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稿)对两强一堡建设与纪律保障的思考

时间:2019-05-13 18:34: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3稿)对两强一堡建设与纪律保障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3稿)对两强一堡建设与纪律保障的思考》。

第一篇:(3稿)对两强一堡建设与纪律保障的思考

对“两强一堡”建设与纪律保障的思考

———以红河州作风建设工作为例

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提高国家沿边开放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完善国家对外开放格局和推动云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的战略决策。为全面实施这一战略决策,云南省委八届八次全会提出“两强一堡”新目标;红河州委与时俱进、顺势而谋,再提出了 “全面推进红河新发展,建设更具活力、更加宜居自治州”总体目标。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和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纪检监察机关如何围绕战略要求,加强和深化作风建设的督促检查,提供强力纪律保障,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实践与探索

一年来,红河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省纪委九届二次全会和州纪委七届二次全会精神,认真履职,扎实工作,强化监督检查,加强作风建设,加大办案力度,深入纠风治乱,深化专项治理,丰富教育形式,完善惩防体系,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主要做法是:

一是抓作风,加强作风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 作风建设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对“四群”教育工作开展情况的督查力度,创造性着力开展机关作风建设。经州委决定,州纪委牵头在全州开展以“机关树形象,服务新发展”为主题的作风建设活动。加大问责力度,今年上半年,全州共问责领导干部13名,其中:科级干部9名,一般干部4名。

二是抓监督,强化监督检查。积极整合资源力量,组建了州纪委监察局监督检查办公室,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征地拆迁、个旧市重金属污染整治、桥头堡建设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哈尼梯田申遗环境整治、财政支农惠农资金和抗旱救灾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在建重点交通项目建设推进情况、党务公开及其他各类公开情况、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等进行了监督检查。各派出机构对18个州属部门开展了巡查工作,监督职责进一步强化。

三是抓查处,加大办案力度。进一步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强劲势头。1至6月,全州纪检监察机关共收到群众信访举报445件(次),立案查处117件,转立案88件,结案58件,处分违纪人员60人,全州13县市均有自办案件。同时为69名受到失实举报的干部澄清了事实,保护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四是抓纠风,深入纠风治乱。继续深化治理教育乱收费,深入治理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深入治理保障性住房建 2 设、分配、管理等环节的不正之风。对公共服务行业和大型零售企业乱收费问题进行了清理纠正。整合媒体资源,创建了红河热线广播、电视、报纸、网站“四位一体”工作模式,截至6月底,已有37家单位202位嘉宾走进红河热线直播间与听众进行了交流,共解决问题112件,办结率达98.24%。

五是抓治理,深化专项治理。深化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切实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治理力度。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进行排查和整改,严肃查处工程建设领域违纪违法案件,加强工程项目信息公开。深入开展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及庆典、研讨会、论坛过多过滥问题专项治理,继续巩固“小金库”和商业贿赂专项治理成果。加强对工程建设招投标和政府集中采购的执法监察,参与全州较大责任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六是抓教育,教育形式多样。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反腐倡廉教育活动,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力度不断加大。全州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近期将竣工投入使用。深入开展州级廉政文化示范点创建活动,加强反腐倡廉网络舆情收集、研判和报送工作。严格执行《廉政准则》,认真开展廉政谈话,全面落实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的监督,不断规范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

七是抓惩治,完善惩防体系。认真修改完善党风廉政建 3 设责任书内容及考核标准,严格控制优秀单位数量,发挥优秀单位的示范引导作用。全面落实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职规定,切实加强农村“三资”监督管理和农村廉政监督队伍建设,继续巩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制度+科技”试点工作成果,做好“阳光村务e路通”的推广工作。认真总结石屏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经验和做法,成功筹办了全省党务公开工作现场推进会,深入开展党务公开示范单位创建活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随着“两强一堡”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州反腐倡廉工作进入了新阶段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对照中央、省委关于加强“两强一堡”建设的要求,我州在党风廉政建设特别是作风建设上还存在着差距和不足。

今年7月,州纪委与州委党校联合对州、县、市、乡镇三级部分机关单位干部职工进行问卷调查,共发出调查表17660份,收回17062份。问卷调查表明,广大干部职工认为在当前消极腐败现象中,属于作风方面问题的有7089份,占问卷总数的41.54%。视其表象、析其原因,主要存在八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即:

一是“庸”的问题。“庸”是能力问题,主要表现就是不学习、不思考、不研究,对政策、法律、法规和上级决策部署不了解、不熟悉,政策理论和业务水平不高,履行职责 4 能力不强。二是“懒”的问题。“懒”是状态问题,主要表现就是混日子,不干工作;精神状态差,事业心和责任心不强;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墨守成规,安于现状。三是“散”的问题。“散”是纪律问题,主要表现就是作风松弛,纪律涣散。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不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自由散漫,各行其是,不遵守纪律。四是“乱”的问题。“乱”是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就是执行民主集中制不力,议事决策程序不健全,独断专行;办事不按政策,工作不讲程序;不依法办事,不依法行政,执行政策观念差;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相关规定落实不到位,公务用车管理不严格等。五是“滑”的问题。“滑”是责任问题,主要表现就是怕承担责任,怕担风险,怕动真格,贪功诿过,遇到困难和矛盾投机取巧、耍滑溜奸;对工作拈轻怕重,挑肥拣瘦;“老好人”思想严重,不坚持原则,对不良现象不敢管、不敢抓。六是“拖”的问题。“拖”是效率问题,主要表现就是对工作推诿扯皮、说干不

一、只说不干,办事敷衍塞责;对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和群众的诉求,解决不力,久拖不决;对交办和布臵的工作,不及时办理,能推则推,能拖则拖。七是“卡”的问题。“卡”是廉洁问题,主要表现就是吃拿卡要。服务意识差,门难进、脸难看、人难找、事难办;对基层群众和服务对象态度生硬,故意刁难;个人和部门利益至上,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八是 5 “浮”的问题。“浮”是态度问题,主要表现就是作风浮躁,不看实际、不重实效,不以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服务红河新发展为出发点,重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不按客观规律办事,好大喜功、急功近利;不深入基层和群众,不察实情、不做实事,工作浮在面上,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

