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就业为依托 全力助推精准扶贫
以就业为依托
全力助推精准扶贫扶 ,也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开发区该如何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帮助贫困群众尽快实现脱贫增收? 目前,开发区需要创新扶贫工作思路,依托园区企业集群的优势,聚力就业扶贫,因区制宜,精准施策,努力形成开发区脱贫攻坚工作特色。
开发区的总体功能定位是改革试验田、对外开放窗口、工业和服务业集聚区、科技创新先导区和重要经济增长极。在这一定位下,开发区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就无法像其他旗县区一样,通过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等产业来帮助贫困户增收,这也成了开发区脱贫攻坚工作中所面临的一个难题,因此必须根据开发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准适合开发区的精准扶贫战略。
“就业扶贫”是“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一环,是五个一批中重要的一批,也是在精准扶贫路上扶到点子上的重要一步,因为就业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 “授人以渔”,而这正是扶贫变“输血”为“造血”的关键所在。可以说,就业扶贫工作对打赢开发区精准扶贫攻坚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想做好开发区就业扶贫工作,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向入手:第一,利用创业带动就业。根据自治区《就业创业扶贫行动实施方案》和我市《××市2016年至2020年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大开发区就业创业工作的投入力度,加大群众创业扶持。对贫困家庭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城乡群众自主创业,给予政策扶持和一定的经济支持;第二,夯实职业技能培训。建立“技能培训、创业指导、政策扶持”服务机制,有效提高贫困家庭劳动者就业和创业能力,按市场需求和就业群体的不同情况分类开展培训。对有就业意愿的贫困人员免费开展“订单式”培训,提高贫困户的就业创业技能,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第三,要继续大力落实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政策。大力支持“40、50”人员、残疾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通过灵活就业方式实现就业。对参加社保并缴纳保费的上述人员,按照规定给予社保补贴;第四,要充分发挥开发区企业集群的优势,依托工业和服务业集聚区的定位,通过政策引导各类用人单位积极参与到就业扶贫中,动员各园区企业从践行社会责任的角度出发,将就业岗位向贫困人员倾斜。利用“阳光人社”、开发区就业群等网络平台和端口积极收集和发布岗位需求信息,为用工单位和有就业需要的贫困人员搭建桥梁,促进就业。
开发区干部职工要结合实际,以“百舸争流、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在脱贫攻坚的大舞台中,本着“精准扶贫,就业先行”的理念,为开发区脱贫攻坚献计出力,为确保打赢开发区精准扶贫攻坚战而不懈奋斗。
第二篇:以健康扶贫助推精准扶贫
以健康扶贫助推精准扶贫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对推动扶贫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最艰巨的任务,我国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目前我们面临的任务依然非常艰巨,因为越到后面难度越大,成本也越高,是越来越难啃的硬骨头。
东光县与贫困程度较深的山区比较起来,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相对较好一些,但是现在脱贫攻坚的对象大部分是老弱病残,这些人可以说属于“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人口,所以精准扶贫任务依然艰巨,对这部分人群来说,健康扶贫就更为重要。
一、健康扶贫,先把贫困群众的病治好。
让老百姓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他才有能力去创业、去打工,有了收入,才会有脱贫的希望,一家人才会有美好生活的向往,日子过得才会有奔头,要真正落实“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保障兜底一批”的工作要求,将健康扶贫落实到人、精准到病,进一步核准农村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家庭数及患病人员情况,将大病和慢病进行分类救治,全面启动 21 种大病的集中救治工作,加强县级定点医院大病集中工作管理,完善临床路径
和救治专家组,及时掌握贫困大病患者底数,有效组织集中救治工作。需要住院维持治疗的,由就近具备能力的医疗机构实施治疗;需要长期治疗和康复的,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上级医疗机构指导下实施治疗和康复管理。
二、健康扶贫,要 减少贫困人口医疗费用。
