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地税局涉税网络舆情管理引导办法

时间:2019-05-13 18:32: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县地税局涉税网络舆情管理引导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县地税局涉税网络舆情管理引导办法》。

第一篇:县地税局涉税网络舆情管理引导办法

县地税局涉税网络舆情管理引导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认真履行参与社会管理的职责,建立全区地税系统涉税网络舆情监测、宣传、引导体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中所称涉税网络舆情,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通过互联网、手机以及其他智能化、多样化便携式移动终端等新兴舆论媒体,针对我区地税机关、税收工作、税收政策、税务干部等方面,引起网络媒体和网络受众关注的事件、现象和问题,网民公开表达和传播的态度、观点、意见、要求等情感表达。

主要以文本、视频、图片、音乐等表现形式,涉及网络新闻、论文、评论、跟帖、留言、微博(Blog)、手机短信等内容,以及通过论坛(BBS)、聊天室、即时通讯网聊(QQ群、MSN)等传播的内容。

第二章 组织体系

第三条 全区地税系统涉税网络舆情事件处置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共同做好涉税网络舆情的应急处置工作。

第四条 自治区地税局成立涉税网络舆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舆情领导小组),负责全区地税系统涉税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协调处置工作,对全区地税系统网络舆情管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研究税收网络舆情动态,总结工作开展情况,指导全区地税系统开展网络舆情管理引导工作。

舆情领导小组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有关局领导任副组长,领导小组成员为局内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

舆情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自治区地税局办公室主任兼任,确定1名办公室工作人员为网络舆情联络员,具体负责对各地网络舆情管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

各地、州、市地税局要相应成立涉税网络舆情工作领导组织机构。

第五条 网络舆情处置工作中,当事单位为第一责任单位。舆情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本单位网络舆情处置工作负总责,发挥协调、督促和指导作用,网络舆情联络员负责网络舆情的日常监控和信息接收、转办及上报工作,对舆情事件处置负责转办、督办、考评等工作;各有关单位、部门对舆情领导小组办公室转办的舆情事件,要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舆情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外发布。

第六条 各级地税机关要落实网络舆情管理和工作人员,根据舆情所涉及到的业务和工作职责,抽调相关人员组成应对小组,组织网络宣传员队伍,从第三方聘请专家学者等组建网络舆情智囊团,具体负责网上涉税舆情的宣传引导和协调处置等工作。

第三章 工作流程

第七条 网络舆情处置工作包括舆情监测、舆情研判、应对处置、后续处理等过程。

第一节

舆情监测

第八条 按照“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的原则,建立各级地税机关网络涉税舆情监测机制,安排网络舆情联络员通过重点监控、关键词搜索、专用监控软件等方式,广泛搜集各类涉及本单位地税工作舆情信息,做好网络舆情日常监测。

第二节

舆情研判

第九条 事发地地税机关要研究涉税网络舆情发展趋势、舆论热点和媒体关注焦点,分析对税收工作的潜在影响和风险,确定舆情的等级和影响程度,针对性地提出舆情的应对措施和工作建议。第十条 根据网络舆情事件性质、严重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一般和重大两个级别。

(一)系统内的某个人员或单位(集体)作出的行为,在网络上流传,但没有产生严重社会影响的信息,属于一般级别。

(二)系统内的某个人员或单位(集体)作出的行为,引起网络广泛关注,在社会一定范围内产生轰动和重大影响,严重损害我区地税形象的信息,属于重大级别。

第三节 应对处置

第十一条 各级地税机关要按照不同等级的舆情事件,制定相应的应对预案,及时对可能产生或已经产生的舆论危机作出快速反应和应对。

第十二条

事发地地税机关在发现负面网络舆情事件后,根据舆情等级,应立即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包括开展调查核实、上报舆情、严格程序、正面回应、消除影响等过程。

第十三条 事发地地税机关要迅速对突发舆情事件所报道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舆情来源及详情,作出调查结论。

第十四条

各级地税机关要建立税收网络舆情报告制度,网络舆情联络员监测发现与本单位有关舆情后,必须在第一时间向所在单位舆情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报告,并及时向上级单位报告。

(一)一般级别网络舆情。事发地舆情领导小组办公室应立即处置,并将调查报告、结果向上级舆情领导小组报告。

(二)重大级别网络舆情。事发地舆情领导小组应立即启动重大舆情预案,组织召开相关成员会议,根据信息所反映的事件性质,组成舆情应对小组,核实具体情况,研究应对办法,并将调查情况、研判结果、处置方案上报区局网络舆情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局根据上报情况及时上报国家税务总局涉税舆情指导小组;3天内,事发地舆情应对小组要将调查结论、应对措施、处理效果等情况向区局提交报告。

第十五条

事发地地税机关舆情领导小组要严格规范舆情信息的发布、审批程序,根据事件调查结果,拟定信息发布方案和内容,重大舆情事件报区局舆情领导小组审定。舆情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要认真遵守保密规定和宣传纪律,不能擅自进行网络评论、透露有关舆情信息、随意处置把握不准的情况,要根据舆情领导小组确定的方向,统一言论口径,减少负面影响,防止事态恶化。

第十六条 重大舆情信息,坚持“实事求是,公开透明;口径一致,准确及时”的原则,主动公布各项权威信息。

(一)第一时间在新疆地税网站主页上发布权威信息。

(二)组织税务新闻发言人发布,通过举办新闻发布会、通报会、发放新闻通稿、应约接受记者采访、口头或书面回答记者提问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发布事件情况,澄清事实,表明态度,稳定公共舆论和平息事件。

(三)协调重点新闻网站和主要商业网站发布。

(四)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发布权威消息。

(五)建立并通过各级地税机关博客、微博、论坛、短信等新媒体及时发布信息;组织网络宣传员对网上舆情进行收集、整理、作正面舆论引导。

第十七条 根据不同类别、不同级别的舆情,采取合适的方式回应,有效化解负面舆情信息带来的风险和危害。

(一)对与本单位工作密切相关的意见、建议类网络舆情,及时收集、整理,妥善研究处理,组织网络宣传员跟帖回复。

(二)对网民反映的地税工作问题情况属实,或有一定根据的批评性网络舆情,各级地税机关要以解决现实工作存在的问题为重点,直面问题,勇担责任,组织网络宣传员及时跟帖回应,表明态度,主动道歉,公开处理结果,理顺和稳定公众情绪,扭转不利声音。

