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海银海区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
北海市银海区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 经费保障机制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均衡化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桂政发〔2016〕19号)和《北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海市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北政发[2016]29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重要意义
自2006 年我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以来,义务教育逐步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经费保障机制基本建立,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随着我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户籍制度改革不断推进,学生流动性加大,现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要求。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有关政策不统一、经费可携带性不强、资源配置不够均衡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完善。
在整合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城市义务教育奖补政策的基础上,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是我区教育领域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重大举措。有利于推动政府统筹教育改革,优化教育布局,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在更高层次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促
全保障机制所需资金按原办法由中央、自治区和市县(区)财政按照 5:3:2 比例分担。
(四)巩固落实城乡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政策
继续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计划,对村小教学点教师,自治区按每人每月不低于 200 元的标准予以奖补。区财政要确保城乡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区绩效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绩效工资制度,在分配绩效工资时,要加大对艰苦边远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的倾斜力度。
四、实施步骤
(一)从 2016 年春季学期开始,完善我区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政策
国家确定的城乡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为:普通小学每生每年600元,普通初中每生每年800元。在此基础上,对寄宿制学校按照寄宿生年生均200元标准增加公用经费补助,继续落实好农村地区不足100人的规模较小学校按100人核定公用经费政策;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残疾学生按每生每年6000元标准补助公用经费。从 2016 年起,取消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奖补政策,建立城市地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
(二)2017年以后年度,根据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完善我区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相关政策措施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
区政府负责统筹全区实施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和经费分担办法。区教育局、财政局要明确责任分
工,因地制宜研究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区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工作的统筹管理、指导和协调,建立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区财政局、人社局、各镇政府等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主动履职,承担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优化教育布局,推进教育改革
结合 我区人口流动规律、趋势和城市发展规划,及时调整完善教育布局,科学合理布局义务教育学校。加快探索建立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机制和管理办法,建设并办好寄宿制学校,慎重稳妥撤并乡村学校,努力消除城镇学校“大班额”,保障当地适龄儿童就近入学。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城乡教师和校长交流机制,健全义务教育治理体系,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关爱。
(三)统一补助标准,加强民办学校管理
