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移民扶贫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时间:2019-05-13 17:09: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移民扶贫工作的探索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移民扶贫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第一篇:对移民扶贫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对移民扶贫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布甲乡人民政府 修水县残联

10月13日,县委、县政府召开“千名干部进乡村,排忧解难促发展”活动动员大会以来,布甲乡党委、政府和县残联按照活动的统一安排部署,深入到村组,努力为老百姓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在深入走访黄沙口移民新村移民户夏文生、吴知礼、徐桂林等人后,我们了解到了目前移民户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诸如建设用水、生活用水困难,主干道泥泞难行,建房资金不足等等。在尽最大努力解决一些困难的同时,我们也对当前的移民扶贫工作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布甲乡移民扶贫基本情况

布甲乡地处修水县西北部,与湖北通山县毗邻,距县城66公里,是修水县的边远乡。全乡版土面积114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78个村民小组,有2298户,9145人。由于地处偏远,该乡农民大多以外出务工为主要谋生手段,全乡外出务工人员约占总人口的30%左右。画湾村是布甲乡的一个行政村,位于该乡东南部,全村版土面积12平方公里,共有山林面积15000余亩,水田面积336亩,山埂田120亩,旱地200亩,下辖6个村民小组,1100人,其中20-30岁的青壮年约200人,30-50岁的中青年约400人,50岁以上约240人,其中外出务工349人,占总人口的31.7%;居住在山区38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34.5%。截止目前,该村通过移民扶贫帮助近300人从山区内搬出,其中在布甲乡以外安臵50余人,剩下240余人选择在本村黄沙口移民新村安臵。

黄土岭、崇阳岭是画湾村的两个村民小组,两个组共40余户,240余人,居住在画湾村的崇山峻岭之中,基础设施极其薄弱,生存条件极其恶劣。新一届党政班子到任以后,在了解了黄土岭、崇阳岭两个村民小组的实际情况以及实地查看了两个村民小组的生存状况后,决定启动黄沙口移民新村建设,并列为政府“十件实事”向全乡人民作出庄重承诺。在县政协黄梅主席的亲切关怀下,通过和县扶贫移民办的沟通联系,2011年6月,黄沙口移民新村开始正式施工。黄沙口移民新村土地流转面积34.49亩,规划建设面积21.47亩,可接纳移民50户,目前在建43户。移民新村用于土地流转资金10万余元,规划设计、平整场地投入15万元,通水、通电、通路共投入25万元。

二、当前移民扶贫存在的问题

目前,黄沙口移民新村已进入分户建房阶段,大部分一层主体结构已经完工,该乡的移民扶贫工作成效初显,而且也深得移民户之心,移民户对乡党委、政府所作的努力非常感激。这种移民扶贫方式也是目前全县普遍采用的一种,也广为全县上下所接受,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些地方还是值得我们认真探索与思考。

(一)群众致富难。移民扶贫的基本原则是“移得出、留得住、富得起”。目前,我们很好的完成了移得出的问题,但对于如何留得住,怎么富起来没有更好的办法和过多的探索。很多以前背井离乡的深山、库区居民在扶贫安臵之后,还得再次背井离乡,通过外出务工来寻求致富之道。据走访部分移民户了解到,他们大多是从务工所在地赶回来建房,房子建完后,基本上又得外出务工。所以如何帮助他们解决扎根、致富问题,是移民扶贫工作下一阶段值得思考的主要问题。

(二)规划不合理。移民扶贫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情况复杂,需要制定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实施规划,有计划、分批次、分步骤实施移民扶贫。但从目前全县的移民扶贫情况来看,大多是乡镇组织实施移民扶贫,有些甚至是村级组织实施,这样便存在很多规划不合理的情况。有的纯粹为了争取移民指标,移民扶贫小而散,造成基础设施配套共享率低;有的由于规划不到位,造成重复施工,浪费资金,影响进度;有的移民扶贫选点不合理,存在安全隐患,甚至有个别乡镇存在二次安臵的现象。

(三)搬迁成本高。目前我县移民扶贫是通过农民自我承担为主,政府适当补助为辅来实现的。拿黄沙口移民新村来讲,在黄沙口建一栋两层的安臵房,总建筑面积267m2,按照布甲乡的建设成本,两层主体加装修大概需要20万左右,扶贫补助资金按平均每户5口人计算为15000元,剩余部分全部由移民户自行承担。但深山居民由于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有些甚至谈不上什么资本积累,单靠他们的自身力量,根本无法筹集基本的迁建资金,致使部分群众负债建房,从而出现房子建起来、债台筑起来的现象。因而,很多乡镇都存在着移民户移民扶贫意愿很强,但真正开始实施移民扶贫却矛盾重重、问题多多的现象。

三、做好移民扶贫工作的几点思考

随着移民扶贫工作的逐渐深入,工作向山区更深处、生活环境更艰苦地区的推进,工作的难度也将变得越来越大,任务越来越繁重,移民扶贫工作将面临新的形势和考验,之前移民扶贫工作行之有效的方法要一以贯之的继续执行下去,同时也需要探索一些新的思路和做法。

(一)转变观念,跳出传统思想禁锢。移民扶贫是解决深山农民发展问题的最佳途径。贫困包含生存的贫困和发展的贫困两层含义,扶贫内容是相当广泛的。从政府扶贫开发的层面看,生产项目可立刻产生经济效益,解决眼前的贫困状况,但它是短期的扶贫措施;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的硬环境,属于中期的扶贫措施;教育、医疗、就业及社会保障等社会化服务,特别是教育、医疗的投入,则是长期的扶贫措施。所以移民扶贫最终的落脚点是使农民变为城市居民,让他们享受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文明成果。农民唯有出山,彻底改变自己的生存条件,才有可能享受中期扶贫给予的生产、生活环境的日新月异;农民唯有进城,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生存贫困和发展贫困,政府的扶贫才能更多地投向中期和长期的扶贫措施,尤其是通过医疗、教育等手段,不断提高进城农民的基本素质,达到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效益等方面的最大化。

(二)整合资金,加快公(廉)租房建设。农民进城,说起来很简单,但真正要实施起来,却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以前常说“民以食为天”,在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的今天,已经变成了“民以房为天”了。要想让农民真正变为市民,首当其冲的就是要解决住房问题。县委、县政府要紧缩移民扶贫指标,把涉及移民扶贫项目向中心集镇以及县城倾斜,充分整合项目和资金,加快中心集镇和县城的公(廉)租房以及经济适用房建设,严把公(廉)租房以及经济适用房准入关,使之真正惠及移民户和弱势群体。

(三)主动对接,强化移民服务管理。农民进城第二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享受市民待遇。一是公安、教育、卫生、计生、民政等部门要主动对接,对在县城或中心集镇有固定居住场所的移民户应给予在安臵地正式落户的政策,要制定专门办法,及时为移民办理户相关手续,切实保障移民户在户籍、入学、医疗保健、计划生育、参军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二是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农民由土地保障向社会保障转变。增加教育文化投入,统筹养老、医疗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切实提高移民户进城的社会保障水平。三是允许移民户进城安臵后,享有原户籍所在地山林、土地等相关政策不变,让移民户不至于进城后立刻失去原有的生产、生活资料,从而能安心在城里生活。

(四)培训前移,提高移民就业能力。要按照“移得出,留得住、富得起”的目标,以培训为着力点,以就业为根本,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一是要积极探索定向培训和订单培训等有效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形式,利用职业技术学校、成人文化学校等各种培训渠道,加大对移民在技术技能方面的培训力度。二是加强劳动力市场调研,要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职业介绍所、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的作用,与劳务市场、用工企业单位、各类中介签订合同,按照实用高效和符合农民需求、市场需求、用人用工单位需求的原则,开展“订单培训”,千方百计促进移民就业。三是要建立健全有利于劳动力转移服务的保障体系,政府要增加对移民培训的扶持力度,尽可能的减免移民培训费用;劳动保障部门要积极发挥作用,协助做好培训后的就业推荐工作;对吸纳移民就业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和倾斜,努力为自主创业的农民提供支持。

(五)培植产业,实施政策性林地流转。“靠天吃饭,靠地过活”,是中国几千年遗留下来的传统观念,只要移民户在农村还有林地一天,他们的根永远还在农村。要真正完成由农民到市民的转变,必须通过合理、合法的手段,使移民户逐渐和农村脱离。修水是特色产业大县,蚕桑、油茶、茶叶、药材等特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可以充分利用这个优势,因地制宜的培植特色产业,把移民户手中的林地向产业大户、企业、公司流转,政府要额外适当地提供失地补偿金,让移民户心甘情愿地把手中的林地流转出来,从而真正实现由农民到市民的完全转变。同时,发展特色产业,也提高了山林土地的使用率,使林地不会因移民搬迁而闲臵荒废。

