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汇报规范语言文字 提升学校品味
规范语言文字 提升学校品味
——北京路学校创建“昆明市语言文字示范校”汇报材料
盘龙区北京路小学建校于1964年,前身是盘龙区环城第二小学,2005年1月更名为盘龙区北京路小学。2009年分别完成与昆纺子弟小学、钟灵小学的合并。现有教学班24个,在校学生1323人。教职员工57人。其中专科以上的占98.3%,其中本科学历79%。小学高级教师36人,占63.2%;中共党员21人,占教师总数的36.9%;区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12人,现有3位老师正在参评区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校级骨干教师9人,占教师人数42.1%。50岁以下教师普通话测试均获二级以上证书。
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环境优美、校风优良、教学优质”的办学方向,“坚持育人为本,提高质量,全面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学校各项工作均显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民族教育、航空航模、围棋是学校的办学特色,在昆明市中小学中属领先水平,学校航模队在国家级、市级比赛中多次获优秀组织奖,学生多人次在各类比赛中获一、二、三名。
学校曾评为“全省文明交通示范学校”自2012年以来学校被评为先后“云南省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学校”、“云南省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示范单位”、“昆明市我身边的好学校”、“昆明市少先队鼓号队A级达标学校”。2012、2013学年,我校在“第六届、第七届云南省青少年学艺大赛”中两次获优秀组织奖,41名教师获得优秀指导一、二等奖,693名学生在比赛中获金、银、铜奖,其中224人次在书法、写作类竞比赛中获奖。自2012我校提出了“定位一个全新高度——教育现代化,积极建设一种全新的尺度——教育生态化,探索一类全新的宽度——视野国际化”的发展目标。学校在创建现代教育示范学校过程中,遵循现代教育理念,实施现代教育管理,建设现代学校。
多年来,我校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把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工作当作一项常规工作来抓。通过建章立制、责任落实、活动深化、环境熏陶等措施,把推广普通话和规范用语用字工作有机地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有力地促进了师生语言文字素养的提高,在开展语言文字工作方面特色鲜明,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的工作收到良效。为进一步提升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整体水平,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特申报昆明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现将我校的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一、健全机构 完善管理
我校历来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把它作为提高广大师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内容,将语言文字工作落实在学校各个部门、各条站线工作之中,形成了语言文字工作网络。每学期召开语言文字专门会议,认真学习上级有关语言文字工作文件精神,专项研究布置工作任务,卓有成效地实施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学校通过教师大会等各种会议和升旗仪式等集会活动进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宣传和发动,增强了全校教职工搞好语言文字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为全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我校依据有关语言文字工作的政策,将普及普通话和规范用字工作的目标设定为以下四项。(1)教师普通话水平基本达到二级乙等以上。
(2)高年级学生能讲一口比较标准和流利的普通话;基本掌握2500个常用汉字,能辨别比较明显的繁体字和错别字等。
(3)普通话成为学校的校园语言。即师生在教学中100%使用普通话,师生在教学、会议、宣传和其他集体活动中100%使用普通话。教师、服务人员之间交流100%使用普通话。
(4)规范字成为学校的基本用字。即教材(含备课、教学辅助读物)用字,教学、教育、公务和校园环境用字使用规范汉字。如在书法教学中确需使用繁体字的,须注明规范字。
学校将这四个目标纳入学校中长期和学期工作计划,语言文字工作小组负责进行监督、监测及督促整改。为保障我校此项工作落到实处,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定期进行检查和总结;教师的聘任条件、年终考核方案、评优晋级细则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均有语言文字方面的具体要求;与此同时,学校在组织各类活动时,均涉及到了语言文字方面的要求,又通过自查、抽查、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进行检查,使语言文字工作落到了实处。
二、狠抓常规 求真务实
语言文字工作常态化是我校创建工作的一大特色。学校把推广普通话和规范用语用字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纳入学校常规工作,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一)落实课堂主渠道,抓实语言文字教学工作。
首先,明确相应的课程标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 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因此,要实现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这一重要目标,语文课堂教学必然是主渠道。只有抓好教学工作,才能将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落到实处。
其次,开足开齐课程。我校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课时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在教学上的落实提供内容和时间上的保证。例如:自本学期起,我校积极响应国家教委的相关要求,在课程设制中增设了书法课。
