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庆市合川区渭溪中学五五普法自查总结
重庆市合川区渭溪中学 “五五”普法工作自查报告
在区委法制办和区教委的领导下,在双槐镇教育管理中心的指导下,我校坚持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进一步贯彻十七大精神,积极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按照依法治教规划和“五五”普法规划的要求,在过去普法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普治并举,标本兼治的原则,注重实效,巩固成果,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的法律素质,提高学校依法治校管理水平,为推进教育可持续发展不懈努力,在“五五”普法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现将情况总结于后:
一、建立、修改、完善学校规章制度,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宣传工作。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我校成立“五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范学林任组长,副校长黎世平、刘亨利任副组长,各处室主任任成员的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成立了五五普法工作组,明确了职责。学校组织全体师生认真学学习了《国旗法》、《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职业常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禁毒教育读本》等法律知识,不断提高法制意识和法律水平。通过学习,全校广大师生员工依法治校、依法施教、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自觉性明显提高。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总结。学习的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加大校务公开透明度,实行规范性文件公开发布、设立公示栏等公开措施,大力加强普法宣传工作。
二、认真贯彻落实普法规划,稳步开展普法工作
在开展“五五”普法的这几年中,我们严格组织实施学校“五五”普法规划,提高认识,将“五五”普法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学校相结合,充分认识加强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切实增强做好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自觉性和使命感,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每年的学校计划中,精心组织实施,切实抓紧抓好。
(一)强化组织领导,是全面推进普法工作的根本
做好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重视是关键,组织落实是保证。明确领导小组的职责,制定完整的工作流程;建立完善领导小组定期会议、工作督查等制度,保障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落实到位。在学校普法宣传上兼顾全面、突出重点,采取切实措施,落实各项制度,防止形式主义,保证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二)明确普法职能分工,是普法工作有序开展的基础
我们从普法对象的需要出发,根据职能分工,合理确定普法对象、普法内容和普法方式,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学校法制宣传教育。五年来利用教师会、家长会、座谈会、经验交流会广泛宣传法律法规知识,形成了良好普法氛围。
三、建立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各项制度
“五五”普法提出了全社会由法律意识向法律素质提高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领导干部首先带头学法、用法,坚持依法决策。五年来学校领导坚持学法,学习了《劳动法》《合同法》《工会法》《教育法》等一系列法规、条例,为依法办学提供了良好的法律基础。
四、针对不同普法对象,开展多样的法制宣传
我校普法领导小组针对学校及所接触不同人群对象,进行特定的普法宣传教育,如对学生家长进行《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的宣传,对教师进行《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生学校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的培训,对门卫、食堂员工等进行《劳动法》《民法》《刑法》的宣传普及教育,力争让学校各人群做到人人学法,人人懂法,依法工作,依法处事。
五、经费保障,打造强势普法宣传工作
为了保障“五五”普法的顺利开展,学校每年拨经费,投入人力物力,组织各种普法活动,如为每位老师配备法制书籍一本,为法制办公室购置各种法制类书籍,订阅《法制文萃报》,配备电脑、彩色打印机等,请民警为学生、为老师讲法制课,制作法制宣传板等。通过举办各种普法宣传活动,将宣传材料发放到各类普法对象手中,使法律法规宣传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对全社会法律意识普遍提高,干部、教师、工人等人员法律素质不断增强,依法行政、依法教学治校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几年来的普法宣传工作,教职员工基本上达到了知法、懂法、用法,没有发生过违法乱纪的行为与法律纠纷,人人自觉守法,廉洁奉公。
六、存在的不足及今后规划
我校 “五五”普法,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普法的形式还不够灵活多样,尤其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络等现代化宣传手段,扩大宣传阵地。
2、经费投入力度不够。
搞好学校普法宣传,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教育为主,教育先行,是学校法制工作遵循的重要原则。因此,我们在今后的普法宣传教育中一定要贴近实际、贴近基础、贴近社会,有针对性地开展,要明确不同对象对法律知识的不同需求,根据各个群体的特点,分别采取相应措施、手段进行普法宣传,在宣传形式上要不断改进和创新,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按照普法工作目标和要求,理顺思路,认真部署,狠抓落实,使我校普法宣传教育工作迈上更高的台阶
