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物流企业“营改增”下流转税纳税筹划研究
物流企业“营改增”下流转税纳税筹划研究
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带动了整个物流行业迅速崛起,我国物流企业仍以运输和仓储等传统物流功能为主,在“营改增”试点地区已经成为增值税纳税对象。在原来的营业税政策下,物流企业承担的税负主要是交通运输业收入的3%和服务业收入的5%。而“营改增”之后,物流企业则面临有形动产租赁收入的17%、交通运输业收入的11%和服务业收入的6%的增值税税率负担(小规模纳税人采用3%的征收率)。由于两个税种不同的计税方式,因此不能片面地仅来从税率高低上判断税负的大小,如果企业的进项较多,那么增值税负可能较营业税负低,即使进项不多,也还可以选择按照小规模纳税人的征税方式纳税,存在着税务筹划的空间。
一、“营改增”过渡期的纳税筹划
增值税差额征税是指“试点地区”提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应税服务的纳税人,按照国家有关营业税差额征税的政策规定,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给非试点纳税人和特定试点纳税人的规定项目价款后的不含税余额为销售额,作为增值税计税依据。它是营业税差额纳税政策的延续,对于满足《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试点物流企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规定的物流企业可以继续享受差额纳税,从而降低企业纳税负担。
我国目前已经认定8批上千家物流企业为试点单位,没有认定且符合认定条件的物流企业应该申请尽快加入试点企业名单。
1、企业分拆筹划法(化整为零筹划法)
由于在“营改增”试点下,物流企业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的标准是年营业额达到500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1%,相应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否则按照小规模纳税人进行征管,征收率为3%,不存在进项税额抵扣问题。因此可以通过测算,衡量企业的经营规模和税收负担间的关系。
案例分析:试点地区一家某运输企业,“营改增”之前适用3%营业税税率,2013年企业的营业收入为900万元,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购进相关原材料和应税服务总额为400万元,可抵扣进项税额为68万元(400×17%),企业的应纳增值税为31万元(900×11%-68);如果将企业拆分为两家运输公司,营业额均为450万元,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则应纳增值税合计为27万元(450×3%×2),应纳增值税总额降低4万元。
假定运输公司的营业收入为p(p﹥500万元),购进可扣除原材料和修理修配等劳务的金额合计为b,在一般纳税人的计算方式下,则增值税应纳税额为p×11%-b×17%;如果将公司拆分为n个小规模纳税人,营业额分别为γ1,γ2···(γn﹤500,∑γn=p),则应纳增值税为γ1×3%+γ2×3%+···=p×3%。
假定拆分前增值税税负高于拆分后税负,则p×11%-b×17%﹥p×3%,得到47.06%﹥b/p,即成本销售率b/p小于47.06%,也就是如果一般纳税人的运输企业可扣除外购项目金额与运输收入之比小于47.06%,企业拆分成为小规模纳税人能够节约税款。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寻找到采用拆分方式的临界点非常重要。
关于进项税额的抵扣问题,在现行法律规定之下,运输业小规模纳税人可以委托税务机关按照3%征收率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运输劳务的购买者取得发票后按照价税合计的7%而不是3%进行抵扣,对购买方的压力将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另外,如果运输劳务的购买方为营业税纳税人或者属于旅客运输等不允许扣除进项税额的项目,运输劳务的供给双方将会共赢。
在一般纳税人提供900万元不含税劳务时,除了收取运输费用,还将收取99万元的增值税销项税额。购买者虽然能够得到抵扣,但占用了现金;而拆分后作为小规模纳税人提供劳务,要保持900万元收入不变,只需要向劳务购买方收取827万元的价税合计,可以得到57.89万元(827×7%)的进项抵扣。
2、差额纳税筹划法
由于“营改增”试点范围内纳税人支付给非试点范围纳税人的款项具有不同处理方式,这为纳税筹划提供了空间。一种是试点范围内纳税人可以按照财税〔2011〕111号文件附件1的规定,将支付的金额按照7%的扣除率计算进项处理,另一种是可以根据财税〔2011〕111号文件附件2的规定,作直接扣除处理(即差额纳税)。
案例分析:“营改增”试点地区有一家物流企业A,“营改增”被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当月不含税营业额为200万元,该月取得位于非试点地区某一运输企业开具的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统一发票,运费为60万元。
