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潍坊峡山双语学校小学语文阅读研讨会简讯
潍坊峡山双语学校小学语文阅读研讨会简讯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自由呼吸着书香的孩子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金子一样的中学时光应该阅读金子一样的图书。
9月15日晚8点,潍坊峡山双语学校小学语文阅读研讨会在综合楼3号报告厅举行。
***教师主持了会议,她首先强调新学期我校已有专门的阅读老师负责借书事宜,希望各班级师生能够爱护书籍并及时归还书籍。然后她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指导学生学会做阅读笔记、阅读方法以及重视检查阅读效果四个方面来讲了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注意事项。
随后张小芳教师就年低级阅读教学与在坐教师进行了交流。她认为低年级课内阅读教学要与课文插图、思考、说话、表演、画画相结合。另外课外阅读教学要注意创设情境、角色扮演、恰当指导,同时要开展多种活动并及时进行评价以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要高效利用零碎时间进行阅读。
接下来张静静教师对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总结了自己的经验。她总结了当前三四年级学生的阅读现状:良莠杂陈,乱花迷眼。并就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法,重点是要发挥学生阅读的独立性,指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阅读的创新能力,同时将阅读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最后小学部主任郭恩凤同志对阅读教学的定位作了总结:阅读是第一课程,我校是集团内部首个拥有专门阅读教师的学校,阅读的厚度将决定你人生的高度。他建议将一周两节的阅读课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半节课,教师来推荐好书,同时对此书进行具体的阅读指导,如哪些是精读的部分,还如何来品读?哪些是泛读、粗读的部分?第二部分1.5节课,用来和学生一起阅读。还要高效利用零碎时间和周末进行阅读,最后要和学生一起分享自己的读书感悟、展示自己的哈姆雷特。另外,郭主任还特别强调了要爱惜书籍,让学校的书籍一代代的传递下去,见证学校的成长。
供稿人:袁雪
第二篇:潍坊峡山双语学校消毒方法
潍坊峡山双语学校消毒方法
(一)消毒范围:
市内所有学校及托幼机构所属教室、阅览室、活动室、宿舍、餐厅、卫生间等处。(二)空气消毒:
使用500mg/L的84消毒液喷雾消毒,作用30~60分钟.(三)地面和物体表面消毒
地面、墙壁、门窗: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剂,气溶胶喷雾消毒。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雾一次,喷药量为200~300ml/平方米,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一次,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不少于60分钟。墙壁的喷洒消毒剂溶液不宜超过其吸收量.过道、厕所使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剂喷洒,每日一次。
桌椅、台面使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剂每日擦拭一次。之后再用清水擦净.餐具、茶具用消毒柜消毒。
(四)个人防护
配制消毒溶液时,应戴口罩、手套、防护镜、穿工作服,配药现场要保持空气流通。
喷洒消毒药时,先清除现场无关人员,关闭门窗、橱柜,防止将药品喷洒在食物、食具、衣物上。
(五)消毒液配制方法 每瓶0.5升装.84消毒液的原液浓度为5%,即50000毫克/升,每瓶0.5升装。
以长12米、宽8米、高3米的教室为例,共36个班级的用量,计算消毒剂的用量。
若配制30升1000毫克每升的84消毒液,需要毫升?
30×1000/50000=0.6升
5%的84消毒液多少
第三篇:双语学校期中考试简讯
为了进一步加强家校沟通,促进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形成教育合力,让期中测试更规范、准确的反应师生教与学的情况。11月19日,我校各班邀请了家长代表参与期中测试监考工作。
此次考试学校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合理安排、严密施考,从时间的安排、任务的分配,到考场的设置、试卷的分发、考试的实施、试卷的批阅、成绩的统计,各个环节都要求做到高质量,严要求,无差错,力争以考试促管理,以考试促学生好习惯的养成。
本次期中考试由学校教导处负责,班主任配合,从每个班邀请2名家长代表按时到校参与数学、英语、语文学科的全程监考。考试期间,考场纪律严明、秩序井然,学生安静、沉着地答题。监考老师和家长代表手机振动状态、不讨论、不影响学生答题情况下认真环视整个考场情况,认真履行监考职责,提高我校教学成绩的可信度。
博雅教育集团广西片区教研室秦希主任亲临现场,深入各个考场仔细查看了每个班级的考场布置、考场秩序等细节情况,并对学校期中考试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
考试结束后,各科组按教育局下发的评分标准,流水作业,交叉阅卷,统一评分,做到了考试的公平、公开、公正。