第二篇:关于隆林教育扶贫移民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隆林教育扶贫移民工作的实践和探索

隆林各族自治县地处广西西北,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属云贵高原东南边缘,是百色革命老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也是广西28个国定贫困县之一。全县辖16个乡(镇)179个行政村(社区),总面积3551平方公里,境内聚居着苗、彝、仡佬、壮、汉等5个民族,总人口为39.1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80%。

一、教育发展状况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隆林县坚持科教兴县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强化政府行为,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加大投入,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2005年全县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通过自治区级评估验收,2006年全县中小学普及实验教学工作通过自治区达标验收,2007年全县“两基”通过国家评估验收。

目前,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325所,在校生75309人,其中初级中学19所,在学生14778人,入学率95.2℅,辍学率2.8℅;小学238所(县城4所、乡镇中心校16所、村级完全小68所、村级小学79所,教学点71个),在校生41260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106人,全县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69.2%。职业中专1所,在校生348人;高完中1所,在校生3715人;幼儿园64所,在园在班15102人。其中公办园41所,在园在班12640人,私立幼儿园23所,在园在班2462人。

二、实施教育移民工程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有的教育资源已不能满足需求,现 行的教育布局安排已逐渐不适应新的发展,教育的城乡差距逐渐拉大,教育公平受到挑战,一种新的教育布局调整思维模式——教育移民成为当前促进隆林教育发展的必要途径。

(一)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需要。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渴求,家庭稍微富裕一点的都纷纷将许孩子送到乡里、县里的学校读书,留下的都是些家庭十分困难的学生,许多农村小学学生逐渐少了起来,逐渐变成了“空壳学校”。据统计,隆林县目前学生在1-20人的小学有10所,其中德峨乡的大水井教学点只有6名学生;学生在21-30人的小学有28所,学生在31-50人的小学有24所,学生在51-100人的小学有48所。这些学校,学生人数极少,办学效益不高,教育教学质量低下,严重影响了全县的教育均衡发展。

(二)是合理调配教育资源,发挥资源利用率的需要

隆林素有“九分石头一分土”之称,地理环境十分恶劣。特别是南部乡镇,石山林立,交通十分不便。山里的学校学生少,教育资源十分匮乏,而投入到这些学校又很浪费,而且山高路远,投入成本极高。如我县金钟山乡的道蒙小学,离县城120多公里,离乡政府也有近40公里,且路不通,运送材料十分困难,运费要比买材料高很多,没必要投入。另外,很多学校学生少,但班数多,一个班就几个人,一个老师要上几个班,难以保证质量,同时也造成师资的浪费。如德峨乡金平教学点,只有63名学生,却有3位老师,而同是德峨乡的八科小学,有376名学生,却只有6位老师。因此将这些边远的学校的学生移到交通便利学校寄宿就读,进一步改善这些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条件,就能达到合理调配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是贫困地区治贫致富的治本之策。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隆林文化教育、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农村贫困面广。目前,尚有106个行政村属于贫困村,贫困人口达97275人,是广西28个国家贫困县之一。贫困人口综合素质较低既是致贫的原因,又是致贫的结果,贫困和人口素质之间存在一种恶性循环。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必须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因此,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教,教育扶贫是扶贫治贫的治本之策。教育扶贫移民以“能力”救助为核心要素,通过提高贫困人口受教育水平,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为贫困地区经济注入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从根本上解决一家一户、一个村及整个地区的脱贫问题。

(四)是减轻贫困地区生态承载压力、有效治理石漠化的途径。石漠化的形成机制就是由于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和在他们进行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结果。据统计,隆林县石漠化土地88.16万亩,潜在石漠化土地54.07万亩。在石漠化土地中,轻度石漠化面积55.81万亩,中度石漠化面积19.84万亩,重度石漠化面积10.19万亩,极重度石漠化面积2.32万亩,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教育扶贫移民,有效减少石漠化地区的人口活动量,逐步改善其生产生活方式,对减轻贫困地区生态承载压力、有效治理石漠化土地有重要意义。

三、教育移民工作的实践和取得的效果

(一)整合教学资源,大力拓展集中办学规模。近年以来,隆林县加大投入,共投资1055.23万元在县城新建初中和小学各一所(隆林民族中学和民族实验小学),专门用于招收乡镇少数民族学生和电站库区移民子弟进城就学。目前隆林民族中学在校生达2486人,其中农村学生占61.3%,民族实验小学在校生达1275人,农村学生占84%。2007年,隆林县又将新州镇中学和者浪乡中学合并办学创办隆林三中,并 将者浪乡初中划拨给隆林职业技术学校,作为县职业技术学校第二校区,把原者浪初中教师编入分流到县城中学,进一步充实县城中学师资力量,扩大了县城中学的招生规模,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稳步提高。据统计,“十一五”期间,隆林县共撤并了31个教学基础设施差、教育质量不高的教学点,调整充实了14个村完小,撤并全县21个乡镇初中、乡镇中心校成为15个乡镇初中、16个乡镇中心校。通过整合教学资源,开展集中办学,进一步提高了全县教学质量,“十一五”期间,全县适龄少年儿童入学率稳步提高。

(二)落实惠农政策,切实减轻学生家庭负担。

自国家开始实施各种减免、资助学生上学就读的惠农政策以来,隆林县注意加强政策宣传,注重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切实减轻学生家庭经济负担,把国家的惠农政策贯彻落实好。

1.做好“两免一补”的发放和管理工作。目前,隆林县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实现了全覆盖,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上学做到了“零收费”。据统计,2005年春季学期至2010年春季学期,共发放公用经费(免杂费)6706.28万元,享受人数达305345人次,其中发放小学公用经费4328.78万元,享受人数226566人次,发放初中公用经费2377.5万元,享受人数78779人次;发放免费教科书(价值)经费2204.84万元,享受人数共247754人次,其中小学1116.27万元,享受人数186427人次,初中1088.57万元,享受人数61327人次;发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经费共5544.39万元,享受人数98870人次,其中发放小学寄宿生生活费3315.77万元,享受人数60665人次,发放初中寄宿生生活费2228.62万元,享受人数38205人次。“两免一补”政策让全县所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在学校安心、健康、快乐学习,让学生家长减少后顾之忧,安心生产,放心劳动,确保了义务教育阶 段学生的入学率,为全县教育扶贫移民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做好学生资助工作。隆林县还认真做好扶持特困少数民族优秀大学生、高中生、职业学校学生和初中生工作,积极为家庭困难学生寻求资助,认真落实国家和社会提供的各种减免、资助政策。据统计,2009年秋季学期,共发放中职国家助学金387人,资金29.025万元;中央彩票公益金资助普通高中特困学生180人,资金18万元;广州市政府资助普通高中家庭贫困生助学金30人,资金3万元;资助2009年高中上大学贫困生上学路费补助275人,资金11.05万元,资助贫困大学新生学费203人,资金59.64万元;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386人,贷款到位资金177.1万元。

3.做好教育帮扶和对口支援工作。据统计,2006年以来,仅广东省广州市就为我县各受援学校捐赠帮扶款达69.11万元,捐物折价28.76万元,资助贫困学生280人,资助金额31.69万元,选带教师外出学习培训35人次。并派出23人次到我县部分中小学校进行支教活动。2007年,广州市越秀区还为新州镇大树脚小学援建一栋教学楼和一栋学生宿舍楼,建筑总面积达749.34平方米,资金总投入为49.72万元,极大地改善该校的办学条件。同时,南宁市和百色市等市直单位、学校也纷纷到隆林支教,有力促进了隆林教育扶贫事业的发展。

(三)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隆林县加大教育财政投入,保障教育经费逐年增长,并出台相关规定,加强教育移民扶贫资金的规范管理和使用。2007年、2008年、2009年全县对教育的投入总额分别为12192.4万元、18607万元、19465.13万元。其中,全县各类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逐年提高,2007至2009年三年分别投入校舍安全工程、教学楼、宿舍楼、综合楼等设施为871.32万元、919.61万元和1066.49万元。隆林县教育经费逐年增加,极大地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为全县教育发展尤其为农村贫困地区学生接受同等教育权利创造良好的条件,有力促进了全县教育的均衡发展。

(四)科学合理规划,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几年来,隆林县财政共投入2287万元用于职业教育攻坚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职业技术学校拥有老校区和者浪校区两个校区,学校校园面积达158亩,目前投资800万元的实训大楼也将于年底竣工,各项硬件设施已基本达标。职业教育成果如何,发展规模怎样,招生工作尤为重要,我县通过举办汇演宣传晚会、发放宣传单、张贴宣传广告、召开工作动员会议等,做好中职招生宣传工作,确保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数逐年增加。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为我县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有能力、能作为的新型劳动者,为贫困家庭学生今后的发展、就业和家庭的脱贫致富创造了良好条件。

