辅导员应由具有硕士学位或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的教师担任。学校党政领导班子中应有专人分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对研究生数量达到一定规模的学校,要成立党委研究生工作部。要强化研究生专业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道德素质培养方面的职责,落实责任制。
9、学生辅导员的配备,应坚持专兼职相结合的原则。除了一定比例的专职学生辅导员以外,可以配备兼职学生辅导员。兼职学生辅导员包括专业教师、免试直升研究生、在读研究生等。学生辅导员可以配在班、年级中,也可以配在专业、二级学科、实验室、课题组或学生生活园区(宿舍楼)中。辅导员队伍中应保证有一定比例的专职学生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兼任学生辅导员。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尝试在院系设立职业发展、心理咨询、园区住楼等专业辅导员,力争在学生辅导员队伍中培养一批既有专业背景,又有实践经验,专门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和党政管理工作的职业型工作者。
三、岗位职责与工作要求
10、学生辅导员的职责是: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和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开展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学生德育工作,并从以教
育为出发点的管理和服务等各个方面指导学生的成长。
11、学生辅导员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形势政策教育,道德法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发展指导;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目标、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法制意识、良好的品行操守及健康的心理。要与学生实行“三同”(同吃、同住、同学习),深入学生,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做好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
12、学生辅导员要结合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开展日常管理和服务育人工作。加强学生的学风建设,做好综合测评、考核奖惩等工作;关心学习、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做好帮困助学工作,特别要关心生理、心理方面有障碍和疾患的学生;加强与任课教师及学生家长的联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13、学生辅导员要承担有关课程的教学工作,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职业发展指导”等。学校要鼓励学生辅导员开设各种人文和大学生活指导类的选修课程,并为学生辅导员开设课程积极创造条件。有条件的学生辅导员也可开设部分专业课。
14、学生辅导员要指导学生党团建设,指导学生开展青年志愿培养学生骨干,搞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学生辅导员要积极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课外创新和社团活动。
15、学生辅导员要主动研究工作对象和环境的变化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工作的思路和方法。要组织协调社会教育资源,以创新精神研究运用多种新的工作载体,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四、教育培养与工作条件
16、学校党委和学生工作部门要加强学生辅导员的专业化培养。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特别要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教育,同时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职业发展指导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
17、要着力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加强对学生辅导员的岗位培训,将对学生辅导员的岗位培训作为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环
节,纳入工作的整体安排。严格对辅导员的岗前培训,推行“先培训、后上岗”的准入制,坚持岗前培训、日常培训和骨干培训相结合。
18、要设立市级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专项经费,用于表彰、培训、科研和考察活动;建立学生辅导员培训基地,对学生辅导员实行岗前和在岗培训;有计划地组织优秀学生辅导员到国内外进行学习考察;为40岁以下的专职学生辅导员攻读高一级学位或进修相关课程创造条件;建立学生辅导员协作组,每年举办辅导员论坛,定期开展工作研究和交流。
19、要为学生辅导员开展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要在学生宿舍区内建立工作和生活单元;为学生辅导员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设施和条件。
20、兼职学生辅导员的职务聘任,要充分考虑其所兼职工作的特点,科学合理地折算工作量,并将其在做兼职学生辅导员时的工作实绩作为职务评聘的重要条件。
21、各高校要根据学生辅导员的岗位特点和要求评聘职务。学生辅导员队伍是高校教师队伍的一部分,要健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职务系列,可以分别设立初级、中级、副高、正高职务。有条件的高校应对学生辅导员晋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列职务单列指标;其他高校可参加上海市思想政治教育系列职务评聘。要将学生辅导员的工作实绩作为职务评聘的重要条件,成绩突出的可破格晋升。要进一步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系列职务评聘工作的领导,完善评聘办法;党政分管学生德育工作的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与上海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评议组。
22、要在评优、出国进修访问等方面为学生辅导员单列指标。
五、规范管理与科学考核
23、党委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是代表校党委管理学生辅导员的主要职能部门,党委组织部门、行政人事部门要积极参与学生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在校内综合改革中要根据学生数量按一定比例设置学生辅导员的工作岗位,确定编制,统一管理。