重庆市合川区渭溪中学 二0一0年四月二日
第二篇:重庆市合川区渭溪中学学学校简介
重庆市合川区渭溪中学简介
重庆市合川区渭溪中学创建于1958年,位于川渝交界的双槐镇场镇,背靠华蓥山,面临渠江,环境幽雅。占地37762平方米,建筑面积20677平方米。学校现有三座教学楼,11000多平方米的塑胶运动场(即将竣工)。各科实验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荣誉室、图书室、阅览室等一应俱全。现有40个教学班,学生2000余人,教师113人,教师平均年龄37岁,本科毕业占98%,其中高级教师10人,区级骨干教师7人,校级骨干教师15人。
多年的教育投入和教育沉积,使渭溪中学的办学水平和质量不断升华,稳中发展。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先后荣获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模范职工之家,重庆市“校务公开”先进集体、重庆市民主管理示范学校,重庆市教育系统“安全文明校园”、一三八中联合网校,合川区文明礼仪示范学校、合川区特色学校、合川区民主管理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历经50余年的建设发展,初中教育在合川华蓥山片区久负盛名,渭溪中学已成为合川教育新星。
第三篇:重庆市合川区渭溪中学教育科研先进集体评选申报
重庆市合川区渭溪中学
关于参加合川区中小学教育科研先进集体
评选的自评报告
合川区双槐镇教育管理中心:
根据重庆市合川区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活动的通知》(合川教〔2007〕459号)文件精神,我校认真对照参评条件,积极开展自查自评工作。现我校近几年来开展教育科研的情况报告于后,请予以审查。
一.加强领导,明确目标,完善教育科研的管理机制。
开展教育科研,促进每个教师的专业成长,旨在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从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在开展教育科研过程中,我校领导十分重视,全校上下团结一心,不断建立和完善学校教科研制度,探索教育科研的新途径。学校经过认真研讨,先后制订完善了《渭溪中学教育科研管理条例》、《渭溪中学教育科研目标规划》、《渭溪中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实施意见》、《渭溪中学教研教改奖励方案》,建立了由分管教育科研副校长黎世平任组长,教务主任李昌荣任副组长,各学科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教科研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成立了渭溪中学教育科研课题组,教科处主任雷春云同志任组长,权促、彭腾涛、杨世全三位同志任副组长,李清等9位教师为组员。并要求全体教师共同学习,共同参与,共同奋斗,创造条件,利用学校可利用的一切资源,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学校领导深入课堂听课指导,每位教师(包括中层管理人员)都有规定的听课节数,为开展教育科研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二.改善条件,落实经费,为开展教育科研提供保障。
为了提高教育科研质量,学校舍得投入。2004年至今,学校投入经费9万余元用于重庆市级课题“适应新课程理念的初中学科教学评价研究”,投入3万余元用于合川区级课题研究。另外,除了每年给校图书室、阅览室添置大量图书、报刊外,还为每位教师出资订阅教学资料和专业书刊。每个教师办公室、备课组都配备了办公电脑,并建立了设备先进的校园网,方便教师查阅资料。学校还提供经费,保证每个学科组、每位教师每一学年有一次外出学习的机会。近年来,学校先后选派教师参加重庆市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培训、新课程理念培训和教育科研方法研究培训,近两年来学校已先后组织行政人员和教师外出到合川中学、兼善中学、云门中学、小沔中学等地听课学习。学校还积极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在职进修,进修合格给予适当的奖励。
三.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培训活动,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活动是新世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技能培训的重要举措。自课程实验改革以来,学校教科处教务处积极创新,不断拓展教育科研的内容和渠道,主要有: 1.校级教研制度化,经常化。
学校专门制订了教育科研的制度和中长期计划,要求全体教师,端
正教育思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探索教学规律,严格遵循教学原则,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先进教学经验,踊跃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研究活动,坚持有计划的在职进修,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作出贡献。学校鼓励教师,勇于改革,根据现代化教育的要求及时掌握教改信息,从实际出发,确定教改实验、教学研究课题,大胆实践创新,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每学期完成一篇。论文发表或获奖学校给予50-200元的奖励。学校提倡教师相互听课,共同探讨教育思想和教学规律,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每学期每位新教师(新参加工作前三年)开公开课不少于2节,新进校教师第一年每学期要开一节汇报课,老教师要开设示范课。教师(包括其他员工)相互听课每学期不少于15节(新教师每学期不少于45节),校级领导每学期不少于20节,中层管理人员每学期不少于15节,区级骨干教师、校级骨干教师每学期不少于25节,听课要作记录,听后要及时商讨、交流,形成书面的记录。
为了发挥我校的教学优势,利用先进学校的资源优势,前两年我校还与合川城区中学实行结对帮扶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教学上,学校规定各备课组每两周进行一次教学交流。公开课,两校教师互听互评;新教师汇报课,由两校的评委一起听课、打分、评课。各级各类的教研活动,尽量争取到我校来进行。语文、数学、物理、英语等学科教研活动,多次在我校举行,既使我校的教师有一个展示的机会,更使我校教师在“家门口”能学到其他学校优秀教师教育教学的本领。
