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互联网涉警舆情引导工作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9-05-13 18:32: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加强互联网涉警舆情引导工作的几点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加强互联网涉警舆情引导工作的几点思考》。

第一篇:关于加强互联网涉警舆情引导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强互联网涉警舆情引导工作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媒体作用逐渐加强,“躲猫猫”等网上涉警舆情事件频发,公安机关动辄成为网上炒作的负面典型,严重损害了自身形象,成为影响警民关系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网上涉警舆情的源头是网下发生的涉警事件,是互联网言论自由、传播快速的特点放大甚至扭曲了事实的真相,才会形成危害我们公安机关形象的负面舆论。涉警事件可以预防,但不能预知。涉警事件发生后,如何利用互联网进行危机公关,正确应对网上舆论,塑造公安机关正面形象,是当前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一、互联网涉警舆情事件的特点

一是新闻网站易于将涉警事件作为“卖点”。主流媒体、网站及网民对网络涉警事件关注度持续较高,部分新闻网站将涉警事件信息作为吸引网民眼球、提高点击率的重要手段。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全国网络涉警舆情事件数量明显增加,仅网上流传的涉警报道及帖文就达900余篇。部分网站还开设专门的“法治”版块,对涉警舆情事件进行持续跟踪报道。

二是部分新闻网站乐于将涉警事件炒成“热点”。部分新闻媒体热衷于追踪涉警事件,参与炒作,推波助澜。个别网站对涉警事件及相关新闻报道、转载热情极高,特别是针对恶性涉警个案,一些地方媒体频频派出记者,深挖内部信息,专访当事人,进行追踪报道,随后将网民的评论以新闻形式报道,周而复始,推动炒作不断升温。

三是利益相关方倾向于将涉警舆情当作“支点”。涉警事件当事人及利益群体常常借助互联网进行舆论造势,给公安机关施压,试图提高与公安机关讨价还价的筹码,以实现自身的利益目标。当事人通过互联网“现身说法”,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影响力,能够迅速转变网上舆论导向。

四是广大网民习惯于将涉警事件当成“看点”。据CNNIC统计,上网浏览新闻仍是我国广大网民的主要网上活动。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日常获取的信息量极大,使得网民上网浏览新闻只选择感兴趣的查看。而涉警事件正是除与自身利益相关信息之外最能引起兴趣的一类新闻,因此点击率一直居高不下,各种评论观点纷至沓来。

二、互联网涉警舆情事件发生的原因

(一)我国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是涉警负面舆情高发的背景原因。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社会分配结构日趋复杂,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引起很多低收入人群和弱势群体对党和政府不满,造成群体性事件多、刑事案件多、不稳定因素多。而公安机关作为武装性质的专政工具,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责职,必然处在处置群体性事件、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第一线,容易造成群众对公安工作的不理解甚至敌视。与此同时,公安工作涉及面广、窗口单位多,直接与群众面对面打交道,使公安民警的一举一动完全处于群众监督之下,工作中出现的小瑕疵很容易被放大,一旦发生涉警事件,公安机关立即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互联网的开放性特点,也让每个人都可以在网上发表观点和意见,让各种情绪自由发泄,必然造成偏见和不满肆意横飞,也必然造成部分受过打击或因公安执法活动而利益受损的网民不分青红皂白地对公安机关进行攻击、污蔑,甚至虚构情节,编造谣言,以达到诋毁公安机关形象的目的。

(二)部分公安民警自身存在问题,是造成涉警舆情事件的根本原因。近年来,总体上说公安民警队伍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但是,仍有一些民警执法为民理念不牢,法制意识淡薄,存在特权思想,导致伤害群众感情、损害群众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公安民警形象。互联网匿名隐身的特点,让群众找到可以任意发泄不满的空间。于是公安机关的问题被放大、活动被歪曲、形象被丑化。一旦有媒体披露警方执法行为存在问题,或确实存在违法违纪情况,网民的批评、攻击性言论就会铺天盖地而来。如贵州“瓮安事件”、云南晋宁“躲猫猫事件”、我省“六警察打死一社会青年事件”等,无论事实真相如何,网民先入为主认

定存在“黑幕”,于是谣言、流言迅速蔓延,令公安机关陷入被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少数人“仇警”情绪严重,只要见到涉及公安机关的新闻必然恶意攻击。如警察过劳猝死,有网民留言恶意揣测其是“喝酒喝死”、“干坏事累死”;持刀杀死六名民警的上海“杨佳案”凶手罪大恶极,却有网民视其为“英雄”。

