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完善银行卡挂失制度之我见范文
关于完善银行卡挂失制度之我见
关于完善银行卡挂失制度之我见 完善银行卡挂失制度的思考
银行卡是科技与金融完美结合的结果,给客户带来了交易便利,给银行带来了滚滚财源,极大地促进了金融业的发展。近些年,各家银行都加大了银行卡的发卡量,银行卡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现代金融交易的主要媒介之一。但随着银行卡的风靡,由此而产生的负面问题也不少,时见报端,银行卡挂失引起的争端就是其一。某城市报曾报道过抬着重病病人到银行办理挂失换卡业务的报道,让读者觉得银行没有以客户为本,缺乏人性化,引起了十分不好的社会舆论。但是银行有银行的苦衷,基层经营行只能完全照章办事,否则将有可能被视为
不合规,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所以基层经营行为了保全自己,有时不得已而作出一些无奈之举。作为一名柜员,我就遇到过因办理银行卡挂失业务而让我十分无奈的经历。9月,甘肃的李某送女儿到武汉上学时,以自己的名义在我行办理了一张借记卡,并一直由其女儿使用。11月,其妻张某携女儿不远千里来我行以银行卡丢失为由要求办理挂失补卡的业务。因我行挂失制度规定挂失换卡业务必须本人亲自办理,故拒绝了张某的请求。张某向银行解释,因李某从事特殊行业,无法从甘肃赶往武汉亲自办理挂失业务,所以委托张某代办。张某出具了李某和她本人的身份证,结婚证,户口本,还有李某出具的委托张某代理办理挂失换卡业务的授权委托书。
根据我行的银行卡挂失制度的有关规定,如果本人不能亲自办理挂失的,可以由代理人凭存款人和代理人的有效证件办理,但是凭证补发必须本人办理。
张某不解,认为银行的这种规定过于苛刻,丈夫自身的财产支配权受到极大限制,欲起诉我行,后经过多方的协调和解释,最终双方没有对簿公堂。但这件事引起我的思考,当前需要办理银行卡挂失业务的客户很多,其中不乏客户本人不能来办理的情形。如存款人异地病重,且卡遗失,急需补卡取钱医治;存款人身处异国,卡由家人在使用,遗失了又如何办理挂失……。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而我行现行的银行卡挂失制度没有规定特殊情况下银行卡挂失业务办理的办法。这就造成了如果给代理人办理了挂失换卡业务,可能面临违规操作的处罚;如果不办理,势必僵化银客之间的关系,造成社会的不和谐,此种情况给基层经营行带来了巨大的矛盾。笔者认为造成矛盾的主要原因是银行卡挂失制度的不完善。当初在制度设置时过多的从防范风险的角度出发,认为银行卡挂失换卡业务风险系数高,所以“一刀切”地要求本人亲自办理。这样的
制度规定可以有效防范风险,但是忽略了一些特殊情形,脱离了现实,给客户带来了诸多不便。换句话说,这种制度规定在设置时因为没有考虑周全,存在缺陷性。针对此种情况,笔者认为银行作为服务性行业,制度设置应以客户为中心。对于银行卡挂失换卡业务,应规定一般情况下必须本人才能办理,但如果确因合理的理由本人不能亲自办理,应允许授权代理人办理,但是授权书应明确授权代理人办理银行卡挂失换卡业务,并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不利后果。为了有效规避银行的风险,可以要求授权书必须经过公证,在确定授权书、代理人与本人身份证真实有效后,且机内预留信息完全一致时方予以办理。这样既给客户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有效规避了银行风险。
第二篇:关于完善大调解机制之我见
今年,社会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的建立是我市司法行政系统在调解社会矛盾纠纷机制中的开拓突破,并不是原有民调方式的简单综合,而是在对原调解方式从形式到体制的全面优化改革,是适应南京市旧城改造、新城区建设步伐加快的必然产物,必将有效地提高社会矛盾调解的质量和效率,对全国的人民调解工作必将产生轰动效应和深远影响。
一、整合调解力量,形成工作合力。以前的人民调解是以司法行政、人民调解委员会为主的调解体系,其工作对象主要是民间纠纷,在调解社会矛盾纠纷时,调解力量和力度显然薄弱,不能很好的应对群体纠纷,而我市在新形势下的社会矛盾主要以征地补偿。拆迁安置、企业改制、滞后行业的整治和取缔等社会活动和政府行为带来的矛盾,具有复杂性、群体性、综合性和敏感性等特点,加之群众民主、法律意识的增强,极易引发群众上访事件,甚至带来社会动荡。而对以上新情况,只靠调委会和民间调解显然不能应对,这就要构建大调解网络,把民间调解、治安调解、行政调解、诉讼调解综合起来,成立社会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组成由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或司法牵头实施,由民政、城建、妇联、工会、公安、法院等部门参加的联合调解组织,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格局,增强对矛盾纠纷的调处力度,确保调处成功率。
二、确保信息畅通准确,掌握工作主动权。当前,社会改革的力度加大,城建速度特别是河西新区的建设速度加快,征地拆迁、劳力安置等工作,必然带来部分群体利益的再调整,这是群体性矛盾爆发的重要因素。针对当前社会矛盾所具有的动态性、可变性的特征,为及时准确的掌握第一手信息,把握工作的主动权,超前做好化解工作,防患于未然,要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信息员及党、团员的骨干力量作用,及时了解掌握民情、社情,尽快取得第一手资料,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进行分析、判断,为化解矛盾提供依据。
三、抓住主要矛盾,把握调解重点。当前的社会矛盾多具有广泛性、多发性的特点。社会矛盾调解中心应把可能给社会稳定带来重大影响的、群众所关心的、社会所关注的拆迁补偿、就业安置等热点问题上。群体性上访或群体性阻挠某项工作的开展是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调解中心在调解这类矛盾时,要深入群众,倾听群众的意见、想法,详细认真地解答有关政策、规定,真心实意帮助确有困难的群众解决困难,但对个别无理起哄,不满现行政策,组织煽动的幕后策划者,则根据法律、法规对其进行严肃教育,必要时,对其采取果断措施,严格控制,以防事态扩大,对已经发生的群体上访事件,要督促有关部门尽快兑现优惠政策,本着公开、公正、透明、关心的原则,耐心细致做好解释工作,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大程度的稳定群众情绪,尽量化解矛盾,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敏感时期的大调解工作,要认真、细致、深入、如重大节假日、重要会议或活动期间,调解中心的工作要有~性,提前做好信息工作,及时掌握动态,才能把握工作的主动权,以免由于群体上访给工作、生产、生活、交通秩序造成混乱,造成不良影响。
四、抓好法规、政策的宣传教育,提高政府部门依法办事的能力。当前的群体纠纷矛盾主要表现在征地拆迁、安置、落后行业的整治等方面。群众是矛盾一方的主体,在解决群体矛盾纠纷时,应把宣传教育放在首位,抓好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增强群众的意识和依法办事、按程序办事的自觉性,尤其是现行政策较高执行的政策有较大差距时,更应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以求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即使部分群众一时难以想通,由于时间或项目的特征不同,调解工作相对来讲也好做一些。综上所述,当前社会矛盾的产生不是一种因素所造成,不是靠一个部门或某个组织能调解成功的,在大调解机制下,必须多部门联合,采取多种方式和手段,才能较好地平息事态,才能有一个稳定的秩序,才能保证社会的快速发展。xx街道司法所 xxx
第三篇:完善初中教学管理之我见
完善初中教学管理之我见
树立一个意识
“质量意识”是每位初中学校校长必须长期牢固树立的中心意识。学校办学如果没有“质量”就没有一切。学校的一切工作必须围绕“质量”这个核心,校长应牢牢地把握教育的质量、管理的质量、服务的质量、学习的质量,应该充分意识到我们需要的不仅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口号,更需要的是通过富有实效的创造性工作,夯实学生的基础,培养他们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为了提高办学质量,校长必须实行目标管理。不仅对学校发展有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思路,还应该把先进的理念转化为全体教师的共同信念与追求。在制定规划及实施方案的过程中,引领每位教师参与其中,听取他们的积极建议,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校长用价值引领,用目标凝聚人心的做法,有利于建立发展共同体。
谈到树立质量意识,不能不提到相关的激励措施及评价方式。笔者认为,对于“质量”的掌控,激励措施及评价方式必须十分明确。好的激励措施及评价方式,确实能发挥导向和激励功能。
