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审计视角看中小学食堂管理现状
从审计视角看中小学食堂管理现状
中小学学生食堂是学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食堂管理,有利于规范学位食堂服务行为,提高食堂管理水平;有利于减轻学生经济负担,维护学生切身利益,保障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遏制学校领导干部滋生腐败,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抓好中小学食堂管理,是事关中小学学生身体健康和减轻学生家长负担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要工作。
一、中小学食堂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所在审计调查组对本县义务教育学校的管理现状进行审计时,采取看(看设施设备)、问(随堂抽12-15名学生问卷调查)、查(查学校食堂账簿、票据等)、访(访校长、后勤人员、教师等)的方式进行了调查,发现在中小学食堂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校伙食标准和食堂盈利过高,远远超过学生食堂盈利规定5%的标准。
(二)学生食堂财务管理不规范。一是公款私存。食堂收入未进财政专户,而以个人名义存入银行。二是违规列支。将明令禁止的收费项目如饮水费在学生食堂支付,变相收费;将教师加班补助、非食堂工作人员工资等在食堂列支;将物价局对违反价格法的相关罚款在食堂中列支,将负担转嫁给学生;将招待费在学生食堂中列支。三是票据入账不规范。学校食堂伙食收入“以表代据”,未开具正规的收入发票,而是以班主任签名的明细表格作为收凭证,大宗物品采购时多数学校以自制的采购单作凭证入账。四是学校食堂账目不规范,不能做到规范建账,有些明细账目设置不合理。
(三)学生食堂日常管理不规范。一是学校食品采购出入库记账不完整,多数学校以当月采购物资数量作为支出,而不是以实际出库物资数量作为支出,这样就影响了当月支出成本的准确性;二是部分学校教师伙食费未按月收取,而是一学期一结账;三是少数学校食堂结余用于非食堂经营服务支出。
(四)学校食堂管理成本过高。将本不应纳入管理成本的教职工加班费、行政人员加班费、就餐补贴等计入成本。
二、加强中小学食堂管理的主要措施建议
(一)严格食堂管理。教育部门要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对学校食堂规范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整改,严明工作纪律;要高度重视学校食堂规范管理工作,把抓“食堂规范管理”与“办人民满意学校”结合起来;要进一步加强食堂财务规范管理,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办法,以食堂卫生安全为工作要点,确保校园食堂安全。
(二)认真开展自查自纠。按照“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学生食堂经营管理专项清理”的精神要求,扎实开展学生食堂自查自纠清理工作,主要查票据是否规范、手续是否齐全、列支是否合理、利润是否超标、管理是否到位、制度是否完善。
(三)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要进一步规范全县中小学(幼儿园)食堂管理制度,制定中小学(幼儿园)学生食堂伙食标准的指导意见,开展“放心食堂”示范学校评选活动,使学校食堂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建立健全领导工作责任制,全面落实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目标责任。积极开展专项检查与督办工作,对检查和督办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四)强化管理人员培训。组织中小学食堂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纪律观念,统一学校食堂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要求。一是设立银行专户;二是规范建账;三是严格控制原材料成本;四是建立食堂人工成本控制和运行操作机制;五是建立票据规范管理制度。
(五)规范食堂财务管理。对学校食堂财务进行专项复查,逐一查看原始账簿,核实收支。开设专门银行账户,学生食堂的伙食费收入全部存入银行专户,杜绝公款私存,统一印制“食堂收支结算表”和“食堂资产负债表”,做到规范建账,科目设置科学合理,总账、明细账清楚。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拟定印发学生食堂统一票据。杜绝在学生食堂违规列支现象,如学生饮水费等无关的公用经费支出一律不准在学生食堂伙食费中列支。
(六)严格控制食堂盈利额。中小学学校食堂按公益性、非营利性的原则要求,实行成本核算,食堂利润严格控制在营业额的5%以内,体现服务意识。严格控制伙食标准,提高伙食质量,执行定价制度,实行统一伙食标准,做到荤素搭配,注重营养配餐,改善学生伙食。
三、对中小学食堂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根据开展的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食堂审计调查情况看,对其监管必须加强,并使之逐渐规范化和制度化。
