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代教师思考之浅谈小学美育教育价值
当代教师思考之浅谈小学美育教育价值
小教1001 李志鹏 1505100101
在当代,评价孩子的最主要的标准,就是孩子的智育成绩。因此,孩子、家长、学校、老师都很注重智育,注重课本知识的灌输,注重考试,注重智育教育的价值。也因此,忽略了孩子其他方面的培养与教育。车耳尼雪夫斯基说:美是生活!美不是单纯的美丽和漂亮,而是在生活中所发现、感受、创造的一切积极的、协调的和愉悦的东西。因此,在大量当代教师理论和教师思考的海洋里,我很想谈谈我对小学美育教育价值的看法。
第一,通过美育,可以培养小学生的道德情操。美育与德育是互补的,从实质上看,德育是一种规范性的教育,它侧重与人的思想意识、良知等理性的层面;而美育则着重对人精神的激励、净化、升华,对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的培养十分重要。
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的活动,是作为个体知、情、意的中介而发挥其教化作用的。美育就是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美,对人进行美化自身的教育,使人具有一颗丰富而充实的灵魂,并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与现实生活中去,从而形成一种自觉的理性力量。这是其他教育所无法做到的。尤其是小学阶段的美育教育,对于一个人的道德行为修养至关重要。
第二,美育可以提高小学生的智力水平。美育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正确地实施美育,对于开发小学生的智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形象思维教育。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知识水平、道德修养和思维能力都是成正比的,但也并非是绝对的,还要有合理的心里结构,这样才能将知识、道德转化成为一种智慧。
第三,学校美育能促进小学生体质健壮,体型健美。正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人不仅应当健康,而且应当俊美,同时美与健康,与机体的和谐发育不可分。作为健身强体的手段,体育运动是我们教育方针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为全面发展的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具备一个健康的身体,这样才能在运动和愉悦中塑造健康、完美的人体。
人因为健美的体魄而自信、乐观。小学生的发展更是如此,例如美的姿势,不仅有助于学生内脏的和谐运动,而且有助于气血精神的舒顺调和,我国古人相传的“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的人体基本姿势的要求,正是看到了美的形式。
综上所述,美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他学科教育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然而,我们必须看到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美育在我国小学教育中仍是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对小学儿童进行美的教育,内容复杂而且具体,渠道和方法多种多样,我们的小学教师应当充分认识自身的美育价值,增强美育意识,不断反思工作中的不足,为了孩子的和谐发展而教学,为了儿童的幸福生活而育人。因此,我们应该更进一步将美育贯穿到德、智、体诸课的教育中,寓美于教育中,使德育不只是说教,智育不单是灌输,体育不只是机械的动作。这样的小学教育才能实现全面发展的目的。
第二篇:小学美育特色教育思考
小学美育特色教育思考
小学美育特色教育思考
xx市xx小学创建于19xx年7月,位于健康路xx号,是xx区区属小学。学校目前有xx个教学班,学生xx人。我校学生基本来源于周边的居民小区,另有部分(约三分之一)为农村孩子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以及福利院的儿童。
学校占地面积xx公顷,建筑面积xx平方米。校园改造后,学校的硬件条件得到了改善,文化建设得到了加强。现拥有微机室、图书室、实验室、保管室、陶艺室、档案室、美术陈列室、多功能教室等各一个。
自特色学校挂牌以来,学校一直秉承“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和谐发展和个性发展,始终将美育特色教育内涵的再拓展与再延伸作为学校的重点发展项目;同时,学校以清华英语“一条龙”教学实验和低年级英语说唱教学为切入点,将学科教学与美育特色资源进行整合。近年来,学校着重以提高教育科研水平、完善校本课程体系为发展平台来整合学校有效课程的“资源库”、彰显校本课程的“软实力”、延展课程涵养的“文化场”,藉此以拓展特色教育的内涵、提升特色教育的品味。
一、美育特色教育的核心价值指标
1、特色教育的精神内涵: 至善至美
2、特色教育的办学目标: 培养艺术特长,实施愉快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
3、特色教育的办学思想: 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以美怡情。
4、特色教育的办学理念:全员美育、全程美育;以课程文化建构为载体,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5、特色教育的办学思路: 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深化内涵,拓展途径,以教育科研引领特色教育的发展,提高办学水平,提升学校的品位。
6、特色教育的培养目标: “合格+特长”:面向全体、培养特长、全面发展。
7、特色教育的发展模式:(1)拓展以儿童绘画、剪纸、陶艺为主体的“三位一体”美育校本课程;(2)构建“美育大课堂”(以学科教学与美育资源的整合和建设特色校园文化为主体)。
二、美育特色教育发展概况
自19xx年起至今,我校美育特色教育的发展经过了二十余年的历程,迈出了三大步:
1、创建阶段(19xx—19xx年):自19xx年起我校开展了以“培养美术特长”为突破口的“优化整体办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特色学校创建工作。19xx年市教育局组织专家领导对我校的特色学校创建工作进行了检查评估,授予我校市两星级“美育特色学校”称号。从而确立了“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以美怡情”的特色办学思想和“培养艺术特长,实施愉快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的特色办学目标。
2、发展阶段(19xx—20xx年):尤其是在20xx年后,在区教育局“一校一品”理念的指导下,学校调整办学思路,延伸拓展了美育特色教育的空间和内涵。我校把中国传统艺术——剪纸和陶艺引入美术课堂教学中:组织专家和教师编写了剪纸、陶艺校本教材,并纳入课堂教学;同时,安排教师外出培训并积极参加相关的陶艺竞赛和交流活动。初步形成了我校以儿童绘画、剪纸、陶艺为主体的“三位一体”美育发展模式,在20xx年市教育局组织的特色学校验收评估中得到充分的肯定,并顺利通过验收。