三、加强作风建设、提供纪律保障问题的思考

当前,红河州正面临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桥头堡建设和加快开发的重大发展机遇。从以上诸种情况来看,纪检监察机关面临着如何在“两强一堡”建设中充分发挥纪律保障作用和提升服务能力的严峻抉择。

(一)要准确把握,深刻认识“两强一堡”建设的战略意义。

“两强一堡”建设对我州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既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是历史赋予我州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重大考验。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桥头堡“通道,基地,平台,窗口”建设的总体部署要求,全州纪检监察机关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部署要求上来,树立“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思想,明确红河战略定位和工作重心,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意识,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要准确定位,明确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责任务。

按照州委、州政府的部署,建设“两强一堡”系列举措正在高位推动之中,认真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中央和省委的各项部署要求,就必须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纪律、履行职能。为此,在纪律保障、作风建设方面,主要应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强化八种意识。

即:强化大局意识,严格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州的重大决策部署,自觉地站在全面推动红河新发展的战略和全局高度来谋划部署工作、抓好贯彻落实;强化责任意识,尽职尽责,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尽心竭力做好本职工作,为服务红河新发展积极努力;强化服务意识,牢固树立宗旨观念,自觉关心群众疾苦,增强为基层和群众服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强化公正意识,办事公道、公正执法、公正司法,切实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强化效率意识,快捷高效,办事雷厉风行,提高工作效能,增强执行力;强化法规意识,加强学习,养成按法律、按政策、按制度、按规矩办事的良好习惯;强化廉洁意识,勤政廉洁、恪己奉公,规范从政行为;强化纪律意识,严明纪律、遵守纪律,确保州委、州政府政令畅通。

二是树立五个形象。

即:为民务实、惠民利民、勤政廉政、服务群众、清正 7 廉洁。

(三)要准确设置,建立程序严密的保障机制。再好的决策和制度,没有机制保障和强力制约都是空谈,为此必须建立五个保障机制:

一是责任倒逼机制,形成执行的推力。对重点任务和项目逐项细化分解,从州县市领导到具体工作人员实行责任包干,倒排任务、倒排时间、倒排进度,逐季、逐月分解落实,确保任务、责任、人员、进度、时限“五落实”,增强各级各部门服务重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推进工作的合力。实行项目管理法,做到每一个项目都有一套工作方案、一个牵头部门、一名责任领导、一个考核机制。将各类项目内容、完成时限、责任单位、配合单位、责任人员、项目联系领导等情况绘制成图表,相关职能部门对照一目了然的分解图表,主动提前抓好基础性工作,力避以会议落实会议,文件落实文件的虎头蛇尾现象发生,实现由“单兵突击”向“兵团作战”的转变,促进提速增效。

二是督查督办机制,消除执行的阻力。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重大部署、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的落实情况,采取专项督查、会同督查、跟踪督查和调研督查相结合的办法,以“督”促“办”、边“督”边“办”,全面推动工作落实。对重点领域、重点工作进行专项效能监察,并建立通报、整改制度,确保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 8 底、点位全覆盖的明察暗访机制,严肃处理暗访中发现的违纪违规问题。

三是巡察访询机制,保证监督的给力。对党员干部要严格监督和严格要求,出台关于对州管领导班子和州管干部作风建设实施巡察的暂行办法,组建由州委书记任组长,州纪委书记任副组长,全体州委常委为成员的州管领导班子和州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在州纪委设立巡察工作办公室和巡察工作小组,由州纪委副书记分头指挥,分兵把口,对州委负责。巡察组针对巡察中不同部门和单位的实际情况,可进行全面工作综合巡察,重点工作专项巡察,也可进行热点问题跟踪巡察,日常工作随机巡察,或勤廉情况考核检查。巡察组通过听取单位主要负责人专题汇报、座谈、列席有关会议、个别谈话和问卷调查,深入被巡察单位开展实地察访,也可以采取不事先通知、直接走访群众、约谈知情人进行暗访等形式。对巡察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和重大事项,根据州委决定,由州委、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的州级领导对被巡察的州管领导班子和干部进行督导。需要对被巡察的州管领导班子和州管干部进行诫勉谈话或作出组织处理的,由州委决定,州纪委、州委组织部联合实施。对巡察中了解到的其他有关情况,经州委领导小组或州纪委同意,由巡察组向被巡察的领导班子和州管干部反馈,并督促其整改存在的问题。纪检、监察、审计、检察、财政等职能部门 9 收到巡察办移送的情况反映后,要根据有关规定抓紧调查核实。查处结果以书面形式上报州委。组织、人事部门将巡察办移送的在巡察中了解掌握的州管领导班子和州管干部作风建设方面的情况,载入干部人事档案,作为表彰先进、使用干部的一项重要参考依据。

四是问责问效机制,凸显执行的威力。出台执行力行为责任追究办法等制度,制定“三条纪律”,即对县市、部门和单位不改变落后面貌的,不提拔干部;不完成任务,要严肃追究责任;不解放思想、不团结一致推进科学发展的,要严肃处理领导,以此促使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自我加压,切实提高责任意识。同时,要根据跟踪督查、民主评议、绩效评价等情况,综合出每名干部问效结果,以结果论奖惩,彻底改变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大锅饭”局面。特别是要把作风建设作为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暨惩防体系建设考核、州综合目标管理考核、年度领导干部考核的一项重要的定性指标,对作风建设活动中受通报批评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制。组织部门要把领导干部个人作风状况作为干部考察、选拔任用、监督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作风不好的干部一律不予提拔任用,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领导干部一律进行组织调整,对管辖范围内作风建设活动组织开展不力的一律进行诫勉谈话。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对党员、干部违反作风建设有关规定,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严肃查 10 处,公开曝光。管辖范围内有干部职工因作风问题受到查处的,对负有领导责任的相关领导干部,视情节按规定进行问责。要坚持把问责贯穿于执行的全过程,着实追究作风不实、效能低下和工作失职、渎职的党员干部,有力地促进党员干部转变作风、振奋精神、提升效能。

五是考核奖惩机制,激发执行的动力。要全面推行领导干部和中层干部绩效考核,出台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红河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考核评价办法等制度,并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机关效能建设情况一同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形成覆盖全面的绩效考核机制。根据考核结果,坚决落实奖惩措施,对绩效考核不称职和不胜任现职的领导干部要不犹豫地进行调整,并要大胆提拔使用一批想干事、能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干部,形成“让善于科学发展的人上、不会科学发展的人让、阻碍科学发展的人下”的良好用人导向,使“不干不行、不快干也不行、干不好更不行”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共识。