课程改革实验要注意课堂教学的诊断性评价,提出改进建议,帮助教师不断完善提高。校长要经常听课,指导学科教学工作,并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尊重教师个人意见,营造求实氛围,肯定教师成功的教学设计,善意地指出教学中的不足,帮助教师总结教学“亮点”,促使他们由不自觉的创新意识上升到自觉的创新行为,使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不断完善。
校长还应该引导教师在评价中要注重过程,强调多元;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和监控,并及时针对学生学习情况提出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不仅注重关注他们的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要避免单一的评价方式,使教学评价力求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采用全方位、多形式、多层次的评价机制,使教学评价更客观、更民主、更透明、更有效,评价结果更具有说服力;要注重评价结果的激励性,评价结果的呈现要有利于呵护学生自尊心,有利于激励学生发展。突出两个关键点 1.制度与目标管理
制度的确立,有助于使全体教师确立共同目标和行为准则,加速校园文化建设,使校长在实施管理时对教师们有一个共同的考量标准。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校一年前就推出了由学生干部填写《教师课堂情况登记表》这一举措,每班每周一张的登记表反映了教师课堂是否出现的10个方面:(1)是否迟到;(2)上课是否使用手机;(3)是否无故旷教;(4)是否辱骂或体罚学生;(5)是否拖课3分钟以上;(6)班级课堂纪律是否出现混乱情况;(7)上课时学生是否打瞌睡;(8)是否组织做眼保健操;(9)是否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10)中途是否离开教室等。我校推出由学生干部填写《教师课堂情况登记表》这一举措,使教学管理更具体、更直接。此外,我校还在期中考试或期末考试后,对学生发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题目有:(1)你认为哪些老师事业心最强,工作最认真负责?表现在哪里?(2)哪些学科教学不尽人意,有何具体表现?(3)你对哪些老师的教法效果较满意?哪些不满意?为什么?(4)关心学生,管教管导,经常下班辅导的老师是哪几位?(5)你对各科作业布置有何意见和建议?作业批改较认真的是哪些学科?作业批改不太认真的是哪些学科?(6)你对具体学科教学有何要求和建议?由于设计巧妙,各班学生不记名填写的教学情况一目了然。针对出现的情况,我校适时进行点评或个别谈话,让教师们心服口服。
谈到制度管理,不能不谈到目标的制定与管理。目标是教学管理的方向,没有目标便无法协调成员的行动。目标也是管理的手段,管理者根据工作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才能有效地组织和管理人们的行动,最终实现要达到的目标。为了使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笔者认为,应从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基础等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具体要求,具体做法可以是:
第一,确定目标。我校根据每位教师的教学能力、经验、任职资格和所教学科的学生基础,制定出经过本人努力能够达到的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这个目标的确定不但学校领导感到准确,也让任课教师和其他教师认可,做到公正、公开,进而使教师在工作中虽然感觉有压力,但不背包袱,心情舒畅、有奔头。
第二,兑现目标。这是质量目标管理的关键,它既是教学激励机制的体现,也是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每到期末,我校根据确立的目标进行检查,了解教师们是否兑现目标:对达到目标的教师,及时给予表彰奖励;对于未达到目标的教师,通过工作总结帮助他找出工作中的失误和不足,鼓励他继续努力,争取下一次达到理想的目标。2.人文与情感管理
实践证明,一个学校的发展必须依靠教师的整体发展。学校的教育目标和一切教学活动必须通过教师才能得以实现和完成,优秀教师团队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如果教师没有幸福感,没有成就感,没有教书育人的激情,如果教师长期处于紧张、压抑、烦躁与不满中,他们会带给学生什么?因此,校长在管理中应首先树立“教师第一”的人本理念,充分尊重教师的劳动,充分信任教师,了解教师的心理特点,尽力满足教师的需要,给他们创造宽松的环境。只有当教师的基本需要不成为问题后,他才可能把所有精力放在学生身上,学生主体地位才有可能实现。校长“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促进干群关系和谐、健康发展,并促使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极大的发挥。
校长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还应积极实施“情感协调”管理新模式,使教师专业化发展有奔头。所谓“情感协调”管理模式是指校长在管理学校的过程中,对学校的运作借助广大师生的共同情感趋向,形成情感共鸣,对学校的奋斗目标产生共识,形成有效的人力资源合力,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要让教师创造性地劳动,校长首先要创造性地管理,也就是要努力营造宽松的教师工作环境,为教师的主动探索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这就需要校长把教师和教育教学管“活”,不要让制度成为束缚师生手足的绳索。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校长应努力使学校的管理从制度管理向教师自我管理转化,给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留有较大的空间;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他们挖掘自身的教学潜能,上好每一节课,展示自己的才能;要鼓励教师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整合甚至删改,充分体现他们的探索和创造能力。把握三个阶段
学生在初中三年的学习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初一学年适应阶段;初二学年分化阶段;初三学年冲刺阶段。
1.适应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刚刚从小学毕业,升入初中,有很强的新鲜感。我校要求教师应抓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注意教学的趣味性,抓好学生的中小学衔接以及学生对初中教学要求的“适应”。
2.分化阶段。到了初二,学生的“老本”已经“吃光”,学习科目增加,难度加大,有些学生出现“掉队”、分化情况,因此,教师迫在眉睫的任务就是要采取措施,防止分化。我校要求教师根据学生情况,注意查缺补漏,适当放缓教学进度,教给学生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归纳总结,使尽可能多的学生能跟上“大部队”。
3.冲刺阶段。初三学生面临中考总复习,教师应把握冲刺阶段的学生心态和特点,以能力为目标,以“双基”为抓手,牢牢把握中考的动向,全面、扎实地推进复习工作,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在毕业时各科能达到课程标准设定的要求。
在把握初中三个阶段的教学时,需要教师运用“多元化智能”理论,运用智慧与合力,才能把握各年级不同学生的特性,做好教学工作。处理四个关系
1.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的关系
