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教育厅 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通知5篇

时间:2019-05-13 16:22: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浙江省教育厅 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浙江省教育厅 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通知》。

第一篇:浙江省教育厅 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通知

浙江省教育厅 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

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通知

浙江省教育厅 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通知

浙教体〔2014〕111号

ZJSP04-2014-0010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卫计委:

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和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是维护广大学生身心健康、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为进一步提升我省中小学卫生保健工作水平,现将我省中小学(含幼儿园,下同)卫生保健工作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工作任务

中小学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要求,监测学生健康状况;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加强对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处置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等。其具体内容为:

(一)制定卫生管理制度。研究学生生长发育的规律、影响生长发育和健康的因素,评价发育和健康水平,掌握儿童青少年形态、生理、生化和心理的特点,对师生提出具体健康行为要求,建立健全学生健康管理制度。

(二)促进学生健康。合理安排学生学习、劳动、锻炼、睡眠、文娱等时间,防止过度疲劳。组织学生开展体育锻炼等有助体质健康提升的活动,养成良好的锻炼和生活习惯。提出改善学生营养建议,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三)开展常见病预防和健康监测。落实各项卫生防病措施,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检查,每年定期对学生进行体检,发现学生有器质性疾病的,通知学生家长做好就诊治疗。建立学生体质健康卡片,纳入学生档案。积极做好学生常见疾病的群体预防和协助矫治工作,做好预防意外伤害以及健康危险行为的监测。将学生的健康监测信息反馈给教育行政部门、公共卫生机构,并配合有关部门进行监督管理。

(四)防控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贯彻执行饮用水卫生、食品安全、传染病防治等法律法规,配合做好饮用水卫生、食品安全、急慢性传染病的预防和处置工作。制订《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把饮用水卫生、食品安全、传染病防控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纳入工作计划。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学生预防接种证查验、补种工作,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五)改善学校卫生条件。加强对学生个人卫生、教学卫生、环境卫生管理,做好爱国卫生工作。

(六)开展健康教育。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按规定开齐开足开好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七)开展学生心理卫生保健。通过创建良好的学校心理社会环境,开展儿童行为指导和心理咨询,切实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八)开展卫生档案资料的收集与管理。及时收集卫生基础资料,建立档案,在此基础上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作为制订工作计划,提出改进措施和评价工作效果的依据。

二、中小学卫生室(保健室)职责任务

中小学卫生室(保健室)是开展卫生教育教学和研究,为在校学生提供各类初级卫生保健服务的公益性机构,是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和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卫生室(保健室)一般为学校内设机构。

中小学卫生室是指取得卫生部门《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学校卫生机构,承担学校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常见病和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学校卫生日常检查并为师生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中小学保健室是指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学校卫生机构,在卫生专业人员指导下开展学校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常见病和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学校卫生日常检查等工作,不得开展诊疗服务。

学校卫生室(保健室)工作的基本任务:一是卫生健康教育,包括卫生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和研究,开展针对学生个体和群体卫生健康教育,向学生传授健康知识及基本技能。二是公共卫生保健服务,包括组织开展学生健康体检,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开展个体和群体健康评价;健康咨询与指导,包括合理膳食与营养、意外伤害预防、口腔保健、眼保健、听力保健等;传染病、常见病预防与管理,包括传染病、常见病监测,传染病疫情报告,协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开展针对学生的传染病、常见病预防控制,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学生预防接种证查验补种工作;加强学校场所卫生管理,协助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开展针对学校场所(包括教学、生活、环境、食品和饮用水等方面)的卫生监测;做好意外伤害和危重病例的现场急救与疾病送诊;参与处置学校发生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校红十字会等相关工作。

三、中小学卫生室(保健室)建设要求

(一)中小学卫生(保健)室人员配备要求。

1.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要求,寄宿制学校必须设立卫生室,非寄宿制学校可视学校规模选择设立卫生室或保健室,寄宿制幼儿园或收托600名以上儿童的幼儿园必须设立卫生室。

按照相关规定和实际工作需要,配备专兼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或保健教师。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持有卫生专业执业资格证书,保健人员可由现任具有教师资格的教师担任。

2.中小学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保健教师应接受相关学校卫生专业知识培训。学校卫生保健人员应按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参加继续教育,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人员应通过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上岗,提升我省中小学卫生保健人员队伍整体素质。

