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建设生态园林小区先进材料
乾县先河世纪城创建省级园林居住区
自查报告
省住建厅:
先河世纪城小区是陕西宏方置业责任公司乾县分公司在乾县开发的高品质园林小区,赢得了社会各届的青睐。
近年来,在乾县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县城建绿化部门指导下,我们紧紧围绕咸阳市委、市政府建设特色新兴城市的战略部署,着眼于巩固创建成果,坚持以艺术的、美学的眼光审视园林工作,把打造园林绿色品牌与加强园林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变单纯的植树种草为艺术造景,努力为居民创造了一批生态环境优美、文化气息浓厚的居住休闲娱乐场所,有力地推动了先河世纪城小区文化品位的提升和人居环境的改善。目前一期小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64%,人均绿地面积达10.1平方米。
一、立足绿色生态建设,强化小区配套设施。
先河世纪城小区位于乾县城区东北角,南邻高速引线,与高速汽车站南北对应,西临丈八路,北依底旦路,东与青龙村相接,交通便利,是县城东区新兴的繁华地带。小区规划总面积373.68亩,总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容积率2.3,绿化率38。整个小区规划科学合理,户型南北通透,动静分离,简欧式外型美观、奇特,真正成为乾县首家别具一格的高舒适生活小区。目前小区一期建设已经结束,一期占地23.3亩,建筑面积35000m2,336户。
小区硬件建设直接关系到能否更好地为业主服务,我们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全面提升小区品质。
1、投入25万元配备楼宇对讲,智能监控及防盗电子巡更系统,提高物业管理智能化的科技含量。
2、投入10万元实现了一卡多表式水表,天燃气智能卡管理系统的使用,极大的方便了业主。
3、投资300万元在小区南门建成了园林式广场,有喷泉、亭阁、长廊、演绎台,营造出了鸟语花香,四季清新的美好意境。广场集休闲、健身、娱乐于一体,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生态景观。
4、投资280万元对小区进行全面绿化,共栽风景树1500棵,绿化率达38%。
5、添置了文化娱乐设备和健身器材,丰富了业主的文化生活。
6、安装了宣传栏,建立了宣传、学习阵地,有效杜绝了乱贴乱画现象。
7、小区一期刚刚建成,二期还将建设地下车库,停车场等配套服务设施。
二、抓精神文明建设,建设人文和谐小区。
为了给业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我们积极开展了“小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活动。同时,每年定期组织业主开展文明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政策,开展“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宣传教育,加强居民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通过宣传橱窗、黑板报进行崇尚科学、反对迷信、计生国策、优生优育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大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新风尚。完善了居民公约,开展移风易俗教育,倡导健康文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使赌博、封建迷信、婚丧大操大办得到有效遏制,现在,赌博、拉闲话的人少了,打羽毛球、乒乓球、跳健身舞的人越来越多了。我们还从小区实际出发,开展了贴近居民实际生活为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推进了社区普法教育的深入开展。通过开展活动,极大地增强了住户与物业公司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营造了团结互助、文明祥和的高尚人文大家园氛围。
三、坚持以生态文化为主线,打造优美的生态绿化景观。
按照“做细、做精、做美”城市景观的要求,以园林景观建设为载体,以生态文化塑造为脉络,把地形处理,叠石理水,植物配置以追求意境等造园手法和日照文化元素融入绿色建设之中,建设了休闲亭阁,健身场所,水榭雕塑等一批精品工程。
1、建设精品园林。在景观广场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将文化建园理念贯穿始终,雕塑、水榭、水系、广场面层铺装,大理石台阶,挡浪墙均呈波浪形状,与大海波涛浑然一体;建设了以碧水蓝天为主题的景观照明系统,以不同风格的灯光展示了诗情画意,让住户在休闲娱乐中感受园林文化魅力。在生态植物园建造过程中,我们突出运用中国园林造园手法,按照功能分区,景观对应的原则,分别建造了憩园、竹园、怡心园、港湾等,以便满足居民的休闲舒适和精神文化的需求。
2、注重植物搭配。在景观广场和楼间区域景观的建设中,我们采用“以常青为主,点缀名贵,突出花卉”的手法,配植有灌木、乔木、草坪、花草,使住户时刻享受到优雅清馨的自然生态。
3、实施立体绿化。
