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时间:2019-05-14 13:32: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湖北省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湖北省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篇:.《湖北省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附件2:

湖北省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的管理,规范项目组织实施,提高治理工程质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依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湖北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省行政区域内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支持的地质灾害治理项目(以下简称项目)。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是指采用工程措施对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进行治理的项目。

第四条 地质灾害的治理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公告公示制、质量验收和责任追究制。

第五条 从事地质灾害治理的勘查、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必须具有相应地质灾害治理资质,并在资质证书许可的范围内承担任务。

第六条 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实行分级管理制度。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组织中央财政支持项目的立项申报、省级财政支持项目的审批,负责组织省级以上财政 支持项目勘查、设计的审查、竣工验收,负责项目的监督管理。

各市(州)、县(市、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项目申报、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等工作。

项目承担单位为项目所在地县级及以上国土资源部门或专门成立的项目管理机构,负责本辖区内项目的组织实施。

第七条 在我省从事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的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工作的单位,应在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进行资质备案和项目登记。

第八条 对在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给予表彰或奖励。

第二章 立项与申报

第九条 项目申报必须符合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开展地质灾害防治专项工作的有关政策,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治理目标明确,治理技术科学,实施计划可行,投资概算合理。

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制定本辖区的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并按年度方案进行项目申报。

第十条 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重点安排特大、重大和地质灾害应急治理项目。

特大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申报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造成人员死亡30人以上;

(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

(三)威胁人员超过1000人;

(四)潜在经济损失超过1亿元。

重大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申报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

(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

(三)威胁人数在200人以上、1000人以下;

(四)潜在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

(五)因地质灾害造成大江大河支流、交通干线被阻断,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影响。

第十一条 申报省级以上财政支持项目,实行项目经费补助制度,原则上勘查项目不低于50%、治理项目不低于30%。

第十二条 项目申报由所在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上报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项目立项申报之前,由项目申报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勘查、设计单位进行勘查,编制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十三条 申报中央财政补助专项资金的特大型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初审后,报国土资源部评审。根据国土资源部下达的项目批准文件,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向项目承担单位 下达项目任务。

申报中央财政按因素法分配的专项资金和省级财政支持的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审查,下发项目批准文件,并汇总报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备案。

第三章 勘查与设计

第十四条

项目承担单位根据批准的项目任务,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开展详细勘查和治理工程设计。

第十五条 地质条件复杂的特大型地质灾害项目的勘查设计书,必须报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审查。

第十六条 勘查、设计单位提交的勘查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必须满足国家和行业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规程、规范要求。

第十七条 项目的详细勘查报告、初步设计由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审查,形成专家组审查意见。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依据专家组审查意见批复初步设计。

第十八条 项目承担单位依据批复的初步设计组织编制施工图设计,并按规定进行审查与报省备案。

第十九条 审查专家组由地质灾害、工程设计及概预算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成员从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专家库中随机确定。特大型项目的专家组一般由5~7人组成,其它项目的专家组一般由3~5人组成。第二十条 报告质量分为优良、合格与不合格三个等级,由审查专家组评定。不合格报告由编制单位补充工作、修改完善后重新送审。报告质量等级作为编制单位资质考核的依据。

第四章 组织实施

第二十一条 项目施工单位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确定,特大型、重大项目由甲级工程招标代理机构进行招标。

同一单位或有隶属关系的单位,严禁承担同一项目的设计与施工、施工与监理工作。

第二十二条 项目承担单位根据招投标文件及项目设计,与中标的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施工单位严格依据经批准的设计和施工合同,按程序组织施工,不得将承包的治理工程转包或者违法分包。治理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对工程项目承担施工责任。

第二十三条 监理单位通过招投标或协议委托方式确定。监理单位要严格履行监理合同,依照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施工监理,对工程项目承担监理责任。

第二十四条 勘查、设计单位需根据项目实施情况,派驻现场代表并及时提供相关技术服务,参与关键工序和工程的验收。

第二十五条 项目实施中严格执行批准的设计和预算,确需变更的必须按程序向监理工程师申报,由设计单位编制 变更文件,并经项目承担单位认可。

对于治理工程主体的类型、范围、数量、结构等进行大的改变,以及超过批复预算投资10%或增减费用大于20万元的重大变更,须报设计审批部门组织专家审查批准。

第二十六条 项目承担单位严格按照经批准的项目设计组织项目实施,对工程进展、经费使用、工程质量等情况,以半年报、年报等方式向上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告。

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中央财政支持项目安排和实施情况、效果等的汇总,并按要求报国土资源部。

第二十七条 项目实施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国家安全生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有效控制工程的扰动影响,防止诱发地质灾害,落实监测工程与措施,开展施工期安全监测和治理效果监测,确保施工与治理工程安全。

第五章 验收与维护

第二十八条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完工后,监理单位组织参与治理的勘查、设计、施工等单位,按标准进行工程质量评定。

评定合格的项目,承担单位组织各参建单位按归档要求完成工程档案整理,办理工程决算与审核,开展工程实体维护。

第二十九条 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分为竣工初步验收和竣工验收两个阶段进行。竣工初步验收:治理工程完工、工程档案整理齐备后,由承担单位按规定要求负责组织。

竣工验收:工程维护、试运行一个水文年后,由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按规定负责组织。

第三十条 验收时成立由相关管理部门代表和专家构成的验收组,验收专家根据项目规模,自省地质灾害防治专家库中随机确定3~5名。

验收工作依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竣工验收要求组织进行,在查验工程实体、查阅工程档案、核查相关报告的基础上形成验收意见,并对验收合格的项目签署验收意见书。

第三十一条 工程项目竣工初步验收合格,试运行一个水文年后,承担单位向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出竣工验收申请。

验收时,应提交以下资料:

(一)项目立项批准文件及任务书;

(二)经批准的项目设计;

(三)项目中标通知书及合同;

(四)工程参加单位相应的资质复印件;

(五)开工报告、施工日志、工程竣工图、施工总结;

(六)工程监理报告;

(七)施工质量评定及验收评定表;

(八)重大质量事故处理资料;