阅卷结束后,教导处要求各科教师要针对学生学习情况、考试试卷进行细致的教学质量分析,寻找根源,认真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在后半学期教学中,各科教师要做到精准“培优补差”,要将“培优”和“补差”工作落实,认真抓两头,促中间,调整教学观念、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全州博雅双语学校党支部
2020年11月
第四篇:山东潍坊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调研
清水湖畔如何长出“金山”(绿色家园)
——山东潍坊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调研
本报记者 刘 毅
《 人民日报 》(2014年01月11日10 版)
山东潍坊峡山区太堡庄街道西树村,绿德源有机农业生产基地里,55岁的村民赵桂萍正在移栽鲜嫩的生菜(见图)。
外边天寒地冻,这个温室大棚里却生机盎然,生菜、菜花、西兰花、南瓜等几十种蔬菜长势喜人。大棚里悬挂着许多黄色的沾蝇板,上面沾满了小虫子。“一点农药也不打,用的肥料也全是有机肥。”赵桂萍告诉记者。
离这里两公里,就是峡山水库——山东省最大的水库,国家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水源地,每年向潍坊、青岛等地供水约2亿立方米。为了呵护好这一泓清水,近年来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全力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农民市民化,把“三化融合”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抓手,探索出水源地保护、生态经济与兴区富民协调发展新模式。
产业有进也有退
进军有机农业、文化旅游等绿色产业;主动关停炼焦企业,财政收入因此减少70%—80%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面积491平方公里,其中水库面积144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近三成。
这个区因“生态”而设,是一个“年轻”的行政区域。该区域原来分属昌邑、安丘、高密、诸城四个市,农村人口占98%、库区移民占1/3,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比潍坊市平均水平低4000多元,保护水源与发展经济、富民强区之间的矛盾突出。
2007年,潍坊市决定以水库为中心,将周边分属四市的乡镇合并成立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作为全市“五大发展板块”之一的生态经济板块,保护水源,发展经济,改善民生。2008年1月,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正式组建运行。
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坚持打“绿色牌”,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目前已发展绿德源、新北海等有机农业园区28个,有机农业种养面积达1.7万多亩,22.6万亩野生鱼通过有机认证,认证面积为江北最大。峡山有机农业品牌在国内外知名度越来越高。峡山创新绿化模式,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公司化运营,苗圃式绿化,森林覆盖率增加到41%。在棕榈园林公司潍坊苗圃,李汉海场长告诉记者,这个苗圃面积995亩,从2012年春天开始种植,现有五角枫、三角枫、海棠等几十个品种、4万棵苗木。一棵14—15厘米直径的五角枫,价格达3000多元。
文化旅游、休闲养生等第三产业,正在快速发展。峡山高标准规划建设旅游、文化设施,养生养老示范基地、世界雕塑艺术博览园、水中央公园等一批旅游项目相继落户。很多游客在紧张工作之余,在峡山静下来、留下来,享受健康悠闲的“慢”生活。2012年,旅游人数同比增长22%,旅游收入增长19%,旅游业逐渐成为峡山区的支柱性产业。
通过发展有机农业、水生态旅游业、乡村旅游业等,峡山区加快农村人口特别是水库周边人口向社区和镇区聚集,为保护生态腾出了更大空间。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峡山有进有退,既做加法,也做减法。峡山区党工委书记马清民告诉记者,2012年8月,峡山主动关停了全区最大纳税企业华昊焦化公司。华昊焦化年产能40万吨,一年纳税2600万元,再加上其上下游企业的税收,影响全区税收达6200万元,相当于财政收入的70%—80%。“华昊炼焦的设施和工艺符合要求,但不符合生态经济发展区长远发展目标,所以我们下决心关停了。”
峡山区环保分局局长梁斌说,近两年来,峡山关停塑料颗粒、织布漂洗等污染企业40多家,同时拒批了20多家企业,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绿”“富”初步现双赢
水质稳定保持地表水三类以上标准,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超过30%
峡山区把水源地保护作为生命线工程来抓,“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水资源”,成立执法大队和保洁大队,对水源、渔业资源和餐饮、交通、卫生等统一管理。对环湖近百公里地段全部实行围网式封闭管理,重要路段实行视频监控,加快上游5万亩生态湿地建设。
“目前,水质稳定保持在地表水三类以上标准,正在向二类水提升,个别指标还没有达到二类水。”梁斌告诉记者。
2013年10月份,峡山区安装了潍坊市首台负氧离子自动检测仪。记者看到,12月30日中午,这台检测仪显示,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数量为2480个。据介绍,这里的负氧离子浓度是世界卫生组织“空气清新”标准的两倍多。“你闻闻,峡山的空气是不是比别的地方要好!”梁斌充满自豪。
峡山更绿了,农民们的腰包也更鼓了。
