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力实施民生价格工程 黄陵县物价局
大力实施民生价格工程 树立为民造福的良好社会形象
黄陵县物价局
近年来,我县始终把实施民生价格工程作为推动政风行风建 设、提升部门形象的首要任务,以煤炭价调基金的征收使用为抓 手,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宗旨,采取“征、治、补、扶、建”的综合措施,全力治理矿区灾害,减轻群众负担,增加 农民收入,改变居民生活环境,树立了物价部门以人为本、治价 为民的时代形象,赢取了民心民意,使政风行风评议争先的基础 牢牢根植于群众心中。
一、抓“征收”,为民生价格聚财
征收价调基金对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因 此,我们找准切入点,把征收价调基金作为宏观价格调控、推动 行风建设的基础工作来抓。一是创新机制保征收。我们按照省市 价调基金征收管理办法,制定出台了《黄陵县煤炭价调基金征收 管理使用实施细则》,明确了征收管理单位的职责和任务,建立 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征收机制。对于财务制度健全、能够真实反 映原煤销售的国有大型企业,采取申报和查账征收的办法;对于 财务制度不健全的个体煤矿,呆取由煤炭计量站过磅计量,按月向地税部门提供销售吨位据实征收的办法。每月15日以前将上 月应缴基金同税费一并征收,做到了征收基金真实可靠,确保了 应征尽征,足额入库。二是协作配合管征收。我县煤炭价调基金
征收管理量大面宽,单靠一家难以完成,我们坚持“密切协作,分工负责”的原则,地税部门作为征收主体每年都将征收任务分 解到股所,分解到征管员,采取柜台征收和上门征收的办法,做 到及时足额入库。煤炭计量站做到将当月的征收吨位及时、准确 提供给地税部门,对于不及时缴纳煤炭价调基金的企业或个体户 停止办理运单和销售。基金办作为征收基金的管理协调部门,负 责管理征收过程中的日常事务,向政府及时提供使用基金预算和 解决征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了地税、财政、计量站、物价 局分工负责、联合汇商与协作的制度,实行信息共享,定期召开 基金征收管理联席会议,及时解决征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 难。主动与煤炭企业沟通协作,化阻力为合力,变压力为动力,形成了政府支持、部门配合、企业理解的良性互动和齐抓共管的 工作局面。三是合理确定代征费促征收。为了调动相关部门征收 价调基金的积极性。在代征费的确定上,我们综合地税部门在征 收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和县财政局、煤炭计量站、物价局等部门的 协调和管理作用,把煤炭价调基金3%的代征费按分工和职能划 分为:地税占2%,县物价局、煤炭计量站、财政局共计占1%。副食品价调基金任务内的代征费10%,超任务部分奖20%。这样 既突出了地税部门的征收主体作用,又发挥了物价局、煤炭计量 站、财政局的协调管理作用,确保了征收管理经费,充分调动了 各相关单位征收价调基金的积极性。自2005年开征价调基金以 来,我县共计征收煤炭价调基金83954万元,按比例给省上上划
了32958万元,给市上上划了8510万元,县上留用42485万元,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已征收15717万元,年底可望突破三亿元大 关。
二、抓“治理”,为矿区减灾排忧
近年来,我们针对我县矿区地质破坏较大,灾害点多,基础 条件差的问题,按照价调基金使用范围,划拨专项资金,全面治 理矿区地质灾害,为矿区群众排除安全隐患。采取按项目治理、按预算管理的方法,在调查研究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分类分层 进行治理安置。先后安排治理地质灾害点和煤炭安全科研培训、职工教育项目63个,投放煤炭价调基金14419万元,搬迁4个 村组,恢复耕地3800余亩,完成了矿区双回路安全供电,煤炭 安全监控等项目建设。煤炭价调基金的投放,强化了矿区安全基 础,确保了矿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使我县煤炭产量由2005年的960万吨,增加到了今年的2200万 吨,增长了229.16%,同时,矿区的安全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几 年来没有发生过一起重特大安全事故,群众安居乐业。
三、抓“补贴”,为群众减轻负担
有效缓解物价上涨过快的压力,落实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稳定民生价格、解决低收入群体生活困难,是征收价调基金的出发点,也是促进政风行风建设的有效抓手。我们针对“三农”投入不足、农民增收缓慢、农村主导产业发展 滞后、民生价格波动大等问题,加大了对“三农”和民生价格的
补贴力度,一是为农村发展补贴,每年拿出一定的基金帮助矿区 新农村建设,发展主导产业,建设农贸市场,直接进行蔬菜种植、生猪养殖补贴,每年农民人均补贴达356元。二是对城镇居民补贴,针对城镇居民生活费用高的问题,每年固定拿出相当数量的 价调基金,用于城区集中供热、环保煤价格、煤改气、自来水、天然气等价格补贴,每年城镇居民人均补贴343元。
