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治、法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护航功能与合力保障

时间:2019-05-13 18:58: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德治、法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护航功能与合力保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德治、法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护航功能与合力保障》。

第一篇:德治、法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护航功能与合力保障

德治、法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护航功能与合力保障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需要德治、法治相辅相成、互补互益的合力保障。通过德治培养国民生态意识、保障生态道德责任机制建立,创造优良社会道德氛围和舆论环境促进公众生态觉悟提升;通过法治规范生态文明建设各种行为,全面建立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健康发展的制度体系,以制度保障护航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

【关键词】德治 法治 生态文明建设 保障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从党的十八大明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建设格局,到十八届三中全会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案确立,再到2015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出台,以及2015年11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十三五规划”,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日益凸显。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之一体,其建设状况和水平直接影响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本文从德治、法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导引和服务作用出发,深入探讨德治、法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护航功能与合力保障作用。

德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护航功能

德治是运用道德信条、道德精神和道德规范,通过教育引导、榜样感召、思想自律、舆论谴责等方式,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间关系,保障良好社会秩序,管理国家事务的治国方略。德治的实施,能够引导国民确立正确价值观、道德观、善恶观、美丑观等,塑造国民高尚道德素质,提升道德情操,践行高尚道德行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对德治这一治国方式的有效使用,能够培育国民生态道德意识,保障生态道德责任机制建立和落实,为生态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社会道德基础,护航生态文明建设。

德治能够培育国民的生态道德意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观念引领着实践。作为国家建设总部局“五位一体”之一体的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求它的建设主体―政策决策者、国家公务员、企业家、社会公民们,拥有较强生态道德意识和道德觉悟,在意识上烙上生态痕迹和生态烙印,这样才能使我国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这四大建设中都能紧密贯穿生态文明这根红线,去设定着眼点和着力点。而国民生态道德意识培养,可以依靠德治实施,通过生态文明道德观的教育和宣传,借助德治的说服力、劝导力来增强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生态道德之心,确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崇尚自然的核心理念,尊重自然规律,不仅对人给予人文主义关怀,而且泛爱万物,对自然也充满人文关怀。目前,公民生态道德意识淡薄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公民生态道德意识薄弱,就不会自觉感到对于生态环境的责任,就不会勇于担当,就不会自觉践行生态行为,更谈不上监督他人的非生态行为了,因而会直接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成效。

德治能够保障生态道德责任机制建立和落实。公民生态道德意识的培育,通过内化道德和自律规范从内在塑造公民的生态型人格,从而护航生态文明建设。然而,当生态道德意识不够强大时必须要借助外在机制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保障,而生态道德责任机制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外力保障。内外合力,生态文明才能有序全面实现。

所谓生态道德责任机制是鲜明的明确全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主体,如政府、企业家、个人等所应承担的道德责任和社会责任,从而保障上述主体对所规定责任的知晓和切实履行。不容否认,当前我国的生态责任机制建立不够完善和成熟,对各生态责任主体规范不够详细,导致生态责任履行出现漏洞,阻碍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而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大力推进德治措施,能够通过对国民的教化功能保障生态道德责任机制建立和落实。

“道德可以让人们在趋善避恶的引导下更好地理解人的价值以及意义,同时拥有社会理想并敢于承担责任,引领人们不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①生态道德责任主体大体分为政府、企业和个人,三大主体有各自的责任和保障机制。政府作为国家管理机关,应从宏观上建立完善生态道德责任机制,例如建立相关法规、规章制度。企业是生态道德责任的最重要主体,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企业的责任机制更要完善。个人也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生态道德责任,不做危害生态环境的行为。同时个人要从第三方角度对政府和企业的生态道德责任完成情况进行监督,保障生态道德责任得到很好落实。

德治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创造优良社会道德氛围和舆论环境。生态文明建设要想纳入健康快速发展轨道,需要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风尚,需要奠基优良的社会道德基础为生态文明建设做支撑、做依托,从而导引社会公众的生态行为取向。符合并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得到社会公众舆论认可、肯定与褒奖,反之则受到社会公众否定、拒绝和排斥。而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大力推广德治,恰恰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撑起道德蓝天,净化道德沃土,为生态文明建设形成正确道德引导,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创造道德舆论环境。通过德治的全面实施,不断提升公民生态道德素质,指引着人们道德的生态化,使人们在道德规范引领下自觉杜绝危害社会行为的发生,对生态破坏者进行教育甚至谴责,从而利用影响人们意识的途径维护良好的环境。生态道德是意识的指导,是灵魂的指引,是生态文明的关键部分,德治能够让生态道德进入传统道德之中,填补传统道德对于生态部分的缺失,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法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作用

