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天津市)关于印发《天津市职业培训补贴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天津市职业培训补贴办法》的通知
天津市职业培训补贴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完善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机制,引导社会培训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开展职业培训,加速高技能人才培养,改善我市人力资源素质结构,促进社会更加充分就业,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15号)、《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就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社[2008]269号)、《天津市2009—2012年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规划纲要》(津党办发 [2008]30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职业培训和补贴原则。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以改善人力资源素质结构和促进就业为目的,采取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方式,按照培训职业的社会需求程度、资格等级和培训成本,给予不同比例的培训和鉴定费补贴。引导各类培训机构、职业院校和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开展相应的职业培训。
第三条 职业培训补贴对象。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培训)愿望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企业在职职工、外来劳动力、普通高校毕业学年的学生及符合条件的其他人员。第四条 职业培训成本及市场需求程度目录。市劳动保障、财政部门应当建立职业需求程度评审机构(以下简称“评审机构”),可以委托社会调查机构,每年对市场需求的职业(岗位)和培训成本开展调查,依据调查结果制定《职业培训成本及市场需求程度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并向社会发布。
《目录》主要包括职业名称、职业资格等级、市场需求程度、培训成本等内容。市场需求程度由高到低分别为非常紧缺、紧缺、一般紧缺。
评审机构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点建设项目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变化,适时调整和补充《目录》内容并向社会发布。
第五条 职业技能培训费补贴。下列人员参加《目录》中所列职业和等级的技能培训并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给予相应的培训费补贴。
(一)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按需求程度分别给予培训成本100%、80%、60%的培训费补贴;
(二)企业在职职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按需求程度分别给予培训成本90%、70%、50%的培训费补贴;
(三)外来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后与用人单位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按需求程度分别给予培训成本100%、80%、60%的培训费补贴;
(四)普通高校毕业学年的本科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中级工以上职业资格的,按培训成本给予50%的培训费补贴。
上述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取得技师以上职业资格的,按培训成本给予100%的培训费补贴。
第六条 职业技能鉴定费补贴。下列人员参加《目录》中所列职业和等级的技能培训并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给予相应的鉴定费补贴。
(一)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给予100%的鉴定费补贴;
(二)外来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后与用人单位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给予100%的鉴定费补贴;
(三)普通高校毕业学年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中级工以上职业资格的,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给予100%的鉴定费补贴;对本科院校学生给予50%的鉴定费补贴;
(四)企业在职职工通过全员技能评价取得中级以上职业资格的,给予50%的鉴定费补贴。
上述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技师以上职业资格的,给予100%的鉴定费补贴。
第七条 再就业培训费补贴。再就业培训应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定向就业培训为主,三年内全部过渡为定向就业培训,培训内容应当根据用人单位岗位职业需要合理确定。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参加再就业培训合格的,给予每人300元的培训费补贴,其中在6个月内实现就业的,再给予每人200元的就业补贴。
第八条 转岗培训费补贴和在职继续教育培训费补贴。按照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关于失业保险基金支持参保单位开展促进就业培训的补贴办法》(津劳局[2006]306号)执行。
第九条 创业培训费补贴。参加模拟企业实训或创办企业培训,并取得培训结业证书的人员,根据结业人数,按每人500元的标准给予培训费补贴;培训后6个月内成功创业人数达到50%以上的,根据成功创业人数,按每人700元的标准再给予培训费补贴。
参加改善和扩大企业培训,并取得培训结业证书的人员,根据培训合格人数,按照每人1500元的标准给予培训费补贴。
第十条 培训项目按下列要求实施:
(一)具备相应培训资质的职业培训机构,应当通过竞标方式取得定点培训机构资格后,方可组织实施职业培训并享受职业培训补贴;市劳动保障部门根据本市职业需求、人力资源分布和培训机构条件,通过招标方式认定定点培训机构。
(二)定点培训机构实行市、区县两级管理,市劳动保障部门制定定点培训机构考核认定和退出的动态管理办法,组织指导定点培训机构开展职业培训;区县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区域内定点培训机构的日常管理工作。
