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组织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寝室文化结构与功能重构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3 16:09: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习型组织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寝室文化结构与功能重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习型组织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寝室文化结构与功能重构》。

第一篇:学习型组织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寝室文化结构与功能重构

学习型组织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寝室文化结构与功能重构 李刚 武 晶

樊颖

(吉林农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快递地址:吉林省长春市新城大街2888号 吉林农业大学研究生学院 李刚 收 电话:*** 摘要: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学校发展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加以研究。本文针对大学寝室文化的涵义、发展及其功能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了大学寝室文化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构建大学寝室文化的对策,以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理论;高校寝室文化;结构;功能

作者简介:李刚,男,1974年生,吉林农业大学研究生学院,讲师;武晶,女,吉林农业大学研究生学院学工办主任,讲师;樊颖,女,1975年生,东北师范大学留学生教育学院,副教授(吉林长春 130118)

高校寝室是大学生学习交流、娱乐活动和生活交往的主要场所,同时也具有信息流通、交流感情、建立情谊的环境要求,还是培养学生自立、自强、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的平台,是大学生步入社会前进行社会实践的课堂,因此寝室文化建设在理论上和实际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高校扩招后,各高校因为学校教学条件的限制,学生缺乏的教室和交流场所,学生课余活动空间发生了深刻变革,寝室被历史地提上了学风建设的重要位置。在高校中寝室作为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在学风建设中的独立性更加凸现,其组织功能亦随之得到了提升。

一、寝室文化的涵义和发展

“寝室文化”这一概念是由上海交通大学于1986年首先提出来的。1990年彭英姿在《试论大学生的寝室文化》一文中对寝室文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张文凯《寝室文化初探》以及卢和廷《高校“寝室文化”初探》中都表明寝室文化是以寝室为环境,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寝室成员为主体,在寝室共同生活、相互作用中所表现的物质、精神和行为方式的组合并形成的一种文化,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在整个学校发展建设中的作用不可估量,正因如此寝室文化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研究。1997年国家教委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意见》中肯定了“寝室文化”这一概念,并要求“重视和加强社团文化和寝室文化建设,强化社团和宿舍的育人功能。”此后,这一概念不断被高校深刻认识,也逐步加深了相关研究。

近年来,寝室文化在高校中的巨大功能越来越明显。一个和谐的寝室文化,不但能激发大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学习的兴趣,还能促进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大学生平均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寝室度过,他们休息娱乐、谈心交友、课余生活都离不开寝室,寝室文化对大学生的素质养成是潜移默化的。特别是高校扩招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学生不再有固定的教室和活动场所,对学生的固定活动空间以及学生课余活动空间都发生了变化,寝室文化自然地提上了培养人才的重要位置。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高校领导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重视,作为大学生寝室文化影响因子发生了新的变化。因此,研究和强化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挥寝室文化影响学生的作用,都是具有明显作用的。什么样的寝室文化才能有效地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是高校在新的历史发展中遇到的崭新而重大的时代课题之一。

二、大学生寝室文化的结构和功能

(一)大学生寝室文化的结构 从寝室文化的表现形式来理解,大学生寝室文化具有两种表现形式: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所谓表层文化是指大学生寝室里的具有表现性的生活现象,如寝室的公共设施、布置、消费行为、交际方法、娱乐行为、兴趣爱好等等。而深层文化则是指大学生在寝室生活中所反映出来的观念,如思想观念、心理心态、思维方式、人为行为等。其中深层文化是大学寝室文化的实质内容,表层文化则是深层文化的外在表现。

此外,大学生寝室文化不仅蕴含理性的成分,也包括人的情感、意志以及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非理性因素。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载体,经过长期的相处,每个寝室都会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寝室之间各有特色,这也使寝室文化更加的多元化和网络化。

(二)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功能

大学生寝室文化因为结构取向的不同而体现出正负功能。

1、寝室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个子系统,相对一般校园文化而言,大学生寝室文化不仅具有教育思想、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交往人际、娱乐身心等基本功能之外,还具有养成和谐意识、培育人文情怀、提升国家理念等独特的育人作用。为此,我们须正视大学生寝室非理性因素的文化事实,把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

2、其负功能主要表现为在一些落后的寝室文化对寝室成员健康成长和整个寝室以后的发展形成的负面作用,也隐性存在大量的灰色潜流,弱化了寝室文化的教育的功能。

三、大学生寝室文化中常见的问题

寝室文化虽然受到大学生自身素质及宿舍管理者的约束,但主流文化、社会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等各种其他文化也会对寝室文化产生影响和冲击。

1、大学生寝室文化结构的深刻变革但其组织功能滞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和高教改革的深化,高等教育也开始进行了转型。高校教学也变得更加多样性,具有完全学分制、弹性学制、流动教室制等多种学制。传统班级的概念逐渐淡化,而相对比较固定的寝室取代教室成为大学生一天中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据统计,我国高校学生每人每天平均在寝室停留的时间大约14个小时,除去睡眠时间,每天约有6个小时在寝室度过,占整个课余时间的80%以上。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切实加强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中规定:“为进一步加强学生住宿管理,原则上不允许学生自行在校外租房居住”。根据这项通知寝室就成为绝大多数大学生休息、学习、生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场所。大学生在寝室的生活时间增多,对寝室的依赖性也增强。寝室作为高校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其独立性随之凸现出来。

