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精准脱贫的商洛实践创新[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3 16:44: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产业精准脱贫的商洛实践创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产业精准脱贫的商洛实践创新》。

第一篇:产业精准脱贫的商洛实践创新

产业精准脱贫的商洛实践创新

2016-07-25 08:56 本报记者贾鹏里通讯员王英沈加华

7月21日,我市与国家开发银行陕西分行签署《开发性金融“十三五”合作备忘录》,同时建立商洛市开发性金融支持脱贫攻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1个月前,市政府与国开行陕西分行在西安签署《建档立卡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贷款合作协议》,国开行陕西分行将为商洛市提供70亿元贷款,为洛南县提供16亿元贷款。今年年初,市政府与省供销合作总社签订创建产业精准扶贫示范市合作共建框架协议,确定企业作为产业脱贫的主体,通过加强政府、企业、贫困户的合作,配合支持、补齐短板、实现共赢。

产业精准扶贫是把资源变资本、把投资变股金、把农民变股民,进而推进农业产业化、投资资本化、企业市场化的根本途径,积极探索并不断完善产业精准扶贫模式路径,是实现政府、企业、贫困户“一举多赢”的关键环节。目前,商洛701个贫困村16.13万户49.05万名贫困群众,其中产业扶持脱贫8万户27.69万人,占贫困户和人口的49%和56%。实施产业精准扶贫脱贫,对于确保同步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实体经济

产业精准扶贫的牢靠基础

2014年以来,商洛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思路,依托现代工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经营大场大户、金融扶贫贷款创新等新型实体经济,形成了具有商洛特色的产业精准扶贫模式,促使脱贫攻坚始终建立在实体经济的牢靠基础之上。

依托工业园区,推行“政府+企业+基地+贫困户”,增加就业收入。近年来,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和10个省级重点建设的县域工业集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到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六成以上。市、县区政府通过宣传引导、政策激励,园区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在同等用工条件下优先聘用贫困家庭劳动力,想法设法增加贫困群众就业收入。譬如,商南县域工业集中区5家规模企业和49家小微企业提供了4000多个就业岗位,其中356人是城关街道办的贫困户。企业领导机构成员主动包抓联系,承诺贫困户务工人员每年至少2万元左右工资性收入。商州荆河生态工业园区内的森弗天然制品有限公司,按照“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在北宽坪、腰市、大荆等镇建立了3000多亩的万寿菊、油葵种植基地,带动贫困户500户,户均增收800元。

依托农业园区,推行“政府(供销社)+龙头企业+贫困户”,增加分红、就业、销售收入。现代农业园区作为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试验田”,通过流转农户土地,农户获得土地出让收益;吸纳农户务工,农户获得工资收入;帮助农户销售特色农产品,农户获得销售收入。我市筛选丹凤华茂、洛南天玉、坤元3家企业作为全省首批现代农业产业精准扶贫试点企业,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7500万元,带动2500户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和收益分红实现脱贫。丹凤县民乐现代农业园区,依托设施蔬菜基地、果蔬贮藏配送、农副产品深加工、食用菌种植加工,与360多户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实现了园区带动、互促双赢。商州佳骞现代农业园区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流转土地2180亩,辐射带动周边1500多户贫困户从事果蔬种植和生猪养殖,贫困户户均增收1.2万元。

依托专业合作社,推行“政府(扶贫开发公司)+新型经营主体+贫困户”,增加产业经营收入。我市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资金扶持、专业合作社带动”的思路,着力培育扶贫产业园区、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村级经济组织,通过实施产业化扶贫项目,促使企业、合作社吸纳贫困户入社、参股分红、流转土地,与贫困户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洛南广汇兔业合作社在保安镇杨庄村牵头成立了合作分社,为社员提供断奶仔兔、全价饲料、技术服务、市场营销等产业化服务,带动全村15户贫困户发展肉兔产业,贫困户饲养200只肉兔,当年出栏10茬即可实现脱贫。商州区牧护关镇香铺村香菇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村级经济组织+贫困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依靠村建香菇大棚吸纳40户贫困户发展香菇20万袋,帮助他们发展产业稳定脱贫。

依托新型职业农民,推行“政府(扶贫开发公司)+能人产业大户+贫困户,增加产业经营收入和务工收入。目前,全市1736名职业农民中,高级职业农民21人,绝大多数是改革开放以来成长起来的产销大户、合作社带头人,极少数是现代农业园区的领办者。像丹凤民乐现代农业园区创办人魏万林、洛南宏泰金银花合作社理事长郭夏锋,他们的辐射带动功能很强。商州区银明村生态养鸡能手任福山,借助产业化扶贫项目扶持,养鸡规模由最初的300多只发展到散养5000多只、笼养1万多只,辐射带动村上40多户贫困户发展生态养鸡,提供技术指导并负责保价回收。洛南县合兴村苦参种植大户李虎民,流转土地105亩,常年聘用30多名贫困劳动力除草、采种、挖药材,支付工资20多万元。

依托金融创新,推行“政府(财政)+金融机构+产业协会+分困户”,增加产业营销收入。针对贫困群众产业发展资金短缺、贷款难、担保难问题,我市先后出台了《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指导意见》《脱贫攻坚金融扶持办法》,由县区财政出资或整合涉农资金,设立扶贫贷款担保基金,由金融机构按不超过1:10的比例扩大贷款投放,为贫困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扶贫贴息贷款,探索建立了财政扶贫资金与金融资本有机结合的新型扶贫融资机制和金融扶贫新模式。目前,全市共建立扶贫贷款储备金2.3亿元,可撬动金融信贷资金22亿元,可为4.4万贫困户提供“5万元以下、3年以内,免担保、免抵押、基准利率、全额贴息”的扶贫贷款。

同时,各县区还创造性地探索创新了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等多种产业精准扶贫模式,促进了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了贫困群众增收,共同汇聚了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精准联动

产业精准脱贫的强大合力

商洛推行产业精准扶贫模式,基本思路是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本途径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经营主体为依托,以产业扶贫资金为支撑,因地制宜发展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区域特色产业,稳定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基本原则是坚持产业脱贫主体责任、坚持资金保值增值、坚持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根本保证是始终围绕脱贫攻坚目标,坚持科学领导体制和高效运行机制,把握主要脱贫途径和重点攻坚举措,特别是通过实施“十百千”工程,进一步筑牢了基层堡垒、凝聚了攻坚合力、加快了追赶超越。

组织领导精准,创建规划到位。在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既有工作基础上,我市另外成立了产业精准扶贫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充分发军省供销集团和市扶贫、供销、财政、审计及试点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有关县区、企业开展调研,主持召开现场办公会,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研究产业精准扶贫工作,听取县区、部门、企业工作进展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夯实相关责任。洛南、丹凤两个试点县抽调业务人员,充实工作力量,专门负责产业精准扶贫试点工作。3家试点企业抽调专职工作人员专门负责精准扶贫、与贫困户对接等工作,目前已与1559户贫困户签订了精准扶贫协议,确定了“一户一策、一人一法”扶持措施。产业定位精准,注重因地制宜。我市始终将产业开发作为群众脱贫的基础,做到产业扶贫与县域经济实力相结合、与群众意愿相结合、与企业主营产品相结合。丹凤县依托华茂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养殖业,激励和引导贫困群众通过养鸡、到企业就业、发展运输业等方式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洛南县依托天玉公司、坤元公司,动员贫困户种植核桃、万寿菊。市政府先后下发了《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扶持办法》《现代农业产业精准扶贫管理办法》等,从资金、环境、政策等方面制定了具体的扶持内容。目前,7500万元省级精准扶贫资金全部以入股方式注入3户试点企业,试点企业股权确认全部完成,丹凤、洛南县政府分别给予了资金扶持。

