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依法治国方略下推进法治公安建设

时间:2019-05-15 02:50: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依法治国方略下推进法治公安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依法治国方略下推进法治公安建设》。

第一篇:在依法治国方略下推进法治公安建设

在依法治国方略下推进法治公安建设

公安机关作为国家重要的刑事司法和治安行政执法部门,担负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建设法治公安,是依法治国、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机关的整体素质、执法水平无不关系整个国家的法治进程和走向。因此,建设法治公安,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适应社会发展新常态、落实“四个全面”意义重大。本文结合柳州市公安局鱼峰分局实际,对依法治国方略下推进法治公安建设进行如下阐述。

一、依法治国和法治公安的理论解读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法治建设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次全会,把依法治国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公安机关作为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实践者和捍卫者。文明、规范、理性、平和执法是公安机关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要在依法治国方略下推进法治公安建设。

二、当前法治公安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法治信仰缺乏,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比较严重。总书记指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公安队伍中的一些人缺乏法治信仰,尊重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意识不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知法犯法;一些人充当非法利益“保护伞”,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个别领导法治意识薄弱,法治水平不高,不能处理好“当官”与“发财”的关系。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公安机关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二)权利义务观念淡薄,缺乏规则意识和契约意识 “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一些人只讲权力,不讲义务,不谈责任,把法律视为一种管理工具,强调用法律来治理和惩治被管理者,而忽视对自身公权力运行的规范、约束和制衡。不讲规则,不依法办事,缺乏对法律的敬畏。契约意识淡薄,不讲诚信,失信于民。执法公信力下降。

(三)法律素质、法律意识不够,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一些人执法素质不高、执法能力不够,应对新情况新问题方法不多,眼界不宽,手段单一,执法管理粗放;一些人法律法规知识更新滞后,重实体轻程序,重打击轻防范。执法办案能力不能与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相适应。还有一些人责任心不强,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等。

(四)重实体轻程序,难以真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在我国长期存在的“人治”观念的影响下,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方式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公平正义的顺利实现。从备受人们关注的“佘祥林案”、“赵作海案”“呼格吉勒图案”,这些无不令公众反思。事实说明,执法行为、司法行为必须恪守程序正义,才能达到实体正义的实现,程序正义是实体正义实现的前提和条件。

三、对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公安的思考

(一)全面推进法治公安建设,必须树立法治思维。法治思维,就是按照法治的要求来观察、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思维方式。它是将法律规定、法律知识、法律理念付诸实施的认识过程。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形势下,柳州市公安局鱼峰分局领导班子带领民警通过信仰法治、尊崇法治,时时处处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特别是在维稳处突、应对群体性事件以及其他重大敏感案事件时,更把坚持法律作为底线,从国家法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出路和办法,唯有如此,才真正符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公安的要求。

(二)建设法治公安,必须规范执法管理,彰显公平正义。建设法治公安,就是要通过规范执法管理,彰显社会的公平正义,真正让每一个人能够从我们每一个案件的办理过程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阳光。规范执法管理、彰显公平正义是一项基础工程、系统工程。今年五月,鱼峰分局根据市局统一部署,大力开展立案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通过召开立案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成员单位联席会,紧紧抓住接处警、受立案、侦查办案、立案公开制度是否落实等执法关键环节进行自查自纠,认真填写排查表,逐一列明存在问题、责任单位、责任民警、责任领导、整改措施等,并在确定为市局专项行动试点单位后,组织召开各部门主要领导工作会议,将天马派出所、加合派出所、天马责任区刑侦大队作为分局试点单位,力争以点带面,将专项治理工作有序推进。现在,鱼峰分局通过规范执法管理促进执法公正,推进了建设法治公安的进程。

