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网络GIS考试大纲
一、名词解释
WebGIS: WebGIS是Internet技术应用于GIS开发的产物。是一个交互式的、分布式的、动态的地理信息系统,是由多个主机、多个数据库的无线终端,并由客户机与服务器(HTTP服务器及应用服务器)相连所组成的。一般由多主机,多数据库和多个客户端以分布式连接在Internet上而组成,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WEB-GIS浏览器,WEB-GIS服务器,WEB-GIS编辑器,WEB-GIS信息代理。
格网GIS:它是利用现有的网格技术、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空间信息网络协议规范,形成一个虚拟的空间信息管理与处理环境,将空间地理分布的、异构的各种设备与系统进行集成,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的空间信息应用服务的智能化信息平台。
特点:异构性、动态性的环境;跨多管理域(测绘、国土资源、交通、气象、商务)及多区域的动态的资源共享。
AJAX:AJAX是指一种创建交互式网页应用的网页开发技术。通过在后台与服务器进行少量数据交换,AJAX 可以使网页实现异步更新。这意味着可以在不重新加载整个网页的情况下,对网页的某部分进行更新。
移动式GIS:是以移动互联网为支撑、以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为终端、结合北斗、GPS或基站为定位手段的GIS系统,是继桌面GIS、WEBGIS之后又一新的技术热点,移动定位、移动办公等越来越成为企业或个人的迫切需求,移动GIS就是其中最核心的部分,使得各种基于位置的应用层出不穷。
分布式GIS:分布式GIS其核心是指GIS系统的数据和功能拥有多个服务端,不同服务端提供不同的数据或功能服务,共同组成功能完整的GIS平台系统。
地理空间元数据:空间元数据是指在空间数据库中用于描述空间数据的内容、质量、表示方法、空间 参考和l管理方式等特征的数据,是实现地理空间信息共享的核心标准之一。地理空间信息中的元数据(简称空间元数据),通过提供地理空间信息的这些特征资料,来达到实现地理空间信息的有效管理和合理共享的双重目的。对于数据生产者,一方面通过提供空间元数据,及时发布有效的地理空间数据,最大限度地发挥己有地理空间信息的价值,另一方面根据空间元数据的内容有效地管理和维护己有地理空间数据。对于各级的数据交换中心,则根据数据生产者提供的空间元数据,实现地理空间信息的快速检索和l 准确定位,最终达到数据共享的目的。空间元数据最主要的作用在于对数据用户提供的极大方便。方便数据用户查询检索有效的地理空间数据,了解己有的地理空间数据信息,选择合适的地理空间数据,促使地理空间数据的再利用。
LBS(Location-Based Service):基于位置的服务,它是通过电信移动运营商的无线电通讯网络(如GSM网、CDMA网)或外部定位方式(如GPS)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位置信息(地理坐标,或大地坐标),在GIS平台的支持下,为用户提供相应服务的一种增值业务。
位置服务(LBS } Location-Based Service),即基于位置的服务,是结合移动通信技术和定位技术而提供位置相关服务的一种增值业务,它通过定位系统来获得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如经纬度),然后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提供给移动用户本人、他人或通信系统,并能根据用户需求提供给用户与位置相关的其他服务。位置服务(LBS),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为用户提供位置与位置相关信息的新型业务。关于位置服务(LBS}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要为用户提供服务,必须事先获知用户当前所处的地理位置,即定位是前提;
2、提供的服务内容与用户当前的位置有着密切的关系;
3、用户使用智能移动终端来获取当前位置及与位置相关服务;
4、相关服务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传送给移动终端。
总的来说,位置服务(LB S)可以理解成定位技术、互联网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和移动终端的集成,是当代通信技术和定位技术融合的充分体现。
切片地图:地图瓦片技术将配置好的一定坐标范围的地图, 按照固定的若干个比例尺(瓦片级别)和指定图片尺寸, 切成若干行及列的正方形图片, 以指定的格式保存成图像文件, 按一定的命名规则和组织方式存储到目录系统中或是数据库系统里, 形成金字塔模型的静态地图缓存。
地图切片采用类似四叉树的方式进行切剖,每一层的图幅数目皆为前一层的四倍.地图切片的意思就是将每个级别的矢量地图切成很小的栅格地图,然后以静态方式通过web显示山来,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用户访问的时候 不用调用som中的arcgis动态地图,直接访问jpg 或者bmp即可,减轻服务器压力,提高效率和执行速度。切片地图是预先将地图渲染生成为图片,这样在用户访问的时候,可以直接调用这些结果图片,而不需要实时的进行渲染,大大减少了服务器的压力提高了用户体验,缩短了访问时间。
二、问答
1.试分析胖、瘦客户端的区别:胖客户端,主要像C/S模式的项目,把数据库、业务逻辑、显示界面等都安装在客户端,这样客户端计算机就要承担很多责任。而相对而言,瘦户端,就是把这些数据库操作、业务逻辑放到服务器,客户端只需通过运行显示页面,它通过服务器提供的接口完成业务操作,这样存户端负荷就相对小了很多,而且维护也简单很多。胖客户端是相对于瘦客户端而言的,它将应用程序的处理过程分为两个部分:客户端部分用户桌面计算机执行的处理和服务器部分的一些集中处理。胖客户端应用程序的客户端部分除了负责将程序的UI界面显示给用户进行交互外,还负责进行大部分的业务逻辑处理。这种类型的应用程序需要客户端部分具 有执行任务的能力,对客户端机器的要求比较高,但是可以减轻服务器很大一部分的压力,降低对服务器性能的要求。典型的胖客户端应用程序都包含一个或多个在服务器和客户PC上运行的引用程序,客户 端PC上安装功能丰富的交互式的用户界面,用户通过这个交互界面可以进行查看和操作数据,处理业务事务等,分担服务器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业务逻辑的处理(这样胖客户端就显得很“脚肿”,所以叫胖客户端,也叫 富客户端)。服务器部分一般集中处理数据的访问操作,同时也负责处理一部分成全部的业务逻辑。瘦客户端应用程序主要是指B/S结构的Web应用程序,他实际上是C/S结构的一种变种.它将C/S结构中的客户端程序统一为浏览器(Broswer),浏览器中只解析标准的HTML来显示用户交互界面.这样,服务器端负责处理业务逻辑和数据存取,然后将处理完的结果以HTML的形式发送给客户端,客户端负责将结果显示给用户,客户端除了负责一些数据的验证和组织之外,基本上不处理任何的业务逻辑,只专注于用户交互界面显示.(这样瘦客户端就显得很瘦小,所以叫瘦客户端)2.OSI/RM模型的功能:OSI/RM是ISO在网络通信方面所定义的开放系统互连模型,1978 ISO(国际化标准组织)定义了这样一个开放协议标准。有了这个开放的模型,各网络设备厂商就可以遵照共同的标准来开发网络产品,最终实现彼此兼容。各层功能是这样的,从上往下依次为:
第七层:应用层 数据用户接口,提供用户程序“接口”。
第六层:表示层 数据的表现形式,特定功能的实现,如数据加密。
第五层:会话层 数据 允许不同机器上的用户之间建立会话关系,如WINDOWS 第四层:传输层 段 实现网络不同主机上用户进程之间的数据通信,可靠与不可靠的传输,传输层的错误检测,流量控制等。
第三层:网络层 包 提供逻辑地址(IP)、选路,数据从源端到目的端的 传输。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 帧将上层数据封装成帧,用MAC地址访问媒介,错误检测 与修正。第一层:物理层比特流 设备之间比特流的传输,物理接口,电气特性等。
3.什么是WEBGIS?WEBGIS的优缺点有哪些? 优点:(1)更广泛的访问范围,全球化的服务器/浏览器应用。全球范围内任意一个客户可同时访问多个位于世界各地不同的WebGIS服务器上的最新数据。Internet所特有的这些优势大大方便了WebGIS的管理,使分布式的多数据源的数据管理和合成更易于实现。
(2)平台独立性。无论客户机与服务器是何种机器,操作系统如何,或者服务器端使用何种WebGIS软件,由于使用了通用的Web浏览器用户都可透明访问WebGIS数据库,在本机或某个服务器上进行分布式部件的动态组合和空间数据的协同处理与分析,实现远程异构数据的共享。
(3)真正大众化的GIS。以往的GIS由于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往往成了少数专业人士拥有的专业工具,很难推广。而且对于每个用户来说,在每个客户端都要配备昂贵的专业GIS软件,但用户经常使用的却只是一些最基本的功能,这在实际上造成了极大的浪费。WebGIS则给更多的用户提供了使用GIS的机会。WebGIS在客户端通常只须使用通用浏览器进行浏览和查询(有时还要加入一些免费使用的插件、ActiveX控件等),从而大大降低了系统成本。
(4)平衡高效的计算负载。以往的GIS大多使片J文件服务器结构的处理方式,其处理能力完全依赖于客 户端,效率较低。而WebGIS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基础性、全局性的处理交由服务器执行,而把数据量较小 的简单操作交给客户端去完成。这种计算模式能灵活高效地寻求计算负荷网络流量负载在服务器端和客户端 的合理分配,是一种较理想的优化模式。
(5)良好的可扩展性。WebGIS很容易与Web中的其他信息服务进行无缝集成,可以建立灵活多样的GIS 应用。例如随着通信终端向多媒体和移动化方向发展,数字移动电话、PDA(个人数字助理)将成为WebGIS的客户端,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即无线通信协议)服务器和WebGIS服务器将连为一体。
(6)系统成本大大降低(7)更简单的操作(8)灵活高效的计算模式 缺点:(1)有限的交互性。WebGTS与传统的桌面GIS相比,用户与浏览器的交互显然要逊色得多。用户不能 像桌面GIS或CIS模式的GIS客户端那样体验地图。
(2)响应速度受带宽的影响。对于WebGIS用户而言,最让人关心或害怕的是由于网络的延迟而带来的 超长的等待。它不能像桌面或本地GIS系统那样对用户的请求作出迅速响应。
(3)超时限制。对于许多WebGlS应用,出于性能和安全的需要,往往有超时设置。当用户两次请求超过一定时间间隔时,可能不能正确得到所需要的结果。
基于服务器的Web GIS的缺点:
(1)用户的任何请求,不管这一请求的任务量如何小,必须提交给服务器进行处理,处理结果必须通过Internet返回给用户。
(2)服务器和客户端的执行结果受Internet的宽带和网络传输的影响,特别是当传输的文件很大时,响应速度非常慢。
(3)用户的客户机仅用于递交请求和结果显示,其处理能力得不到应用而浪费。基于客户机的Web GIS的缺点:
(1)服务器在传输大量的数据和小程序时受宽带影响会引起响应延迟,增加了用户的等待时间。
(2)客户机通常缺乏处理大型和复杂的数据集的能力。(3)客户机上运行复杂的GIS分析例程相当缓慢。
(4)因为缺少培训,用户可能难以正确地操作数据和使用GIS分析功能。
4.WEBGIS的发展方向:
Web GIS的发展与GIS技术、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许多Internet组网技术可直接移植于Web GIS系统。但Web GIS自身还有一些关键技术必须解决,如高质量数据压缩技术、宽带和高码率WAP技术、组件式GIS设计等。随着宽带网的加速普及和WAP技术的快速发展,Web GIS的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宽。
(1)空间数据的压缩与解压缩:GIS中海量的空间数据会产生数据传输和存储问题,即使是宽带高速网,也不能使影象在万维网上以各种比例尺任意漫游,因此空间数据的压缩就显得尤为重要。此外,空间数据的管理和使用,如影象数据库的建立(影象无缝漫游)、网上数据分发、数据通信传播等都要求对空间数据进行压缩和解压缩。目前,由于小波理论能有效地应用于空间数据的压缩和解压缩,从而成为地理信息数据压缩领域的研究热点。
(2)基于WAP技术的Web浏览:由于无线互联网属于窄带网,网络环境并不十分稳定,但本身技术含量又特别高,因此,如何解决客户端的负荷是一个关键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强化服务器端,同时研究具有可兼容、扩展和交互的、满足客户端要求的Web浏览技术。
(3)分布式Web GIS数据库管理:目前Web GIS数据访问技术有CGI、Web服务器专用APl、JDBC、Object Web 4种方法。Object Web是最新一代的动态网页技术,主要是Java/CORBA和Active X/DCOM 2种互相竞争的技术。Object Web通过分布式对象技术,允许客户机直接调用服务器,开销小,避免了CGI形成的“瓶颈”。2种方式都是独立于语言的,而且是组件式的。但Active X/DCOM目前只能运行在Win 95/NT上,而Java/CORBA具有跨平台的特性,具有十分突出的特点。We b G IS的发展趋势
(1)服务理念,从数据服务到信息处理服务
随着 Internet分布式计算以及计算图形学的飞速发展 , 开发基于Internet的3维GIS系统已成为可能。这三种技术的有力结合,为地理信息系统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促使WebGIS的概念由“地理数据服务”提高到“地理信息处理服务”的新阶段。地理信息服务(GIServices)的概念是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
(2)网格GIS 互联网技术正经历着 Internet ※ Web ※ 网格的发展历程。网格技术已逐渐成为新一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主流。在基于网格技术的网络环境下,互联网应用更强调网上各 种资源的共享与互操作性,这种发展趋势对当前各种形式的GIS(包括 WebGIS)必将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
(3)虚拟地理环境
