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基层气象台站综合改革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3 17:41: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常德基层气象台站综合改革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常德基层气象台站综合改革调研报告》。

第一篇:常德基层气象台站综合改革调研报告

常德基层气象台站综合改革调研报告

根据中国气象局和省局要求,常德市局党组开展了基层气象台站综合改革调查研究工作。2011年常德市气象局调研组深入基层,与基层气象工作人员及社会各界人士就气象工作进行交流,开展座谈,了解我市基层气象综合改革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原因,形成了今后基层气象工作的思路和对策。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基层气象综合改革的现状

近年来,在我市基层地方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基层气象部门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基层台站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市气象部门按照“五个一流”的建设目标,积极推进基层台站建设,通过建设,我市基层台站的业务现代化、服务能力、经济实力等综合指数都有明显提高。一批基层台站通过改善办公和生活环境,建成了花园式台站。

(二)气象现代化建设稳步推进。在地方政府和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气象灾害地面自动监测站网的建设取得了新突破。一是2006年下半年开始,我市基层气象局开始建设区域自动气象

站。截至目前,共建成239个区域自动气象站,区域自动气象站的建成将有利于对我市各区域气象进行实时监测,更有效地提高气象灾害预报防御能力;二是在气象灾害易发区或重点区域安装了90套DAB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82套电子显示屏,有效解决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问题;三是2010年我市建成了六套GPS/MET系统,该系统的建成将为研究天气系统的水气变化规律提供科学依据,为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起到积极作用;四是2010年我市在常德农试站和澧县气象局建成了四套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该自动土壤水分站的建成,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手工取土测土墒的落后方式,更方便更快捷地获取土壤干旱信息,对提升旱情监测水平具有推动作用,提升了气象为农服务的科技含量。目前各站点运行情况良好,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我市基层气象部门通过加大业务建设,进一步巩固了气象基础业务工作,提高了气象科技服务能力。

(三)气象服务工作成效显著。我市基层气象台站秉承“准确及时、优质高效”的气象服务理念,按照“每次过程不放过、一年四季不放松”的总要求,在认真做好公众公益服务的同时,积极主动为党委政府部门做好决策服务。2010年6月4日石门县、澧县、气象局根据综合资料分析和市气象台的指导,7-8日将有一次强

降水天气过程,并伴有雷暴、短时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石门、澧县局就此次强降水过程向县委县政府、交通、教育局等相关单位进行了汇报和服务,并给县防指领导打电话进行了专门汇报。7日下午石门、澧县局联合县国土局对外发布了地质灾害预警信息:预测7日夜到8日石门、澧县发生地质灾害可能性大,并向各地质灾害隐患点责任人和政府相关人员发布预警信息。实况是6日傍晚前后石门、澧县出现了阵雨,7日夜间降水再度加大。7日08时-8日08时石门县、澧县多个个乡镇出现了暴雨,部分乡镇出现了100mm以上的大暴雨。石门、澧县在此次暴雨过程中还出现了山体滑波,相关部门根据气象预报及时安排人员转移,最大限度保证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依法行政逐步走向规范化。基层气象局通过实施机关行政效能建设,进一步规范行政管理工作,规范各类文书档案的归档编排工作,进一步优化公文管理系统,各类公文上传下达均比较畅通,建立健全了科学、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对外服务更加便捷。我市基层气象局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和《湖南省雷电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按照相关文件通知要求,忠实履行防雷安全管理职责。每年都组织开展针对易燃易爆场所 的防雷安全执法检查,对烟花爆竹厂、加油站等重点行业进行了防雷安全检查,针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发放“整改通知书”,责令不合格企业限期完成整改工作。基层气象台站还依据《气象法》和中国气象局第七号令等法律规章,加大对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力度,针对相关业主超高建房、危害气象探测环境的行为进行了气象行政执法,相继发放了《告知单》和《责令停止违法通知书》,及时将有关情况向地方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进行了汇报,同时积极协调与建设主管部门的工作,切实保护好气象探测环境,确保气象探测资料的延续性和准确性。

(五)加大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力度。我市基层气象部门充分利用各种传播手段,大力宣传气象防灾知识,提升老百姓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在每年的“3〃23”世界气象日、气象防灾减灾日和安全生产宣传日,开展气象科普宣传工作。同时发放气象防灾减灾资料,宣传活动起到了预期效果。

二、主要存在问题

1、气象探测站网的时空分辨率低,满足不了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的需求。气象预报预测产品的精细化程度不够,灾害性天气的定点、定时预报以及短期气候预测能力亟待增强。

2、突发公共事件气象应急响应体系尚不健全,对突发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等社会安全事件发生的能力较弱。

3、行业和部门信息共享能力程度较低,全行业及多部门合作的机制尚未建立。

4、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较弱,人工影响天气基础设施和人影作业装备差,标准化炮点建设严重滞后。

5、高层次人才和一线高级专门人才缺乏,不能完全满足气象事业发展需要。

6、基层台站基础设施需进一步改善,职工生活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三、今后基层气象工作思路和对策

2011年7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1‟33号,以下简称国办33号文件)。这是继2006年国务院三号文件、2007年国办49号文件之后又一个指导全国气象工作的重要政策性文件。基层气象部门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网络,加快推进信息发布系统建设,积极拓宽预警信息传播渠道,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能力和水平。

(一)建设目标

2011~2015年“十二五”期间,按照国办发33号文件精神,到“十二五”末,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前15—30分钟以上发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0%以上。到2020年,根据

建成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城乡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系统的目标要求,建成县级气象信息预警系统、气象灾害信息预警终端、气象预警喇叭和电子显示屏等预警服务系统。每个乡镇设立1个气象预警信息工作站,并配备1名气象协理员,每个行政村(社区)配备1名气象信息员。

(二)、气象灾害预警及信息发布建设内容

1、系统平台建设

县级气象信息预警系统(平台)包括:气象预警信息的分析、制作与分发(传播);预警信息内容有:天气实况(降水、最高/最低气温)、天气预报/警报(包括局地暴雨、大风、龙卷风、冰雹)、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警、卫星云图等。

各乡(镇)建设气象灾害信息预警终端并设立电子显示屏,各行政村(社区)建设气象预警喇叭。天气预警信息由县气象局的预警分系统(平台)发布,通过预警终端、预警喇叭和电子显示屏在第一时间迅速传播到全县各乡(镇)、行政村(社区)。

2、系统机构建设

(1).建立气象预警信息工作站

依托乡(镇)水利工作站,在县各乡(镇)建立气象预警信息工作站,工作站应做到“六个有”:

