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古建筑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

时间:2019-05-13 17:37: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物古建筑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物古建筑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

第一篇:文物古建筑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

南宫消防大队对辖区内古建筑消防安全

调研情况汇报

文物古建筑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国家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它不仅遗留下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痕迹,也同时预示着人类未来发展进步的方向。近年来,古建筑失火事件不断发生,使祖国文化遗产遭到不可弥补的损失。特别是2005年发生在北京市景山寿皇门和河北省涉县清泉寺两起火灾,还有近期云南迪庆香格里拉县1.11独克宗古城火灾,损失尤为严重,给我国文化遗产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为了汲取经验教训,预防文物古建筑发生火灾事故,现结合南宫市实际,对南宫市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防火现状进行探究和调研,并对文物古建筑的防火对策做一浅析。

南宫市位于河北省南部。东南隔清凉江与故城、清河两县相望,北与新河、冀县、枣强三县为邻,西与巨鹿县交界,南与威县、广宗县毗连,属华北平原黑龙港流域。面积854平方公里。市人民政府驻城关,距河北省省会石家庄108公里。总面积2250平方公里。南宫市内有文物单位4项,全国著名的普通塔就坐落在南宫市境内,因此,做好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工作是我们消防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古建筑安全现状分析

我国历史上众多的古建筑之所以毁于火灾,今天幸存下

来的绝大多数古建筑也历经火劫,究其原因,在于这些古建筑本身就具有很大的火灾危险性,南宫市境内的文物古建筑虽然在近年来不曾发生过火灾事故,但它像全国文物古建筑一样自身存在着许多火灾危险性。

1、火灾荷载大,耐火等级低

全市古建筑绝大多数以木材为主要材料,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形式,火灾荷载远远高于现行的国家标准所规定的火灾负荷量,火灾危险性极大,耐火等级低。古建筑中的木材,经过多年的干燥,成了“全干材”,含水量很低,因此极易燃烧。特别是一些枯朽的木材,由于质地疏松,在干燥的季节,即使遇到火星也会起火。古建筑中的各种木材构件,具有良好的燃烧和传播火焰的条件。古建筑起火后,犹如架满了干柴的炉膛,而屋顶覆盖严实紧密。因此,发生火灾时,屋顶内部的烟与热不易散发,温度快速积聚,迅速达到“轰燃”。古建筑的梁、柱、椽等构件,表面积大,木材的裂缝和拼接的缝隙多,大多数通风条件比较好。有的古建筑更是建在高山之巅,发生火灾后火势蔓延快,燃烧猛烈,极易形成立体燃烧。

2、消防设施匮乏,火灾扑救难度大

文物古建筑分布比较广,且远离城镇,像南宫市普通塔就是这样。这些古建筑普遍缺乏自防自救能力,既没有足够的训练有素的专职消防队员,消防设施有的也不完备,一旦

发生火灾,位于城镇的消防队很难第一时间到达。大多数古建筑都缺乏消防水源,无消防道路、值班人员、自动灭火设施或有人“无用”(年迈体弱、和尚),消防疏散通道狭窄或不畅,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灯“不应急”等现象。对于一些高大的古建筑更是有水难攻,再加上古建筑周围的道路大多狭窄,有的还设有门槛、台阶,消防车根本无法通行,这些都给火灾扑救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3、古建筑的管理和使用体制不健全,问题复杂

建筑的管理部门与政府管理与使用体制不健全,文物古建筑的使用部门往往为了追逐经济利益而忽视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古建筑的使用中,普遍存在着火源管理不严,电线乱拉乱接,线路开关随意乱设,存在“四多”现象,即可燃物品多、电气线路多、居住老人多、使用明火多,用火用电不规范。有的古建筑周围大量开店,火灾危险因素大量增多。这些管理和使用方面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也给古建筑的消防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因此,应在当地政府中成立由文物、规划、消防、宗教等部门组成的古建筑保护管理委员会。

4、耐火等级低,无防火间距,容易出现“火烧连营”

