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整治换届期间用人上不正之风问题研究
2011年全市组织工作 重点调研课题
关于整治换届期间 用人上不正之风问题研究
中共齐市建华区委组织部课题组
2011年9月
《关于整治换届期间 用人上不正之风问题研究》
组 长:马汇川副组长:金满玉成 员:苑振宇
:建华区委组织部部长 :建华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职务:建华区委目标办副主任2
职务
职务
内 容 提 要
在换届中,能否形成一个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直接关系到换届的成败,关系到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关系到一个地方的发展和团结稳定,也关系到党风政风民风。
一、用人上不正之风产生的原因
用人上不正之风的存在,既有现实的社会原因,也有用人主体及客体素质的内在原因,以及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机制等方面的外在因素。主要体现在用人主体素质不高、民主程度不够、监督机制还不健全等方面。
二、防范和解决用人上不正之风问题对策思考 一是强化教育。通过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权力观教育和强化警示教育,增强各级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严格遵守换届纪律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筑牢思想防线。
二是健全制度。针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最易产生腐败的部位和环节,不断建立和完善扩大民主、强化监督的选人用人新机制,提升用人水平。
三是强化监督。健全和完善干部监督工作机制,把监督有效地贯穿于干部的培养教育、考察考核、选拔任用和日常管理之中,从根本上改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被动、滞后、乏力的现象,规范用人行为。2011年全市组织工作 重点调研课题
关于整治换届期间 用人上不正之风问题研究
中共齐市建华区委组织部
在换届中,能否形成一个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直接关系到换届的成败,关系到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关系到到一个地方的发展和团结稳定,也关系到党风政风民风。历史警示我们,换届期间既是检验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关键期,也是用人上不正之风的多发期。拉票贿选、买官卖官、跑官要官、违规用人、干扰换届秩序等问题在换届期间表现将更为突出,潜伏的危机不容漠视。
一、用人上不正之风产生的原因
用人上不正之风的存在,既有现实的社会原因,也有用人主体及客体素质的内在原因,以及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机制等方面的外在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用人主体素质不高。一是权力观扭曲。有的把用人权当作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或任人唯亲,或任人唯钱,4 或兼而有之,个人权力欲望膨胀,特权思想作怪,遵章守纪意识淡薄;有的将来自“上面”的说情看成是攀高结贵、求得个人升迁的良机和跳板,用干部往往把某些人的“来头”和“背景”或隐或现地作为提拔重用的理由,而不是按德才兼备标准和群众公认原则选人用人。二是政策水平偏低,平时不注重学习政治理论和政策法规,忽视干部选拔任用的政策法规的学习,特别是对《干部任用条件》不熟悉,用人时不懂得如何按程序办事,偏听偏信,失察失误,对选人用人中的违规行为也不能及时制止和纠正。三是违心用人。有的领导干部或迫于“上边”的压力,出于对地方经济利益的考虑,有时也不得不降低用人标准任用干部;或为了搞好同级班子间的关系,搞一些平衡照顾;或为了维护本班子团结,避免矛盾,不伤和气,用了一些德才平庸的干部。
2、民主程度不够。一是候选人推荐提名发扬民主还不够充分。对候选人的初始提名,代表缺乏应有的知情权和建议权,特别是对从外地调入、提前到位的候选人情况,代表缺少全面正确的了解,导致代表对候选人的酝酿不够充分,代表的真实意愿有时得不到充分反映。二是党内选举制度还不够健全。差额比例过小,在差额人选安排上,“陪选”现象比较普遍;副书记、书记都是等额选举,限制了代表的选择余地。三是运作程序公开、透明、规范的 要求落实还不够到位。特别是推荐提名、发动酝酿等环节还相对比较封闭,选举人与候选人信息不对称,导致代表投票的民主性失真。四是部分代表能力素质与民主化、法制化的要求还不够适应。有的代表主体意识、责任意识不强,参选的积极性不高;有的代表民主意识、权利意识不强,片面理解要与组织保持高度一致,不敢或不想讲真话,民主氛围不浓;有的代表党性意识、法制意识不强,容易受到个人或小团体利益影响,个别甚至参与帮助候选人拉票贿选,助长了选举中的不正之风。
3、监督机制不健全。一是干部选拔任用的监督体制不够理顺。目前的监督机构与干部选拔任用的决策和执行机构同为一体,监督主体职责重大,而实际拥有的权力相对于强大的监督客体来说显得比较弱小,权威性大打折扣,监督者拥有的制约权不足以与被监督者的权力相制衡,这种权力不对等的监督制约,难以从行使监督职能上防止用人权的滥用,遏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加之组织部门的干部监督机构工作性质与所处的地位比较特殊,开展工作手段有限,对用人上不正之风虽有所防治,但力不从心。二是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的运作规则不够明确。在干部选拔任用质量效果评价和责任追究方面缺乏科学而规范的标准和实施办法。在对用人主体失察失误的责任追究上,笼统的、原则性的规定较多,缺乏刚性规定,使一些 素质不高的人有机可乘;在对用人质量及用人效果优劣的评价上参数无法确定,无所遵循,无法对用人工作实施有效监督。
另外,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一些其他主体也助长了不正之风的蔓延。如在民主选举、民主推荐中,部分人大代表和党员干部思想消极,不正确行使权利,不负责任随意投票,导致民意失真;在干部考察中,一些谈话对象出于种种考虑,不愿意反映真实情况,导致考察结果失实;一些干部出于个人恩怨,在民主推荐和选举中诽谤、诋毁他人,搞非组织活动,干扰推荐和选举工作的正常进行等等。