四、抓“扶持”,为农民增收提供保障
增加农民收入是促进农民致富,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根本。近年来,我们针对矿区失地农民多、收入低、基础条件差、增收 困难的问题,大力扶持矿区农民发展主导产业。一是改善基础设 施。我们与交通、水利等部门配合,采用价调基金引路扶持和专 项基金保障的办法,通过实地考察、立项审批,每年列支专项资 金,用于改善矿区一些农村吃水难、行路难的根本生活问题。已 累计修通沙石路47公里,柏油21公里,打机井17口,铺设自 来水19公里,解决了7个村1万多农民的吃水、行路问题,为 农民打通了致富道路。二是扶持种养殖产业发展。帮助矿区贫困 村发展大棚蔬菜种植、苹果种植、养猪、养鸡等致富产业,大棚 建设每棚补助1600元,苹果种植每亩补助800元,生猪饲养每 头补助20元,100头以上规模圈舍建设一次性补助10万元,1000 只以上规模养鸡场一次性补助8万元。近几年,累计用于蔬菜大 棚建设补贴460万元,用于苹果技术培训和产业扶持补贴450万 元,用于养殖业发展补贴450万元,使矿区农民每家都有了一至
两项致富产业。三是积极建设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经过调查,我 们发现各乡镇基本没有专用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农副产品的交 易比较混乱,不利于销售,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有效增加。对 此,我们与乡镇合作,物价部门出钱,乡镇出力,建设专用的农 副食品交易市场。先后投资390万元,建成专用农副产品批发市 场7个,有效解决了农民种养殖产品无法销售的问题,为农民增收提供了保障。可以讲,我县农民收入有很大的增加和物价部门 的工作是分不开的。同时,也促使我县经济建设进入全省十强县 行列。
五、抓“建设”,改变县城人居环境
我县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所在地,是全世界华夏 儿女拜谒祭祖的圣地,也是陕西重要的旅游城市。近年来,我们 结合全县旅游事业的发展,加大对城区基础设施及环境改善的投 入,努力给世人营造一个园林县城、卫生县城、旅游名城。一是 配合专项资金围绕黄帝陵进行四山绿化,累计绿化面积5400余 亩,使黄陵县城四周满目青山。二是治理城区河道污染,清理了 河道多年淤积的垃圾,新修砌河堤3.5公里,修建橡皮坝一座,形成了清水绕城的美景。三是修建了县城备用水源、印山台景观 亮化、城区休闲娱乐广场等一系列保障提升城区居民生活质量的 基础工程。据统计,我县价基金调累计用于城区人居环境的改善 达16045万元,既提升了城市品位,改善了居住环境,使人们的 精神生活得到大幅提高,同时也极大地增加了黄陵旅游名城的影
响力。
通过民生价格的大力实施,我们赢得了政府的好评和群众的 赞誉。民心所向,名望所归。近几年来,我局政风行风建设连续 取得好成绩,2006至2009年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县政风行风建 设优秀单位”和“全省、全市物价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先进单位”,2009年授予免评单位;2006至2009年连续四年被市物价局评为 “全市物价工作先进单位”,2008、2009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 县目标责任制考核先进单位”。
第二篇:大力实施民生工程 持续努力改善民生
大力实施民生工程 持续努力改善民生
——市委专题听取民生工作汇报会发言摘登
坚持民生优先,着眼长远发展。市委在对2010年全市工作的安排部署中,将民生工作放在全市中心工作重要位置。在8日召开的市委专题听取民生工作汇报会上,与会各单位纷纷结合部门工作提目标,添措施,就做好民生工作,促进民生改善提出明确的思路和举措。总体要求: 围绕大局大力实施民生工程
“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是市委五届十二次全会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部署的基本要求。我市今年在民生工作方面将采取哪些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胡精(市委副秘书长、市民生工委办主任):今年全市各项民生工作,以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十二次全会精神为主线,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主题,积极推动“三个加快”和“六个绵阳”建设,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各项民生工程工作目标任务,力争全市民生工作继续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民生工程方案,早计划,早安排今年全市各项民生工程目标任务。