均此数策,我们认为,加快“两强一堡”建设,让红河站在了发展机遇的聚焦点上。而发挥职能作用,推动红河新发展,是纪检监察工作义不容辞的职责任务。因此,必须以铁的纪律,始终做到围绕中心不偏离、服务大局不犹豫、促进发展不动摇,更加自觉地服务、保障和促进“两强一堡”建设。

撰 写: 刘群 曹万明 赵昆京 2012年8月10日

第二篇:建设两强一堡 加快实施云南特色城镇化战略

建设“两强一堡” 加快实施云南特色城镇化战略

建设“两强一堡”推进科学发展加快实施云南特色城镇化战略

省委八届十次全委会通过的《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两强一堡”战略,必须突出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教育现代化这个抓手,努力形成“四轮驱动”的良好局面。《建议》对城镇化的科学定位,是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城镇化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的科学判断,我们一定要按照《建议》要求,抓住机遇、科学谋划、加快推进,开创“十二五”时期我省城镇化建设的新局面。

进一步明确加快我省城镇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

“十一五”期间我省加快城镇化建设成绩显著: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城镇化建设,围绕“两强一堡”的战略目标,坚持在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中加快推进城镇化,在完善产业支撑中加快推进城镇化,在不断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中加快推进城镇化,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加快推进城镇化,以城市群和特色小镇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现代新昆明、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县城和特色小镇建设,全省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初步统计,到2010年底,全省城镇化率达到36%,比2005年提高6.5个百分点,城镇建成区面积2045平方公里(其中小城镇84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1554万人,形成了1个特大城市(昆明市)、1个大城市(曲靖市)、3个中等城市、12个小城市、108个县城、1175个小城镇组成的城镇体系,初步形成了城镇布局更趋合理、区域更加协调、体系进一步完善、功能相互衔接的城镇化发展格局。

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构建大中小并举、分布合理、优势互补、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城镇化体系这一目标相比,我省城镇化建设还存在以下差距和不足,主要是:城镇化水平偏低,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大约12个百分点;城市数量少,只有17个,而且结构不合理,昆明首位度太高;城镇发展布局不平衡,东部多西部少;城镇特色不够突出,功能不够合理,千城一面、重复建设问题依然存在;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县市级投入不足;工业化落后于城镇化要求,产业支撑乏力;城市的人口集聚效应不够强,农民工流动就业占比大,等等。

我省城镇化建设面临新的形势和加快推进的重大机遇:按照城镇化的一般规律,我省城镇化进入了加速发展期的前半期,能否顺利推进城镇化建设,有效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关键是能不能在城镇化建设中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做强大城市、做优中小城市、做特乡镇、做美农村”和“突出特色、保证质量、注重节约”的总要求,解放思想、创新模式,加快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城镇发展体系,健全和完善以城带乡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走出一条符合云南实际的特色城镇化道路。这是形势所迫,也是我省科学发展需要破解的重大课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城镇化建设面临难得的四大机遇:一是我省正处在城镇化加速期,这一趋势必须好好把握。按照世界范围内城市化的统计,一个区域当其城市化率达到30%后,城镇化水平将开始加速,现在我省城镇化率为36%,正是加速期的前半期。二是我省人均GDP已经突破2000美元,是城乡关系快速变化的时期,如果主动建设得当,城乡一体化快速融合的目标将加速实现。三是随着桥头堡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我省的综合交通系统将获得极大的发展,云南也将从对开放的末梢一跃变为前沿,我省各种资源的优势将加快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内外合力将进一步加快国际国内各种资源在我省的集聚和流通,从而为全省的城镇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四是中央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将进一步在扶持政策、资金投入和项目倾斜等方

面加大对云南支持的力度,这将为我们主动推进人口、产业和其他要素集聚,优化城镇结构、扩大城镇规模,提供了政策、资金和项目保障。

贯彻省委“八个发展”的要求,加快实施云南特色城镇化战略

云南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依然是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因此要深入贯彻省委提出的“坚持加快发展、协调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先进文化引领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和共享发展”的要求,按照统筹城乡、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加快推进云南特色城镇化建设。

一是抓住“特色”和“协调”这两个根本,加快推进云南特色城镇化建设。特色是城镇品质和魅力所在,也是云南城镇化建设的根本着力点。山区、民族、边疆和欠发达是我省的根本省情,决定了我省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一定要依托自然、历史和人文资源富集的优势,在城镇布局、结构、功能定位、规划中既要符合城镇化的一般规律,又要充分体现、发挥云南的比较优势,探索出一条具有云南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要始终注重协调,既要大中小城市和特色小镇并举,做强大城市、做优中小城市、做特乡镇、做美乡村,又要在区域空间上布局合理,做到圈、带、点之间优势互补、协调发展。要协调好利益关系,健全完善管理和保障制度,在制度设计上充分尊重农民进城和留城的选择和利益,积极推进户籍、教育、医疗、社保和住房等方面的制度创新,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城镇管理长效机制。要协调好城镇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坚持把生态立省、环境优先的原则坚决地贯穿到城镇规划、建设的各个环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强化土地、水、能源和环境等要素保障,预防“城市病”,建设生态城市。

二是抓住城市群这一重点,加快推进云南特色城镇化建设。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再一次强调要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

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城市群建设已经成为科学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要按照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配合全省打造一批辐射力强的增长极和对内对外开放经济走廊的整体发展规划,打破行政区划限制,优化城镇化空间结构,加快全省城镇体系规划和重点城市群规划及实施工作。落实省委关于完善生产力布局的要求,坚持城镇规划建设与区域优势产业形成相互配套、促进,突出经济结构调整在城市群规划建设中的主线地位,加速传统城市的改造和转型,对条件具备的地区积极规划建设城市群、城镇带和组团型城市,加快打造都市经济圈,提升城市竞争力,扩大城市群、带和中心城市的辐射范围,强化滇中城市群建设,加快发展滇西城市群,积极培育滇东南、滇西南、滇东北、滇西北城市群,加速城市现代化的步伐。