二、防范和解决用人上不正之风问题对策思考 选人用人事关党风民心、事业兴衰乃至社稷安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防范和治理用人上不正之风,既是一篇亟待破题的大文章,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和必然选择,必须标本兼治,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一)强化教育,筑牢思想防线。一是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换届前干部思想上可能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优势,采取宣传动员、谈心谈话等方式,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增强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发展意识、民主集中制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同 志,正确对待个人进退留转,坚决服从组织需要,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坚决抵制不正之风,真正把严肃换届纪律的各项要求和措施教育到人、落实到人。二是强化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权力观教育。通过中心组学习、严肃换届纪律专题培训、谈心谈话等方式,教育党员领导干部始终牢记权力是人民给的,就必须站在为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服务的高度,正确对待职务升降和职位调整,正确地行使用人权力,切实提高对做好换届工作,特别是严肃换届纪律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政治坚定性,以及做好换届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在换届工作中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带头先学先行、模范遵守换届纪律,带头抵制各种庸俗作风和非组织活动,带头接受监督,以自身的模范行动整歪风、扬正气。三是强化警示教育。采取专题学习讨论、媒体宣传等方式,全面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政策和换届选举的政策法规,特别是中央“五个严禁”、“十七个来准”、“五个一律”和省委组织部“四个严处”等纪律要求的宣传教育,提前敲响教育警示的长鸣钟,增强各级干部遵守换届纪律的自觉性。
(二)健全制度,提升用人水平。从源头上防范和治理用人上不正之风,必须紧紧抓住制度建设这个根本。要针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最易产生腐败的部位和环节,不断建立和完善扩大民主、强化监督的选人用人新机制,对 现有的制度进行认真的清理,该废止的及时废止;不够全面、具体和难以操作的,要根据客观形势的变化,尽快加以修改、充实和完善;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尽快抓好调研和有关制度的起草。一是规范推荐提名。认真执行市《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推荐提名试行办法》,探索全额定向提名、差额提名的有效办法,认真落实推荐提名动议、空缺领导职位预告、领导干部署名推荐、提名情况公开和推荐提名全过程记实、全过程监督的工作制度。二是创新选任方式。一方面,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按照《干部任用条例》的要求,积极推行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从制度上打造各类人才公平参与竞争的平台。要形成定期公推公选制度,逐步提高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占新提拔同级干部的比例。另一方面,完善选举制度。扩大差额选举的比例和范围,实现由低比例差额选举到较高比例的差额选举,部分差额选举到全差额选举的转变。三是改进考察方法。要抓紧建立党政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岗位职责规范,认真编写《岗位说明书》,因职因岗,有针对性地制定考察内容和考察指标体系,细化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领导干部考察评价标准,实行分类量化考察,更加真实、全面、客观地评价干部;要适当扩大任前考察谈话的范围。既要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人员范围进行谈话,又要注意到与考察对象有业务关系的单位、考 察对象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了解其表现;既要认真考察干部的工作表现,又要深入了解干部的“生活圈”、“社交圈”;既要听取多数人的意见,又要重视“少数人”的意见;要积极探索经常性考察与任前考察相结合的办法,逐步做到以经常性考察为主,把任前考察作为经常性考察的印证;要积极推行考察预告、差额考察、考察结果反馈等制度,不断改进方法,细化措施,真正落实群众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四是扩大决策民主。进一步强化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健全完善常委会、全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明确议事范围、议事方式、议事程序及议事要求,落实干部选拔任用集体讨论差额票决、常委会向全委会专题报告干部选拔任用情况等制度,规范权力运作。五是建立和完善干部工作信息公开、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监督等与四项监督制度相配套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新机制,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强有力的监督体系,并把换届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中进行严格考核,把换届风气、民主测评结果作为对换届工作评价和综合考核的重要依据,确保换届风清风正。
(三)加强监督,规范用人行为。监督是防范问题、发现问题、堵塞漏洞的关键措施,是防治用人上不正之风的重要保障。全面防范和治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必须健 全和完善干部监督工作机制,把监督有效地贯穿于干部的培养教育、考察考核、选拔任用和日常管理之中,从根本上改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被动、滞后、乏力的现象。一是要坚持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制度。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干部监督机构初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重大事项报告、干部监督联席会议、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干部任前公示、上级党组织派人列席下级党组织讨论决定干部会议等制度,切实提高干部任前监督的质量。二是要积极拓宽民主监督的渠道。把党内监督同人大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监督结合起来,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监督结合起来,形成及时有效、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和网络,把干部选用提名推荐、考察、公示、选举等各个环节都臵于组织、干部、群众的监督之下。三是要强化上级监督。