再次,将教学质量纳入教师绩效考核、评优评先。学校有教育教学质量考核评比制度,教师日常的课堂教学、备课、作业批改等常规教学工作及期末的质量检测都纳入到教师的绩效考核中,以确保教学工作的质量。以语文学科为例,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考核教师讲课是否使用普通话,普通话发音是否标准,教师板书用字是否规范、正确;学生作业中的错别字是否得到纠正;教师教案书写是否有错别字及不规范字等。检查结果作为教师教学工作考核的依据。
(二)提高教师语言文字素养 1.普通话培训,提升教师素质。
2012年2月,利用假期,学校组织50岁以下教师进行普通话培训。全体教师认真对待这次考试,在测试卷上注上拼音,并且还集体校对朗读,个别测试等,测试员为每个教师指出了发音缺陷,让老师们学习了普通话的相关知识,并组织教师参加了普通话测试。努力营造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主体的和谐发展的社会语言生活。2.校本培训,强化教师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教师专业能力和人文素养的不断充实与提高。我校就确立读书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工作重点。开展各种读书活动,着重提高教师们的读书质量。每年教师阅读量超过50万字,教师每学年写下的读书笔记字数近万。
在培训中我校注重品读引领教师们阅读品悟、吟诗诵词。志趣相投的教师们自发成立读书社,开展读书沙龙活动,畅谈读书心得,以“共闻书香同享书韵”、“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等为主题的读书分享会。为了使教师们看到自己行走的痕迹和进步的脚印,我们将教师们的读书笔记结集成册,从这些跃动的文字中,我们看到的是正在萌生的体现教师职业价值观以及主体意识的理念的流淌。
阅读实践造就了一群心态平和却又充满激情的教师、一座地处闹市却宁静安详的校园。通过阅读积累,教师们的阅读品味和朗诵水平有所提高:我校教师自己编排的“现代教师风采”在“第18届盘教青年教师艺术节”中脱颖而出,喜获作品创作特等奖和表演一等奖的好成绩。我们的这个节目参加了五四文艺汇演和亚洲艺术节暨盘江艺术节的表演。
陆晴在教科中心组织的朗诵比赛中诵读《九寨沟》获得一等奖、杨瑞婕老师在社区举办的“科普之花到我家”诵读比赛中获得第一名,严蕾老师在教育局党办组织的建党90周年诵读比赛中获一等奖。六月假期,语文组的教师来到昆明市广播电台录播室把自己诵读的美文录制成光碟,参加全国语文教师美文诵读比赛,在七彩语文美文诵读比赛中获一等奖。3.教研活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通过开展“青年教师说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师傅展示课”“徒弟汇报课”、“教师磨课”、“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技能比赛”等活动,抓好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培训。近年来,我校先后组织教师参加课赛,获得一个国家一等奖、两个省级一等奖、一个市级一等奖,四个区级一等奖,一个二等奖的好成绩。特别是两学期来,通过邀请专家诊断教学问题、教研组内反复研讨、行政跟踪听课、邀请家长走进课堂、走进民办学校、手拉手学校、名校展示精彩课堂的五轮磨课,整体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让家长认识了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理念,让社会看到了学校规范的管理,全面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效益。两学期来,我校参加区教科中心的质量检测,成绩稳步提高。4.延伸培训,提升教师生活品质。
学校抓住我校教师喜欢看电影,评电影的契机,组织教师们观看了《自闭历程》《热血教师》《叫我第一名》《心灵捕手》《生命因你而动听》等教育影片。观影后鼓励老师们通过发布个人博客、评价别人博客等手段,将自己的观影感受表达出来。观影活动后,教师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过往,从学生的角度对教育进行重新认识,拓宽教师视野,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引发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关注,并且通过制作观影交流演示文稿、视频片段等,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
通过教研、培训、教师获奖论文层次明显提高,我校有四十五篇论文在省级论文评选中获奖,全面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品位。
(二)规范学生语言文字行为 1.做好家长培训,为孩子营造良好成长环境。
每学期,我们都邀请名师为入学新生家长做幼小衔接家长培训,从孩子的生活、物质、心理适应、行为习惯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
重点强调孩子们写字时的握笔、坐姿、写姿,强调了孩子书写技能的必要性。直观的教会家长如何在培养儿童阅读和书写技能时做正确的示范与引导。
教会家长如何带孩子认识、习惯文字的横排、分行的规则、会翻页、拿笔的姿势等基本技能。通过培训,促进教师、家长对孩子掌握书写技能的重视,使孩子更好地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坐姿,预防近视,培养孩子初步的书写技能,为孩子顺利上一年级打下良好的基础,进一步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2.扎实开展书法教学,学生写字规范美观。
在提升学生语言文字素养方面,我校认真开设书法课程。请来省书法协会李老师,为我校教师做书法培训。教师认真开展书法教学,并对书法成绩进行考查,作为学生评优的条件之一。因此,我校学生铅笔字、钢笔字、毛笔字均书写规范、美观、整洁,养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在省级以上各类征文、演讲、诵读、写字比赛中,一大批学生取得了优异成绩。
三、营造氛围 增强实效
(一)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育人环境。
我们坚持文化立校、科研兴校、文化强校的管理理念,丰富和完善了学校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和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管理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团队文化构成的北京路小学文化体系。我们坚 持“尊重差异、赏识个性,让每个生命的色彩更加绚丽”的教育理念和“生活化教育、体验式成长”的教育模式,确立了“为把具有现代素养、世界眼光,富有人格魅力的人送给社会打好基础”的培养目标,突出实践体验,增强了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体性,促进了师生快乐和谐的发展。尊重、欣赏是北京路小学的核心教育价值,也是学校管理文化的核心。