(九)项目成果数据库(包括工程有关的影像图片资料);

(十)工程进度付款凭证复印件及其汇总表,工程费用调整文件及其批准意见,工程决算及审计报告;

(十一)承担单位对工程验收的意见和竣工总结报告;

(十二)其他必须提供的有关文件。

第三十二条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质量等级划分为优良、合格。对于验收不合格的治理项目,承担单位必须组织整改,并重新进行竣工验收申请与验收。

第三十三条 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将中央财政支持项目验收结果报国土资源部备案,项目承担单位应做好项目工程档案归档移交工作。

工程档案由项目所在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保存,项目立项审批、勘查、设计、竣工图、竣工验收总结及工程资金管理等重要工程档案同时汇交至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核后提交省国土资源厅资料馆存档。

第三十四条 地质灾害治理项目验收后,治理工程的维护管理与监测工作由当地人民政府或指定的单位负责。

第六章 资金管理

第三十五条 项目资金实行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挤占、挪用。

第三十六条 项目承担单位按照项目进展情况拨付项 目资金,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做好跟踪检查、监督和管理工作。

第三十七条 项目竣工后项目承担单位应委托具有资质的审计中介机构进行项目决算审计,并接受审计部门或上级部门的审计检查。

第七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八条 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加强项目监督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根据项目的进度,定期或不定期开展项目实施管理情况检查。

第三十九条 项目参建单位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以及监理活动中弄虚作假、降低工程质量的;以其他单位的名义或者允许其他单位以本单位的名义承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工作的,按有关资质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给予相应处罚。

项目承担单位申报资料不实,擅自变更项目内容或不按项目设计方案组织实施,虚报项目,将视情节轻重,取消承担项目资格,追回资金,项目所在地三年内不得申报地质环境项目。

有违法行为的移交相关部门依法予以处理。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十一条 省级以下地方财政及其它社会资金开展 的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参照本办法有关条款执行。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由湖北省国土资源厅负责解释。

第二篇: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县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管理,规范地质灾害治理项目设立、监管、验收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并取得实效。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江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文件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县行政区域范围内县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的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调查研究等项目的立项、实施、验收和监督管理。

(一)地质灾害防治项目是指对自然因素引发的山体滑坡、崩塌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进行调查评估、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工程治理等项目。

(二)地质环境调查研究项目主要是指公益性的区域地质灾害、水工环地质等调查和项目研究。

第三条 项目实施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政府采购、邀标)、工程监管制、合同管理制、公告公示制、财务决算评审(审计)制。

第四条 地质灾害治理资金管理按照财政部门专项资金相关管理办法和彭泽县建筑部门公布最新的《工程造价信息》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第二章 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立项

第五条

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立项条件:

(一)由于自然因素引发危害公共安全的地质灾害,造成人员死亡1人(含)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地质灾害,需要应急治理的;

(二)由于自然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主要指滑坡、崩塌和泥石流),威胁人员超过10人(常住人口),潜在经济损失超过100万元,需要而且能够进行工程治理的;

(三)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应急勘查;

(四)其他特定条件符合政府投入的地质灾害防治项目,依照有关规定,应由铁路、公路、航道、水利、市政等相关主管部门和厂矿企业负责治理的地质灾害,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不属于项目申报范围。

第六条

地质环境调查研究项目立项条件:

(一)经济社会发展或规划急需的基础性、公益性的区域地质灾害、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调查;

(二)为提高我县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水平与能力的基础研究项目,引进、开发新技术新方法项目。

第三章 项目申报实施管理

第七条 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由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向县人民政府申报(以政府名义行文),申报单位即为项目承担单位。项目申报单位应编制项目施工设计和工程概 算。

第八条 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年8月15日前,向县人民政府提交治理项目申请报告和项目施工设计、工程概算表。逾期未报送的转次重新申报。

第九条 专项资金由县财政局、县矿管办共同负责管理,共同负责项目施工方案和设计和资金核算的审核,并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县财政局具体负责项目资金的预算审核、下达及资金使用管理、监督及项目验收工作;县矿管办具体负责项目审核及项目实施方案设计审查、实施过程督查和项目验收等工作。

第十条 项目确定并下达预算后,项目承担单位必须按照项目施工设计要求组织实施,未经业务主管部门批准不得随意更改设计、项目承担单位必须建立专账,单独审核,主管部门不得提取管理费,不得将与项目无关的支出列入本项目开支,不得虚增项目成本,支出按有关财务规定进行账务处理。

第十一条 实行项目责任制。项目承担单位对项目申报、项目实施、工程进展、工程质量、项目实施效果、资金使用全面负责。

第十二条 项目承担单位应根据项目施工设计,加强项目实施管理,加强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检查和监督、及时解决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第十三条

项目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工程质量和安全责任制,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严格按照项目施工设计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隐蔽工程施工必须按规定验槽。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施工设计有缺陷的,应及时反映和提出相关建议。

第四章 治理项目验收

第十四条

项目承担单位对项目任务完成后,应组织项目初步验收和竣工财务决算,形成初步验收报告,对初步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必须及时整改和完善;对初步验收合格或初验问题整改到位的项目,项目承担单位应提交项目验收申请报告(以政府名义行文),并做好项目竣工验收的准备工作。

第十五条

县矿管办和县财政局收到项目竣工验收申请后,应于当年12月30日前统一组织验收,申请竣工终验的单位,应提供一下材料:

1、彭泽县人民政府会议纪要或立项批复;

2、初步验收意见或乡镇人民政府验收文件;

3、中标通知书;

4、施工合同;

5、项目施工设计;

6、施工前、中、后的相关照片(特别是隐蔽工程照片);

7、财务决算评审意见或审计报告

第十六条

项目终验时县矿管办负责项目初验材料审 核、工程质量评价等工作;县财政局负责项目工程量核实、资金拨付等工作。

第十七条 项目验收合格后,项目承担单位应按照第十五条竣工终验要求,必须向县矿管办和县财政局提交竣工材料(一式两份),县财政局根据提交的相关终验材料进行审核。经审核合格后,应及时将项目资金拨付给县矿管办,县矿管办按照县财政部门核准后的金额拨付项目承担单位。

