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面对当下中国的信访问题
如何面对当下中国的信访问题
(该文曾发表于2005年10月09日 《法制日报》)
这里要提出讨论的是,在中国社会的法治进程中,制度建设的内在合理性问题。我想围绕一组概念来进行,即制度的常规运作和制度的非常救济。首先就公安、司法机关最近开 展的“停访息诉”活动中两个被媒体广泛报道的事例,作一点分析和评论。
事例一:为了减少缠诉缠访现象,避免诉讼资源的浪费,山东高院不久前出台了《信访案件终结评审小组工作程序》,在全国法院系统率先建立起信访案件终结制度,努力解决“上访老户”缠诉缠访问题。山东高院成立信访案件终结评审领导小组,由主管立案信访工作的副院长任组长,协管领导和立案庭庭长任副组长,各业务庭骨干法官为成员。评审领导小组下设刑事、民事、执行和行政三个评审小组,每个评审小组确定一名组长,负责案件的分配、组织审查、主持研究等项工作。
事例二:今年5月18日-9月6日,公安机关开展了全国公安局长“开门大接访”活动,以集中处理日趋严峻的群众信访问题。此项活动的工作目标是“人人受到局长接待,件件得到依法处理”。截至8月28日,全国公安机关累计接待群众上访约20万起,依法处理群众信访问题约18万件,群众停访息诉约18万起,比率高达90%多。
“涉法上访”居高不下、愈演愈烈,严重影响社会安定,困扰政府治理。回顾说来,我们不是没有相关的制度,这些年各级政府系统为解决问题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事态的发展却出乎人们的良好预期。上述两个事例,是公安、司法机关在求解“涉法上访”难题、摆脱困局方面所付出的崭新努力,是按照执政党“执政为民”的总体要求,在制度设计和运作方面推出的具体举措。
上述举措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它们内含了对“涉法上访”现象的同情和理解,顺应了现阶段、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上访问题及其解决的认识和期待,因而其良好的实际效果是可预可求的。具体说来,这种实效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理由:
其一,它们对“涉法上访”现象采取了认真对待的积极态度,回应了执政党“执政为民”的宗旨,包含了可获外界广泛认同的价值取向。官方调研数据表明,大多数“涉法上访”都是“有道理的”,真正无理取闹、缠访缠诉的属于少数,因而在体现民间疾苦方面,“涉法上访”具有表征意义。在上层决策者和社会大众皆同情“涉法上访”的氛围和舆情中,公安、司法方面也不能不采取内省的立场,在道义上予以同情,在法律上予以救济,在经济上予以关照。
其二,在具体操作上,它们体现了对症下药、注重实效的特点。一个明显的表现是,它们为“涉法上访”提供了“特别优遇”,即在常规处理之外的非常救济,这对上访者是一个巨大的心理安慰,所以才有当事人“一见局长,一听温暖的话,气已消了一多半”,才会有在接访效果上“从哭诉到感谢”的典型样式。同时,这样做对上级领导和社会大众也是一个交待,因为在外界看来,“涉法上访”的牛头摁不下去,说明公安、司法机关常规的运作方式存在问题,只有引入新的非常救济措施,才足以说明对问题解决的重视和决心。
再一个表现是,它们都借重领导人权威,包含了“领导重视”的成分,从而顺从了社会上关于“领导重视或干预是最有效的救济”的想象。至少迄今为止,在我们的国家管理和社会治理理念中,“干部是决定的因素”(其中的坚核则是“领导是决定的因素”)仍然占支配地位。在人们的心目中,“领导过问或干预”被用来注解制度救济的力度,甚至“穷尽救济”的概念自觉、不自觉地被等同于“最高领导的过问或干预”的概念。与此同时,如果一个上访者在受到特别关照、在被“领导重视”之后仍不能“停访息讼”,那就很可能导致社会同情的逆转,被认为不尽人情、胡搅蛮缠。
在承认和解析上述举措的实际效用的同时,也要对其因现实针对性而产生的局限性有所警觉。实效性的获得经常以急功近利为前提。从长远一点的眼光看,在社会法治化治理所涉及的制度建设中,需要处理好制度的常规运作和非常救济之间的关系。
法治不同于人治,它是在社会治理中以法律权威为重心的规则之治。法治的正当性和有效性所在,是注重制度的常规运作。而常规运作一般均排斥超越于制度常态的人(尤其是领导人)的权威和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公事公办”、“依法办事”,是制度的非人格化运作。忽视制度的常规运作,以“特别优遇”和“领导重视”的非常救济手段来处理常态发生的事件,必然导致制度品质和治理品质的恶化:当事人将一味地“剑走偏锋”,职司部门和人员将丧失自尊感、责任心,领导人将穷于应付、不堪其重。这既不正当,也缺乏效率。
从长远看,从实现社会法治化治理的要求看,对于“涉法上访”等各种法律问题的解决,还是应该立足于制度的常规运作。要在权威的配置和树立上,实现从领导人到具体制度、程序规则、职司部门和人员的重心转移,赋予制度的常规运作及其结果以足够的权威性。要随时注意在推行法治的过程中对人们习以为常的人治思维进行检讨,并逐渐地、不失时机地加以克服。同时,对于“上访”等各种不满于制度常规运作结果的现象,在营造宽松的社会交流空间、建立合理的补救渠道之外,还要更多地待之以平常心,尤其不能在制度建设上、在社会治理中因循传统思维惯性,消减、无视制度常规运作的权威和效率。一句话,法治的常态是制度的常规运作。
(该文曾发表于2006年第2期《人民司法》)
在当前严峻的信访形势下,加之信访工作承载着政府和社会极其重要的价值期许,可能我们一时还难以冷静地就信访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进行系统深入的思考。但是,如何在法律上对信访活动的性质进行定位,以便在信访“浪潮”扑面而来的时候有一个基本的应对态度,已经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