围绕民生工作的顺利推进,进一步建立健全民生工作机制,调整和完善各级党政主要领导直接抓民生工作的领导体制,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机构专门抓的工作格局。坚持目标管理和专项督查,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滞后项目“点球通报”制。围绕民生工作目标任务实现,确保民生资金投入。要积极争取把民生工作资金纳入财政全年资金预算,加大向上争取资金项目力度,强化民生资金监管,提高民生资金使用效益。围绕全市工作大局,突出民生工作新亮点。围绕灾后重建和“六个绵阳”建设的要求,今年民生工作要在四个方面形成新的亮点:继续大力推进职业培训和就业促进工作,深入开展青年创业和高校毕业生创业活动,加大推进“安居工程”,继续办好惠民帮扶中心。要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营造人人关心支持民生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民政帮扶: 加大对困难群众救助
张学民(市民政局局长):今年,全市民政工作要在五个方面求突破,进一步加大对困难群众救助力度。
全面完成恢复重建任务。要坚持立项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进度,在建项目抓完工,完工项目抓使用,狠抓工程质量和进度,全面完成民政项目恢复重建,确保在今年5月12日,全面完成218所敬老院福利院的建设,并迅速组织入住。要确保今年6月底之前,基本完成村居委会、防减灾及直属项目的灾后恢复重建。
加大困难群众救助力度。全面提高县市城乡低保标准,规范城乡低保申报、审核机制,确保“应保尽保”。建立完善“能进能出”的城乡低保动态管理机制,城乡人均补差分别达到140元和60元以上。严格落实《绵阳城乡医疗救助暂行办法》,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务,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
认真组织敬老院福利院入住管理。从机构编制、人员招聘、经费保障,以院养院等方面积极探索持续发展的路子,完善管理办法,确保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70%以上。
抓好优抚工作。全面贯彻实施《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进一步完善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妥善安置复转士兵。加快推进军休干部房改工作,全面落实军休人员的政治生活待遇。
做好信访维稳工作,积极化解社会突出矛盾。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大调解体制中的作用,积极推进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加大对信访涉稳的现场处置,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就业帮助: 全力推进社会就业保险
苗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今年全市劳动保障工作要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积极拓宽城乡就业渠道,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以稳定和扩大就业为目标,全方位推动就业和创业工作。坚持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力推进创建国家级创业型试点城市,强化失业动态监管,帮助新增失地农民工、城镇低收入人群和高校毕业生等重点人群就业,重点做好3.9万城镇人口就业、1.5万失业人员再就业和120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
以保障和改善群众生活为目标,全力推进社会保险工作。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重点促进农民工、城镇居民、灵活就业人员、大中小学生等群体参加社会保险,努力做到应保尽保。扎实搞好江油的“新农保”试点工作。做好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参加养老保险工作,深入实施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平安计划”二期工程,按时完成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及工伤人员的养老金和工伤保险待遇工作,使全年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大保险”参保总人次突破300万。