3.鼓励人员配备有困难,特别是规模较小难以单独配备校医的学校,采取业务托管等形式,委托乡镇卫生院(社区医院)等卫生机构代理学校卫生健康教育和疾病防控、食品卫生等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当地教育和卫生行政部门应统筹协调建立托管工作机制,业务托管双方须签订相关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相关卫生管理部门、医疗机构要将学校业务托管工作量计入医疗机构(单位)岗位绩效考评范围,指定专门的卫技人员到学校医务室开展工作,负责学校全体师生的公共卫生服务、健康咨询和宣传教育及其他协议范围内的工作。

(二)中小学卫生(保健)室设施与设备。

根据《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按照建筑面积、功能分区以及卫生器材、设施配备等要求,建设学校卫生(保健)室。中小学卫生室建筑面积应大于40平方米,保健室建筑面积应大于15平方米。有条件的学校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适当提高卫生室配备标准,以保证日常卫生工作开展。

四、加强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管理

(一)完善管理体制。

1.学校卫生室(保健室)由教育部门主管,各级教育部门要充实力量,切实加强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管理。

2.卫生部门要将学校卫生室作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按照行业管理职能加强对学校卫生室(保健室)的监督管理,并负责提供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相关技术指导。

3.学校应成立学校卫生保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学校保健卫生工作规划,建立健全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有关内部规章制度,落实学校卫生保健工作主体责任。

(二)强化服务管理。

1.学校应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和学生健康档案,为学生制定个性化健康指导方案。建立特异性体质和特殊疾病患儿健康管理制度。

2.学校应健全和完善学生健康观察、因病缺勤缺课报告、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等学校卫生保健相关工作制度。

3.学校应加强对中小学卫生教育课程教学的研究、培训和指导。开展面向全省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教育。

4.学校应对卫生保健工作进行量化考核评价,将卫生保健工作纳入学校业绩考核体系,逐步建立学校卫生保健工作常态化考核评价机制。

(三)加强与校外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协同。

1.大力推进“医教结合”,充分利用教育、卫生、食药监等方面资源,形成功能衔接、优势互补、依责履职的合作机制,尤其是要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联处联报”机制。

2.中小学医务室在加强学生常见病、多发病诊疗能力建设的同时,应建立送诊机制,加强与区域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二、三级医院的协同,畅通绿色通道,做好急、重症学生患者的转诊工作。

3.创新工作机制,探索建立社区与学校卫生一体化工作机制。将学校卫生工作纳入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体系,医教结合、防保为主、专兼结合,加快学校卫生保健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学校卫生服务与管理水平。

浙江省教育厅

浙江省卫生计生委 2014年 9月23日

第二篇:浙江省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

浙江省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提高卫生保健工作质量,保障儿童身心健康,依据卫生部、国家教委联合颁发的卫妇发[1994]11号文件《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及有关要求,结

合本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省境内所有招收0—6岁儿童的托儿所、幼儿园。

第三条 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主管辖区内托儿所卫生保健工作,指导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和

监督检查。

各级托儿所、幼儿园主管部门应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做好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指导、检查工作。

第二章 托幼园所卫生保健设施与职责

第四条 托儿所、幼儿园必须具备的卫生保健设施:

(一)各级各类托儿所、幼儿园必须设立保健室,并符合卫生部制定的《保健室设备标准》(附件1)(二)各级各类托儿所、幼儿园必须设立隔离室(接受儿童在70名以下的可设立隔离床)。

第五条 托儿所、幼儿园必须根据接收的儿童数配备相应的保健人员。

(一)日托儿童100名以下,全托儿童50名以下,设专职或兼职保健人员1名; 日托儿童100-150名,全托儿童50—100名须设专职保健医(护)师(士)1名,以后每增加100名儿童,应增设专职保

健医(护)师(士)1名。

幼儿园依据劳动人事部、国家教委劳人编.[1987]32号文关于《全日制、寄宿制幼儿园编制标准(试

行)》配备保健人员。

(二)医师应当具有医学院校毕业程度,医士和护士具有中等卫生学校毕业程度,且取得卫生行政部门的资格认可。保健员应当具有高中毕业程度,并受过儿童保健专业培训,取得妇幼保健机构的资格认

可。

(三)兼职保健人员必须由托儿所、幼儿园在职人员兼任。并在开始工作前接受过卫生保健的理论学习

和进修。

第六条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包括:

(一)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根据不同年龄开展体育锻炼,促进儿童身体健

康。

(二)制定符合本园、所实际的卫生消毒制度,搞好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及美化绿化工作,确保儿童健

