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监管引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转变发展方式(最终五篇)

时间:2019-05-13 18:14: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监管引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转变发展方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监管引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转变发展方式》。

第一篇:以监管引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转变发展方式

以监管引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转变发展方式

发布时间:2011-06-03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工作制定了宏伟蓝图,特别强调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贯穿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提高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有效性,必须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更新监管理念,优化监管政策,完善监管方式,加快引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科学转型。

更加注重系统性风险监管

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和区域性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健安全运行是金融监管部门的核心职责。早在上世纪70年代,国际清算银行就提出了宏观审慎监管的概念,以此概括一种关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管理念。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加强宏观审慎监管迅速成为各方共识,“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建立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预警体系和处置机制”。

从我国银行业金融体系总体情况看,要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必须切实强化对工中农建交等大型银行(或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审慎监管,也要高度关注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这一类特殊机构群体的风险监管。首先,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虽然个体规模小,但机构数量众多,其总资产负债规模占全国银行业总资产负债的11%,在我国金融体系,特别是农村金融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其次,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客户群体主要是农户和微小企业,尤其是在偏远农村地区,往往是唯一的金融服务提供者,替代性差,“小也不能倒”。同时,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尤其是农村信用社,虽然各为独立法人,但由于长期历史渊源,这类机构具有高度的系统关联性。风险不能及时或合理处置,就可能牵一发动全身,引发连锁反应。因此,应当以整体视角来把握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问题,高度关注单体风险可能引发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隐患。

一是着力提升机构整体健康度。机构稳健安全运营,是确立社会公众市场信心,防止单体风险传播扩散的前提和基础。银监会一直将提升整体健康水平作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2008年至2010年,全面实施并圆满完成了主要风险指标及监管评级达标升级规划,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状况有了实质性改善。今年,银监会又制定了三年风险管理稳固提升规划,要求各地明确主要监管指标提升目标,逐家制定达标措施,力争用三年时间,使其健康水平再上新台阶。

二是大力推进高风险机构并购重组。高风险机构是引发区域性与系统性风险的重大隐患,必须着力加以解决。去年,银监会出台了高风险机构并购重组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以市场化手段方式化解处置高风险机构存量风险,力争在五年内把高风险机构全部处置完毕。今后,银监会将切实加大督促指导工作力度,积极协调争取各相关部门,各级地方政府支持配合,加快工作推进步伐,早日消灭这一突出风险点。

三是健全风险传播的隔离阻断机制。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因历史渊源形成的系统性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防身,用不好也可能伤身。为此,一方面,要注重发挥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系统的协作优势,大力推进信息共享与业务合作,形成合力;另一方面,要加强舆情监测,正确引导舆论宣传,特别是对于重大风险事件和炒作热点,要淡化机构间的关联性,防止因单个机构的问题,影响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整体声誉。

更加注重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保护消费者权益,监管部门责无旁贷。金融消费产品与服务多为无形产品,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更为突出,监管机构的责任更为重大。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启示之一,就是漠视金融消费者权益将给整个金融业带来巨大灾难。为此,美国金融监管新法案中,将消费者保护置于突出位置,并成立了一个独立的金融消费保护机构,值得我们研究借鉴。

一是切实提高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责任意识。保护消费者权益首先是要保证消费者的金融资产安全;其次是要履行对消费者的诚信义务;最后是要为消费者提供完善的服务。这些与银行业金融机构长期发展要求和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长期位于偏远农村地区,处于相对垄断地位容易导致“店大欺客”的问题。为此,监管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倡导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和消费者保护意识,引导金融机构将消费者权益保护纳入长期发展战略并认真践行。切实发挥消费者权益保护对于银行业经营规范化程度,改进内部治理和风险控制的正向作用。

二是要建立消费者权益的全方位保障体系。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关键是要让消费者了解知悉自身合法权益。应督促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充分利用渠道、人员和专业优势,积极开展金融知识教育,最大限度地普及金融知识,切实提高消费者金融风险意识,能够主动分析和准确识别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内在风险。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改进业务产品,提供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的服务,努力降低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况。要督促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与客户的一切交易中,秉持公正的姿态,构建完善的投诉协调解决机制,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免费、公平和易得的争议解决途径。