2、寝室文化负功能膨胀,削弱了寝室文化的育人功能

主要表现为一些落后的寝室文化对寝室成员的成长和整个寝室的文化养成产生负面作用。物质文化方面——缺乏人性化设计的寝室设计理念;制度文化方面——“以管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与“服务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互相矛盾;行为文化方面——以网络化背景的行为规范边界模糊;精神文化方面——大学精神的淡化、人际关系的冷漠与负面情绪的滋生。许多高校的寝室文化建设仅仅停留在对作息制度和卫生的管理等表面文化,只关注到了文化建设的表层和中层,而忽视了对大学生内心的建设,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建设。

3、大学生“禁婚令”被解除,管理机制等不能适应寝室文化建设的要求 高校公寓管理人员低质、低效的服务以及不尽人意的公寓文化设施, 导致学生的合法权益不时受到侵害,由此引发学生对学校工作的强烈不满,给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效果产生了极大的抵消作用和副作用,使得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效果大打折扣。

4、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对寝室文化建设的冲击

部分学生沉溺于电脑游戏、网络,与其他人交流减少、影响着其他学生的寝室的作息规律和正常秩序。因上网造成的寝室人际关系淡漠、学习成绩下降等现象也是必须予以关注和解决的重点问题。

5、社会环境的变革对寝室文化的负面影响及人际交往矛盾凸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出现了深刻的变动,在这种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社会条件下,随着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进入高校,“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和行为开始在高校中滋长和蔓延,由这种观念导致的不良后果就是寝室成员间冲突频繁。近年来发生的暴力现象、施虐现象、群殴现象、自杀现象、精神疾病现象、心理健康指数下滑现象等诸多现象反映出非理性因素的重视不够,而这已经影响和制约了寝室文化育人功能的发挥,偏离了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本质。因而,须从人学的理论视野对大学生寝室文化进行新的解读和构建。

四、构建大学生寝室文化的方法

1、建立“学习型寝室”奠定了良好基础

寝室作为高校学生中活动的最小单元,每个寝室一般住4~8个人,刚好能够形成“学习型组织”建设中的一个小组织,而且学生课余时间大都待在寝室,因此寝室是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阵地。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是积极的、正面的,有实现自我价值的目标,有奋发向上的渴望,这些都为应用“学习型组织”建立“学习型寝室”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2、对寝室成员施以学风正相关影响

“学习型组织”理论应用于高校最基本单元——寝室,通过建立“学习型寝室”改善目前寝室学风建设中存在的不良风气,同时以通过各类特色寝室的引导,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建设学习型寝室,逐步形成从个体-寝室-公寓-院区-学校的整体化学风建设体系。

3、建立“学习型寝室”需要有坚实的基础 “学习型寝室”是加强学风建设的内在要求和有力抓手。要通过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唤醒学生与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健全和完善学生的主体人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此来达到改善学生素质的目的。要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心理世界,增强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通过理想和信念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从而使学生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通过自觉学习、修养、反省、总结、批评、改造等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人素养不断增强。

4、组建寝室团队学习共享机制

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于心中,影响我们认知、了解这个世界的思维。我们通常不易察觉自己的心智模式,以及它对行为的影响。通过成员的改善心智模式达到团队建立共同改变,创造出一个更有利于人性发展的氛围。在促进寝室团队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交相互交流互相讨论的作用,使每个成员都能说出心中的设想,然后共同思考,在探讨和对话中促进团队的合作和增进团队学习,建立学习互动及学习共享机制,使成员能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从而体会到学习乐趣,进一步激发队员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5、以微观组织单位修炼心智的模式 学生个体先认清自己的心智模式,然后向室友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再以开放的心灵容纳别人的想法,从个体行为到集体开放、交流;以诚恳的态度邀请室友对自己的心智模式进行检视,在这种融洽的气氛中,每一名室友也会敞开心怀,深入探询彼此的看法,进而发现全新的观点,从而创新以致改善学生个体的心智模式,从而促进学风建设,完善主体人格。参考文献

1、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上海三联书社.1998

2、科罗齐耶.教育的新思路[J].教育展望(中文版.1999.4

3、温海燕.高校寝室文化建设之研究.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4

第二篇:学习型组织理论与实践

“学习型组织理论与实践”征文启事

作者: 来源:学习时报 字数:48

2《学习时报》从创办之日起,就非常重视对学习型组织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创新,成功举办了数届创建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学习型企业和学习型城市论坛,社会反响强烈,并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

在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我们更是要强化学习,正如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的:“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

为进一步推动学习和学习型组织建设,《学习时报》特开辟“学习型组织理论与实践”专栏,旨在探讨有关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弘扬学习型组织的典型经验。为此,面向国内外征文。征文基本要求如下:

一、征文字数原则上不超过3000字(典型案例除外)。

二、请 将 征 文 直 接 发 到 邮 箱xxxzzllysj@126.com,并写清:作者(或联系人)姓名、单位名称、联系电话和通讯地址(邮

编)。

三、征文一经入选,征文的著作权归中共中央党校报刊社。联系电话:010-62805980

中共中央党校报刊社

2013年9月

第三篇:浅谈学习型组织理论与学习型政府构建

浅谈学习型组织理论与学习型政府构建

—读《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有感

学习型组织理论已经渗透到管理学的各个方面,同时它的实践也在全球范围内铺开。世界排名前100家企业已有40%按照学习型组织模式进行彻底改造,美国排名前25家企业中80%按照学习型组织模式改造自己。美国微软公司成功的七大秘诀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创建学习型组织,英国Rover公司从高层领导到一线职工都一致认为企业振兴的秘诀首推学习型组织创建。在全球化进程中,我国企业界也毫不示弱,联想、海尔、施贵宝、宝钢、伊利、实达、金星、信谊、联华等一批企业努力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不仅成为世界企业界的通用管理模式,而且开始渗透到国家、政府部门。美国提出了“把美国变成人人学习之国”、“把社会变成大课堂”两项教育发展战略。新加坡国防部开设系统思考研习营,提出创建“学习型政府”。江泽民同志提出要把中国建设成“人人学习之邦”,十六大报告更是提出要建立“学习型社会”。要建立学习型社会,首先要构建学习型政府。学习型组织是指在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具有浓郁学习氛围,充分发挥组织成员创造性思维和实际工作能力,结构简明、运转高效,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新型组织。学习型组织组织层次简明,不存在等级概念,组织成员之间为伙伴关系,结构扁平化;组织成员之间彼此询,相互学习,关系和谐自然,组织咨询化;自身形成系统与社会有机联系,系统开放化。它不仅具有持续学习、创新发展的能力,而且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和顽强的生命力。创建学习型组织不是简单的加强学习,而是组织思想观念、工作方式、组织结构和运作机制的一场根本性变革。学习型组织的一般标准是:持续健康发展,实现自我超越;改变心智模式,实行自主管理;建立共同愿景,铸就团队灵魂;开展团体学习,激发群体智慧;习惯系统思考,物化创新系统。

一、关于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 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自我超越”的修炼是学习不断厘清并加深个人的真正愿望,集中精力,培养耐心,并客观地观察现实。它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组织整体对于学习的意愿与能力植根于个别成员对于学习的意愿与能力,只能透过个人学习,组织才能学习。自我超越的修炼更进一步让我们认识到什么对我们更重要,更清楚的看清目前的真实情况。它不单纯是学习,它还有一种突破极限的自我实现或技巧的精熟。而要发展这种“自我超越”,就必须把它当作一项修炼——一种透过实际应用来验证的一系列练习,就像要经过不断地练习而成为艺术大师一般,建立个人“愿景”,保持创造性张力,看清结构性冲突,诚实地面对真相,运用潜意识,则是不断精熟与扩大自我超越的基础工作。鼓励别人追求“自我超越”最大的力量,便是你自己先认真地追求自我超越。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于心中,影响我们如何了解这个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成见,或甚至图象、印象。我们通常不易察觉自己的心智模式,以及它对行为的影响。然而不同的心智模式处理问题的角度会有很大的不同。一个组织如果能建立健全的心智模式,那么将有助于组织的学习与发展,若采用不良的心智模式则会效果相反。任何组织最关键的心智模式,就是决策者们共有的心智模式。在组织中需要设计一些机制来落实改善心智模式的做法,当机制运转,成员的心智模式便被纳入管理之中,这样组织才能有待于进步发展。未来的学习型组织将以组织对于互动关系与变化形态的共同心智模式为基础,来作关键性的决策。

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有了衷心渴望实现的目标,大家会努力学习、追求卓越,不是因为他们被要求这样做,而是因为衷心想要如此。共同愿景的整合,涉及发掘共有“未来景象”的技术,它帮助组织培养成员主动而真诚地奉献和投入,而非被动的遵从。领导者在精熟此项修炼的过程中,会得到同样的教训:一味试图主导共同愿景(无论多么的有善意)会产生反效果。这个共同愿景不是一个人的愿景,而是团体中成员都真心追求的愿景,它反映出个人的愿景。共同愿景会唤起人们的希望,特别是内生的共同愿景。愿景令人欢欣鼓舞,它使组织跳出庸俗、产生火花。共同愿景是使互不信任的人一起工作的第一步,它产生一体感。如果没有共同愿景,就不会有学习型组织。学习可能是困难而辛苦的,但有了共同愿景,我们将更可能发现思考的盲点,放弃固守的看法,和承认个人与组织的缺点。

第四项修炼:团体学习。团体学习的修炼从“深度会谈”开始。深度会谈是一个团体的所有成员,摊出心中的假设,而进入真正一起思考的能力。“团体学习”是发展团体成员整体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它是建立在发展“共同愿景”这一项修炼上。它也建立在“自我超越”上,因为有才能的团体是由有才能的个人所组成的。但是只有共同愿景和才能还不够;世界上不乏由有才能之士所组成的团体,其成员虽然暂时共有一个愿景,却无法共同学习。在现代组织中,学习的单位是团体而不是个人,当团体真正学习的时候,不仅团体整体产生出色的成果,个别成员成长的速度也比其他学习方式为快。

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系统思考是整合其他各项修炼成一体的理论与实务,防止组织在真正实践时,将各项修炼列为互不相干的名目或一时流行的风尚。少了系统思考,就无法探究各项修炼之间如何互动。系统思考强化其他每一项修炼,并不断地提醒我们:融合整体能得到大于各部分加总的效力。“系统思考”也需要有“建立共同愿景”、“改善心智模式”、“团体学习”与“自我超越”四项修炼来发挥它的潜力。系统思考可以使我们了解学习型组织最重要的部分,也就是以一种新的方式使我们重新认识自己与所处的世界:一种心灵的转变,从将自己看作与世界分开,转变为与世界连结;从将问题看作是由“外面”某些人或事所引起的,转变为看到自己的行动如何造成问题。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促使人们不断发现自己如何造成目前的处境,以及如何能够加以改变的地方。