市场主体精准,带动作用凸显。丹凤华茂公司依托散养鸡养殖基地建设,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规划用3年时间,带动贫困户900户3000人从事肉鸡养殖、加工、运输等相关产业,贫困户户均年增收2.86万元。目前已落实到华茂公司就业57户189人、养殖基地就业72户216人,达成养殖协议203户712人。洛南天玉公司主要发展核桃加工项目,计划建成良种核桃示范基地1万亩,带动贫困户808户,预计可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2000元,安排贫困户进企业务工60人。洛南坤元万寿菊公司计划发展万寿菊7000亩,建成万寿菊颗粒生产线3条,收购加工万寿菊3500吨。预计带动580户贫困种植户,户均增收2000元,吸纳50多名贫困户劳动力进场务工,人均年增收两万元以上。

保障措施精准,多方联动推进。根据全市《现代农业产业精准扶贫试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整合扶贫、供销、农业、林业、水务、民政等部门力量,不定期对试点工作进行研判,及时调整工作思路,确保措施对路、路径正确。市上建立脱贫攻坚信息监测中心,县区建立脱贫攻坚作战平台,镇办建立脱贫攻坚指挥所,村(社区)建立脱贫攻坚工作室,逐级绘制脱贫攻坚作战图,实行“挂图作战、按图销号”,形成了覆盖7个区县、98个镇办、701个贫困村的市县镇村四级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动态管理的脱贫攻坚信息平台,确保脱贫攻坚工作有序开展。

责任落实精准,行政推动有力。按照“党委总揽、政府主导、部门配合、齐抓共管”的要求,建立了“市县镇村户”五级脱贫攻坚组织体系,抽调3300名干部成立1009个脱贫攻坚工作队,驻村入户开展结对帮扶。大力实施脱贫攻坚“十百千”工程,从市直单位选派10名副县级干部到县区挂任党政副职,选派100名副县级后备干部和优秀年轻科级干部到98个镇办挂任党政副职,选派1280名有农村工作经验或涉农专技特长的优秀党员干部挂任第一书记,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格局。

利益联结

产业扶贫脱贫的实现路径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商洛产业精准脱贫工作,要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县域特色优势产业,加大资金集中投放,精准产业扶贫措施,重点扶持有辐射带动能力的各类市场经营主体,以企业为主体、资本为纽带、扶贫资金为权益,赋予其帮扶贫困户脱贫的主体责任,强化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扶持带动到户”为“效益受益到户”,建立贫困群众多途径、多渠道的稳定收入来源。

完善实施模式。按照省政府关于现代农业产业精准扶贫试点工作要求和市政府、省供销总社创建产业精准扶贫示范市全作框架协议,探索完善“政府(省扶贫办)+省供销总社(省供销集团)+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政府(县区扶贫开发公司)+市场经营主体(市域内各类企业、扶贫产业园区、扶贫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政府(县区扶贫局)+扶贫开发公司+金融机构+合作社+贫困户”模式,重点遴选产业经营主体、筹措精准扶贫资金、明确收益分配方式,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

创新脱贫实践。除了全市“三带一创”农业产业精准脱贫模式,鼓励各县区继续创新发展具有各自特色的产业脱贫实践,共同丰富产业精准扶贫的时代内涵,始终彰显脱贫攻的最终价值效果。譬如,商南县在部分涉农企业推行的“四借四还”产业精准模式,商州区在广大农村普及推广的淘宝电商扶贫模式,镇安县尝试创新的金融扶贫模式,均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应当继续加以扶持、完善,在具备相似条件的地方予以推广。

鼓励跨界脱贫。实施产业精准脱贫,不能眼光仅限于农业和农村领域。工商企业、三产服务、精品景区、线上线下,只要是发展产业实体经济的地方,都可以是产业精准脱贫的第二战场。动员社会、企业提供脱贫攻坚阵地,鼓励贫困群众根据自身特长跨界创业,跳出农村实现脱贫,通过务工实现脱贫,同样是产业业准脱贫的趋势和方向。

凸显扶贫效果。实施产业精准扶贫,核心是产业化经营方向、市场化运作方式,政府通过提供扶贫资金重新调整参与各方的利益分配,必须注重依靠市场手段形成带动贫困户增收的有效机制,通过法治手段强化各类经营主体与贫困户之间的契约关系,既要避免简单的“分钱到户”,又要防止新的“叠垒大户”。要在保证产业发展、企业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带动贫困群众的数量和效果。

注重党建引领。党建导航、支部引领,是商洛多年来的所有扶贫模式和脱贫实践的核心要义。要更加重视强化各级党委、政府在产业脱贫中的主体责任和领导责任,建立完善“牵头有力、分工科学、权责匹配、考核驱动”的产业脱贫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十百千”下派挂职干部在产业精准脱贫的推进能量,坚决依靠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在产业精准脱贫的职能作用,确保所有产业脱贫对象如期稳定脱贫,加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追赶超越发展目标。

第二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产业发展典范

扶贫主打油牡丹,脱贫致富促发展

--石人河村精准扶贫产业发展纪实

从昔日精明的煤矿小老板到如今敢想敢做的产业能人,在人们的印象里王大平一直在忙碌操劳着自己的事业。不过在人群中,王大平倒也亲切可爱,身材肥胖的他显得憨态可掬,认识他的人对他无不翘首称赞。王大平说,借着国家精准扶贫的东风在家发展,既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又照顾了家人,也免受奔波之苦,还能惠及乡亲们。

现在王大平的200亩油牡丹育苗基地已绿意盎然,300余亩种植基地早已一片花海,规模化效益十分明显,形成石人河村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线。不少此轮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并帮助管理大大拓宽了经济收入来源。据了解,油用牡丹是多年生木本油料作物,兼具食用、药用、观赏等价值。现在王大平正在充分开发利用油牡丹花观赏旅游价值,同时通过养蜂获取蜂蜜、采籽榨油等获取经济价值,切剥根皮等获取药用价值,预计丰产期基地年产值可达千万元。

王大平是郧西县河夹镇石人河村村民,前些年凭着自己的精明能干在山西的小煤矿发展,由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淘汰落后产能、传统产业升级浪潮提前到来了,他不得不放弃那个曾经无限风光的煤炭行业。回到家乡的他总想做点事业,然而面对凋敝的农村现状却又没有任何思路。

