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项治理”暂行办法
“五项治理”暂行办法
(一)治理内容、目标任务
1、学生一日常规治理
(1)进校要求:服装整洁,佩戴红领巾或团徽。见到老师主动问好。(2)课堂要求:上课铃响后,迅速进入教室就坐,做好上课准备。教室里保持安静。精神饱满,坐姿端正,静候老师上课。学习用品、课本放齐,课桌放齐,前后学生坐齐。上课做到:不随便讲话,不做小动作,不做其它学科作业,不看与上课无关的书刊。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认真摘记,发问举手,回答问题声音响亮,讲普通话。(3)课间活动要求:下课后,值日生及时擦净黑板。注意休息远眺,禁止追逐打闹,禁止翻越护栏攀花木,不准起哄,喊叫,吹口哨。不得在教室内打扑克或做有害于身心健康的游戏。不在墙壁、桌面上乱涂乱画乱刻。上下楼梯自觉排队,不拥挤,互相礼让,进老师办公室要报告。
2、学生礼仪规范治理
(1)少先队员或团员在校时必须佩戴红领巾或团徽,未佩戴者给予通报批评。
(2)着装整洁得体,不穿奇装异服、短裤、拖鞋。不烫发、不染发、不涂指甲油、不打耳洞等、不佩戴首饰,不穿高跟鞋。违反上述规定者经教育屡教不改,严重警告或布告处分。
(3)坐正立直,行走稳健,谈吐举止文明。在校要讲普通话,见到老师主动问好;遇到来宾主动问候、微笑致意。注意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礼貌用语。
(4)上下课、起立,师生互致问候;上课,发言先举手;课间进老师办公室,要报告或轻敲门,经允许后再进入;离校与老师、同学道别。
(5)参加集会守时肃静,认真听讲;听报告或观看演出比赛,适当适度鼓掌致意;爱护集会地点公物,保持会场清洁;进出会场注意整齐有序。
3.环境卫生治理
1.校园环境
(1)禁止学生在校内乱扔纸屑、杂物,在墙壁上乱画、乱写、乱涂。(2)禁止在楼上向楼下乱扔纸屑杂物、吐唾沫,(3)禁止学生在集会、活动、上体育课时吃零食、乱扔纸屑杂物。违者学校将严肃处理。2.教室环境:
(1)地面保持整洁,无纸屑。痰迹及其它杂物(包括教室外走廊地面)。
(2)墙面无脚印、球印、污迹,无蜘蛛网和悬灰(包括教室外走廊墙面)。
(3)黑板槽内无积尘,课间值日生及时擦干净黑板。课桌、椅、讲台排放整齐,桌椅上无乱涂乱刻痕迹。
(4)教室无人时关闭所有电器和门窗。
(5)卫生打扫工具摆放整齐有序,垃圾实行袋装化、分类化。(6)教室布置要体现文明、健康、和谐、优美。3.清洁区环境:
(1)保持全天整洁,每周各班组织一次大扫除。
(2)各班所负责的花坛、绿化区等,由该班负责保护花木,并保持整洁。要保持无纸屑、果皮壳、杂草、痰迹、烟蒂、碎砖及其它杂物。(3)清扫的垃圾必须倒放到指定地点。
4、学生行为安全治理
(1)学生进校必须关闭手机等工具进入校园。上学、放学路上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放学整队行走在人行道,不准嬉戏打闹、骑车、飞速超车。
(2)课间举止要文明,进出教室、上下楼梯、出入人群拥挤场合,不争先恐后,不嬉戏打闹,不能将器械、锐器带进校园。
(3)不在教室内使用充电器,不得自行修理或拆装日光灯、电器插座、电暖气等电器设备。打扫教室卫生时不要爬高擦窗、日光灯或电扇
(4)教室内门窗、开关、设备要有专人保管,教室无人时,要先关闭门窗、灯、电暖气等。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总务处。
(5)不做危险游戏,如推手、摔跤、跳楼梯、爬门、爬窗、爬墙、爬树等,严禁对他人搞恶作剧。在公共场合不拥挤、有序进出。(6)用餐排队不拥挤,注意文明守序和饮食卫生,不到小摊贩处购
买不卫生食品。
(7)站立、就座、行走、奔跑以及进行其他各种活动时,要注意观察周围场地。所用器材等情况,注意自身动作行为是否正确、安全,是否影响或危及他人。
5.考试纪律治理
(1)按学校要求提前进入考场,按指定位置入座,安静等待考试。(2)学生进入考场只能携带钢笔、圆规、三角板等规定的文具用品,随带的书籍和有关的学习材料统一集中放在指定位置。
(3)考试中不准交头接耳,左顾右盼,打手势、做暗号;不准夹带、偷看、抄袭或有意让他人抄袭;不准将答卷带出考场。
(4)考试结束铃响,立即停止答卷,交卷后有秩序退出考场;不准乘交卷之机相互交流、涂改;不准将答卷带出考场。(5)平时进行各科测试或随堂练习,纪律要求同上。
(6)考试中如有作弊行为,该学科考试成绩作零分,品德等第降一级,必须作出书面检查,并视情节轻重和认错态度给予警告以上纪律处分。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养成教育。培养学生文明守纪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3.正面教育。树立典型,正面引导,多方法、多途径提高教育效果。
(三)岗位职责
1.主管校长职责
(1).负责审定“五项治理”实施办法,并组织实施。(2).坚持定期不定期检查“五项治理”工作落实情况。(3)、加强教育工作,严格奖惩制度,落实管理责任。
2.校团委书记职责
(1)制定“五项治理”登记表。(2)每周星期五安排好下周小卫士工作。
(3)做好“五项治理”登记表册的下发、回收及统计工作。(4)按时督促小卫士的各项工作,加强过程管理、(5)处理“五项治理”工作中的突发事件。(6)搞好对学生的教育和治理情况的通报工作。
3.班主任职责
(1)定期对学生进行“五项治理”内容的学习和督查,并提出要求。(2)选派责任心强、行为习惯好的学生担任小卫士工作。(每班8名小卫士)
(3)组织、督促、指导小卫士工作。加强对小卫士的经常性教育。(4)早、午学生上楼后安排值日生对校内纸屑杂物进行全面捡拾,保持一周内校园干净卫生。
(5)周五放学前将班级课堂情况登记表交大队部。
4.带班领导职责
(1)检查小卫士的尽职情况。(2)处理“五项治理”中的突发事件。
5.小卫士职责
(1)每周五放学前领取工作任务,积极参加团委组织召开的小卫士工作培训会,明确各自的工作地点。
(2)执勤时,服装整洁,佩戴标志,文明执勤。
(3)每天早、午提前10分钟按时进入工作岗位,严格检查违纪学生,及时做好登记(班级、姓名、违纪情况记载)。
(4)周五放学前将一周的工作情况向团委汇报,并上交“五项治理”登记表和标志牌。
(5)工作地点:早、午学生上学期间,大门口4人(两人登记学生进校园情况,两人对进校园的老师行礼)。
(四)实施细则
1.实施部门
学校团委具体负责实施。
2.教育机制
(1)学校要营造“五项治理”的氛围,团委安排好系列教育活动。①雏鹰广播充分发挥宣传动员作用,每周除优秀作文外,再加两篇以“五项治理”为内容的好人、好事通讯稿;②班主任定期召开以“五项治理”为内容的主题队会;③分阶段有重点的对学生进行校园内外的教育实践活动。
(2)各班对违纪学生要进行调查处理,并将违纪情况、处理情况形成书面材料上交团委。
(3)各班要选培好八名小卫士监督员,明确职责,定期召开培训会,召开好班队会,结合本班实际,制定好“五项治理”的方法、措施。
3.督察机制
(1)团委随时检查小卫士尽职情况。
(2)带班值周领导随时检查小卫士、监督岗的尽职情况,并在升旗仪式上专项小结。
(3)小卫士按要求做好全校学生“五项治理”的检查登记。(4)学校领导(主管领导)随时抽查。
