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提问+用法治文化推进依法治国

时间:2019-05-13 17:17: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者提问+用法治文化推进依法治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者提问+用法治文化推进依法治国》。

第一篇:读者提问+用法治文化推进依法治国

读者提问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法治文化的内涵是什么?为什么要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法治文化建设中存在哪些问题?怎样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用法治文化推进依法治国

刘斌 《 光明日报 》(2014年11月06日 02 版)

法治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治国理政模式,法治文化则是一个社会呈现出来的一种文化状态和精神风貌。具体而言可以概括为四句话:法治文化是指融注在人们心底和行为方式中的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原则、法治精神及其价值追求,是一个法治国度的法律制度、法律组织、法律设施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涉及法治的行为方式,是法律语言、法治文学艺术作品和法律文书中所反映和体现的法治内涵及其精神。

为什么要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法治文化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精神内涵,是科学立法、公正司法、严格执法的内在动力,也是全民守法的内在因素。法治文化具有教化与调控的功能,具有软约束力,在精神与思想深处制约着人们的行为方式。法治文化对于法治中国建设具有推动作用,人们的社会行为总是要接受文化的指令,法治文化可以使人们在更深层面上把握法律的要求,根据法治的精神推动立法、司法和执法走向更高的水准;法治文化还可以使人们具有判断力,当人们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或出现立法空白和冲突时,就会借助于自己的法治文化 1 理念做出是非或可否判断。因此,四中全会提出的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是一个既具有时代性、又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课题。

那么,我国的法治文化建设目前存在哪些问题呢?笔者认为至少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我们国家不具备法治文化的传统;二是法律应有的权威和作用尚未形成;三是法治观念淡薄,法治精神没有深入人心;四是立法质量和效率有待提高,司法不公和公信力有待纠正与提高;五是法治工作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法治宣传的力度和广度不够。

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有以下几个路径:

一、构建以民主、权利、公平正义、法律至上为基石的法治文化价值体系。民主是指由人民当家作主,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同时尊重少数人权利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权利是指公民在一个国家的权利体系或社会生活中应当享有的地位与权利;公平是指公民参与政治、经济、文化及其他社会活动的权利、机会、程序和结果公平,正义包括政治、社会、法律正义等,体现在司法领域主要是指程序公正、及时高效和依法公正审判;法律至上是指法律成为评判公民、法人和国家机关行为最基本的准则,其他任何规范都不能与法律相冲突,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能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二、完善法治理论与法治体系建设,这是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应当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丰富内涵和内在逻辑,夯实法治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四中全会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作为总目标,并把它作为总揽全局、牵引各方的总抓手,这同时也是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理顺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是法治文化建设的关键。党和法治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新形势下,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据党章从严治党、依据宪法治国理政,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

四、建设法治政府,这是法治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法治的重心在于用法律制约权力,政府是执法主体,必须做依法行政的楷模。对执法领域存在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甚至以权压法、权钱交易、徇私枉法等突出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法治政府的建设目标是: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

五、抓好队伍建设,这是法治文化建设的基本保障。法治文化建设需要建设一支思想政治素质好、业务工作能力强、职业道德水准高、忠实于法律的法治工作队伍。

六、强化宣传教育力度、营造法治文化氛围,这是法治文化建设的基本手段。强化法治文化宣传和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全体公民掌握法律知识、培育法律信仰、增强法治意识、坚持法治原则、弘扬法治精神、提高法治素质,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第二篇:学用结合 推进法治文化宣传工作

学用结合 推进侨区法治文化宣传工作

继往开来,与时俱进。金秋十月,中国的依法治国进程迎来重要时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阶段召开的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重大任务,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为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依法治国事关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依法治国唤起的制度的力量,必将有力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有力保障。宣传部门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必须把法治建设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基础性建设的重中之重,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学用结合,以学促用;要坚持科学发展理念,紧密联系侨区实际,找准结合点,切实把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与指引,保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稳定性、连续性,实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规范化、科学化。

一、落实三个坚持,夯实法治文化宣传工作的根基

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了更加完整系统的规划。依法治国,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是执政党的基本执政方式;依法行政,是政府行政权运行的基本原则。把法治落实到

国家治理、政党执政、政府行政各个层面,这一思想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得到了完整的体现。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和前提,没有依法执政,实现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目标和任务也就无从谈起。坚持依法执政,是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代表和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保证,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

实践证明,只有坚持法律至上、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执政为民,才能真正实现依法执政、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才有坚实基础,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长治久安才有可靠保障,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才能获得蓬勃动力,进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是要坚持法律至上。法律是现代社会最有效的社会调整机制,它所具有的规范性、权威性、公正性、强制性、程序性、效率性是其他任何社会调整机制无法比拟的。《韩非子。有度》:“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慎子。君臣》云:“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墨子。法仪》云:“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强则国家强。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法治社会的一个基本特点是“法律至上”,常言道:“法,国之重器”。在我国,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法律至上首先要确立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任何权力都要受到法律约束,决不允许任何人以权代法、以权压法。在新的历史条件和经济体制转型时期,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要