从法律上定位信访的性质,要回答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即信访是不是一种权利,或者说是不是一种独特的权利形态。按照“没有救济就没有权利”的法理,如果信访是一种权利,那么在法律上就必须有相应的保障和救济机制;如果是一种与其他权利不同的独特的权利形态,那么还应该有专门的保障和救济机制。实践中各政府机关制定专门的信访条例,以及力求建立专门的“信访工作机制”的做法,从权利形态和权利救济的角度看,显然凸现的是信访作为一种独特权利的思路。信访是一种行为,一种活动,这一点无可置疑,但信访是不是一种独立的权利呢?按照2005年5月1日起施行的《国务院信访工作条例》第2条的规定,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从此规定看,“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是“信”或“访”的信访方式;“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是“信”或“访”的信访内容。从权利形态的角度分析,信访能不能构成一种单独的权利,取决于其内容,单纯的、无内容的“信”或“访”的行为,不构成权利,或者说没有成为法律权利的必要。有关机关对信访的“依法处理”,处理的应该是信访的内容,是信访反映的“情况”,提出的“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而非“信”或“访”的行为。应该说,在以往的信访工作中,无论是信访者还是接访者,都存在注意处理信访行为胜过甚至遮蔽处理信访内容或问题的不足,只是表面的“人回事了停访息诉”。
信访不是一种空洞的行为方式,信访是有内容的,但是,信访的内容是否能够使它当然地成为一种独特的权利形态、从而在权利分类上非重复地被称之为“信访权”呢?答案可能并不那么简单。如果我们把信访条例中设定的信访内容与宪法和法律的相关规定做一个比照,那么会发现信访行为所行使的“信访权”,并不是一种新的、独特的权利形态。例如,宪法第35条规定了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第41条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其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民事诉讼法第二编关于审判程序的条文中具体规定了当事人的起诉权、上诉权、申请再审权、申诉再审权等各种诉权。如此种种,足以使我们得出结论:信访是一种行为,是行使权利的方式,行使的是宪法和法律上已经确立的各种权利,如言论自由权、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检举权、申请再审权,等等;信访本身并不构成一种独特的权利形态,如果说有什么“信访权”,那也不过是对上述宪法和法律上的既定权利的一种概括或笼统的表述。
澄清信访的法律性质,对其进行明确的法律定位,对于“做好信访工作”,进行合理有效的制度建设,意义重大。
首先,澄清信访的法律性质,有助于我们客观准确地认识和识别信访活动的意义。由于信访活动包含了公民或组织的多项权利,而且这些权利在种类性质上还有质的区别,有的属于立足公共利益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权利,有的属于立足自身合法利益的控告、申诉、请求的权利,因而对于信访活动的意义应该结合具体的信访行为作出有针对性的客观评价。尽管任何法律权利都有其合法正当性(不一定是正当合法性),都需要认真地予以尊重和切实地加以保障,但是不加区分、笼而统之地说信访具有体现和保障公民或组织政治参与、民主监督和权利救济的意义,则可能使我们在具体的信访工作中不堪其重,使相关的制度建设、规范化操作难以合理有效地展开。统计数据表明,现阶段信访活动的主要成分或显性表现是个人或组织的权利救济问题,而这样一类问题之所以使信访工作陷入困境,很大程度上与我们在认识上不加区分地赋予信访工作重大的政治使命,把信访工作与尊重和保障公民或组织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简单对接有关。
其次,澄清信访的法律性质,有助于我们合理有效地进行相关的制度建设。信访工作对于构建良好政制、实现有效的社会治理具有复合而重大的价值,但这样说并不一定意味着实现这些政治和社会价值必须在制度上建立独特或专门的“信访工作机制”。由于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信访权”确指的是宪法和法律上一些既定的权利,而在这些权利的保障和救济上并不是没有相关的组织制度和程序机制,因而“加强信访工作”并不是要在制度建设上“平地起高楼”,不是“要在一张白纸上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加强信访工作,切实保障信访行为所关涉的宪法和法律权利,当然需要制度机制的设计和完善,只是不必一定要另辟蹊径、另起炉灶地在规则、机构、程序等方面创制出一套所谓的“信访工作机制”。比如,在公民或组织的批评权、建议权、控告权、申诉权等方面,都有相应的保障制度和程序,其中包括政府保障机制、人大保障机制、司法保障机制、社会舆论保障机制等,且各自具有特点和不同的分工要求。加强信访工作关键在于使既成的、常规的权利保障机制切实有效地发挥作用。要把信访工作、“停访息诉”工作“纳入人大监督”,“纳入司法程序”,不加辨析、望文生义地追求建立独特的“信访工作机制”,必然造成制度设计和运作上的混乱和不和谐。