(三)建设法治公安,必须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公安队伍,提升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建设法治公安,必须建设高素质的公安队伍,推进公安队伍正规化、专业化。公安机关是执法机关,承担着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双重职能,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公安,就要高度重视公安队伍建设,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公安提供强有力的素质支撑和能力保障。2015年5 月 21 日,鱼峰分局党委召开法律专题学习会。会议传达学习了《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法治建设的决定》等文件精神,详细解读了《宪法》部分条文以及新《行政诉讼法》修改后给公安执法工作带来的影响,并结合基层执法办案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就如何就规范执法行为、提高应对行政复议和诉讼的能力等进行了交流研讨。分局领导干部带头学习法律,对基层民警的法律培训也同步跟进。分局2015年上半年两次召开法制员培训会,组织办案单位民警学习受立案、撤销案件、追诉标准等相关规定,对法制员队伍“适时多会多训”,提高法制员执法质量,提升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以点带面地建设高素质的公安队伍,取得了良好效果。

(四)建设法治公安,必须强化改革与创新意识。法律是保守的,但法治建设是可以创新的。强化改革与创新,就是要认真研究新情况、分析新问题,制定新对策和新措施。鱼峰分局运用法治的办法来提升动态化、信息化、智能化条件下的社会治理,坚持社会化治理与专业化治理相结合;坚持传统手段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开通网上警务室、公安微博、警务QQ 群等交流方式,拓宽新的工作空间;加强信息化条件下做好案件办理、治安防控、人口管理、信息收集的工作。今年4月份,分局再次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转变服务理念,充分利用新兴媒介开展“指尖上的警务”。以天马派出所为试点,首推微警务旅客身份验证平台,为忘带身份证的群众解决了无法入住宾馆的麻烦。目前,已为辖区50余家宾馆提供该项服务。分局将该项服务延展到特种行业治安的管理上,以大桥派出所为试点创建特种行业治安管理微信群,发布各种实时工作动态、传达各项指示精神,让场所业主及时知晓公安机关的近期工作要求,业主也可以借微信群这一平台向公安机关建言献策、提供案件线索。这些改革创新将成为建设法治公安工作中的亮点。

(五)建设法治公安,必须强化队伍建设和纪律。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按照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政法队伍。鱼峰公安分局以增强素质能力为核心,以培育优良警风为保障,大力推进公安队伍正规化、警务工作法治化建设。一方面从强化严管队伍长效机制入手,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问题整改和建章立制工作,切实解决“四风”问题。认真落实“一岗双责”、“三项纪律”、内务条令、纪律条令、监督细则等规章条令,全面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让队伍永葆纯洁。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信念,只有法律才能真正最终代表党、祖国和人民的最根本利益和整体利益,把“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真正统一落实到“忠于法律”上,把法律作为公安队伍建设和公安工作的最高依据和唯一标准,树立法律的权威,实现法律至上、“法的统治”。另一方面从优化警务法治运行机制上发力,坚持依法决策、依法指导、依法办事,从凭经验、按惯例办事向依法规、按程序办事转变,从突击式、运动式抓工作向依法有序抓工作转变。积极倡导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想实招、鼓实劲、谋实事,提高执行力,把各项公安工作引导到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上来。

第二篇: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建设法治中国

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建设法治中国

【知识点归纳】

1.什么是法律?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其中由国家制定,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约束力是法律的特征。)

2.法律的性质是怎样的?

法律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我国法律是工人阶级及其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3.法律在公民生活中有何作用?

(1)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2)法律通过解决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4.公民意识集中体现为什么?

5.怎样 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1)依法行使权利做到“三不得”:权利的行使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的时候,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不能在合法权利之外谋取非法利益。(行使权利的过程)

(2)自觉履行义务做到“两做一不做”:①凡是宪法和法律所提倡和鼓励的行为要积极去做;②凡是宪法和法律对公民提出具体要求的,就必须去做;③凡是宪法和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就坚决不做。

6.依法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依法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外部保护: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我国分别从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个方面具体规定了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的法律责任。自我保护: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1)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

①要根据受侵害的性质和程度,确定采取相应的方法和途径,如果是民事侵害而且程度较轻可以通过协商或借助法律尊严来维护自己的权利;②当面对违法犯罪行为行为,特别是歹徒行凶时,要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机智灵活地与其斗争;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防止溺水、触电、烧伤、交通事故以及被人勒索、拐骗、绑架等,逐步提高自我保护的本领。

(2)掌握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①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善于拿起法律武器,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②要学会求的法律的帮助;③通过非诉讼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常用的有效手段;④通过诉讼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途径;⑤如有经济困难,可申请法律援助。

7.怎样营造放心的消费环境?

