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哲学与基础学校美育

时间:2019-05-13 18:14: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艺术哲学与基础学校美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艺术哲学与基础学校美育》。

第一篇:艺术哲学与基础学校美育

十一 艺术哲学与基础学校美育

三、当前中国基础学校美育的误区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学校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只重视知识的传授,美育没有地位, 有的学校把美育搞成了特长教育, 忽视了育人的大目标。造成缺乏基本的审美素养是现在许多学生的通病。有的学生热爱艺术, 但对艺术大师的精湛作品不欣赏,有的学生只从电视上学会模仿“蜡笔小新”,“憨豆先生”此类人物,有的学生天天生活在自然美景中,然而却成天无所事是,麻木不仁,怨这怨那。这些都是由于不懂得欣赏美缺乏审美感受的缘故。如果学校认识不到美育对学生思想、意志、情感等素质的重大影响,美育对智能发展的促进,以美健身的效应,忘记了美育的宗旨, 就达不到美育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目的。

美育提倡以自由之精神统整学生,以培养其健全人格,提高审美境界为目的。而当前美育理论与实践的现实中,尽管美育的热潮一浪赛过一浪,但在功利化倾向引领下的现实的美育偏离了其本原,使得美育理论与实践工作陷入了误区。在总结当前我国基础学校美育工作现状的同时,要特别找出美育的误区,端正美育观念,把美育引入正确的轨道,由此出发,才能扎扎实实地把美育工作全面、持久地开展起来,推动美育工作朝着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我国基础学校美育工作的误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美育中的功利主义

近几年来,在一些地方(特别是大中城市)出现了“美育热”。许多学校(包括幼儿园)的领导和老师都把不少精力用于筹划、组织美育活动上,如举办艺术节、组织文艺会演、开办各种艺术辅导班等。许多学生家长也不惜一切代价支持和鼓励孩子上艺术辅导班(如舞蹈班、绘画班、声乐班、电子琴班等),有的孩子在一周内要上三、四个班,几乎占满了他们所有的课余时间,大人孩子疲如奔命,劳民伤财。这是为什么?究其原因,首先应当看到他们的积极方面,即为了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引导学生做到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同时,也不能不看到,他们这样做是由于或多或少受到功利主义的驱使:: 有些学校是为了参加上级组织的比赛和评估,取得好成绩,即可获得荣誉、表彰和奖励,或者有利于评级和升级;

有些学校办艺术辅导班,对办班质量和实效(含社会效益)重视不够,而把眼 光主要放在“创收”上,以便增加学校的收人,改善教职工福利待遇;

有些学校热心于组织学生去参加社会上一些企业的庆典活动,并进行文艺表演,主要是为了获取企业的“赞助”,同时对提高学校的声誉也有某种好处;

有些学校和学生家长支持学生积极参加艺术学习与演出活动,主要是为了培养“特长生”,争取升学考试加分,这样,学校能提高升学率,学生可以升人好的学校,家长也可以省心省钱。

上述种种带有功利主义性质的动机,与审美教育的性质和宗旨是背道而驰的。我们知道,审美活动的根本性质和显著特点是非功利性,它不计利害,不计得失,排除一切功利的欲求,摆脱生理和物质利益束缚,从而使人的精神处于一种自由解放的状态,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这时的人是自由的人,幸福的人。正如美育的创始人席勒所说的:“只有美才能使全世界幸福,谁要是受到美的魔力的诱惑,他就会忘掉自己的局限”。审美教育的宗旨和任务正是要培养人的超越精神,使人摆脱现实生活中的利害计较,寻求一块精神的绿洲,享受心灵的自由,得到精神的慰籍。如果人的审美活动受物质利益所驱动,以追逐名利为目的,就必然陷入功利主义的误区,这就与美育的性质和宗旨大相径庭,不但不能发挥美育的应有功能和作用,而且还会将美育沾上了铜臭气,使它变质变味,既腐蚀了人们的灵魂,也损害了教育工作者的形象,还败坏了社会风气。对此,我们必须加以批判和克服,以防美育中的功利主义继续曼延。