3、提升阶段(20xx年至现在): 20xx年和20xx年,我校在编制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时, 定位了我校美育特色教育发展的发展目标为: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深化内涵,拓展途径,提升办学水平,提高办学品位,争创省级美育特色学校。明确了美育特色教育的发展策略为:以课题研究引领美育教育内涵的延伸与拓展。在省陶研课题研究已取得的阶段成果的基础上,继续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我校在研的两个省级课题:《小学语文教学资源与美育资源的整合》、《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研究》和一个市级课题:《小学数学高年级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为突破口,做到美育教师人人有课题,事事能研究,在全校形成浓郁的教科研氛围,从而在教育理念、课程开发、实施途径以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等方面给与美育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
回顾我们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创建阶段,我们的口号是:“以特色求发展 以美育塑新人”,是在一片朦胧中探寻学校发展的突破口;发展阶段,我们的口号是:“特色引领,深化内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理性地看到特色学校的建设不是一个短期的“流行项目”,而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要有长期发展的目标和潜力;提升阶段,我们的口号是:“以课程文化建构为载体,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我们认识到,只有把课程文化这个载体做强做实,特色教育才有“本”可依。
三、美育特色教育的实施途径
总结三个阶段以来的工作,我们主要的工作或经验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以教育科研作引领,开发美育综合课程,完善以儿童绘画、剪纸、陶艺为主的“三位一体”美育校本课程体系,使特色教育有“本”可依。
由于各校的内外部环境、各种教学设施(含师资、设备)、学生构成(本地、外来儿童)等方面因素各不相同,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就需要有适合本校优势和学生实际需求的教材资源。
为此,我们结合学校的三年发展规划,制订和完善了《健康路小学美育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和《美育校本课程评价方案》,对学校的课程开发作了初步的设想,确立了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美育为先,人文见长,传统与现代文化融合”。
经过反复论证,学校决定抓住陶艺、书画、剪纸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特色教育的主渠道。在普及方面,学校以课题组成员为主编写的校本教材——《陶艺》作为课程资源,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实施。至目前为止,我校已完成1-6年级陶艺、剪纸课的普及工作,低年级每周各有一课时的陶艺、剪纸课,中、高年级均能保证每周两课时。真正形成了我校以儿童绘画、剪纸、陶艺为主体的“三位一体”美育特色校本课程体系。
学校还在各班培养了剪纸、陶艺、书画骨干,带动各班开展活动,定期举行全校剪纸、陶艺、书画比赛;在提高方面,学校组织了兴趣小组,请专职教师辅导。
(二)构建“美育大课堂”。
首先,以美育渗透为手段,构建和谐课堂,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通过课堂教学渗透美育,在学科教学中挖掘、整合美育资源。
这方面我们主要以正在做的几个课题的研究为切入点:
1、低年级英语教学中美育因素的渗透和整合。
我校是马鞍山市首批清华英语“一条龙”实验学校之一,自2003年以来,分别以三个省级课题:《清华大学“大、中、小一条龙”英语教学管理模式研究》、《马鞍山市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研究》、《小学英语低年级说唱课实验研究》为平台,一直坚持对低年级英语的教学实践和研究。通过几年的低外教学实践我们发现低年级的学生更需要形式多样的英语学习活动,因此我们选取他们最喜欢的歌曲歌谣作为校本研究重点进行了低年级英语说唱课的探索、实践和研究,我们分别从低年级说唱课的教学目标的确定、说唱课教学内容的选择、说唱课教学方法的探究、说唱课与清华一条龙英语教材进行教学整合四个方面为主要内容进行研究。
在三年的研究和实践中我们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低年级英语说唱课”,制作并使用了三本一套的校本教材—《说唱集》,在说唱课教学中探索并形成了富有成效的说唱课教学模式。
2、语文教学中美育因素的渗透与整合。
为推广、拓展省陶研课题和美育校本教材的研究成果,我校申报了另一项省级课题--《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与美育资源整合的实践研究》,于20xx年1月开题研究。课题组根据课题的研究内容和各年级段的不同学情,对三个学年段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做了不同的要求:
低年级以贴画写话为主要形式。教师对写话的内容并不做过高的要求,只要是写清楚图画的内容即可。随后,发展为孩子自己为写话配图,这更加体现我校的美育特色教育。低年级学生对美有了初步的概念,能够做出普通的陶艺作品,画出自己想画的画,并且有了一定的鉴赏能力。与此同时,他们还能用一些简单的语句表达自己作品制作的过程,以及一些感受。
中年级以剪报写话为主要形式。采用周记的方式,结合语文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来培养学生习作能力。每个月教师规定主题或自定主题制作一张手抄小报。这是对学生综合审美能力培养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高年级的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度日益加强,这一学年段的综合性学习以了解国家大事与国际形势为主。采用小小新闻发言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分析理解的能力。每月一张小报的形式继续保留,主题为要是自定,充分给予学生一定空间。
该项课题的研究目标为:探索语文课堂教学与美育资源整合的教学模式。
其次,以美育资源为依托,营造校园“美术园”,提升环境育人的功能。
在学校教育中,特色教育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一样,能共同铸造出学生的全面素质。我们的目标是营造一个情境化的“美术园”,把特色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我们充分利用现有的美育资源,结合美育特色,重点加强了“美育大课堂”下的校园文化建设。
一是实施“画廊”工程: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校园进行整化、美化、人文化处理,精心设计校园的各个角落,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赋予学校的每个细节都有育人功能。在校园走廊和班级设立了“美文、美字、美画欣赏栏',学生的绘画、剪纸获奖作品被制成精致的画框悬挂在教学楼的每层走廊和楼梯间;校园的每个角落、每个活动地点都有学生亲手绘制的校园文明警句,既有警示效果,又充满美感。