①、有固定场所。气象预警信息工作站应因地制宜建设,与乡(镇)水利工作站合作共用、合署办公,并加挂统一的“气象预警信息工作站”标牌。

②、有信息设备。气象预警信息工作站至少配备一台计算机(气象预警终端)和宽带网络一套,配置气象电子显示屏和乡村气象预警喇叭等信息发布设备。

③、有分管领导和协理员。各乡(镇)气象预警信息工作站建设中,由水利工作站人员兼任气象协理员,并确定由分管防汛工作的乡(镇)领导负责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建设和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④、有定期活动。及时发布气象信息和涉农信息,开展经常性的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和培训等活动,更新和维护气象信息橱窗和宣传栏,向当地气象部门反馈公众气象服务需求。

⑤、有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预警信息工作站、气象信息协理员工作职责、考核指标、工作流程等,并公开。

⑥、有长效机制。气象预警信息工作站应有稳定的资金保障,所需资金主要用于工作站建设、运行维护、信息员补助等方面。

(2).建立基层气象信息员队伍

按照《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的意见》有

关规定,建立基层气象信息员(含乡镇气象协理员和村气象信息员,下同)队伍。

①、基层气象信息员的聘任遵循单位推荐、主管机构认可、本人自愿的原则。

②、开展基层气象信息员聘任工作,确保每个乡(镇)有1名气象协理员,每个行政村(社区)有1名气象信息员。

③、所有拟聘任的基层气象信息员必须认真填写《、基层气象信息员审批表》,由县气象部门进行审核确认并颁发证书(证书由气象部门统一制作)。

④、县气象局负责对管辖区域内的基层气象信息员进行汇总,做好基层气象信息员档案库建立保管工作,并将汇总表报送市气象局。

3、预警机制建设

气象灾害预警工作要贴近当地气象灾害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着力为公众提供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气象科普宣传和培训等服务。

(1).建立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制度。充分利用乡(镇)已有的防灾减灾设施,在气象灾害来临前及时接收和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县气象局负责发布本区域的天气预警信息,重要天

气时发布到行政村(社区)的预警终端、预警喇叭和电子显示屏。

(2).建立天气预报和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发布制度。每日定时发布当地天气预报有关信息。

(3).建立气象科普宣传和培训制度。开展针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气象法律法规、气象科普知识、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咨询活动,提高公众的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灾害防御能力,为公众提供气象知识、气象实用技术等方面培训,提高公众使用气象信息的技能。

(4).建立气象服务信息反馈制度。及时收集公众对气象信息服务的需求,并定期向气象局反馈。负责当地灾害性天气实况和灾情的收集上报。

(5).建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制度。根据乡(镇)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气象灾害特点,编制乡(镇)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开展乡(镇)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完善乡(镇)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气象灾害应急演练,提出乡(镇)气象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建议,供政府部门决策。

(三)、灾害预警及信息发布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1).县气象局负责对农村气象灾害预警系统的管理与指导。

(2).县气象局会同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对气象预警信息工作站进行监督和管理,定期对工作站进行检查和考核。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对优秀的工作站进行经验总结推广并给予奖励,充分调动各工作站的积极性。

(3).县气象局每年要积极开展基层气象信息员培训工作,使基层气象信息员具备履行职责所必需的素质。可采用集中、发放宣传材料、远程培训等多种方式进行。

2、技术保障

县气象局要做好气象信息预警系统(平台)、终端、气象预警喇叭和电子显示屏等设备的管理维护工作,确保正常运行。气象预警信息工作站(基层气象信息员)负责对本区域自动气象站、农村气象预警设施等进行巡查和初级维护。

3、制度保障

加强与县政府联系,由县政府组织协调与各部门的协调分工,并将此项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积极推进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气象局制定气象预警信息工作站的预警信息接收与审查、服务登记、服务项目公示、定时开放,信息员职责和考核指标、信息员培训,预警设备维护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办法),每项制度都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保证落实到位。气象预警信息工作站

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要公开。

4、经费来源及保障

积极争取政府、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建立和完善稳定的投入机制,保障气象信息预警系统(平台)、气象预警信息工作站和基层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持续稳定推进。农村(社区)气象信息预警系统、气象预警信息工作站和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经费由县财政给予配套支持。农村(社区)气象信息预警系统(含系统维护、网络通信、信息员培训等)、气象预警信息工作站和气象信息员队伍业务运行维持经费纳入县政府的年度预算。

常德市气象局 2011年7月28日

第二篇:株洲市基层气象台站综合改革调研报告

株洲市基层台站综合改革调研报告

为贯彻落实湘气党发[2011]11号《关于开展基层气象台站综合改革调查研究工作的通知》有关部署和要求,近日,株洲市气象局局长易湘文率办公室、业务科、人事科负责同志到醴陵、攸县、茶陵、炎陵4个县气象局进行调研。

调研组每到一个台站,采取与县局领导和职工座谈的方式,充分听取各单位职工就基层台站改革发展的各种声音,广泛了解基层气象事业近年来取得成绩和经验,认真查找气象事业发展过程的问题和不足,深入研究探讨新形势下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以及未来气象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方向。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近年来我市基层台站发展现状:

近年来,全市气象部门抢抓机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在业务服务、现代化建设、队伍素质、台站面貌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气象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一是决策服务成效显著。全市各台站始终把为领导决策服务放在首位,坚持把春播、汛期等关键季节的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作为重点,努力提高预报准确率,以电话、传真、网络、简报等方式为各级领导及有关部门提供预报情报服务。特别是重大性、关键性、灾害性天气过程做到了认真分析,准确预报,及时服务。二是为农服务扎实开展。建立了全市防汛责任人手机数据库,汛期免费发送气象灾害预警短信;启动了中小尺度灾害天气自动监测站网建设。近年来,全市共建160个区域自动观测站,在防御暴雨、山洪、地质灾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市各台站及时发布春播、汛期天气趋势专题预报;围绕关键农事季

节,开展了农业气象预报、情报服务;适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积极参加科技下乡活动等等。三是气象预警信息覆盖面不断拓展。加强了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组建了1000余人的气象灾情信息员队伍;全市初步建成了手机短信、96121电话、电视、报纸、广播、网络、DAB等气象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发布气象服务信息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气象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在切实做好各项常规业务服务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各地经济发展和工作重点,广泛开展了专业、专项服务和各种技术服务,服务的领域扩展到工业、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环保、旅游、保险等行业。