建立健全上级党组织和组织部门负责同志与下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书记定期谈心制度、谈话诫勉制度、函询回复制度,落实党组织书记严肃换届纪律承诺,加大对各级党组织换届工作的检查、巡查,强化责任追究,使各级党组织及党政主要领导审慎对待、正确行使权力,公道正派选人,进一步树立奋勇争先、干事创业的良好导向,形成抓工作、争一流的浓厚氛围。四是要进一步拓宽干部监督信息渠道。进一步扩大信息来源,建立覆盖面广、渠道畅通、反馈及时、信息共享的干部监督信息网络和网络、电话、信访“三位一体”举报平台建设,建立受理、查核、反馈的工作制度,充分发挥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作用。同时,要建立和完善干部监督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对举报信息的综合分析和运用,发现和总结倾向性、规律性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为领导班子建设和正确选人用人提供决策参考。五是加大对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查处力度。要坚持原则,敢抓敢管。既重视抓换届选举中大案要案的查处,又重视抓早、抓小、抓苗头,提前介入,防患于未然。既要加大对“跑官要官”、“行贿买官”、“拉票贿选”,以及无中生有、造谣传谣,影响、干扰换届工作秩序的相关人员的惩处力度,又要严肃追究对惩治违纪行为不力、换届风气不正的地方主要领导的责任,用铁的纪律保证换届选举风清气正。
第二篇: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研究
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研究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才能风清气正,这是纯洁党员干部队伍的一个重要标准和抓手”。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用人上不正之风依然存在,只有深入整治才能廓清用人风气,创造公开、公平、公正有利于想干事、能干事、德才兼备的干部脱颖而出的用人环境,为经济社会兴盛腾飞、长治久安,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
一、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意义
毛泽东同志深刻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选什么样的人,怎样选人,历来是我们党高度重视的一个重大问题。中央对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也是高度重视,早在1994年,中组部就下发了《关于坚决防止和纠正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不正之风的通知》,2001年又出台了《关于切实解决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几个突出问题的意见》,召开了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有关规定选拔任用干部视频会议。2002年中央颁布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在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建立健全科学的选拔任用机制,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干部工作形势任务和干部队伍状况的变化,条例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要求,2014年新颁布实施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作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有力武器。因此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营造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坚持正确的 用人导向,是党中央的一贯要求,广大干部的迫切愿望,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
二、用人上不正之风产生的原因分析
用人上不正之风的存在,有受开启卖官先河的秦皇令“百姓纳粟千石,拜爵一级”影响的历史原因;有受经济发展、体制改革影响的现实社会原因;有用人主体(组织和领导者)及客体素质的内在原因,也有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机制等方面的外在因素。因此,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是个综合症,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民主化程度不够。一是运作程序公开、透明、规范的要求落实还不到位。特别是动议、民主推荐、发动酝酿等环节还相对比较封闭,导致民主推荐票的民主性失真。二是部分代表能力素质与民主化、法制化的要求还不够适应。有的代表主体意识、责任意识不强,参与民主推荐的积极性不高;有的代表民主意识、权力意识不强,片面理解要与组织保持高度一致,不敢或不想讲真话,民主氛围不浓;有的代表党性意识、法制意识不强,容易受到家族意识或小团体利益影响,参与拉票贿选,不负责任的随意投票,甚至诽谤、诋毁他人,导致民主推荐结果失真、失实,对用人上不正之风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用人主体素质不高。一是政策水平低,不注重学习政治理论和政策法规,忽视对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学习,用人时不懂得如何按程序办事,偏听偏信,失察失误,对选人用人中的违规行为也不能及时制止和纠正。二是思想道德滑坡。面对权力的诱惑,少数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倾斜,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发生错位,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慢慢滋生,用 人权成为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或任人唯亲,或任人唯钱,或兼而有之,致使用人工作产生了大量违法乱纪行为;三是用人标准失衡。一些领导干部在用人上重才轻德,有的人金玉其外,甚至是德才均不具备,但由于善于奉迎,与领导靠得近,就比那些一心扎实工作的人受赏识,升迁快得多。有的领导干部为了搞好班子间的关系,搞一些平衡照顾,用了一些德才平庸的干部。
3、监督机制不健全。一是监督体制不顺畅。目前的监督机构与干部选拔任用的决策和执行机构同为一体,监督主体职责重大,而实际拥有的权力相对于强大的监督客体来说显得比较弱小,权威性大打折扣,监督者拥有的制约权不足以与被监督者的权力相制衡,这种权力不对等的监督制约,难以从行使监督职能上防止用人权的滥用,遏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二是监督运作不明确。在干部选拔任用质量评价和责任追究方面缺乏科学而规范的标准和实施办法。在对用人主体失察失误的责任追究上,笼统的、原则性的规定较多,缺乏刚性规定,使一些素质不高的人有机可乘,在对用人质量及用人效果优劣的评价上无法确定参数,很难对用人工作实施有效监督。