二是举办每学期一次的“班级文化”评选活动:我们以“小画廊”、艺术园地、班级艺术角为美育文化宣传阵地,发动师生,对班级文化进行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定期开展交流、评比活动,在“人人有作品、班班有创意”同时,让孩子们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自信。
同时,利用学生课间时间,在校园广播网中播放学校自己制作的《艺术星空》内容。近年来,学校还举办了多项大型参与性的艺术活动和师生美术、书法作品展,陶艺、剪纸作品展等。欣赏音乐、参观画展逐渐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内容,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
四、美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成果
1、开发了初、中级两套陶艺校本教材,初步形成了我校以儿童绘画、剪纸、陶艺为主体的“三位一体”美育特色校本课程体系,使我校美育特色教育做到了有本可依。奠定了我校美育特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尝试并做到了美育与学科教学的渗透、整合,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推动作用,促进了各学科的同步发展,形成了良好的学校美育特色教学氛围。
2、在学科渗透和资源整合方面,通过英语低年级说唱课题的研究,我们有效地对现有教材进行整合和补充,突出低年级“说唱”活动的知识性、创新性和趣味性。编出供一、二年级使用的英语说唱教材三本,第一本、第二本各收入歌曲32首,按照难易程度分年级进行了汇编,每个年级每学期含8首歌曲/歌谣。第三本教材与低年级的课堂教学活动紧密联系,结合低年级使用的清华英语教材中单元的主题内容,有针对性地各选入两首相关内容的歌曲歌谣,每册书10首歌曲/歌谣,本册教材共收录20首歌曲歌谣。
五、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1、特色教育的发展还没能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原因之一是缺少坚实的理论支撑和深入的科研指导,使特色教育活动总是局限于经验水平上。鉴于此,我们将加强教科研的整体规划和行动实施的力度,加深对特色教育的深刻理解,坚定发展特色教育的决心,同时,在实际操作中分解特色教育的要素,探寻各方面的规律,发现新的生长点,加深、拓宽特色教育的发展。
2、校本教材体系的开发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下一步学校将继续组织专、兼职美育教师进行专题学习培训,重点解决在已完成的校本教材的基础上,完善剪纸校本教材,编制美育校本教材的体系框架。
3、教师队伍梯队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虽然目前我校教师队伍较为合理,但是要使特色教育持续发展,这支队伍的人员能力结构还必须进行理想搭配,美育骨干教师还应充实。
二十余年的探索与积淀,虽一路艰辛,却也不无欣慰:在各级领导和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通过数届师生的拼搏和努力,已奠定了特色教育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我们深知:今日的基础仅是明天的准备,特色教育其志可在高在远,其行须在实在小,我们须沉下身去、静下心来,方可将特色办学之路持续稳定地的走下去。)
第三篇:小学美育现状及思考
小学美育现状及思考
学院:人文学院 班级:小教1001 姓名:周玥 学号:1505100131 语文因其学科的特殊性质,在教学中应该承担很大一部分美育的责任。我觉得美育应该涉及自然美、艺术美、人性美这样几个方面。本文我将结合我在东林小学的见习经历谈谈当下小学教育中美育的现状及其需要改进的地方。
我在东林小学见习,学科指导老师是教五年级语文的蒋可菡老师,我听的所有语文课都是她上的,我就以她的语文课为例谈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蒋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有很多方面非常值得我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方面,她也有很多值得称赞和学习的地方。首先蒋老师这个人举手投足间都很有气质,不骄不躁,大气稳重,即使她什么都不做,只是站在讲台上,那也给人一种美的感受;其次,蒋老师写一手漂亮的粉笔字,汉字本身就具有一种美,而能通过自己的手和笔把这种汉字独特的美表现出来对一个小学语文老师是相当重要的,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很直观地感受到汉字的美、汉字的魅力,这能很好地培养他们欣赏美、追求美的能力;再其次,蒋老师的声音很好听,她上课总是用一种很和缓的语气,显得很流畅动听,这从听觉的角度给学生以美的熏陶。最后,最重要的是她的课堂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离不开教科书。从小学到高中,中国的学校教育几乎脱离不了教科书,所以教科书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本文中我着重探讨一下蒋老师是如何在教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语文书中的两篇课文《莫高窟》和《诺贝尔》时贯彻教纲中对美育的诉求的。
《莫高窟》全文500字,简单的介绍了敦煌莫高窟,主要涉及到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彩塑、壁画还有藏经洞。课文配有三张插图:一张莫高窟的远景图,一张彩塑图,一张飞天图。三幅插话对文字做了一个补充,让学生很直观地感受到莫高窟壮阔的美。就课文而言,因为篇幅的原因,文章不可能详尽地介绍出莫高窟,众所周知,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能像学生介绍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可是小学生本身知识储备较少,这篇课文的目的也许就仅仅是要小学生知道有莫高窟这么一个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莫高窟里面有哪些艺术瑰宝。重点和难点就是教师如何通过三节课的时间引导学生认识莫高窟的美、感受莫高窟的美、赞叹莫高窟的美。我去见习的前一周这篇课文已经讲完了,我只听到了一堂复习课。所以我不知道蒋老师到底是怎么给学生讲这篇课文的,当然更无从得知她是如何教学生认识莫高窟的美的。就复习课的内容来看,我觉得这篇课文中“美”的教育大概很少很少。这是一篇要求背诵的课文,所以检查背诵情况成为复习课的主要内容。背课文,必须要一字不差。将学生的思维死死地限制在一个个没有感情色彩、没有美感的文字上。不求你领略语言文字的美感,当然更不求你领略文中描写的莫高窟的美,只求你一字不差地、流利地背出课文。我觉得语文教学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我一直都不明白为什么要背诵现代文,就我的经验来说,背诵现代文除了应付考试其他没有任何用处。那些背过的课文在考过之后就不会在被提起、记起。而且它严重的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语言文字本来就不应该有标准的答案,从背课文开始学生变得不信任自己的语言能力了,因为不管自己再怎么努力和改变,总有一个标准答案在那儿,你必须依据标准答案。所以就我所听到的那节课开看,学生在课堂上似乎很难领略到莫高窟的那种艺术美。