今年第十六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我校以此为契机,通过悬挂横幅、标语,办专栏橱窗、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做手抄报、朗读比赛、硬笔书法比赛、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语言文字知识培训等形式在校园内大力开展推普宣传,对发现的不规范字采取各种措施进行清理,清除了校园不规范用字,净化了校园语言文字环境。我校创建语言文字示范学校以来,所有的老师积极投入。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老师们加班加点带领学生设计板报,一年级以安全教育为主题布置班级文化;二年级的班级文化展示的是一年多来孩子们诵读经典《子弟规》以及阅读绘本的收获,三年级以书、写、画出自我作为班级文化特色;四年级以“向名人学”激励孩子不段超越自己,五年级的文化建设则将《品德与社会》引入教室,布置到每面墙壁上,让孩子们身边充满了伟大先人的故事、时刻感受着灿烂的中华文化魅力;六年级的班级文化充分整合了三生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语文课程资源,以“珍惜生命之源——水”为主题。二十四个班的班级文化可谓班班有特色。
这个学期,我校迎接昆明市语言文字示范学校检查,全校又以语言文字宣传工作作为主题,二十四个班分别做了宣传教育展板,在师生 中大力推广使用标准普通,写好每个中国字。通过“规范语言文字标语牌”进行宣传。在校园的显著位置张贴长久性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宣传牌和各类语言工作的宣传海报。在班级文化中彰显语言文字规范化内容,教学楼楼梯张贴名人名言。为全校师生营造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良好氛围。
这些成果都离不开我们充满智慧的老师的辛勤付出,正是他们无私的付出,让我们学校的校园文化生动了起来,正真是让校园、班级的每一个角落都散发出育人的芬芳。
(二)开展丰富的推广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活动。
学校利用升旗仪式宣传动员,以每年的“推普周”为契机掀起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的热潮。学校要求每个班级设置写字展览版,按课程表上好书法课,写好汉字,每周择优展示写字作业,有效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学校还开展了“小小朗诵家”朗诵比赛、演讲比赛、啄木鸟行动、写字比赛、手抄报比赛等活动。
2013年3月20日,南博会在我们昆明举行,我校积极在校园内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每周国旗下的讲话、开展“小学生眼中的南博会”主题班会、知识竞赛、每个班级制作“做好南博小主人”主题宣传栏等活动让孩子们在收集南博会资料的过程中,了解南博会会给我们昆明带来怎样的变化与发展。我们的老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为孩子们布置不同任务,让孩子们把自己从从网络、报刊查阅到的关于南博会的知识牢记于心,然后在主题班会上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共同了解什么是南亚博览会。虽说孩子们讲不出什么大道理,但在孩子们认真的表情和争先恐后表达中,能感受到我们学校的孩子对未来美 好生活的憧憬。这也正是我们老师培养孩子主动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主动参与社会事务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学校培养孩子社会参与意识与合作意识的重要体现。我们还通过短信、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将这份社会责任感传递给我们的家长,让家长参与其中,为提升昆明城市形象及城市核心竞争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们这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受到学生、家长、社会的好评,2013年3月20日,昆明电视台对我校南博会系列宣传活动进行了“昆明小学生眼里的南博会”报道,提升了学校知名度,我校原创的学生诵读《喜迎南博》在盘龙区文艺汇演中获得一等奖和原创作品奖。
四、注重创新提高素养
为努力建设书香校园,我校开展了以古诗文名篇诵读为主体的读书活动。教务处起草并发放了致家长的一封信——《最是书香能致远》,力求该活动能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并分年段推荐阅读书目,鼓励家长和孩子亲子共读。很多班级都印制了阅读笔记本,他们将本子取名为“我爱读书”、“书香为伴趣无穷”、“书山有路勤为径”、“书香满屋”等,学生每周将阅读情况进行记录,老师、家长共同给予评价。在老师们的耐心引导和家长的大力配合下,学生学诗词、背诗词、感悟诗词在各班已形成良好风气,学校开展了经典诗文诵读汇报活动。今年中秋,三年级(3)班邀请家长走进教室与孩子们共度中秋。孩子们与家长通过同讲中秋传说故事、共读与月亮有关的绘本、听设计师爸爸讲月门的美好寓意、看厨师爸爸演示月饼制作过程等环节共享了中秋佳节的团圆美好。边品尝月饼,孩子们还边自发地背诵起了自己两年多来背诵积累的与月有关的三十六首古诗。通过活动,孩子们不 仅更加了解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增进了亲子关系,还在集体中展示了自己在诵读经典中的丰厚收获。
由于班额不断扩充,学校原有阅览室改为了教室。2012年,武截斌校长来到我校后,为让书香在校园内飘荡起来,努力向上级部门申请利用原教导处和大队部将图书室重新建立起来,由于阅览室空间小,我们采用密集柜装放图书,并委派责任心强的童明老师专管学校图书。如今,学校上万本图书上架,并实行电子借阅方式供师生自由借阅图书。学校充满了浓浓的书香气息,学生阅读热情高涨。读书活动深入开展,有力地促进了我校师生语言文字素养的提升。
我校每学年开展科技节和艺术节活动,这些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加了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凝聚力,使每个在北京路小学学习的学生都能发展自己的个性,同时也推动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开展和普及。
