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606浙江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法制建设的若干意见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法制建设的若干意见 发文单位:浙江省教育厅
文号:浙教办[2006]125号
发布日期:2006-6-16
执行日期:2006-6-16
为全面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建设“法治浙江”的决定》和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有关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教育法制建设,结合我省教育工作实际,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对教育法制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明确我省教育法制建设的目标任务
1.加强教育法制建设是打造“法治浙江”的必然要求。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落实科教兴省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当前我省教育事业发展形势喜人,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要求更多地运用法治精神、法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予以调整、规范和解决。全省教育系统要全面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按照省委关于建设“法治浙江”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对教育法制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依法治教理念,为建设教育强省提供保障。
2.明确我省教育法制建设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十一五”期间,我省教育法制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法治浙江”和教育强省的目标要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注重制度创新,促进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率,不断提升教育法治化水平,为全省教育改革发展、创建和谐教育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进一步加强教育法制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是一个渐进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十一五”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教育行政部门法治意识明显增强,自觉做到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学校建立依法治校、规范办学和科学管理的工作机制,形成现代学校制度;开展“五五”普法教育,使依法治教理念体现在教育各个方面、贯彻于各个环节、落实到各项工作;教师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依法得到保障,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全省教育系统法治水平有明显提高。到2010年,国务院关于建设法 1
治政府的基本要求在全省教育系统得到全面落实。
二、大力推进教育立法工作,加强教育法制理论和实践研究
3.加强教育立法,努力构建地方教育法规体系。积极推进《浙江省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条例》、《浙江省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的修订工作,推动省民办教育促进条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办法等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的出台。加快杭州、宁波等较大市的教育立法工作。到2010年,努力形成较为完善、具有浙江特色的地方性教育法律规范体系。
4.加强教育法制的教学和研究,不断提高全省教育法制工作水平。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加强法学学科和专业建设,扶持重点学科,发展研究生教育,充分发挥浙江大学等高校作用,不断提高法学教育水平。高校和有关教科研机构要把教育法制理论研究作为重要内容,不断探索建设“法治浙江”、构建和谐教育的法治途径。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应有教育法制建设的相关研究课题或内容,省教育规划课题也要增加教育法制研究的立项比重。积极创造条件筹建浙江省教育法学会,构建教育法制研究和交流的平台。
三、进一步完善依法、科学和民主的决策机制
5.建立健全教育决策的专家咨询论证、公众参与、合法性评估等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受委托起草的法规、规章草案以及做出的涉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决策,应当事先组织专家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完善教育重大决策集体讨论的程序和制度。社会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事项,应当向社会公布,或者通过举行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
6.进一步完善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程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应当由法制工作机构提出法律审查意见。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收费等事项。规范性文件为实施法律、法规、规章做出的具体规定,不得增设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义务,不得限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报有关部门备案。
7.建立健全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定期对行政决定进行跟踪与反馈,对重大教育决策实行督查,并适时调整和完善有关决策。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实现决策权和决
策责任相统一。
四、认真实施“五五”普法教育,努力创新法制教育形式