4、用人规则不完善。一是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管理制度和运作规则不配套。虽然理论上的研究不少,但实践上的探索不够,致使干部管理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问题至今没有大的突破,不但影响了干部制度改革进程,也为一些干部认同和参与不正之风奠定了心理基础。二是用人主体权责不对称。权力和责任本应是一对统一体。但实际上,相对于用人主体的用人权力,其责任显得要小得多。出现了用人方面的问题,往往是把责任记到集体的账上,很少追究领导者个人的责任。即使追究到个人头 上,也大都是把“板子”高高举起,而后轻轻落下,致使一些人滥用人权有恃无恐。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由于价值观念的不断变化,竞争意识的不断强化,致使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的任务也就越来越重,情况也越来越复杂,人民群众对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从整体上看,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的势头较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容乐观的问题。一是少数干部对抓经济、学经济的意识比较强,而对干部人事政策、法规的学习重视不够,主动学习、深入钻研的热情不高。二是极个别党组织负责人和行政负责人“一肩挑”的领导,贯彻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相关法规、政策的意识不强,执行法规不严格。三是现行的法规政策还有一些空白点,给用人上不正之风还留有一些空间。一些监督工作制度不完善、健全,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有些制度过于笼统,往往要求很多,但实际操作性不强,给实际执行造成了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开展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进一步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
1、加强教育,夯实思想基础。一是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用正确的用人导向影响和教育干部,使党员领导干部自觉遵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规定,科学、全面、准确地理解其精神实质,全面掌握相关实施细则。二是加强党风党纪和警示教育。经常用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擅权弄权、腐败落马的案例警示和教育党员领导干部,使其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从政之道,从思想上构筑坚固的党规党纪防线,防微杜渐,增强自制力。三是强化对各 级领导干部的权力观教育,使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始终牢记权力是人民给的,要站在为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服务的高度,正确对待职务升降和职位调整,正确地行使用人权力,为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鞠躬尽瘁,自觉奉献社会。
2、拓宽渠道,强化监督力度。一是要进一步拓宽干部监督信息渠道。扩大信息来源,建立覆盖面广、渠道畅通、反馈及时、信息共享的干部监督信息网络和网络、电话、信访“三位一体”举报平台建设,建立受理、查核、反馈的工作制度,充分发挥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作用。二是要坚持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制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干部监督机构初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重大事项报告、干部监督联席会议、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干部任前公示等制度,切实提高干部任前监督的质量。三是要强化上级监督。建立健全上级党组织和组织部门负责同志与下级领导干部的定期谈心制度、谈话诫勉制度、函询回复制度,强化责任追究,使各级党组织及党政主要领导审慎对待、正确行使权力,公道正派选人用人,进一步树立奋勇争先、干事创业的良好导向,形成抓工作、争一流的浓厚氛围。四是要积极拓宽民主监督的渠道。把党内监督同人大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监督结合起来,形成上级监督下级、同级监督同级、下级监督上级、民众监督干部,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和网络,把干部选拔工作动议、民主推荐、考察、讨论决定、任职等环节都置于体系的监督之下。
3、强化查处,严格责任追究。用人上不正之风问题的查处力度决定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效果,因此深入治理用人上不正之风,最关键的问题还是要动真的、来实的,加大对用人上不正之 风的查处力度要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对违反《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原则、标准、程序和纪律的,以及在用人上搞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受贿卖官、行贿买官的,必须彻底纠正,追究责任,严肃处理;对经群众举报、组织查实,在用人上存在一定问题的,要认真受理,确实存在严重问题的,予以严厉惩处,决不姑息迁就,加大在用人上搞不正之风的成本,使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不敢在用人上搞不正之风,以铁的纪律保证选人用人风清气正。
4、深化改革,完善制度机制。一是完善动议和民主推荐。认真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按照管理权限,根据工作需要和领导班子建设实际,提出启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意见,综合有关方面建议和了解掌握情况,对领导班子进行分析,就选拔任用职位、条件、范围、方式、程序等向主要领导提供初步建议后,在一定范围进行酝酿,形成工作方案。积极探索空缺领导职位预告、领导干部署名推荐、提名情况公开和推荐提名全过程记实、全过程监督的工作制度。二是改进考察方法。有针对性地制定考察内容和考察指标体系,细化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领导干部考察评价标准,实行分类量化考察,更加真实、全面、客观地评价干部。既要按照条例规定的人员范围进行谈话,又要注意到与考察对象有业务关系的单位、考察对象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了解其表现;既要认真考察干部的工作表现,又要深入了解干部的“生活圈”、“社交圈”;既要听取多数人的意见,又要重视“少数人”的意见;要积极探索经常性考察与任前考察相结合的办法,逐步做到以经常性考察为主,把任前考察作为经常性考察的印证;要积极推行考察预告、差额考察、考察结果反馈等制度,不断改进 方法,细化措施,真正落实群众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三是完善干部工作信息公开、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监督等机制,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强有力的监督体系。