(1)国家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规范市场参与者的行为。

(2)执法部门要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加强对市场的监管,防止消费侵权现象的发生。

(3)营造放心的消费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消费活动中的生产者、销售

者和消费者,都要按照诚实守信的原则参与消费活动,依法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

(4)生产者是消费活动最主要的参与者,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生产者应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进行产品生产。

(5)销售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与纽带。销售者是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应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从事经营活动。

(6)消费者是消费活动的参与者,应遵守市场秩序,依法公平交易,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依法保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8.消费者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到侵害?

(1)当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应依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通过正确的途径来维权。首先,可以与经营者直接协商,双方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解决争议;其次,协商无效时,可请求消费者协会或其他部门调解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再次,可以向媒体曝光。

(2)消费者要加强自我保护。

9.什么是依法治国方略?有何作用(原因)?

(1)内涵:依法治国方略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基本要求:国家公职人员必须依法行政,公民要严格遵守法律。(领导力量、依靠主体、实施过程、要求)

(2)意义:依法治国是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也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10.怎样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

(1)国家:①加强法制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②健全法律监督,加强立法监督、执法监督和司法监督等。

(2)青少年:认真学法,对法律提倡做的事情积极去做,法律规定做的事情一定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事情坚决不做,逐步增强守法意识,树立法制观念,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23.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有何意义?

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有利于国家机关加强廉政建设,督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格依法办事,防止违法乱纪现象;有利于促进国家机关提高决策水平和办事效率。

【热点聚焦】

1.2014年1月10号上午,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黄树贤向媒体公布了2013年反腐败工作的“成绩单”。2013年,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72532件,结案173186件,处分182038人。中央纪委监察部对涉嫌违纪违法的中管干部已结案处理和正在立案检查的有31人,周镇宏、刘铁男、倪发科等8人涉嫌犯罪已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目前正在立案调查的还有蒋洁敏、李东生、李崇禧、李春城、郭永祥、季建业、廖少华、陈柏槐等案件。”

2013年,中国政坛落马高官数量之多,频率之高,被舆论称为“反腐力度30年来最大”。

【要点链接】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及“三个代表”等内容;国家性质及政府宗旨;法律的特征和性质;法律的作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依法治国方略;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要求等内容。

2.在 “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2013年5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3起侵

犯未成年权益犯罪典型案例,以打击震慑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犯罪,提高全社会法制意识与防范意识。2013年5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北京举办主题为“法制教育从未成年人抓起”的主题公众开放日活动,通过警示引导、宣传教育等方式进一步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要点链接】未成年人受特殊保护的原因;我国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构建的保护体系(外部保护:学校保护、家庭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自我保护: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加强自我保护的具体做法;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性;学会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3.材料一:2014年3月5日,李克强在人大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继续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行为。建立从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的全程监管机制、社会共治制度和可追溯体系,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严守法规和标准,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材料二:可关注2014年3.15晚会内容

【要点链接】消费者权利的内容;营造放心的消费环境的要求;学会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严厉打击制假售假等违法活动的意

第三篇:重庆市《贯彻依法治国方略 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复习资料

重庆市《贯彻依法治国方略 全面推进依法

治市》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加快建(A),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 会议研究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

A.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B.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C.社会主义法律规范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髓是(C)。

A.依宪治国,依宪行政

B.依法治国,依法行政

C.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3.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是(C)

A.全民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

B.全民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理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

C.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

4.(B)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A.民主

B.党的领导

C.宪法

5.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将每年的(A)定为国家宪法日。

A.12 月 4 日

B.12 月 14 日

C.11 月 4 日

6.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B)。

A.《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B.《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C.《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决定》

7.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B)。

A.教育和预测作用

B.引领和规范作用

C.指引和教育作用

8.(C)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

9.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抓手是(C)。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明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10.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A)是依法治国的关键。