8.全面启动教育系统的“五五”普法教育。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要求,各地各高校都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普法规划,建立“五五”普法工作领导机构,并落实具体的普法工作人员,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学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每年应当举办2次以上法制讲座。依托省、市两级教育行政干部培训基地,5年内对全省教育系统公务员进行一次轮训,增强公务员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逐步建立校长任职前的法律知识考试制度,未经法律知识考试或考试不合格者不得担任校长职务。以每年5月份的“浙江法治宣传月”为载体,集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9.抓住主渠道,拓展新途径,针对青少年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活动。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内容,编写系统性、阶梯式的精品教材,制作和编写一批适合青少年特点和需要的法制影视、动漫作品、辅导读物。要充分发挥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在法制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在相关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法制教育内容。大学法制教育要严格按照中宣部和教育部有关“两课”课程设置中开设法律课的规定开展。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宣传及相关的主题教育。多渠道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意识。积极开展育人规律研究,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模式。要利用基层法院少年法庭、少管所、戒毒所、监狱、劳教所、法律援助中心、青少年宫等社会资源,创建一批综合性、常设性、功能齐全的法制教育基地,优先并免费为青少年法制教育提供开放。
五、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教育行政执法能力
10.加快转变职能,进一步规范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责与行为。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职权法定、依法行政、有效监督、高效便民的要求,加快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率。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授权、依据法定程序组织实施教育行政管理工作。没有法律、法规授权,事业单位和企业不得行使教育行政管理职能;未经行政机关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进行委托,事业单位不得实施教育行政管理活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法进行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投入体制改
革,不得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
11.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作为当前改进教育行政执法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依据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和机构改革“三定”方案,依法梳理执法依据,明确执法职权。按照科学合理和高效便民的原则,将法定执法职权分解到具体的执法机构和执法岗位,确定不同机构、岗位执法人员的具体执法责任。完善行政执法考核机制,明确考核主体、内容、程序和奖惩办法,切实保证教育法律法规得以贯彻实施。
12.全面实施行政许可法,改革行政管理方式。根据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行政许可事项,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加强对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活动的监督,加强对下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实施行政许可的指导。进一步转变政府管理方式,改变主要运用行政手段实施教育行政管理的做法,综合运用法制、规划、评估、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教育进行宏观管理。充分运用间接管理、动态管理和事后监督的手段,切实加强教育管理。
13.加强教育行政执法的执行力。依法加强督导机构和督导员队伍建设,完善督导工作机制。依法加强对学校招生和收费工作的监督,查处和纠正办学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对民办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活动的指导监督力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维护受教育者、教师、校长和举办者的合法权益。
14.推行政务校务信息公开。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通过建立政务校务信息公开栏、门户网站等形式推行政务校务公开,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需要保密的事项外,都应实行信息公开。对公开的政务校务信息,公众有权查阅。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为公众查阅提供便利条件。
六、依法治校,保障学校、学生和教师的合法权益
15.依法加强和规范学校管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依法治校的原则和要求,指导学校完善章程,健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大力推行校务公开制度,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积极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继续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以点带面,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16.加大学生权益保护力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法完善学生学籍管理、学生申诉和权益保护制度。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
全学生与学校争议解决机制,规范学生申诉程序。依法督促和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建立完善学生申诉工作机构、工作机制,高校包括独立学院都要建立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要切实保证每一个学生申诉案件都能及时、依法得到处理。
17.完善教师管理与权益保护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依照《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的规定认定教师资格。推进学校依法评聘相应资格的教师,监督学校依法与教师签订的聘任合同得到切实履行。完善教师申诉规定,依法公正、公平解决教师与学校的争议,维护教师合法权益。严格教师管理,依法处理品质恶劣、严重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教师,坚决杜绝教师侵犯学生人身权的违法犯罪行为。
18.加强教育法律救济和监督。严格落实《行政复议法》,依法明确教育行政复议的范围,规范行政复议程序,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必须依法受理。加强复议机构和队伍建设,依法履行行政复议职责的市级教育行政部门从事行政复议工作的专兼职人员不少于2人。对违反《行政复议法》规定的行为,特别是不执行行政复议决定的被申请复议主体,要采取适当方式进行通报批评;影响恶劣的,要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要完善和规范层级监督机制。自觉接受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进一步完善群众举报、新闻曝光案件追查等制度,对反映的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及时调查、核实,并依法予以处理。