三是抓住特色小镇建设这一关节点,加快推进云南特色城镇化建设。小城镇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方向。在我省这样农业人口多、产业基础薄弱、交通条件比较落后的区域,打造现代化的城市群、带,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没有小城镇这个重要的桥梁和关节点,是不可能实现的。2005年以来,我省围绕“突出特色、加快发展”这一主题,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积极推进全省特色旅游小镇建设。截至2010年上半年,全省10个旅游名镇、60个旅游小镇吸引了50多家企业进入开发,累计投资140亿元,和顺镇、束河古镇已经成为云南走向世界的品牌,新华村2007年旅游人数超过200万,全省特色工业小镇、农业小镇、口岸小镇等已经成为省内区域发展的新增长点。下一步要继续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统筹城乡、群众受益的方针,因地制宜、分类建设一批特色旅游小镇、工业小镇、商贸小镇、现代农业小镇、边境口岸小镇和生态园林小镇。

四是继续抓住城乡规划这个龙头,加快推进云南特色城镇化建设。强化规划是法的认识,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不断提高我省各级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水平,强化规划管理,按照科学确定城镇定位,合理安排功能布局,统筹配置公共设施,突出

区域发展特色的总要求,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全省城镇发展总体规划,鼓励支持各地相关部门结合自身条件、发展环境以及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科学编制和实施区域城镇发展规划,以规划不断提升城市品质,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统筹城乡、合理布局、完善功能、集约土地、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的要求,加快村庄规划编制步伐,充分发挥村庄规划在优化村庄空间布局、引导农村新民居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统筹配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五是抓好配套改革这个保障,加快推进云南特色城镇化建设。结合我省发展阶段目标和实际情况,强化制度的顶层设计,探索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城镇化政策体系,在土地、户籍、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保障性住房等方面充分考虑农民工进城的需要,注重在制度上探索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土地经营权流转,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户籍限制,注重保障农民身份置换后的土地、山林、宅基地、生育等权益,有序推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

扎实推进,做好“十二五”城镇化建设开局工作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们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科学谋划、加快推进当前我省城镇化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重点是抓紧完成全省城镇体系规划和重点城市群规划工作,全面启动村庄规划。继续支持推进现代新昆明建设,实施好滇中城市群发展规划,加快培育区域核心城市。进一步增强60个旅游小镇整体实力,抓好全省150个特色小镇建设。加快探索以户籍管理为突破口的城市管理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用地制度改革。继续抓好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市政设施一体化建设,力争全省城镇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75%和80%。继续采取有效措施调控房地产市场,稳定价格,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突出廉租保底、公租解困、农村危改、抗震安居四大重点,再建设50万套保障性住房。积极开展低碳试

点城市、乡镇和社区建设,大力推进城市绿色照明工作,加强机关办公大楼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和节能管理,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和农村工作,推进城市生态示范小区建设,完善园林城市创建工作体系,积极营造低碳生活环境。

第三篇:工行云南省分行五项措施服务我省“两强一堡”建设

工行云南省分行五项措施服务我省“两强一堡”建设

为在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向西南开放桥头堡、云南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人民币区域化等新一轮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金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7月29日,中国工商银行云南省分行召开全省行长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全力支持和服务“两强一堡”建设。

工行云南分行许海行长说,目前云南省正在积极实施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战略,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建设步伐,全行干部员工一定要充分认识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要继续把支持全省社会经济发展为己任,紧紧围绕支持和服务“桥头堡”建设这一中心以更大的视野,更开放的思想,更务实的作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力争在服务“桥头堡”建设中成为云南省金融行业的标兵。

继续加大信贷投入

今年上半年,全行各项贷款均衡增加,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突破了1100亿元,比年初增加139亿元,加上投行创新融资62.15亿元,荷花投放资金201亿元,增量占比同业排名第1位。下半年,要继续加大对铁路、公路、机场、电力、旅游、环保以及符合国家走出去战略企业、城建、基础设施等行业和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不断提高金融服务能力,为全省大项目、大企业、中小企业、个人客户提供全方位、宽领域的金融服务。

全力推进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

工行云南分行将抓住云南省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启动的机遇,以边境贸易融资为突破口,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服务模式和授信管理,充分利用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便利性服务于客户,实现跨境人民币结算的领先地位。7月27日,云南省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启动与昆明区域性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中心揭牌仪式暨滇池跨境财经货币合作大通道建设高峰会议上,工行分别与老挝彭撒万银行、泰国ACL银行以及工行新加坡分行签订使用人民币结算业务的意向性合作协议。协议的签订将为我省企业与东南亚的贸易往来搭建良好的服务平台,将大大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强我省外贸企业的竞争力,扩大对外贸易业务量,为推进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特别是对进一步鼓励和支持我省企业在跨境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贸易融资等多方面奠定了基础。

加快金融创新步伐

上半年,工行云南分行实现投行创新融资62.15亿元,今后将结合云南省的经济发展情况和区域特点,进一步完善信贷业务和投行业务“两条腿”走路的公司综合金融服务模式,深入推进信贷业务创新工作,大力拓展结构化融资顾问、股权融资、信托理财、直接投资顾问等业务,不断丰富投资银行业务融资品种,争取在金融服务中有新的突破。

加快小企业金融业务服务经济步伐

目前,工行云南省分行已经在昆明设立了八个“小企业金融业务中心”将专门面向小企业客户提供“商用物业贷”、“商品货权贷”、“应收账款贷”、“金融票证贷”等四大系列融资产品和个性化小企业金融解决方案。

深入开展“服务价值年”活动

通过网点服务功能的提升和区域布局优化,通过持续的服务改进来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全行美誉度,提升内在的服务能力。要重点加强对网点主任、客户经理、大堂经理、一线柜员在内的服务技能、服务礼仪以及新业务、新产品的培训,着力提升全员的服务水平和服务素养。要提高网点业务办理效率,缩短为客户办理业务的时间,逐网点组织制定服务效率提升计划,因地制宜,明确改进目标和时限要求,千方百计解决好客户排队等候时间过长的问题,有效提升工行的服务水平、营销效率和企业形象。

许海行长表示,工行云南省分行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抓住云南省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两强一堡”机会,把自身优势与服务全省经济发展相结合,通过加强信贷投放、创新金融产品、优化业务结构、完善网点布局、改善金融服务,在云南省建设“两强一堡”战略中再立新功,再作贡献。