A.依法执政

B.科学

C.依法行政

11.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A)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 最根本的保证。

A.党的领导

B.依法治国

C.法治与德治相结合12.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B)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

A.党和国家的关系

B.党和法治的关系

C.民主与法治的关系

13.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治的生命线是(C)。

A.民主 B.自由 C.公正

14.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A)。

A.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B.科学立法

C.依宪执政

15.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的生命力和法律的权威在于(A)。

A.实施

B.规范

C.教育

16.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在于(B)。A.法制化

B.法治化

C.科学化

17.“良法”是指(B)的价值标准和理性追求。

A.法制

B.法治

C.法律

18.我国最高的法律是(A)。

A.《宪法》

B.法律

C.行政法规

19.努力提升国家治理法治化的能力要坚守“一个底线两项原则”,其中“一个底线”是指(C)。

A.公平性

B.正当程序

C.合法性

20.法治思维是指一定主体以法治理念为基础,运用法律规范、原则、精神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判断、综合、推理以致形成结论,作出决定的(A)。

A.思维模式

B.能力模式

C.行为模式

21.(A)是指行为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和要求。

A.合法性思维

B.权利义务思维

C.公平正义思维

22.依法治国是(C)法治的路径,它与法治是根本一致的,它是通向法治的必由之路。

A.实施

B.开展

C.实现

23.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 ,通过十年的努力,依法行政的目标是建设(B)。

A.责任政府

B.法治政府

C.法制政府

24.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 有致命破坏作用。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 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A)。

A.公平正义

B.自由平等

C.公正法治

25.解决非正常上访问题,需要坚持(A)最终原则,捍卫司法权威。

A.司法

B.诉讼

C.调解

26.从学理上来看,通过(A)途径解决纠纷,是维护社会正义的底线。

A.司法

B.上访

C.调解

27.“一带一路”,“一带”指什么(A)。

A.丝绸之路经济带

B.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

C.长江经济带

28.“一带一路”,“一路”指什么(B)。

A.丝绸之路经济带

B.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C.长江经济带之路

29.“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B)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A.美国

B.中国

C.俄罗斯

30.总书记强调“三个处理好和一个坚决防止”,“一个坚决防止”是指什么?(B)

A.坚决防止“奢靡腐败”

B.坚决防止“破窗效应”

C.坚决防止“享乐之风”

31.重庆四届五次全会强调,(C)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市最根本的保证。

A.中国共产党

B.《宪法》

C.党的领导

32.孙政才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对党依法执政、(A)提出了新要求。

A.依法管党治党

B.依法行政

C.依法办事 33.政府是法治建设、法律实施的重要主体,加强法治建设,(B),是法治国家、法治社会 建设的关键和重点。

A.全面建设法治中国

B.全面建设法治政府

C.全面建设法治社会

34.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推进法治专门队伍(C),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

A.年轻化、专业化、职业化

B.知识化、专业化、职业化

C.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 35.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将(A)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A.法治建设

B.作风建设

C.法制建设

36.(A)是制度和规则的权威和成熟的表现形式。A.法律

B.政治

C.经济

二、多项选择题

1.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必须坚持以下哪些原则?(ABCDE)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C.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E.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2.中共十八届四中全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ABD)共同推进。

A.依法行政

B.依法治国

C.依法治党

D.依法执政

3.法治建设的新十六字方针为(AD)。

A.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B.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C.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D.科学立法、严格执法

4.《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坚持(ABC)一体建设。

A.法治政府

B.法治社会

C.法治国家

D.法治企业

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有哪些?(ABCDE)

A.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

B.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C.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D.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和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E.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6.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ABCD),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A.系统治理

B.依法治理

C.综合治理

D.源头治理

7.(ABD)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障。

A.制度化

B.规范化

C.民主化

D.程序化

8.《决定》指出,要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推进法治专门队伍(ABC)。

A.正规化

B.专业化

C.职业化

D.标准化 9.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包括(ABCD)。

A.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B.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C.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D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 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