法治相对于德治而言,它是一种更为被国家领导层青睐的治国方略。如果说德治对公民行为的约束是一种软约束,那么法治则是一种硬约束。德治的社会作用实现仅仅是通过教化功能,而法治社会作用的实现则是把教化功能和惩戒功能集于一身。法治不仅要在思想上用国家法律制度、社会管治制度占领国民头脑,教化国民约束国民,而且会辅之以强力组织机构保障法的制定、法的实施和公民对法的遵守,推行能够保障社会的法治秩序。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法治的实施可以依靠国家强制力量,来为生态文明建设创建和谐的社会环境,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轨道,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运行,依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通过生态法治扩大法律管辖范围,保障任何生态行为都有法律管辖,用法治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健康有序推进。

法治能够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轨道。法治是动态的过程,是对静态法制的实践。“法治利用自身独特的强制力机制调整着生态文明的方方面面”②,法律具有的明确性、稳固性和权威性保障其制度作用的发挥,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有序进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依法治国理念,启示我们生态文明建设也必须依法建设,通过法治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轨道,包括生态法律法规制定、生态法实施和公民对生态法遵守各方面,发挥生态立法、生态执法、生态司法的合力保障作用。生态立法,能够将生态文明上升到宪政高度,由宪法这一根本大法予以确认,保障其法律地位,通过生态立法补充生态法律的空白,完善生态程序性法律,加强法律可操作性,将生态体系全面纳入法治范围;生态执法,可以切实保障生态法规的贯彻实施,对于严重危害生态环境的问题,坚决依法处理。生态司法,是对生态执法的有力补充,充当着生态文明坚强的建设后盾,专业化与专门化的生态司法确保生态司法审判机关独立完成,规范审判统一标准,杜绝地方政府干预,保障生态司法的正确实施和获得应有效果。

法治能够促进系统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始终要求制度护航和维护。从“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③,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和“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④,再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⑤,不断表明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内容不是单

一、零打碎敲的,而是要构建成一个系统性制度体系,建立多维、完整、科学的制度体系。包括生态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社会制度、文化制度等根本制度,以及以政府为主导的管治制度、公众参与制度和市场制度等具体制度。而所有这些制度的建立,离不开法治实施。法治的实施从政治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服务视角出发,着力适合生态文明建设各种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制定和实施,包括从立法、司法和执法制度等方面健全生态法制制度,从加强生态行政意识形成、建立绿色政绩考评制度和建立健全政府生态责任追究制度等方面健全政府制度,从强化生态文化教育,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和建立公众参与制度的保障机制这两个方面来完善公众参与制度;从完善生态产权制度和加强生态税费制度等这两个方面来健全市场制度等。

法治能够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实现。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建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目标;解决资源枯竭、水污染、大气污染、环境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地污染、海洋污染、草场退化、水土流失荒漠化、辐射、化学工业污染等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现实任务。目标达成和任务实现需要全体公众践行生态行为,而要保证全社会积极参与,就不仅要通过生态教育,导引人们行为生态化,而且更需要通过法治实施规范人的行为。

实践证明,生态法治是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方法。只有通过生态法治才能强制约束生态文明建设中公民各种行为,如通过生态行政制度规范政府权力运用方向,扩大政府服务生态文明建设职能,实施生态行政和绿色管理,建设生态服务型政府,用科学生态的政绩观评价政府和工作绩效,以绿色GDP为考核基准对党政干部考核评价任用;再如通过建立行政机关问责制度、环境监管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使人民群众参加环境保护、参与对环境执法部门的监督、参与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实施、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参与对环境损害的诉讼等等。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德法并举”合力保障

德治、法治作为两种治国家方略,对社会治理的作用各不相同、各司其责,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效用也各有其特殊性。但与此同时也必须注意到,德治、法治的社会治理作用还具有较大互补性,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二者的作用相辅相成、相依相济、形成合力。因此,必须把德治护航与法治保障相结合,“德法并举”联治保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德治、法治的联治保障。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最新追求和最新阶段,其内涵包含生态物质文明、生态精神文明、生态制度文明、生态社会文明诸方面,是这些文明组成的系统文明、整体文明的集中体现。而德治、法治能够联治保障这些文明目标实现。首先,德治、法治从人精神层面培养敬畏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关爱自然、人与自然同存共荣的自然观和社会、经济、自然相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树立不侵害后代人及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权利的道德观和法制观,全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其次,德治、法治从人行为层面,引导和约束人们恪守生态道德观和道德标准,遵守生态制度和法律法规,自觉践行生态行为,将生态文明建设行为从一种国家强制性行为转变成自愿生态保护行为,采用绿色生活方式,绿色消费低碳生活。最后,德治、法治从社会管治制度和法律法规层面,借鉴发达国家在解决空气污染、生态环境破坏、资源无度开采和浪费性使用问题等方面的好做法,针对我国具体实际和国情现状来加强制度建设。

