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的通知
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 划分办法的通知(国统字〔2011〕7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各调查总队,国务院有关部门:
为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结合统计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统计局
二〇一一年九月二日
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
一、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结合统计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二、本办法适用对象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各种组织形式的
法人企业或单位。个体工商户参照本办法进行划分。
三、本办法适用范围包括: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15个行业门类以及社会工作行业大类。
四、本办法按照行业门类、大类、中类和组合类别,依据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或替代指标,将我国的企业划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微型等四种类型。具体划分标准见附表。
五、企业划分由政府综合统计部门根据统计年报每年确定一次,定报统计原则上不进行调整。
六、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国家统计局2003年印发的《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国统字〔2003〕17号)同时废止。
附表:
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标准
说明:
1.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须同时满足所列指标的下限,否则下划一档;微型企业只须满足所列指标中的一项即可。
2.附表中各行业的范围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为准。带米字符号的项为行业组合类别,其中,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业包括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装卸搬运和运输代理业,不包括铁路运输业;信
息传输业包括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其他未列明行业包括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房地产中介服务,其他房地产业等,不包括自有房地产经营活动。
3.企业划分指标以现行统计制度为准。(1)从业人员,是指期末从业人员数,没有期末从业人员数的,采用全年平均人员数代替。(2)营业收入,工业、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其他设置主营业务收入指标的行业,采用主营业务收入;限额以下批发与零售业企业采用商品销售额代替;限额以下住宿与餐饮业企业采用营业额代替;农、林、牧、渔业企业采用营业总收入代替;其他未设置主营业务收入的行业,采用营业收入指标。(3)资产总额,采用资产总计代替。
第二篇: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2017修订说明-统计局-国家
附件
《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 划分办法(2017)》修订说明
一、修订背景
目前执行的《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是2011年国家统计局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同时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制定并颁布的。
2017年6月30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正式颁布。8月29日,国家统计局印发《关于执行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的通知》(国统字〔2017〕142号),规定从2017年统计年报和2018年定期统计报表起统一使用新分类标准。为此,我们对2011年印发的《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进行修订。
二、修订主要内容
本次修订是在2011年《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基础上进行的,修订延续原有的分类原则、方法和结构框架,在保持适用范围不变的情况下,依据标准由《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修改为《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