(二)美育中的技能主义

多年来,在各级各类学校实施美育的过程中,存在着这样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即偏重于艺术技能技巧的传授和训练,而忽视对人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如在中小学的音乐、绘画的技能技巧,对审美情感的陶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审美心理结构的塑造,健全人格的造就,一般都比较薄弱。至于社会上各种艺术门类的考级辅导,这方面的问题就更加突出,更加严重了。结果,培养出来的人才,在艺术技巧方面也许是比较高超的,有的人甚至是很拔尖的,但是,他们在审美素质和人格涵养方面却表现得很差。这样的人才难以领会艺术的真谛,更难以攀登艺术的高峰,甚至相反,会走进艺术的象牙塔,自我封闭,孤芳自赏,成为性格乖决、感情冷漠、狭隘自私的“怪才”,这不能不说是美育的悲剧。

(三)美育中的形式主义

美育总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来进行,这是无可非议的。然而问题在于:近些年来,在一些美育活动中,不重视实际内容、片面追求形式的倾向有愈演愈烈之势。美育中的形式主义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方面是在美育活动中一味追求规模的宏大,场面的壮观,气氛的热烈,热衰于搞艺术节、影视周、美育月,以便造成“轰动效应”,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另一方面是在一些文艺演出中只注重服饰的华贵,化妆的靓丽,道具的考究,舞台的辉煌,场面的热闹,让人们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至于节目的内容,却是空洞贫乏,索然无味,既不能给人以审美的感受,也不能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在热闹之后,没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有的甚至相反,给人造成不良的影响。

(四)将美育从属于德育和智育

美育的从属地位在中国传统中由来已久。孔子在《论语》中指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的美育思想奠定了中国美育以“诗教”和“乐教”为中心的美育理论的基础,美育成为了为德育服务的手段。在20世纪初,美育理论发展之初,对于美育的价值,学者认为在于“辅翼道德,涵养性情”。王国维更为旗帜鲜明地指出了美育的作用:“一面使人之情感发达,以达美之域,一面为德育、智育之手段”。美育服务于德育、智育的传统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并且深刻的影响了学校美育工作的实践。当前学校美育中,相当多的学校领导者仍然认为美育是辅助学生德育、智育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一些学校的美育工作报告中,将学生的道德发展直接等同于美育,甚至将学生助人为乐、遵守纪律、集体意识增强、热爱祖国等等都看作是美育成效。尽管美育与德育存在着相通之处,但美育毕竟不等同于德育和智育。美育主要侧重于对学生品行的塑造和道德的培养,包括了学生的价值观念、人格境界、精神个性、趣味格调的培养。将学校美育理解成为了促进德育和智育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失去了它的独立地位。学校美育在理论和实践中的功利化倾向,消解了美育之本然目的,手段化的美育也只能成为德育与智育的辅助,而不能促进美育学科的发展。美育在实践中得到了倡导,但功利化的倾向也消解了美育之本然。

(五)美育就是艺术教育

在我国,长期以来流行着这样一种观念,即认为美就是艺术教育。正是由于 3 这种认识,所以,在学校里常常是以艺术教育来代替美育,而实施艺术教育又仅限于音乐、美术教育。于是便形成了这样一个公式:美育=艺术教育=音乐、美术=唱歌、绘画。显然,这个公式是不科学、不恰当的。因为美育和艺术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但又有明显的区别,既不能把它们割裂、对立起来,也不应把它们加以混淆。

美育是一种审美教育,美感教育,即通过审美实践活动,运用美的事物对人进行关于审美和创造美的教育。在美的世界中,美的事物多种多样,美的形态多姿多彩,审美领域无限广阔,因此,审美教育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它既包括艺术美的教育,也包括自然美和社会美的教育,还包括科技美和形式美的教育等等。虽然艺术美是美的集中体现,是审美之精华,因而它是审美教育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手段,但是,它并不是审美教育的全部内容,它不能代替自然美、社会美、科技美和形式美的教育。不同形态的美,具有不同的审美特征也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教育效果,因此,它们不能相互代替。即使在艺术领域中,艺术门类也是种类繁多,异彩纷呈,除了音乐、美术之外,还有建筑、舞蹈、戏剧、书法、摄影、文学、影视艺术等等,它们也是各具特色,各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和审美教育功能。如要把美育仅仅看成是艺术教育,又把艺术教育局限于唱歌、绘画,就必然会缩小了美育的范围,减少了美育内容,削弱了美育的功能,限制了美育的发展,也会使青少年所受的审美教育单