按照中央、自治区和北海市的有关规定,确保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在“两免一补”政策方面享受与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同等待遇。参照当地公办义务教育学校补助标准,对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统一按照不低于基准定额的标准补助公用经费;使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学生与公办学校学生一样,免费获得国家规定课程教科书和地方教材、使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享受生活费补助,并按规定标准提高寄宿制学校、规模较小民办学校公用经费补助水平。民办学校学生免除学杂费补助标准按照当地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执行后,学校根据市物价部门核定标准实际收取的学杂费高于补助标准的,差额部分可由学校另行收取;低于核定标准的,学校不得再收取学杂费。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借机提高学杂费收费水平。区物价局要严格按照中央、自治区和北海市有关政策规定,根据我区物价水平和学校办学成本
第二篇: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关于对解决职工子女入托和上小学的建议的答复
九三学社黄山风景区支社:
一直以来,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对职工子女就学问题都高度重视,2008年和2010年,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变“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为“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破除城乡分割,保证教育投入,维护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和谐健康发展。由于实行了义务教育,学杂费全免,许多农民为了让孩子接受城市教育而进城,他们为照顾孩子而到大连打工。根据有关政策,只要孩子的监护人在本地有居住证明、务工合同(证明、营业执照)、儿童免疫接种证,适龄儿童就可以在居住地附近就近入学。
根据2001—2002,2002—2003,2003—2004三个学年调查统计的数字显示,农民工子女在马尾公办学校就学的人数比例呈逐年递增的趋势。2001—2002学年,在小学就读的有1393人,占全区小学生人数的16.7%,在初中就读的有334人,占全区初中生人数的8.7%;2002—2003学年,在小学就读的有2887人,占全区小学生人数的32.2%,比增15.5%,在初中就读的有540人,占全区初中生人数的13.4%,比增4.7%;2003—2004学年(截止2004年3月底),在小学就读的农民工子女有3464人,占全区小学生人数的42.7%,比增10.5%,在初中就读的农民工子女有766人,占全区初中生人数19%,比增5.4%。今年在小学就读的3464名农民工子女,就读师大二附小、马尾实小、罗星辖区内3所小学的有1977人,占全区农民工子女就读人数的57.1%。只能容纳30个班级的师大二附小,今年达到31个班级,在校学生数1726人,班生平均数达到55.7人;只能容纳24个班级的马尾实小,今年达到25个班,在校学生数1252人,班生平均数达50.1人,两所学校的班级数和班生平均数已超规模。
您提出的《抓紧筹划高教园区中小学建设,切实解决园区教职工子女就学难问题》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目前,大量教职工入住茶山高教园区,教职工子女就学难的问题日益凸现,高教园区配套学校的建设迫在眉睫。
2004年10月8日,钱成良副市长主持召开市人民政府专题会议。会议明确:在整合茶山第一小学和茶山中学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在高教园区13-01号地块兴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含附属幼儿园),新建的学校要解决高教园区教职工子女就学,同时要充分考虑就近居民子女就学。
根据会议精神,我局会同瓯海区教育局多次到高教园区管委会、茶山街道茶山中学、小学实地调研,与瓯海区规划分局就茶山街道中小学布局规划的问题进行商讨,并在此基础上多次向市政府提出建议方案。但是,由于方案牵涉到高教园区、茶山现有中小学的布局调整,加上高教园区配套学校的规划用地不足,无法单独实施,因此,学校建设难以启动。
2009年初,赵一德市长教育调研并主持召开市人民政府专题会议,就我市教育事业发展有关问题进行协调。会议就高教园区配套学校建设问题明确:在高教园区09-01号和09-04号地块建设一所规模为1200人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以解决高教园区教职员工子女就学为主,兼顾解决原茶山一小施教区村民子女的就学,还进一步明确了建设主体、责任部门和经费筹措等。
目前,我们已建立了相应的筹建小组,开始启动学校建设的前期工作,并已与高教园区管委会、茶山街道进行多次衔接,下一步将进行供地、规划红线、建设方案等手续报批工作,争取在2010年10月开工建设、2012年8月建成投入使用。
您提的建议非常中肯,这也是我们教育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将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认真做好学校的建设方案,并会同市高教园区建设管委会和瓯海区茶山街道尽快完成地块的“七通一平”与处理征地政策遗留问题,争取学校建设早日开工,以满足当地百姓义务教育的需要。