气象现代化建设迈出新步伐。一是进一步完善区域观测站网建设。全市区域自动观测站达到160个,站网布局更为合理,防灾功能更为完善。二是进一步完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网络,四个县局完成了60台DAB数字卫星预警系统建设。三是对办公自动化系统、宽带通信网络、人工增雨作业指挥系统等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气象依法行政稳步推进。全市气象部门切实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管理职能,依法开展雷电灾害防御、施放气球安全管理、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天气预报发布等气象行政执法行动,提高了社会公众的气象法制意识。近年来茶陵、炎陵县局均遭遇过影响气象探测环境事件,但都得到妥善处理。

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近年来,通过岗位培训、继续教育、新知识新技术培训等方式,加大了在职人员的培养力度。全市气象部门队伍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学历结构、专业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得到明显改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在职职工大专以上学历占86%,中级以上职称占45%。

台站面貌进一步改善。近年来,四个县局都投入了较大

资金,对台站进行了综合改造。除炎陵局外,其他三个县局新建了业务办公楼,对台站进行了美化、亮化,台站面貌焕然一新。

二、我市基层气象台站存在的的困难和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我市基层台站事业发展面临着不少突出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

1、气象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与防灾减灾的需求不相适应。

主要表现在:一是灾害性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不高,气象服务产品单一,专业服务产品精细化不足,服务缺乏针对性。二是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覆盖面特别是农村的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转化能力不强。近年来,基层科研课题和论文发表数量有了一定提高,但有些科研项目对实际的业务工作缺乏指导意义,难以转化为具体业务成果,还有的发表论文仅仅是因为职称评审的需要。目前县局紧缺能对省、市预报产品解释应用的专业人员和公共气象服务人才。

2、人才不能适应现代气象事业发展的需要。

一是人员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年龄偏大、学历层次较低、专业技术人员较少。存在着人才匮乏,人才老化的现象。以茶陵局为例,存在“三多三少”,退休人员多,在编职工少,在职与退休人员比例为9:11,拿工资的多,挑大梁的少,基础业务和科技服务都缺少骨干;安于现状的多,要求上进的少,从职称和文化结构可以看出,茶陵没有一个工程师,职工整体素质偏低。二是一线业务人员比较紧缺。基层台站人员编制少,而业务工作量越来越大,但非本不进的政策限制,对基层业务

特别是观测业务有冲击,不利于人才激活,不利于人才向边远台站流动。因本科生到基层一般不从事观测业务,而且大部分不安心扎根基层艰苦台站。如近三年分配到县局的4个本科生,现在一个已辞职,一个调到市局,一个已考上研究生,只有一个还留在县局。为满足基本业务需要,不得不编制外用工,而编外用工又存在新的隐患。

三是人员队伍素质还需加强,特别是既善管理又懂业务的人才匮乏。由于业务量大、人手紧,一线业务人员参加培训的机会较少,知识和能力难以及时得到提高。

3、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相对较弱。

由于多方面原因,基层台站在履行社会管理职能上还比较弱,公共服务职能须进一步规范和明确,社会管理投入不够、监管力度偏弱、执法手段较少、执法能力不足等现象依然存在;探测环境保护难度加大的问题日益严重。

4、经济负担重,职工福利待遇较低。

一是近年来现代化建设项目增多,如区域自动站建设、DAB、电子显示屏建设等,上面不给经费,全靠自筹和到地方财政“讨要”。而且随着使用时间增长,设备故障频发,设备缺陷逐渐凸显,且大都站址偏僻,受配件、交通工具、人员等因素影响,维护成本使基层台站难以为继。二是国家规范津补贴,干部职工待遇要提高,但气象部门没有真正实行,中央财政无这部分经费下拨,导致职工福利待遇上不去。三是基层台站创收能力较弱,事业经费不足,没有“余钱剩米”用来改善干部职工待遇。

三、加强基层台站综合改革,促进基层气象事业发展的对策与思考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县级基层台站自身技术支持能力、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和社会管理职能履行能力仍然很薄弱,气象服务技术装备落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资金投入缺乏等问题普遍存在。要促进基层气象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必须切实解决上述问题。为此,特提出如下建议:

1、提升业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基础业务是气象部门的根基。一是要确保队伍稳定;二是要加大投入和设施建设力度;三是加强制度建设,规范业务工作流程,促进内在质量的稳定提高;四是完善质量管理与考核机制和办法,加强对基层的业务技术指导,提高基层气象业务现代化水平。五是提高科研与业务结合能力,科研课题要面向基层,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不要单求“大和洋”,更不能为了发表文章和评职称。

2、提高人员素质。一是加强人力资源投资,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对现职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业务技能;二是通过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岗位交流等形式,优化人员配置,大胆使用一批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群众公认的年轻干部,保持骨干队伍的活力;三是高度重视对班子、队伍的管理。坚持教育先行,防范在先原则,廉洁从政,勤政敬业,及时克服和纠正工作中的不足和生活中的不良倾向,始终保持队伍的纯洁性。

3、加强能力建设。

目前,多数基层县局的业务能力依然是气象观测为主,预报服务为辅的局面。近年来,虽然发展了一些业务,增添了不少设备,但技术支撑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未能有大的突破,在专业、专项预报服务方面基本还是空白,公共气象服

务能力也有限,远远不能满足气象服务及时、准确、有针对性的要求。今后只有加快发展基层局站的社会管理能力、预报预测能力和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才能更好地为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撑,这也是县级基层局站的安身立命之本。

4、强化项目促发展。上级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基层项目建设的指导和管理,倾斜项目资金投入,从而改善台站建设与环境;要统筹基层台站的发展规划,对于基层台站基础设施建设和综合改造项目,要按照“高标准,集中投入”的原则,以建设“四个一流”为标准,确保投入一个、改造一个,且标准达到一个。基层台站也要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多争取有利于气象业务服务发展的项目,以项目争取地方财政资金的投入,以项目带动基层台站气象现代化的发展。

5、改革管理体制。一是放宽用人政策。基层台站可以大专以上,以实用型人才为主,适当引进本科以上专业用人;激活人才流通。对基层台站适当“放权”,实行经费、编制总额控制,鼓励引进人才和人才交流;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对在编人员和编外用工实行“末位淘汰”。二是经费投入要向基层倾斜。基本事业经费、退休干部的经费(包括规范补助)应该拨足;在现代化建设方面中央财政要增加投入,不能只依靠地方财政和自筹。三是气象部门已不是过去那种情况,现在职能增加了,没有相应的机构、编制,基层台站好多事情都是兼职,势必对工作有影响,应该考虑增加相应机构、编制。