(三)《目录》所列职业和等级的技能培训,经市劳动保障部门确认后,由定点培训机构或用人单位自行组织实施。企业有定向需求、且是非常紧缺职业的,原则上通过向社会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
第十一条 职业培训补贴按下列程序申请和拨付:
(一)职业培训补贴申请。培训单位培训结束后,应当向劳动保障部门提出职业培训补贴申请。
(二)职业培训补贴拨付。市劳动保障部门核准后,向市财政部门出具资金拨付意见,市财政部门复核后,将职业培训补贴资金直接划入申请单位账户。
(三)职业培训补贴资金管理使用。职业培训补贴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严格遵循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接受社会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扩大补贴范围和标准,严禁弄虚作假骗取补贴资金。对违反规定的,依法追回补贴资金,并取消定点培训机构资质;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第十二条 各类人员参加职业培训原则上不能重复享受职业培训补贴。其中,参加晋升职业资格等级技能培训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累计可享受3次职业培训补贴,每次间隔为一年以上;参加创办企业培训并创业成功的人员,还可继续享受一次改善和扩大企业培训补贴。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天津市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审批办法
《天津市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审批办法》的通知
各区县劳动保障局、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各有关单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特制定我市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审批办法,请遵照执行。
附件:天津市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审批办法
二00四年十月二十七日
各区县劳动保障局、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各有关单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特制定我市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审批办法,请遵照执行。
附件:天津市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审批办法
二00四年十月二十七日
天津市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审批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审批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座落在我市辖区内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实施以职业技能为主的职业资格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的职业培训机构的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举办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社会组织,应具有法人资格;举办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个人应具有政治权利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民办培训机构应当具有法人资格。
第四 申请开办民办职业培训机构,需要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明确的培训机构名称、组织机构和章程
(二)有明确的办学方向、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相应的培训教材;
(三)培训规模不低于200人;
(四)基本教学场地在300平方米以上,无危房,租用的场所租赁期不少于3年。有办公用房。教学、实习实验及食宿场所应符合环保、安全、消防、卫生等有关规定;
(五)具有满足教学和技能训练需要的教学、实习、实验设施和设备,有能同时供30人使用的实习工位;
(六)应配备专职校长。校长应具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及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三级以上国家职业资格,有2年以上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经历;
(七)专业教学管理人员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及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三级以上国家职业资格,具有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每个培训专业(职业、工种)至少配备2名以上理论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理论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均应具有教学上岗资格。财务管理人员应具有财会人员资格证书;
(八)举办者应有稳定、可靠的经费来源。固定资产应达到20万元以上,注册资金10万元以上(举办中级或者中级以上层次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注册资金应当在20万元以上)。
第五条 申请筹建民办培训机构,举办者应向审批机关提供下列材料
(一)申办报告,内容应当主要包括:举办者、培养目标、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形式、办学条件、内部管理体制、经费筹措与管理使用等;
(二)举办者的资质证明。企业举办提交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及上级单位批准文件。事业单位举办提交事业单位登记证及上级单位批准文件。个人举办提交个人身份证。以上资质证明均为原件及复印件;
(三)举办者的姓名、住址或者名称、地址;
(四)资产来源、资金数额及有效证明文件,并载明产权;
(五)属捐赠性质的校产须提交捐赠协议,载明捐赠人的姓名、所捐资产的数额、用途和管理方法及相关有效证明文件;
(六)教学房产证明或者房屋租赁协议(经过司法公证)。
第六条 申请正式设立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应当向审批机关提交下列材料:
(一)筹设批准书;
(二)筹设情况报告;
(三)学校章程、首届学校理事会、董事会或者其他决策机构组成人员名单;
(四)学校资产的有效证明文件;
(五)校长、教师、财会人员的资格证明文件。