以维护社会稳定为目标,扎扎实实做好劳动协调关系。强化依法行政,重点提高规模以下企业和农民工的劳动合同签订率,加强对企业工资分配的宏观调控,强化劳动监察执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大力推进就业社保服务体系建设,建立起市、县、乡(街道)、村四级就业社保公共服务网络。
教育发展: 倾力打造“科教绵阳”
王和金(市教育局局长):全市今年教育工作要紧紧围绕加快建设西部区域性科教中心这一战略任务,积极分类规划发展各类教育,构建教育优先发展的机制和体制。
创新环境,增强绵阳教育的吸引力。通过提供优质服务,创设教育消费环境,吸引更多的外地学生来绵读书。积极拓宽与国内外和省内外教育部门和知名学校交流合作,拓展职业教育学校办学路径,不断扩大绵阳教育规模和影响。
创新思路,提升绵阳教育整体质量和水平。巩固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加快打造六个以上万人职教集团,深化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全力支持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院等高等教育学校建设。
创新举措,倾力打造“科教绵阳”。要办好绵阳中学、南山中学、北川中学等一批名校,通过组建名校教育集团,吸引更多外地学生来绵读书。加快教育园区建设,大力发展民办教育。
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快学校灾后重建,确保2010年3月1日前,完成恢复重建学校689所,到2010年9月底累计完成投资达规划目标的85%,让学生基本都能告别板房进入永久性校舍学习。继续加强学校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大幅提升学校软实力,强化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法制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卫生医疗: 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
秦晓明(市卫生局局长):坚持“跳出卫生抓卫生,围绕民生管卫生”的工作思路,突出抓好灾后重建、卫生防疫、民生工程、体制改革等重点工作,全面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强化质量进度,全力推进灾后重建。采取正排工序、倒排工期,责任到人的办法,加快全市卫生灾后重建工作。确保今年5月12日前除港澳援建项目外,县以下的医疗机构重建项目95%竣工投入使用,今年9月底前基本完成重建任务。
坚决守住卫生防疫防线,确保实现灾后无大疫的目标。加强对甲流感及儿童基础免疫接种,加强对严重威胁群众健康的传染病和慢性病、地方病、职业病和出生缺陷疾病的监测防控。组织开展健康教育进村入户,抓好饮用水等重点对象的防疫工作。
大力实施卫生民生工程,健全新农合运行监管机制,提高农民参合率,全面实施妇幼卫生工作,进一步推进医疗惠民利民便民措施,确保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得到有效缓解。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科学编制“十二五”卫生发展规划,优化整合卫生资源,引入社会力量兴办新的医疗机构。在三台、盐亭乡镇卫
生院,涪城、游仙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启动医改基本药物目录试点工作。在全市推进九项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提高城乡群众健康水平。
旅游发展: “灾区游”和“乡村游”是重头戏
谭荣达(市旅游局局长):旅游产业属于“眼球经济”,要充分发挥旅游产业“一业带百业”的关联效应,深入推进旅游“重振工程”,加强旅游精品线路建设,培育旅游支柱产业,展示灾后重建成果。
全力抓好北川地震遗址旅游要素建设及适度开放。协调配合做好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唐家山堰塞湖建设开发工作,全力抓好平武等第三批旅游市场开放。通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以创建乡村旅游示范县乡村工作为重点,以农家乐升级打造A级景区和星级农家乐评定为动力,着力构建绵—江—平、绵—三—盐、绵—安—北为代表的乡村旅游经济片,全力促进乡村旅游的上档升级。
全力抓好旅游重建项目后续工作。用好财政引导资金,积极鼓励更多的民营资金参与旅游“重振工程”,加强旅游精品线路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全市旅游业恢复发展。
全力抓好《绵阳市旅游产业总体规划》修编、《绵阳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绵阳市十二五旅游规划》编制工作,并以三个规划为指导,加快全市旅游特色、要素和品牌建设,推动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全力抓好旅游宣传促销工作,恢复外地游客来绵旅游安全信心,突出灾后全市旅游亮点看点,提高全市旅游收入。