株洲市气象局2011年10月16日

第三篇:关于望江县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望江县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情况的调研报告

2010年12月上旬,县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在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华平、姜长舟的带领下,深入漳湖、鸦滩、雷池等乡镇,通过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等形式,对我县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进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于12月16日,听取了县财政、人社等11个部门的相关工作汇报,与基层卫生服务

机构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座谈。现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根据国家、省市的部署要求,全县启动了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将其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构建社会和谐的重大民生工程来抓。成立了高规格的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全县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会议,县委常委、县长联席会也专题进行研究。出台了《望江县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实行包保责任制,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全县10个乡镇卫生院和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革前有各类工作人员496人。其中在编286人,非在编210人;省编委核定我县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编制数为558人,设置岗位558个。2010年全年,县财政安排资金660万元用于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并对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的村卫生室,按每1200个农业户籍人口每年

给予80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

(一)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进一步深化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

行机制综合改革,建立了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公益性管理体制,对所有医疗机构均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准入、统一监管。彻底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切断医院运行与药品销售的利益联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

求。

(二)基本药物制度改革顺利实施。8月份,组织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完成了所有库存药品的清理登记工作,坚决执行国家、省出台的基本药物制度,9月1日后,全县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实行基本药品零差率销售。组织联合督查组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并印发了《致全县广大城乡居民的一封信》,加大宣传力度,接受群众监督,提高群众对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的认知度和信赖度,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实行零差率销售以后,中西药价格平均降幅为50%以上,群众用药负担大

为减轻。

(三)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在相关单位的紧密协作下,严格落实包保责任制,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解除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确保分流人员的妥善安置。按照“两个考核、两个挂钩”的要求,建立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绩效考核分配机制,充分调动基层医疗机构工作者的能动性和积极

性。

(四)保障制度改革日趋完善。严格预算收支管理,实施医院信息公开,健全医患评价沟通。通过全面核查,各乡镇卫生院实行了零账户管理模式,全部收入由国库集中支付,并制定了新的财政补偿方案。针对医疗行业的高风险性,今年安排资金

21万元,在全县范围内建立医疗机构风险保障基金,进一步提高医

疗机构的抗风险能力。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财力薄弱影响医改纵深发展。由于我县财政基础薄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沉重,而医改又是一个以财政大量投入为特点的民生工程,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转、村医室建设、村医补助、公共卫生项目等都需要政府大量投入。我县财力薄弱制约了对医改的投入力度,影响了医改成果的进一步巩固。

(二)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有诸多矛盾亟需解决。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因取消药品加成,造成乡镇卫生院收入锐减,改变了医院自主创收和奖金分配的旧体制,医务人员收入减少,自身利益受到较大触动,医改和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虽然出台了8000元的扶持政策,但其补助标准与以前村医的实际收入相差较大,村医支持医改的动力不足。

(三)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不足。改革前基层医务人员496人,改革后竞聘定岗382人,部分乡镇卫生院执业医师、注册护士、妇产科医护等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无论从人员数量还是结构比例分布上都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也达不到省编委核定的558名人员编制的要求。

三、几点建议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部门要精心谋划,协调配合,落实责任,确保我县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继续稳妥、有序推进。

(一)加大宣传,营造医改良好的社会氛围。要进一步加强我县医改工作的宣传引导,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了解我县的医疗管理体制、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基本药物制度、保障制度等五大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以及我县基层医改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和实施方案,特别是惠及民生的改革措施,为落实医改

方案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突出重点,提高医疗卫生保障整体水平。切实履行公共卫生、基本医疗的保障职责,落实村医药品零差率销售补偿政策,努力提高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补助标准,逐步消化乡镇卫生院的历史债务。进一步加大对基层医药卫生事业,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及村级卫生组织的内涵建议,增加医疗机构的非药品性收入,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办医疗服务机构;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优化整全、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完善医疗卫生服务功能和规划布局,建立多层次、全覆盖的基本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切实维

护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权益。

(三)科学规划,加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构建人才培训经费保障机制,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力度,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提升各类医技人员的医疗服务水平和学历层次,逐年招录大专院校医学毕业生。同时,强化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医德教育,制定符合卫生人才培养、生成、考评工作机制,推行绩效工资制,改善医务人员的工作、生活条件,稳定

村医队伍,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

第四篇:基层殡葬改革工作调研报告

基层殡葬改革工作调研报告

报告一根据省、市工作安排,6 月 14 日-23 日,开发区社会事务局民政科负责同志,先后到幺铺镇、宋旗镇、西航办事处,对我区殡葬改革和管理工作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组认真听取了两镇一办关于殡葬改革和管理工作情况的汇报,并深入到各镇农村公益性公墓选址地小屯南山进行实地考察。所到之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都高度重视我区殡葬改革和管理工作,积极提出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殡葬改革和管理开展的工作

(一)加强领导,明确目标,落实责任

开发区结合本区实际,成立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以分管领导为组长,工商、公安、国土、建设、民政、纪检监察、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殡葬改革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单位的具体目标、任务、职责, 并与各镇(办)、各成员单位签定目标责任书,把目标任务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考核指标,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定开发区《关于进一步推进殡葬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安开管通[20xx]4 号)和(安开管通

[2010]xx 号)等文件,完善规范开发区殡葬改革工作方案和工作机制,为推进殡葬改革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召开党工委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沪昆高速公路沿线(幺铺段)坟墓治理工作,再次明确牵头部门和各部门职责。

(二)做好宣传动员,提高群众对殡葬改革的再认识

认真落实和贯彻《xx 省殡葬管理条例》和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进一步推进殡葬改革工作的通知》(安市办通字[20xx]16 号)以及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在全区范围内采取张贴公告,发放宣传资料,召开区、镇(办)、村三级会议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通过组织开展“倡导

文明、移风易俗、保护青山、美化家园”为主题的殡葬改革宣传活动,宣传殡葬改革的各项法律法规,解除群众思想上的顾虑,按照相关文件精神和政策法规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使全区殡葬工作稳步推进,效果明显。随着我区发展步伐的加快,高速、高铁征地拆迁安置给我镇殡改工作,特别是沪昆高速沿线坟墓治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工作难度。高速、高铁征地以来,全区范围内共迁葬坟墓近1000 座,涉及 300 余户农户,给我区殡改及坟墓治理工作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为抓好此项工作,我区自 2010 年以来,加大宣传和执法力度,在沪昆沿线和火化区域内广泛张贴宣传标语和治理公告,并下发治理通知。2011 年第一季度以来,利用 3.15宣传活动日,发放宣传资料 800 余份,使殡葬改革及沪昆沿线坟墓治理工作基本做到家喻户晓,为下一步工作开展夯实基础。