第三,澄清信访的法律性质,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目前围绕加强信访工作所进行的制度实践的合理有效性。例如,目前一些地方的法院在追求“停访息诉”的过程中,推出了“信访案件终结制度”——设计建立专门的组织和程序,解决“上访老户”缠诉缠访问题。这种做法固然有其理由,但从司法制度建设的角度看,显然有刻意追求“信访机制”独特性的弊端。因为我们现行的民事诉讼制度对当事人起诉、上诉、申请再审、申诉再审等有完整的制度设计,如能切实贯彻,完全能够满足信访工作中权利救济的要求。在此情形下另设所谓的“信访案件终结制度”,必然是出自制度合理构建之外的原因或压力,从而必然造成制度建设的紊乱。另外,信访行为以相关的宪法和法律权利为基础,是权利的体现,任何制度或程序都无法在一般意义上终止或消灭权利,但是,对于“接访者”来说,当面对具体的信访行为或权利诉求时,完全可以、而且也应该依法给出终结性的答案,甚至说“不”。
信访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在当前形势下我们也的确感受到了“信访洪峰”所造成的压力,对此我们必须有冷静的思考,在澄清信访活动的法律性质并作出明确的法律定位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有效的制度建设。
第二篇:反思中国当下教育
反思中国当下教育
——读《中国教育怎么了》和《观念决定成长》有感 专业:物理学班级:2011级物理2B班学号:20112301167姓名:黄彦
【摘要】
1.《中国教育怎么了》
孩子们从进入学校的那一天起,就只是倍数做题,逐渐变成了考试极其,他们的能力训练、品格塑造、价值观教育十分缺乏;分数和升学率成为多数学校和多是教师工作的指挥棒,一些“|灵魂工程师”甚至开始争相追名逐利;人才市场上,一方面是大量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很多接受过学校教育的人,进入社会之后热衷权钱,甚至为了一己私利不惜弄虚作假、混淆是非;还有近5800万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缺乏爱,缺少关注,缺失家庭教育„„
2.《观念决定成长——影响世界的30个教育新观念》
当代中国已经进入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对一个人来说十分重要。信息时代快节奏的知识更新,社会化大生产的专业化和精细化,要求人们必须不断“充电”,以适应“白热化”的市场竞争和剧烈的社会变革,否则随时都有可能被淘汰出局。因此,教育孩子学会“点金术”比追求学习成绩、高学历更加重要。为引领您走出教育的误区,我们尽可能全面搜集近年来影响较大,经实践和实践检验为正确,并能代表未来发展趋势的30个教育新观念,从胎教到终身教育的过程中,既有方法上的指导,又有现货的可借鉴实例,我们真诚希望这本小书能够给您教育孩子带来的帮助。
【关键词】中国教育缺乏教育新观念
中国教育怎么了
近现代大学教育深受工业文明的影响,按工业生产方式批量制造着所谓的“人才”,学生被设置了某种标准,并进行批量的复制,全然没有了个性。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财富利益扭曲了人们的价值观,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也无法幸免,我们看到的媒体和网络不断曝光的大学学术腐败、学生抄袭、升学潜规则等等新闻,无一不是价值观沦落的明证。教育的最高目标在于育人,然而教育对血色很难过人格品质的塑造功能也出现了问题,校园暴力、虐待动物等现象也并不鲜见。
中国近百年来的教育几乎完全就是一个模仿的过程,我们几乎没有什么自己的原
创学科。这种模仿的状态并非只出现在教育方面,我们的哲学系统、科学技术的发展乃至我们的价值取向都是这样,正在慢慢地迷失自己。
一、就业之忧
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之忧各种各样的分析,这些分析,几乎把责任推
到了金融危机上。但真相远非如此。
(一)他们需要的仅仅是一份能够安身立命的工作
一位喜爱写作的男生,专业是新闻,梦想成为记者。毕业求职时,却连一篇
300字的消息都写不出来。一位漂亮女生,理想是做一名企业管理人员,因
为大学读的企业管理都是书本理论,甚至还没搞明白企业管理是什么,更不
要说实际的企业管理经验了,结局自然也是被淘汰。当未来之门轰然关闭时,他们看不到阳光,看不到希望,过去的心潮澎湃的激情与梦想随之破灭,找
不到工作。自然而然,他们不再追求理想,只需要一份安身立命的工作。
(二)为何大量工作无人胜任,却仍有大量大学生找不到工作
如上面的例子,专业是新闻的同学无法马上写出一篇300字地消息,专业是
企业管理的同学毫无实际企业管理经验。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背后埋藏
着一个惊人的秘密——这些贴上“人才”标签的大学生根本不是人才!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的建设永远都需要各方面的大量人才,人才永
远都不会过剩,永远都会供不应求。
(三)除开一张文凭以外,四年大学教育还给予了什么
大学生们在跨入大学校门的时候,也应当有相当清晰的“学习一技之长”的思想准备,有了这种想法,才回去研究自己的兴趣爱好,才会给自己的人生制定可行的计划,才会对未来有清晰的认识,才会远离困惑、颓废和
迷茫。一个大学生毕业后走出校门之前,一定要先问问自己——我究竟能
做什么。
二、能力之忧
(一)从小缺少独立思考、独立处理事务能力训练的人,不管
拥有多少知识,拥有什么样的学位,他都是一个低能儿
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与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难题作斗争的过程,生活上,工
作上。如果从小就养成乐观自信的心态,养成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行为习
惯,你就永远是胜者,哪怕真的处在绝境里,也能顽强地走出来。拥有良好
行为能力的人,才是永远的胜者。