4.奖惩机制
(1)奖励
①一周内班级无违纪现象,雏鹰广播通报表扬并奖励2分。②每学期每班评选2名优秀“小卫士”。(2)处罚 ①积分扣除
A、违反“五项治理”每人次扣除班级量化积分1分。
B、对谎报班级、姓名的违规学生,一经查出,除扣除该生所在班级量化积分2分外,该生要写出书面检讨。
C、对阻碍、谩骂、威胁、殴打小卫士的学生,发生一起对当事人从严从重处罚,且扣除所在班级量化积分1-10分,当事学生本学期不得评为任何现进。
D、对不按时到岗和不履行职责的小卫士扣除所在班级量化积分2分。
E、小卫士登记“五项治理”情况不详实、误差一人扣除所在班级量化积分1分。
F、对违纪学生在雏鹰广播上通报批评。
(五)工作要求
1、全体师生要认真学习本办法,明确目标任务,岗位职责,全面履行各自的职责。
2、各部门要搞好协作,抓好实施。
3、各班主任要加强本班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
4、各项工作与师生的评优工作相挂钩。
2010年6月24日
第二篇:XXXX五项治理实施方案
XXXX中队“五项治理”
实施计划
XX年XX月XX日单位组织召开专项会议,传达“五项治理“百日攻坚工作精神,我中队结合辖区情况,组织队员进行深入探讨,结合文件内容拟定了我中队“五项治理”工作计划,现将中队具体实施方案汇报如下:
一、治乱方面
我中队辖区内人流量密集区域主要有两处,一处为大张超市,一处为县人民医院。由于人流量大,难免会出现乱停乱放和占道经营行为,这两个地方也一直是我中队日常管理工作的重点区域。经过长期的治理,我辖区非机动车乱停放和占道经营的不良行为正逐步减少。“五项治理”百日攻坚工作方案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新了要求和标准,依据方案要求,我中队将在大张前后门,县人民医院前门安排专人进行非机动车停放引导,杜绝乱停乱放不良行为。加大人员和车辆巡逻力度,做到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对进城的药农、菜农、果农采取多劝导少处罚的办法,引导他们到允许经营的场所进行经营;对长期占用人行道的流动商贩和店铺采取警告和行政处罚的手段进行从严从重处理,有效保障市容整洁有序。
二、治脏方面
采取集中行动的办法对门店外流动广告灯箱和壁式悬挂灯箱进行清除,相关设置一经扣除即刻销毁。我辖区有夜市一处,对于经营商贩统一规划经营地点,统一经营时间,统一采取防污措施(每个经 营户必须铺设防污布,配备垃圾收容器),对不能按要求经营的商贩,取消其经营资格,同时安排夜班人员对其经营行为进行有效监督,保证夜市经营合理有序。临时花卉市场是在创建文明卫生县城的背景下产生,目的是为了规范花卉经营,减少随处摆摊,遍地开花的乱象,县城城市提升对此提出了新要求,我中队将严格按照上级要示,加快各方面协调工作,作到临时花卉市搬迁前后的管理工作不放松。
三、治污方面
加大店面巡查力度,对露天烧烤且不能达到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标准的店面下达整改通知,责令其在规定时限内按要求完成整改,对于在规定时限内无法按要求整改的予以取缔,对于已按要求安装净化设备的,采取不定时突击检查,确保设备工作正常。要求门店配备污水收容和处理设备,严禁将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在街道上,一经发现从严从重处罚。
四、治违、治差方面
积极配合局相关科室,按领导要求协助各乡镇保质、保量完成治理工作。
第三篇:隐患排查治理五项制度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五项制度
总则
一、事故隐患的含义
本制度所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二、事故隐患的分类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
1、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2、重大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三、事故隐患的排查与报告
1、隐患的排查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集团公司各级领导(包括各采区坑口、选矿车间、相关业务处室负责人)应对各自管辖区域作业场所的事故隐患进行认真收集、排查,并采取措施对事故隐患进行及时整改。
2、隐患的报告
(1)一般采用逐级报告的方法,即员工直接报主管领导、车间领导;各采区、车间报安全处和主管副经理。安全处对各类事故隐患进行登记分类,并上报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2)报告形式
一般采用书面形式,特殊情况可采用口头报告。
一、各类岗位人员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度
为了建立**矿业公司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增强各类岗位人员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一)公司总经理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度
1、总经理对公司各采区、选矿车间及尾矿库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2、必须组织建立、健全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并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器材;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3、认真贯彻落实各级人民政府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关于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通知和规定。
4、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确保隐患治理及时到位。
(二)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安全副总经理)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度
1、协助总经理做好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公司各采区、选矿车间和尾矿库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具体领导责任。
