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管理的重点部门及重点环节

时间:2019-05-13 17:12: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院感管理的重点部门及重点环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院感管理的重点部门及重点环节》。

第一篇:院感管理的重点部门及重点环节

院感管理的重点部门及重点环节

重点部门:

(一)手术室

1、独立设置、分区明显、流程规范、标识清楚、清洁卫生。连台手术之间、当天手术全部完毕后,应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2、凡进入手术室的人员应更换手术室专用的衣、帽、一次性外科口罩、鞋。非感染手术和感染手术应分室进行,如在同一手术间进行,应先安排非感染手术、再安排感染手术。

3、手术器械与物品使用后尽快清洗,器械必须一用一灭菌,清洗、包装、灭菌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耐热耐高温器械与物品应使用压力蒸汽灭菌。灭菌后的手术器械包应存放在清洁干燥的存放柜内。

4、麻醉用具定期清洁、消毒。可复用喉镜、螺纹管、面罩、口咽通道、简易呼吸器等“一人一用一消毒”,清洁、干燥、密闭保存。

(二)治疗室

1、保持室内物体表面、地面清洁。室内应设流动水洗手池,洗手液、干手设施(用品),速干手消毒剂等;手消毒剂应标启用时间,在有效期内使用。

2、治疗车、换药车上物品应摆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利器盒放置于治疗车的侧面;进入病室的治疗车、换药车应配有速干手消毒剂。

3、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照先清洁伤口、后感染伤口依次进行。特殊感染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等应就地(诊室或病室)严格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不得进入换药室。感染性敷料应弃置于双层黄色防渗漏的医疗废弃物袋内并及时密封。

(三)普通病房

1、床单元应定期清洁,遇污染时及时清洁与消毒。直接接触皮肤的床上用品一人一换,遇污染及时更换。

2、病人出院或死亡后应对床单元及其相邻区域进行清洁和终末消毒。

重点环节:

(一)安全注射

1、进行注射操作前半小时应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员活动,严禁在非清洁区域进行注射准备等工作。

2、配药、皮试、胰岛素注射、免疫接种等操作时,严格执行注射器“一人一针一管一用”。

3、尽可能使用单剂量注射用药。多剂量用药无法避免时,应保证“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严禁使用用过的针头及注射器再次抽取药液。

4、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开启日期和时间,放置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

5、盛放用于皮肤消毒的非一次性使用的碘酒、酒精的容器等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同时更换灭菌容器。一次性小包装的瓶装碘酒、酒精,启封后使用时间不超过7天。

6、药品保存应遵循厂家的建议,不得保存在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区域,疑有污染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按要求处置。

(二)超声检查

1、超声探头(经皮肤、黏膜或经食道、阴道、直肠等体腔进行超声检查),须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隔离膜等。

2、每班次检查结束后,须对超声探头等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处理,干燥保存。

(三)医疗废物管理

1、当地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的医疗机构,医疗废物严格分类、收集后,置于医疗废物暂存处的周转箱内,并与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进行交接登记,记录单至少保存3年。

2、自行处置的医疗废物能够焚烧的及时焚烧,不能焚烧的可采取消毒并毁形后填埋处理。

3、基层医疗机构污水处理应依据《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的相关要求进行,有条件的或20张床位及以上的医疗机构应配备污水处理设施,并设专(兼)职人员负责,健全制度,明确职责;设备运行正常,药品按时投放、定期进行监测,登记项目齐全,资料保存完整,污水排放符合国家标准。没有条件的或20张床位以下的基层医疗机构产生的污水、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排泄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

第二篇:重点科室院感管理

重 点 科 室 院 感 管 理

门诊部、急诊科院感管理制度

1、急诊室,儿科门诊应设有单独的出入口,并设立预诊台,由有经验的护士举行分预诊,门诊部应设巡诊护士,负责作好预检,发现可疑病患者,应指导病人去有关科室就诊。

2、室内保持整洁,工作有序、布局合理,严格区分无菌区、有菌区,清洁区与污染区有明显标志。

3、无菌物品专柜放置,并有灭菌日期。失效日期,摆放有序,有每日每周定期清洁消毒制度。

4、室内每日紫外线灯或臭氧消毒一次。有使用时间登记,监测记录。

5、各种无菌技术操作要正规,注射器、头皮针做到一人一针一管,用后毁形称重后送医疗废物暂存处。

6、注射:治疗时应铺无菌盘,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溶液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不能超过24小时。

7、碘酒、酒精瓶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镊子罐使用时应注明使用时间,4小时更换,常用无菌敷料罐内的灭菌物品一次打开,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治疗车、换药车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

8、病人留观后,住院、出院、转院或死亡后要认真做好终未消毒。留观病人的枕芯、棉絮、床垫用床单元消毒机进行消毒后待用。

9、静脉注射用的止血带一用一更换,用完泡入消毒液内。氧气湿化瓶和皮管吸痰器及胃肠减压皮管每个病人用后清洁消毒处理,并更换己消毒皮管备用。

肠道门诊院感管理制度

1.一般隔离要求

①肠道门诊为一般门诊与其它建筑物应保持一定距离或有严密的隔离措施;以防止交叉感染。肠道门诊应设有专门的出人口,遇有可疑者,立即隔离。

②肠道门诊诊室定期消毒,作好消毒登记。

③肠道门诊应设立隔离观察室,以便收治需要隔离观察的病员。

④传染病员的排泄物和分泌物必须经过消毒或净化后再排下水道。

⑤工作人员进肠道门诊前,必须穿工作服,接触肠道传染病人时必须穿隔离衣、工作帽和口罩,条件许可时应穿特殊胶鞋,但不能穿出肠道门诊,接触病员后应洗手。

2.肠道门诊防止交叉感染

①肠道门诊发现传染病员时,必须按规定上报疫情。②肠道门诊或急诊室发现或疑似传染病时应立即就地隔离消毒,并送转院。

③传染病员离开或死亡,室内床单等应一律更换,并进行终末消毒(方法视病种而定)。

④传染病流行时,应设检疫岗,对就诊病人需经初查后,才挂号,可疑者隔离处理。

⑤病员应在指定地区候诊、检查和治疗,不得在门诊各处走动,以防交叉感染。

发热预检室院感管理制度

1、保持室内通风良好,每日用紫外线灯对各室进行空气消毒一次。

2、每日对物体表面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试消毒,地面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拖地消毒,卫生间地面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拖扫或喷洒、消毒。

3、医护与保洁人员应当穿保护性隔离衣,戴口罩和手套,脱掉手套后应洗手消毒,用后的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放置在专用容器内消毒后送特垃圾处置。

4、医生诊断或治疗每位病人后须更换手套,洗手并消毒。

5、卫生工具专用,专池消毒洗涤。

6、侯诊病人及陪伴应戴口罩,避免近距离交谈。

7、产生的医疗废物按感染性废物处置。

手术室院感管理制度

(一)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严格区分污染区(非限制区)、办公区、清洁区(半限制区)、无菌区(限制区),区域间标志明确。手术室内应设无菌手术间、一般手术间、隔离手术间;隔离手术间应靠近手术室入口处。每一手术间限置一张手术台。