德治、法治互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合力保障。德治、法治社会治理作用的差异性与互补性,决定了保障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德治、法治的联袂作用,将刑罚之法与自省之德相结合,在两者互补中为生态文明建设全方位护航:德治借助道德感、责任感、良心、荣辱感对主体自身内律并逐步达到外律,法治则通过外在管治制度规范、机构强制行为约束并逐步达到内心自律;德治通过教化让人产生道德感,用内心道德规范社会行为,法治依靠国家机器的外律性、权威性,强制控制国民社会行为;法治惩恶德治扬善;法治治标德治治本。德治和法治存在共同目标,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在德治与法治双重保障下推进,在德与法共同保护下稳步前进,为生态文明建设从内到外进行护航:在世界观和人生观改造层次,要以德治为本,加强教育引导,加强自律;在实践领域,在具体方法、措施层面,要强调依法治理,以制度进行规范约束,杜绝人治,即所谓德法并施,标本兼治。

德治、法治互益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合力保障。这种互益体现在:首先,德治能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实施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按照德治理念制定的生态法律,由于它贯穿生态道德意识,遵循生态伦理观念,那么这样的生态法制就有雄厚群众基础,形成和谐生态法制实施环境;在德治引导下,生态法律执行有序有效进行,在道德的高层次意识指引下,低层次的生态法律规范执行将会是顺风顺水,稳步前进;人们在德治思想意识引领下,养成了自觉遵守生态法治习惯,形成良好社会守法氛围,良好的守法气氛又会反过来增强人们道德意识,形成良性循环。其次,法治也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德治实施提供和谐社会秩序。法治实施能够利用法律途径创造和谐社会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平衡社会各界利益。它有效调节参与市场经济各主体间关系,正所谓“法治是和谐社会的第一基石”⑥。事实上,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不能仅仅依靠对人们进行生态道德意识教育,因为在公民生态文明整体素质不高的社会中仅仅依靠思想引导来达到目的是不可能的,必须要依靠法治的强制力量。只有依靠法律对社会各方利益主体的规范和调节,用法治的权威性和强制力保障利益均衡和社会稳定,让法治为生态文明建设创造和谐社会氛围。

(作者分别为河北工业大学副教授,河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文明建设的‘德法联治’保障研究和2016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京津冀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性合作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B15MK042,Z030120160010)

【注释】

①兰瑞芳:“论道德引导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5期。

②杜文骄:“用法治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学习时报》,2013年11月11日。

③黄娟,汪宗田:“美丽中国梦及其实现―兼论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理论与制度的统一”,《理论月刊》,2014年第2期。

④杜艳艳,董贵成:“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初探”,《理论月刊》,2015年第2期。

⑤余军:“用制度创新推进‘十三五’生态文明建设”,《海峡通讯》,2015年第6期。

⑥黎明琳:“法治: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6期。

责编 / 张蕾

第二篇:如何促进生态文明法治建设

如何促进生态文明法治建设

更新时间:2014-10-29 22:10 来源: 作者: 阅读:1945 网友评论0条

摘要: 另外,加快环境立法进程,在税收、信贷等方面给绿色企业支撑。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鼓励污染防治技术的科研和应用,保护绿色生产的知识产权,修订《清洁生产促进法》等环境资源法。明确生产企业对生产的产品的回收义务,如借鉴日本3R做法。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于10月在北京召开,会议将研究讨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议题。怎样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的法制建设,环保部门应当高度重视,未雨绸缪。四中全会的召开,依法治国方略的全面实施,必将为生态环境法治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环境保护部政法司会同政研中心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就“依法治国与生态环境法治建设”议题进行探讨。

环境保护部政法司司长李庆瑞表示,如何在环保领域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如何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推动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经济增长模式绿色转型,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环境管理战略转型,这些重大议题,环保部门应当高度重视,未雨绸缪,做好筹划,及早准备,为迎接四中全会召开和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奠定思想基础。

参会的各位专家从不同角度,围绕如何利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表了意见。

正确认识环境法治在依法治国中的地位

“法”的对立面是按潜规则办事、按长官意识办事

“依法治国的法是统称。其对立面不是政策,政策是明规则,也属于法的一部分。依法治国中的‘法’的对立面应是按潜规则办事、按长官意识办事。”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说。依法治国中强调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就是下一步推进环境法治建设的方向。

环境的公益性决定了必须要通过立法去界定环境资源的产权;环境形势的严峻性决定了需要严格的法制去改善;环保的基础性决定了只有通过严明的政策法规,才能约束其他领域。

“环境法被视为部门管理法,得不到必要的尊重和敬畏,执行中缺乏地方政府和其他部门的配合,这种状况必须纠正。只有通过环境法调整资源开发等行为,强化对地方政府和产业主管部门的制约,才能提高环境法治意识,改善环境执法处境。” 清华大学教授王明远说。他提出,法治要从工具和手段,上升为价值和目的。