古建筑耐火等级低,很难根治火灾隐患。古建筑大多为砖木结构建筑群,木质构件多,耐火等级均为三、四级,基本上毗连建造,密度大,防火间距严重不足,外观封闭,墙

高院深,台阶重叠,消防车无法靠近,一旦发生火灾,将迅速形成火烧连营之势。

二、古建筑消防安全的主要特性

在古建筑的各项保护工作中,防火保护毋庸臵疑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由于古建筑物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及价值特性,与现代建筑物相比,在防火安全保护工作上具有截然不同的重要特性。例如,古建筑是罕见的无法替代的文化遗产,发生火灾后,具有不可再生性。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提高对古建筑消防设计、规划、保护工作的重视。

1、古建筑的地理及环境安全特性

古建筑及古建筑群所处的地理位臵及周边环境、气候等因素,如地形、地貌、洪水、雷击、水源等,对古建筑的消防安全有重要的影响,大多数的古建筑远离城镇,地理位臵偏僻,道路崎岖坎坷,消防水源缺乏,消防车辆难以通行,防火间距不足,对古建筑构成严重威胁,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后果不堪设想。从防火安全的先天及后天条件上看,古建筑的整体消防安全可靠度均已大幅降低。又因其“客观的存在”,使得改变、改造其结构、增设消防安全设施相对困难。如何既不破坏古建筑物原貌,又能真正达到其防火安全的指标;如何在有限的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加强对古建筑物的防火保护,应是深入研讨、亟待解决的问题。

2、古建筑结构、材料安全特性

文物古建筑大多为木结构或砖木结构的三、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耐火性能极差。南宫市境内共有4处文物建筑,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这些文物古建筑均为木结构或砖木结构。无论是归属于何种形式的古建筑物,其结构及使用材料均已年久老化,斑驳陈旧。因此,发生火灾后在确保人员疏散、结构完整等安全目标外,还要尽量维护其特有的价值,其难度是相当大的。虽然,古建筑物在火灾发生几率上小于现代建筑物,但其火灾破坏性不论从时间、速度、程度上均大于现代建筑物。2003年1月19日,“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遇真宫发生大火,最有价值的主殿三间共236平方米建筑全部化为灰烬,周边文物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2003年3月大同市广灵县文庙发生火灾,由于该县没有消防队,再加上水源缺乏,导致文庙大殿付之一炬。因此对古建筑物老化、陈旧的因素,在设计、规划、保护中要予以充分考虑。

3、建筑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时空背景特性

由于社会变迁及经济发展等因素,使得古建筑物丧失其原有的时代定位,从人、事、地、物的角由现代人来规划设计其防火措施,在达到的目的与目标上均已不同。特别是在整体效益上,要对有关经济效益性、社会安全性以及文明价值性予以有机统一。

如何从传承过去、保障现代、发展未来中找到平衡,真正做到全面性防火安全保护必须要具有现实和前瞻性的思维和意识。

4、古建筑与现代文明结合的特性

人类文明的发展是连续的、不间断的,现代文明与科学技术如何应用和体现在古代建筑的防火安全保障上,却又不破坏其原貌,必须从古建筑物的深度内涵上寻求突破,找出症结,解决问题。

三、古建筑防火工作的几点对策及措施

现代防火新的理念与技术日新月异,如何确实深入了解其有效的价值并应用于古建筑防火体系是相当重要的环节,现代科学技术及产品除能在现代建筑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外,还可以解决古建筑遗留的疑难问题。

(1)火灾危险性分析及安全度评估技术

虽然现代建筑与古建筑发生火灾的条件及几率不同,现代建筑是以大范围、高密度并不断发展为特点,古代建筑则是以重点突出、高度分散而存在,但都可以用消防安全工程学的原理,用性能化分析的方法对古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及安全度进行分析和模拟演示,找出隐患所在,确定采取的有效措施,并作为设计规划的基础,为防火安全改造工程提供量化的依据。

(2)古建筑引用现代防火分区的划分概念

现代建筑防火分区的划分是防火安全体系最重要的基础,也是防止火灾蔓延以及人员疏散的安全保证,是保证结构安全的枢纽。因此,对古建筑也可以根据容易起火的部位为依据,按照实际的距离大小来划分空间,形成“物理分隔”的纵深防御,再以此空间的间隔,规划设臵各项防火措施及设备,达到防火安全目的。

