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东省煤炭工业局转发国家发改委关于进一步加快建设煤矿产能置换工作的通知
山东省煤炭工业局转发国家发改委关于进一步加快建设煤
矿产能置换工作的通知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 山东省煤炭工业局
转发国家发改委关于进一步加快建设煤矿产能置换工作
的通知
鲁发改能源〔2017〕464号
有关市发展改革委、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山东能源集团、兖矿集团:
为培育和发展先进产能,促进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近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建设煤矿产能置换工作的通知》(发改能源〔2017〕609号),现转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意见,请一并贯彻落实。
一、严格落实建设煤矿产能置换要求。国发〔2016〕7号文件印发前已核准,截至目前尚未进行竣工验收的在建煤矿项目,均应按发改能源〔2016〕1602号文件要求承担化解过剩产能任务。
二、准确把握产能置换政策要求。一是坚持以减量为前提,确保实际关闭退出煤矿产能大于新建产能,真正实现减量置换。人员安置折合产能仅限于企业集团内部建设煤矿的置换,不能用于指标交易。二是合理安排方案内外退出产能指标。方案以外退出产能不低于总产能的50%,方案内的关闭退出煤矿,经企业申请不享受中央财政奖补资金的,可作为实施方案以外的产能置换指标使用。三是鼓励多关闭少核减。原则上不鼓励通过核减在建煤矿建设规模的方式来承担化解过剩产能的任务,支持更多的通过指标交易方式,落实增减挂钩指标。
三、充分利用产能置换鼓励政策。发改能源〔2017〕609号文件明确建设煤矿产能置换鼓励政策,跨省(区、市)实施产能置换的产能指标,煤炭企业使用兼并重组企业的产能指标,以及国发〔2016〕7号文件印发前已核准的煤矿建设项目使用其他企业的产能指标,均可以按发改能源〔2016〕1602号文件折算后产能的130%计算。2017年6月30日前签订产能置换指标交易协议并上报产能置换方案的,折算比例可由130%提高为150%。煤矿企业要充分利用好国家宽松的产能置换鼓励政策,积极主动制定化解过剩产能方案。
四、抓紧制定化解过剩产能方案。各市发展改革委、煤炭管理部门、省属煤炭企业要高度重视国家对在建煤矿承担化解过剩产能任务要求,督促并组织所属在建煤矿抓紧制定在建煤矿化解过剩产能方案,务必于6月30日前完成产能置换指标交易协议签订,防止产能置换指标浪费失效。凡是未完成化解过剩产能任务的在建煤矿,按国家要求一律不予办理项目投产有关手续,不予通过竣工验收,生产能力不予公告。
五、切实推进省外新建煤矿产能置换。山东能源集团、兖矿集团要充分利用发改能源〔2017〕609号文件政策,抓紧调研落实可用于省外置换的产能,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切实做好省外新建煤矿产能减量置换工作,推动省外新建煤矿项目早核准、早建设、早竣工,进一步培育和发展先进产能。
附件:发改能源〔2017〕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
山东省煤炭工业局
2017年5月9日
609号
第二篇: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管理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局
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管理的通知
内煤局字〔2010〕593号
各盟市煤炭行业管理部门:
根据国家关于煤矿建设项目管理的相关规定,以及《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内政办发〔2010〕59号)精神,为进一步规范全区煤矿建设项目(包括煤炭洗选、提纯、干燥等加工项目)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项目审批管理权限
凡列入以下范围的煤矿建设项目,由我局审查批复、备案。
(一)自治区煤炭产业政策范围内的整合技改项目;
(二)重新核准之外的煤矿技改项目;
(三)变更煤炭开采方式、变更回采工艺的项目。
二、初步设计(含优化、变更初步设计、放顶煤开采设计、采掘工作面开采设计等)管理规程
所有煤矿建设项目必须履行初步设计审批程序,并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申报材料
1.盟市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申请文件。相关盟市煤炭行业管理部门,按照请示文件格式上报我局,文件要标注签发人姓名,标明建设单位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号码(含固定电话、手机和传真电话),文件中要有符合产业政策要求的内容,明确提出请求审查的具体事项;
2.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介绍(具体要求附后);
3.建设单位合法、有效的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4.煤矿建设项目批准文件复印件(新建、扩建项目必须有核准批准文件);
5.初步设计书(一式8份);
6.新建项目须提供矿业权证明复印件;
7.采矿许可证(非新建项目)复印件;
8.煤炭生产许可证(非新建项目)复印件;
9.安全生产许可证(非新建项目)复印件;
10.与相邻煤矿相关位置平面图,新编制煤矿生产地质报告(含现保有储量核算图、表);
11.其它需要提供的资料。
(二)审查要点及程序
我局重点审查建设项目执行国家、自治区煤炭工业相关产业政策、行业设计规范等情况。初步设计委托自治区煤炭工业专家技术咨询委员会或相关单位组织进行审查。根据评审意见批复煤矿初步设计。
我局自收到盟市煤炭行业管理部门上报文件之日起,原则上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批复。其中,自治区煤炭工业专家技术咨询委员会原则上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修改和完善初步设计以及再审查的时间不计入工作时限内。