(一)理清中小学食堂管理工作思路。教育主管部门应按照“重在建设、狠抓管理、务求实效”的工作思路,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强化安全管理,切实保障食品卫生安全;加强财务监管,维护学生利益;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注重提高食堂做从业人员的素质,以“放心食堂“创建为抓手,促进学校食堂管理规范。
(二)明确中小学食堂管理工作目标。各中小学要确保食堂财务“零盈利”,食品卫生安全“零事故”,服务师生“零距离”,文化育人“零盲区”。
施行中小学食堂管理工作措施。一是实施食堂管理季度检查制,建立中小学食堂管理检查、监督的长效机制。二是实行问题整改督办制,每季度检查,对学校存在的突出问题下发整改通知书,督促学校整改。三是实行食堂财务月报制,建立中小学食堂财务管理月报制度,有效监控食堂财务管理规范。四是实行年终评比奖励制,将后勤管理考核评分与校长绩效工资挂钩,实行奖优罚劣。(陈君)
文 陈 君(重庆市巫山县审计局)来源 审计署
第二篇:从大学生活的视角看中学生活
从大学生活的视角看中学生活
XFY
高考仿佛就在昨日,但我已步入大学快一年了。回首中学的生活,不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中学时的生活总是三点一线,每天的时间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在被窝里和在教室里。那个时候,下课都没有人出去,除了上厕所以外。老师也总是告诫我们:不论再怎么苦,也就只有这几天的了,这几天一定要好好努力,上了大学就轻松了,一周没什么课,考试也只要及格就行。于是,我们天真的相信了老师的话,大学就成了我们这帮奋战在书山学海中的学子所向往的人间极乐世界,恨不能早点脱离了这单一模式的、枯燥乏味的、辛苦劳累的,长达六年的中学生活。终于来到了大学,也已经体验了接近一年的大学生活,怅然回首,也许是由于习惯,也许是一种依赖,却忽而又十分怀念起以往简单的中学生活了。默默地想起大家一起埋头苦干的样子;默默的想起与同学们一起讨论问题的时候;默默地想起老师被同学们围着问东问西的情景,还有学校食堂里我常常吃的牛肉面的味道,操场别能散发出浓浓香味的一片槐花树,还有······
越是怀念,就越发现中学生活的美好。突然明白了有些时候习惯了就会看不到也摸不着,即使就在眼前,即使伸手即触,可一旦转换了时空,习惯的一切都已改变,就会蓦然发现自己曾经忽略的甚至厌恶的竟是那样的美好。人啊,或许就是这样。
当然,这并不代表我不接受或者不喜欢现在的大学生活,虽然大学
生活并不是我中学时想象的整天玩乐、轻松无比、没有约束的那样,但是与中学相比它的确有着显在的特点和优越性。
中学是完全以学习为中心,以分数论高低的,而到了大学,学习不是唯一的中心,并且是以综合测评论英雄的;中学的学习是封闭,禁锢且被动的,老师、家长、亲友都提醒着你,监督着你,管束着你,到了大学,不会再有人来管束你,学习是要靠自己的自觉,自己的安排,自己的计划的,相比中学来说,给予了我们更多的学习自由;中学学习什么都是被指定的,到了大学,可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只要自己去问,去探索,去钻研,相比中学,给予了我们更广的学习天地;中学的时候除了学习以外的一切都由父母打点,自己唯一要做的就是学习,到了大学,包括学习以内的一切都要自己打点,相比中学给予了我们更全面真实的生活。简言之,大学生活让我们更加的自由和独立。
总的来说,我怀念怀念高中生活的内敛与充实,同时也喜欢现在大学生活的自由与独立。对生活来说,就好比硬币总是有两面一样,任何一个时期的生活都会有美好的也有阴暗的一面。对个人来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谁也不可能同时生活在两个时期,谁也不能拥有完美的生活。但也许正因如此,人们才能体会到不同生活的美好,也因此更加努力追寻完美的生活吧。
第三篇:从管理经济学视角透视中国移动——.
从管理经济学视角透视中国移动——电信重组带来的影响及其发展策略
一.中国移动的发展现状: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移动”)于2000年4月20日成立,公司主要经营移动话音、数据、IP电话和多媒体业务,并具有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单位经营权和国际出入口局业务经营权。除提供基本话音业务外,还提供传真、数据、IP电话等多种增值业务,拥有“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等著名服务品牌,中国移动在我国移动通信大发展的进程中,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并在国际移动通信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中国移动已建成一个覆盖范围广、通信质量高、业务品种丰富、服务水平一流的移动通信网络。目前,网络已经100%覆盖全国县(市),主要交通干线实现连续覆盖,城市内重点地区基本实现室内覆盖,客户总数超过3.7亿户;截止2007年12月31日,中国移动与231个国家和地区的350个运营公司开通了GSM国际漫游业务,并与161个国家和地区的187个运营商开通了GPRS国际漫游,国际短信共通达110个国家和地区的262家运营商,彩信通达44个国家和地区的74家运营商,同时,中国移动还将不断扩大国际漫游通达范围。