(3)移动式和固定式灭火设备的配臵

利用古建筑防火分区的概念,对于警戒区内灭火设备的配臵,即可采用“移动式规划概念”来规划设臵,用轻便移动式的灭火设备,依事先规划的关键路径,进行机动支援。另外,再结合警戒区、缓冲区的设立,固定式的灭火设备以及古建筑既有的防火保护设备,形成整体的配臵效益,达成由外至内的全方位的防御。

(4)加大对多发致灾因素的防范力度

从古建筑最易引发的火灾原因分析,以雷击和人为纵火频率最高,因此,必须加大对于这方面的重点防范。以北京的紫禁城为例,自建成以来发生的较大火灾中,主要起火原因是雷击。近几年我国也发生多起因雷击引起的古建筑火灾事故,如2004年发生的山西运城稷山大佛寺火灾等。由于放火原因引起的古建筑火灾事故也不乏其例,1998年4月4日凌晨,山西省临汾市文物建筑尧庙广运殿因犯罪分子放火发生特大火灾,烧毁广运殿砖木结构建筑一座及殿内尧王等

泥塑像9尊,直接经济损失451.17万元。因此,对古建筑必须设臵有效的避雷设施。古建筑内的可燃饰物等易燃材料要采取必要的阻燃措施。重点古建筑要落实责任制,加强值班巡逻。

(5)根据古建筑的实际,分阶段实施防火措施 古建筑的特性决定了其防火保护是相当具有挑战性及复杂性的工作,必须从各项专业技术的整合来分阶段的实施防火措施,以达到其整体的防火效能。因此,哪些是必须做到的,哪些是能做到的,哪些是技术上做不到而可从行政管理上做到的,都应予以认真的分析研究,并根据存在火灾隐患的客观性和发生火灾的危险性,依资源条件,按优先顺序积极予以办理。例如山西省在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专项治理中,结合山西的实际,对不同的古建筑分别采取不同的防火保护措施,并通过积极的探索,形成了“政府领导、齐抓共管、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的长效机制,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6)妥善运用古建筑既有的防火资源

古建筑在防火安全上也有程度不同的考虑及设臵,无论在防火墙、灭火设施、雷击防范上或其原设计的安全设臵上均有特殊的考虑。我们应该深入了解其设计精髓与内涵,结合现代先进的防火观念充分加以运用。

(7)应用高科技、新材料,提升古建筑消防安全度

成熟的高科技技术与产品,可在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上,解决遗留的疑难隐患,特别是以数值量化的模式,更准确的设计规划,提升古建筑的消防安全可靠度。因此,先进火灾风险评估技术以及性能化设计与分析,可积极应用于古建筑的防火保护工作。

第二篇:文物古建筑

中国古建筑的火灾危险性

1、火灾荷载大,无防火间距

在我国古建筑以木材为主要材料,采用的大多是木构架的结构形式,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但古建筑经过多年的风吹日晒木制材料变的干燥,极易燃烧,特别是一些枯干的材料变的质地疏松。在炎热的夏季,遇到火星也会起火。另外古建筑由于受当时诸多局限性的影响,建筑物之间不符合防火要求,有些建筑物紧密相连,院套院、门连门、台阶遍布、高低错落,无防火隔区,更没有消防通道。如:西藏拉萨三大寺庙之一的哲蚌寺,建筑物多,形成古建筑群。拉萨天气干燥,具有良好的燃烧条件,一旦发生火灾就会使古建筑火烧连营,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2、位臵偏僻,缺乏水源,消防施救困难

我国的古建筑寺庙,大多数建造在山上,远离城镇的偏僻地区。道路崎岖狭窄,有的殿堂楼阁建在台阶多,坡度大的基石上。建在偏僻山峦的古建筑,一般自然水源缺乏,食用水大多都要从山下往上挑、背。至于消防水源更没有保障。而且不少古建筑不仅缺乏必要的灭火设施,没有专职的消防队,而且交通不便。由于难靠近,难攀登建筑物和缺乏水源等原因,给火灾扑救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3、耐火等级低,燃烧条件好