三、开工备案管理规程
(一)申报材料
1.盟市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申请文件,要求同前;
2.建设单位合法、有效的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3.自治区煤炭工业局关于煤矿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批复文件复印件;
4.煤矿建设项目安全专篇批复文件复印件;
5.煤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复文件复印件;
6.煤矿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批复文件复印件;
7.经招标确定的施工单位中标文书、资质证书、安全许可证、施工合同复印件等;
8.经招标确定的监理单位中标文书、资质证书、监理合同复印件等;
9.质监单位出具的质监注册登记表及《煤炭工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书》;
10.其它需要提供的资料。
(二)审查要点及程序
我局重点审查煤矿建设项目开工要件是否齐全,开工条件是否具备。我局在收到文件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完成开工备案工作,补充资料时间不计入时限。
四、联合试运转管理规程
(一)申报材料
1.盟市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申请文件,要求同前;
2.项目建设单位编制的联合试运转方案,要有主要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的签字;
3.开工备案文件;
4.其它需要提供的资料。
(二)审查要点及程序
我局重点审查煤矿建设项目联合试运转方案是否可行。我局在收到文件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完成备案工作,补充资料时间不计入时限。
五、综合验收管理规程
(一)申报材料
1.盟市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申请文件,要求同前;
2.煤矿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批复文件;
3.煤矿建设项目开工备案文件;
4.煤炭建设项目联合试运转批复文件;
5.建设项目单项工程质量认证书(认证结论意见);
6.建设项目安全设施验收文件复印件;
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文件复印件;
8.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文件复印件;
9.建设项目消防设施验收文件复印件;
10.其它需要提供的资料。
(二)审查要点及程序
我局重点审查建设项目是否具备颁发生产许可证前的综合验收条件。具备验收条件后,委托具备相关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现场勘察验收。根据中介机构出具的煤矿建设勘察验收报告书,制发验收通知书,适时组织综合验收。
我局自收到上报文件之日起,原则上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综合验收。其中,勘察单位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勘察工作,出具勘验报告。整改时间不计入工作时限。
本通知从2011年1月1日起执行。各地区要将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报告我局。
二○一○年十二月三十日
第三篇: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关于举办全省煤矿调度人员培训班的通知
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关于举办全省煤矿调度人员培训班的通知
各市煤炭管理部门,各省属煤炭企业:
根据省煤炭工业局《山东省煤炭行业安全生产调度工作管理办法(试行)》(鲁煤安调〔2010〕185号)和《进一步加强全省煤矿安全生产调度管理工作的通知》(鲁煤安调〔2011〕152号)的规定,为切实加强全省煤矿安全生产调度管理工作,提高煤矿安全生产应急处置能力,组织开展好调度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工作,省局决定继续举办全省煤矿调度人员培训班,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为上半年全省煤矿调度人员培训班没有参训的人员,主要包括: 1.煤矿调度室主任、副主任、主任工程师、调度人员(包括调度统计人员); 2.省属煤炭企业及地方矿业集团调度室主任、副主任、主任工程师、调度人员(包括调度统计人员);
3.省监狱管理局和各市、县(市、区)煤炭管理部门负责调度管理工作的部门负责人和工作人员。
二、培训主要内容
1、应急管理基础工作;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煤矿安全生产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定;
3、全国及我省近年来煤矿事故典型案例及调度应急处置情况分析;
4、煤矿调度管理;
5、煤矿调度员应急处置实务;
6、煤矿调度质量标准化建设;
7、实地考察调研。
三、考核
经考试合格统一颁发山东省煤炭工业局监制的《煤矿调度管理培训合格证》。
四、培训时间、地点、参训人员
第一期:2011年9月22日~9月28日,9月22日报到;参训人员:济南、淄博、泰安、潍坊、临沂、莱芜、菏泽、龙口市煤炭管理部门负责调度管理工作的部门负责人、工作人员及所属煤矿调度人员。
第二期:2011年10月11日~10月17日,10月11日报到;参训人员:省属煤炭企业、省监狱管理局、枣庄、济宁市煤炭管理部门负责调度管理工作的部门负责人、工作人员及所属煤矿调度人员。