2、组织贯彻落实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关于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通知和规定。
3、对公司各单位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矿山安全规程》《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情况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各种隐患。
4、督促公司各职能部门和外包施工队切实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5、时刻掌握各生产系统的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及时向总经理汇报相关情况。
6、对危及作业场所人身安全的事故隐患,有权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
7、对重大事故隐患立即报告总经理,组织安全处、技术处、采区主任及生产系统负责人制定事故隐患治理方案。
(三)公司分管副总经理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度
1、分管副总经理对所分管单位作业场所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具体负责。
2、加强本单位所有员工的安全教育,积极组织本单位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3、及时发现和处理生产过程中的各类事故隐患,不得推诿、扯皮。
4、协助并督促分管单位负责人,按时完成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公司安全处下达的“隐患排查治理整改通知书”的各项整改指令。
(四)安全处处长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度
1、做好总经理和安全副总经理安排的安全工作,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隐患排查工作情况。
2、每月至少组织一次由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参加的隐患排查活动,对公司所有采区坑口、选矿厂、尾矿库等环节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
3、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排查信息档案,并按照“五落实”的要求实施监控治理。
4、对外包施工队和群采坑口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
5、组织本处室人员,按照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要求,每季、每年对公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有关表格和文字说明材料,并按规定时间向宽城县安监局和有关部门报送。
6、凡在安全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根据实际情况签发《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监督落实整改情况并进行复查。所有隐患必须在规定期限内全部整改完毕。
7、对安全检查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有权责令立即停工,待整改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施工。
(五)安全处安全员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度
1、经常深入各采区坑口、选矿车间、尾矿库等工作场所,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并监督、检查隐患整改工作,确保隐患整改落实到位。
2、对各类事故隐患进行分类登记,按照规定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信息档案,并及时上报相关报表。
3、按时完成安全处长交给的隐患排查工作任务。
(六)技术处处长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度
1、按照《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的要求,严格掌握井巷施工的工程质量,严格按设计规定的巷道规格、标准施工。
2、按照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规定的安全生产基本条件,布置井巷工程,确保矿山各生产系统达到矿山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相关标准要求。
3、对上级安监部门提出的涉及矿井工程方面技术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方案,组织坑口施工整改。
(七)技术处工程技术人员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度
1、按照《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的要求,严格掌握井巷施工的工程质量,督促、检查施工单位严格按设计规定的巷道规格、标准施工。
2、经常深入矿山各类作业场所进行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当时不能确定如何处理的问题,及时向技术处长或安全处长汇报。
(八)设备处处长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度
1、经常深入矿山、选矿厂等作业场所进行隐患排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对当时不能确定如何处理的问题,及时向主管副经理汇报。
2、对上级安监部门提出的关于矿山机电、提升运输等设备方面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方案,组织施工。
(九)企管处处长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度
1、对涉及隐患排查治理方面的工程项目和需要购置的设备、材料,尽快给予安排、协调,保证按时完成整改任务所必须的管理条件。
2、严把井巷工程验收工程质量关,对不符合技术处设计规定的巷道规格、标准施工的井巷工程,不予验收,并提出隐患整改意见。
(十)财务处处长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度