上面提到的管理应突出的两个关键点“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这似乎有矛盾,是学校管理的“悖论”。其实不然。现在很多校长提出要多推行“人文管理”。但是如果完全推行“人文管理”或“情感管理”,可能出现诸多负面作用。校长在任何问题上都一味当好人、完全相信教师的自觉性,那么管理失度等情况就可能出现;而只强调实施刚性的“制度管理”,显然容易打击教师的积极性,影响他们的工作情绪,可能引发“出工不出力”等情况。笔者认为,两种管理形式应该找到很好的结合点,根据不同类型的学校把握“度”至关重要。我校作为发展中的新校,推行“制度管理”十分必要,这一管理比重可以大些,并适当赋予“人文管理”。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课题。总之,校长不论采取哪种管理模式,都应给予教师积极的发展性评价,从而促进他们的专业化发展。2.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笔者认为,教师是教学中“教”的主体;学生是教学中“学”的主体。教师的主体作用最主要的是“整合”教材、“活化”教材,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这个学习主体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减轻学生学习的焦虑,真正培养学生主体学习能力,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现在看来,这一理论和实践对各个学科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校长要引导教师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并耐心地培养学生探究发现的能力。在课程改革实验中要更多地关注教师个人的教学体验,要坚信教师是成功的创造者,探究发现的是充满生命的活知识,是知识之源,是发展之端。校长还应鼓励教师根据社会经济发展与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对统一的教材标准进行重组与整合,及时加上若干补充或修正,使之符合学生的现实需要。校长还可以通过开展组织研讨、沙龙式的对话等活动,引导教师在对教材的正确理解和把握上下功夫,把文本形式的课程、教材转化为活泼生动的师生双主体互动过程和情景,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实现发展。3.课内教学与课外辅导的关系
课内教学是提高质量的关键所在。课程改革后,全国各地从专家到一线教师都流行着这么一句话:“教师既要会教教材,更要会用教材教”。在贯彻过程中,出现了教材要怎么处理、整合的问题。中考试题强调能力的考查使得教材被直接考到的内容大为减少。教师们出现了疑惑:“还有必要认真、仔细地教教材吗?”
答案是肯定的。教材作为教学的文本,要认真教。文本是物化形态的言语,也是我们教学的凭借。教材是语言信息的载体,教学应以教材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照本宣科。教师首先要在“活化”教材上下功夫。以英语学科为例,学生语感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还有赖于对文本的朗读与体味。在一堂课上,也许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频繁,学生的口头语言的操练密集,但如果没有对文本的解读,就会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缺乏一个支撑点。对文本的一次解读,就是体验语言、感悟语言的一次经历。理解文本,便能从言语深处挖掘其内在的魅力,从而获得更深的人生体验。
学英语的目的是为了交际。课外的实践与辅导也十分重要。教师要通过实践活动,实现教学过程的交际化。教师还应当根据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把文字转化为活生生的交际事实,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角色,参与活动,从而达到掌握和运用的目的。此外,帮助“学困生”打好基础,也是课外辅导的重要任务。因此,教师应把握好课内教学与课外辅导的关系,只有依靠认识主体——教师、学生的积极参与,使教学成为具体、熟悉的生活对话,实现教学过程交际化、生活化,才能真正使师生共同一起成长。
4.个人实力与集体合力的关系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离不开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个人的备课,有助于教师个人深入思考教材整合、教学方法等。但集体备课则有助于发挥集体智慧,相互取长补短,共同研究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因此,加强集体备课的管理十分必要。备课组应该成为教师专业学习的共同体。只有管理规范化、工作程序化,各学科备课组才能有完善的教学工作计划,并能认真组织实施,定期检查、总结、及时反思和调整。各学科备课组才能成为具有活力的共同体。
在教学管理制度化方面,我校一年前对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等方面做出如下规定:
要求教师备课做到:(1)独立(独立备出切实可行的教案,不照抄照搬教学参考书或现成的教案)。(2)提前(能提前备出两三节课,既不被进度落下,又不超出进度过多)。(3)环节(每节课教案,从开始到结束环节要全面)。(4)规范(备课要达到规范化)。(5)精心(要精心设计每一节教案)。(6)“七备”(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提问、备板书、备练习题的设计、备教学回顾)。
要求教师上课做到:(1)贯彻(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2)执行(要执行课程计划,按课程表上课,做到不挤、不占、不串)。(3)不准(不准不备课就进课堂讲课)。(4)为主(以学生学为主体)。(5)坚持(坚持正面引导并渗透思想教育)。(6)突出(要突出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要求教师布置作业做到:三结合 —— 布置作业要结合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结合各年级作业时间要求和学生实际接受能力分层布置。四到位—— 练习题设计到位、布置要求到位、批改质量到位、讲评辅导到位。
要求教师课外辅导做到:不管是个别还是普遍性问题,不管是课本内还是课本外问题,不管是课上还是课下提出的问题,不管是不是喜欢的学生,任课教师都必须热情、耐心地辅导,以达到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推动素质教育的目的。
教师只有将个人思考与集体智慧有机统一,才能使教学的有效性达到最大化。必须指出的是,教科研是学校质量提升的加速器,也是搞好课程改革的重要保证。校长要确立以“科研带动课改”、全力推进课程改革的工作思路。在学校各职能部门的统领下,形成健全的科研网络,教师按照一定的维度参与到课题研究中。这样,教师人人有研究的内容,个个带着课题进行实践和研究。为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真正为推进新课程改革,学校要扎实有效地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要让教师围绕自己的研究课题开展公开课教学活动,听课后举行沙龙式研讨,对执教教师进行对话式评价。例如本课教学中反映了课题的哪些思想?体现了哪些新课程理念?对教学中不够成熟的地方,讨论改进方案,让教师逐步积累成功的经验。
第四篇:单位文化建设之我见[完善稿]
单位文化建设之我见
(完善稿)
赵 斌
【提要】
本文通过探讨单位文化建设的一般性规律和特点,以创立和完善管理法则、形成共同价值准则、建立团队行为规范为总体目标,以提高职工综合思想素质、提升道德水平、健全管理制度、营造和谐环境、塑造文明形象为基本内容,以开展具有时代精神、创新精神、团队精神的文化建设活动为主要方法,为单位中心工作的圆满完成提供精神动力、文化支撑和智力支持。
【关键词】单位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
单位文化建设是单位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性工作。托马斯·彼得斯在《追求卓越》一书中说:“我们研究的所有优秀公司都很清楚他们的主张是什么,并认真建立和形成了公司的价值准则。事实上,一个公司缺乏明确的价值准则或价值观念不正确,我们则怀疑它是否有可能获得经营上的成功。”长期的实践也证明,长期以来,我单位一直致力于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最广泛的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培训,努力建设适合事业发展需要的党员队伍、干部队伍 1 和职工队伍。随着思想建设工作的不断改革和创新,特别是思想教育、理论建设更加符合人性化管理的特点,单位文化建设因此开始得到单位管理者的重视。
建设有特色的,符合我单位工作实际的单位文化,建立具有引导和激励作用的工作理念、服务理念,创建具有竞争激励的管理机制,培育实事求是、紧密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使职工产生认同感、归属感和向心力,对于职工的健康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提高职工的思想素质、更新劳动观念、提升工作效率、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保持良好精神状态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单位文化的由来和主要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败的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很快赶超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在1970年左右,美国人派了一批专家去研究日本成功的原因,总结出日本的企业最大的成功就在于如终身雇佣、年终功勋、大和精神等日本企业人本管理的文化模式。后来被世人称之为企业文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文化建设也日益受到经济管理者的重视,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功能从管理型向服务性的转变,也使决策者开始关注单位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且希望通过价值观的树立和不断完善,达到统一意志、协调步调、理顺关系、创造环境、激发热情的作用,创造励志、互动、和谐、共进的工作氛围。