(三)对网上举报我区地税系统干部,但线索不很明晰的网络舆情,要及时回应,跟踪深挖线索,严查违法违规行为,给民众有一个明确解决问题预期,及时公开事实真相和处理结果。

(四)对媒体的不准确报道,内容严重失实、恶意中伤或容易导致严重后果的有害信息,要力争在第一时间客观、准确地发布事实真相,公开辟谣。

(五)对于蓄意破坏、恶意反复炒作,可能引发重大不稳定事件的信息,要及时澄清事实真相,从源头上控制信息的进一步传播,舒缓社会公众的情绪,平息事态。

第十八条 针对不良网络舆情信息,要积极开展相关单位、部门以及有关人员的联系沟通工作,加强工作协作配合。

(一)加强与党委宣传部、网管部门、新闻出版、公安机关、信访等相关职能部门及时沟通,争取他们的工作指导与支持。

(二)积极与当地主要新闻网站和社会知名网站沟通,特别是与首发信息网站的沟通,力求通过良好的沟通工作,有效引导舆论和遏制信息的进一步扩散。

(三)要与首发信息人沟通,掌握其发布原由,了解事件情况,正确回应其诉求,及时化解有关矛盾,防止其反复发布。

第十九条 消除影响,积极做好舆论公关。

(一)一般网络舆情危机。直接与网站或信息发布者沟通,或与网站的上级主管、主办单位沟通,申请删除负面新闻相关网页,控制网络媒体的声音。

(二)重大网络舆情事件。以发函方式发给各大网站,要求撤除网络负面新闻;对于重大的恶意网络负面信息,报请当地公安机关网络监察处(网络警察)协助处理清除;对于恶意诋毁的信息,组织网络宣传员通过回复大量正面信息,压倒负面舆论影响,或利用法律方式,发表正面法律声明,强调追究法律责任,引导舆论正面方向。

第四节 后续处理

第二十条 事件基本平息之后,事件发生地地税机关要对舆情继续跟踪、责任追究和总结评估。

第二十一条 事发地地税机关要持续对事件进行处理,采取各种措施淡化舆情,控制和缓和舆情危机,防止舆情再次爆发,直到事件最终完成处理。对重大舆情,当地舆情领导小组应及时向区局舆情领导小组汇报处理进展情况。

(一)继续监控。网络舆情联络员持续对网络进行监控,及时掌握网络出现的舆情转化,并及时将新舆情报告舆情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继续引导。要继续安排网络宣传人员对网络出现的言论进行正面引导。

(三)继续沟通。保持与发信息人和信息涉及的他人进行沟通,争取通过良好沟通最终达成事件完全彻底平息。网络舆情的传播得到有效控制,网上和社会负面影响得到基本消除,经舆情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批准后,终止处置措施。

第二十二条 对于网络反映情况属实的负面舆情,尤其是一些社会关注反映强烈的涉及干部违法违纪等问题,要迅速执行工作问责,惩戒不作为或有问题的干部,果断处理相关责任人,迅速平息公众舆论和关注焦点,避免再次造成公众舆论热点、形成舆论矛盾焦点。

第二十三条 舆情事件处置工作结束后,事发地地税机关要高度重视舆情危机事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对整个舆情事件的处置情况、经验教训要及时总结,进一步改进工作中的不足,推动税务管理和纳税服务等各项工作持续发展。并形成书面总结报告,及时上报区局。区局将形成定期和不定期的内部通报,以督促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监督保障

第二十四条 各级地税机关要从经费、硬件设备等方面为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保障网络舆情管理工作需要。

第二十五条 各级地税机关要建立健全考评机制,充分调动网络联络员、宣传员的工作积极性,对及时报告舆情信息、有效化解舆情危机的干部职工和单位予以嘉奖表彰。

第二十六条 行政问责:

(一)对监测工作不到位而导致负面信息在网络蔓延的单位和个人,在系统内通报批评。

(二)在处置过程中,积极性低、责任心不强、处置措施不力,而导致事件进一步恶化的当事单位,对该单位的负责领导进行诫免谈话,对舆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领导及有关经办人员进行批评,责令整改。

(三)对已引起网络热议,但当事单位仍没有及时上报和开展处置的单位,在全系统内通报批评。造成恶劣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按有关规定进行问责。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自治区地方税务局网络舆情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全区各级地税机关依照本办法,制定本地涉税舆情管理具体制度。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报告。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第二篇:涉税网络舆情

关于国税部门网络舆情应对的思考

李晓鹏 彭洲

[内容摘要] 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明确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在互联网已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舆情事件层出不穷的今天,如何应对网络舆情事件,如何对网络舆情进行有效的引导,是当前国税部门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本文从把握网络舆情的现状和发展态势入手,在全面分析网络舆情的特点后,以国税部门网络舆情应对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为切入点,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和方法。

[关键词] 国税部门 网络舆情 应对 问题 对策

来自工信部的互联网产业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4月22日,我国网民总数达4.04亿,已超过美国,稳居世界第一位,社交网站用户群也达到了1.91亿。而网民人数普及率仅为30.2%,对比美国,其网民普及率在2009年就已达了68.9%。居于中国的人口基数以及经济发展形势和趋势来看,可以很明显的预见到,中国的网民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还会有一个较快的增长过程,而且增长空间很大。

另外,据2009年初中国青年报社调研中心委托腾讯网 所做的一项网络调查结果显示,网民选择的举报方式依次:网络曝光35.8%,传统媒体曝光31.3%,向纪委举报17.2%,向检察院举报11.4%,向上级政府机关举报3.3%,向公安部门举报0.5%。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网民在面对举报选择时,网络曝光已成为其首选。