另一篇课文《天火之谜》。全文约800字。主要介绍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及其影响。这篇课文中美育的环节,蒋老师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的:
一、字词方面。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字词的学习和积累是非常基础而重要的。比如,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风筝上拴了一根细铁丝,用来吸收云中的‘天电’。放风筝的线是用麻绳做的,绳子下端结上一段丝带,在麻绳和丝带的接头处系着一把铜钥匙,富兰克林站在房子里面攥住丝带。”蒋老师就问学生们,“这段话中,‘栓’、‘结’、‘系’有什么区别?”学生通过自己以往的经验很好地总结出了这三个字的区别,然后蒋老师说,“我们的汉语和汉字博大精深,汉语是很讲究用字的。一个字的改变往往能传达出不同的意思。”这就向学生们展示出中国汉字的内涵美。再比如,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蒋老师就问学生,“有哪些词语和‘欣喜若狂’意思相近的?”学生说出了好几个意思相近的词。蒋老师又追问,“那有没有词能替换掉这里的‘欣喜若狂’的?”答案显然是没有。再一次向学生说明一个精确的用词常常能为文章增色不少,一片文章也会由于很多恰到好处的用词用字成为一篇美文。
二、情感、态度方面。这篇课文主要是通过描述富兰克林做“风筝实验”表现富兰克林追求真理、为了科学和真理勇于献身的精神、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以及奉献人类的精神。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反面就是要学生感受到富兰克林作为一位优秀的科学家的这些优秀的品质,并学习他的这些品质和精神。在这方面我觉得蒋老师做的也是比较到位的。她总能在恰当的时候用循循善诱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感受、去理解富兰克林的那些优秀品质,在学生的心里种下求真向善的种子。而这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但是我觉得蒋老师也有不足,这篇文章中所写的富兰克林对于学生来说遥远而陌生了,而对于太陌生的人和事,我们常常不能有很真切的认识和感悟。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对课文进行适当的补充和拓展,比如举一些学生们更为熟悉的人和事让学生对做一个正直、严谨、追求真理、热爱知识、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人有更真切地认识和体会。应该从更日常化的生活中找例子,让学生从心底里认同这些价值观,而不仅仅只是嘴上喊喊口号。不仅仅在美育的内容上存在欠缺,在美育的方法上也有亟待改进的地方。美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为了培养人性美。思想品德教育不同于文化知识的传授,如果仅仅依靠教师讲授的方法来进行将不能达到预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思想道德教育应更多地通过实践的环节来进行,比如角色扮演等,这时候学生不再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局外人,而是一个参与事件中的主体了,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将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动机、想法,从而获得道德、情感的熏陶。以上提到的两点如果能改进一下,我觉得学生们将能更好地领略到富兰克林身上的那种人性美。
另外就我在东林小学看到的其他情况来看,当下我国的小学教育中的美育仍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我们的美育中忽视了自然美的教育。但是我觉得这不单纯是学校教育的责任,而是我们社会的责任、教育体制的责任。自然美就是自然中的事物的美,比如一丛花的美,一棵树的美。这些美不是仅仅依靠课堂就可以让学生领略到的。我们的学生从入学起就一直被束缚在课堂、作业中,几乎无暇欣赏自然之美;城市化进程又在很大程度上掠夺了孩子们欣赏自然之美的机会。我们的孩子被束缚在城市的钢筋水泥之中,束缚在教室之中,你给他们灌输再多的“黄果树瀑布多美多美”“黄山多美多美”也只是枉然。再者,我们的美育在教学生欣赏、感受艺术美方面做得不太好。艺术美这块内容很大一部分不是在语文课堂上完成的,而是在美术课和音乐课上完成的。就我在东林小学的见习经历来看,美术课和音乐课的现状堪忧。美术课上老师几乎不讲任何有关艺术的东西,所有的课堂时间只是让学生自己画;音乐课,徒有形式,老师用钢琴弹奏曲子,分析乐谱,学生跟着钢琴伴奏唱。整个课堂乱糟糟的,教师本身不擅长管理是一方面,但是我认为更重要的原因是学生们根本没有从心底里认同这些音乐,也就是说他们没有觉得这些音乐很美,没有被音乐的美所折服,为什么会这样?我觉得也许是因为教材所选的曲子本身就不符合学生们的审美趣味,另外也许是因为教师自身音乐素养不够,无法有效引导学生。而这些都阻碍了学生们领略艺术美、追求艺术美。追求人性美是教育所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所以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对人的品格的教育拥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这方面就我的经历来看,我们的教育做的不是很好。我们将道德教育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但是最后的成果却无法令人满意。就语文在培养人的人性美这方面,我觉得就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的教材虽然有所改进,但仍存在着假大空的问题。在优秀品德培养方面,语文教学侧重于通过名人轶事的方式来达到目的。但是我觉得这个方式不太好,因为很多名人的品质都太崇高了,小学生不一定能真正理解并且实践,比如《天火之谜》那篇课文中所写的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去做“风筝实验”,我觉得小学生是不能真正理解他的这种献身精神的,因为他们不知道科学有多么美,他们不知道真理有多么吸引人,他们更不一定有像富兰克林那样对真理的执着、对科学的入迷,他们理解不了这背后的动机,最后就只会嘴上说说,“富兰克林好伟大,我们要向他学习。”这绝对不是教育、美育所要达到的目的。
美育是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但是当下教育中美育存在很多问题,如上所说,对美育重视不够,美育内容不合理,方法不恰当。而这些都亟待解决。教育关系着国家民族的未来,我们现在给学生怎样的教育,未来他们就会给我们怎样的国家和社会。我们不需要只会考高分的学生,我们还需要懂得欣赏自然美、赞叹大自然的学生;我们需要懂得欣赏艺术美、创造艺术的学生;我们更需要具有良好道德素养、追求人性美的学生。语文课是美育的一个主要平台,作为语文专业的师范生,我们必须提醒自己:要开启学生发现美的眼睛,拥有追求美的心灵。
第四篇: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之思考
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之思考