衷心感谢您对我市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多年来,我市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坚持“户口、房证、学校”三对口标准,划片招生、免试就近入学。对于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就学,根据国家“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办公中小学为主”的原则,邯郸市教育局制定了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学的意见,明确提出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申请入学需要出具五种材料,即“五证”(父母双方所在务工单位出具就业证明或劳动合同协议;经商人员出具工商行政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和税务部门出具的税收证明;流入地公安部门签发的暂住证;在现暂住地的居住证明;父母双方及子女的原籍户口;流入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具的转学证明,一年级新生入学需要户籍所在地原制定就读学校开具的联系函加盖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学籍管理章),然后由务工地教行政部门在所辖区域内选择相对办学条件好、办学质量高、学校管理严格的学校安排学生就学。同时,学生在收费、学籍管理、毕业、升学、奖励、评优等方面与城市学生享有同等待遇。
对于刘先生侄子上学的问题,如果该生监护人属于进城务工农民,应向务工地的教育行政部门提供“五证”和就学申请,由教育行政部门同一安排义务教育阶段的免费就读学校。
部队不少已婚官兵均来自外地,两地分居家庭多,很多同志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无暇顾及子女的学习生活。子女能否受到良好教育,时刻牵动着部队官兵的心。帮助解决好部队子女入学问题,是拥军爱民、稳定军心的一个重要体现和实际举措。近年来,无锡教育部门从支持部队、关心官兵子女的角度出发,根据国务院《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和民政部、教育部和总政治部《优抚对象及其子女教育优待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帮助不少驻锡部队干部解决了后顾之忧。但我们感到,这项工作还没有形成一定机制,不少官兵子女上学要托关系、找后门、花更多的择校费。为此,现就进一步帮助解决好部队干部子女入学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属义务教育阶段的,根据属地界定学区,就近入学;干部本人提出需跨学区择校的,按照国家规定不再收取择校费;高中阶段,达不到计划内录取分数线的,减免适当比例的计划外培养费。
2、驻军单位官兵因驻防或工作调动的,其子女转学按照属地、就近优先安排的原则解决;
3、从外地转入本市的驻军官兵子女,由同类学校转入同类学校的,经认定核实后,不再收取国家规定标准以外的费用;
4、由一般学校转入优质学校的,适当减免相关费用;
5、部队困难官兵和职工比照当地困难职工标准,对其子女由所在学校给予减免一定学费和杂费照顾。
6、教育部门设立相关组织,专门协调解决部队子女上学问题。每学期开学前,通知各驻锡部队上报需解决子女上学情况,由教育部门统一登记汇总,并及时协调安排入学事宜。
提 案 回 复
韩桂英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期间提的《关于进一步解决好部队子女入学问题的几点建议》的提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已交我局办理,现答复如下:
多年来,驻锡部队视驻地无锡为故乡,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为无锡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无锡市各级教育部门也始终把解决部队子女入学问题作为拥军优属、支持部队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根据国务院《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国家民政部、教育部、总政治部《优抚对象及其子女教育优待暂行办法》和省民政厅、省教育厅《关于优抚对象及其子女教育优待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要求,我市把部队适龄子女纳入全市教育优待对象的范围,对其入学予以通盘考虑和谋划,切实保证优先就近受到良好教育。我们指定教学条件比较好的区属小学、初中、幼儿园供部队子女就学。目前驻锡部队单位的几千名子女分布在全市上百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受到良好教育。结合您在提案中提出的建议,我们将继续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部队官兵子女在锡接受义务教育的,根据其实际居住地,由所属市(县)、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在所在区域内条件较好的公办小学和初中学校就读。本人希望跨学区择校的,享受与当地学生同等待遇。普通高中招生政策因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强调统一性、严肃性,涉及部队子弟升学,只能在不违反政策前提下酌情考虑。另,国家制定了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限分数、限钱数、限人数”的“三限”规定,原则上要坚持公平公正,如果有部队子女确属家庭经济困难,可由学生家长或本人向录取学校提出申请,适当减免有关费用。
二、部队官兵因驻防或工作调动,其子女转学按《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籍管理规定(试行)》的规定办理,并予以优先照顾安排。目前,无锡市义务教育阶段已实行免收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政策,对于部队子女,凡属义务教育阶段转入的,同样享受这一待遇。高中阶段同类学校转入的,学校也可不再另外收取规定标准以外的费用。
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基础教育处(科)为协调解决部队子女上学等问题的专门部门,负责与部队相关部门的联系、接洽和协商。驻锡部队可在每年的8月初,将本拟申请入学适龄儿童、少年名单依据其实际居住地,分别报实际居住地教育主管部门进行统筹安排。
我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将本着“依法为要,情理为兼,服务部队,造福地方”的原则,切实作好部队适龄子女的入学工作,努力解决部队干部的后顾之忧,使驻锡官兵能为第二故乡的改革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衷心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理解和支持!