1、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资金,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资金列入安全生产费用。
2、根据《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要求,建立健全公司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台账。
3、每季度末及时将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台账报安全处备案备查。
(十一)采区主任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度
1、采区主任对所分管的采区(坑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必须负责,确保事故隐患整改到位。
2、对所分管的所有采区(坑口),每周至少组织一次隐患排查,并监督施工队或坑口负责人进行整改,调动采区(坑口)负责人和员工的积极性。
3、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和保养,防止事故发生。
4、对检查出的事故隐患及时解决,解决不了的逐级上报。
5、及时向安全处和安全副总经理反馈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信息。
(十二)外包施工队队长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度
1、外包施工队队长对所承包的采区(坑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2、每天必须对采区坑口所有采掘工作面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事故隐患。
3、对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集团公司领导和安全处提出的事故隐患,必须按照规定的整改标准和整改进度整改,不得拖延,不准扯皮。
4、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和“六大系统建设”相关要求,保证除龙源集团公司安全生产费用投入以外项目的必要的安全费用投入。
(十三)群采坑口负责人(实际控制人)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度
1、群采坑口负责人(实际控制人)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2、每天必须对所有采掘工作面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事故隐患。
3、对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集团公司领导和安全处提出的安全隐患,必须按照规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整改。
4、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和“六大系统建设”相关要求,切实保证本坑口安全生产费用的投入。
(十四)选矿厂厂长(副厂长)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度
1、对选矿厂所有作业场所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2、每班必须指派专人对所有作业场所进行详细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安全隐患。
3、建立健全车间的隐患排查台账。
4、负责进行隐患整改并且对隐患的整改进行全程跟踪监控。
5、按时完成安全处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要求的整改任务。
(十五)班组长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度
1、对本班组作业场所日常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2、在主管领导或安全管理人员的指导下,带领员工共同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3、到达作业场所后,首先排查事故隐患,达到安全条件后方可作业。在作业中经常检查安全情况,对出现的事故隐患及时处理,杜绝违章指挥、冒险作业现象。
4、现场遇有威胁人身安全的隐患,撤出作业人员,排查处理后再作业。
5、本班组解决不了的问题,继续作业不能保证人身安全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报告有关领导采取措施处理。
(十六)普通员工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度
1、员工对本人工作岗位上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具体负责。
2、在班组长直接领导下,检查出事故隐患后,在班组长的具体安排下解决,努力营造安全的作业环境。
3、及时发现和处理自己工作场所的事故隐患,不得违章作业、冒险蛮干。
4、对威胁自己或他人安全的事故隐患,有权撤离危险作业场所,排除后再作业,确保人身安全。
5、对坑口负责人或班组长安排的隐患治理工作,必须积极主动按时完成。不得推诿扯皮,影响隐患治理工作。
6、作业时遵章守纪,做到三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不造成事故隐患。
7、检查作业场所的设备、设施、环境是否存在危险状态。
二、隐患排查治理资金使用专项制度
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和《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制定本制度。
1、公司建立隐患排查专项资金使用计划,根据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计划,按照国家规定的提取标准(财企[2012]16号)提取安全生产费用,用于安全生产投入和隐患治理工作。
2、安全生产费用依据开采的原矿产量按月提取,在成本中列支。
3、在提取安全生产费用的同时,一并提取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资金,保证专款专用。
4、对新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要随时增加整改资金,保证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5、通过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消灭传统工艺、落后的采矿方法和生产设备,努力实现本质安全的工作目标。