(二)坚韧、能力和勇气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学校的教育、从小就开始的各种各样看似细小的训练,他们不会一夜就形
成,更不会凭空获得。
美国强大的真正力量,来源于这个国家的内心——符合认得成长规律的价值
体系。没有强大的内心世界,就不可能有美国强大的今天。要让孩子将来有
能力、有勇气去面对去解决这些困难,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小就让孩子学会面
对、学会独立,这才是真正的爱,是负责人的爱。
(三)所有的时间都被书本占据,除开学到了一大堆书本知识
以外,他们什么也没学到
(四)由于不能轻易质疑已有的事物,学生的创新能力就逐渐
被稀释淡化。什么都不能质疑,大脑就停止思维,人就成了
机器。
因想象而激情飞扬,因激情飞扬而产生不可思议的创造。但当创造不被认可,并且在粗暴的践踏下,在强迫孩子们“要听话”的苛责声中,无数天才的孩
子选择了放弃,选择了碌碌无为
三、品格之忧
整饬混乱的社会秩序,重重的矛盾,一旦失去信任,心灵之门就轰然关闭,沟通
再无可能。并且,当教育不再强调育人,不再崇尚高尚的品格时,社会就只
能是恶性循环。
四、师道之忧
在价值观混乱的环境中,出现“范跑跑”这样的人物,毫不奇怪。没有信任,一切皆会背离教育的意愿。正因为忽视了学生对教师、对教育机构的信任,才出现了学生不好管、不敢管的现象。教师把自己的职责简化到单一的灌输
知识、简化到仅仅督促孩子听课做作业、简化到用单一的考试分数来评价一
个学生的优劣,怎么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并且,那些狠心收补课费的老师,连起码的良知都丧失了,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师德问题了。但是,也有这样一
位老师,谭秋千用他的生命回答了什么叫师德,什么叫信任,什么叫一名教
师在生死关头的担当。他在给自己树立起一座万民敬仰的丰碑的同时,也给
教育行业挽回了面子,留下了长久的拷问。
五、价值之忧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教育就成为达成个人功利目的的跳板和工具,这与教育的真实意图背道而驰。在老百姓心目
中,读书本身不重要,读什么书更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读书可以考上大学,可以过上好的日子。
观念决定成长——影响世界的30个教育新理念
对孩子的教育,一直是备受关注而又争议不断的社会焦点问题之一。如何对
孩子施教,使孩子身心健康的快乐成长,不知困惑了中国当代社会的多少父母;
在一轮又一轮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冲击波下,又不知使多少家长和学校盲目跟
风、深陷教育的误区。这无疑使原本在当代就十分突出的独生子女问题雪上加霜。
当一个个悲剧和惨剧出现时,人们才惊呼:我们对孩子的教育缺少了什么?我们
又应该在孩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双向互动中做些什么?这是颇费思量、值得
思考的问题。
在这30个教育新观念中,这几个,我个人认为,是当下更急需注意的内容。
一、情商教育
情商,即情感智力的商数,是一个人感受、理解、控制、运用和表达自己情
感的能力的高低。高情商的人一般是指:自我激励、百折不挠;控制冲动、延迟
享受;调适情绪、转移矛盾;善解人意、充满活力。他常常能清醒地了解自己,并能控制和把握自己的情感,能敏锐地感受他人的情感世界并有效地做出反馈,能在生活的各个层面有效地处理面临的问题和矛盾。
(一)高情商特点:
自信心强,好奇心强,自制力强,人际关系良好,具有良好的情绪,同情心强
(二)高情商的培养
1.情商发展的基石——家庭
营造宽松和谐的家庭情感氛围,提高自身的情感素质。在家庭中帮助孩子发展和调适良好的情感。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同情心,促进其情商的发展。
2.情商发展的后盾——教师
带着高昂的情绪和积极的情感走入课堂,给孩子们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渲染。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孩子。以积极的方式鼓励他们,培养每个人的自信心,自尊心和忍耐力。
3.良好的友谊有助于性格的健康发展
二、财商教育
所谓财商,是指一个人认识和驾驭金钱运作规律的能力,是理财的智慧。
(一)学生高消费现象
家长无限度无原则地满足孩子们日渐膨胀的物质需求。助长了孩子的高消费和盲目攀比心理,对孩子成长发展带来了很多弊病。
(二)如何进行理财教育
1.父母有必要在现实生活中让孩子了解钱的实际价值
2.父母要训练孩子把钱用在“刀刃”上
3.父母要给孩子提供理财的机会
4.学校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财教育活动,是学生明白金钱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作用,更让学生明白如何把开支和储蓄有机结合起来。
三、正确对待电视、游戏与网络
(一)促进作用
1.电视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2.通过模拟电视节目中的情节,可以增加儿童的想象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对身心的危害
1.过多的暴力镜头,儿童看多了容易产生攻击性和侵犯性行为
2.电视食品广告多为高脂、高糖或高盐食品,影响儿童的消费倾向,对身体影响
3.使孩子缺乏运动
【参考文献】
1.房阳洋,关阿津,汤海清.观念决定成长[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4