师资与学生人数不匹配的现象更加突出,缺口加大。(2)市内四区各小学教育水平普遍高于其他县市,加之暂住证、务工合同、租房合同等手续的办理比较简单,出现开学前一些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带孩子坐火车赶来报名,甚至在报名前一天将暂住证地址改为市南区的现象,加大我区接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入学的负担。(3)由于地区之间的教学水平、学制与我区存在差异,有不少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转入我区后与城市孩子在行为习惯、学习基础方面差距较大,这些孩子的心理问题也不容忽视。
我区小学的招生以户籍和居住地为依据,遵循属地管理,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就近入学”原则是为平衡教育资源,实现学校生源平等而设立的,机关人员子女和有房人员的子女的入学也按这一政策执行。
据衢江区政府反馈,根据《衢州市衢江区教育局关于印发衢江新城区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衢江教〔2006〕69号)文件精神,本辖区的常住居民子女,只要提供户口本和房产证(或购房合同)即可到衢江新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
学前教育多年来一直实行政府办园为示范,社会各单位办园为主体的办园体制。各幼儿园都是面向社会自主招生,未实现“划片招生、就近入园”。国务院和市政府对学前教育的发展高度关注,当前我市正在研究相关对策,积极调动各方面的资源,理顺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明确各部门责任分工,加快幼儿园布局结构调整,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保障幼儿体、智、德、美和谐发展。
目前我市部分幼儿园按照托幼一体化工程要求,在高标准实施学前三年教育的基础上,加强托幼一体化研究,发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并与3-6岁儿童教育相衔接,使更多的儿童更早地适应幼儿园的教育。在每年的招生中许多幼儿园把亲子班的招生列入幼儿园整体招生计划,并作为幼儿园的一个学段。针对市民代表提出的问题,市教育局将深入调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现有早教机构的管理,规范办园行为,强化师资素质,提高早教质量。衷心感谢您对我市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⑴近几年,我市中小学校规范办学,努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积极推进课程改革,课程实施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出现了一批课程改革的知名学校;采取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一系列措施推进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下一步,市教育局将通过加强布局调整,促进办学体制改革和鼓励中小学优质特色发展、加大名师和名校长培训等措施,使更多的学校跨入名校的行列。
⑵近年来,市教育局重点从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积极推广市南等区(市)定期交流校长教师的经验,将优质高中部分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初中学校、扩大指标生比例等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了市区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缩小学校间差距。目前,七区所有中小学基本达到《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下一步,市教育局将结合贯彻国家、省和市教育规划纲要精神,通过特色学校建设、加强义务教育师资均衡制度建设、大力加强义务教育内涵建设等,进一步均衡市区东西、南北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
⑶就近入学是《义务教育法》的明确要求。多年来,我市采取小学划片就近入学、初中通过电脑派位或以小学为单位整体调拨等方式就近入学,依法确保了符合条件适龄儿童少年的就近入学。我市2004年就取消了择校费,符合条件的学生都可以实现免费就近入学。近年来通过推进学校优质资源均衡配置、校长名师交流等措施,学校之间的差距正在不断地缩小,但个别家长要求择校的现象依然存在。下一步,将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采取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加强学校内涵建设等措施,促进各学校均衡、优质发展,进一步遏制择校现象,引导和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近入学。
第三篇:北海银海区2018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
北海市银海区2018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 保险征缴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桂人社发„2017‟1号)、《广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业务经办规程(试行)》(桂社保发„2017‟8号)以及《关于做好2017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有关工作的通知》(桂人社发„2017‟33号)等文件精神,为切实做好我区2018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工作,稳固我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有效保障广大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健康水平,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和意义
城乡居民医保基金征缴工作是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制度的重要环节,做好城乡居民医保征缴工作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对于解决群众看病难,逐步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维护和保障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医疗保障权益,促进社会公平、和谐有着重要意义。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银海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征缴工作的领导,区政府决定成立北海市银海区2018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征缴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蒋 昆 区委常委、副区长