三是要将消费者权益保护纳入监管工作框架。要加快制定完善法规制度,确立金融消费者保护在监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要在准入、现场和非现场监管中,加入消费者保护的内容,有效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行为的引导和规范,并在发生金融消费侵权行为时,对违规机构进行处罚,使消费者权益保护措施具有足够的权威性和威慑力。

更加注重加强对金融创新的监管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金融创新对整个金融体系变革,对金融业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力,拒绝或抑制金融创新无异于扼杀金融活力。同时,随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农村金融市场竞争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村金融创新活动日渐活跃,在显著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同时,也给金融审慎监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对于这些金融创新,监管者要将其当作提高金融监管水平的推动力,积极支持鼓励,同时也要高度关注金融创新风险。

一是创新必须立足农村经济的实际需求。从国内外金融创新活动看,金融创新的目的是有差异的。有的是为了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技术发展的要求;有的是为了回避和对冲风险;有的则只是为了逃避监管。基于我国农村经济以及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阶段和水平,当前农村金融创新应以满足服务需求作为基本出发点。对于其他类型的创新,特别是对冲或投机型金融创新应当予以严格的限制。现阶段,广大农民最核心的金融服务需求是信贷支持,信贷业务仍然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主业。为此,要大力鼓励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开展信贷领域的创新活动,特别是针对“抵押担保难”和“贷款难”问题,重点开展抵押担保制度、服务模式的创新,着力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透明度。

二是创新必须与居民金融成熟度相适应。“认识你的业务”、“认识你的风险”、“认识你的客户”是创新的基本要求,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更是如此。众所周知,广大农民普遍缺乏基本的金融知识,风险意识相对淡漠,风险承受能力极弱。为此,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必须更为审慎地开展创新活动,以免引发不必要的纠纷和风险。应坚持创新活动与金融活识宣传相结合,提高农民对新产品、新业务的理解接受能力;坚持新业务产品的推广与风险提示相结合,使农民真正了解产品的内在风险特性;坚持外部引进与自我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按照农民的理解能力和农村经济特点,改造完善引入的金融产品,不能简单照搬套用。此外,要特别注意加强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评估,严禁为获取短期收益向低收入群体推销高风险产品的行为。

三是创新必须以风险管控能力为基础。创新必然带来新风险和新问题。因此,要坚持风险可控、成本可知、透明度高、风险补偿能力充足的原则,认真评估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风险的控制能力。要建立以风险防控能力水平为标准的差别化监管政策,对于治理有效、管理规范、技术力量强、人才储备充足的机构,可给予更大的监管自由度,允许在更宽的领域进行自主创新,重点是加强后续持续监管;对于管理较为薄弱机构,要严格约束高风险创新活动,设置审批或事前报备等准入限制,主要鼓励其借鉴引进其他金融机构相对成熟的产品。

更加注重以监管引导转变发展方式

近年来,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发展速度上基本保持与银行业同步,但在发展质量上的差距仍然较大,在个别方面甚至有扩大的趋势。要抓住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势头强劲、改革承受力较强的有利时机,尽快将监管工作关注点从帮助推动其加快业务发展,消化历史包袱,转向督促指导加强内部管理,转换经营机制上来,为其科学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清晰发展战略,实现差异化发展。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根在农村、在农民、在农业,离开“三农”势必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此,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这类特殊机构,必须要加强业务导向监管。督促其长期保持以县域为中心,以“三农”为重点的市场定位,注重发挥自身服务网络、产品体系和专业人才的比较优势,确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要扬长避短,回避参与已呈现过度竞争态势的城市和大企业业务,深耕农村市场,细分行业和客户,创建针对性强的服务模式,打造服务品牌,巩固提升竞争优势。