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全省开展的质量强旅活动,加快旅游景区、星级饭店标准化建设和旅游市场秩序建设,树立绵阳旅游文明形象,提升全市旅游服务质量。
商务服务: 让老百姓足不出户放心购物
侍玉蓉(市商务局局长): “充分发挥商务部门在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健全农村商贸综合服务中心,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买到称心如意的东西”。2010年,全市商务部门将突出流通先导、突出关注民生,在统筹协调商务发展上创造新业绩,在拉动消费需求上迈出新步伐,在解决民生问题上取得新成果,为绵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贡献。
全力推动区域性商贸中心建设。深入开展社区商业“双进工程”,努力扩大挖掘社区消费潜力,大力发展便利店(超市)、早餐快餐店、标准化肉菜店等便民商业设施。推进二手车市场改造,提高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标准,加快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认真实施“标准化菜市场示范工程”项目,引导绵阳城区18个菜市场开展标准化改造。加快城区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
扩大农村消费市场。结合“万村千乡工程”,制定完善农家店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到2010年底,除北川、平武外的县市区基本实现农家店全覆盖。加快放心肉体系建设。按照商务部即将出台的《生猪屠宰企业分级管理办法》,推行分级管理制度,完善生猪定点屠宰设置规划,优化屠宰行业布局,全面压缩不能达标、不符合规划的小型屠宰场。
加快市场服务体系恢复重建。以项目建设为支撑,扎实推进灾后市场服务体系恢复重建,坚持抓大项目、大抓项目,积极搞好项目建设协调服务,确保市场服务体系重建投资和项目,今年9月底完成85%,12月底完成投资90%,完工项目达到98%。
推动对外经济和劳务合作,引导长虹、九洲等企业进入境外经贸合作区经营,在境外建立营销网络、研发机构和生产基地,参与战略性资源合作开发。大力开展对外工程承包,支持企业开展工程承包业务及设计咨询服务,参与国际竞争。进一步提升外派劳务规模和质量。
第三篇:民生工程实施情况自查报告
残联民生工程实施情况自查报告
年前三季度的残疾人工作在上级残联和乡党委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年初的目标任务要求,切实履行职责,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现将全年前三季度工作目标任务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项目进展情况
1、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减免复明手术费用工作
今年我乡实施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手术成功,完成手术1例,回访一切正常。
2、二、资金执行情况
为确保资金及时到位,市残联积极与市财政局协调,落实“三项”民生工程经费。目前市级相关经费正在落实中。县(区)为肢体残疾人安装或更换假肢配套经费已全部到位。
为确保资金安全,市残联积极配合市财政局做好了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工作。市残联和市财政局的相关人员多次下基层了解、查看资金使用情况,防止贪污、截留、挤占、挪用扶贫资金行为发生,确保了资金安全。
三、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责任明确
市残联将“三项”民生工程纳入市残联党组和理事会重要议事日程。由市残联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在市卫生局等相关部门的大力协作下,全市残联系统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在保证完成全面工作的同时,将工作重心放在“三项”民生工程工作之上。
于年初印发了《攀枝花市残疾人联合会关于下达2010年县(区)残联主要业务工作目标任务的通知》(攀残联〔2010〕35号)和《攀枝花市残疾人康复办公室关于印发〈2010年攀枝花市残疾人康复工作要点〉的通知》(攀康办〔2010〕1号),市残联与市卫生局联合印发了《关于2010年实施“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有关事宜的通知》(攀残联〔2010〕25号),将“三项”民生工程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县(区)。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三项”民生工程知晓率 为提高“三项”民生工程的知晓率,全市残联系统通过新闻媒体、村(社)宣传栏和入户宣传等方式向广大群众,特别是贫困残疾同胞宣传“三项”民生工程优惠政策,让优惠政策深入人心。