在我国古建筑大多采用的是木结构体系,而且在柱、梁、房间隔墙、屋顶大多都以木材料为承重结构。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第 2.0.1 条的规定,以木结构为承重的古建筑耐火等级都达不到一、二级耐火等级要求,大多为四级耐火等级。其自身抵抗火灾能力低。砖石结构的墙体采用的粘结技术条件限制和年代久远,很多都变得风化、松散,失去了隔火作用。另外由于古建筑的主要承重结构经过成百上千年的风吹日晒变得特别的干燥,而且很多木材料处于外露状态。各种梁、柱、枋等纵横交错,这些主要构件一旦起火,火可沿水平,垂直方向迅速蔓延很快形成凶猛的火势,危害古建筑的安全。如:2003年 1 月 19 日,世界文化遗产湖北武当山发生的火灾,把武当山重要的庙观之一的遇真宫烧毁殆尽。

4、无避雷措施易发生雷击火灾

我国古建筑遍及名山大川,经过千百年的,发现造成古建筑火灾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雷击火灾。在我国许多的古建筑没有有效的避雷措施,对防雷的工作做得不够完善,虽然古人知道雷电也能造成火灾,也设了远古的避雷措施,但效果不是很明显,太过于艺术化忽略了真正的用途。在一定程度上没有起到避雷防火的作用。

5、用电问题突出

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和旅游业不断的发展,到古建筑旅游和参观的人越来越多,用电量也随之增加。但是,在我国古建筑,古寺庙的管理人员和僧侣,缺乏安全用电用火常识和消防安全防范的经验。而且古建筑内的电器设施设备管理不善,违章用电现象严重,电线敷设大多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电线老化、绝缘层破损,乱拉乱接的现象时有。超负荷使用大功率电器极易发生电线短路。加上在一些古寺庙内的照明灯具功率较大,其表面温度高,经幡、幕布等易燃物靠近极易引起火灾。另外,敷设木质结构的电线不仅没穿钢管保护,照明开关,电线插座未配合金属接线盒。整个用电回路没有安装断电漏电保护器。

6、经营人员和居民消防意识淡薄,自防自救能力差 在偏远的古建筑,因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古建筑里的人员和周边的农民的文化知识普遍偏低其法律观念比较淡薄,消防常识缺乏。生产生活用火随意,在古建筑内设旅店、饭馆、商店或职工宿舍且不履行消防管理手续,无防火安全措施。另外,各古建筑、古铺面、古民居及其它旅游点舍不得在消防上投资,消防器材配臵严重不足,更不能满足扑救初期火灾的需要。在各铺面之间存在着许多隐患。铺面与铺面之间只有一层薄板或废弃的纸质包装材料作隔墙。还有做饭、睡觉、存货、经营等等都在一间狭小的房间里完成。而且这些人员没有经过消防培训,自防自救能力差,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大。2000 年 10 月 15 日,在平遥县水西关街就因店铺发生火灾,迅速蔓延后造成 2 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 24 万元。3.7 消防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灭火力量严重不足 据调查,除国家重点保护的古建筑外,多数古建筑物组织机构或防火制度不健全,消防安全责任不明确硬件建设不健全,没有把防火工作落实到实处,更没有建立以法人代表位领导的防火安全领导小组或防火安全委员会督促检查消防安全工作。古建筑的管理人员大多都没接受过正规的消防培训,没有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不熟悉消防工作和业务没有签订防火责任书,防范意识差,员工的预防和抵御火灾的能力差。这些都对古建筑的防火很不利,一旦遇到火灾,找不到责任人,后果不堪设想。在某些地方人们对古建筑缺乏足够的认识,不重视消防安全管理,致使消防器材严重不足。设施不齐全有无任何专(兼)职消防队,灭火力量严重不足。在古建筑的管理人员中很多对防火都不够重视,一旦着了火又远离城镇消防队,严重阻碍了消防灭火的实施。还有的县城根本就没有消防队,使得古建筑无消防安全可言。