(三)匹配殡葬改革工作经费 xx 万元,其中 20xx 年 15万元;2010 年 2 万元,为殡葬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创造条件。2011 年也将殡葬改革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待批转后实

施。

(四)殡葬改革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群众自觉遵守殡葬法规意识不断增强

1、积极推行火葬,不断提高火化率。根据 [20xx]4 号文件精神,在辖区内开展“倡导文明、移风易俗、保护青山,美化家园”为主题活动的改革宣传,向群众宣传改革的重要意义。2010 年以来,在全区各级各部门的努力下,按照火化区域实行 100%火化,边远山区逐步推进的原则,截止今年 3月 31 日,共火化尸体 508 具,与同期相比火化率均提高 10%以上;城区内 100%实现规范治丧;完善殡葬救助政策,按照火化方案全面推进火化,实行非财政供养人员火化每具补助2000 元,截止 3 月 31 日共计补助 100 具,补助资金 20 万元。在此期间,我区在市民政事务稽查支队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曾多次会同市稽查支队、市殡仪馆,各镇办深入到死者家中宣传、做好火化动员工作,成功杜绝了多起土葬事件的发生。

2、整顿丧葬用品市场,杜绝乱埋乱葬行为。针对城区内丧葬用品经营混乱,交通主干道无证照经营坟石、墓碑的业主,区殡葬改革领导小组按照市殡葬改革领导相关文件的要求,扎实进行了清理整顿,对辖区内经营的丧葬用品,以及坟石、墓碑等进行了认真的清理整顿,共清理登记经营户8 户,停工取缔 2 户,规范完善了经营户 4 户,使辖区内丧

葬用品经营规范。在沿线周边村寨下发通知、公告进行宣传,有效治理乱埋乱葬行为,辖区内无墓碑、坟石、棺木等土葬用品加工销售点;完成沪昆高速公路沿线坟墓治理工作及 2处农村公益性墓地建设,有效治理乱埋乱葬;严格查处违法公墓 13 个,清理登记辖区内墓碑坟石、土葬用品加工点 5处,但尚未规范和取缔。通过殡葬稽查,严禁在公路两旁,库区周围,厂(场)及集镇周边葬坟,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有效遏制乱埋乱葬行为。

3、整治治丧场所,实行规范治丧。在城区范围内及幺铺镇、宋旗镇的镇区范围内,通过城管大队加强占道治丧、利用公共场所治丧的管理,宣传指导群众到指定的殡仪服务中心和指定的场所进行治丧活动。例如:城区内政府机关、学校、幼儿园、医院、街道、小巷(街)、居民区内不准治丧,进一步规范了文明治丧行为。

4、认真开展清理整顿公墓工作,规范公墓经营行为。根据市民政局《关于印发安顺市清理整顿公墓工作方案》(安市民发[20xx]33 号)的通知,开发区由社会事务管理局牵头,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在辖区范围内开展清理整顿公墓工作,对碧天园公墓的经营情况进行了解,做好政策法规的宣传,帮助协调周边用地纠纷问题,对张坪村的村级公益性公墓进行了用地情况调查,收费管理方面严格按照公益性公墓的要求进行了调整规范。

5、加大殡葬执法力度,有效执行殡葬法规。开发区在人员少,机构不建全的情况下,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积极向上级争取编制,新组建了开发区综合执法大队,承担了殡葬执法的工作职能,使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

6、加强清明期间安全“祭扫”工作,倡导文明“祭扫”。去年以来,每逢清明前夕,在我区范围内开展文明“祭扫”宣传活动,到镇、村召开专题会议安排此项工作,减少森林火灾等事故的发生,确保了清明“祭扫”工作的安全和有序。

(五)堵疏结合,积极做好农村公益性公墓的选址建设

目前,开发区多数范围内均属于城市规划建设的范围,在村级公益性公墓建设的问题上,存在着受城市规划建设的影响,只能在边远地区选址建设。目前,南山村和附近的小屯村合建农村村级公益性公墓现已进入全面施工阶段,社会局支持村级公益性公墓的 3 万元资金已到位。通过努力,今年将需完成的 6 处公益性公墓建设补助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六)配合景观整治,积极开展沪昆高速公路坟墓治理

开发区沪昆高速公路过境段全长 8 公里,涉及 13 个村。认真开展了公路两旁坟墓调查统计工作,共涉及坟墓 1020座;其中,石坟 741 座,土坟 279 座。结合调查摸底的情况,党工委召开专题会议,制定详实的工作方案,投入前期经费50 万元,对旧坟采取绿化遮掩,新坟采取取缔迁移,活人墓坚决撤销取缔的办法,确保沪昆高速公路坟墓有效治理

(七)出台相应优惠政策措施,帮助弱势群体及少数民族群众解决殡葬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区党工委、管委会明确规定,非财政供养人员死亡后火化的,每具补助 2000 元的丧葬费用,截止 3 月 31 日共计补助 100 具,补助资金 20 万元。少数民族、困难户、低保户人员死亡的,只要落实殡葬措施的,视其情况再次给予一定的补助费用;帮助他们解决相应的困难和问题,自实行此政策以来共补助贫困群众 9 人次共 6.43 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一)我区殡葬改革和管理工作现状,开发区殡葬改革机构设置及工作运行情况。开发区自成立以来没有单设殡葬管理改革办公室,没有执法权,分属于开发区执法大队,但到目前为止,未履行执法义务。

(二)镇(办)殡葬改革和管理工作现状。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区殡葬改革没有真正推开。由于村级性公益性公墓的各种服务设施建设未尚完善,不少地方乱埋乱葬现象严重,有的在荒山林地、有的占用耕地、自留地擅自建坟筑墓,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和自然人文景观。