夏光指出,从成效角度讲,环保部门非常重视相关法律,法治思维比较强。但我国环境法治还远未达到“价值和目的”的地位,甚至作为“工具和手段”都仍存在一些问题。

对我国环境法治的现状,夏光概括为:缺、短、小。

“缺”是指法治领域的立法相当缺乏,尤其按照党中央改革要求,很多没有变成法律法规。

“乱”是指执法乱象多,包括执法不作为、乱作为、背黑锅等,总体评价环保系统的公信力不是很强。

“小”是指司法系统在环保中的作用小,司法资源有限,导致法院不愿受理案子,参与环保积极性低。

华北环保督查中心副处长刘传义则认为,在目前的法治环境下,主要困难是环境执法难、不到位。一是环境执法说的多做的少,很多环境执法机构还是参公单位,执法制约多。二是自身问题多,人员素质不够。

在环保领域践行依法治国方略,要理顺法与政策的关系,软法硬法都要落实。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珂建议,借鉴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环境基本国策立法具有特殊地位,主要管政府,各州法律法规都要服从它。

环境立法要既“硬”且“良”

专业化、综合化的环境法需要大量授权立法及配套立法

环境法呈现高度专业化、综合化特点,包括行政管理、民事侵权、国际合作等方面内容,需要大量授权立法及配套立法。

要在依法治国的战略中推进法治建设,夏光认为,首先要明确未来环境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用法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法要一方面坚持环境优先、保护优先,一方面坚持经济和环境协调,改善环境质量、优化经济发展。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灿发认为,依法治国,要完全依法办事,解决以权压法、以人代法。在环境法方面,要改变环境法是软法的现象。在过去几年中,环境刑事犯罪责任追究获得了很大进步,未来要使环境法更加硬起来。

他建议,制定“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法”,将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的方针政策制度都纳入其中,之后制定其他法律时,都要考虑此法。“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法”由环保部门协同其他部门参与立法。在这个法律下,应包括自然资源法、生态保护法、环境保护法三大法律。具体的立法需围绕完善这些体系,两条腿走路,一条是综合性的立法,另一条是具体法律的制定。如自然保护区法、湿地保护法,化学品管理法、电磁辐射管理法、生态损害补偿修复法、民事环境损害赔偿法(包括健康损害)、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法等。

周珂则认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首先必须落实“保护优先”原则。我国生态保护主要借鉴俄罗斯,生态法与自然资源法是一体两面,自然资源法注重开发利用,生态法强调保护优先,用生态保护对冲资源利用的负面效应。保护优先不仅仅是环保部门的事,在生态保护领域,尤其是资源开发利用都应当适用这一原则。

二是要明确地方政府环境责任,要从管理法向责任法转变。过去的《环保法》是管理法,主体是管理者与相对人,修订后的《环保法》向责任法转变,突出规定政府责任,这需要逐步落实。

刘传义结合基层执法经验强调,环境立法要注重配套细则规定。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罗丽提出,要进一步完善《环保法》和单项法的衔接修改。

判断环境合法的标准,离不开时间空间背景。同一行为,在北京属于违法,在甘肃可能属于合法。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胡静和刘传义都提醒,要给予地方环境立法充足的空间。

除了制定新法,对于不合时宜的旧法也应当及时进行排查和清理。北京市环保局法规处调研员相华林提出,清理、修订和《环保法》不相符的政策法规是十分必要的。

他建议可以借鉴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做法,从国家层面发通知,要求国家各部委和地方政府对本部门本级政府的政策、法规进行清理,定期提交清理报告。

环境执法要“按章不按长”

执法者以法律为依据,而不是按领导意志办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推动环境法治建设,不只是立法的问题。环境执法要有独立性,才能保证公平正义,才能保证法治而不是人治。

法治有两方面涵义:一是法律正当,立法是良法;二是法律至上,即法律说了算。环境独立执法,即执法者以法律为依据,而不是按领导意志办,“按章不按长”。张居正说:“车之不前也,马不力也,不策马而策车,何益?” 执法者有积极性,才可以激活法律。

胡静认为,调动环境执法人员的积极性,需要职业保障,即严格执法不需要付出个人代价。

王灿发则建议,建立独立的执法监督机制,如制定环境督查条例、设立独立执法机构,监督各个环保部门。“应强调独立环境监管和执法,环保部门可以不是独立的上下体制,但是执法和监管可以垂直管理。”王灿发说。

胡静同时提出,环境行政要合法合理。环境保护的行动方案,要有上位法依据,设立的目标要现实,标准要基于现有经济技术条件,让企业跳一跳摸得着,否则实施不力会牺牲法的尊严。