语言文字教育有着丰富的人文因素,对学生品格的养育、情感的陶冶、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有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通过语言文字示范校的创建活动,我校广大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普遍增强,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普遍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与社会美誉度不断提升。为推动语言文字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我校将认真总结经验,开拓奋进,努力做好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第二篇:品味语言
品味语言
“品味”,就是细细地体会其中的意味。品味语言,就是指对文章语言的细心揣摩、辨析与联想,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来表情达意的。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更紧要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发现它的语言特征。语文课标中也将“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课标提出的阶段目标中也指出:阅读要“感受语言的优美”,“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可见,阅读教学就应该让学生走进文本,品味语言,感受语言的精妙。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在阅读教学中,运用辨析比较的方法启发学生去玩味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思维水平的培养。
从哪些方面品味语言:
1、从遣词造句的角度去鉴赏,包括用词、句式。如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的选用、整句散句、长句短句等。
2、从修辞的角度鉴赏 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引用、对偶、借代等,这些修辞手法本身具有典型的作用。如比喻的作用是化此为彼,形象生动,想象力丰富;拟人的作用是化物为人,亲切自然,人格化等。
3、从语言风格的角度鉴赏
语言风格举隅:
①.自然淡雅,如朱自清,用工笔写意蕴.②.平和冲淡,如周作人,用淡笔写浓情。
③.苍劲雄健,如鲁迅,刚健之中见哲思。
④.绚丽浓艳,如徐志摩,用诗意写浓情。
⑤.清婉隽永,如冰心,用婉笔抒写柔情。
⑥.形象含蓄,如茅盾,用形象表达主旨
4、从语体的角度鉴赏 如:书面语与口语、普通用语与专业术语等
5、从情感的角度鉴赏 要善于体味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露出来的感情,或含蓄,或直露;或奔放,或细腻等。善于分析品味景中情、事中情、理中情等。
示例:评《春》的语言特色━━━清新、隽永、警策
朱自清的《春》之所以漂亮动人,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善于运用朴实、隽永的语句,把读者引进特定的自然环境之中。如写草“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写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些短句浅语都是从口语中来。从达意上说,平易好懂,从修辞上说,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之后,节奏明快,有浓厚的抒情味。作者还善于运用奇妙的比喻,增强语言的情味。如写春风拂面,说“象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等。这些比喻新颖、贴切,不落俗套,富有表现力,蕴藉深厚,句外有意,朴实清新中有隽永的特点。语言富有表现力,具有的是一种朴素的美,平常之中显示出形象的概括力,恰如其分地传达出自己的心境,甚至还含有某种生活哲理。如“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最后,作者禁不住对春天引吭高歌了: “春天象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象小姑娘,花枝招展,笑着,走着。春天象健壮的青年,有铁一样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这个结尾奇崛,警策。作者在完美地制作了春天的画卷之后,纵情地对春天予以赞美,进一步揭示春天有不可遏制的创造力和无限美好的希望,从而开拓意境,揭示题旨。
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在课堂上点引学生品味语言,从而摸索语言规律,获得言语智慧,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是一个广泛思考的问题,下面介绍几种品味语言的方法:
一、咀嚼法
朱熹说:“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 语言文字的品味,要“咬”要“嚼”,要细细地咀嚼,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比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一句看似语义矛盾,要引领学生细细咀嚼“似乎”与“确凿”。这一对词语放在一起,正表明了百草园过去与现在的矛盾。过去的百草园并不“只有一些野草”,还有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鸣蝉,可以玩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等,确实是“我的乐园”。但现在“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园中儿时所有东西的印象都已经淡薄,所以它已不再是“我的乐园。”
二、比较品味法
比较,才能鉴别。这是人们认识深化的一种表现。因此,在语言品味中,最适宜比较法,以达到学习语言、理解语言、培养语感,提高运用语言能力之功效,具体做法有: 1.“添加”与原文相比
如《杏儿熟了》一课中写过路人羡慕杏树上杏子长得好的话:“呵,好杏儿呀!”教者可设计将其增改为:“呵,树上结满了好杏儿呀!” 让学生比较哪句更好。学生反复品读后,觉得原句是过路人看到满树的黄澄澄的杏儿情不自禁地发出的由衷的赞叹;而增改后的话虽然完整却是显得做作,不如原句亲切、简洁、传神,从中得到了语言形式美的熏陶。
2.“删减”与原文相比
如《千里跃进大别山》中描述刘邓首长亲临前线指挥的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话写道:“只见刘司令员和邓政委由纵队首长陪同,大步走了过来。” “把‘大步’去掉好吗?”学生略作思考后认为不好,因为此时刘邓大军正面临着敌军前堵后追、船毁水深的窘迫局势,“大步”正形象地反映了刘邓首长内心的焦虑。其间 “‘大步走’换成‘跑’行吗?”可以在讲台上分别做了匆匆跑过和大步疾行的动作:“跑”,虽然也能体现出当时的心情,但有失镇静感;而“大步走”则是紧迫之中透着沉稳练达,正显示出刘邓首长久经战场、胸有韬略、稳步前进的大将风范。3.“调换”与原文相比