但是随着5月24日下午14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三部委以联合发布公告的形式,突然公布了“电信重组方案”,这份名为《关于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通告》的公告指出:“鼓励中国电信收购联通CDMA网(包括资产和用户),联通与网通合并,卫通的基础电信业务并入中国电信,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公告还指出,改革重组将与发放3G牌照相结合,重组完成后发放三张3G牌照。电信业的重组既给中国移动带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目前固网所拥有的网络资源,在没有全业务牌照的情况下,已很难再在增量业务上取得突破,电信重组通过给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发放全业务许可,使固网运营商可以在同等的资源条件下,在增量市场上与中国移动展开公平竞争,从而彻底改变电信市场结构失衡的状况。其中,作为固网运营商的中国电信,它的用户占全国电信用户的2/3,它还拥有中国最大的宽带接入用户群以及成熟的集团客户。通过重组,中国电信可以通过捆绑销售的方式来扩大语音业务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也在数据业务中占据向行业用户和集团用户渗透的先机。整合后的中国电信,通过持续的内部改革、优化重组,集中网络的资源,积极创新业务,竞争力将得到有力提升。电信重组所带来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竞争有可能加剧。虽然重组后,竞争的主体即运营商的数量减少了,但是实力都增强了,而且运营商整体实力差距也得到缩小,市场竞争的不平等性得以缓和,竞争双方或多方实力相对更为均衡,竞争有可能加剧。重组后,竞争主体都具有全业务运营牌照,可以在电信运营的各个业务领域展开全面的同质竞争和异质竞争。
第二、竞合将成为主流。虽然重组后三家新运营商的实力和重组前比,都得到了增强,但是短期内移动一家独大的局面将难以得到改变,将是1强2弱的格局,电信和新联通单独依靠自身的实力还很难和移动单独对抗,所以电信和新联通之间在竞争的同时,将更多的是一种合作关系。移动和电信、新联通之间也需要某种程度的合作,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将成为重组后的电信运营新态势。
二.从管理经济学视角透视中国移动——电信重组带来的影响及其发展策略
面向未来,中国移动确立了“做世界一流企业,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新跨越”的发展战略目标。围绕这一目标,中国移动通信将秉承“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提升核心竞争力,通过打造卓越的运营体系,建设卓越的组织,培育卓越的人才,打造“一个中国移动(One CM)”,努力成为移动信息专家和卓越品质的创造者。电信重组使国内的竞争形势发生了变化,为了保持中国移动在通信行业的优势地位,中国移动要做好以下几点: 1.价格策略
企业目标是企业价格策略的逻辑起点,企业在制定价格的时候首先要知道它要从特定的产品中实现什么目标,企业的目标越明确,价格的制定越容易。企业的基本目标有生存、当期利润最大化、当期收入最大化、销售增长率最大化、市场占有率最大化、市场利润最大化及创造高品质的声誉等几个。
但在当前的电信市场中,由于市场成熟度不足,企业目标不明确,价格的制定比较混乱,中国的电信业正进入一个“恶性竞争,管制不力”的怪圈。恶性竞争不断,作为较低层次的价格博弈一直是商家参与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移动市场VPN网的无限扩大、资费套餐、自主套餐的不断推出,以及IP卡“跳水式”的折扣,都属于此类的竞争。各大企业的价格策略都在围绕各种变相形式的降价,而这种价格战的最大特点就是市场竞争参与者拼个刺刀见血,其结果也只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对国家、企业和产业的危害都是极大的。
专家指出,究诸如价格战等恶性竞争的本质,其实就是运营商之间零和博弈的不合作竞争造成的。零和博弈关系使各运营商互相攻击,直至双双陷入“囚徒”困境。因此可以说,合作性竞争是电信业走出恶性竞争泥潭的唯一出路。
作为电信行业的老大哥---中国移动公司应该勇敢的跳出这个恶性竞争的怪圈,充分认识到竞争的目的是促进共同发展,不是你死我活。不要主张恶性竞争,不要主张竟相压价去获得市场占有率。要制订合适的价格策略,要讲究有效益的发展。对于公司的三大品牌可以采取鲜明的“价格歧视”战略,即针对不同话费支出的客户制定差异性的资费调整政策,所有价格策略的制定要注重有效益的发展。具体可以如下:
(1)针对“全球通”用户,主要运用“套餐”的方式进行优惠,并且在“全球通”用户内还要根据贡献度大小而制定不同的费率;
(2)针对“神州行”用户,主要运用“亲情号码”的方式局部适度降价;
(3)针对“动感地带”用户,实行新业务捆绑策略来提高客户的使用价值;
(4)针对区域用户,实行限制业务功能来限制中高端用户的转网。