第七条 审批机关自受理筹设民办培训机构的申请之日起十日内以书面形式作出是否同意的决定。同意筹设的,发给筹设批准书。不同意筹设的,应当说明理由。筹设期不得超过一年。超过一年的,举办者应当重新申报。
第八条 申请正式设立民办培训机构的,审批机关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一个月内以书面形式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并关达申请人。
第九条 审批机关对批准正式设立的民办培训机构发给办学许可证(试办)。审批机关对不批准正式设立的,应当说明理由。
第十条 民办培训机构取得办学许可证,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到民政部门进行登记。
第十一条 举办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审批机关是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2004年11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关于印发《天津市专利资助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天津市专利资助办法》的通知
(2012-08-29)字体大小:
各区县知识产权局、财政局,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促进我市专利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工作,提升全市知识产权综合实力,依据《天津市专利促进与保护条例》、《天津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天津市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制定了《天津市专利资助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12年8月27日
天津市专利资助办法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天津市专利促进与保护条例》,实施《天津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完成《天津市知识产权“十二五”规划》制定的任务目标,促进我市专利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工作全面发展,提升全市知识产权综合实力,根据《天津市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专利资助以提升企事业单位专利综合能力为核心,以提高有效专利拥有量为重点,并向发明专利倾斜,涵盖专利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实行成本补贴、奖励、专项工作推动相结合的资助方法。
第三条 专利资助的对象是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登记的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驻津单位,以及在本市有户籍和固定居所的专利申请人和专利权人。
第四条 专利资助的主要范围包括:
(一)国内和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的国外专利申请、授权和维持的费用。重点资助发明专利;
(二)企事业单位开展专利试点、示范和优势创建工作;
(三)专利信息传播利用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四)奖励获得中国专利金奖和天津市专利奖的单位和发明人、设计人;
(五)其他符合规定的资助项目。
第五条 专利资助实行重点资助和面上资助两种方式,同一资助内容不重复发放。重点资助实行项目管理,按实施进度拨付资金;面上资助实行统一组织、计件核算、分阶段发放。根据预算规模确定当年的资助重点和资助标准,核算每个申请单位(自然人)的资助总额。同一法人单位(自然人)每年获得的资助总额一般不超过100万元。
第六条 重点资助。采用与申请单位签定资助合同,实行项目管理,按实施进度拨付资金,主要包括:
(一)重点单位专利申请、授权资助。对经过专家评审的重点企事业单位,依据其申报的专利申请和授权计划,参照发明专利每件1500元、实用新型专利每件500元,计算资助额度,逐年进行发放。同一法人单位每年的资助额度一般不超过30万元。
(二)专利试点、示范和优势创建工作资助。鼓励企事业单位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专利实施转化,开展专利评估及交易,制定专利标准,加强专利保护等工作。对经过专家评审,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给予5-20万元的资助。
(三)专利信息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资助。对市级专利管理部门组织的专利信息传播利用和公益项目,经过评审符合条件的,给予5-20万元的资助。
第七条 面上资助。采用统一组织、计件核算、分阶段发放,主要包括:
(一)专利申请、授权资助。对未列入重点的企事业单位和自然人申请的专利,每件发明专利补贴最高不超过1000元,每件实用新型专利补贴最高不超过500元,每件外观设计专利补贴最高不超过400元。同一专利不重复资助,同一法人单位资助额一般不超过5000元,同一自然人资助额一般不超过2000元。
(二)首件专利资助。对通过专利代理机构代理,当年实现首件发明专利申请零突破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予首件发明专利申请资助2000元。
(三)发明专利维持资助。发明专利授权后,资助自申请日计算第4-6年的年费,每年补贴金额不超过500元/件。同一权利人每年获得的资助总额一般不超过30万元。
(四)PCT专利资助。对当年通过PCT途径申请和授权的发明专利,经过统一审核后,与中央财政的支持合并资助,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八条 专利奖。对当年获得中国专利金奖和天津市专利奖的单位和发明人、设计人给予一次性奖励。
中国专利金奖按照每件10万元进行奖励;天津市专利奖按照金奖每件3万元、优秀奖每件1万元进行奖励。
第九条 申请专利资助的企事业单位和自然人按照市知识产权局每年发布的相关资助办理通知,提交书面申请报告,并附相关证明材料。
第十条 市知识产权局对重点资助的项目申请进行形式审查,会同市财政局按照规定程序组织专家评审,确定是否资助和资助金额。对通过评审的项目提出资助方案,向全社会进行公示,公示期满无异议的资助项目,市知识产权局与受资助方或其委托方签订资助任务合同书,会同市财政局下达资金项目拨付计划,向受资助方拨付资金。
面上资助由市知识产权局组织审核,对通过审核的,会同市财政局下达资金拨付计划,向受资助方发放资助资金。
第十一条 市知识产权局会同市财政局对资助项目进行评估检查、组织验收,并实行绩效跟踪管理。
第十二条 申请单位或个人必须据实提供专利资助申请,所有材料必须真实有效,对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将全额追缴资助资金,并取消以
后的资助资格;凡属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确认为非正常申请的专利,追缴全部资金。若情节恶劣、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当事人刑事责任。