副组长:杨 芳 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人社局局长 成 员:冯 云 区社保局局长
林德海 福成镇政府副镇长
陈 莹平阳镇宣传委员、副镇长
曾 卉 银滩镇政府副镇长(挂职)
王 磊 侨港镇组织委员
荣世云 福成镇社保所所长
姚华燕平阳镇社保所所长
张华清 银滩镇社保所所长 郭朝莲 侨港镇社保所所长
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协调银海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社保局,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具体工作,办公室主任由银海区社保局局长冯云兼任,办公室负责银海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组织协调、实施推进和日常工作。
三、目标任务
根据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工作部署,2017年7月1日起实行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合并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调整精准脱贫摘帽标准及认定程序的通知》(桂政办发„2017‟41号)及自治区服务惠民项目建设考核目标要求,有序推进我区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工作,积极筹集资金,巩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截至2017年12月31日,我区城乡居民参保率达95%以上,4条贫困村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以上。(详见附件)
四、参保缴费对象
辖区内除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外的户籍城乡居民。
医保窗口进行实地带班,确保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取得实效和缴费工作顺利进行。
(二)宣传发动阶段(2017年10月前)
依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宣传周”、城乡居民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宣传活动等宣传活动,以动员会、广播、板报、标语、横幅、宣传车、公告、微信公众号、录制宣传录音、制作案例说明、在各村委、各村一体化的卫生室、各卫生院等设臵宣传专栏等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以点带面大力宣传城乡居民社会保险政策,切实把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相关政策传达到基层,营造浓厚的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氛围,让城乡居民真正认识到参保的好处,提高城乡居民参保的积极性。各级干部要严格把握好各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做好参保动员工作。
(三)组织实施阶段(2017年11月20日前)
各镇政府、各有关部门、各村委负责组织动员群众办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登记及签订三方代扣代缴协议书,通知缴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用。
(四)信息录入阶段(2017年12月1号前)。
区社保部门、各镇社会保障服务中心负责组织做好参保人员基本信息的收集、整理、核对和录入工作,确保相关数据准确真实。
八、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镇政府要落实领导责任,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把任务落实到基层,把责任分解到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人人有任务的责任机制;
要把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征缴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安排专人专管,督促组织各村委(社区)分片包干,动员组织片区居民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与养老保险的合并征缴,确保在2017年12月30日前完成缴费工作任务。区社保部门负责督促乡镇社会保险服务中心做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征缴工作的录入工作。
(二)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各镇政府牵头负责辖区居民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协调联动、各司其职,形成工作合力,确保2018年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征缴工作圆满完成。区社保部门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联系,组织银行做好代缴费用相关工作,积极解决群众在办理缴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镇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针对性地制定宣传计划,组织开展专题宣传,通过当面解读、印发宣传手册、深入基层宣讲等方式,提升城乡居民参保意识,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四)加强督查,确保工作取得实效。区绩效部门负责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征缴工作列入各镇的绩效考核内容,对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区社保部门要联合区监察部门加强对征缴工作的指导和督查,建立考核办法和定期通报制度,及时解决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确保全面完成征缴任务。
附件:北海市银海区2018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目标任务分解表
第四篇:北海银海区大气环境质量整改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
北海市银海区大气环境质量整改工作方案(征求