2.学校实行备课组每周一次、教研组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制度。
要求:每个组根据组内教师的空课时间合理安排,可以分时段进行;
每次活动要有专题、有记录、有实效。
方法:推行教法研究、问题会诊、案例分析、实践反思、观摩讨论等,并积极倡导即时交流、即时研讨和即时反思。
3.实施“蓝青工程”,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学校充分利用学校内部资源,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学校先后开展了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多媒体课件制作、教科研论文选题与撰写等的培训,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尤其是注重对青年教师的校本培训,是我校的一大特色。我校青年教师占多数,这既是优势,也有不足。为此,学校决定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师资培训为突破口,对青年教师提出了“三年成型,六年成才,九年成名”的奋斗目标。为了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学校每个学年都要为教龄未满三年的新教师举行隆重的新老教师结对仪式。平时通过听课、学习、交流、指导,促进新老教师共同提高。期末,学校组织骨干教师从课堂教学、听课、汇报课、教学成绩、获奖及特色等方面对其进行全面考核,对成长快、成绩优的新教师及其指导师予以奖励。
四.实施“科教兴校”战略,以科研课题促进教育科研。
加强教育科研,不仅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更是促进学校发展的内驱力。
1.重视科研理论学习。近年来,我们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辅导与自学相结合等方法,相继组织教师学习了《国际教育新理念》等师训教材。每学期根据情况安排2至3次专家讲座。多次选派教师听取龚春燕、魏书生、李燕杰、陈向明、陈利等教育专家报告。2006年,邀请了镇教育教育管理中心领导作了“教师要成为一名反思者”的专题讲座。同
时,组织教师参加《教育科研方法》专项考试,全校教师成绩十分优异。广大教师通过学习,掌握了教育科研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初步具备了开展教育科研的能力,懂得了如何选题、方案设计、研究及资料的整理、分析和撰写结题报告等。
2.搞好每学期一次的教师论坛。
自2004年起,我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教师论坛。聘请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及外出培训教师开设讲座交流经验,同时邀请有关专家教授进行现场点评,既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舞台,又发挥其带动作用。
3.每学期组织一次论文和案例评比活动。要求人人参与,经过校级初评、专家点评,认真修改,提高论文质量,再送市级评选,上学期选送了25篇到区级参评。自2005年起,学校每年编辑教育科研期刊《初中教学研究》2期,刊登教师优秀论文上百篇,对于优秀论文,学校教科处积极推荐向各级各类杂志投稿发表。
4.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搞好课题研究。学校提出要求:全校老师根据各自学科教学特点,每人必须参与研究课题。截至目前,我校已于2002年11月完成重庆市级教育科学课题“自主学习及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并获得重庆市三等奖,于2003年3月完成合川区级教育科学课题“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与内容研究”、“适应新课程的学校教师校本培训研究”并获得好评;在2003年3月合川市第三届教改成果评选活动中,我校独立主持研究的“学科教育中自主学习及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课题荣获优秀教改成果三等奖,2004年12月,我校承担了重庆市级教育科研课题“适应新课程理念的初中学科教学评价研究”,该课题研究进展顺利。近三年来,教师在《今日教育》、《科学
咨询》、《合川教学研究》、《中小学电脑报》、《中华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新探》、《中华教育科研文选》、《中国当代教育思想宝库》、《中国基础教育研究》、《重庆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等各级各类报刊杂志发表论文20篇,获奖35人次。
五.扎扎实实创建,实实在在收获。通过几年的实践,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首先,教师的教育理念进一步得到提升。通过自我学习、自我反思、合作交流和专业引领,全校教师理论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教师变得有思想、有个性,教学工作不再是重复昨天的故事,大多数教师都能从理论的高度分析研究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困难和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使教师逐步向学者型、专家型转化。其二,教育科研的氛围进一步形成。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得力,活动方式新颖,教师乐于教育科研,参与热情不断高涨。其三,课堂教学焕发了活力。通过教育科研,教师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明显增加。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师生关系和谐,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其四,一大批教学能手脱颖而出。“以校为本”的教科研制度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平台,教师的教学水平明显提高,如化学教师柳继明制作的“多功能气体装置”在第二届自制教具活动中被评为重庆市二等奖,权促老师参加区优质课评比获二等奖,陈行玲、彭涛等老师在各类优质课评比中荣获 二、三等奖;赵娟老师参加合川区中小学音美教师基本功比赛获区级二等奖,王家强、周克弟老师参加信息技术优质课评比获区级二等奖等。由于我校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领导重视,狠抓落实,学校各项工作都有了大幅度提高,先后荣获了重庆市级“校务公开先进集体”、“民主管理示