54- 7 - —2017),并根据新旧国民经济行业的对应关系,进行了行业所包含类别的对应调整。
将交通运输业中包括的“装卸搬运和运输代理业”修改为“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装卸搬运”。
仓储业所包括的行业中类,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调整为“通用仓储,低温仓储,危险品仓储,谷物、棉花等农产品仓储,中药材仓储和其他仓储业”。
- 8 -
第三篇:国家统计局办公室关于执行统计上划分城乡规定中判断城镇范围的补充通知
国家统计局办公室关于执行统计上划分城乡规定中判断城镇范围的补充通知
状态:有效发布日期:2000-02-01 生效日期: 2000-02-0
1发布部门: 国家统计局办公室
发布文号: 国统办字[2000]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于1999年12月6日下发了《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并已布置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中试行。为了简化人口普查中城乡划分的实际操作,现将《规定》中城镇范围的判断方法补充通知如下:
一、凡区、市、镇人民政府驻地有明确建成区的(与政府驻地不连片的建成区除外),可用建成区判断城区建设向外延伸的地区。建成区的范围以当地政府建设部门或城市规划部门确认的范围为准,不能用规划区的范围代替建成区的范围。具体判断方法是:
(一)区、市政府驻地的建成区如果包括周边镇、乡政府驻地的,或包括周边镇、乡所辖50%及以上村民委员会驻地的,则该镇、乡的全部地域均应作为延伸地区。否则不作为延伸地区。
(二)镇政府驻地的建成区如果包括周边村民委员会驻地的,则该村民委员会的全部地域作为延伸地区。否则不作为延伸地区。
二、如果区、市、镇没有明确的建成区,则按《规定》要求处理。延伸地区是指与政府驻地的城区建设连成片,未被农业用地(房前屋后小片菜园地除外)、河流(有桥的除外)、湖泊、荒山、荒地、沙漠、草原等隔开的地区。
(一)在判断区、市的延伸地区时,“公共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和“居民区”应同时延伸,包括在建项目和已征用的土地。
(二)在判断镇的延伸地区时,“市政公用设施”和“居民区”应同时延伸,包括在建项目和已征用的土地。
第四篇:国家统计局关于实施企业一套表统计改革的通知 (2012-1-30)
国家统计局关于实施企业一套表统计改革的通知
国统字〔2011〕9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各调查总队:
为进一步提高统计能力、统计数据质量和政府统计公信力,大力推进统计工作的规范统一,努力服务国家科学发展大局,国家统计局决定实施企业一套表改革,自2011年年报和2012年定报起,率先对全国所有“三上”企业和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的相关统计实施一套表制度;力争在“十二五”时期,对包括企业、事业、行政单位在内的所有统计单位全面实施一套表制度。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企业一套表改革的目的和意义
企业一套表改革,就是将分散实施的各项企业统计调查整合起来,统一设计统计报表,统一确定调查单位,统一网上采集企业数据,统一软件系统加工处理数据。通过实施企业一套表改革,能够实现调查方案设计由各专业独立设计转变为统一设计,调查任务布置由各专业分散布置转变为统一布置,调查单位确定由各专业自行确定转变为统一确定,原始数据采集由国家间接采集、各级统计机构层层上报转变为国家直接采集、各级统计机构在线同步共享,面向企业的调查由专业分割转变为专业间高度融合、由统计过程难以控制转变为统计生产过程高度可控。
企业一套表改革是统计系统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对已经相对落后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统计科学发展的传统生产方式、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进行的重大变革,事关统计发展改革建设全局,事关统计规范统一、改革创新、公开透明,事关全面提高统计能力、统计数据质量和政府统计公信力,是解决当前统计工作难题、实现统计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二、企业一套表改革的组织和实施
企业一套表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各级统计机构和各专业统计工作,涉及制度方法设计、业务流程管理、工作机制完善、信息技术应用、基层基础建设等各个方面。因此,需要全系统共同努力,按照统一设计、统一管理、统一部署、统一采集以及分级、分专业审核验收的方式开展各项工作。
(一)统一设计调查制度和组织软件开发。
国家统计局建立企业一套表统计调查核心指标体系和元数据标准,统一设计一套表制度,统一制定数据处理方案、软件技术标准、数据接口规范和历史数据格式,统一组织开发数据采集处理软件。省级统计局要在严格执行国家统计报表制度的基础上,统一确定省级和省以下增加的调查内容,报国家统计局批准后执行。
(二)统一确定和管理调查单位。