一、准确把握网络舆情的现状和发展态势

以上两组数据显示,正如工信部通讯发展司副司长祝军所说的那样,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已延伸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深刻的影响。由于互联网在便捷性、及时性、隐蔽性、开放性、无边界性等方面无与伦比的优势,正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和进行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在表达民情、宣示民意、参与国家社会政治生活方面,更是表现出了“核武器”一般的威力,如“湖北巴东县邓玉娇事件”、“云南晋宁县躲猫猫事件”、“上海交通部门钓鱼执法事件”“南京天价烟房产局长事件”、“长江大学三学生救人事件”“新余干部出国旅游清单事件”、“贵州习水官员嫖宿幼女事件”等等这些在社会影响面广、反应强烈的热点社会事件,最初都是通过网络这一途径,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并且因为大量网民的参与,最终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压力,甚至对整个事件的发展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最后推动了其中不 少问题的解决。这一连串事件从发生,到通过网络传播而被社会广泛关注从而最终得到很好解决,对中国整个社会、特别是对政府部门来说,不亚于发生了一次思想观念上的“唐山大地震”。

这一系列事件显示,越来越多的热点事件和社会问题已不再是通过传统媒体,而是通过网络被社会所广泛知晓,甚至是被迅速炒作、放大。这就是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和大众性特征,所带来的表情达意的便捷性、随意性和从众性所带来的后果和“副产品”。每一个网络舆情事件,既可以成为理性公民、热心群众监督政府、抨击时弊的重要手段和有力武器,也可能成为别有用心者制造网络暴力、社会群体事件的乐园。特别是在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利益关系趋向多样化和复杂化,社会各种矛盾不断凸显,在这一特殊时期,作为执法部门的国税机关,不仅要学会“与媒体打交道”,更要学会直面庞大的网络受众,正确快速的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网络舆情,确保做到早知道、早发现、早处理,争取掌握网络舆情的主动权,打赢“网络舆情战”,而近期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在社会上反响很大的“江苏省大丰市国税局局长黄金名片”事件和“滨海县国税局副局长猥亵幼女”事件更是为国税部门科学应对网络舆情敲响了警钟。

二、理性分析网络舆情的特点和成因

要想打赢“网络舆情战”,首先我们就必须了解其特点,知道其成因,做到知根知底、知己知彼,争取主动权,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确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并达到“百战百胜”的目的。

(一)网络舆情的特点

网络舆情的存在依托于通讯技术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互联网正是其能在全球“肆虐”的载体,在目前的技术条件和网络环境下,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有:评论、论坛、跟帖、BBS、博客、QQ群等等。由于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及时性、大众性和无边界性,使得网络舆情的表达十分快捷、而且信息来源多元、复杂,参与者众多,表达方式互动、直接、高效,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在整个社会形成铺天盖地的舆情“攻势”,具有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

网络舆情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表达的便捷性,只要是在互联网覆盖的地方,网民就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工具,很方便的把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通过网络“推销”给受众;二是表达的直接性,通过电脑、手机等工具,借助博客、论坛、QQ群等平台,网民可以立即发表意见,并且无滞后性的马上呈现给受众;三是事件的突发性,网络的特点,决定了网络舆情的形成非常突然,往往是一个热点事件或论点,通过观点、利益不同的网民情绪化、对立性的争论,立马就可以 形成燎原之势;四是传播的快捷性,网络的无边界性和互动性,使得一个热点事件会以很快的速度扩散出去,形成舆情风暴。加上受众和网民数量庞大,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挟持”媒体,“绑架”民意,形成舆论暴力;五是观点的多元性,由于发言者身份隐蔽,加上利益诉求、知识背景、思想信仰等不同,使得网民往往容易对一些热点事件形成根本对立的、观点不同看法。而个别网民情绪化、宣泄式的言论在其中推波助澜,更是放大了观点的差异。

(二)网络舆情的成因

通讯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为网络舆情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和平台,大量网民的积极参与为网络舆情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公民权利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提高为网络舆情的形成起到了“催熟”和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对公权力的不信任成为网络舆情形成的导火线和主要原因。具体而言,网络舆情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对公权力监督的失灵,导致的对公权力的不信任。我国虽然建立了一系列的监督制度,但不可否认,很多监督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监督不力、监督不到位的情形任然大量存在,再加上很多公共信息的不公开、行政执法的不透明,从而导致了公众对公权力的不信任。面对转型时期大量存在并不断激化的社会矛盾,加上对权力机关的不满和不信任,使得公民更原因借助网络这一工具和平台来“表情达意”。二是大量网民的存在和积极参与,为网络舆情的形成提供了可能。目前,我国网民总数已有4亿多,居世界第一,而且数量还在迅猛增长,增长空间很大。互联网已影响并参与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时候,用网络来表达意愿已成为人们的首选。

三是行政、执法的失误和瑕疵,加上缺乏相应的意识,没有把网络舆情消除在萌芽状态。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个别税务管理员在处理问题时,缺乏谋略,不讲究方法,有时会忽略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诉求,使得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失误和瑕疵,再加上没有应对网络舆情的完善制度,缺少相应的意识,就使得个别事件被“有心人”在网上快速放大和炒作。

四是公民权利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提高,使得公民在面对不公和自身权利被损害时,不再是“麻木不仁”和选择“息事宁人”,而是通过种种途径和手段维护和争取自己的权益,而网络的特点加上对公权力的不信任,使得公民通过网络来维护权益和反对不公变得理所当然,成为其首选。

三、科学诊断网络舆情应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网络舆情是反映社情民意的风向标,组织好网络舆情应对工作已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副秘书长单学刚介绍,从2009年7月第一次推出“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到“2010年第二 季度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问世,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已在稳步提升,并取得了一系列可惜的成效。但纵观全局,特别是对国税部门来说,在应对网络舆情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具体来说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国税部门领导思想还没有完全适应网络时代的新变化、新要求,对网络舆情的重要性也认识不足。一方面是个别领导在面对舆情时,高高在上,不能用平等的心态面对;另一方面是很多国税部门在处理网络舆情问题时还用传统的方法和手段,没有与时俱进,没有跟上网络时代发展的要求。在一些网络舆情事件中,正是事发单位和负责人应对不当或发表不当言论,从而导致事态尖锐化和扩大化。