益阳市委党校曹再芳
[摘要]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使传统价值观受到侵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为了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国家意识、儒家思想及时代精神是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充分发挥学校、家庭教育功能,广泛深入开展群众道德实践强活动,健全法制、以德法促德,注重官德教育,强化“标杆”作用是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教育
任何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和维系都离不开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成效也直接影响着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确立和巩固。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⑴。当前我国正面临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以及多元价值观的影响和冲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为整合多元价值观念,巩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当务之急。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建立起了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没有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社会的道德伦理机制。经济成分、分配方式、利益关系和就业方式等的多样化,引起了思想文化领域的价值偏离,价值观混乱,信仰迷茫、道德滑波,导致社会问题丛生。尤其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色情文化、毒品、暴力犯罪等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国民,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等问题已经危及到我国社会的稳定和民众的安全,传统价值观受到严重冲击和挑战。独立学者秋风在《重建中国人的精神》一文中指出:“坚定的信仰遭到所有人的嘲笑,无所信仰则成为自豪的资本;诚实被等同于傻冒,欺骗被认为是一种才能”⑵。这是传统价值观受到侵袭,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未深入人心所导致的后果。这样的社会现象一旦泛滥曼延将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在2006年3月4日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也首次提出了核心价值体系的问题,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⑶。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曾警告他的国民说;“一个国家如果只有富裕的物质生活和高超科技,而缺少一股使全国人民凝聚在一起的精神力量,那是很危险的。那样的国家将难以抵御天灾人祸,最后必然走向瓦解和崩溃”⑷。对于一个世界人口大国的中国来说更是如此。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之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部分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⑸。我们要围绕这样一个较全面的核心价值体系开展内容丰富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特别要强化国家意识、传统思想美德和时代精神的教育。
(一)国家意识教育
国家意识是一个国家的国民在内心深处对自己国家的认同,是一个国家外御敌辱、内聚群力的强大精神力量。它对国家的发展、强大、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有着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和强化国民的爱国热情,使国民在灵魂深处产生一种为祖国尽其所能乃至建功立业的义务感、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忠实于国家,服务于国家。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生院士就是具有强烈国家意识的爱国典范,无数的革命先烈们以实际行动证明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在新世纪发展的今天,我们仍需要许许多多具有强烈爱国意识的科学家、知识分子为科技强国建立卓越功勋,也需要全体国民齐心协力、自强不息为建设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作出最大的贡献。新时代的中国公民时刻以“国家至上、集体为先”为爱国核心价值理念,在处理国家、集体、个人利益关系时,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首位,这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
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国富则民强,国破则家亡”、“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思想观念,都是家国一体、忧国忧民的国家意识和爱国情怀的体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我们中华民族“关怀扶持,同舟共济”优良传统的真实写照。当代的中国公民一定要把爱国爱家的民族精神发扬光大,这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保障。
(二)儒家思想美德教育
我们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淀、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与优秀文化传统,她是我们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与优秀文化遗产。千百年来,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道德标准一直是我国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其所提倡的美德早已成为中华民族道德观念的核心。在当代社会,尽管社会形态和生活方式在不断变化,但是“忠、孝、仁、爱”的做人原则不能丢弃:“礼、义、廉、耻”的道德观念不能淡忘。这些传统美德仍然是家庭幸福融洽,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是政府必须坚持的治国之纲。所谓“忠”即忠于国家,关键是培养国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孝”即孝道,就是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仁”和“爱”即仁慈、博爱,就是要富有同情心和友爱精神,能够宽厚待人;“礼”即礼貌、礼节。礼貌是文明社会的一部分,也是一种美德。“义”与“利”相对,即信义、正义之意,告诫人们不要见利忘义,更不要为了一己之利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廉”就是清正、廉洁,这是为官者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耻”就是羞耻之心。一个人只有长存羞耻之心,才能