2.徐九庆.中国教育怎么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第三篇:统战理论研究及当下改革问题探讨
自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统一战线工作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统战科学的理论研究工作也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统战科学基础理论与方法论的研究工作呈现了令人可喜的景象。在新时期统战工作的性质、任务、方针、政策及其他专题研究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研讨,也取得一些有价值的成果。“统战是一门科学”的命题已正在为理论界及实践中得到确认和
理解。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对香港问题“一国两制”的构想,对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积极努力,以及因之而导致国内政治经济、社会心理、物质生活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变化,使得统战工作面临着新的领域,要求统战理论研究者解释,回答新的课题。统战理论研究工作受到了时代的挑战。我们必须在科学社会主义总体理论的把握下对当代的改革和未来的预测进行宏观与微观的分析,从而提出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又富有中因特色的、能够充分指导实践的可行性决策的依据,使统战理论研究具有鲜明的时代感。
改革向统战理论研究提出挑战
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今天,统战理论的探讨不能仅仅是对统战政策的解释,也不应只满足于对历史经验的总结,而要以创新的科学观点,崭新的思维方式强化作为一门科学的指导意义。这就要求统战理论研究从观念,选题到方法上要进行一系列变革。封闭的、传统的研究状态是难以完成改革所提出的挑战和要求的。
当前,需要研究的新课题是很多的,有的是需要更新观念,有的需要重新认识,在这里,仅提出以下课题来证明时代的挑战:
1.“统战是一门科学”,既要继续在理论上加以充分论证以外,还要向更广泛的范围加以宣传,以期改变把统战工作仅仅看成是党的一种政策的不全面看法;
2.对“爱国统一战线名称与性质既统一又不统一的辩证关系”的引申论证;
3.“对统战工作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核心的必然趋势”的理论探讨;
4.“新时期知识分子是统战对象又是依靠力量”的理论研究;
5.我国新时期民主党派性质的理论根据;
6.“对统战工作如何实现三个面向”的设想;
还有在改变干部结构时对坚持干部“四化”标准和统筹安排党外人士怎样结合等等,都是统战理论面临的新课题。
改革对统战理论研究提出的要求
科学社会主义体系中的统战理论,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在日新月异、不断变革的当代,统战理论的研究往往受着许多因素的制约,需要掌握大量的随机因素、变量参数,需要知识的深度与广度;要深入实际,要进行国内外的综合比较;要高瞻远景,统观全局,权衡利弊,研究问题,提出建议。使全国各民族人民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为完成三大任务而奋斗。
1.为制订政策提供理论与实践的依据:
新时期统战工作的方针政策需要因形势的发展而加以调整,在制订新的政策之前,统战理论工作者要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吸收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调查研究,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具体政策和工作系列依据。如中央提出“和平统一祖国”的战略方针和一系列相应的政策,就是在对台湾当局的内政外交、台湾人民的心理因素,台湾经济形势的趋向等方面作了充分研究以后,有了一定的基础制订的,并努力付之实施,决不只是一种姿态,更不是一厢情感的臆想。
拿对台宣传工作来说,过去,在对台宣传工作方面,曾走过一些弯路,出过一些误差。由于长期的闭关锁国,不了解外部世界,信息不灵,对台湾的情况了解得很少,存在着主观主义,盲目地提出一些口号,在宣传时摆出说教的架式,语言比较枯燥,术语、套话满篇,缺乏人情味,没有亲切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认识到对台宣传的首要任务是通过各种渠道,增加台湾人民与当局对大陆真相的了解,消除误解,争取人心,调动台湾爱国人士为促进祖国统一的积极性,就必须花大力气研究台湾的思想状况、社会情况、地区特点、社会心态等。从台湾人民的实际出发,即台湾人民,被日本统治了三十年。又与大陆隔绝了三十六年,对祖国大陆是陌生的,对祖国地大物博、锦绣山河缺少感性知识,对祖国历史与现实不太了解;他们受国民党政府的影响与“四人帮”的胡说乱吹,心存疑虑、恐惧,十分敏感,对祖国的统一怀有复杂微妙的心情;对“统战”二字有成见。认为“统战”就是耍政治手腕,认为“统一”就是共产党到台湾管他们;担心我们说话不算数,说变就变等,故有一种“疏离感”。现在我们对台湾情况有了较多的了解,就提出“对台湾宣传工作”的具体原则和要求,改变过去的提法和作法,坚持实事求是,宣传政策。宣传要扎扎实实,合情合理,求同存异;对“和平统一”有利则宣传,不利则不能宣传;宣传要从他们可接受的水平出发,理解他们,用他们熟悉的语言,平等可亲的态度介绍大陆的真实情况;要通俗易懂,满腔
第四篇:当下的森林现状和问题是什么呢?