(三)治丧场所不能满足当地群众的实际需要,也不能就地方便群众进行治丧活动。由于开发区辖区内无治丧场所,边远厂区(011 厂矿)及部分农村离现有的治丧场所较远,不

能方便群众就地治丧。

(四)村级公益性公墓建设滞后。由于在公墓选址的问题上,受城市规划建设的影响,加之村级缺乏前期经费投入,政府投入的经费又跟不上,没有适应当地群众收入水平的公益性墓地,且经营性公墓收费标准很高,低收入群众难以承受;因此,照样不同程度地存在乱埋乱葬行为。再加之我区建设步伐的加大,高速、高铁征地拆迁安置给我区殡改工作,特别是沪昆高速沿线坟墓治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工作难度。高速、高铁征地以来,全区范围内共迁葬坟墓近1000 座,涉及 300 余户农户,给我镇殡改及坟墓治理工作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五)村级公益性公墓没有指导性的收费意见,建议上级相关部门尽快出台相应的指导方案。

(六)沪昆高速公路坟墓治理工作需加大力度。由于需要经费投入较大,民政部门只能做好前期调查摸底工作以及控制杜绝新坟的出现,绿化遮掩景观整治的问题必须由政府牵头才能完成。

报告二 xx 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东靠永昌县,南邻民乐县,西与甘州区接壤,北毗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全县总面积 5402平方公里,辖 6 镇 2 乡,总人口 21.4 万,全县年人口死亡率 5.42‰。近年来,xx 县以殡葬综合改革为统领和抓手,通过健全领导机制,完善政策体系,强化舆论宣传,凝聚各方合力,殡葬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文明祭祀风尚蔚然成风。

强化领导,凝聚合力,创优殡葬改革工作环境。县委、县政府把殡葬综合改革试点任务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制定出台了《xx 县殡葬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工作网络,明确试点任务、工作进度、部门职责,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全县 8 个乡镇相应成立了殡葬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层层分解任务,切实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省市县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省民政厅、市民政局均对 xx 县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做了指示,并多次深入我县进行检查、指导,就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任务落实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意见。民政部加强基层民政工作第 31 蹲点调研组在 xx 蹲点调研期间,两次对我县的殡葬综合改革情况和殡葬工作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性意见。县上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经常性研究谋划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力推动了全县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扎实开展。

宣传引领,转变观念,创优殡葬改革舆论环境。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转变千百年来的丧葬陋习,树立文明、殡葬新风,必须立足于思想教育,强化舆论引导。层层动员部署。

自殡葬改革开展以来,县委县政府、县殡葬改革领导小组、各乡镇多次召开相关动员会、推进会,层层进行动员部署。强化部门联动。由统战部、文明办、民政局等单位先后组织从事殡葬服务行业人员和殡仪服务单位,召开了两次专门的殡葬改革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积极引导他们从传统的殡葬思维中“走出来”,成为殡葬改革政策的宣传者、执行者。大力开展宣传。充分利用新媒体、新网络等平台,加大殡葬改革宣传力度。同时,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发放通告、发放倡议书、播放专题片等形式,在重点祭祀日大张旗鼓地宣传殡葬改革的重要性,宣传殡葬改革的目的意义、具体内容、政策法规,教育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厚养薄葬,移风易俗,引导群众理解、支持并参与殡葬改革。广泛发动群众。充分利用全县 1xx 个基层红白理事会在办理婚丧事务中的宣传、引导作用,将倡导移风易俗、文明治丧纳入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和文明单位、文明乡镇、文明村(社区)评选范围。注重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以宣传党员干部在殡葬改革中的典型案例来引领殡葬改革、推进移风易俗,以此提高党员干部对移风易俗的认知度和支持度,进而推动全县殡葬改革的顺利实施。

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创优殡葬改革服务环境。殡葬改革工作能否顺利推进,健全完善殡葬基础设施是头等重要基础性工作。为推进殡葬改革规范化、制度化发展,xx 县不断

完善殡葬基础设施,规范殡仪服务,创新工作思路,创优殡葬改革服务环境。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相关要求,将殡葬改革列为重点事项,积极谋划建设殡葬基础设施,累计投资约 7500 万元,建成占地面积 90 万平方米,可安葬 80 年的龙首山公益性公墓。并且完善了道路、绿化、殡仪馆、吊唁大厅等配套设施,全县殡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得到提升,群众的殡葬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同时,创新工作思路,根据xx 县人口分布和城区规划,逐步优化和完善殡葬服务准入和管理制度,进一步推动竞争性领域和环节向市场开放,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以出资建设、运营管理等方式有序参与殡葬中介服务。目前有 3 家民营企业参与了全县的殡葬服务,既有效解决了在城区乱搭灵棚扰乱公共秩序的问题,又保护了城区环境;既提升了全县殡葬服务能力,又极大方便了群众。

健全制度,强化监管,创优殡葬改革法治环境。新时期殡葬工作持续健康发展,需要良好的制度体系和法治环境。为此,建立制度机制,提升管理水平。从完善政策体系入手,制定出台了《xx 县龙首山公墓及殡仪馆运营管理实施方案》《xx 县公益性公墓管理办法》《xx 县关于开展城区主要道路焚烧纸钱抛洒祭品行为专项整治活动方案》《xx 县开展殡葬管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成立了 xx 县殡葬管理执法大队、xx 县殡葬服务中心 2 个全额财政事业单位,在坚持依法殡葬、依法管理服务的基础上,厘清了殡葬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监管责任,明确了职责分工,齐抓共管的局面已形成,全县殡葬管理效能和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加强殡葬监管,整治乱埋乱葬。按照遏制增量,逐步消减存量的原则,印发了《xx 县人民政府关于禁止私建墓地乱埋乱葬的通告》《xx 县人民政府关于开展三沿六区坟头墓地专项整治的通告》《xx 县坟头墓地集中整治补助标准的通知》,通过加强日常巡查,强化源头管控,拓宽信息渠道,坚决遏制 “三沿六区”新建坟墓增量。

鼓励群众自愿通过降低坟头高度或不留坟头、立碑平卧方式就地平整坟头、矮化墓碑(坟头、墓碑地面高度不超过0.4 米),对平整坟头和搬迁墓穴分类进行了补助。自愿将墓穴迁往乡镇划定的集中安葬区或县龙首山公益性公墓安葬的,均免除公墓墓地费。党员干部带头,深化移风易俗。联合县纪委、组织、宣传、统战、民政等 5 部门印发了《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深化移风易俗的通知》,要求党员、干部带头,全社会共同参与,自觉抵制各种丧葬陋俗,做殡葬改革的引领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加强对亲友和周围群众的教育引导,及时劝阻各种不良治丧行为;

对丧事活动中的不良倾向和苗头性问题做到早提醒、早制止、早纠正。带头文明治丧,推行丧事简办;带头弘扬孝老敬老风尚,树立厚养薄葬新观念,以节俭方式寄托哀思,将丧事活动由原来的 5 天改为 3 天。全县党员、干部亲属逝