第三篇:关于落实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工
关于落实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工
作有关任务的通知
组通字[2008] 51 号
关于落实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工作有关任务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各副省级城市党委组织部,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人民团体组织人事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组织部:
为贯彻落实《关于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意见》(中组发〔2008〕12号,以下简称《意见》)部署的有关任务,推动整治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切实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政策法规的学习教育
各地各部门要抓紧把学习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政策法规作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和培训机构领导干部主体班次的重要内容,列入教学计划,合理安排课时,落实讲授人员。在与领导干部进行任职谈话时,要对学习贯彻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政策法规和执行组织人事纪律提出明确要求。对新进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和组织人事部门负责人,要及时进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政策法规培训;对地方领导班子换届后新进领导班子成员还未进行培训的,要抓紧组织安排。
党委(党组)中心组要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政策法规的学习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近期,要组织一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政策法规的专题学习。今后,对上级机关制定出台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法规文件,党委(党组)中心组要及时组织学习。
中央组织部每半年向新提拔的省部级干部,新任省(区、市)、中央和国家机关组织人事部门负责人发送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法规,并采取一定方式进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基本知识测试。
二、实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一报告两评议”
《意见》提出:“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工作时,要专题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并在全委会委员中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民主评议,评议结果报上级党委组织部门;探索开展全委会委员对本级党委新提拔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进行民主测评的工作。”按照《意见》要求,实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一报告两评议”,是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民主监督的一项创新性举措。现就今年底或明年初在地方党委全委会上开展这一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各级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工作时,要把2008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作为一项专题内容;同时,在全委会委员中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民主评议(民主评议项目见附件1)。
(二)各省(区、市)要选择不少于三分之一的市(州)、不少于二分之一的县(市、区、旗),开展在全委会委员中对2008年新提拔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进行民主测评工作。省(区、市)党委的民主测评工作,在中央组织部《关于开展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试点工作的通知》(组通字〔2008〕45号)中确定的9个试点单位进行;其他省(区、市)党委可结合各自实际开展(民主测评项目见附件2)。
(三)地方党委常委会在全委会上进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一报告两评议”,应事先向上一级党委组织部门通报;上一级党委组织部门可派人参加。
(四)地方党委全委会委员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民主评议情况和新提拔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民主测评情况,由本级党委组织部门统计汇总,向本级党委常委通报,并报告上一级党委组织部门;也可以由上一级党委组织部门统计汇总,并向下一级党委通报。
(五)各省(区、市)党委组织部要从实际出发,抓紧研究制定落实“一报告两评议”制度的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加强指导督促;2009年2月底前,要将本省(区、市)开展“一报告两评议”工作情况报中央组织部。
按照中央组织部《关于开展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开展试点工作的30个中央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可结合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探索在一定范围进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一报告两评议”;其他中央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可结合工作总结,在本机关或者选择部分下属单位开展这一工作。开展情况请及时报中央组织部。