当下的森林现状和问题是什么呢?
当下的森林现状和问那么,在工业社会背景下,森林遭受空前的破坏和掠夺。工业化每前题是,进一步,森林就后退一截。而且这种后退一直没停止过。显然,当下那时除荒漠、戈壁外,的森林已不是五千年前原始农业时期的森林,土地几乎为森林覆盖。当下的森林也不是工业化初期的森林,那时只是局部地区森林遭受破坏,整体森林依然完好。而仅仅二百余年的时间,强大的工业机器,已彻底摧毁了自然界经过四亿多年演化的森林生态系统。原生态的森林铅华洗尽,面目全非。南美亚马逊河流域———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70%的林区已受到破坏;
森林面积达600万平方公里,目前、俄日韩德等国在那里联合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多数被人工林、经济林取代;欧洲的人工发木材;林正面临酸雨、干旱、虫害等危害。资料表明,全世界每年减少森林面积2000万公顷。]包括两河流域、黄河流域的森林已砍伐殆尽,沦为荒山秃岭。世界森林覆盖率在史前约占50%以上,2000年全世至森林的消退无疑是家园的丧失,生命本体的界森林覆盖率仅为22%,人类能不从自身的生存提出诘问吗?能不从丧失。在这种情况下,哲学上发出自己独立的声音吗?
其次,既然森林哲学的提出,在于当下的森林本身的现状和问而森林本身的现状和问题的背景又是什么呢?这就把矛头直题,指向工
业文明。固然,在渔猎社会时期,在农耕接指向工业社会,社会时期,也有生态问题,如两河流域文明的衰退、黄河流域文明的衰退等等,但森林全面的摧毁性的破坏,是在工业化进程中发生的。
工业文明无疑是人类所经历的文明中最强大而又最残酷的一次文明。工业文明对森林的摧毁,其结果是自然对人类自身的报复。中国北方森林的崩溃,沙尘暴肆虐,沙进人退,大片土地沦丧。中国荒漠化面积达26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9%,四亿人面临荒漠化的威胁,这是沙患。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东北林区针叶林的商业性开发,对长江上游金沙江森林的开发,导致了1998年长江、嫩松花江全流域的南北夹攻的特大洪水的爆发,这是水患。沙患水江、作为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已难以抹去。
工业文明既是天使,又是魔鬼。工业文明在给人民大众提供丰富的物质和舒适的服务的同时,也打开了“白皮松的潘多拉盒”:二氧化碳、重金属、化学物质、核辐射、添加剂、粉尘、尾气、噪音,工业文明所到之大气污染、水体发臭、垃圾成堆、生命销声匿迹。工业文明简直就处,是黑手、妖魔、无形杀手、生态灾难、慢性死亡„„这不就是当下中国一个方面的现实吗?工业文明究竟出了什么毛病?工业文明在给我们带来什么的同时一定要丢失什么吗?难道人们一定要重复西方国家已走过的旧工业化的老路吗?黑色文明的困惑呼唤绿色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到来,而森林哲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登场的。
其三,社会不仅要满足人们物质方面的需求,还要满足生态和环境的需求,这需要人类作出合理选择。正是这种选择,森林不仅仅是社会物质的承当者,它作为陆地生态的主体,在维护陆地生态系统的而同这种认识相联系的前提是“系统平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的出现和森林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概念的形成。古典哲学对物质论”世界的认识基于实体的认识。西方的泰勒斯把组成整个“
宇宙之砖”归结为“”,使人类得以用数学方法对系统进行控制。森林作为一个生态系统被认识,为森林哲学的形成铺平了道路。
其四,森林哲学被提出的另一深层原因是世界林业出现的明显的社会化、人文化倾向。森林资源的破坏、生态环境的恶化必然影响人类社会的正常生活。森林问题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1972年召开的第七届世界林业大会的主题是“林业与社会经济发展”。会即在我们这一时代,森林已成为环境的最重要议强调这样一种思想的因素。之后,第八届世界林业大会的主题为“森林为人类”,第九届森林是人类未来的遗产”,第十一届为“森林———生命之主题为“源”,]都清楚地显示了这一倾向。同这种潮流相适应,从人文科学角度对森林进行阐释的一系列人文林学学科出现。国外有关人文林学的专著主要是森林审美方面的,1883年出版德国人撒利施的《如森林美学》,1918年出版日本人新岛善直和村山酿造的《森林美学》,有关森林哲学的文论则散见在自然哲学的专著之中。在中国,典籍、随笔、笔记、诗词中多有森林树木花草的描述,但人文林学方面的专著出现较迟。1992年出版的由张钧成主编的《林业哲学与森林美学问题研究》应看作为中王传书、国森林哲学和森林美学的开山之作,具有开创性意义。之后,国内先后出现《林业社会学》。
第五篇:中国信访制度存在问题及建议
浅谈中国信访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林丹华
08级行政管理(电子政务)1班
浅谈中国信访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摘要:我国的信访制度由来悠久,建国以来,信访制度在不断的完善中。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以及不足之处。国家上层建筑与下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制度与国家其他制度以及法治建设之间的关系,信访制度本身存在的机构庞杂,信访功能错位,责重权轻以及信访程序缺失等问题,都需要我们在现实社会生产条件下对信访制度重新进行必要的反思和重构,不断规范信访制度。通过对现有信访制度的浅究及分析,发现其存在问题,并进行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信访,制度,问题