6、公司总经理负责对隐患治理专项资金的审批工作;财务处负责管理安全生产费用和隐患治理专项资金的使用登记工作。
三、事故隐患建档监控制度
为了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发生,保证全体员工生命安全和企业财产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1、各单位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各单位的主管领导领导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
2、所有员工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专职部门事故隐患治理领导小组成员、安全处和有关部门报告,事故隐患治理领导小组成员接到事故隐患报告,应当按照责任分工立即组织核查并予以处理。
3、安全处每月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排查事故隐患,对查出的隐患,应尽快制订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单》。
4、各采区(坑口)、选矿厂车间及尾矿库负责人,针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尽快制订及落实隐患治理方案。
5、一般事故隐患,有隐患发生单位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
6、对于重大事故隐患,隐患发生应立即报送公司有关部门,报送内容包括: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隐患的治理方法和措施;概算隐患治理所需经费及物资需求;针对需治理的事故隐患情况,确定相应人员的落实需求;根据治理的难易程度,在假定物质与人员到位情况下,确定隐患治理的时限。在未得到治理之前及在治理过程中所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及相应的应急预案等。
7、事故隐患治理领导小组会同参加事故隐患排查相关人员,按规定隐患治理期限,对事故隐患单位治理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复查验收。
8、各单位(部门)应在各自管辖范围内组织各相关人员进行经常性的事故隐患排查。各当班人员作为执行隐患排查最基础的环节,要求当班人员加强隐患排查巡检力度。
9、安全处应当组织安全生产管理部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专业性和综合性的检查,并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和问题立即处理,不能立即处理的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制定整改计划或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
10、安全处要对排查上报的事故隐患,及时进行确认。属于重大安全隐患的,安全管理部应建档监控挂牌督办;不构成重大安全隐患的,但短期内难以消除的,要责成相关负责人进行整改。挂牌督办的重大安全隐患,要明确整改主体责任人和监控责任人,以利于隐患消除和责任追究。挂牌隐患完成整改工作的,由隐患主体责任人提出书面改主体责任人和监控责任人,以利于隐患消除和责任追究。
11、挂牌隐患完成整改工作的,由隐患主体责任人提出书面申请,经公司组织有关部门审查验收合格后,予以销号。
12、公司安全处是企业重大事故隐患监控和整改落实跟踪督办的内设机构,督促有关的隐患治理责任人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监控并跟踪督办,及时掌握重大事故隐患整改进度,督促有关责任人按整改方案对重大事故隐患进行治理,彻底消除重大事故隐患。
13、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结束后,应向督办单位提出复产验收申请。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有关部门应及时摘牌销号,并向社会公告,将有关安全隐患信息档案或台账整理归档管理。
四、事故隐患统计报告制度
为加强事故隐患整改的监督管理,保证隐患排查发现的事故隐患及时整改,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1、对单位和个人通过各种途径上报的事故隐患,公司主管领导应及时按规定进行查实,并认真协调、督促有关部门进行彻底整改。
2、安全处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事故隐患。尤其要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和监管
3、对重大隐患和一时难以解决的隐患,要及时采取必要的临时安全措施,并立即上报主管经理,由主管经理负责协调解决;主管经理不能解决的重大事故隐患,应及时上报总经理,召开经理办公会议,研究解决措施;经理无法协调解决的,立即上报县安监局。
4、安全处对事故隐患进行定期汇总并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并对事故隐患整改情况进行监督。
5、公司建立隐患排查登记台账。
(1)对隐患排查发现的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由公司安全处负责登记。
(2)各采区、选矿厂发现的事故隐患属于本车间、部门自己不能完成整改的事故隐患报公司安全处进行登记建档,统一协调整改。
(3)隐患排查登记内容:隐患排查参加人员、时间、排查发现的事故隐患地点、事故隐患的内容、整改措施、整改负责人、整改期限、整改完后的验收情况等内容。
6、公司安全处排查发现的一般事故隐患,通过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的形式,责成有关部门和人员按整改期限进行整改。整改通知书要有整改单位责任人和坑口及车间单位负责人签字。对排查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由公司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单位制定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由安全处督导整改。
7、一般事故隐患按期限整改完成后,整改部门责任人要向安全处书面或口头汇报事故隐患整改情况。
8、对事故隐患未按照职责进行认真整改或未按规定上报的各类隐患如发现问题,按企业相关制度及有关法规严肃处理。
五、隐患排查举报奖励制度