二是注重发展质量,实现内涵式增长。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经营管理粗放的问题较为严重。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亟须转变规模扩张的外涵式发展模式,走质量提高的内涵增长之路。要切实加强战略监管,当务之急是要抓住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这个关键。要指导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调整绩效考核取向,减少规模指标的权重,取消存款时点指标的考核,提高效益指标、长期性指标的比重,增加延期支付的内容,使管理者关注长期发展质量和效益,减少短期行为。有条件的机构,要督促其增加非财务指标的考核要求,将客户服务质量、员工素质和社会满意度等内容纳入考核体系。

三是强调风险管控,实现稳健运行。对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来说,追求科学发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实现业务发展和风险防控的科学平衡。风险管理一直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一个短板。要督促引导其加快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机制。今后一个时期,重点是要借助新资本协议实施这个契机,抓住良好的公司治理、完善的政策流程和有效的系统管理这三大基石,大力推进经济资本管理、流程银行改造和先进的风险计量方法,促进全面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和经营发展的精细化转型。来源: 金融时报

第二篇:以环境保护促进发展方式转变范文

以环境保护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2010年05月25日 中国环境报

今年,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无疑是保增长的重要措施。但是,环保部门也要在保增长中坚决遏制可能出现的污染抬头趋势。为此,济南市环保部门认清形势,把握关键,提前介入,积极作为,正确处理保增长和保环境、加强监管与优化服务的关系,把转方式、调结构、保增长有机结合,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一是科学编制“十二五”环保规划。明确方向,准确把握“十二五”环保工作阶段特征,认真总结“十一五”的经验,着眼于宏观调控、源头控制、优化经济社会发展,从转方式、调结构方面规划发展道路,细化和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方向。体现差异,立足各县(市、区)实际,实行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统一目标、体现差异。在污染防治、总量控制及能力建设、自然生态和农村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中,既借鉴外地经验又体现济南特色,明确“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的总体战略、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强调前瞻,按照“动态调整、重点调查、总体核算”的原则,及时开展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调查工作,算好“十一五”期间污染减排总账,为“十二五”环保规划的编制及实施提供科学、准确的基础数据,为“十二五”期间推进污染减排提供保障。

二是积极推进区域环评、规划环评。继续坚持环境门槛不降低、环境标准不走样的原则,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暂时的经济增长,用严格环境准入引导发展、以环保服务助推发展,从决策源头调控生产力布局、优化资源配置。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将区域环评、规划环评作为审批区域内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的前提,合理布局生产力,优化产业结构,从源头严把“两高一资”项目准入关,对耗能高、污染重的项目坚决不批。坚持“分类指导,有保有压”原则,对国家鼓励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排放等优化存量、调整产品结构的项目,以及淘汰落后、兼并重组、技术升级改造等有利于结构调整、改善环境质量的项目,通过采取减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的方式开辟绿色通道,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是用好污染减排倒逼机制。加快落后产能淘汰步伐,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使环保工作逐步实现多还老账、不欠新账的目标。继续抓好火电、水泥等重点行业的结构调整,完成10吨以下燃煤锅炉小烟囱取缔任务,坚决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的落后生产能力。抓好火电、钢铁等重点行业脱硫设施建设、优化完善和运行管理,积极安排脱硝项目的技术和设备调研工作,新进行脱硫设施升级改造的要配套建设脱硝工艺或设施。加快河道截污、污水处理站和污水配套管网建设步伐,力争3年内实现绕城高速范围内生活污水的全收集、全处理。

四是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环境保护是重大民生问题。把解决影响群众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作为惠民生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执法检查活动,积极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利益诉求,着力解决好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问题。坚持“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原则,加大环境普法力度,让更多企业知法、懂法、自觉守法,不做危害环境和人民利益的事情。

五是多管齐下促进结构调整。综合利用经济、法律、标准等手段,对相关产业进行限制,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我们正在研究制定具体办法,建议政府设立环境保护奖励基金,通过资金奖励督促企业技术改造。按照国家环境标准体系,以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不断提高环境准入门槛,用经济手段倒逼企业整改,通过环境保护促进发展、优化发展。