方案一:A按照运费和7%的扣除率计算进项扣除应纳增值税(VAT)=200×11%-60×7%=17.8万元。
方案二:A按照差额纳税的方式计算销售额应纳VAT=(200-60)×11%=15.4万元从两个方案的比较可以看出,方案二缴纳的税额较少,与方案一相比可以节约2.4万元的税款。
运用差额纳税筹划方法,条件是企业本身必须是通过《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试点物流企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认定的试点企业。否则,不能运用差额方法筹划纳税。
二、物流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纳税筹划
我国物流企业主要采用比较传统的以运输和仓储为主要功能的运作模式。所以,“营改增”试点几乎会全面影响物流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
“营改增”对于物流企业收益最明显的影响,就在于购置的作为固定资产使用的运输车辆可以作为进项扣除,从而大大减轻了企业的税负,这对处于扩张期、需要大规模投资的物流企业来说,收益尤为明显。有些物流企业需要采购由供应商提供的车辆运输服务和其他方面的物流服务,比如仓储服务等,“营改增”试点税收政策通过影响企业不同决策的成本,影响企业的采购决策。
1、提供车辆运输服务的纳税筹划
“营改增”对物流企业经营决策的影响,体现在营业税和增值税对企业决策成本计量的核算方式不同。案例分析:位于试点地区的一家物流企业F被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其汽车运输供应商T1、T2分别位于试点地区和非试点地区,假设2013年1月两家供应商均向F公司提供不含税价格200万元的运输服务,那么:对于T1供应商,F需要支付的价税合计金额为:200+200×11%=200+22=222万元,其中,200万元计入成本,22万元可以凭增值税专用发票作为进项税额抵扣,由于增值税是价外税,所以相应的进项税额不能计入成本费用。
对于T2供应商,F需要支付的金额为:200+200÷(1-3%)×3%=206.19万元,在此情形下,实际支付的206.19万元都可以计入相关成本费用。
即两个供应商对F公司 的报价分别是222万元和206.19万元。从表面上看,T2供应商的报价更低,但由于增值税抵税的核算方式,实际上选择T1供应商更有优势,只需要F公司预支待抵扣的增值税款而已,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现金持有政策做出抉择。
2、提供仓储服务的纳税筹划
财税〔2011〕111号文件对纳入“营改增”范围的仓储服务定义为:“利用仓库、货场或者其他场所代客贮放、保管货物的业务活动”。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物流企业应严格区分两类合同:仓储保管合同和仓库出租合同。
两项业务都属于仓储服务,但是仓库出租同时又属于不动产出租,属于营业税的征税范围,这就为纳税筹划提供了空间。“营改增”试点并没有将不动产出租纳入试点范围,即其仍然按照5%的税率缴纳营业税。
如试点地区某一物流企业S被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将自有仓库出租给其他企业,拟收取价税合计300万元。
(1)如果选择按照仓储业务缴纳增值税,则S企业实际能得到现金流:300-300÷(1+6%)×0.06=300-16.98=283.02万元。(2)
如果选择按出租不动产缴纳营业税,则实际能得到现金流:300-300×5%=285万元。
因此选择缴纳营业税对S企业更有利。针对仓储服务进行纳税筹划应提防筹划风险,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因为一般情况下,仓储业务负有更大责任,因此企业应结合自身经营情况合理筹划。
3、租赁物流设备(动产)的纳税筹划
此类筹划主要是针对物流企业在“营改增”试点前发生的动产租赁业务,财税〔2011〕111号文件称之为“跨年度租赁”:即试点纳税人在该地区试点实施之日前签订的尚未执行完毕的租赁合同,在合同到期日之前继续按照现行营业税政策规定缴纳营业税。签订合同的日期对企业承担的税负具有很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如试点地区的一家物流企业B为一般纳税人,该公司在2012年1月与另一家企业签订3年的设备租赁合同,合同金额60万元(平均每年20万元)。如果一次性签订3年的合同,则按照租赁业5%的税率缴纳营业税:B企业应缴纳营业税额=60×5%=3万元;企业实际得到60-3=57万元。若每年签订一次,按照“营改增”相关规定,租赁合同为试点开始日后签订执行,合同标的物为试点前购进或者自制的有形动产,应缴纳增值税,可选择适用简易计税办法或一般计税方法计缴。
如B企业选择按照简易方法计税,则2012年缴纳营业税额=20×5%=1万元;2013年、2014年增值税销项税额=40÷(1+3%)×3%=1.17万元;企业实际得到60-1-1.17=57.83万元。
如B企业选择一般计税方法纳税,则2012年缴纳营业税额不变;2013年、2014年增值税销项税额=40÷(1+17%)×17%=5.81万元;没有相应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企业实际得到60-1-5.81=53.19万元。
综上所述,发现按照选择简易方法对B企业更为有利。
第二篇: 营改增环境下的纳税筹划研究论文
一、营改增环境下的纳税筹划
1.利用纳税人筹划