明辨善恶美丑,堂堂正正立身处世。
中国的儒家思想文化精华不仅是中国人民应该保持和发扬的传统美德,而且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深远的影响。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继承传统的儒家思想文化和赋予时代内涵的新的道德准则。这充分显示了儒家文化价值观思想的魅力与现代价值。
(三)时代精神教育
黑格尔指出:时代精神是每一个时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实质,是一种超脱个人的共同的集体意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行各业涌现出来了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如每年评选出的“感动中国人物”以及九八抗洪、抗击“非典”、修建青藏铁路、中国载人航天、抗击低温冰冻天气、抗震救灾、举办奥运、亚运等典型事例都集中体现了我国当今时代的精神风貌,成为全社会广泛认同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追求,影响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和潮流。这些时代精神包含了吃苦耐劳、百折不挠;改革创新、奋发向上;敢冒风险、勇于拚搏;自力更生、求真务实;甘于奉献、有所作为等精神。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中国人民面对各种自然灾害、艰难险阻以及外部环境压力所激发出来的以中华民族精神特质为基础的时代精神,它与民族精神融为一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时代精神崇尚的是人生价值的实现,倡导的是个人能力的最大发挥,追求的是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社会和谐、个人全面发展。这也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所在。
面对部分国民尤其年轻一代,呈现出过分追求物质享受、精神空虚,过分重视个人、无视社会,过分崇尚西方文化、忽视自己民族价值观等倾向,我们应该以时代精神作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加以引导,鼓励年轻一代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激发他们敢想敢干、勇于创新的革命热情,永保“男儿当自强”、“心系国家、志在四方”的豪情壮志,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现人生价值。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
为了使上述教育内容真正付诸实践,确保共同价值观真正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处于统帅、引领其他价值观的核心地位,我们应积极探索富有成效的教育途径。
(一)充分发挥学校、家庭教育功能
家庭渗透、学校传授是核心价值观育的主要渠道。这一直是我们公认和坚持的重要途径。家庭具有抚育下一代、潜移默化影响下一代价值观的重要功能。我国的家庭教育基本上决定于各家长自身素质和家庭环境,为了提高家长自身素质,各中小学对学龄儿童的家长以家长学校的形式对家长进行培训来促进家庭教育。家长学校一般附属于各中小学校,主要由各学校领导负责。其师资、培训内容和工作计划由各学校自行组织安排,多以家长会形式定期邀请家长参加。没有统一的师资、时间和课程要求,对家长参加与否也没有强制要求和措施,这样势必使家长学校培训的效果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近年来网上家长学校的兴起为百忙中的家长提供了便利,但也同样存在统一管理和规范的问题。
还有学龄前儿童的家长培训问题,现在只有极少数幼儿园设立了家长学校。为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功能,政府应专门成立家庭教育监管机构或管理委员会,为全面开展家庭教育提供支持和管理。为了使孩子一出生就能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社区要设立家长学校,使各年龄段孩子的家长都能接受培训,并提供家庭教育方面的咨询,这应该成为社区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的上升,在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的同时,也对家庭教育问题敲响了警钟。
学校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从小学一开始,我们的学校就秉承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五好”学生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型公民的原则来教育学生。我国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完成。课程设置政府全面干预、统一规定。小学有思想品德课,中学有政治课,大学有“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目的是使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我们的课程过多强调理论性、系统性,教材内容从理论到理论,缺乏操作性和实践性,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其实国外的一些教育方法应对我们有所启示。如:美国的《美德书》⑹教育法,《美德书》是一本关于孩子的道德教育励志书籍,借助对世界历史、不同的文化传统与文学作品进行分析,阐释了人类十个最基本的美德,包括同情、责任、友谊、工作、勇气、毅力、诚实、忠诚、自律和信念。充满哲理的故事集以简单的寓言故事开篇,渐趋复杂,对美德作了深刻的探索。此书是里根政府时期担任教育部长的威廉·贝内特在任职期间,积极倡导新品格运动的著作,现已成了为美国家长们和教师们的案头书。这本书从内容上讲来自世界各地十分丰富和广泛,从形式上讲有诗歌、童话、寓言、历史故事和名人自传,体裁多样。它把道德知识和文学作品结合在一起,更加生动有趣。通过邀请孩子分析小说故事、历史事件和名人生平的道德含义,从而帮助和教育孩子认识和分析这些人物身上有哪些美好的品格,它们为什么值得我们羡慕和模仿。这比我国的道德教育教材为达到目的,不管故事是否脱离生活、充满教导成分的直接道德说教要更有效。
(二)深入广泛开展群众道德实践运动