1、单位文化的基本内涵
英国作家、记者戴维·布鲁克斯说“文化就是一个突发体系,它是由一群人建立的某种互动模式。一旦此种文化形成之后,它就会影响身处其中每个人的行为举止。”
维基百科关于文化的词条释义是:文化在汉语中实际是“人文教化”的简称。2 前提是有“人”才有文化,意即文化是讨论人类社会的专属语;“文”是基础和工具,包括语言和/或文字;“教化”是这个词的真正重心所在:作为名词的“教化”是人群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的共同规范(同时这一规范在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的对象化成果中得到体现),作为动词的“教化”是共同规范产生、传承、传播及得到认同的过程和手段……文化具有沿袭、传承、创造、发展的特点,是一个开放性的、单向性的、扩散性事物。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定义文化:“文化是风俗、习惯、特别是舆论。” 本文所探讨的单位文化,是文化的一种“衍生产品”,它是由单位一代人甚至数代人创造出来的“精神建筑”,这个建筑是单位这个特定群体的一个道德标杆、一座思想塑造工厂、一个职工共同思想意志的组装线,单位文化的产品就是影响职工群体的共识,即共同价值观。
单位文化是植根于管理者思想,决定单位职工和工作环境良性、健康、匀速、协调、统一的,为绝大多数人认可的,对工作及其工作条件起到保护、修正、提升的价值观念。这种观念往往通过开展主题活动、表彰先进事迹、选拔优秀人才、提倡道德风尚等有形的载体得到具体表现。单位文化由企业文化发展而来,又完全区别于企业文化,总的讲,企业文化是通过文化建设,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树立企业形象。单位文化是通过文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服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建设单位良好窗口形象即公众形象。
2、单位文化的主要作用
单位文化的作用主要有:单位价值理念的创造、单位工作氛围的营造、单位运转方式的确立、成员人际关系的维系、工作思维习惯的引导。
单位在发展中创造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单位文化内涵,而单位文化反过来又保 3 证本单位的正常运转,促进本单位的顺利发展。因此,在通过有形载体建立和推广单位文化的过程中,组织者必须十分明确所要进行的活动或者工作的文化内涵,单纯娱乐性的、松散的,甚至其中掺杂着一些消极元素的活动,可能会给单位文化带来适得其反的作用。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单位的制度化管理和单位文化建设的传承关系。从本质上讲,单位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仍然是为了加强单位管理和提高职工队伍整理素质,但是实现的手段是和制度化管理完全不同的,而且文化建设把管理的理念也上升到了更高的层面。单位文化建设主张以人为本,从尊重人的感情、启发人的热情出发,以树立共同价值来建立共同目标和共同理想,把以前的缺乏人情味的“要求做”变成与自己根本利益休戚相关的“应该做”,同时这个“应该做”已经不只是管理者的意志,而是所有单位人都应该为之奋斗的共同价值。这一进步,有利于改善甚至消除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天然具有的抵抗和斗争,并因此减少了因为抵抗给团体内部造成大量的消耗,尽可能避免因为斗争给单位造成的破坏。
3、单位文化建设总是应该围绕中心工作开展
单位文化内涵是单位文化建设的核心,所有的文化建设内容总是围绕单位性质所决定的中心工作而产生的。单位文化按照单位的工作任务及其发展变化而具有独特性、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在单位系统内部,经营性事业单位,单位文化主要地表现为经营理念、品牌形象和服务水准。机关及公益性事业单位,单位文化主要地是单位中心工作的诠释和延伸,是政府形象的生动展示,是岗位职能的窗口服务。
我单位是政府的一个厅级办事机构,核心工作就是接待服务工作。二十世纪 4 五十年代初建时期,根据中央、国务院的指导思想,单位的宗旨是“为前方服务”;1959年以后到文革前,我省的社会经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单位的宗旨是“为建设服务,提供人员和物资保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单位提出了“为经济建设服务,为43项工程服务”的宗旨;八十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单位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搞好接待服务工作”; 进入九十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单位将“一切服从于**、一切服务于**,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广大老百姓服务、为广大干部职工服务”归纳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接待服务为重点”的工作宗旨。现在,单位特别强调了单位的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接待服务的“中心工作”来开展。
通过我单位近60年来各个时期提出的工作宗旨(指导思想)及其演变过程可以看出,无论在具体的提法上有什么变化,由政府确定的、单位的性质所决定的核心工作没有变,都是围绕着单位接待服务工作这个核心任务的。从单位每一个时期的任务和计划看,单位一直致力于完成接待服务任务、提高接待服务能力、树立接待服务思想、培养接待服务人才这四个方面的工作。而长期以来,单位党委、下属各单位各部门坚持不懈地开展以树立职工接待服务思想、提高接待服务技能的政治思想工作,正是单位文化建设的最主要的体现。
一直以来,单位并没有直接提出单位文化建设的口号,单位及下属各单位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进行着一些属于单位文化范畴的活动,这些活动也在各个时期教育了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推动了单位事业向前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在我国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高调的、同时也主要是灌输式的思想工作,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当代劳动者活跃的、并蓄兼收的思想特点,也不能适应当代思想杂存、信息公开的时代特点。在我们承认并且大力 5 发挥主流思想重要作用的同时,发展和改革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已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需要各级管理者研究探讨,可以说,建设单位文化,能够比较好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疏导的方针,比较好地契合当代职工的思维方式,比较好地体现管理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比较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统领作用。
二、单位文化建设的重要原则及任务
总体讲,单位文化建设是单位健康协调运行的重要保证,是单位创造、发展、改革的推动力,是单位处理资源、管理、人才三者关系的重要手段,是形成单位特色、加强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主要途径。要达到以上四个目标,需要在单位文化建设中把握以下六个原则,也可以说,单位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有六个方面。
1、培养忠诚的原则