所谓“虚拟地理环境”, 是指用计算机技术来生成一个逼真的三维视觉、听觉、触觉或 嗅觉等感觉世界, 让用户可以从自己的视点出发,利用自然的技能和某些设备对这一生成的虚拟世界客体进行浏览和交互考察。这一定义强调的是:逼真的感觉、自然的交互个人的视点及迅速的响应。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提供的可视化, 不只是一般几何型体(目标)的空间显示, 还可对获取的有关目标地理信息予以可视化。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结合三维可视化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 , 完全再现目标地理环境的真实情况,而不必亲自到达现场,对于现代战争以及“ 绘制”行星地貌都是一种高效实用的手段。
(4)多源数据访问
网络环境下开放的空间数据交换格式是目前普遍追求的目标。G M L + S VG 方式是今后的发展方向。GM L(Geography Markup Language)是由 Open G I S 联盟制定的基于X M L 的对地理信息(包括地理特征的几何属性)的传输和存储的编码规范 , S V G(Scalable Vector Graphics)是可伸缩的矢量图形 ,是用来描述二维图形的 XM L语言。应用 GML和S VG可以克服传统 WebGIS的很多缺点。GML可以用来交换GIS数据,而SVG可以用来方便浏览GIS数据。两者可以互相补充,使WebGIS的功能更加丰富,开发更加简单,实现更加容易。
(5)智能化的 GIS 目前GIS的大部分应用都处于输出信息为客户提供辅助决策支持的阶段,缺乏知识处理、主动学习和推理的能力,而客户需要的却不仅仅是信息,还有针对某种问题的知识或智能解决方案。客户希望在与G I S的交互过程中, G I S能通过知识学习和积累逐步了解客户的习惯、需求等,不断实现优化以便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因此,基于知识的G IS智能化研究是今后一个很重要的方向
5.AJAX技术:
Ajax,异步JavaScript与XML,是使用客户端脚本与Web服务器交换数据的Web应用开 发方法。Ajax不是一个技术,它实际上是几种技术,每种技术都有其独特这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功能强大的新技术。
AJAX异步通讯:
异步通信是一种很常用的通信方式。相对于同步通信,异步通信在发送字符时,所发送的字符之间的时隙可以是任意的,当然,接收端必须时刻做好接收的准备(如果接收端主机的电源都没有加上,那么发送端发送字符就没有意义,因为接收端根本无法接收)。发送端可以在任意时刻开始发送字符,因此必须在每一个字符的开始和结束的地方加上标志,即加上开始位和停止位,以便使接收端能够正确地将每一个字符接收下来。内部处理器在完成了相应的操作后,通过一个回调的机制,以便通知发送端发送的字符已经得到了回复。异步通信在有限信道中传输效率高,缺点是设备复杂、信道利用率较低(因为开始位和停止位的开销所占比例较大),但随着光网络的发展,这些已不是根本问题。异步通信也可以是以帧作为发送单位。接收端必须随时做好接收帧的准备。这时,帧的首部必须设有一些特殊的比特组合,使得接收端能够找出一帧的开始。这也称为帧定界。帧定界还包含确定帧的结束位置。这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帧的尾部设有某种特殊的比特组合来标志帧的结束。或者在帧首部中设有帧长度的字段。需要注意的是,在异步发送帧时,并不是说发送端对帧中的每一个字符都必须加上开始位和停止位后再发送出去,而是说,发送端可以在任意时间发送一个帧,而帧与帧之间的时间间隔也可以是任意的。在一帧中的所有比特是连续发送的。发送端不需要在发送一帧之前和接收端进行协调(不需要先进行比特同步)。AJAX异步处理:
通常情况下,用户注册,那么用户首先得填写好表单,然后点提交,这样表单就会向服务发出一个请求,则服务器处理代码,如果用户存在,则返回一个信息。总之,就是所有的数据需要你点提交后,信息才会发送!而AJAX就相当于是模拟了一个信息发送请求,你可以在很多网站上注册的时候会发现,比如用户名输入“123”,那么它可能会提示你该用户已经存在,而给你的感觉是页面并没刷新,也就是并没有提交表单,而用户名又是存放在数据库内的,也就是说要查询用户名是否存在,就必须得发送表单的里的用户名,然后再在数据库中去查询。而这个过程就是用了AJAX来处理的,用户输入用户名,当表单的焦点发生变化的时候,则会触发AJAX,然后AJAX模拟一个GET或者POST请求给服务器,服务器就会处理传递过来的数据!而服务器在处理数据的时候,你可以做其它的,比较你可以填写密码或者其它的!空间资源共享
A.空间数据共享及其意义
近年来,随着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个人和组织参与空间数据的采集和使用,空间数据采集的速度迅速增长,而且呈现持续加速增长的趋势。数字化空间信息的大量积累为实现空间数据共享提供了充足的数据贮备,但空间数据的格式不一致性以及不可互操作性严重阻碍着共享的实现。虽然随着各类GIs软件的广泛应用,这些空间数据大多得到了有效的管理。但现有的GIs软件都是从满足某个特定业务领域需求的角度出发,对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进行一定的描述、规定和集成,它们之间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领域标准,数据结构的不一致性使得空间数据支离破碎,不易为不同领域的使用者所利用。这样的状况持续下去,将导致空间数据的巨大浪费,并导致其获得成本居高不下,严重阻碍GIs产业的发展和人类进一步从空间数据的有效利用获得福利。
空间数据共享是指使得查询、浏览、获取、交换、使用和再加工地球上与人类生存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信息能够做到方便、快捷、准确、安全和全面,包括对部分数据处理资源的自由使用「13]。空间数据共享强调空间数据集之间的相互透明访问和用户对数据集的透明访问与使用,注重从空间数据的语义层次、数据模型层次和数据结构层次消除空间数据描述方法上的差异性以及表示方法上的差异性,对空间数据给出统一的描述和表示,达到空间数据本质上和形式上的共享。
空间数据共享的目的是实现空间数据在应用层次上的共享,而且由于我们处在以计算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时代,所以空间数据共享更多地表现为空间数据的网络共享,即地理空间数据的网络化和全球化。
WebGIS当前的发展还面临很多的问题,但无论面临什么样的问题,不能忘记的是WebGIS的本质是空间数据和空间处理的网络共享,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之一就是建立空间信息共享体系,在一个标准化的数据层上才更有利于建立更高层的服务。因此,如何将现有GIS软件中所包含的各种空间数据进行有效的集成,并提供高效的分析方法和工具来支持空间决策,己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有重要科研、经济和社会意义的问题。B.空间数据共享的难点
空间数据共享活动涉及了三个主要概念:空间数据资源、空间数据的获取与处理和空间数据应用。而这样也就出现了三种不同的角色:空间数据提供者、空间数据处理软件和使用者一一就是通常所谓的GIS以及用户。