二、关于政府部门的五项修炼

(一)自我超越与改善心智模式。在政府组织中,可以理解为通过不断的自我超越改变固有的心智模式。这种超越应该体现在政府为了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而从整体进行的自我超越。政府正在试图清除所有阻碍其提升公共服务品质的因素,这本身体现了政府对已有环境和现实能力的超越。

服务理念的自我超越。公共服务意识增强,由“官本位”逐渐让渡到“民本位”,明确政府、市场、社会、公众各自服务的方式、标准和内容,并为建立公民型社会和服务型政府而努力,从而建立新的服务理念。服务方式的自我超越。政府要实现以从传统的“统治行政”向“服务行政”转变,如何使计划手段和市场手段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公共服务中的资源配置作用,如何加大对第三部门、中介组织的扶植力度以利用其弥补公共服务缺位、错位,是原有服务方式转变的主要问题。服务考评的自我超越。在传统的公共服务体系中,绩效考评是相当薄弱的一环,面对低水平僵化的服务,局外人不敢说三道四,局内人缄口不言,这破坏了政府自我审视功用,造成了服务品质提升压力与动力的不足。政府正在与此决裂并超越。加强社会自主治理能力,引进行政听证、行政公决及公共质询等行政参与制度,建立融合目标责任制、社会评议制度的绩效评估体系,是政府自我超越的前行方向。

通过服务理念、服务方式、服务考评三个方面的自我超越,最终改变政府原有的心智模式。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以开放的心灵容纳别人的想法,把所从事的工作定位于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同时这也是在实现自己本身的价值。

(二)建立共同愿景。

共同愿景是分层次的。在政府组织中,我们可以区分为组织愿景和个人愿景,而组织愿景又可分为高中低层次。中低层次愿景的存在是为了高层次愿景的实现,因而具有工具性并且与高层次愿景保持着趋同性。西方政府的愿景理论来自“社会契约论”和公共选择理论,而我们的愿景理论按时间脉络则可分为:马克思的“公仆”理论、毛泽东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邓小平的“领导就是服务”、江泽民的“三个代表”及胡锦涛“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等科学论断。这些共同构成了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愿景。共同愿景是以个人愿景汇聚而成,借着汇集个人愿景,共同愿景获得能量和得到培养。而组织缺少的是将个人愿景整合为共同愿景的修炼。由于个人差异和体制设计的原因,将政府组织中个人愿景整合为共同愿景是最大难点。突破这个难点的方法就是要把个人工具性的工作观转为较注重精神层面的工作观。因为在工具性的观点下,工作是为了赚取收入,从而支持我们去做工作外真正想做的事情。在公共服务人员的人事体系设计上,工作人员是通过契约与政府连接在一起的。这种契约关系被证明是有效的,但会贬低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的价值,进而妨碍共同愿景的确立。通过设计完善的人事制度,是淡化契约色彩,将个人愿景整合为组织愿景的关键。在公共服务改革过程中,中国政府只有在指导思想上把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纳入行政改革规划,才能建立起以公众满足为标准的、充满竞争和活力的政府公共服务新体系。

(三)团队学习。

学习型政府构建需要众多团体和多层级能力的提升和协调运转。团体学习的内容与实现共同愿景而进行自我超越的努力的一致。政府首先就是要为了更好的为服务人民而学习,即服务理念的学习。其次,要为了提升绩效而学习,即服务方式与服务手段的学习,如我区行政审批大厅实行的“一站式”办公、电子服务窗口、全面质量管理技术等等。最后,要为了获得核心竞争力和与其他城区的比较优势而学习,服务的投入与产出、服务的成效都取决于我们政府部门成本的运营、遵循的程序、与群众的联系等因素,而这些构成了竞争力和比较优势。在政府部门中消除团体学习最主要的障碍就是减少因政治氛围浓重而产生的“习惯性防卫”,由于权威似的存在及政治关系的微妙,政府内部不会像企业内部那样针砭时弊地探讨问题,因此只有当消除这种习惯性防卫的时候,才能进行团体深度的学习,否则就会只限于阳奉阴违、流于形式的学习。通过制度化、法制化的规程,用奖励公务员的手段来奖励优秀团体;建立完善的绩效考评体系以实施负激励;引入案例式民主评议及投票制度,可以较公正地消除政治歧见,实现深度学习。

(四)系统思考。

在管理的许多决策中,决定什么可以做或不可以做,也常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心智模式。政府部门中存在的问题,大都是发散性的,即没有正确而唯一的解,而这又往往导致单一的决策方案和局限性思考。要纵观全体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从技术上都难以做到,但至少应该掌握战略全面观念,及了解本部门本领域相应服务产品的特性和某一类公众的偏好。缺乏系统思考观念,往往会人为地对共同愿景实现而增加压力,那么此时对策只有两个:改善现状或降低目标。很多时候,公共服务部门选择了后者。带着系统思考的观念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就是要使政府部门的管理者变成研究者,避免把属于自己的职能让渡给第三者,从而导致那种“熟练的无能”。