(五)坚持以人为本,稳步推进教育扶贫移民工作。隆林县牢固树立“以人为本,逐年推进教育扶贫移民工作”的理念,于2008年将新州镇中学升格为隆林县第三中学,对其硬件、软件进行优化整合,加大接纳从偏远乡镇迁移入城和进城务工子女学生的能力,经过两年多来的建设,目前该校已经初具规模,现容可纳学生近2000人,其中一部分在校生就是我县天生桥一、二级水电站和平班水电站库区移民学生,现该校正朝着“高质量、创特色、争一流”的办学目标前进,力争在3-5年内建成县级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和农村寄宿制示范性学校。

(六)狠抓特色教育,努力办好民族班、女童班。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隆林县有壮、汉、苗、彝、仡佬等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0%。隆林县注重培养少数民族优秀学生,积极创新办学 形式,努力创办独具特色的民族班、女童班,专门招收家庭贫困学生,尤其是库区移民和少数民族贫困家庭子女,最大程度减轻困难移民家庭的经济负担,消除家长送子女上学的后顾之忧。隆林县每年在隆林中学招收一个民族班,招收学生50人;在隆林民族中学每年招收三个民族班,共150人;在德峨小学四到六年级每年级设一个民族班,共有学生300人;民族班学生每人每月得到政府特设生活补助费60元。另外,隆林县先后在沙梨乡中心校、蛇场乡中心校、者浪乡么窝村完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乡镇开办女童班,加大对少数民族女童的教育。

三、制约教育扶贫移民工作推进的成因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发展,隆林县的教育移民扶贫工作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受自然条件、地理、历史等因素影响,隆林县在实施教育移民扶贫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学校基础设施配套严重不足。随着教育移民工作的不断开展,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也不断提高,对优质教育的需要不断增强,很多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村屯群众都愿意将子女送到办学条件相对优越的乡(镇)中心校、县城学校就读,使得乡(镇)中心校、县城学校的校舍及各种配套设施严重不足,成为教育移民工作开展的瓶颈。如隆林县县城四所小学,校园面积小,但生源压力很大,目前新州一小校园面积10800M,有在校生1701人;新州二小目前校园面积16212M,在校生1376人;新州三小,目前校园面积3460M,在校生906人;民族实验小学,目前校园面积13210M,在校生1275人。其他的乡(镇)中心校的压力也一样大,大班额现象严重,有的班级人数超过70人。住宿条件紧缺,有的甚至3个人挤在一张床上,难以实现真正的优质教育。即使是这样,也还有很多学生难以挤进这样教育资源相对优越的学校就读。

222

(二)农村贫困面广,农村学生辍学率偏高。隆林县地理环境恶劣,大多居住在大石山区,居住分散,沟壑纵横、山多地少、饮水困难,枯水季节时,人畜饮水要到山外几公里甚至二三十公里远的地方去挑去拉,生产生活条件十分恶劣,农民经济收入偏低,家长整日奔波劳作,无闲余时间顾及子女,不能较好督促教育子女学习,极个别家庭因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劳动力不足,家庭经济困难,虽然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校实行了免费教育,但每星期往返学校所需的车费也无法保障,久而久之,学生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所以干脆外出打工挣钱。造成少数民族学生入学率和巩固率偏低,严重影响和制约我县民族教育的发展。

(三)教职工严重不足,特别是学校后勤人员严重紧缺,给学校管理造成极大困难。目前,隆林县共有教职工4652名,其中在职在编3265名,离退休853名,在职不在编534名。在职在编的教职工中,中小学教职工3025人。按国家规定的教职工结构比例计算,全县需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和附加编制共3649名。其中专任教师编制3044名,职员、教辅人员和工勤人员257名,附加编348名,还缺编624名。现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公用经费保障机制,学校已没有任何其它经济来源,学生食堂也不可有利润,学校无法聘请工勤人员,运转极其困难。许多学校的班主任、任课教师担任起工勤人员的工作,工作繁重,难以保障教育教学质量。

(四)职业技术学校专业设备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办学难有吸引力。由于地方财力有限,没有资金购进先进的设备,一些社会急需的专业无法开课。同时,“双师型”教师紧缺,对学生的培养不到位,都是借助与发达地区的一些学校联合办学的模式,学生劳碌奔波,却难有所长,就业竞争力差,使得学校招生困难,严重影响教育扶贫移 民工程的顺利开展。

四、推进教育扶贫移民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教育扶贫移民工作要与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校安工程等项目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在制定教育扶贫移民计划或方案时,要遵循小学生就近到条件较好的乡镇中心学校就读,初中生集中到人口较多、经济文化条件较好的乡镇中学或县城中学就读的原则。

(二)集中投入,建设一批设施完善的教育移民学校。隆林地广人稀,校点分散,全县师生近8万人,绝大部分分布在边远山区的村、教学点。因此,需要不断加大投入,重点建设接收学校,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由于隆林县经济偏弱、财力不足,教育扶贫移民资金要由省级财政保障,市县财政按照一定比例配套,并将教育移民资金作为专项经费列入省和市县财政预算,用于支持教育扶贫移民接收学校扩建教学、生活设施,改善接收学校师资水平,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同时,建立教育移民保障资金的长效机制。据统计,隆林县急需新建教育移民接收学校6所,扩建12所,需要投入资金约4.5亿元。

(三)加大扶贫力度。边远山区农村的适龄儿童辍学率偏高,除了少部分是学生自身原因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家庭困难。虽然隆林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均享受“两免一补”的优惠政策,但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一天3块钱的生活补助费已难以满足需要,加上每周来回学校的车费,学习用品费等家庭难以承担。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加大扶贫力度,教育扶贫移民学生除了享受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育外,还由中央、省、市、县财政共同负担他们的交通费和生活费,并对家住边远地区、家庭特别困难学生给予政策倾斜,提高补助标准。

(四)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教育扶贫移民学校的学生在完成9年义务教育后,一部分上普通高中就读,另一部分直接送到职业技术 学校接受培训,使之掌握能在外界立足发展的一技之长,到城镇就业,并在城镇定居,即走“贫困偏僻农村学生易地搬迁读书—职业教育—城镇就业”的路子,逐步从根本上解决因石漠化而带来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

(五)以石漠化治理为契机,对贫困户子女通过教育扶贫移民,将他们纳入“9+3”(即九年的义务教育和三年的职业技术教育)的教育培训模式,通过各类实用技术培训,让他们掌握劳动技能,提高外出务工的就业能力,实现有稳定收入、自我发展。

(六)将教师培训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更好地掌握教学新方式、新技能、新手段,提升师德修养水平,提高教职工队伍素质,尽快成为能胜任教育扶贫(移民)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成为能独挡一面的具有良好师德风范的教育教学中坚力量,缩短新教师的环境、角色转换期。

(七)加大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优化人力资源配臵,吸引优秀青年教师到基层学校教书育人。

教育扶贫移民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育均衡、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帮助贫困地区增强造血功能的民生工程,它有利于改善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第三篇:关于生态移民扶贫的思考

关于生态移民扶贫的思考

生态移民,既可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又可有效改善民生,是海南精准脱贫的重要实现形式。生态移民扶贫的推进,要将易地搬迁与发展特色产业、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了“坚持保护生态,实现绿色发展”的基本原则,并要求“把生态保护放在优先位置,扶贫开发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让贫困人口从生态建设与修复中得到更多实惠。”海南省贯彻落实这一精神,在制定《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时强调,要立足绿色发展,探索具有海南特色的精准扶贫之路。

生态移民扶贫是海南精准扶贫的重要实现形式

精准扶贫,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切实改变贫困农村落后面貌,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使贫困地区群众与全国人民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思想。精准扶贫思想要求在实践上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这意味着精准扶贫要遵循区域性特征。海南精准扶贫既具有与全国精准扶贫的一致态势,又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海南最大优势是绿色环境。这一特征决定了海南精准扶贫实践中必须保护生态环境的底色不能动摇。

从理论上讲,贫困与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往往紧密相连,因此,生态移民自始就与扶贫相关联。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移民有两大目的:一是为了保护或修复生态环境;二是改善民生。在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大背景下,生态移民被赋予了减贫的重要功能作用,生态移民扶贫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实现形式。海南生态移民扶贫,主要是在坚守生态红线、立足绿色发展的基础上,将生活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农村人口(主要是白沙、琼中、五指山、保亭等少数民族县市)适度易地搬迁,按“美丽乡村”标准重建等。