调换,就是调整原文的词序、语序,或改换其标点、词句、段落,让学生比较、推敲,品味课文语言的妙处。如教《春》一文,读到“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将“嫩嫩的,绿绿的”这两个词语提到句首修饰“小草”好不好呢?“偷偷地”和“钻”能不能换成“暗暗地”和“长”呢?让学生品读、推敲、切磋,领悟到:如果按照语法常规表达,这句话应说成“嫩绿的小草不知不觉地从土里长出来”,而课文中的句子修饰语后置,或者说修饰语独立为另外分句的谓语,使长句化短,更加口语化、情趣化,同时也突出了后置成分:“嫩嫩的”,指质地;“绿绿的”,指颜色,表明生命力旺盛。草,植物名词,习惯上用“长”搭配,这儿用“钻”,表示自主的、有意识的动作,健壮有力。“偷偷地”一般用来写人的,说“小草偷偷地钻出来”,是语法上的超常搭配,构成了修辞上的比拟,从而将春天的“小草”人物化,描画得生机勃勃、情趣盎然,抒发了作者的兴奋和赞美之情。4.“前后改动”与原文相比 如教《金色花》,引导学生品味:“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这两个句子,先变换句式:“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妈妈,我不告诉你。”然后细细读一读,再和原句比较着读,学生领悟到原文的句式强调“你到哪里去了”,妈妈的着急之情跃然纸上;强调“我不告诉你”,表现出孩子的顽皮,自以为得意。这些改后的句子无法体现。此时教者紧接着问道:如果语序不变,将原文第一句句末的问号改为感叹号、第二句句末的句号也改为感叹号,好不好?一致认为不能换。原文第一句重在问,而改后重在责怪,这里的“坏孩子”不应是真的坏孩子,妈妈只是嗔怪;原文第二句改为感叹号,孩子是不是真的不想让妈妈知道呢?她不想让妈妈知道自己曾做过的事,自以为得意;但又希望妈妈明白自己曾做过的事——那是自己的杰作。改为感叹句后,就变成绝对不想让妈妈知道了,不符合孩子的心理。这样的语言品味,准确地把握了人物的形象,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深深情意。
三、情境体悟法
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特有的情境氛围下,学生学习语言、品味语言、联想或想象活跃,美读的兴趣更浓,情味更突出。在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法: 1.运用声情并茂的诵读创设情境境
如教《小珊迪》一课,首先让学生听诵读录音,绘声绘色的诵读将学生带入课文特定的情境中。他们似乎看到一个穿着破衣服、打着赤脚、脚冻得又青又红的可怜的孩子,在街上乞求人们买火柴;似乎听到了小珊迪乞求那位先生的话语。他们的同情之感油然而生。接着,教者让学生默读深思、分角色诵读,诵读最能揭示小珊迪美好品质的句段。当读到小珊迪被马车碰伤了,就要死了,临死前还让弟弟来还钱还挂念着弟弟这部分内容时,学生都是不禁潸然泪下。学生已入境入情了,感情的潮水奔涌着,一个可怜、可爱、可赞的小珊迪浮现在学生的脑海中。最后,再让学生带着对小珊迪的同情、赞扬的炽热的感情来诵读全文。小珊迪那诚实善良的美好品质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的心。2.运用图画展示的直观形象创设情境
对图文并茂的课文,可利用图画的展示创设出教材所描绘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形象中感受、理解语言,提高认知能力和审美情趣。如教《月光曲》中皮鞋匠听琴声后产生联想的一段时,可巧用两个具体形象的画面:第一个画面向学生展示浩月东升“微波粼粼”的景象;第二个画面是“风起浪涌”的景象。画面使学生面对鲜明而生动的物象,情感受到触动。然后,让学生通过理解“升”、“洒”、“微波粼粼”等词语,想象出第一幅画面的美与静;通过理解“刮起”、“卷起”、“涌过来”等表示动作的词语,想象出第二幅画面由静到动的变化。学生看着具体形象的画面,很快就理解了词语,并进一步理解了课文内容。
3.运用音乐表达的内容创设情境
音乐富有优美的旋律,很容易打动学生幼小的心灵,将他们的情感带入某种境界之中。利用音乐创设情境,可以激起学生的情感,有利于深入理解、品赏课文语言,把握韵味。如《草原》一课的第一段,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内蒙古草原的美丽景色。草原“一碧千里”,满目绿色,与天相接,那翠绿的颜色仿佛一直流入天边,这草原的景色,让 人看也看不够。还可以出示一幅草原景色图,让学生看着图画,听配乐朗读。美丽的图画、悠扬的音乐、优美的文字,把学生带入那秀美、迷人的草原,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学得积极、学得投入。4.运用恰当的提问和点拨创设情境
文章的重点段落主要词语最能展示人物性格和思想品德,最能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因此,导读时得注意运用提问和点拨来营造教学氛围,帮助学生品味语言,理解文章旨意。如教《月光曲》一课的第三段,设疑:“贝多芬出于对穷兄妹的同情走进了茅屋,他看到了什么?这一举动说明了什么?” “作为当时一名著名的音乐家,他能走进这间凄清的茅屋,是多么不简单啊!在那个世界上,没有人去同情这位双目失明的姑娘,有身份的人是不会光临这间茅屋的,而音乐家贝多芬不仅走进来了,他还要为盲姑娘弹奏一曲,这足以表明贝多芬对穷人的同情、关心和热爱。”
四、朗读品味法
通过朗读进入到作品所营造的艺术境界中,进而感受到它的情境、意境,体味作品的音乐美、绘画美。如教苏轼的《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时,可以让学生一边吟诵,一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朗读方法如下: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读后,一个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青少年形象便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了。
五、生活体验法
学习、品味语言,解读文本,要从生活方面去体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因此,在教学中应善于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要“一边读,一边回想自己所经历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生活中去”(茅盾语),理解其义,晓悟情趣,诱发语感,让学生将语言形象升华为自我的、独特的体验。如《春》的一个教学片断:
师:《春》这篇散文语言很美,我们来研究一下作者是怎样多角度地描写春风的。(学生品读、切磋)
生:首句把春风比做母亲的手,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风温暖柔和的特点。
师:你被母亲的手抚摸过吗? 生:抚摸过。
师:请说说在什么时候、有什么感觉。
生:前天肚子有点不舒服,妈妈就用手轻轻揉我的肚子,暖洋洋的,舒服极了。师:有人把春风比作魔鬼的手,可以吗?