一、贫乏,不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形势的发展,电影、电视和科学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们对人们的影响也日益增强,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的影视美和科技美的教育,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足够重视,在学校中增设影视美、科技美的课程或在美育原理课中增加和突出影视美和科技美教育的内容,看来十分必要。

总之,应打破过去的传统观念,把美育从艺术教育(音乐、美术教育)的狭窄范围中解放出来,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以发挥美育的更大作用。

(六)美育是美育教师和负责团队工作教师的事

长期以来,有不少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对美育是不重视的,在他们的观念中,一是认为美育课就是指音乐、美术课,这些都是辅科,是“饭后甜点”、不能当“正餐”;二是认为美育就是要搞好课余文艺宣传活动,活跃学校的空气。因此,在一些学校里,常常把美育只当成是音乐、美术课教师和负责团队工作教 4 师的事,一提到开展美育活动,就认为只要把音乐、美术课上好,把课外文艺宣传活动组织好,就算完成任务了,美育似乎与其他课的教师无关。有的学校不重视配备美育教师,经过专业训练的美育师资缺乏,美育课可上可下,可有可无,常常要给主科让路。

教育部曾多次下达文件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开设美育课程,保证美育课时,配备专职美育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也有文件指出:“将美育融人学校教育全过程,中小学要加强音乐、美术课堂教学,高等学校应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这就是说,美育应当渗透在各门课程的教学之中,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体现在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形成美育工作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局面。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美育的作用,才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七)只重视对少数文艺骨干的培养,不面向全体学生

一些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在组织美育活动时,为了获奖、上名次,为了给学校争荣誉,为了培养特长生、提高升学率,只重视对少数文艺活动骨干和积极分子的培养,给他们提供各种条件,创造各种学习、训练和表演的机会,让这些学生充分施展自己的艺术才能,出成绩,争高分,而对大多数学生的审美需求和积极性则缺乏关心和调动,对他们的艺术潜能更缺少发现和发挥,认为他们只能当美育活动的旁观者,做奉场的观众。这样以来,美育活动似乎变成了少数学生的专利,多数学生受到冷落,甚至成为被遗忘的人群,这是极不公平、极不合理、极其有害的。美育既然是国民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它就应该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在中小学阶段,美育更应当面向每一个学生,不论其背景、天赋如何,也不论其是否有残疾,都有享受审美教育的权利。学校必须保证每个学生的学习条件,教师要关心和尽可能满足每个学生的审美需求,善于发现和发挥每个学生的艺术潜能。应当看到,尽管学生在艺术天份和才能上是会有差异的,但是差异并不等于没有资格。如果在基础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因为一些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才能偏低,就被排除在美育活动之外,这无疑是剥夺了他们接受审美教育的权利,不仅压制和扼杀了他们的艺术才能,而且也剥夺了他们在审美活动中的受益,影响了他们的全面发展,这是违背党的教育方针的。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黄济.教育哲学导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

[3]龙海霞.应然与实然:当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反思[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4):39-42.

[4]白军胜.美育的误区与对策[J].宁夏教育,2002(1):31-32. [5]李范.走出美育的误区[J].福州师专学报,1999(5):62-65.

第二篇:艺术鉴赏与美育

艺术鉴赏与美育

---上海市七宝中学 李新华

释读:艺术是真善美的可视化;

鉴赏的层次:浏览、欣(愉悦)赏(观赏)、鉴(鉴别、使用)赏

美育:把获得的积极地过程传递出来 《蒙娜丽莎》审美愉悦 心理学、社会学

一、我们为什么感觉不到美?

“欣赏”的生成条件(艺术学、社会学角度)

1、社会化的审美感官

2、必备的审美修养(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时期)

3、相应的审美心境

4、与时俱进的审美观

一、注重使用的原始艺术观(生存)

现存的原始部落---劳动创造艺术 彩陶壶的制作时不单单是图案----是标志

二、模仿自然的传统艺术观

1、亚里士多德:艺术模仿自然,模仿字孩提时代起即为人之天性,再者,自模仿中获得快感也属人之天性。模仿的越好越好

古希腊的雕刻是人类第一个巅峰时期 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 米隆、大理石;公园一世纪古罗马的复制品---有韵律的美感 断臂的维纳斯---黄金分割5:8 达芬奇:蒙娜丽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作 关键是表情(隐隐约约在笑)

历史意义:把人作为表现的主题,标志物 米开朗基罗在21岁创造的圣母玛利亚 关键人物、关键事件、关键书籍 有故事性、2、印象派:艺术不应该承担太重的东西;画自己的印象《日出印象》