2014年底,随着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政策的实施,郧西县发改局精准扶贫河夹镇六个重点贫困村之一的石人河村,这让王大平看到了希望。在郧西县发改局扶贫工作队的悉心指导下,他迅速理顺思路,随同郧西县发改局考察了安徽、山东等地的油用牡丹产业,看到国家、湖北省、郧西县出台的相应政策支持,他随即下定决心抓住机遇一定要把油牡丹产业做大做强,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为节约成本并最大程度降低经营风险,王大平流转村里一百多户的五百余亩闲置土地注册了郧西县众帮生态农业家庭农场,与郧西县昌晖木本油料专业合作社共建种植基地。合作社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农场具体负责经营管理,双方协议按照实际投入比例分配收益。资金方面,县发改局扶贫工作队主动协调对接银行,帮助农场解决资金难题。

在王大平家庭农场的带动下,石人河村现已注册多个经济主体,主要发展农村电商、马头山羊养殖,土杂鸡养殖等产业,还有些农户未正式注册但也积极响应政策主动发展合适产业。据统计油牡丹这个龙头产业带动的其它产业共计解决了102户269人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预计将使这些贫困人口大幅增加收入,大大加快石人河村的整体脱贫致富步伐,促进石人河村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三篇:精准脱贫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XX县XX镇XX村精准脱贫情况的调查报告

XX月XX日,省扶贫办从XXX县、XX县分别抽调XX人,组成XX人专班,对XX县XX镇重点贫困村XX村精准脱贫工作情况开展实地暗访调查。调查组坚持问题导向,对照“一有、两不愁、三保障”实施情况和脱贫验收标准,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调查了贫困户XX户(脱贫户XX户,未脱贫户XX户)、非贫困户XX户,并查阅村级档案和XX户户档,访谈了XX名镇、村、工作队干部,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村为XXX镇下辖行政村,辖X个村民小组,总人口XXX户XXX人,版图面积XX平方公里,耕地XX亩,山林XXX亩,水面XX亩。全村精准识别后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XX户,XXX人,其中2014年已脱贫XX户XX人,2016年已脱贫XX户XX人,现有存量贫困户XX户XX人。其中一般贫困户XX户XXX人;低保贫困户X户XX人;五保贫困户X户XX人。因病致贫占XX%,因残致贫占X%。走访发现,群众对精准扶贫工作满意度较高,为XX%;少数贫困户对帮扶人工作不满意,满意度为XX%。

二、工作亮点

(一)基层组织建设强,村干部“有威望”。

1、两委班子坚强有力。调查发现,XX村基础相对较差,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重。现有村两委班子成员X名,班子团结,不等不靠,依托现有资源,主动对接扶贫政策,引导贫困户脱贫致富。村书记XXX熟悉各项扶贫政策,熟悉村、贫困户、贫困人口等基本情况,能够做到“一口清”。群众对村干部普遍满意,被走访的XX户贫困户和非贫困户一致认为,现任村干部对群众家里的事非常关心,做事公正,没有私心,群众信任,满意度达到100%。

2、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全村X个村民小组全部修通了水泥公路;电力改造在XXXX年时就全部完成;安全饮水工程正在推进,已解决XXX多人的饮水安全问题;通讯完善,经手机测试,被走访的四个小组,手机信号都比较强;通过易地搬迁和危房改造,全村没有一户贫困户居住土坯房或危房。

(二)扶贫政策落实准,工作队“有办法”。

1、驻村帮扶作风扎实。调查发现,XX村驻点工作队为县XXX局,XXX年进驻。工作队严格履行了XXX县委制定的“五天四夜”工作纪律,吃住在村;驻村工作台账和工作日志较为完整,真实合理;贫困户识别退出程序完善,台账完备;驻村工作队长XXX对本村基本情况、贫困户、贫困人口、脱贫路径等底数清。被走访的贫困户普遍反映,有帮扶干部,经常到家中看望;电话抽查县XX局两名帮扶人,均对自己帮扶对象的家庭情况、扶贫措施清楚。

2、政策落实成效突出。调查发现,XXX县在产业奖补政策方面,农户养牛每头补贴1000元,养猪每头补贴400元,养鸡、鸭、鹅等禽类,每只15元,其中补贴6000元封顶,力度较大,一定程度上鼓励了贫困户发展种养产业。扶贫政策的落实比较到位。贫困户能够享受到的政策基本上都能够享受到,特别是小额信贷政策和产业奖补政策落实效果明显。贫困户XXX享受到了XX万元的小额信贷,发展养羊XX多只;贫困户XXX享受到了XX万元的小额信贷,发展养猪XX多头。

(三)脱贫致富路子多,贫困户“有盼头”。

1、村集体经济发展后劲强。调查发现,2017年,XX村集体种植油茶XX亩,2018年新发展油茶XX亩;带动群众种山药XX亩;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科学规划和打造民俗文化村,吸引游客参观,带动群众就业;60KW光伏电站正在建设中,每年集体可创收XX万余元。积极利用现有产业奖补和小额贷款政策,引导有能力的贫困户发展种养产业。X组贫困户XXX,家庭X口人,村帮助其养猪XX多头。

2、贫困户自主脱贫意愿高。现年81岁的贫困户XXX,虽然身体不好,年龄偏高,但该户不等不靠,积极通过劳动和务工脱贫,一方面他鼓励儿子务工增收,另一方面他自己在家不吃闲饭。2017年,XXX养猪2头,获产业奖补800元,卖猪获收3000多元,还养了20多只鸡,种油茶2亩。

三、问题和建议

(一)进一步压实帮扶责任。走访发现,有部分帮扶干部到贫困户家中只是进行口头慰问或者赠送慰问金,并且上门次数较少。X组贫困户XXX反映不知道自己所对应的帮扶干部是谁,不能具体说出帮扶干部的姓名、单位或者联系方式,另外还反映并没有相关帮扶人员上门讲解政策,询问家庭情况。贫困户XXX的儿子因结婚时未到法定结婚年龄,儿子户口一直未能迁入,两个孙子一直是“黑户”,导致儿媳、孙子三人无法纳入贫困人口享受政策。要明确帮扶计划和措施,确保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让全村上下形成良好的“你帮我扶”的氛围,进一步提升农户的幸福感和脱贫信心。在上门帮扶时要进一步加强与农户的沟通,帮扶干部要“亮身份”。

(二)进一步强化政策落实。要下绣花功夫。在教育扶贫方面还要进一步做细。被走访的X户中,有X户可以享受教育扶贫政策,但只有X户较好地享受到了教育扶贫政策。另外X户没有很好地享受到的原因,一是贫困户XXX的孩子在学校的名字与建档立卡系统录入的名字不一致,导致XXX的孩子从2015年至2017年均没有享受到小学阶段的教育扶贫政策;二是贫困户XXX家的教育扶贫政策从2017年才开始享受到,2015和2016年均没有享受到的原田是因为没有坐校车。在医疗救助政策的落实上,有X户反映住院仍然是“先交钱、后诊疗”,这与严格落实医疗救助政策的要求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贫困户XXX反映,妻子住院期间,医院以各种手续盖章为由,要求其先办手续、交医药费,才能住院。