生:(坚决地)不行!因为春风和妈妈的手一样,都是温暖柔和的。师:回答真精彩!请你读一读这一句,传递你被妈妈抚摸时的感受好吗?(学生读得声情并茂,尤其强调了“轻轻的抚摸”处)
生:还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通过对泥土气息、花香、鸟儿唱曲、牧童笛声的描写来烘托春风的温暖、柔和、宜人。师:什么是侧面描写?
师:(学生沉默不语,片刻后追问)描写春风却大写曲子、笛声,作者是否在走弯路?
生:(脱口而出)因为这是春风中的音乐,描写恰到好处。师:如果刮的是台风,风中会不会有这样“婉转”的音乐?
生:(恍然)作者写鸟儿唱曲、牧童笛声,其实都是为了突出春风的温暖宜人,这就是侧面描写呀!师:(感慨状)语言看似千变万化,实际上字字句句都围绕春风温暖、柔和、宜人的特点展开,风筝飞得虽高,可是却一线在手,不蔓不枝,这是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呵!
当然品味语言的方法不止以上几种,但好的文章的确需要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它蕴涵的丰富的思想感情,我们读书应该养成细心揣摩品味的习惯。《课程标准》“体会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平时的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重视引领学生品味语言,作为语文教师,更应切切实实地走回到语文最初的意义上来,引领学生品味语言之美,从而激发学生在语言中感受人文之美,感受母语之美,既提高他们对文本解读能力,又使语文课堂充满浓郁的语文味。
第三篇:品味优美语言
一、品味优美语言的一般步骤
可归纳为:(1)确定角度。这些角度包括:语言表达方面的修辞、句式、用词等等;表现手法方面的虚实结合、首尾呼应、寓情于景等等;文章主题方面。
(2)分析作用。比如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是: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或描写对象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等等。句式的一般作用是:长句,句势连绵起伏;短句,轻快活泼。整句,整齐朗朗上口;散句,错落有致,灵动多姿。疑问句造成悬念,感叹句便于抒情,反问句加强语气语调引人深思;排比句叠句气势磅礴、层层深入,对偶句铿锵凝练,余韵悠然。词语的一般作用是:动词,生动传神富有表现力;叠词,使节奏舒缓有音韵之美;褒义贬义词,表达了鲜明的爱憎。如此等等。答题格式一般为:该句在„„(填答题角度,如修辞、句式、手法等)方面很有特点,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或哪些词语,或写了什么内容),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作用)。
二、品味优美语言教学策略
(一)比较辨析,感受语言的准确性。
古诗的语言是诗人反复推敲的结晶。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比较辨析古诗中的重点词句,感受语言的准确性,如《泊船瓜州》中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诗人曾反复斟酌,先后选用了“到”、“过”、“入”、“满”等,最后选定了“绿”。“绿”字描述了江南绿草茸茸、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比较辨析后,学生便能感受到古诗用词的准确性。又如 “遥看瀑布挂前川”’《望庐山瀑布》(,诗句中的 “挂”字出神入化,维妙维肖地描绘出远望瀑布的景象。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给“挂”换上“流”、“悬”等含义相近的动词,让学生比较辨析,各抒己见。通过看录像,体会“挂”字正说明了流速之快。而下句的“飞流直下三千尺”中,一个“直”字让人感受到近看瀑布的恢弘气势。比较辨析的教法,使学生懂得运用词语应仔细推敲,锤炼了学生准确用词造句的能力。
(二)品味推敲,学习语言的精练性。
古诗以精练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内容。教学中要紧扣句中字词,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学习语言的精练性。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题西林壁》,应该是横看、侧看、远看、近看,从高处往下看,从低处往上看,此句省略了五个谓语动词 “看”,短短#)个字,使读者仿佛看到庐山雄伟、高峻的多姿多态。学生通过扩展“看”的近义词,如“远眺”、“近瞧”、“侧视”等,理解作者所站位置和“看”的不同角度。然后结合简笔画,想象庐山俊秀的姿态。通过朗读品味,学习诗人高超的语言表现力。
(三)拓展描述,体悟语言的丰富性。
古诗中常用比喻、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通过情景交融,展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中可让学生尝试用现代的语言拓展描述,以此体悟语言的丰富性。如《咏柳》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寥寥几笔,就把初春婀娜多姿、亭亭玉立的柳树展现在我们面前。在诗人眼里,什么成了“碧绿的宝石、碧绿的丝带”?