空间数据是描述地球上的客观事物的地理位置与地理特性的信息。与一般的数据资源不同,空间数据资源通常与某种GIS产品绑定。也就是用户只能使用特定的GIS来访问特定的空间数据资源。这与GIS厂商的纵向的产品线密切相关,即一个GIS厂商会从数据管理,数据传输一直到数据表现全方位地向用户提供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共享空间数据面临三个困难:可达性、互操作性和易用性。(1)可达性
可达性问题即用户难以获取数据,由于空间数据具有比较复杂的结构,通常由GIS产品自己负责空间数据传输的工作,换言之用户只能通过GIS产品来获取空间数据资源。不幸的是,以往的大量GIS应用都是针对单机或局域网开发的,这样就产生了大量不可在Internet上直接访问的遗产型空间数据资源。要解决如何在Internet上对这些资源的访问,需要考虑以下问题: ①如何弥合遗产型空间数据资源和 Internet之间的鸿沟,利用Internet的协议传输空间数据。②用户如何在Internet上找到该系统。③用户如何通过该系统访问到遗产型空间数据。④用户得到的空间数据的格式如何。
目前,有很多标准化组织如OGC和ISO/TC211、国外公司如ESRI/Arc1MS和Maplnfo的MapXTreme,以及国内的一些公司都在这方面有一定的研究成果·(2)互操作性
互操作性问题是指用户难以理解数据,由于不同的GIS产品的纵向型产品线造成了空间数据提供者与软件服务提供者的一体化,不同的GIS之间边界分明、用户难以理解和使用异构空间数据的局面。随着空间数据在应用系统中的广泛使用,用户不希望受到过多的局限,迫切需要打破这种割据局面,这样就出现了GIS互操作的呼声。
GIS互操作的关键就是想解决空间数据异构问题。而数据具有语法和语义,可以分层次讨论数据异构问题。因此在Internet环境中的空间数据共享应当考虑如下问题: ①消除空间数据资源的语法差异。这种差异的主要来源使不同空间数据资源 采用不同存储格式,而同一类存储格式也可能有不同时期的版本。
②消除空间数据资源的语义差异。有的空间数据资源在概念模型的组织上就存在不同,不同的概念体系中的概念显然无法比较(3)易用性
易用性问题是指用户难以方便地处理空间数据。具体说就是用户在使用空间数据时,有各式各样的需求,很多GIS产品都提供了二次开发平台以便用户构造自己的应用。在Internet环境中,应用的构造方法也从单机单任务模式扩展到了多任务分布计算模式。潜在的用户市场不可能被一两家大厂商垄断,他们也很难针对特定应用提供服务,这样就需要一种开放的数据处理框架,提供数据原子与服务原子,然后通过原子之间的组合协同完成应用提交的任务。
由此可见,要实现空间数据的共享,就必须考虑上述三个问题。C.实现空间数据共享的传统模式
由于空间数据本身及其获取、表示和操作的复杂性,使得GIs空间数据共享比其它信息领域的数据共享更具挑战性,这首先体现在共享中GIs数据格式的“不兼容性”方面。概括起来,实现空间数据共享主要有以下两种传统模式:(1)采用数据格式两两转换方法,即使用数据转换器或中介格式进行转换。其问题在于:
一、实现复杂:每两种数据就要设计一个转换器。
二、信息损失:由于地理信息的复杂性,在转换过程中可能会丢失数据。
2)采用统一的空间数据转换标准,如Spatial Data Transfer Standard(SDTS)}Spatial Archive and Interchange Format(SAIF)·这种转换方法非常繁琐,而且完全集中在数据上,没有提供转换过程,不能保证信息接收者和信息拥有者之间的勾通,有可能使他们从同一数据得到不同信息。实际证明这种方式的可行性很差。
在这个问题上,现在的WebGIS的解决方案都很不完整,大多数产品有着自己的特色,还没有提供一个完整和统一的空间信息的表示格式,一般都是沿用自己公司桌面GIS系统使用的数据格式,然而这些格式且不适合WebGIS基于网络的应用环境,这些数据表示方式不论是公开格式或者不公开格式,由于多采用二进制流存储,从数据流本身无法获知其结构,不利于网络这种分布式的环境。所以,一种开放的、能让使用双方都方便的理解其含义的空间数据表示方式成为空间信息网络化过程中所急需,而基于XML的Web地理信息标记语言GML的产生则无疑顺应了这一需求。D.Web地理信息标记语言GML 空间数据具有多源性、多语义性、多时空性、多尺度和获取数据手段的复杂性等特点,这就决定了空间数据表达的复杂性。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对空间数据采用规范化的编码是使得分布在网络下的所有用户都可以无缝地获取、访问、浏览空间数据的关键,也是实现WebGIS中空间数据共享、空间查询和空间分析等高级功能的基础。
四、应用题WebGIS基本功能(1)地理信息的空间分布式获取
WebGIS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各种手段获取各种地理信息。将已存在的图形数据语言通过数字化转化为 WebGIS的基础数据,使数据的共享和传输更加方便。(2)地理信息的空间查询、检索和联机处理
利用浏览器的交互能力,WebGIS 可以实现图形及属性数据的查询检索,并通过与浏览器的交互使得不同地区的客户端来操作这些数据。(3)空间模型的分析服务
在高性能的服务器端提供各种应用模型的分析与方法,通过接收用户提供的模型参数,进行快速的计算与分析,即时将计算结果以图形或文字等方式返回至浏览器端。
(4)互联网上资源的共享
互联网上大量的信息资源多数都具有空间分布的特征,利用WebGIS对这些信息进行组织管理,为用户提供基于空间分布的多种信息服务,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入学导航WEBGIS基本功能
建筑信息管理。这是WEBGIS系统最基本的功能,它必须能够提供校园内部各种建筑物比如食堂、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宿舍楼、超市以及校园的各种道路、桥梁设施的电子地图记录和查询服务。
第二篇:2018网络规划设计师考试大纲(完整版)
2018网络规划设计师考试大纲(完整版)
网络规划设计师一年考一次,2018年网规考试定于下半年开考,共有三个科目:综合知识、案例分析、论文。下面是关于2018年网络规划设计师考试大纲的完整版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
科目包括:
(1)网络规划与设计综合知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选择题;
(2)网络规划与设计案例分析,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笔试,问答题;
(3)网络规划与设计论文,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笔试,论文题。
考试科目1:网络规划与设计综合知识
1.计算机网络原理
1.1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1.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应用
1.1.2 计算机网络组成 计算机网络物理组成 计算机网络功能组成 1.1.3 计算机网络分类
按分布范围分类
按拓扑结构分类
按交换技术分类
按采用协议分类
按使用传输介质分类
1.1.4 网络体系结构模型
分层与协议
接口与服务