农村居民保健意识淡薄,有病一拖再拖,不到影响生活起居的程度,他们很少到医院检查身体,其实一个重要原因还是怕花钱,所以要让老百姓看得起病,也是扶贫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在贫困患者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定点医疗机构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疾病应急救助、医疗救助“一站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贫困患者只需在出院时支付自负医疗费用。这一举措已让贫困人口减轻很大负担。其次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全额资助;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线”制度,提高看病就医费用报销水平;将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等,多项措施减轻了贫困患者就医负担,对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起到很大作用。
三、健康扶贫,为贫困人口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建立贫困人口档案、健康卡,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农村贫困人口家庭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等签约服务,让群众不得病、少得病,是健康扶贫的目的所在,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深入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特别是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提供签约履约服务,为贫困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经济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等服务,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主体,服务内容主要是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诊治、合理用药、就医指导、转诊预约、医药咨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项目,让他们平时健康“有人管”。同时落实健康扶贫包联制度,成立包联组,进村入户开展健康扶贫政策宣讲和督导工作,为贫困人口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
四、健康扶贫,要加强政 策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
将健康扶贫政策明白卡(定点医疗机构明白卡)及大病集中救治定点医疗机构联系人、慢病签约政策内容,制成展牌,悬挂在各医疗单位和村卫生室内显要位置,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如 LED 屏、村喇叭、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公示栏、明白纸、流动宣传车等,真正将党和政府的健康扶贫惠民政策让广大群众明白知晓。
实施健康扶贫工作,落实到人,精准到病。让农村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少得病、不得病,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确保贫困群众健康有人管,患病有人治,治病能报销,大病有救助,切实让医疗保障落
实到位,助推贫困患病人员恢复健康、早日脱贫摘帽,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第三篇:泾川县总工会依托技能培训助推精准扶贫工作
泾川县总工会依托农民工技能培训 助推精准扶贫工作
泾川县总工会为深入推进双联行动,全力做好联系村精准扶贫工作,全面提高村民务工技能。双联行动开展以来,先后在联系村—丰台乡杨涝池村举办农民工务工技能培训班6期,培训农民工510人,通过培训445人取得了初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其中:果树管理工275人、家政服务员70人、砌筑工75人、架子工25人。通过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进一步提高了联系村农民工务工技能,为联系村农民增加收入提供了技能保障。
今年针对杨涝池—焦家双千亩果园标准化管理不到位,果园管理技术欠缺、管理模式粗放、经济效益偏低的实际,为发挥区域带动作用,助推果品园区标准化管理工作,推动果品产业早日实现助农增收的目标。泾川县总工会于6月4日,在焦家村举办果树工职业技能培训班,邀请县果业局工程师史纪新采取培训现场讲授、举实例示范、现场提问和答疑解惑的方式,对310多名农民工进行了现场技术培训。又于9月19日衔接邀请平凉市总工会第四职业技能鉴定所,对培训的年龄在60岁以下210名果农开展了果树管理技术职业技能等级鉴定,通过果树管理技术理论测试和实践技能考评,有202人达到了果树管理技术初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取得了果树管理技术初级职业资格证书,达到了农民持证务农的目的,进一步推进了联系村果品产业品牌化和劳务产业职业化进程。1
第四篇:积极参与精准扶贫 齐力助推精准脱贫
积极参与精准扶贫 齐力助推精准脱贫
江西华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谢洪华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各位朋友:
上午好!