所谓纳税人筹划,就是通过合法手段转化纳税身份,达到减少税负的目的,或者直接避免成为纳税人。一种是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一般纳税人或是小规模纳税人的身份纳税;另一种则是在增值税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的身份之间转化,以达到节税的目的。如果增值率小于平衡点,则按照一般纳税人的标准来交税更符合企业利益,此时企业可以通过扩大销售规模、健全会计制度等手段,使得企业能够达到相关标准。相反,企业选择小规模纳税人的身份更为有利,此时企业则可以通过降低销售额或者合理地模糊自身的会计制度,防止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会出现混合销售行为和兼营行为,此时企业也可以通过增值率相对于无差别平衡点的大小,来选择什么样的纳税角色。如果增值率小于无差别均衡点,则成为增值税纳税人更符合企业的利益;反之,则企业以营业税纳税人的身份更利于节税。
2.利用税基进行筹划
在企业实际工作中,还可以通过合法操作,减少企业需要纳税的收入,以此来降低计税依据,进而达到节税的目的。在实际操作中,主要有三种方法来减少税基:一是控制和安排税基的实现时间,比如推迟或提前实现税基;二是合理分解税基,即企业通过运作,将税基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以分解,以降低企业的纳税标准,减少税收方面的支出;三是实现税基的最小化,也就是通过降低税基总量的方式来降低税负。在试点地区的一般纳税人,在采购时需要考虑选择什么性质的供应商。根据营改增的相关规定,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接受试点地区纳税人提供的应税服务的时候,相关的进项税额可以进行抵扣。所以,位于试点地区的原一般纳税人,应该尽量选取试点地区的供应商,以扩大其可抵扣范围,降低税收负担。
3.利用税率进行筹划
企业可以根据税率之间的差异来做出对自身有利的决策,再加上我国增值税采用的又是比例税率,在操作方面相对来说会比较简单。在营改增之后,有些营业税税目适用的税率就会发生变化,不同经营行为在税率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比如,在营改增之后,交通运输行业改增增值税,税率为11%;而有形动产租赁税率为5%。企业可以利用这些税率上的差异,将原来高税率业务转变为低税率业务来完成,以降低企业纳税负担。比如,利用干租和湿租的税率差异来进行筹划,在营改增之后,干租行为属于有形动产租赁业务,按照17%的税率征收增值税,而湿租属于交通运输业务,按照11%的税率对其征收增值税。因此,企业在提供航空服务的时候,应该尽量为其配备机组人员,并承担期间发生的各种费用,以符合湿租的条件,能够适用交通运输业的税率。又比如,还可以利用货物运输代理服务来降低税后负担。在营改增之后,交通运输业适用11%税率,物流辅助服务适用6%税率。由于货物运输代理服务税率较低,交通运输企业可以成立单独的代理公司,将自己的非核心业务采用代理的方式来提供服务,从而可以降低增值税税负。
二、小结
营改增对于完善我国税制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在降低企业整体税负的同时,也给其纳税筹划环境带来了新的变化。企业应该在新的情况下构建新的税收筹划体系,通过合法的手段降低有效税收负担,给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第三篇:营改增后建筑行业的纳税筹划
参考文献: [l]刘广珠,崔红万,城市建筑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税收筹划研究[J].科技信息,2008, [2]丁南.新税收政策下建筑工程合同的税收筹划J[].冶金财会,2011 [3]邱峰.营改增后税制改革的效应以及应对举措J[].河北金融,2012 [4]苏安梅.浅谈营改增对企业及社会经济的影响J[].中国外贸,2012
论文题目:营改增后建筑行业的纳税筹划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之间的竞争也就越来越激烈,减轻税务成本也就成为各个企业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段之一,特别是在施行营改增后,如何做好纳税筹划成为各个企业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主要论述的营改增后建筑行业如何做好纳税筹划,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期刊之家网李编辑修改发表论文QQ:528265165 【关键词】营改增;建筑行业;纳税筹划
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实行营己妇曾后,不仅可以使产品增值税的相关制度得到完善,还能够避免建筑行业重复纳税的有关问题“近期一份关于建设会计学会对66家建筑企业的研究表明,如果实施营改增,应纳增值税增加的有58家,占58%。这个数据表明,实施营改增后,虽然建筑行业所纳税的税种减少,程序也变得相对简单,但是所纳增值税的税率却被提高,所缴纳的增值税额不一定会减少,因此在营改增后建筑业应当做好纳税筹划”下面将对营改增后,建筑行业应当如何做好纳税筹划的问题进行一一的论述。
一、营改增后建筑行业的纳税筹划
在实施营改增后,建筑行业为了降低成本就应当实行纳税筹划,那么建筑行业应当如何在营改增后实行纳税筹划呢?下面将对建筑行业在营改增后的纳税筹划措施进行相关的论述。
