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略论在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中坚持党的领导
一、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和其基本内涵在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个长久的历史性过程,而依法治国方略由提出到确立也是有一个过程的。应该说,依法治国是邓小平理论的组成部分。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邓小平同志总结了国内与国际的历史经验,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近年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贯彻邓小平理论,十分重视和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方略。江泽民同志1989年9月26日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曾郑重宣布:“我们绝不能以党代政,也绝不能以党代法。这也是新闻界讲的究竟是人治还是法治的问题,我想我们一定要遵循法治的方针。”李鹏同志1994年给《中国法学》杂志的题辞是:“以法治国,依法行政”。这是代表新一代中央领导的庄严承诺,也是依法治国方略的最初提出。1996年2月8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共中央法制讲座上发表了《坚持实行依法治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讲话,同年3月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的一系列文件,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郑重地将“依法治国”作为一项根本方针和奋斗目标确定下来。特别是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对依法治国方针的科学含义、重大意义和战略地位,作了全面的深刻的阐述;第一次提出“法治国家”的概念,并将其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今后一个时期内突出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全面的规定;并郑重地将这一治国方略和奋斗目标记载在党的纲领性文件中。这是以江泽民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对邓小平理论的运用、丰富和发展。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十五大报告中对依法治国的定义“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从这一定义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依法治国方略:首先,依法治国的主体是“民”而不是“官”。这是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的本质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依法治国是人民群众依法治理国家,法,是人民治理国家的工具,而不是“防民之具”。政府公务员员与人民的关系是从属关系,是人民的公仆,受人民的授权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其次,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而不是其他。这里的“国”,首要的是指国家机器、国家权力,即依法治权。历史表明权力总是具有腐蚀性、诱惑性。孟德斯鸠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依法治国的实质,就是用法律治理或控制国家权力,使权力运行规范化、理性化、程序化,防止权力滥用导致对公民基本人权和自由的侵犯,藉以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再次,依法治国的依据,是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是依据宪法和法律而不是领导人的意志治理国家,这是依法治国本身的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要求。在我国,宪法和法律集中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尊重宪法和法律,实际上就是维护人民的利益,实现人民的意志。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以及以言代法、以权压法、以权枉法等行为都是同依法治国背道而驰的,是政治不文明的体现。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这深刻地表明,实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绝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要求和战略选择。由此可见,在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具体环节中,如何坚持党的领导,则是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的问题。
二、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转变从执政党的执政方式角度来看,依法治国这一方略的确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方式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是中国治国方略上的重大战略选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形态发生的最具历史意义的转型。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性质、任务和现代化建设跨世纪的发展,需要我们党实现领导方式尤其是执政方式的变革,关键是实行依法行政。实施和坚持依法治国的第一步就是中国共产党实行和坚持依法行政。政党活动的法治化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主要特征,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共产党是法定执政党,党的各级领导机构从法理上讲虽不是国家机构的组成部分,但是实际上党的执政活动总是同国家机构管理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为各级国家机构的政治中心和领导核心,党始终拥有决定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实质性权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党的执政方式科学化、标准化才是保证社会主义事业成功的关键。关于转变党的领导方式、实行依法行政这一思路最初形成于邓小平同志关于十年**之后对党当时的现