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为保证隐患排查制度的全面落实,制定本制度。
1、任何部门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公司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分管副总经理、采区主任、坑口负责人和安全处等职能部门报告或举报。
2、各级领导或职能部门接到事故隐患报告后,应当按照职责分工立即组织对事故隐患核实并组织整改。
3、奖励/公司对下列隐患排查情况给予奖励;
(1)积极主动排除事故隐患,避免事故发生的;对安全生产提出合理化建议并采纳,收到显著效果的,每条隐患给予100—300元的奖励。
(2)在隐患排查期间,为抢救企业财产和救护人员中表现突出的有功人员根据贡献大小,每人给予100—500元的奖励。
(3)在隐患排查中表现突出,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河北省安全生产条例》,给予一次性奖励。
4、处罚/公司对下列情况给予处罚:
(1)没有严格执行公司各工种操作规程以及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违章行为,每次给予50—100元的罚款,并提出严肃批评。
(2)在隐患排查期间发现有严重违章行为,其后果严重的,加重处罚,给予200—500元罚款,并责令停止工作,进行3—5天的安全再培训。
(3)对明知故犯,多次教育仍然违章者,停止工作到安全处作检查,重新接受安全教育,安全培训教育合格后方能上岗。
(4)对于未认真排查事故隐患而造成事故的直接责任者,根据经济损失大小给予300—500元经济处罚。造成严重后果的,交司法机关处理。事故的其他责任者和责任部门按《河北省安全生产条例》以及公司的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处理。
(5)对隐患治理未按期完成或治理不彻底,对事故隐患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或相关人员给予经济上的处罚,并责令限期完成。
第四篇: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五项制度
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为切实加强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严格落实各类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为安全生产、安全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特制定隐患排查、整改、登记消除报告、隐患排查责任、事故隐患奖惩五项制度。
一、隐患排查制度
1、建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单位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2、实行每日排查制度,逐环节、逐部位排查,掌握隐患的存在,分布情况,分析产生隐患的原因,制定整改和防范措施。
3、排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落实到人头,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完善、设备、设施是否处于正常的安全运行状态;有毒、有害等危险作业场所安全生产状况;从业人员是否经过三级培训教育,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从业人员在工作中是否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发放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从业人员是否正确佩带;现场生产管理,指挥人员有无违章指挥,强令从业人员冒险作业行为;现场生产管理,指挥人员对从业人员的违章违纪行为是否及时发现和制止;危险源的检测监控措施是否落实到位等情况。
4、对排查出的隐患,按照《隐患排查登记和消除报告制度》执行。
5、设立公开举报电话,畅通隐患举报渠道,鼓励广大职工积极参与和监督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并对及时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进行举报,按照《事故隐患奖惩制度》标准兑现奖励。
5、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开展的隐患排查治理活动,落实隐患整改措施和责任。
二、安全隐患整改制度
事故隐患是指生产作业过程中存在的人的安全因素、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只有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才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防患于未然。为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制定本制度:
1、隐患整改的基本原则是:“六定、五不准”。六定:定安全隐患项目、定隐患整改措施、定隐患整改责任人、定隐患整改时间、定隐患整改质量要求、定整改验收部门。五不准:凡个人能整改的不准推到班组;凡本班能整改的不准推到下班;凡班组能整改的不准推到车间(或分厂);凡车间(分厂)能整改的不准推到公司;凡立即能整改的不准延迟时间。
2、各级各部门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应及时报告,重大隐患可直接上报公司主要领导,以保证尽快解决。
3、职工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4、对严重威胁安全生产的隐患,基层有条件整改的项目,要立即下达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并立即整改到位;不能立即整改的,必须采取可靠的防范措施,如实告知现场工作人员存在的危险因素;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无法保证安全的,要立即停产整改。
5、建立隐患整改督办验收制度。安全员要对发现的安全隐患下达整改通知书,由检查人员、被检查单位负责人共同签字,并督促责任单位按时整改到位后,由安全员负责组织验收,并签署验收意见。
6、对车间能整改的安全隐患,车间应立即制定整改方案,报安全员审查同意后整改。
7、凡本部门无力制定整改措施计划的,应报安全科,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制定整改措施。