另外,环境执法应当增强依法行政意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艳芳提醒,随着公民权利意识增强,行政决定没有法律依据、不依照法律程序,可能被认为不公平甚至寻租,环保部门可能因此成为被告。

对于环境执法的方式创新与改革,专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夏光建议,增强执法力量,形成强势环保状态,增加社会公众的力量,让人民群众成为耳目。

胡静也建议,公众参与执法要放开。环境保护有三方主体,政府(环保部门)、企业和个人。政府与个人联手,向社会公开环境信息,让个人充当环保部门的耳目,允许个人提出环境公益诉讼,对执法有好处。

罗丽建议,对于信息公开、公众参与、政府责任等制度的落实,要增强法律强制性,避免流于形式。

李艳芳建议,环境执法部门要与检察院、法院相配合。如意大利最高行政法院首要职责是为政府提供行政咨询,协助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环境司法要发挥制约监督作用

环境执法要与司法相衔接,强化对政府的约束

司法支持、加强、补充行政执法,并在某些方面发挥制约监督作用。“环境执法要与司法相衔接,应强化环境审判、推进公益诉讼,包括行政诉讼,强化对政府的约束。”王明远说。

日本司法制度在环境法的实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针对民事赔偿建立了迅速救济机制,当地居民通过行政诉讼对道路、火电等建设行为进行合法性监督,值得借鉴。

这种司法能动性的发挥对于监督、制约环境执法很有效果。胡静说,法院实行能动司法,不是法官主动找案子,而是加强司法审查,不仅审查行政决定的合法性,而且审查其合理性。能动司法还影响了立法和行政,如日本法院通过公害审判推动了环境损害赔偿立法,我国环境法庭通过发布禁止令介入了环境执法。环境法庭专业能力加强后,甚至可能开展对环评、排污许可决定的合理性审查。

除此之外,环境案件的受理也应该受到重视。王灿发和相华林都强调,要明确法院对案件的受理范围,大力推动司法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用法治方式推进绿色转型

经济增长模式也要符合环境基础法的要求

目前,一些地方还存在盲目投资、产能过剩、盲目开发、填海挖山等与可持续发展相违背的发展方式,某些地方政府领导的决策行为仍需对其进行约束。

相华林提出,要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严格约束地方政府的投资政策和产业政策,严格进行项目环评和规划环评,逐步推进政策环评,彻底扭转GDP至上意识,真正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

另外,加快环境立法进程,在税收、信贷等方面给绿色企业支撑。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鼓励污染防治技术的科研和应用,保护绿色生产的知识产权,修订《清洁生产促进法》等环境资源法。明确生产企业对生产的产品的回收义务,如借鉴日本3R做法。

第三篇:生态文明建设法制保障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法制保障研究

【摘要】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一直坚持的一项基本道路,其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道路中一项重要的方面,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居民的生活以及社会的稳定,是一项艰巨且重要的重大工程任务。法制建设作为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工具,应该得到应有的保障。

【关键词】生态文明,法制保障,研究 一 前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可谓寻得了解决人类生存危机的良策,为造福子孙,惠及中国人民千秋万代的最伟大的、根本性的事业确立了新理念、提出了新目标。

二 生态文明建设法制保障的重要性

文明起源于自然。一部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1.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和前提

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文明形态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等各个领域,体现的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

2.生态文明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在政治制度方面,环境方面的问题当涉及到政治体制和法律体系的问题时,便成为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的主要关注点;另外一点在物质形态这一层面,创造了新的物质形式和关系,改进了传统的物质方面的生产领域,并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新的产业体系和结构,如循环型经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物质产业、低碳发展;在精神领域,能够创造新的生态文化表现形式,这其中包括了环境方面教育、关乎环境的科技、影响环境的伦理以及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等。

3.建立健全良好的法律制度并确保其实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所有社会必须有解决冲突、维持或构建秩序的程序,生态文明观提供了一种关于秩序的背景观念,使人类社会得以在与自然的和谐中持续发展。而法律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之一。毋庸置疑,生态文明建设将会涉及到对人与人之间如何相互作用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如何相互作用进行约束的制度建设问题。社会法制的发展对这种约束将是实质性的,它会约束市场如何运作,并确保维持这些约束条件,以促使市场为人类及其生存环境的共同福祉和活力而运转。可见,不断完善法律制度、加强法制建设是人类走向生态文明的重要表现和方法。

4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的实现要靠法治。

法治是创建和维持秩序的保障,要正确地发挥法治的作用,就必须采取共同行动,制定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法律,树立正确的文明观。而变革旧的观念并育养先进、文明的法制观念,创建合理、和谐的法律制度且使之不断完善,其根本则在于教育,在于培养、改善、提高每一个人的人文素质。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抛弃过去那种对地球可以自由地任意攫取的思想,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必须运用集体的智慧把力量集中起来,明确我们工作的重大意义,明确我们在改善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任重道远。