状的思考与总结中。邓小平强调:“健全法制的同时,还要改善党的领导制度。”随着党富国强民执政使命的不断驱使,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在实践中已发生了巨大转变,并不断改善。今天,我们看到中国共产党在解决自身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上的实践性探索成果的同时,还要站在历史选择与发展进程的高度,敏锐洞悉中国政治体制变革面临的重大实践课题,在选择与推
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抉择面前,正确把握中国政治体制变革与发展的方向与原则,倡导法制文明,努力创建有中国特色,可以超越或与现代西方文明并驾齐驱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三、在立法工作中坚持党的领导,确保法制建设基本目标正确客观地讲,我国法治化首先指的是依法治国方略的落实过程,是指建立社会服从法律秩序的过程。在立法工作中,坚持党的领导,目的是要使国家各项立法工作紧紧围绕党的工作重心,进而使各项规范化的政策通过法的形式得以巩固,确保立法的正确方向。同时,以法的形式来肯定党的政策,不仅是执政党政策实现的保证,也使宪法和法律得到了尊重。立法工作中坚持党的领导,一方面是立法工作服从于服务于国家工作的大局,自觉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进而成为全社会一体化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另一面是党必须正确对待自身在社会活动中的地位,党是国家之中的执政党不是国家之上的执政党,所以党不仅是立法的主体,也是法治的对象。党的十二大将“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个人都不享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写入党章,就是从党对自身行为规范的角度来完善在立法工作中作为的成熟之举。在立法工作中,坚持党的领导,建立社会服从法律秩序的社会状态,还要正确对待党的政策与法律的关系。党的政策对我国各个时期完成国家各项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法律是政策的上升,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政策与法律都决定并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都是社会主义制度中的有益组成部分。但只有法律才对全社会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公布的法律才有最大权威性。这就要求在具体的立法工作中,党组织及党员要建立宪法至上的观念,深刻理解宪法精神,明确区分作为一个党员与国家干部、人民代表三者之间的职责与义务,用法律来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避免用党的政策干涉太多法律事务。同时也要求党组织在制定和实施政策时,应当与宪法和法律的基本原则和规定相一致,要有利于法律的实施,不能与现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
四、在依法行政中坚持党的领导,重在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我国当前政治发展的突出问题大多集中在党对干部任命权与重大事务决策权的垄断,以及党对权力监督不力所带来的权力腐败和党对用人、决策中失误问题的处理不力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与否直接影响现行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的合理性,也是关系到“以党统政”与“依法治国”的政治秩序与治国方略的实际绩效与历史命运。笔者以为,加强权力制约监督,防止腐败的滋生,改变高度集权的现状,要注意如下事项:
(一)正确对待党政关系在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我国,党政关系体现在两部分:一是党与政府的行政权之间的关系;二是党与人民之间的关系。前者从政治层面上讲,指的是与政协中的各个政党各人民团体以及各界代表或组织的关系;后者从国家组织层面上讲指的是党与政权中的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之间的关系。按照我国权力结构模式,政府是从人大产生并向人大负责,向人大汇报工作,接受人大的监督。人大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才是权力机关与执政机关的关系。因此,党如何正确处理同人大的关系才是中国党政关系首要问题。党与人大的位置摆正了,党同政府的关系就自然易于处理了。显然,近年来,来自中央到地方的实践都有迹象表明人大的地位已下降到了党委及政府之下,进人大工作被认为是领导干部的退居二线。人大更是被中外学者形象地称之为“橡皮图章”,这就是党委和政府权力不断扩张,人大权力逐渐缩小的必然结果。
(二)制约权力滥用理清了党政关系,我们就要采取具体措施来制约权力滥用。制约权力滥用是一项非常复杂,难度很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全方位多层次构建,既要立足于体制、机制、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又要致力于党员干部队伍的培养与教育为一体的建设,这样方能取得成效。一要改革当前人大制度,提高办事效率,使各级人大真正成为人民参政议政的活动场所。科学合理严格规范民主程序,扩大民主范围,提高公众集体议事决策度,以集体权力来制约个人权力,为扩张人大权力,限制党委越权办事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二要着力调整权力配置,对领导干部权力的合理分解,明确界定。具体包括:明确权力内容,明确权力运作规则,明确用权规则。真正实现权力运行法规化、程序化与权责一体化,保证权力行为的严肃性,减少随意性。另外,按照政府体制改革步骤与方式推行政府权力下放,精简机构,严格限制领导干部权力,防止权力“越位”等,要在全党范围内,要求各级党委尤其是领导干部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杜绝以党代政,以党代法,以权压法等现象的出现。三要努力培养,精心选拔,创造出适应并能够促进法治化进程的政治领导层。同时,对在职的党员干部还要大力加强其权力观教育,法制观念教育,特别是宪法观教育,通过提高行政工作人员法律意识,形成作为一个具体行政活动执行者的从政道德观念来抵制私欲的膨胀,阻断公权与私利的结合,杜绝权力异化现象的发生。