(二)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进入手术室必须更换手术室的衣、帽、口罩、鞋,帽子必须盖住头发。菌物品专室或专柜存放,标记明确,有消毒日期和有效日期,按时间顺序固定排列。备用刀片、剪刀等器械可采用小包装高压灭菌。洗手刷一用一灭菌。

(三)手术器械及物品必须高压蒸汽灭菌,一用一灭菌。

(四)麻醉机每次手术前由麻醉人员负责安装,调试、登记,接触病人的用品应一用一消毒;一次性麻醉用品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理,术后麻醉机表面、麻醉用器具、袖带、听诊器、回收镇痛泵等用75%酒精擦拭消毒。擦拭不同单元的物品时应及时更换消毒巾。

(五)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必须湿式清扫。手术室每日常规清洁消毒物体表面2次,连台手术之间应对水平面物体表面清洁,未经保洁不能连台手术,手术造成污染后随时用消毒液擦拭物体表面和地面。污染布类和清洁布类应分开放置。每周大扫除一次,每月进行一次细菌学监测,并作纪录,保存备查。

(六)严格限制手术室内人员数量,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七)手术室用专用对接车接送病人,车辆每天清洁。接送隔离病人的平车应专车专用,用后随时消毒。

(八)空调送风口每日清洗表面,过滤网每周冲洗1-2次。各种过滤器根据手术使用次数和时间的不同设定清洗时间。

(九)损伤性医疗废物(刀片、缝针等)直接投入利器盒,其他医疗废物须置黄色有明显标识的塑料袋内,封闭运送,无害化处理。

(十)感染手术间应用于感染病人,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感染情况,须使用一次性敷料,严格消毒隔离管理。参加手术人员须加穿一次性隔离衣、戴双层手套、专用手术鞋,手术器械用后置密闭容器直接送清洗消毒,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用双层黄色包装袋严密封扎,禁止参观感染手术。

(十)手术室的感染管理措施

1、控制人员流动:尽量减少手术间人员活动,.尤其不允许由污染手术间直接进入无菌手术间。

2、医护人员做好呼吸道隔离,有呼吸道感染者一律不得参与手术或护理病人。

3、限制手术台上翻动患者:尽量减少患者在手术台上的翻动,有必要翻动患者盖单时尽量轻柔,以免带菌飘浮物沉降于无菌手术区。

4、手术间的门户管理:手术进行中尽量减少人员活动,更不应开启通向走廊的门户。加强管制,严防污染空气进入。

5、洁污控制:无菌手术与污染手术必须分室;如果不得不同室进行,应先行无菌手术,后做污染手术。接台手术人员在两台手术之间要严格实行刷手、消毒手臂及无菌手术衣、手套等的更换。两台手术之间。若条件允许,应尽量做好环境净化和药液湿式消毒,包括湿拭地面。

产房院感管理制度

一、产房应包括待产室和分娩室两部分。产房周围环境必须清洁,无污染源,应与产前病房和母婴同室病区相临近,便于管理。室内布局合理,严格区分限制区(无菌区)、半限制区(清洁区)、非限制区(污染区)。各区有明显标志。产房内不得挂窗帘。分娩室内不得放置与分娩无关的物品。

二、工作人员进入产房必须更换专用衣裤、鞋、帽,不佩戴戒指及带坠耳环。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三、产房每日一次2小时常规空气消毒,每周大扫除一次,每月进行一次细菌学监测并作好监测记录。产房接产后立即进行清洁和消毒。

四、接产所需器械应行高压灭菌,一人一份一用一灭菌。无菌物品专室专柜存放,消毒标记清楚并标明消毒日期及有效日期。

五、辐射台、氧气湿化瓶、吸痰瓶、各种导管、接头、雾化器、早产儿暖箱等接触皮肤和粘膜的器具,一人一用一消毒,干燥保存。

六、地面应采用湿式清扫,随脏随扫。当有血迹、粪便、体液、病原菌污染时,立即以含氯消毒剂拖洗(浓度≥500mg/L)。每周进行一次卫生大扫除。产房专用的拖鞋,定期清洗,保持清洁。

七、对患感染性疾病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所用的物品、器械等应按相关规定严格进行处理。

八、接生和手术中的预防措施

1、接生或手术前,应严格刷手及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尤其要杜绝不刷手接生。手套被刺破及处理脐带和缝合伤口前,应更换新的无菌手套。

2、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并防止弄湿手术衣及无菌布单。

3、无菌包在使用前,必须经巡回护士核对包装原样,有效日期和灭菌指示带。

4、只有穿着无菌手术服装者才能接触手术台和无菌区域,其他人员必须保持30cm以上的距离。不可越过接产手术台传递器物,台上的物品不可越出台边。

5、助产用的器械应视为是相对污染的,必须与处理脐带的器械分开使用。严禁用侧切剪刀断脐。

6、处理脐带前必须用消毒液纱球擦手;缝合侧切伤口前应更换无菌手套;脐带残端消毒后应用2%碘酒烧灼,以预防感染。

7、台上剪刀、针头等锐器应远离新生儿,或用治疗巾覆盖,防止误伤新生儿。

8、羊水有臭味或疑有宫腔内感染时,应立即留取羊水培养,以便决定产后或术后抗生素的运用。

9、手术或接产中避免不必要的人员活动和进出。

10、可重复使用的新生儿复苏设备,每次使用后均应进行消毒或灭菌。

11、重复使用的无菌布单,一经打开,无论是否使用,均必须重新送洗并灭菌。一次性物品,一旦开启,若未用完,也应视为已污染。

12、废弃的缝针,刀片等锐器,须放置于锐器盒内,达2/3量时即送医疗废物暂存处。

13、吸引器、吸引瓶及吸引管等用完后应尽快消毒、清洗、消毒。

14、使用后的器具,应用流动水冲洗,擦干后放入多酶清洗液中浸泡,再清洗、打包、灭菌。

15、使用压力蒸汽灭菌后的干燥持物钳,并保存在灭菌后的干燥镊子罐内。每台手术或每次接生使用一套无菌器械及无菌持物钳(镊)罐。

16、氧气湿化瓶应每次使用前才加入蒸馏水,使用后进行终末消毒,并干燥保存备用。

灭菌后的物品必须在有效期内(夏天1周,冬天2周)使用。产包一经打开,超过4小时未用即视为已污染。

母婴同室院感管理制度

一、医务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各项规程。

二、患者安置的原则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三、母婴一方有感染性疾病时,患病母婴均应及时与其它正常母婴隔离,产妇在传染病急性期,应根据情况决定是否中止授乳及母婴同室,以防止感染扩散。

四、产妇哺乳前应洗手,清洁乳头,哺乳用具一婴一用一消毒,隔离婴儿用具单独使用,双消毒。

五、严格探视制度,探视者应着清洁服装,任何人接触新生儿前必须洗手后方可接触婴儿,杜绝借手传播疾病,在感染性疾病流行期间,禁止探视。

六、母婴同室每天进行室内空气消毒及上下午各开窗通风一次,每次至少20min。注意产妇及新生儿的保暖,防止感冒,每日空气消毒一次,地面应湿式清扫二次,遇污染时即刻消毒。

七、病人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一次,病员出院后枕芯、棉褥、床垫用床旁消毒机进行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污染被服。

八、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巾,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需消毒,病人出院、转科后,床单元必须进行终未消毒处理。