二是组织措施不得力。绝大多数国税机关还没有成立应对网络舆情的组织机构,没有专门处理网络舆情事件的固定人员,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制度。在面对网络舆情事件时,还是用传统的方法,过去的经验来应对,或者是直接采用围追堵截的办法,缺乏应对网络媒体、网民的技巧。因此,国税部门在应对网络舆情时,在创新工作方法上存在严重不足,在人力物力的投入上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从而导致了化解矛盾、引导舆论、维护执法公信力能力不强。

三是制度体制不健全。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专门的关于应对网络舆情的法律和制度。在唯一的相关文件《中共中 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也只是概括的提到:要着力提高应急管理、舆论引导、新兴媒体运用等方面的能力,还没有具体的应对。目前,我国在网络舆情立法和体制建设方面还处于空白状态,从而导致在应对实践上,还处于无法可依、无制度可循的尴尬中。

四是监督管理不完善。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网络舆情的监督管理仅仅停留在行业和网民自律的基础上,还没有专门的机构或部门对网络舆情监督管理负责。目前,我国对谣言、虚假信息、不当言论的发布者、扩散者、平台提供者等缺少行之有效监督管理,对网络舆情的收集、整理、研判等应对准备工作也严重滞后和缺失,造成了国税部门在应对网络舆情事件中往往处于被动、不利地位。

四、和谐应对网络舆情的对策和方法

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明确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目前,借助网络媒体反映社会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已成为人们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方式,这也造成了少数不了解实情,或是别有用心者,利用这一渠道发布不实言论,甚至是有害信息,极易产生负面影响。国税部门作为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也要受到网络舆情的影响和制约,这就需 要我们按照网络时代的需要,提高思想认识、改进工作方法,顺应民意民声,切实提高网络舆情应对能力。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成立网络舆情应对队伍。国税部门相关领导要转变思想、更新理念,要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对国税部门形象和公信力的影响,要强化网络舆情应对意识,成立专门的网络舆情组织机构和队伍。可以通过抽调政治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具有一定网络操作水平的税务人员,来收集相关信息,处理网络舆情事件,尽量把不利网络舆情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臵。如竹溪县国税局的互联网络舆情发言人制度就值得我们借鉴。

二是完善相关制度、建立网络舆情应对机制。我们必须从完善制度着手,通过制度来明确目的、细化责任、确保落实,使网络舆情应对有据可循、有法可依,从而建立网络舆情应对的长效机制。必须建立两种制度:一是办事公开制度。使公众特别是广大纳税人可以十分便捷的了解国税部门的方方面面,从而消除对国税部门的神秘感和不信任感;二是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回应公众的合理要求。特别是在网络舆情发生时,国税部门要坦诚面对,及时找准问题的关键,主动说明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处理过程,防止事态扩大化。

三是加强执法监督,落实网络舆情应对责任。国税部门要实行阳光执法,最大限度的保障公众对国税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确保国税部门的行政、执法都在阳光下运 行,把国税工作臵于公众的有效监督之下。同时也必须明确,在处理网络舆情时,对问题解释不清、态度恶劣导致矛盾激化,以及处臵手段和处臵方法明显不当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都要按照相关规定追究其责任。

四是提高综合素质,改进网络舆情应对方法。国税机关要进一步提高税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业务技能和职业道德,从而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提高公信力,增强公众对其的信任感,在源头上根除网民制造、扩大网络舆情事件的心理和受众基础。同时在应对网络舆情时,要学会换位思考,从公众的角度了解其利益和需求,做好沟通工作,从而对症下药,并积极引导公众要全面、客观、理性的分析对待问题和矛盾。

第三篇:涉税网络舆情管理实施方案

新建县地税系统涉税网络舆情管理

工作实施方案

为积极把握网络传播规律,加强舆论的正面引导,不断增强地税部门化解涉税网络舆情危机的能力,维护新建县地税形象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依法治税,实现好与网民良性互动,营造和谐稳定发展的良好社会舆论环境,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涉税舆情管理的通知》(地税发„2011‟92号)及省市局相关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涉税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重要意义。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主动适应网络条件下行政工作的新变化、新特点,按照“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维护稳定、和谐发展”的总要求,进一步贯彻落实政务公开要求,推进依法行政,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努力建设务实高效、勤政廉政、便民利民的地税机关。高度重视网络舆情监控工作,充分认识到营造良好的税收执法舆论环境对于提升地税机关社会形象和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的重要性,加强预警防范和监测引导,为南昌地税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跨越提供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

(二)重要意义

互联网作为社会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越来越多的纳税人借助网络媒体了解税收政策、办理涉税事项、发表个人意见,一些涉及税收政策、税务人员或事件的新闻信息,特别是一些负面信息往往成为网上舆论的焦点,如果不加以科学应对,有效疏导,就有可能影响税务机关的公信力、征纳关系的和谐、干部队伍的形象,给税收工作带来较大的负面效应,甚至干扰正常的税收工作秩序。加强涉税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对维护国家机关形象、增强政府公信力、构建和谐税收征纳关系、服务税收工作大局、营造良好税收舆论环境、促进税收工作顺利开展等都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成立涉税网络舆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唐绍胜

副组长:付 姚

成 员:江龙、戴广平、邓万仁、凌三毛、袁素娟、李文、邹龙云、许梅、朱卉馨、万长链、程仁水、张叶青、罗龙初、贾考武、辜宏晖、任益群、喻爱民。

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贯彻落实上级关于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结合实际,提出贯彻落实意见和建议;检查、指导和督促本单位和本部门涉税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任务的落实情况;研究和协调解决涉税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促进新建县地税系统涉税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积极稳妥、扎实有效推进。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局办公室,承担日常涉税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监控、应对、引导、联络、办理、归档等工作,办公室主任:付姚(兼),副主任:朱卉馨,成员:涂奇、熊世文、李飞龙。