一、中国信访制度的浅究
我国的信访制度由来悠久,从古代就有类似于现在信访的诉讼以及上奏等制度,在建国之后,才正式确立了信访制度,信访机构也在慢慢地完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步伐,1995年10月28日,国务院颁布了《信访条例》,并于1996年1月1日实施。该条例规定,信访指的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所属部门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建议和要求,依法应当由有关行政部门处理的活动。《信访条例》的颁布和实施,也标志着我国信访工作步入了法制化轨道。可以说,信访制度是与中国各级政府施政过程相伴随、富有中国特色的一个制度。国外政治学界对中国的信访制度也非常重视。但是,目前我国的信访制度还是存在着许多不完善地方以及制度本身的漏洞。
二、我国信访制度存在的问题
第一,信访渠道不通畅。我国的信访是中国政治中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环节,成为一种有效的意见表达机制和政府修错机制。从建国初到八十年代,信访制度始终被视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一种制度化形式和纽带。可是在这个纽带上,却是出现了许多的漏洞与不足。信访渠道不通畅,信访信息不能实现共享,信访资源被大量浪费闲置,有时还常常出现多重受理或互相推诿的情况。而且,由于信访条例的规定比较原则化和粗线条,使得大部分信访案件得不到立案和具体的落实。群众投诉的大量的案件在没有任何监督措施和处理意见的情况下层层转办,难免会被不明不白地“消化”掉。
第二,信访缺少法治。现行的信访制度存在着太多的人为因素,缺少法治精神。由于信访工作的流程以及规范不明确不统一,导致信访机构的地位也降低,信访制度的可操作性也不强。信访工作中掺杂了太多的人为因素,导致很多信访的最终结果不尽信访人的满意,缺乏了法制化。也导致了复访率的升高,造成中央政府的工作负担。
第三,信访机构多而繁杂,体制不明确。信访工作人员未积极履行职责,应当作为而不作为。信访干部本身的素质问题导致信访事件的频发生。造成各种矛盾的凸显,在客观上也造成了中央政府权威的流失。信访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一种特殊的权利救济方式,作为一种社会活动,信访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也是实现和维护人民民主政治权利的具体形式。由于信访机构的混乱以及办事结果的不明朗和公开化,间接影响到了我们中央政府的权威。
第四,信访程序的缺失。在现行信访制度中,缺少可操作化的、具体而严密的工作规程。这样就出现了许多信访人遇到不同的信访工作人员,处理情况以及处理结果就不同的现象。现行的信访条例没有明确规定信访人的权利与义务,以及信访机构的责任。于是,在处理信访工作中,便是依据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来处理工作。也造成了复访工作量的加大以及中央政府的压力和上面所提到的人治色彩浓厚。
三、中国信访存在问题的分析及思考
在上述问题中,归根到底,其存在原因一个是信访本身制度以及运作体制的不完善,一个是信访机构与国家其他机构存在的责任矛盾以及其本身的法律地位和职权不明确问题。信访制度是我党贯彻群众路线的具体实践。“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它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路线是一致的。“从群众中来”就是发现问题,“到群众中去”是为了解决问题。信访就是这一路线的具体实践形式。“从群众中来”就是通过信访了解社情民意,“到群众中去”就是根据信访采集的信息完成决策,服务社会。但是,现在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而贯彻我们党基本路线的信访制度却与法治没有进行很好的衔接。甚至与法治格格不入。当中存在的人为因素严重影响了信访的结果。许多信息的不明朗化,再加上程序运作的不完善,也就造成了更多信访问题的出现。信访机构是作为处理信访工作的重要机构,如果不加以认真对待进行重整和扁平化,完善与其他机构的层级关系,并明确信访工作人员的权责问题,信访人的权利与义务,信访程序的规范化以及信访渠道的通畅,才能保证中国信访制度可以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完善。
信访制度是富有中国特色的一种制度。它贯彻了我党联系群众,不断保持先进性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信访,党和国家可以及时了解群众的意见以及社会存在的问题,通过信访,群众也可以及时向上级相关机构提出自己的意见以及需求。目前我国信访制度中存在的不足,是导致我国信访工作一直存在许多矛盾的原因。但是我们不可能取消信访制度,只能不断完善和强化,而不能弱化。人治色彩浓厚也是一个重大问题,如果做不到程序化,做不到规范化,那么信访工作只会漏洞百出,只会不断造成基层群众与上层领导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所以,加强信访制度的法治化以及制度化和规范化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信访,有利于政治的稳定,但如果处理得不好,同样会爆发政治问题。