(三)加强权力监督监督权力的实施是另一个至观重要的问题,针对当前执法监督机制不健全问题,努力加强权力机关监督、专门机关监督的法律制度建设,是当前促进我国法制监督体制构成的主要目标。一方面要继续完善公示制,听证制,承诺制,质询制,问责制,让尽可能多的人了解权力运作全过程,疏通人民群众向权力机关提出意见的渠道,维护公共权力,从外部有效抑制滥用权力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要完善党内监督机制,增强党内监督实效。党内监督的重点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核心问题是保证领导干部行使和运用权力。其中最重要的是让广大党员干部真正作为主体参与党内监督,形成一种良好监督氛围。党内各项事业都应在党内公开,都要经过党内讨论,民主评议。对党员中权力的持有者,执行者,严格按照德、能、勤、绩、廉多层次多角度评议,确立其升、降、惩、罚.奖等。通过经常召开民主生活会的形成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实行相互监督。机制上,要强化纪检机关监督职能,扩大纪检权限,减少纪检过程中其他人为因素的干扰等。充分发挥党内纪检监督谨戒性作用。对严重违纪的国家工作人员,严肃处理,以铁的纪纪律和法律告诫当权者依法行使职责。
五、司法工作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确保司法独立和公正依法治国需要司法公正,司法公正是法治最重要的内容。法治意味着法律的普遍适用和至高无上,法律平等地约束社会一切成员的法治原则,必须经由公正的司法活动来贯彻实施。公正的司法,不仅在于惩恶扬善,弘扬法治;同时也是对民众遵纪守法的法治观念的教化,是对经济活动当事人高效有序地从事合法交易的规制。在法治国家建设中,司法公正具有更重要的意义:首先,司法公正是司法的最本质要求。司法就是要公正地解决一定社会矛盾及其相应的法律冲突。它是国家这一公共权力因冲突着的各方无法自主地解决纠纷,而为其设定的由国家专门机关予以裁决的纠纷解决机制。其次,司法公正是司法赢得群众的最基本保证。司法权力是国家权力的构成部分,它的直接来源是国家权力的分配与赋予;它的最终来源则是民众权力的让渡。司法机关的继续存在,离不开人民的继续信赖和支持。而枉法的裁判、不公的裁判,不仅扭曲了是非,混淆了正义与邪恶,而且会造成民众对法律的权威性的怀疑、不信任甚至蔑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成果,将因此而遭受毁灭性的摧残。司法不公,已经成为非法治国家的普遍存在的重大社会问题。这是法治国家决不能允许的。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确保司法公正。在我国司法工作坚持党对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国家不可动摇的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司法的一大特色。党对司法机关的领导主要通过组织领导和政治领导来维护司法机关的分工合作,互相配合,相互制约,为其提供秉公办事,独立司法的外部环境。为此,各级党的组织都应把保证法律的有效实施,保障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作为自己的重要工作。相信随着党领导方式的不断改善,审判司法制度和检察监督制度的大力改革和完善,司法机关所体现出来的监督作用和法律对全社会的教育警戒作用将愈加明显,中国司法体制将愈加完善。在我国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各个环节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仅是党的主张,更是人民的整体意志。只有靠拥有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作指导,捻熟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既善于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又具有丰富的组织经验和崇高的政治威望,能够率领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统一行动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中国共产党当之无愧成为我国立法的政治设计者,执法的组织协调者,守法的行动带头者,普法的思想引导者。中国共产党当之无愧为我国法治建设的最大政治资源。
第二篇:略论在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中坚持党的领导
一、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和其基本内涵在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个长久的历史性过程,而依法治国方略由提出到确立也是有一个过程的。应该说,依法治国是邓小平理论的组成部分。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邓小平同志总结了国内与国际的历史经验,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近年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贯彻邓小平理论,十分重视和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方略。江泽民同志1989年9月26日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曾郑重宣布:“我们绝不能以党代政,也绝不能以党代法。这也是新闻界讲的究竟是人治还是法治的问题,我想我们一定要遵循法治的方针。”李鹏同志1994年给《中国法学》杂志的题辞是:“以法治国,依法行政”。这是代表新一代中央领导的庄严承诺,也是依法治国方略的最初提出。1996年2月8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中央法制讲座上发表了《坚持实行依法治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讲话,同年3月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的一系列文件,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郑重地将“依法治国”作为一项根本方针和奋斗目标确定下来。