三、关于学习型政府的构建

(一)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全面开发和提升公务员的学习力。

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已被视为一种既必要又可行的愿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那种把人的一生分为学习期、工作期、退休期的观念已变得陈旧,并很快将成为过去,终身接受教育是一种权力,终身学习已成为一种需要和动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是创建学习型个人的基础,它将促使公务员制定终身学习计划,构建终身愿景,激发学习的动力,顺利实现向学习型个人的过渡,从而促进学习型政府的建设。终身学习的理念促使人们更加重视终身教育,促进全社会改善教育理念,完善教育体系和学习教育环境,有利于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氛围,给每一位公务员形成学习的外在压力,促使其学习,从而推进学习型政府的建设。

有了学习的压力和动力,每一位公务员就有了学习的计划和个人愿景。但懂得学习的重要性,不等于就会学习。因此,学会学习,全面开发和提升公务员的学习力是提高学习效率、鼓励学习信心、实现个人愿景、形成良性学习循环的重要手段。开发和提升学习力,必须制定好学习计划,明确学什么;学会学习,知道怎样学;科学统筹时间,确定何时学;合理制定愿景,明确为什么学;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学习的效率;紧扣工作实际,提高学习的效益;重视运用学习策略,增强学习的持续性;营造学习氛围,增加学习的推动力。

(二)各级领导率先垂范,做学习型组织的楷模,进而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

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在学习型组织中领导者的作用是设计理想的系统、当共同愿景的仆人、好的教练,因而强调团队的作用,而非强调领导者个人的作用。鉴于学习型组织中领导者的新角色,各级领导必须率先垂范,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学会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做学习型组织的楷模。各级领导必须学习政治理论,在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精神上充实。此外,还要学习市场经济理论,学习法律法规,学习历史知识,学习领导科学、管理科学等等。通过领导者的学习,带动组织的学习。

学习型组织中的领导班子也应当成为学习型的领导班子,班子成员有明确的共同愿景,独特的核心理念,浓厚的学习氛围,强烈的创新精神,坚强的群体合力,良好的公众形象。学习型领导班子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把学习作为工作的一部分,积极推进组织持续学习,不断改进工作,提高组织的学习力,学习型领导班子把班子群体作为组织的核心,成员彼此尊重,精诚合作,沟通交流,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创造热情和团队协作精神,而不是一把手说了算,谁大听谁的,出了问题埋怨、责怪;学习型领导班子在日常生活中注重效率、效益,注重沟通、协商,重视指导、协调和信息的快速传递与反馈,善于权力下移,不集权;学习型领导班子敏于变革,锐意创新,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是学习型组织中各级领导的重要职责。

(三)建立和完善学习管理系统,鼓励和督促个人、团队及组织学习。

学习型的人是未来社会真正的人才,学习型组织是美好而具有创造力的组织。但毋须讳言,走向学习型的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部门的道路是艰难的。创建学习型部门光靠领导重视还不够,还必须“促”,要建立和完善学习管理系统,鼓励和督促个人及团队组织学习。首先,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创建活动,推动舆论宜传和导向,形成创建学习型部门的良好氛围;其次,要有一整套自上而下的创建学习型部门的激励机制,引导员工努力成为学习型的人,在学习和工作中取得成效。鼓励各单位成为学习型组织,彻底改变学习面貌,创造力得到极大提升,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对在创建活动中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奖励;第三,要有监督制约机制,对各种不利于创建学习型部门的行为进行整治、对阻碍创建学习型部门的人给予惩处,对不学无术、得过且过的人给予警告甚至辞退等;第四,建立学习账户,记录个人或组织的学习目标、学习手段、学习进度、学习成效、业绩与贡献等,并定期对学习账户进行检查和公示,督促学习;第五,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不断提升学习的动力,优化学习的环境,增强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者的成就感和责任意识,将学习融入生活,融入工作。

(四)开展公务员电子化学习(e-Learning)。学习型政府的“学习”,不仅应该包括传统的学习概念,还应该有所改进,有所创新。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学习已经成为组织学习的一种新模式。电子学习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来设计、执行、选择、管理、支持和扩展的学习活动。

电子化学习有很多益处:可以随时随地的学习,通过网络及时访问到最新的知识,在第一时间掌握最新、最实用的工作技能。电子学习为学习风格的个性化提供了更大的空间。电子学习能够实现学习更高的持久性。电子学习基于在线方式的学习能够让成员更加深入地进行讨论和介入,能够利用教学和通讯技术实现多种互动和协作环境。电子学习的着眼点应该是提升工作绩效。电子学习的最大障碍是把电子学习流于形式,或是把它作为追求科技时尚的表现。电子学习应该是一个增进新绩效、取得新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以便让组织获得实质上的好处。为了消除公务员对电子学习的抵触感,政府或其他公共管理组织需要在组织内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应该让公务员认识到,“工”与“学”不再是矛盾的对立,而是事物的一体两面。学习是工作的核心,工作的过程就是全体成员自我学习和相互学习的过程。目前,我国政府公务员的电子学习计划尚处于起步的阶段,但面对知识经济以及网络社会的挑战,公务员的电子学习将成为电子政府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四篇:对学习型组织理论 学习与思考

对学习型组织理论 学习与思考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一种以学习、创新、超越为追求的全新管理理论,是当今最前沿的两大管理理论之一,它的提出和应用对于企业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竞争力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美国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教授彼得·圣吉在他的著作《第五项修练——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