从“碧玉、妆、绿丝绦”这些词语中,你联想到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句所描述的内容吗?通过“读、议、比、诵”,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去,既理解诗意,进入意境,体会诗人愉悦的心情,又在拓展描述中训练,丰富了学生的语言。
(四)朗读背诵,体会语言的音韵美。
古诗有独特的音韵美,最适合朗读。教师应在学生理解字词句、诗意,感悟古诗的意境和诗人感情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自然,读出重音,读出诗的意境,诗的感情,体会语言的音韵美。如《江雪》中的“千山”、“万径”使画面广阔寥廓,格外幽静、沉寂;“孤”、“独”分别用来修饰“舟”、“钓”,写渔翁也正是为了表现作者的心情;“寒江雪”把全诗前后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了一幅凝练概括的图景。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把握此诗深沉的基调,声调可稍低些。朗读背诵古诗可逐步提高要求,根据古诗思想感情的基调,确定朗读的速度、语气,准确地划分诗的节奏,读出诗的韵味,最终熟读成诵。
(五)角色表演,体验语言的情感性。
古诗或叙事,或抒情,或咏物,或写景,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诗人的情感。为让学生的情感同诗人的情感共鸣,通过角色表演,学生会进入丰富的情感世界。如教《静夜思》,可让学生带着思念家乡的感情,在悠扬的古筝音乐伴奏下,扮作诗人,在静静的夜晚,思念故乡,进而引导学生体验语言的情感性:你站在窗前,想到这轮明月正照着自己,也正照着故乡,照着故乡的山山水水,不由得想起了(),想起了(),想起了(),此时,你会说些什么?角色的扮演促使学生体验语言的情感性。
第四篇:《苏州园林》语言品味20例
《苏州园林》语言品味20例
张振芳
1、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据说”..一词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2、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 .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标本”一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3、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鉴..赏”换成“欣赏”,表达效果有什么区别?)
4、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
个不同。(“因地制宜”是什么意思?运用仿拟的手法,你还可以造出哪些四子短语?)
5、我国古代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绝大部分”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6、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
7、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大多”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8、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绝不雷同。(“雷..同”换成“相同”,表达效果有什么区别?)
9、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两个“或”字能否换成“和”字?为什么?)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也”字有什么作用?).
11、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寂寞”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12、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这”指代什么内容?).
13、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臵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几乎”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14、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极少”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15、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试分析“挺”字的表达作用。)
16、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未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隔而未.........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是怎样的情形吗?)
17、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都”字去掉,表达的意思有什么变化?)
18、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图案画”与“美术画”有什么区别?)
19、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俯仰生姿”是什么意思?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是怎样的情形?)
20、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的。..(将句子改成陈述句,分析表达效果有什么区别。)
第五篇:诗歌教学 语言品味
诗歌教学 语言品味
[内容摘要] 诗歌教学先让学生熟知典故,抓住诗人运用的富有表现力的妙词佳句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诗歌教学不仅要以情感人,体现诗歌的情感,更要展现其丰富的内涵,体现语言的理解,一节好的语文课,感悟与理解缺一不可。从言语层面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厚重的情感,是增加诗歌教学力度和厚度必不可少的方法。
一、熟读典故 感知语言