范学校”,首批合川区(市)级“德育特色学校”、“文明礼仪示范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在社会上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创建教育科研先进学校,有效激发了广大教师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积极性,为我校造就一支学习型、创造型的教师队伍指明了方向。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健全和完善各种教育科研制度,充分挖掘本校教育教学资源,不断探索教育科研的新途径,进一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科研活动,增强教育科研的实效性,使教育科研成为我校课程改革实践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重庆市合川区渭溪中学 二○○七年十月二十六日
第四篇:五五普法自查总结
“五五”普法自查总结
共青团宁波市委
根据市普法教育领导小组要求和我委“五五”普法工作计划,在市司法局的指导和团市委领导的重视下,团市委在开展“五五”普法工作过程中,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讲求实效,认真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着重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一是领导重视,职责明确。团市委党组高度重视普法工作,每年都及时传达贯彻市普法办工作要点,在有关会议上多次要求机关干部加大法制学习宣传力度。落实分管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副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权益部为职能部室,权益部部长负责组织实施。党组每年定期听取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汇报并做专项研究部署,并在工作经费上予以保障。
二是制定规划,明确目标和任务。根据“五五”普法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团市委对“五五”普法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内容要求、方法步骤、措施等作出了具体的要求。每一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督查、年底有总结,真正把普法教育 1
工作作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实抓好。
三是建立学习培训制度。在每年安排学习计划时,分阶段有计划地把“五五”普法的有关法律法规等基本知识列入其中。积极组织机关干部参加市里组织的法制讲座和培训,确保每位机关干部每年学法不少于40小时。
二、抓好学习,增强干部职工的法治观念
按照“五五”普法的要求,团市委认真组织开展机关干部学法守法,增强法制意识,全体机关干部都能自觉认真地做好普法教育的学习宣传工作。
一是加强理论中心组集中学法。我委相关处室在制定每年的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时,把法制教育作为一个专题列入计划,认真做好师资的邀请和组织工作,每位中心组成员每年不少于2次学习相关法律法规。
二是抓好干部职工的学法守法。我委按照市普法办的要求,在按计划安排指导自学的同时,利用机关学习日时间,组织机关干部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开展讨论交流。尤其是学习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婚姻法》、《物权法》、《劳动法》等与日常工作生活联系紧密的法律法规,完成《公务员学法作业本》。同时还购买了一定数量的普法书籍资料,为大家创造学法知法的条件。
三是积极参加普法教育的辅导培训。近几年,先后
有15位同志参加中央、省、市委党校组织的系统学习培训,参加市里组织的讲课辅导,参学人数整齐,加上团市委机关组织的学习辅导、学法用法影像资料学习等方式,每位干部职工接受法制学习培训的时间每年都在40小时以上。干部职工还参加了行政法、青少年权益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婚姻法、禁毒法等知识竞赛。
三、精心组织,切实抓好青少年普法教育宣传活动 一是坚持团市委机关带头,团干部带头,不断提高共青团干部的法律素质和维护青少年权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能力与水平。团市委机关干部结合业务学习各种法律法规,尤其是带头学习《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浙江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等与青少年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二是深入实施“为了明天”青少年普法行动。团市委结合宁波市维权工作的实际,确定了以服务“五五普法”、宣传贯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为核心的“未成年人保护行动——青少年法制教育宣传周”系列活动,开展了“法律知识进家园〃关爱未来大家行”未成年人保护法辅导报告会、“服务进城务工青年〃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普法进工地、青年律师社区公益行动等系列活动,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成效显著,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
三是整合资源,扩大普法覆盖面。充分发挥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作用,通过争创“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等活动,充分整合了检察、司法、教育等系统的优势法律资源,依托社区青少年法律学校,加强普法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利用广播、电视、报纸、黑板报、展板等宣传工具,采取以案说法、文艺演出、知识竞赛、现场咨询、漫画宣传、社区学法课堂等多种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到普法宣教形式的多样化。与此同时,还开通了12355青少年维权热线,为广大青少年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法律帮助和服务。