2.市场策略 根据价格弹性规律,当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动时,需求量也会发生变动。从市场角度看,一方面增量市场逐步萎缩,另一方面新的对手如中国电信加入移动市场分食,这在客观上导致移动实施“效益与规模并重”战略更加困难。只有具备足够成本优势的企业才可能消化新增用户对利润带来的伤害,即当用户规模足够大时,边际成本就降到极低,这时再低端的用户也有发展的“利润”,所以要向认清当前的形势,在保持高端用户市场优势的同时,充分利用“神州行”和“动感地带”增加低端用户的数量,同时公司的广告主要是企业形象广告,集中突出在服务质量、社会公益等诸多方面的良好形象,以赢得广大用户和社会公众的认知与支持。3.引领3G先锋
根据管理经济学原理,如果厂商要实现其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那么对一种商品或服务的经验估计就是必不可少的,没有对厂商面对的需求函数、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的准确估计,厂商无法制定出使利润最大化的价格和产量决策,因此,在目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中国移动通信公司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新的业务模式,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要准确定位广大客户的业务需求,不断开展新的业务,加速通信业的发展,但通信的加速发展需要更多的频率资源,而第二代移动通信的频率资源已经很紧张,第三代移动通信不但可以提供话音业务,而且还更有效的利用频率资源,在同样的频率资源内可容纳更多的用户,顺应了当今用户的爆炸式膨胀态势。其次Internet的出现和飞速发展对全球通信产业产生了巨大影响,数据等宽带业务迫切需要更高带宽,第二代移动系统是无法提供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是适应信息社会以提供移动多媒体业务为目标的系统,其空中接口高达2Mbps。
从目前业务发展的走势来看,宽带数据业务和移动通信业务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而3G移动通信系统兼具了宽带数据和移动通信两大技术优势,并且有很多优点:首先,3G可以提供更快捷、更安全、更经济的移动通信业务和丰富多彩的互动式移动交流服务以及新的娱乐消遣方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电信需求,提高大众生活质量。其次,3G有利于促进电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扩大经济规模,提高经济效益;最后,发展3G有利于提高中国电信运营企业、电信设备制造企业乃至整个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第四,发展3G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步伐。最重要的是,发展3G,尤其是优先支持和发展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技术,使之成为我国电信业的主导标准乃至世界主流标准。可以预见,3G业务将具有十分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根据信产部预测,中国移动通信市场还有巨大的潜量:每年新增用户4000到5000万,通过对中国移动用户发展的速度、国外移动用户普及率和中国移动市场潜量等综合指标分析,中国移动用户普及率最高估计在45%左右,总共还有2到3亿潜在用户。根据信产部2003年的统计报告,如果2004年底或2005年初发放3G牌照,到2009年3G用户数量将超过总用户数的一半,2010年以后GSM和CDMA逐步退出市场,虽然这个数据比较早但足以说明3G未来广阔的市场前景。
同时,北京时间2008年4月1日,中国移动面向北京、上海、天津、沈阳、广州、深圳、厦门和秦皇岛8个奥运城市,正式启动TD-SCDMA社会化业务测试和试商用。中国自有的3G标准——TD-SCDMA正式揭开了神秘的面纱,TD为奥运志愿者提供通信服务,一方面有利于通过体验和使用基于TD网络的特色3G业务和有关奥运亮点业务,为奥运志愿者提供通信、调度以及信息等服务,提升其工作效率和服务能力,从而更好地支撑奥运服务工作,另一方面有利于通过奥运志愿者在为奥运服务的过程中使用TD业务,在国内外的奥运现场观众以及游客甚至全世界电视观众中宣传TD和扩大TD的社会影响力,为中国移动3G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树立品牌,创优质服务
根据恩格尔定律,随着消费者收入的不断增加,食物的消费支出占家庭的总消费支出的比例会不断下降,衣着和住房保持不变,其他上升。为此我们要在引领通信技术的同时做移动好品牌、服务工作。(1)在考虑了用户使用态度和使用目的,以及业务属性后,我们把3G业务分成即时型业务-连续型业务,实用型业务-时尚型业务,从而满足各种用户的需求。
即时型业务:使用该业务是即时发生的,计费方式可以是按照使用次数计费,用户在一定的时期内使用的频次较少;呼叫转移、信息点播、图片下载、铃声下载、游戏下载、其他娱乐业务、位置信息查询、视频短讯、移动购物、定位服务、位置信息查询。
时尚型业务:强调业务的时尚性,实用性较弱。彩信、彩铃、图片下载、铃声下载、游戏下载、在线游戏、虚拟游戏、其他娱乐业务、视频短讯、移动购物、在线游戏、可视电话、电影点播、收看电视节目、高速Internet接入、高速Intranet接入。