开展群众道德实践运动、注重实践育人是核心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一方面,政府要重视在群众道德实践运动中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据不完全统计,新加坡每年开展的全国性运动大约有2 0多个,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文明礼貌运动”、“尊老爱幼运动”、“忠诚周运动”、“国民意识周运动”等。这些运动多是围绕新加核心价值观展开的。运动赢得了群众,也教育了群众,深化了人们对新加坡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为新加坡国民进一步贯彻、践行核心价值观奠定良好的基础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很少提到什么运动,但也从来没有放松对人们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从“五讲四美”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再到“德治和法治相结合”,从“三讲教育”到“八荣八耻”再到抵制“三俗”,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的社会价值观问题党中央及时提出了明确的价值观导向
和道德准则,并取得了较好成效,但国外的成功经验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们每年3月的“全民文明礼貌月”、每年3月5日的“雷锋纪念日”,一直开展的“道德模范”人物的评选、“感动中国人物”的评选、“星级家庭”的评选、“卫生文明城市”、“文明市民”的评比以及各种各样的“争先创优”等系列活动都是以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弘扬道德、正义、倡导精神文明的群众性活动。我们要把这样的活动开展得更加广泛深入持久和普及,以至于成为人人自觉参与的社会运动。道德实践是全民的社会运动,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活道德实践活动,既使人们在运动、实践中全面、深刻认识核心价值观,并自觉在日常行为中践行核心价值观,从而取得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大众化的良好效果。
另一方面,还要特别注重学生的道德实践。主要是指学生的课外道德实践活动、社区服务活动、日常行为训练等。在美国从中小学开始就开展各种各样的的道德实践活动。如:鼓励学生服务社区,即义工,帮助老弱病残等需要帮助的人。“许多美国高中硬性规定,学生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社区服务经历,否则拿不到毕业证——宾夕法尼亚州就有两位中学生,因无法证明自己曾在社区志愿服务60小时以上而不能参加中学毕业典礼”⑻。“据美国教育部统计,有93%的青少年有亲身体会当义工的经历”⑼。除义工外,还有服务性学习,即学习、服务与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方式。“其目的是促进学生在连接理论与经验、思考与行动中学习,通过有意义的与必须的社区直接服务,满足尚未实现的需要,使学生有能力帮助他人,奉献自身,并与他人建立关爱关系,重构公民责任”⑽。当然,我国也同样鼓励孩子从小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服务活动,如:尊老爱幼、送温暖、献爱心、保护环境等,也有义工、志愿者之类的活动,但仅限于鼓励,没有硬性规定,因而难以成为学生的普遍自觉行为。我们将实践领域的问题局限在认知层面,很难使道德理论转化为道德实践,这是我们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弊端。
日常行为训练方面。我国的各学校都有严格的学生日常行为准则,要求学生都要参加升国旗、唱国歌仪式,并举行升旗宣誓等,这些行为训练,从小增强了孩子们的爱国意识。但仅此还不够,还必须在形式和内容上更加丰富,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摒弃强迫执行和全程灌输的教育方法,以多样化的手段引导学生。孩子的德育问题不仅事关老师和家长,也事关全社会。在我们不惜重金建设纪念馆、博物馆、文化馆、名人故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向学生开放的同时,还要尽可能充分利用电视、电影、报纸、网络等媒介大力宣扬正确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优化孩子的模仿环境,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三)健全法制,以法促德
健全法制,以法促德,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保障。一个社会公民文明素质的提高和社会道德良好秩序的形成,宣传、舆论、道德教育、典型示范固然重要,但仅此远远不够,还必须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诸多内容制度化、法治化,成为人人都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并尽可能地在日常行为中巩固下来,将核心价值观教育变成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切实可行的做法。一方面,“要通过制度设计为提高整个国民的科学素质、社会公德意识、人文素养,以及健康向上的社会风范,提供途径、示范作用和宏观环境”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对国家意识形态的掌控必须依靠国家行政 手段和法律手段。客观来说,我国是法律法规比较健全的国家,大法诸于《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经济法》等等,其下类有针对各行各业各部门的各种法律法规和制度。如《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行政监督法》等。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环境的不断变化,法制建设还有待加强和完善。如;对屡惩不绝的贪污腐败问题,严重影响家庭和睦的婚外情、包二奶等道德败坏现象以及屡禁不止的黄、赌、毒,必须依靠国家权力和行政手段制定更具体、更来历的法律完善的建章立制来加以惩处。
(四)注重官德教育,强化“标杆”作用
中国有句俗话:上梁不正下梁歪。上梁:意指上级或长辈。比喻起主要作用的人如领导和长辈做事违背法律和道德准则,其余的人就会跟着这样做。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教授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领导干部是关键。领导干部的行为及其体现出来的理论素养、理想信念、精神面貌、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起着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⑿。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使之真正成为引领当代社会思潮的核心价值观,其首要的举措和根本的方略就是要注重官德教育,强化“标杆”作用,使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切实履行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职责,率先确立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带动和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的认同和确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贯穿人一生的教育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形成四位一体的综合德育网络,也需要理论教育、道德实践,建章立制、“标杆”作用这四个环节的相辅相成和环环相扣,只有“四位一体”、“四个环节”都达到最优效果并形成合力,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就会实现最优化。