依照《全国统计系统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维护与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及实施细则,国家统计局统一确定纳入企业一套表范围 的调查单位。省级统计机构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规定,负责组织开展年、定报调查单位增减变动和基本信息的更新维护,对符合条件的新建单位,每季度调整一次;对规模变动、破产、关闭等调查单位及基本信息的变更一年调整一次。调查单位的认定、调整与维护及基本信息的更新,均以基本单位名录库为基础进行。凡没有进入基本单位名录库的企业不作为企业一套表的年、定报调查单位。
(三)统一部署软件系统和调查任务。
国家统计局统一部署数据采集处理软件系统。为规范统一企业一套表应用软件,逐步建立统一的软件应用平台,国家统计局统一确定推荐软件并统一组织软件的功能改进和优化。在国家集中部署软件系统的基础上,设立独立节点的北京、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等14个省市,在省级部署企业一套表软件系统。
国家、省级数管中心负责分配普查中心和专业部门的业务管理权限。国家统计局各专业司负责定制本专业统计报表、数据审核规则和数据处理要求。省级统计局设管处负责按元数据标准对增加内容进行统一规范,各专业处负责定制本地区本专业增加的相关内容。
(四)统一组织数据采集、审核验收和加工汇总。
纳入企业一套表范围的调查单位采取联网直报的方式向国家或省级数据中心上报数据。调查单位按统计机构的统一要求,及时报送基础数据,接受数据查询,核实修改数据。按规定不允许网报数据的调查单位仍按原报送方式提交基层表。
企业一套表采取分级分专业的数据审核方式。各级统计机构相关专业按职责权限对接收数据进行审核和验收,对审核未通过的数据逐级退回下级统计机构核查。各级统计机构相关专业借助统一的软件平台及其节点,按照各自的权限分配,分级汇总处理相关专业数据,完成综合表和汇总表。
(五)分级分专业组织业务培训。
企业一套表业务培训采取分级分专业培训的方式进行。各级统计机构统一组织编写培训手册,并对下级统计机构进行统一培训;各专业统计和名录库管理部门负责对本系统相关业务进行培训。对调查单位的培训,可采取统一组织、分专业讲解方式进行。
三、工作要求
各级统计机构和广大统计工作者必须全力以赴、奋力拼搏,以只争朝夕的姿态,务求必胜的决心,出实招,鼓实劲,办实事,求实效,确保改革的顺利推进和圆满成功。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各级统计机构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把企业一套表改革作为统计工作的头等大事,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工作所需的人、财、物及时到位。要建立健全实施企业一套表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抽调高素质的业务骨干参加,明确各个领导成员、各个办公室成员的具体分工和职责,确保指挥有力,协调到位。要按照国家统计局实施方案的统一要求,抓紧制定本地区实施企业一套表工作方案,做好制度、名录库、操作规范、软硬件系统等相关准备和业务培训工作。要积极协调新闻媒体,广泛向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宣传讲解实施企业一套表的目的意义,取得各方支持,为企业一套表实施创造良好的外部工作环境。
(二)严格执行企业一套表相关制度。
各地区、各专业要严格按照制度规定的组织方式实施企业一套表,严格按照制度规定的标准、指标、口径、范围、表式、计算方法、统计编码开展调查。要严格按照确定的调查单位和报表类型布置调查表、采集企业数据,确保企业及时如实填报报表。要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在同一平台上进行数据的审核验收、加工处理工作。
(三)认真做好调查单位库的更新维护。
各省级统计机构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切实组织好本地区年、定报统计调查单位增减变动和基本信息的更新维护。基层统计机构要及时做好对新增、破产、关闭等调查单位和调查单位基本信息变更的调查核实工作,按规定程序上报上级统计机构。要严格按照调查单位划分和若干问题处理办法,重点解决好跨地区、跨专业的重复单位问题,确保一个调查单位只归一个地区、一级统计机构、一个专业管理。要加大审核检查力度,强化对调查单位标准的执行,坚决杜绝虚设企业单位、未达标企业入库、打捆上报等现象。
(四)严格按照联网直报方式采集数据。
所有实施企业一套表的“三上”企业和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必须使用联网直报方式提交基层表,通过网络直报国家数据中心或者国家批准的省级数据中心。报表要由企业填报,杜绝任何形式的代填代报。要切实加强调查单位密码和IP地址的管理,坚决杜绝中间环节对统计数据的篡改,坚决杜绝虚假直报。各级统计机构在数据处理时要保留调查单位数据填报、审核、修正和提交基层表等操作痕迹,保留统计机构验收、退回、修改基层和汇总数据、数据导入和导出等处理痕迹。
(五)严格使用选定的软件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加工处理。
各省(区、市)要从国家确定推荐的数据采集处理软件中,选择一种软件在全省范围内统一使用。还没有选定的要抓紧选定,已选定的要抓紧熟悉。要严格使用选定的统一软件进行数据的采集、审核、汇总、上报。各专业要使用国家选定的统一软件对各省(区、市)上报数据进行处理。软件开发管理部门必须按照专业的需要和企业一套表数据采集处理的要求,不断改进完善软件系统。