19.妥善处理各类教育突发事件,严格执行《信访条例》。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协调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校园安全的法律及规定。建立学校管理过程中的社会稳定预警机制,及时排查、发现和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健全学生安全、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理机制和报告制度,建立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工作预案,增强预防和妥善处理事故的能力。严格落实《信访条例》,坚持慎重、依法的原则,及时处理信访案件。
七、进一步加强对教育法制工作的领导,营造教育法制建设良好环境
20.建立法制建设领导小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建立依法行政、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解决教育法制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和突出问题。主要负责人要依法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切实加强对法制建设的领导。要把依法行政、依法治校业绩,作为领导干部任期和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教育法制建设年度统计报告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每年要向省教育厅报告依法行
政、依法治校情况。
21.加强教育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教育法制工作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的配备,更好地为教育法制建设服务。条件具备的应设立专门的法制工作机构,暂不具备条件的要明确具体负责这项工作的部门,配备法律专业人员负责教育法制工作。法制工作机构负责人应当列席有关会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应单独或联合聘请法律顾问,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建立省教育法律顾问团,为教育系统搭建法律服务平台。
22.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教育法制建设的良好氛围。中小学校都要聘请兼职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或法律顾问,协助学校开展法制教育和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并为学校日常管理工作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要加强沟通,积极寻求公安、消防、交通、城建、工商等相关部门的协助和支持。要加强宣传,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法制建设,共同营造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良好环境。
浙江省教育厅
2006年6月16日
第二篇:浙江省教育厅
浙江省教育厅
浙江省人民政府纠风办
浙江省监察厅浙江省物价局 文件 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审计厅浙江省新闻出版局
浙教计[2007]72号 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2007年规范教育 收费、进一步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纠风办、监察局、物价局、财政局、审计局、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省级有关部门,各高等学校:
为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行为,深入治理教育乱收费,现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2007年规范教育收费、进一步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 实施意见》转发给你们。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贯彻意见,请一
并执行:
一、明确义务教育收费项目,严格执行收费标准。
(一)从2007年春季学期开始,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后,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只能按规定标准收取课本费、作业本费、寄宿生住宿费。
(二)按照国家规定,从2009年春季开始全部取消住宿费,在两年过渡期内仍保留住宿费项目。各地要重点对利用社会力量、银行贷款等非财政性资金投资建设的学生宿舍,通过政府回购等办法,妥善处理利益关系,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三)对按规定接受资助的低保家庭子女、福利机构监护的未成年人、革命烈士子女、五保供养的未成年人和残疾学生,不再收取课本费、作业本费和住宿费;对低收入家庭子女和少数民族学生,不再收取课本费和作业本费;对因病、因灾造成临时困难的家庭子女,其减免项目和标准由市、县政府决定。
(四)从2007年春季学期开始,除上述规定收费项目以外,学校一律不得收取春(秋)游活动费、国防教育(军训)费、爱国主义影剧费、困难班费、教辅材料费、学具费、校服费、保险费、体检防疫费等代办收费和存车费、热(蒸)饭费、饮水费等服务性收费,相应的合理支出纳入公用经费开支范围。
二、规范招生和办学行为,严禁乱收费情况发生。
(一)继续做好改制学校的清理整顿工作。全面停止审批新的改制学校。对已改制的公办学校以及公办学校举办的民办学校,必须按
照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具备与公办学校相分离的校园和基本教学设施、实行独立的财会制度、独立招生和颁发学业证书的“四独立”要求加紧清理,争取在2008年内完成清理规范工作。对未达到“四独立”要求的改制学校,2007年秋季起停止招生。严禁借“校中校”、“校中班”、“一校两制”等名义乱收费。
(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举办向学生收费的各种提高班、补习班、竞赛班等,所有规定的教学内容必须纳入正常课堂教学之中。从2007年秋季开始,学校不得为社会机构或个人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举办的各类培训班提供场地、组织生源,严禁在职教师参与办班教学和管理。
(三)对因病等原因导致学习困难的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教师应及时单独为其补课,但不得收费。对放学后继续留在学校的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为方便家长,学校有责任、有义务免费派专门教师进行管理,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安排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补课、放学后管理学生等工作可计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的工作量,计入教师绩效工资。