参考文献:
(1)(3)胡锦涛.十七大报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007年10月15日
(2)秋风.《重建中国人的精神》[ J ].中国新闻周刊,2004(10): 18
(4)赵文春,张振国. 瞩目新加坡 [ M] .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4: 73.
(5)李长春.2006年1 2月1日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
(6)威廉·贝内特.《美德书》[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1 O月
(7)朱晨静.新加坡核心价值观教育探析[ J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0): 89-93
(8)(9)(10)刘长龙.当代中美核心价值观教育比较之启示[ J ].学术论坛,2008(9): 88-92
(11)杨永庚,门忠民.试论理性视野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 [ J ]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 6-1 9
(12)李慎明.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 J ] .中国检察,2008(2): 1 6-1 7
第五篇:小学美育教育工作计划2012
小学美育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美育教育工作将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以美的学校文化为统领,以深化课程建设、强化有效教学、提高教育质量为工作目标,以艺术教研活动和艺术特色活动为切入点,深化课堂教学研究,努力提高艺术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面向全体学生,夯实艺术教学常规,切实提高艺术教育质量,丰富学生艺术活动,增强学生的艺术素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以科学的态度,创新的精神,扎实的工作作风,开展艺术学科的各项工作,努力开拓我校艺术教育的新局面。
二、总体目标
1、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经常性的具有“怡情与育人”之美的美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整体素质,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提高学生欣赏美、创造美、表现美和评价美的能力。
2、深化艺术类课程的教学改革,用心打造具有“严谨与博学”之美的艺术教师团队,真心构建具有“平等与开放”之美的艺术课堂,将艺术审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入艺术学习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
三、具体工作.1、完善常规管理,优化课堂教学,全面实施艺术教育。
我校一直十分重视艺术教育工作,并把艺术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来抓,充分认识艺术教育在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现代化素质发展中的地位、功能和作用。本学期,我校将继续抓好学校艺术教育的课堂常规教学,要求教师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由领导及时查阅,使其更具可行性。严格要求教师认真备好每一堂课,有重点、不定期地抽查,加大随堂听课的力度,夯实艺术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2、加强软件建设,提高艺术师资素质,做人民满意的艺术教师。
建设高素质的艺术教师队伍,是全面提高学校艺术质量的基本保证。我们要造就一支符合新时期素质教育要求的,具有“严谨与博学”之美的人民满意的艺术教师团队,就要加强艺术教师们自身的业务学习,主动地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育人本领。创造一切机会,组织艺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参加各类培训、观摩活动,采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业务素质和教学艺术。
3、组织开展 “怡情与育人”之美的艺术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整体素质。
艺术课外活动是对学生实施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提高学校艺术教育质量的关键。本,我们将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具有“怡情与育人”之美的艺术活动,学校也将面向社会、搭建舞台,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艺的平台,从而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整体素质。
四、具体措施
1、开展系列艺术教育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如:小型的艺术比赛或专题活动等,为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展示艺术才华搭建舞台。
2、继续开好音乐欣赏课,通过举行艺术主题班会、宣传栏、画廊等宣传阵地进行艺术教育,展示艺术教育成果。
3、将艺术素质训练渗透到学校教学的常规活动中,潜移默化中艺术修养得以提高。
4、充分利用各种重要节日举行书画、文艺活动,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活动,提高学生艺术表现水平。
5、在音、体、美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音美课审美教育的主渠道作用,艺术教师要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吃透教材,恰当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积极开展艺术类学科的教学研讨活动,帮助艺术教师确立切实可行的校本科研内容,提高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及科研能力。
试验站小学
201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