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知识管理视角探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doc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从知识管理视角探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作者:白 榕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8年第09期
[摘要]对知识进行管理不但可以促进高校教师专业知识的不断建构,而且还会促进高校教师专业技能、专业意识等的形成,从而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文章从知识管理视角探讨了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管理内涵和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管理策略。
[关键词]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知识管理 教师文化
[作者简介]白榕(1970-),女,重庆交通大学研究生部,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重庆 400074)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14-0137-02教师专业发展越来越成为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探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既可以从理论角度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做出贡献,也可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比较有效的途径和措施。
一、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与知识管理
教师专业发展可分为两大类,即“教师专业”的发展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前者意指教师职业与教师教育,侧重外在的、关涉制度和体系的、旨在推进教师成长与职业成熟的教育与培训发展研究;后者则强调教师由非专业人员成为专业人员的过程,侧重理论的,立足教师内在专业素质结构及职业专门化规范和意识的养成与完善的研究。本文主要探讨后者。作为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指向于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是指在教学职业生涯的每一个阶段,教师掌握良好的专业实践所必备的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它既包括通过在职教师教育或教师培训而获得的特定方面的发展,也包括教师在目标意识、教学技能和与同事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全面的进步,是教师由于经验增加和对其教学系统审视而获得的专业成长,以及教师个人在专业生活中的成长,包括信心的增强、技能的提高、对所任教学科知识的不断更新拓宽和深化以及对自己在课堂上为何这样做的原因意识的强化。可见,知识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涵,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成败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为高校教师提供各种专业成长的相关知识,通过知识的获得以及知识的增长促进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知识管理的研究首先源于对提升企业效益的探讨,目的是组织为了实现自身目标而对组织知识资产的挖掘和发展,所管理的知识既包括显性的、文本的知识,也包括隐性的、主观的知识。知识管理包括与对知识进行认定、共享和创造相联系的全部过程。它需要建立一种系统使知识库的持续和更新得以实现,并且培养和促进知识共享和组织学习。
二、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管理内涵
知识管理的价值在于通过知识的有效利用提高个人或组织创造价值的能力,将知识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以追求知识的创新,从而提高组织的效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是高校教师在学校组织中运用知识从事教育教学实践的行为,有着自身特殊的知识管理价值和内涵。
(一)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中知识管理对象的特性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是高校教师通过各种教育教学行为以促进自身发展,提高教学效率的活动,主要需要有关专业的知识、有关课程与教学的知识以及个体所掌握的知识或称教师的实践知识等。前两者主要包括高校教师的普通文化知识、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并以显性知识(知道是什么的知识和知道为什么的知识)存在,后者主要以隐性知识(知道怎么做的知识和知道是谁的知识)存在。显性知识是指可以用某种符号系统表达的知识。这种知识可以通过“符号”以书本、信件、文档和网络等形式存在于纸张、电子、音像等载体中,人们可以通过学习、教育、训练来获得这些“知识”,并将其保存在自己的大脑中。隐性知识是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的,指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非结构化、不可编码的知识,通常以个人经验、专长、印象、感悟、直觉、洞察力、团队的默契、技术诀窍、组织文化、风俗习惯等形式存在。因此,这些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也理应成为知识管理的重点对象。
(二)知识管理的核心任务是促进高校教师的知识交流与共享
知识只有通过人脑加工和经验的处理,集体的智慧转化为新的知识,才能不断地繁衍和发展。知识管理的任务主要在于知识的获取、积累、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化以及知识的交流与共享等。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自身的知识发展方式,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既需要不断丰富教师个体知识,也需要与其他教师进行互动与沟通,在共同愿景下从事教育教学,在交流中将个体性知识与经验转化成团队知识,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知识交换和讨论,以共享知识拓展自身的知识来源,并最终实现个体的专业发展。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所要求的知识管理实际上是知识的交流,通过外化的知识,不同个体丰富其知识,产生新思想,在此过程中,由于每个人知识面、工作经验、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的不同,对事物的认识就存在差异,正是由于这种差异,才能推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整体的知识创新,并为进一步的教育教学实践创造条件。由此,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知识管理的核心任务便是促进知识的交流与共享。
(三)构建学习型组织: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管理目标
托马斯(Thomas)曾指出:“教师专业发展思想的一个重要转向就是将关注的重心从个人化的努力(individual effort)转向„学习者的共同体‟(communities of learners),在共同体中,教师通过参与合作性的实践来滋养自己的教学知识和实践智慧。”从这个角度上说,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主要需要通过建构某种学习共同体而得以实现,需要高校教师之间展开不断的学习并将因学习而形成的组织作为其专业发展的依托。当然,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建构主要还在学校内部,是以因不同任务而形成的相互理解、相互学习、互动思考、协调合作的群体。透过群体共同的学习与交流,形成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组织气氛,取得更高层次的共识。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对学习型组织的要求使教师的合作与交流有了机会和空间,新老教师之间,不同学科
教师之间,以及学校领导和教师之间有了互相切磋技艺、勤学苦练、共同提高的实践场域。戴维·A·加文指出:“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能熟练地创造、获取和传递知识的组织,同时也要善于修正自身的行为,以适应新的知识和见解。”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对学习型组织的要求也就赋予了知识管理的内涵目标,即通过知识管理,把学校及其所处环境中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动员起来,使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得以探究、转化和整合,发展出组织的新知识,并使内外部知识共享得以实现,建立起在组织中进行实验和学习的文化背景,并且不断地加强知识过程的反思和评估,不断促进知识的创新和转化。通过知识管理,高校教师可以在共同体中积累教育教学智慧,增强个人的知识能力,提高学校组织的整体知识结构,促进整体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总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对学校成员知识学习的要求实际上是对构建学习型组织的要求,知识管理的目标也在于此。
三、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管理策略