(四)进一步完善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三限”政策。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三限”政策继续按省教育厅、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的通知》(浙教计[2006]124号)规定执行。规范择校费收取行为和收费标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学校按规定收取择校费后,不得再向学生收取学费”的规定。从2007年秋季起,改变原择校费(扣除每学期缴纳的学费)一次性收取和另再按学期收取的做法,对择校费统一实行一次性收取。择校费标准要按生均教育成本,并考虑地区间适当平衡严格控制,各地原一次性收取的择校费高于3万元的,应按不高于原一次性收取标准执行;原一次性收取部分低于3万元的,合并后一次性收取的择校费标准最高不得超过3万元,并不得超过原择校费合并计算的标准。学生中途发生退学、转学等情况,按剩余学期退还给学生。有条件的地区要逐步降低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的比例和收费标准,直至全部取消。
(五)实施高等学校招生“阳光工程”,未经省教育厅审核,省内各类高校一律不得擅自对外公布招生章程。继续稳定高校学费和住宿费标准,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提高或变相提高标准。加强高校服务性收费和代办服务收费的管理。民办高校学费等必须由学校收取,并纳入学校财务统一管理。独立学院收费使用财政部门印制的收费票据,收费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三、规范教育收费审批,严禁违规出台收费项目和标准。
(一)收费项目未经国务院或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以及省政府或省财政、价格、教育部门联合批准,各地不得擅自设立,各地越权审批的收费项目一律废止。
(二)关于收费标准,义务教育阶段减免学杂费后,住宿费标准按弥补学生宿舍日常运行费用开支,充分考虑学生承受能力原则,由市、县(市、区)价格部门会同财政、教育部门确定;普通高中的学费、住宿费标准由各设区市教育、价格、财政部门提出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批后执行,并报省备案;高等学校学费、住宿费标准由省
教育、价格、财政部门提出意见,报省人民政府同意后执行。
四、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教育乱收费案件。
(一)继续推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从2007年开始,建立学校收费使用情况定期公示制度。在各级各类学校建立教育收费电子实时监督系统。全面开展“价格服务进校园”活动,不断完善价格服务内容,创新价格服务方式。
(二)继续深入开展创建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活动。各地要按照《浙江省开展创建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市、区)活动实施办法(试行)》的要求,扩大工作面,严把质量关,稳步推进开展创建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活动。
(三)建立收费资金审计制度。各地有关部门和学校要健全财务制度,加强对收费资金的管理。从2007年开始,要建立对学校收费收入及使用情况的经常性审计及审计公告制度。
(四)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各地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向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宣传教育收费的政策、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部署、规范收费的正面典型和违法违纪的典型案件,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五)严肃查处教育乱收费。要严肃纪律,对涉及教育乱收费的案件,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并按照省纪委、省监察厅、省教育厅《关于教育乱收费责任追究办法(试行)》追究有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
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人民政府纠风办浙江省监察厅
浙江省物价局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审计厅
浙江省新闻出版局
二七年六月十三日
主题词:教育 收费 规范 通知
宁波市教育局办公室2007年6月26日印发
第三篇:浙江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的决定范文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的决定
来源:党院办公室时间:2011-01-05 14:
52浙教法〔2010〕176号
改革创新是新时期的最突出特征,是实现教育事业科学和谐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结合贯彻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从我省教育改革和发展实际出发,现就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作出以下决定,请贯彻执行。
一、深化对教育改革的认识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教育以恢复高考制度为起点,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创办民办学校,兴建高教园区,壮大职业教育,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在全国率先普及了十五年基础教育,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近年来,通过推进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育评价机制改革,教育事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基础教育在全国继续保持领先,职业教育跃居全国前列,高等教育成为全国发展最快的省区。
(二)当前,浙江教育已进入“读好书”、全面建设现代化的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转变发展方式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富裕起来的人民群众对教育提出了新期盼。对照新要求新期盼,教育在育人模式、布局和结构、质量和水平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靠建设,更靠改革。深化改革,创新制度,是促进教育理念加快转变到科学和谐上来,教育工作重心加快转移到内涵为主上来,育人模式加快转换到面向全体学生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来,实现教育科学和谐发展的关键。
(三)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教育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矛盾多、难度大、压力重。必须进一步强化改革意识,增强改革勇气,振奋改革精神,自觉克服畏难、懈怠和自我满足情绪,以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聚精会神地谋划改革、扎扎实实地实施改革。动员全体教育工作者积极投身改革,使改革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使命和职责,成为广大教职工的积极要求。