三 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现状

2013年10月21日,环境保护法修订案草案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进行三审。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自1989年实施以来,第一次进行修正。值得注意的是,自2012年草案一审稿民意征求激起一场强烈的公众表意“风暴”后,此次在众多立法修法中又进行了“第二次民意征求”,同时,环保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报送了对环保法修正案草案的意见和建议,并在官网全部公开。在这封被许多媒体认为在“中国修法史上前所未有”的函件中,民意表达被放在了显著地位。环保法修订如此吸引大众视野,表明了民众对于公民环境权的注重,也从侧面反映出当前我国环境现状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在一个新的层面,正是对于当前社会发展主要问题与民生促进焦点的考量。

长久以来,我国环境资源破坏制约经济长效发展,生态破坏日益阻碍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尤其近两年来频发的雾霾现象更是将公众的视线从经济增长转移到环境安全;同时,随着民众权利意识的深化,以及越来越多人认识到短视发展破坏社会长治久安,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价值排序在悄然发生变化,民众、社会团体与政府从不同角色出发,均越来越注重环境问题,各方力量从不同价值取向的频繁交锋到达成生态文明建设共识乃是形势发展的必然。就在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迎来三审的第二天,哈尔滨市所有中小学就因为严重雾霾而全面停课,环境问题已然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如何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了民众、政府共同关心的议题。

1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式和途径

法治以其独有的性质给予生态文明建设以制度保障,在生态文明建设多元化的调控手段中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法具有规范性、程序性、稳定性、可诉性、公开性与强制性,是人与人、社会、自然的行为规范工具,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支持。相较于法制,作为动态之治的法治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方面的依法而治,而立法即法律制度的完备是这一切的起点。科学的立法是以现实为依据,以公平正义为价值,以可实行性为关键,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控的良法的建立。

以此次环境保护法的修订历程为例:从2012年的一审草案到目前的三审草案,本次修订从人大立法会到专家讨论、民众参与,充分吸收了各方积极的建设意见,从而形成了针对客观实际,立足现实,具备可执行性的修改预案。

针对目前环保工作面临一些突出问题,诸如一些地方因经济发展的冲动而忽视环境保护,有些企业单纯追求利润而无视社会责任,环境保护执法不严、处罚过轻、违法成本低,环保宣传教育薄弱、公众环境意识有待提高等,草案作了一些有针对性的修改。

针对环保资金投入力度问题,建议增加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大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财政投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国家采取财政、税收、价格、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支持环境保护技术装备、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服务等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

针对处罚过轻问题,建议增加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查封、扣押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进行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同时引入了“按日计罚”。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对污染者的处罚上限就是100万,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是我国环境问题频发的关键所在,对此此次修订案草案明确,企业事业单位如果存在违法进行排放污染物的行为,将会受到罚款处罚,而且会被责令限期改正,如果发生逾期不改正的情况,将依法做出严厉处罚决定的执法行政机关就在当日可以按照原来的处罚数额继续按日进行连续处罚。

针对某些地方因关注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建议将修正案草案二审稿中的第十五条第一款修改为:国家实行环境保护的主体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将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本级人民政府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负责人和下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的考核内容。考核结果应当作为对考核对象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并向社会公开。在三审稿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对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范围的修订。考虑到环境公益诉讼是一项新制度,专家建议宜积极稳妥地推进确定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范围,也需要考虑诉讼主体的专业能力、社会信誉等因素,防止滥诉。据此,建议将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由二审稿的“中华环保联合会及在省(区、市)里的环保联合会可向人民法院提诉讼”修改为三审稿的:“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依法在国务院民政部门登记,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5年以上且信誉良好的全国性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同时,正是因为全社会对于此次修正草案的关注,以及广开言路、积极响应的立法修法精神,使得民众的意见在此次修订中,得到了显著体现,如此形成的草案,乃至以后将正式颁行的环境保护法修订案,必然会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和遵守,也会激励社会各界,运用法律制度,积极监督自我与其他社会经济的参与者共同维护生态建设,使社会全体成员成为环境的守护者,这就是法治的价值认同。

四 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保障

强化法律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保障作用,形成良好的法治秩序,是建设良好的生态文明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和根本保障。

1.将生态文明、环境权的地位上升到宪政高度

要对现有的《环境保护法》进行修改,使其既有防治环境污染的功能,又能对自然资源提供保护,真正起到环境保护基本法的作用。同时,我们还需要通过立法明确公民享有的生态环境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将环境保护从现在的国家政府的事变成广大民众自己的事,调动他们运用正常法律途径解决环保问题的积极性,从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全民参与的目标。