实现执政为民理念,首先就应高度重视法的制定和实施,通过法的制定,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法律化、制度化;通过法的实施,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是坚持党的领导。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直接领导和掌握着国家政权。依法执政是实现党的领导的基本方式,也是全面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环节。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与时俱进地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水平。党坚持依法执政,就是党依法领导国家,依法掌握国家权力。因此,党能否坚持依法执政,直接影响着国家权力能否依法行使。只有执政党坚持依法执政,才能保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司法机关依法司法,保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全面落实。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政治清醒和政治定力,始终坚持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不动摇。

(三)是要坚持执政为民。依法执政、依法治国是充分而有序地反映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根本保障。我们党的立法是人民利益的体现,执法是人民利益的实现,司法是人民利益的保障,法制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实现人民的利益。“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人民就是我们党执政的根本和泉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进一步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宗旨,不断提高我们党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举措。孟子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维护好、保障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是我们一

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过程中,我们要把执政为民的理念贯穿到法治社会建设的全领域、全过程和各个环节,做到法治建设依靠人民、服务人民,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法治建设的成果。

二、增强三种意识,推动法治文化建设迈出新步伐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议对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可见,提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法治水平的前提和基础在于引导和推动宣传干部牢固树立依法治理宣传文化事务的理念,党员干部要做好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表率。努力提升运用法律应对、处理和解决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种矛盾和问题的能力。

(一)是增强学法意识。把纪律法律法规学习作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必修课程,把知法、懂法、用法作为宣传干部的过硬本领,注重发挥各级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深入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精通党的宣传纪律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法律法规。通过学习,丰富法律知识储备,完善法律知识结构,打牢履职尽责的法律知识基础。

(二)是增强依法意识。在制定法规制度时,自觉依据党的宣传纪律和法律法规要求,注重不同法律法规之间的关联度,保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项制度法规与其他法律有机统一和相互契合。推进工作时,严格按照法规制度办事,遵循科学的原则和程序,做到合理合法、有根有据,将依法办事体现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和全部过程。

(三)是增强守法意识。广大宣传干部要把自觉守法作为政治必修课来对待,始终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不超越程序,不滥用职权,不触碰法律,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对于违纪违法行为要坚持“零容忍”、敢亮剑,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对典型案例定期曝光处理,维护宣传思想文化部门的良好形象。对于侵害群众切身文化利益的问题,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加以抵制和纠正,把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实现好、保障好、发展好。

三、做好三篇文章,引领法治文化宣传工作规范化

法治文化宣传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法律性,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把握内在规律,坚持科学原则,做好三篇文章。

(一)是把握方向性,做好思想引领文章。法治文化宣传工作必须讲党性,这是大原则,决不能有半点动摇。推进法治文化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必须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确保法治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推进。

(二)是注重关联性,做好深入融合文章。宣传一个部门的法规制度都与其他部门法规制度紧密相连,落实每一项法规制度又都需要其他部门的法规制度来协同配合。因此,要深入研究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部门法规制度的关联性,促进系统内法规制度的深度融合、协调互补,使各项法规制度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套、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落实成效上相得益彰,产生共振效应。

(三)是保持有序性,做好协调推进文章。推进法治文化宣传工作规范化,畸轻畸重不行,齐头并进也不行,必须全面考量、协调推进,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协同有序推进各项法制建设。对于已经明确方向、实践急需而又条件具备的制度,要抓紧研究制定出台;对于认识还不深入但又必须建立的制度,要大胆探索,试点先行;对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领域、新对象、新任务,要做好前期调研,科学设计方案,适时启动实施。

四、做好四个结合,拓展法治文化宣传工作新思路

我们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落实到行动上,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坚持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努力使学习贯彻的过程成为拓展思路、创新举措、破解难题、推动工作的过程。

(一)是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与推进网信工作结合起来。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没有法治化,就没有规范有序的网络空间,最终每个人的利益都会受到伤害。要增强网络主体依法上网、办网、用网的意识,倡导理性发声、依法发声,在全社会营造依法建网、依法用网、依法管网的氛围。引导网民形成“慎独”道德习惯和道德观念,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生活卡,在全社会形成维护网络文明的公共意识和公共道德。要不断完善行业自律,努力在网上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确保科学、文明、健康的内容占领网络主阵地。要树立新观念、运用新思维、创立新机制,加强依法建网调研,敢于直面网络新问题新情况新挑战,勇于探索依法用网、办网、管网实践,努力

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渠道、新方法。

(二)是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要加大普法宣传和法治文化建设力度,把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护法的浓厚氛围。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

(三)是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与抓作风建设结合起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要抓常、抓细、抓长。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继续抓好整改落实,持续深入改进作风,坚持不懈抓好正风肃纪,扎紧扎密制度的笼子,强化专项整治,狠刹权力滥用,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把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转化为推动宣传法治文化的工作动力。

(四)是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结合起来。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文化建设必须统一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一大格局之中。把全面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作为更高的目标定位,在理念上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在内容上更加注重法治理念、法治精神的传播,在形式上更加注重不同群体的需求,不断增强针对性、提升有效性,真正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治思想深入人心,成为广大公民的自觉意识和主动追求。宣传部门要主动与司法、教育等部门加强联系与协调,定期