二、使建筑企业设立所需原材料的子公司
建筑企业在营改增后要想实行纳税筹划,首先就要对建筑业所必须的原材料的购入时所缴纳的进项税额实施相关的筹划“那么应当如何对建筑材料的进项税额实施税收筹划呢?论文问题咨询腾讯认证QQ80009935 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就是促使建筑企业设立自身所需的原材料的子公司。建筑企业主要是以提供劳务为主的,在实施营改增以前,建筑行业所要缴纳的税款大部分都是营业税,但是营业税却不能够抵扣,这样就会大大的提升建筑企业的劳务成本,不利于建筑企业的发展,但是在实施营己妇曾后,建筑企业如果能够在提供劳务的同时,提供建筑工程所需的原材料的话,就能够大大的降低建筑企业的成本。这是因为在实施营己妇曾后,建筑企业所需要缴纳的营业税全部变为增值税,作为一般纳税人来说,增值税是可以抵扣的,但是营业税却不能够抵扣。若是建筑企业能够提供建筑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即拥有专门用于自身开展建筑工程所需原材料的子公司的话,就能够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即可以对所缴纳的由以前的营业税改为的增值税进行抵扣,这样就可以解决建筑企业所缴纳营业税不能够抵扣,难以降低建筑企业的成本的问题”在实施营己妇曾后,建筑企业若是能够拥有提供建筑工程所需原材料的子公司,在提供劳务的同时提供原材料的供应问题,就能够降低建筑企业的成本,减轻建筑企业的税赋“采用这种税收筹划的方法不仅能够减轻建筑企业所负担的大量税赋,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建筑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建筑企业尽量的与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的单位合作
如果建筑企业不能够设立所需原材料的子公司的话,要想减轻税负,实施纳税筹划,还能够通过与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的单位进行合作,这样与设立建筑工程实施时所需要的原材料的子公司的效果是一样的。建筑企业若是与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的原材料的供应单位或者是专业的劳务公司进行劳务的分包或是分工合作,就能够尽可能的对进项税额进行抵扣,从而减少应当缴纳的税款。因为建筑企业在与这种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的单位合作时,若是原材料的供应单位,在实施营改增后,购入原材料所应当缴纳的增值税与提供劳务所应当缴纳的增值税就能后进行相关的抵扣;若是与专业的劳务公司进行劳务分包合作或是劳务分工合作时,在实施营己妇曾后,所提供的应税劳务所应当缴纳的营业税就变为增值税,虽然税率得到了提升,但是由于一般纳税人所缴纳的增值税是能够得到抵扣的,建筑企业只要在缴纳税款时,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建筑企业的纳税负担。由此可见,此种纳税筹划对于建筑企业减轻税赋来说也是十分有效的。
四、尽可能的签订包工包料的建筑合同
建筑企业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应当尽可能的签订包工包料的建筑合同,这也是建筑企业减轻税赋,合理的进行纳税筹划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这是因为,建筑企业在进行相关的建筑工程过程中,若是能够签订包工包料的建筑合同,就意味着建筑企业能够在提供建筑材料时,能够取得相应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在实施营改增后,能够对建筑企业在提供材料或是提供劳务过程中所缴纳的增值税进行抵扣,从而降低建筑企业成本”但是在建筑企业的实际经营过程中,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够签订包工包料的建筑合同的,若是甲方主动要求指定原材料的供应商,由此供应商来提供建筑工程所需要的原材料时,那么建筑企业所提供的劳务缴纳的税款就不能够进行合理的抵扣,这样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是十分不利的,难以帮助建筑企业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因此建筑企业要想合理的进行税收筹划,降低所应当缴纳的税款,就必须在签订建筑合同时尽可能的要求包工包料。
五、利用税改前后不同的政策进行劳务合作
利用税改前后不同的政策规定进行相关的劳务合作,也是建筑企业实施税收筹划的一个重要的方法。所谓的利用税改前后不同的政策进行相关的劳务合作指的是,在企业实施营改增前,建筑企业若是想要购买相关的固定资产或是购买相关的服务的话,可以先推迟一段时间,等到企业正式实施营改增后,在购买相关的固定资产或是相关的服务,这样能够使建筑行业应当缴纳的相关的增值税得到抵扣,从而减轻企业的税赋,进而提高建筑企业的竞争力"因为在实施营己妇曾前,若是建筑企业购买相关的固定资产或是服务的话,按规定建筑企业所应缴纳的营业税就不够被抵扣,这样就难以减轻建筑企业的税收负担,但是建筑企业在实施营己妇曾后在购买相关的固定资产或是成本的话,就能够利用所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对于所缴纳的由营业税改为的增值税进行抵扣,就能够降低建筑企业税收负担,从而提高建筑企业的竞争力,进而有利于建筑企业合理的展开税收筹划。