(三)进一步完善档案资料。调查发现,贫困户家中的明白卡、精准扶贫政策清单没有上墙,帮扶手册也未发放到农户家中。户档主要为《扶贫手册》,手册中“人均可支配收入”只填写了2015年,其他未填;帮扶措施只填到2107年9月份,10月份以后未填写。个别贫困户存在人口漏登,贫困户XXX家有6口人共同生活,户口本也为6人,但只有3人被纳入贫困人口。要及时将明白卡、政策清单和帮扶手册发放到每户贫困户手中,能够让贫困户了解自家帮扶责任人、各类政策享受情况,同时要将村级档案、户档案迅速查漏补缺,整理规范。

(四)进一步整合扶贫项目。XX村目前没有规范的党群服务中心,目前仍在危房中办公。XX县委下达文件中安排了XX万元党群服务中心建设项目,计划明年实施。座谈了解到,XX村享受了党群服务中心扶贫项目资金,就不能享受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项目资金。村干部感觉压力很大,

第四篇:精准脱贫攻坚战

精准脱贫攻坚战

2018-07-02 13:52:59 【背景链接】

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是时代的新变化,也是这个时代需要解决的新使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就是要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即解决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人群发展的不平衡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供的不充分、精神文明现代化程度发展的不充分等难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1981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的内容)

2018年2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成都市主持召开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他强调,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清醒认识把握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任务的艰巨性,清醒认识把握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紧迫性,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提高脱贫质量,聚焦深贫地区,扎扎实实把脱贫攻坚战推向前进。(三年要重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

我们加强党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责任体系,精准识别、精准脱贫的工作体系,上下联动、统一协调的政策体系,保障资金、强化人力的投入体系,因地制宜、因村因户因人施策的帮扶体系,广泛参与、合力攻坚的社会动员体系,多渠道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体系,形成了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标准表述】

[权威论述]

群众对一些地方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现象非常反感,要认真加以解决。

——习近平

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

——习近平

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提高脱贫质量,聚焦深贫地区,扎扎实实把脱贫攻坚战推向前进。

——习近平

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

——习近平

[重大意义]

打赢脱贫攻坚战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是不能有人掉队的小康,绝不能把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排除在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最突出的短板就是农村仍有较多的贫困人口。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如期完成脱贫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刚性目标、底线目标。只有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实现,才能凸显全面小康社会成色,让人民群众满意、国际社会认可。

打赢脱贫攻坚战事关增进人民福祉。总书记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我国组织实施了大规模扶贫开发行动,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只有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事业,才能不断增强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展示和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打赢脱贫攻坚战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只有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真正做到为人民造福,执政基础才能坚不可摧。只有全体人民过上了好日子,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十三五”期间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必须坚持把扶贫脱贫作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要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事关国家长治久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开发事业大踏步发展,极大地改变了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对促进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和谐、国家长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扶贫开发的标准在提高,更加注重发展型的民生改善。“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不仅要在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上着力,更要注重提升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水平,使他们跟上全面小康的步伐。只有让全体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面临挑战]

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现在到2020年只有不到3年的时间,要实现脱贫3000多万人,压力不小,难度不小。经过多年的努力,容易脱贫的地区和人口已经基本脱贫了,剩下的贫困人口大多贫困程度较深,自身发展能力比较弱,越往后脱贫攻坚成本越高、难度越大。以前出台一项政策、采取一项措施就可以解决成百万甚至上千万人的贫困,现在减贫政策效应递减,需要以更大的投入实现脱贫目标。与此同时,因灾、因病、因学返贫情况时有发生,采用常规思路和办法按部就班推进,将难以完成任务。同时,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急躁和厌战情绪以及消极腐败现象仍然存在,有的还很严重。行百里者半九十。必须再接再厉,发扬连续作战作风,做好应对和战胜各种困难挑战的准备。

脱贫攻坚面临新环境。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经济下行压力在持续加大,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一些农民工因丧失工作重新陷入贫困,返贫压力加大。产业结构仍在调整过程中,传统产业扶贫带动效应减弱,一些新的产业尚在成长之中。面对新的环境,扶贫脱贫需要不断创新理念,探索结合生态保护脱贫、资产收益扶贫、光伏扶贫、电商扶贫、增加贫困人口在土地增值中的受益程度等新方式。

扶贫合力尚未形成。扶贫资金投入与脱贫攻坚战不适应,扶贫资金投入虽然总量不小,但仍然无法满足脱贫攻坚战的需求。各部门对扶贫投入呈现碎片化,资金使用分散,整合难度很大。财政扶贫资金分配和使用效率也有待提高。扶贫同农村低保、新农保、医疗救助、危房改造、教育救助等政策尚未有效衔接。

精准扶贫体制机制不健全。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认识还不到位,一些实际工作还停留在“大水漫灌”的传统观念和方式上。一些地方表面上建立了精准扶贫工作机制,但实际上还是缩小版的“大水漫灌”。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主观能动性有待提高,“等靠要”思想还比较严重。脱贫攻坚的责任制度落实还不到位,与精准扶贫工作要求相适应的扶贫开发队伍有待加强。

[参考对策] 宏观层面看:

要强化体制机制。落实好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中央统筹,就是要做好顶层设计,在政策、资金等方面为地方创造条件,加强脱贫效果监管。省负总责,就是要做到承上启下,把党中央大政方针转化为实施方案,促进工作落地。市县抓落实,就是要从当地实际出发,推动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要改进考核评估机制,根据脱贫攻坚进展情况不断完善。

要完善资金管理。强化监管,做到阳光扶贫、廉洁扶贫。要增加投入,确保扶贫投入同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相适应。要加强资金整合,防止资金闲置和损失浪费。要健全公告公示制度,省、市、县扶贫资金分配结果一律公开,乡、村两级扶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情况一律公告公示,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对脱贫领域腐败问题,发现一起严肃查处问责一起,绝不姑息迁就。

要加强作风建设。党中央已经明确,将2018年作为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要坚持问题导向,集中力量解决脱贫领域“四个意识”不强、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工作作风不扎实、考核评估不严格等突出问题。要加强制度建设,扎紧制度笼子。

具体到精扶贫方面:

对策一 扶贫先扶志,消除“抱负差距”

“造血”扶贫关键依靠贫困人口的主动性。现实中确实存在一批没有改变意愿的贫困者。贫困状态会减弱人们的理想和抱负,而缺乏理想和抱负将进一步降低人的努力程度,也就降低了抓住机遇的可能性。若贫困人口对未来没期望、对致富没信心、对脱贫没行动,那投入再大的人力物力也都会“打水漂”,即使一度脱贫,也可能会再度返贫。扶贫先扶志,对于贫困人口需要进行专业、有效的心理辅导干预,增强信念和主观能动性,采用科学、专业、有效的“扶志”方法。组织专业心理辅导工作者对于贫困人口开展信念干预;要设计符合贫困人口特点、可操作化强的干预方案;基层扶贫干部需要接受相关培训,在与贫困人口日常交流中重视对志向的培养。

对策二 扶贫必扶智,消除“起点差距”