文物古建筑有关消防安全规定

(一)文物和古建筑单位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应保持畅通,不应被遮挡。

(二)消火栓 古建筑院内应设有室外消火栓系统。

(三)古建筑在放臵重要文物或古迹的场馆应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四)下列部位应设有火灾应急照明: a)疏散出口和安全出口;b)重要场馆及需要重点保护的房间;c)消防控制室、自备发电机房及发生火灾仍需坚持工作的其它房间。火灾应急照明的设臵应符合下列要求: a)火灾应急照明灯宜设臵在墙面或顶棚上,地上部位应急照明的照度不应低于0.5Lx,地下 部位不应低于5Lx;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房间应保持正常的照度;b)应急照明灯间距不应大于20m;c)火灾应急照明灯应设玻璃或其它不燃烧材料制作的保护罩;d)火灾应急照明灯的电源除正常电源外,或采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其连续供电时间不应 少于20min。

(五)古建筑内的安全出口或疏散走道应设有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疏散指示标志的设臵应符合下列要求: a)疏散指示标志的方向指示标志图形应指向最近的疏散出口或安全出口;b)设臵在安全出口或疏散出口上方的疏散指示标志,其下边缘距门的上边缘不宜大于0.3m;c)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玻璃或其它不燃烧材料制作的保护罩;d)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可采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其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min。

(六)应选用ABC干粉灭火器等适于扑救古建筑火灾的灭火器。一个灭火器配臵场所内的灭火器不应少于2具,每个设臵点的灭火器不宜多于5具。手提式灭火器宜设臵在挂钩、托架上或灭火器箱内,其顶部离地面高度应小于1.5m,底部离地面高度不宜小于0.15m。灭火器的配臵还应符合《建筑灭火器配臵设计规范》GB50140的有关要求。

(七)其它消防设施 古建筑内还应设臵其它必要的消防设施。

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检查要点

(一)文物古建筑是否明确消防安全管理单位,建立消防 安全制度,落实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

(二)文物古建筑是否根据实际情况,设臵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配臵必要的消防设施、器材和疏散通道、安全出 口;消防设施器材是否定期维护保养并保持完好有效;是否 有擅自扩建或搭建建(构)筑物、占用防火间距和疏散通道 的现象。

(三)是否按照文物古建筑的保护等级组织开展常态化的 防火检查、巡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四)是否严格落实火源电源管理,是否有违规使用燃气、私拉乱接电线,是否对烧纸、焚香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

(五)是否对员工、宗教职业者开展经常性消防安全教育 培训,达到懂得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会报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疏散逃生自救。

(六)在文物古建筑保护范围内举办祭祀、庙会、游园、展览等大型活动,是否报当地公安部门审核同意。

(七)是否依法建立专职和志愿消防队伍,并结合本单位 实际配备相应的消防装备和灭火器材,定期开展训练,具备 处臵初起火灾和引导人员疏散的能力。

(八)是否制订本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组织演 练,是否在宗教活动、民俗活动等人员集中的重点时段制订 专门预案,明确报警、疏散、扑救初起火灾的人员及其职责。

第三篇:文物古建筑方案

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市关于开展古建筑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直各有关单位: 《##市关于开展古建筑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组织实施。

二O一二年八月十三日

##市关于开展古建筑消防安全

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为切实改善我市古建筑消防安全条件,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确保古建筑的消防安全,根据省、市统一安排,结合我市实际,决定从现在起至党的十八大消防安全保卫战结束,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古文物建筑消防安全专项整治,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本着对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对我国悠久历史文化遗产高度负责的精神,以《消防法》、《文物保护法》、《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和《山西省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为依据,以有效预防和遏制古建筑火灾事故为目标,认真组织开展此次专项整治工作。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专项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成立古建筑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组。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三、整治重点

(一)清理在古建筑内设置的违法经营公共娱乐场所;

(二)拆除在古建筑之间及毗连古建筑私搭乱建的棚、房;

(三)清除在古建筑保护范围存放的易燃易爆物品及柴草、木料等可燃物;

(四)改造在古建筑内未经穿管保护、私拉乱接的电气线路;

(五)规范管理宗教活动用火和僧、尼、道士等人员在古建筑内的生活用火行为;

(六)增加和改善古建筑的消防水源和消防设施、器材。

四、方法步骤

(一)宣传发动(8月15日前)

联合旅游、宗教、文化等部门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辖区古建筑专项整治工作。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教育和舆论监督作用,发动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参与专项整治工作。

(二)自查整改(8月16日——9月1日)

对辖区的古建筑全面统计、摸底排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督促各古建筑单位按照当地的统一部署,针对此次整治的重点内容积极开展消防安全自查,建立健全消防组织机构,强化自我管理,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装备,切实提高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三)联合整治(9月2日——党的十八大召开前)