梵高---主观的颜色,内心的色彩 美的东西放大来看,不虚幻、真实

3、表现事物的本质:

4、后印象主义(象征主义):梵高、塞尚、高更 理想的美,艺术要表现的自然就是

三、表达主观世界的现代主义艺术观

现代主义绘画,简称“现代派”,是许多现代绘画流派的一个泛称,主要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作者的内心、主观的东西,反对一切艺术传统,提倡绝对自由为旗帜的各绘画流派。第一,价值观的变化

第二,思想的变化:哲学

尼采、弗洛伊德(潜意识)、帕格森、叔本华----超现实主义

第三,科学技术发展---照相、摄影术

极端反传统-----寻求原始纯真------梦境与潜意识-----儿童的天真可爱

现代艺术家的观念发生质的变化,内心的思想和情感---不是对现有的美的东西的模仿,主观世界 行为画派:绝对的反传统、用行为表达思想和观念 装置艺术

超现实主义:既不是现实主义又不是生活中有的 立体主义:还原出形状和颜色----长宽高、时间

解析立体主义;用形状、符号表示,成为反对战争的标志西班牙的国宝:

壁画在体育馆的墙壁做体育的动作---借鉴一下华师大体育场的墙画、迎园中学图书馆的壁画

第三篇:艺术美育工作总结

艺术美育工作总结

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给我们麻涌镇中心小学的艺术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我们学校的艺教工作在镇宣教局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学校领导的直接参与下,本着“办古梅特色学校,育全面加特长人才”的办学原则,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开展艺术教育工作,不断更新教师们的艺术教育观念,努力提高艺术教育工作的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把艺术教育渗透于学校教育的各个领域,使学校艺教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培养了学生在艺术方面的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和艺术修养。下面对我校一年来开展艺术教育工作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建立机制,健全队伍

1、开展好艺术教育,领导是关键。学校领导清醒地认识到搞好艺术教育,开展学生艺术活动,对于培养学生高尚情操,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和谐的发展,提高学生整体综合素质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是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必须抓好艺术教育。在思想上,学校从领导到一般教师,从家长到学生,都形成对艺术教育的共识。大家都认识到艺术教育是学校办学品位的一种标志,是学校办学水平的一种象征。是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艺术教育在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中具有强大的作用。学校先后成立了艺术教育领导小组和健全艺术教育管理体系,学校师生全员参与,各项要求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到人,保证了艺术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2、教育质量的高低,教师是关键,艺术教育也不例外。为了确保艺教质量,学校配备了精干的艺术教育专职教师队伍,这些艺术教师有较好的素质、较高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在学校中发挥了骨干带头作用。学校有专兼职艺术教师2人,全部具有合格学历,学校多次参加各级各类专业素质大赛及艺术活动,均取得良好成绩。学校在社会上有较高的声誉!

二、加大投入,完善设施,确保落实

没有相当的艺术教育的“硬件”设施,就不可能培养出艺术素质较高的学生。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我校多方筹措资金,积极创造条件,增加艺教投入,改善艺术教育环境,装备了音乐教室、书法室、美术室、舞蹈室等,并按要求添置了进行艺术教育所需的器材、设备、教学用具等。学校的艺教设施不断完善,确保了艺教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注重管理,严格规范,潜心教研

1、制度管理,有章可循

为了使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真正落实,全面到位,我们制订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制度》,把艺术教育列入学校工作日程;制定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确定近期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目标及实施措施;努力提高学校艺术教育整体水平,确保艺术教育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2、计划管理,目标明确

学校在学期工作计划中都能认真部署艺术教育工作,制订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后再付诸实施。期末,对艺术教育工作进行总结,学校在学期工作中进行总结。

3、常规管理,严格规范

我校将艺术教育常规工作作为学校的重要基础工作来抓。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普及提高相结合。一方面要求艺术老师上好艺术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依靠第二课堂开展课外、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做到活动经常化、多样化,面向每一位学生。学校开设中国舞舞蹈队、套笛队、合唱队、拉丁舞蹈队、书法班(软笔、硬笔)、粤剧班等十多个兴趣小组,做到班班有特色,生生有特长。

4、教学管理,规范有效

在艺术教育工作中,我们坚持以正确的教育观念为导向,促进我校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遵循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开展艺术教育。不断提高艺术教育理论水平,把艺术教育教学实践落到实处。