目前,海南有5个国定贫困市县,300个贫困村,既有连片的贫困区域,也有分散的贫困农户,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这一现实决定了生态移民扶贫在海南精准扶贫中的重要地位。最近海南新出台的《生态扶贫移民搬迁“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十三五”期间,海南需实施生态扶贫移民搬迁的有五指山、屯昌、乐东、白沙、琼中5个市县11个村,人口总数547户2228人,其中建档立卡为194户823人。这一规划遵循了生态环境保护与扶贫开发同步、生态恢复与脱贫致富相协调的原则。海南生态移民扶贫探索实践表明:生态移民扶贫只有将发展特色产业脱贫、易地搬迁脱贫和生态保护脱贫有机结合起来,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才会更有成效。

生态移民扶贫要与发展生态经济紧密结合

生态移民扶贫要坚持保护环境和脱贫并重。因此,生态移民扶贫要与发展生态经济相结合。产业是脱贫的支撑,只有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才能找到生态移民扶贫的真正突破口。海南《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中明确规定要“实施绿色产业脱贫”。这就是说,海南生态移民扶贫只有以绿色发展为指向,牢牢抓住生态经济增长点,才能从根本上破解贫困问题。

通过培植特色产业,激活“造血”细胞。生态移民扶贫,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格局。一是发展优势特色农业。立足各地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把特色农产品打造成区域名片,如琼中的绿橙、白沙的绿茶等,同时,推动绿色农产品向精致化、集约化、外向型、高附加值方向发展。二是发展乡村旅游业。充分利用中部地区自然、人文资源,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文化旅游、休闲旅游,着力打造“吃农家饭、住农家屋、游农家景、享农家乐”的乡村旅游特色,把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转化为扶贫富民的新动力。

通过创新产业模式,疏通“活血”脉络。一要实施电子商务脱贫。充分利用“互联网+”,抓住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在我省布局的契机,培育农村电商队伍,构建网上农产品营销平台,引导、带动贫困村、贫困户通过互联网直接对接市场,拓宽流通渠道,推动特色农产品更好地“走出去”。二要强化科技扶贫。通过订单培训、创业培训等形式,进村入户开展面对面、点对点精准培训,使每个贫困户至少掌握1-2门实用技术,确保其敢创业、能创业、创成业。三要强化利益联结。扶持、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在贫困地区建立生产基地,实行“公司+贫困农户”“专业合作社+贫困农户”等模式,吸引贫困农民以土地、劳动力入社入股,将分散弱小的贫困户纳入到现代产业体系,推动贫困户资源向股权、资金向股金、农民向股民转变,确保贫困户户户有股份、年年有分红、持续增收有保障。

目前,我省生态移民扶贫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和制度规范,一要坚持政府主导、移民自愿原则;二要制定生态移民配套政策措施;三要把生态移民扶贫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结合;四要完善生态移民后续保障体系,实行移民社会保障优惠政策,提高移民在养老、医疗、住房、教育等方面的补助标准等。

生态移民扶贫实现了生态保护与改善民生的双赢

首先,生态移民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移民使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水土流失、生态系统退化等得到有效治理。通过移民进行封山绿化、退耕还林还草,可有效降低生态环境的压力,减缓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有效抑制人类活动对森林、草原植被的破坏,以及对珍稀动植物的影响。

其次,生态移民扶贫,可解决偏远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难题,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地理位置偏远、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往往是生活艰难的地区。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可从根本上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也保护了山区的生态环境。例如,地处生态核心区的琼中红毛镇合老村以及营根镇百花村已经启动了整村易地搬迁计划。年底之前,合老村将整体搬迁到距离生产用地约1.5公里处,建设合老新村,按照“富美乡村”创建标准建设,每户免费提供两层楼的居民住宅,建设面积142.02平方米;配套建设包括新村路面硬化美化亮化、给排水电气照明等工程;产业发展集种养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为一体,届时,全村贫困户一举脱贫,并生长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生态移民有利于探索特色城镇化之路。海南在生态移民过程中,将生态保护、改善民生、城镇化建设三位一体,通过保护生态而移民,通过生态移民而扶贫,通过聚集生态产业和人文风情而城镇化,把原来位于环境脆弱地区高度分散的人口,通过移民的方式,把他们集中起来,可形成新的村镇,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无疑是城镇化建设新的尝试。

第四,生态移民有利于提高基础教育水平。生态移民迁出地区由于受地域、自然环境以及交通闭塞的影响,基础教育极为薄弱,生态移民有望改变这一状况。昌江的教育移民工程就很典型。昌江王下乡地处霸王岭深处,当地雨量充沛,动植物种类繁多,生态系统完整,生态功能齐全,是一道靓丽的天然生态屏障。而居于此地的百姓却处于“刀耕火种”般的生产生活方式,这对霸王岭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2006年始,昌江实施教育移民工程,将当地的孩子接到县城读书,让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扎根于城镇。这种教育移民的方式,逐渐减少了生态保护区的人口数量,并改变了他们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教育水平,可谓一举多得。

第四篇:对浙江下山移民工作的调研与思考

对浙江下山移民工作的调研与思考 文/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课题调研组

编者按:为了建立健全下山移民长效机制,真正实现“迁得下,稳得住,富得起”,促进欠发达地区的跨越式发展,最近省发改委对11个市、7个县(市、区)作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并与基层乡镇、下山移民进行了面对面和富有成效的交流、座谈。经过调研考察,对全省下山移民取得的成绩、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有了更清醒的把握,对进一步做好下山移民工作有了一定的认识。

1984年,青田县山口镇一部分居住在高山上的群众自发沿江沿路投亲靠友,举家搬迁下山,不仅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而且开阔了眼界,走上了致富道路。之后,全省的下山移民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的加快而由小到大,逐步加快,经历了一个由近到远、逐步向中心村、中心镇迁移的过程,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分散迁移,逐步向有组织、由政府主导,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进行的过程。特别是1996年以来,各级地方政府把引导农民下山作为加快脱贫、欠发达乡镇奔小康的重要举措摆上议事日程,坚持“群众自愿、政府引导”的原则,积极引导地质灾害点、高山边远山区和革命老区等交通不便、信息不灵、自然条件差的山区农民搬迁下山。据统计,自2000年实施“百乡扶贫攻坚计划”和“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以来,全省共建立下山移民小区(点)1147个,累计搬迁山区农户8.36万户、28.86万人。当前,全省下山移民正从过去的分散搬迁向整村整乡搬迁转变,从过去的沿交通干线、中心村移村建村向县城和中心镇移村建居建区转变,从过去的下山后就业以务农为主向从事二、三产业转变。

一、下山移民的基本经验

总结这几年来浙江下山移民工作,各地都普遍做到“三个结合”,即坚持政府引导与农民自愿相结合,坚持自力更生与适当补助相结合,坚持全面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具体来讲,主要是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1.统筹发展规划,增强下山移民工作的科学性。下山移民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移民的对象不同,具有多样性、梯度性、复杂性,各地的条件也不同,既要立足当前移得下,又要面向未来稳得住,富得起,统筹规划显得十分重要。青田县从1993年起就高起点制定下山脱贫总体规划,规划既立足于解决当前下山脱贫的紧迫问题,又兼顾今后的发展生产、城市化建设的深层次问题。第一步从1993年到2000年,规划30个行政村210个自然村4万人下山脱贫;第二步从2001年到2010年,把全县最贫困、自然条件最差的150个行政村8056户、29001人分步搬迁下山。同时编制了扶贫小区规划,从有利于下山农民的脱贫和强镇战略的实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选择地理条件相对优越、辐射面广、贫困人口又相对集中的沿江沿路的11个乡镇创办扶贫小区。余姚市在2001年底实施整体移民集中安置试点与梯度生态移民试点的基础上,着手制订了山区人口“内聚外迁”五年规划:一是规模移民集中安置规划。充分考虑移民承受能力、人口流向及生活、就业、就学便利等因素,在城区选择地价适中、基础设施配套较好和就业吸纳能力较强的区块,规划了2个共300余亩面积的首批移民多层住宅新村,计划安置移民2500户、9000人。二是梯度生态移民规划。对自然条件和人居环境较差,在册户数20户左右的自然村,实施以迁村并点为主要内容的梯度生态移民,计划用五年时间,山区自然村由原来的469个减少到300个以下,鼓励和促进山区人口向中心村或较大规模村转移。两年来已整体搬迁自然村66个,梯度转移山区群众1063户、3159人。2.制定优惠政策,激发下山移民的积极性。从各地的实践看,优惠政策包括资金补助是最受到下山移民欢迎的载体。总的看来,优惠政策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第一是规费方面的减免。温州市政府为鼓励下山脱贫,免缴水利建设基金,其他行政事业性收费按规定程序报批减免,全额返还城镇建设配套费,用于移民所在地城镇配套费建设。温州市各个欠发达县对下山移民户在搬迁、建设、房产证件领取过程中,规划建设、土地、财政、工商、林业、水利等规费都予以适度减免或全免;供电、供水、交通、卫生、电信、广电等配套设施的投入,基本上按成本价收取。遂昌县按照能减则减、能免则免的精神,共有12项规费给予优惠或减免,人均达6000元左右,激励村民自发搬迁。