在人员结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创新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对忠诚的培养和要求一直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单位文化建设要特别强化职工敬业、责任、服从、诚实的优秀品质,并秉承这一理念建立杰出的团队。坚持这一理念,是提升单位的凝聚力,建设单位文化的最重要的准则。
忠诚是中国几千年来传统道德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在单位文化建设中体现的是一种完美的执行能力,一种服从、诚实的态度,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我们缺少的正是这种热爱事业、忠于职守、敢于负责的人,在一些职工中存在着投机取巧、阳奉阴违、偷奸耍滑的情况。所以单位文化建设需要花大力气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单位的每一项工作,从本质上讲都是为我省的发展稳定服务的,认真负责地做好我们的工作、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就是对省委、政府的忠诚,对社会主义建 6 设事业的忠诚,单位的单位文化建设就是要把对党忠诚、对事业忠诚、对组织忠诚牢固地植根于职工的脑海里,鼓舞职工牢记责任,立足本职,奋力进取,不断学习,提高整体素质。把忠诚的品质转化为完美的执行能力,转化为服从、诚实的工作态度,转化为负责、敬业的职业操守。
2、完善创新的原则
单位文化建设是一个文化继承和不断创新的过程。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辩证地扬弃。只有创新的文化,才是反映时代精神的文化,才是体现时代发展方向的文化,才是有生机活力的文化。
在单位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中,要善于不断凝聚塑造整合个性鲜明的服务管理理念,如:单位提出的“以接待服务为重点”工作宗旨,医院提出的“以人为本、关怀服务”的服务理念,天湖宾馆、天驰宾馆和圣地阳光宾馆提出的“宾客至上”的服务宗旨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几十年实践经验的积累,是弥足珍贵的财富,是引领我们单位持续健康发展的灵魂旗帜。单位文化建设就是要继承和发展单位的优良传统和典型经验,注意吸收其丰富营养和文化精髓,着眼未来发展需要整合和创新原有的单位精神、服务管理理念,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要用共同的愿望、共同的前景,凝聚和激发全体职工的创造力。
3、建立系统的原则
单位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大致可以分为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三个方面,而文化建设则要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程序。
在物质方面,要注重单位面貌的塑造和宣传。作为接待服务单位,硬件的齐备、规范、先进、运行良好是保证单位工作任务完成、保持单位服务形象的重要条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单位服务特色、外观形象设计、树立标志性装饰 7 也是必要的。
在制度方面,要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责任制度、特殊专项制度、行为规范。通过充分体现先进单位文化的体制机制和各项管理制度及岗位行为规范,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才能真正规范和引导单位全体职工意识和行为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在精神方面,要确立和完善接待服务的组织最高目标、服务管理哲学、单位核心价值观,以及精神、风气、道德、公共关系等意识形态的具体标准。在发展过程中最终形成为单位的全体成员的共同意识和区别于其他服务单位的个性特点。
4、规范行为的原则
一个好的单位,必定有一套完整的规范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大家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标准。单位的管理制度是单位文化的内容之一,它是在单位创建、运转、发展的实践中逐步完善的,它凝聚了单位管理者及其职工共同的心血。反过来,这种产生于工作实践,用于工作实践中协调、统一、规范的单位文化又成为单位内部令行禁止的“总章程”。单位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制度一旦形成,单位的领导者和单位职工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而单位的领导者又必须首先身体力行。如有违反者,要按照单位制度进行处罚;模范执行者则应按照单位制度予以表彰奖励。单位制度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从而对单位的领导者及全体职工形成约束力。
单位的道德规范是单位文化中的一种意识形态,它属于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范畴,处于单位文化中上层建筑的地位,在标准上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非强制性,它是从哲学的道德伦理关系和传统习惯的道德伦理标准来引导、约束单位每一个 8 人的行为的。道德规范较法律法规的条文性而言,更像一只无形的手在调控人的行为,当触及道德标准的底线时,无形的手就会变成有形的剑。如果单位的领导者、管理者及其职工超越了一定的道德底线,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引发成重大的社会问题,这种道德的谴责就会上升到党纪、政纪的甚至法律的高度。
道德规范的建立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人的思想转变和良好道德标准的形成绝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一定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细微处做起。在单位文化建设中,还应该避免生硬的说教式方法,更要避免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变成自上而下的一种口号和作秀,人云也云,最后不知所云。
5、保持稳定的原则
单位文化从根本上讲,就是一个单位内部共同的价值观念,它表达了职工对整个集体存在和实现价值的认同感,这个特性十分有助于单位保持较为稳定的状态,并且能够在这种共同希望保持的稳定状态下运转和发展。在较深的层面,单位文化代表着单位共同的基本价值观念,其外在表现则体现出单位的行为规范或服务风格。单位文化是单位成功的沟通过程的积累,制度化建设是单位文化建设的第一步,制度的完善和执行,可以有效地保障单位领导者的思想转化为职工统一的行为。为此,建立在制度化的基础上的单位文化,需要依靠单位不断的优化制度、维持制度来延续和发展;如果制度体系被破坏了,文化也就无法以健康的面貌继续发挥作用,即使存在,也会流于一种形式。
单位文化会经过日积月累而逐步形成,一旦确立便当然地成为单位深层次的规范,并通过自身固有的机制保持和发展下去。单位文化的传承是离不开人的,所以有远见的领导者——甚至一些家族式的企业——会甄选与单位的价值观相一致的人做管理,因为管理者十分明白,一个工作职位,如果只是就完成这个职 9 位的任务所需要的工作能力而言,能够胜任该工作的人肯定远远不止一个,只有个人的价值观与组织的价值观相一致,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力,而这样的一群人在一起才易于合作达成单位的目标,才能实现单位的价值、延续单位的文化,恰恰这种“志同道合”者,是管理者需要细心去发现和精心地培养的。
单位文化对新的管理层的搭建也有同样的要求。如果是为了充实调整核心人力资源,就必然要考虑候选人的价值取向,剔除掉那些不认同单位核心价值观、或者可能对组织的核心价值观构成威胁的人,维系单位文化的纯洁性和稳定性。一个迅速扩张的单位,因大量招募职工会将单位文化冲淡。新职工难以迅速地、完整地适应单位文化的要求,可能局部地在一定时间段干扰单位已有的观念和习惯。使职工适应单位文化的过程是社会化过程,必须要加强对新职工社会化过程的培训和管理,防止一些不切实际的个性思想超出单位文化的张力,使整个单位的发展产生迟滞和出现混乱。在用人的原则上,我们强调“五湖四海”,我们更应该努力达到“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
6、固守人本的原则
单位文化建设强调以人为本,而且总是从“以理服人”这个尊重人的感情的基本要求出发,建立更为紧密的和谐团结氛围,并且在健康的环境中,经过长期的浸润,在职工思想深处形成团结友爱、相互信任、和睦相处的理念,形成一种无坚不摧无往不克的共同意识。一个组织,一个单位,没有团队意识,必定效能十分低下,甚至无法正常地开展工作。一个好的单位文化,使领导或者管理者与全体职工之间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的价值观造就共同的目标和理想,从而整个单位上下步调一致,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种团队互相勉励,互相配合,取长补短。