特别是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对依法治国方针的科学含义、重大意义和战略地位,作了全面的深刻的阐述;第一次提出“法治国家”的概念,并将其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今后一个时期内突出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全面的规定;并郑重地将这一治国方略和奋斗目标记载在党的纲领性文件中。这是以江泽民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对邓小平理论的运用、丰富和发展。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十五大报告中对依法治国的定义“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从这一定义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依法治国方略:首先,依法治国的主体是“民”而不是“官”。这是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的本质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依法治国是人民群众依法治理国家,法,是人民治理国家的工具,而不是“防民之具”。政府公务员员与人民的关系是从属关系,是人民的公仆,受人民的授权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其次,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而不是其他。这里的“国”,首要的是指国家机器、国家权力,即依法治权。历史表明权力总是具有腐蚀性、诱惑性。孟德斯鸠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依法治国的实质,就是用法律治理或控制国家权力,使权力运行规范化、理性化、程序化,防止权力滥用导致对公民基本人权和自由的侵犯,藉以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再次,依法治国的依据,是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是依据宪法和法律而不是领导人的意志治理国家,这是依法治国本身的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要求。在我国,宪法和法律集中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尊重宪法和法律,实际上就是维护人民的利益,实现人民的意志。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以及以言代法、以权压法、以权枉法等行为都是同依法治国背道而驰的,是政治不文明的体现。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这深刻地表明,实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绝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要求和战略选择。由此可见,在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具体环节中,如何坚持党的领导,则是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的问题。
二、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转变从执政党的执政方式角度来看,依法治国这一方略的确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方式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是中国治国方略上的重大战略选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形态发生的最具历史意义的转型。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性质、任务和现代化建设跨世纪的发展,需要我们党实现领导方式尤其是执政方式的变革,关键是实行依法行政。实施和坚持依法治国的第一步就是中国共产党实行和坚持依法行政。政党活动的法治化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主要特征,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共产党是法定执政党,党的各级领导机构从法理上讲虽不是国家机构的组成部分,但是实际上党的执政活动总是同国家机构管理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为各级国家机构的政治中心和领导核心,党始终拥有决定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实质性权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党的执政方式科学化、标准化才是保证社会主义事业成功的关键。关于转变党的领导方式、实行依法行政这一思路最初形成于邓小平同志关于十年**之后对党当时的现状的思考与总结中。邓小平强调:“健全法制的同时,还要改善党的领导制度。”随着党富国强民执政使命的不断驱使,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在实践中已发生了巨大转变,并不断改善。今天的发生。另一方面,要完善党内监督机制,增强党内监督实效。党内监督的重点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核心问题是保证领导干部行使和运用权力。其中最重要的是让广大党员干部真正作为主体参与党内监督,形成一种良好监督氛围。党内各项事业都应在党内公开,都要经过党内讨论,民主评议。对党员中权力的持有者,执行者,严格按照德、能、勤、绩、廉多层次多角度评议,确立其升、降、惩、罚.奖等。通过经常召开民主生活会的形成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实行相互监督。机制上,要强化纪检机关监督职能,扩大纪检权限,减少纪检过程中其他人为因素的干扰等。充分发挥党内纪检监督谨戒性作用。对严重违纪的国家工作人员,严肃处理,以铁的纪纪律和法律告诫当权者依法行使职责。