检查有关法治文化建设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督促有关部门做到科学规划,整体推进,注重特色,开拓创新,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有措施地推进这项工作。

五、抓好五项工作,推动法治文化宣传工作上新台阶

现在离年底只有两个多月时间,还有很多工作没有落实,时间紧、任务重,部门要对照年初提出的工作目标任务,认真梳理,发现不足,寻找差距,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推进,确保法治文化宣传工作上新台阶。当前,要结合学习宣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重点要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是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开展法治信念教育。以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为龙头,以基层领导干部为重点,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讲话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准确把握讲话精神的思想特征、理论特征、实践特征、时代特征。深入学习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高全体公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努力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要通过培训教育,充实中坚力量,稳定队伍、提升素质,让善于学习、勤于思考成为法治文化宣传工作者的共识和习惯,并将学习成果转化为理论实践,从而使全区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推动各项工作上台阶。

(二)是把握舆论导向,巩固壮大健康向上主流思想舆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强化宣传选题,做好内宣工

作。要围绕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深化“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改进形势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和主题宣传,调动侨区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凝聚法治信仰,提高正面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加强党对媒体的管理,充分发挥宣传部门“喉舌”作用,不断提升其沟通联系功能。

(三)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紧紧围绕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推进公民道德建设。不断加强和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广泛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用讲故事等形式引导未成年人树立远大志向,把“中国梦”学习教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教育结合起来,引导未成年人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把个人成长、进步与祖国未来发展联系在一起,教育未成年人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民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不断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四)是打造文化品牌,着力培育文化优势和壮大文化力量。紧紧抓住侨区特色文化,进一步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竞争力,将文化产业培植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创建东南亚风情舞蹈网络服务推广平台。通过搭建该平台能解决我区舞蹈展示和舞蹈教学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该平台项目的建设能有效展示推广侨区东南亚特色舞蹈,并且通过该平台学习交流特色东南亚舞蹈,使最新

最全的东南亚特色舞蹈能在互联网上学习、推广,并且该平台的会员能通过平台学习、展示、交流特色舞蹈作品,进一步加强侨区舞蹈团体的专业性和知名度。从而带动地区知名度,优化侨区投资软环境,带动侨区经济发展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五)是转变工作作风,加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按照“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要求,以加大学习培训力度、转变机关工作作风为抓手,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契机,紧密联系全区宣传思想工作实际,引导全区宣传思想干部提高综合素质、坚守清正廉洁、完善知识结构、增强业务能力,配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不断提高宣传思想干部理论学习、理性思考、把握全局。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为推进依法治国吹响了号角。我们要以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结合法治文化宣传工作实际,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不断提高法治文化宣传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推动华侨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中国是一趟高速前行的列车,法治就是铁轨。有了依法治国的基石,这趟列车将跑得更稳更快,我们只有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才能在建设法治中国的航道上乘风破浪,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三篇:依托依法治国,推进依法治企

依托依法治国推进依法治企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企业是重要的社会细胞,也是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是推行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只有推行依法治企,才能实现社会资本的安全、有效运作,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是依法治企的基础。而依法治企关键在人,“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 ”,只有企业员工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在工作中形成遵纪守法的意识,才能保证依法治企顺利实施。

当前,企业中普遍存在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合理、经营不合法的现象,具体表现在权责不明、监管缺失、个人决策凌驾于民主集中智慧之上、权力寻租、国有资产流失、腐败问题频出等方面。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靠依法治企。

一、推进依法治企的有利条件

在党和国家提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时代背景下,当前正是推进依法治企的好时机。首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形成敢于担当、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这都为推进依法治企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其次,中央针对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创建现代化的公司治理体系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政策,为企业法制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再次,现如今,大部分企业的员工文化水平、思想层次、法律意识都比较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已积累了丰富的公司治理和改革经验,为构建法制化的现代企业提供了内部基础。

二、依法治企的好处

依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依法治企将会产生良好的效益。第一、法制化的现代企业将会运转更高效,经营风险大大降低,实现利益更大化。第二、依法经营的企业能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在市场中更具竞争力。第三、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依法决策,依法办事,将会形成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

三、依法治企的措施

依法治企必须做到以下几方面。一是依据《公司法》等法规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规章制度,完善公司组织结构,推行监事会制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为企业健康运营提供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二是明确权责,依法规范业务流程,建立公司法务部门为公司经营提供法务服务,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三是政府通过组织企业管理层集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注重正反案例剖析,借助真人真事达到警示效果,使他们形成依法经营的理念,并在企业管理中学法、知法、用法、守法,形成示范作用,由上而下养成依法经营、依规办事的意识。四是加强司法援助系统建设,强化司法助理人员队伍,使司法助理人员不仅管社区,也管企业,构建律师咨询服务公共网络平台,为推进法治进企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良好的土壤。五是加强宣传,采取组织集中培训、开展讲座等方式,使企业全体员工树立法治理念,为推行依法治企创造有利条件。通过这些措施以破解企业中存在的产权不够清晰,权责不够明确,治理不够规范,内部机制不够市场化,“拍脑袋决策”,激励的动力和约束的压力不够到位等问题。