10.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五个体系,包括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和(ABCD)。

A.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B.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C.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D 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1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特征是(ABCD)。

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 全民守法

12.要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增强法律法规的及时性和(ABCD)。A.惩戒性

B.系统性

C.针对性

D.有效性

13.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因为(AC)。

A.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B.党的领导就是社会主义法治

C.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 治化才能有序推进

D 社会主义法治就是党的领导

14.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要(ABCD)。

A.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B.健全依法决策机制

C.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D 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15.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ABCD)。

A.执行公开

B.管理公开

C.服务公开

D 结果公开

16.国家治理现代化主要表现为(ABCD)。A.民主化

B.科学化

C.法治化

D.文明化

17.“四个全面”即(AB)。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

B.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推进改革

D.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行政

18.四中全会的精神凸显两个突出,即(AD)。A 突出党的领导

B.突出法治建设

C.突出法律权威

D.突出《宪法权威》

19.坚持国家治理的法治化,我们要走出的误区有(ABCD)。

A.走出“运动论”,坚持“制度论”

B.走出“专项论”,坚持“常态论”

C.走出“特事论”,坚持“规则论”

D.走出“结果论”,坚持“因果论”

20.坚持国家治理的法治化,我们要改变的现象有(ABCD)。

A.改变“全面立法、普遍违法、选择执法”

B.改变“三高一低”,即守法、执法、维权成本高,违法成本低;

C.改变“信访不信法” D.改变“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

21.依法治国主要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关键词上,“三个关键词”分别指什么?(ABC)。

A.道路

B.体系

C.全面

D.法治

22.努力提升国家治理法治化的能力要坚守“一个底线两项原则”,其中“两项原则”是(BD)。

A.坚持法律先行

B.坚持立法先行

C.坚持公平公开

D.坚持正当程序

23.法治思维具体包含哪些思维方式?(ABCD)

A.法律至上思维、法律责任思维

B.依法行权的思维

C.权利义务思维、权利制约思维

D.公平合理思维

24.老百姓在社会生活中、日常生活中发生了矛盾纠纷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解决?(ABCD)

A.协商解决

B.调解解决

C.仲裁解决

D.诉讼解决

25.如何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ABCDE)

A.健全法治制度,完善决策机制

B.带头学习法律,树立法治意识

C.遵守党内规章,促进带头守法 D.强化组织监督,防止违法用权

E.纳入政绩考核,列入干部考察

26.法治的价值包括(ABCD)、秩序、平等等。

A.民主

B.自由

C.人权

D.安全

27.法治具有(ABCD)价值,是法治与人治最重要的区别。

A.平等

B.秩序

C.安全

D.公平

28.合法性思维包括行为的目的是否合法、(ABCD)等。

A.行为的权限是否合法

B.行为的内容是否合法

C.行为的手段是否合法

D.行为的程序是否合法

29.执法为民是我们党“(AB)”执政理念对政法工作的必然要求。

A.立党为公

B.执政为民

C.依法行政

D.以德治国

30.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是要把(ABC)有机统一起来。

A.坚持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做主

C.依法治国

D.社会主义制度

31.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主要有(ABCD)。

A.合理行政

B.程序正当

C.高效便民

D.权责统一 32.行政程序则是指行政权力运行的程序。具体讲就是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做出行政行为所遵循的(ABCD)的总和。

A.方式

B.步骤

C.时间

D.顺序

33.关于依法治国,说法正确的是(ABCD)。

A.领导人员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B.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

C.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D.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34.“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ABC)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A.命运共同体

B.责任共同体

C.利益共同体

D.经济共同体

35.十八大提出的“四个考验”是指哪些(ABCD)。

A.执政的考验

B.改革开放的考验

C.市场经济的考验

D.外部环境的考验。

E.敌对势力的考验

三.判断题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 治久安。(√)

3.将法制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4.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

5.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6.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

7.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 进依法治国。(√)

8.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法行政。(×)

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

10.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 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11.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

1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重点在党。(×)

13.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依法治军的核心和根本要求。(√)