三、涉税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内容。

涉税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本着“实时收集、及时反馈、正面回应、实事求是、群众满意”的方针,做到听民声、察民情、顺民意、得民心,不断优化舆论环境,维护地税形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围绕网上涉税热点、难点问题,加大对纳税人及本系统干部职工关注较多、信息量相对集中、访问频繁的热点网络媒体,例如:腾讯微博、新浪微博、百度贴吧和其他博客、论坛的巡查力度;

(二)加强网站信箱的信件管理,对纳税人及系统干部职工提出的问题及时组织落实和回复;针对网上可能出现的不实言论,适时以发贴等形式主动进行引导、疏导,消除负面影响;

(三)全面推行“规范运行、主动服务、限时办结、责任追究”等制度,建立和完善网络舆情工作公开透明、高效推进和监督制约的工作机制,对办理结果及时整理汇总,做好统计上报工作。

四、涉税网络舆情管理工作要求。

(一)转变思想,强化意识。要正确认识网络媒体在新的舆论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把重视互联网、关注互联网、驾驭互联网作为新时期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加强学习和推进工作的重要工具,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网络,不断加强对网络舆情规律、网络信息与税收工作关系等相关问题的学习与研究,牢固树立网络舆论有利于促进规范执法的理念,有利于增进征纳和谐的理念,有利于促进税收遵从的理念,在税收工作中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做到责随职走,心随责走,坚持依法行政,廉洁自律,规范办事;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善于利用网络开展税收宣传,解答涉税问题,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进一步增强与网络媒体的沟通协作意识,主动引导媒体直接参与到涉税舆情引导中来;进一步增强网络舆情应对意识,制定网络舆情应对预案,把提高舆情应对能力作为服务纳税人的重要资源、有效工具和手段。

(二)与时俱进,提高能力。网络媒体的新特点给地税干部应对舆情提出了新挑战,要适应新要求,就必须摒弃传统的应对模式,在提高应对能力上与时俱进。

一是提高网络操作能力。把互联网知识作为地税干部培训学习的一门必修课,同时加强网络公共危机应对技巧与策略等课程的学习,使广大地税干部能够通过网络这一有效平台和载体,及时回应网友关切的涉税问题,畅通涉税信息交流渠道,构建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二是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强化在地税网站及其他网站和主流媒体的正面宣传,及时公开涉税信息,畅通与纳税人的沟通渠道,强化对税收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强对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造福于民的信息报道,培养涉税舆论意见领袖,让网络成为深入纳税人、了解纳税人、满足纳税人需求的重要渠道,努力塑造服务型地税机关新形象;三是提高网络舆情研判能力。地税机关务必在第一时间准确评估舆情态势,对复杂舆情快速作出准确判断,抢占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让网上炒作、坊间流言、社会谣言止于真相;四是提高应对舆情危机事件能力。于法有据是做好涉税舆情应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涉税危机事件发生后,一定要坚持依法处理的原则,采取的方法、措施都要在法律的框架内。因此,各级地税干部一定要带头学法、知法、懂法、用法,强化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养,自觉把法律法规作为处理涉税舆情事件的有力武器,赢得网友的理解、支持和尊重。

(三)健全机制,化解危机。建立健全应对涉税网络舆情管理的长效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应对网络舆情的科学化水平。

一是建立日常监控机制,保证舆情应对的常态化、规范化。根据要求,设置网络舆情监控人员和负责人,负责网上巡查,关注网上舆论热点,热点帖文博文、流行短信,关注税收服务QQ群、纳税服务微博里的留言、公告,尤其是反映宏观税制改革、微观涉税事项调整、税务人员执法服务等可能引发的突发事件,要及时收集信息,分析研判舆情可能发生的程度,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及时设置和添加网路舆情监控关键词,由网络舆情监控人员每日通过互联网各大搜索引擎、热点网络媒体、政府官方网站留言、微博、论坛等平台进行信息实时监控,对监控发现的问题和疑点,严格落实监控限时处理和“首问责任制”,并将情况第一时间上报县局备案;

二是建立应对预警机制,做到防患于未然。对征纳矛盾苗头及可能造成突发舆情的事件及时预警,防患于未然。坚持依法征税,苦练征税本领,进一步规范执法,优化服务,做到廉洁从税,从源头上避免涉税网络舆情危机的发生;抓好南昌地税系统外部网站主阵地建设,及时发布并维护各类信息、工作动态、通知公告等,让公众全面客观地掌握地税部门工作的开展情况;加强对外宣传报道,利用重大税收政策调整、税收宣传月活动等邀请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门户网站等主流媒体记者参加,宣传地税系统的正面形象、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增强舆情引导的权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地税部门工作中的热点、焦点和容易发生舆情的重点问题,研究制订舆情应对预案,一旦发生重大涉税舆情,随即启动响应预案开展处置;认真落实《税务系统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完善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发布税收政策,更新外网信息;充分尊重纳税人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对纳税人反映情况属实或有一定根据的批评性网络舆情,做到及时纠错、公开答复,消除负面情绪,防止征纳矛盾事件由现实向网络传递。

三是建立快速反应机制,避免舆情事态扩大。明确涉税网络舆情回应原则、工作流程、引导措施、善后处理等内容,把责任落实到人。地税部门要抢占舆论先机,主动与主流媒体和网站沟通联系,在第一时间说明真相,争取获得媒体的理解与支持,掌握舆论的主动权;对网上反映情况失实或恶语中伤的舆论,通过正当途径公开辟谣、以正视听;对媒体关注甚至热炒的有关敏感事件,通过新闻发布会、接受专访等正面回应做到政策依据宣传到位、工作措施落实到位、焦点难点解释到位、事情进展公布到位的同时,可以通过思想敏锐、政策水平高的在线访谈、跟帖、博客等形式,引导舆论,避免涉税舆情无限放大,脱离真相。

四是建立应对联动机制,形成舆情应对工作合力。地税部门的垂直管理体制要求在关键时刻必须紧紧依靠地方党委政府,特别是突发性重大舆情以及有可能引发重大不稳定事件出现后,要及时向地方党委、政府和县局报告,以便地方党委、政府动员相关力量,按照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各司其职的原则,迅速开展处置工作;加强与宣传、公安等部门和主流网络媒体的联系,充分利用地方政府舆论监测的成熟机制、应对网络舆情的联动机制,努力形成工作合力。