24、要建立和完善学生辅导员队伍的考核体系。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学生辅导员工作考核的指导意见;各高校党委要建立学
校学生辅导员工作考核体系。对学生辅导员的考核应由学生工作等部门、院系和学生共同参与,考核指标应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力求科学公正。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辅导员,学校和院系应给予奖励和表彰,并在升级、升等、推优中予以优先考虑;对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学生辅导员应调离岗位,作为学校待聘人员或进入社会人才市场。
25、原市教育党委、市教委1998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有关学生辅导员的政治、生活待遇的规定继续执行。各高校要设立学生辅导员岗位津贴和奖励基金,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中给予辅导员相应的岗位津贴,对工作出色的学生辅导员予以奖励。
六、培养选拔与合理分流
26、要高度重视学生辅导员的教育、培养和提高,要把学生辅导员队伍作为高校青年后备干部、党政管理骨干、学科专业骨干培养和选拔的重要源头之一。
27、要重视辅导员的个人发展,畅通辅导员的业务发展出口,鼓励有志于学生工作的辅导员走职业化道路。党委学生工作部门、组织部门和所在院系党政领导应对学生辅导员的培养制定计划,落实措施,健全机制。对其中特别优秀者要列入青年后备干部培养计划,推到学校重要岗位任职;推荐选拔校级党政领导干部,要继续强调优先从有专职或兼职从事学生工作经历的同志中产生。
28、从事学生辅导员工作一定时间并且表现突出者,如选择从事教学科研岗位工作,学校应安排其一定时间的专业进修。对愿意从事社会其它工作的同志,学校要积极向外推荐和输送。
29、要畅通工作的信息流和人才流。加强专兼职辅导员间的相互流动,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之间的相互兼职,辅导员队伍与学校专业教师队伍、行政管理队伍的相互交流,学校和社会间的相互贯通,努力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大循环”。
七、加强队伍建设的领导,推动合力育人
30、高校党委书记和校长要切实承担起加强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责任,把这支队伍既作为当前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使用,又作为未来党政领导干部和教学、科研、管理干部队伍的后备力
量培养。要统筹规划、完善政策、严格要求、健全机制。党政各职能部门要通力合作,形成合力,把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31、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仅是学生辅导员的工作,学校所有教师、干部、员工都应该承担育人的责任。要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理念,全面做好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工作。
32、要按专业、按年级配导师,导师要深入学生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和思想动态,关心学生的成长;导师与辅导员要密切联系,明确分工。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按学生小组配备导师,鼓励更多的专业教师担负本科生导师职责。加大对导师的考评力度,增加导师工作在专业教师工作考评中的权重。
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人。高校研究生导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更要在思想品德、学术道德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要在《高校研究生导师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严格落实育人职责。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作为导师遴选、专业教师职称晋升、评优评奖的重要指标。
33、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要充分发挥教师在全员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学校要把对教师的育人要求纳入教师的工作职责之中,并把履行育人职责的情况作为教师业绩考核、岗位聘任和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
34、要在学校的党政管理干部和广大职工中强化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树立管理就是服务,服务也是育人的观念,把育人作为管理、服务的重要目标,寓教育引导学生于日常的管理和服务之中。
八、其它
35、本《意见》适用于高校学生工作者队伍建设。高校党委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学生工作部(处)、研究生工作部(处)、团委从事学生工作的人员,院(系)分党委(党总支)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分团委(团总支)书记等队伍的建设,有关内容可以参照本《意见》。
36、各高等院校可根据本《意见》的精神制定实施细则。
第三篇: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见
发布日期:2011-8-31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皖发〔2005〕8号)精神,切实加强我省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24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任务
1.辅导员的身份定位。辅导员是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管理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事务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
2.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主要任务是:
(1)协助学校做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积极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2)密切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协助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自我意识、自我调节、承受挫折的能力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3)深入了解和准确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把握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不断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迅速报告并化解矛盾冲突,参与处理有关突发事件,维护好校园安全和稳定;