(四)新阶段,教育改革要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省为目标,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育人质量为主要内容,着力解决各类严重妨碍教育发展、社会和群众反响强烈的问题,为全面加快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教育提供动力支持和制度保证。在实际推进中,要注重突出改革的系统性、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积极稳妥,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使各项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二、突出教育改革的重点
(五)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按照“减总量、调结构、优方法、改评价、创条件”的思路,优化普通高中课程设置,适当减少必修内容,增加学生学习选择性,实施高中课程多样性建设计划,将部分中职教育课程引入普通初高中。全面推进中职教育课程改
革,在全国率先建成适应中职教育需要、具有浙江特点的中职课程体系,积极推进中高职课程的衔接,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建立健全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机制,加强高校与企业行业的合作,增强学科专业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改革教学组织方式和评价方法,有计划地推进小班化教学,鼓励因材施教,实施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全面推广实施“轻负担高质量”课堂教学。加强各级各类教育的沟通衔接,建立大中小学之间人才培养沟通机制,建立不同类型学校之间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机制。探索应用型本科高校、高职院校、中职学校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促进中高职课程和教学的有效衔接。有计划地鼓励学生跨校互选辅修专业和课程。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在各级各类教育中贯穿创新意识、创新方法教育,鼓励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加快建立以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制,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
(六)深化考试招生改革。认真落实义务教育就近、免试入学政策,切实减少择校行为和解决择校收费问题。完善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中招生的重要依据,强化中考招生的素质教育导向。在坚持和完善统一高考招生制度的基础上,以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为导向,探索多样化的高考招生录取模式。逐步提高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高考招生中的影响和作用。扩大医卫、农业等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人才专业面向农村和基层的定向招生数量。扩大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的范围和比例,探索实施“校考+单考”、“注册入学”等新的自主招生模式。选择若干本科院校开展自主招生试点。先从职业教育入手,逐步拓宽外省籍务工人员子女在我省就读的升学通道。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努力增加学生和学校的相互选择权。逐步实行社会化高考报名办法。
(七)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完善以政府办学为主,民办、中外合作等多种办学形式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深化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完成各类“国有民办”学校和独立学院规范设置。积极鼓励支持民办教育规范发展。清理并纠正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政策,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制定和落实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开展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试点。依法落实民办学校招生和办学自主权。完善民办学校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健全并购重组和举办者变更退出机制。
(八)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简政放权,改进管理方式,减少对学校教育教学事务的直接干预,提高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监督管理、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坚持基础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发挥设区市统筹规划职业教育的作用。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坚持和完善公办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制度,依法制定和完善高校办学章程。完善中小学校校长负责、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参与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的制度。完善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理顺理事会或董事会与学校行政的关系,规范决策程序,健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对区域教育、学校、教师、学生评价体系和机制。
(九)深化教师制度改革。完善人事制度管理。严格教师准入制度,建立健全教师转岗、退出等机制。健全收入分配制度。推进对教师的分类指导和分类管理,健全教师绩效考核与工资分配相挂钩的机制。建立义务教育段教师在县域内有序合理流动制度,加强农村和薄弱学校、薄弱
学科的师资配备。全面建立和启动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和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切实增加教师对培训的选择权、增强培训机构参与培训的竞争性,努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
(十)继续扩大教育开放。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进一步拓展对外教育交流的渠道,丰富对外教育交流的层次和形式。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争取与境外知名高校合作创办2-3所高水平大学。推动我省高校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在机械工程、电子通讯、物流、土木工程、水产养殖、环境工程、能源技术、装备制造等领域开展多形式的中外合作。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制度和教学方法,加强我省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课程教材建设、教师素质和能力建设。引导高校加强国际化专业和课程建设,构建形式多样的来华留学生奖学金体系,不断提高我省高校留学生比例。积极参与和推动长三角区域教育合作与交流。
三、切实加强对深化教育改革的领导和保障