五是建立应对保障机制,构建专业化网络舆情应对队伍。各级领导班子要明确涉税网络舆情管理分工和具体负责人,明确工作职能职责,配备所需的硬件设施,选拔综合素质高、税收工作业务全面、文字功底强、熟悉网络环境的干部,负责信息发布、网络舆情的收集分析、网络舆情监控等工作,网络舆情监控责任人、监控员对外网发布信息和回复内容要严格进行审查,属于网络舆情回复的内容,必须经地区涉税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办公室核准,方可发布。同时,加大税收舆情考核问责力度,把涉税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纳入地区地税系统效能管理考评内容,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办法,创新监督检查方式,推动工作高效开展。

五、涉税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时限。

(一)坚持监控。

可根据网络舆情监控人员实际编排舆情监控值班表和责任人,将监控工作充分落实实处。

(二)及时回应问题。

1.网络舆情监控人员必须在发现网民发布涉税网络舆情信息后3小时内做出相应回应,经本局网络舆情监控负责人(局领导)批示后,将处理单、涉税舆情网站原文或网络截图、拟处理意见和结果等纸质资料(传真)上报县局涉税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办公室;

2.县局涉税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办公室根据上报的舆情监控内容,第一时间报县局涉税网络舆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批示,根据批示意见及时完成相关舆情问题回复和解决分办工作的部署安排;

3.各科室在接到舆情问题分办工作安排后,对能够迅速解决的一般问题,要在1个工作日内作出正式解答;暂时不能办理的,必须在1个工作日内先行回复,并在回复中说明理由并承诺办理时限,但办理时限最长不得超过5个工作日。

(三)加强督查备案。

1.网络舆情监控负责人(局领导)要定期对本局涉税网络舆情监控情况进行检查和跟踪督查,对网民重复发帖反映的问题要进行重点调查分析,明确责任,督促落实。对网络舆情监控人员不按时进行监控和不认真解决问题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对造成重大社会负面影响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2.应不定期召开舆情管理和监控工作会议,分析和研究本单位舆情监管工作开展情况,制定和完善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的措施和方法,充分发挥好各单位和各科室间的协调沟通作用;

3.涉税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办公室对于监测中发现的重要问题,应及时向县局做好相应问题和答复内容的上报备案

第四篇:如何加强涉税舆情管理参考

如何加强涉税舆情管理

涉税舆情指与税收工作、税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相关的舆情,主要通过互联网、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口头传播。由于税收工作的特殊性、税收政策的敏感性、税务人员的复杂性,促使涉税舆情成为媒体报道的重点和公众关注的焦点。如何正确引导涉税舆情、防范舆论风险越来越成为税务机关需要重视和加强的重要工作。

一、网络时代涉税舆情的特点

随着个人电脑、网络、手机交流软件的普及和发展,民众之间传达信息、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经由过去的口耳相传变成社群交流、网络传递。近年来,涉税舆情变化呈现出以下几个新特点。

一是成因复杂。有内部人员因个人原因诉诸网络引起不良影响,如2013年株洲国税某高龄产妇情绪不稳,因办公室琐事在各大论坛大肆发帖攻击其机关领导和同事;也有部分报纸、网站为了吸引眼球,不详细了解情况就大肆宣传,如2011年曾经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的“月饼税”就是对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过度解读引发。二是传播迅速。天涯等知名论坛一个热点帖子可能在几小时内得到几千条回复,知名博客一天内会被几十万次转发。“四川南溪招‘女三陪’协税员”这一新闻于2012年8月19日中午在“华声论坛”通过图片方式爆料,短短一天多时间,就被多家知名门户网站转载。三是难于管理。具体表现在表达的方式多样,表达诉求没有门槛。既可能通过QQ群、微信、陌陌交流群的小圈子出现,也可能通过微博、贴吧、天涯、红网各大论坛发帖出现;既可能是个人表达诉求,也可能是小群体通过网络发声。多种多样的表达渠道和发声主体给涉税舆情管理带来困扰和难题。四是影响深远。网络媒介不同于纸质媒介的特点就是保存时间长且完全公开。事件一经发布到网上,如果不与网站取得联系并及时删除,将会长时间存留。

二、涉税舆情影响的利弊分析

随着民主法治进程的推进,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意识和监督热情日益高涨,如何正确对待新时期网络舆情给地税部门带来的影响?我认为应理性看待、区别对待,既要看待其积极的一面,也要深入了解其存在的弊端。

就有利方面而言,主要体现在:一是有利于科学决策,促进交流。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网络平台的出现,方便决策者全面了解舆情信息、听取各方意见,从而使决策更具全面性和科学性。同时,借助网络平台将最新的税收政策、工作动态广而告之,可以引导舆情正确健康发展,促进征纳双方的交流与理解。2011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整,事先在网络上进行了公开意见征集,民众参与者达82707人,发表意见237684条。在综合考虑各方观点后,最终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整为3500元。二是有利于社会监督,促进自律。新一届中央领导多次强调,要将权力关在笼子里,晒在阳光下,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目前少数干部还存在“税老大”思想,作风不够扎实,甚至存在违法、违纪、渎职等问题。涉税舆情对相关违法违纪案件的曝光,客观上起到了监督和警钟作用,促使各级税务机关更加廉洁自律,谨言慎行。

弊端主要体现在:削弱税务机关公信力,加大执法阻力,甚至可能出现暴力抗税。作为表达诉求的一种方式,传递声音的个人和小团体看待问题往往是单方面、非理性的。加上传播迅速且难以管理等特点,部分尖锐、极端的声音会在网络传播,并迅速蔓延,甚至有部分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网络散布谣言,搬弄是非。如今年5月19日爆出的“运城盐湖区地税局大楼堪比皇宫”一事,发帖者对事情未加详细了解,更未调查求证,仅凭几张照片,就大肆抨击地税机关奢华腐败。幸好有知情人对发帖者加以驳斥,澄清该楼系运城中心医院所建,面向病人家属出租,地税局系临时租借作为办公场地使用。这种失真失实的炒作话题和污损地税机关形象的网络舆情,会加大税收执法难度、影响征纳关系、破坏社会和谐。