(三)对互联网涉警舆情处置水平不高,是导致涉警舆情事件的直接原因。一是对互联网舆情规律特点的认识还不到位。虽然各级公安机关对警察公共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但部分基层公安机关对互联网涉警舆情的认识还不到位,还不能正确认识互联网舆情的规律特点。在涉警敏感事件发生后,不知如何应对,或是反应较慢,或是遮遮掩掩,给公众、网民留下了质疑和猜测的空间。结果是越不公布真相,网上的猜测、议论、谣言就越多。更有甚者,贸然对记者、公众发表极不负责任或极易引起炒作的言论,一经传播到网上,立即遭到恶搞、炒作,导致事态难以收拾。二是对网上涉警舆情的处置办法还不多。通过对已发生的一些涉警舆情事件控制工作效果分析不难看出,目前公安机关在应对网上炒作时基本处于守势,大多采取“删”、“封”、“堵”、“查”手段,对涉警舆情控制工作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办法还不是很多,手段还不够强大,机制的建立还不够通畅,策略的运用还不到位,还未实现主动出击。

三、关于处置互联网涉警舆情事件方法的思考

(一)强化网上搜集研判,及时发现涉警负面舆论。公安网安部门要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密切关注网络涉警信息,一旦发现涉警突发(敏感)案(事)件,要及时上报并跟踪了解,及早应对。对涉警敏感舆情,要在第一时间参与调查,了解掌握真实情况,为妥善处置负面报道提供准确客观的材料。对整体情况尚不明朗或仍在策划阶段、发展过程的,要及时通报相关单位查明事件背景及真实情况,做好应对处置工作,迅速平息事态;对已经发生尚未引起互联网和媒体炒作的,要立即调查有无敌对势力插手和境外媒体关注以及社会面动态等情况;对已经引起境内外网站媒体炒作的,要积极配合新闻发言人办公室、宣传部门,通过适当方式向有关主管部门和媒体网站通报情况、揭露真相,按照统一口径主动引导舆论。

(二)科学应对突发事件,坦诚面对媒体及公众。各级公安机关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学会科学应对突发事件,坦诚透明面对媒体及公众。首先,不要怕麻烦。面对涉警舆情苗头,绝不能麻痹大意、疏于引导,待到舆情危机形成后才仓促应战,以至丧失工作主动权,错过妥善控制舆情的最佳时机。其次,不要怕曝光。对涉警信息公开应答时,不要试图“捂、盖、瞒”,避重就轻,或发布不真实内容,以免加剧公众猜疑,造成视听混淆,助长谣言泛滥,使原本清楚简单的事件变得模糊复杂。应本着信息公开、依法公正的原则,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地在第一时间公布事件真相,使网民不信谣、不传谣。第三,不要怕媒体。要针对新闻媒体特点,主动与新闻媒体合作,为新闻媒体提供报道资源和采访条件,和媒体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让媒体为我所用,将公安机关由被报道对象变成新闻引导者,不被媒体左右,不受干扰地开展工作。第四,不要怕问责。互联网舆情发生后,要沉着冷静、积极应对,根据舆情特点,制定有效应对策略,及时顺利化解矛盾,将危害控制在最小程度,避免发生更加严重的舆情危机,导致更严重的问责。

(三)建立健全协作机制,相关单位部门协同作战。互联网涉警舆情具有传播速度快、负面影响大、社会反映强烈的特点,单靠公安网安部门力量不可能实现完全有效导控。必须进一步完善涉警舆情工作联动机制,加强与上级网安部门沟通、加强与相关单位和部门协作配合。当涉警负面舆情发生时,要在报告本级涉警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后,迅速报告上一级网安部门,请求上级动员更多控制力量投入工作;要主动加强与同级宣传等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取得网络主管单位支持和帮助,及时召开联席会议,交流网络涉警舆情,形成信息共享、实战合作的网络舆情处置大格局;要在本局内部建立健全舆情导控“扁平化”指挥体系,打破区域、警种观念,上下左右联动,切实提高各地、各部门、各警种协同作战、快速

反应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形成处置合力;要加强同网络运营单位的沟通合作,确保在紧急情况下采取断网、关机等应急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四)坚持网上网下互动,构建舆情监测导控体系。要正确认识“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妥为运用互联网的媒体功能,构建网上网下相互配合、相互支援、相互印证的舆情监测导控体系。一旦发生涉警舆情事件,公安机关要及时发布信息,表明姿态,澄清事实,面对问题不回避、不推诿、不绕弯,态度诚恳,表述清楚,积极争取人民群众和广大网民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同时,对负面信息及时删除、封堵和屏蔽,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对媒体“炒作”内容认真分析,从中发现工作不妥、不当之处,及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防止连续报道和其他媒体跟进炒作;稳控好负面舆情恶意炒作重点人员,管理好重点网站涉警舆情,协调好重点媒体;对恶意炒作的网上重点人或活跃分子,迅速组织力量落地查人,查明身份后予以教育、控制,配合开展舆论引导控制工作。在网络舆情导控过程中,要注意与群众进行交流互动,形成社会共识,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数字说话、化解矛盾、理顺情绪,把握舆情的正面导向。