14.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15.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16.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把工作能力摆在首位。(×)

17.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18.行政机关可以法外设定权力。(×)

19.任何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都不得对司法机关做违反法定职责、有碍司法公正的事情,任何司法机关都不得执行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违法干预司法活动的要求。(√)

20.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

21. 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法律制定和修改的重大问题必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向党中央报告。(√)

22.建立宪法宣誓制度,所有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23.国家治理包含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24.法治化是衡量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标准,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同步性。(√)

25.“善治”是指法制的标准模式和实现方式。(×)建立宪法宣誓制度,所有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27.我们党领导人民从管理走向治理,符合人类的历史发展规律,更是以中国具体国情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

28.“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

29.抓住立法、司法机关各级领导班子建设这个关键,突出政治标准,把善于运用法治思维 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的人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30.法治能力是指特定主体具有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认识、处理和决策相关的能力。(√)

31.当前,重庆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迫切需要法治的精神、法治的思维、法治的方式、法治的力量,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市,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

第四篇:建设法治政府 完善法治经济 推进依法治国

建设法治政府 完善法治经济 推进依法治国

——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叶小文 《光明日报》(2014年10月25日01 版)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我们这样一个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头绪很多,当前要特别着力的是建设法治政府、完善法治经济。

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现实生活中,以下现象和行为皆有之:不懂法、不尊法,以身试法、知法犯法;搞变通、打折扣,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随大溜、存侥幸,视法律为儿戏,藐视、践踏法律。如果有了法律而不实施、束之高阁,或者实施不力,做表面文章,那么制定再多法律也无济于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应该是保证法律严格实施,做到“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惟行而不返”。

对执法领域存在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甚至以权压法、权钱交易、徇私枉法等突出问题,老百姓深恶痛绝,政府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例如,有的同志提出,要防止权力过多干预市场、边界不清——改革限权,确保权力界限清晰分明;防止权力取得无据、行使无序——依法确权,确保权力授予依法合规;防止权力过度集中——科学配权,确保权力架构相互制衡;防止“暗箱操作”——阳光示权,确保权力运行公开透明;防止权力滥用——全程控权,确保权力监督及时有效。必须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健全行政执法和行政司法衔接机制。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完善纠错问责机制。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在这个系统工程中,要完善法治经济、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条条都很重要,必须全面部署,落到实处,以利于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全面深化改革总框架内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不断深化改革。

在经济建设中用法治规范权力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从粗放发展阶段转向科学发展阶段,必须通过法治克服短期化、功利化倾向;改革进入“深水区”,必须通过法治形成更加规范

有序推进改革的方式;社会进入“转型期”,必须通过法治化解决当下社会问题复杂性与应对方式简单化之间的矛盾。无论是从改革方向、问题导向来看,还是从突出问题、人民期待来看,尤其从立法要切实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来看,这个着力点应该是完善法治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我们搞市场经济,不是要搞“市场社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是要使市场在社会生活中也起决定性作用。法治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基本保证,也是经济、社会良性互动的规范和引导。可以说,在大力推进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设法治社会,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完善法治经济。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都需要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必须以明晰产权、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为基本导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必须以法治为依托,健全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的保护。还要及时规范审判活动,培根说:“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在立法中,还要探索、创新适应公有制多种形式的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对国有、集体资产所有权、经营权和各类企业法人财产权的保护。国家依法保护企业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企业有权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无法律依据的要求。还要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立法。完善激励创新的产权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要加强市场法律制度建设,编纂民法典,制定和完善发展规划、土地管理、矿产资源和能源、农业、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促进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依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市场监管,促进合理竞争,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法制好,好人可以充分干好事。法制不好,劣币驱逐良币,就谈不上公平竞争。完善的法治经济,必将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促进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完善法治经济,要在经济建设中用法治制衡权力。不受制约的权力难免腐败,绝对不受制约的权力有可能绝对腐败。法治经济建设决不允许只拥有权力而不承担责任,决不允许只行使权力而不接受监督。否则,每一个执法者都有可能成为潜在的法律破坏者,而每一个公民都有可能成为这种破坏行为的受害者。孟德斯鸠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停止。”当权力调控市场,当权力与资本相遇,不受制约的权力,难免导致普遍性、塌方型腐败。资本不断扩张的冲动和权力不断膨胀的欲望结合,会使道德的界限丧失,法律的界限模糊,甚至成为马克思主义所严厉批判的垄断资本主义,彻底走向党和人民的反面。习总书记强调,必须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当然就应该把权力关在法治的笼子里,才能最大限度减少体制缺陷和制度漏洞,最大限度地防范市场利益的诱惑,并由此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毛泽东早就说过,“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今天,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全国人民以空前的规模从事经济建设,深化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为主导的经济体制改革,该如何“预防这种情况”?必须下大力气完善法治经济,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实施更严格的党内法规制度,努力形成国家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制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保障的格局。(作者为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