三、现阶段涉税舆情管理的不足

近年来,各级税务部门对于涉税舆情的监督和管理越来越重视,但仍存在对网络舆情的新特点和新方向把握不准,警惕性不高,应对性不足等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警惕不高。就目前来看,大多数基层税务干部对于网络舆情认识不够,缺乏危机意识。部分干部抱着清者自清的想法,认为自己是依法依规办事,不畏惧人言,有的甚至存在怕麻烦、怕问责、怕曝光的心态,对网络舆情采取封锁消息或者不予回应的应对措施。二是处理速度不够快,经验不足。目前,部分税务机关对于舆情处理过慢,甚至内部之间存在互相推诿、踢皮球的现象,导致涉税舆情迟迟得不到回应;在面对汹涌的网络舆情时,缺乏足够丰富的经验来处理和引导涉税舆情,甚至出现束手无策的情况。

四、如何正确对待和引导舆情

要积极应对涉税舆情,就要化被动为主动,变消极应对为事前监督、事发应对、事后总结。总的来说,就是要做好“五个一”。

涉税舆情指与税收工作、税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相关的舆情,主要通过互联网、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口头传播。由于税收工作的特殊性、税收政策的敏感性、税务人员的复杂性,促使涉税舆情成为媒体报道的重点和公众关注的焦点。如何正确引导涉税舆情、防范舆论风险越来越成为税务机关需要重视和加强的重要工作。

要积极应对涉税舆情,就要化被动为主动,变消极应对为事前监督、事发应对、事后总结。总的来说,就是要做好“五个一”。转变一个观念。网络舆情不是“敌情”,而是反映服务态度、服务水平、民众满意程度的“晴雨表”。省局张云英局长强调,要树牢服务观念,征税人要为纳税人服好务。税务人员要当好“服务员”,做好“宣传员”,认真做好纳税服务,进一步提升地税部门形象。因此,地税人员应以阳光的心态、积极的行动面对涉税舆情,及时恰当地化解舆情危机,引导涉税舆情朝着健康、有利的方向发展。

加强一项建设。就是廉政作风建设。陕西“表哥”杨达才、广州“房叔”蔡彬、重庆“艳照门”雷政富等的网络爆料,都是由于自身贪腐和作风问题。网络时代人人都是“摄像头”,人人都是“扬声器”,可以说堵不胜堵,防不胜防。涉税舆情好不好管理,根本在于地税干部自身的廉政作风建设过不过硬。所以,深化廉政作风建设,加强自我监督和约束,规范权力运行,是涉税舆情管理最有效的源头控制方法。

借助多瑞科舆情数据分析站系统搭建一个舆情监测平台。结合网站、QQ群、微信、微博等较“潮”的网络工具,整合成一个与纳税人直接对话、迅捷交流的网络沟通交流平台。运行要“快”。当前是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的变化,迫切要求税务机关改变工作方式,主动问需于民,问效于民,广泛了解纳税人需求,听取民意,让交流平台成为直接处理纳税人诉求的“直通车”。把握要“准”。对于税收业务问题,作好在线辅导,对于暂时尚未明晰的政策法规,积极沟通,做好解释工作,使交流平台成为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连心桥”。工作要“实”。对于纳税人关心的政策法规落实问题,及时解答,优先办理,对于作风问题及早向监察部门反映,并尽快将处理结果通知纳税人,使交流平台成为促进工作落实的“监督岗”。宣传要“正”。借助网络平台传递税收正能量,将税务机关的先进个人、典型事例等宣传开去,用实际行动和生动事迹让纳税人感受到税务机关“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辛劳与奉献,提高税务机关的社会形象。

做好一篇文章。做好与政府相关部门及各大媒体的交流文章,特别是与各大门户网站保持良好沟通。当前,部分网站为了博取关注度、提高点击量,对网络爆料不经调查核实就转载,对于网络舆情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税务机关应当加强与各大网站的交流,在出现涉税舆情的第一时间发现,尽快调查取证,及时作出回应。并积极与网站管理者进行沟通,澄清误解、化解矛盾、删除不良信息。对于已经发生的重大涉税舆情,立即向党政部门和上级税务机关汇报请示,争取政府和官方媒体的支持,并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把握先机,掌控权威信息发布权,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统一一个声音。就是选好部门发言人,统一口径。税务机关内部要协同作战,做到意见统一,说法一致,不能一个科室一个声音、一个分局一个讲法。部门发言人专职对外发布消息,平时利用微博、空间、官方网站积累人气,树立客观、权威、理性的形象。一旦发生涉税舆情,立即汇报上级领导,并持续跟进,将全面、准确、真实的信息公之于众,将舆情向有利的方向引导。

第五篇:当前网络涉税舆情现状与引导的思考

当前网络涉税舆情现状与引导的思考

舆情监测http://

社会发展已经进入网络时代,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体发展迅猛,已经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因此,各级税务机关必须充分认识网络媒体在现代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主动融入到互联网“虚拟社会”中去,规范和完善应对网络舆情的机制,强化政府与网络社会的互动和与网民的共鸣,这样才能更大限度地发挥网络舆情对于政府管理的积极效应。

(一)理性面对涉税舆情。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要将舆情视为“民情”不能看作“敌情”。涉税舆情虽非全部准确,但这些“声音”都非常直接、坦率,“乐言”能鞭策、激励自身,“杂音”亦应接纳、分析和疏导,做到尊重民意,而不被民意束缚甚至挟持。因此,在对待负面舆情时,税务部门应视为是一部分有责任心和正义感的群众在关心支持部门工作,是一种最有效的监督爱护。要从部门内部多查找主观原因。要及时掌握涉税网络舆情,第一时间进行引导,最大限度地把涉税舆情危机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 高度重视网络舆论监督, 熟悉新形势下舆论监督的特点和变化, 掌握网络舆论监督和舆情形成的规律与形式。