今天,我非常高兴能参加上饶市“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启动仪式。刚才,我们华云集团与上饶县罗桥街道办樟村村签订了结对帮扶协议。现在,请允许我作为民营企业代表进行发言。
“百企帮百村”是工商联会同扶贫和移民办及光彩事业促进会共同开展的精准扶贫行动,扶贫是社会的呼声,人民的期盼,企业的责任。扶贫不仅仅是简单的“给予”,扶贫的真谛是帮扶者一颗滚烫的心,扶贫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一种事业,一种传统美德,充满着温暖,充满着鼓舞向上的正能量,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长期以来,华云集团在扶贫济困方面做了些许工作:公司始终积极参与社会各项公益活动,在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帮扶弱势群体方面锲而不舍,自2006年以来,持续实施“20、30、40”帮扶计划,即每年资助20名贫困大学生,帮扶30户贫困家庭,看望40位孤寡老人,累计投入500余万元,赢得社会各界普遍赞誉。在这次精准扶贫行动中,华云集团一定会尽已所能,发挥优势,对帮扶对象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重点是就业扶贫和助学扶贫,帮助贫困户劳力提供就业岗位,帮助贫困学生就学提供费用,因为我们深知,知识是打开致富大门的“金钥匙”。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只有知识才能拔掉穷根、甩掉穷帽。
我坚信,我们所有企业主都有一颗帮助他人的善心,今年党和政府开展精准扶贫行动,这是大部分企业的夙愿,是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借此机会,呼吁有能力的企业行动起来,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主动参与精准扶贫,体现企业社会价值,体现爱心和善举。古人云:“见善勿怠,时至勿疑”,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企业主要“见善如不及”,多行善举,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积善之人,必有余庆。
脱贫致富是贫困户的长期愿望,衷心希望广大受助者要珍惜机缘,积极主动与企业互动,发挥出聪明才智,自已动手,丰衣足食;把握机会,自强不息,通过自已辛勤劳动改变命运。铭记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学会感恩,回馈社会,传递爱心,让“扶贫”成为一种责任,让“奉献”成为一种乐趣,让“给予”成为一种常态,让更多的企业及个人自觉自愿扶贫济困,让扶贫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为社会减少贫困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最后,祝大家工作顺利,幸福安康!谢谢!
第五篇:黔西七个强化助推精准扶贫
黔西县“七个强化”助推精准扶贫
实事办得“实不实”,关键看精准扶贫“准不准”。为打好扶贫攻坚,黔西县大胆创新扶贫方式,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只输血不造血”的单一扶贫方式,变“漫灌式扶贫”为“滴灌式扶贫”,以“六个到村到户”为抓手,注重“七个强化”,建立健全精准扶贫机制,确保全县201435000人脱贫,实现中建、花溪、新仁、定新四乡镇省级减贫摘帽,力争2016年前完成33450户131679人的脱贫目标。
一是强化结对帮扶。在省选派8名省直单位干部、市选派25名市直单位同步小康驻村干部的基础上,按照“县领导牵头、单位到村、干部到户、责任到人、措施到位”的要求,全县从县乡两级机关和企事业153个单位中选派1293名干部,组建扶贫工作队到贫困村和非贫困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全县6523名干部结对帮扶10192户贫困户,实现256个贫困村和92个非贫困村全部覆盖,共覆盖10192户,贫困人口35000人。帮扶单位对建档立卡识别出的33450户131679人分期分批进行帮扶,通过进村入户,深入分析掌握致贫原因,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根据帮扶对象的能力、特长、意愿等,理清帮扶思路,找准帮扶办法,制定帮扶方案,逐户落实帮扶责任人、帮扶项目和帮扶资金,确保户户有措施、见成效,切实做到“一把钥匙一把锁”,帮扶对象不脱贫,队伍不撤、干部不换,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稳定脱贫目标。