第二是土地方面的优惠。安吉县规定对乡镇定点下山移民的农户,由政府无偿提供建房基地,所需生产用地,由迁居地政府和村组织负责,帮助其从就近农民或村集体中承包和租用。宁波市各县市对下山移民后退宅还耕土地整理面积以每亩2万至3.3万元不等的价格实行补偿,并规定了补贴到各农户的具体比例。余姚市采取“政府调控、市场运作,谁整理、谁受益和土地整理折抵指标商品化”的办法,统一实施移民旧村土地整理和置换工作,既解决移民新村建设用地指标,又推进移民安置和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青田县政策规定扶贫小区土地出让金及配套设施费的全额、土地征用税的50%返还乡镇用于扶贫小区三通一平建设,下山脱贫的农民在小区内建房土地出让优惠20%。

第三是对农民的直接补助。各地在农民梯度转移时,强调以农民为主、政府适当补助的原则,坚持“政府能基本承受,移民能基本接受”的原则,改以往的暗补为明补,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温州市从2000年以来,省、市、县财政用于扶持下山脱贫的资金共达6100万元,为加快下山移民力度,从2005年开始每年安排10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下山脱贫补助。余姚为扶持贫困户移民下山,对贫困户移民下山拆除旧房的,由市安排专项资金给予每户10000元的补助,梯度移民至山区中心村或人口相对集中行政村的,给予每户8000元的补助,对山区整体迁移到移民新村的,根据实际购房户数,给予每户7000元的补助,专项用于移民新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大大减轻农民下山的经济负担。

3.注重科学选址,推进移民小区有序建设。下山移民到哪里是政府和农民共同关心的核心问题。选址科学,不仅能吸引更多的农民下山,也有利于当地政府更加有效开展工作。温州市结合块状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行政区划调整,采取“梯度和整体移民相结合,分散移民和集中安置相结合”的办法,分别在县城、中心镇、中心村规划建设一批“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下山脱贫小区、点。一是依托城区和中心集镇的民工之家,如在两市三区实施的“安心工程”,现已建成21万多平方米,解决了约4万人的居住问题;二是依托普通集镇的下山脱贫小区,如平阳县山门镇利用溪滩杂地103亩,分三期建设下山脱贫小区,现已安置437户1755人;三是依托中心村的下山脱贫点,如文成县周壤乡在乡政府所在地村建设下山脱贫点,使周边高山上的自然村100多户农民迁移下山;四是投亲靠友式的分散安置,取得理想的效果。嘉兴市在安置三峡移民时坚持“六不安置”原则,即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全县市区人均水平的村不安置,交通不便、水、电设施不完备、远离集镇的村不安置,村级班子不团结、矛盾和问题较多的村不安置,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属于贫困村的不安置,从而为移民的生活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仙居县针对移民的不同经济状况,充分考虑移民经济实力的差异,合理安排不同层次的移民:对于经济条件好的移民,安排他们到位置好的小区落户;对于有经商能力和经商意识强的移民,则安排在适合从事各种商业活动的商业区落户;对于经济比较困难的农户,安排在地价便宜的住宅区落户,确保他们安居下来。4.切实保障权益,解除下山移民后顾之忧。农民下山后,正确处置旧宅和原生产用地,在移民地拥有生产资料,以确保农民享受“国民待遇”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宁波在加大动迁力度的同时,建立了专门的服务机构和服务窗口,进行宣传,接受咨询,开展培训,做到指导进村、拆迁到场、服务到人,解决移民后顾之忧。余姚为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实行“六个公开”,即抓好移民的统一公开安置,实行安置政策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审核结果公开,安置结果公开,移民资金使用管理公开,接受社会各界全程监督。还组织山区乡镇在城区建立外出人口中介服务组织,开展劳务中介、旧房中介、就学联系、审批办证、计划生育等服务工作,帮助山区群众解决移民下山中碰到的难题。在保护农民权益方面,各地普遍实行“三不变”政策,即对山区移民原有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不变,集体资产享有权不变,土地承包权、林木收益权和自留山使用权不变。切实保障移民落户权益,同等享受有关公共基础(服务)设施,移民下山转为城镇居民户口的农户,其就业、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与安置地城镇居民的同等待遇。

5.加强素质培训,提高下山移民就业能力。对于广大下山的农民来说,下山移民意味着重新创业,提高农民就业能力,掌握一门致富的技术、寻找一条致富的门路,是让他们搬得下、稳得住、富得起的必备条件。各地纷纷把职业培训作为下山移民工作的长效机制来抓,政府买单,实行免费培训。衢州各地对下山移民的培训、输出实行“三优先”,即优先安排计划、优先安排补助、优先推荐就业。在培训方向上突出非农就业技能培训,如衢江区2004年专门在乌溪江库区困难群众移民小区开展“送岗位、送培训、送服务”活动,组织了19家企业、4个培训学校现场招工、招生,吸引了1000多人。据初步统计,近几年衢州市累计下山移民的4.8万人中,参加各类培训人数近2.8万人,近2万人实现了就业。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1.规划不到位。目前各地规划编制进展不一,以杭州为例,尚无县(市)级下山移民总体实施规划,有的乡镇虽有一定的搬迁计划,但受诸多条件的限制,项目工程未能按期实施。临海沿江镇白箬潭村系泥石流控制区,每年台风季节,镇里组织人员上山转移村民,在镇里租用民房安置村民,但由于缺乏统一安置规划,无用地指标,移民小区一直无法落实。目前下山移民大多由欠发达乡镇自行组织实施,导致下山移民规模普遍较小,移民点建设普遍小而散,基础设施共享率低,有的移民点还建在水库上游,往往造成二次移民。全省各地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盲目安营扎寨,随意定点”的现象。

2.土地日益紧张。下山脱贫目前遭遇的最大的瓶颈是土地问题。浙江省《关于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的通知》明确规定,省里每年安排一批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专项用于脱贫小区建设,不占用县(市、区)指标。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项建设用地均十分紧张,专项用于移民安置的土地指标落实十分困难。如仙居2005年安置移民小区用地需700亩,市里下达给该县农转用用地指标仅210亩,即使全部用地指标给移民小区也无济于事。泰顺县每年下山脱贫用地需要300亩,而该县的建设用地指标仅600-700亩,可用于下山脱贫点建设只有100亩,远远不能满足建设需求。农民新村(点)往往是规划在交通便利的公路沿线附近,一般都在农保田范围,农保田置换为建设用地难度非常大,虽然有土地整理、退宅还田后建设用地指标的折抵使用,但必须要等退宅还田项目经批准后方给予使用,难解燃眉之急。严格的土地政策使得下山脱贫农户建房用地尤为紧张,下山脱贫小区(点)的建设规模受到了极大影响,延缓了下山脱贫工作的进度。

3.地方财力难以支撑。下山移民的主要任务集中在相对欠发达县及乡镇,这些县或乡镇本身财政非常薄弱,据统计,2004年全省211个欠发达乡镇平均每个乡镇预算内财政收入为135万元,可支配收入为206万元,财政支出为286万元,仅够维持日常工作,移民小区建设的巨额投入使一些地方政府感到力不从心。据江山市、常山县等地测算,创建一个县级下山脱贫安置小区,政府投入每户平均至少10万元,创建一个乡级下山脱贫小区 或安置点,每户也需要3万元以上。台州市在2002年制定了《关于组织实施山区贫困人口下山脱贫的若干意见》,提出的各县(市、区)要制定相应的资金配套政策,确保每户(3人以上,含3人)补助费不得少于1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但大部分县(市、区)没有按这一指标执行。而移民小区的征地补偿、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每户至少需要3—5万元。瑞安市24个欠发达乡镇73个下山移民点,需要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5000万元,而财政每年投入下山移民点的建设资金仅200万元,远远不能满足建设需要。

4.搬迁成本居高不下。尽管下山移民强调要以农民自我承担为主,政府适当补助为辅,但山区农民由于经济基础极端薄弱,平时收入低,单靠他们的自身力量,根本无法筹集基本的迁建资金。农民搬迁成本高,虽然各级政府对下山移民有补助资金,农民还是普遍感到资金困难,难以搬下山。据调查,台州下山移民建造二间三层楼至少花费8万元,衢州市建一个建筑面积90平方米的农民房,加上土地征用费约2万元,农民搬迁费用在9万元左右,不少贫困移民难以筹集这笔经费。