第三篇:转变监管方式 力促食品医药产业发展

转变监管方式 力促食品医药产业发展

——涟源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兰平

4月26日至4月28日,四大家组织赴宁乡、双峰、冷江、新化等县市进行了学习考察,用过实地考察参观,我亲身感受到了这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浓厚氛围,也对自身工作产生了些许思考。

纵观我市食品医药产业发展与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现状,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食品医药产业的发展:我市食品药品企业诚信建设和产品质量保障水平不足,安全风险仍然存在,制售假劣食品药品的违法活动时有发生;餐饮业整体水平不高,安全隐患比较突出;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监管网络不够健全,农村地区的食品监管存在盲区。

监管是发展的重要基础,发展是监管的有效保障。作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职能部门,既要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又要立足党的中心工作,在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发挥好的作用,如何正确处理监管与发展的关系值得我们每一个食品药品监管者去思考。根据我市实际,笔者认为应着重实现监督管理方式的“四个结合”,加大对食品医药企业监管监管方式的转变,不断提高监管服务的水平,才能使食品医药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部门监管与企业自律相结合,增强管理实效

近年来,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数量激增,而监管力量相对薄弱,单纯依靠监管部门去管理,难以保证监管效能。因此,必须将部门监管与企业自律相结合,帮助企业推进内审能力建设,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规范化管理的水平。

(一)推动企业树立先进理念。鼓励企业转变增长方式,优化资源配置,协调安排行业专家开展产业发展与安全生产为内容的讲座,确保产品安全,努力提升经营效益,切实增强市场竞争力,在不断提升自我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促进企业和社会和谐发展。

(二)明确企业是食品药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确保安全制度上墙,责任人公示,强化企业自律是保障药品安全的第一道关口,加强药品、医疗器械技术人员和从业人员法律知识和业务能力培训,强化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

(三)健全企业诚信评价体系,实行信用分类监管,为食品药品企业建立诚信档案,树立一批能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诚信经营典型,提高企业的守法意识、信用意识、品牌意识。

(四)以各类示范创建活动为契机,通过市、乡、村三级联创的要求切实提升对薄弱地区的监管力度,并借机开展食品药品示范店示范街创建活动,建立一批示范企业并进行推介,达到以点带面,引领示范的作用,着力带动其他企业争先创优的竞争意识,二、行政监督与技术监督相结合,提高监管效率

(一)强化日常监管,对药品生产企业执行GMP、药品经营企业执行GSP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提升药械生产经营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和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加大稽查打假和专项整治力度,定期开展以打击保健食品“四非”、中药饮片、麻醉药品、学校食堂等多形势的专项整治行动,查处一批大案要案,震慑违法分子。

(三)加强与公安、法院、工商、质监等多部门的配合,建立

监管联动机制,对通过网络、电视广告等渠道制售假劣药品行为进行严厉打击,防止不法分子扰乱市场秩序。

(四)构建现代化的监管网络,充分利用网络在线监管的模式,建立较完整的食品药品信息数据库,对食品药品经营市场情况做到全面掌握,着力提升监管水平和层次。

(五)进一步适应机构改革的浪潮,切实加强与编制、质监、工商、财政等部门的协调和衔接,确保人员到编到岗,工资和经费按时到位,不影响监管工作的正常开展;加大监管经费的投入力度,配备必需的执法装备、检测设备,为公正执法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硬件环境。

三、专业队伍与社会性队伍监督相结合,消除监管肓区

(一)切实完善监管网络的建设。坚持食品药品安全地方政府负总责的方针,切实加强对辖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建设,保障工作人员、经费、制度的到位。

(二)切实提升监管队伍的战斗力。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办法,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加快监管人员履职能力的提升;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确保食品药品和监管队伍“两个安全”。

(三)实行“举报假劣药品有奖励”和“消费者如购到假劣药品我局先行赔付”等两项社会承诺,并邀请社会监督员进行配合,加大社会参与力度,营造公平公正、竞争有序的发展环境。

(四)加强舆论引导,充分利用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的覆盖优势,加强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公益广告的推介,并抓住各种主题活