第三期:2011年10月19日~10月25日,10月19日报到;参训人员:济南、淄博、泰安、潍坊、临沂、莱芜、菏泽、龙口市煤炭管理部门负责调度管理工作的部门负责人、工作人员及所属煤矿调度人员。
第四期:2011年10月27日~11月2日,10月27日报到;参训人员:省属煤炭企业、省监狱管理局、枣庄、济宁市煤炭管理部门负责调度管理工作的部门负责人、工作人员及所属煤矿调度人员。
第五期:2011年11月3日~11月9日,11月3日报到;参训人员:省属煤炭企业、省监狱管理局、枣庄、济宁市煤炭管理部门负责调度管理工作的部门负责人、工作人员及所属煤矿调度人员。第六期:2011年11月10日~11月16日,11月10日报到;参训人员:省属煤炭企业、省监狱管理局、枣庄、济宁市煤炭管理部门负责调度管理工作的部门负责人、工作人员及所属煤矿调度人员。
第七期:2011年11月20日~11月26日,11月20日报到;参训人员:济南、淄博、泰安、潍坊、临沂、莱芜、菏泽、龙口市煤炭管理部门负责调度管理工作的部门负责人、工作人员及所属煤矿调度人员。
第八期:2011年11月27日~12月3日,11月27日报到;参训人员:省属煤炭企业、省监狱管理局、枣庄、济宁市煤炭管理部门负责调度管理工作的部门负责人、工作人员及所属煤矿调度人员。
第九期:2011年12月5日~12月11日,12月5日报到;参训人员:省属煤炭企业、省监狱管理局、枣庄、济宁市煤炭管理部门负责调度管理工作的部门负责人、工作人员及所属煤矿调度人员。
第十期:2011年12月12日~12月18日,12月12日报到;参训人员:省属煤炭企业、省监狱管理局、枣庄、济宁市煤炭管理部门负责调度管理工作的部门负责人、工作人员及所属煤矿调度人员。
培训地点:梅苑珍珠大酒店(地址:济南市经三小纬六,经三路164号)。
五、具体要求
1.各省属煤炭企业、市煤炭管理部门要统筹安排、认真组织所属(辖)煤矿调度管理培训报名工作,按规定时间组织人员参加培训,确保每期受训人员到位。并务于9月16日前按报名回执表(见附件,可在山东煤炭网通知公告栏目下载)格式要求汇总后,以电子邮件方式将报名参训人员名单报省煤炭局调度指挥信息中心。参培人员报到时需携带本人身份证和5张2寸免冠照片。
2.省煤炭局将对各单位组织及参培情况纳入调度质量标准化达标考核范围。未参加上半年培训的各煤矿调度室主任、副主任、主任工程师、调度人员,省属煤炭企业及地方矿业集团调度室主任、副主任、主任工程师、调度人员,省监狱管理局和各市、县(区)煤炭管理部门负责调度管理工作的部门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必须参加培训,做到持证上岗。
3.各单位要根据本单位人员编制实际情况统筹安排每期参培人员,在不影响正常工作前提下可以安排1人以上参加同一期培训,以确保所有人员参加培训。承担此次培训教学任务的相关人员,要统筹安排好授课与正常工作的关系,确保每期按时进行授课。
4.培训费用严格按山东省物价局、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培训班收费管理办法的通知》(鲁价费发〔2003〕92号)规定收取,食宿费用自理。
联系人:省煤炭局调度指挥信息中心 张冬
联系电话:0531-85685320,电子信箱:sdmtdd@163.com 省煤炭局培训中心 刘玉华,联系电话:0531-81272867 附件:全省煤矿调度人员培训班报名回执表
第四篇:内煤局字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管理的通知
内煤局字〔2010〕593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管理的通知
各盟市煤炭行业管理部门:
根据国家关于煤矿建设项目管理的相关规定,以及《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内政办发〔2010〕59号)精神,为进一步规范全区煤矿建设项目(包括煤炭洗选、提纯、干燥等加工项目)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项目审批管理权限
凡列入以下范围的煤矿建设项目,由我局审查批复、备案。
(一)自治区煤炭产业政策范围内的整合技改项目;
(二)重新核准之外的煤矿技改项目;
(三)变更煤炭开采方式、变更回采工艺的项目。
二、初步设计(含优化、变更初步设计、放顶煤开采设计、采掘工作面开采设计等)管理规程
所有煤矿建设项目必须履行初步设计审批程序,并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申报材料
1.盟市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申请文件。相关盟市煤炭行业管理部门,按照请示文件格式上报我局,文件要标注签发人姓名,标明建设单位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号码(含固定电话、手机和传真电话),文件中要有符合产业政策要求的内容,明确提出请求审查的具体事项;
2.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介绍(具体要求附后); 3.建设单位合法、有效的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4.煤矿建设项目批准文件复印件(新建、扩建项目必须有核准批准文件);
5.初步设计书(一式8份);6.新建项目须提供矿业权证明复印件; 7.采矿许可证(非新建项目)复印件; 8.煤炭生产许可证(非新建项目)复印件; 9.安全生产许可证(非新建项目)复印件; 10.与相邻煤矿相关位置平面图,新编制煤矿生产地质报告(含现保有储量核算图、表);
11.其它需要提供的资料。
(二)审查要点及程序
我局重点审查建设项目执行国家、自治区煤炭工业相关产业政策、行业设计规范等情况。初步设计委托自治区煤炭工业专家技术咨询委员会或相关单位组织进行审查。根据评审意见批复煤矿初步设计。
我局自收到盟市煤炭行业管理部门上报文件之日起,原则上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批复。其中,自治区煤炭工业专家技术咨询委员会原则上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修改和完善初步设计以及再审查的时间不计入工作时限内。
三、开工备案管理规程
(一)申报材料