(4)落实好对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的有关工作,积极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5)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6)指导学生党团组织和班委会建设,做好各类学生骨干的选拔和培养工作,发挥他们在教育、团结和联系大学生方面的优势作用;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积极组织开展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以及素质拓展等方面的活动,营造优良的校风和学风;
(7)辅导员可兼任学生党支部书记、院(系)团组织负责人等相关职务。辅导员应主动与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共同做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承担形势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党课和团课等课程的教学工作,积极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
要严格按照教育部24号令的相关规定,杜绝专职辅导员兼职过多、精力分散现象,保证辅导员集中精力做好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二、辅导员的配备与培养
3.辅导员的配备。高校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辅导员的配备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在
此基础上,起码做到每个院(系)的每个年级都配备专职辅导员,每个班级都应配备一名兼职或专职班主任。凡是招收研究生的高校均须配备专职研究生辅导员,专职研究生辅导员由具有硕士学位或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的教师担任,具体比例参考本、专科生配备的标准执行。
4.辅导员的选聘。专职辅导员选聘应当坚持如下标准: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原则上是中共党员;道德品质优良,作风正派,身心健康,乐于奉献,潜心教书育人,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接受过系统的上岗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有条件的高校可在免试推荐的研究生中择优选聘辅导员,工作2至3年后,再攻读研究生学位。高校实行辅导员试用期制度,试用期为一年,试用期满考核合格后方可继续留任。兼职辅导员可从党员专业教师、党政管理人员或党员研究生中选聘,兼职辅导员任期一般不少于2年,期间应将主要精力用于辅导员工作。
5.辅导员选聘工作的组织。辅导员选聘工作要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采取组织推荐和公开招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高校组织人事、学生工作部门和院(系)等相关单位应按照辅导员任职条件,通过笔试、面试、考察等相关程序做好辅导员选聘工作,并在一定范围内对拟选聘的辅导员进行公示,听取师生意见。
6.辅导员的教师职务评聘。高校应结合学校实际,按各校统一的教师职务岗位结构比例合理设置专职辅导员的教师职务岗位。专职辅导员可以按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的资格条件评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
或其他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职务。坚持工作实绩、科学研究能力和研究成果相结合的原则,对于申报中级及以下专业技术职务的应侧重考察工作实绩。省教育厅和具有高级职称评审资格的高校,对辅导员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可在其申报的学科组内将专职辅导员作为单独类别,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考虑。
7.辅导员的岗位津贴。由于辅导员工作性质、方式的特殊性和工作时间的不确定性,高等学校要设立辅导员岗位津贴。因工作调动等原因不在辅导员岗位上继续工作的,不再领取该岗位津贴。
8.辅导员的培训。支持教育部及省级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建设,加强对全省高校辅导员进行系统的上岗培训、岗位培训、骨干研修培训、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及在职学历提高或进修工作;有计划地组织优秀辅导员进行学习考察;鼓励和支持开展辅导员工作研究,举办辅导员论坛,进行学术研究和工作交流。建立和完善辅导员上岗培训、岗位培训及骨干研修的系统化培训体系,实行辅导员“先培训、后上岗”的准入制。学校要有计划地安排辅导员进行脱产、半脱产或在职培训进修。辅导员每工作2至3年,必须参加一次省级及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骨干研修培训。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设立辅导员培训基地建设专项经费。高校应按生均不少于 10元的标准设立本校的辅导员队伍专项经费,用于辅导员的表彰、培训、科研和考察活动。
9.支持开展辅导员科研活动。省教育厅每年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列出专项支持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学校要积极支持、鼓励辅导员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和思想政治教育学
科的发展开展科学研究,确保其在学校科研立项及对外申报科研项目中占有相应比例。
10.畅通辅导员的职业出路。高校要重视辅导员的个人发展,畅通辅导员的职业出路,创造条件鼓励辅导员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学校党委应将优秀辅导员纳入学校各级后备干部、党政管理骨干、教学科研骨干培养计划中去。要积极向学校其它管理岗位选派或推荐工作满一定年限的优秀辅导员。对从事辅导员工作一定时间后选择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学校应安排不少于一年时间的专业进修。
三、辅导员队伍的管理与考核