8、整改责任单位,必须按规定的时间进行整改,不得互相推诿、扯皮,拖期、延期。
9、各专业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和验收人对安全隐患的整除结果承担验收责任。
10、由于资金或技术问题暂时不具备整改条件的,有关部门要写出书面报告,经主要负责人批准后,可列入下步整改计划。
11、物资供应部门应对安全隐患整改所需的物资、器材的及时供应和产品质量负责,严禁购进假冒伪劣产品或“三无产品”。
12、隐患整改通知书、验收意见书等书面资料,要认真填写,并经有关人员签字后存档。
13、对未按期、按要求整改隐患的,视情节轻重对相关责任部门和人员给于经济处罚,由此引起重大伤亡事故的,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4、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上级有关部门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要按指令要求和时限整改到位,由公司安全科组织协调整改到位后,书面申请下达整改指令的部门组织验收。
三、隐患排查登记和消除报告制度
1、设立“两本台帐”即排查记录台帐和隐患治理台帐,明确专人负责填写、上报和存档备案工作。
2、对排查出的隐患,按照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明确人员,制定措施,落实整改资金,确保隐患整改到位。
3、对排查出的隐患要及时向主管负责人报告,主管负责人接报告后应根据隐患等级作出立即整改决定或报告请示主要负责人。
4、一般隐患整改完毕并验收合格后,在隐患治理台帐上记录并销号,重大隐患整改完毕后,申请主管负责人和主要负责人验收销号。
5、对上级有关部门挂牌督办的隐患,予以公示告知,限期治理,治理工作结束后,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向负责督办的单位提出书面复查申请,经审查合格后,方可销号。
6、局面复查申请的主要内容包括,隐患类别,隐患部位,整改措施,投入整改资金,整改到位情况以及整改责任人。
7、对排查出的隐患以及隐患整改消除情况定期向上级主管单位汇总报告,接受上级单位的指导和监督。
四、隐患排查责任制度
1、隐患排查责任纳入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状重要内容,单位内部层层签订责任状,逐级分解落实任务目标。
2、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坚持“谁排查,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分级管理,逐级管理。
3、从业人员负责本岗位的隐患排查工作,做好记录及时上报。
4、专(兼)职安全员负责日常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采取安全措施,一般隐患当场整改到位,重大隐患立即上报主管负责人。
5、主管负责人日常安全巡查,对专(兼)职安全员上报或巡查时发现的重大隐患及时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间及验收负责人,对重大隐患整改情况要及时上报主要负责人。
6、主要负责人负责定期组织专(兼)职安全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隐患,落实整改资金,复查隐患整改情况,兑现奖惩,对定期向上级主管单位报告的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签字把关,并负责组织人员对上级有关部门排查出的隐患进行整改,对挂牌督办的隐患,负责分解落实整改责任,按要求和期限整改到位。
7、对因排查隐患不深入、不细致或对排查出的隐患整改措施不到位,责任制不落实致隐患长期得不到整改的,依据本单位有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
五、事故隐患奖惩制度
在本单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按其绩效大小,分别给予物质奖励和荣誉奖励。
1、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认真贯彻执行“三项制度”和各项安全措施,在安全隐患排查方面做出显著成绩者。
2、发现事故征兆,立即采取措施或及时报告而避免事故发生、停产、主要设备损坏以及有其它显著成绩者。
3、事故隐患排查评比中,被评为优秀工作者。
4、及时制止违章和误解操作并转危为安者。
在本单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依据相关规定,分别给予经济罚款、调离或辞退处理。
1、排查开展不力或不开展隐患排查者。
2、各类事故隐患不按期完成或拒不整改的。
3、发现各类隐患隐瞒不报、谎报或拖延不报者。
4、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经劝阻不整改的。
5、不按规程运行安全设备、设施的。
第五篇: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县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管理,规范地质灾害治理项目设立、监管、验收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并取得实效。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江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文件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县行政区域范围内县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的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调查研究等项目的立项、实施、验收和监督管理。
(一)地质灾害防治项目是指对自然因素引发的山体滑坡、崩塌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进行调查评估、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工程治理等项目。
(二)地质环境调查研究项目主要是指公益性的区域地质灾害、水工环地质等调查和项目研究。
第三条 项目实施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政府采购、邀标)、工程监管制、合同管理制、公告公示制、财务决算评审(审计)制。
第四条 地质灾害治理资金管理按照财政部门专项资金相关管理办法和彭泽县建筑部门公布最新的《工程造价信息》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第二章 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立项