在知识管理广泛运用于组织之中以提升组织能力的背景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作为学校组织的一个新的组织任务,需要采取有效的知识管理策略来保证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
(一)建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知识库
知识库的建立主要是为了推动显性知识的共享,把学校现有的知识分门别类,进行加工和提炼,形成组织有系统、不断发展的知识资产。其核心在于通过理论分析、调查、专家访谈、观察等方式,捕捉和整合新的显性知识,包括从组织的内部或外部搜集,然后通过知识库的形式使其在成员中扩散,将其纳入学校成员的思维、文化规范、学习等领域,促进组织和成员的发展。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所需的显性知识主要包括学校所储存的图书资料、专家的报告文件、手册、程序、文件、记录、教师的一些正式与非正式交流材料等,而隐性知识多以个人的经验、印象、熟练的技术、文化、习惯等方式表现,难以将其形式化,需要对其进行故事性的描述或者写成条例式的原则,还可建立博客等让教师写下自己的经验,并对别人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给予积极的反馈,将其存储于学校的数据库上,这样就建立了隐性知识的交流场域,学校内部的所有教师都可以利用这个场域来交流和学习。一般来讲,对难以言传的隐性知识,多以知识地图的形式提供给教师,鼓励教师以直接互动来获取,这就比试图以结构化文字整理记录其知识本身更有效率。
(二)发挥高校教师的知识管理职能
基于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使得知识管理不但需要加强个体的知识管理,更为重要的是对团队知识的管理。个人知识管理与团队知识管理不是冲突对立的,高校教师个人知识管理可以促进和提升团队的知识能力,学校应该首先为个体教师提供合宜的知识,协助、支持、鼓励成员分享、讨论建构属于个人的知识,最终将各种有效信息用于增进团队组织的表现。通过促进团体教师专业发展以带动和促进个体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教师在某个团体中发挥领导者作用,在合适的时候成为“知识管理长”。“知识管理长”的职责在于擅长发现、收集并能对知识结构进行整理,通过多种方式促进个体知识的分享。例如:通过专题研讨、头脑风暴和面对面的会议讨论等方式建立关系与信任;提供知识分享的场所与时间,鼓励知识分享活动;通过写日志、传记、构思、文献分析等方式进行单独反思,或通过讲故事、信件交流、教师晤谈、参与观察等方式与人合作进行反思;以合作的自传方式,由一组教师围绕目前工作的背景、过去的个人和专业生活等主题写出自我描述的文字,然后进行批判的评论等,以自身带动全体,以全体促进自身,达到个体与群体的和谐发展。
(三)依托学校知识社群,培育共生协同的高校教师文化
受我国传统文化取向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社会文化心理对教师个人及其与其他教师之间交流的影响,我国的高校教师文化主要表现为一种个人主义的教师文化,它虽然部分体现了教师个人特质中的独创性和原则性,但高校教师之间疏于合作、羞于评定、信奉独立、相互隔离,从整体上阻碍了高校教师的发展。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形成一种学习共同体,需要教师之间展开合作与交流,形成一种新型的教师文化,使成员在环境中主动求真知和不断学习,形成提倡知识创新与共享的组织文化。因此,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是在教师群体中与其他教师充分的互动、沟通、协作、分享中逐渐实现的。桑德尔(F.Sandel)和麦金太尔(J.MacInivre)认为,要理解个人的行为,必须把个人置放于社会、文化和历史的背景中来考察,把个人放在社群和与他人的关系中来研究。“社群的互动才能导致共享意义的交流。没有这种交流,个人就会被切断与供自我参与和交流的社群的联系,唯有这种社群才能促进个体的真正发展。”因此,学校领导者应鼓励有共同兴趣或者专长的教师自由组合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共同体或者读书会等团体,针对若干主体,进行建设性的对话,在对话中分享经验,激发新的观念与想法。通过正式与非正式两种形式的互动,培育共生协同的高校教师文化,促进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戴维·A·加文.学习型组织[A].彼得·F·德鲁克,等.知识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45.[2]蒋竞莹.教师专业化及教师专业发展综述[J].教育探索,2004(4):104-105.[4]姜勇.教师个人理论新转向:从个人取向到社群取向[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
(8):15-18.[5]刘万海.教师专业发展:内涵、问题与趋向[J].教育探索,2003(12):103-105.[6]Davenport, T.H., DeLong, D.W.& Beers, M.C..Successful Knowledge Management Projects[J].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98,39(2):43-57.[7]Thomas, G., Winehurg, S., Grossman, P.Hyhre,O.& Woolworth, S..In the company of colleagues:an interim repo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a community teacher learners[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1998,14(1):21.
第二篇: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师范性”“学术性”问题的思考
安徽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08级:伍厚文
提要:
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的重要路径,无论是职前教育,还是职后培训,着力强化其“师范性”“学术性”的统一,是创新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形成教师个体自觉行为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关键和保障。
关键词: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师范性学术性
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近期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与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我国高等教育要大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这就给广大高校教师提出了提高新时期我国大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的更高的要求。毋庸置疑,要想培养一流的学生,必须要培养一流的教师。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教学水平,道德修养,创新意识和能力对于学生成长和可持续发展将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从数量上看已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张,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已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质量的关键性条件。
一、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内涵
国内外学者对教师专业化(Teacher professionalization)的定义多种多样。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提出《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首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对教师专业化作出明确说明。提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的、持续的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认识和专门的技术。英国教育社会学家莱西认为“教师专业化是指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而按照教育社会学家霍伊尔关于职业专业化的论断,又可推出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专业地位的提高和教师专业知识提高及专业实践中技能改进的过程。1972年,英国发表了《詹姆斯报告---教师的教育和训练》,并在地35届国际教育会议上总结出“教师三级培训法”:个人教育阶段,职前训练与指导阶段,在职教育和训练阶段。其中对教师继续性在职教育的重点论述和建议,很快被其他国家接受。国内学者刘捷认为,教师专业化是“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也就是一个人从„普通人‟变成„教育者‟的专业发展过程”。在我国,较少使用专业发展这一术语,而更多的是采用“在职培训”这一概念。实际上“在职培训”其内涵要远小于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起先后历程应包括教师的职前教育、新教师入职教育和职后的培养和训练。安玉海认为,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包括以下三个过程:教师连续的专业成长过程和终身教育过程,教师素质内化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自我形成的过程。
纵观国内外学者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概念界定不难看出:有的从教师本身应具备的素质要求来界定,有的从叫成长的阶段来进行,本人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三阶段,三方面即职前、入职、职后三阶段;专业发展内容包括学科、教育、道德三方面知识的发展。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可类比得到相关概念的界定。当然在学历层次、专业化程度方面其程度和水平要远高于中小学教师。