第四篇:为桥头堡建设提供纪律保障的探索与思考

为桥头堡建设提供纪律保障的探索与思考

省委八届八次全会提出云南要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红河州委明确提出了把红河建设成为中国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前沿阵地。蒙自市委、市政府与时俱进、顺势而谋,提出了打造“山水映绿城、田园绕蒙自”战略目标。蒙自市纪检监察部门迅速行动起来,认真落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要求,市委市政府工作开展到哪里,监督工作就跟踪到哪里,积极为桥头堡建设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近年来,蒙自市纪检监察部门通过开展软环境建设、加强干部教育、强化机关作风建设、建立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建筑工程领域建设项目监管等举措,有力地保障了桥头堡建设各项工作的稳步推进。

一、主要做法

(一)开展软环境建设,为桥头堡建设提供服务支撑

桥头堡建设软环境质量是关键。为服务好桥头堡建设,蒙自市纪检监察部门从2009年就开展了全市软环境建设情况调研,对全市存在的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查找出了一些部门存在着思想认识与行动不一致,部门利益至上,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时有发生,执行力不强,办事效率不高,乱收费、乱罚款、乱摊牌、乱检查,办事难,有的甚至“吃、拿、卡、要”,以权谋私,在招商工作中,存在审批事项多、审批程序繁琐等问题。在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市里出台了《关于对蒙自非公经济进行挂牌保护的实施方案》、《蒙自市企业服务月实施方案》,将软环境建设工作任务进行分解,明确了责任单位,对全市36个市直单位涉及的298项行政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进行清理,取消160项,合并其中66项为24项,共保留96项,制定了投资环境优惠政策,取消了2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严肃查处了2起涉及损坏软环境的案件。

为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软环境建设效果,蒙自市于2011建立完善了“两中心一体系”的公共服务系统。组建市政务服务中心和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96项行政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并全部纳入政务服务中心办理,36个市直单位和部门在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设臵18个服务窗口,进一步规范了行政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业务的运行;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囊括了市政府采购中心、市建设局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办公室、市国土资源局地产交易中心、市财政局国有资产处臵机构等部门的交易职能,交易活动由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统一组织,实行管办分离。同时开发“效能蒙自”监察电子监察平台,随时监控每一个行政许可事项办理过程的各个环节,以黄、红、绿标识进行提示,并对办理时限和不许可、不受理、补充材料等情况实行重点监察和预警纠错,使监察部门及时、同步、全程监察审批事项的办理过程。在乡镇设立11个乡(镇)为民服务站,在25个村(居)委会设立为民服务点村,明确了402名村(居)民小组的为民服务代办员,构建起市乡(镇)村(居)组四级为民服务体系,达到了创新服务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群众办事的目的,取得了办事程序公开、社会监督到位、政务运行透明的效果,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例如,蒙自市依托“阳光村务e路通”查询平台,不断拓展乡镇纪委监督工作新领域。通过 对“阳光村务e路通”的推广,有效拉进了村民和干部的关系,增强了群众对干部的信任。

(二)加强干部教育,为桥头堡建设提供勤廉双优的人力支持

桥头堡建设干部素质是决定因素。蒙自市采取岗位廉政教育经常化、领导干部廉政谈话常态化、主题教育特色化等措施,进一步提高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廉洁自律意识,努力造就一支勤廉双优的干部队伍。

蒙自市在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中,对关键岗位、重要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为实施好岗位教育,市里出台了《关于开展国家公职人员岗位廉政教育工作的实施办法》,通过划分教育类别、梳理岗位责权、查找岗位风险、编制教育材料、落实教育措施等手段,引导公职人员明确岗位职责,认清权力风险,强化廉政意识,进一步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岗位廉政教育使在岗人员清晰地认识到在履职时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帮助大家在思想上划出了廉政红线,有力地促进了广大公职人员廉洁高效地履行职责。

蒙自市把廉政谈话作为加强领导干部廉洁教育的重要措施,并列为领导干部教育的常规工作。谈话对象有各乡(镇)、市直单位乡科级以上实职领导干部。谈话的内容有:一是个人遵守党的政治纪律,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委、政府决议、决定的情况;二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履行“一岗双责”的情况;三是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遵守选拔任用干部制度和接受党内外监督的情况;四是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及其他廉洁自律规定的情况。谈话采取个别谈话、分级负责的方式进行。廉政谈话 提醒每个领导干部做到警钟长鸣,不忘自警、自省、自律。精心办好《廉政视窗》、“纪检监察”等电视栏目和廉政文化专刊专栏,认真抓好正反两方面典型教育,引导、警示全示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树立正确“六观”,自觉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开展“学先进、树正气、促和谐”等主题教育。以“六个一”系列活动为载体,加强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一是开展一次反腐案例宣讲活动,二是开展一次“学习好党员心灵洗礼”活动,三是开展一次学习党章、重温入党誓词活动,四是开展“纯党性一件小事”活动,五是开展一次思想剖析活动,六是撰写一篇学习心得体会等。通过主题教育,切实维护党的纯洁性,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各项工作。

(三)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为桥头堡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桥头堡建设干部作风是先导。干部作风影响着全市改革发展大局,关系到招商引资工作,体现着党委政府的形象。蒙自市始终把干部作风建设摆在重要位臵,市里制定了《加强机关干部作风建设有关问题的规定》、《关于加强纪律端正会风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措施。对国家工作人员赌博的问题、参与经商办企业的问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手中权力“吃、拿、卡、要”及工作效能的问题、工作纪律和工作秩序的问题、会议纪律的问题、工作日饮酒的问题、公车使用等问题的处理进行了详细规定。2007年以来,全市已有4人因工作纪律涣散被免职,有4人因违反会议纪律被问责。在抓作风整治的同时,蒙自市纪检监察部门认真落实“有案不查是失职,不查有影响的大案要案 是不尽职,查办案件不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不称职”的工作要求,坚决查处违纪违法行为。2006年以来,查办违纪违法案件29件39人,受处分党员中,涉及科级干部30人,极大地震慑了腐败分子。通过查办案件达到了“查处一案、教育一片、警示一方”的社会效果,为桥头堡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四)建立完善规章制度,为桥头堡建设打造长效保障机制