四、丰富活动,硕果累累

艺术教育融于学校各项工作是我校切实落实美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小学生、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每年的“三八”节、“六一”节、教师节、国庆节,艺术节都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在我校的各类重大活动中还常结合有专题的文艺汇报演出各学生书画展。如六一文艺演出、元旦文艺演出„„活动提供师生展示艺术成果的舞台,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让每一位有艺术才能的学生都有表现的场所。在学校浓厚的艺术教育氛围中,孩子们尽展才华、尽情发挥,放飞自己的梦想。

五、美化环境,创设氛围,潜移默化

近年来,为满足艺术教育教学及科研的需要,创造良好的艺术教育氛围,优化育人环境,创造良好艺术氛围。在校园建设上,我们从自然、文化两方面突出艺术教育的作用。

学校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美育的主渠道,在艺术教育工作中,如何进行艺术教育的评价,构建符合素质教育发展的艺术教育模式;我们努力要让孩子在自由的天地间,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感悟世界,用自己的想象“打造”世界,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美丽的世界。我们将在今后的艺术教育工作中努力完善,不断提高对艺术教育的认识,我们将反思昨天、把握和奋斗今天,思考明天,与时俱进,把艺术教育工作做得更好,让艺术之花在孩子们的心田里盛开,让艺术之花永远绽放在校园里,永远香满校园。

第四篇:《艺术哲学》读书笔记

《艺术哲学》读书笔记

王 龙 一般而论,我们在实物中感到兴趣而要求艺术家摘录和表现的,无非是实物内部外部的逻辑,换句话说,是事物的结构,组织与配合。艺术家改变各个部分的关系,一定是像同一方向改变,而且是有意改变的,目的在于使对象的某一个“主要特征”,也就是艺术家对那个对象所抱的主要观念,显得特别清楚。……这特征便是哲学家所说的事物的“本质”,所以他们说艺术的目的是表现事物的本质。

艺术家必须是生性孤独、好沉思、爱正义的人,是个慷慨豪放、容易激动的人,流落在萎靡与腐化的群众之间,周围尽是欺诈与压迫,专制与不义,自由与乡土都受到摧残,连自己的生命也受到威胁,觉得活着不过是苟延残喘,既不甘屈服,只有整个儿逃避在艺术中间。

文明过度的特点是观念越来越强,形象越来越弱。……日常的精神活动从此变为纯粹的推理。所谓精神状态是指一个人的观念的种类、数量、性质。……但人身上还有比观念更重要的东西,就是他的结构,也就是他的性格,换句话说是他天生的本能,基本的嗜好,感觉的幅度,精力的强弱,总之是他内部动力的大小和方向。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一章,丹纳谈到了很

多当时意大利仇杀、下毒、暗杀的资料,这对了解《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的背景很有帮助。(十五世纪的意大利)理论家中最深刻的一个是马基雅维里,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还是正派的爱国的人,有很高的天才,写了一部书叫做《论霸主》,说明奸诈和凶恶是正当的,至少是许可的。说得更正确些,他既没有许可,也没有辩护,他无所谓义愤,把良心问题搁在一边:他只用学者和洞达人情世故的专家身份来分析,解释;他提供材料,加上按语;古代生活的所有这些特点,都出于一个原因:就是非常平衡而简单的心灵。没有一组才能与倾向是损害了另一些才能与倾向而发展的,心灵没有居于主要地位,不曾因为发挥了任何特殊的作用而变质。……少受过度文明的奴役,因此他更接近于本色的人。

所有这些对立地情形,归结起来只是一种全新地不假思索地文化和一种煞费经营而混乱的文化的对立。希腊人方法少,工具少,制造工业的器械少,社会的机构少,学来的字眼少,输入的观念少。遗产和行李比较单薄,更易掌握;发育是一条直线的,一个系统的,精神上没有骚乱,没有不调和的成份,因此机能的活动更自由,人生观更健全,心灵与理智受到的折磨、疲劳,改头换面的变化,都比较少:这是他们生活的主要特点,也就反映在他们的艺术中间。

第五篇:《艺术哲学》读后感[模版]