康。

(三)制定安全措施,保障儿童人身安全,防止事故发生。园舍、桌椅、教具、采光、照明、卫生设施、娱乐器具及运动器械等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安全标准。

(四)开展定期健康检查,建立儿童健康档案。1岁以内婴儿每季度体检1次,1—3岁幼儿每半年体检1次,3岁以上儿童每年体检1次,每学期测视力、身长1次,每季度测体重1次,检查结果记入省卫生厅统一设计的《浙江省托儿所、幼儿园儿童健康档案》。

(五)建立体弱儿童管理制度,对体检中发现的缺点和疾病应及时纠治,矫治率应达90%以上,使体

弱儿早日康复。

(六)做好晨间检查和全日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必须如实记录,诊断力求正确并及时处理。

(七)完成计划免疫工作,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做好传染病的管理。

(八)建立营养管理制度,为儿童提供合理的营养。在收托婴儿的园所应设哺乳室,有条件的可设立人奶库,保证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助食品,确保儿童膳食平衡,满足其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并定期开展营

养计算和分析。

(九)选择适合儿童身心发展和健康的儿童玩具、教具及制作材料。(十)重视家长工作,对家长和儿童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儿童健康的生活习惯。(十一)注重卫生保健登记统计制度,对园、所内儿童健康档案进行规范化管理,及时整理、分析资料,以反映和指导本园、所卫生保健工作。

第三章 儿童入园体检制度

第七条 儿童入托儿所、幼儿园要求:

(一)儿童入托儿所、幼儿园必须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健康检查;体检单位应认真填写《浙江省儿童入托儿所、幼儿园健康检查表》;并签署医学意见。

(二)托儿所、幼儿园在接收儿童时,应查验《浙江省儿童入托儿所、幼儿园健康检查表》和o—2岁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小结(入幼儿园),合格者方可入园、所。入园、所体检结果30天内有效。儿童入园、所时要一并收取《浙江省托儿所、幼儿园儿童健康档案》。

(三)体检时发观有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兼有e抗原阳性者或谷丙转氨酶增高者暂不予入园、所,经治疗后,每3个月做肝功能检查1次,连续3次正常者方可入园、所。

(四)对离开园、所1个月以上的儿童或有肝炎接触史的儿童应检疫42天,须经体检证实其健康后方能

重新入园、所。

(五)儿童转园、所或从托儿所进入幼儿园时须重新体检。

第四章 工作人员健康管理

第八条 托儿所、幼儿园工作人员健康检查要求:

(一)托儿所、幼儿园的工作人员每年必须到县以上妇幼保健机构进行1次健康检查,健康检查单位应逐项填写《浙江省托儿所、劫√L园工作人员健康检查表》。

(二)工作人员体检合格后,由健康检查单位签发统一印制的《浙江省托儿所、幼儿园工作人员健康

证明书》,持证上岗。

(三)患有国家法定传染病、滴虫性及霉菌性阴道炎、化脓.性皮肤病、精神病的保教人员、炊事员,未治愈前,不得从事保教工作、炊事员工作。

(四)发现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包括病源携带者),必须离职治疗。疑似肝炎病例未确诊前应暂时调离。肝炎患者取得医院痊愈证明后,须观察半年,其间每隔3个月做肝功能检查,连续3次正常方可恢复工作。菌痢患者症状消失,停药后3天,大便培养连续3次阴性,方可恢复工作。(五)工作人员因病离岗1个月以上,应再次经县以上妇幼保健机构检查,获得身体健康证明,方可恢

复工作。

第九条 各类托儿所、幼儿园工作人员专业培训要求。

(一)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人员必须参加由市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妇幼保健机构组织的岗位专

业知识培训。并发给岗位资格证书。

对已取得岗位资格证书的保健人员,每2年参加1次由妇幼保健机构组织的岗位专业知识培训,培训成绩合格者由妇幼保健机构予以验证盖章,经补考仍不合格者,其原岗位资格证书作废,未经验证的人员

不得从事卫生保健工作。

(二)保育员必须参加由市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妇幼保健机构组织的岗位知识培训,经考核取得岗位资格证后,持证上岗。保育员离岗2年后若继续从事保育工作,需重新考核、发证。

(三)托儿所、幼儿园从事饮食工作的人员应当在妇幼保健机构接受有关儿童营养及食品卫生知识的专

业培训,持有岗位资格证才能工作。

第五章 实行“卫生保健合格”制度

第十条 为加强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我省对各级各类托儿所、幼儿园实行“卫生保健合格”制度,对评价合格的托儿所、幼儿园授予“卫生保健合格单位”。