世后,严格执行丧事报告制度,党员领导干部将办理丧事时间、安葬地点报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报告,其他党员、干部向所在单位党组织报告,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党员、干部的亲属逝世后严格做到在公墓内或集中安葬区内进行集中安葬,不得乱埋乱葬。并提倡骨灰存放、树葬、花葬、草坪葬、撒散等少占或不占地的生态节地葬法;提倡平地深埋、不留坟头的遗体安葬方式;严禁骨灰装棺土葬、严禁滥占耕地、林地等破坏生态环境的丧葬行为。

合理确定服务价格,减轻群众丧葬负担。为防止殡葬服务过程中殡葬服务收费不规范、殡葬用品价格虚高和选择性殡葬服务乱收费、捆绑消费问题的发生,县民政局会同物价部门经过多次成本调查的基础上,印发了《关于 xx 县殡仪馆殡葬服务收费项目及标准的通知》,实行严格的政府定价和指导价管理,并由物价局、工商质监局、民政局进行动态监管,避免了相关问题的发生。

第五篇:基层工商所改革调研报告

基层工商所改革调研报告

按照国家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工商总局三部门文件规定,9月1日,开始停止征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以下简称工商“两费”)。这一优惠政策惠及我区5千余户个体工商户与市场经营户,“两费”免除后,一年就可以为全区个体工商户、市场经营户减轻负担254.58万元。

小河工商分局党组向全局发起了“关于停征‘两费’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该怎么办”的大讨论活动,并且召开全局中层干部会议,针对“两费”停征后工商职能的转变展开了热议,通过集思广益的方式,打开工作思路,及时转变观念,以停止征收“两费”为契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围绕“四个统一”的要求,在工作方式方法上努力做到“四个转变”,即:转变为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转变为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为提高执法效能,依法保护好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转变为加强队伍建设,努力创建一支政治上过硬、业务上过硬、作风上过硬,“三个过硬”的工商干部队伍,确保全面履行工商职能。

一、转变为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以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建立工商所全新监管模式为主线,以查办大案要案为突破口,全力以赴抓好常态监管,维护良好市场秩序,促进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到位。

一是上下联动抓办案,强化执法树权威,在拓宽监管领域中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要继续强化工商所办案职能,大胆放权,按照管辖区域实行属地监管,以基层工商所为执法办案的基本单位,分局各股室主要做好全方位的法规支持、法律援助和技术业务方面的服务,同时成立分局“经济检查大队”,并以“经济检查大队”为拳头,拔钉子、端窝点,建立起局所联动、所所联动的全新工作机制,调动工商所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减少中间环节,加快反应速度,从而提高行政效率。另外还要加强行政执法硬件投入,突出以所办案,近年来该局先后投资40余万元购置了办案专用车辆、摄像机、照相机、微机、复印机等,加强执法办案的硬件建设。

二是从行政执法薄弱环节入手,强化对垄断行业和公用企业的监管,全面树立工商执法权威。按照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工作部署,积极拓展市场监管领域,在夯实有形市场监管的基础上,探索实现由传统市场向各类超市、连锁经营、专业市场、生资市场、要素市场及物流、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的拓展,切实加强对垄断行业和公用企业的监管,开展“打老虎”行动,对过去“针插不进,水泼不入”的执法“禁区”实施全面监管。

三是加强协作配合,取得社会支持,积极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在执法办案过程中,注意将工作的原则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尽量化解加大执法力度带来的负面影响,抓住有利时机,注重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全力处理好条与块之间、规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争取各方面的重视、理解和支持。密切与地方的关系,方法上做到不即不离、不卑不亢。同时与公、检、法等司法机关搞好协调,特别是与人民法院加强联系,一方面请其对分局执法办案工作加强司法指导,确保不办错案,另一方面加大对违法违章当事人的强制执行力度,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尊严,使违法违章当事人及时受到应有的处罚。

四是探索市场监管的长效机制,重点是深化市场巡查制,丰富巡查内容,创新巡查机制。切实利用现有资源“经济户口”,使之成为监管的信息集散地,在市场巡查中适时采集真实有用的户口信息及时入库,再将信息转变为监管的信号指引执法方向。以完善市场“经济户口”,建立市场信用监管机制为基础,大力加强市场主体诚信建设,充分利用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平台改革传统监管手段,继续开展以创建“文明市场”和“诚信经营户”为主题的评比活动,大力倡导文明经商、诚信守法的经营意识,严厉打击违法失信行为,提高市场信用度,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维护市场交易和消费安全。

五是积极组织开展工作研讨活动,探索增强执法办案技能的新途径。由于工商机关监管的范围比较广,涉及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比较多,法律的竞合现象比较普遍,加之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参差不齐,对一些案件在证据的引用和法律条文的适用上有时不够准确,这不仅影响了行政执法的质量,也引发了许多行政诉讼。开展与法院系统的工作研讨,不仅有助于办案人员对工商法律、法规的理解和运用,而且还可以通过相互沟通,在一些问题上形成共识。开展研讨活动主要是选好课题,这可以由法治科根据案件核审、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整理出研讨课题,请办案部门先行准备,待时机成熟邀请法院研讨。比如简易程序案件程序不简易,预制格式的处罚决定书已不适用,在基层执法案件的运用中如何使用好简易程序起到全方位监管的作用。

六是以人为本、盘活机制。继续盘活现有人力资源,对全局的人员再次进行合理调配和重新整合,将一批求实创新意识强的年轻业务骨干,充实到工商所的领导班子中任职,实现基层干部队伍的最佳配置,充分发挥整体潜能优势,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加大执法力度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力保障,构建起工商所查处违法违章经营活动的坚不可摧的坚强阵地。、七是健全监督制约机制、注重执法案件绩效。对案件核审工作要一丝不苟、严格细致,特别注重把好“三关”,即:证据关、程序关和依据关,规范执法行为,将一个个行政执法案件都办成铁案,通过建立内、外部监督制约机制,确保执法办案的准确、合法。要进一步完善业务分工和责任追究办法,结合实际进行量化考核,建立竞争激励机制,有力地促进监管执法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转变为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充分运用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牢固树立“五摒弃、五树立”执法理念,提高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创造性地做好市场主体准入工作,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审查员(核准员)要将“准入服务”的理念贯穿工作的整个过程,做到对登记注册的程序性规定内容了如指掌,简便、快捷、公开、公平、公正、准确地核准或驳回。