1.盟市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申请文件,要求同前; 2.建设单位合法、有效的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3.自治区煤炭工业局关于煤矿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批复文件复印件;
4.煤矿建设项目安全专篇批复文件复印件; 5.煤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复文件复印件; 6.煤矿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批复文件复印件; 7.经招标确定的施工单位中标文书、资质证书、安全许可证、施工合同复印件等;
8.经招标确定的监理单位中标文书、资质证书、监理合同复印件等;
9.质监单位出具的质监注册登记表及《煤炭工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书》;
10.其它需要提供的资料。
(二)审查要点及程序
我局重点审查煤矿建设项目开工要件是否齐全,开工条件是否具备。我局在收到文件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完成开工备案工作,补充资料时间不计入时限。
四、联合试运转管理规程
(一)申报材料
1.盟市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申请文件,要求同前; 2.项目建设单位编制的联合试运转方案,要有主要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的签字;
3.开工备案文件; 4.其它需要提供的资料。
(二)审查要点及程序
我局重点审查煤矿建设项目联合试运转方案是否可行。我局在收到文件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完成备案工作,补充资料时间不计入时限。
五、综合验收管理规程
(一)申报材料
1.盟市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申请文件,要求同前; 2.煤矿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批复文件; 3.煤矿建设项目开工备案文件; 4.煤炭建设项目联合试运转批复文件;
5.建设项目单项工程质量认证书(认证结论意见); 6.建设项目安全设施验收文件复印件; 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文件复印件; 8.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文件复印件; 9.建设项目消防设施验收文件复印件; 10.其它需要提供的资料。
(二)审查要点及程序
我局重点审查建设项目是否具备颁发生产许可证前的综合验收条件。具备验收条件后,委托具备相关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现场勘察验收。根据中介机构出具的煤矿建设勘察验收报告书,制发验收通知书,适时组织综合验收。
我局自收到上报文件之日起,原则上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综合验收。其中,勘察单位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勘察工作,出具勘验报告。整改时间不计入工作时限。
本通知从2011年1月1日起执行。各地区要将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报告我局。
二○一○年十二月三十日
附:自治区煤矿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字数控制在2000字内)
一、建设项目名称、承担单位及项目所在矿区、煤田;
二、项目建设意义和必要性;
三、项目技术基础;
四、项目建设方案和期限;
五、项目投资构成;
六、项目法人基本情况;
七、项目财务分析、经济分析及主要指标;
八、项目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第五篇:山东省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鲁政发[2010]46号
山东省人民政府
关于贯彻国发〔2010〕7号文件进一步加强
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
鲁政发〔2010〕46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7号)精神,现结合我省实际,就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增强淘汰落后产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加强淘汰落后产能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大举措,是加快节能减排和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工业由大变强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省积极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的部署要求,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在部分领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由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落后产能在部分地区和行业仍占有相当比重,成为提高工业整体水平、落实应对气候变化举措、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建立健全淘汰落后产能的长效机制,确保按期实现淘汰落后产能的各项目标。各地、各部门要切实把淘汰落后产能作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抓住关键环节,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二、目标任务