桥头堡建设规章制度是保障。为桥头堡建设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一项长期任务,要履行好这一职责,不是靠一朝一夕几个动作就能完成好的。要高效优质地服务桥头堡建设,加强制度建设、打造长效保障机制是根本。为此,蒙自市始终把制度建设摆在重要位臵,相继制定出台了《加强机关干部作风建设有关问题的规定》、《关于加强纪律端正会风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对党纪政纪处分人员回访教育暂办法》、《关于对党纪政纪处分决定执行情况实施监督检查的办法》、《蒙自市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监督制度实施细则》、《关于建立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制度的通知》、《中共蒙自市委关于加强乡镇纪委建设的实施意见》、《蒙自市贯彻落实<关于在部分县市开展加强乡镇纪检组织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实施方案》、《关于建立党政主要领导重大事项决策责任档案的实施办法(试行)》、《关于建立单位作风档案的实施办法(试行)》、《关于建立单位制度备案待查制的实施办法(试行)》、《关于开展国家公职人员岗位廉政教育工作的事实办法(试行)》、《领导干部廉政档案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桥头堡建设纪律保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依据。充分发挥乡镇纪委在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中的职能作 用,以加强乡镇纪委建设为重点,以增加乡镇纪委工作经费和办案经费为保障,特别是创新设臵了市监察局派驻乡镇监察室机构,弥补了行政监察空档。

(五)开展建筑工程领域专项治理,为桥头堡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设施

桥头堡建设硬件设施是基础。蒙自建筑工程领域基础设施较多,为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蒙自市加强对项目建设的领导,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明确分管领导,指定专人驻场,加强项目资金管理,严格拨款程序,对项目资金实行专户、专账、专人管理。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蒙自市纪检监察部门从项目招投标到工程质量监督、项目竣工验收全程参与监督,先后深入项目现场开展检查50多人次,从而保证了工程施工进展顺利进行。

二、存在问题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在桥头堡建设中,纪检监察保障作用发挥还不够好。政令不通,则无执行力度,纪律不明,则无规矩方圆。桥头堡建设的推进,需要有科学合理的行为规范和严格的纪律约束来保障。要通过加强对涉及桥头堡建设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以及严肃查办各种阻碍、破坏桥头堡建设的违纪违法案件,严明政治纪律,确保政令畅通,为桥头堡建设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二是在桥头堡建设中,纪检监察工作推动作用还欠力度。纪检监察工作不但要让人知道什么不能做,还要让人知道鼓励做什么,不但要有禁行之“止”,还要有可行之“令”。要通过加大宣传教育,把党 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州关于桥头堡建设的统一部署上来,产生推动桥头堡建设的强大思想动力。要通过加大软环境建设力度,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形成奖优罚劣、治庸治懒,鼓励改革者、宽容失败者、严惩腐败者的执纪导向,产生加快桥头堡建设的不竭实践动力。

三是在桥头堡建设中,纪检监察监督的渠道还需进一步拓宽。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腐败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幕后操作”、“暗箱操作”,脱离了群众的监督。如果所有的行政行为都能在阳光下操作,就能最大限度地预防和遏制腐败。“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至腐败”,“领导干部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崇尚监督”。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决策部署,深化改革和加强制度建设,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监督政府。

三、为桥头堡建设提供纪律保障的思考

当前形势下,纪检监察部门要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主动融入、贴近、服务桥头堡建设,把桥头堡建设与谋划纪检监察工作结合起来,与做好纪检监察业务工作结合起来,与推进反腐倡廉创新结合起来,实现纪检监察工作的创新发展。围绕职能作用的发挥,纪检监察工作要从五个方面着力:

一要着力确保政令畅通,加大对涉及桥头堡建设重要决策部署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今年是落实“十二五”计划的关键之年,也是桥头堡建设全面实施的重要一年。随着越来越多的重点项目被纳入国家和省“十二五”规划,纪检监察部门要提前谋划,及时跟进,重点加大对市委、市政府推进“坝区一体化、四片八组团,城往山地走、农民变市民,产业强支撑、文化提品质,山水映绿城、田园绕蒙自建 设,以及战略大通道的重要交通节点、农业特色产业基地、进出口林果加工基地、物流仓储基地、金融服务平台等重点任务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政令畅通、政策落实。

二要着力营造发展环境,采取有力措施推进软环境建设。要把营造有利于桥头堡建设的良好软环境作为加快发展的“生命线”,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强化措施,突破难点,着力解决软环境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优化舆论环境、政策环境、服务环境、法治环境和宜居环境,牢固树立“人人是蒙自形象、个个是发展环境”的理念,大力营造“服务全到位、建设零干扰、发展无障碍”的干事创业环境,努力把蒙自打造成为“办事成本最低、速度最快、心情最好”的城市。

三要着力打造阳光政府,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新形势下的区域竞争,很大程度上是政府效率和服务水平的竞争。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继续发挥好在深化政务公开,推进政务服务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以三级为民服务体系建设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为切入点,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通过注重依法行政,提高运用市场配臵资源和统筹协调、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为推进桥头堡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四要着力坚决惩治腐败,严肃查办各种违纪违法案件。牢固树立有案不查是失职、不查有影响的大案要案是不尽职、查办案件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不称职的理念,重点查处两类案件:一是严肃查办国家公职人员中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的案件,利 用人事权、司法权、行政执法权、行政审批权谋取非法利益的行为,以及严重侵害群众利益案件、群体性事件和重大责任事故背后的腐败案件。二是严肃查办扰乱市场的商业贿赂案件,涉及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土地管理和矿产资源开发等领域的腐败案件。要正确区分改革探索中的工作失误和恶意违纪违法行为,既要宽容因改革和探索客观上造成的失误,鼓励他们放下包袱、轻装前进,又要坚持原则,坚决打击那些阻碍和破坏桥头堡建设的违纪违法行为和腐败分子,以正确、积极的监督导向为桥头堡建设创造一个有利的法纪环境。

五要着力推进创新工作,围绕桥头堡建设实现反腐倡廉建设新跨越。桥头堡建设和红河工业园区建设是一个全新的工作领域,没有任何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同样,围绕桥头堡建设开展纪检监察工作也需要大胆创新,要围绕桥头堡建设推进重点,加强课题研究和理论探讨,全方位推进反腐倡廉理论创新;要围绕桥头堡建设工作部署,加强监督检查,全方面推进反腐倡廉实践创新;要围绕桥头堡建设发展要求,加强机制规范,全方位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走出一条具有鲜明蒙自特色的反腐倡廉建设新路。

加快桥头堡建设,让蒙自站在了发展机遇的聚焦点,发挥好职能作用推动蒙自发展,纪检监察工作责无旁贷。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将在州委、州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服务桥头堡建设为契机,切实树立“蒙自发展、人人有责”的责任意识、“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意识、“敢闯敢试、奋发有为”的工作意识,务实创新、真抓实干,努力开创一片纪检监察工作加快发展的新天地!