连续型业务:经常性使用的业务,计费方式可以是包月制等,用户在一定的时期内使用的频次较多,其业务发展周期较长。呼叫限制、呼叫等待、收发短消息、移动秘书、上网信息查询、彩信、彩铃、在线游戏、虚拟游戏、手机银行、手机炒股、音频短信、E-Mail收发、在线游戏、可视电话、多方视频通信、电影点播、收看电视节目、高速Internet接入、高速Intranet接入。
实用型业务:业务的实用性较强,其业务发展周期较长。呼叫转移、呼叫限制、呼叫等待、收发短消息、移动秘书、上网信息查询、信息点播、手机银行、手机炒股、位置信息查询、音频短信、定位服务、位置信息查询、E-Mail收发、多方视频通信。(2)加强集团/行业应用推广
针对集团/行业客户市场,电信将通过在此市场的绝对优势,通过价格上的交叉补贴及固话、宽带上的天然联系,从集团/行业级市场逐步渗透进入其中集团员工及其关联群体的客户市场。加之大部分高端个人客户的集团属性,使得这一进攻办法简单有效且杀伤大。移动首先要稳定集团/行业中的高端个人客户,再加快集团/行业客户深度信息化解决方案开发及销售步伐,加大深度捆绑力度,将企业内部流程及员工的职业化应用与移动信息化产品关联,通过对几大重点对象的布局,逐步扩大影响,基本形成对重点行业的占领,牢牢掌握市场制高点。
1、细分集团客户市场,改变以往简单按照客户数量划分的模式,从多用户特征出发细分集团客户,进一步清晰重要客户、大客户、中小企业客户、全行业应用客户的区分,尽可能地明确每位客户的集团属性,允许同一客户不同集团属性的交叉,在细分的基础上形成针对性的营销。
2、开发集团/行业应用品牌,借助个人品牌(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的运营经验,借鉴电信的商务领航概念,建立移动的行业应用产品品牌,逐步寻求品牌优势。
3、加强集团价值链的构建,要将移动产品融入到行业应用中,成为其价值创造的重要一环。第一种方式是将行业应用纳入集团/行业业务流程价值链,实现对价值链伙伴的占有,如通过对某级政府电子政务的行业应用,实现对下级政府的业务占有;第二种方式是通过规模客户实现对集团/行业价值链客户的反向延伸占有,如借助移动在校园内的绝对用户优势,向校方提供校园信息化产品(通知公告、宽带接入等一揽子解决方案);再一种是要引入众多的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利益共同体,有条件的可组建战略联盟。如,与银行合作,加快手机钱包、手机银行的业务的推广,移动为银行提供支持,成为银行自身金融创新的重要一环,银行提供缴费服务、分期付款购机信用等。
4、建立集团/行业销售网络
高度重视集团/行业的销售,组建网络化营销。一是客户经理不仅要承担起日常的服务工作,更要及时发现集团潜在需求,挖掘应用产品;二是全体员工特别是各级领导要充分利用建立的人脉关系,加强联系,实现关系营销;三是通过对集团/行业中的VIP客户实现种子营销;四是引入直接面向客户,负责信息化产品/解决方案/应用等的推广的销售型SI,充当信息化产品/解决方案/应用通向集团客户的渠道,或者提供必要的客户关系。(3)巩固大众客户市场
大众客户相对集团/行业客户而言,集团/行业属性相对较弱,行业应用依赖性较差,对于大众客户,要以强化“群”概念,设计“群”的组合优惠,增强联结性,如,基于亲情的亲友群、各类兴趣交流群,辅以积分等措施,增强归属性,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行宽带语音捆绑业务,增值业务要做到针对性,应着重选择两类人群,一部分是15-26岁的年轻客户群体,一部分是因职业需求而存在高速移动办公需求的商务群体。前一类客户开发的重点在于娱乐、交友等休闲体验类业务的推广,后一类客户开发的重点在于满足移动需要的服务。
1、加强品牌运营
针对目前“有套餐、无(弱)品牌”的现状,完善三大品牌管理,突出品牌的差异性和价值,提升品牌认知度、归属感、忠诚度,逐步实施分品牌营销团队和营销管理。以品牌运营为核心组织营销工作流程;从品牌形象、业务组合、品牌宣传、渠道细分、文化建设等方面精耕细作。如,全球通强调“我能”,定位于成功人士,全球通俱乐部应多组织诸如邀请知名人士举办论坛、有商务价值的酒会等成功人士的交流活动,提倡与成功人士在一起就会更成功的品牌理念;神州行实施积分计划,强调更加的实惠。
2、实施价格优惠
在资费设计上,更加贴近市场,在各种套餐的基础上提供可组合的业务包,如长话包、情侣话务包、新业务体验包。对于具有不同集团/群属性的用户可同时享受不同集团优惠,通过多重优惠捆绑客户。
3、扩张渠道
注重物理渠道的占领,为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做充分准备。由于线路进入小区和建筑物必将经过业主同意,要提前布局,抢占先机,尽可能订立排他协议,不能订立也可为竞争赢得空间。继续加大实体渠道扩张,挤压竞争对手渠道空间;大力发展自助营业厅、网上营业厅、电话营业厅等电子渠道。
4、建立宽带门户
除了解决基础的宽带接入,一定要建立自己的宽带门户,以门户为平台,加快各项业务的融合,实现向综合信息服务商的转型。
第四篇:从经营视角剖析成本管理
从经营视角剖析成本管理
我们不难发现,国内房企成本管理态度表现出明显的机会主义倾向或摇摆型特征,一旦国家严格调控或市场恶劣之时就大谈特谈成本控制,确立“成本年”的管理口号;而当政策利好频出或市场转好时却又将成本管控束之高阁。那么,中国房企成本管理的难点是什么?尴尬的成本管控究竟该如何演绎自己的精彩?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荣幸采访到一位有着中、西房企管控视野,精通设计、造价、工程等项目各流程的复地集团成本总监戴戈缨先生,从他独特的视角和多年管控心得,揭晓当前中国房企成本管控“真实的一面”。
不同企业经营不同,成本管控理念也有所区别,但您能否从成本管理的共性出发,谈谈房企做好成本管理的关键是什么?成本管理负责人与成本人员在成本实践中各自权责如何?