11.建立辅导员的管理机制和考核体系。高校要把辅导员队伍建设放在与教学、科研队伍建设同等重要位置,统筹规划,统一领导,加强建设。辅导员实行学校和院(系)双重管理。党委学生工作部是学校管理辅导员队伍的牵头职能部门,会同组织人事部门与院(系)共同做好辅导员管理工作。院(系)对辅导员进行直接领导和管理。辅导员工作轮岗或调动,要征求学生工作部门的意见。高校要根据辅导员工作职责,制定辅导员工作条例和工作考核的具体办法,建立健全对辅导员的考核体系。对辅导员的考核应当由组织人事部门牵头,学生工作等部门、院(系)和学生共同参与,考核结果要与职务聘任、奖惩、晋级等挂钩。对于考核结果优秀的辅导员,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于考核结果不合格的辅导员,学校应及时调整其工作岗位或予以解聘。高校要将辅导员的表彰奖励纳入学校表彰奖励体系中,每年对优秀辅导员进行表彰。
12.加强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领导。高校应当从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统筹高校改革、发展和稳定,以及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出发,加强新形势下辅导员队伍建设。应当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领导,建立学校党委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和院系各负其责的管理体系。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将辅导员队伍建设状况作为高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本意见适用于全省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成人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参照本意见执行。各高等学校应根据本规定,结合实际制定相关实施细则。
第四篇:陕西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见
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见
陕办发〔2010〕26号
为贯彻落实《陕西省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意见》精神,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结合我省实际,就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一)辅导员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维护高等学校稳定、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近年来,我省高等学校十分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整体素质稳步提高,地位作用日益凸显。但总体上看,我省辅导员队伍现状还不能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存在着配备不到位、队伍不稳定等问题,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二、岗位职责
(三)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全方位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爱国主义、道德法纪、荣辱观、形势政策及心理健康等教育工作,培养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认真组织开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事关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管理和服务工作。经常性地开展谈心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加强与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家长的联系,共同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
(五)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组织学生勤工助学,帮助其完成学业。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六)增强政治敏锐性,努力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经常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引导。一旦发生群体性或突发事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全力做好稳定学生工作,化解矛盾冲突,切实维护学校和社会大局稳定。
(七)指导学生党团支部、班委会和团体建设,做好学生骨干培养工作,营造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鼓励支持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科技创新和文艺体育等集体活动。注重运用各种新的工作载体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拓展工作途径,提高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配备选聘
(八)辅导员配备要求。高等学校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配备,由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会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负责落实。高等学校要按照省上核定的编制配齐配强辅导员。辅导员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研究生辅导员参照本、专科生辅导员的比例配备。
(九)辅导员选聘条件。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把热爱学生工作、具有强烈责任心、具备一定业务水平且有多年在校工作经验的优秀人才选聘到辅导员岗位。辅导员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研究生辅导员应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或副高级以上职称。兼职辅导员应从专业教师、管理干部、在读研究生中选聘,鼓励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做兼职辅导员。
(十)辅导员准入制度。辅导员选聘要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由组织、人事、学生工作部门和院(系)共同参与,坚持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采取组织推荐、公开招聘的方式进行。所有选聘的辅导员必须在接受系统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进入辅导员队伍。
四、培养培训