三、对反映违规用人问题的举报开展一次集中清理查核
要把严肃查处违规用人问题作为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的重要手段。对违规用人问题,要切实做到及时发现、迅速查处、严格问责。
各地各部门对2007年以来接到的反映违规用人问题举报的受理和办理情况,要全面开展一次集中清理、查核和处理。一是对未经查核的,该函询的要进行函询;对反映问题事实比较清楚、线索比较具体的,要深入进行查核;对反映问题性质严重,或者涉及县处级以上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组织人事部门负责人的,有关组织人事部门要直接进行查核。二是对已经查核处理,但对涉及的有关责任人员没有问责的,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格问责。三是对正在进行查核的,要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查核进度;经查属实的,要依据问题性质严肃处理、严格问责。集中清理、查核和处理工作,要在2009年2月底前完成。
今年年底前,各省(区、市)党委组织部,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人民团体组织人事部门要将反映违规用人问题举报的清理情况,报送中央组织部干部监督局;2009年2月底前,要将查处结果报送中央组织部干部监督局。
四、建立整治用人不正之风工作情况报告制度
实行整治工作重要信息即时报送制度。各地各部门对开展整治工作的重要信息、严重违规用人问题的重大案件、网上有关用人问题的重要舆情及处理情况等,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报送中央组织部干部监督局。
实行举报受理和办理情况季报制度。各省(区、市)党委组织部,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人民团体组织人事部门,每季度要对本地区本部门受理和查核的反映选人用人问题的举报情况进行综合,并报送中央组织部干部监督局。
各省(区、市)党委组织部,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人民团体组织人事部门,每半年要向中央组织部干部监督局报送一次整治工作的综合情况。上半年的整治工作情况7月底前报送,下半年的整治工作情况次年1月底前报送。报送的内容应包括整治工作的重要措施、取得的主要成效、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意见建议等。2009年1月15日前,要将《意见》印发以来开展整治工作的综合情况报送中央组织部干部监督局。
要建立整治工作情况报告责任制,明确报告的责任领导和具体人员,防止迟报、漏报、瞒报现象。对各地各部门整治工作情况,中央组织部将采取适当方式进行通报。对整治工作领导高度重视、措施得力、成效明显的地方和单位,给予表扬;对整治工作行动迟缓、群众满意度不高的,提出批评。
附件:
1.《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民主评议表(样表)》
2.《新提拔干部民主测评表(样表)》
中共中央组织部
2008年11月28日
第四篇: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思考
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思考
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意见》,提出要坚持以预防、监督、查处并举,大力整治用人上的 不正之风,使人民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对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当前,一些地方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存在买官卖官、跑官要官、拉票贿选和突击提拔干部等违规违纪现象还比较突出,群众意见很大。问题的存在有制度缺陷原因,也有个人观念淡薄原因,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营造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要使“两个明显提高”的目标得以实现,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教育引导,坚持从源头上抵制用人上不正之风。只有知法懂法,才能守法,才能依法选人用人。不折不扣地学习和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各项规定,是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的重要基础。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背景下,要大力开展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专题教育培训。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教育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构筑强有力的思想道德防线。二要坚持政策法规培训。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等方式,对领导干部进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法规和人事纪律等方面举行专题教育培训,使领导干部增强法规意识,提高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能力。三要加强经常性警示教育。充分利用典型案例为反面教材,经常组织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学习讨论,以举行座谈会形式,一事一议,做到警钟长鸣。同时,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从政道德和反腐倡廉教育,引导和督促各级领导干部增强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意识,自觉遵守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坚决从源头上抵制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二、建立完善制度,努力营造良好的用人法制环境。只有制度完善、纪律严肃,惩戒有力,才能使整治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取得实效。从建立和完善《干部任用条例》的配套措施看,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坚持和完善民主推荐制度、干部考察工作责任制、考察预告制度、部分领导职务聘任制;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责任制等方面制度。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明确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的主体、原则、程序、纪律和责任,完善组织提名、领导干部个人推荐、干部自荐、群众联名推荐相结合的办法,把干部选任的初始提名权真正交给多数人。研究制定领导干部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制度,制定不称职、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的认定标准和办法,加大调整不称职、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的工作力度;认真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通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努力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规范领导干部选人用人权力,进一步完善科学选人用人机制,确保选人用人公正、公平。