四、推进依法治企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依托依法治国,推进依法治企的过程中,要注意规避风险和创新深化企业改革举措。一是要注意顶层设计,在企业向股权多元化、经营多样化转变的过程中,要建立、健全相关体制和机制,避免“害群之马”钻法律空子、捡制度的漏洞。二是企业在签署合同、授权经营、产品生产、对外合作等方面,必须依法行事,降低经营风险。三是企业在实施财务透明化、管理制度化、企业市场化过程中,当触碰到少数人的利益,甚至在需要打破现有利益藩篱时,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将改革进行到底。

企业在依托依法治国,推进企业法制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积极适应国家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新常态,立足市场经济规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将企业法制建设与企业日常工作深度融合,优化企业结构,改变经营理念,创新发展方式,设立董事会、监事会相互制衡,明确企业各部门权责,构建合法化、标准化、人性化、现代化的公司治理体系,企业领导要带头示范,形成上行下效的工作氛围,稳步推进企业法制化建设工作。综上所述,只有企业的全体员工坚定不移的去执行依法建立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才能实现依法治企的目标;只有在现代化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下合法经营,企业才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只有把企业的改革发展与依法治国有机结合,企业才能做大做强。

(贵州建工集团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经营部肖润林供稿)

第四篇:依法治国——用法治中国凝聚复兴力量

本科生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概论 课程代码: PTSS110054.09 姓 名: 保文宇

学 号: *** 学 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 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依法治国——用法治中国凝聚复兴力量

***·保文宇·2013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摘要: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是历来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会议,这一次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总书记将依法治国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建设法治中国而奋斗,在全省上下引起强烈反响。

本文就历史原因和社会现状两方面探讨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性,论证了依法治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一观点,并着重阐述当代大学生认真学习宪法的重要性这一命题。

关键词: 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宪法;当代大学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中华法系的历史渊源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选择。从开国大典前夕的《共同纲领》播下法治的“种子”,到民主法制在经历曲折后的艰辛探索;从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到十八届四中全会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法治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人类法治史上,中华法系源远流长,曾是世界主要法系之中流砥柱。宪法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如果国家在根本问题上引入了法治,这个国家将发生根本的变化。”的确,现在的宪法是法律的法律,国外某知名学者说:宪法是对人类苦难生活的批判和总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立宪意义上的宪法强调保障人权。宪法具有广泛性、原则性、历史性和纲领性。所以如果在国家的根本法宪法中引入法律,国家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决定》提出: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以及责任倒查机制。谁是起诉人谁是追究人,追究程序是什么,这些细节要建立起来。中共中央从三中全会以来就把司法改革作为推进法治的重要措施,原因在于法治的特点就在于权利的授予和权利的主张。

中华民族制定成文法典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战国时代魏国的李悝所编纂的《法经》六篇,是古代法制的重大成就。

到了汉代,我们的祖先发展出关于法理的解说和注释的“律学”,这是一门精确、细致的学问,代表了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法学研究水平。盛唐时代颁布的《唐律》以及《唐律疏议》,更是举世闻名,标志着中华古代法律文明达到巅峰。

然而,到了近代,封建文化与制度逐渐走向衰败,法纪松弛,社会动荡,经济凋敝,人民困苦。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更是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了近代的屈辱史。为了改变国家和民族的苦难命运,一些民族精英曾试图将近代西方国家的法治模式移植到中国,以实现变法图强的梦想。但由于各种历史原因,他们的努力最终是无果而殇。

(二)新中国时期的法治建设

新中国的建立,宣告中华民族近代屈辱史的结束,也开启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纪元。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更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时期。近30年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中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辉煌的篇章。而且,这一时期所积累下来的成果,也为我国社会的长治久安,为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就法治建设发表重要论述,积极回应了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关注和期待,明确提出了加强法治建设的新要求,表明了党中央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坚定信心与决心。

金秋十月,正在北京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法治中国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我们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中央全会,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出18个年头之后,法治中国的建设将展开新的蓝图、迈向更高境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不仅是为中国梦的实现树起的法治航标,也是一份有着具体实现路径、具体执行举措的法治中国“施工蓝图”。

总书记对于依法治国的重视,顺应了社会的发展趋势,符合历史的潮流。人类历史已经证明,“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安”,法治是最好的社会治理形态。中国历史,尤其是近现代史,则更加清楚地告诉我们:法治衰,则国弱民穷;法治兴,则国强民富,法治是实现中国梦必由之路。

首先,法治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前提与基础。国家强大、民族复兴,其前提是社会稳定,是各种社会矛盾能够得到有效、及时地化解,而这必然要求构建法治化的社会。应该指出的是,法律的产生不是为了斗争,而是为了化解矛盾。据《说文解字》记载,“法”的古体字是“灋”。他指出:“法者,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翻译成白话就是,古代的“法”字,左边以水作偏旁,比喻“平之如水”,代表公平;法字中右边的“廌”,是一种头长独角,秉性公正的奇兽,是裁判人间纠纷的裁判官,起着平息争讼的作用,故而“古者决讼,令触不值”。可见,“法”字最早的含义及产生就是要解决纠纷、化解矛盾、裁判是非。管子对“法”的论述也颇为精辟,他认为:“法者所以兴功拒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