贫困儿童与非贫困儿童之间存在“起点差距”。贫困会使得幼儿学习和行为相关的神经细胞发育不良;贫困农村儿童的认知能力、社会交往等身心功能也弱于非贫困儿童,常常“输在起跑线上”。当脱贫产业、技术送到贫困人口手中的时候,他们可能会因较学习能力较低、知识储备不足而降低脱贫政策的效果。

扶贫必扶智,大力支持贫困地区早期教育,提升贫困儿童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扶智不仅要早,更要“从娃娃抓起”。在加大投资和扶持的基础上,引入专业社工或非政府组织,辅导贫困幼儿、儿童的早期教育和成长;利用互联网匹配更优质的师资,提供更优质的早期教育内容;补贴智能移动终端和通讯费用,促进外出务工人员更多的与留守儿童交流。

对策三

脱贫必脱愚,消除“认知差距”

所谓“愚”,就是不理性的选择,贫困者在脱贫过程中面临着各种行为和决策偏差:自律性不足——没有将生产所得用在正确的地方;无法应对信息繁多、流程复杂的决策——如无法选择最适合的贷款种类;注意力太过分散——如将大量时间、精力放在日常琐事上,以至无法关注致富机会。贫困者的不理性和决策偏差,可能陷入更深的贫困状态。

脱贫必脱愚,针对贫困者的决策偏差设计新政策、方法,促进贫困人口做出更理性的决策。在扶贫政策中应用行为科学,比如优化精简落地措施的申请流程、操作步骤,设置默认选项以提高参与率;根据贫困人口特点提供定制化、有针对性的信息;使用承诺机制、社会规范等方法解决自律性问题。【文章重要位置设计】

[精彩标题示例]

抓好干部“支点” “撬动”扶贫攻坚 扶贫留住人 方能扶得稳 [精彩开头示例]

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激励各级干部到脱贫攻坚战场上大显身手。”扶贫攻坚战役的新号角已吹响,而选好、用好、管理好干部便成为扶贫攻坚的重要“支点”。

[结尾示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3亿人要携手前进。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习近平的2016年新年贺词犹在耳边回响。面向2020的扶贫攻坚战已经打响,让我们踏实精准扶贫的节奏,带领贫困群众在脱贫奔小康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

备注:以上材料均来源于网络,有改动。

原标题《全力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来源:《求是》

作者:刘永富(国务院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

原标题《抓好干部“支点” “撬动”扶贫攻坚》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人:石长毅 原标题《扶贫留住人,方能扶得稳》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王易之 原标题《以精准扶贫提升群众获得感》

来源:人民网评

作者:张玉珂 原标题:“造血”扶贫先要消除“心理差距” 来源:新华网

作者:胡鞍钢

坚决打好决胜全面小康三大攻坚战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18-03-01 17:53:20 责任编辑:苏向东

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这一重要论断,体现了强烈的使命担当、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三大攻坚战既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攻克的现实难题,又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坚实保障。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担当之责、严实之态、精准之策和有效之举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

一、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保障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我们将会面临一系列艰难险阻,有更多的挑战需要应对、更多的矛盾需要解决、更多的风险需要防范。如果防范不及、化解不力,诸多新旧矛盾和局部风险传导、叠加、演变、升级为重大风险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因此,必须将重大风险的防范化解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驾护航。

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一是要增强风险防控意识。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全面、清醒、深刻、与时俱进地认识和把握当前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潜在的各种重大风险,从宏观和微观结合的层面把握其性质、特点、表象、原因,从标本兼治、主动攻防和积极应对的视角,找到防范化解的有效办法。二是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从排查防范最困难、最危险的风险着眼,加大风险防范力度,尤其要注意防范各种不可预料的风险,坚决避免发生系统性、颠覆性风险。三是要积极防范、有效化解重点领域的重大风险。加强对国际国内重点领域重大风险因素的调查研判、系统评估和科学管控,积极消除或控制各种存量风险,有效预防或减少各种增量风险。

二、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要深刻认识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强化矢志扶贫、决战脱贫的使命担当,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责任感、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着力破解制约脱贫的关键瓶颈和突出困难,科学有效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一是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要对省、市、县各级组织的扶贫责任进行细分和明确,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压实责任。二是要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发力的大扶贫格局。加快培育扶贫类社会组织,完善政府购买扶贫服务的体制机制,深化政府与市场主体扶贫脱贫合作机制。三是要坚持突出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堡垒。随着脱贫攻坚的不断深入,深度贫困地区和深度贫困问题越发突出,成为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的硬仗。深度贫困往往出现在老、少、边、山地区,贫困问题具有整体性、区域性、顽固性等特点。对此,各地区各部门要以必胜的信心,提供更加集中的支持,采取更加有效的举措,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政策、资源倾斜力度,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针对贫困群众的精神贫困问题,要采取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的办法,激发其脱贫内生动力,提高其致富发展能力,阻断贫困现象的代际传递。四是要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构建东西部扶贫协作长效机制,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支撑。确定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目标、任务、保障措施和考核评估办法,明确协作双方的权利、义务,促进东西部开展多层次扶贫协作,建立精准对接机制,以此实现东西部优势互补、融合发展。五是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精准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打赢脱贫攻坚战,不仅意味着脱贫攻坚当前目标的实现,也要为长远目标的实现打下基础。为此,还要借助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和实施,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有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三、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全面小康社会重要的衡量标准之一。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使命担当,以改革创新精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一是要清醒认识治理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要深刻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过硬的治污举措,完善铁腕治污常态化机制,强力推进污染治理工作。二是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污染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统筹规划、整体推进,但在具体操作中,又要分清轻重缓急,抓住主要矛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解决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问题为重点,通过强化污染源治理、严格落实河长制等途径,持续实施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全面提升大气、水体、土壤环境质量,减少排污总量,严防新增污染,守住环境门槛,使污染排放降下来,环境质量好起来,以污染防治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三是要构建全民共治的污染治理体系。各级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敢于拒绝高污染低效率产业,敢于治理产能过剩等问题;通过实施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引导、约束企业在现有环境制度框架范围内改善生产经营方式,由末端治理转向源头预防;适应社会公众生态环境权益意识普遍觉醒的新趋势新要求,引导社会公众在污染治理领域的有序参与,借助其强大的社会合力,从根本上扭转当前环境污染的困局。四是要构建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加快环保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基础制度建设,筑牢制度屏障;严格执行环保法律制度,以零容忍态度坚决制止和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针对一些反复出现、屡禁不止的污染问题,要通过自上而下的环保督察,及时追责、顶格问责,以重典治乱的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持久战,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宁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蒋文龄 马国君 刘雅静)

第五篇:昌都市农牧局产业工作( 精准脱贫)交流材料汇总

昌都市农牧局产业工作开展情况交流材料

我市农牧业产业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加快农牧业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深入学习领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结合全市产业精准脱贫总体规划,围绕建设“七大种植基地,五大养殖基地”,实施“七个全部工程”及扶贫产业开发的目标要求,抓紧落实每个环节重要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一、特色农牧业产业发展情况