戴戈缨:首先要明确的是,成本管理绝不是成本部一个部门的事,它必须是基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成本管控,成本部需要和前期、规划设计、工程、营销等部门高效协调。这也决定了成本全员参与的必要性,所有涉及成本的人员都须树立成本理念和节约成本的工
作习惯。另外,成本管理一定要有“提前谋划”的思维,即将整个成本控制点尽量前移。现在大多数房地产企业成本管控还停留在造价控制阶段或是核算型管控阶段,部分企业已经开始控制目标成本,这是一个进步。但是在目标控制时,我们发现很多房企控制不够灵活,有些僵化,认为目标成本锁死了就绝不能动,事实上目标并非不能动,如果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忽然发现某个变更会带来明显销售溢价,此时对目标成本科目之间合理调配或者进行追加就非常必要。
在成本实践中,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成本管控很关键。成本管理责任人一般是项目经理或是区域公司负责人,因为他是真正以经营思路去统筹整个成本管控的,如果他没有意识或意识不强,单靠成本人员去推动就非常困难。成本人员只能做末端,他参与到前端的力度是非常有限的。
成本管理并不代表成本处处都要控制,应当讲究花钱的价值导向性,钱不在花多花少,而在于花得有没有价值,该不该花,站在营销定位、项目设计等多角度的项目管理整体上的统筹规划。综上所述,成本管理就是前期成本策划、中期合约优化与过程中动态监控,最后到结算评估形成一个闭环。
这里要提醒的是,在统筹过程中,持续监督和管理非常重要,但可惜的是现在很多项目经理都将精力集中在纯粹业务层面,对成本管控的倾斜不够。我们常常将项目经理比喻为赶车的人——如果将各个专业管理人员比喻成马的话,赶车人就要把各匹马笼在一起按照既定的目标前进,在前进的过程中不断调整。现实中,项目经理却把自己也变成了拉车的马,跑得很快也很辛苦,但是忘记了“统筹协调,权衡取舍”更大的职责。
尽管设计费在建设工程总费用中比例不大,一般只占建安成本的1.5%-3%,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却可达75%以上,但是在成本实践中,许多房企表示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不好做?或是不得要领?对此,您怎么看?
戴戈缨:现在各专业开发管理人员包括成本人员还没有把自己放在项目管理的位置,更没有从经营的思路来看待成本管理。比如不少地产企业设计人员都还没跳出设计院的思路,项目工程管理人员和施工企业的施工管理人员也没有多大区别——这就是现状。造价是建筑市场概念,是核算层面的、是后端的。我们要控制的就是把前端成本尽量想清楚。前端成本没有研
究透,将导致后期造价控制阶段纠缠不清。造价控制是末端,成本管理是前端,前端没有控制好,后端就很累。
你一直倡导从经营视角,要求全员参与成本管理,从成本全生命周期来进行房企成本管理。这种管理理念如何才能有效落地?
戴戈缨:经营就是收支双线,“收”不完全受制于我们,相对来说我们能控制的是“支”,即成本。用经营思路去看成本,就不狭隘、不局限,就可从项目拿地到规划、设计、施工、销售全生命周期来预防监控每一环节的成本。
真正要做全成本管理必须基于以下三个层面来管控:首先是成本理念宣传灌输。成本管理只站在成本人员的角度就是造价管理,所有房企做好成本管理,必须对成本管理的认知进行理念的引导和灌输,强调全员成本观;其次是组织保障。项目开发是典型的团队工作,需要各专业线高效协同配合,所以要想做好出色的成本管理,必须有个内部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流程优化和管理组织科学化设置等的管理前提;最后就是复合型成本管理人才的缺乏和培养。
对于我来讲,成本管理做得最顺最有成就感就是在我做项目总经理的时候,往往在这个时候我对项目的成本控制是控得最出色的,不仅成本,质量、进度都出色,原因就在于这个时候我能统筹和协调各方资源,形成全员都参与。当我把成本放在项目中来综合管理时,成本发挥的效用是最大的,这就体现了组织的保障、个人的意愿再加上统筹的管理思路的重要性。
(注:戴戈缨 复地集团成本总监)
第五篇:从酒驾入刑看中国法律现状
上海大学法学院2009级学年论文
在中国的土壤中,酒驾入刑是否能切之可行
班级:法学院09级一班
姓名:王拓 学号:09120349 指导老师:姚锷
上海大学法学院2009级学年论文
摘要:自 “酒驾”入刑以后,各种说法接踵而至,有褒奖也有质疑。“酒驾”作为影响公共交通安全的一种行为以这种形式来加以制约是否真的切之可行,是否是百益而无一害呢?对于这个问题,不能单独从一个人的角度来看,要结合中国的实际,不单单要看到“酒驾”的危险性,还要学会把“酒驾”入刑真正的放入中国这个大环境下来进行讨论,才能得出更加全面和准确的评价。
关键字: “酒驾”入刑
积极作用
负面作用
量刑
标准
正文:
酒后驾车作为道路安全的一大隐患已经侵害了不少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为了惩治酒后驾车不断在做出着努力,从一开始的倡导不要“酒驾”到之后将“酒驾”作为一种违法违章行为写入了道路交通法规以及各种行政法律法规中,通过行政手段对“酒驾”这种严重危险公共安全的现象进行制约和惩罚。
如今,这样的制约已经不能真正意义上去酒后驾车产生多大的束缚作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在法律上关于“酒驾”有了更加严格而系统的规定。
2010年8月23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提请审议了草案,将“酒驾”定为犯罪,我国在对“酒驾”的管理力度上又上了一步台阶。
根据十一届人大会通过的刑法修正案
(八)中第二十二的规定,在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换句话说,醉驾已经不再是一个违法行为,即使没有造成及其严重的后果,仍然有可能被判处刑法,这就意味着已经打入了犯罪的门槛。