(三)加强协作,抓好落实 1.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 ⑴严格按标准确定改造对象
在民政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市残联与各县(区)残联及所属乡镇一道,严格按照标准,认真做好改造对象确定工作。今年改造对象重点仍然安排在边远乡镇、二半山区以上的贫困残疾人。
审批过程中,狠抓了公示环节,使改造对象确定工作透明化,避免了弄虚作假。各乡镇、村社通过切实有效的方式向广大群众公示拟确定的改造对象名单,并畅通了听取意见和建议的渠道,让群众参与、监督对象确定工作,切实保障了贫困残疾人权益。
⑵协助改造对象完成前期准备工作
由市残联牵头,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指导改造对象选址、设计改造方案等,为改造户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目前350户改造对象的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
⑶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工程按进度推进
为确保工程按时完成,市残联和有关部门通过召开会议、听取汇报、实地检查等方式督促工程按进度推进。各县(区)残联也及时向市残联报告工程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确保了工程进度。上半年,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李维忠带领市残联、市财政局等部门有关人员,在县(区)残联负责人的陪同下,先后多次深入全市5个县(区)的10多个乡镇、村社,实地查看危房改造情况,督促他们保质、保量、按进度完成改造任务。
2.为肢体残疾人安装或更换假肢工作 ⑴认真比对,确定假肢装配单位
假肢装配工作是今年新增民生工程项目,也是一项十分精细的工作。为了让贫困肢体残疾人享受到质优、价廉的假肢装配服务,市残联经过广泛调研、细心比对,确定技术力量雄厚、信誉高、售后服务好的省残疾人服务中心、省假肢装配厂作为假肢装配单位。
⑵认真进行假肢安装筛查和取型工作 市残联积极联系假肢装配单位,派技术人员先后两次深入到全市三区两县,为贫困肢残人就近进行假肢安装筛查、确定安装方案和“一对一”取型。
⑶积极争取,扩大惠及面
通过前期筛查、取型,初步确定假肢安装或更换对象86人、95具,超出目标任务45具。为确保每一个有假肢装配需求、又符合装配条件的贫困肢体残疾人都能得到假肢安装或更换服务,使他们早日实现“行走”梦,市残联积极向省残联汇报、争取,得到省残联充分肯定和积极支持,使今年我市符合条件的下肢截肢贫困残疾人全部都能装配上假肢。
⑷假肢试穿工作陆续开展
组织假肢装配对象按计划、分批次赴成都进行假肢试穿、调试和装配后的康复训练。第一批装配对象(米易县:24人、25具;东区:1人,1具)已圆满完成假肢安装或更换,顺利返攀;第二批装配对象(仁和区:19人、19具;盐边县:13人、13具)已于6月28日离攀,目前已在成都完成了假肢试穿、调试,正在进行安装后的康复训练;第三批装配对象(东区:17人、22具;西区:12人、15具)将于7月5日动身赴成都接受假肢安装或更换服务。届时,全市为肢体残疾人安装或更换假肢目标任务将提前超额完成。
3.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减免复明手术费用工作 ⑴与卫生部门密切协作,确定手术定点医院
按照既方便患者就近就医,又确保手术质量的原则,与卫生部门共同确定了手术定点医院和手术技术支援医院。承担手术技术支援医院任务的市中心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也分别承担了东区和盐边县的复明手术任务。
⑵认真组织开展手术对象筛查工作
为了让每一个贫困白内障患者都能得到复明救治,市残联早在今年初就对做好2010年贫困白内障手术对象筛查工作进行了统一部署。各县(区)行动迅速,在近十年来白内障患者逐年减少,历史积淀患者基本得到复明,免费复明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为确保今年民生工程任务的圆满完成,仁和区、盐边县、东区等县(区)残联组成以残联工作人员、定点医院眼科医护人员为主的筛查工作组,深入乡镇(街道)广泛宣传,筛查登记患者,乡镇(街道)、村(社区)深入每家每户广泛宣传动员,确保了筛查工作深入、扎实、细致,做到了历史积淀病人不积压,当年新发病人当年能得到复明救治,基本做到市民白内障患者治疗无障碍。
⑶认真做好病员输送工作
各县(区)残联、乡镇(街道)残联按手术计划派专人及时、安全地输送本行政区范围内的手术对象入院;手术对象出院后,又平安地护送他们返家。术后做好了每一位受术者的入户随访登记工作。
⑷手术工作顺利推进
各定点医院认真落实手术操作规程,精心组织手术,确保手术质量,选派精兵强将负责手术工作,做到手术高质、安全、有效。同时,为确保手术万无一失,市残联在术前为每一位手术对象购买手术安全保险。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工作建议