第十八条 治理项目通过验收后,其治理工程的保护工作,由项目所在地人民政府落实具体维护和管理部门,项目施工单位负责办理工程移交手续。

第五章 项目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 县矿管办部门和县财政局部门按照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检查要求,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对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跟踪问效。

第二十条

项目承担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责令限期纠正,并视情节轻重,中止并清算项目、追回项目资金、限制项目申报。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一)在项目申报和实施中弄虚作假,伪造资料的;

(二)截留、挪用、坐支项目资金,或擅自改变项目资金使用方向、扩大支出范围的;

(三)项目实施中造成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

(四)项目预算资金下达一年未开工的;

(五)项目竣工后,不报送申请验收材料的(特殊情况除外);

(六)项目实施有其他违规违法行为的。

第二十一条 项目监督管理相关人员违反本办法和有关规定,在项目申报、立项、招投(邀标)标和验收中滥用职权弄虚作假和徇私舞弊的,按照有关纪委规定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负责解释。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湖北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附件1:

湖北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管理工作,依据国土资源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和《湖北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省行政区域内中央财政支持或省级财政支持开展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

第三条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是指采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等对已破坏的矿山地质环境进行修复治理的工程项目。主要治理因矿产资源开采等活动造成的矿区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泥石流,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第四条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质量验收和责任追究制。

第五条 承担我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的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监理资质。项目涉及生态环境、园林绿化等不同类型工程的可联合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共同承担。

承担中央财政支持项目的单位必须具有甲级相应资质,承担省级财政支持项目必须具有乙级以上相应资质。

第六条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实行分级管理制度。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组织中央财政支持项目的立项申报、省级财政支持项目的审批,负责组织省级以上财政支持项目勘查、设计的审查、竣工验收,负责项目的监督管理。

各市(州)、县(市、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项目申报、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等工作。

项目承担单位为项目所在地县级及以上国土资源部门或专门成立的项目管理机构,负责本辖区内项目的组织实施。

第七条 在我省从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的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工作的单位,应在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进行资质备案和项目登记。

第八条 对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给予表彰或奖励。

第二章 立项与申报

第九条 项目申报必须符合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开展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和重点治理区范围内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的有关政策,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及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治理目标明确,治理技术科 学,实施计划可行,投资测算合理。

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制定本辖区内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计划,并按计划申报。

第十条 成功申报省级以上财政支持的项目,实行项目经费补助制度,勘查(含调查)项目补助不低于50%,治理项目不低于30%。

第十一条 项目申报由项目所在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上报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项目申报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设计资质的单位编制。

第十二条 申报中央财政支持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初审后,报国土资源部。根据中央财政支持项目批准文件,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向项目承担单位下达项目任务。

申报省级财政支持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审查,下发项目批准文件。

第三章 勘查与设计

第十三条 项目承担单位根据批准的项目任务,委托具有相应设计资质的单位编制项目设计,并报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查。

第十四条 项目设计前,应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相 应阶段的地质勘查工作,开展必要的地质测绘、物探、钻探等工作,编制勘查成果报告。

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的重大项目勘查设计书,必须报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审查。

第十五条 项目设计必须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任务以及国家和行业的有关标准、规范进行编制。项目设计主要包括:项目目的任务、主要实物工作量、工期时限,相关施工图纸和预算书等。

第十六条 省级以上财政支持项目的勘查报告、项目设计由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审查,形成专家组审查意见。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依据专家组审查意见批复项目设计。

第十七条 审查专家组由地质环境、工程设计及概预算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成员从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专家库中随机确定。中央财政支持项目的专家组一般由5~7人组成,其它项目的专家组一般由3~5人组成。

第十八条 报告质量分为优良、合格与不合格三个等级,由审查专家组评定。不合格报告由编制单位补充工作、修改完善后重新送审。报告质量等级作为编制单位资质考核的依据。

第四章 组织实施

第十九条 项目施工单位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确定,中 央财政支持项目必须由甲级工程招标代理机构进行招标。

对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社会影响大的重大项目,可由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以公开的方式确定项目的施工、监理单位。

同一单位或有隶属关系的单位,严禁承担同一项目的设计与施工、施工与监理工作。

第二十条 项目承担单位根据招投标文件及项目设计,与中标的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施工单位严格依据经批准的设计和施工合同,按程序组织施工,不得将承包的治理工程转包或违法分包。治理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第二十一条 监理单位通过招投标或协议委托方式确定。监理单位要严格履行监理合同,依照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施工监理,对工程项目承担监理责任。

第二十二条 项目承担单位在项目工程施工前应在项目区设立公示牌,公布项目名称、批准部门、资金数额、承担单位、施工期限以及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等项目基本情况,接受公众监督。

第二十三条 项目承担单位严格按照经批准的项目设计组织项目实施,对工程进展、经费使用、工程质量等情况,以半年报和年报方式向上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告。

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汇总项目实施情况,并 报国土资源部。

第二十四条 项目设计、投资预算一经批准,原则上不再作调整,在实施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确需调整的,应报项目批准部门审批。

第五章 验收与维护

第二十五条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在规定的施工期限内完成后,项目承担单位应做好验收准备工作,组织勘查、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按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竣工验收的相关要求进行工程质量评定和自验。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验收质量等级划分为优良、合格。对于验收不合格的治理项目,承担单位必须组织整改,并重新进行竣工验收申请与验收。

第二十六条 自验合格后,承担单位向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申请项目竣工验收。验收时,应提交以下资料:

(一)项目立项批准文件及任务书;

(二)经批准的项目设计;

(三)项目中标通知书及合同;

(四)工程参加单位相应的资质复印件;

(五)开工报告、施工日志、工程竣工图、施工总结;

(六)工程监理报告;

(七)施工质量评定及验收评定表;

(八)重大质量事故处理资料;

(九)项目成果数据库(包括工程有关的影像图片资料);

(十)工程进度付款凭证复印件及其汇总表,工程费用调整文件及其批准意见,工程决算及审计报告;