ISO/OSI与TCP/IP体系结构模型
1.2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1.2.1 数据通信概念
数字传输与模拟传输
基带传输与频带传输
1.2.2 数据通信系统
数据通信系统模型
同步方式
检错与纠错
1.2.3 数据调制与编码
数字数据的编码与调制
模拟数据的编码与调制
1.2.4 复用技术
时分复用
频分复用
波分复用
码分复用
统计时分复用
1.2.5 数据交换方式
电路交换
报文交换
分组交换
信元交换
1.2.6 传输介质
双绞线
同轴电缆
光纤
无线
1.3 网络分层与功能
1.3.1 应用层
应用层功能
应用层实现模型
1.3.2 传输层
传输层的功能
传输层的实现模型
流量控制策略
1.3.3 网络层
网络层功能
数据报与虚电路
1.3.4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功能
数据链路层差错控制方法
基本链路控制规程
数据链路层协议
1.3.5 物理层
物理层功能
物理层协议
1.4 网络设备与网络软件
1.4.1 网卡
1.4.2 调制解调器(Modem)
1.4.3 交换机
交换机的功能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交换机的类型
1.4.4 路由器
路由器的功能
路由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1.4.5 网关
1.4.6 无线局域网设备(AP、AC)
1.4.7 防火墙
1.4.8 网络操作系统
1.4.9 常用的网络软件
1.5 局域网
1.5.1 局域网基础知识
局域网定义
局域网拓扑结构
1.5.2 访问控制方式
访问控制方式的分类
令牌访问控制方式
CSMA/CD访问控制方式
1.5.3 局域网协议
IEEE 802 LAN体系结构与协议
IEEE 802.3协议
1.5.4 高速局域网
100M 以太网
1G 以太网
10G 以太网
1.5.5 无线局域网
Wi-Fi(802.11)无线局域网
蓝牙技术
1.5.6 虚拟局域网
VLAN的概念
VLAN的实现
IEEE 802.1Q / ISL VTP协议
1.5.7 冗余网关技术(HSRP、VRRP、GLBP)
1.5.8 以太网环保护技术(RPR)
1.6 广域网与接入
1.6.1 广域网的概念
1.6.2 拥塞控制
拥塞概念
拥塞控制原理
拥塞控制方法
1.6.3 公用通信网
PSTN
ISDN/BISDN网络
SDH网络
WDM网络
MSTP网络
移动通信网络
1.6.4 接入技术
PSTN接入
ISDN接入
xDSL接入
Cable Modem接入
局域网接入
无线接入
光网络接入(PON)
1.7 网络互连
1.7.1 网络互连概念
1.7.2 网络互连方法
1.7.3 路由算法
静态路由算法
自适应路由算法
广播路由算法
分层路由算法
1.8 Internet协议
1.8.1 网络层协议
IPv4协议
IP地址与子网概念
IPv4分组格式
IP封装与分片
路由协议
路由信息协议RIP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
边界网关协议BGP
组播协议PIM与MOSPF
地址解析协议ARP与反向地址解析协议RARP
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ICMP
IPv6协议
IPv6地址
IPv6分组格式
IPv6地址自动配置
邻节点发现过程
IPv4向IPv6的过渡
1.8.2 传输层协议TCP与UDP
TCP协议
TCP定时管理机制
TCP拥塞控制策略(含RED)
UDP协议
1.8.3 应用层协议
域名系统DNS
电子邮件协议
文件传输协议FTP
远程登录协议Telnet
Web应用与HTTP协议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P2P应用协议
1.8.4 代理与NAT
1.8.5 线网路协议
移动IP协议
无线TCP
无线Web协议WAP
1.9 网络管理
1.9.1 网络管理基本概念
1.9.2 管理信息的组织与表示
抽象语法表示ASN.1
管理信息结构SMI
管理信息库MIB
1.9.3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SNMPv1、SNMPv2、SNMPv3
RMON
1.9.4 网络管理工具
基于Web的管理
典型网络管理工具
1.10 服务质量控制技术
1.10.1 IntServ
1.10.2 DiffServ
1.10.3 MPLS
2.计算机网络规划与设计知识
2.1 网络分析与设计过程
2.1.1 网络生命周期
2.1.2 网络开发过程
2.1.3 网络设计文档要素
2.2 需求分析
2.2.1 需求分析内容
2.2.2 业务流量分析要素与方法
2.2.3 通信量分析要素与方法
2.2.4 网络设计的约束条件
2.2.5 需求说明书编制
2.3 逻辑设计
2.3.1 物理层设计
2.3.2 网络互联设计
2.3.3 网络逻辑结构
2.3.4 节点容量和传输流量估算
2.3.5 VLAN策略
2.3.6 网络管理设计
2.3.7 网络地址设计
2.3.8 网络安全设计
2.3.9 逻辑网络设计文档规范
2.4 物理设计
2.4.1 结构化布线设计
2.4.2 网络中心机房要求
2.4.3 网络物理结构
2.4.4 设备选型和配置
2.4.5 物理网络设计文档规范
2.5 网络测试、优化和管理
2.5.1 网络测试的方法和工具
2.5.2 性能优化的方法和技术
2.5.3 网络管理和网络监控
2.5.4 测试文档
2.6 网络故障分析与处理
2.6.1 常见的网络故障
2.6.2 网络故障的分析
2.6.3 网络故障的检测
2.6.4 网络故障的定位与排除
2.6.5 故障处理文档
2.7 网络系统性能评估技术和方法
3.网络资源设备
3.1 网络服务器
3.1.1 RISC架构服务器
3.1.2 IA架构服务器
3.1.3 性能要求及配置要点
3.1.4 服务器相关技术
3.2 网络存储系统
3.2.1 SCSI接口卡与控制卡
3.2.2 独立磁盘冗余阵列(RAID)
3.2.3 磁带库
3.2.4 光盘塔
3.2.5 DAS技术
3.2.6 NAS技术
3.2.7 SAN技术
3.2.8 备份系统及备份软件
3.3 其他资源
3.3.1 视频会议系统
3.3.2 网络电话系统
4.网络安全
4.1 网络不安全因素与网络安全体系
4.2 恶意软件的防治
4.2.1 计算机病毒知识
4.2.2 计算机病毒防护软件
4.2.3 网络蠕虫病毒的清除与预防
4.2.4 木马的检测与清除方法
4.3 黑客攻击及预防方法
4.3.1 拒绝服务攻击与防御
4.3.2 缓冲区溢出攻击与防御
4.3.3 程序漏洞攻击与防御
4.3.4 欺骗攻击与防御
4.3.5 端口扫描
4.3.6 强化TCP/IP堆栈以抵御拒绝服务攻击
4.3.7 系统漏洞扫描
4.4 防火墙应用
4.4.1 防火墙应用规则
4.4.2 防火墙系统应用设计
4.5 ISA Server应用配置
4.6 IDS与IPS
4.6.1 IDS原理及应用
4.6.2 IPS原理及应用
4.7 访问控制技术
4.7.1 自主访问控制
4.7.2 强制访问控制
4.7.3 基于角色访问控制
4.7.4 访问控制机制
4.8 VPN技术
4.8.1 PPTP / L2TP / GRE
4.8.2 IPSec
4.8.3 MPLS VPN
4.8.4 VPDN
4.9 网络安全隔离
4.9.1 划分子网隔离
4.9.2 VLAN子网隔离
4.9.3 逻辑隔离
4.9.4 物理隔离