5.农民就业能力比较弱。由于长期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文化教育落后,以及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经济生活方式,使得广大山区农民缺乏谋生技能。一部分村民移民下山后,由于无一技之长,难以找到一份合适工作,经济更加困难,出现返迁现象。6.有限资源没有形成合力。为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政府先后出台了康庄工程、广电通村工程、农村电网工程、沼气工程、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等一系列工程,但目前这些工程各成体系,融合难度很大,给下山移民工作带来一些困难。以康庄工程为例,由于其优惠的扶持政策,有些分步实施整体搬迁的行政村、自然村,为了享受到康庄工程扶持政策所带来的眼前实惠,纷纷动工修建通村机耕路。这使得原本可以整体搬迁下山的村留在了高山深山中,而有的农户虽然康庄工程通到了门口,但仍强烈要求搬迁下山。

7.现行政策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性。主要表现在,一是一刀切划定省扶乡镇与非省扶乡镇的做法欠科学;二是重视整体搬迁而忽略零星搬迁;三是政策强调农户补助而忽略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四是下山脱贫的用地政策没有明确体现倾斜;五是各类下山移民补助标准差距较大,如目前省里的下山脱贫补助政策规定,整村搬迁为每人3000元,库区搬迁每人5600元,两者差距较大,影响了移民积极性。

三、进一步做好下山移民工作

随着下山移民工作向山区更深处、生活环境更艰苦地区的推进,下山移民工作的难度正在变得越来越大,下山移民任务十分繁重。据统计,全省211个欠发达乡镇居住在高山深山的人口还有44.88万人。而这些农民唯有下山,彻底改变自己的生存条件,才能可能得到根本上的发展,政府的扶贫才能更多地投向中期和长期的反贫困项目。各级政府、全社会都要提高对下山移民的认识,统一思想,形成合力。

1.抓紧制定全省下山移民“十一五”规划。制定全省和各市下山移民“十一五”规划,并纳入到全省和当地的“十一五”规划体系,使工作目标更加清晰,保障措施更加有力,指导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移民工作,并加强与各类专项规划的衔接,实现资源有效整合。

2.科学确定下山移民优先顺序。浙江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台风、暴雨一发生,那些地质灾害频发地区的移民应该成为下山移民的重中之重。要通过努力,力争在2007年本届政府内基本完成欠发达地区县(市、区)地质灾害频发地区的下山移民,在“十一五”期间,全省范围内基本完成地质灾害频发地区的下山移民。同时,要继续支持以整村搬迁为主的下山移民工作。全省下山移民应确定一个基本的优先顺序:地质灾害点下山移民>库区移民>高山远山下山移民;整村搬迁>分散搬迁。

3.多种方式解决用地瓶颈。一是要落实移民安置用地指标。根据欠发达地区整体搬迁规划,2005-2007年三年计划建设移民小区347个,移民点636个,平均每年建设移民小区115个、移民点212个,大约每年需要安排下山移民建设用地指标约7600亩,建议省政府进一步明确专项用于移民小区的建设用地指标,由省里专项解决。二是将全省以地质灾害频发地区的下山移民小区建设工程,整体打捆作为一个建设工程,列入省级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土地指标戴帽下达。三是对下山移民退宅还耕的折抵指标采取更加灵活的预支政策,专项用于移民小区建设。建议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列入计划的下山移民农户在退宅还耕土地整理未验收前,先对新建宅基地进行审批,待土地整理指标出来后予以扣减,以使下山移民农户搬迁后能及时落实新的宅基地。对原居住条件差,无土地可整理的个别自然村,应从民生实际出发,给予核批搬迁农户的新宅基地。

4.提高补助标准,基本减免下山移民规费。要按照“能免则免、能减则减,能返则返”的原则,减免一切可以减免的规费,减轻移民负担,建房地基应无偿提供,农户建房涉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全免,服务性收费减半收取。按照“农户自筹为主,政府扶持为辅”的筹资办法,加大下山脱贫建设资金的筹措力度。省里要进一步提高补助标准,按平均每人补助5000元计算,下山移民每户(3人以上,含3人)补助费不低于2万元,省里平均每年补助近2.5亿元,财政基本可以承受。

8、建立政府工作责任制

5.建立政府工作责任制。要把下山脱贫工作列入欠发达地区干部目标考核责任制,作为考核干部政绩优劣的重要标准。要加强对项目执行、政策落实、资金使用和工作进展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对移民小区工程建设项目实行公开招投标和扶持资金使用公示公告制度。要对各市、县(市、区)的下山移民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并按考核情况,实行以奖代补。

(执笔:钱建鑫 李军)

链接:下山移民的五种模式

1.自发搬迁模式。分散安置就是一些具备移民条件的群众自发分散移入具备接收条件的中心城镇和村,生产生活融入当地村民中。分散安置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投亲靠友分散安置。就是移民户通过自找或亲戚朋友介绍,在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村购买旧房或宅基地建造房屋而安置落户。另一种是梯度移民分散安置。指农村一些条件较好的农户或个体工商户及工人干部家属等,在城镇购买商品房而安居落户,原居住地的房屋及生产用地变卖或承租给他人的一种方式。但这些方式都是零散搬迁,缺少带动优势。

2.有土集中安置模式。主要是针对工程建设的需要而实施的下山移民,如水库移民。既要安排宅基地,建农民房,又要安排一定的生产用地,开展农业生产。上虞市在下山移民工作中,结合移民生产习惯和土地资源的实际情况,就种植结构调整、生产用地规划、农田水利建设等工作进行广泛探讨和认真研究,将移民土地划分为口粮田、自留地、蚕桑地和经济作物地四种类型,并对蚕桑基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供苗、统一种植。瑞安市在塘下、仙降等10个乡镇(街道)设34个下山移民点,安置移民2898户9688人,既安排生活用地指标,又安排人均0.3亩以上的生产用地。

3.无土集中安置模式。采取该种方式的主要是身处高山、深山,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群众,通过外出打工、经商、办企业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有稳定的生活来源,无需田土,自愿在政府引导组织的移民小区或移民点建房,安居生活。此外,为解决那些在整体搬迁中自身缺乏搬迁能力的特困群体和在外就业无能力解决固定居舍的农民的居住问题,各地还开展下山脱贫公寓建设试点工作,政府建房成本价出售,苍南、泰顺、江山等地共建设“下山脱贫公寓”8个,共安置困难群众2600多人。

4.整村搬迁模式。是指那些居住环境恶劣、发展潜力有限、地质灾害等各种原因需要整体搬迁的自然村和行政村,实施整村异地搬迁。整村搬迁是近几年省里重点支持的类型,整村搬迁既有助于保护自然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又能加快下山移民步伐。如建德市杨村桥镇毛山村实施整村迁移后,土管部门整理土地60亩,整合土地储备金60万元,农户不仅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而且还归还了村原留下的债务20多万元,达到了镇、村、农户三满意。到2004年211个欠发达乡镇累计完成自然村和行政村整体搬迁373个。

5.敬老院安置模式。采取此种方式安置的对象,主要是农村中的五保户、孤寡老人,由政府部门和乡镇共同出资建造乡镇敬老院或建造移民楼,实行集中供养,供养渠道原则上保持不变。如瑞安高楼乡沙垟移民楼工程,由乡政府投资20多万元,建造移民安置房12间,把东村、软山等高山村无法下山移民的12户低保对象集中安置在移民楼。

第五篇:对安康市移民搬迁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对安康市移民搬迁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今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启动贫困地区农户移民搬迁工程,这是扶贫工作的重大举措。安康市是全省搬迁重点地区,计划10年搬迁20.6万户88万人。为了解目前移民搬迁安置工作进展情况,近期安康调查队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专题调研。¬

安康市地处秦巴山区的南北气候过渡带,极端天气多,加上当地山势陡峭,泥层薄,因此极易产生洪涝、泥石流等灾害。1949年以后,安康地区每年在救济灾民、灾后重建以及零星的搬迁工程中投入巨大。但仍是年年救灾,年年受灾。2010年“718”特大泥石流灾害给安康市各区县造成巨大损失,七堰村共有12人死亡,17人失踪,几十个院子被深埋进了四十余米深的泥石流下。自1998年至今,各类扶贫移民、生态移民,危旧房改造等就达到10万户。按每户20万左右的成本计算,12年,光改造、搬迁等就花费了200亿。此外,由于部分农户生活在偏远山村,生存环境差,土地贫瘠,虽然农作物能生长,但产量低,效益差,部分农民依然处于贫困状态。加上上学、就业、医疗、交通等条件限制,农户致富没有保障,急需搬出贫困山村。省政府开展的陕南移民搬迁工程,将从根本上消除陕南地区重大自然灾害对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隐患,切实改善环境恶劣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加快城镇化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为人民群众发家致富奠定基础。