动的机会深入社区。街道通过多元化的宣传形式使食品药品安全意识深入人心,营造全社会参与监督的良好局面。

四、监管执法与规范服务相结合,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一)推行政务公开。通过网站、媒体等渠道对外公开职能职责、办事项目和办理流程等监管信息,为行政相对人提供快捷、便利的信息服务,不断提高行政执法工作的透明度。

(二)依法精简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优化工作流程,进一步提高行政许可、检验检测、认证检查等工作效能,尽最大努力缩短办事时限,帮助企业抢占市场先机。

(三)加强对我市食品医药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加强对“回春堂药业”、“中华医药园”等一批优势企业的引导,为企业提供法律法规、政策咨询、技术指导、规划设计、项目审批等方面的专业服务。建设以“公司+基地+农户”为模式的一批规范化栽培、规模化种植的中药材基地,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倾心打造“药疗、药膳、药茶、药酒、药浴”五大品牌。

(四)加强项目引进,招商引资,为我市食品医药产业提供高标准、高规模的竞争环境,从政策、技术上给予支撑,并完善物流、配送等配套设施,尤其是搞好现阶段回春堂药业的“中药现代化工业园”建设项目,鼓励建设技术先进、低碳环保、低成本、高效益、现代化、国内一流的中药材集散中心、中成药研发和生产基地。

合理处理食品医药产业发展与监管的关系,需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不懈地努力,需要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培育和大力支持,更需要医药经济骨干企业跨越式发展。为此,我市药监部门将充分利用

食品医药产业发展的大好时机,积极发挥政策引导、监督管理、服务帮促等职能作用,努力优化发展环境,为促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而不懈努力。

第四篇:转变发展方式

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助理、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田建荣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母亲,也是人类能够得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正是这位地球母亲,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才有了最基础的自然资源。但是,地球只有一个,它的资源是有限的,它的环境承受力更是有限的,不可以任意地挥霍与破坏。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也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地球已经越来越不堪负重。

在过去的100年里,人类在最大限度地从自然界获得资源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环境危机。我们居住的地球温度在不断上升;北极海冰消失速度加快;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地球65万年以来的最高值;温室气体已经成了全人类所要共同面对的最紧要问题,人类正在承受过度向地球索取资源带来的种种危害。近年来,我国相继经历了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以及今年西南地区大旱灾害、青海玉树地震和新疆60年不遇的风雪灾害……

今天的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的需求刚性上升。尽管从总量上看,我国是资源大国,但是我国多项重要资源面临短缺并且人均资源量远低于世界水平,导致未来的资源供需形势严峻。在人均资源量少,资源禀赋并不优越的基本国情下,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必须转变发展方式,走珍惜资源、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应合理利用新疆各种资源

新疆土地面积虽然辽阔,但是由于水资源稀缺,优质耕地资源少,土地集约程度和利用程度不高。随着新疆工业化进程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资源的刚性需求增长,保护耕地与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显突出。新疆是资源相对富集的省区,目前已发现矿种138种,探明的储量有94种(119个亚种)。但勘查程度较低,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不高,资源破坏行为时有发生,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现。作为国家优质商品粮和重要能源资源接替基地和国家能源安全大通道,新疆要发展,资源保障是前提,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实现社会可持续性发展是关键。

当前,新疆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疆工作,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已拉开帷幕,新疆将迎来一个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新时期。新形势、新机遇为国土资源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担负着自治区国土资源的调查评价、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重要职责。应该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正确处理好局部与全局利益的关系、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的关系,坚持积极主动服务与严格规范管理并举、促进经济增长与加快结构调整并重,统筹土地管理、地质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等各项工作,切实把国家和自治区关于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方针政策转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为新疆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做好服务和提供坚实的国土资源保障。

切实管住和用好土地资源

新疆应按照“严控总量,优化结构,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的原则,深入开展“保经济增长、保耕地红线”行动,充分发挥土地的宏观调控作用,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效的土地管理和服务。