(二)合理利用网络舆情。要注意网络民意和网络舆情分析,积极

发现案件线索, 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避免事态扩大和恶化,以网络舆论监督促工作、促整改、促提高。要作好“疏导”工作,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系统内的先进人和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做好疏导解释工作,消除领导与干部、干部与干部之间的误解,不能让内部人员成为社会舆情的负面“推手”;加强政务公开,提高行政透明度。要针对互联网高度开放性和虚拟性的特点,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第一时间传达税务机关的声音,用正面声音主导网上舆论,群众对税务工作理解了、熟悉了、认同了,谣言就难以站得住脚。

(三)建立舆情工作机制。各级税务机关应该结合自身实际, 加快建立管用有效涉税网络舆论收集、分析、研判和回应机制,搭建工作平台, 产生实际效果。要建立舆情危机预警机制,有计划地对网络舆情进行处置;要建立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围绕网络热点问题,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与当事人当面交流等方式,抓住事初、事中、事后等关键节点舆情走向,及时披露信息,组织有深度、有说服力的文章在网上刊发,解疑释惑,维护网络正确舆论导向,逐步形成健康的网络氛围;要建立网络舆情处理机制,加强网络舆论技术监控,建立敏感信息数据库,定期搜索反映税务机关的负面报道,做到发现负面舆情,快速上报掌握准确信息,形成权威信源分析舆情走势,判断发展走向,制定处置方案,提出网上反馈信息组织舆论正面宣传,形成网上舆论主流持续跟踪网上舆情变化,适时调整完善网上传播策略;建立舆情

信息反馈机制,将对网上舆情信息的处理意见和处理理由反馈给群众,化解矛盾,赢得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建立舆情信息共享机制,积极与宣传、公安和互联网专业管理部门沟通协调,争取他们在网络舆论宣传模式、管理方法特别是舆情热点搜索、突发事件处置等方面的协助支持,促进网络宣传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专业化。

(四)要有应急危机之策。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舆情传播范围广、速度快、影响大,有巨大优势。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隐蔽性、无限性,决定了网络舆情具有传递速度快、指向性强、被关注度高、持续时间长、负面评价大等特点,这给舆情监管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对此必须涉定应急预案。果断处理突发危机,在第一时间对涉税新闻、网民发帖予以高度关注,及时进行调查,果断作出处理,并在恰当的时候、以恰当的方式及时解答网民和其他社会公众关心的问题,就能够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化解社会矛盾,能够提升税务部门的公信力。化解负面舆论炒作,以正面负责的态度做好说明和解释工作, 及时在网络和媒体上告知事件的发展情况和处理过程。提高应对媒体的策略,舆情事件发生后,要果断决策,迅速统一思想,“快讲事实,慎讲结论,换位思考,透明公正”,抢先发出声音,先上网,后见报;先简报,后详报,第一时间占领信息高地,避免让谣言扩散,正确引导舆论。

(五)要有舆情治本之策。要深化政风行风建设,做好领导干部廉

洁自律和廉洁从政工作;加强文件资料的保管, 防止机关内部资料外泄, 尤其要防范内部信息被披露在网络上, 被有不良企图的人利用。加强舆情知识培训,开设网络公共危机应对技巧与策略等课程,邀请舆情分析、公共危机处理等方面专家,切实提高各级税务机关快速反应、及时应对、正确引导涉税网络舆情的能力。建立有效工作制度,不断提高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的管理水平,建立起网络舆情信息收集、分析、报送、通报等制度,增强网络舆情信息报送的及时性、准确性和规范性,使网络舆情信息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完善宣传管理机制,强化网络“把关人”意识,实行严格的信息准入制度,坚持“谁提供、谁负责”的原则。要实行网络舆情监测制度,对涉及税务系统的报道和评论、投诉和举报、批评和建议等内容进行不间断监测,对重要信息及时摘编上报。

下载县地税局涉税网络舆情管理引导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县地税局涉税网络舆情管理引导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民检察院涉检网络舆情引导与处置工作方案(最终定稿)

    《涉检网络舆情引导与处置工作方案》 为及时掌握社会舆情,倾听民声、了解民意,把握舆论导向,正确、及时应对涉检网络舆情,进一步改进我院检察工作,更好服务人民,现结合我院工作实......

    百宜乡网络舆情处置引导办法

    百宜乡互联网舆论 信息收集、处置、引导办法第一条 总则 为提高我乡网络舆情信息收集、处置、引导水平,及时、准确发布有关信息,澄清事实,引导舆论,最大程度避免、缩小和消除因......

    地税局预防涉税职务犯罪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全市地税系统预防涉税职务犯罪工作,规范税收执法行为,维护地税部门良好的社会形象,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省检察院关于在全国、全省检察机关开展集中查办破坏社会主......

    网络传播和舆情引导(五篇)

    网络传播和舆情引导在面对互联网给舆论传播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时,要研究和把握网络舆论传播规律和网络舆论引导规律,才能在此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构建文明、健康、积极、和......

    网络舆情处置办法(定稿)

    安乐河镇网络舆情管理及处置工作方案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更好地规范网络舆情管理与处置工作,提升网络舆情处置水平,通过舆情处置促进作风改变,发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推进民......

    论涉警网络舆情的窘境与引导策略

    论涉警网络舆情的窘境与引导策略 贺恒 【摘要】互联网在发挥信息共享、舆论监督的同时,其负面作用也不容小觑:一些谣言和杂音肆意泛滥,不时掀起社会剧烈震荡。如何化解涉警网络......

    当前网络涉税舆情的现状与危机应对

    当前网络涉税舆情的现状与危机应对【将本文告诉QQ/MSN上的好友】 作者:李彬彬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96910更新时间:2010-11-23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一些负面信息往往......

    当前网络涉税舆情的现状与危机应对

    当前网络涉税舆情的现状与危机应对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一些负面信息往往成为网上舆论的焦点。与此同时,网络涉税舆情不断增多,给税收宣传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亟需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