》中,为我们描述了“学习型组织”的含义: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不断创新、进步的组织、在其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共同学习如何学习。”同时他点出了学习型组织的真谛:“真正的学习,涉及人之所以为人此一意义的核心。透过学习,我们重新创造自我。透过学习我们能够做到从未能所到的事情,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及我们跟它的关系,以及扩展创造未来的能量。事实上你我心底都深深地渴望这种真正的学习。这就是学习型组织的真谛……才能让大家在组织内由工作中活出生命的意义。”

在书中,彼得·圣吉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自我超越——自我超越是指突破极限的自我实现或技巧的精熟。自我超越以磨炼个人才能为基础,以精神的成长为发展方向。自我超越的意义在于学习和创造,通过学习,培养如何实现生命中真正想要达成的结果的能力。

改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通俗地讲,就是心理素质和思维方式。是根深蒂固于人们心中,它源于对过去的事物的认识过程,但又参与现实事物的认识。人的心智模式影响着你看世界、对待事物的态度,有时要能决定你的成功与否。当这个世界变化了,人们就应该改变那些旧的,不同时宜的心智模式。

建立共同愿景——共同愿景是大家共同愿望的景象。它是指建立在组织及其所属员工价值取向一致基础上的能激励人奋发向上的愿望或理想。在追求共同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所有员工会自然而然地激发出潜能,从而使组织发展产生不竭的动力。

团体学习——团体学习是指发展团体成员整体搭配能力与提高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其作用是发挥团体智慧,真正做到一起思考,交流共享,产生远比个人深入的见解,使团体智商大于个人智商,学习力迅速转化为现实产力。

系统思考——系统思考从字面上看是种思维方式,反映的却是组织内部管理的成熟与科学。它要求人们运用系统的观点看待组织的发展,将组织看成是一个具有时间性、空间性并且不断变化的系统,思考问题时要从看局部到纵观全局,从看事物的表面到洞察其变化背后的结构,从静态的分析到认识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进而寻找一种动态的平衡。

彼得·圣吉在书中刻意将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放在其他四项修炼之上,就是因为“系统思考”是整合其他各项修炼成一体的理论与实务。“系统思考”强化每一项修炼,融合整体能得到大于各部分总和的效力。同时,“系统思考”需要有“建立共同愿景”、“改善心智模式”、“团体学习”与“自我超越”四项修炼来发挥它的潜力。

学习型组织理论为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国内外一些著名企业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收到好的效果。美国排名前25家企业中的80%正在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管理企业,如杜邦、英特尔、苹果电脑、福特汽车、GE公司和微软等;国内的如海尔、联想、宝钢、上海隧道、内蒙伊利等,均有明显成效。

我们集团公司在《实施提高新型职工素质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求各单位创建学习型组织。我认为,在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推广和应用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创建学习型组织是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企业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学习力(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和学习毅力的综合)的竞争,而不再是以前常说的人才的竞争。因为今天人才是与学习力紧紧的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学习力的人很快会落伍,没有学习力的企业终究要被淘汰。要通过学习,不断地进行变革和创新,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其二、创建学习型组织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企业的可持续发需要人才支撑,科技开发、市场拓展、管理创新、生产制造等都需要高素质人才,而学习型组织正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最佳途径。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的素质的提高、潜力的提升是无限的。

其三、创建学习型组织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2l世纪将是科技更加迅速发展、全面进入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的时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引起了世界的迅速变化,包括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同时知识老化的速度大大加快、个人和企业要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必须建立终身学习的概念,所以也需要学习型组织。

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创建学习型组织,一定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创建,不能生搬硬套。既要考虑结合企业实际,又要着眼于企业发展,创造性的运用,使用真正在企业进步中发挥作用,需要思考

以下几个结合。

创建学习型组织,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新的载体,是企业文化建设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发展。

首先学习型组织与企业文化在价值观上是一致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基石,在学习型组织中,价值观是构成共同愿景的极其重要的方面。集体利益与个利益的统一,短期效应与长远利益的统一,塑造一流形象等等,既是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也是学习型组织比较强调的共同目标。如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提高职工素质与学习型组织的共同愿景,企业文化中的团队精神与学习型组织中的团体学习等等,其实是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同一内容,说明了学习型组织与企业文化在价值观上的一致性。

其二,学习型组织和企业文化研究的重点是一致的。都是研究人及团体素质不断提高的渠道和方法。企业文化多是通过集体组织、奖励激励、宣传教育、职工参与等方式来教育改变人,而学习型组织则注重通过团体学习,建立共同愿景、形成系统思考、促使个人和组织逐渐增强学习力,以逐步达到团体和个人的自我超越,促使个人和团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任何一个企业的文化都有其独特的地方,极具军工特点的中原文化有它独特的魅力,我们既要继承发扬中原文化的精髓,又要充分重视对其他企业优秀文化的学习和融合,要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发展。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指出,今天企业的竞争不仅仅是技术、人才的竞争,更是企业的学习力和企业文化的激烈竞争,其中核心的竞争是企业的学习。要想保持集团公司持久的成长性,必须靠独特色的企业文化作支持,而保持和创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以保持和创造企业的持久学习力为基础。

创建学习型组织,其内涵并非仅仅要求领导和员工捧起书本,更重要的是促进领导者和员工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如系统思考的理论,可以使干部员工学会企业管理的辩证法,由看事物的局部到看整体,从个人岗位职责看到全公司整体系统,看系统中的关键环节,提高对全系统的服务意识和协作意识,提高大局观念,营造和谐的整体工作氛围。又如:团体学习的理念,不仅能改变学习的方式,更主要的是使学习成为激发员工内在潜力的有效形式,人人思考问题,人人研究创新,从而形成团队智慧。还如,实现自我超越的理论,就是永远视昨天为落后,从而不断学习,不断进取。