第十三条 各区县应按照《天津市专利促进与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推动专利工作。企业、高校、院所也应安排专项经费,落实相关奖励规定。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执行期至2015年12月31日。原市知识产权局制定的《天津市专利资助办法》(津知发〔2010〕13号)同时废止。
[关闭窗口]
第四篇:天津市知识产权局关于印发《天津市专利申请资助办法》的通知
天津市知识产权局关于印发《天津市专利申请资助办法》的通知
为鼓励我市开展技术创新,保护知道产权,促进经济发展,现将《天津市专利申请资助办法》印发给你们。2002专利申请资助金将按照市财政拨款额度予以资助。
附件:天津市专利申请资助办法
天津市知识产权局
二00二年七月二十六日
天津市专利申请资助办法
第一条 为支持天津市单位和个人开展技术创新工作,鼓励发明创造,扶持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天津市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根据《天津市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本市的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在本市辖区内有常住户籍的居民个人申请专利依本办法给予资助。
第三条 申请资助的专利申请应具备下列条件:
1、本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间申请的国内专利(以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的申请日为准);
2、本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间申请的国外专利(以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的申请日为准);
3、申请资助国内专利申请代理费的,其委托的代理机构应为本市代理机构。
第四条 专利申请资助标准:
1、列入市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计划、市重大攻关计划、市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计划,列入市促进专利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单位及专利试点企业的专利申请,资助专利申请费及专利代理费:
① 国内发明专利申请资助2000元/件;
上传者
知盟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② 国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资助1000元/件;
③ 符合中国专利法规定申请国外发明专利的,每项技术资助专利申请费及专利代理费人民币2万元。
2、国内一般专利申请项目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申请专利费用减缓的,资助专利申请费及专利代理费:
① 发明专利申请资助1200元/件;
②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资助700元/件;
③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资助300元/件。
3、国内一般专利申请项目未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申请专利费用减缓的,资助专利申请费及专利代理费:
① 发明专利申请资助600元/件;
②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资助400元/件;
③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资助200元/件。
4、专利申请费及专利代理费合计的实际发生额低于本条1、2、3项规定的资助标准的,按实际发生额资助。
第五条 申请资助的单位和个人须向天津市知识产权局报验下列材料:
1、天津市专利申请资助审批表1份(审批表由市知识产权局提供);
2、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原件及复印件1份,专利申请文件中的《摘要》复印件1份,原件审核后退回;
3、缴纳相关费用的正式发票原件及复印件1份,发票原件审核并作标记后退回(国内申请费应提交国家知识产权局开具的正式发票,代理费应提交天津市专利代理机构开具的正式发票;国外申请费用应提交涉外专利代理机构开具的正式发票);
4、申请专利委托代理的,提交代理机构委托书复印件1份;
5、国内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提供专利申请资助资格检索报告(或专利文献检索报告)1份,国外专利申请提交专利文献检索报告1份;
6、非职务发明提交专利申请人身份证(或户籍)复印件;
7、对符合本办法第四条第一款项目的国内、国外专利申请提交相关的有效证明文件。
第六条
领取资助金的单位凭《付款凭单》及单位有效发票领取转帐支票;领取资助金的个人凭《付款凭单》、申请费和代理费发票原件领取现金。
第七条 申请资助的单位及个人提供的材料及凭证必须真实有效,如有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已资助的费用全数追回,并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第八条 天津市知识产权局受理资助金申请,并组织对专利申请项目的审核,经审核符合条件的报市知识产权专项资金领导小组审批,市知识产权局根据批复意见办理资助金支付。
第九条 受理、兑现专利申请资助金时间为:每月21日~27日(节假日向后顺延),截止时间为下一2月底。
第十条 本办法由天津市知识产权局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二00二年七月二十六日
第五篇:关于印发《天津市新增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天津市新增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办法》的通知
各区县国土资源分局,开发区、保税区、新技术产业园区土地管理部门:
为加强建设用地批后实施的监督管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研究制订了《天津市新增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〇九年五月十七日
天津市新增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对已批准的新增建设用地利用状况、征地补偿安置和耕地占补平衡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依法经国务院和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和城市分批次建设用地的批后监管工作。