2.将环境保护作为企业、项目设计市场准入的核心内容之一

实施公开透明的听证制度,从源头上预防环境污染的发生。对重大建设项目的审批和改革措施的确定实行听证会制度,通过面向全社会的公开听证确定这些项目和措施是否对生态具有潜在的威胁。

3.推进生态文明司法的专业化与专门化。

在司法工作机制上,应结合国家正在进行的司法体制与工作机制改革,在全国统一设定环境保护审判庭、合议庭以及环境保护法庭的标准,明确环境保护案件的主管范围。并由最高人民法院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行使司法解释权,指导全国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审判工作。解决司法权统一行使问题。保证司法工作机制的顺畅。此外,要加强司法机关和司法队伍建设,建立一支公正、信得过的司法队伍,提高司法人员的生态法律素养,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司法力度,强化司法强制力,提高司法的权威、效益和效率。

五 结束语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现阶段存在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这项工程需要一代接一代不断的努力,而且涉及到国家和社会制度的每个角落和方方面面,不单单包括政治制度方面,还包括经济发展的模式,关系到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等等,这都需要我们统筹兼顾、协调进行、和谐发展。任何一方面疏漏都可能导致生态文明建设的失败。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要加快法治建设的步伐,让法治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佳的选择,最重要的保障。参考文献:

[1] 周珂 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法制理念更新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年4期第73页

[2] 帕提古丽·库尔班 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制思考 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年4期第59页

[3] 汪培文 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法制 绿色视野-2014年5期第143页

[4] 刘卫先 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制路径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8期第64页

第四篇: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司法保障

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司法保障

编辑:admin 时间:2013-9-8 21:15:00

我国确立的“五位一体”总体发展思路,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样的高度,这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认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促进生态和谐,建设美丽中国,是人民法院面临的新课题和新挑战。

严惩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坚决维护生态安全

打击犯罪要和行政处罚相结合。人民法院要通过审理好环境行政案件和审查好非诉环境行政案件,有效弥补刑事职能遗留的环境治理空间;对那些不能进入刑法评价范围的轻微环境违法行为,要依法支持环境行政执法机关履行管理职责,依法支持行政机关的处罚措施,避免因为违法行为成本太低,打击力度不够,演变成久治不愈的环境整治顽疾。对那些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坚决依法判决赔偿,形成刑事、民事、行政责任的立体架构。

依法裁判要和部门协作相结合。通过强化证据裁判意识,确保审判的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推动环保、公安等行政执法部门进一步树立证据意识和程序意识,保证人民法院在裁判时依法严厉惩处违法犯罪行为,避免因为证据不足造成打击不力。

惩治污染环境犯罪要和打击职务犯罪相结合。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往往伴有职务犯罪行为。法院一方面要严厉制裁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资源、非法猎捕、杀害、毁坏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动物、植物等违法犯罪行为,另一方面要严厉惩治国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以及帮助破坏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等违法犯罪行为,做到既要严惩污染环境犯罪,保护绿水青山,也要严惩职务犯罪。

推进环境公益诉讼,维护人民群众环境基本权益

进一步降低公益诉讼门槛,解决起诉难的问题。环保官司难打,难在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问题。环境污染涉及不特定多数人利益,如果对原告主体不加限制,势必造成滥诉,浪费诉讼资源,也容易造成社会问题。《民事诉讼法》第55条规定公益诉讼原告主体是“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有关组织”的理解也是莫衷一是。从审判实践来看,应该结合正在进行的《环境保护法》修正工作,适当降低公益诉讼的门槛,进一步解决长期以来维权不畅的问题。

进一步完善公益诉讼程序,解决审理难的问题。一方面要强化证据保全等法院依职权取证的权力,另一方面要积极研究引入专家证言的可行性,利用专家的专业知识辅助审判,以解决取证难、取证成本高的难题。此外,还要协调有关部门,尽快建立环境污染损害,尤其是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损害的评估机构和评估体系,以确定环境侵权行为的损害后果,为法院判决提供科学依据。

进一步探索环境公益行政诉讼,解决民事诉讼效能不足的问题。环境纠纷的产生,不少与当地涉环保行政机关的不作为或者乱作为有关。赋予有关主体原告资格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对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事前预防和减少损害具有积极作用。应当把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许可、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等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行政行为,纳入合法性审查范围,切实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要加大环境信息公开案件的审理力度,按照“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原则依法裁判,切实保护公众环境知情权和参与权。