对于 “酒驾”入刑,社会上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在大数人正为中国法律进一步健全感到欣慰的同时,更多的质疑声扑卷而至。
这里,我仅对于当下谈论激烈的三个方面说出自己的理解。上海大学法学院2009级学年论文
第一,酒驾入刑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可以从源头上减少因酒后驾车所导致的交通事故的发生,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
一方面,酒驾必须要引起人们的重视,用刑法来约束酒驾确有必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全国的机动车数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增加着,全国的交通越发四通八达,也越发的错综复杂。同时,现在掀起了一股学车的热潮,在近几年拿到机动车驾驶证的人当中,年轻气盛的高中毕业生大学生占了大多数。根据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1月至8月,发生酒后和醉酒驾车肇事3206起,造成1302人死亡。酒后驾车已经对社会公共安全,特别是交通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在酒驾入刑之前,关于酒后驾车其实也有相应的处罚规定。但是,拘留和罚款毕竟只是行政手段,并不会对一个人的生活产生太大的影响,很多人都觉得只要不出事,就算被抓住也不过就是被关上几天缴一点罚款而已,面对着这种并不算大的威胁,大多人选择了在酒中尽兴而归,酒后肇事仍然层出不穷。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将酒驾写入刑法就显得无比的及时。
另一方面来说,酒驾入刑之后,会从根源上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维护公众的合法利益。
酒驾入刑之后,“酒驾”已经不再是一个仅仅违法的行为,一旦酒驾,就面临着犯罪的危险,即使没有发生交通事故,仍然可能被判处刑罚。这对于一个人来说就意味着人生的道路上已经有了一个污点,或者说,他的人生因为犯罪将要开始受到更多的约束,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将遇到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的麻烦。特别是对于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来说,根据行政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被判处过刑罚的人在任职和考核上有着严格的约束,一旦因为酒驾触犯刑法,就有被免除公职、丧失公务员身份的可能。
这样的法条一经通过,最先有所回应的就是国家公职人员,他们本身就处在一个执法者的位置上,不仅对法律有着比常人更加敏锐的嗅觉,所受到的惩罚也相对更重,酒驾入刑无疑对官场上的应酬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在极大程度上减少了公职人员酒后驾车的现象发生。随着公职人员的带动,慢慢地整个社会都会有所反应,从而会渐渐改善我国现阶段的交通状况。
第二,在中国这个背景下,酒驾入刑又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中国上下五千年,或许已经无法查证最早出现酒的年代了,几千年的文化传统,让酒 上海大学法学院2009级学年论文
这个行业在中国有着及其广大的前景。随着近几年来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物价水平也在攀升,酒的价格也随之有了很大的上升,相对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幅度来说,酒的单价上升幅度更大。正因为如此,酒行业吸引了更多的人加入其中。
在中国,大小宴会上都缺少不了酒的身影,甚至有的人在家吃饭也忍不住会多少喝上几杯过过瘾。在一些大型的聚餐或者庆祝活动中,更是少不了用喝酒作为庆祝的方法。对于不醉不归,酒逢知己千杯少这类似的话似乎已经深入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在中国,很多时候喝酒并不是为了去喝酒,亲朋好友聚会,政府机关接待,没有一个地方是少得了酒的,喝酒更大程度上来说,是一种习惯、一种礼节或者一种气氛。也正是由于我国这种源远流长的酒文化的氛围,酒驾虽然已经被明文列入了犯罪,成为了危险驾驶醉中的一个成员,却并不能像刑法中所约束的其他发最行为那样得到良好的控制。
对于大多数饮酒的中国人来说,喝酒已经是一个习惯,很多人甚至是酒后驾驶过多次了,但是由于自己的酒量很好,对于自己有了相当的自信,便很容易抱着一种侥幸心理继续铤而走险,慢慢的就走进了犯罪的深渊。
把酒驾列入犯罪正式写进我国刑法中是一个比较突然的过程,虽然起通过和其他的修正案一样经过了严格的讨论和投票,但由于毕竟真正参与到立法中的有投票权利的人是少数,而且这少数人大都有着较高的法律素养,并不能真正全面地反应出社会各界的意见。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虽然知道了酒驾入刑,但是由于我国的教育水平还欠发达,很多地区的人都对于法律是一知半解,并不能真正理解到酒驾入刑的内在含义。
对于一个没有一点法律知识的人来说,就算知道了刑法修正案
(八)所说的“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也没有太大的警示作用。通过相关数据的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公民对于“酒驾”入刑之前关于酒后驾驶的规定与现在的规定的不同基本上是一篇空白,没有任何概念。总所周知,在刑法修正案
(八)出台之前,我国对于“酒驾”其实已经有了相关的规定,在没有肇事没有犯罪的前提下,会受到吊销驾驶证,拘留或者罚款的处罚,而出台之后,很多人提出了异议,虽然是已经把其列入了犯罪,改变了性质,但是在没有发生严重后果的前提下,仍然是约束一定期限的人生自由并进行一定的物质处罚,对于大部分老百姓来说并不能弄懂行政拘留和刑拘之间的区别。