由此可见,法律的产生,是为了化解争端,消弭矛盾,使社会归于平和、稳定。这一点,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需要强调的是,法律的完善与法治的加强,对于当代中国社会尤其重要。这是因为我国的改革目前已经进入攻坚阶段,整个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期,在此期间,整个社会系统不断地变动、分解和重组,产生了不同的利益群体,形成了多元化的利益格局。在此背景下,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大量出现,各类纠纷与冲突层出不穷,而法律,作为所有社会规范中最具明确性、确定性和强制性的规范,是化解社会矛盾、保障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最有效手段。因此,只有建立了以法律作为主要手段进行治理的社会秩序,才能妥善地处理各种社会关系、调整各项社会利益、解决各类社会矛盾,才能创造出良好、公平的社会环境,才能为国家的富强与民族的复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法治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全民族共享繁荣的制度保障。从党的十四大开始,我国开启了市场经济的大门,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跨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确立与完善,我国的经济建设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取得了惊人的进步。事实已经充分证明,市场经济对于优化资源配置、刺激全社会的创造力并进而实现社会财富总量的快速增长具有无与伦比的优越性;欲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与民族的伟大复兴,舍此之外,别无他途。市场经济作为一种以市场为基础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运行方式,具有开放性、平等性、契约性、竞争性、国际性等特征,它的有效运转,必须以良好、完善的法律规则为基础,以公平、高效的行政与司法救济机制为保障。

由此可见,市场经济与法治之间具有一种天然的亲和性:一方面,市场经济为法治的生成与壮大提供丰厚的土壤,为国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提供动力与资源;另一方面,法治为市场经济的发展铺平道路,并不断为其拓展生存与发展的现实空间;如果失去了法治的依托与制度性保障,市场经济只会走向畸形和变异,而永远不会走向成熟。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法治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民族复兴的制度保障。

第三,法治是实现社会全面进步、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纵观人类历史,尤其是近当代史,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强大、民族复兴,绝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概念,而是包括经济发展在内的社会全面进步,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并驾齐驱,其最终目的是社会各个层面获得全面提升,从而变得更加自由和符合人性,并进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当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要在一个有着两千余年封建专制统治和13亿人口的大国建成法治国家,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其任务之艰巨,其道路之曲折,是不言而喻的,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就目前来看,我国的法治建设仍面临诸多困难,仍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我认为,在当前的形势下,进一步加强法治,在全社会形成维护法治、崇尚法治的良好风尚,是建设强大国家、实现民族复兴尤为重要和迫切的任务。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历史、着眼未来,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法治建设作出重大部署,积极回应了人民群众的关注和期待,表明了党中央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从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到明确“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从强调“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到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扬法治精神、发展法治理论、运用法治思维、创新法治方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指明了方向,为我们党治国理政提供了根本遵循。

(四)当代大学生认真学习宪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社会的骨干,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宪法意识水平如何,直接影响到宪法的贯彻和实施。培养大学生的宪法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大宪法是我们社会行为的最高准则,自觉地把宪法作为自己的政治修养、法律修养以及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最高准则,对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对大学生的宪法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北京日报研究调查显示:现在大学生宪法意识普遍较为低下,能说出宪法的核心思想或是宪法其中几条的人少之又少。美国人因其宪法条文简洁而几乎人人都记得宪法的内容,相比之下中国大学生对宪法的了解显得十分不足。

以我自己为例,我目前是一名大二的学生,之前对宪法也不是十分了解,只知道它是国家大法,人人都应该遵守宪法。直到今年选修了一门名为《宪政文明史》的通识选修课,才对宪法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了宪法的第一句话便是:“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懂得了宪法因其广泛性、原则性、历史性和纲领性而成为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是对人类苦难的批判,宪法是宪政的表现和依据;立宪主义意义上的宪法强调保障人权。同时也接触了西塞罗、托马斯阿奎那、博丹等中世纪推动宪政发展的权威学者和当代英美法等国家一些著名的宪政思想家如哈耶克、罗尔斯等,初步了解了他们的思想,认识到宪法渊源的博大精深,也体会到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对宪法有深入了解的必要性。目前很多大学生由于没有接受宪法学教育对宪法知识掌握少、兴趣低。在高校中,法科学生为了在毕业以后获取一个高薪的职位,往往热衷于选修民法、经济法、国际经济法等热门课程,对宪法情有独钟者甚少。而和我一样的非法科学生则更多地专注于本专业知识的学习,接触宪法的几率更小,只能通过法律基础课来获得一些零星的认识。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学生从来就没有机会获得系统的宪法教育,显然这不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宪法意识。

从以上决定中科研看出国家对宪法问题十分重视,而作为国家未来栋梁的我们更应好好学习宪法,确立宪法意识,忠实地遵守宪法、捍卫宪法。宪法意识不是自发形成的,必须经过有意识的培养,使大学生形成遵守宪法、捍卫宪法、崇尚宪法、信仰宪法的基本理念,使宪法意识真正成为大学生健康的人格心理结构中必不可少的主体意识的重要内容。