第五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96分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考试标题

下试卷 本试卷共有判断题 10 道,单选题 25 道,多选题 15 道,总分 100《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分,60 分及格。

所属课程

下 倒计时 49:36

一、判断题(10 道)

1.保证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

正确 错误

2.伴随改革发展和民主政治的进程,完善法律体系将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长期任务。

正确 错误

3.以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对法治政府建设非常重视。

正确 错误

4.领导干部行使权力时,必须遵守合法性要求。

正确 错误

5.理论界对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及走出目前依法治国的困境等问题,都做了深刻的理论阐释。

正确 错误

6.十八大提出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正确 错误

7.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路,依法治国贯穿其中,无论是改革还是反腐,都强调要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

正确 错误 8.第八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

正确 错误

9.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政府维护。

正确 错误

10.我国法律体系的形成只是实现了立法工作的阶段性目标,并不意味着立法任务的终结。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25 道)

1.中国共产党能够以其独特的魅力,最后成为执政党,其中三大纪律占了很重要的地位,下面属于三大纪律的是:()。

A.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B.说话和气 C.借东西要还 D.买卖公平

2.()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和关键。

A.以人为本 B.科学发展 C.以德治国 D.依法行政

3.规则在适用中具有()特点。

A.灵活性 B.分轨性 C.专一性 D.针对性 4.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非正常上访行为,则依法予以()。

A.取缔 B.逮捕 C.打击 D.罚款

5.城管粗暴执法凸显()缺位。

A.合法性思维 B.权利义务思维 C.公平正义思维 D.责任后果思维

6.()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A.德治 B.法制 C.人治 D.法治

7.()是党的宗旨在法治领域的具体贯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

A.依法治国 B.执法为民 C.服务大局 D.党的领导

8.依法治国是()法治的路径,它与法治是根本一致的,它是通向法治的必由之路。

A.实施 B.开展 C.实现 D.预设

9.新形势下,党和国家选人用人的标准是()。

A.学历高 B.富有创新精神 C.经验丰富

D.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10.法治思维的前提和基础是()。

A.德治 B.以民为本 C.法治 D.法律

11.()提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A.十七大 B.十八大 C.十八届三中全会 D.十八届四中全会

12.法的()是指法是事先而不是事后制定的,人们可以根据预制的法律预期自己的行为后果。

A.预设性 B.正义性 C.至上性 D.公开性

13.()是我国的根本大法。A.宪法 B.民法 C.刑法 D.行政法

14.(),是我们党培养干部的目标。

A.和谐发展 B.以人为本 C.任人唯贤 D.德才兼备

15.习近平在政治局第()次集体学习讲话中提到,要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公开的关注和期待。

A.三 B.四 C.五 D.六

16.法治的核心是()。

A.权利的保障性与权力的制约性 B.法的存在 C.法的正义性 D.法的至上性

17.()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C.民主集中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8.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是为了()。A.更好地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B.解决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 C.建立一个好制度 D.改变我国的落后制度

19.()是世界各国通过实践总结的治国原理,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A.人治 B.法制 C.专制 D.法治