第二篇:负面涉警舆情

首先得说,媒体和民众要给警察公平的舆论,不要遇到任何事,就把所有罪责都归结到警察身上,总是处在警察的对立面思考问题。舆论有时候会误导公众的视线,让大家一边倒地对警察口诛笔伐。

警察是什么,警察先是人后才是警察,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警察不是机器也有七情六欲也喜乐忧愁。“有困难,找警察”,这句话把人民群众对警察的期望值推向了一个极高点,群众是不是认为警察应该是无所不能的,是可以解决人民群众的一切困难的。所以一旦警察稍微有点逆群众之意,不管做法是对是错,都将引来如潮的批判。

所以,警察一直都是舆论的弱势群体,身为弱势群体,要怎样应对这些负面情绪?

一是思想上要重视。当今社会已经步入网络时代。网络已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成为了广大网民发表个人观点和看法的主要空间。而公安机关侦查破案、维稳处突、调处纠纷等各类执法执勤行为,处于直接面对各类社会矛盾的第一线。伴随着各类社会矛盾的日益突出,公安机关的社会关注度也不断提高,一举一动逐渐成为了网络议论的焦点。在这些舆论中,反面舆论又居多,警察成了不少网民发泄不平情绪的主要对象之一。民警在执法执勤过程中稍有不慎,甚至言语不够严谨,都有可能被网络舆论所曝光,受到无情地抨击,并且由于网络的便利性、快捷性及受众性,思想上的麻痹大意,就极易造成事件扩大化,一发不可收拾,造成极大的不良社会影响。

二是行动上要做到分秒必争。网络舆论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传播速度“快”,关注人群多,而且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日新月异。任何一个网民,只要手上有手机,手机有信号,就可以在事发现场通过微博第一时间内进行。公安机关通过及时、准确地发布权威信息,解疑释惑,澄清事实,从而最大限度地挤压了造谣惑众、流言蜚语的空间,将影响降到了最低。

三是理念上要做到转变提升。虽然网络舆论常常过于偏激,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民意。民意不可违,可疏不可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公安机关的执法理念也要随之发生转变。我们做好公安工作根本目的就是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已经成为我们工作的目标和努力方向。我们要正确理解“民生”不是“驭民”、“治民”,而是“为民”、“利民”,要把网络作为加强警民沟通的一个重要平台,让网络成为一个反映民意和民情的空间,把网络舆论作为一种监督的力量,不断发现自身的不足,不断加以整改,着力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要用诚心争取群众的信任,增强服务意识,树立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正直、诚实、勤勉、积极向上的工作作风和良好形象,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以实际行动积极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对于一些善意的批评和真诚的表扬也要认真回应,积极加以引导,将网络快捷方便、服务面广的特点为我所用,不断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

四是作风上要做到公道正派。不断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执法执纪水平和为民服务本领,始终做到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实事求是、无私奉献,堂堂正正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一些造谣生事的言论就会止于事实真相面前,一些恶意中伤的言语自有明白事理的群众出来回应。因此,把握网络舆论基本点仍然靠的是公安队伍优良的作风、精湛的业务、严明的纪律、严格的执法、热情的服务。

第三篇:论涉警网络舆情的窘境与引导策略

论涉警网络舆情的窘境与引导策略

贺恒

【摘要】互联网在发挥信息共享、舆论监督的同时,其负面作用也不容小觑:一些谣言和杂音肆意泛滥,不时掀起社会剧烈震荡。如何化解涉警网络舆情的窘境并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和谐的网络环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重要作用,已成为当前公安信息化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网络;涉警;舆情;处置

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络舆论的影响无处不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社会和谐稳定和群众情绪的走势。与此同时,公安工作的独特性、敏感性和强烈的刺激性,极易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当前社会矛盾多发、频发、易发的态势下,涉警网络舆情往往处于群众舆论的风口浪尖,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面对新情况,公安机关必须学会及时发现问题、有效掌控规律、积极探讨对策,杜绝各种负面的、不健康的信息传播和蔓延。