在各古建筑单位自查整改的基础上,联合治安、旅游、宗教、文化等部门按照此次整治的重点内容有序开展专项检查、整治,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将火灾隐患整治完毕。

五、整治要求

(一)提高认识,严格执法。

紧密结合本市古建筑消防安全形势实际,在检查中认真执行有关的消防法律法规,切实加大执法力度,对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严肃处理,真正消除火灾隐患。同时,要充分利用火灾事故案例,促使隐患单位提高认识,增强整改火灾隐患的自觉性,从根本上杜绝类似火灾的发生。

(二)强化古建筑单位消防安全自我管理。

在专项整治中,要督促古建筑的管理、使用单位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古建筑保护和消防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以及《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61号),明确古建筑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及其职责,成立消防安全组织,配备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并结合古建筑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尤其必须严格用火、用电以及易燃易爆物品管理。除宗教活动外,严禁在古建筑保护范围内使用蜡烛等明火照明。对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人、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等要普遍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同时要加强对僧、尼、道士等人员的消防教育,使他们切实掌握基本的防火知识以及报警、扑救初起火灾的技能和自救逃生常识。要督促古建筑管理、使用单位建立和落实防火巡查制度,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加强防火宣传,切实提高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三)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古建筑的消防安全条件。

联合相关部门根据本地城乡规划和《消防法》、《文物保护法》、《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等法律法规的要求,针对辖区古建筑的分布情况,将保护古建筑所需的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车通道、消防通信和消防装备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纳入城镇和风景名胜区消防规划和建设之中,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对于距离消防队较远的古建筑,要根据实际情况,督促其管理、使用单位修建消防水池、供水管道等设施,配备消防车、消防泵、手抬机动泵等消防设备,组建专职消防队或义务消防组织,努力改善古建筑的消防安全条件,提高古建筑抗御火灾的能力。

二〇一二年八月十三日

第四篇:古建筑文物开发利用情况

古建筑文物开发利用情况

目前,我市已形成的重要文物开放景区主要有甲秀楼、达德学校旧址、文昌阁、阳明祠、中共贵州省工委活动旧址、息烽集中营、修文阳明洞、花溪青岩镇(贵州省历史文化名镇),其中:息烽集中营旧址为中宣部命名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达德学校旧址、阳明祠、中共贵州省工委活动旧址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有关的重要建筑,息烽集中营、达德学校旧址及中共贵州省工委活动旧址主要依据其历史活动陈列布置成一个爱国主义教育的参观游览场所;阳明祠、修文阳明洞则主要反映明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王守仁在贵州的生活轨迹;甲秀楼、文昌阁作为历史上的代表性建筑,主要反映了其建筑特点、园林布局等方面的情况;花溪青岩古镇则主要表现古镇民居、民俗及一些政治、军事、宗教等方面的历史文化。另外,一些景区引进了适合景区环境的服务经营项目,如茶艺、书店、工艺品展销及字画展销等等。

这些景区开放后,均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文物的价值,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息烽集中营开放后,中央、省市各级领导到现场视察并帮助解决问题,使集中营各方面工作逐步完善,每年接待了大量省内外游客,同时也是单位、学校党团活动的首选地点。阳明祠、修文阳明洞也引起国内外王学研究者的关注,1996年中国贵州王阳明国际学术研讨

会在贵阳举行,这两处历史遗迹引发了代表们的浓厚兴趣,此后许多代表组织了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宣传、扩大影响。甲秀楼作为贵阳市旅游定点单位每年接待了大量团队,青岩古镇作为市民休闲旅游的一个去处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文昌阁、达德学校旧址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这些景区年接待游客量在十万人次以上,此外青岩古镇、镇山村假日休闲旅游的人流量就可以用车水马龙来形容了。

为了充分展示景区价值,我们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不断充实景区内涵,加快景区绿化美化,如恢复了阳明祠王阳明朝服线刻象调整充实王阳明生平展,增设24名人展,文昌阁布置了中国名楼阁展,达德学校忠烈宫改造后作为一个演出场所,既为我市专业院团和戏曲爱好者提供了一个表演场地,也丰富了景区活动内容。甲秀楼亮丽工程完成后,成为了大南广场的亮点。同时,每年我们还在各景区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如阳明祠兰展,甲秀金秋菊展,达德校友周年庆,另外也引进一些临时展览,如影展、书画展、根雕盆景展及民间工艺品展等等。