九、加强各类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等的清洁与消毒管理。体温计、输液网套、压脉带、氧气湿化瓶及导管,用后应立即消毒处理。一次性盆子、便器固定使用,定期消毒,用后先浸泡消毒后毁形,再送入特种医用垃圾桶内。

十、传染性引流液、体液等标本需消毒后排入下水道。

十一、治疗室、病室、厕所等应分别设置专用拖布,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

十二、垃圾置塑料袋内封闭运送,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分开装运,感染性废物置有明显标识的塑料袋内,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十三、新生儿的感染管理(一)设施基本要求

1、洗手用的水龙头不可缠裹纱布,以防细菌滋生。洗手用的肥皂应保持干燥。擦手用的毛巾应为灭过菌的小毛巾或纸巾(不能采用共用巾)。洗手池经常保持光洁,每日至少洗刷、消毒一次。

2、新生儿室应有淋浴设备。淋浴用具应每人一套,以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浴室内注意通风,保持相对湿度不超过70%,以防止细菌繁殖,加温40-45℃。浴巾应灭菌后使用。

3、各种器械、用具固定专用,非特殊情况不得外借。如若外借,归还后应经消毒或灭菌后再使用。无菌物品必须存放在无菌柜内,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二)人员管理及卫生环境要求

1、加强医护人员的健康监测,每年对其进行一次健康检查,项目包括胸透、咽培养、大小便培养、HBV标记物等。

2、工作人员必须保持个人清洁卫生,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不戴首饰。非必要的个人用物不应带进新生儿室。

3、工作人员在做各种操作前均应洗手。洗过的手要用无菌巾或纸巾擦干,必要时可进行手的消毒。操作时的工作程序是:先行无菌操作,后行污染操作;先护理正常新生儿,后护理隔离新生儿。

4、非婴儿室工作人员不得随便进入。本室人员应着本室专用工作服、帽子、口罩和鞋,离开时应脱去专用着装。

5、严格执行各项消毒制度和卫生制度,每日必须做好清洁卫生工作,每周固定一日为卫生日。室内要求达到环境清洁,无卫生死角,保持空气新鲜,定期通风、消毒。卫生清扫工具必须固定专用,用后经洗净、消毒。

6、室内的水池、水龙头等有水的场所,应每日进行清洁消毒。

7、新生儿出院后,对其床单应做好终末消毒,换下的布类、浴巾等不得随意扔弃,必须装入专用污衣袋内,送洗衣房清洗,并经消毒后方可重新使用;必要时进行灭菌处理。

高危新生儿室院感管理制度

一、工作人员入室前必须用肥皂及流动水洗手15秒,保持个人清洁卫生,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不戴首饰。非必要的个人用物不带进高危新生儿室。

二、非本室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本室人员应着本室专用工作服、帽子、口罩和鞋,离开时应脱去专用着装、操作时的工作程序是:先行无菌操作,后行污染操作;先护理正常新生儿,后护理隔离新生儿。

三、高危新生儿室原则上不准家属进入,即在探视时间也只允许父母中一人探视,并必须经认真洗手、穿隔离衣后才能入室,必要时戴口罩。感染流行期间严禁探视。

四、认真执行各项消毒和卫生制度,每日必须做好常规清洁卫生工作,每周固定一日为卫生日。室内要求达到环境清洁、无卫生死角,保持空气新鲜,每日开窗通风两次、消毒一次。卫生清扫工具必须固定专用,一用一清洗、消毒。

五、室内各种医疗仪器设备和固定装置等直接接触新生儿的部分,都必须进行彻底消毒,并用无菌蒸馏水冲洗,或擦拭后方可使用。室内的水池、水龙头等有水的场所,应每日清洁消毒一次。氧气湿化瓶、雾化器等应每天用后消毒,更换湿化液、听诊器等诊疗器具应固定专用,用后进行酒精擦拭消毒。体温表一用一消毒。

六、隔离新生儿的各种用具,必须先经严格的浸泡消毒、洗刷,再经压力蒸汽灭菌后方可重复使用。

七、每次直接接触或护理隔离患儿或某一个腹泻患儿时,必须带一次性手套,或一用一消毒,不能戴同一手套同时护理几个腹泻患儿。

妇科、产科、儿科病房院感管理制度

1、医护人员上班衣帽整洁,不佩带耳环、戒指、首饰等,穿软底工作鞋。

2、治疗、护理前后均应洗手或进行手消毒,各种无菌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3、治疗室每天通风换气.用≥500mg/L氯制剂擦拭物品及拖地,紫外线或动态消毒机空气消毒每天1次,每次1小时,每周一次大扫除。

4、晨扫床及抹床头柜均按“一床一巾”进行,毛巾用≥500mg/L氯制剂溶液浸泡消毒30分钟后凉干备用。

5、住院病人床上用品每周更换一次,换下脏被服不得随地乱丢,应放人污物袋,不在病室内清点。

6、有严重感染及危重病人。应安置在单人病室,病室要事先消毒。

7、传染病人未转院前应严格隔离,病人用物和病室每天要认真消毒,出院或转院后认真做好终未消毒。

8、凡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病人应严格隔离,用过的器械物品,均应严格消毒灭菌,敷料要严格按特殊垃圾处理。

9、病人使用的注射器、输液器、各种导管和引流管,严格一人一针一管,使用一次性备皮刀架,用后严格按医疗废物处理。

10、病房备用各种无菌包应随时检查,杜绝过期包。无菌和污染物品应严格分开放置。

11、使用一次性大小便器,每次用后放入≥500mg/L氯制剂溶液内,浸泡30分钟后毁形送医疗废物暂存处。

12、病人出院后棉絮、床垫、枕心等物品用床旁消毒机进行消毒后待用。

13、静脉注射用的止血带一用一更换,用完泡入≥500mg/L氯制剂溶液内消毒清洗后干式保存。

14、氧气湿化瓶和皮管用≥500mg/L氯制剂浸泡消毒后清洗干式保存。

15、遇有传染病或感染情况.要立即报感染管理办公室。

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处置室

院感管理制度

一、医护人员进入室内,应衣帽整洁,严格无菌操作。

二、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各类物品必须严格按无菌清洁、污染点放置。无菌物品放置专柜。无菌物品应有明显标记及消毒(过期)日期,凡消毒物品开包超过24小时应重新处理灭菌。

三、每日工作结束后,工作室、注射处置台必须作清洁消毒处理,有污染时随时消毒,清洁工作应实行湿式打扫,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的清洁用具应分开使用。

四、各种直接检查病人的诊疗器械,必须严格消毒,实行一人一份,一用一消毒。各种注射用具一人一针一管,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理。

五、室内每日用动态消毒机或紫外线消毒1次。

六、对发热、腹泻专科门诊等传染病人的治疗、注射,各种检查等,应与普通门诊病员分开,严格消毒。

七、治疗车物品摆放: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

八、注射、治疗时,应铺无菌盘,抽出药液不得超过两小时。

九、开启的无菌溶液须在2小时内使用,并注明启用时间。

十、碘伏、酒精瓶应保持密闭,每周更换及灭菌2次。

十一、无菌持物钳、瓶灭菌后干式保存,使用4小时更换。

十二、置于容器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保存时间不应超过24小时。

十三、换药操作应按无菌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进行。感染性敷料应放在指定容器内,送特殊垃圾桶。