(十一)承担单位对工程验收的意见和竣工总结报告;

(十二)其他必须提供的有关文件。

第二十七条 省级以上财政支持项目由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竣工验收,中央财政支持项目的验收结果报国土资源部备案。

第二十八条 项目竣工验收完成后,项目承担单位应按项目工程档案整理的有关要求做好归档工作。

工程档案由项目所在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保存,项目立项审批、勘查、设计、竣工图、竣工验收总结及工程资金管理等重要工程档案同时汇交至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核后提交省国土资源厅资料馆存档。

第二十九条

项目验收后的工程维护与监测,由项目承担单位或项目所在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指定的单位负责。

第六章 资金管理

第三十条 项目资金实行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挤占、挪用。

第三十一条 项目承担单位按照项目进展情况拨付项目资金,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做好跟踪检查、监督和管理 工作。

第三十二条 项目竣工后项目承担单位应委托具有资质的审计中介机构进行项目决算审计,并接受审计部门或上级部门的审计检查。

第七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三条 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加强项目监督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定期或不定期开展项目实施情况检查。

第三十四条 对转让或违法分包项目主体工程、有重大工程质量事故、工程验收不合格等严重问题的责任单位,视情节轻重采取限期整改、通报批评、取消资质备案登记等处罚。

对项目投资计划执行不力,擅自变更项目内容或不按项目设计方案实施,挤占、挪用、截留、滞留建设资金或不落实配套资金的项目承担单位,进行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暂停项目申报。

有违法行为的移交相关部门依法予以处理。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十六条 省级以下地方财政项目、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备用金或其它社会资金的项目参照本办法执行。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由湖北省国土资源厅负责解释。

第四篇:广州市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附件1

顺德区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送审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的管理,有效地消除或减少地质灾害的威胁,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广东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广东省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顺德区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修订)》、《顺德区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地质灾害防治项目,是指顺德辖区范围内,使用区财政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补助资金,开展的地质灾害防治项目(以下简称地灾防治项目)。地灾防治项目按防治措施可分为专业监测项目(以下简称监测项目)、避让搬迁项目(以下简称搬迁项目)、工程治理项目(以下简称治理项目)。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防治项目,或需配套建设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建设项目,由责任单位或建设单位负责管理,管理办法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 地灾防治项目实行分级分类、属地为主的管理原则。各镇、街道内的地灾防治项目,由各镇、街道国土城建和水利局组织实施,必须明确地灾防治项目的建设管理机构(建设单位)或项目法人,并根据《佛山市顺德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9-2020年)》,于每年9月份编制下一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计划,经区国土城建和水利局审核后,报区人民政府批准,由各镇、街道国土城建和水利局组织实施,未经区人民政府批准,不得随意调整计划和更改工程建设内容。

第四条 凡批准立项的地灾防治项目,除应急抢险项目外,参照市政工程,招投标程序按区相关规定执行。

应急地灾防治项目及其应急治理工程方案由各镇、街道国土城建和水利局提交区国土城建和水利局审核同意后,报区政府批准实施,可直接委托具有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资质单位承担。

区国土城建和水利局应当建立应急抢险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资质单位信息库并负责管理,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治理工程项目承担单位从中随机抽取。

第五条 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等级由区国土城建和水利局组织专家调查研究后确定。地质灾害等级按下列规定划分:

(一)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Ⅰ级)。

1.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300人以上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险情。

2.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 的灾情。

3.因灾造成大江大河支流被阻断,严重影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灾情。

(二)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Ⅱ级)。

1.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上、3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险情。

2.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灾情。

3.因灾造成铁路繁忙干线、国家高速公路网线路、民航和航道中断,严重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灾情。

(三)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Ⅲ级)。

1.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30人以上、1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险情。

2.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灾情。

3.直接影响铁路干线、国家和省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航道正常通行,或较严重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较大社会影响的灾情。

(四)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Ⅳ级)。

1.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3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的险情。

2.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灾情。

3.直接影响铁路沿线、国家和省市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快速干线、市政道路和航道正常通行,或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有一定社会影响的灾情。

第二章 常规地灾防治项目的组织实施

第六条 地灾防治项目的立项申报、批准与防治经费实行分级负责制度及区财政补助申请。

(一)、地灾防治项目必须是经区政府批准列入《顺德区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中的地灾防治项目;未经区人民政府批准,不得随意调整计划和变更工程建设内容;

(二)地灾防治项目立项申报,由项目所在地的镇、街道国土城建和水利局负责组织。

(三)地灾防治项目经费由区、镇(街道)两级分担,区财政补助标准原则上为经区国土城建和水利局审定批准的工程概算总投资50%,如果工程决算投资总额小于所审定的工程概算投资总额,则按工程决算总额的50%进行补助,具有特殊原因需要调整分担比例的需报区政府批准。

(四)、治理工程项目区财政补助资金申请:

1、治理工程的勘查、设计、施工招投标等前期工作己完成并正式动工建设时,由建设单位填报《顺德区地质灾害防治项目资金使用申请表》,并附立项批文,设计批文,勘查、设计、监理、施工合同,向区国土城建和水利局申请区财政补助资金,此阶段原则上按审定批准的初定区财政补助资金的40%拔付。

2、治理工程全部完成并初步验收合格后,由建设单位向区国土城建和水利局申请区财政补助,此阶段原则上按审定批准的初定区财政补助资金30%拔付。

3、治理工程的竣工财务决算由建设单位编制,经各镇(街道)财政局审核后,报区国土城建和水利局审定,根据审定的工程决算总额与初定区财政补助资金进行比较,确定治理工程的最后区财政补助金额,最后区财政补助金额不能超过审定批准的初定区财政补助资金30%。建设单位依据最后财政补助金额向区国土城建和水利局申请区财政补助。

(五)、搬迁项目区财政补助申请:

1、在需搬迁建筑物拆除后,由建设单位填报《顺德区地质灾害防治项目资金使用申请表》,并附立项批文、搬迁设计方案批复、搬迁合同,申请第一笔区财政补助资金,此阶段原则上按批复初定的区财政补助资金的40%拔付;