六、分析建筑材料供应商在税改后分属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
综合上述的税收筹划的措施来看,建筑材料的供应商若是一般纳税人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是非有利的。特别是在营己妇曾后,应当确定建筑材料的供应商到底是属于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这样才能够帮助建筑企业进行有关的税收筹划活动。因为在营改增后,若建筑材料的供应商属于一般纳税人
第四篇:浅谈“营改增”后建筑施工企业的纳税筹划
浅谈“营改增”后建筑施工企业的纳税筹划
摘要:“营改增”是国家为了防止企业重复纳税而出台的一项政策,在实际工作中,企业为避免重复纳税,必须采取适当的纳税筹划手段,才能良好的解决“营改增”后的遗留问题,促进建筑施工企业良性发展。本文对营改增后建筑施工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针对纳税筹划的实施方案进行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营改增 建筑施工企业 纳税筹划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营改增”绝不仅仅是税种、税率、征管机关的变化,不是简单的税制转换,更多的是对企业管理的洗牌,在资质管理、购销策略、合同签订、成本管理、核算申报等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重大改变,是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与改革的契机。如果能够抓住机会,解决“营改增”后建筑施工企业存在的问题,便可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如果无法及时采取措施应对,则会引发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使用纳税筹划的手段,减少企业的税负压力,促进企业不断发展。
一、“营改增”背景下,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纳税筹划存在的问题
“营改增”背景下,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在纳税方面因多种原因,导致企业税务风险增加。
(一)‘资质共享’导致增值税抵扣受阻
‘资质共享’是目前建筑市场普遍存在的现状,即集团内资质较低的成员借用较高单位的资质进行投标揽活,形成同一工程项目合同主体和实际施工主体不一致的情况。“营改增”后,建筑业采取“项目部预缴,机构所在地纳税申报”的方式缴纳增值税,需要在机构所在地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缴纳增值税。以合同主体名义对业主开具发票,由合同主体缴纳增值税,但没有对应的进项税额可抵扣。同时施工主体发生采购行为的进项税额,又没有对应的销项税额,导致企业进销项税额不匹配,增值税管理链条断裂,增值税抵扣受阻,企业整体税负增加。
(二)劳务分包单位挂靠经营,给建筑企业带来税务风险
营业税制下,建筑行业普遍存在劳务分包单位不规范,无资质、挂靠经营的现象。“营改增后”,这种劳务分包方式可能使企业无法取得或无法及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导致增值税抵扣、财务核算等各方面的问题,同时影响项目成本、税负、资金流,给企业带来经营和税务风险。
(三)“营改增”可能直接增加建筑施工企业的税负
首先,“营改增”后,建筑施工企业的税率增加。由原来营业税制的3%增加到增值税制下的11%,税率大幅上涨。建筑施工企业属于微利行业,年均利润率不足百分之四,如此高的税率,难免会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税负造成影响。
其次,工程施工初期业主工程预付款,增加企业税负。目前建筑行业普遍存在业主在施工初期一次性、或分两三次支付工程总造价10%-20%不等的工程预付款,业主在支付预付款时,通常要求企业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由于工程尚未施工,无可抵扣进项,会直接导致企业税负增加、资金流占用。
再者,建筑工地地域限制,导致不能及时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建筑企业施工工程大部分处理偏远山区,部分材料如地材、黄沙、碎石等需要在当地采购的材料可能无法取得专用发票,无法抵扣进项税。同时建筑企业成本支出中的人工成本、施工临时用地征地费、青苗补偿费等,就目前情况来看,均无法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也不能进行抵扣。
(四)“营改增”后,建筑施工企业合同收入将降低,影响企业经营规模
“营改增”后,由于增值税价外税的特性,必会引起企业合同收入的降低。其一,营改增后,增值税价税分离,会使企业合同收入相比营业税制下有3%或11%的降幅。其二,业主也需要进行进项税额抵扣,在“应抵尽抵”原则驱动下,可能会导致业主加大主材“甲供材”的比例和频率,使得建筑施工企业合同收入大大降低,影响企业经营规模。
二、“营改增”后建筑施工企业增值税纳税筹划探究