4.10 安全认证方法与技术
4.10.1 PKI
4.10.2 证书管理
4.10.3 身份认证
4.11 加密和数字签名
4.11.1 加密技术
4.11.2 数字签名技术
4.11.3 密钥管理
4.11.4 电子印章
4.12 网络安全应用协议
4.12.1 SSL
4.12.2 SET
4.12.3 HTTPS
4.13 安全审计
4.13.1 审计内容
4.13.2 审计工具
4.14 安全管理策略和制度
5.项目管理
5.1 项目计划管理
5.2 项目范围管理
5.2.1 工作分解结构
5.2.2 范围确认和控制
5.3 项目进度控制
5.3.1 活动资源估算
5.3.2 活动历时估算
5.3.3 进度控制技术和工具
5.4 项目成本管理
5.4.1 项目估算
5.4.2 成本预算
5.4.3 成本控制技术和工具
5.5 项目风险管理
5.6 项目质量管理
5.6.1 质量管理的内容
5.6.2 质量管理的方法
5.7 项目文档管理
6.标准化与法律法规
6.1 标准的分类
6.2 标准化机构
6.3 知识产权
6.4 互联网有关的法律法规
7.财务管理相关知识
7.1 会计常识
7.2 财务管理实务
8.应用数学
8.1 概率统计应用
8.2 图论应用
8.3 组合分析
8.4 运筹方法
9.专业英语
9.1 具有高级工程师所要求的英文阅读水平
9.2 熟悉网络规划设计师岗位相关领域的专业英文
术语
考试科目2:网络规划与设计案例分析
1.网络规划与设计
大中型企业网络规划
大中型园区网络规划
无线网络规划
网络需求分析
网络安全性分析
逻辑网络设计
物理网络设计
网络设备选型
网络性能评估
2.网络工程管理
网络工程计划及成本控制
网络工程进度控制
网络工程质量控制
3.网络优化
网络现状分析
网络缺陷分析
网络优化方案
网络优化投资预算
4.网络配置
桥接配置(交换部分)
路由配置
IP地址配置
服务质量配置
VLAN配置
防火墙配置
IDS/IPS配置
隔离网闸配置
VPN配置
服务器配置
5.网络性能分析与测试
6.网络故障分析
故障分析
故障检测
故障处理
考试科目3:网络规划与设计论文
根据试卷上给出的与网络规划与设计有关的若干个论文题目,选择其中一个题目,按照规定的要求撰写论文。论文涉及的内容如下:
1.网络技术应用与对比分析
交换技术类
路由技术类
网络安全技术类
服务器技术类
存储技术类
2.网络技术对应用系统建设的影响
网络计算模式
应用系统集成技术
P2P技术
容灾备份与灾难恢复
网络安全技术
基于网络的应用系统开发技术
3.专用网络需求分析、设计、实施和项目管理
工业网络
电子政务网络
电子商务网络
保密网络
无线数字城市网络
应急指挥网络
视频监控网络
机房工程
4.下一代网络技术分析
IPv6
全光网络
3G、B3G、4G、WiMAX、WMN等无线网络
多网融合
第三篇:2013软考-网络工程师-考试大纲
•考试目标
通过本考试的合格人员能根据应用部门的要求进行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和网络设备的软硬件安装调试工作能进行网络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能高效、可靠、安全地管理网络资源作为网络专业人员对系统开发进行技术支持和指导具有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能指导网络管理员从事网络系统的构建和管理工作•考试要求
(1 熟悉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
(2 熟悉网络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
(3 理解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方法
(4 熟悉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5 熟悉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的基础知识
(6 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技术和主要的安全协议
(7 掌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的基本原理
(8 掌握计算机网络有关的标准化知识
(9 掌握局域网组网技术理解城域网和广域网基本技术
(10)掌握计算机网络互联技术
(11)掌握TCP/ IP 协议网络的联网方法和网络应用技术
(12)理解接入网与接入技术
(13掌握网络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14熟悉网络系统的性能测试和优化技术以及可靠性设计技术
(15理解网络应用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16理解网络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17了解有关知识产权和互联网的法律法规
(18正确阅读和理解本领域的英文资料。•考试设置的科目(1 计算机与网络知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选择题(2 网络系统设计与管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问答题
二、考试范围
考试科目计算机与网络知识
·1 •计算机系统知识
1•1 硬件知识
1•1•1 计算机组成• 计算机部件
• 指令系统
• 处理器的性能
1•1•2 存储器 • 存储介质 • 主存类型、容量和性能 • 主存配置交叉存取、多级主存 • 辅存容量、性能 • 存储系统虚拟存储器、高速缓存 1•1•3 输入输出结构和设备 • 中断、DMA、通道、SCSI• I/O 接口 • 输入输出设备类型和特征 1•2 操作系统知识
1•2•1 基本概念 • 操作系统的功能及分类 • 多道程序 • 内核和中断控制 • 进程和线程 1•2•2 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进程的状态及转换 • 进程调度算法 • 死锁 • 存储管理方案 • 文件管理 • 作业调度算法
1•3 系统管理
1•3•1 系统配置技术 • 系统构架模式2 层、3 层及多层C/S 和B/S系统 • 高可用性配置方法 • RAID 技术
1•3•2 系统性能 • 性能设计 • 性能指标、性能评估
1•3•3 系统可靠性 • 可靠性度量 • 可靠性设计 • 可靠性指标和可靠性评估RAS
• 2 •系统开发和运行基础知识
2•1 系统开发基础知识
2•1•1 需求分析和设计
• 需求分析和管理 • 结构化分析与设计 •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 • 模块设计、I/O设计、人机界面设计
2•1•2 测试评审方法 • 测试方法 • 评审方法 • 测试设计和管理方法注入故障、系统测试
2•1•3 项目管理基础知识 • 制定项目计划 • 质量控制计划、管理和评估 • 过程管理PERT 图、甘特图、工作分解结构、进度控制、关键路径 • 配置管理 • 人员计划和管理 • 文档管理文档规范、变更管理 • 成本管理和风险管理
2•2 系统维护 • 维护的类型 • 维护过程管理 • 硬件维护软件维护
• 3 •网络技术
3•1 网络体系结构•1•1 网络拓扑结构
3•1•2 网络分类 LAN、MAN、WAN• 接入网、主干网