二、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师范性”和“学术性”问题.“师范性”和“学术性”内涵
“师范性”和“学术性这两个概念主要体现在教师专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层面上。关于“师范性”最普遍的理解是指培养教师所必不可少的特殊性课程和要求,它具体指教师道德、教育学相关课程(包括教师的实习、见习)、一些基本的技能技巧(包括普通话、书法、文体活动)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等落实在教学中就是教育学的相关课程。“学术性”指师范院校内各科任教师科研中所表现出的、可与综合性大学同类学科相比的学术水平,同类学科教学内容的专业化水平和反映学术前沿的程度,以及学生所从事学科研究的能力。虽然这两个概念所反映的高校教师职前教育经常被提问和讨论的问题,但在教师教育的在职培训阶段同样存在,只不过理论研究者没有明确地冠以“师范性”“学术性”字眼。不过,在实际工作中,培训的组织者、管理者、教师等一些参与人员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选取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他们或许只重视教学技能、能力内容的培训而忽视了学科研究水平的提高,或者截然相反。
2.我国和国外大学教师培训过程中“师范性”“学术性”侧重点差异
在西方国家,如美国、英国、荷兰等国,从20世纪60年代末,高校教师培训活动开始越来越重视教学技巧。1967年—1971年,博格与同事们在美国旧金山的西部教育研究与开发了大约20种短小精悍的自我指导课程。这些课程的目的在于训练教师不拘一格的课堂教学方法,重答,鼓励、补充、灵活回答、高水平启发等,这就是著名的微型课程。在微型课程的研究与开发过程中,使用了一种相对来说在教育上较为新颖的手段。研究表明,在职培训的高校教师通过培训所获得经验不仅影响他们培训前的水平,而且可以在培训后提高他们的技术和知识水平。后来的英国、瑞典、荷兰大多数国家高校教师的培训都相继采用这种微型课程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西方国家在高校教师 在职培训活动中特别重视教学方法、教育理论和教育学知识方面的培训,这就相当于教师教育中“师范性”课程。而我国高校教师在职培训可分为俩大类:第一类是校本培训,第二类是在专门的进修机构中接受培训。这些进修形式大都为了是受训教师在业务知识和科研能力上有所收获而对于教育理论知识、教学方法方面的培训要求却很少涉及。如《高等学校接受国内访问学者的试行办法》中指出访问学者通过学习和工作,接触和了解本学校的学术前沿动态,加深基础理论,拓宽知识面,提高学术水平,回原单位后发挥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的作用打下基础。以上这些进修形式都是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实行统一组织与指导下的培训形式。我们从文件中尚不能得到高校教师在职培训过程中关于教育理论类知识的明确要求,在各级各类培训机构组织实施的过程中其踪影更难以寻觅到,即使有一些也都相对模糊,在实际组织过程中并没有落实。至此,不难发现我国高校教师在职培训更重视教师教育的“学术性”内容。
3.我国高校教师培训中的“师范性”与“学术性”割裂的缘由探析
我国高校教师在职培训重视“学术性”实际上是与我国高校教师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有关。我国是属于高等教育后发国家,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一直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始终,在学习借鉴过程中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断章取义,不免产生偏差,往往忽略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急功近利。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一味追求“学术性”忽视“师范性”就是一个典型的表现。认为我国高等教育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在于 “学术性”上,于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恶补教师学科专业知识,想当然地认为只要高校教师具备了丰富而谨慎的专业知识就自然地教好学生,教学质量就会自然地得到提高。殊不知,有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只是搞好教学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有些学者满腹经纶却不能将知识很好地传授给学生,只能做科研工作不能完成教学工作,即使能勉强做教学
工作,教学效率也较低,教学效果不佳,更谈不上引领学生开创性地开展工作。之所以出现只重视“学术性”而忽视“师范性”还与人们对高校教师职业看法的偏差上不同的人对高校教师的职业性质及对从事这一执业人员的不同要求看法不同。人们对教师职业的看法有很多种。叶澜认为人们对教师职业看法至少有三种偏差:第一,教师是“经师”而非“人师”;第二,教师是“教书匠”;第三,混同了“教什么”和“如何教”俩类不同类型的知识,误认为掌握了教什么知识就必然能教好什么。以上一些偏差的产生是因为人们没有从整体和有机联系的角度来认识俩类知识的关系问题。
三、把握新时期高校教师职业性质,统一“师范性”与“学术性”,创新培训的新形式 新时期对高校教师职业要求越来越高,高校教师不仅需要高深的专业知识,更需要教师教学工作充满着创造性。在当今科技迅速发展和社会迅速发变化的时代,高校教师本身的知识需要更新,高校教师需要不断地接受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高校教师要把教学过程变为与学生一起探讨、发现知识地方过程,并通过这一过程来培养学生探索、创造的欲望与能力,使教育不仅发挥传递已有文化的功能,而且发挥培养学生创新文化的功能。教师不是一种手艺而是一种职业,应该用职业与个性的培养取代学科和教育学的培养。以往,作为教师,我们用“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现在看来,这一要求无疑已经落后。在现代社会,一个合格教师在给学生“一杯水”的时候,他自己必须像一条小河,长流常新,在流动过程中更新自己、否定自己,从而能发展自己、提高自己。按照这样的要求,不难看出,教师不光要具有做一名教师起码具备的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知识,而且要具备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通过用创造思维、创新的方法来与学生一道去完成的。我们要坚决摒弃那种认为大学生是成人自觉性好,教学无需什么方法只要把知识传授就可以啦,启发诱导那是对中小学教师的要求,高校教师只要有了专业知识就自然是好教师。我们高校教师既要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更要有丰富教育学知识,而且还要有创新意识全面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素质。将“师范性”“学术性”有机地统一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做一名优秀高校教师。高校教师培训的“师范性”与“学术性”的统一实际上反映了教学与科研这一高校教师的最基本职能。只有通过科研促教学,重视教学方能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具体可采取如下举措:
(1)加强政府对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立法规划。严格的立法程序使日高校教师专业展的每一细节都有法可依,制约了以政府为背景的个人权利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干扰,无论谁都不能左右教育行政部门的决定,一切以法律为准绳。我国1993年《教师法》的颁布实施从法律上确定了教师的专业地位,同年《教师资格认定条例》的制定,开始实施大学教师资格认证制度;1999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新时期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强化教师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提出大学教师培训工作实现工作重点和运行机制的两个转变。2001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对教师的品德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虽然我国在确定教师地位、教师资格认定、教师的培养等方面制定了相关法律与规定,但从目前执行情况看存在执行强度不够,随意性大,延续性差、缺少监管等问题。从政府到高校,还普遍缺乏教师专业发展制度化的明确意识,更没有形成长效、稳定的运行机制,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化建设尚需进一步规范,以建立严格制度、法律,使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有法可依。
(2)制定专业化的高校教师能力标准,为教师专业发展树立目标导向。高校教师能力标准不能仅局限于科研学术水平,当然在高校教师的科研水平的高低对教师来说来确实重要。但要考虑教师的综合素质的能力要求。高校教师必须热爱高等教育事业,具备从事教育事业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具备良好的师德,系统、完备的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教师应有的实践技
能,因而我国应根据高等教育发展对师资建设的实际需要,借鉴国际经验,研究制定高校教师能力标准,就高校教师应掌握的从事专业的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从事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等设立专业标准,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能够为教学专业提供质量保证机制,有助于提高教师素质,进而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但同时也要避免部属高校及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与地方性高校教师一刀切。