国家统计局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九日
第五篇:关于印发重庆市微型企业创业扶持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微型企业创业扶持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渝办发〔2010〕192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重庆市微型企业创业扶持管理办法(试行)》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年七月十五日
重庆市微型企业创业扶持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微型企业创业扶持工作,促进微型企业健康发展,扩大就业再就业,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微型企业的若干意见》(渝府发〔2010〕66号)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微型企业的申请创办、扶持发展和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按照本办法规定创办微型企业可享受财政扶持、税收扶持、融资担保扶持、行政规费减免等扶持政策。
第四条 市政府和各区县(自治县)政府分别成立微型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协调和监督全市和各区县(自治县)微型企业的发展工作。
市和各区县(自治县)微型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微企办),具体负责微型企业的发展规划、创业培训、创业审核、政策扶持、监督管理等日常工作。
第二章 创业申请
第五条 申请享受微型企业创业扶持政策的创业者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本市户籍(含集体户口);
(二)属于“九类人群”;
(三)具有创业能力;
(四)无在办企业;
(五)属于“九类人群”的申请人出资比例不低于全体投资人出资额的50%;
(六)其他应当具备的条件。
第六条 申请微型企业创业扶持的创业者应当向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提交以下材料:
(一)微型企业创业申请书;
(二)身份证明;
(三)户口簿;
(四)居住证明;
(五)属于“九类人群”的证明材料;
(六)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
居住地与身份证明或户口簿载明的住址一致的,申请人可不提交前款第(四)项规定的材料。
第七条 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受理申请后,应在3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人是否符合本办法第五条第(一)项和第(二)项的规定进行审查。审查符合规定条件的,应将审查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3天。经公示无异议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应在微型企业创业申请书上出具同意推荐意见。审查合格后,申请人应将上述材料提交拟创业所在地工商所。
第八条 工商所受理申请后,应当对申请人是否符合本办法第五条第(三)项和第(四)项的规定进行审查。审查符合规定条件的,工商所应当出具审查意见,告知申请人办理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和相关前置许可等注册登记手续,相关部门的前置许可应在3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并将申请审批资料移送当地微企办。
工商所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的审查和资料的移送工作。
第三章 创业培训
第九条 各区县(自治县)微企办收到工商所报送的申请审批资料后,应当对申请人组织开展微型企业创业培训,已经接受创业培训或具有相关创业知识的申请人可不参加。
市微企办牵头会同市人力社保局制定微型企业创业培训计划,由市微企办和市人力社保局联合发文下达各区县(自治县)微企办和人力社保局实施。微型企业创业培训纳入全市创业培训计划。
第十条 微型企业创业培训实行定点培训,凡具备微型企业创业培训办学条件,且愿意承担微型企业创业培训工作的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均可向市微企办申报。
市微企办会同市人力社保局等相关部门对全市微型企业创业培训定点机构进行认定,并向社会公示。
第十一条 符合微型企业创业培训相关规定的,由同级财政部门按照每人1000元的标准给予微型企业创业培训补贴。
培训补贴由微型企业创业培训机构向同级微企办提出申请,微企办牵头与同级人力社保部门审核后,送同级财政部门复核,由财政部门将补贴资金直接划入定点培训机构在银行开设的基本账户。
第十二条 微型企业创业培训以提高申请人创业能力为目的,开展政策解读、项目选择、担保贷款、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合同签订及风险的规避、员工聘用与社会保障、工商税务知识、创业实例分析、创业投资计划书制作及答辩等内容的培训。培训结束后,培训机构应当出具结业鉴定意见。