五年来,我委按照“五五”普法的工作要求,扎实工作,落实职责,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团市委机关干部学法用法的自觉性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和法制观念明显增强,全体机关干部无违法违纪现象发生,团市委机关还先后获得“市级文明机关”、“文明机关标兵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第五篇:五五普法自查总结
花园村二小“五五”普法中期自查总结
今年是海淀区开展依法治区“五五”普法的第三年,也是关键的一年,我校根据《海淀区依法治区工作规划》和《海淀区关于在全区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结合我校实际,全面宣传,推行依法治校,和谐校园。
一、健全领导,规范制度
为了让依法治校、和谐校园的目标能很好贯彻执行,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对全校师生进行普法宣传,对家长进行普法宣传,依法办学,依法治校,每年领导小组都专门召开工作会议研讨普法宣传工作的计划,以及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普法及宣传工作规范划,制度化。
我校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由赵建捷校长任组长,法制副校长亓刚任副组长,王美华副校长任宣传副组长,组员由各教研组长构成,职责明确,副校长办公室兼法制办公室,通过组员把普法工作计划安排落实下去,形成普法合力。
二、认真贯彻落实普法规划,稳步开展普法工作
在开展“五五”普法的这几年中,我们严格组织实施学校“五五”普法规划,提高认识,将“五五”普法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学校相结合,充分认识加强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切实增强做好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自觉性和使命感,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每年的《学校计划》中,精心组织实施,切实抓紧抓好。
(一)强化组织领导,是全面推进普法工作的根本
做好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重视是关键,组织落实是保证。明确领导小组的职责,制定完整的工作流程;建立完善领导小组定期会议、工作督查等制度,保障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落实到位。在学校普法宣传上兼顾全面、突出重点,采取切实措施,落实各项制度,防止形式主义,保证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二)明确普法职能分工,是普法工作有序开展的基础
我们从普法对象的需要出发,根据职能分工,合理确定普法对象、普法内容和普法方式,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学校法制宣传教育。三年来利用教师会、家长会、座谈会、经验交流会广泛宣传法律法规知识,形成良好普法氛围。
三、建立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各项制度
“五五”普法提出了全社会由法律意识向法律素质提高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领导干部首先带头学法、用法,坚持依法决策。三年来学校领导坚持中心组成员学法,学习了《劳动法》《合同法》《工会法》《教育法》等一系列法规、条例,为依法办学提供了良好的法律基础。
四、针对不同普法对象,开展多样的法制宣传
我校普法领导小组针对学校及所接触不同人群对象,进行特定的普法宣传教育,如对学生家长进行《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的宣传,对教师进行《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生学校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的培训,对保安、保洁、食堂员工等临时工进行《劳动法》《民法》《刑法》的宣传普及教育,力争让学校各人群做到人人学法,人人懂法,依法工作,依法处事。
五、经费保障,打造强势普法宣传工作
为了保障“五五”普法的顺利开展,学校每年拨经费,投入人力物力,组织各种普法活动,如为每位老师配备法制书籍一本,为法制办公室购置各种法制类书籍,订阅《法制文萃报》,配备电脑、彩色打印机等,请民警为学生、为老师讲法制课,制作法制宣传板等。
通过举办各种普法宣传活动,将宣传材料发放到各类普法对象手中,使法律法规宣传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对全社会法律意识普遍提高,干部、教师、工人等人员法律素质不断增强,依法行政、依法教学治校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几年来的普法宣传工作,教职员工基本上达到了知法、懂法、用法,没有发生过违法乱纪的行为与法律纠纷,人人自觉守法,廉洁奉公。
六、存在的不足及今后规划
我们在“五五”普法前半期工作中,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普法的形式还不够灵活多样,尤其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络等现代化宣传手段,扩大宣传阵地。
2、普法工作的总结汇报需要加强。
3、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搞好学校普法宣传,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教育为主,教育先行,是学校法制工作遵循的重要原则。因此,我们在今后的普法宣传教育中一定要贴近实际、贴近基础、贴近社会,有针对性地开展,要明确不同对象、不同法律知识的不同需求,根据各个群体的特点,分别采取相应措施、手段进行普法宣传,在宣传形式上要不断改进和创新,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以期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