第十一条 “卫生保健合格单位”由当地妇幼保健机构根据省卫生厅制定的《浙江省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合格标准》检查合格后,由卫生行政部门授予。有效期1年,到期后重新检查颁发。第十二条 开办托儿所的单位和个人,应接受县以上妇幼保健机构组织的“卫生保健合格”检查,经检查为“卫生保健合格单位”后,方可向有关部门申请登记。

第十三条 托儿所、幼儿园应贯彻保教结合的方针,认真做好卫生保健工作,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卫生

保健工作作为幼儿园等级评定的基本条件。

第十四条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合格”评价程序:

(一)托儿所、幼儿园依据省卫生厅制定的《浙江省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合格标准》进行自查后,上报本地妇幼保健机构,申请办理评价手续。

(二)县以上女3幼保健机构应当在收到申请书15日内,组织本地“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指导组”按《浙江省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合格标准》进行实地检查。

(三)检查合格者,由本地卫生行政部门授予“卫生保健合格单位”。对于不合格者,限期整改,并在限期内提出重新检查的要求。重新检查仍不合格的托儿所、幼儿园由卫生行政部门报托儿所、幼儿园的主管部门对主要领导和责任者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章 卫生保健统计

第十五条 严格执行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是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人员的法定职责。(一)凡托儿所、幼儿园工作人员,发现儿童传染病嫌疑均应向卫生保健人员报告,按规定及时填写统一规定的传染病报告卡,报本辖区的防疫部门及妇幼保健机构。本园所建立传染病登记本,并应及时将嫌

疑者转送医疗保健机构进一步确诊。

(三)一旦发生食物中毒,应立即将发病人数、主要症状报告卫生防疫部门及妇幼保健机构,发生食物中

毒应保留食物样品以便检验。

第十六条 严格执行各项安全制度,及时做好事故的 报告和登记。

第十七条 做好园所卫生保健常规登记统计工作,包括常见病、传染病登记、预防接种登记、事故登记、营养计算、体格发育评价、疾病矫治等。《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年报表》由省统一制定。托儿所、幼儿园在次年1月10日前上报本辖区妇幼保健机构,各市地妇幼保健机构于2月20日前报省儿

童保健院。

第七章 管理机构及职责

第十八条 县及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

第十九条 在同级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设立托幼卫生科,负责分管范围内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业务指导和卫生监测,并组织成立本地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指导组。

第二十条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指导组由卫生、教委、妇联、工会等部门的有关人员和托儿

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医师组成。其职责为:(一)定期开展活动,反映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二)交流、总结卫生保健工作经验;

(三)负责对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指导和检查。

第二十一条 托儿所、幼儿园领导中有专人分管卫生保健工作,卫生保健人员负责做好本园、所的卫

生保健工作。

第二十二条 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开展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业务指导与监测工作应当严格执行各项

收费标准。

第八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三条 对认真执行本办法,在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托儿所、幼儿园的主管单位应当给予表扬和奖励。

第二十四条 对违反国家有关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规定及本办法的托儿所、幼儿园,不得参与当年托儿所、幼儿园晋级和示范性托儿所、幼儿园的评定。第二十五条 对违反本办法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限期整顿、停止招生、停止办园的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小学附设学前班和单独设立的幼儿班(学前班)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省卫生厅负责解释。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1:保健室设备标准 一、一般设备:

桌椅、药品柜、.保健资料柜、流动水或代用流动水设施、诊察床、电冰箱

二、体重设备

体重计(杠杆式)、灯光视力箱、对数视力表、身高坐高计(供3岁以上儿童使用)、卧式身长计(供3岁以

下儿童使用)

三、消毒设备:

高压消毒锅、紫外线灯、常用消毒液

四、常规医疗用品:

常用医疗器械(针、镊子、剪刀、弯盘等)、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手电筒、压舌板、敷料、软皮尺

五、常用药品:

1、外用药

2、防治常见病的中西成药

附件2:浙江省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合格标准

一、行政管理与设施

1、园、所领导有专人分管卫生保健工作,’园、所卫生保健工作有计划、有措施、有总结。

2、根据儿童数配备卫生保健人员,卫生保健人员定期接受专业知识培训,取得岗位资格证书。

3、保育员、炊事员均经卫生保健、营养与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取得上岗证书。

4、园、所应设有保健室、隔离室(或隔离床)、盥洗室、厕所、厨房(农村幼儿不开伙食除外)、活动室及

户外活动场地,收养小婴儿的园所应设哺乳室。

二、生活制度

制定、执行科学的生活制度,合理安排一日生活作息时间。

三、膳食管理

1、有专人负责膳食管理,150人以上的园、所应成立儿童膳食管理委员会,实行伙食民主管理。

2、儿童伙食与成人伙食严格分开。

3、根据儿童营养需求制定膳食计划,定期编制食谱并记录,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膳食调查。

4、厨房设置与卫生状况符合《食品卫生法》及有关规章的要求。

5、炊事员、配乳员注意个人卫生,讲究饮食卫生,保持厨房清洁,遵守卫生消毒制度。

四、健康检查

l、儿童入园、所体检率达100%。定期体检,要求城市幼儿达到90%以上,农村儿童80%以上。

2、儿童健康档案建册率达100%。

3、工作人员入园、所体检率达100%,定期体检率要求达100%。

4、体检资料及时总结、归档。

五、卫生消毒隔离

1、园、所重视卫生消毒工作,定期接受消毒监测,卫生消毒监测达标率达到100%。

2、保健人员应掌握消毒隔离措施和预防方法,对保育员定期进行卫生宣教、业务指导。

3、园、所室内外优美整洁,有包干责任制和定期检查制度。

4、教室、寝室空气清新,定期消毒,并有记录。

5、厨房经常清洗,每日消毒,有防蝇设施。食具、餐巾等一餐一消毒。

6、厕所、便盆清洁、无臭味,定期消毒; 盥洗室按收托儿童数配置流水设备。

7、入园、所儿童严格实行日常生活用品专人专用制度,做到1人2巾1杯(全托1人2盆),每天消毒。

8、儿童及工作人员患传染病应立即隔离治疗,患者须待隔离期满,经医师证明完全痊愈后方可回园、所上班。对于患者接触过的/L童及工作人员,要进行医学检疫。检疫期间,不收新生,园、所内儿童不

混班、不串班。

六、疾病防治

1、做好预防接种工作,按年龄、季节,适时、全程、足量、规范地为儿童实施预防接种,各种预防接

种率达到95%以上。

2、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定并实施晨间检查及全日观察制度。

3、注重小儿常见病的防治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发病率。由于喂养不良造成的营养不良控制在2%以下。

4、做好体弱儿的专案管理,幼儿缺点矫治率达90%以上。

七、安全保护

1、环境、房屋、家具、用具、玩具、电器、取暖设备具有安全性。

2、药品及消毒药物有保健人员专人管理。

3、无烫伤、触电、溺水及造成严重后果的外伤事故发生。

4、不影响身体的外伤、每年发生率小于3%,有登记、处理、记录。

5、开展健康教育,运用多种形式宣传卫生知识。要加、强家园联系,定期召开家长会,争取家长的理

解支持,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

八、卫生保健统计

1、有卫生保健统计报告制度,按要求定期上报统计报表。

2、卫生保健各项统计资料档案齐全、完整、准确,有定期的分析总结报告。资料内容包括(1)、儿童健康档案;(2)、预防接种登记;(3)、传染病登记;(4)、膳食调查记录表;(5)、常见疾病登记;(6)、晨间检查及出勤登记;(7)、体弱儿管理记录表;(8)、缺点矫治记录表;(9)、事故登记;(10)、工作人员健康及健康状况登记;(11)、卫生保健工作年(季)报表累积;(12)、家园联系登记表。

第三篇:浙江省教育厅 浙江省物价局 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的通知

浙江省教育厅 浙江省物价局 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的通

浙教计[2006]124号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物价局、财政局,各高等学校:

为进一步加强教育收费管理,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根据《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2006年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教监〔2006〕6号)和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教育收费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教材〔2006〕2号)精神,经省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规范我省教育收费工作提出以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和收费行为

(一)2006年秋季入学开始全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全部免除学杂费。免除学杂费的办法按浙政办发〔2006〕66号文件执行。向学生收取的课本费是指经省教育厅审定的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中必须配备的学生用书、音像教材的费用,以及小学数学、科学、美术三门学科配套学具的费用。作业本费是指学生必备作业本的费用。各地价格、财政、教育部门应根据今年降价后的教材零售价格及学生必备作业本用量核定课本费和作业本费的具体标准。住宿必须坚持自愿原则,住宿费按弥补学生宿舍日常运行费用开支(含水电等),并充分考虑学生承受能力的原则,具体标准由市、县(市、区)价格主管部门会同财政、教育部门确定。