同时,大部分人对于喝酒和醉酒以及法律上所规定的酒驾的具体程度并没有直观的体会,很多人想当然的以为喝一点点酒自己还很清醒,这时候就不算酒后驾驶。其实不然,上海大学法学院2009级学年论文
按照司法实践上一般的通用标准来说,酒驾与否和人自身所感觉到的醉的程度是有所差异的,司法实践中一般以血液中酒精含量80mg/100ml作为饮酒和醉酒的分界线。对于具体的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中有明确细致的规定,“每100ml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20mg-79mg,属于酒后开车;酒精含量达到80mg以上,属于醉酒驾车。”
有人曾经实验过,用45分钟缓慢地喝下一瓶啤酒,紧接着喝三杯茶,5分钟后测试结果,酒精含量就已达到60mg/100ml,此时开车就已经达到了酒驾的标准;若是喝下一大杯红酒或者白酒,那么就已经达到了醉酒的标准了。
可见,法律中的规定和我们通常意义所认为的有很大的差异,因此,酒驾入刑在真正的适用中面临着巨大的问题。
如今大部分人都是开着自己的车上下班,由于把酒驾列入了犯罪的领域,人们为了不触犯刑法,这些有车一族大多数人都会避免饮酒,而有车一族又一般恰恰是有钱消费酒的人。这样一来,人们对酒的需求会大大的减少,将对我国的酒行业的发展和收入造成不小的影响,从而减少这一行业生产者的收入状况,而且,由于在中国投身于这一行业的人太多,这样一来必定会造成事业人数增多,人们的收入水平降低,消费水平降低,从而产生不利于我国经济长远发张的影响。
因此,在中国这个酒文化盛行,法律发展不健全的大背景下,对于酒驾入刑还必须得全面的看待,不仅要看到它所带来的正面效果,还要去思考和解决其在适用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阻碍,并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到这一做法将带来的负面作用,提前做好准备,尽可能的维护大多数人的合法利益,促进我国法制建设健康发展。
第三,对于酒驾的量刑是否有些过重。这个问题,或许是关于酒驾讨论最热的话题吧。
自2011年5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已经有我国各法院已经做出了多份关于“酒驾入刑”的判决。其中,5月5日的河南舞钢市人民法院诉做出的关于侯光辉危险驾驶一案的判处成为了我国酒驾入刑之后的首例判决,被告人侯光辉因为醉酒驾驶被判处拘役四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
在此之后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著名音乐人高晓松一案。2011年5月9日,高晓松与三车发生事故,之后民警赶到时检测出已经达到醉酒程度。10日下午,因涉嫌危险驾驶罪,高晓松被北京警方刑事拘留。17号,东城法院对这一案件做出了判决,判处高晓松拘役6 上海大学法学院2009级学年论文
个月,罚款4000元。
对于这样的判决,很多人都会觉得中国的“醉驾”行为一定会因此而减少,但是也有不少司机朋友们认为,量刑似乎有点太过于严苛,特别是对于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似乎有量刑过重的嫌疑。
很多人为侯光辉抱不平,认为他虽然是喝了酒开车,但由于自身酒量不错并没有太大的异样,而且在醉驾中也没有造成任何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就这样被判处了4个月拘役,有点太重。
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样的量刑恰到好处,太轻了不足以让那些可能酒驾的提高警惕。我个人认为,对于酒驾的量刑,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酒后驾车是一种危险驾驶行为,是一种对自身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不负责的表现,根据法律的规定,酒驾已经不再是要出什么事故才会构成犯罪的了,换句话说,酒驾已经由以前的结果犯变成了危险犯,只要达到了酒驾的标准,便意味着对社会的公共安全产生了一定的威胁,有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危险。相对与其多危害的法益来讲,这样的量刑确实是恰到好处。
但是酒后驾车作为危险驾驶的一种,其对社会所造成的事实上的危险只是一种可能性,也就是说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不会发生,对于那些并没有对造成严重后果,情节比较轻微的就应该给予适当的从轻或者减轻。毕竟新的规定才出台,我国又有这么多因素在阻碍着这一规定的实施,不应该太严苛,应该循序渐进,不能一刀切,应该灵活的运用。
在中国这个法律并不健全的而又有着浓郁的酒文化的环境下,酒驾入刑到底能起多大的作用,到底是成效大还是阻碍大,一切都还得看一段时间的实践结果,一切都要靠事实说话,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詹文.《道路交通安全法》新规:酒后肇事终身禁驾.[EB/OL].http://news.qq.com/a/20110429/000761.htm,2011/04/29 6 上海大学法学院2009级学年论文
[2]王亦君,何春中.醉驾将以“危险驾驶罪”量刑.[EB/OL].http://zqb.cyol.com/html/2011-04/29/nw.D110000zgqnb_20110429_4-01.htm?div=-1,2011/04/29
[3]中国烟酒界.醉驾入刑的第一人--http://,2011/5/10
晓松.[EB/OL].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