所以,要想完善信访制度,不能只是单纯地停留在制度层面的建设中,更应当向法制化、规范化的方向转变。要通过信访制度法制化的方式,完善信访制度,贯彻行政法律的相关原则,推动信访制度的进步。只有使信访制度与国家其他各种制度有效衔接并且都发挥作用,国家制度才会发挥整体功效,社会才能有更好的效益,才能最终促进全社会的共同进步,最大可能地实现社会和谐。信访制度是我国各级政府行政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保障,是政府进行社会调控、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协调机制。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是一种资源,也是政府行政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保障,有了客观全面的信息作为参考,决策才能保证它的准确性和及时应变性。信访信息应当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例如现在有的地区已经开设信访门户网站,只要不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就应当在网上公布来信人的姓名、来信内容要点、受理机关、处理结果。让信息公开化和明朗化,真正解决信访人的信访问题。各级组织也应积极与人民群众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使一些本来细小的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我们也应该创新行政运作方式,把协商、沟通作为一件经常化的工作来做,要拓宽社情民意的表达渠道,广泛推行领导干部接待群众的制度。要积极地探索多样化的领导者与一般群众的沟通机制和沟通方式。
四、对中国信访制度存在问题的建议
第一,我们应该对信访信件畅通我们的信访渠道,,充分利用新的科技成果和新的沟通方式,不断拓展新的表达渠道,同时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已有的意见表达方式。对信访这一意见表达方式进行明确的法律规定,使之更加规范、更具可操作性和实效。应当建立信访机构与国家的其他司法机构以及立法机构之间的权责关系,使上下级的渠道畅通明朗,也加快了信访信件的处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信访人在地方信访机构中由于程序不规范而导致的信访案件被层层转让或不明不白“消化”掉的现象。也可建立信访信息系统,充分利用现有政务信息网络资源,促进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之间,政府与群众之间的信息的畅通。
第二,建立信访信息公开化的相关途径,可开通各地方的信访网站,将所有信访的结果在不涉及个人隐私以及国家机密的情况下进行公告,不仅让信访人了解结果,也让群众了解了政府的工作情况以及处理结果,促进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也方便群众对政府事务的监督与参与。
第三,规范信访工作人员的权责关系,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不断减少信访工作中出现的人为影响。对信访工作中的失职、渎职行为,严格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条例的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并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因此,便要完善信访制度中的法律问题。
第四,要制定严密以及可操作的工作程序以及工作流程。信访机构为了避免复访率的升高以及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应当制定统一的工作流程以及工作程序,不再依靠“人治”。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来处理案件,并及时将信息公开化。
第五,将信访制度与法治建设结合,减少人治色彩。我国信访制度的地位确立,信访制度功能的发挥,信访制度在实践上规范化的意义和价值,是我国为了追求信访制度的法制统一、秩序井然所进行的探索和努力。信访制度的确立正是信访制度存在的实践价值之所在。我们要通过信访制度法制化的方式,完善信访制度,贯彻行政法律的相关原则,推动信访制度的进步。只有使信访制度与国家其他各种制度有效衔接并且都发挥作用,国家制度才会发挥整体功效,社会才能有更好的效益,才能最终促进全社会的共同进步,最大可能地实现社会和谐。
五、结语
中国的信访制度尚处在不断完善与进步中。它是我们党坚持“从群众中来,从群众中去”的基本路线的一个很好途径。我们应该在不断地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践中,对富有中国特色的信访制度本身做出一个科学的设计,剔除现行信访制度中存在的人治色彩,强化信访的制度化建设以及法治化建设,切实提高信访的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 赫广义.当代中国信访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7(4):
71-75.[2] 陈晋胜.和谐社会构建视野下的中国信访制度分析[J].法学论坛.2008(5):83-88.[3] 刘鸿斌.试论我国信访制度现状、问题及改革建议[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年:
86-87
[4] 王亚美,陈晋胜.中国信访制度的回顾与展望[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5] 王亚美.中国信访制度研究[D].山西大学
[6] 人民网.2009年11月28日.[7] 中国政府网.2009年11月28日.[8] 中国宪法.信访制度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