第四章 创业审核
第十三条 创业审核按照尽职审查和集中会审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申请人向拟创业所在区县(自治县)微企办提交创业投资计划书后,微企办审核人员应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并将初审意见提交由工商、财政、税务、教育、人力社保、科技、金融、承贷银行、担保机构等部门和单位组成的审核小组集中会审。审核小组原则上10个工作日内会审1次,并审定财政资本金补助比例。
第十四条 创业审核应重点审查以下内容:
(一)培训机构结业鉴定意见(按本办法规定不参加创业培训的除外);
(二)拟创办企业及申请创业者自身基本情况;
(三)拟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情况;
(四)拟创办企业的人员及组织结构;
(五)市场预测;
(六)营销策略;
(七)拟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生产管理计划;
(八)资本金补助资金使用计划等财务规划;
(九)注册登记应当提交的相关材料;
(十)创业投融资计划;
(十一)其他应当审核的内容。
第十五条 微企办应当及时将审核结果通过网络、报纸、公示栏等形式进行广泛公示。
第十六条 申请人、其他组织和个人对区县(自治县)微企办是否通过审核的决定有异议的,可以在15日内向市微企办申诉。第十七条 各级微企办、相关部门和单位工作人员对创业审核中获知的商业秘密,应当予以保密。
第五章 注册登记
第十八条 申请人通过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后,应在拟创业所在地的重庆农村商业银行、重庆银行、重庆三峡银行等银行中选择一家开户银行以预先核准的企业名称开设账户,并将投资资金存入该账户。
第十九条 申请人通过创业审核,且投资资金到位后,由区县(自治县)微企办向同级财政部门申请资本金补助。财政部门按照微企办审定的补助比例在5个工作日内将资本金补助资金转入申请人开设的账户。
第二十条 创业者投资资金和财政补助资金到位后,区县(自治县)微企办应当按照企业登记的相关规定,将相关资料转到企业注册登记办理机构,5个工作日内办完营业执照。
工商部门依法进行注册登记的同时,应当对申请人是否符合本办法第五条第(五)项规定和相关前置许可进行审查。
第六章 扶持政策
第二十一条 市级财政部门每年根据市微企办确定的各区县(自治县)微型企业发展计划,安排扶持微型企业发展资金预算,将补助资金切块下达给各区县(自治县)财政部门。
区县(自治县)财政部门对市级财政资金、区县(自治县)配套资金实行集中管理、统筹安排,并向申请人拨付资本金补助资金。补助比例控制在注册资本金的50%以内,具体补助办法和标准由各区县(自治县)政府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
第二十二条 从微型企业成立次年起,财政部门按企业上年实际缴纳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地方留存部分计算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补贴总额以微型企业获得的资本金补助资金等额为限。
微型企业凭纳税证明和营业执照,向当地财政部门申请享受税收扶持政策。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的具体审核、拨付工作由区县(自治县)财政部门办理,于每年6月底前完成,7月底前向市财政局书面报送办理情况。按现行财政体制应由市级财政承担的部分,由市级财政通过年终结算的方式补助给区县(自治县)财政。
第二十三条 微型企业可在开户银行申请微型企业创业扶持贷款,用于借款人生产经营所需的流动资金或固定资产购置,贷款额度不超过投资者投资金额的50%,贷款利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贷款利率基准利率执行。贷款发放原则上应在借款人向银行提出借款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
微型企业创业扶持贷款期限为1―2年,并按有关规定享受财政贴息。
第二十四条 具备抵押或担保条件的微型企业,在申请微型企业创业扶持贷款时,可按照《重庆市小额担保贷款办法》(渝就业办〔2008〕16号)规定,持工商、税务核发的工商登记证、税务登记证、抵押物清单或担保合同以及有效证件向所在地社区居委会或村委会申请。
第二十五条 市三峡担保公司负责全市微型企业贷款担保工作。各区县(自治县)政府指定当地专业担保公司为微型企业提供担保的,由市三峡担保公司为其提供再担保。
担保公司按现行担保贷款管理办法的最低标准且不高于担保额的2%收取担保费。
第七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区县(自治县)微企办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由区县(自治县)微企办撤销申请人扶持资格,并由相关部门依法追究责任:
(一)不按投资计划书使用资本金补助资金的;
(二)采用欺骗手段取得被扶持资格的;
(三)出租、出借被扶持资格的;
(四)虚假出资、虚报注册资本、抽逃注册资本的;
(五)其他违法违规行为。
第二十七条 微型企业申请变更或注销,应当经区县(自治县)微企办审查,并由工商部门依法办理变更或注销登记。