涉警网络舆情问题的产生

所谓涉警网络舆情,就是指网民通过互联网对涉及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社会突发事件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情绪和观点的总称,是网民立场和利益诉求与警方在网络上的互动反映,反映出一定时期网民对涉警舆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矛盾不断涌现是涉警网络舆情产生的宏观原因。在实现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变的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民主意识和政治诉求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借助互联网发表看法、倾诉心声、呼吁民主的诉求日渐高涨,中外思想的碰撞、交流与对峙也日趋激烈,人人都不由自主地编辑、上传、扩散舆情,并使之不断发酵,使得涉警网络舆情逐渐网络化、常态化和公开化。毋庸置疑,当今社会转型加速,人民内部矛盾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借助互联网平台制造的舆情事件显著增加。据《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1)》显示,“2010年,社会民生类舆情事件和涉法涉警类舆情事件各占事件总量的11%,并列舆情事件类型的第四位,而2009年这两类事件的比例都为13%”[1]。虽然近年来舆情总量有所下降,但涉警类舆情相对数量依然居高不下。在社会治安形势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严格执法和热情服务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公安工作特殊的政治性、敏感性是涉警网络舆情产生的直接原因。毫无疑问,公安工作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往往成为众矢之的:一是公安工作关乎广大百姓的切身利益,与其说群众关注公安工作,倒不如说关心他们自身的合法权益;二是网民时常以爆料新、奇、险的眼光来审视公安工作,久而久之,公安工作便成为猎取鲜活新闻素材的代名词,逐渐成为新老媒体长期追踪报道的热点。作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安定团结的中流砥柱,公安机关责无旁贷,正是由于他们日常与群众的联系最为直接、最为实际、最为紧密,绝大多数公安民警在执法执勤或服务群众中,坚持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理念,但少数民警偶尔无意间存在服务不周、执法不严、素质偏低等现象,加之后期处置不妥,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和煽动,甚至网络炒作,致使公众对公安机关的质疑声不绝于耳。综观新世纪以来引发社会轩然大波的涉警舆情事件,大多数涉警舆情事件的导火索与公安机关在执勤、服务等时的具体行为有关。公安机关的不作为、乱作为、强作为现象导致案件中的受害者心理失衡、行为失控甚至仇恨、报复社会,最终酿成群体性事件。

网络信息源的多元化与机制的初始化是涉警网络舆情产生的重要原因。在信息化时代,“人人都是媒体”。互联网以其传播快、覆盖广、影响大的强势将海量资讯瞬间传播到世界各地,其震撼力可谓前所未有。网民自由传播使得言论自由获得广阔的时空领域,但正是基于这种毫无限制的自由,使得信息的权威性大失水准、信息的可信度显著降低,网络舆情呈现出散乱无序之态。

涉警网络舆情处置的策略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则提出大力“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意识形态现状,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涉警网络舆情,化消极被动应对为积极主动引导、单项管制向双向互动交流疏散,牢牢掌握话语权,凝聚强大合力,切实提高涉警网络舆情的引导能力。为此,务必做到增强“三个意识”、坚持“三个原则”、建立“三个机制”。

第一,增强“三个意识”。增强忧患意识。在涉警网络舆情处置中,既要做好最充分的准备,又要做好最坏的打算,简言之,涉警网络舆情关系到党和政府在全社会的权威和公信力,关系到公安机关和公安队伍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鉴于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往往处于网络舆论的前沿阵地,随时随地面临各种各样的考验,因而必须增强忧患意识,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涉警网络舆情冲击,做好做足危机形势下的处置预案。

增强宣传意识。长期以来,公安机关为社会的安定团结与稳定大局默默无闻地奉献着,由于存在重视不够、宣传不力、与人民群众沟通欠缺等原因,其结果是有关涉警正面报道不多,反而是负面消息满天飞。为扭转这种颓势,公安机关必须增强宣传意识,借助网络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及时了解那些优秀人民警察的感人事迹,他们平时在做什么、怎么做。同时,人民警察要加强学习,提高与各种媒体的沟通技巧,加大宣传力度,彻底改变以往不敢说、不会说的局面,切实向敢说、善说、会说转变,公安机关与各种传媒之间不是非敌即友关系,也决非上下级关系,而是共同生产好新闻的伙和同盟者关系。

增强服务意识。“人民警察为人民”是由人民警察的宗旨决定的,树立以人为本、依法执政的工作理念,就是把事关群众的小事做好、做实、做顺。在公安“大走访”和“大接待”等活动中,必须深入基层虚心倾听民声、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善解民忧,严格规范执法,理性文明服务,最大限度地博得群众的信任和理解,最大程度地获得群众的赏识和赞同。第二,坚持“三个原则”。

坚持透明度决定公信度原则。在处置涉警网络舆情时,充分尊重广大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推行警务公开,增加信息透明度是赢得人民群众信任的重要基础。让警察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公开是关键,公正是保障。

一般而言,涉警网络舆情发生后,各种主观臆断和质疑声不绝于耳,如果公安机关在舆情初期保持沉默或无可奉告,媒体和网民无法从警方那里获得真实信息,那么各种“小道消息”就会广泛传播,哪怕是一条短信、一个网络帖子或一条网络微博都有可能引发灾难性的后果。面对涉警网络舆情逐渐发酵成公众关注的焦点,公安机关或人民警察必须以开诚布公的心态、平和谦恭的姿态,以客观、理性的观点和事实真相解开网民的疑惑,力求给他们一个合法、合理、合情的答复,即使是部分真实也能满足群众的阶段性需求,从而以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态度来化解舆情危机。