(二)加强代办服务收费管理。学校提供的代办服务必须坚持学生自愿和非营利原则,严禁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接受服务并收取费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可以提供与教学活动相关的春(秋)游活动、国防教育(军训)、爱国主义影剧、“困难班”等代办服务。根据省卫生厅、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农民健康体检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浙卫发〔2005〕296号),已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村中小学在校学生的体检按照学生预防性健康检查的要求执行,每年免费体检一次。城镇学校和农村中小学可以将未实行免费的体检列入代办服务范围。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代办服务实行“代办登记制”,学校应将代办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以书面形式征求学生家长意见,经学生家长签字同意后学校才能收费。具体管理办法由市、县(市、区)教育部门会同价格、财政部门制定。收取的费用实行“专户管理、单独核算、期末清帐、按实结算”,学期结束时学校应向学生出具费用收支清单。

(三)规范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各地要加强对办学体制改革工作的领导,全面停止审批新的改制学校和新的改制学校收费标准。公办学校改制以及公办学校举办的民办学校,必须符合“四独立”原则(即应当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具

备与公办学校相分离的校园和基本教学设施,实行独立的财务会计制度,独立招生,独立颁发学业证书),2006年秋季新学期开始未做到“四独立”的学校要停止招生。严禁举办“校中校”、“一校两制”和以改制为名乱收费。

(四)严格管理中小学课外办班行为。中小学校不得在教学计划之外,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教学辅导班并向学生收费。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不得举办各种收费的快慢班、尖子班、特长班、提高班、兴趣班、小班等。严禁学校在节假日期间进行各种办班活动。社区青少年教育机构利用社区力量和学校教育资源举办的课外培训班,必须符合社会力量办学规定的条件,必须坚持学生自愿参加,不得通过培训班上新课或补课。

二、认真执行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三限”政策

继续巩固和完善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的“三限”政策,高中择校生人数仍按省物价局、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关于完善和规范普通高中择校费等收费管理的通知》(浙价费〔2004〕139号)确定,即:招收择校生人数不得超过每所学校当年招收新生总人数20%的比例;2001年及以后利用银行贷款迁建、扩建竣工的学校,可区别存量和增量确定择校生比例,迁建、扩建竣工前的实际招生人数为存量,其择校生比例严格按不超过20%的比例执行;迁建、扩建竣工后新增的招生人数为增量,其择校生比例不得超过新增招生人数的40%,但存量和增量合并计算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30%,低于30%的不得提高。不得在择校生之外以非计划生、自费生、旁听生等其他任何名义招收学生。

三、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收费管理

(一)继续稳定普通高校学费和住宿费标准。为鼓励高中毕业生就读农业种养技术专业,从2006年秋季入学开始,就读省内本科院校农学类专业和高职(高专)农业种养技术专业的本省户籍学生免交学费(专业目录见附件),所需经费由省财政负担。

(二)明确高校退费政策。学生缴纳学费和住宿费后,如因退学、开除、休学、转学、出国等原因提前结束学业,高校应根据学生实际学习和住宿时间,按月计算应交学费和住宿费,多余部分要退还学生。实际学习和住宿时间的起始时点为开学日,截止时点为办理离校手续日,30天折算为1个月,不足30天的按1个月计算,一学年按10个月计算。实行学分制收费的高校,按该学年专业学费和学分学费之和计算。

(三)规范普通高校服务性收费和代办服务收费。服务性收费是高校利用学校资源为学生提供教学计划以外的服务而收取的费用,代办服务收费是学校为方便学生学习和生活,代为学生组织校外的服务而收取的代收代付性质的费用。学校开展服务和代办服务,必须坚持学生自愿、按成本补偿和非营利原则确定。服务

性收费具体项目和标准由学校制定后报省教育、价格、财政部门备案。代办服务收费按实际进价(付费)收取。学生公寓内床上用品、日用品和军训服等可由学生自由采购,不得强行统一购置。学校为学生首次办理的学生证、借书证、毕业证、就餐卡、校园一卡通等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时必须使用或应当取得的各类证、卡,不得收取任何费用,补办时可以按成本收取工本费。