第二十八条 工商、财政、税务、人力社保、金融等部门和单位应加强协调配合,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对微型企业资金用途、开业状况、关闭注销、雇工情况等实行全过程监管,严厉查处套取、抽逃、转移资金和资产的行为。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 申请人恶意骗取、套取、挪用资本金补助资金等违法行为应当记入企业征信系统或个人征信系统。相关行政机关、金融机构依据不良信用记录,在银行信贷、行政许可、政策扶持等工作中依法对违法当事人采取禁止或限制措施。
第三十条 各级微企办、人力社保、财政等部门应加强对微型企业创业培训质量、培训补贴资金申领的监督检查,检查结果作为对培训机构考核的重要依据。
第三十一条 培训机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市微企办会同市人力社保局取消培训资格:
(一)弄虚作假,骗取培训补助费用的;
(二)当年无正当理由未完成创业培训目标任务的;
(三)连续两年培训合格率低于90%或结业鉴定准确率低于80%的;
(四)连续两年培训学员的满意率低于80%的。
第三十二条 各级微企办、财政、人力社保、审计、监察等部门应加强对微型企业发展申请、审批、资金发放等环节的全过程监督检查,依法查处截留、挤占、滞留、挪用、骗取、套取财政资金和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行为。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所指“九类人群”包括:
(一)大中专毕业生。指毕业未就业的全日制中专、高职、大专、本科、研究生等学历层次的毕业生,以及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职业教育毕业证书的职教生(含本市集体户口)。
(二)下岗失业人员。指持有“下岗证”或“职工失业证”的本市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国有企业关闭破产需要安置的人员、城镇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等三类人员;持有“城镇失业人员失业证”和“最低生活保障证明”的已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且失业的本市城镇其他登记失业人员。
(三)返乡农民工。指在国家规定的劳动年龄内,在户籍所在地之外从事务工经商1年以上,并持有相关外出务工经商证明的本市农村户籍人员。
(四)“农转非”人员。指因农村集体土地被政府依法征收(用)进行了城镇居民身份登记的本市居民。征地时已作就业安置、户籍关系已迁出本市的人员除外。
(五)三峡库区移民。指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安置的长江三峡工程重庆库区水淹移民和占地移民。
(六)残疾人。指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并具备创业能力的本市居民。
(七)城乡退役士兵。指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所有城镇户籍和农村户籍的退役士官和义务兵。符合退役士兵安置条件,已安置工作的除外。
(八)文化创意人员。指从事文化艺术、动漫游戏、教育培训、咨询策划及产品、广告、时装设计等的本市居民。
(九)信息技术人员。指从事互联网服务、软件开发、信息技术服务外包服务的本市居民。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居住证明”包括公安机关出具的暂住证明和居委会(村委会)出具的相关居住证明材料。第三十五条 申请人只能享受一次微型企业扶持政策。
第三十六条 各区县(自治县)可根据本办法规定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市微型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后施行。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由重庆市微型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附件:重庆市微型企业创业申请书
附件:
重庆市微型企业创业申请书
姓 名
性 别
学 历
证件名称
证件号码
户口所在地
移动电话
现居住地
家庭电话
人员类别
□大中专毕业生 □下岗失业人员 □返乡农民工 □“农转非”人员
□三峡库区移民 □残疾人 □城乡退役士兵 □文化创意人员 □信息技术人员
人员类别
证件名称
人员类别证件号码
创业培训
经 历
拟经营场所
拟创业项目
组织形式
□有限责任公司 □个人独资企业 □合伙企业
企 业
投资金额
申 请 人
出资金额
申 请 人
出资比例
其 他
投资人姓名
证件名称
证 件 号 码
出资金额
出资比例
是否属于
“九类人群”
本人提交材料真实有效。谨此对真实性承担责任。
申请人签字:
年 月 日
注:1.申请书中“人员类别”只能选取1项。2.如其他投资人中有属于“九类人群”的投资人,该投资人应提交属于“九类人群”的证明材料。3.申请人有创业培训经历的,应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提交申请书的同时,提交人力社保部门培训证书、经济管理类学历证书等相关证明材料。
乡镇或街道
意 见
负责人:
年 月 日
工 商 所
意 见
负责人:
年 月 日
审核人员 初审意见
负责人:
年 月 日
审核小组
审核意见
负责人: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