云南省蒙自市纪委 赵昆京

邮 编 661100 手:*** 2012年7月3日

第五篇:对法院经费保障的调查与思考

对法院经费保障的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人民法院在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的进程中,肩负着行使审判权的神圣使命,承担着惩罚犯罪、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任。独立审判,又是行使审判权的一项重要组成部份,而要实现独立审判,离不开充足的经费保障。孙子兵法云:“大军未动,粮草先行”,从古到今,充分的物质保障始终是进行一切活动的根本,物质保障也是法院实现审判职能的前提条件。尤其是当前全国法院全面落实“司法为民”的要求下,法院在经费难以保障的情况下,承担的责任更加重大,审判任务也更加艰巨。特别是2007年4月1日起施行的国务院第159次常务会议通过的《诉讼费用交纳办法》在缴纳诉讼费标准方面作了很大调整,大幅度地降低了收费标准。因此,确保法院审判活动正常运行的经费保障十分重要,只有保障经费到位,才能促进审判工作顺利进行。现就法院经费保障制度的现状及应采取的对策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

一、法院目前经费保障的基本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在现行财政体制下,法院的经费来源,主要是依靠各级政府财政的拨款及法院自身收入的诉讼费作为补助经费。目前我国财政对于法院收入的诉讼费,实行“收支两条线”,即法院收 缴的诉讼费全额上缴给财政专户,财政统筹后再以预算外资金的形式,根据其经济实力与法院的开支预算报告决定拨款数额的多少。因此,不同地区的法院得到的财政拨款是各不相同的,也因此形成了有的法院经费相对有余,有的法院经费缺口很大。在经济发达的地区的法院,诉讼费收入多,经费相对较充足,基础设施建设,硬、软件建设相对也较先进。在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法院,尤其是部分被定为中扶县、列入西部大开发行列的老、少、边、穷“袖珍小县”的基层法院,受人口和经济总量的制约,县内商事案件案源少,且案件标的额小,诉讼费收入少,财政困难,得到的经费也相对不足,人员经费尚无法保证,更何况办案经费和建设资金?这么多年来,法院的“两庭建设”也一直是举步维艰,如按国家标准进行设计建设法庭,将直接影响法院正常的经费保障,只有采取建设单位垫资,法院自身从压缩开支中逐年偿还,因此,经费缺乏,已成为困扰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一个难题,在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社会经济正在起着翻天覆地的变革,各类案件剧增,法院的审判业务日趋繁重,现有的经费保障制度已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经费保障困难对法院工作的负面影响

司法经费保障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物质保证,是巩固国家政权、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更是推动清除和防止司法腐败的需要。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逐步推进,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由经费紧张而引发的各种弊端已经明显暴露出来并持续不断地加深着对法院各项工作的负面影响。

1.《诉讼费用交纳办法》实施后,法院工作运转难度进一步加大。制定和实施《办法》的目的是进一步降低诉讼门槛,减少涉诉群众的经济负担,规范诉讼费用的交纳和管理,畅通诉讼渠道,完善人民法院经费保障体制,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作用,促进公正司法和社会和谐稳定。随着《办法》的实施,诉讼费收入也减少,而法院司法经费主要依靠诉讼费收入维持法院正常运行的困难即刻显现,经费不能及时足额保障已直接影响到法院的正常运转和工作开展,极大地挫伤了法官的积极性,更影响了多年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司法为民宗旨的司法效果。原《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规定依法由当事人承担的案件受理费及其它诉讼费用,在司法审判活动中具有补足审判成本、遏制诉权滥用、倡导诚实信用的功能,《办法》实施后,在地方财政比较困难,主要依靠诉讼费收入维持正常运行的贫困地区的基层法院,由于现行财政保障没有变化,经费保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对法院经费保障越来越严峻的形势,如果现行财政保障的情况不变,经费保障问题将进一步突出,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法官的积极性,影响审判质量和司法的权威与效果。

2.对司法公正与效率的负面影响。新的《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规定,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和诉讼调解结案的诉讼费要减半收取。虽然调解、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能够及时高效的化解 矛盾纠纷,作到案结事了,但是需要法官做大量的工作,既增加了法官的工作量,也增加了办案成本。新的《办法》这一规定,使得法官审判理念正悄悄发生变化,为了保住原本就少得可怜的诉讼费收入,尽可能的不使用简易程序,对调解撤诉案件就可能采取变通处理的方式,如不进行调解或尽量少调解,或以判决形式出现,尽量不同意当事人的撤诉要求,以避免退还费用等。这不仅导致调解撤诉率的大幅下降,简易程序的使用范围的缩小,还影响了案件质量效率指标的考核,更为重要的是这将极大地削弱法院审判的社会效果,这与中央司法政策和最高法院要求扩大简易程序的使用范围,提高调撤率,发扬东方调解经验的要求相悖,对化解矛盾、创建和谐社会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3.较低的工资、福利待遇,不利于法官队伍素质的提高。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司法队伍。这就必须以增强司法能力,提高司法水平为目标,不断加强法院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继续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而这些必须要有必要的经费作为保障。一是贫困地区法官待遇低,法官资源不稳定,留不住人才。同为共和国的法官,不同省份、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的法院,工资福利相差几倍甚至十几倍,尤其是贫困地区的法官,有的被长期拖欠国家规定的政策性津贴和补贴,有的被长期拖欠工资和差旅费,严重影响了干警的工作信心和积极性。二是培训经费严重不足。贫困地区法院的正常办案经费、津贴、通勤补 助费用都难以有效落实,培训经费更是捉襟见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制约了贫困地区法官的职业化建设以及法官素质的提高,不利于法官队伍的稳定和建设。