近年来,工商分局注册窗口大力实施“市场准入畅通工程”,从办事环境、审批体制、办事效率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着力营造便民、高效的办事环境,为创业者提供了畅通无阻的工商登记渠道。“市场准入畅通工程”,是工商分局登记注册窗口针对社会群众和投资者办理程序复杂、期限长、办事难的情况而实施的一项系统性的便民工程。通过实行集中办理、一审一核、一站式服务等有效措施,切实改革登记体制、简化审批环节、提高服务针对性,从而大大减少了办事人员的奔波往返,提高了办事效率。自实施市场准入畅通工程以来,注册窗口的工作人员坚持特事特办,难事难办,着力帮助企业排忧解难,窗口的办事效率、服务态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三、转变为提高执法效能,依法保护好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

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国务院“三定方案”的规定,工商机关担负着依法监督市场交易行为,保护经营者、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职责。立足工商职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要突出关注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围绕热点难点维权。热点问题往往是带普遍性和在消费者投诉比较集中的领域,如电信、家电、餐饮、旅游、美容、装饰装修、互联网销售、房地产、教育、医患等,我们要严格规范其经营行为,加强服务领域的消费维权工作。难点问题往往是一些重点行业、强势企业,利用自己的独占或强势地位,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这类投诉、申诉和举报,我们要敢于碰硬,突出开展维权专项执法检查,真正做到解难事、办实事,努力把消费维权的好事办在消费者的心坎上,让人民群众满意。

二是做到方便快捷维权。要按照“强化执法、规范运行、完善网络、提升水平”的要求,着力推进12315行政执法和维权体系建设。要加大12315中心和“一会两站”建设力度,扩大12315进社区、农村、市场、企业、商场、餐饮娱乐场所、景区、学校等的网络体系,方便消费者投诉和解决问题,快捷高效受理处理消费纠纷和查处侵权案件,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把消保维权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实施农作物品种质量监管关口前移,变过去出了问题介入处理的“后置”管理为源头管理、全程监控,确保农民远离假种子。针对一些不法经营者将假冒伪劣向农村转移,坑害农民的违法行为,要强化对农村市场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以“送货下乡”、“厂家直销”等名义向农村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切实保护农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是强化商品质量监测。商品质量监测是强化市场监管和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要建立和完善商品质量监测体系,继续抓好食品和重要商品的定向监测、跟踪监测和基层工商所快速检测。省、市工商局已分别为分县局配备商品质量监测车,并给基层工商所增配一批快速检测仪,对商品质量监测的经费也给予了保障。我们要突出对群众日常生活必需、市场销售量大的食品,以及消费者反映问题多的商品加大质量监测工作力度,及时进行消费提示和警示。强化商品质量监测后,对问题商品和不合格商品的处理工作。

四、转变为加强队伍建设,努力创建一支政治上过硬、业务上过硬、作风上过硬,“三个过硬”的工商干部队伍

结合今年4月以来全市工商系统开展得如火如荼的“五摒弃、五树立”主题实践活动,再面临当前停征“两费”的新形式,我们在队伍建设上归根结底要加强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通过成立分局学习考核检查组,将学习效果纳入绩效管理,切实提升全局干部队伍的素质,使每一名干部都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树立坚定的信念及崇高的意志品质。只有有了一定的素质才能知道工商管理人员应该摒弃什么应该树立什么,也才能从内心理解两项存在长达20余年的行政收费为何一朝取消?只有行为品质达到一定高的境界,才会有责任心去践行一个工商管理人员应该摒弃和树立的东西,最终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

一是要加强学习。采取学习、培训、岗位练兵、实践锻炼等方式,使我们这支队伍涌现更多的“办案能手”、“维权能手”、“管理专家”,全面提高监管执法人员从全局和政治上把握与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监管维权的能力、协调配合的能力、处置突发问题的能力等。

二是要锻造过硬的工作作风。近几年,工商部门的基层建设、队伍建设、管理服务和精神风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这支队伍是一支党和政府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队伍。特别是今年年初的“抗凝冻保民生特别行动”,全局上下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取得了特别显著的成绩,我们要继续保持和弘扬这种工作作风。分局党组深入基层,靠前指挥,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消费者权益保护及监管执法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实际问题。基层监管执法人员要履职到位,依法行政,积极为市场主体服务,为广大消费者服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加强行政效能建设为契机,继续深入开展“满意在工商”活动,使工作作风明显改进,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廉洁意识明显增强,执法水平明显提升。

停止征收“两费”为工商行政管理事业改革发展进一步营造了良好条件,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任重道远,只有在提高执法效能、服务质量和规范管理上下工夫,才能真正担负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卫士的重任。

下载常德基层气象台站综合改革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常德基层气象台站综合改革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基层工商所改革调研报告(五篇范文)

    按照国家 小河工商分局党组向全局发起了“关于停征‘两费’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该怎么办”的大讨论活动,并且召开全局中层干部会议,针对“两费”停征后工商职能的转变展开了......

    乡镇农区综合改革调研报告

    乡镇农区综合改革调研报告#镇是由原###乡、东风乡于2006年3月合并成立,全镇总面积为791.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万亩,农区人口2.1万人,全镇下辖34个行政村。2005年,两乡财政总收入为5......

    县基层水利改革发展调研报告

    基层水利改革发展调研报告 松阳县水利局 一、基本情况 (一)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松阳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历史悠久,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东汉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建县,为处州建制之......

    县农村综合改革工作调研报告

    县农村综合改革工作调研报告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决策部署,全面掌握了解我县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开展情况,我们在全县*个行政村中选取*个受益面广......

    民勤县供销社综合改革进展情况调研报告

    民勤县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调研报告 徐兴平2014年11月12日 根据省社《关于全面深化全省供销合作社改革意见》精神,市供销社确定民勤县社为全市供销社改革试点,民勤县社结......

    关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情况的调研报告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加快灌区末级渠系改造、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水资源节约利用的制度创新,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攸关经济社会发展。......

    钟山区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调研报告

    钟山区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调研报告市委政研室〔内容摘要〕 钟山区紧紧围绕“三改革一化解”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乡镇机构改革稳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

    囊谦县气象局台站综合改革调研报告

    囊谦县气象局台站综合改革调研报告 州气象局办公室: 根据玉气党发〔2011〕3号文件要求,囊谦县气象局于近日召开了全站职工会议。讨论我局综合改革中存在的各项问题,现将结果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