坚持时效性决定有效性原则。引导涉警网络舆情,争分夺秒抢时间是第一要素。涉警网络舆情发生后的2至3小时内网上开始发酵,5~6小时后各大网站相继转载、评论,24小时后网上跟帖和留言就可达到巅峰,引发爆炸性反应,7天左右事件逐渐归于平息。流言蜚语的扩散正是当事方保持沉默的过程,若正面、理性的声音不能及时跟进,负面、虚假的信息就会长驱直入。因此,公安机关在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在随后及时更新并发布准确信息,才能掌握舆论主动权,避免谣言扩散。虽然第一时间发布的信息不全面甚至不准确,毕竟短期内很难掌握事件的来龙去脉,况且对其全面认知也需要时间,但公众可以理解和接受,最重要的是公众第一时间获得公安机关在此期间的所作所为,塑造了公安机关负责任的形象。

坚持话语权决定主导权原则。构建对网上社情民意反应敏捷、渠道畅通、直接开放的回应机制,实现公安机关和民众的互信与良性互动。根据网络舆情事件及民众对其的关注度,适时适度地做好动态跟踪、即时披露,以正确的方法及时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最大限度地控制负面信息的传播空间。针对网民最为关心、质疑最多的问题,邀请事发机关的政府官员、权威专家释疑解惑,或请相关职能部门直接与网民在线交流。及时进行后续报道,利用网络便捷平台推出专题,通过准确、客观、全面的报道,向社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信息,满足不同社会群体不同层次的信息需求,消除可能产生负面舆论热点的信息盲点。

第三,建立“三个机制”。

建立舆情应急机制。在涉警网络舆情持续期,建立舆情应急机制。面对突如其来的涉警网络舆情,详细而周密的应急预案是上上之策。众所周知,涉警网络舆情发生后,按照既定应急预案有条不紊地应对、化解舆情危机,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话语权和引导权。面对涉警网络舆情预警,首先,制订危机预警方案。针对涉警网络舆情发展、变化规律,制定比较周密的研判标准和预警方案,以做到有备无患,一旦危机肆虐,便按图索骥。其次,密切关注舆情走势。保持对事态的第一时间获得知情权,加大监测力度。最后,及时传递和交流信息,即与政府职能部门保持紧密沟通,与专家学者保持紧密联系,运用智库权威、政府信誉和公安机关的严谨,为涉警网络舆情管理提供可操作的策略。

建立涉警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在涉警网络舆情爆发阶段,适时建立舆情引导机制。涉警网络舆情处置的关键不是封和堵,而是引和疏。涉警网络舆情发生后,网上虚假信息和极端言论满天飞,一时间网民无所适从。此时,网民倾向于政府权威的声音、主流网站的观点和意见领袖的立场,希望有关当事方出面释疑解惑。在这个关键时刻,无论政府还是公安机关,务必要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出面澄清事实真相,对涉警舆情中的一些敏感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梳理和引导,强化政府主流网站的辐射带动功能,营造积极正面的舆论导向,确保网络涉警舆情向有利于公安工作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善于和一些网络意见领袖甚至网络推手进行沟通,一方面尊重他们为民伸张正义的权利,引导他们成为和谐网络环境建设的新生力量;另一方面应加强正面言论,孤立负面言论。公安机关还要注重培养自己的网络意见领袖,经常以发言人或跟帖的形式参与各大网站的信息传递和讨论。最后,坚持政府信息公开透明,不断加强与普通网民的对话与沟通。

建立涉警网络舆情监控机制。在涉警网络舆情潜伏阶段,着重建立舆情监控机制,这就要求公安机关必须广纳英才,聘用网络高手为我所用。通过浏览、过滤、筛选网络舆情,包括网络新闻报道、网络舆情监测平台、网络论坛、网络博客等,提取涉警网络舆情,然后通过计算机辅助人工分析,将监控数据和社会因素通盘考虑,坚持日常监测与涉警网络舆情的危机管理相结合的方针,运用科学分析的方法,对相关涉警网络舆情进行分类、鉴别、遴选、分析、归纳、评估等,有条件的甚至可以绘制涉警网络舆情地图或红黄蓝等色的舆情等级,从而梳理出网络舆情的倾向性,提高审视网络舆情引导的前瞻性。尤其是对重大网络舆情,坚持跟踪、督察和协调,深入探索涉警网络舆情的变化规律,研究有效引导控制涉警网络舆情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应对涉警网络舆情监控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主动性、有效性。

概而言之,涉警网络舆情工作是新形势下公安机关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也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它不仅需要各个部门的齐抓共管,还需要人民群众的鼎力支持,预防和处置涉警网络舆情只有平时从点滴做起,从便民、惠民、利民的小事做起,坚持及时发布信息、公开决策程序、公正处置结果,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从而引导涉警网络舆情平和、有序、理性发展。

(本文为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涉警网络舆情调控策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1-QN-051)

(作者为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政治理论教研部讲师)

参考文献:

[1]中国经济网,2011-07-14.