《艺术哲学》读后感

——201401323008倪嘉良

原本以为《艺术哲学》是一本比较理论化的哲学书,看了之后才发现更像是一本介绍关于他们的意大利、尼德兰、希腊历史、风俗、种族与艺术的书,这本书包括的内容大体如下: 第一篇——意大利的艺术哲学 第二篇——尼德兰的艺术哲学 第三篇——希腊的艺术哲学 丹纳认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性质面貌都取决于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从这原则出发,阐扬了意大利、尼德兰和古的艺术流派。因为种族的不同,造成日耳曼民族的艺术与拉丁民族的艺术不同,前者更浑朴,后者则更精致;因为自然环境的不同,所以意大利绘画多表现理想的优美的人体,而尼德兰绘画多表现现实的甚至是丑陋的人体;因为时代不同,所以古希腊人能够创造出简单而静穆的伟大作品,而现代人只能创作出孤独、苦闷 丹纳提出了衡量艺术作品价值的三个尺度。

“特征重要的程度”即其价值取决于那个特征的稳固程度与接近本质的程度;“特征有益的程度”则是指艺术所包含的道德教育作用; “效果集中的程度”是指艺术作品各个方面的元素通力合作去表现特征的程度。书中对欧洲大陆各国的风土人情的描述读起来是饶有兴味的,从意大利、尼德兰、希腊的地理位臵、气候、人种、风俗习惯、历史、政治力量等因素谈起,谈到某种形式的艺术为何会形成发展。而不同的地理(尤其是气候)的影响而决定不同的艺术风格,这种观点本身就很有意思。而这些也证实了艺术来自生活,是生活给了它土壤。要做一个艺术家,需要爱生活,形形色色的生活,并且对每一点人物风情的细微差别保持高度的敏感。

这本书之所以能 被介绍到国内来,是由于其作者是以近似唯物主义的观点来阐述其哲 学思想的,对时代和经济对美学思想的影响十分强调,不同于黑格尔 与谢林德国唯心主义的美学思想体系过于强调抽象的哲学逻辑,因此 更容易被中国人所理解。书的最大亮点在于,它把艺术史研讨与美学研讨联合为一体,提 供了在以后搞艺术的详细实际环境,而不是像普通哲学一样的广泛纪 律。艺术也是一个构成,发展,繁荣,衰落的过程,建筑计划应该跟当地的 文化,环境,时代,种族,信仰,资金,技术,形体的大小等互相吻合,到达一 种无机的团体,这才叫艺术美.他还提出了怎样鉴定艺术作品的的代价, 艺术作品再现种族、环境和时代特性的程度及结果。一共有三条:特 性的紧张程度;特性的无益程度;结果的集中程度。作者运用具体事例说明抽象概念的能力早已被世界学术界公认,他讲述条理明晰、充满形象、富有热情,把艺术(美术)中难缠的问 题清楚、明确的讲个通透,被称为逻辑家兼诗人。重点分析美学与艺 术哲学的理性特征,努力使讲授建立在准科学的基础之上而非感觉和 兴趣的基础之上,借鉴有效之法于美术教学中。在黑格尔的哲学思想。作者认为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演变、消灭都有规律可寻。

艺术研究的过程就是“从事实出发,不从主义出发,不是提出教训,而是提 出规律,证明规律”、“我唯一的责任是罗列事实,说明在这些事实 面前艺术是如何产生”。科学而严谨的治学方式奠定了戴维斯在艺术 史学研究领域的地位。艺术研究就处在了一个复杂而立体的多维空间 中,一切贯穿于艺术、自然、人文的主要特征和因果逻辑都有了一个 必然的联系,这样就建构了一个和谐共生论、进化论的研究平台。他说: “我的方法的出发点是在于认定一件艺术品不是孤立的,在于找 出艺术品所从属的,并且能解释艺术品的总体”,“由此我们可以定 下一条规矩,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 确的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 因”。本书讲授的进程通篇都是由各个主要特征之间的网络关系与因 果关系构建的。书中强调:发现和控制主要特征是人类的高级形态,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值得尊敬的才能。科学与艺术这对人类进程的双翼表现的也是主要特征,科学以定义和公式表现,艺术以审美与情感 表现。上完这门课,感觉是一次彻底的洗脑过程。