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实施计划编制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办函〔2014〕362号)精神,根据《中共北海市委办公室 北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海市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方案>的通知》(北办发﹝2016﹞77号)、《北海市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要求,为切实改善我区PM10浓度升高问题,提升大气环境质量,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PM10浓度大幅削减,确保完成自治区PM10浓度控制在59微克/立方米以下的2016计划目标,力争将PM10浓度控制在57微克/立方米以下。
(二)2017年PM10浓度控制在56微克/立方米、PM2.5浓度控制在35微克/立方米以下。
二、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环境空气质量情况
北海市在市环保局、工业园区、海滩公园、牛尾岭水库等4个国控空气自动监测点位安装了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已具备PM10、PM2.5等6项指标的自动监测和实时发布能力。监测结果显示,北海市2016年1-11月优良天数共322天(优178天、良144天),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6.1%,比去年同期增加8天(2015年1-11月优良天数共314天),优于2015年同期。
(二)2016年大气综合整治工作进展情况
(1)根据《北海市2015-2017年燃煤小锅炉整治方案》要求,我区已改造1台燃煤小锅炉,完成了2016年锅炉改造任务。
加大禁烧秸秆的宣传力度、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和制止秸秆焚烧行为,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焚烧秸秆的行为;扶持秸秆综合利用和深加工企业,推广应用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实施秸秆利用示范工程,确保农业生态平衡。(责任单位:各镇政府,配合单位:区农水局)
(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严格控制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不得核准、备案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并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在建项目进行清理。(责任单位:区发改局,配合单位:区工信局、北海高新区管委会)
(三)建筑节能与供热计量。
所有新建建筑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执行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政府投资的国家机关、学校、医院、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建筑,以及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机场、车站、宾馆、饭店、商场、写字楼等大型公共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责任单位:区住建规划局、区发改局)
(四)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加大环保执法力度。
1.提高环境监管能力
加快推进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配合市环保局加强国控重点污染源二氧化物、氮氧化物、颗粒物在线监测能力建设,督促全部国控企业安装大气自动监控设施并和环保部门联网。
2.加大环保执法力度
以新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企业污染物排放、突发环境事件处置为重点,定期开展大气污染专项执法检查,加大环保执法和环境信息公开力度。
(责任单位:区安监环保局)
(五)完善监测预警应急体系,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
严格执行《北海市银海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北海市银海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在出现重污染天气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责任单位:区安监环保局,配合单位:区重污染天气指挥部各成员单位)
(六)加强大气环境管理,做好相应台账。
针对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清洁生产、工业大气污染治理、城市扬尘污染控制、机动车污染防治、建筑节能与供热计量、大气环境管理等重点任务建立台账,准确、完整记录各项任务及其重点工程项目的进展情况,并逐月进行动态更新。(责任单位:区政府各有关单位)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镇政府对辖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负总责,要根据上级下达的控制指标任务,制定相应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各部门要根据工作分工,加强协作,互相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二)实行季度报告制度。各镇政府、牵头责任单位每季度第一周结束前将上一季度工作进展报区安监环保局,由区安监环保局编制大气污染防治季度报告报区政府。
(三)资金保障。一是按照“谁污染谁负责”的原则,由企业承担;二是区财政局向上级部门申请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并予以统筹,通过“以奖代补”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的支持力度。
第五篇: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解读《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
时间:2009-06-23 08:46:31来源:大众日报
为了贯彻落实医改意见和实施方案,努力满足困难群众基本医疗需求,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日前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意见》的出台是我国医疗救助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医疗救助从制度创建迈入规范发展的轨道。
进一步扩大范围
《意见》进一步扩大了医疗救助对象的范围,指出在切实将城乡低保家庭成员和五保户纳入医疗救助范围的基础上,逐步将其他经济困难家庭人员纳入医疗救助范围。