3•1•3IOS OSI/RM•2TCP / IP 协议 • 应用层协议 • 传输层协议TCP、TCP)• 网络层协议IP• 数据链路层协议
3•3 数据通信基础
3•3•1 信道特性
3•3•2 调制和编码 • ASK、FSK、PSK、QPSK• 抽样定理、PCM• 编码
3•3•3 传输技术 • 通信方式单工/半双工/全双工、串行/并行 • 差错控制 • 同步控制 • 多路复用
3•3• 4 传输介质 • 有线介质 • 无线介质
3•3•5 线路连接设备调制解调器、DSU、DCU)
3•3•6 物理层
3•4 局域网 • IEEE 体系结构 • 以太网 • 网络连接设备 • 高速LAN 技术 • VLAN• 无线LAN、CSMA / CA
3•5 网络互连 • 网际互联设备 • 交换技术 • 接入技术
3•6 因特网 • 因特网概念 • Internet 服务 • 电子商务 • 电子政务
3•7 网络操作系统 • 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分类和特点 • 网络设备驱动程序ODI、NDIS)• Windows 2003• ISA 2004• RedHat Linux
3•8 网络管理 • 网络管理的功能域 网络管理协议 • 网络管理命令 • 网络管理工具 • 网络管理平台 • 分布式网络管理
• 4 •网络安全
4•1 安全技术与协议
4•1•1 保密 • 私钥加密体制 • 公钥加密体制
4•1•2 安全机制 • 认证 • 数字签名 • 完整性
• 访问控制
4•1•3 安全协议
4•1•4 病毒防范和入侵检测
4•2 访问控制技术
• 5 •标淮化知识
5•1 信息系统基础设施标准化
5•1•1 标准 • 国际标准ISO、IEC 与美国标准ANSI • 国家标准GB)• 行业标准与企业标准
5•1•2 安全性标准 • 信息系统安全措施 • CC 标准 • BS7799 标准
5•2 标准化组织 • 国际标准化组织 • 美国标准组织 • 欧洲标准化组织 • 中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
• 6 •信息化基础知识 • 全球信息化趋势、国家信息化战略、企业信息化战略和策略• 互联网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 • 个人信息保护规则 • 远程教育、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基础知识 • 企业信息化资源管理基础知识
• 7•计算机专业英语
• 具有工程师所要求的英语阅读水平
• 掌握本领域的基本英语词汇
考试科目2
网络系统设计与管理
• 1 •网络系统分析与设计
1•1 网络系统的需求分析
1•1•1 应用需求分析 • 应用需求的调研 • 网络应用的分析
1•1•2 现有网络系统分析 • 现有网络系统结构调研 • 现有网络体系结构分析
1•1•3 需求分析 • 功能需求 • 通信需求
• 性能需求 • 可靠性需求 • 安全需求 • 维护和运行需求 • 管理需求管理策略1•2 网络系统的设计
1•2•1 技术和产品的调研和评估 • 收集信息 • 采用的技术和产品的比较研究• 采用的技术和设备的比较要点
1•2•2 网络系统的设计 • 确定协议 • 确定拓扑结构 • 确定连接链路的通信性能• 确定节点节点的处理能力 • 确定网络的性能 • 确定可靠性措施 • 确定安全性措施 • 结构化布线系统 • 网络设备的选择制定选择标准• 通信子网的设计• 资源子网的设计 1•2•3 新网络业务运营计划
1•2•4 设计评审
1•3 网络系统的构建和测试
1•3•1 安装工作
1•3•2 测试和评估
1•3•3 转换到新网络的工作计划
• 2•网络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评价
2•1 网络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2•1•1 用户措施 • 用户管理、用户培训、用户协商
2•1•2 制定维护和升级的策略和计划
• 确定策略
• 设备的编制
• 审查的时间
• 升级的时间
2•1•3 维护和升级的实施
• 外部合同要点
• 内部执行要点
2•1•4 备份与数据恢复
• 数据的存储与处置
• 备份 • 数据恢复
2•1•5 网络系统的配置管理
• 设备管理
• 软件管理
• 网络配置图
2•2 网络系统的管理
2•2•1 网络系统的监视
• 网络管理协议SNMP•、MIB—2、RMON)
• 利用工具监视网络性能 • 利用工具监视网络故障
• 利用工具监视网络安全入侵检测系统
• 性能监视的检查点 安全监视的检查点
2•2•2 故障恢复分析 • 故障分析要点LAN 监控程序
• 排除故障要点 • 故障报告撰写要点
2•2•3 系统性能分析 • 系统性能要点
2•2•4 危害安全的对策
• 危害安全情况分析
• 入侵检测要点
• 对付计算机病毒的要点
2•3 网络系统的评价
2•3•1 系统评价
• 系统能力的限制
• 潜在的问题分析
• 系统评价要点
2•3•2 改进系统的建议
• 系统生命周期
• 系统经济效益
• 系统的可扩充性
• 3•网络系统实现技术
3•1 网络协议
• 商用网络协议SNA/APPN、IPX/SPX、AppleTalk、TCP/IP)• 商务协议XML、CORBA、COMDCOM、EJB)
• Web 服务WSDL、SOAP、UDDI)• 2 可靠性设计
• 硬件高可靠性技术
• 软件高可靠性技术
• 系统维护高可靠性技术
• 容错技术
• 通信质量
• RAID
3•3 网络设施
3•3•1 xDSL 调制解调器
3•3•2 FRAD帧装配/拆除、CLAD 信元装配/拆装
• 接口
• 功能
3•3•3 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
• 命令行接口配置
• web 方式访问交换机和路由器
• VLAN 配置
• VOIP 配置
• 路由协议的配置
• 广域联网
•DTP、STP、RSTP
3•3•4 远程访问服务器
• 功能和机制
3•3•5 多层交换机功能和机制
3•3•6IP路由器功能和控制
3•4 网络应用与服务
3•4•1IP 地址
• IPv4、IPv6
• 动态分配和静态分配
• DHCP 服务器的原理及配置Windows , s、Linux)
3•4•2 网络系统管理 • 网络管理命令
• Linux系统
• Windows 系统
• windows 活动目录
• Windows终端服务与远程管理
3•4•3DNS
• URL
• 域名解析
• DNS 服务器的配置Windows、Linux)
3•4•4 电子邮件服务器配置Windows、Linux)
3•4•5WWW • 虚拟主机 • WWW服务器配置Windows、Linux)• WWW服务器的安全配置
3•4•6 代理服务器的配置Windows、Linux)
3•4•7 FTP 服务器
• FTP 服务器的访l ' ed
• FTP 服务器的配置Windows、Linux)
3•4•8 网络接入与服务
• HFC、ADSL、FTTxLAN、WLAN、移动通信
• 服务供应商
• 因特网广播、电子商务、电子政务
• 主机服务提供者、数据中心
3•5 网络安全
3•5•1 访问控制与防火墙
• ACL 命令
• 过滤规则
• 防火墙配置
3•5•2 数字证书
3•5•3VPN 配置
3•5•4PGP
3•5•5 病毒防护
• 4•网络新技术
4•1 光纤网
• 无源光网PON APON、EPON)
4•2 无线网 • 移动电话系统WDMA、CDMA2000、TD—SCDMA)• 微波接入MMDSLMDS)