20.()强调党风廉政建设要从具体事件抓起。

A.朱德 B.邓小平 C.周恩来 D.毛泽东

21.“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这句话出自()。

A.伏尔泰 B.狄德罗 C.霍尔巴赫 D.卢梭

22.()是国家权力的主体。

A.政府 B.公务人员 C.人民群众 D.军队

23.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通过十年的努力,依法行政的目标是建设()。

A.责任政府 B.法治政府 C.法制政府 D.阳光政府

24.两千七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管仲提出了“()”的思想。

A.以法治国 B.以人治国 C.以德治国 D.以政治国

25.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A.民主政治 B.协商民主 C.民主化 D.法治建设

三、多选题(15 道)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意义主要包括()。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B.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C.全面深化改革的迫切需要

D.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需要

2.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

A.首要任务 B.基础性工作 C.根本任务 D.全局任务

3.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的法治政府。

A.职能科学 B.权责法定 C.执法严明 D.公开公正

4.目前我国依法行政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表现在()。

A.有的地方、有的政府和政府部门决策不科学、不民主和不依法 B.执法不作为问题日益凸显

C.执法不重视程序、违反程序的问题较为普遍 D.一些执法人员素质、水平不高

5.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

A.优化司法职权配置 B.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C.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 D.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6.目前我国法治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A.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监督机制和具体制度还不健全 B.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执法司法问题还比较突出

C.一些公职人员滥用职权、失职渎职、执法犯法甚至徇私枉法严重损害国家法制权威 D.公民包括一些领导干部的宪法和法律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7.中国宪法的作用包括()。

A.健全和发展了民主政治 B.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C.保障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D.促进人权事业和各项社会事业的进步

8.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包括()。

A.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B.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C.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D.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9.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

A.法治思维 B.法律意识 C.法律体系 D.法治方式

10.规则不仅来自于“法定”,也包括“约定”,以下说法对的是:()。

A.可以用合同约定来改变、对抗法律规定 B.不得用合同约定来改变、对抗法律规定

C.对于法定的权利与义务没有必要再用契约重复约定

D.法定义务和责任是不能通过契约转让的,层层稳定责任制的签约只是明确责任而不是转移责任

11.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有()。

A.合法行政 B.合理行政 C.程序正当 D.高效便民

1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是要把()有机统一起来。A.坚持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做主 C.依法治国 D.社会主义制度

13.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健全司法权力()机制。

A.分工负责 B.统一实施 C.互相配合 D.互相制约

14.总书记提出要努力推动形成()的法治环境。

A.办事依法 B.遇事找法 C.解决问题用法 D.化解矛盾靠法

15.法治思维的逻辑推理包含的维度是指()。

A.合法性思维 B.公正性思维 C.程序性思维 D.权利性思维

交卷

下载在依法治国方略下推进法治公安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依法治国方略下推进法治公安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89分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判断题 (10 道) 1. 十六大明确提出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正确 错误 2. “法治中国”是“法治国家”的“升......

    依托依法治国,推进依法治企

    依托依法治国推进依法治企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企业是重要的社会细胞,也是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是......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班级:商 A0943姓名:沈永官学号:431996年2月,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深刻地阐述了依法治国的涵义,把依法治国确定......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五篇模版]

    党的十八大精神 理论研讨会论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以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为背景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作出了......

    2015年重庆市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全面推进依法治市考试答案完整版

    《贯彻依法治国方略 全面推进依法治市》 复习资料一、 单项选择题 1.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加快建设(A),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研究了全面推进依法治......

    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下)(90分)

    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下)(90分) 一、单选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裁执分离”原则是指同一机关不能既行使裁决权又行使。 A.监督权 B.参与权 C.执行权 D.处罚权 2.......

    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下) 80分

    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下) 80分一、单选 ( 共 2 小题,总分: 40 分)1. “裁执分离”原则是指同一机关不能既行使裁决权又行使。A.监督权B.参与权C.执行权D.处罚权 2. 本......

    全面推进依法治疆方略实施

    全面推进依法治疆方略实施 全面推进依法治疆方略实施依法治疆方略着眼于“稳疆兴疆、富民固边”,对新疆的社会稳定、长治久安和跨越式发展都有着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