创建学习型组织要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促进管理者和员工素质的不断提高。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内涵与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基本相通的。目标都是为了挖掘员工潜能调动积极性发挥创造力,以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在重点上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着眼于思维方式、行为观念的转变;在方法上都是采用教育、引导、启发手段,达到职工自我提高,并与企业目标相结合。

首先,确立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目标。这是至关重要的,它就是学习型组织中的共同愿景,它为学习提供了焦点与能量,当大家都非常关注这个共同目标,对目标愿景充满信心,感到完成这一目标有自己的一份时,才会产生“创造型的学习”动力,全力以赴地学习和工作。

其二,营造创新性学习和工作的良好氛围。一个学习型的企业必定会有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鼓励员工个人的发展成长和工作中不断有新的创意。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也可以通过学习型组织的团体学习的方式形成这种氛围。通过学习互动,思想碰撞生产新的创意,促进管理者和员工素质的不断提高。

其三,探索结合实际思考问题的学习方法。学习型组织理论中的许多观点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的。我们在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创建学习型组织时,也要按照实事求是的观点,结合实际思考问题,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如学习型组织强调通过工作过程中的反思进行学习,认为反思是最好的学习,既学习工作化。也正是在学习和工作中,实现人生的价值,体会生命的意义。

创建学习型组织要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相结合,促进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学习的不断增强。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怎样才能形成比竞争对手更强的竞争优势

首先,学习的速度要大于事物发展的变化的速度。要适应市场形势的瞬息万变,必须建立一套快速反应的机制。我们企业的科研开发、经营决策、生产组织等,对市场的变化、用户的需求,要有敏锐的触角,在第一时间内作出反应。对新的知识、新的变化要善于学习,学习的速度必须大于事物发展变化的速度。

其二,具备比竞争对手更快的学习能力。要形成比竞争对手更强的竞争优势,除必须有别人难以模仿的专有技术、有其他企业不可替代的独特产品、有自己忠实的用户和稳固的市场外,最关键的是要具备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要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就要求我们比其他企业更加注意持续不断地学习与创新,要善于向市场学习,向用户学习,向竞争对手学习,向合作伙伴学习。

其三,要有以最快的速度将所学习的一切转化为行动的能力。对于学习和接收的新知识和新观念,要能够很快的应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不断地推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竞争中取胜。

《对学习型组织理论 学习与思考》

第五篇:学习型组织创建的理论与构想

学习型组织创建的理论与构想

盛式彦

摘要:学习型组织已成为当今社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它倡导成员全身心投入学习力建设,让员工在工作中活出生命的意义,通过学习提升创造力,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竞争需要的最先进的管理理论之一。本文在对学习型组织理论内涵进行分思考的基础上,就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部门的有关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组织条件;创建构想

创建学习型社会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学习型社会,要求社会所有组织都建成为学习型组织,使学习成为每一个人的终身生活方式。这样,创建学习型组织就成为每一个社会组织的任务,学习型组织理论也就成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那么应该如何创建学习型组织呢?

一、学习型组织的内涵

彼得·圣吉认为,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韵、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上海明德学习型组织研究所提出,学习型组织由六大要素构成:一是拥有终身学习的理论和机制;二是建有多元反馈和开放的学习系统;三是形成学习共享与互动的组织氛围;四是具有实现共同愿景的不断增长的学习力;五是工作学习化使组织成员活出生命的意义;六是学习工作化使组织不断创新发展。这六大要素比较精练地体现了学习型组织的真实含义。

二、学习型组织的实现条件

在具体的学习型组织建设实践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把学习型组织的建设看作是可以一步到位的事,缺乏动态更新,搞形式主义。如何克服以上错误从而做到一个真正的学习型组织呢?

首先,对整个社会提出终身学习的要求,以形成全民学习的大环境。3O年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报告《学会生存》中就曾预言:未来社会“最终将走向学习化社会”。“终身学习是打开21世纪光明之门的钥匙”。

其次,要学会个体自我学习和团队学习。个体自我学习是指学习者根据自己需求,设定学习目标,决定学习内容、方式、进度和资源,并为自己学习结果负其责任的一种学习过程。学习方式已不再仅仅是真实的教室中与教师面对面的学习。自我学习是除教师授课形式之外的重要学习方式,在终生学习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对于团队学习,首先需要团队的每位成员认可这样的概念:只有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互相配合,目标才能实现;目标于自己息息相关,强化使命感;团队的力量远远大于个体的力量。团队学习的过程是发展组织成员整体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组织力量”的功效便在于鼓励与驱策,发挥团体智慧,形成向上发展型共识。同时团队学习中要注重发挥团体智慧,形成向上发展型共识。此效果的实现需要有团队领导者的优秀协调力,应尽量减少刚性管理成分,更多地综合运用激励、沟通、协调等柔性方法,强调成员的自我管理。创造更多的机会锻炼团队意识,使成员在认识自己的同时,了解其他成员及整个团队所要达到的目标。同时要保证整个团队合作过程是在充分民主的氛围中实现的。另外,要摆脱传统的学习方式,需要个体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能力。敢于反思自己认知模式的不足,尝试与他人分享和沟通观念、观点,敢于接纳外界的建议,超越自我。最重要的是明确学习在组织建设中的位置。约翰·瑞定在“第四种模型”的学习型组织理论中提出:“学习型组织不应该是先学习然后进行准备、计划、推行,不要把学习与工作分割开,应强调边学习边准备、边学习边计划、边学习边推行”。