(3)高校教师个人要加强自觉性,积极主动谋划好自己职业发展规划。政府、学校的职业培训规划和要求那只能是外部性要求,要想取得实效,教师本人要根据自长短处,努力加强自己的薄弱环节训练,制定好切实可行长短期发展规划,避免学非所用。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克服功利化思想,要使教师培训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吴枚.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4(7)
(2)钟启泉.关于教师“专业化”的问题【N】中国教育报,1998,12,17
(3)叶澜.一个真实的假问题—“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的辨析【R】,1998教师教育国
际研讨会大会报告
(4)陈永明.现代教师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123页
题目: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师范性”“学术性”问题的思考
研究生姓名伍厚文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专业高等教育学课程名称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任课教师阮成武教授2010-8-29
第三篇:从职教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谈职教师资的培养
从职教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谈职教师资的培养
摘 要:从职教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来谈职教师资的培养,论述了职教师资专业培养的制度化、系统化;职教师资专业伦理的培养;职教师资教育性、职业性、学术性相整合的专业培养模式;需要重视职教师资专业培养的研究和培养机构的建设。
关键词:职业教育;职教师资;专业发展;培养
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其中重要的决定因素是职教师资队伍,但我国职教师资队伍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从而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在现今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趋势下,职教师资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关键要获得专业成长和发展。这里试从职教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来谈职教师资的培养。
一、专业性职业的特征
职业可分为普通职业和专业性职业两大类,专业性职业即专业是在社会分工、职业分化中形成的一类特殊的职业,指一群人从事一种必须经过长期专门的教育或训练,具有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按照一定的专业标准进行活动,从而解决各种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并获得相应的报酬待遇和社会地位的职业。典型的专业性职业主要有医生、律师、工程师、会计师等。专业性职业主要有以下的特征:
1.具有不可或缺的社会功能。任何职业都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都有存在的价值,对社会发展起着推动作用。但专业性职业对社会的良性发展和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社会大系统中关键的一个环节,在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如果专业服务的水平不高或专业人员的角色缺位,则会给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甚至造成社会的崩溃。
2.具有系统的专业理论和技能。这是指在专业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专业人员构建了一套支撑其专业实践活动的专业理论和能力体系,专业人员需经过接受长期的学习训练以掌握系统的专业理论和技能,并在实践中创新和发展,以促进专业实践的不断完善。
3.具有严格的职业伦理。专业性职业的一个典型标志是具有严格的职业伦理,这包括职业的理念、职业的精神以及职业行为规范,这也是在专业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构建和完善的,并要求专业从业人员严格遵守。
4.具有专业自主权的专业组织。专业组织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权,在对专业人员的培养、职业资格的准人、职业伦理的遵守等方面对专业发展起着自律的作用。5.从业人员的专业发展。专业性职业要求从业人员经过系统长期的教育培训,并且在工作中不断成熟、提高与完善。因此专业人员在职前和职后两个阶段都应学习最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对自己的工作实践总结、反思,从而得到专业发展。
二、教师职业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发展
职业专业化是指职业的实践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地位不断改善,逐渐成为专业性的职业这样一个过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教师职业逐步纳入专业性职业的范畴。
职业专业化的一个关键是专业自律,即专业组织制定严格的专业工作标准和职业准人标准,不断发展专业学科体系,专业人员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使得专业能获得社会的认同。职业教育教师既面临着一般教师的专业成长任务,又有着特殊的专业成长轨迹,其中职教师资的专业培养对职教教师的专业成长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职教师资的专业培养就是根据职教教师的专业成长规律,针对不同发展阶段职教教师的特点、需求和存在问题开展制度化、系统化的培养。
三、职教师资的专业培养
(一)职教师资专业培养的制度化、系统化
1.职教师资培养的制度化。在我国职教师资培养的制度化还有待于完善,在职教教师的任职资格、继续进修等方面还缺乏法律的规定和保障。制度的缺失不利于职教师资质量的提高,如在一个对100名职教教师的调查中发现,66.4%的职教教师毕业于非师范大学,33.6%的教师毕业于一般师范大学,大部分职教教师没有接受过职教教育理论正规、系统的学习。对比,我们应制定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使得职教师资的专业培养有制度的保障。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如德国高素质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完善的立法,一系列相应的法规如《职业教育法》、《职业促进法》、《手工业学徒结业考试条例》、《实训教师资格条例》、《职业学校教师培养框架协议》等严格规范了职教师资的任职资格、课程设置、培养制度等。根据法律规定,德国职教教师需经过4年大学学习,通过第一次国家考试,进人为期两年的实习期,再经过第二次国家考试,才有资格担任职教教师。在德国无论是实训教师还是职业学校的教师,都可以依据《职业教育法》或《教师培养法》的规定,带薪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有规范、系统的激励措施、具体的操作办法和进修内容。对于实训教师而言,他们一般参加由教育培训部门定期举办的实训教师进修班和研讨会,提高自身教育管理、人才管理和开发及新技术等方面的能力,以适应企业自身管理、技术发展的要求。企业承担全部或部分学费,教师还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参加一些自费进修班并能酌情从劳动局得到部分学费资助。职业学校的教师在30年内,每两年进行一次考核,合格者自然晋升一级,不合格者必须参加进修。另外,德国还把进修与评定教师日常工作相结合,不仅可以督促检查教师的日常工作,帮助教师找出业务上的不足和进修方式,而且还有利于进修质量的提高。
2.建立个性化、终身化的培养体系。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逐步走向成熟、完善、专业的过程,因此职教师资培养决不仅仅是职前的学历教育培养,而应是贯穿教师整个专业生涯的终身培养。职业教育又是一种紧贴社会需求的岗位教育,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使得职教教师更需要一种终身学习。职教教师在专业生涯中会遇到不同的问题,会有不同的培训需求,因此职教师资培养应是以职教教师为本的个性化的培养,以满足个性化的培训需求,促进每个职教教师的专业成长。职教师资培养应根据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律,制订相应的培养方案和培养制度,构建职前、职后一体的、个性化、终身化的培养体系。如在德国,要求所有职业学校教师参加培训,并根据专业教师、普通教师、新学科教师三种不同类型制订培训计划和评估标准,同时根据不同的内容、要求和层次分级进行培训,形成全国性的师资培训网络。(二)职教师资专业伦理的培养
职教教师不仅担负着一般意义上教书育人的重任,还面临着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培养的任务,因此对职教教师有着特殊的专业伦理要求。首先应培养职教教师高尚的品德和完善的人格。职教教师应具有对工作的敬业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应具有包容、奉献、关爱、公平、公正的高尚境界。其次应培养职教教师完善的职业理念。职业教育是一种面向职业岗位的教育,职业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完善的职业理念。因此首先教师要具备完善的职业理念,教师要对职业岗位的历史与发展,职业岗位所特有的职业道德非常了解,教师本身要具备这样的职业素养和品质,随后在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当中,把职业理念传递给学生。最后还应培养职教教师职业创新精神。职业教育要培养创新型的人才,首先教师应具有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在平时的教学和科研中独立思考、力图创新。