五、司法工作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确保司法独立和公正依法治国需要司法公正,司法公正是法治最重要的内容。法治意味着法律的普遍适用和至高无上,法律平等地约束社会一切成员的法治原则,必须经由公正的司法活动来贯彻实施。公正的司法,不仅在于惩恶扬善,弘扬法治;同时也是对民众遵纪守法的法治观念的教化,是对经济活动当事人高效有序地从事合法交易的规制。在法治国家建设中,司法公正具有更重要的意义:首先,司法公正是司法的最本质要求。司法就是要公正地解决一定社会矛盾及其相应的法律冲突。它是国家这一公共权力因冲突着的各方无法自主地解决纠纷,而为其设定的由国家专门机关予以裁决的纠纷解决机制。其次,司法公正是司法赢得群众的最基本保证。司法权力是国家权力的构成部分,它的直接来源是国家权力的分配与赋予;它的最终来源则是民众权力的让渡。司法机关的继续存在,离不开人民的继续信赖和支持。而枉法的裁判、不公的裁判,不仅扭曲了是非,混淆了正义与邪恶,而且会造成民众对法律的权威性的怀疑、不信任甚至蔑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成果,将因此而遭受毁灭性的摧残。司法不公,已经成为非法治国家的普遍存在的重大社会问题。这是法治国家决不能允许的。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确保司法公正。在我国司法工作坚持党对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国家不可动摇的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司法的一大特色。党对司法机关的领导主要通过组织领导和政治领导来维护司法机关的分工合作,互相配合,相互制约,为其提供秉公办事,独立司法的外部环境。为此,各级党的组织都应把保证法律的有效实施,保障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作为自己的重要工作。相信随着党领导方式的不断改善,审判司法制度和检察监督制度的大力改革和完善,司法机关所体现出来的监督作用和法律对全社会的教育警戒作用将愈加明显,中国司法体制将愈加完善。在我国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各个环节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仅是党的主张,更是人民的整体意志。只有靠拥有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作指导,捻熟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既善于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又具有丰富的组织经验和崇高的政治威望,能够率领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统一行动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中国共产党当之无愧成为我国立法的政治设计者,执法的组织协调者,守法的行动带头者,普法的思想引导者。中国共产党当之无愧为我国法治建设的最大政治资源。
略论在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中坚持党的领导(第3页)一文由www.xiexiebang.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三篇:略论在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中坚持党的领导
围绕党的工作重心,进而使各项规范化的政策通过法的形式得以巩固,确保立法的正确方向。同时,以法的形式来肯定党的政策,不仅是执政党政策实现的保证,也使宪法和法律得到了尊重。立法工作中坚持党的领导,一方面是立法工作服从于服务于国家工作的大局,自觉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进而成为全社会一体化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另一面是党必须正确对待自身在社会活动中的地位,党是国家之中的执政党不是国家之上的执政党,所以党不仅是立法的主体,也是法治的对象。党的十二大将“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个人都不享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写入党章,就是从党对自身行为规范的角度来完善在立法工作中作为的成熟之举。在立法工作中,坚持党的领导,建立社会服从法律秩序的社会状态,还要正确对待党的政策与法律的关系。党的政策对我国各个时期完成国家各项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法律是政策的上升,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政策与法律都决定并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都是社会主义制度中的有益组成部分。但只有法律才对全社会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公布的法律才有最大权威性。这就要求在具体的立法工作中,党组织及党员要建立宪法至上的观念,深刻理解宪法精神,明确区分作为一个党员与国家干部、人民代表三者之间的职责与义务,用法律来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避免用党的政策干涉太多法律事务。同时也要求党组织在制定和实施政策时,应当与宪法和法律的基本原则和规定相一致,要有利于法律的实施,不能与现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
四、在依法行政中坚持党的领导,重在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我国当前政治发展的突出问题大多集中在党对干部任命权与重大事务决策权的垄断,以及党对权力监督不力所带来的权力~和党对用人、决策中失误问题的处理不力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与否直接影响现行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的合理性,也是关系到“以党统政”与“依法治国”的政治秩序与治国方略的实际绩效与历史命运。笔者以为,加强权力制约监督,防止~的滋生,改变高度集权的现状,要注意如下事项:
(一)正确对待党政关系在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我国,党政关系体现在两部分:一是党与政府的行政权之间的关系;二是党与人民之间的关系。前者从政治层面上讲,指的是与政协中的各个政党各人民团体以及各界代表或组织的关系;后者从国家组织层面上讲指的是党与政权中的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之间的关系。按照我国权力结构模式,政府是从人大产生并向人大负责,向人大汇报工作,接受人大的监督。人大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才是权力机关与执政机关的关系。因此,党如何正确处理同人大的关系才是中国党政关系首要问题。党与人大的位置摆正了,党同政府的关系就自然易于处理了。显然,近年来,来自中央到地方的实践都有迹象表明人大的地位已下降到了党委及政府之下,进人大工作被认为是领导干部的退居二线。人大更是被中外学者形象地称之为“橡皮图章”,这就是党委和政府权力不断扩张,人大权力逐渐缩小的必然结果。