第四篇:浅议涉警网络舆情应对策略

浅议涉警网络舆情应对策略

2013年06月05日 08:10:23

作者:程宝清

【字号 大 中 小】 【留言】 【打印】

近年来互联网作为国际上公认的“第四媒体”,以其特有的优势比其他传媒的发展更为迅速,在很大程度上,互联网已成为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和信息的集散地。网络舆情作为反映社情民意的风向标,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日益加大,甚至成为政府部门决策的参考。面对汹涌浪潮般的网络舆情,如何及时分析预警,主动、有效地应对和妥善处置,切实提升自身公信力,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是公安机关必须深入研究和对待的现实问题,对于树立公安机关良好形象,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涉警网络舆情危机的特征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涌现。公安机关作为执法机关,在与社会各阶层的长期接触中极易被置于矛盾的风口浪尖上。任何涉及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负面信息,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在网络环境下这种负面消息都有可能成为舆情风暴,导致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形象受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当前我国的涉警网络舆情危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突发性

一方面,具体的舆情危机往往是突然发生的,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可能成为点燃舆情危机的导火索,这种突发性往往是官方所难以提前预见的,其产生的后果也往往很严重。另一方面,舆情危机从生成到消除是一个累计渐进的过程,各种危机要素在此过程中进行着量变到质变的转换。

(二)偏差性

就舆情信息本身来说,都有实际发生的舆情事件为背景或根据,具有一定客观实在性。但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一些网络言论缺乏理性,比较感性化和情绪化。有些人甚至把互联网作为发泄情绪的场所,上传一些误发或虚假的涉警舆情信息。不了解真相的群众在网络上通过各种方式宣泄这种情绪化、偏差性的言论,通过讨论一呼百应,产生共鸣,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三)破坏性

涉警网络舆情危机往往会引发社会大众和公安机关及警察在观点甚至是行动上的剧烈冲突。进而严重影响公安机关的社会声誉、阻碍公安机关的正常工作,甚至引发警民对抗的群体性事件,进而导致人民对社会正义与政府公信力的质疑。

(四)隐蔽性

网络具有特殊的“匿名性”,网民可不以真实身份进入网络,因而很多参与者是抱着一种娱乐心态、看客心理、从众意识,肆意炒作司法个案,将个别问题扩大化、将单一问题复杂化、把所有问题说成是“社会制度弊端”的结果,企图摧毁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信心,摧毁群众对公安机关的信任和信心,达到“点火”、“松土”、“掘根”的目的。

(五)紧迫性

基于网络舆情危机如此恶劣的影响,公安机关必须对即将或已经发生的舆情危机在最短时间内做出反应,有效整合信息等,形成一套应对策略,以防止舆情危机的扩散。

二、当前公安机关舆情引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舆情引导手段单一。当前,面对网络负面信息公安机关往往采取删除、封堵等措施,不仅不能够减低舆论热度,消除负面影响,甚至可能进一步激发人们的好奇心。也有部分公安机关对社会舆情热点、焦点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不及时进行响应,或者官样文章、语焉不详,从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网上谣言满天飞,等到产生一定社会后果再去干预时,由于缺乏公信力,不仅费力大、成本高,效果也不理想。

(二)敏感性不高,反应速度慢。公安机关对社会舆情反应时间与舆情传播速度极不相称。在舆情的初期阶段,一些公安机关缺乏足够的敏感性,不愿、不敢、不会表态、处于犹豫观望状态,“一捂、二堵、三拖、四拒绝、五控制”的方式回避媒体,试图垄断新闻源和话语权,没有及时跟进,出让了将矛盾消除在萌芽阶段的主动权,丧失了处置先机。由于网络等传播速度极快,短短一两天时间舆情就会爆炸扩散,引起社会的全面反应,引发更大的危机。

(三)人员、设备缺乏有效保障。目前公安部门在应对涉警网络舆情工作上缺乏专业人员和物质设备的有力保障。基层公安机关新闻发言人制度不完善,难以保证应对效果。很多单位网络舆情处理人员大多是兼职,缺少监控方面的专业人才和高素质的网络评论员。同时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公安机关互联网站平台没有完全建立,或设置不合理,自主的网络宣传平台缺乏。更重要的是,没有集信息搜集、处理、研判、反馈于一体的舆情监控系统,只能靠人工监测、收集和处理效果不理想。

三、涉警舆情的应对策略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涉及公安机关的突发应急事件不可能完全避免。公众敏感性的增强,更容易诱发群体性事件,在警察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涉警舆情也将随之产生,因此我们必须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及时、全面、有效地掌握舆情动态,加强舆情的监督和引导,做好舆情应对工作,引导社会涉警舆情的走向,化解矛盾和危机,避免网络舆情次生灾害,努力降低涉警舆情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树立正确的网络舆情观