对职教教师的专业培养,首先就是对教师专业伦理的培养。在职前培养和职后培养中,都应把专业伦理的培养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外活动与教育等各个方面都应体现对专业伦理培养的要求。(三)完善教育性、职业性、学术性相整合的专业培养模式
在职教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中,教育性、职业性和学术性是互为整合的三个要素。职教师资培养是教育性、职业性、学术性三个方面加以整合的一种培养模式,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1.教育性。教育性是指在职教师资培养中把培养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作为主要目标之一。这个能力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能力,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和评价能力。
首先应突出职教师资培养的教育性。职教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从事的工作是教书育人,遵循有关职业教学论、职业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原理,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来传授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培养职业技术人才。教育性学科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一个关键支撑,教师的专业水平主要体现在他们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和能力。职业教学论和职业科学是职业教育专业化的两门关键的学科。职业教学论是研究“如何传授一个职业”的理论,即职业教育的(学科)教学论,德文原名专业教学论(Fachdidaktik)或技术教学论(Technikdidaktik)。职业科学源自德语Berufswissenschaft,是系统研究职业技术实践工作者(如技术工人、技师和技术员等)所需能力的科学,是职教师资培养的基本专业学习内容。职业科学是涉及职业教育学、劳动科学以及具体的各工程技术学科等多学科的边缘学科,将专业工作以及技术和教育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其内容主要包括“职业分析”,“职业教育过程的分析、评估与设计”,“专业工作过程的分析、评估与设计”以及“技术的分析、评估与设计”四大领域。这实际上也反映了教育性和职业性的整合。所以应重视《职业教学论》、《职业科学》等教育教学类课程,并且在职前职后整个培养过程中都应围绕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使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在职后培养中应鼓励教师对具体的教学问题进行探讨交流,鼓励教师反思总结以往教学,鼓励教师探索教学方法改革,并培养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如德国慕尼黑大学职前职教师资培养课程中教育教学类课程占了很大的比例,开设有职业与劳动心理学、职业学习教学法、职教社会心理基础、专业教学法、社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政策、教育社会学等多门相关课程,要求学生在一年级和第五学期均要进行教育实习。学生毕业后要进行2年的预备实习,在实习期间每周还要坚持有一天的时间去教师进修学院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课程。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把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方法学以及学科知识结合起来,以培养他们具备在职业学校做教师的基本素质。有关内容包括:了解学科教学计划;掌握专业教学法;与专业相关的工作方法;学会课堂教学的计划制订、准备、组织以及评价等。在职后培养中,同样围绕教师的教学工作,强调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高。
2.职业性。职业性是指在职教师资培养中把培养教师的职业能力作为主要目标之一,这个能力包括教师对职业活动的了解,对职业活动涉及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等。应突出职教师资培养的职业性。职业教育专业化的另一个支撑体系是职业技术科学,它是着眼于职业活动的完整性而不是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反映职业劳动过程和劳动内容的专业技术体系。职业教育体系和工程教育体系之间有关联性,但并不是同一的。因此在职教教师培养中应培养教师职业技术科学知识和职业实践能力。职教教师应了解企业的文化、产品的技术含量、生产流程、工艺路线、岗位人员的职责和需求等。因此在培养中应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重视对教师的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培养中坚持企业实训以及教师下企业实践的制度,并实行“双证书”制度。
德国的职教师资培养非常重视职业能力培养,值得我们借鉴,如在职前培养期间,要求进行为期一年的企业实习。在实习期间,他们应获得本专业范围内的实践知识和技能,了解企业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并学习合理的工作方式。另外,他们还应熟悉学生未来的职业环境,了解企业里的问题和社会状况。在职后培养阶段,也明确规定每个职教教师应每隔一段时间下企业实习。
3.学术性。学术性是指在职教师资培养中应培养教师广博的文化底蕴、深厚的学科基础、基于实践的科研能力外,注重突出职教师资培养的学术性。在强调教育性和职业性的同时,培养教师广博的文化底蕴和深厚的学科基础,使得教师在职业生涯中具有自我发展、终身学习的潜力,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同时在培养中使教师掌握企业新技术的进展情况、了解学科专业的前沿领域,拥有开阔的视野。职教教师作为专业人员,还应具有相应的科研能力。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对工作深刻的感性体验,在此基础上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开展研究具有很大的优势,教师基于实践的研究对于解决实际问题也有着其他专家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可开展学科专业和教育教学等方面的研究,通过研究还能进一步促进教师的教学工作。职教教师还可和企业合作,通过研究为企业服务,这样也有利于进一步了解企业发展实际,缩短教学和企业技术发展之间的距离。因此在培养中应重视教师的科研能力培养,进一步指导教师的科学研究,鼓励教师把对工作的探究和反思通过研究的方式进一步完善,鼓励教师进行学术交流。(四)重视职教师资专业培养的研究
职教师资培养应与教师的实际工作紧密联系,应力图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职教师资培养应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应充分调查研究教师需求和实际工作需要。整个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培养评估都应建立在严谨的科学研究基础之上。职前培养院校和职后培养机构都应就具体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改革、考试考核等方面开展研究,以提高培养质量和效果。(五)加强职教师资专业培养机构建设
加强职教师资专业培养机构建设是培养高质量职教师资的重要保证,培养机构应在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提高自身水平,充分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科研优势、人力资源优势等,在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积极探索,进行科学研究,以培养高质量、专业化的职教师资为宗旨。
参考文献 [1]陈祝林,徐 朔,王建初.职教师资培养的国际比较[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1,15,9. [2]牛晓燕,德国职教师资培养体系及其特点[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03):34—35.
[3]赵志群,刘邦祥.职教师资的专门化进程和职业科学的学科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02):24.
[4]贺文瑾,石伟平.我国职教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职业教育与培训,2005(10).
[5]赵 康.专业、专业属性及判断成熟专业的六条标准[J]社会科学研究,2000(10).
[6]刘 猛.4kg',业教育教师的成长和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7(06). [7]Carr—Saunders A M.The Profession.Oxford:Clarendon Press,1933. [8]liebeman M.Education as a Profession.Prentiee-Hall,1956:2—6. [9]EducationalLeadership(SuppoaingNewTeachers)[EB/OL]. http://shop.ascd.org/productdisplay.cfm ? Productid = 199029,V olum e 56,N um ber8 M ay 1999.(发布时间:2008-06-01)
第四篇:从经营视角剖析成本管理
从经营视角剖析成本管理
我们不难发现,国内房企成本管理态度表现出明显的机会主义倾向或摇摆型特征,一旦国家严格调控或市场恶劣之时就大谈特谈成本控制,确立“成本年”的管理口号;而当政策利好频出或市场转好时却又将成本管控束之高阁。那么,中国房企成本管理的难点是什么?尴尬的成本管控究竟该如何演绎自己的精彩?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荣幸采访到一位有着中、西房企管控视野,精通设计、造价、工程等项目各流程的复地集团成本总监戴戈缨先生,从他独特的视角和多年管控心得,揭晓当前中国房企成本管控“真实的一面”。
不同企业经营不同,成本管控理念也有所区别,但您能否从成本管理的共性出发,谈谈房企做好成本管理的关键是什么?成本管理负责人与成本人员在成本实践中各自权责如何?