2、依搬迁设计方案全部完工,并通过搬迁竣工验收后,由各镇、街道国土城建和水利局负责竣工财务决算,经各镇、街道财政局审核后报区国土城建和水利局审定。根据审定的工程决算总额与批复初定的区财政补助款进行比较,确定搬迁项目的最终区财政补助金额。建设单位依据最终财政补助金额向区国土城建和水利局申请区财政补助。

区财政补助申请经区国土城建和水利局审核、批准同意后报区财税局,由区财税局拔付给各镇(街道)财政局专款专用。

第七条 常规地灾治理项目(指对变形缓慢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的治理工程)。

(一)、常规地灾治理项目必须委托具备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相应资质等级单位承担工程勘查和治理工程方案设计工作,由建设单位会同区国土城建和水利局聘请3-5名广东省国土资源厅水工环及矿产地质勘查评审专家库中的专家对治理工程勘查成果和设计方案进行技术评审;

(二)、必须委托具备工程造价咨询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编制工程概(预)算,然后将有关资科报区国土城建和水利局审批,以确定区财政补助金额。工程概(预)算须根据《广东省市政工程综合定额》和佛山工程造价信息进行编制。

(三)、在施工过程中的所有变更必须经在建设单位及参建单位签字确认,并及时报区国土城建和水利局审定,经批准同意后方可实施并作为工程竣工结算依据;所有增加工程的金额不得超过原合同的10%。

(四)、此类治理工程必须依法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监理单位必须具备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相应等级资质;

(五)、项目法人(建设单位)对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投资、进度全面负责,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参建单位必须接受并主动配合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对工程质量和安全进行监督检查。

这类项目执行下列程序:

1、立项论证;

2、立项申报;

3、审查批准;

4、勘查;

5、施工图设计;

6、设计审批、7、招投标;

8、落实第三方监测;

9、质量监督报监;

10、工程施工;

11、竣工验收;

12、工程移交运营及维护。小型地灾治理工程项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简化实施程序。

第八条 常规地灾监测项目(指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的监测工作)。这类项目执行下列程序:

1、立项可行性研究;

2、立项申报;

3、监测方案设计;

4、设计审查;

5、监测;

6、阶段监测成果验收。小型地灾监测项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简化实施程序。监测项目应当与严密科学的防灾预案紧密配合,监测时间原则上为两个水文年,监测项目验收后应当确定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安全程度及下一步防治措施建议。

第九条 常规地灾搬迁项目(指对变形缓慢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的避让搬迁工作)。这类项目执行下列程序:

1、由各镇、街道进行地灾搬迁方案论证,2、立项申报;

3、搬迁方案设计;

4、搬迁方案设计审批;

5、搬迁项目实施;

6、搬迁项目验收。小型地灾搬迁项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简化实施程序。搬迁项目可结合城镇、村镇发展规划实施综合整治。

第三章 应急项目的组织实施

第十条 应急地灾治理项目(指险情严重、必须迅速开展应急治理的地质灾害点实施的应急治理工程),执行下列程序规定:

(一)应急 7

调查与治理方案设计;

(二)工程施工;

(三)竣工验收;

(四)工程移交运营及维护。

第十一条 应急地灾监测项目:指对险情严重、必须迅速开展应急监测的地质灾害点实施的应急监测工程。执行下列程序规定:

(一)应急调查与监测方案设计;

(二)监测;

(三)监测成果验收。监测项目应当与严密科学的防灾预案紧密配合,监测时间原则上为两个水文年,监测项目验收后应当确定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安全程度及下一步防治措施建议。

第十二条 应急地灾搬迁项目(对险情严重、必须迅速开展应急搬迁的地质灾害点实施的应急搬迁工程)。执行下列程序规定:

(一)应急调查与搬迁方案设计;

(二)搬迁;

(三)搬迁项目验收。

应急地灾防治项目区财政补助申请参照常规地灾防治项目执行。

第四章 项目审查与监督管理

第十三条 组织实施的镇、街道国土城建和水利局应会同区国土城建和水利局依据国家和地方的规范、规程及技术要求,对地灾防治项目的应急调查、勘查、设计、施工等阶段的成果组织审查、验收。审查、验收的专家应当从广东省国土资源厅水工环及矿产地质勘查评审专家库中的专家中抽取。防治项目的审查遵循技术可行、安全可靠、环保美观、经济合理的原则。

第十四条 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依据国家和地方的规范、规程、技术要求及《顺德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对受理的地灾防治项目施工的安全生产和质量进行监督管理。

第五章 项目验收

第十五条 地灾治理项目实行竣工验收制度。竣工验收是地灾治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程序,任何地灾治理项目未经竣工验收或竣工验收不合格,不得交付使用。隐患不消除,治理项目为之配套的主体工程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第十六条 地灾治理项目的验收工作分为初步验收和竣工验收两个阶段。大型地灾治理项目应实行中期检查,由建设单位会区国土城建和水利局组织实施。

第十七条 初步验收是指在地灾治理项目施工完成后,根据项目验收的依据和条件,检查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初步评定项目质量和费用决算。竣工验收是在初步验收合格并经一个时期整改、监测、试运行后,对工程质量、参建单位和治理项目进行综合评价,竣工评定项目质量和费用决算。

第十八条 地灾治理工程完工后,由建设单位向区质量安全监督站提出治理工程初步验收条件审核申请,经审核具备初步验收条件后,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有关单位对工程进行初步验收;

地灾治理工程在初步验收合格并经一个时期整改、监测、试运行符合要求后,由建设单位向区质量安全监督站申请治理工程的竣工验收条件审核,经审核,治理工程已具备竣工验收条件后,建设单位向区国土城建和水利局提出竣工验收申请,由区国土城建和水利局组织竣工验收。地灾治理项目质量综合评定等级分为合格和优良两个等级。

第十九条 项目竣工验收的主要依据如下:

(一)国家、省和行业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与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质量标准等规定;

(二)符合资质要求的专业单位提交的勘查报告、设计、实施方案、施工图纸、工程预算等文件;