古人炼字的典故《一字师》,相传唐人郑谷的诗文写得非常好。他的朋友齐己是个和尚,他很喜欢写诗著文。有一次,齐己带了自己的《早梅》诗前去请教。诗中有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总觉得有些不妥,他反复推敲,最后说:“数枝”不能体现梅花早放,不如改成“一枝”。齐己顿时叫绝。只改换了一个字,整首诗立刻显得生动起来。于是人称郑谷“一字师”。唐代诗圣杜甫在《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写道“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他说:“我特别喜欢雕琢词句,写不出惊人之语死不罢休。唐代诗人卢延让《苦吟》中“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他说:“为了吟得一个字,把胡须都捻断了几根”。又比如王安石写《泊船瓜州》:“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最初用“到”,后改为“过”,又改为“满”,凡如是十余许,始定于“绿”。“绿”为什么好呢,(让学生回答)这里把形容词用作动词,表达更合理更丰富。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1)“到”、“过”、“入”等字只能状出春天来到江南,而“绿”即能让人感到一片春意盎然的勃勃生机。(2)“满”字较前三字为好,因为它写出了范围,但却没有写出春季特有的颜色,而“绿”却从春天吹过以后产生的奇妙的效果着想,从而把看不见的春风转化成鲜明的视觉形象。(3)查背景可知此时诗人正值奉召回京,重施变法之际,诗句用“绿”描绘的生机盎然的景色与诗人喜悦心情和谐的。从古人炼字的典故中我们知道他们常常是“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两句诗苦思了三年才得以确定,读一读不禁双泪长流。事实说明,抓住关键词语处,发掘非凡表现力。在诗歌教学中,我们要抓住诗人运用的富有表现力的妙词佳句,这些好词佳句是诗人“从几千吨语言的矿藏”中提炼出的足以表述诗歌内容的词句,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体验情感 感悟语言
诗歌是情感的艺术,情感体验在诗歌教学中非常重要。诗歌又是语言的艺术,其高度凝练的语言所表达的情感丰富而厚重,语言品味在诗歌教学中不可或缺。诗歌因其动情而感人,这是诗歌的共性;因其独特而动人,这是诗歌的个性。因此,诗歌教学不仅要以情感人,体现诗歌的“温度”,更要展现其丰富的内涵,这是诗歌的“厚度”。温度要靠感悟,厚度则离不开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一节好的语文课,感悟与理解缺一不可。
常作印老师执教的《乡愁》,主要从人论世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余光中的愁绪,通过反复的、有目的朗读,引导学生涵泳体味,以心会文,感悟作者在诗歌中抒发的情感。常老师的教学设计很有层次,教学过程如下:自由朗读全诗,初步感知诗歌所蕴涵的深情→学生谈感受,揣摩朗读《乡愁》的语调、语速→指导学生用深沉的语调、舒缓的语速朗读→多重对话,加深理解,再朗读→知人论世,小组讨论→学生深情地朗读→在拓展迁移中感受诗歌的创造美。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读。我们知道,吟诵不仅能帮助读者真切地感受诗歌的语言美,而且能使读者自然进入诗歌的审美情境。常作印老师把握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课堂上安排了四次朗读,每次朗读都基于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而层层递进,整节课书声琅琅,情感丰富。教学特别注重感悟和感情熏陶,旁征博引,用丰富的资料(包括歌曲)感染学生,动情处比比皆是。课内问题有较大的思考空间,突破了“为探究而探究”的做法,使教学在探究层面有了实质性的意义。教学在情感、知识、思维等方面处理得很好,几个方面共同服务于“温度”,使学生获得了对诗情、诗味的体悟,在深深的感动中体会了海外游子的故土情怀。
三、体味内涵 理解语言
对文学作品情感的理解,仅仅基于知人论世的角度,虽然易于让学生动情,但是不利于学生学习语言、理解特定文本。当前诗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内容理解多,语言品味少。教师应该认识到,从言语层面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厚重的情感,是增加诗歌教学力度和厚度必不可少的方法。诗歌要求高度凝练,就必然会出现语言表达上的跳跃和省略。因此,对诗歌文本的教学,要重视揣摩语言的省略和隐喻。在《乡愁》中,作者用“这头”“那头”“里头”“外头”突出时空隔绝;“后来啊”包含多少沧桑、感叹和惆怅;“矮矮的”准确地表现了母亲一生奉献之后对子女所求甚少;“浅浅的”包含了多少遗憾和疑问!“小小的”“窄窄的”如此轻描淡写,体现出作者年轻时“不识愁滋味”的情怀。四个修饰语,都是“淡化”意味,什么意思?这里有时间的久远,有心中的茫然,有对比中的痛心疾首。这些精彩的言语,处处显示出作者的功力,显示出诗歌情感的厚度!如果诗歌教学过于注重借助资料(包括歌曲)来感动学生而忽视通过品味诗歌精彩的语言来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感情,那么语言学习将被架空,对学生来说,无论是诗歌解读还是语文学习,都是缺乏厚度的。
诗歌解读的厚度,还表现在读者对诗歌个性的把握上。我们知道,所有的乡愁诗歌情愫相近,都借助意象表情达意。从意象角度理解“情”,这是诗歌的共性。然而,作品的个性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诗歌的构思上。重视分析构思,诗歌的个性就清晰了。
余光中《乡愁》则以时间为线写尽一生乡愁;其他乡愁诗大多表达个人感情,而余光中《乡愁》则从个人离愁写到民族感情。鉴于此,在余光中《乡愁》的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揣摩作者独持的构思,还应在制作课件时紧扣《乡愁》之特点拟标题,才能使《乡愁》给学生留下独特而深刻的印象。如:时空隔离,无限惆怅(共性);一生愁绪,情意绵绵(个性);一腔深情,四种离愁(个性);凄凉离别,魂系故土(个性)。从突出诗歌个性的角度看,本实录在分析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时,不仅点出它们表了诗人的乡愁,更点出了这四个意象都与离别相关,抓住“这头”“那头”“外头”“里头”这几个方位词既有生离,也有死别。学生在分析《乡愁》时,应该关注的是乡愁诗的共性“愁与思”,更应该关注的是对作者通过怎样的构思表达“愁与思”、作者的表达有何独特之处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在诗歌教学中,在引导学生通过不同乡愁的学习,体会诗歌的多样性和无限精彩,联系特定作品,从多角度、多层面体会诗歌表达的丰富情感和语言蕴藏着内涵。我深深地感到文本解读是决定语文教学质量最重要的因素。诗歌教学的情感体会和语言品味,是诗歌教学的双翼。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师 语文建设
语文出版社教材第十二册 上海教育 人民教育
20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