(二)制约权力滥用理清了党政关系,我们就要采取具体措施来制约权力滥用。制约权力滥用是一项非常复杂,难度很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全方位多层次构建,既要立足于体制、机制、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又要致力于党员干部队伍的培养与教育为一体的建设,这样方能取得成效。一要改革当前人大制度,提高办事效率,使各级人大真正成为人民参政议政的活动场所。科学合理严格规范民主程序,扩大民主范围,提高公众集体议事决策度,以集体权力来制约个~力,为扩张人大权力,限制党委越权办事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二要着力调整权力配置,对领导干部权力的合理分解,明确界定。具体包括:明确权力内容,明确权力运作规则,明确用权规则。真正实现权力运行法规化、程序化与权责一体化,保证权力行为的严肃性,减少随意性。另外,按照政府体制改革步骤与方式推行政府权力下放,精简机构,严格限制领导干部权力,防止权力“越位”等,要在全党范围内,要求各级党委尤其是领导干部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杜绝以党代政,以党代法,以权压法等现象的出现。三要努力培养,精心选拔,创造出适应并能够促进法治化进程的政治领导层。同时,对在职的党员干部还要大力加强其权力观教育,法制观念教育,特别是宪法观教育,通过提高行政工作人员法律意识,形成作为一个具体行政活动执行者的从政道德观念来抵制私欲的膨胀,阻断公权与私利的结合,杜绝权力异化现象的发生。
(三)加强权力监督监督权力的实施是另一个至观重要的问题,针对当前执法监督机制不健全问题,努力加强权力机关监督、专门机关监督的法律制度建设,是当前促进我国法制监督体制构成的主要目标。一方面要继续完善公示制,听证制,承诺制,质询制,问责制,让尽可能多的人了解权力运作全过程,疏通人民群众向权力机关提出意见的渠道,维护公共权力,从外部有效抑制滥用权力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要完善党内监督机制,增强党内监督实效。党内监督的重点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核心问题是保证领导干部行使和运用权力。其中最重要的是让广大党员干部真正作为主体参与党内监督,形成一种良好监督氛围。党内各项事业都应在党内公开,都要经过党内讨论,民主评议。对党员中权力的持有者,执行者,严格按照德、能、勤、绩、廉多层次多角度评议,确立其升、降、惩、罚.奖等。通过经常召开民主生活会的形成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实行相互监督。机制上,要强化纪检机关监督职能,扩大纪检权限,减少纪检过程中其他人为因素的干扰等。充分发挥党内纪检监督谨戒性作用。对严重违纪的国家工作人员,严肃处理,以铁的纪纪律和法律告诫当权者依法行使职责。
五、司法工作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确保司法独立和公正依法治国需要司法公正,司法公正是法治最重要的内容。法治意味着法律的普遍适用和至高无上,法律平等地约束社会一切成员的法治原则,必须经由公正的司法活动来贯彻实施。公正的司法,不仅在于惩恶扬善,弘扬法治;同时也是对民众遵纪守法的法治观念的教化,是对经济活动当事人高效有序地从事合法交易的规制。在法治国家建设中,司法公正具有更重要的意义:首先,司法公正是司法的最本质要求。司法就是要公正地解决一定社会矛盾及其相应的法律冲突。它是国家这一公共权力因冲突着的各方无法自主地解决纠纷,而为其设定的由国家专门机关予以裁决的纠纷解决机制。其次,司法公正是司法赢得群众的最基本保证。司法权力是国家权力的构成部分,它的直接来源是国家权力的分配与赋予;它的最终来源则是民众权力的让渡。司法机关的继续存在,离不开人民的继续信赖和支持。而枉法的裁判、不公的裁判,不仅扭曲了是非,混淆了正义与~,而且会造成民众对法律的权威性的怀疑、不信任甚至蔑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成果,将因此而遭受毁灭性的摧残。司法不公,已经成为非法治国家的普遍存在的重大社会问题。这是法治国家决不能允许的。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确保司法公正。在我国司法工作坚持党对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国家不可动摇的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司法的一大特色。党对司法机关的领导主要通过组织领导和政治领导来维护司法机关的分工合作,互相配合,相互制约,为其提供秉公办事,独立司法的外部环境。为此,各级党的组织都应把保证法律的有效实施,保障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作为自己的重要工作。相信随着党领导方式的不断改善,审判司法制度和检察监督制度的大力改革和完善,司法机关所体现出来的监督作用和法律对全社会的教育警戒作用将愈加明显,中国司法体制将愈加完善。在我国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各个环节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仅是党的主张,更是人民的整体意志。只有靠拥有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作指导,捻熟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既善于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又具有丰富的组织经验和崇高的政治威望,能够率领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统一行动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中国共产党当之无愧成为我国立法的政治设计者,执法的组织协调者,守法的行动带头者,普法的思想引导者。中国共产党当之无愧为我国法治建设的最大政治资源。
第四篇: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建设法治中国
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建设法治中国
【知识点归纳】
1.什么是法律?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其中由国家制定,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约束力是法律的特征。)
2.法律的性质是怎样的?