(一)产业基地建设发展持续推进。种植业方面:截至目前,全市荞麦种植面积达2万亩,共创建八宿县荞麦示范基地6000亩;芒康县索多西辣椒示范基地1500亩,芒康县三江康巴大蒜示范基地400亩;建设高效日光温室2074座;建设葡萄基地7550亩(芒康3950亩,左贡县3600亩);建设青稞良种基地1.2万亩;优质饲草料基地1.35万亩;建设元根种植基地2000亩;藏药材种植基地170亩;以芒康县、察雅县、八宿县为重点,连片集中种植以苹果、核桃、康巴蜜桔、石榴、杏为主的地方干鲜果7200亩。畜牧业方面:已建设康巴香猪育种繁育基地6个,养殖规模达1500余头,其中能繁母猪达400头,正在建设育种基地一个,育种规模将达5000头;建设康巴香鸡养殖基地5个,养殖规模2.8 万只,正在经开区建设康巴香鸡孵化基地一个,今年养殖规模将达15万只;在贡觉县莫洛镇幸福村建设阿旺绵羊育肥基地一个,年育肥达0.8--1.2万只;以类乌齐、丁青、江达、贡觉等县为基础,力争年内在高山草地畜牧业养殖基地育肥饲养类乌齐牦牛1万头,出栏0.9万头;在卡若区、江达县、农科所、丁青县各建设奶牛养殖基地一个,引进奶牛养殖数量达900余头;2016年在八宿、左贡、察雅、江达、卡若5个县(区)建设10个黄牛改良配种点,开展黄牛改良3000头。在全市加大康巴香猪、康巴香鸡标准化育种、繁育工作,推进地方品种、品牌建设,实现集中养殖与大面积分散养殖的行动计划,力争五大养殖进入高端市场。

(二)优势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业较快发展。我市已初步形成了青稞、荞麦、牦牛肉、干鲜果等为主的农畜产品加工体系。据统计,我市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达18家,其中有9家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根据产业分类,有粮油(蔬菜)加工(流通)企业14家、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2家、饮品加工企业2家。主要产品有牦牛肉系列产品、辣椒类系列产品、糌粑系列产品、荞麦系列产品、青稞酒、葡萄酒、白酒、干鲜果品、菜籽油、核桃油、藏药材、藏香、林下资源产品等,产品种类达上百种。实现年产值12038.73万元,上缴税金622.72万,员工人数450人。

(三)、特色品牌建设初见成效。充分利用我市农牧业产业发展的政策优势、生态优势、资源优势,着力培育和打造芒康藏东珍宝“达美拥”干红葡萄酒系列产品、八宿“拉鲁卡”荞麦系列产品、洛隆“洛宗”糌粑系列产品、类乌齐牦牛肉、阿旺绵羊、康巴香猪和香鸡等特色鲜明的知名品牌,积极开展特色优势产品商标注册和原种地理标识保护工作,全力打造绿色、特色品牌。制作了我市“达美拥”红葡萄酒系列产品、“洛宗”糌粑系列产品、“卡诺圣”矿泉水产品、“昌都阿旺绵羊”等宣传资料在电视台播出。成功注册“藏家牦牛”、“康巴类乌齐”2个商标;启动了“康巴昌都香鸡”、“康巴昌都香猪”、“昌都阿旺乡绵羊”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申报工作。拥有八宿荞麦、类乌齐牦牛肉、盐井葡萄、索多西辣椒酱4个地理标志认证产品。

(四)、科技服务逐步强化。按照“一个产业、一位首席专家、一个技术服务团队、一笔经费保障”的工作机制,加强与自治区农科院,四川、云南省农科院等区内外研究所的合作,重点加大对特色优势种养业的研究和开发力度,增强特色农牧业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农牧民的科技致富能力。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模式,加大对农牧业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从区外引进短期技术援助干部,带动当地农牧科技干部提高业务能力,并选派基层农牧科技人员到内地培训,学习掌握更为先进实用的农 牧科技知识。今年4月,从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蔬菜研究所、农业研究所、果树研究所邀请5位专家为全市来自11县(区)农业技术推广站主要同志及各县(区)农业乡镇技术人员近61人培训青稞、小麦等各个生长周期特征及注意事项、施肥方法、蔬菜生产技术、农作物统防统治技术、果树栽培技术、农作物田间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培训。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负责从内地邀请蔬菜种植技术人员(土专家)派往十一县(区)蹲点一年指导蔬菜种植技术服务工作。市农牧局、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畜牧推广总站及各县(区)农牧局技术人员深入各乡(镇)、村实地培训农牧民种子包衣、青稞和小麦栽培技术、蔬菜(瓜果、西红柿等)种植技术、蔬菜大棚建造、主要农作物和常见蔬菜丰产栽培实用技术,主要农作物和常见蔬菜病虫害及杂草的防治实用技术,主要农作物的良种繁育实用技术。常用农业机械的使用、管理和修理实用技术,“五号病”防治及春秋季疫苗注射;秸秆氨化技术;常用农药的安全使用和沼气建造和农业法、农机管理法、种子法,畜牧兽医管理法等的培训。

二、产业脱贫项目实施情况

昌都市“十三五”产业扶贫发展规划涉及产业脱贫项目13类,2173个,总投资232.6亿元。目前已下达11县(区)产业脱贫项目资金8亿元,其中卡若区1.3亿元,其余10县每县6700万元。全市十一县(区)目前共实施产业脱贫 项目510个,涉及156个异地搬迁点,涉及贫困户20156户,120642人,预计人均增收7000元。

十三五期间卡若区实施产业脱贫项目298个,预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640户,6614人;边坝县实施产业脱贫项目106个,预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340户,7528人;左贡县已实施产业脱贫项目70个,预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331户,5915人;丁青县已实施产业脱贫项目534个,预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373户,6308人;江达县已实施产业脱贫项目143个,预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944户,5256人;贡觉县已实施产业脱贫项目366个,预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314户,6592人;芒康县已实施产业脱贫项目59个,预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941户,17690人;类乌齐县已实施产业脱贫项目44个,预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318户,4585人;八宿县已实施产业脱贫项目130个,预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508户,7846人。洛隆县已实施产业脱贫项目99个,预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587户,7461人;察雅县已实施产业脱贫项目130个,预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029户,5415人。

在产业项目的带动下,目前各级组织健全,全市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30家,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8家,企业带动有力,合作社运行情况较好,群众参与到产业脱贫项目积极性高,已形成“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格局。三、七个全部工程工作

为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三年内实现“瓶装饮用水、饮料全部本地化自给,肉类全部本地化自给、各类蔬菜全部本地化自给、主要瓜果全部本地化自给,糌粑全部本地化自给,奶油全部本地化自给,蛋类全部本地化自给”的目标要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用发展新理念引领农业和农村工作,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推进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使全市粮食产能进一步提升,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产品供给的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当期及今后一段时期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1.瓶装饮用水、饮料类。认真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高工程,全面解决农牧区居民安全饮水问题;依托卡若圣水、天域山泉、雪花啤酒厂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瓶装饮用水产量,满足本地瓶装饮用水产量,满足本地市场需求。到2019年底,实现瓶装饮用水达10万吨以上,满足本地市场需求;依托珍宝酒业及其他葡萄酒生产企业,加大葡萄酒产业发展力度,到2019年底,种植酿造酒葡萄2万亩,投产1万亩,产葡萄1.5万吨,生产优质葡萄酒5000吨以上;依托八宿荞麦酒厂扩大规模,到2019年实现荞麦酒产量125吨以上,苦荞茶3吨以上;依托雪花啤酒厂,丰富啤酒饮料供应品种,满足本地啤酒市场。到2019年底,实现啤酒产量4万吨,满足本地市场需求;支持和鼓励雪花啤酒厂利用现有生产能力,开发苹果、葡萄、芫根、蜜桔、杏、核桃等饮料产品供应本地市场,并逐步扩大外销市场;招商引资引进企业开发本地市场需要的其他饮料。到2019年底,各类饮料生产能力达到2万吨,满足本地市场需求。