一要继续落实“两个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按照“约束要硬、责任要明、激励要实、监管要严”的要求,组织开展2010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签订工作,将确定的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等耕地 保护的目标和任务层层分解落实。严格耕地占补平衡,加强占补平衡补充耕地质量管理,在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的同时,突出提高耕地质量,最大限度缓解经济发展所需建设用地和保护耕地的矛盾。要坚持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按照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多利用国有未利用地的原则,严把土地闸门,严格控制用地。加大存量土地挖潜力度,加快盘活闲置、空

闲土地,继续引导用地单位充分利用“四荒”国有未利用土地搞建设,大力提高土地保护和利用水平。

二要积极主动做好国家和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用地的服务保障工作。今年,自治区初步安排200项重点建设项目,其中新上项目30项。要 优先保障事关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电网、能源资源开 发等重点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工程建设项目用地。重点做好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南疆铁 路库尔勒至阿克苏二线、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工程等20多个在建重点基础建设项目的用地服务保障工作;按照提前介入、主动服务的原则,优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确保重点建设项目按期“落地”开工。三要全面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进一步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力度,坚持土地开发整理向粮食主产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倾斜政策,重点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村容村貌上下功夫。加快推进以伊犁河谷地为重点的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按照以水定地、节水增地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以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充分发挥土地开发整理规模效益,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和粮 食安全。

切实找到和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

新疆要加大资源勘探开发和管理工作力度,抓紧抓好重大地质勘查项目,积极推进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不断增强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一是加快实施“358”项目,推动地质找矿取得新突破。实施祁漫塔格地区铁铜多金属矿、阿吾拉勒地区铁矿、塔什库尔干、乌拉根等重要矿集区整装勘查。继续开展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阿尔金山成矿带的铁、铜(镍、钼)、铅锌、金、稀有金属等重要矿产地勘查和重要成矿区矿产远景调查,进一步提升矿产资源保障程度和持续供应能力。扎实推进深部找矿工作,围绕铁、铜镍、铅锌、金等优势矿产,在已发现重要矿床的深部及其近外围做好示范阶段的工作,继续做好彩霞山铅锌矿、喜迎金矿和查岗诺尔铁矿的勘查,启动蒙库铁矿、白山钼矿、哈图金矿的深部找矿工作。通过深部找矿,确保提交一批大型、超大型矿床,新增一批矿 产资源储量。

二是加大煤炭资源勘查工作力度,全力推进煤电煤化工产业发展。重点抓好“西煤东运”资源区煤炭资源勘查工作,力争短期内完成勘探工作,确保自治区确定 的“„一主两翼‟铁路竣工之日、就是„西煤东运‟生产基地建成之时”目标的实现。

三是积极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进一步提高矿产资源规模化开采和集约化利用优化矿山开发布局,改善矿山安全生产状况和矿山生态环境。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加快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长效机制,加强对矿山生态环境、地质地貌景观和地 质遗迹的保护,最大限度地减轻矿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加大矿山地质环境 恢复治理力度,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双赢。

切实维护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秩序

新疆将进一步强化依法监管工作,严格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秩序,确保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一是认真开展2009土地卫生执法检查工作。2010年是土地卫片执法检查第一次覆盖全国,并依据15号令全面实施问责。要加强土地供需情况的跟踪研判和建设用地批后核查工作,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严肃查处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违法批地供地、侵犯农牧民利益的行为。

二是继续开展地质勘查项目专项检查工作。依法查处无证勘查开采、越层越界开采、“圈而不探、圈而不开”、非法转让探矿权采矿权以及严重破坏浪费矿产资源等行为,切实维护正常的国土资源管理秩序。三是开展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实施情况专项检查。加强对开垦国有土地的监督管理,规范开垦行为。四是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开展“批而未用”土地专项清理,盘活闲置土地和低效利用土地,维护正常的土地管 理秩序。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转变习以为常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积极倡导并实践低碳生活,从点滴做起,更好地合理保护和珍惜地球资源,更好地科学开发利用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第五篇:转变新思路 做好农村发展引路人

“先富能人治村”不仅仅是顺应经济发展潮流的新思路,同样也是出自农村社区公共权力层面的考虑。村委会干部的类型已经由传统农业社会的“道德权威型”向农村现代化的“经济能人型”来转变。村委会干部在引领农村致富中的领头人角色也越来越重要。