以电力、煤炭、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焦炭、造纸、制革、印染等行业为重点,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和我省确定的淘汰落后产能的范围和要求,按期淘汰落后产
能。各地可根据转方式、调结构的总体要求和当地产业发展实际,制定范围更宽、标准更高的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
我省近期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具体目标任务是:
电力行业:2010年底前淘汰小火电机组100万千瓦。
煤炭行业:2010年底前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资源枯竭、年核定能力9万吨(含9万吨)以下煤矿。
焦炭行业:2010年底前淘汰炭化室高度4.3米以下的小机焦(3.2米及以上捣固焦炉除外)。
铁合金行业:2010年底前淘汰6300千伏安以下矿热炉。
电石行业:2010年底前淘汰6300千伏安以下矿热炉。
钢铁行业:2011年底前,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炼铁高炉,淘汰30吨及以下炼钢转炉、电炉。
有色金属行业:2011年底前,淘汰100千安及以下电解铝小预焙槽;淘汰密闭鼓风炉、电炉、反射炉炼铜工艺及设备。
建材行业:2012年底前,淘汰窑径3.0米以下水泥机械化立窑,逐步改造和淘汰直径3.0米以下的水泥磨机(生产特种水泥的除外);淘汰平拉工艺平板玻璃生产线(含格法)等落后平板玻璃产能。
轻工业:2011年底前,淘汰年产3.4万吨以下草浆生产装置、年产1.7万吨以下化学制浆生产线,以废纸为原料、年产1万吨以下的造纸生产线;淘汰落后酒精生产工艺及年产3万吨以下的酒精生产企业(废糖蜜制酒精除外);淘汰年产3万吨以下味精发酵生产装置;淘汰环保不达标的柠檬酸生产装置;淘汰年加工3万标张以下的制革生产线及落后工艺和设备。
纺织行业:2011年底前,淘汰落后的棉纺设备、74型染整生产线、使用年限超过15年的前处理设备、浴比大于1∶10的间歇式染色设备,淘汰落后型号的印花机、热熔染色机、热风布铗拉幅机、定形机,淘汰高能耗、高水耗的落后生产工艺设备;淘汰R531型酸性老式粘胶纺丝机、年产2万吨以下粘胶生产线、涤纶长丝锭轴长900毫米以下的半自动卷绕设备等落后化纤产能。
三、分解落实目标责任
(一)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根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形势以及省政府确定的淘汰落后产能阶段性目标任务,结合产业升级要求及各地实际,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分行业的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和具体实施方案,并将目标任务落实到各市和有关部门。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制定工作措施,完善工作机制,指导和督导各地区认真贯彻执行。
(二)各市人民政府要根据省里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认真制定实施方案,将目标任务落实到县(市、区)和企业,并将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实施方案报省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市人民政府要切实担负起本行政区域内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职责,组织督促企业按要求淘汰落后产能、拆除落后设施装置,防止落后产能转移;对未按要求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责令停产或予以关闭。
(三)企业要切实承担起淘汰落后产能的主体责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认真贯彻产业政策,履行社会责任,积极主动淘汰落后产能。(四)各相关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政府和企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认真宣传贯彻国家方针政策,加强行业自律,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淘汰落后产能工作。
四、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强化政策约束机制
(一)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调整和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强化税收杠杆调节,努力营造有利于落后产能退出的市场环境。
(二)严防新增落后产能。加强项目审核管理,依据《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对产能过剩行业坚持新增产能与淘汰产能“等量置换”或“减量置换”的原则,严格环评、能评、土地和安全生产前置审批,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严格防止新增落后产能。改善土地利用计划调控,严禁向落后产能和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建设项目提供土地。支持优势企业通过兼并、收购、重组落后产能企业,淘汰落后产能。
(三)强化经济和法律手段。对未按计划时限完成淘汰任务的企业实行差别电价和
资源性产品加价政策,按照国家规定进行税收处理,提高落后产能企业和项目使用能源、资源、环境、土地的成本。
五、坚持依法行政,完善政策激励机制