我们知道,在单位内部、外部人际关系总是错综复杂的。因为种种原因,单位的领导人或者管理者之间、单位或者部门之间、单位或者部门内部、领导人或者管理层与职工之间、职工与职工之间,总是会有一些矛盾存在。而解决矛盾的最好办法,就是借助于单位文化进行自我调节,自我化解,自我消融;单位与社会、单位与服务对象、兄弟单位之间、单位与上级部门之间有时也会存在某种不协调、不适应,而最好的办法也需要利用单位文化进行调整。我们国家在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时提出的“和平、发展、合作”,其实这些主题放到单位文化建设中协调人际关系的具体课题下也是适合的,单位文化调整人际关系的根本目标就是要达到最大程度的“求同存异”。
三、如何建设单位文化
单位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性的意识形态工作,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实现整个单位价值观念的不断提升,改善职工个人与单位、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不断修正义利观,带动职工对人生价值的不断认识和提高。
1、自上而下的方法——发挥决策层的导向作用
在中国,领导者在道德倡导和建设中的主导地位,是在我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而当今思想政治工作仍然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方法,这是由政治思想工作的特性和目的所决定的。很多人都认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成功程度,关键在于政府的倡导方向和激励民众的奖励手段。
单位的领导人是单位制度、原则、运行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单位内部以管理者和领导者的身份面对职工,其本身就具有导向和引领的作用,如果领导者以其自身的正确行为来示范他人遵循单位文化中确立的价值体系,众人就会因服气而从之。否则,很可能会遭遇既不服从,又群起效之的危险。因此,孔子说 “其 11 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历史证明,歪风邪气的上行下效,对道德的破坏力是巨大的。
单位文化建设是一个由单位的核心层精心设计、管理层积极推进、单位内部全体职工在管理实践中逐步提炼为行为准则,并且得到共同认可和共同遵守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养成和实践,最终体现为职工的自觉行为的过程。
单位领导者在推进单位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也必须起着主导作用和主要作用,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或者管理者,应当同时也是单位文化的主要创造者、积极倡导者和模范执行者。职工是单位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单位文化建设的实践者和建设者。
一方面单位领导者要充分发挥高度的文化自觉,当好单位文化建设的决策者,着眼于单位长远发展的战略思考,出思路、出理念、定步骤,形成科学的管理哲学、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并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进行相应的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另一方面,构建单位文化体系需要集中职工的智慧,培育单位精神、树立单位形象、建设单位窗口、开展文化建设活动等都需要职工的全程参与,单位文化的深层次渗透如果没有职工的参与是不可能实现的。而在职工的文化建设活动和实践中,领导者对文化建设的理解、重视、安排和支持,将直接反映到文化建设活动的结果上。
单位文化需要通过较长的时间积淀,在单位的各项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中,在组织者或者管理层有意识的长期倡导运作过程中,经过不断精粹而去芜存真。这个提炼的过程,领导者或者管理者的思想理念、言行举止、所作所为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自然标定成一条条的准则,把单位的形象在职工的心目中雕塑成型。
2、从遵从到习惯的训练——树立职业道德的标杆
单位文化的神奇作用,还在于它所固有的共同价值观使单位的每个职工都能感受到自己在单位中存在及其行为的价值,这种自我价值实现是人的一种满足,这种满足可以形成强大的激励从而使他们的精神境界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以人为核心的单位文化建设氛围,十分有利于单位领导者或者管理者将生硬的制度管理和纪律要求逐步转变为对职工的关心和指导,而职工也可以得到从被动的遵守向形成良好习惯的提升,在良好习惯成为一种普遍的风气时,单位职工的职业道德操守会按照一定的轨迹,向前惯性运动,甚至会代代相传。
职工在良好的文化环境中,因为主动遵守和自觉修正自己的思想行为,会感到受人尊重从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进一步振奋精神,奋力拼搏。单位领导者管理者对职工充满爱意的批评、表扬与奖励,自觉不自觉地在职工心中树立起单位职业道德的标杆,使其行有方向、学有榜样、干有目标。要特别指出的是,良好的精神感召对职工有着极大的鼓舞作用,他们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强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从而更加焕发努力精神,并以实际行动去维护单位的荣誉。由此可见,单位文化建设中,职业道德的建设处于尤为重要的地位,培养职工自觉地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更是重中之重。
3、以服务代替管理——实现工作理念的根本性转换
单位文化建设,其主要目的是创造能够推动单位全面价值实现的文化价值即“无形价值”,单位管理和服务水平的发展,实质就是单位文化价值的创造和增值的过程,从这个意义说,文化就是单位的品牌。作为接待服务型单位,单位加强管理的目的就是提高接待服务水平,通过接待服务理念的不断巩固和提升,最大程度地发挥接待服务硬件的效能。所以,在当前强调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时期,13 通过加强单位文化建设这个手段来加速全面服务理念的建立,是单位文化建设本身所具有的特殊作用所决定的。
在进行以提升服务理念为主要内容的单位文化建设中,需要对三个文化建设层面同步推进。一是器质性文化建设,要加强对单位服务的功能、效用、质量、价值等基本要件的构成,进行合理化的配置,对于服务的各个环节不断调整,以达到最佳的结合。二是制度性文化建设,要根据规章、制度、体制、机制等实际执行情况,用以人为本的标准检验其效果,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完善,达到人与制度良性互动的统一关系。三是理念性文化,我们的职工来自于五湖四海,人生经历各不相同,每一个人的实际情况也是千差万别,但是,在同一个单位、在同一个任务面前,其行为准则是必须一致的,所以加强职工价值观、行为准则、道德修养的培养,是单位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只有在三个层次的文化相互协调,配合支持时,单位的综合能力才能最大化和最有效化,否则,就会互相冲突、互相制约、互相干扰、互相抵消。
4、以目标为导向——保持工作持续发展的动力
一个有效的单位和组织,总是能够始终把握单位的性质、特征、目标和任务,在实践中将对自身的认识,完整地贯穿到目标的完成的各项活动中去。而运作无效或混乱的单位,却是要么对服务对象认识不清,要么对自身职责认识不清,要么不能把握自身特点予以协调运用。
接待服务工作是政府赋予我单位的主要工作职能,它一般地不以某个具体的局部或者特定的时间段而存在不同,假设我们把这个主要的工作职能看作是一个客观存在,那么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好这个职能的单位、职工却不是多数,而且管理者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对主要工作职能的理解也是参差不 14 齐。因为在工作理念上的差距,导致一些单位或者部门,即使在类似至相同的条件下,工作的结果却完全不同,有的大获成功,有的则一败涂地。导致不同的客观结果,我们一般会归结为思想认识、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客观因素等原因,而这些原因的产生和解决办法,恰恰是单位文化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由于单位文化的差异,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行为准则、不同的目标导向,以及不同的控制、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氛围在相同的条件下出现时,必然会发生一系列关键的,如同化学链式反应一样的内部相关联的反应,从而产生出完全不同的特别的效果。文化对于单位的组织作用是广泛而深刻的,它既对单位组织能力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也对单位组织能力的发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同时对单位面对环境变化和刺激的反应起着关键的作用。