• 卫星接入 • 蓝牙接入
4•3 主干网
• IPover SONET / SDH
• IPover Optical
• IPover DWDM
4•4 通信服务
• 全天候IP 连接服务租用线路IP)
• IPv6 4•5 网络管理
• 基于TMN的网络管理
• 基于CORBA 的网络管理
第四篇:计算机三级网络应用技术考试大纲
三级网络应用技术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工作原理;
2.掌握网络操作系统中常用网络服务的配置;
3.掌握局域网体系结构和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4.熟练掌握常用局域网的网络设备及组网技术;
5.掌握Internet基本知识、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等网络应用;
6.了解网络管理的机制与方法;
7.掌握计算机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概念,防火墙概念;
8.了解计算机网络环境下,B/S结构程序设计的思想及基本方法。
考试范围
一、计算机网络基础
1.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发展、定义和分类,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及应用;
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OSI/RM),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拓扑结构、传输介质;
3.数据通信基本概念:数据、信息和信号,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
4.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的概念,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常见网络操作系统。
二、局域网及应用
1.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局域网的定义、特点,局域网的分类,局域网的标准-IEEE802;
2.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令牌总线,令牌环;
3.局域网组网技术:局域网的常用设备,局域网的组建;
4.高速局域网基本分类:光纤分布数字接口(FDDI),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交换式局域网,虚拟局域网VLAN。
三、互连网基础及应用
1.Internet基础:Internet的组成,TCP/IP协议,IP地址、子网掩码和域名,常用的Internet接入技术与路由,Internet基本服务(电子邮件服务、远程登录服务、文件传输服务、WWW服务、其它服务),超文本、超媒体的概念,Web浏览器、搜索引擎基本原理;
2.电子商务及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定义,电子商务的应用范围,电子商务的结构,电子商务的应用系统、电子商务的支付方式,电子政务的定义,电子政务的网络系统结构,“一站式”电子政务服务;
3.高速Internet2(简称I2)。
四、网络安全及网络新技术
1.网络安全技术基本概念: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5个基本要素,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等级,网络安全的概念及策略;
2.网络管理:网络故障管理,网络配置管理,网络性能管理,网络安全管理和网络计费管理,管理协议;
3.防火墙技术:防火墙的基本概念;
4.网络应用技术的发展: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社区宽带网(RBB),无线通信网络,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
五、网络服务配置
Windows2000环境下:Web服务器配置,FTP服务器配置,DNS服务器配置,Telnet远程登录服务配置。
六、网络编程
1.网络应用模式(客户机/服务器、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2.ASP编程基础或JSP编程基础:利用ASP或JSP,编程实现对数据库的记录进行查询、插入、删除等基本操作。
第五篇:考试大纲
(一)综合文化知识考试主要内容、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知识、计算机科学知识、互联网知识、生活中的科学常识2、人文科学:近年主要时事要闻、中国古代名家名诗和名人名言、中外文学史常识、文化艺术常识、先秦诸子百家主要经典等。、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基本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发展观、社会公德、网络道德等。、人际交往:基本礼仪、人际交往、社会交往等。、汉语写作:事项通知、会议通知、邀请信、感谢信、请柬、书信等。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动画制作)专业综合理论知识考试主要内容:(1)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信息编码、微硬件组成);
(2)(windows 基本知识、Windows 操作系统及应用windows 基本操作、windows 资源管理器、windows 系统环境设置);
(3)文字编辑(word 基本知识与操作);(4)电子表格(Excel 基本知识与操作);
(5)电子演示文稿(PowerPoint 基本知识与操作);
(6)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基本概念、Internet 基本概念、网络连接);(7)Internet 的使用(IE 浏览器的使用、电子邮件的使用);
(8)计算机安全(计算机安全的基本知识、计算机病毒、网络安全、网络道德、防火墙、系统更新、系统还原);
(9)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基本知识、多媒体硬件、多媒体基本应用工具、多媒体信息处理工具);
(10)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常用工具软件、硬盘分区、系统安装,电脑硬件选配、常见故障排除)。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动画制作)技能考试主要内容:
(1)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2)图形图像处理;(3)数字动画制作;(4)网页制作;(5)多媒体作品制作;(6)数字影视编辑与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