“营改增”后,建筑施工企业税率的提高和其微利的行业特点,决定了企业必须进行有效的增值税纳税筹划,降低企业税负,才能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和经营效益。下面略就建筑施工企业的纳税筹划进行探讨:
(一)企业投标过程中应重点关注是否存在“甲供材”相关约定
企业在投标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业主招标文件是否存在甲供材的条款要求,若存在则应尽量与业主沟通,明确甲供材包含在工程造价中,不仅能增加企业规模,同时也能达到“三流合一”要求:其一,应尽量与业主沟通协商,由“甲供”改为“甲控”,由施工方根据甲方对材料品牌、规格、价格的限制进行采购,合同的签订、款项的支付均由施工方办理,供应商将发票开具给施工方,达到施工方与供应商之间的“三流合一”。其二,若继续采用“甲供”模式,由甲方采购材料,甲方支付货款,但甲方、施工方和供应商签订三方协议,采用施工方委托甲方采购的形式,供应商向施工方提供材料,将发票直接开给施工方,达到“三流合一”的要求。其三,在投标的过程中应与业主充分沟通尽量降低甲供材的比例,提高项目的工程总造价。
(二)对“资质共享”问题,企业避险的纳税筹划
目前普遍存在的“资质共享”问题,企业避险的具体措施:一是采取与业主、合同主体、施工主体签订三方施工协议。这种方式对建筑施工企业目前结构体制、核算方式影响最小,同时也是最经济的方式,但需要取得业主、当地税务局的理解与支持;二是采用内部总分包模式,即合同主体与施工主体再签订一份内部工程分包协议,这种方式涉嫌违返《建筑法》关于违法分包的规定,同时由于内部分包合同的签订,可能导致印花税纳税义务的产生,增加企业的税负;三是母公司集中核算模式,把所有以母公司资质中标的项目业务均纳入母公司进行核算,这对目前企业结构影响较大,同时会加重母公司管理难度。
(三)建筑施工企业在租赁业务中的纳税筹划
建筑施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租赁业务主要分为:内部调拨或内部租赁和外租两种模式。其一,当采用内部调拨和内部租赁时,应由调出方或出租方向调入方或承租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作为其进项税额的抵扣依据,最大程度地减少重复征税。其二,当采用外租模式时,企业可以研究“设备+人”一起出租的模式,积极与主管税务机关沟通,争取将“设备+人”租赁模式界定为建筑业服务,使租赁公司增值税适用税率从17%降至11%,可从一定程度减轻出租方的增值税税负,降低取得专票的难度。
(四)建筑企业在采购过程中的纳税筹划
建筑企业在采购过程中注重两个选择:其一,劳务分包队伍的选择。企业应严格按照增值税管理要求建立劳务分包队伍信息库,完善劳务分包队伍准入制度,及时发布《劳务分包队伍风险警示信息》,严禁内部成员单位使用无资质分包队伍,逐步淘汰挂靠经营的劳务分包队伍。同时在其他条件同等的情况下,尽量使用是一般纳税人的劳务分包队伍,以保证增值税“应抵尽抵”。
其二,供应商的选择。首先,遵循“综合采购成本最低、利润最大”的原则选择供应商。在能取得合法有效票据的前提下:在采购成本相同时,应优先选择一般纳税人供应商,并要求其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在采购成本不同时,应遵循“综合采购成本最低、利润最大”的原则选择供应商。但若企业长期存在进项税留抵,在采购成本相同的情况下,应优先选择小规模纳税人,减少现金流出。其次,考虑运输费用的供应商选择。在采购物资和设备的时候,材料供应商可以开具的发票分为“一票制”和“两票制”两种,由于运输费的增值税税率为11%,而采购材料的增值税税率为17%,因此企业应与材料供应商、运输单位签定三方协议,将材料采购费用与运输费用分别计算,尽量采用“两票制”,减低税负。再次,关注材料价格临界点选择供应商。企业在材料采购过程中,在供应商含税报价不同的情况下,通过对各供应商报价临界点的测算,择优选择。
另外在采购过程中应以集中采购、电商平台采购来增大取得专票的机率,达到到“应抵尽抵”。
“营改增”的实施,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既存在着发展的机遇,也面临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在建筑施工企业未来的发展中,要重视税务筹划工作的作用,积极开展培训,加强对“营改增”后税收政策的理解,编制企业增值税管理手册,建立企业税收管理制度,加强对供应商、劳务队伍的管理,并制定一套完整的纳税筹划方案,良好的解决“营改增”后的遗留问题,促进建筑施工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瀚文.“营改增”下我国房地产企业增值税纳税筹划研究[J].河北企业,2016(09)
[2]张雨路.浅谈“营改增”政策下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J].经营管理者,2015(18)
[3]李新云.浅谈“营改增”下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J].财政监督,2015(32)
第五篇:文献综述-“营改增”背景下物流企业的税务筹划
“营改增”背景下物流企业的税务筹划研究综述
摘要