5、思想工作先行的原则——确立单位文化建设的主体地位
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是单位文化建设的精髓,是引领职工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强烈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的引导。要以上级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单位的工作宗旨和单位部门的职能任务为根本出发点,提炼出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工作理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要紧紧依托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学习型机关建设、复合型管理人才培养、一岗多能人才的选用、综合素质的提高等符合单位实际、符合岗位职责要求的活动。在巩固思想政治工作主体地位的同时,创造和发展单位学习文化建设、道德文化建设、服务文化建设。
一段时间以来,单位在一些文件中经常会提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概念,但是认真地了解和理解这个概念却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作为一个在长期历史过程中,以道德伦理治国的国家,核心价值的创建与单位文化建设是并行不悖、相 15 辅相成的,对于这个课题,需要进行专门的探讨。
参考资料:
1、[美]托马斯·彼得斯 罗伯特·沃特曼《追求卓越》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年版
2、[英]戴维·布鲁克斯《思考的工具》 2011年3月28日美国《纽约时报》
3、[英]戴维·布鲁克斯《马基雅佛利的诱惑》 2012年3月1日美国《纽约时报》网站
4、[中]王明哲《做高效工作的员工》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9年版
5、[美]亚拉伯罕·哈罗德·马斯洛《人本管理模式》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
6、[中]唐骏《我的成功可以复制》 中信出版社 2010年版
7、[中]苏勇(主编)《东方管理-案例精选》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第五篇: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之我见
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之我见
【摘要】:社区卫生服务建设是城镇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社区卫生服务的完善是我国城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在介绍了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的建议。随着社会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深入,全科医学教育逐渐地显示出其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在逐步地完善,社会对全科医师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多。笔者就开展全科医学教育做一探讨,以期促进学院全科医学教育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全科医师
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最早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英国,由于社区卫生服务在降低社会医疗成本、增加社会公平等方面拥有显著的作用,英国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和经验被许多国家效仿和借鉴,并成为世界各国公认的最佳基层医疗模式。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已经基本具备了提供基本公共卫生产品和基础诊疗服务的能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已经初具雏形。但由于社区卫生工作还处于发展阶段,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社区卫生服务的建设情况
社区卫生服务建设是城镇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是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根本方法,是实现“保小病,以预防为主”医保原则的根本,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的保障。
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目前界定为:向社区居民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综合性卫生服务。但实际上多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以医疗服务为主,提供的服务只是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其他功能的开展还存在较大差距。
(二)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
社区卫生服务以维护社区居民健康为中心,提供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初级诊疗服务。具体服务内容有:预防服务。包括:(1)个人、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预防;(2)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的社区防治,病例发现及报告;(3)精神卫生的咨询,采取有效措施如转诊和康复等,以减轻社区居民的精神紧张问题,缓解压力,及时矫正心理行为问题;(4)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保健服务。包括:(1)妇女保健:如围产期、产前、产后、更年期保健和妇女病筛查;(2)儿童保健:新生儿、婴幼儿、学龄前、学龄期等各个不同发育阶段常见健康问题的防治与筛查;(3)老年保健:了解社区老年人生活和健康状态,发现问题,指导预防,指导自救。健康教育和健康自救。(1)针对主要健康问题;(2)纠正不利于健康的行为;(3)特定健康教育。全科医疗服务。(1)实施首诊负责制,进行多发病、常见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等综合性医疗服务;(2)疑难病症、急诊的转诊、会诊;(3)家庭医疗服务以及开展有针对性的病人教育;(4)上级医院诊断明确或恢复期病人回到社区后的继续治疗。5 社区康复。
6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7社区卫生诊断。
(三)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现状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在各大城市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但在人口众多,经济并不十分发达的国家,作为一项涉及面广,内容宠杂的改革,还没有形成一个十分科学规范的模式,在前进的道路上仍然面临许多挑战。社区卫生服务的框架与内容 目前的社区卫生服务以公立机构为主,首先是多数政府举办的基层卫生机构的转型;二是一些企事业单位举办的卫生机构功能的拓展;三是一些政府的二、三级医院业务的延伸。各种形式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通常称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社区卫生服务站。