三、法院经费保障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法院经费保障机制未健全,领导认识不够。受司法行政化的误导,一些党政领导把人民法院等同于一般的行政机关,错误认为法院与行政执法机关一样,也就是办案、下乡调查,好像没有更多的工作可做,没有认识到审判工作的特殊性,在经费供给上与行政机关一刀切。办公经费的多少在很多方面取决于党政领导的认识上,领导重视的,办案经费相对多些。殊不知,法院95%以上的工作是审理和执行大量的刑事、民商事、行政案件,每审理一个案件要通过调查取证、开庭审理、合议、裁决,最后执行生效裁判各个环节才能完成的,每个案件都必须按法律规定的程序公开、公平、公正地审理,这就需要法官做一些大量的调查取证和庭审工作。如法院经费的保障机制不健全,将直接影响法院的公正与效率。尽管法院在审理民商、行政、执行案件中收取了当事人的诉讼费和执行费用,但这些费用属于国家财政规费,按“收支两条线”规定,实行收缴分离,全额上缴国库,法院本身不得随意使用,如财政不能及时保障法院的办案经费,就不能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重要作用。

2、受当地财政困难影响,法院经费得不到保障。在中扶县这样一个贫困县里,财政首先要解决的是干部职工的温饱问题,其次是教师工资,再次才是政法部门的办案经费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法院不能因为没有经费而不办案,也不能收了诉讼费而不办案,个别党政领导把法院办案所需的经费等同于行政机关,不管办案经费是否落实,以致法院不得不自谋出路,拉赞助、经费包干、乱罚款、违规收取诉讼费,势必产生一系列司法腐败,结果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由于经费保障不落实,受当地政府和财政制约,影响到案件的及时审理和执行。

四、解决法院经费保障制度的对策

人民法院经费保障工作做好了,直接体现法院的公正与效率,对于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对经费使用保障制进行改革。

1、加快改革步伐,确保法院经费保障到位。按照我国目前“分级管理,分级负担”的财政管理体制,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办公经费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担,从实际上看这种管理体制的确给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带来了一些不便,特别是贫困地区的人民法院。由于地方经济欠发达,财政困难,行使审判职能所需要的经费难以得到保障,这是一个长期困扰人民法院的问题。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人民法院经费不足的问题,就必须从法院经费管理体制上入手,通过司法体制的改革来实现。只有加快法院人、财、物的管理制度改革的步伐,才能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方针,实现审判工作的公正与效率,克服地方保护主义,依法行使审判权,摆脱法院对地方政府在经费上、物质上的依赖性。因此,从我国国情出发,宜建立法院系统垂直管理 的财政体制,建立垂直的财政体制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好处:一是能确保法院人员的工资、补贴和办案经费,解决地区之间因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差别,消除法院干警对各法院之间经济不平衡所产生的攀比情绪。二是能确保法院物质装备和“两庭”建设经费的正常开支,解决法院装备落后、“两庭”建设欠债、审判场所维修等问题。如实行垂直财政统管,则可根据地区差别,综合调控,按轻重缓急进行统一计划安排,投资分期分批解决建设项目。三是能确保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部门、团体和个人干涉。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法院经费由各地方财政供给,受制于地方政府的不利局面。

2、搞好司法独立预算,确保经费供给。笔者认为,在当前强调司法改革的进程中,经费保障机制也应进行相应的改革,应改变这种法院经费单纯依靠地方财政拨款的做法,应当实行全国法院系统的经费由国家计划单列,财政统一拨款,并立法保障司法经费,建立独立的司法预算制度。法院的司法独立预算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务必从实际出发,加强和规范人民法院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法院依法履行审判职能并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一些法定的必需的支出和人员经费及业务正常开支的经费要如实编制上报,财政部门在安排预算中不能把审判机关经费等同于一般行政机关,要确保按审判工作需要的经费供给。法院物质装备和“两庭”建设所需经费也应列入国家计划,根据实际情况逐步予以安排解决,否则,将使法院审判工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3、增强透明度,健全法院经费保障监督机制。为保障法院经费使用的公正、透明、廉洁,首先要解决管理机制上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实行上下监督和横向监督,如定期或不定期从上级法院挂派和纪检监察部门及审计部门派驻监督,审核法院经费,建立法院系统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及审计制度,规范法院系统的财务管理,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专门审计,避免出现审计漏洞,有效防止腐败,加强对法院正常审判业务经费的监督和重点项目建设的跟踪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腐败分子暗箱操作、假公济私的违法行为,才能彻底解决以往监督不力的问题。通过监督,切实保障人民法院经费保障制度得以落实,为人民法院的司法公正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下载(3稿)对两强一堡建设与纪律保障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3稿)对两强一堡建设与纪律保障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小编整理]

    长岭县是从2004年1月份开始启动农村“两网”建设工作的,此项工作开展以来,长岭县政府十分重视,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两网”建设工作,长岭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按照自身工作职......

    对地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的几点思考(精)

    对地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的几点思考 文章标题:对地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的几点思考 建设新农村,开创药品监管工作新局面 建设新农村开创药品监管新局面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怎......

    关于对扩权强镇的调查与思考[范文模版]

    关于对"扩权强镇"的调查与思考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四个镇的调查,认真分析了目前镇级政府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从扩大财权,解决有钱办事的问题;改革人事权,解决有人办事的......

    两提一优活动自查报告与严守政治纪律自查报告

    两提一优活动自查报告 目录 第一篇:两提一优自查报告整改措施 第二篇:两提一优活动自查自纠及整改措施 第三篇:两提一优活动总结汇报材料 第四篇:XX年两提一优活动的实施方案 第......

    对全县社区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范文大全]

    对全县社区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转发的通知》(中办发〔2000〕23号)、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湘办发〔2001〕......

    对企业信用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活动需要建立一个有效调动社会资源和规范市场交易的信用制度。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

    对党支部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对党支部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烟草在线专稿 作者:晓峰 更新日期:2010年11月11日 【字号:大 中 小 | 颜色:浅 深 红| 打印】 烟草在线专稿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烟草......

    对全县社区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对全县社区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转发的通知》(中办发〔2000〕23号)、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湘办发〔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