(四)强化高校培训班收费管理。高校以学校或院(系、所、中心等)名义,按照自愿原则面向在校学生和社会人员提供各类培训服务时,可收取培训费。培训费具体标准由高校按照成本补偿和非营利的原则制定,并报省价格、财政、教育部门备案。高校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要求或接受委托承办的培训班,向培训对象收取培训费时,应严格按照《浙江省行政事业单位培训收费管理办法》(浙价费〔2006〕200号)执行。

四、加强中外合作办学的收费管理

合法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学校,可实行按成本收取学费的政策。具体收费标准,分别由省级或市级价格主管部门会同级教育、财政部门确定。

五、加强学校“收支两条线”管理

学校行政事业性收费应当由学校财务部门统一收取、管理和核算,并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收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学校财务隶属关系及时全额上缴财政专户,支出由财政部门按预算核拨。代办服务收费原则上也应由学校财务部门统一收取,不具备条件的高校,可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收取,但应由学校财务部门统一进行管理和核算,严禁高校财务部门之外的其他部门自立账户进行管理和核算。学校收取行政事业性收费时要按照财政隶属关系使用省财政厅印(监)制的浙江省学校教育收费票据,高校收取服务性收费时应使用相应的税务发票。

附件:2006年秋季实行免收学费农业种养技术专业代码和名称

二○○六年八月十日

第四篇:浙江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的决定范文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的决定

来源:党院办公室时间:2011-01-05 14:

52浙教法〔2010〕176号

改革创新是新时期的最突出特征,是实现教育事业科学和谐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结合贯彻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从我省教育改革和发展实际出发,现就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作出以下决定,请贯彻执行。

一、深化对教育改革的认识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教育以恢复高考制度为起点,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创办民办学校,兴建高教园区,壮大职业教育,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在全国率先普及了十五年基础教育,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近年来,通过推进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育评价机制改革,教育事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基础教育在全国继续保持领先,职业教育跃居全国前列,高等教育成为全国发展最快的省区。

(二)当前,浙江教育已进入“读好书”、全面建设现代化的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转变发展方式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富裕起来的人民群众对教育提出了新期盼。对照新要求新期盼,教育在育人模式、布局和结构、质量和水平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靠建设,更靠改革。深化改革,创新制度,是促进教育理念加快转变到科学和谐上来,教育工作重心加快转移到内涵为主上来,育人模式加快转换到面向全体学生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来,实现教育科学和谐发展的关键。

(三)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教育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矛盾多、难度大、压力重。必须进一步强化改革意识,增强改革勇气,振奋改革精神,自觉克服畏难、懈怠和自我满足情绪,以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聚精会神地谋划改革、扎扎实实地实施改革。动员全体教育工作者积极投身改革,使改革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使命和职责,成为广大教职工的积极要求。

(四)新阶段,教育改革要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省为目标,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育人质量为主要内容,着力解决各类严重妨碍教育发展、社会和群众反响强烈的问题,为全面加快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教育提供动力支持和制度保证。在实际推进中,要注重突出改革的系统性、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积极稳妥,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使各项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二、突出教育改革的重点

(五)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按照“减总量、调结构、优方法、改评价、创条件”的思路,优化普通高中课程设置,适当减少必修内容,增加学生学习选择性,实施高中课程多样性建设计划,将部分中职教育课程引入普通初高中。全面推进中职教育课程改

革,在全国率先建成适应中职教育需要、具有浙江特点的中职课程体系,积极推进中高职课程的衔接,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建立健全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机制,加强高校与企业行业的合作,增强学科专业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改革教学组织方式和评价方法,有计划地推进小班化教学,鼓励因材施教,实施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全面推广实施“轻负担高质量”课堂教学。加强各级各类教育的沟通衔接,建立大中小学之间人才培养沟通机制,建立不同类型学校之间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机制。探索应用型本科高校、高职院校、中职学校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促进中高职课程和教学的有效衔接。有计划地鼓励学生跨校互选辅修专业和课程。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在各级各类教育中贯穿创新意识、创新方法教育,鼓励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加快建立以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制,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

(六)深化考试招生改革。认真落实义务教育就近、免试入学政策,切实减少择校行为和解决择校收费问题。完善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中招生的重要依据,强化中考招生的素质教育导向。在坚持和完善统一高考招生制度的基础上,以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为导向,探索多样化的高考招生录取模式。逐步提高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高考招生中的影响和作用。扩大医卫、农业等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人才专业面向农村和基层的定向招生数量。扩大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的范围和比例,探索实施“校考+单考”、“注册入学”等新的自主招生模式。选择若干本科院校开展自主招生试点。先从职业教育入手,逐步拓宽外省籍务工人员子女在我省就读的升学通道。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努力增加学生和学校的相互选择权。逐步实行社会化高考报名办法。