(三)有关单位提出并经治理工程建设单位同意的勘查、设计变更报告,施工、监理单位情况报告和处理意见,施工预算修正等文件。

第二十条 初步验收条件如下:

(一)完成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

(二)施工单位在工程完工之后,对工程质量进行自检,确认工程质量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符合设计文件及合同要求,并出具工程施工总结报告和施工结算,施工结算由镇、街道国土城建和水利局审核;施工总结报告应经项目负责人和施工单位审核签章;

(三)监理单位对工程进行了质量评估,具有完整的监理资料,并出具包括工程质量评估内容的监理报告。工程监理报告应经注册监理工程师或水工环地质工程师及项目负责人和监理单位总工程师审核签章;

(四)勘查、设计单位对勘查、设计文件及施工过程中由勘查、设计单位签署的变更通知书进行了检查,并出具了包括质量检查内容的勘查、设计检查报告。勘查、设计检查报告应经该项目勘查、设计负责人和勘查、设计单位审核签章;

(五)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并按城建档案归档要求装订成册;

(六)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配件和设备的合格证与进场复验以及现场检测试验报告齐全合格;

(七)组织治理单位(建设单位)已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

(八)有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质量保修书;

(九)在施工过程中,区国土城建和水利局及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有关单位责令整改的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毕。

第二十一条 初步验收程序如下:

(一)工程具备初步验收条件后,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组织治理责任单位提交工程施工总结报告,申请工程初步验收。工程施工总结报告须经项目总监或水工环地质工程师及项目负责人签署意见;

(二)组织治理单位(建设单位)收到工程施工总结报告后,应

组织参建各方对工程进行初步验收,并提前告知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项目监督组。视项目涉及的情况,建设单位可邀请安监、交通、水利等部门参加验收;

(三)由组织治理单位(建设单位)组织工程初步验收:

1.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和工程质量监督单位分别汇报工程合同履约情况和在工程建设各个环节执行法律、法规和各类工程建设标准及规范的情况,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分别提交总结报告,工程质量监督单位提交工程质量监督报告;

2.在初步验收前7日内,参建各方应将工程档案资料送达参建各方及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项目监督组审阅;参建各方及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项目监督组应查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档案,重点查看项目招投标文件、原材料半成品等检验报告、关键工序及隐蔽工程验收和施工记录、工程实体的检验报告、设计变更程序文件、重大质量事故处理记录等;

3.现场查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实体质量与运行状况,可观感打分、实测实量及必要时对工程实体进行无损原位检测或破坏性检验;实地查验工程质量:

4.参建各方及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项目监督组应对工程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建设管理等方面作出全面评价,并共同形成项目初步验收意见;

5.参建各方及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项目监督组应提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试运行期限及变形监测要求,并形成书面方

案,当参与工程初步验收的各方不能形成一致意见时,应当协商提出解决办法,由责任单位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处理后,重新组织工程初步验收。

第二十二条 项目初步验收合格后,组织治理单位(建设单位)应及时提出项目初步验收报告。该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概况,组织治理单位执行基本建设程序情况,对工程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工程质量监督单位等方面的评价,项目初步验收时间、程序、内容和组织形式,项目初步验收意见等。

工程初步验收报告还应附有下列资料:

(一)项目立项批准文件;

(二)施工设计审查批准文件;

(三)各参建单位中标通知书及其资质复印件,施工单位委托检测试验单位提交的资料复印件,要求所有复印件上都应注有工程名称,并加盖单位公章;

(四)施工单位的施工总结报告;应重点说明工程的组织实施、实际完成工程量、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施工档案、执行合同设计规范情况、工程质量自评价等,并附竣工图和典型照片,竣工图必须由经顺德区测绘市场准入联审小组批准的测绘单位测绘,交区测绘产品质量管理所检查验收,并加盖测量资料审核章。

(五)监理单位提交的监理总结报告应重点对工程实施过程各项控制、保证工程质量的检查验收、见证采样检测、设计变更、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监理档案等进行说明,并附重要部位检查照片;

(六)勘查单位提交的勘查总结报告应重点阐述,通过施工地质编录和验槽,对实际揭露地质条件的新认识和结论,原有勘查成果的准确性,以及变更设计的地质依据等;

(七)设计单位提交的设计总结报告应重点总结施工图设计是否符合批复的初步设计、变更设计的必要性以及手续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执行设计情况及效果等;

(八)参建各方及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项目监督组签署的工程初步验收意见书及工程质量监督报告;

(九)施工单位的工程质量保修书;

(十)其他必需提供的有关文件。

工程初步验收合格后15日内,组织治理单位(建设单位)应向区国土城建和水利局报送初步验收报告。

第二十三条 竣工验收条件如下:

(一)工程初步验收合格;

(二)施工单位提交初步验收时提出问题的整改报告;

(三)根据初步验收时提出的要求,工程安全度过了试运行期,并进行了符合要求的变形监测;

(四)办理了工程项目决算,进行了项目审计,已出具经过审计批准的工程财务决算书

第二十四条 竣工验收时,应提交以下资料:

(一)工程进度款支付和费用调整依据,工程决算及审计报告;

(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竣工总结报告、施工总结报告、设计总结报告、监理总结报告、工程质量监督报告、监测总结报告及运行期效果监测结论;

(三)组织治理单位对工程的竣工初步验收意见及其落实整改报告;

(四)与工程有关的影像、图片等多媒体资料和成果数据库;

(五)其他必须提供的有关文件。

第二十五条 竣工验收程序如下:

对初步验收合格的项目,组织治理单位(建设单位)应向区国土城建和水利局申请竣工验收,验收过程应包括:

(一)听取施工单位介绍初步验收之后工程完成整改情况及提出的可以竣工验收的理由,必要时到实地察看工程实际情况;

(二)应完成变形监测的治理工程,还要听取监测单位关于治理工程变形监测结果评价报告;

(三)参建各方及专家组成员审查施工单位及监测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

(四)参建各方及专家组成员对工程竣工验收作出全面评价,形成经验收小组成员签署的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五)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对竣工验收实施监督;