近些年来,一些从农村走出去的“富人”又先后回到农村,担任起村官,立誓要带领家乡人民脱贫致富。这种回报家乡的做法是感恩之举,鼓舞人心。然而伴随着“老板型村官”的到来,也引发了一些问题,一些富人村干部借此为平台谋取更多企业发展的空间和私利。而另一些真正想回报家乡的富人又只是盲目投资,大量资金分配到了村民的手中,看似村民腰包鼓了起来,但这种短期的资金投入对于农村长远发展却没有起到丝毫实际的推动作用。先富裕起来的人有意愿帮助村民脱贫致富是值得鼓励的好事,但是要真正做好村官,做好村民致富道路上的引路人,仅仅依靠大量资金的投入远远不够,做好富人村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转变思路:

首先要端正态度,形成正确的当官动机。如果富人当村官只是为了自己盈利,利用手中的权力进入更高的平台、发展更好的人脉,而损害村民的利益,就违背了当初村民选择富人当村官的初衷。每一个村官都应当树立起“为民服务,助民致富”的信念:行动上承担起带领村民致富的责任,思想上形成共同富裕的愿望,把帮助村民致富当成一种荣誉,时刻提醒自己、督促自己为村民服务,回报家乡。

其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村子里走出去的富人大都是依靠自己的勤劳致富的,有很多丰富的经历和成功的经验。富人村官可以拿出来自己的积蓄投资农村建设,但除了修路、建校等一些基础设施的完善工作以外,更重要的是如何才能让每一个村民真正挣到钱。单靠暂时的资金投入,能够解决眼前的问题,却达不到长远致富的目标。因此,富人村官应当把自己成功的经验传授给村民,带领村民办理种植业、养殖业,发展农产品生产、加工,开办农村企业、开发农村资源,组织农村市场,开拓农业销售渠道,吸收村民就业。真正实现农村发展的活力与动力。

最后要树立农村科学发展观。富人村官不可盲目进行招商引资,应该树立科学可持续的农村发展理念。科学发展农业、合理开办农村企业,走适合农村自身情况的特色发展道路。通过科学技术的引进和学习,丰富村民的农业知识,提高农业产量收入。培养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鼓励更多的农民科学种田。对于村办企业要符合农村的生态环境条件,注重污染的防治,建设和谐发展的新农村。

富人村官是寄托了村民脱贫期望的农村建设领头人。做好村官不仅需要回报家乡的热情和能力,更需要转变思路,真正给村民的致富带好头,引好路!

下载以监管引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转变发展方式(最终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监管引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转变发展方式(最终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银监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

    中国银监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 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实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行为,明确行政许可事项、条件、......

    12.5转变发展方式

    12.5转变发展方式一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十二五”是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一方面要通过深化改革和转变发展方式,努力释放发展潜力,争取实现较快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要进一......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管理办法

    应增加6年以上金融或8年以上相关经济工作经历(其中从事金融工作4年以上)。 第二节 任职资格许可程序 第一百零六条 董事(理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申请或报告由法人机构提交......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补充规定(定稿)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补充规定为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准入监管,现就调整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条件、权限等事项补充规定如下: 一、关于农村商业银行准入条......

    以创新驱动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以创新驱动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强调必须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靠改革添动力,以法治作保障,加快推进中国......

    转变监管方式,确保用药安全

    转变监管方式,确保饮食用药安全食品药品安全是统筹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近年来,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努力下,食品......

    2012年农村金融机构监管会议汇报材料

    2012年度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监管会议交流材料 江苏****农村商业银行 银监分局: 2011年以来,****农村商业银行在监管部门指导和帮助下坚持以业务发展为中心,不断扩大有效投入,推动......

    转变发展方式 加强行业文化建设

    转变发展方式 加强行业文化建设 行业的发展来自于转变发展方式以及对于行业文化建设的加强。本文从以上两方面来探讨如何发展行业。一.转变发展方式的必要性探讨当前影响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