一、安康市移民搬迁安置进展情况

(一)成立工作机构,召开工作会议。一是健全工作机构。市上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市发改、国土、财政、扶贫等19个相关部门为成员的移民搬迁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扶贫开发局,由扶贫开发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专设了工作机构和人员编制,落实了办公经费。二是召开工作会议。市政府于6月2日召开了全市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会议,举行了移民搬迁集中安置小区开工仪式,安排部署了今年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与各县区签订了2011年移民搬迁安置目标责任书。三是明确市县配套标准。根据省上政策,结合安康实际,市上确定,市县财政配套建房补助资金部分,由市级财政每户配套建房补助资金500元,特困户每户再增加配套建房补助资金1000元。各县区依据省、市政策和补助标准,结合自身实际,具体制定相关政策和补助标准,并报市政府审核备案。同时,鼓励县区通过土地增值、减免土地出让金以及市场运作等方式筹措移民搬迁安置配套资金。市上还对移民搬迁户出台了包括贴息贷款、减免税费、保留相关权益等优惠政策。

(二)开展调查摸底,明确搬迁对象。为进一步掌握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情况,今年初市移民搬迁安置办公室在去年国土部门上报省上搬迁数据的基础上,又以村为单位,对需要移民搬迁的村和户进行了调查摸底,基本掌握了全市22.6万户88万人搬迁对象的家庭情况、搬迁原因、安置方式、搬迁时间等基本情况,预测了搬迁安置征地、公共服务等配套建设投资情况,为编制全市移民搬迁安置十年规划、制定2011年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实施意见提供了依据,奠定了基础。据调查显示,全市地质灾害避险移民搬迁56854户,224229人,占移民搬迁总户数和总人口的25.12%、25.57%;洪水灾害避险移民搬迁16740户,65515人,占移民搬迁总户数和总人口的7.4%、7.5%;扶贫移民搬迁69685户,274995人,占移民搬迁总户数和总人口的30.8%、31.3%;生态移民搬迁82973户,312090人,占移民搬迁总户数和总人口的36.67%、35.6%。

(三)编制总体规划,制定实施方案。市移民搬迁安置办会同市直有关部门,以省政府

《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2011—2020年)》(征求意见稿)为参考依据,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要求,着手编制十年总体规划,制定2011年实施意见。5月16日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了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审定并原则通过了《安康市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2011-2020年)》、《安康市2011年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实施意见(试行)》,《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办公室印发执行。同时,相关部门制定了《安康市移民搬迁安置建设技术规定》、《关于支持移民搬迁安置户信用贷款的意见》、《关于扶持移民搬迁户发展产业的优惠政策》和《安康市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纪律规定》等配套政策的征求意见稿。

(四)大胆探索实践,稳步推进搬迁。为了确保全市今年的移民搬迁安置任务顺利完成,市政府年初下达了2011年2.2万户8.8万人的移民搬迁安置计划。各县区政府在陕南移民搬迁政策尚不明确的情况下,以扎实搞好7.18灾后重建安置小区、扶贫搬迁、生态移民项目为抓手,不等不靠,及早安排,平稳推进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目前,全市已经落实市级示范小区11个,县区示范小区42个,乡镇示范小区150个,启动建房6012户,可安置23444人。其中集中安置4995户19444人,分散安置1017户4000人,特困户79户218人。从第三季度起,全市将全面推开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加大督查检查力度,确保80%的移民搬迁安置住房动工建设,为全年完成2.2万户8.8万人的目标任务奠定基础。

二、资金来源、落实情况

陕南移民搬迁工程需要强大的资金保证,目前,安康市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筹措资金。

(一)省补资金。省上将根据我市2011年移民搬迁安置的类型和数量,据实核定省补建房资金。

(二)市县配套资金。市级财政按照下达到各县区的移民搬迁安置计划,每户配套建房补助资金500元,特困户每户再配套建房补助资金1000元。县区按照省上要求,根据搬迁安置情况,结合自身实际落实配套资金。县区将通过土地增值、减免土地出让金以及市场运作等方式筹措移民搬迁安置配套资金。

(三)银行贷款。要求信用联社加大对移民搬迁户的信用贷款投放力度,今年应总体按照户均5万元的信贷规模投放移民搬迁安置建房贷款。鼓励农行、工行、建行、农发行、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向移民搬迁安 置户投放建房和产业发展及创业项目贷款。

(四)群众自筹资金。鼓励移民搬迁安置户在政策补助、申请贷款的基础上,利用自有资金、拆借资金等方式筹集建房资金。

(五)企业资本。积极争取陕西省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程有限公司投入启动资金;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和吸纳民间资本参与移民搬迁安置建设。探索移民搬迁安置建房与商品房开发建设有机结合的路子,用商品房开发增值收益补助移民搬迁安置建房,降低移民搬迁安置房价格。

(六)社会捐赠资金。积极争取各类社会捐赠资金用于移民搬迁安置工程建设。截至目前,安康市级共落实启动资金1320万元。由于省补资金暂时没有到位,许多工作仍在筹措当中。

三、贯彻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的亮点

在前期工作推进中,安康各区县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在规划编制、政策导向、机制创新、工作落实等方面探索出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如白河、平利、岚皋、汉阴等县制定和实施的“两不变(移民搬迁户原有山林经营权不变、已享受退耕还林补助政策不变)、四优先(移民搬迁户优先安排宅基地,优先安排贷款贴息,优先安排产业项目、优先安排基础

设施项目)、四减免(移民建房免缴宅基地办理手续费、自用材税费、户籍迁移费和学生借读费)等优惠政策;推行的“务工经商、城镇安置,统一选点、集中安置,村内调剂、下山安置,产业开发、基地安置,投亲靠友、分散安置”等安置方式;引入了“农村经济适用房、农村廉租房、农民公寓、交钥匙工程”新模式,对加快推进我市移民搬迁安置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汉滨区充分利用7.18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契机,最大限度地接受移民搬迁安置对象;结合镇村群众搬迁意愿,超前启动,先行示范、探索经验。把双龙镇新华村、运溪乡三里村、大同镇六郎村、新坝乡茶栈村、晏坝乡中河村、大竹园镇七堰村社区等十个安置点作为汉滨区2011年陕南大搬迁先导重点工程来抓,实行统规统建、统规自建、户下自建三种形式相结合,10个点计划搬迁728户2919人,计划投资13038万元,目前已开工建设九个,其中大竹园镇七堰社区一期工程已竣工。

紫阳县以创新理念,亮点工程推进搬迁工作。一是移山造地建房,在县城西门河新区总投资10个亿,移山造地500亩建新房,为农民进城入住做好前期准备。二是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抓产业找致富门路。该县双桥镇路六河村部分村民从山上搬下山后,利用山上林地集中发展厚朴,全村开发面积1.5万亩,仅厚朴中药材一项产值达300万元,人均增收1600元。三是借助工商业主资本+土地流转入股形式,修建移民户安置公寓。投资1.3亿元的双安闹热村富硒油茶综合开发项目,由业主集中修建农民公寓,对高山农户进行整体搬迁,集中流转土地开发种植油茶2万亩。同时农户与业主签订土地流转,置换房屋合同,再通过房产、林权、土地等形式入股,参与企业劳动分配。这种公司+农户+基地的移民搬迁经营模式,已列为市级重点项目并广泛推广,四是以工业园区周边建设移民安置点,为农民就业创造便利条件。该县在蒿坪镇工业园区建立了10余个移民安置点,敞开大门迎农民进社区入住,并推荐搬迁农民进企业打工挣钱,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

旬阳县以培育典型,示范带动、因地制宜,梯级搬迁的方式推动移民搬迁工作。围绕建设万人集镇,千人社区总体布局,合理建设一批移民搬迁安置示范小区。县上在城关镇草坪社区建设移民搬迁安置示范小区,安置规模在300户以上;根据各集镇立地条件状况,将14个镇列为移民搬迁集中安置重点镇,每个集镇至少规划 一个规模在100户以上的安置小区;每个镇每年要建成2个安置规模在50户以上的中心村或安置规模在30户以上的集中安置点。对于处于高山地区、家庭困难,无力搬迁的农户,通过政府中间协调,将中山区已搬迁的农户的二手房转手给高山区的特困户,盘活中山区已搬迁户的房屋,加快土地流转。