(五)结语

我们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沧桑岁月,曾长期雄踞世界领先地位,只是到近代才开始衰落。从鸦片战争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回首近现代中国历史不难看出,追寻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始终是中华儿女传承不绝的主题,始终是无数仁人志士坚定不移的志向。这二百年来,中华民族通过不懈奋斗,逐渐从衰落走向伟大复兴。现在,二百年的历史进程,我们已经走过一百五十年。邓小平同志设计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已经完成两步。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大业能否如期实现,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尤为重要。在此阶段,我们既要继承中华文明的传统与精华,更要积极吸收世界上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尤其要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加强法治建设。只有实现法治,社会才能安定,人民才能幸福,中华民族才能获得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与坚强有力的发展保障,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社会的长治久安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法治中国的主线日益清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体现在哪里?在党团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创造幸福的过程中,法治既是必要途径,更是制度保障。唯有依靠法治,依靠宪法和法律体系才能凝聚共识和力量,保证中国社会可持续的发展与稳定。坚持依法治国,就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建设法治中国,就是凝聚民族复兴的力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是要以法治巩固人民主体地位、维护人民合法权利,弘扬和践行法治这一价值理念,为法治中国的建设打牢深厚的群众基础。

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法治,是包括中华民族在内的世界各民族的共同理想,只有真正实现法治,我们每一个人才能平等享受应有的权利,社会才能和谐、稳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获得坚实有力的制度保障。不可否认,由于各国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经济社会发展差异,法治的发展进程并不平衡。但是,毫无疑问,作为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法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国家实现富强的必由之路,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法者,天下之准绳也。”在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长治久安,最根本的还是要靠法治。弘扬法治精神,凝聚法治力量,我们就能在创造经济奇迹之后,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文明,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为人类政治文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2014年10月21日01版

第五篇:热点专题八学习法治人物推进依法治国

热点专题八学习法治人物推进依法治国

独家备考策略

学习法治人物,推进依法治国是近年来中考的热点专题,考查的方式多样,主要会结合近年来治理腐败,新法制定、刑讼法修正案、一年一度的法制宣传日等社会热点以及学生身边的侵害事件和意外伤害事故等生活热点,考查学生对法律、依法治国、宪法等知识点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复习备考时除了加强基础知识训练外,还要结合时事热点和生活热点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热点材料速看

材料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已于2012年3月14日由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1996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的一次重大修改,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完善。材料2: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2011年6月30日下午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个税起征点将从现行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修改后的个税法将于2011年9月1日起施行。

材料3:2011年是实施“六五”普法的第一年。今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的主题是:“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2011法治人物中有河北唐山市副检察长--郑喜兰。材料4:为加强校车安全管理,保障学生交通安全,去年11月以来,按照国务院部署,有关部门在总结借鉴国内外经验基础上,组织起草了校车安全管理条例。条例起草过程中,通过到地方调研、召开座谈会和上网公布等方式,广泛征求了社会各界的意见,作了多次修改。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2年3月2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草案)》。

热点问题全解

角度一:推进依法治国

1.依法治国的含义、基本要求及核心是什么?

(1)含义: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2)基本要求: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考场得分关键词: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宪治国 】

2.在现阶段,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何重大意义?

(1)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有利于预防和遏制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健康有序地进行;

(3)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4)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热情,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等。

【考场得分关键词: 和谐稳定/预防遏制/公平正义 】

3.怎样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3)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4)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5)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考场得分关键词: 科学立法/公平正义/法制宣传 】

4.开展法制宣传日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

(1)有利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在全民中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2)有利于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在生活中依法律己、依法办事、依法维权,依靠法治解决社会矛盾、保障社会公平,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3)有利于树立榜样的作用,引导人们向法制人物学习,净化人们的心灵,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考场得分关键词: 提高素质/和谐社会 】

5.依法治国对中学生有什么要求?

(1)中学生要积极学法、知法、懂法,依法律己,依法办事。

(2)要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3)中学生要勇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积极控告、检举各种违法犯罪分子,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同违法犯罪现象作斗争,维护我国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4)中学生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法律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约束和制止不文明和违法行为。

(5)利用社会舆论的力量,对违法行为予以抑制和谴责,对见义勇为等高尚行为予以赞成和鼓励。

(6)青少年既要增强法律意识,养成自觉遵纪守法,勇于护法的习惯,又要加强道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四有”新人。

【考场得分关键词: 法制学习/宣传/践行 】

6.请你为我国第11个法制宣传日设计宣传标语。

(1)宣传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学习宪法、宣传宪法、遵守宪法。

(2)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道路/落实“六五”普法规划,构建和谐家园。

(3)依法行政,执法为民/规范执法行为,推进依法行政/推行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

(4)加强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

(5)坚持依法治国方略,推进法治进程。

【考场得分关键词: 依法治国/和谐社会 】

7.青少年应如何增强法律意识?

青少年要努力做知法、守法、护法的合格公民。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学法,法律提倡做的事情积极去做,法律规定做的事情一定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事情坚决不做,逐步增强守法意识树立法制观念,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考场得分关键词: 认真学法/勇于护法 】

8.公民(青少年)依法行使监督权?