2.肉类产品。调整优化草畜结构,大力实施天然草原保护工程和退牧还草工程,全市11县(区)实施天然草原围栏休牧630万亩,草地补播18万亩,建设灌溉人工种草75万亩、旱作人工种草50万亩,草地补播18万亩;试点推行草原灌溉、配套灌溉设施,创建实验示范基地40万亩;新建市优质牧草种子生产及加工基地,建设优质牧草种子生产基地1万亩,建成优质牧草及人工饲草地基地1个;实施“万亩草场”基地建设和草种繁育基地建设,建成优质饲草种植面积5万亩。开展鼠害治理草场440万亩,毒草害治理32万亩,虫害治理300万亩,蝗虫害治理115万亩。加强畜禽良种工程体系建设,新建类乌齐县牦牛品种保护扩繁场、贡觉阿旺绵羊保种基地,加强黄牛改良及牦牛“三元杂交”种公牛生产基地建设,升级改造现有改良站,新建标准化改良站60个,新建市级和11县(区)冻精液氮站。教育引导群众转变“惜杀惜售”观念,提高群众商品意识,加大牲畜出栏力度,加快出栏周期,争取早出栏、快出栏,确保牲畜年末 综合出栏率达到30%以上,实现草畜平衡。建立类乌齐、丁青、江达、察雅、卡若等县(区)牦牛集中育肥基地,集中育肥并出栏牦牛10万头,加上群众自发出栏和自己宰杀的牦牛,到2019年,达到年出栏牦牛48万头,产牦牛肉6万吨(每头125公斤),使牦牛出栏率从现在的不足20%提高到25%以上;以贡觉、芒康、察雅县为中心,新建阿旺绵羊扩繁基地,发展肉羊加工产业园,精心打造“阿旺绿色肉羊”品牌,到2019年,建成集选育、育肥、加工为一体的30万只阿旺绵羊生产基地,出栏12万只,生产羊肉0.72万吨(每只60公斤),加上其他县(区)宰杀出栏羊(绵羊、山羊)20万只,生产羊肉0.6万吨(每只30公斤),全市共计出栏羊肉1.32万吨,大部分将销往外地。以卡若、芒康、左贡三县(区)为中心,发展万头康巴香猪集中养殖基地5个,吸纳带动养殖户5000户,康巴香猪年出栏15万头以上,产肉0.45万吨(每头产肉30公斤);以卡若、八宿、芒康等县(区)为中心,创建康巴香鸡养殖基地,规模养殖康巴香鸡30万只以上,吸纳养殖户5000户,年出栏康巴香鸡50万只以上,产肉0.06万吨以上。

3.蔬菜。根据我市蔬菜供求特点和市场潜力,以卡若区、察雅县和芒康县三县(区)为重点,同时兼顾其他县适当发展满足当地市场的蔬菜种植。到2019年底,提升改造和新建高效日光温室3000座,主要用于生产绿色、精细菜和冬 季蔬菜保供,每座平均产菜3.5吨,产量达到1万吨以上;夏季大力发展露地蔬菜和马铃薯、萝卜等根茎类蔬菜种植,争取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以上,产量达到5万吨以上,其他露地蔬菜种植2万亩以上,叶菜和果菜总产量达到2万吨以上。在卡若区、察雅县、芒康县南部三乡重点发展反季节蔬菜,为昌都市区冬季蔬菜供应提供保障。在11个县城周边及三江流域河谷地区发展城郊蔬菜产业,满足本地试产需求。建立蔬菜恒温冷库3座。加强冬春蔬菜特别是日光温室新品种、新技术和生产管理的集成研究和应用示范。

4.瓜果。至2019年底,在芒康、八宿、察雅、左贡、江达、洛隆、贡觉、卡若8县(区)宜林宜果地区,栽植林果基地48138亩,其中:建设苹果产业基地33180亩、水蜜桃产业基地1530亩、康巴蜜桔4896亩、核桃8532亩。进入盛产期后,按照苹果亩产1吨,水蜜桃亩产1吨、芒康蜜桔0.7吨、核桃亩产0.5吨,全面投产后,可新增瓜果4.24万吨,基本实现本地瓜果自给。

5.糌粑。大力推广青稞良种,大力改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努力改善灌溉条件,在洛隆、芒康、江达、卡若、边坝等县(区)加强青稞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建设青稞良种加工厂。在洛隆、芒康、江达、卡若、边坝各建立4万亩的良种生产与加工基地,大力开展藏青2000、喜拉22号等良种推广。到2019年底,力争青稞单产提高到600斤以上,在退 耕还林还草后确保青稞总产稳定,糌粑总产量达到12万吨,完全满足市场需要,同时,提高糌粑品质。

6.奶类(鲜奶、酥油)。在全市十一县(区)县城周边及三江流域河谷地区,大力发展城郊畜牧业和河谷畜牧业,采用现代科技对奶牛进行集中养殖,建立相应的养殖基地,提高优质鲜奶及酥油。到2019年底,养殖优质奶牛1.5万头,产鲜奶4万吨,加上群众自己家庭所产奶量,全市奶产量达8万吨(含1万吨学生奶;酥油产量达0.4万吨,鲜奶与酥油转化率15:1)。

7.蛋类。通过在全市十一县(区)建立蛋鸡孵化基地,以培育康巴香鸡地方优良品种为主,通过将孵化的鸡仔发放到群众手中散养和建设集中饲养基地相结合的办法,到2019年全市散养蛋鸡规模达10万只以上,全市年产蛋量达600吨以上,满足市场需求。四、十一县(区)重点产业扶贫开发区建设

1、贡觉县:以莫洛镇为优势区域,以饲草料基地建设、阿旺绵羊养殖育肥为主,基地开发建设面积5000亩。

2、江达县:一是邓柯乡,以科技示范、试验,技术推广、技能培训为核心内容,发展青稞原种田500亩,建设康巴香猪育种基地一个,黄牛改良基地一个(奶牛选育为主),建设饲草料品种培育基地1000亩,蔬菜育苗基地750亩,建设蔬菜保鲜库一个。扶贫产业基地开发面积3000亩。二 是汪布顶乡,重点发展河谷畜牧业,黄牛改良、奶牛养殖、林果业、马铃薯种植等,基地开发面积2000亩。