三、强化监督检查,切实抓好选人用人制度的贯彻落实。监督是防范问题、发现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整治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的关键措施。加强干部监督,特别是加强对主要领导用人行为的监督,是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的重要保证。进一步扩大民主监督,认真落实广大党员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大力整合监督资源,形成监督合力,营造良好的监督氛围。强化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超前监督,有利于防范于未然。积极采取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同级监督与上级监督、审计监督与纪律监督、组织监督与群众监督并举等方法措施,努力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的有机统一。坚决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等问题的发生。各级党委特别是组织部门,要在整治工作过程中,针对新闻媒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团体以及人民群众提出的有关批评、建议和反映的问题,要正确对待,认真研究解决。
五、加强领导,为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提供组织保障。深入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必须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强力推进。各级党委(党组)、纪检监察机关及组织人事部门必须充分认识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好抓实,成立专门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工作职责,明确整治工作的重点,认真研究工作措施和方法,增强整治工作的针对性,确保整治工作取得扎实成效。要坚持从严治党、从严管理的方针,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采取强有力措施,集中解决选人用人上的突出问题,确保成效,让人民群众满意。
第五篇:整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我党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选人用人。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这对组织部门选人用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工作要求,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必须坚持预防、监督、查处并举的方针,用强有力的措施加以整治。
一要加强教育,夯实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思想基础。各级党委,特别是各单位“一把手”,不仅要深入学习和研究《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科学、全面、准确地理解其精神实质,还要全面掌握相关实施细则,自觉遵守条例规定,打牢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思想基础。
二要深化改革,完善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的制度机制。当前,选人用人上确实存在一些问题,都与制度机制不健全有关。党中央先后下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等都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针对实际,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切实做好各项具体工作。一是扩大选人用人的民主推荐范围及票决范围,使推荐范围及票决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各级领导班子,还可以扩大到一般干部甚至群众;二是扩大选人用人的公示范围,不仅在原任职单位公示,而且要在即将到任的单位公示,甚至在群众中公示,接受全民的监督;三是继续采取公开考试、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拔干部
方式,突出岗位特点,注重能力实绩;四是扩大选人用人考察的时间范围,不仅保持7-15天的公示时间,而且在公示之后继续深入原任职单位,对拟用人员进行调查,听取民意,充分掌握拟用人员的各种情况。
三要拓宽监督渠道,强化监督工作的约束力。监督是防范问题、发现问题、堵塞漏洞的有效途径。虽然在选人用人方面有监督机制,但实际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要建立有权威的监督机制,完善“上级监督下级、同级监督同级、下级监督上级、民众监督干部”的监督链。逐步落实上级部门派人参加下级党委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会议制度,定期对下一级党委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同时,加强舆论的监督力度,为制度的贯彻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四要强化查处,严格责任追究。出现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既与用人主体价值观念扭曲有关,又与个人利益驱动有关。因此要一方面加强用人主体的自身建设,提高识人用人水平,另一方面加大惩戒力度,对引发不正之风的双方进行严肃惩处,存在违反规定选拔任用干部问题的,追究到人,追责到位,绝不手下留情,以铁的纪律保证选人用人风清气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