(十一)加强理论研究和专业建设。辅导员科研工作纳入学校总体规划,按一定比例设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高等学校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事务管理”等专业(或研究方向)的,将其纳入专业建设规划。鼓励和支持辅导员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政策、心理健康、职业生涯规划、党课团课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要设立高等学校辅导员专项课题。省教育厅要在每年科研项目中,按照定向申报、择优遴选、集体攻关的原则,面向专职辅导员单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定期开展辅导员工作研究优秀论文、典型案例评选活动;在有关学术刊物上开辟专栏,为辅导员的科研成果提供交流平台。
(十二)加大辅导员培训力度。以省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培训为重点,高等学校日常培训为主体,加 1
强对辅导员的系统培训。加大投入,支持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建设。高等学校要按照每位辅导员每年不少于1000元的标准设立辅导员专项培训经费,加强辅导员日常培训。鼓励和支持辅导员参加心理咨询师、职业指导师、创业咨询师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和考试,有计划地组织辅导员到省内外高等学校进行短期挂职锻炼和工作交流。
五、管理考核
(十三)合理设置专业技术和管理岗位。专职辅导员可评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或其他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职务,实行指标、评审单列。高等学校要合理设置专职辅导员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坚持工作实绩、科研能力和研究成果相结合,制定辅导员评聘教师职务具体条件,突出其从事学生工作的特点。根据辅导员的任职年限及实际工作表现,确定相应级别的行政待遇。新聘任青年教师和干部,晋升职称、职务,同等条件优先考虑具有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经历者。
(十四)建立辅导员激励机制。高等学校要充分考虑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在保证其享受学校规定的奖金、津贴的同时,按照每生每月不低于2元的标准设立辅导员岗位津贴,确保其实际收入不低于本校同等条件专任教师和管理干部的平均收入水平。
(十五)积极开展评优树模活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组织开展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活动,每两年对工作成绩突出的优秀辅导员进行表彰,评选“全省十佳辅导员”。高等学校要定期开展评选表彰优秀辅导员活动。(十六)建立辅导员评价体系。根据辅导员岗位特点,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常规工作与特殊工作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原则,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考评制度,形成学生、院(系)、学校三位一体的工作评价机制。考核结果要与职务聘任、奖惩等挂钩。
六、加强领导
(十七)切实加强领导。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所属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的领导,将其纳入议事日程,加大投入,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设立高等学校学生工作部,负责管理和指导全省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
(十八)落实领导责任制。高等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要承担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领导责任,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明确专人分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要把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作为教学、科研、管理干部的后备队伍培养。学校党政职能部门和院(系)要通力合作,形成合力,狠抓落实,切实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为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各高等学校要根据本意见精神,结合实际制定相关实施细则,并报主管部门备案。
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0年12月17日
第五篇: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及《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24号)的有关精神,落实《国防科工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委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科工人〔2006〕901号)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工作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意义与任务
1.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对于深入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坚定信念与创新意识,视野宽、基础厚、能力强、素质优的可靠顶用之才”具有重要意义。
2.辅导员队伍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努力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工作队伍。
二、体制与机制
3.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放在与学校教学、科研队伍建设同等重要位置,统筹规划,统一领导。辅导员实行学校和院(系)双重领导,院(系)对辅导员实行直接领导和管理。
4.学生工作部(处)是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和管理的业务职能部门,与院(系)共同做好辅导员管理工作,制定辅导员岗位责任制和考核办法,负责辅导员队伍的选拔、培训、指导和考核工作。
5.各院(系)要设立学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院长(系主任)或党总支书记担任,分管学生工作的院(系)领导任副组长,设学生工作办公室负责日常学生工作。辅导员隶属学生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负责专(兼)职辅导员的管理。