四、移民搬迁工作对居民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

汉滨区恒口镇安全村地处月河川道的南麓的凤凰山中,北傍恒口镇,总面积近2平方公里,这里山大沟深、坡陡,自然条件差,现实使安全村干部群众认识到村里的自然条件不适宜人类生存发展,更不可能发家致富。要想富就得搬出去。在党的好政策指引下,近十年来安全村走上了搬迁脱贫致富的道路。据调查,目前安全村已有132户568人搬离这个生存环境差的小山村,搬迁户占到总户数的93.6%,总人口的93.7%。从对安全村调查的情况来看,移民搬迁工作对居民生产、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1、居住环境变好。迁移的132户中:3户迁往浙江宁波市,1户迁入安康市区,4户迁入建民、五里镇区,余下的124户全部迁入到恒口镇区附近的川道村里居住。迁入地居住环境好,地处城镇或平原,交通便利,人口密集,水电、学校、医疗、商业等基础设施齐全,适宜于人类生存发展。迁入地的优美环境是原居地的恶劣环境不可比的,迁入户农民向居住

城镇化的现代化目标迈了一大步。

2、住房质量提高。搬迁户经过多年的奋斗住房得以保障。迁入城市的4户都购买了商品房,永久地落户了城镇。迁入建民、五里镇的4 户也建了新居,永久定居了。迁入恒口镇附近村的农户己有73户建成或正在建新居。还有51户目前租房居住,并积极创造条件准备自建房。从己建房户的房屋质量看还是很好的,房子宽敞明亮,交通方便,水电齐全,环境很好。而迁移前每户仅有土墙瓦房3间,房屋矮小,光线不好,交通闭塞,电力不足,前后对比天壤之别。

3、就业渠道拓宽。通过10户家庭的调查我们看到居住地的变化,带来了就业的变化。搬迁前住在山上均以种地养猪为主,少数年轻人外出务工,就业门道窄,仅靠几亩薄地连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根本不可能致富。迁入新住地后10户中1户开了诊所并在西安开商店,1户成了香菇种植专业户,1户成为木耳、药材专业户,5户是务工专业户,2户以务工为主、兼顾务农。10户30个劳动力中仅6人务农,其余全从事二、三产业劳动。搬迁带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更带来了致富的希望。

4、收入快速增加。据村支书和村长讲全村在山上居住时的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51元,较汉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低15个百分点。搬迁后收入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据抽样调查10户统计2005年人均纯收入达2082元,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 4255元,每五年翻一番多。村干部讲,如果还住在山上,现在收入连新址的一半都难以达到。

5、文化、卫生、教育程度提升, 劳动强度减弱,多数农民已完全脱离了农业生产而从事二、三产业劳动。搬迁后农村劳动转移提升了劳动者素质,实现了农民向非农行业的劳动转移。居住在山里的农民文化生活匮乏,学生上学难,就医难,购物难,用电难,交通难。搬迁出山以后一切难题迎刃而解。生活水准大为提高。孩子上学方便,教育效果好,调查的10户搬迁前只考上1名大专生,而近5年却考上5名大学生。医院距家近,农民有病能及时就医。

6、生态环境变美。整村迁移后,原村2平方公里的树木没人砍伐了,林木旺盛。耕地退耕后,地里不仅草旺盛,而且长出小树苗,水土流失大为减少。经过十来年的休养生息,安全村已经山青青,水绿绿,林荫荫,草茫茫,风景优美。

五、存在问题

(一)省上目前通报的移民搬迁政策与基层实际执行的有差距,落实有困难。5月6日,省政府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会议上公布的补助标准为:每个移民搬迁户补助3万元建房资金;移民搬迁户中的特困户按总搬迁户的10%控制,每户补助4万元建房资金;移民搬迁基础设施每户补助3万元。移民搬迁建房资金省、市县按5:5的比例筹措。5月23日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确定:集中安置分别按照60平方米、80平方米和100平方米三种房型和标准进行设计,由群众自愿选择房型并分别负担1万元、2.5万元和4万元。其余资金在每户省财政安排1万元的基础上,由省、市县各按50%的比例分担。特困户每户按30—50平方米标准,由政府建房集中安置,五保户实行集中供养(特困户、五保户比例不得超过搬迁安置总户数的10%);分散安置每户按3万元的标准予以补助,省、市县各承担50%。截止目前,两种政策标准都尚未正式发布。特别是5月23日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确定的政策标准,建房户型面积设计与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尚有一定差距,县区财政配套资金压力巨大,对搬迁户承担的建房资金做了硬性规定,基层操作十分困难。同时,对有条件进城购置商品房的搬迁对象如何补助,没有明确政策,政策制定与实际情况还需进一步对接。

(二)市县财政配套资金难以落实。按照5月6日省政府陕南移民搬迁安置会上公布的市县配套标准,安康市今年搬迁2.2万户,每年需配套建房补助资金3.3亿元。按照5月23日会议确定的标准,我市今年2.2万户搬迁对象中,除去1087户特困户外,有3807户需100平方米住房的集中安置户,有12963户需100—125平方米住房的集中安置户,市县需配套建房资金4.69亿元;有3236户分散安置户,市县需配套建房资金4854万元。根据目前市县财力,难以落实如此大量的财政配套资金。

(三)移民搬迁建房用地指标不足,选址困难。省国土厅计划今年为陕南三市安排6000亩移民搬迁安置建房用地指标。而按照陕南三市今年搬迁6万户的任务,实际需要用地12000亩,用地指标悬殊很大。安康所辖的一区九县,比较开阔的平地只有平利县城、汉阴县城和安康城区,平地少,规模化城市建设几乎没有地方。其他的7个县城不是建在坡上,就是建在山沟里,非常地不安全。受地形制约,陕南山区选出一个既广阔又绝对安全的区域相对困难,只能通过专家评估及历史经验进行选择。一旦选址不慎,无法避免再次受到灾害侵袭。

(四)各县区移民搬迁安置入户调查数据与原上报数据存在差距。去年各县区从国土渠道上报的数据,由于各种原因,县区之间差异较大。

(五)集中安置户基础设施费用高,规划经费难筹措。我市绝大多数地区属土石山区,山大坡陡,选择集中安置从以往扶贫移民、生态移民、库区移民的实践看,基础设施项目配套难度大,而且费用高,一般安置点平均每户需基础设施配套5万元,甚至高达8万元。省、市、县专业规划设计单位属自收自支单位,加之专业技术人员少,目前村镇规划还不完善。实施移民集中安置工程,全市初步规划移民集中安置点近2000多个,按每个5万元计算,至少需要1亿元,县城重点安置小区和重点镇安置小区规划,费用更大。

(六)土地撂荒比较严重。据调查了解,由于距家远,经营不便,加之种地无利可图;野猪太多,破坏较严重。大多数搬迁户仅种较近的土地,大部分土地撂荒了。

(七)集中安置的农户今后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产业开发、就业安置开发等工作滞后于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给搬迁户带来担忧和发展的困惑。

(八)政府应尽快落实补助资金,促进工程进展速度,否则今年搬迁计划难实现。要加强对迁移户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尽快解决进城落户农民户籍问题。同时,还要切实落实农村养老、社会保险工作,彻底解决农民搬迁后的后顾之忧。

签发:李忠义

核稿:谭静池

撰稿:安康调查队

下载对移民扶贫工作的探索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移民扶贫工作的探索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镇巴县扶贫移民搬迁的调查与思考

    镇巴县扶贫移民搬迁的调查与思考 扶贫移民是国家对贫困地区居住条件恶劣的贫困人口进行异地搬迁安置的一项具体扶持措施。通过对贫困户的移民安置,可以彻底解决阻碍贫困户脱......

    关于对精准扶贫工作的思考

    精准扶贫到户 林果产业富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

    关于乡镇扶贫与移民工作有关政策情况汇报

    关于乡镇扶贫与移民工作有关政策情况汇报 镇现辖黄家、岑港、铺前、蔡坞、朝堂、姜家等行政村及铺前居委会和刘源坑村落社区委员会,共84个村小组,全镇人口为17359人,农民人口14......

    思考与探索

    对年轻的公务员如何成长为 真正乡镇干部的思考与探索在就业形式愈发严峻的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直是党中央解决民生实际的重中之重,而随着历年来以基层工作为主要对象的......

    思考与探索

    思考与探索 1.反思你执教的一次语言教育活动? 2.在谈话活动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在绘本阅读活动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 在一次的语言教育活动《三只小猪》中,我将幼儿分成三大组进......

    移民扶贫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对我县移民搬迁扶贫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11年工作要点安排,于10月25日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常委会委员对我县移民搬迁扶贫工作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先后到琴......

    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工作总结

    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扶贫移民局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下,全局职工紧紧围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全面深入......

    宜宾扶贫和移民工作局

    宜宾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 2015年度部门决算编制的说明 按照决算管理有关规定,部门决算编报内容包括预算单位的全部收支情况。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宜宾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