(一)受今年旱情影响,仁和区有12户农村贫困残疾人户由于缺水,而无法开工进行危房改造。同时,其它县(区)拟修建土墙房屋的改造对象,只有等待雨季基本结束,才能开工修建。
(二)由于我市不余遗力地深入开展白内障复明工程,近几年又将贫困患者复明手术纳入政府“民生工程”,加大力度实施,目前我市历史积淀的白内障患者基本得到复明治疗,象我市这样一个只有110余万人的城市,每年新发病人仅100例左右,若要再每年实施200例免费手术。
第四篇:2015民生工程实施情况汇报材料
2015民生工程实施情况汇报材料
民生工程实施情况汇报材料
县目督办:
根据县目督发〔2015〕2号《关于下达2015民生工程目标的通知》,下达民生行动农机目标任务,我局在2015年的农机工作中,创新思路,真抓实干,认真落实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现将1-9月民生行动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项目进展情况
(一)、机耕道建设
截止9月,已完成新修机耕道4条12公里,硬化机耕道道4条8.4公里。具体情况如下:
新修机耕道4条12公里
1、某某乡太一村11、12组机耕道3公里;
2、某某乡太二村13组机耕道4公里;
3、某某乡断七村3、5组机耕道3公里;
4、某某乡石机村12组-民丰组2公里。
硬化机耕路4条8.4公里
1、某某乡共有村小堰组机耕道1公里;
2、某某乡民全村机耕道3公里;
3、某某乡王家1组机耕道2.4公里;
4、某某乡虎成村机耕道2公里。
(二)、农机培训
我们以农机购置补贴项目为载体,通过开农机作业现场会,科技宣传、机手集中培训等形式,大力开展农机技术培训。以农机技术学校为主体,开展拖拉机驾驶员培训、电工、电焊工、农村修理工等培训。截止9月29日,已完成各类农机培训800人次,对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工技能起到积促进作用。
(三)农田水利建设
新增提水能力3.4万方,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09万亩。
二、存在问题
今年的农村机耕道建设在省市都缺少项目支持,建设资金的来源主要是县农田水利基建资金。县财政拨付给农机上的农田水利基建资金要兼顾全县40处农村电力提灌站和机耕道建设,由于资金分散,投入不足,建设的质量及标准就只能因地制宜,造成一些机耕道的宽度不够,路面砼的标号不够等问题。
三、工作建议
加大对项目工作的支持力度,以项目带动民生行动,高标准实施民生工程的机耕道建设。加大农民在农机技能培训的投入,特别是近年来微型耕整机的推广普及,全县已有各类耕整机400余台,同时联合收割机的拥有量在逐年增加,这就迫切需要对农民进行农机具维修、操作等培训,以保证农机具的安全、正常使用。建议县财政把农民的农机技能培训纳入预算。
第五篇:民生工程实施情况汇报材料
民生工程实施情况汇报材料县目督办:根据县目督发〔2009〕2号《关于下达2009民生工程目标的通知》,下达民生行动农机目标任务,我局在2009年的农机工作中,创新思路,真抓实干,认真落实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现将1-9月民生行动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项目进展情况
(一)、机耕道建设截止9月,已完成新修机耕道4条12公里,硬化机耕道道4条8.4公里。具体情况如下:新修机耕道4条12公里
1、某某乡太一村11、12组机耕道3公里;
2、某某乡太二村13组机耕道4公里;
3、某某乡断七村3、5组机耕道3公里;
4、某某乡石机村12组-民丰组2公里。硬化机耕路4条8.4公里
1、某某乡共有村小堰组机耕道1公里;
2、某某乡民全村机耕道3公里;
3、某某乡王家1组机耕道2.4公里;
4、某某乡虎成村机耕道2公里。
(二)、农机培训我们以农机购置补贴项目为载体,通过开农机作业现场会,科技宣传、机手集中培训等形式,大力开展农机技术培训。以农机技术学校为主体,开展拖拉机驾驶员培训、电工、电焊工、农村修理工等培训。截止9月29日,已完成各类农机培训800人次,对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工技能起到积促进作用。(三)农田水利建设新增提水能力3.4万方,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09万亩。
二、存在问题今年的农村机耕道建设在省市都缺少项目支持,建设资金的来源主要是县农田水利基建资金。县财政拨付给农机上的农田水利基建资金要兼顾全县40处农村电力提灌站和机耕道建设,由于资金分散,投入不足,建设的质量及标准就只能因地制宜,造成一些机耕道的宽度不够,路面砼的标号不够等问题。
三、工作建议加大对项目工作的支持力度,以项目带动民生行动,高标准实施民生工程的机耕道建设。加大农民在农机技能培训的投入,特别是近年来微型耕整机的推广普及,全县已有各类耕整机400余台,同时联合收割机的拥有量在逐年增加,这就迫切需要对农民进行农机具维修、操作等培训,以保证农机具的安全、正常使用。建议县财政把农民的农机技能培训纳入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