内镜清洗消毒制度

1、使用后立即用流动水彻底清洗,除去血液,粘液等残留物质,并擦干。

2、将擦干后的内镜置于多酶洗液中浸泡2-10分钟。

3、彻底清洗内镜各部件,管腔应当用高压水抢彻底冲洗,可拆卸部分必须拆开清洗,并用超声清洗器清洗5-10分钟。

4、器械的轴节部、弯曲部、管腔内用软毛刷彻底刷洗,刷洗时注意避免划伤镜面。

5、适于压力蒸汽灭菌的内镜或者内镜部件应当采用压力蒸汽灭菌,温度和时间按内镜说明书。

6、不能采用压力蒸汽灭菌的内镜及附件可以使用2%碱性戌二醛浸泡10小时灭菌。

7、用消毒液进行消毒,灭菌时,有轴节的器械应当充分打开轴节,带管腔的器械腔内应充分注入。

8、采用化学消毒液浸泡灭菌的消毒液,内镜及附件,灭菌后应当用无菌水彻底冲洗,再用无菌纱布擦干。

9、灭菌后的内镜及附件应当按照无菌物品的储存要求进行储存。

10、消毒剂浓度必须每日定时监测做好记录。

11、消毒后的内镜应当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

12、灭菌后的内镜应当每月进行生物学监测并做好录。

口腔科院感管理制度

一、口腔诊疗区域和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区域应当分开,布局合理,能够满足诊疗工作和口腔诊疗器械情况、消毒工作的基本需要。

二、医务人员进行口腔诊疗操作时,应当戴口罩、帽子,可能出现病人血液,体液喷溅时,应当戴护目镜,每次操作前及操作后应当严格洗手或者手消毒。

三、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包括牙科手机、钻针、根管治疗器械,敷料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

四、按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尽量使用一次性产品,做到一人一套,对需反复使用的各类用于辅助治疗的物理测量器,印模托盘等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

五、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型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消毒。

六、口腔门诊患者,在检查前用1%过氧化氢或500mg/L洗必泰漱口。

七、治疗室地面,工作台面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和拖地面,当地面明显被污染时,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拖地。

八、每日中午工作结束后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1小时,用后一次性用品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毁形丢特殊垃圾箱。

九、每周进行一次彻底清洁消毒,用上述消毒液擦试或喷洒桌面、椅子、门窗、墙面、地面等,然后进行空气消毒。

十、每月进行一次空气监测和使用中消毒液的监测。

检验科院感管理制度

一、工作人员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戴口罩、手套。

二、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三、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对每位病人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

四、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使用后的废弃物品,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五、各种器具应及时消毒、清洗或灭菌;各种废弃标本应分类处理(入污水池、消毒或灭菌)。

六、报告单应消毒后发放。

七、检验人员结束操作后应及时洗手,用一次性纸巾擦干。

八、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对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常规消毒。在进行各种检验时,应避免污染;在进行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进行消毒,遇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时,应立即处理,防止扩散,并视污染情况向上级报告。

九、菌种、毒种按《传染病防治法》进行管理

供应室院感管理制度

工作人员上班时衣帽整洁,着装符合要求,室内保持清洁整齐。

一、各工作间每日定时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用紫外线消毒2小时,地面用湿拖布擦洗每日2次,拖布严格按三区专用,各工作台每日工作结束后,用1000mg/L有效氯的消毒液擦拭一次,每月进行空气培养一次,并有记录。

二、无菌物品存放间每日用动态消毒机消毒,每月进行空气培养一次,记录完整。

三、清洁物与污染物、消毒与未消毒物品严格分开放置,传染和特殊感染用后物先消毒后清洗。

四、回收的医疗器械用多酶清洗液浸泡分钟,然后进行常规清洗、高压灭菌消毒。

五、灭菌器每日消毒完后外壳用清水擦拭,作到无尘。

激光室、荧光室院感管理制度

一、工作人员衣帽整洁,进行各项妇科检查或治疗前应先用肥皂水洗手或进行手消毒,并戴一次性手套。

二、妇科检查治疗使用一次性臀垫,做到一人一巾一换。

三、窥阴器使用后应先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后再清洗打包灭菌,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

四、治疗室地面,工作台面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试和拖地面,当地面明显被污染时,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拖地。

五、每日工作结束后进行空气消毒。

六、每周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用上述消毒液擦试或喷洒桌面、椅子、门窗、墙面、地面等,然后进行空气消毒。

B超室院感管理制度

1、保持室内清洁,空气流通。每天湿式拖地2次。

2、每天换床单1次,传染病人及时更换。

3、探头每天用中性肥皂水及清水清洗一次,用75%酒精擦一次。

4、腹部探头每人使用塑料薄胶套1个,阴氏B超阴道探头用优质安全套每人1个,一人换一张消毒臀垫,防止交叉感染。

洗浆房院感管理制度

一、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区要求。路线由污到洁强行通过,不得逆行。

二、运送车辆应洁、污分开。

三、不得在病房清点污、脏被服,应直接放置污衣袋内运送洗衣房统一处理。浸有血液和体液的布类应置于防水袋内封闭运送。

四、各类衣服应分类清洗。

1、工作人员工作服必须与病人衣、被分机或分批洗涤,婴儿衣、被应单独洗涤。

2、一般衣被用1%洗涤溶液溶于70℃以上温度在洗衣机内洗25分钟后再用清水漂洗。

3、感染病人衣服必须用70℃含有效氯500mg/L的洗衣粉溶液洗涤30-60分钟,然后用清水漂净,烈性传染病人的衣服应先用压力蒸汽灭菌后,再送洗衣房洗涤或烧毁。

4、有明显血、脓、便污染的衣服先用冷洗涤液或1-2%冷碱水将血、脓、便等有同物洗净,将该洗涤液煮沸消毒,再按传染性衣服洗涤消毒。

5、洗衣机洗可能有传染性的衣、被被后,应用90℃以上的热水或消毒剂消毒。

第三篇:重点环节安全管理措施

天愿医院

重点环节安全管理措施

护理部

2014年12月制订

一、输血安全管理措施

输血是抢救危重病人的一项重要治疗措施,而输血不当可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因此,做好输血的安全管理,才能保证病人安全输血。

1、输血治疗前,经管医师必须与病人或家属谈话并签定输血治疗同意书。

2、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

3、血液有护士取回后尽快输用,不宜放置时间过久。

4、输血前应告知病人的血型,尤其对于第1次输血的病人。

5、输血中要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注意有无输血反应。如发现不良反应立即停止输血,及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同时查明发生输血反应的原因,将原袋余血妥善低温保管24小时,以便备查。

6、输血时要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一袋血需要4小时内输完,防止时间过长而发血液变质。

7、输血结束后,认真检查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或渗血现象并做相应的处理。

8、输血完毕,护士还应将与输血有关的化验单存入病历,尤其是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输血同意书放入病历做永久保存。

9、详细记录输血的时间、种类、量、血型、血袋号以及有无输血反应等。

二、输液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输液操作,严格落实输液服务流程,确保护理用药安全,特制定以下管理措施:

1、配药护士应认真查对输液瓶签、输液单及药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配制输液,配制完药液后要及时签署配药时间及签全名,签名应规范,严格执行谁配药谁签名的原则。

2、抗生素药物要求现配现用,普通药物则要求配制时间不超过2小时,如为特殊药物则按具体药物说明书执行。

3、配制药液的一次性配药注射器不易反复使用,使用后应及时处理。

4、护士执行输液操作时,应严格执行三查八对;操作前有问候声,操作后有道谢声。

5、执行输液操作时,应正确选择血管通路、穿刺方法及输液材料。执行谁穿刺、换针,谁签名、谁负责的制度。

6、输液卡签名规范(签全名、字迹清楚、整齐),特殊药物需挂红色输液卡予以警示,特殊药物包括严格限制输液滴数、防止输液外渗引起局部坏死;输液卡上滴数与实际滴数相符,误差不超过±10滴。以确保病人的治疗安全。

7、加强输液病人的巡视,主动为病人更换输液及拔针,做到不依赖病人及家属呼唤,护士接铃应及时,应答应礼貌。

8、PICC置管操作严格执行认证制度,未获得资格认证的护士一律不得为病人行PICC置管操作;PICC置管应严格遵守《PICC护理常规》,按常规规定的要求落实各项工作,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针定期维护,维护时使用规范大小的贴膜,贴膜松散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及时更换,维护后签名记录应规范。

三、管道护理措施

1、保持各种引流管位置正确,妥善固定,固定时保持一定的活动度,以防病人活动时牵拉、脱出。引流袋不可过高或过低,定时更换;按时记录出入液量,记录出入量及倾到引流液不得依赖家属。

2、膀胱冲洗、肠内营养、腹腔及盆腔冲洗等操作规范,不得与输液用药同挂于一根输液架上,特殊治疗要挂有醒目标识的治疗下,书写规范。

3、鼻饲、胃肠减压病人床边按要求备治疗盘,治疗盘每日更换,用物及时清洁消毒;操作规范,家属和护工不得抽吸胃肠减压;家属不得单独进行鼻饲操作。

4、护士加强巡视和观察留置导管的病人,保持导管通畅,防止扭曲、受压、折叠和牵拉,发现问题及时妥善处理。

5、护士协助病人翻身、下床、进食、大小便等,应主动满足病人的需求,以免病人活动时致导管脱落。

6、加强健康教育,告知留置导管的重要性及如何保护导管防止意外脱落,使病人配合。

7、对精神异常或烦躁病人,应有家属在旁,病情需要时专人守护;遵医嘱使用镇静药物或给予保护性约束,防止导管意外脱落。

8、如发生导管意外脱落,立即启动导管脱落紧急风险预案。

四、药物不良反应管理措施

1、医院设有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委员会,由主管医疗副院长、医务处、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药学部成员组成。其主要任务是负责全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收集、核实、评价、上报、反馈及相关工作。

2、临床工作人员均有义务注意、发现、报告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与药学部不良反应监测组共同组成不良反应监测网。

3、发生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其中新的或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应于发现之日5日内报告,死亡病例须及时报告。

4、医护人员发现因药品引起的新的或严重的不良反应应马上由护士长通知药学部不良反应监测室,监测室工作人员收集整理好资料并按规定填写表格,最后由医院统一上报上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食品药品监测管理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5、临床护士应加强对新药的学习,掌握药物的作用、配伍禁忌及不良反应。随时观察病人用药的效果、及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现问题及时告知医生并配合对症处理。

五、预防病人走失安全管理制度

1、对易发生走失的高危人群要给予正确评估:如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智障人员好人精神障碍患者。并将病人的情况详细记录在住院病人评估单上,提醒医务人员加以关注,以防病人发生走失。

2、住院期间病人均要求佩戴腕带,注明科室、病人信息、住院号等相关信息;并向家属及陪伴告知其有发生走失的可能性,需24小时留陪伴随时看护。

3、在病人床头悬挂显著标识如“防止走失”,提醒每一位查房或执行操作的医护人员,实时监控和关注病人的去向,强化和方便病区管理。

4、严格交接班,接班时认真清点人数,加强巡视。一旦发现该类病人单独外出,立即予以控制。

5、发生病人走失后,立即上报科护士长和护理部,并及时通知医务处,保卫科协助寻找病人,同时与家属取得联系。

六、预防病人烫伤安全管理措施

1、住院期间使用热水应注意水的温度,在冷、热水管旁边贴有明显的警示标识,谨防热水烫伤。

2、告知家属及陪伴对婴幼儿、麻醉手术后肢体痛觉未恢复的病人、脑血管意外偏瘫的病人及昏迷病人禁止使用热水袋。

3、防止医源性烫伤 在理疗(拨火罐、电疗、光疗等治疗)和使用高频电刀的时应注意严格遵守操作规范,防止皮肤意外烫伤。

4、注意管理周围环境,如热水瓶应摆放在安全、稳妥的地方,预防意外烫伤。

5、严格交接班,交接班时注意查看病人皮肤情况。

6、护士值班时应加强巡视,对于怕冷的病人应及时为其添加棉被,使用热水袋的患者要防止烫伤。

七、预防病人跌倒、坠床的管理措施

为了预防高风险病人的坠床、跌倒,护士必须对高风险病人进行有效的评估,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1、对意识障碍、躁动不安后由精神症状的病人应当使用护栏,必要时使用保护性约束带,并有家属陪伴。告知家属陪伴预防的重要性。

2、在床上活动的病人,嘱其活动时要小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避免活动过大、过急,如有需要让护士给予协助。

3、小儿、术后意识未恢复前的病人,要制订有效的防护计划,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上护栏、使用约束带,有专人监护或家属陪伴。

4、对年老、走路不稳的病人,行动时有人照顾或搀扶,防止跌倒。

5、对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者,认真做健康教育,告诉病人避免突然变化体位的动作,以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或眩晕而发生意外。应病人需要卧床休息的病人,指导不要随意下床,以免跌倒。

6、加强对环境的安全管理,地面要保持干燥、清洁、无障碍物;病室光线要明亮;病区床头、地面、厕所有醒目的警示标识。

7、病人一旦发生坠床/跌倒,立即启动坠床/跌倒应急预案措施,进行有效的处理。

八、预防压疮安全管理措施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有效地治愈和预防压疮的发生,要加强对压疮的管理,以减少压疮发生率。

1、住院病人因病情导致不能自主变换体位者,护士必须对此类病人进行皮肤护理,合理使用防压用具,预防压疮的发生。

2、对有可能发生压疮的病人,护士要及时运用压疮评估表,给予客观、准确的评估。

3、提供科学评估,对有可能发生压疮的高危病人,要认真制订预防压疮的护理计划,采取可行的预防措施。

4、因病情特殊有可能发生不可避免的压疮,如危重、生命体征不稳定或心肺复苏后等人,确实不能翻身者,由医生开具暂不翻身医嘱,呈报护理部,护理部质控人员评估后予指导意见并登记备案。

5、院外带入压疮或院内发生压疮要及时填写压疮报告表,护理部收到压疮报表后,由质控组人员及时下病房查看,并提出指导性意见。

6、无论院外带入压疮或院内发生压疮,都应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具体的护理措施,认真做好护理记录。