3、丁青县:以县城所在地丁青镇为重点,建设康巴类乌齐牦牛集中养殖育肥基地一个,配套建设饲草料基地5000亩,扶贫产业基地开发面积5000亩。

4、类乌齐县:桑多镇,建设花卉基地、饲草料基地2000亩,扶贫产业基地开发面积2000亩。

5、洛隆县:以孜托镇、俄西乡为重点区域,产业选择以经济林木、青稞良种繁育加工基地建设为主,保证全市青稞良种供种,扶贫产业基地开发面积10000亩。

6、边坝县:以金岭乡为重点区域,产业选择以蔬菜基地建设、康巴香猪、康巴香鸡养殖为主,总开发面积2000亩。

7、左贡县:重点区域为碧土乡等玉曲河沿线,产业选择以旅游开发、康巴香猪、康巴香鸡养殖为主,扶贫产业基地开发面积7000亩。

8、八宿县:然乌镇发展旅游业为主,吉达乡以饲草基地建设、康巴香猪、康巴香鸡养殖为主,拉根乡主要发展河谷畜牧业,扶贫产业基地开发面积6000亩。

9、芒康县:嘎托镇至曲孜卡区域,产业以饲草料基地建设、蔬菜基地建设、康巴香猪、康巴香鸡养殖,葡萄基地建设、康巴蜜桔基地建设,果业基地建设,蔬菜保鲜库建设 等,扶贫产业基地开发面积10000亩。

10、察雅县:重点区域为吉塘镇、荣周乡。吉塘镇以建设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奶牛养殖、经济林木种植为主,荣周乡发展油菜、水果、马铃薯、蔬菜、青稞良种基地建设为主,扶贫产业基地开发面积3000亩。

11、卡若区:重点区域为卡若镇至沙贡乡一带。在卡若镇瓦约村及沙贡乡多伏村建设康巴香猪育种基地两个,在经开区建设康巴香鸡育种繁育基地一个,藏装厂一个,蔬菜保鲜库一个,同时引进、培育一批农畜产品加工、包装厂,扶贫产业基地开发面积4000亩。

以上扶贫产业开发区建设工作正在统筹安排规划设计。

五、特色农畜产品包装工作

打造我市“类乌齐牦牛肉”、“康巴香猪”、“康巴香鸡”等品牌,做大做强本地产业,涉及类乌齐牦牛肉、果扎牧场酥油、奶渣、酸奶、康巴香猪、康巴香鸡、八宿荞麦、洛宗糌粑、左贡等县干鲜果产品加工、包装等。

六、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

为了做好我市“十三五”期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与精准脱贫工作的有利结合,促进农牧民脱贫致富增收,我办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积极与自治区农牧厅衔接,建议在编制“十三五”草奖工作方案时在不违背草奖工作总体任务目标(减畜、保 护草原生态、促进农牧民增收)的同时,尽量将优惠政策向贫困户倾斜。

目前,自治区正在结合精准扶贫工作,积极申报“十三五”期间草奖工作方案,待自治区方案下达后,我办将第一时间结合精准扶贫工作,编制我市草奖工作方案,细化生态脱贫方案,确保此项工作落到实处,为“十三五”末贫困群众实现摘帽脱贫的目标增砖添瓦。

七、绿色健康文化创建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昌都市委、市政府对高原生态绿色农畜产业发展的各项要求和任务目标,推动昌都市高原农畜产业生态绿色产业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发展,根据昌都市自然生态、区域区位和优势特色高原农畜产业生态绿色产业产品等方面的特点,立足昌都高原特色农牧业资源,围绕特色农牧业产业圈建设,合理布局产业基地,按照基地、区位、产品、品牌融为一体和产业园、龙头企业、区域品牌产品和销售渠道汇成一圈的原则,建设若干个具有区域特色的基地与产业园相互渗透融合产业带和产业园与流通渠道深度融合的高原生态绿色农畜产品产业圈。重点从新品种繁育、良种推广、高效种养、精深加工等入手,强化科技创新,通过产业圈与创新圈相融合,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利益链深度结合,提升特色农牧业产业升级;加强农技队伍建设、农牧民科技培训,将科技元素贯穿产业链始终,增强特 色农牧业科技支撑能力。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以及名牌农牧产品为重点,加快农牧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品牌标准创建,保障农畜产品优质绿色,形成一批知名度高、质量安全过硬的高原特色农牧产品品牌。

根据各县的特色资源和产业发展潜力,选择资源禀赋好、发展潜力大、品牌优势明显特色产业,在优势区域优先布局和发展。重点以解决如何种好地养好畜为导向,构建特色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体系;以突破缺水少地的资源约束为导向,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以解决吃得好吃的安全的特色农产品为导向,打造高原生态绿色农畜产品,通过对葡萄酒、青稞、荞麦、干鲜果、蔬菜、虫草、藏药、类乌齐牦牛、阿旺绵羊、康巴香猪、康巴香鸡、林下产业、干鲜果产业等特色优势资源开发与产业化经营进行整体规划、区域布局、点轴结合、点带联动、共同推进等措施,推动昌都市特色生态农牧业产业圈建设。

昌都市农牧局

2016年7月26日

下载产业精准脱贫的商洛实践创新[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产业精准脱贫的商洛实践创新[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XXX村201X年精准脱贫产业发展规划

    XXXXXX村201X年精准脱贫产业发展规划为了全面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尽快改变XXX村的落后面貌,实现群众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推进社......

    陕西商洛脱贫攻坚有办法

    陕西商洛脱贫攻坚有办法 挂职干部的“加减乘除”法(抓党建促脱贫如何发力⑥) 本报记者 王乐文 龚仕建 《 人民日报 》( 2016年10月25日 19 版) 在陕西商洛市商州区任家村,有一片......

    创新发展兴产业脱贫攻坚奔小康

    创新发展兴产业 脱贫攻坚奔小康 ----泼陂河镇禾园农业合作社简介 光山县禾园农村土地专业合作社创建于2011年,是一个集有机农产品种植、加工、母牛繁育、冷藏保鲜、仓储物流......

    千阳产业扶贫三大模式精准破解产业脱贫难题

    陕西省千阳县脱贫攻坚工作经验材料之六 三大模式精准破解产业脱贫难题 千阳县是国家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也是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共有贫困人口8001户2.5万人,贫困发生率22......

    关于大力开展产业扶贫加快精准脱贫步伐的提案

    关于大力开展产业扶贫加快脱贫步伐提案内容: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长效脱贫的基础和支撑,是贫困乡村和农户探索脱贫致富的内生性机制,是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的关键......

    商洛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协会2011年度相关资料整理(共五则范文)

    商洛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协会2011年度相关资料整理 目录: 商洛学院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综合改革工作总结............... 商洛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协会简介.........................

    产业脱贫工作总结

    产业脱贫工作总结产业脱贫工作总结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做好20**年脱贫攻坚工作的安排意见》(泾办函[20**]23号)文件精神,以及县产业脱贫工作要求,结合**产业实际情况,现就20**......

    精准扶贫户脱贫计划

    精准扶贫户脱贫计划 帮扶对象:户主姓名 帮扶单位:兰州新区商贸物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帮扶责任人: 一、家庭成员基本情况例如: 1.人口信息:户主:xxx,xx文化程度;配偶:xxx,xx文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