(十一)更新教育理念。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遵循“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按照“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实现协调、增强活力、强化服务”的基本要求,自觉践行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指导教育工作和教育发展。强化素质教育,突出学生的人格培养和创新创造能力培养,探索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十二)推进改革试点。根据国家和省里的要求,积极实施各项已定的改革试点。同时各地各学校要结合实际,多形式推进教育改革。各地各学校要科学制定改革方案,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
(十三)加强组织领导。省教育厅建立厅教育改革和开放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全省教育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类突出问题。各地教育局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鼓励各地各校结合实际开展改革试点。各级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各项改革试点的指导和组织,主动帮助协调解决各类重大问题。建立试点方案及成效阶段性评估制度。凡列为省级教育改革试点项目的实施方案要报省教育厅备案评估,列为国家教育改革试点项目的实施方案还要报国家教育改革领导小组备案。各地推动深化教育改革的进展和成效,作为全省教育科学和谐发展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十四)营造改革环境。加强学校、家长、社会联合育人体系建设,加强与新闻媒体的交流与沟通,加强教育部门政务公开和学校校务公开制度建设,多形式宣传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宣传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进展、新成效,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批评,大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教育、支持教育改革的良好环境。
第四篇:组 - 浙江省教育厅
附件:
全省第八届教师自制多媒体教育软件评比活动获奖名单
小学组
At the Zoo 毕加索作品欣赏 卖火柴的小女孩 荷花 妈妈的帐单 会变的线条 中华剪纸
小学生语文学习助手 雨点儿
数学王国之行(积件)音乐铃自动控制系统 通用学科组题练习系统 摄影的艺术 五方连
信息技术之画图 跟我学拼音 数学乐园 太阳与地球
小学数学四则运算练习与测试软件柳树醒了
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 荷花 圆明园 10的认识 时分的认识 We love animals
二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We love animals 古诗词鉴赏 古诗欣赏 桂林山水 蜗牛 海底世界 瑞雪
一等奖
潘洪波 张海伟 许新龙 林剑辉
沈鑫周毅 周朝峰 罗芳丽 赵白
二等奖 庞春华夏法慧 胡微亚 李昌华 朱锋 郤云江
陈慧芬金玲娟陈飞英陈奇斌 杨竹蓉 钱国兵 朱其军 朱银胡 王郁聪 吴小庆 余凌云 陈伟星裘肖龙陈飞跃 计国平袁娟娟
程军星李静 杨薇 陈颖 朱兆远 潘寿昌 林江
俞佳丁屏 郑敏芬陆琼英
金华市婺城区环城小学 舟山南海实验学校 海宁市南苑小学
温州市龙湾区永中镇第一小学绍兴市鲁迅小学 宁波市北仑区蔚斗小学 金华市婺城区乾西小学 绍兴市越城区蕺山小学
天台县实验小学
宁波市钟公庙街道中心小学 普陀区沈家门小学 上虞市沥海镇小学
杭州市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 金美红 临海市哲商小学 台州市实验小学 缙云县紫薇小学 新昌县城西小学 湖州市爱山小学 绍兴县马鞍镇滨海小学 苍南县仙居中心校
温州市龙湾区永兴镇第一小学龙游县西门小学 龙游县西门小学 上虞市谢塘镇小学 天台县平桥小学 嘉善惠民镇中心小学 杭州市长寿桥小学 台州市实验小学 松阳县叶村小学 湖州市聋哑学校 台州市路桥区峰江小学 玉环县清港小学 临海市白水洋中心校 嘉兴市秀城区三水湾小学 舟山市定海区小沙中心小学3-
马说 弹性碰撞 亲近色彩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系统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蚯蚓 丝路明珠 生态系统的结构
信息技术多媒体自学课件 中国结艺
“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大业 视频案例
七年级数学素材积件 自由落体运动
原子核式结构的发现原子核 波的干涉
利用资源管理的利器 常见的天气系统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
省二级模拟练习软件之选择与判断元素周期表 果蝇的连锁和转换 截一个几何体 中国民歌欣赏
网络英语分层自学--资源和方法 元素周期表 海纳百川 磁感线 透镜及其应用 氢气的性质和用途 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 欧姆定律 汽油机工作原理 左岸。时尚 故宫博物院
中学信息技术Excel练习系统 追求高雅生活 将进酒 大气运动 环境保护 甲烷 光的传播
张维通 应筱艳 金济彬
顾熙杰吴红亚 桂皎 魏东升 何彬 翁廷军 余泽星 陈慧君 康利伟
潘建德陈华吴燕君 周湖喜
周爱飞於红 张梦安 夏红军 盛益 潘建华
李明郑钰 崔彪 何明军 张雷明 杨华景 郭蓉 胡奇美 姚宗演 谷斌 周有志 徐晓阳 叶雪君 李海亚 熊治国 俞浙普 刘忠记
罗刚勤王丽娥 车海东 姜志青
潘根伟周杰 闻亚权 温敏芳 何海 吴希平
泰顺县第七中学 杭州市采荷中学 玉环县楚门中学 象山县丹城中学 杭州东方中学 东阳市巍山镇中学 开化县第二中学 义乌市第三中学 淳安县安阳初级中学 宁波市镇海区古塘中学 舟山中学 范新泉 上虞市滨江中学 嘉兴一中实验学校 青田中学
青田县船寮高级中学 湖州市吴兴高级中学 绍兴县华舍实验学校 宁波市慈湖中学 磐安县第二中学 桐庐县深澳初级中学 宁波市镇海区中兴中学 舟山市定海一中 舟山市普陀区普陀中学 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中学衢州市第一中学 温州第二十二中学 洞头县第二中学 湖州市第四中学 龙泉市第一中学 丽水市实验学校 丽水市莲都区天宁中学 台州初级中学 武义县下杨中学
舟山市普陀区台门初级中学宁波市镇海区古塘中学 绍兴市聋哑学校 绍兴市高级中学 金华市金东区东孝初中 德清县千秋外国语学校 海宁市高级中学 衢州市第二中学 嘉善中学 湖州市第五中学
《格尔尼卡》教学设计专题 毕加索 中心对称图形 示波器 三国鼎立 火山和地震专集
中国民间美术与非物质文化保护 各地民居 标志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初中体育 健美操基本知识
课例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10的认识 有趣的动物 四色问题
分数、百分数的应用 月亮的心愿 五月端阳 四个太阳
组合图形—数学欣赏
成职教组
中餐摆台 空间模型构建 截交线 电磁感应 万用表的使用 纸型剪开变化法 跨栏 掩体配合 简码的输入 篮球快攻 新航路的开辟
孟勇 谢法标 郑飞海 赵永军 李金华 吕慧卿 张俊杰 吴巧仙
梁军方徐丹 邵慧芳 王志胜 张云萍
一等奖 章宏艳 管勤
二等奖 陈邦业 陈颖 郑家卫 朱希萍
三等奖 羊英君 王静亚 梅芳 戴小军
一等奖
罗敏杰陈兰兰徐峰姜松 屠关强 邓德成二等奖 吴关兴 蔡惠英
余永乐陈安 刘胜峰
邢夏茹刘海燕
龚勤勇宋荣罡陈雪英俞晓挺
温州市第二中学 温岭市新河镇中
舟山市普陀区台门初级中学 金市金东区艾青中学 龙泉市育才中学 丽水市实验学校 温岭市箬横中学 义乌市宾王中学 黄岩店头中学 湖州市第十二中学 龙游县模环初中 湖州中学
三门县实验小学 湖州市文苑小学 舟山市海山小学 杭州市长江实验小学 杭州市胜利小学 台州市临海小学 缙云县紫薇小学
宁波市鄞州区宋诏桥小学 衢州市柯城区新世纪学校 温州市实验小学
张冠山 湖州交通学校 上虞市职业中专 浙江电子工程学校 宁波市职教中心学校
杭州市闲林中等职业业学校 东阳市技校 义乌市城镇职校 湖州交通学校 临海市中职校 余永乐 义乌市城镇职校 义乌市城镇职校-5-
彩色摄影原理