戴戈缨:首先要明确的是,成本管理绝不是成本部一个部门的事,它必须是基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成本管控,成本部需要和前期、规划设计、工程、营销等部门高效协调。这也决定了成本全员参与的必要性,所有涉及成本的人员都须树立成本理念和节约成本的工
作习惯。另外,成本管理一定要有“提前谋划”的思维,即将整个成本控制点尽量前移。现在大多数房地产企业成本管控还停留在造价控制阶段或是核算型管控阶段,部分企业已经开始控制目标成本,这是一个进步。但是在目标控制时,我们发现很多房企控制不够灵活,有些僵化,认为目标成本锁死了就绝不能动,事实上目标并非不能动,如果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忽然发现某个变更会带来明显销售溢价,此时对目标成本科目之间合理调配或者进行追加就非常必要。
在成本实践中,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成本管控很关键。成本管理责任人一般是项目经理或是区域公司负责人,因为他是真正以经营思路去统筹整个成本管控的,如果他没有意识或意识不强,单靠成本人员去推动就非常困难。成本人员只能做末端,他参与到前端的力度是非常有限的。
成本管理并不代表成本处处都要控制,应当讲究花钱的价值导向性,钱不在花多花少,而在于花得有没有价值,该不该花,站在营销定位、项目设计等多角度的项目管理整体上的统筹规划。综上所述,成本管理就是前期成本策划、中期合约优化与过程中动态监控,最后到结算评估形成一个闭环。
这里要提醒的是,在统筹过程中,持续监督和管理非常重要,但可惜的是现在很多项目经理都将精力集中在纯粹业务层面,对成本管控的倾斜不够。我们常常将项目经理比喻为赶车的人——如果将各个专业管理人员比喻成马的话,赶车人就要把各匹马笼在一起按照既定的目标前进,在前进的过程中不断调整。现实中,项目经理却把自己也变成了拉车的马,跑得很快也很辛苦,但是忘记了“统筹协调,权衡取舍”更大的职责。
尽管设计费在建设工程总费用中比例不大,一般只占建安成本的1.5%-3%,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却可达75%以上,但是在成本实践中,许多房企表示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不好做?或是不得要领?对此,您怎么看?
戴戈缨:现在各专业开发管理人员包括成本人员还没有把自己放在项目管理的位置,更没有从经营的思路来看待成本管理。比如不少地产企业设计人员都还没跳出设计院的思路,项目工程管理人员和施工企业的施工管理人员也没有多大区别——这就是现状。造价是建筑市场概念,是核算层面的、是后端的。我们要控制的就是把前端成本尽量想清楚。前端成本没有研
究透,将导致后期造价控制阶段纠缠不清。造价控制是末端,成本管理是前端,前端没有控制好,后端就很累。
你一直倡导从经营视角,要求全员参与成本管理,从成本全生命周期来进行房企成本管理。这种管理理念如何才能有效落地?
戴戈缨:经营就是收支双线,“收”不完全受制于我们,相对来说我们能控制的是“支”,即成本。用经营思路去看成本,就不狭隘、不局限,就可从项目拿地到规划、设计、施工、销售全生命周期来预防监控每一环节的成本。
真正要做全成本管理必须基于以下三个层面来管控:首先是成本理念宣传灌输。成本管理只站在成本人员的角度就是造价管理,所有房企做好成本管理,必须对成本管理的认知进行理念的引导和灌输,强调全员成本观;其次是组织保障。项目开发是典型的团队工作,需要各专业线高效协同配合,所以要想做好出色的成本管理,必须有个内部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流程优化和管理组织科学化设置等的管理前提;最后就是复合型成本管理人才的缺乏和培养。
对于我来讲,成本管理做得最顺最有成就感就是在我做项目总经理的时候,往往在这个时候我对项目的成本控制是控得最出色的,不仅成本,质量、进度都出色,原因就在于这个时候我能统筹和协调各方资源,形成全员都参与。当我把成本放在项目中来综合管理时,成本发挥的效用是最大的,这就体现了组织的保障、个人的意愿再加上统筹的管理思路的重要性。
(注:戴戈缨 复地集团成本总监)
第五篇:从管理经济学视角透视中国移动——.
从管理经济学视角透视中国移动——电信重组带来的影响及其发展策略
一.中国移动的发展现状: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移动”)于2000年4月20日成立,公司主要经营移动话音、数据、IP电话和多媒体业务,并具有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单位经营权和国际出入口局业务经营权。除提供基本话音业务外,还提供传真、数据、IP电话等多种增值业务,拥有“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等著名服务品牌,中国移动在我国移动通信大发展的进程中,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并在国际移动通信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中国移动已建成一个覆盖范围广、通信质量高、业务品种丰富、服务水平一流的移动通信网络。目前,网络已经100%覆盖全国县(市),主要交通干线实现连续覆盖,城市内重点地区基本实现室内覆盖,客户总数超过3.7亿户;截止2007年12月31日,中国移动与231个国家和地区的350个运营公司开通了GSM国际漫游业务,并与161个国家和地区的187个运营商开通了GPRS国际漫游,国际短信共通达110个国家和地区的262家运营商,彩信通达44个国家和地区的74家运营商,同时,中国移动还将不断扩大国际漫游通达范围。
但是随着5月24日下午14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三部委以联合发布公告的形式,突然公布了“电信重组方案”,这份名为《关于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通告》的公告指出:“鼓励中国电信收购联通CDMA网(包括资产和用户),联通与网通合并,卫通的基础电信业务并入中国电信,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公告还指出,改革重组将与发放3G牌照相结合,重组完成后发放三张3G牌照。电信业的重组既给中国移动带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目前固网所拥有的网络资源,在没有全业务牌照的情况下,已很难再在增量业务上取得突破,电信重组通过给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发放全业务许可,使固网运营商可以在同等的资源条件下,在增量市场上与中国移动展开公平竞争,从而彻底改变电信市场结构失衡的状况。其中,作为固网运营商的中国电信,它的用户占全国电信用户的2/3,它还拥有中国最大的宽带接入用户群以及成熟的集团客户。通过重组,中国电信可以通过捆绑销售的方式来扩大语音业务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也在数据业务中占据向行业用户和集团用户渗透的先机。整合后的中国电信,通过持续的内部改革、优化重组,集中网络的资源,积极创新业务,竞争力将得到有力提升。电信重组所带来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竞争有可能加剧。虽然重组后,竞争的主体即运营商的数量减少了,但是实力都增强了,而且运营商整体实力差距也得到缩小,市场竞争的不平等性得以缓和,竞争双方或多方实力相对更为均衡,竞争有可能加剧。重组后,竞争主体都具有全业务运营牌照,可以在电信运营的各个业务领域展开全面的同质竞争和异质竞争。