艺术品都是对现实社会的模仿,但在模仿中又有可能失去模仿(艺术审美)的价值性。在早期的艺术作品中都是通过对现实社会的观察而创造的作品都是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品,他们独特的画法与不同的艺术风格去对生活情感的体法,创造出许多优秀的经典历作。但与此同时,社会生活层面的发生变化,给后来的艺术模仿者带来思想的改变。后来的艺术模仿者对生活缺少实在的观察,对前面艺术作品或艺术形式不加以改变与创新以致思维不能更新,也不能从过去的思想中转变过来,都不愿意去找活的模仿物。也不去改变自己的创造思维的观念,依赖于过去的过去,可能他们都是在形式上的一些改变,或许他们永远都是在模仿自己、抄袭自己、夸大自己。同样,可能上述写到的原因,后来的艺术模仿者们都缺少对现实的激情而运用技巧、计划来代替或模仿前人的东西,甚至是作品。所以说他们的创造不再是模仿创作而是模仿的制造,缺少了对美的发现和如何对美的理解。也许,在每个年代或是任意一个艺术宗派的历史也能证明模仿真实生活和密切注视现实的必要性。没有例外的是,艺术家们都是在忘掉正确的模仿,抛弃活的模型时候衰落的。

他以为,艺术作品附属于一个总体,艺术家应该从团体实际出发在联合如今的天下环境,丹纳进一步提出,把种族、环境和时代作为艺术的三种根本要素。所谓种族,是指一个民族在生理学和遗传学意义上所固有的性格、气质、看法和智力等方面的文化倾向。这种倾向是一个民族的先天天性和最稳固的原始特性,少少受环境的迁移和时代变革的影响而变革。红岩读后感1000字 所谓环境,包罗自然环境和人类环境。前者指物质环境,包罗种族生活的天文地位和睦候状况等自然条件;后者指民俗习惯和精力气候,此中包罗政治、战争及民族性格和生活情趣等整个社会文化气氛。他看来,种族是艺术的“内部的精华”,而环境则是艺术的“外部影响”。而时代则是内部主源在下“外部影响“。在丹纳的体系中,人类一开始,在环境的一定推进下,经过工夫的作用,规划艺术特点,艺术风格等等,当这些到达一定的程度,则构成了地区行的艺术,好比说:中国和欧洲的差别,开始是因为环境和种族的截然相反,到达一定程度,构成了两种截然差别的文化。艺术哲学 读后感 我以为这本书的最大代价在于,它把艺术史研讨与美学研讨联合为一体,提供了在以后搞艺术的详细实际环境,而不是像普通哲学一样的广泛纪律。艺术也是一个构成,发展,繁荣,衰落的过程,建筑计划应该跟当地的文化,环境,时代,种族,信仰,资金,技术,形体的大小等互相吻合,到达一种无机的团体,这才叫艺术美。

下载艺术哲学与基础学校美育word格式文档
下载艺术哲学与基础学校美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艺术哲学读后感

    艺术哲学 读后感 K100940713 周志远 上了艺术哲学这门课后,我有很深刻的感受。这本书之所以能被介绍到国内来,是由于其作者是以近似唯物主义的观点来阐述其哲学思想的,对时代和......

    艺术哲学读书笔记

    《艺术哲学》读书笔记 由于对西方艺术了解不多,很多细节具体事实并不能很好记住,所以有关例证的那三编印象不深,倒是第一编和第五编的理论令我印象深刻些。首先是第一编,主要论......

    谈学校美育与德育

    浅谈学校美育与德育 元谋县物茂中学 杨文辉 【摘 要】美育是一种以美的感动想结合的教育活动。具体地说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

    《美育基础》自学指导书

    《美育基础》自学指导书 张猛编写 自学学时:64学时 推荐教材: 曹廷华 许自强主编:美学与美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参考资料: 朱立元主编:美学(修订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

    美育与艺术教育培训反思[5篇模版]

    美育与艺术教育 本次培训我们聆听了来自北京大学老教授协会基础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的沈致隆教授的关于《美育和艺术教育的功能》《科学与艺术的交融—兼谈“钱学森之问”》,......

    “四个注重”夯实学校美育文化创建基础

    “四个注重”夯实学校美育文化创建基础近年来,XX小学按照校园治理工作新要求,注重对美育文化创建的顶层设计,在“三层面一抓手”创建基础上,按照新时代、新挑战和新要求,及时提出......

    学校美育工作总结

    XX高级中学美育工作总结 自党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给我们学校的艺术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我校的美育工作在县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学校领导的直接......

    学校美育工作总结

    田坝中学美育工作总结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它有着其它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