齿轮传动的类型和应用特点 汽车的启动和点火 截交线 组合体 光系列 雨霖铃
基本几何体投影 植物的向性运动 二极管的开关应用 交际与交际技巧 棱锥
冒泡排序教学 Canada
普通话考试指导 国际贸易实务 北美洲
组织形象的塑造 Photoshop水珠制作 对数函数图象及性质 翻折问题 电磁感应定律
水粉静物画的作画步骤 二氧化硫
晶体二极管整流电路 再别康桥平抛运动 光的全反射 三相异步电机原理 笑
太阳系行星 金属材料
提醒幸福教学设计包
接触器控制电动机星三角降压起动主电路安装 曲柄存在条件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卤素的化学性质 静电学基础
陈立 卢敏
张涵铃金茫 沈连水 宋俊勇 祝水根 邱华春
三等奖 周达飞 刘秋生 叶爱芬 胡日 吴建东 吴丹 黄晓蕾 夏海根 鲁丹萍
张文彬梁丹霞 金湘君 朱耕深周海 刘石洋 虞国芳 卓红平陈小龙 陈窈 殳翼骐 宋涛 张瑛 姚志恩 吴岚岚
高启明张雷 华斌 戴智敏 沈卫星 周国军 潘小玲 陈晓浩 赵建龙
兰溪市职业中专金华市实验中学 义乌国际商贸学校 绍兴市职教中心 新昌县拔茅职业中学 江山市职业中专 江山市职业中专 江山市职业中专 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 鄞州职高
瑞安第二职业高中 瑞安市职业中专 温州市职业中专 温州市职业中专 杭州市人民职业学校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温岭市太平高级职业中学 玉环县中等职校 临海市中职校 庆元职高 义乌市城镇职校 东阳市李宅技校 东阳市技校 东阳市李宅技校 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 浙江信息工程学校 浙江信息工程学校 浙江信息工程学校 浙江信息工程学校 湖州交通学校 湖州交通学校 安吉县职教中心 绍兴市职教中心 绍兴县工业学校 浙江电子工程学校 嵊州市上东中学 新昌县职业技术学校 诸暨市轻工技校
第五篇:辽宁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
辽宁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
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
辽教发[2012]2号
各市教育局,省属有关院校,厅直有关单位和学校: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教育规划纲要及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我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和教师队伍管理,促进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工作制度化、常规化,塑造新时期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省教育厅决定从2012年起,围绕全省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确定工作主题,在全省深入开展为期三年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是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承担者。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我省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民族的未来和社会的发展。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全省中小学教师的师德师风水平,对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十一五”期间,我省师德师风建设成效显著,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涌现出了一批先进个人和模范典型,赢得了社会的赞誉。但同时也必须看到,面对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对教师素质和教书育人能力的更高期待,我省的师德师风建设还存在一些不适应发展和相对薄弱的环节,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水平和全面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亟待进一步改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是我省基础教育战线面临的首要任务之一。
二、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为重点,力行师德师风规范,强化师德师风教育,优化制度环境。通过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使广大教师进一步树立远大理想,培养敬业奉献精神,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手段,不断增强教书育人的能力。使广大教师依法执教、规范从教、优质施教、文明执教,解决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创新,形成长效机制,不断增强广大教师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队伍。
三、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主要任务 1.强化师德师风教育,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小学校要认真组织广大教师重点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辽宁省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规范(试行)》等规范性文件。要建立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制度,各有关院校和教师培训机构应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列为教师培养和职后培训的重要内容,把师德师风教育作为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和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首要任务。要创新师德师风教育内容和方式,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术规范教育。通过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提高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引导广大教师正确理解、充分认识师德规范的基本要求,进一步明确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努力成为师德高尚、知行统一、忠于党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的楷模。
2.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院校要积极探索建立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长效机制。要建立健全师德师风考核制度,不断完善考核要素,加强对区域内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考核。要构建科学有效的监督评估体系,不断改革和创新评价办法,把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对学校检查、评估和奖惩的重要指标。要不断完善师德师风建设监督机制,建立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四位一体”的师德师风建设监督网络,公开师德师风举报电话,设立师德师风举报信箱,将师德考核作为教师绩效考核合格的必备的基本要求,要把师德师风表现作为教师考核、岗位聘任、职务晋升、培养培训、表彰奖励、绩效工资分配等的重要依据。