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目前界定为:向社区居民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综合性卫生服务。但实际上多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以医疗服务为主,提供的服务只是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其他功能的开展还存在较大差距。社区卫生服务的规划与筹资 尚未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社区卫生服务规划体系,有的地区虽然制订了当地的区域卫生规划,但也得不到有效的实施。因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仍然是条块分割,隶属关系不一,难以形成统一规范的管理体系。其供方筹
资主要有3个途径:一是地方财政投入或社会力量投入;二是有偿卫生服务收费;三是药品差价收入。服务需方的筹资主要有2个渠道;一是享受公费医疗、老保医疗或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可以报销的部分;二是个人付费。
目前,国家还没有建立起社区卫生服务的规范化投入机制,各地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数量不足,随意性大。此外,医疗保险覆盖率较低,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1.0094亿人,覆盖率仅为7.2%[1],而且,有些社区卫生服务没有纳入医疗保险范畴。因此,社区卫生服务筹资能力十分有限。社区卫生服务的规模与政策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处于起步阶段,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社区医生与庞大的人口的数量相比还远远不够。没有建立起社区与大医院之间的具有约束力的双向转诊制度。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社区卫生服务部门缺乏行政、经济和法律方面的有效强制管理手段。社区卫生服务的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 主要由医生、护士、医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医、护、技人员的学历、技术水平较低,绝大多数没有接受过全科医学的正规教育,他们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综合性的、连续性的医疗保健服务的能力较弱,不能很好赢得居民的信任。多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条件简单,设备有限,经费来源不够充足,客观上限制了患者就医和综合功能的开展。
二、全科医学培训及其发展
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是一个临床一级学科;其范围涵盖了各种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以及各类疾病[2]。全科医生作为基层医疗保健体系的中坚骨干力量,为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一体化的医疗保健服务,对生命、健康与疾病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负责式管理,其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是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全科医学的定义及目标
全科医学是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提供连续、综合、便捷的基本卫生服务的新型医学学科。全科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应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开展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卫生技术人才。其培养出来的全科医生主要是为社区和基层提供六位一体的基本医疗服务。在卫生服务质量水平较高的国家,全科医学发展水平也较高。如英国,全科医师人数占医生总数近50%[3]。美国平均每人每年看病2.59次,其中0.83次是找家庭医生,占1/3[4]。
(二)全科医师的培养综合性的医学知识:全科医生应掌握全面的医学基础和临床的基本知识,除此以外,还应学习社会学、心理学、政治、法律、经济学及宗教知识,以便解决各种个体的身心疾患和群体的卫生健康问题。高尚的品质:全科医生肩负着对生命周期健康照顾的重任,对服务对象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对每个问题需始终站在公正的立场上,遇到问题必须具备冷静的头脑、良好的思想境界,调节人们的情绪,使人们相对的思想平静,生活安逸,工作舒畅,精神愉快。因此,他们除了具有良好的医学才能外,还必须有高尚的人品,良好的修养。全科医生一生需要不断进取。丰富的工作及生活经验:全科医生面临的是疾病和生活交织多种问题,是医学知识与社会常识及人文科学边缘的结合。我们生活在社区,工作在社区,距居住人群最近,我们不是在高墙内的专科医院,而是不时的介入个人和家庭之中,最能了解人们的生活情境,了解个人心愿和家庭状况,从实践中获得和总结生活经验。正是由于这些丰富了我们的头脑,使其对这些问题有深刻的认识,并具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卓越的管理才能:全科医师应该以人为中心,维护公民的利益,站在高层次观察和管理社区内个人和家庭问题,并对整个社区卫生状态进行监测,随时提出干预措施,与有关部门进行协商共管。对自己的工作岗位更要进行细致的业经济管理,才能在工作中施展卓越的管理才能,也只有具备这些才能,才能当好一名全科医生。执着的科学精神:随着日新月异的知识更新,我国卫生保健需求的不断提高,全科医师为满足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需要,必须对各门学科不断的学习和研究,只有具备谦虚的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对不断进展和变化的科学和社会知识孜孜不倦的学习,才能管理好社区居民的健康问题,也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全科医师。
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是城镇医疗公共卫生改革的重点,是居民医保“看小病,保大病”的重要实现手段,是国民健康福利所得的重要体现。因此,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要从实际出发,充分为民考虑,做实做好。
本人认为应先搞家庭医生制度,对付得起钱的人先提供到位的服务,再将服务对象扩展到所有人群,由政府提供最基本的社区卫生服务,实行由差别服务比较好。这样有钱人能得到他愿意付钱换来的更好的服务,普通老百姓也能得到最基本的,不用自己付钱的社区卫生服务。这样的方式老百姓容易接受,也能实实在在的为全科医生提高做社区卫生服务的水平提供一个过程和平台。但这也有明显得缺点:1、与国家的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政策和思路不符;2、需要很长的时间,这也达不到政府需要短时间内建立
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目的;3、不可能靠家庭医生制向社区卫生服务制度过度的模式来解决目前政府希望用尽快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来解决的问题;4、一些专家认为这是在走西方发达国家的老路,不符合中国国情。等等,反正反对意见比较多,反正我觉得由家庭医生制向社区卫生服务制度过度才是正路。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信息化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一些问题还在实际探索中逐步解决。
【参考文献】
[1] 金永红.健康报,2003-07-29(1)
[2]禹学海,朱东喜,王兵.关于建立我国全科医学教育模式的设想[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9(5):21-23.[3]杨华,祝善珠.中英美全科医学运行模式的比较[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6,4(3):177.[4]余海.全科医学的产生、发展及其启迪[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