第五篇:浅谈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

浅谈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

摘要:古建筑是过去人们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人们可以通过对古建筑的瞻仰来缅怀历史文化,古建筑文化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当今有很多古建筑在保存方面岌岌可危,存在很多消防安全上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

一、引言

对古建筑开启防火措施是很重要的,古建筑通常是由木材搭建而成,在很多古建筑中,使用木材的几率十分的大,平均每平方米都会使用一立方的木材,这些木材直接加大了失火事件产生的几率,假如发生了火灾,无法进行充分的散热,将会直接导致失火事件的产生,古建筑设置的起点一般都特别高,平时风吹日晒的几率十分的大,建筑材料中的木材早已风干,十分容易着火,此外,强大的风力也给失火提供了可靠的条件。

二.文物古建筑火情的危险性

我国受损的古建筑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火灾的影响,即使存留至今的古建筑,也有不少曾经历过火灾,我们通过分析得出一些古建筑容易起火的原因。

1.负荷高,抗火级别低;对于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保护所用照明灯具不准靠近;配线的主线路宜采用地下电缆输入,配线方式一般以一座殿堂为一个单独的分支回路,独立设置控制开关,并安装熔断器作为过载保护。古建筑的材料多数都是木头,火灾的负荷情况要远远高于我们国家目前的要求,危险性是十分高的,由于长时期存在空气中,已经处于风干的状态,水分的含量特别少,而且其中很多一部分木材并没有很好地质地,所以只要一碰到火源,就会直接导致火灾的产生。古建筑中的木质材料燃烧的可能性十分的大,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传递火焰,起火之后,整个房子就像密封一样,这直接导致了后期火势迅猛,烟雾全部聚集在屋子的上方,温度急剧升高,很多的古建筑都设置在山上,只要发生火灾,或是就会以迅猛的形式发展。

2.没有设置防火距离,进而容易引发连续烧的现象,在我们国家古建筑大部分是以单体的形式进行组合而成的一个大的庭院,比较有代表性的模式就是四合院,这种情况十分容易导致连续燃烧的情况产生,假如一个区域出现火源,会很容易蔓延到与之距离相近的其他建筑。

3.消防装置太少,救助困难。我们国家的古建筑十分的分散,大部分都处在郊区,这对发生火灾后的施救工作十分不利,而且极个别的建筑处在地理环境十分险峻的山林地带,即使有个别地理位置比较好,处在城市的周边,也因为窄小的门和很高的围墙而无法顺利的开展后期的施救工作,发生火灾的时候,除了会损害建筑,还会对建筑中保存的塑像和书籍造成不好的影响,这些书籍都是很重要的财富,一旦损毁将会直接导致文化的缺失。

4.古迹的管控和使用不合理,有一些古迹单位在权职分配上还存在很多不足,责任和义务并没有落实到个人,将注意力放在了古建筑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上所能带来的利益,而不是工作人员的管理等等。有些文物古建筑为了方便旅客,都会在周围设置旅馆,小店等等,这些店铺的接线板故障也会直接导致火灾的产生,此类人为的失误都是后期火灾产生的诱因。

三.文物古建筑防火措施

1.加强消防组织建设,健全规章制度

为了应对这种问题,古建筑单位在内部应该建立防火小组,在外部可以建立与之相对的防火组织,单位的最高领导是防火活动的最高负责人,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权利和职责应该落实到具体个人,让周围的单位和组织自行合作,协调相关的工作,以相关的规定为主,使消防措施逐步被完善,不断地进行业务上的训练,让灭火的能力大大得到提高,此外,以古建筑相关的管理规则为准则,建立相关的制度,使得最终的消防管理工作能够有章可循,将火灾可能引起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2.积极地开展火源管控活动