(1)法律规定: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依法享有批评权和建议权。

公民行使监督的方式或途径:

A:向人大代表或人民大表大会反映情况;

B:向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写信、打电话、发电子邮件、来访等方式提出批评建议或反映情况; C:向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反映情况。

行使批评建议权应注意:

不能采取贴大字报、聚众闹事、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等非法方式。

(2)行使批评建议权的意义:

①有利于国家机关加强廉政建设,督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格依法办事,防止违法乱纪现象。②有利于促进国家机关提高决策水平和办事效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考场得分关键词: 正确行使权利/廉政建设/依法办事 】

9.各级贪污高官受到法律的严惩,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1)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侵蚀。

(3)我们青少年要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要认真学法、懂法、守法、护法,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做守法的好公民。当我们发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违法失职等行为时,要勇敢地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通过各种合法途径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情况。

【考场得分关键词: 正确行使权利/监督检举 】

10.近年来发生的一些事件频频将社会的关注点聚焦到我国能否依法行政,能否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上来。

(1)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有何重要意义?(至少三个方面)

有利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有利于深入推进我国的法治建设;

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有利于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

有利于促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

有利于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有利于强化行政监督和问责;

有利于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等等。

(2)你认为政府部门应当怎样做到依法行政?(至少两个方面)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依法办事;

善于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

严格执法,违法必究;

保证人民群众的意见得到充分表达、合法利益得到充分保证;

杜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政不作为、失职读职、违法行政等行为等。

【考场得分关键词: 法制建设/依法办事 】

角度二: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2011年12·4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为什么法制宣传日的主题大多都和宪法有关?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首要地位。首先,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其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普通法律不能和宪法相抵触,否则要被撤销或宣布无效。再次,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考场得分关键词: 根本大法/总章程 】

2.为什么说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理解)

首先,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其次,宪法是一切团体和组织的最高行为准则。再次,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都必须依照宪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考场得分关键词: 国家机关/团体组织/全体公民 】

3.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增强宪法观念?(识记、理解)

我们青少年学生要认真学习宪法,热情宣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勇于同违反宪法的行为做斗争;在日常生活中对宪法提倡的行为要努力去做,对宪法禁止的行为坚决不做,对宪法要求公民必须做出的某些行为一定要做,并且做好。

【考场得分关键词: 学习/宣传/遵守/斗争 】

角度三:学习法治人物

1.开展法治人物评选及表彰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

(1)开展法治人物评选及表彰活动,能够增强人们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使法治的力量深入人心,从而推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

(2)开展法治人物评选及表彰活动,能够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激励人们树立正义感、责任感,弘扬社会正气,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依法治国是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建设治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也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考场得分关键词: 增强意识/提高道德水平/弘扬正气 】

2.法治人物身上与那些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情系祖国、奉献社会的优秀品质;

敢于创新、承担责任的高尚品质;

不畏艰难、维护法律尊严的意志品质。

【考场得分关键词: 奉献社会/承担责任 】

3.十位法治人物有着一个基本共性——他们承载了中国法治进程中的点滴进步,他们用实际行动推动了中国的法治进程。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向法治人物学习?

我们青少年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恪守职业道德,增强责任意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认真学法、自觉守法、勇于护法,逐步培养法律意识,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贡献。

【考场得分关键词: 提高素质/承担责任/奉献社会 】

热点考题训练

一 选择题

1.刚刚过去的2011年,法治人物的行动引起了社会公众对法制领域的特别关注,他们的行动,催化了一些法律法规或政策的诞生,从而对整个制度建设和国家法治进程起到了推动作用。这启示我们(D)

①我们应该向法制人物学习,推进依法治国②推进法制建设只是政府部门的事情,与我们青少年无关③应提高公民意识,积极参与政治生活④虽然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但法制还是不够健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2011年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活动的主题是“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弘扬法制精神”,之所以要突出学习宪法,是因为(C)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②宪法是所有法律的总和 ③宪法具有最高的权威和法律效力 ④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中国首善”曹德旺、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免费午餐”爱心群体„„从这些当选的“法制人物”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A)

①作为公民,在做好本职工作时,要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②人生的价值在奉献中得到升华 ③只懂得奉献,不懂得回报的人生没有意义 ④只有像“十年法制人物”那样,人会活的有价值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人民网郑州6月16日专电,近日从河南省人民检察院获悉,从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河南省检察机关共查办工程建设领域贪污贿赂案件909件1121人,109名县处级以上干部“落马”,其中包括5名厅级干部。这表明(A)

①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违法必究有利于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④打击贪官只能依靠公安机关的努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5.2011年末,各地警方开展“清网行动”,抓获了一批大案要案在逃犯。这一行动警示我们青少年(D)①学法、懂法、守法、用法②树立法制观念,依法规范自己行为③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④刑事案件和我们无关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②③

6.下列选项,体现依法治国前提的是(A)

A.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决定

B.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食品安全法的实施进行执法检查

C.社会各界人士积极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建言献策

D.为推进“平安重庆”建设,重庆市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二、非选择题

7.2011年12月4日晚,《法治的力量——2011法治人物颁奖盛典》落下帷幕,首揭地沟油黑链的浙江民警冯伟峰榜上有名。冯伟峰在接到群众举报线索后,他第一个钻进树林,忍着恶臭逐一排查可疑的地沟油线索„„并由此揭开了一个跨省地沟油产业链条。之后浙江警方联合山东、河南等地公安机关摧毁了涉及14个省的“地沟油”犯罪网络,对违法犯罪分子,形成了有力的震慑。

(1)请分析说明民警冯伟峰当选为“法治人物”的主要原因?