第五条
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立项条件:
(一)由于自然因素引发危害公共安全的地质灾害,造成人员死亡1人(含)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地质灾害,需要应急治理的;
(二)由于自然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主要指滑坡、崩塌和泥石流),威胁人员超过10人(常住人口),潜在经济损失超过100万元,需要而且能够进行工程治理的;
(三)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应急勘查;
(四)其他特定条件符合政府投入的地质灾害防治项目,依照有关规定,应由铁路、公路、航道、水利、市政等相关主管部门和厂矿企业负责治理的地质灾害,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不属于项目申报范围。
第六条
地质环境调查研究项目立项条件:
(一)经济社会发展或规划急需的基础性、公益性的区域地质灾害、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调查;
(二)为提高我县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水平与能力的基础研究项目,引进、开发新技术新方法项目。
第三章 项目申报实施管理
第七条 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由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向县人民政府申报(以政府名义行文),申报单位即为项目承担单位。项目申报单位应编制项目施工设计和工程概 算。
第八条 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年8月15日前,向县人民政府提交治理项目申请报告和项目施工设计、工程概算表。逾期未报送的转次重新申报。
第九条 专项资金由县财政局、县矿管办共同负责管理,共同负责项目施工方案和设计和资金核算的审核,并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县财政局具体负责项目资金的预算审核、下达及资金使用管理、监督及项目验收工作;县矿管办具体负责项目审核及项目实施方案设计审查、实施过程督查和项目验收等工作。
第十条 项目确定并下达预算后,项目承担单位必须按照项目施工设计要求组织实施,未经业务主管部门批准不得随意更改设计、项目承担单位必须建立专账,单独审核,主管部门不得提取管理费,不得将与项目无关的支出列入本项目开支,不得虚增项目成本,支出按有关财务规定进行账务处理。
第十一条 实行项目责任制。项目承担单位对项目申报、项目实施、工程进展、工程质量、项目实施效果、资金使用全面负责。
第十二条 项目承担单位应根据项目施工设计,加强项目实施管理,加强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检查和监督、及时解决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第十三条
项目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工程质量和安全责任制,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严格按照项目施工设计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隐蔽工程施工必须按规定验槽。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施工设计有缺陷的,应及时反映和提出相关建议。
第四章 治理项目验收
第十四条
项目承担单位对项目任务完成后,应组织项目初步验收和竣工财务决算,形成初步验收报告,对初步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必须及时整改和完善;对初步验收合格或初验问题整改到位的项目,项目承担单位应提交项目验收申请报告(以政府名义行文),并做好项目竣工验收的准备工作。
第十五条
县矿管办和县财政局收到项目竣工验收申请后,应于当年12月30日前统一组织验收,申请竣工终验的单位,应提供一下材料:
1、彭泽县人民政府会议纪要或立项批复;
2、初步验收意见或乡镇人民政府验收文件;
3、中标通知书;
4、施工合同;
5、项目施工设计;
6、施工前、中、后的相关照片(特别是隐蔽工程照片);
7、财务决算评审意见或审计报告
第十六条
项目终验时县矿管办负责项目初验材料审 核、工程质量评价等工作;县财政局负责项目工程量核实、资金拨付等工作。
第十七条 项目验收合格后,项目承担单位应按照第十五条竣工终验要求,必须向县矿管办和县财政局提交竣工材料(一式两份),县财政局根据提交的相关终验材料进行审核。经审核合格后,应及时将项目资金拨付给县矿管办,县矿管办按照县财政部门核准后的金额拨付项目承担单位。
第十八条 治理项目通过验收后,其治理工程的保护工作,由项目所在地人民政府落实具体维护和管理部门,项目施工单位负责办理工程移交手续。
第五章 项目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 县矿管办部门和县财政局部门按照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检查要求,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对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跟踪问效。
第二十条
项目承担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责令限期纠正,并视情节轻重,中止并清算项目、追回项目资金、限制项目申报。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一)在项目申报和实施中弄虚作假,伪造资料的;
(二)截留、挪用、坐支项目资金,或擅自改变项目资金使用方向、扩大支出范围的;
(三)项目实施中造成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
(四)项目预算资金下达一年未开工的;
(五)项目竣工后,不报送申请验收材料的(特殊情况除外);
(六)项目实施有其他违规违法行为的。
第二十一条 项目监督管理相关人员违反本办法和有关规定,在项目申报、立项、招投(邀标)标和验收中滥用职权弄虚作假和徇私舞弊的,按照有关纪委规定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负责解释。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