在古迹被保护的区域内,要对火源严加管理,坚决禁止在建筑的内部使用煤气管线。此外,对于古迹内的布局也要多加留心,一切都要遵循着防火的规定。对于游览区的吸烟现象要严加控制,对于香火香炉等等也要做好监管工作,安排专人进行值班检查,对于灰尘及时的清理,如果,有的宗教地点必须点灯,那必须对点灯的安全性做到保证,比如,可以在灯的外面用玻璃罩住,并且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看管。

3.按安全技术规程设置电器照明设施

对于十分重要,具有研究意义的古建筑要进行设备上的管理,就比如在内部进行电气线路的安装,必须严格遵照消防部门和公安机关的指令,应该采用铜芯绝缘线套金属管来进行电气线路的敷设,对于电线直接敷设在可燃构件应该明令禁止,严令禁止电水壶等大功率电器的使用。

4.古建筑不准任何单位个人恣意占用作为他用

对于易燃,易爆的物品更应该定期排查,对于可燃物,在殿堂内应该专门安排房间进行安放,对于他的搬出工作进行搬移和催促,当因为特殊需要,古建筑要被用作拍摄的时候,需要向文物管理部门和公安消防部门进行汇报,得到允许后,方可进行。

5.防止雷击起火

重要的古建筑必须安装避雷线,避雷针等等避雷装备。主要安装的地方应该是比较容易受到雷击的部分。两根以上的引下线,并且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18m。二类防雷古建筑每根引下线应该控制10n以下的冲击接地电阻。三类防雷古建筑应该保证小于 30Ω的冲击电阻。确保它的安全性,在每年雷雨交加的季节进行维修。

6.加强消防设施建设,开辟消防通道

对于消防车无法到达的缺水的地区,应该主动设置消防水池,水量应该常年充足,保证水量超过3个小时,为了及时进行失火补救,还应该在古建筑旁配备便携的灭火器,其中非常重要的建筑,还可以进行自动灭火系统和自动报警系统的安装,有条件的古建筑应视情开辟消防通道,便于消防部队及时到达火场,为及时扑灭火灾创造条件。

四.结语

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要将消防相关的规划放到各项活动中并且要进行贯彻执行,目前规划最主要的部分就是对于防火技术的开发和利用。相关机构也要尽快的设置管控措施,确保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和发展顺畅。

参考文献

[1]文物古建筑火灾特点与消防安全对策分析[Z].[2]古建筑火灾特点及防火对策[Z].[3]浅谈文物古建筑消防隐患及预防对策[Z]

下载文物古建筑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物古建筑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文物古建筑防火措施(精选五篇)

    1 .加强领导,从严管理,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一是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文物建筑的管理、使用单位是文物建筑消防......

    浅析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保护工作

    浅析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保护工作 王小晶 2008-10-29 【大字 中字 小字】 一、前言 文物古建筑泛指我国历史上保存至今具有较高文物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建筑物,一般是......

    一个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状况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

    一个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状况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必须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尊重城市发展的历史,使城市的风貌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更......

    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检查要点(精选5篇)

    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检查要点 一、文物古建筑是否明确消防安全管理单位,建立消防安全制度,落实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 二、文物古建筑是否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消防车通道、消防......

    浅谈新时代加强古建筑文物档案管理及对策(精选五篇)

    浅谈新时代加强古建筑文物档案管理及对策 档案管理是对档案各方面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归案并提供查询、利用服务工作的总称。文物档案相当于古文物的身份证和名片,文物档案......

    文物古建筑科学防火思维与对策

    文物古建筑科学防火思维与对策 摘 要:近些年来,我国古建筑火灾频繁发生,文物古建筑防火工作成为了全社会热议的话题。本篇文章针对于古建筑防火工作的特殊性,结合实际调研结果......

    文物古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及其预防措施(精选五篇)

    文物古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及其预防措施 摘 要 通过对文物古建筑单位的火灾危险性的分析,提出预防火灾的整改思路,以期望解决目前文物古建筑普遍存在的火灾隐患问题。 关键词 古......

    浅谈文物古建筑消防隐患及预防对策(精选五篇)

    浅谈文物古建筑消防隐患及预防对策 浅谈文物古建筑消防隐患及预防对策 发布日期:2006-5-13 19:11:28 作者:高佳楠 出处:《浙江消防》 浙江省是文物大省,有着十分丰富的文物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