物流企业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必不可缺少的推动力,在当今的国民生活中越来越离不开对物流的需求,这也极大地促进了物流行业的发展。随着税务政策的改革,物流企业在的税收缴纳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以往物流企业需要交纳多个税种,物流税收的压力也随着企业业务的扩大而增加。随着土地资源成本以及人工成本的逐步抬高,物流企业的利润进一步压缩,与此同时“营改增”税务政策的出台将对物流企业带来什么影响还有待进一步验证,基于此,笔者对当前物流企业如何实施有效的、科学地税务筹划来减轻企业的资金压力这一课题进行相关资料的搜索与阅读,通过学者的研究成果总结归纳了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这不仅能够有利于笔者对该选题研究框架的建立,而且还有助于研究的透彻性与全面性。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交通网的优化及大力建设使得物流行业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在经济贸易往来更加频繁化、交易向着网络化发展的情况下,物流企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统计2016年社会物流总额为229.7万亿元,物流业总费用为11.1万亿元,GDP占比为14.9%,当年的物流总收入为7.9万亿元,比2015年上涨4.6%,由此可见物流行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有重要的推动力量。2011年税务改革的出现,可以说对各个行业的企业影响较大,对于具有复合行业特征的物流企业来说,“营改增”的出台明确指出要切实减轻物流企业的税收负担,这一政策为物流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在“营改增”实施以前,物流行业需要支付大量的税款,这一定程度上让物流企业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在物流企业的运营中涉税项目主要包括货劳税以及所得税,改革后物流企业缴税内容从营业税转向了增值税,但究竟能否为广大物流企业减少多少税负还有待进行研究。
基于此,选题开展了关于“营改增”背景下物流企业的税务筹划探究,探索了新税务制度下物流企业的税务筹划的可行方案,这不仅能够使物流企业对交通运输、仓储、信息管理、代理、配送等环节进行科学化的管理,而且能够为广大物流企业提供税务筹划的参考。在研究上参考了近几年国内外有关税务筹划的文献,通过互联网在中国知网获得了相关参考文献15篇,其中《“营改增”对物流企业影响的实证分析》、《探讨“营改增”条件下物流企业税收筹划》、《“营改增”后物流企业的纳税筹划》、《浅谈交通运输业“营改增”的账务处理及其相关影响》等为该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两篇 国外研究文献也提供了新颖的研究角度,这些研究成果有力地构建了该文的研究框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关于税务筹划这一概念最早产生于意大利的专门税务业务机构中,并有专门的法律对税务筹划行为进行了说明。随着发展,税务筹划在很多国家得到认可并应用,企业纳税人可以通过对经营活动进行安排以实现最低的税收。现代物流业的研究最先从国外开展起来,在研究中学者利用多种学科理论对物流行业进行了研究,其中税务学理论也成为了物流管理的一个重要理论。物流产业与其他行业的相关性高,在纳税方面也可以通过对资源的整合与经营的调整来实现降低税收。目前国外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J McDermott,D Grace(2013)在研究低收入国家经济影响中从税务角度进行了分析,学者认为合理的税务制定能够减轻企业生产与经营的成本,从而为更多企业制造机会实现发展。税务筹划在发达国家中逐渐受到认可也影响了一些低收入国家,因此很多国家相继开始建立税务筹划的相关机构,以帮助更多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减轻税收负担从而更好实现稳定发展。
Sharoja Sapiei Noor,Abdullah,Kamisah Ismail Mazni(2013)在研究中界定了税务筹划的基本前提条件,即纳税人需要合理合法地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编排,在经营活动的编排中可以充分利用税收法规中有关减免税的规定进行安排。对于企业来说,税务筹划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企业战略规划中必须要将税收筹划纳入战略考虑范围内,学者认为税务筹划的目标应摒弃使纳税最小化的观点,而是为了增加企业的价值,在筹划中,可以利用模型从价值增加、预测、谈判、转化、战略等角度进行分析,以实现税收筹划的战略指导。
二、国内研究现状
张海英(2015)在研究《“营改增”对物流企业影响的实证分析》中,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了“营改增”对于企业减轻税负的影响。通过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情况来获得“营改增”对企业绩效水平的影响。在实证研究中数据显示“营改增”后企业税负有所下降,企业的每股收益均值相比较改革前有提升,这有助于提高物流企业的绩效水平。