监管的对象为依法批准的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单位、负责实施城市分批次建设用地的区县人民政府以及具体实施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 监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加强对建设用地批后实施的监督管理,督促依法用地,确保耕地占补平衡,落实征地补偿安置和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各类工程建设“依法、科学、集约、规范”用地,实现“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管理目标。
第四条 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以下简称市国土房管局)负责全市新增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工作;各区县国土资源分局和开发区、保税区、新技术产业园区土地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区县土地管理部门)负责管辖范围内新增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和自查工作。
第五条 监管工作的依据主要有:
(一)国家和本市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国土资源部和本市有关建设用地审查报批、耕地占补平衡、征收土地补偿安置的文件规定;
(三)建设用地项目“一书四方案”等正式报批材料。
第六条 监管工作主要采取以下方式:
(一)采取书面审核与现场查勘、全面核查与重点核查、座谈汇报与深入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对新增建设用地批后情况进行监管;
(二)充分利用土地管理“一张图工程”等信息化建设成果,以搭载全市域影像图的土地网络化管理基础平台和数据中心为基础,结合建设用地预审、征转用审批管理系统对新增建设用地批前、批后用地变化情况进行核查。
第七条 对经批准的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应当逐项检查落实情况,重点监管以下内容:
(一)建设用地项目的具体情况。
1、单独选址建设项目是否按批准的土地用途、用地范围、面积使用土地;
2、城市分批次建设用地是否按批准的开发用途、用地范围及面积实施征地和使用土地,涉及的具体建设项目是否按批准的供地方式、土地用途、用地范围、面积、规定的用地条件使用土地;
3、农用地(未利用地)转用或者土地征收批准后,是否按规定时限实施征地或使用土地;
4、以征转分离方式批准征收土地后,是否按照规定管理、使用土地,是否在规定时限内办理农用地(未利用地)转用手续。
(二)补充耕地的实施情况。
1、补充耕地位置是否与补充耕地方案所注明的地块相一致;
2、补充耕地数量是否符合要求。补充耕地责任人是否遵循“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按照补充耕地方案,补充不少于建设用地项目占用耕地的面积;
3、补充耕地质量是否达标。按照土地整理复垦的有关技术规程,补充耕地是否达到规划设计确定的道路、渠系、林网、土层厚度和地力等要求;
4、补充耕地资金是否到位。建设占用耕地的单位不能自行补充的耕地,是否按照本市规定的标准,按时、足额缴纳耕地开垦费;
5、涉及占用基本农田的,还需监管被占用基本农田补划落实情况。
(三)征地补偿安置的落实情况。
1、征收土地方案经批准后,是否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了“两公告、一登记”;
2、是否按批准的征地方案确定的补偿标准足额、及时支付征地补偿费用;
3、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补偿安置费用是否依法按分配方案实施;
4、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否将征地补偿费用的收支情况如实向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公告;
5、征地补偿费用的分配和支付情况是否向区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备案。
(四)供地的实施情况。
1、一年以前审批的新增建设用地是否已经供应;
2、供地是否符合供地政策;
3、用地是否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了公示;
4、经营性用地是否按照招、拍、挂方式供地;
5、是否按照约定的建设用地控制标准供地;
6、是否按照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的要求完成备案。
第八条 为适应宏观调控需要,新增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实行动态监管,具体监管工作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各区县土地管理部门负责每半年对已经审批的新增建设用地批后情况进行自查;
(二)对于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区县土地管理部门应当提出具体整改意见,并通知有关部门及时整改。涉及违法违规问题的,由执法监察机构依法查处;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三)各区县土地管理部门应当对自查基本情况、发现的问题、整改情况等进行总结,形成自查报告,并于每年的1月5日、7月5日前报市国土房管局;
(四)市国土房管局根据各区县土地管理部门报送的自查报告,每半年组织有关部门对各区县进行抽查,形成抽查报告,对各区县批后监管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对有关问题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
(五)对新增建设用地的批后监管结果,由市国土房管局每年在全市范围内予以通报。
第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通报表扬,并在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分配上给予适当倾斜:
(一)已经批准的新增建设用地,按照规定履行征地程序、落实征地补偿和耕地占补平衡、缴纳各项税费、实施项目供地,正确率达到100%;
(二)确需整改的项目,当年整改率达到100%;
(三)新增建设用地批后抽查中,发现问题的批次比上下降50%以上;
(四)一年以前已经审批但尚未供应的新增建设用地,本盘活量达到总数80%以上,且盘活绝对量超过80公顷。
第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通报批评,并适当核减该区县土地利用计划指标、暂缓受理报批新增建设用地:
(一)新增建设用地批后抽查中,发现问题的批次较上一居高不下;
(二)对群众反映新增建设用地批后问题监管处理不力,形成群访或者引起诉讼;
(三)新增建设用地批后问题被新闻媒体曝光,经查证属实;
(四)履行监管职责不到位、对新增建设用地批后问题不能及时发现,或者发现后不能督促及时整改,造成恶劣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
(五)一年以前已经审批但尚未供应的新增建设用地,本盘活量不足总数的50%。
连续两年受到批评的,由区县土地管理部门向市国土房管局做出书面检查,并严肃整改。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至2014年5月31日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