实践证明,行动要前进,认识必然先行。舆情是群众反映自身意愿、表达个人诉求的一种重要手段,是社会民意的风向标。积极回应社会舆情、做好舆情引导工作既是公安机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升执政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执法者落实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根本宗旨的内在要求。因此,舆情引导工作对公安机关来说是“规定动作”,必须纳入日常工作,牢牢占领网络这个主阵地。公安机关及全体民警要从思想上重视舆情引导工作,站在维护社会治安、警民关系建设的高度看待、谋划,认真做好化解疏导工作,及时消除网上各类矛盾和不安定因素,维护良好的网络秩序,实现“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全面稳定。(二)完善机制建设

涉警舆情处置工作机制的建立健全和完善,是涉警舆论有效实现引导和管控的工作基础。一是完善涉警舆情预警研判机制。公安机关应着重把握“发现早、预防先”的原则,建立健全涉警舆情信息收集、分析、研判、预警、反馈工作机制,形成“群众关注(超前预警)—媒体报道—信息反馈—警媒互动—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体系,做到防范有效、有据且有力。二是完善涉警舆情核查工作机制。针对发生的负面涉警舆情,公安机关要强化核查工作机制,做到快速核查、快速反应、快速处理。针对歪曲事实、蓄意诋毁公安队伍形象的负面舆情,要旗帜鲜明地通过以公安新闻发布为主的各种工作措施予以驳斥,理直气壮地维护公安民警的权益和公安队伍的形象。通过快速核查和反应,发现存在的涉警舆情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三是完善涉警舆情处置机制。完善公安新闻发布和重大突发性事件等涉警负面报道新闻处置、涉警舆情定期分析通报、警媒良性合作等机制,建立健全多警种通力合作、沟通协调的大公安形象危机处置机制,必要时要争取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提高公安形象危机处置能力。四是完善涉警舆情经验总结与对策分析机制。针对涉警舆情处置工作,要及时进行经验总结、查找原因并分析对策,研究下一步工作对策,特别是要加强对公民从众心理、公众需求、网络舆情传播、负面舆情和形象危机处置等重点、难点工作的研究,为公安舆论引导与舆情控制积累经验、提供借鉴。

(三)加强网络人才队伍建设

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要想处置好涉警舆情,公安机关必须加强网络战线的人才队伍建设。一是要组建规模较大的“网络新军”。选拔具有网上工作意识、较强组织性和较高业务水平的民警成立网络评论员队伍,使之成为“应急处置突击队”,为开展针对不同的负面舆情的应对工作做好人才储备。二是要培养网上“意见领袖”。有针对性地在网络评论员队伍中进行“写手”和“辩手”培养。三是要进行网络舆情引导实战演练。对网络评论员进行“网上虚拟身份经营” “危机舆情处置原则和技巧”“舆论引导基本方法和案例介绍”等多方面系列培训,使网络评论员尽快掌握网上工作基本技能,从而提高队伍的整体作战水平。四是要借助社会力量。在本地论坛上物色有较大影响力的网络原创写手,将其发展为公安舆情信息关系人员,成为公安网上舆情导控的补充力量。同时主动保持与各大网站、论坛的管理员经常联络,使其在网上舆情导控工作能够为我所用。

(四)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

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是避免媒体炒作、消除谣言、引导舆论、树立公安机关形象的有效手段,针对不同的舆情,灵活采用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新闻通报会、新闻背景通气会、新闻通稿和网络发布等方式,及时向新闻媒体和公众通报警方的举措,有助于组织向外界进行信息的“营销”恰当地传递组织解决危机的立场和理念,展示组织的行动诚意;同时,发言人还可以统一组织对外口径,使信息保持连贯和一致性,防止不当信息的扩散或“多头马车”的情况出现。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能够及时回应歪曲事实的报道,取得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积极引导社会舆论,提升公安机关发言的主动地位,妥善处置涉警舆情事件。

(五)加强科技研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有效地应对涉警网络舆情必须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一是研发舆情分析系统软件。构建一个面向公安工作的文本倾向性分类器,运用统计学习理论中的方法,能够从词语级、语义级、篇章级、海量级四个层次对文本的态度倾向进行研判分析,及时捕捉纷繁多变的网络舆情热点议题,动态掌握公众的意见反馈和利益表达。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对网络热点话题、敏感话题进行识别,对热门主题进行跟踪,做出趋势分析,自动生成统计报告,并提前预警。二是要加强网络监控信息系统建设。充分利用和发挥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网络电子数据勘察取证系统等现代科技手段的效用,形成严密、高效的网络舆情监控、IP地址定位、网络报警等多种功能的网络舆情监控技术体系,全面加强互联网上各种不稳定因素的搜索和监控,切实提高应对涉警舆情处置能力。结语