在岞山街道前辉村,村民张其元正在看护地里的苗木。他家的3亩多地,以每亩一年1250元的价格租给了棕榈园林公司的苗圃场,比种玉米、小麦收入要高。而且他看护苗木,一天收入五六十元。“我很乐意把地包给园林公司,既美化了环境,收入也增加了。”张其元说。
目前,峡山全区流转土地达2万多亩。很多农民除了收租金,还从事苗木种植、有机农业等工作,一个人每年收入1万元到1.5万元。
马清民介绍,2013年,峡山农民人均年收入首次超过1万元,增长超过30%,增速是全市平均水平的一倍多。
随着生产生活方式日益绿色,峡山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不断提升。据统计,峡山区80岁以上老人有7166位,长寿率达到16.8%;平均预期寿命78.5岁,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7岁。
发展瞄准“美富久”
拥有5块“国字号”招牌,率先成立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机构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国家级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核心区——近年来,峡山先后拥有了5块亮闪闪的“国字号”招牌,初步探索出了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独特模式。
前不久,山东省委政策研究室在深入调研后指出,“峡山的创新实践,无论是对于欠发达地区还是发达地区,在打破行政区划藩篱、优化区域发展结构、统筹整合生态资源、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都具有借鉴意义。”
虽然开始尝到生态经济的甜头,马清民对全面实现小康仍然感到“压力很大”:2013年全市农民人均年收入可达1.35万元,虽然差距缩小了一些,但峡山和全市平均水平还差3000元;突破库区“锁定效应”,不依靠政策扶持、在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科学发展,并非易事;生态补偿机制、全流域协同护水的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
“我们的目标是„美富久‟:美,就是生态美好,环境优美;富,就是物质富裕,精神富足;久,就是可持续发展,永续发展。”马清民表示,“光美不富不长久,光富不美不长久,美富不统一不长久。只有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生态文明成为峡山的„基因‟,才能实现„美富久‟。”
为实现“美富久”的目标,峡山人在努力。
去年8月,峡山区管委会、东北亚开发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等单位组建峡山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院,这是全国首个科研机构与地方政府联合建立、专门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要研究内容的研究院,将为峡山生态技术孵化与产业化推进、人才教育培训、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等提供重要支撑。
目前,研究院不但研究制定出全国第一个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全国第一支由政府主导、社会资本加入,承担公益性与市场化相结合功能的生态文明建设产业发展基金也即将成立。
峡山区还委托北京大学编制了《峡山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规划(2013—2030)》,这本厚厚的规划,明确了峡山的发展路径和蓝图:建设生态环境优良、人们安居乐业、社会有序发展的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
“困难肯定不少,但我相信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子会越走越宽,这一湖清水边能够长出比峡山高的„金山‟!”马清民信心满怀。
第五篇:小学语文研讨会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推进意见
一个核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解读
对课标的学习我在上次研讨会上提出了“两点期望”:
1、《课标》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依据,也是衡量我们教学优劣的准绳(包括着教育观念、教学思想、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主动地、用心地学习它、理解它、把握它,践行它。真正做到脑中有“标”,心中有生,手中有法,教学有方。
2、在现阶段,我们要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的研究。积极探索如何利用教材因素和课程资源,让学生有效地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体现语文学科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这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研究。
今天,我就“语文课程的性质”这方面给大家做个交流。《课标》对“课程性质”做了重新定位。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那么,如何理解“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课程性质呢?