3.积极创设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载体,营造教师爱岗敬业的良好氛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院校要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寓于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不断丰富活动载体。通过师德师风大讲堂、论坛、报告会、演讲比赛、工作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培育、树立、宣传、推广先进典型,大力褒奖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和先进事迹,充分发挥先进典型人物的激励、导向和示范作用。
4.开展师德师风评议工作,塑造新时期人民教师良好形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小学校要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辽宁省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规范(试行)》对中小学教师的基本要求,深入开展师德师风评议工作,切实解决师德师风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当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小学校要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认真分析、查找原因,研究解决办法和措施。要通过加强监督和管理,规范教师教学职责,加强对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考核,要求教师备好每一份教案、上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杜绝教师从事有偿补课、有偿托管。
5.关心爱护教师,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要将师德师风建设与依法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有机结合,重视教师、关爱教师,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小学校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依法保障教师教育工作经费投入,保障教师待遇,尤其要关注和保障农村教师的切身利益。要关心教师疾苦,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增强教师从教的光荣感、神圣感、责任感,克服教师职业倦怠现象,进一步激发和保护广大教师投身教育改革创新、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
四、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主题与步骤 2012—2014年,全省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将分别按照“规范行为、依法执教”、“爱岗敬业、优质施教”、“爱生奉献、幸福从教”主题确定工作内容,开展系列活动,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师德师风水平。要求广大教师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规范职业行为,杜绝违背师德的行为;要刻苦钻研教育教学业务,树立教学为尚、教学为先的观念,努力形成出色的教学效果和独特的教学艺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要增强爱护学生的情感与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关爱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小学校,尊重教师和教师的首创精神,努力创造条件,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充分发挥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增强广大教师从教的职业自豪感和幸福感。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要分按照宣传动员、对照检查、建章立制和总结深化四个阶段有序推进各项具体工作。一是宣传动员阶段。各地和各院校要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分层面组织召开动员会,进行全面部署落实。二是对照检查阶段。各地和各院校要按照教师自查对照、征求意见、民主评议和学校自查四个环节开展评议工作,全面系统梳理存在问题,明确努力方向、总体思路和主要举措。三是建章立制阶段。各地和各院校要根据对照检查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四是总结深化阶段。各地和各院校要对活动进行认真总结,交流、推广行之有效的活动经验,发现、树立一批先进典型,不断把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引向深入。省教育厅将在各地和各院校对照检查、总结深化的基础上,不定期组织力量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并开展总结、表彰活动。
五、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有关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开展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是省教育厅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推出的重要举措,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常规工作、作为事关教育工作全局的中心工作,长抓不懈。要充分发挥监察、督导以及社会组织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中的作用,努力做到上下协调一致,部门分工负责,共同推进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2.营造舆论氛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院校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广泛宣传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和师德高尚教师的先进事迹,充分展示新时期人民教师的精神风貌,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3.加强监督检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院校要把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同教育教学工作中心任务结合起来,把解决教师职业道德问题与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问题结合起来,通过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来体现建设工作的成果。同时,要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与教育系统的行风建设结合起来,认真解决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提高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〇一二年一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