三、配备与选聘
6.专职本科生辅导员按师生比1:200配备,专职研究生辅导员按师生比1:400配备。辅导员的配备结合实际情况,经院(系)申请,学校审批,统筹配备。
7.为兼顾辅导员梯队建设及总体编制情况,原则上可在优秀研究生中选聘兼职辅导员以补充专职辅导员不足部分,兼职本科生辅导员按1:100控编,兼职研究生辅导员按1:300控编。人事处、学生工作部(处)根据院(系)实际情况审核确定具体编制。
8.专职辅导员要在党员或预备党员中选聘。原则上要选留第一学历为“211工程”学校的硕士及以上研究生,在需要时可以在一年级研究生当中遴选辅导员,选聘过程中要适当考虑专业比例问题。
9.人事处、学生工作部(处)负责核定辅导员配备的总编制数。各院(系)根据工作需要提出配备专职辅导员的用人计划,报人事处、学生工作部(处)审核。学校集中选聘辅导员,按相关程序进行公开招聘,由人事处、学生工作部(处)牵头,会同有关院(系)及职能部门领导组成考核组,进行集体考核;个别选聘辅导员由院(系)负责,严格按选聘程序执行,报学生工作部(处)、人事处审批。兼职辅导员的选聘由院(系)具体负责实施,并报学生工作部(处)审批。
四、要求与职责
10.辅导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全局意识,按照学校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真做好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和服务,成为落实学生工作中心任务,推动学风建设的骨干力量。
11.辅导员要积极贯彻落实我校学生工作指导思想:继承和发扬哈军工的优良传统,服务于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行之有效的教育、规范化的管理、具体的指导以及全方位的服务,以学习为中心、以学风建设为主线、以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针对影响学生成长的主要因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一流的校园环境。
12.辅导员要紧密围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等方面的任务要求,指导和组织开展各种专题教育;紧密围绕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导学生党支部、团支部和班委会建设,协调班主任工作;紧密结合大学生实际需求,具体负责好大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组织开展好帮困助学、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与大学生成长、择业交友、健康生活有关的工作;紧密结合形势与政策,参与处理好涉及学校和社会安全稳定的事件;紧密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变化,主动学习和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定期开展调查研究,积极运用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五、培养与发展
13.学校制订相应培养规划,对辅导员的专业发展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不断完善辅导员队伍培养机制,实现骨干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
14.学校采取有力措施,加强专职学生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和素质培养,将其参加经学校有关部门认定的与工作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培训纳入学校师资培训计划。对于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者,学校报销培训费及考务费。
15.专职辅导员可参加教师职业资格培训并取得教师职业资格,可兼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师等,并从事与工作密切相关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学校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学生工作研究,金额不少于10万元,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高水平发展。16.专职辅导员按党政干部系列晋升行政级别,同时按教师系列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应坚持工作实绩、科研成果和研究成果相结合的原则,突出其从事学生工作的特点。辅导员的其他学习、培训按学校专任教师的相关规定执行。
六、晋级与待遇
17.学生工作办公室为科级建制,主任按正科长聘任。
专职辅导员工作满四年(具有硕士学位工作满二年)经考核优秀者,以及从事专职辅导员工作满三年(具有硕士学位工作满一年)并任院(系)专职团委书记者可享受正科级待遇;从事专职辅导员工作满八年的正科级辅导员,经考核能力业绩表现突出者可享受副处级待遇。
辅导员职级晋升的考核任用具体办法依据学校有关干部考核任用规定执行。
18.同时具有专业技术职称和行政级别的辅导员兑现校内津贴时,其岗位津贴应依从优、从高的原则兑现。学校为专职学生工作干部发放工作补贴和通讯费,每月120元(一年按10月计)。兼职辅导员每月工作津贴为500元(一年按10月计),由勤工助学经费中支出,学生工作部(处)按月支付。
七、管理与考核
19.专职辅导员实行校、院(系)两级管理,日常工作管理以院(系)为主,学生工作部(处)与院(系)共同做好辅导员管理工作。
20.学生工作部(处)制订辅导员的考核与管理办法,会同院(系)对专职辅导员进行日常考核与宏观管理,其考核结果作为辅导员岗位津贴核定发放的重要依据,作为组织人事部门确定辅导员晋级条件的重要参考。辅导员调动或离岗前,须由院(系)报学生工作部(处)审核、批准后,报人事处再行审批并履行相关手续。
21.专职辅导员原则上要工作一个聘期,第一聘期不少于四年(博士学历的专职辅导员第一聘期不少于二年)。
22.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继续从事辅导员工作,予以解聘:
(1)缺乏政治意识,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等问题上不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2)由于个人工作不力造成重大责任事故,产生不良影响;
(3)考核不称职或不能正常履行辅导员岗位职责的;(4)其他不适合担任辅导员工作的情况。
建设一支坚强有力的专(兼)职辅导员队伍,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各有关单位要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营造辅导员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氛围。要结合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提高辅导员队伍建设水平,努力开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中共哈尔滨工程大学委员会
2007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