法律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我国法律是工人阶级及其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3.法律在公民生活中有何作用?
(1)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2)法律通过解决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4.公民意识集中体现为什么?
5.怎样 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1)依法行使权利做到“三不得”:权利的行使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的时候,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不能在合法权利之外谋取非法利益。(行使权利的过程)
(2)自觉履行义务做到“两做一不做”:①凡是宪法和法律所提倡和鼓励的行为要积极去做;②凡是宪法和法律对公民提出具体要求的,就必须去做;③凡是宪法和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就坚决不做。
6.依法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依法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外部保护: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我国分别从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个方面具体规定了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的法律责任。自我保护: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1)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
①要根据受侵害的性质和程度,确定采取相应的方法和途径,如果是民事侵害而且程度较轻可以通过协商或借助法律尊严来维护自己的权利;②当面对违法犯罪行为行为,特别是歹徒行凶时,要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机智灵活地与其斗争;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防止溺水、触电、烧伤、交通事故以及被人勒索、拐骗、绑架等,逐步提高自我保护的本领。
(2)掌握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①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善于拿起法律武器,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②要学会求的法律的帮助;③通过非诉讼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常用的有效手段;④通过诉讼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途径;⑤如有经济困难,可申请法律援助。
7.怎样营造放心的消费环境?
(1)国家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规范市场参与者的行为。
(2)执法部门要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加强对市场的监管,防止消费侵权现象的发生。
(3)营造放心的消费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消费活动中的生产者、销售
者和消费者,都要按照诚实守信的原则参与消费活动,依法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
(4)生产者是消费活动最主要的参与者,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生产者应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进行产品生产。
(5)销售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与纽带。销售者是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应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从事经营活动。
(6)消费者是消费活动的参与者,应遵守市场秩序,依法公平交易,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依法保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8.消费者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到侵害?
(1)当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应依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通过正确的途径来维权。首先,可以与经营者直接协商,双方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解决争议;其次,协商无效时,可请求消费者协会或其他部门调解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再次,可以向媒体曝光。
(2)消费者要加强自我保护。
9.什么是依法治国方略?有何作用(原因)?
(1)内涵:依法治国方略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基本要求:国家公职人员必须依法行政,公民要严格遵守法律。(领导力量、依靠主体、实施过程、要求)
(2)意义:依法治国是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也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10.怎样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
(1)国家:①加强法制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②健全法律监督,加强立法监督、执法监督和司法监督等。
(2)青少年:认真学法,对法律提倡做的事情积极去做,法律规定做的事情一定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事情坚决不做,逐步增强守法意识,树立法制观念,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23.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有何意义?
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有利于国家机关加强廉政建设,督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格依法办事,防止违法乱纪现象;有利于促进国家机关提高决策水平和办事效率。
【热点聚焦】
1.2014年1月10号上午,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黄树贤向媒体公布了2013年反腐败工作的“成绩单”。2013年,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72532件,结案173186件,处分182038人。中央纪委监察部对涉嫌违纪违法的中管干部已结案处理和正在立案检查的有31人,周镇宏、刘铁男、倪发科等8人涉嫌犯罪已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目前正在立案调查的还有蒋洁敏、李东生、李崇禧、李春城、郭永祥、季建业、廖少华、陈柏槐等案件。”
2013年,中国政坛落马高官数量之多,频率之高,被舆论称为“反腐力度30年来最大”。
【要点链接】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及“三个代表”等内容;国家性质及政府宗旨;法律的特征和性质;法律的作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依法治国方略;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要求等内容。
2.在 “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2013年5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3起侵
犯未成年权益犯罪典型案例,以打击震慑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犯罪,提高全社会法制意识与防范意识。2013年5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北京举办主题为“法制教育从未成年人抓起”的主题公众开放日活动,通过警示引导、宣传教育等方式进一步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要点链接】未成年人受特殊保护的原因;我国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构建的保护体系(外部保护:学校保护、家庭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自我保护: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加强自我保护的具体做法;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性;学会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3.材料一:2014年3月5日,李克强在人大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继续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行为。建立从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的全程监管机制、社会共治制度和可追溯体系,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严守法规和标准,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材料二:可关注2014年3.15晚会内容
【要点链接】消费者权利的内容;营造放心的消费环境的要求;学会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严厉打击制假售假等违法活动的意
第五篇:***:坚持党领导检察工作
***讲话:坚持党领导检察工作
在纪念人民检察制度创立80周年座谈会 上的讲话
(2011年9 月23日)
***
今天,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座谈会,纪念我国人民检察制度创立80周年,很有意义。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向为人民检察事业抛洒热血、英勇牺牲的英烈们表示深切的怀念!向为人民检察制度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的老领导、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全国广大检察干警表示亲切的慰问!