7、压疮病人经治疗后,均应将疗效及病人的转归反馈给护理部,认真填写压疮申请表。

第四篇:重点部门计划

重点部门及消毒隔离小组工作计划

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科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尤其对手术室、供应室、产房、监护室等重点部门的管理。促进整体预防措施的实施,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2012年消毒隔离工作计划。

一.加强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

1.做到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划分明确,物品定点放置。

2.制定制度,严格管理,各项工作流程规范化,定期检查执行和落实情况,根据检查结果采取措施。

3.严格消毒灭菌,认真做到侵入性诊疗用物一人一用一灭菌,严格执行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制度,保证在消毒灭菌有效期内使用,不得重复使用,保证病人安全。

4.感染性疾病的预防、侵入性操作检查和手术病人术前要做的传染病筛查阳性病人严格采取消毒隔离措施,使用后的器械按《消毒规范》处理,有效预防传染病传播。

5.严禁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放,按规定处理。

6.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7.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各项消毒隔离措施,必须人人了解消毒剂的性能及作用、有效浓度及作用时间、配置方法等。

8.定期培训、考核,通过培训使广大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性,掌握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促进医院感染的有效控制。

二.加强对重点部门感染的监测

1. 对手术室、供应室、产房、监护室等重点部门的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技术、医疗废物管理工作进行指导。

2. 严格要求医务人员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定期对各部门的消毒、灭菌措施等进行检查及监测。

3. 对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每半年监测一次照射强度。

4. 监测消毒液的浓度。

手术室陈长春2012.1.1

第五篇:部门重点工作计划

部门xx工作总结及 xx年工作计划报告提纲

主题:

1、全面总结部门2013年的主要工作成绩,提炼工作亮点,总结有推广价值的经验,概括部门工作计划/任务执行情况以及部门职责履行情况,分析与年初部门工作目标的差距及原因、工作推进的难点和遇到的困难、部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等。

2、围绕总公司的发展战略规划,并根据总公司2014年的总体发展方向、经营思路及管控重点,明确本部门2014年的工作目标、工作开展思路以及工作重心,制定2014年的主要管理举措、工作计划(尤其是2014年的重点工作以及推进计划),并提出2014年进一步提升部门管理水平的思路及具体举措。

提示:本提纲仅供参考。请依据本部门实际工作编写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本提纲。

分值:工作总结45分,工作计划50分,提报时间考评5分。

第一部分 2013年工作总结(45分)1.年初工作目标达成情况(2分)

1、对年初确定的部门工作目标进行回顾,比如管理目标、kpi目标、管理改进目标等;

2、总结年初各项工作目标的达成情况(如kpi指标等);

3、分析与工作目标的差距,找到原因。2.工作亮点及管理经验(5分)

1、提炼工作亮点(附件一:部门工作亮点填报表)。

工作亮点主要从管理创新和为企业服务等方面描述,包括时间、事件、参加人员、取得的成绩等,并对工作结果的积极意义及成果方面进行评价。

2、总结工作中有推广价值的经验

主要指对管理改进及未来工作开展有积极借鉴意义的经验。3.2013年部门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绩/成果(5分)

(提醒:本部分内容应侧重于总结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成果,避免罗列工作事项。)

1、总结本部门2013年围绕部门职责及工作计划所开展的主要工作以及取得的成绩/成果(可按部门职责主要领域分项总结);

2、总结部门在管理改进和提升方面所开展的各项工作及取得的成果(例如管理流程执行情况,管理制度建设情况,管理方法改进及新管理手段的应用等);

3、基于总公司服务企业的原则,本部门为企业提供了哪些服务工作,达到了何种效果;

4、阐述部门上述工作成绩或成果对总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管理目标的支撑性作用。4.2013年重点工作推进/完成情况(5分)

总结本部门所承接的重点工作推进和落实情况,包括年初工作计划中确定的、总经理办公室布置的、半年工作报告提及的、公司领导交办的重点工作。(可列表说明,并阐述各项重点工作所取得的成效)

5.部门管理能力提升及人才培养(5分)

1、相比2012年,部门在哪些领域或方面有较明显的改善和提高?

2、总结2013年围绕部门整体管理能力提升方面所开展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效,比如引入优秀企业管理经验、推广先进的管理工具和方法等;

3、总结围绕人才培养(如提升部门员工能力素质)所开展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效,比如本部门学习情况(包括部门学习采取的形式、次数、参加人员等,并描述取得的效果);

4、总结部门团队建设情况,分析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6.工作计划完成情况总结(10分)按照年初的部门工作计划,对工作计划完成情况进行总结,找出差异,进行分析。(可用数字化和图表表示)

主要内容如下:

6.1 总公司发布的《2013年工作目标手册》中的“部门工作计划” 完

成情况总结;计划内未完成项统计,总结分析并说明原因。

计划内未完成工作项分析表格示例: 6.2 党委会、办公会确定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未完成的工作,请总结分

析,说明原因。(请参照以上表格)6.3 总结各部门在2013年总公司工作报告中工作事项的完成情况以及上

级领导交办事项的完成情况总结;未完成的项目,请总结分析,说明原因。(请参照以上表格)

6.4 其它(如果本部门负责某些专项项目,请进行总结,如青管班等)6.5 对全年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汇总统计: 7.部门工作推进的难点及困难(5分)

1、总结2013年部门各项工作推进的难点、推进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以及当时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2、希望上级领导将来在类似的工作中提供什么支持和资源? 8.部门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5分)

1、总结部门过去一年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针对问题和不足提出解决、改善思路和拟采取的举措;

3、与标杆企业或优秀企业中相似的职能部门还有哪些差距。9.预算执行情况(3分)9.1 总公司发布的“部门预算表”的完成情况总结; 9.2 年中预算发生调整请总结分析,说明原因; 9.3 预算发生偏差请总结分析,说明原因。

第二部分 2014年工作计划(50分)10.2014年部门工作目标(3分)

围绕总公司的发展战略规划,并根据总公司2014年的总体发展方向、经营思路及管控重点,明确本部门2014年的工作目标。11.工作思路及重心(2分)

为确保工作目标的实现,实现对战略的支撑作用,2014年部门工作开展的总体思路和工作重心。

12.主要举措及重点工作(15分)

1、根据总体思路和工作重心,按部门职责领域阐述2014年的各项主要举措及推进计划。篇二:经营管理部2013年重点工作计划暨分解

经营管理部

2013重点工作计划暨分解 2013年经营管理部重点工作已经公司审定下达。为确保部门重点工作的完成,现予分解。各责任人要按照岗位职责、工作流程、管理标准等,认真落实。部门将按照“kpi”指标考核体系要求,对各岗位重点工作计划完成情况进行动态考核。要求部门全体人员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密切配合,加强协作,形成合力,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完成。除计划中所列的重点工作外,各岗位要做好日常工作以及临时性工作,保证部门整体工作全面有序开展。

经营管理部2013年重点工作分解表 2013年2月21日 经营管理部篇三:2013综合管理部部门工作计划 2013 综合管理部部门工作计划

综合管理部

二〇一三年二月二十五日 2013综合管理部工作计划

一、2013主要工作指标:

二、2013工作思路

(一)部门工作总体思路 2013年以集团公司及销售公司经营计划为指导,充分发挥管理兼服务工作职能,完善公司激励机制及分配机制,重点加大考核与指导力度,做好“激励机制建设、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绩效考核、员工培训、行政管理、安全管理、法律事务管理及企业文化建设”等八项重点工作,完成部门计划及指标,促进公司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

(一)重点工作思路及目标

三、2011重点工作安排: 篇四:部门工作计划

记录编号:

部门()工作计划

编制: 审批: 日期: 1篇五:2013年品质部工作总结及2014年品质部的工作计划及重点 2013年品质部工作总结及2014年品质部的工作计划及重点

目 录

一.部门组织架构和人员状况

二.部门的工作职责

三.2014的主要工作内容

四.2013年存在的不足和改善的方案

五:2014年的成本控制计划

六.总结和本的目标

一.部门组织架构和人员状况

品质部目前人力配置满员编制为人数:43人 副经理:1人、科长:1人

工程师:8人(包括sqe体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qepqe);文员:2人(dcc和品质)组长:7人(包括iqcoqc注塑喷涂丝印 ab班)qc:24人(包括iqcoqc注塑喷涂丝印ab班2名驻厂人员)目前品质部组织架构

新的一年品质部将对公司内部的品质管控系统进行重新调整,品质部门的组织架构也要进行重新规划,预计的补足现有的组织架构人员外,因2014年客户群的提升,所以供应商管理与客户维护是我们的工作重点,所以在组织架构上面加入厂商及客户驻厂技术员职位。

新的组织架构:

目前由于生产人员的不稳定,导致生产过程中不良产生较多,流入客户处的不良也较多,还有外发加工厂品质不稳定给公司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外发加工厂的品质控制工作成为了重中之重,而品质部职责范围甚广,包括:进料,产线,入库,出货,投诉处理,供应商辅导,还要包括体系完善,部门建立等,所以人员的合理利用和调配成为了工作的重心。二.部门职责

为贯彻质量管理体系,促进公司产品品质管理及质量改善活动,保证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及优质的服务,以达到公司利益最大化,暂定以下职责: 1,贯彻公司质量方针,不断完善公司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确保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能持续运行并有效执行; 2,根据公司质量目标,督导各部门建立相关品质目标,负责对各部门的品质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并根据实际业绩和生产情况组织检讨,规划; 3,负责公司各种品质管理制度的制订与实施,组织与推进各种品质改善活动。4,建立质量管理责任制,落实到各相关部门(人),建立并完善品质考核制度办法,执行“每一道工序严格把关,做到人人有职责,事事有依据,作业有标准,层层有监督”; 5,制定本部门考核制度,组织实施绩效管理;并提供各项质量问题统计数据,配合公司对各部门绩效考核过程进行监督; 7,制定质量管理培训计划,开展全面的质量管理教育活动。定期组织检验员、管理人员、操作员等不同岗位的质量教育培训,强化质量管理,提高公司全员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水平; 8,加强对有关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及技术要求等信息的收集、整理,然后发行到相关部门及人员学习掌握,并落实执行; 9,参与特殊订单的审核与产品设计评估,并制定出相应的检验规范以及质量控制计划; 10,负责样品的检验,将检验结果反馈到相关部门,促进项目改善,并按照质量控制计划归档相关文件; 11,落实供应商的质量管理,参与公司合格供应商的评定;对供应商进行有效的管控及辅导监督。

12,按照规定的作业流程,参考检验标准或检验规范对原辅材料,外协品,半成品及成品进行检验,巡视检验,形成书面检验记录反馈相关部门; 13,配合业务课进行客户投诉处理,主导异常原因分析并将改善措施切实执行,验证,减少内外部客户投诉,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 14,负责编制月度产品质量统计报表,建立和规范原始检验记录、统计报表、质量统计审核程序;对产品质量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和考核,并提出改善产品质量的措施。15,负责定期进行质量工作汇报。定期招开品质检讨会议,在会议中口头或书面汇报,对于重大质量事故,组织专题分析会集中汇报,特殊应急情况向上层汇报。16,严格控制员工编制、仪器设备维修费和检测用化学用品、药剂的消耗和浪费,合理安排作业班次,不断降低检测费用及加班费用,控制品质运做成本。17,负责相关文件,记录,信息的管理,保证产品实现过程的可追溯性 18,与其他部门相关工作的协调管理 19,完成上级临时交办的各项任务

三、本的主要工作 1.推行公司的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内进行二次内部审核,主导比亚迪客户的审核与中兴客户的审核,并对公司的iso系统文件进行修订与发行。2.制定与作成相关品质标准发行到相关单位,以便标准有标准可以参考,避免出现误判错判 3.作成各相关品质控制环节的流程图和相关管理办法等三级文件,将所有流程图挂于车间,让员工了解工作运作流程。4.与供应商签定质量保证协议,必要时提供产品质量计划,跟进生产,与供应商携手加强来料品质状况并进行改进,跟进供应商质量改善行动,供应商审核与评价一定要落实到位。5.定期对班组员工召开班组会议,将上层决议传递到操作员,对特殊订单召开紧急会议,进行生产及品质控制通报,定期召开品质会议,对品质部的相关投诉情况传达到操作员,作好改善措施的落实和执行,保证改 善效果 6.严格进行出货品质检验,保证交付出货的产品的包装,数量,型号,标识等无错,漏,混等情况的发生,此处为产品质量最终把关,重点是对包装的检验,减少客户的投诉。7.降低检验成本,包括仪器设备的维护与校正,人员的工时与培训等等,检验方式的合理运用,根据人员工作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加班。8.客诉问题的及时处理,跟进改善进度。9.根据公司业务和体系需要,建立各种文件管理台帐,依据不同分类制定各种文件清单,按时作成各种质量报表,常用手法有:qc七大工具,spc统计过程控制等 10.为了促进产品实现,保证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要和公司业务的需要,经常会与其他部门和嘉丰厂有业务往来,因此,与他们的工作要合理把握,参考部门工作职责。11.完善公司质量目标,根据公司实际生产状况制定2014公司质量目标。督促各部门分解公司质量目标建立自己部门工作目标,并健全目标统计办法。12.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对品质部全体人员进行绩效考评。13.建立培训登记表格,制定定期培训计划,对与品质相关的人员进行品质意识培训。

四.存在的不足 1.iso方面:各部门的管理办法和工作流程图,作业指导书等还不是十分完善,公司的大部分管理人员对iso认知不到位,工作中存在随心所欲,按经验作事,未安流程作业等状况发生。

对策:

1)制定教育培训计划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指导相关人员二、三阶文件的编写方法,监督各

部门完成各部门的文件编制,使iso系统更加健全和完善;建立定期稽查制度,对公司各部门的iso执行情况进行定期稽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根踪结果。2)对公司文控中心管理系统化提高工作效率,对公司的系统文件进行管控和监督。2.我们现在的工作都在强调 “检验”的品质作用,忽略了 “早期预防”“后期改善”的作用,没有依照 p-d-c-a循环来实施.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订单审核时将潜在的影响模式及效果分析整理出来,形成文件,为后续生产和检验做参考