(七)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完善以政府办学为主,民办、中外合作等多种办学形式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深化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完成各类“国有民办”学校和独立学院规范设置。积极鼓励支持民办教育规范发展。清理并纠正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政策,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制定和落实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开展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试点。依法落实民办学校招生和办学自主权。完善民办学校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健全并购重组和举办者变更退出机制。

(八)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简政放权,改进管理方式,减少对学校教育教学事务的直接干预,提高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监督管理、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坚持基础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发挥设区市统筹规划职业教育的作用。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坚持和完善公办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制度,依法制定和完善高校办学章程。完善中小学校校长负责、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参与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的制度。完善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理顺理事会或董事会与学校行政的关系,规范决策程序,健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对区域教育、学校、教师、学生评价体系和机制。

(九)深化教师制度改革。完善人事制度管理。严格教师准入制度,建立健全教师转岗、退出等机制。健全收入分配制度。推进对教师的分类指导和分类管理,健全教师绩效考核与工资分配相挂钩的机制。建立义务教育段教师在县域内有序合理流动制度,加强农村和薄弱学校、薄弱

学科的师资配备。全面建立和启动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和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切实增加教师对培训的选择权、增强培训机构参与培训的竞争性,努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

(十)继续扩大教育开放。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进一步拓展对外教育交流的渠道,丰富对外教育交流的层次和形式。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争取与境外知名高校合作创办2-3所高水平大学。推动我省高校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在机械工程、电子通讯、物流、土木工程、水产养殖、环境工程、能源技术、装备制造等领域开展多形式的中外合作。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制度和教学方法,加强我省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课程教材建设、教师素质和能力建设。引导高校加强国际化专业和课程建设,构建形式多样的来华留学生奖学金体系,不断提高我省高校留学生比例。积极参与和推动长三角区域教育合作与交流。

三、切实加强对深化教育改革的领导和保障

(十一)更新教育理念。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遵循“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按照“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实现协调、增强活力、强化服务”的基本要求,自觉践行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指导教育工作和教育发展。强化素质教育,突出学生的人格培养和创新创造能力培养,探索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十二)推进改革试点。根据国家和省里的要求,积极实施各项已定的改革试点。同时各地各学校要结合实际,多形式推进教育改革。各地各学校要科学制定改革方案,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

(十三)加强组织领导。省教育厅建立厅教育改革和开放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全省教育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类突出问题。各地教育局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鼓励各地各校结合实际开展改革试点。各级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各项改革试点的指导和组织,主动帮助协调解决各类重大问题。建立试点方案及成效阶段性评估制度。凡列为省级教育改革试点项目的实施方案要报省教育厅备案评估,列为国家教育改革试点项目的实施方案还要报国家教育改革领导小组备案。各地推动深化教育改革的进展和成效,作为全省教育科学和谐发展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十四)营造改革环境。加强学校、家长、社会联合育人体系建设,加强与新闻媒体的交流与沟通,加强教育部门政务公开和学校校务公开制度建设,多形式宣传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宣传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进展、新成效,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批评,大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教育、支持教育改革的良好环境。

第五篇:浙江省教育厅关于落实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计划的通知

浙江省教育厅

关于落实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计划的通知

浙教基„2007‟120号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保证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根据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对我省中小学教学计划作如下调整。

一、调整小学1—2年级体育课程及地方和学校课程周课时。体育课程由原每周3课时增至4课时,同时调整地方和学校课程课时,由原每周3课时减至2课时。

二、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开展集体体育活动;寄宿制学校要坚持每天出早操。

三、削减部分年级周总课时数,以确保没有体育课的教学日下午课后集体体育锻炼时间。将初中7—9年级和高三年级的“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周课时各减1课时,分别由原来的每周2、3、4、4课时减至1、2、3、3课时,周总课时数由原34课时减至33课时,周活动总量不变。调减的课时仅用于课后集体体育锻炼,不得用于其他学科的教学。

四、各地要高度重视体育时间落实工作,及时将教学计划调整的精神传达给学校及有关部门,帮助学校根据本校实际编制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各地应加强督查,并及时将各地执行情况和发现的有关问题向我厅基教处和体卫艺处反映。我厅将组织力量对此项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二○○七年七月十二日

下载浙江省教育厅 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通知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浙江省教育厅 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通知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