坚持能动司法,切实化解生态环境矛盾纠纷

建立环境纠纷预警机制。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司法保障,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路径选择。人民法院化解环境矛盾纠纷,应当与环境监管部门以及社会公众一道,建立三者之间相互联动的环境纠纷预警机制,掌握群众诉求,了解污染源头信息,实现信息互通,为及时预判、应对环境纠纷打好基础。积极开展资源环境纠纷预警排查,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突出问题及时开展风险评估,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化解措施,从源头上减少此类案件的发生。充分利用执法部门的专业人才和信息优势,加强与环保执法部门的信息交流与信息反馈,积极为案件审判提供有益的帮助。通过对个案的剖析和对日常审判执行工作的研判,密切关注各类可能危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政策风险,及时向政府和相关企业提出司法意见和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并帮助相关企业完善内部治理机制,防范环境风险。

建立环境纠纷提前介入机制。针对环境污染群体性事件,人民法院应当贯彻预防为主的环境法基本原则,建立提前介入机制,争取使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避免影响社会稳定。化解环境纠纷,必须综合考虑污染治理、损害赔偿、企业生产经营等问题,既要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也要考虑企业的经营发展,依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构建环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要整合各级组织和社会各界的力量,促进各种纠纷解决方式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和全面发展,形成化解环境纠纷的整体合力。要强化调解在解决矛盾纠纷中的作用,采取包括委托调解、独立调解员调解、中立评估、司法确认等方式来化解环境纠纷。要鼓励和引导人民群众通过仲裁、行政调处、人民调解、商事调解、行业调解以及其他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化解矛盾。要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指导各种纠纷解决机制的组织和程序制度建设,确保司法政策适用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努力使每一个案件都能得到公正妥善解决。

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机制建设。各种自然资源、自然生态支撑系统主要在农村,农村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我国环境的品质。要妥善处理好退耕还林,农药污染、生态防治等方面的案件,依法支持农村发展生态农业。要妥善审理好涉乡镇企业环境污染案件,既要依法处理环境污染行为,也要依法推动乡镇企业改造升级,妥善处理好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与此同时,深化司法改革,创新生态环境审判工作机制。

作者:邹伟

来源:《贵州日报》

第五篇:五项措施服务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五项措施服务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检察院紧紧围绕市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五项措施,不断拓展检察机关服务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域,树立起民生检察和生态检察的良好形象。

一是严厉打击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刑事犯罪。严厉打击各类破坏生态环境的犯罪活动,突出打击制售伪劣种子、农药、化肥等破坏农业生产的犯罪。工作中开辟绿色通道,对危害生态文明犯罪案件提前介入,快捕快速,始终保持了严打声威。

二是严肃查办生态文明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突出查办退耕还林、环境行政审批、环保资金和项目分配等环节职务犯罪,深入查办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资源和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犯罪案件。2013年至今,立案侦查37件44人,为国家和广大农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400多万元。

三是加强对破坏生态环境案件的诉讼监督。积极推进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与辖区内环境监督执法部门实现了相互衔接,共监督移送涉嫌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8件11人,监督公安机关立案6件7人;加强环境调查保护工作,通过履行督促起诉、支持起诉等职能,督促收回国有资产流失1000余万元。

四是加大生态文明建设领域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持续开展了“黄河工程专项预防”活动,苦水河专项治理预防工程,被全国人大列为重点督办建议。成立了预防职务犯罪宣讲团,通过宣传《环境保护法》、提供法律咨询等方式,推广和普及环保知识和理念。

五是建立执法司法机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机制。该院与环境执法部门建立了联席会议、案件查办、情况通报等机制,实现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司法保障的有效对接。共召开联席会议6次。针对行政处罚、治理效果不理想的侵害环境事件,积极与环保局、法院、信访局、监察局等部门联合执法,共同调查取证,消除各种阻力。2013年以来,开展联合执法检查9次。(文/马建军 张立武)

下载德治、法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护航功能与合力保障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德治、法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护航功能与合力保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简述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必要性

    简述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必要性。 1、是生态发展的客观需要。 2、是实现生态和谐的重要手段。 3、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保障。 4、是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内容。......

    20130501《中国环境法治》“生态文明建设的司法保障”征文活动启事

    《中国环境法治》“生态文明建设的司法保障”征文活动启事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日期:2013年03月13日 浏览:《中国环境法治》年刊是由中华环保联合会组织出版的一本环境法学......

    20130501《中国环境法治》“生态文明建设的司法保障”征文活动启事

    《中国环境法治》“生态文明建设的司法保障”征文活动启事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日期:2013年03月13日 浏览: 《中国环境法治》年刊是由中华环保联合会组织出版的一本环境法学......

    保障和改善民生 建设生态文明的专题练习

    专题三 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1.材料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10年12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不止一次地提到“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传递出强烈的信号意义,那就是对......

    努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努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什么是生态文明?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到目前为止人类文......

    对全县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对临潭县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临潭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何子彪 2015年以来,州委、州政府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的战略举措,为我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打赢脱贫攻坚战......

    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

    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指出要“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

    浅谈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浅谈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摘要: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环境是哺育人类的摇篮 ,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与自然环境是内在的依存、保护、改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