这一命题表达出两层意思:第一、课程目标和内容应聚焦于“语言文字的运用”;第二、说明这门课程具有实践性、综合性特点。“语言文字的运用”是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的核心理念,培养和发展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这样的表述对于语文课程改革具有重大意义。按照吴忠豪教授的话说,这种转变的意义是革命性、根本性的,是具有方向性的转变,实现了语文课程本质性的回归。它不亚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贡献。由此可以看出这种转变的分量有多重。
什么是“语言文字的运用”呢?它包含哪些内容呢?《课标》“前言”中指出:“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也就是说,“语言文字的运用”既包含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实用性语言文字的运用,也包含运用语言文字的文学活动。就语文课程而言,语言文字的运用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所以说,“语言文字的运用”是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教学中,我们对教材的解读,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目标的确定,都必须紧紧围绕这一核心目标和根本任务。具体来说,备课时,老师要在吃透教材、把握编者意图的基础上,努力发现课文中语言文字训练的因素(找出训练点),让学生通过学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语言表达)来学语文、用语文。尤其要引导学生用心体会、领悟作者是怎样表达的,为什么这样表达,这样表达好在哪里,从而学习作者语言文字表达上运用的方法、智慧和技巧,了解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语文课程的综合性”的内涵是什么呢?首先,语文课程的丰富内容体现了综合性。语文课程的内容包罗万象,涉及物资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包含着口语、文字、文章、文学等多种因素。再者,从识字与写字等5种学习内容上也体现了综合性,这就为学生语文素养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了基础。其次,语文课程的多功能也体现综合性。语文知识的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健全的人格、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等都需要语文课程打基础,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三,语文学习的过程体现了综合性。《课标》指出:“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由此可以归纳出三个方面的组合: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课内外结合(方法上)的综合;三维目标的综合。
“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是什么?《课标》阐释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比如朗读教学)这种“实践性”一是由课程性质的定位决定的,“运用”就是实践;二是由学习的过程决定的。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生掌握语言文字,学会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叶老的话:国文是语文学科。国文教学的重心在于语言文字。虽然语文教学富有教育意义,但这不是它的专任。国文教学自有它独当责任的任,那就是阅读和写作训练。)落实实践性一靠课堂,二靠社会生活。
目前来看,由于我们许多老师对于实践性的认识不足,小学语文课堂学生实践不够,教师讲得多,说得多,包办代替的做法还不少。这是我们以后的教学应该思考和践行的。这里有一个课例,值得学习和研究。(看录像)两个转型:一是从内容、思想为目标组织教学,转变为语言文字的运用为教学指向;二是语文课以教师讲读课本为主要形态,转变为以学生的语言实践为主要特征的教学。
实施第一轮课改之后,小学语文教学确实发生了许多变化,譬如在教学理念上,教学方式上,师生关系上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都有了很大进步,但问题还比较多:一是语文教学教什么的问题依然突出,教学内容选择上的繁、难、杂、偏现象仍然存在;二是教学过程中呈现出的非语文因素活动还是比较多;三是课堂中教师的强势固执地存在,逼着学生说教师要说的话。这些问题依然说明小学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目标不清,没有走出教课文的困境。语文教学还是教内容、教思想,如把《太阳》上成科学知识课,把《中彩那天》上成道德课,《詹天佑》则上成怎么修铁路的工程课„„这些都不是语文课的主要内容。原因在于把课文内容当成了教学内容。思想的提升不代表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提升。用吴忠豪教授的一句话说:很多的语文课是不务正业的。正业是什么?正业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审美教育和思想的提升是是渗透和感染,是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的。所以,当下语文教学界提出了“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思考议题,这也是从现实中总结出来的课题。
语文课应该教什么呢?这就需要教师厘清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借以控制课堂的非语文因素的活动。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是语文课程独有的反映课程本质特征的教学内容,大体来讲分为语文知识、语文技能方法、语言材料等,而情感思想、审美教育、多元文化则属于非语文本体教学内容。而我们的教学现状是本体性教学内容有些错位,这是我们应该警醒的一种严重的现象。语文课应该以本体性教学内容为目标,让学生多进行实践。
文本内容和教学内容不是一个概念,不能完全划等号。也就是说,有些内容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或生成点,这样的内容要抓住,有些“能学不教”的内容就要放手给学生,不要面面俱到。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学段目标以及文本特点,关照编者意图和学生实际,更重要的是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充分考虑其教学价值。比如在了解多元文化、学习语文知识、掌握阅读方法和积累语言材料等方面,首先要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这是因为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最佳关键期,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把大量积累语言材料、丰富语言词汇,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吴教授说,我国语文教学的重心一直指向文本内容的理解,忽视语言的积累,这是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战略性失误,直接导致中国国民语文水准下降。词汇、句型的积累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所以应该把朗读、积累当作教学的重中之重。小学语文教学朗读,要读正确、读流利,熟读成诵,乃至脱口而出。注重读书、积累是我国的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重视朗读,流利的读,培养语感,借以规范语言的输入,这是传统的(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
三个走向:从关注教师教什么走向关注学生学什么;从关注教师的教走向关注学生的学;从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走向关注学习的过程。这三个走向决定了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定位。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从课标的这些表述可以看出,我们的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新课程理念,就要达到以上几个方面的转向。从学习内容,学习的方法,学习的过程上都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现实中,我们老师在备课和进行教学设计时,往往考虑的“教”比较多,而关注学情比较少。上课时往往顾及教程顺利,只关照到个别程度好的或会回答的学生等,因而造成过程不实,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实践机会少,学习兴趣不高。当下,从过多的关注老师自身转向更多的关注学生还是非常必要的。
四个体现:
一、课堂教学要有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年段、单元、本课书、课时、环节等);
二、从学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过程;
三、关注理解和表达,读与写结合;
四、课堂教学要真实、扎实而又有创意。
五个关注点:
一、兴趣:最好的老师;
二、读书:人类成长的阶梯;
三、积累:终生受用的知识宝库;
四、活动:语文能力生长源;
五、评价:成长的动力和航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