2)随时关注客户变化,及时将变化通知到相关生产部门 3)检验记录的完整性,定期将记录作出报表,召开生产品质会议,将异常情况及时通报生产

实施改善 4)所有异常调查出原因后,除进行质量事故处理外,还需要作出行动改善措施或者方案,落

实到操作中去,质检员随时关于改善效果,保证措施的执行性和有效性 5)严格做到 计划 – 实施 – 确认 – 维持与改善 的程序。现场管理的主要工作事项: ? 按照操作规程或者作业指导书的标准要求作业 ? 将以往的经验,教训记录整理,交流,反馈 ? 杜绝各种白干,瞎干,蛮干的作业行为 ? 杜绝各种浪费

? 对新人的操作指导,培训,沟通 ? 各种指令,信息是否能传递到位 ? 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 要经常巡检,目前强调ipqc的频度是2小时一次 ? 要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品质意识,下工序就是我的客户 ? 现场物料管理要能追溯

? 生产设备,检验设备要周期性维护 ? 现场问题现场即时解决,并注意再发防止 ? 工作环境要勤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会议要简短,记录要追踪 3.品质部对供应商的管理还处于模糊阶段,仅仅是对问题起到了反馈作用,实际上没有监督控制。我公司目前在初选供应商时,没有考虑到供应商的生产能力的品质控制能力,造成现在材料不能及时入库,而入库进来的又是不良品,对我公司的品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对策:

1)对供应商进行审核评估,并签定质量保证协议 2)必要时提供产品质量计划,跟进生产 3)与供应商携手加强来料状况的确认 4)供应商在生产前一定要经公司培训后方可生产,生产线上质量检验,异常及时反馈品质部

5)作成供应商质量月报表,定期召开供应商质量会议 6)跟进供应商质量改善行动 7)增加专业的sqe工程师,对供应商进行管理、辅导、考核。通过对供应商体系的审核和质

量改善活动的跟踪和异常情况的处理,来稳定来料的品质。4.生产管理人员和基层品质检验员对公司的产品品质重识度不足,加上我公司的人员流动性大,作业员专业技能不高,造成我生产产品的不良率和返修率高。

对策:

鉴于这样的情况,为了保证后续生产规模的扩大,导入生产部自检 +品质部(生产巡检 + 成品抽检 + 出货确认)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当然,检验仅仅只是品质保证的一种手段,实际上不可避免的会造成不良品的流出和成本的提高。所以,最有效的办法还是提高生产操作员工的品质意识,强化品质标准观念,从源头控制产品质量,这样才能保证生产即检验,产品即良品,产品质量“做”的好。为了做到这一点,有必要实行: 4.1看板管理

●将不良品作成样板,安置在各工序显眼处

●将客户投诉的各种不良图片展示出来,张贴在各工序指导生产

●将订单要求及相应标准作成直观文件(做业指导书及检验指导书中),便于操作员查看 4.2品质意识教育培训

●各工序要定期对班组员工召开班组会议,将上层决议传递到操作员 ●对特殊订单召开紧急会议,进行生产及品质控制通报

●定期召开品质会议,对品质部的相关投诉情况传达到操作员,作好改善措施的落实和执行,保证改善效果

●作好上岗培训,设备的操作培训

员工基本质量观念十条

●材料确认:材料投入工序检查材料的外观规格。

●人人品管:帮助上工序发现不良,检查上工序作业质量。●报告异常:发现不良/异常向班组长报告。

●规范作业:严格按作业指导书作业,并熟悉作业指导书。

●检查工具:开工前检查使用治具仪器,设备工具是否正常。

●统一行动:任何改变不可私自改变,须经领班同意后再做。

●3s行动:材料的合理摆放,操作台面,设备上注意清洁。

●挑出不良:把上工序/本工序的不良品挑出来,作好标记。

●不懂就问:作业方法,作业动作等不懂请教班组。

●宁严勿松:材料投入工序,检验工序标准,宁严勿松,5.开发设计时未充考虑到对品质的影响,对产品开发阶段的检验和验证工作未执行到位,造成产品设计开发出后品质问题频繁。

对策: 1)产品在设计定案之前要进行新产品专案检讨会,确认产品方案和相关品质隐患后再进行开

发 2)产品在开发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新产品的开发要求进行设计开发,并分阶段进行设计开发检

讨会议,分析产品在设计开发过程在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更正。3)新产品开发材料在承认时要定义好产品的重要性能参数(如重点尺寸、材质),以便后续的管控。4)新产品打样完成严格安照设计要求进行相关的试验(如环境测试、性能测试等),、确保设计

的产品的可靠性。5)新产品量产前要进行最少1次的试产(试产时相关单位人员一定到现场进行跟踪并进行检

讨,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整改完成后再生产。6)新产品量产后的前3批工程部要有相关的专案工程师进行跟踪新产品在生产中的状况,发

现问题及时变更。6.工程在设计开发相关的检测治工具/工装夹具和定义测试方法及操作方法未充分考虑到对产品品质的影响。

对策: 1)对公司的相关的检测治具及工装装具进行重新评做确认,并在设计定型前要在生产线实际

试用合格后方可定案 2)提升ie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在定义产品的作业指导书时要充分考虑对产品品质的影响,其它相关部门如有更好的作业方法,可以通过正常方式与工程部检讨验证,验证后推行,建立制程改善奖励制度

3)作成治具检测要求,每日对产线所使用的治具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送修。4)对我公司的相关技术文件进行重新编制按册发行(把产品图纸,承认书,设计参数,测试

方法,作业要求装订成册),方便管理和参考。

下载院感管理的重点部门及重点环节word格式文档
下载院感管理的重点部门及重点环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重点护理环节管理制度

    重点护理环节管理制度 1.护理薄弱、重点环节相应管理制度 1.1薄弱环节 :科室与科室之间病人转运环节、危重病人外出检查环节、介入(导管)病人交接等。 1.2重点人员:年轻护理人员......

    管理重点

    1、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包括:项目的决策阶段、实施阶段和使用(运营)阶段。 实施阶段包括设计前的准备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动用前准备阶段和保修期。 2、项目管理:A.项目管理......

    四川大学院感重点资料

    1.何谓医院感染? 答: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儿科重点环节应急管理制度

    儿科重点环节应急管理制度 一、重点环节包括以下内容: 1.重点环节:患者用药、输血、治疗、标本采集、安全管理、患者转运等环节。 2.重点患者:疑难危重患者、新入院患者、......

    《重点环节的应急管理制度》

    《重点环节的应急管理制度》 1. 科室应设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科室领导(科主任和护士长)担任总指挥,负责对科室在治疗用药、输血核对、执行治疗操作、标本采集、围手术期......

    重点环节的应急管理制度

    忻城县中医医院 重点环节护理管理制度 一.重点环节包括以下内容: 1.重点环节:病人交接、病人信息的正确标识、药品管理、围手术期、病人管道管理、压疮预防、病人跌倒、有创护......

    护理安全及重点环节管理制度

    护理安全及重点环节管理制度 一、输液安全管理 二、坠床跌倒管理 三、压力性溃疡预防管理 四、病床、轮椅和平车的安全使用管理五、新生儿、婴儿和儿童安全管理六、导管安全......

    护理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管理制度

    护理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管理制度 1.重点环节包括以下内容: (1)重点科室:急诊科、手术室、供应室。 (2)重点环节:病人交接、病人信息的正确标识、药品管理、围手术期、病人管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