三、学习型组织创建的构想

1、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全面提升员工的学习力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是创建学习型个人的基础,它将促使员工制定终身学习计划,构建终身愿景,激发学习的动力,顺利实现向学习型个人的过渡,从而促进学习型组织、学习型部门的建设。终身学习的理念促使人们更加重视终身教育,促进全社会改善教育理念,完善教育体系和学习教育环境,有利于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氛围,给每一个成员形成学习的外在压力,促使其学习从而推进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有了学习的压力和动力,员工就有了学习的计划和个人愿景。但懂得学习的重要性,不等于就会学习。因此,学会学习,全面开发和提升员工的学习力是提高学习效率、鼓励学习信心、实现个人愿景、形成良性学习循环的重要手段。开发和提升学习力,必须制定好学习计划,明确学什么;学会学习,知道怎样学;科学统筹时间,确定何时学;合理制定成长发展计划,明确为什么学;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学习的效率;紧扣工作实际,提高学习的效益;重视运用学习策略,增强学习的持续性;营造学习氛围,增加学习的推动力。

2、领导率先垂范,做学习型组织的楷模

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领导者的作用是设计理想的系统。因此,在学习型组织中,领导者的角色是全新的。领导者是组织成员的教练,是一个教育家,他通

过改善心智模式来激发员工的潜能,帮助员工建立共同愿景,学会工作,学会学习,注意与员工的交流与沟通,与员工建立密切的工作关系。鉴于以上学习型组织中领导者的新角色,领导必须率先垂范,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学会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做学习型组织的楷模。通过领导者的学习,带动组织的学习。学习型组织中的领导班子也应当成为学习型的领导班子,班子成员有独特的核心理念,浓厚的学习氛围,强烈的创新精神,坚强的群体合力,良好的公众形象。学习型领导班子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把学习作为工作的一部分,积极推进组织持续学习,不断改进工作,提高组织的学习力,学习型领导班子把班子群体作为组织的核心,成员彼此尊重,精诚合作,沟通交流,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创造热情和团队协作精神。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是学习型组织中各级领导的重要职责。

3、构筑学习的平台,丰富学习载体

建设学习型组织必须有实实在在的载体,才能吸引员工广泛参与,不断增强这项工作的群众性、实效性和感召力、吸引力。要依据学习型组织创建的内涵和目标要求,进行总体设计。第一、大力开展团队学习,追求知识共享。把学习型组织理论所强调的团队学习融入到工作实践中,通过学习成果分享会、开放式讨论、交互式学习、团队拓能训练等形式,激发团队潜能,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第二、开展主题学习活动,拓展学习空间。利用各类协会、沙龙等中介组织,广泛开展“员工学习日”、“员工学习月”、“员工学习周”、“员工读书节”等学习活动,拓展组织内成员参与学习的机会和空间。全员学习的开展应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对象,确定不同的主题和学习内容。最后,建立学习阵地和网络,为全员多样化学习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条件,引导员工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形成浓厚的学习风气。把用创建学习型组织推动政府文化建设,全面开发和提升员工的学习力,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使员工在工作中活出生命的意义。

4、建立学习机制,督促个人、团队及组织学习

学习型的人是未来社会真正的人才,学习型组织是美好而具有创造力的组织。但毋须讳言,走向学习型的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部门的道路是艰难的。创建学习型部门光靠领导重视还不够,还必须“促”,要建立和完善学习管理系统,鼓励和督促个人及团队组织学习。首先,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创建活动,推动舆论宣传和导向,形成创建学习型部门的良好氛围;其次,要有一整套自上而下的创建学习型部门的激励机制,引导员工努力成为学习型的人,在学习和工作中取得成效。鼓励各单位成为学习型组织,彻底改变学习面貌,创造力得到极大提升,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对在创建活动中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奖励;第三,要有监督制约机制,对各种不利于创建学习型部门的行为进行整治,对阻碍创建学习型部门的人给予惩处,对不学无术、得过且过的人给予警告等;第四,建立学习账户,记录个人或组织的学习目标、学习手段、学习进度、学习成效、业绩与贡献等,并定期对学习账户进行检查和公示,督促学习。

2l世纪是一个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世纪,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的发展和知识的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这无疑对政府机关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不断使政府机关自身更具有活力?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是唯一答案。它是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但是学习型政府的创建,还是一个新的课题,还需我们进一步探索实践。参考文献:

[1] 彼得·圣吉著.郭进隆译.《第五项修炼》.上海三联书店,1998.

[2] 张声雄,徐韵发主编.《创建中国特色的学习型社会》.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

[3] 王维编著.《学习型组织之路》.上海三联书店,2003.

[4] 张声雄,姚国侃主编.《第五项修炼实践案例》.上海三联书店,2002.

[5] 张辉.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价值取向.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成人教育学刊,2003.5.

[6]许正中,张大伟.终身学习与学习型政府[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7).

(作者单位:象山县新桥镇人民政府)

下载学习型组织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寝室文化结构与功能重构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习型组织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寝室文化结构与功能重构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