冯伟峰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正义感和法律意识,能敬业奉献,自觉而勇敢地和破坏社会主义法制的行为做斗争。

(2)公安机关摧毁“地沟油”犯罪网络的行动体现了我国实施那一基本方略?实行这一基本方略有何重要意义?

(1)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2)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条件,意识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等。

(3)推动依法治国,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向法治人物学习,承担责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推进法治进程;我们青少年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认真学习法律,自觉遵守法律、热情宣传法律、积极同违反法律的行为做斗争;法律提倡做的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8.最美中国人

2011年,有这样一群普通人,获得了人们最热烈的掌声。“2011最美中国人”群体,在他人危难的时候伸出了自己的双手。杭州的“最美妈妈”吴菊萍,毅然伸手接住了从十楼掉下的小妞妞,左手因此粉碎性骨折;重庆的“最帅交巡警”王静,同样是徒手,安全接住了跳天桥轻生的少女;山东烟台的“最美女孩”刁娜,为防止马路上受伤的女子再次被撞,付出了一条腿重伤的代价;还有南昌的19名农民工,生生用双手,抬起了上吨重的轿车,也抬起了车下女子生的希望。江苏南通的客车司机殷红彬,温州的餐厅服务员李小峰、成小燕,甚至还因为救人导致了误会、矛盾,甚至被冤枉。2011年,是这样一群“最美中国人”,用他们的行动驱走冷漠和麻木,重新印证了人与人之间的爱心和真情。

爱心团体很好的诠释了“爱与责任”,他们所表现的高尚道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楷模,是我们全面加强和改进道德建设的生动教材。

(1)找一找爱心团体有哪些令我们感动和学习的品质?

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舍己救人、无私奉献;爱岗敬业;乐于助人;珍爱生命;见义勇为;道德高尚。

(2)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你打算怎样向榜样学习?

①我们青少年应该从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懂得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质,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使自己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②以实际行动弘扬爱国主义,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自觉履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提高思想道德水平。③树立强烈的责任社会意识,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扶危济困。

(3)学习他们的高尚品德有什么重要意义?

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助于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以德治国的实施,有利于弘扬正义,鞭挞落后,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9.自2012年1月1日起,火车票实名制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至此,覆盖全国所有车次的实名制全面“落实”。实行火车票实名制争议8年终于问

世。实名制确实极大地抑制了“黄牛党”活动的空间,但这项目标的实现要有

赖于基层车站及列车工作人员严格履职。多年来,春运“一票难求”难题始终

未解,除了运力不足,更大的问题是“黄牛党”倒票难禁,为多少人的团聚之

路“添堵”,也严重扰乱春运秩序。

(1)解决“一票难求”的根本途径是什么?(一点即可。2分)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或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

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

(2)如果你也是匆忙回家过年潮流中的一员,你会采取哪些方式购买火车票?(2分,两种方式即可。2分)

火车站窗口或代售点购票;电话订票购票;网络订票购票

(3)假如铁道部门向乘客征求“一票难求”问题的解决方案,你会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三点即可。6分)

①加强铁道部门的管理工作,严防内部人员倒票、屯票现象。

②执法机关严厉打击各种形式的“黄牛党”倒票行为。

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铁路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④多增设火车站售票窗口或代售点。

⑤提高网速,改进网络购票效率。

⑥增加列车次数,提高列车速度。

⑦宣传、倡议旅客采取多种形式的出行方式。

下载读者提问+用法治文化推进依法治国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者提问+用法治文化推进依法治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设法治政府 完善法治经济 推进依法治国

    建设法治政府 完善法治经济 推进依法治国 ——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叶小文 《光明日报》(2014年10月25日01 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

    用法治管圈子文化

    用法治管住“圈子文化”(名家笔谈) 李君如 2015年03月24日05:3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原标题:用法治管住“圈子文化”(名家笔谈) “......

    在依法治国方略下推进法治公安建设

    在依法治国方略下推进法治公安建设 公安机关作为国家重要的刑事司法和治安行政执法部门,担负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

    坚持和推进依法治国,走中国特色的法治之路

    坚持和推进依法治国,走中国特色的法治之路 依法治国,作为一种先进的治国方略与法律文化,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依法治国,从字面上理解,是指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五篇模版]

    党的十八大精神 理论研讨会论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以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为背景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作出了......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96分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考试标题 下试卷 本试卷共有判断题 10 道,单选题 25 道,多选题 15 道,总分 100《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分,60 分及......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89分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判断题 (10 道) 1. 十六大明确提出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正确 错误 2. “法治中国”是“法治国家”的“升......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93分范文合集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判断题 (10 道) 1. 目前我国正在逐步适量加大适用死刑的罪名。 正确 错误 2. 多年来,尽管党和政府不断强调法治建设,但法治问题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