网络舆情是新时期的新问题。加强网络舆情管理,平息网络舆情危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应对网络舆情的工作中,公安机关一定要牢固树立“严格公正规范、理性平和文明”的新理念,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深化警务公开,加强涉警信访的源头治理和妥善化解,切实提高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和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认同感,引导网络舆情朝着有利于公安工作的方向健康发展,使网络舆情最终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助推器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催化剂。

(作者系黄骅边防检查站站长)

第五篇:涉警舆情处置预案

公安机关涉警舆情处置预案

为进一步做好网络舆情引导、化解和处置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树立公安机关良好形象,快速妥善处置涉检网络舆情,结合本局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为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应对、早处置涉警网络舆情,即日起成立涉警网络舆情领导小组,组长由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新闻宣传的副政委担任,各科所队负责人为成员,舆情导控员和网络评论员为信息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网安大队,负责舆情汇总、分析和报告,各科室舆情导控员负责本科所队室负责办理的案件舆情的评估、预警、网络搜索和舆情汇报。

二、开展涉警舆情风险评估

对办理的行政审批和各类案件全部纳入风险评估体系,经办人员在办理每起案件和行政审批事项的同时,对经办的案事件是否存在可能带来办案安全事故、群体性事件、涉警上访、矛盾激化、网络舆情等不稳定因素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并对达到一定风险等级的事件制定相应的风险处置措施。重点对可能引发涉警上访、激发社会矛盾等风险进行评估;对重大敏感案事件、涉众型案事件,社会关注的案事件,要重点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对不同环节的重点案事件给予关注。

三、建立舆情预警、监测研判机制

对于重大决策部署的出台、重大敏感案事件的办理、可能引起境内外关注的突发涉警舆情案事件,应事先认真研究可能引发炒作的社会影响,预先进行风险评估分析,制定应对媒体炒作的宣传预案和对外宣传口径,增强舆论引导工作的预见性。信息员要加强网上巡查,及时、全面地收集涉警信息,围绕各种倾向性、苗头性、聚集性的舆情信息,密切跟踪发展变化,预测走向趋势,提出应对措施。

四、发挥公安宣传的整体效应 健全写稿、审稿、投稿、网评、与媒体记者联系机制,构建公安新闻宣传工作一盘棋格局。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网络、影视等多种传播媒体,积极拓展宣传渠道,协调调动新闻媒体力量,上下联动,内外互动,形成合力,及时、准确、全面地宣传公安队伍新风貌、公安工作新业绩和公安改革新措施,树立公安机关良好形象,营造有利于公安事业健康发展的舆论环境。

五、确立责任追究机制

明确舆情应对和引导的每一个阶段的责任人和相关责任,将舆情处置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全面推行责任追究和倒查制度。

下载关于加强互联网涉警舆情引导工作的几点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加强互联网涉警舆情引导工作的几点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涉警舆情处置与公安维稳工作

    涉警舆情处臵与公安维稳工作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快速发展,社会舆论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各地公安机关涉警舆情危机频频发生,对整个公安队伍形象造成了无可挽回的负......

    当前网络涉税舆情现状与引导的思考5篇

    当前网络涉税舆情现状与引导的思考舆情监测http://社会发展已经进入网络时代,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体发展迅猛,已经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因此,各级税务机......

    浅谈公安机关如何应对涉警网络舆情导控工作[5篇范例]

    浅谈公安机关如何应对涉警网络舆情导控工作 摘要:以郭美美事件为切入点,本文在探讨网络舆情传导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了涉警网络舆情的特点,明确了公安机关正确应对网络舆情......

    孟建柱强调要第一时间公布重大涉警舆情

    孟建柱强调要第一时间公布重大涉警舆情 中新网12月1日电 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最新一期的《求是》杂志撰文强调,要进一步完善公安机关新闻发布制度,确保一旦发生重大涉警舆情,能......

    采取三条有效措施 加大涉警舆情控制

    采取三条有效措施 加大涉警舆情控制为切实加强涉警舆情控制工作,适应信息社会形势下公安交通管理新时期、新阶段工作要求,切实推动队伍建设和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常德公......

    互联网视频及舆情

    1 现状分析 (1)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新媒体监管愈加复杂困难 当前,互联网应用创新加速,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动员力和影响力,已成为传媒领域重要的新生力量,深刻改变了媒体......

    人民检察院涉检网络舆情引导与处置工作方案(最终定稿)

    《涉检网络舆情引导与处置工作方案》 为及时掌握社会舆情,倾听民声、了解民意,把握舆论导向,正确、及时应对涉检网络舆情,进一步改进我院检察工作,更好服务人民,现结合我院工作实......

    县地税局涉税网络舆情管理引导办法

    县地税局涉税网络舆情管理引导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认真履行参与社会管理的职责,建立全区地税系统涉税网络舆情监测、宣传、引导体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