(一)坚持依法行政,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约束作用和技术标准的门槛作用,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节约能源、清洁生产、安全生产、产品质量、职业健康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依法淘汰落后产能。
(二)加大执法处罚力度。对未按期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地区,实行项目“区域限批”,暂停对该地区项目的环评、核准和审批。对未按规定期限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吊销排污许可证,金融机构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投资管理部门不予审批和核准新的投资项目,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不予批准新增用地,相关管理部门不予办理生产许可,已颁发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的要依法撤回。对未按规定淘汰落后产能、被地方政府责令关闭或撤销的企业,限期办理工商注销登记,或者依法吊销工商营业执照。必要时,电力供应企业依法对落后产能企业停止供电。
(三)加强财政资金引导。认真落实中央淘汰落后产能的奖补政策,重点安排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的职工安置、企业转产及债务化解等淘汰落后产能相关支出。各市也要安排资金,支持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有关部门要发挥行业主管部门作用,加强协调配合,确保资金发挥实效。
(四)做好职工安置工作。妥善处理淘汰落后产能与职工就业的关系,认真落实和完善企业职工安置政策,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妥善安置职工,做好职工社会保险关系转移与接续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坚决避免集中下岗失业,防止激化矛盾和发生群体性事件。
(五)支持企业升级改造。引导和支持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落后产能进行改造和升级。对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较重且完成较好的地区和企业,在安排技术改造资金、节能减排资金、投资项目核准备案、土地开发利用、融资支持等方面给予倾斜。
六、健全监督检查机制
(一)加强舆论和社会监督。省及各市每年向社会公告本地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落后工艺设备、淘汰时限和总体进展情况。加强各市、各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交流,总结推广、广泛宣传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先进地区和先进企业的有效做法,营造有利于淘汰落后产能的舆论氛围。
(二)加强监督检查。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要及时了解、掌握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进展和职工安置情况,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省淘汰落后产能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定期对各地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重点地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进行指导,并将进展情况报告省政府。
(三)实行问责制。省政府将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参照《国务院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国发〔2007〕36号)与各市签订责任书,对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情况进行考核。对未按要求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地区进行通报,限期整改。对瞒报、谎报淘汰落后产能,进展缓慢或整改不到位的地区,要依法依纪追究该地区及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七、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山东省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负责统筹协调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研究解决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并根据“十二五”规划研究提出下一步淘汰落后产能目标,做好任务分解和组织落实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根据职责分工,积极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加强沟通配合,共同做好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各地要健全领导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监管到位,确保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山东省人民政府
二○一○年五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