第二、竞合将成为主流。虽然重组后三家新运营商的实力和重组前比,都得到了增强,但是短期内移动一家独大的局面将难以得到改变,将是1强2弱的格局,电信和新联通单独依靠自身的实力还很难和移动单独对抗,所以电信和新联通之间在竞争的同时,将更多的是一种合作关系。移动和电信、新联通之间也需要某种程度的合作,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将成为重组后的电信运营新态势。
二.从管理经济学视角透视中国移动——电信重组带来的影响及其发展策略
面向未来,中国移动确立了“做世界一流企业,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新跨越”的发展战略目标。围绕这一目标,中国移动通信将秉承“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提升核心竞争力,通过打造卓越的运营体系,建设卓越的组织,培育卓越的人才,打造“一个中国移动(One CM)”,努力成为移动信息专家和卓越品质的创造者。电信重组使国内的竞争形势发生了变化,为了保持中国移动在通信行业的优势地位,中国移动要做好以下几点: 1.价格策略
企业目标是企业价格策略的逻辑起点,企业在制定价格的时候首先要知道它要从特定的产品中实现什么目标,企业的目标越明确,价格的制定越容易。企业的基本目标有生存、当期利润最大化、当期收入最大化、销售增长率最大化、市场占有率最大化、市场利润最大化及创造高品质的声誉等几个。
但在当前的电信市场中,由于市场成熟度不足,企业目标不明确,价格的制定比较混乱,中国的电信业正进入一个“恶性竞争,管制不力”的怪圈。恶性竞争不断,作为较低层次的价格博弈一直是商家参与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移动市场VPN网的无限扩大、资费套餐、自主套餐的不断推出,以及IP卡“跳水式”的折扣,都属于此类的竞争。各大企业的价格策略都在围绕各种变相形式的降价,而这种价格战的最大特点就是市场竞争参与者拼个刺刀见血,其结果也只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对国家、企业和产业的危害都是极大的。
专家指出,究诸如价格战等恶性竞争的本质,其实就是运营商之间零和博弈的不合作竞争造成的。零和博弈关系使各运营商互相攻击,直至双双陷入“囚徒”困境。因此可以说,合作性竞争是电信业走出恶性竞争泥潭的唯一出路。
作为电信行业的老大哥---中国移动公司应该勇敢的跳出这个恶性竞争的怪圈,充分认识到竞争的目的是促进共同发展,不是你死我活。不要主张恶性竞争,不要主张竟相压价去获得市场占有率。要制订合适的价格策略,要讲究有效益的发展。对于公司的三大品牌可以采取鲜明的“价格歧视”战略,即针对不同话费支出的客户制定差异性的资费调整政策,所有价格策略的制定要注重有效益的发展。具体可以如下:
(1)针对“全球通”用户,主要运用“套餐”的方式进行优惠,并且在“全球通”用户内还要根据贡献度大小而制定不同的费率;
(2)针对“神州行”用户,主要运用“亲情号码”的方式局部适度降价;
(3)针对“动感地带”用户,实行新业务捆绑策略来提高客户的使用价值;
(4)针对区域用户,实行限制业务功能来限制中高端用户的转网。
2.市场策略 根据价格弹性规律,当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动时,需求量也会发生变动。从市场角度看,一方面增量市场逐步萎缩,另一方面新的对手如中国电信加入移动市场分食,这在客观上导致移动实施“效益与规模并重”战略更加困难。只有具备足够成本优势的企业才可能消化新增用户对利润带来的伤害,即当用户规模足够大时,边际成本就降到极低,这时再低端的用户也有发展的“利润”,所以要向认清当前的形势,在保持高端用户市场优势的同时,充分利用“神州行”和“动感地带”增加低端用户的数量,同时公司的广告主要是企业形象广告,集中突出在服务质量、社会公益等诸多方面的良好形象,以赢得广大用户和社会公众的认知与支持。3.引领3G先锋
根据管理经济学原理,如果厂商要实现其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那么对一种商品或服务的经验估计就是必不可少的,没有对厂商面对的需求函数、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的准确估计,厂商无法制定出使利润最大化的价格和产量决策,因此,在目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中国移动通信公司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新的业务模式,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要准确定位广大客户的业务需求,不断开展新的业务,加速通信业的发展,但通信的加速发展需要更多的频率资源,而第二代移动通信的频率资源已经很紧张,第三代移动通信不但可以提供话音业务,而且还更有效的利用频率资源,在同样的频率资源内可容纳更多的用户,顺应了当今用户的爆炸式膨胀态势。其次Internet的出现和飞速发展对全球通信产业产生了巨大影响,数据等宽带业务迫切需要更高带宽,第二代移动系统是无法提供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是适应信息社会以提供移动多媒体业务为目标的系统,其空中接口高达2Mbps。
从目前业务发展的走势来看,宽带数据业务和移动通信业务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而3G移动通信系统兼具了宽带数据和移动通信两大技术优势,并且有很多优点:首先,3G可以提供更快捷、更安全、更经济的移动通信业务和丰富多彩的互动式移动交流服务以及新的娱乐消遣方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电信需求,提高大众生活质量。其次,3G有利于促进电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扩大经济规模,提高经济效益;最后,发展3G有利于提高中国电信运营企业、电信设备制造企业乃至整个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第四,发展3G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步伐。最重要的是,发展3G,尤其是优先支持和发展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技术,使之成为我国电信业的主导标准乃至世界主流标准。可以预见,3G业务将具有十分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根据信产部预测,中国移动通信市场还有巨大的潜量:每年新增用户4000到5000万,通过对中国移动用户发展的速度、国外移动用户普及率和中国移动市场潜量等综合指标分析,中国移动用户普及率最高估计在45%左右,总共还有2到3亿潜在用户。根据信产部2003年的统计报告,如果2004年底或2005年初发放3G牌照,到2009年3G用户数量将超过总用户数的一半,2010年以后GSM和CDMA逐步退出市场,虽然这个数据比较早但足以说明3G未来广阔的市场前景。