赵亚男(2013)在《探讨“营改增”条件下物流企业税收筹划》中,结合试点物流企业的情况进行了“营改增”对物流企业税负影响的探讨。学者认为税收改革利弊兼有,其中有利的地方在于避免重复征税的出现;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减轻;帮助物流企业实 现专业化的内部分工;促进物流企业服务水平提高等四个方面。“营改增”中不利影响需要正视,如“营改增”使得物流业的税负加重,不利于行业在当前环境中获得充足的发展动力;在市场份额方面,“营改增”使得物流企业在短期内难以改变资金流受限这一问题。综合来看“营改增”对于物流企业的影响利大于弊,但还需要对政策进行完善与补充,从而促进我国物流行业减少与国际大型物流行业之间的差距。
彭新媛(2013)在《“营改增”后物流企业的纳税筹划》中指出,“营改增”后物流企业面临着来自税负加重及风险加大的双重压力,从风险角度来看,物流企业在车辆运输使用上若请用外部车辆容易出现无法获得正规发票的现象,此外在业务处理上也不尽规范,如税改前已交纳运输业务税项却未开发票,税改后需开具增值税专业发票;路桥费抵扣不规范,在实际运输中,通行费只有财政收据,导致物流企业计算中用财政收据抵扣进税项等。针对以上情况,学者认为应从外部环境中加强对物流企业的经营配合,在税务筹划上具体有五点建议:一是调整定价体系;二是通过分立转换增值税纳税人身份;三是分别核算不同性质的收入;四是将租赁合同变为异地作业合同,五是在政策上要推迟购买固定资产及应税劳务。
综上所述,国内外关于税务筹划的研究较为多样,从研究角度、研究形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近几年国外研究学者偏向于从宏观角度对税务筹划进行探索,而我国随着税务政策的改革,更多学者结合“营改增”对物流税务的影响进行研究,从而制定了物流企业税务筹划的方案。总的来说,这些研究为笔者提供了重要的研究理论,帮助该选题形成自身的研究框架,这是该论文完成的重要基础。
总结
当前我国税务制度的建立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随着“营改增”税务制度的实施,一定程度上让我们看到了新时期发展下的进步,但由于各个行业企业的管理意识、各行业之间的合作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一段时期内“营改增”的作用还有待发挥,这是社会转型期不可避免的一些问题。从长远来看,我国物流企业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营改增”的出现对物流企业的不利影响可以通过对经营活动的积极干预以及对税务学习的加强来进行改善,因此物流企业需要加强内部的全方位管理,转化管理模式,以提升应对风险的能力,从而促进物流企业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海英.“营改增”对物流企业影响的实证分析[J].财会月刊.2015(20):27-28.[2]赵亚男.探讨“营改增”条件下物流企业税收筹划[J].经济研究导刊.2013(36):39-42.[3]彭新媛.“营改增”后物流企业的纳税筹划[J].财会月刊.2013(13):46-47.[4]刘玉琴.浅谈交通运输业“营改增”的账务处理及其相关影响[J].财会研究.2014(03):17-18.[5]顾庭瑜.“营改增”对物流业的影响及对策探析[J].商业经济.2014(01):39-40.[6]邢淑兰.营改增对物流业税负的影响与对策[J].现代企业.2015(04):43-44.[7]李忠华,王曼莹,褚思信.“营改增”对我国物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经济纵横.2014(10):31-32.[8]邹桂如,朱秀萍.“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的影响[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1):23-24.[9]潘文轩.“营改增”试点中部分企业税负“不减反增”现象分析[J].财贸研究.2013(01):29-31.[10]李南瑶,郝丽霞.服务业实施“营改增”税务风险分析与防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4):42-43.[11]张钦斐.基于“营改增”的物流业涉税分析[D].山东财经大学2014.[12]高飞.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13]崔军.“营改增”对电信企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经济问题.2014(08):35-36.[14]J McDermott,D Grace,J Zinsstag.Economics of brucellosis impact and control in low-income
countries.[J].Revue
scientifique
et technique(International Office of Epizootics),2013,32(1):85-87.[15]Sharoja Sapiei Noor,Abdullah,Kamisah Ismail Mazni.A Qualitative Findings of Tax Compliance Burden:Analysis of Tax Preparers Survey[J].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2013,3(5C):135-1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