参与工程验收的各方应对初步验收时提出的问题进行复查,当初步验收时提出的问题未完善或各方不能形成一致意见时,责任单位应就相关问题继续整改,完善后组织治理单位(建设单位)重新提出竣工验收申请,由组织治理单位(建设单位)重新组织竣工验收。

第二十六条 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并补齐相应资料之后,组织治理单位(建设单位)应及时整理工程竣工验收报告,报告内容除包含初步验收报告中的内容外,还应包括以下内容或资料:

(一)竣工验收时间;

(二)参建各责任主体参与竣工验收成员及专家组成员名单;

(三)经过审计批准的工程财务决算书;

(五)监理单位的工程缺陷整修质量评价报告;

(六)监测单位关于治理工程变形监测结果评价报告;

(七)参建各责任主体签署的工程竣工验收意见书及专家组审核意见书。

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5天内,由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向区国土城建和水利局提交工程监督报告。

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后的15个工作日内,组织治理单位(建设单位)应向区国土城建和水利局送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并及时组织施工单位向工程管理维护单位办理工程移交手续。

第二十七条 地灾治理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后,由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指定的单位负责管理和维护。

第二十八条 地灾监测项目和地灾搬迁项目实行成果验收制度。可采用委托方式,监测单位应具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或者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资质以及测绘资质。验收程序参照地灾治理项目执行,并可根据实际情况简化验收程序。

第二十九条 承担地灾防治项目的资质单位,应当在项目合同签订后十日内,到项目所在地的镇(街)国土城建和水利局备案,承担单位取得备案证明后且持有安全生产许可证方能开展地灾防治项目。备案应提供以下资料:

(一)申请文件;

(二)合同,合同必须附单位资质证书复印件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复印件。

第三十条 承担地灾防治项目的资质单位,应当在项目通过专家审查、验收后十日内,到项目所在地的镇(街)国土城建和水利局备案。备案应提供以下资料:

(一)申请文件;

(二)报告,报告必须附单位资质证书复印件;

(三)专家审查或验收意见。

第三十一条 地灾防治项目实行资质等级制度。地质防治项目应当根据地质灾害级别,由具有地质灾害相关资质的单位承担,特大、大型地质灾害,由具有甲级资质的单位承担;中型地质灾害,由具有甲、乙级资质的单位承担;小型地质灾害,由具有甲、乙、丙级资质的单位承担。同一资质单位不得从事同一个地灾防治项目的施工和监理。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 凡经批准立项的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财政要及时解决应承担的配套资金。如因配套资金不能及时到位,而导致地质灾害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三十三条 监察部门应加强监督,对违反本办法规定,在地质灾害防治中工作不力、有渎职行为,造成地质灾害事故,导致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通报责任单位,并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给予责任人行政和经济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 承担地灾防治项目的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不依法开展地灾防治项目的,不予办理合同、成果备案等手续,并将其列入黑名单,禁止其两年内不得在顺德区内承担地灾防治项目。

第三十五条

区政府将对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由区国土城建和水利局负责解释。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顺德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资金使用管理办法》(顺建发[2011]58号)和《顺德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建设管理办法(试行)》(顺建发[2010]74号)同时废止。

第五篇:湖北省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鄂发改农经[2012]531号

湖北省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做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加强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项目的管理,规范项目建设行为,使项目达到预期的目标,根据《血吸虫病防治条例》、《血吸虫病综合治理重点项目规划纲要(2009-2015年)》、《农业血吸虫病综合治理项目建设规划(2009-2015年)》(以下称《规划》)和《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等规定,结合我省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项目(以下简称农业血防项目)建设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属《规划》建设范围、由省发展改革委、省农业厅(畜牧兽医局)联合下达投资计划的农业血防项目,均按照本办法进行管理。

第三条项目实行统一规划、集中管理、分工负责、分级实施。

第四条农业血防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一)家畜传染源的管理。家畜圈养、替代养殖、安全牧场等。

(二)农业灭螺工程。水改旱、养殖灭螺。

(三)其他血吸虫治理有效措施。

具体建设内容的确定,按照每年中央投资计划规定执行。

第二章 项目管理

第五条项目投资计划申报。各项目县(市、区)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农业(畜牧兽医)部门,根据《规划》和国家、省有关部门的项目申报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编报农业血防项目项目建议计划,上报省发展改革委、省农业厅(畜牧兽医局)。省发展改革委、省农业厅(畜牧兽医局)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农业部关于农业血防项目及投资计划申报要求综合平衡后,提出全省项目投资建议计划,联合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审批。国家投资计划下达后,由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农业厅(畜牧兽医局)分解下达项目投资计划。

各项目县(市、区)建设项目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符合《规划》确定范围内的项目;

(二)地方配套积极性高;

(三)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具备开工条件;

(四)项目组织管理机构健全,能够保障顺利实施。

第六条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和审批。根据国家下达的项目投资计划,各项目县(市、区)农业(畜牧兽医)部门会同发展改革部门在与水利、林业、国土等部门当年实施的血吸虫病治理工程确定的建设任务、建设地点等衔接后,组织编制县级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实施方案要按照综合治理、突出重点、实际需要的原则,明确项目区的建设范围、地点、规模、任务、工程量和目标等,建设地点要细化到乡镇(街道)、村组,落实到地块,重要建设工程要进行单项设计,编制施工图等。项目实施方案由可研报告与初步设计合并形成,达到初步设计深度,且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

项目实施方案,由项目县(市、区)发展改革局(委)会同农业(畜牧兽医)局联合上报省发展改革委和农业厅(畜牧兽医局),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农业厅(畜牧兽医局)组织专家审查,省农业厅(畜牧兽医局)提出初审意见,省发展改革委审批,报国家有关部门备案。

第三章 项目实施

第七条项目组织实施。县级项目实施方案批复后,必须严格按项目实施方案组织实施。项目建设必须严格按照《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按现行规定实行开工报告和工程进度报告制度,实行“四制”管理,即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制和工程监理制。要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组织施工。项目业主要与施工单位签订工程承包合同,明确规定项目的投资额度、工程规模、技术标准、完成的数量、质量和工期等,并张榜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第八条项目实施变更。项目建设方案审定和投资计划下达后,必须严格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调整和变更建设地点、规模、标准和主要建设内容,如因特殊原因确需调整变更的,应按建设项目变更报批程序报审批部门批准。