人民检察制度诞生于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建立了包括中央工农检察人民委员部在内的政权机构,这是我国人民检察制度的光辉起点。1946年,陕甘宁边区设立高等检察处,在推进人民检察体制建设上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1949年10月,最高人民检察署成立,标志着新中国检察制度正式建立。十年“文革”中,各级检察机关先后被撤销,人民检察制度遭受严重破坏。1978年,最高人民检察院重新设置,标志着我国检察机关恢复重建。1982年颁布的宪法,明确了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性质和地位,人民检察制度迎来了发展的美好春天。
8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人民检察制度历经风雨,在一代又一代检察干警的接续奋斗、薪火相传中不断巩固和发展,为捍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维护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反腐倡廉建设,服务人民群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们党顺利完成和推进三件大事提供了有力保障。实践充分证明,人民检察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和法学理论中国化的伟大成果,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法治领域进行的伟大创举,符合我国国情、符合人民意愿、适应时代要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80年来,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十分重视、关心、支持人民检察制度建设。毛泽东同志亲自提议将“人民检察署”改为“人民检察院”。在邓小平同志直接关心下,人民检察院得以顺利恢复重建。江泽民同志亲切接见首批大法官、大检察官,要求大力加强法官和检察官队伍建设,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谙熟法律,知识广博,刚正不阿,执法如山。胡锦涛同志专门与全国大法官、大检察官座谈,要求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而不懈努力。党中央的关心和支持是人民检察制度和人民检察事业得以蓬勃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
当前,我国总的形势是好的,“十一五”规划目标全面实现,实施“十二五”规划开局良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逐步走向成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对党的凝聚力、向心力进一步增强,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充满信心。同时,要清醒看到,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党正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和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改革的攻坚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任务十分繁重,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不断增长,对人民检察制度和检察事业的发展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考验。全国检察机关要继续把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反复学,联系检察工作实际学、联系检察队伍实际学,确保全体检察人员在思想上行动上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用讲话精神指导和推动检察工作。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坚持和发展人民检察制度,最根本的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
一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为什么要坚持、怎样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这些重大问题,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坚决抵制西方各种错误政治观点、法学观点的渗透和影响,始终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法治建设道路,坚定不移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确保人民检察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二要始终坚持执法为民。我们的检察院是人民检察院,全体检察人员必须时刻牢记这“人民”二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充分发挥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这一最大政治优势,真正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关注点作为检察工作的着力点,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促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权益保障、公平正义、社会治安、文明执法、反对腐败等突出问题,不断推出便民利民措施,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使检察工作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
三要始终坚持检察机关的宪法定位。法律监督是宪法赋予检察机关的神圣使命,也是我国检察制度区别于西方国家检察制度的重要标志。各级检察机关要紧紧围绕履行好各项法律监督职能,深入推进检察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科学配置检察职权,不断完善法律监督的范围、程序和措施,不断提高监督水平,努力做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依法监督、规范监督,切实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四要始终重视检察队伍建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关键在人,关键靠队伍。要坚持从严治检、廉洁从检,大力加强检察机关的领导班子建设,全面加强检察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素质能力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和自身反腐倡廉建设,着力解决部分检察人员理想信念、宗旨意识、执法办案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高素质检察队伍。各级党委要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加强对检察工作的领导,支持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检察权,努力为检察机关履行职责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执法环境。
同志们,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人民检察制度创立80周年为新的起点,奋发进取,扎实工作,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不断开创人民检察事业新局面,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