二是强化产业扶持。坚持产业“规划到村、辐射到户、带动到人”,将产业和扶贫户结合起来,支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结合贫困村和贫困户实际,着眼市场需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承受力,整合国家、省下达的农业产业化资金、扶贫资金和县财政安排1000万元资金,集中用于精准帮扶产业项目投入。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要求,计划大力实施1户贫困户种植2亩经济作物(以水西红宝石软籽石榴和蔬菜种植为主)实现2万元收入的“122”工程。即:1户贫困户建2亩家庭石榴园并配套林下养殖50只以上黔西黑土鸡或种植2亩蔬菜(以发展食用菌、大葱、香葱等蔬菜为主)并配套养殖50只以上黔西黑土鸡,实现收入2万元的“122”扶贫种养模式。贫困村建100亩以上的石榴中心示范园,作为培训、示范基地。
三是强化教育培训。深入实施教育“9+3”计划,招录172名贫困户子女就读职业学校,对就读中职学校一、二年级的1800名贫困学生每人一次性给予1500元的资助。通过“雨露计划·圆梦行动”,对89名应届考入二本以上大学的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每人一次性给予4000元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补助;对就读职业学校的200名贫困学生每人一次性给予1500元的资助。杜绝贫困家庭因学致贫、因学返贫现象。通过开展“农民讲师巡讲”活动及“雨露计划”、“阳光工程”等培训项目,对拟脱贫的扶贫对象进行农业适用技术、产业化技能、劳务输出和就业创业等培训,逐步实现“3个1”(即1户培训1人、转移就业1人、掌握实用技术1人)目标。
四是强化危房改造。按照科学规划、农户主体、经济实用、公平、公正、公开等危房改造六项原则,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7055户。
五是强化生态移民。对居住在生态环境脆弱、生态功能区位十分重要的区域以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点附近的农村人口以及居住在地质灾害隐患地区农户,紧紧依托县城南部新区驮煤河扶贫生态移民城,完成扶贫生态移民666户3000人,建设移民住房666套。
六是强化基础建设。以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为契机,以水、电、路、讯、房、寨等基础设施建设到村到户为目标,针对贫困村、贫困户以亟待解决的基础设施问题,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抓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实施通村油路(水泥路)建设529.6公里;实施县内骨干水源工程、大型灌区及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建设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及“五小”工程建设等536个项目,建设耕地灌溉面积1.25万亩的小康水;引导和帮助农民建设美观、实用、建筑形式多样化、具有地方及民族特色的小康房 290户;新建35千伏和110千伏线路19.5公里,新建、扩建110千伏和35千伏变电站5座,新增容量13.8万千伏安,新建及改造10千伏及以下线路244公里,配置变压器110台,新增容量1.7万千伏安;轮换一户一表2万户,实现农村一户一表率100 %,新增无功补偿设备5.32 兆乏;增便民电费代收网点32个,新增16个自然村通电话,50个行政村通宽带;启动建设 5 个小康寨,新增覆盖受益人口 9102人,累计覆盖受益人口2153户。
七是强化督促考评。组建县委、县政府“六个到村到户”精准帮扶督导检查组,定期或不定期对帮扶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县督办督查局、实绩考核办、扶贫办建立完善督查考核和监测评估体系,制定考核评估实施细则,加强对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就落实帮持资金、项目、责任情况,到村到户项目实施及日常监管情况,贫困户脱贫情况,实施帮扶项目产生的效益情况,贫困群众对帮扶效果的满意度等情况进行考评。在建立常态多元化监督检查机制、明查暗访等监督机制的同时,引进财政、审计、监察及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督,严格资金和项目管理,确保资金用准用足,不致“张冠李戴”,避免暗箱操作导致的应扶未扶。
通过入户、会议等宣传形式,让贫困户取消“等、靠、要”的思想,增强群众自我求变、自我发展的志气和信心,激发群众甩开膀子苦干实干的“底气”。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介,加大对扶贫工作的宣传力度,积极宣传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先进事迹,营造良好氛围。制定贫困农户进退机制,及时更新贫困户信息系统,实现扶贫对象动态调整。人均纯收入达到脱贫标准并稳定脱贫后,将贫困农户从贫困农户管理系统中退出,因灾、因学、因病等原因返贫的,精准识别后重新纳入贫困农户台账进行管理,按照“进退机制”有序推进精准扶贫。(黔西县精准办 朱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