第九条项目档案管理。有关项目建设的相关文件、实施方案、招标投标资料、阶段性项目建设总结、检查验收资料、财务报表及项目专帐资料、资金审批和审计报告、工程监理报告、技术资料、统计数据和施工前后的相关图片照片及录像资料等要整理成册,分类归档保存,专人负责。

第十条项目竣工验收。农业血防项目竣工后,要严格按照《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管理规定》的要求组织竣工验收。项目完工后二个月内,承建单位提出验收申请报告。竣工验收分为县级初验、省级终验和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的抽验。竣工验收由农业(畜牧兽医)部门会同发展改革部门组织相关专家成立竣工验收组,验收组通过对项目的全面检查和考核,形成竣工验收报告,并对验收结果负责。验收合格后按要求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备案。

验收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项目建设任务及投资计划是否按批复的方案完成,是否有随意变更项目建设地点、标准和主要建设内容。

(二)主要工程建设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达到规定标准。

(三)国家投资及各级配套资金是否按要求足额到位。

(四)是否建立了项目建设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建设资金是否专款专用,有无滞留、挤占、挪用资金等违纪问题。

(五)是否经过审计部门审计并出具了竣工审计报告、竣工财务决算等。

(六)效益指标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七)项目建设有关文件、资料是否齐全。

第十一条项目建后管护。项目竣工验收后应及时办理产权交接和登记手续,明确管理主体及相应责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运行管理机制,保证工程正常运行,长期发挥效益。

第四章 资金管理

第十二条农业血防项目是血吸虫病综合治理专项投资,要强化投资使用监管,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项目建设资金严格按财政部门关于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办法的要求使用,专款专用,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严禁滞留、挤占、挪用。

第十三条项目建设资金投入以县为单位。项目建设县配套资金应足额及时到位。对配套资金不落实、项目不按时开工、项目验收不合格的,视情况调减该地区后续投资规模。

第十四条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费及项目管理费,严格按照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办法的规定计提和使用,并从地方配套资金中列支。

第十五条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农业厅(畜牧兽医局)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对项目

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严肃处理。项目管理机构和项目建设单位应自觉接受审计部门的审计。

第五章 组织管理

第十六条农业血防项目建设是民生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责任重大、社会关注度高。各地要高度重视,成立由政府领导负责的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切实加强项目实施的组织、指导工作,及时协调解决项目组织实施中的重大问题。

第十七条省发展改革委负责项目实施方案审批及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省农业厅(畜牧兽医局)负责项目实施方案的组织编制和项目实施的管理工作。各级发展改革、农业(畜牧兽医)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合作,共同做好项目实施与管理工作。

第十八条县(市、区)要加强项目建设的信息统计和总结工作,建立完备的信息统计和报送制度,及时报送相关信息。实行信息季报制。项目建设单位须每季度末向省级发改部门和农业(畜牧兽医)主管部门,书面报送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各级发展改革和农业(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加强项目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建设进度和资金的合理、安全使用,提高投资效益。建设单位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项目监督检查工作。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为:前期工作检查、施工检查、工程质量检查、项目资金检查、招投标及合同检查、项目组织机构检查、开工条件检查、工程监理检查和项目运行情况检查。省发展改革委和省农业厅(畜牧兽医局)将根据项目建设进展情况,适时组织开展中期检查。

第二十条对于项目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根据情节轻重采取以下处理措施:

(一)责令限期整改;

(二)通报批评;

(三)暂停拨付中央预算内资金;

(四)冻结项目资金;

(五)暂停项目建设;

(六)撤销项目、收回项目资金;

(七)减少或暂停安排所在地和下投资计划。

对国家工作人员不认真履行职责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建议有关地方和部门依纪依法实行责任追究。

对于责令限期整改和通报的项目,按管理权限,由各级发展改革和农业(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联合发出整改通知或通报,明确整改内容、整改期限及相关要求。项目整改单位要按照整改要求完成整改工作,并在规定限期内反馈整改结果。发展改革和农业(畜牧兽医)部门在收到整改情况报告后,组织项目整改复查。对复查合格的项目予以书面确认,对于整改不力的,按照本办法第二十条予以处理。对管理制度健全、执行程序规范、投资收益显著的项目单位和地方,给予通报表扬,并在投资及项目安排时给予倾斜。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由省发展改革委、省农业厅(畜牧兽医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下载.《湖北省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湖北省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湖北省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省发展改革委 省农业厅关于印发《湖北省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鄂发改农经[2012]531号 各市(州)、县(市、区)、神农架林区发展改革委(局)、农业(畜牧兽医)局......

    模拟卷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Using the research method of literature, means of observation, behavioral approach, conceptual analysis and the pattern of information-seeking of local and over......

    湖北省劳动模范管理暂行办法

    【发布单位】湖北省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5-12-30 【生效日期】2005-12-3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湖北省 湖北省劳动模范管理暂行办法......

    湖北省环境保护专项治理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发布单位】湖北省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7-07-30 【生效日期】2007-07-3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湖北省 湖北省环境保护专项治理补助资......

    我市深入研究地质灾害治理项目

    我市认真研究地质灾害治理项目 亮生 丽君 【直播】 近来连续多日我市雨量充沛,地质灾害区居民的安危深深牵动着市四大班子领导的心。中秋节刚过,今天一大早,我市便召开党政联席......

    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暂行办法

    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和改善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灾害,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省行政区......

    湖北省土地整治项目委托代建制管理暂行办法

    湖北省土地整治项目委托代建制管理 暂 行 办 法 (征求意见稿) 一、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深化土地整治项目管理体制改革,探索项目实施管理的新办法,充分发挥项目所在地乡(镇)人......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管理 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 管理程序 广西建筑施工模板及作业平台钢管支架构造安全技术规范 (DB45T618-2009) 安全管理施工安全是关系到整个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