《 意见》 指出,其他经济困难家庭人员主要包括低收入家庭重病患者以及当地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困难人员。具体救助对象界定标准,由地方民政部门会同财政等有关部门,根据本地经济条件和医疗救助基金筹集情况、困难群众的支付能力以及基本医疗需求等因素制定,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民政部社会救助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对于地方政府规定的特殊困难群众主要考虑地区经济条件的差异,有条件的可以适当扩大救助群体。比如一些地方将救助人群扩大到低收入老年人、重度残疾人等。
《 意见》 强调,各地要根据当年医疗救助基金总量,科学制定医疗救助补助方案。逐步降低或取消医疗救助的起付线,合理设置封顶线,进一步提高救助对象经相关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补偿后需自付的基本医疗费用的救助比例。
鼓励和推行即时结算
《意见》提出:各级民政部门要会同卫生等部门,鼓励和推行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算医疗救助费用的办法,民政部门可结合实际提供必要的预付资金。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认为,这将是医疗救助资金结算方式的一项重大改革。
据了解,目前,不少地方对救助对象医疗费用的补助采取事后支付的办法,救助对象患病后所发生的医疗费用需要个人垫付,然后凭相关证件或材料到民政部门申请享受医疗救助,部分救助对象因不了解具体的办理程序和手续或无力支付个人垫付费用而放弃治疗,很大程度影响了救助效果。
为了简化程序,充分发挥医疗救助的便民救急作用,《意见》明确,医疗救助对象凭相关证件或证明材料,到开展即时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应由医疗救助支付的,由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算,救助对象只需支付自负的部分。
对于申请医疗救助的其他经济困难人员,或到尚未开展即时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的医疗救助对象,《意见》明
确指出,当地民政部门要及时受理,并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使困难群众能够及时享受到医疗服务。
为方便困难群众看病,《意见》 还指出,要加强医疗救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经办管理方面的衔接,改进各项制度的结算办法,探索实行“ 一站式” 管理服务,逐步实现不同医疗保障制度间人员信息、就医信息和医疗费用信息的共享,提高管理服务效率,方便困难群众。
结余过多将被减拨或停拨
“基金结余较多的地区,应积极采取措施,逐步降低基金结余率,到2011年,各地累计结余的资金一般应不超过当年筹集基金总额的15%,且要按规定及时结转下年使用,不得挪作他用。”
这是《意见》对医疗救助基金结余率的最新规定。《意见》明确,对于结余资金过多的,上级财政、民政部门应根据情况减拨或停拨补助资金。
据了解,由于医疗救助资金有限,而困难群众的需求又较大,各地担心到年底基金入不敷出,因而设计的医疗救助方案普遍比较保守,对申请救助的人员和补助金额审查过严,因此,造成部分地方资金出现较多的结余。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院长梁鸿教授指出,医疗救助资金的使用理论上应该是量入为出,略有结余,但不能以安全为借口,导致大量资金沉淀。控制医疗救助基金结余率,可以避免地方每年留有大量的资金,发挥资金的社会效益,切实缓解困难群众看病难。
强调“兼顾门诊救助”
《意见》规定,要根据救助对象的不同医疗需求,开展医疗救助服务。要坚持以住院救助为主,同时兼顾门诊救助。
《意见》明确,住院救助主要用于帮助解决因病住院救助对象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门诊救助主要帮助解决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患有常见病、慢性病、需要长期药物维持治疗以及急诊、急救的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
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医疗救助处处长陈埙吹说,近年来,以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为代表的慢性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杀手。《意见》对兼顾门诊救助的规定,既可以防止小病酿成重病,提高困难群众健康水平,也可以避免救助对象过度利用住院医疗服务。
提出实行不同方式的救助也是《意见》的亮点之一。《意见》规定,对城乡低保家庭成员、五保户和其他经济困难家庭人员,要按照有关规定,资助其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对其难以负担的基本医疗自付费用给予补助。
《意见》还要求,各地要根据当年医疗救助基金总量,科学制定医疗救助补助方案,逐步降低或取消医疗救助的起付线,合理设置封顶线,进一步提高救助对象经相关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补偿后需自付的基本医疗费用的救助比例。(综合新华社北京6月22日电)
我省实现医疗救助全覆盖
调查表明,在我省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的占1/3多,城乡低保户、特殊贫困户无力支付医疗费,困难企业无力报销职工的医药费,使不少贫困人口谈病色变。为此,2004年以来,我省首先从强化制度建设入手,着手建立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出台了《关于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的意见》。到2007年上半年,全省实现了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全覆盖。
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范围包括:城乡低保对象中未参加城镇医保和新农合的人员;虽已参加城镇医保或新农合但个人负担仍较重的人员,以及其他特殊困难群众。
据介绍,我省的城乡医疗救助方式分为限额补助和优惠政策减免两种。救助对象的医疗费用,在扣除各项医疗保险可支付部分、单位应报销部分及社会补助部分等以后,患者个人负担超过一定金额的,给予一定比例或者一定数量的补助,对特别困难的人员适当提高救助标准。城市医疗救助对象在定点医院就医时,门诊挂号费、医疗费、医疗设备检查费、住院期间的床位费等,给予按比例减免。除此之外,我省各级民政部门还拨出专门资金,资助困难群众参加新农合或城镇医疗保险。仅2008年,我省就有116万城乡低保对象因此受益。
稳定充足的资金来源是城乡医疗救助正常和有效运转的保障。我省各级充分发挥财政投入主渠道作用,建立省、市、县三级财政筹资机制,对财政困难地区予以扶持。同时,全省各级慈善组织也相继开展了“康复助医”等慈善医疗救助活动,帮助数以万计的城乡困难群众摆脱了疾病的折磨。
记者获悉,为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下一步,我省将加强民政、卫生、劳动等部门的协调,认真总结、借鉴省内外的经验和做法,积极探索建立大病救助制度,逐步形成资助参保参合、大病医疗救助、定点医疗机构减免相结合的医疗救助模式,稳步推进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记者 武宗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