同时,北京时间2008年4月1日,中国移动面向北京、上海、天津、沈阳、广州、深圳、厦门和秦皇岛8个奥运城市,正式启动TD-SCDMA社会化业务测试和试商用。中国自有的3G标准——TD-SCDMA正式揭开了神秘的面纱,TD为奥运志愿者提供通信服务,一方面有利于通过体验和使用基于TD网络的特色3G业务和有关奥运亮点业务,为奥运志愿者提供通信、调度以及信息等服务,提升其工作效率和服务能力,从而更好地支撑奥运服务工作,另一方面有利于通过奥运志愿者在为奥运服务的过程中使用TD业务,在国内外的奥运现场观众以及游客甚至全世界电视观众中宣传TD和扩大TD的社会影响力,为中国移动3G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树立品牌,创优质服务
根据恩格尔定律,随着消费者收入的不断增加,食物的消费支出占家庭的总消费支出的比例会不断下降,衣着和住房保持不变,其他上升。为此我们要在引领通信技术的同时做移动好品牌、服务工作。(1)在考虑了用户使用态度和使用目的,以及业务属性后,我们把3G业务分成即时型业务-连续型业务,实用型业务-时尚型业务,从而满足各种用户的需求。
即时型业务:使用该业务是即时发生的,计费方式可以是按照使用次数计费,用户在一定的时期内使用的频次较少;呼叫转移、信息点播、图片下载、铃声下载、游戏下载、其他娱乐业务、位置信息查询、视频短讯、移动购物、定位服务、位置信息查询。
时尚型业务:强调业务的时尚性,实用性较弱。彩信、彩铃、图片下载、铃声下载、游戏下载、在线游戏、虚拟游戏、其他娱乐业务、视频短讯、移动购物、在线游戏、可视电话、电影点播、收看电视节目、高速Internet接入、高速Intranet接入。
连续型业务:经常性使用的业务,计费方式可以是包月制等,用户在一定的时期内使用的频次较多,其业务发展周期较长。呼叫限制、呼叫等待、收发短消息、移动秘书、上网信息查询、彩信、彩铃、在线游戏、虚拟游戏、手机银行、手机炒股、音频短信、E-Mail收发、在线游戏、可视电话、多方视频通信、电影点播、收看电视节目、高速Internet接入、高速Intranet接入。
实用型业务:业务的实用性较强,其业务发展周期较长。呼叫转移、呼叫限制、呼叫等待、收发短消息、移动秘书、上网信息查询、信息点播、手机银行、手机炒股、位置信息查询、音频短信、定位服务、位置信息查询、E-Mail收发、多方视频通信。(2)加强集团/行业应用推广
针对集团/行业客户市场,电信将通过在此市场的绝对优势,通过价格上的交叉补贴及固话、宽带上的天然联系,从集团/行业级市场逐步渗透进入其中集团员工及其关联群体的客户市场。加之大部分高端个人客户的集团属性,使得这一进攻办法简单有效且杀伤大。移动首先要稳定集团/行业中的高端个人客户,再加快集团/行业客户深度信息化解决方案开发及销售步伐,加大深度捆绑力度,将企业内部流程及员工的职业化应用与移动信息化产品关联,通过对几大重点对象的布局,逐步扩大影响,基本形成对重点行业的占领,牢牢掌握市场制高点。
1、细分集团客户市场,改变以往简单按照客户数量划分的模式,从多用户特征出发细分集团客户,进一步清晰重要客户、大客户、中小企业客户、全行业应用客户的区分,尽可能地明确每位客户的集团属性,允许同一客户不同集团属性的交叉,在细分的基础上形成针对性的营销。
2、开发集团/行业应用品牌,借助个人品牌(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的运营经验,借鉴电信的商务领航概念,建立移动的行业应用产品品牌,逐步寻求品牌优势。
3、加强集团价值链的构建,要将移动产品融入到行业应用中,成为其价值创造的重要一环。第一种方式是将行业应用纳入集团/行业业务流程价值链,实现对价值链伙伴的占有,如通过对某级政府电子政务的行业应用,实现对下级政府的业务占有;第二种方式是通过规模客户实现对集团/行业价值链客户的反向延伸占有,如借助移动在校园内的绝对用户优势,向校方提供校园信息化产品(通知公告、宽带接入等一揽子解决方案);再一种是要引入众多的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利益共同体,有条件的可组建战略联盟。如,与银行合作,加快手机钱包、手机银行的业务的推广,移动为银行提供支持,成为银行自身金融创新的重要一环,银行提供缴费服务、分期付款购机信用等。
4、建立集团/行业销售网络
高度重视集团/行业的销售,组建网络化营销。一是客户经理不仅要承担起日常的服务工作,更要及时发现集团潜在需求,挖掘应用产品;二是全体员工特别是各级领导要充分利用建立的人脉关系,加强联系,实现关系营销;三是通过对集团/行业中的VIP客户实现种子营销;四是引入直接面向客户,负责信息化产品/解决方案/应用等的推广的销售型SI,充当信息化产品/解决方案/应用通向集团客户的渠道,或者提供必要的客户关系。(3)巩固大众客户市场
大众客户相对集团/行业客户而言,集团/行业属性相对较弱,行业应用依赖性较差,对于大众客户,要以强化“群”概念,设计“群”的组合优惠,增强联结性,如,基于亲情的亲友群、各类兴趣交流群,辅以积分等措施,增强归属性,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行宽带语音捆绑业务,增值业务要做到针对性,应着重选择两类人群,一部分是15-26岁的年轻客户群体,一部分是因职业需求而存在高速移动办公需求的商务群体。前一类客户开发的重点在于娱乐、交友等休闲体验类业务的推广,后一类客户开发的重点在于满足移动需要的服务。
1、加强品牌运营
针对目前“有套餐、无(弱)品牌”的现状,完善三大品牌管理,突出品牌的差异性和价值,提升品牌认知度、归属感、忠诚度,逐步实施分品牌营销团队和营销管理。以品牌运营为核心组织营销工作流程;从品牌形象、业务组合、品牌宣传、渠道细分、文化建设等方面精耕细作。如,全球通强调“我能”,定位于成功人士,全球通俱乐部应多组织诸如邀请知名人士举办论坛、有商务价值的酒会等成功人士的交流活动,提倡与成功人士在一起就会更成功的品牌理念;神州行实施积分计划,强调更加的实惠。
2、实施价格优惠
在资费设计上,更加贴近市场,在各种套餐的基础上提供可组合的业务包,如长话包、情侣话务包、新业务体验包。对于具有不同集团/群属性的用户可同时享受不同集团优惠,通过多重优惠捆绑客户。
3、扩张渠道
注重物理渠道的占领,为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做充分准备。由于线路进入小区和建筑物必将经过业主同意,要提前布局,抢占先机,尽可能订立排他协议,不能订立也可为竞争赢得空间。继续加大实体渠道扩张,挤压竞争对手渠道空间;大力发展自助营业厅、网上营业厅、电话营业厅等电子渠道。
4、建立宽带门户
除了解决基础的宽带接入,一定要建立自己的宽带门户,以门户为平台,加快各项业务的融合,实现向综合信息服务商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