为了强化绿色生态环境,我们精心组织实施了立体绿化工程,运用爬山虎等装饰性绿植,在小区主要道路节点,广场和重要绿地上以宜居日照,戏球造型帆船,儿童喜爱的动物造型,广泛运用花树、花柱、花箱、花墙等主体绿化形式,丰富植物景观,以园艺形式绿化景观充分展示了先河世纪城小区的绿色生态,为住户提供一个优雅清馨的生态家园。
四、加强领导,确保生态园林化建设的稳步实施。
为了切实加强对生态园林化建设工作的领导,我们于2015年6月1日成立了生态园林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公司经理王智敏任领导小组组长,公司副经理秦养社任副组长,成员有:魏新海(工程部经理)、梁军利(物业公司经理)、张普选(公司行政部主任)、宋长兵(财务部主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张普选任办公室主任,由副组长秦养社主抓生态园林工作,协调各部门、各业务单位,集中精力、集中时间、集中人力、集中财力,采取有效措施,坚持生态园林规划科学化,建设专业化,管理精细化,切实做到:维护有队伍,修剪有专职,管理有制度,多管齐下,努力促使先河世纪城的生态园林迈上新的台阶。
经自查符合申请条件
陕西宏方置业有限责任公司乾县分公司
2016年5月10日
第二篇:呼和浩特市生态园林城市绿化建设的探讨
呼和浩特市生态园林城市绿化建设的探讨
摘要:城市园林绿化水平,是体现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对呼和浩特园林绿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了呼和浩特生态园林城市绿化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和主要园林绿化植物,并提出了建设呼和浩特生态园林城市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城市;生态园林;绿化建设;措施
城市生态化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即形成较为完整的生态系统,有效地消除环境公害,形成天蓝、地绿、水清、鸟语花香的优美环境。呼和浩特市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一个城市,自然生态基础薄弱,因此面临的问题突出。绿色植物是构建城市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城市的绿地水平和城市环境质量成正比关系,所以解决这一问题可从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人手,通过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可以解决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生活改善与生态平衡之间的矛盾,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在呼和浩特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初期,开展园林绿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措施的研究意义重大而深远。
1呼和浩特市概况
1.1自然地理概况
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位于东经110046’~112°10',北纬40°51'~41°08',在内蒙古中部土默川平原上,是西北边陲历史文化名城。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气候变化明显,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暂而炎热,春秋两季较长,气候变化剧烈。光照充足,温差大,降水少而集中,气候干燥。近年年平均气温6℃。北部山区无霜期为75 d,低山丘陵区110 d,南部平原区为113~134 d。日照年均1600 h。年平均降水量为335.2~534.6 mm,且集中在7,8两个月,7月份开始递增,8月份达到顶峰,9月份又下降;春季少雨干旱,多风沙天气,周边地区荒漠化严重,自然植被质量差,水资源缺乏。
1.2呼和浩特市绿化现状
呼和浩特市行政辖4区、4县、1旗,即新城区、玉泉区、回民区和赛罕区,武川县、托克托县、和林格尔县和清水河县及土默特左旗。总土地面积为1722.4 hm2。到2004年底,呼市建设用地面积为13.7hm2,区内总人口139万人。现有绿地总面积为2634.838 hm2,城市绿地率为21.82%,城市绿化覆盖率为23.36%,有树木近320万株,其中针叶树近56万株;阔叶落叶乔木近270万株,花灌木近16万株;绿篱38万多m,草坪近95 hm2。其中,公园绿地682.528hm2(公园7处,面积244.31 hm2,专业类公园2处,面积43.3 hm2;街头绿地47处,面积179.175 hm2;游园广场17处,面积12.493 hm2;社区公共游园面积95.7 hm2;广场15处,面积107.55 hm2);生产绿地431.5 hm2;防护绿地210 hm2;附属绿地1621.92 hm2(居住区等绿地1490.25 hm2;道路绿地131.67 hm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6.22 m2。
1.3呼和浩特市主要园林绿化植物
目前呼市现有各种树木近320万株、丛,其中针叶树近56万株;阔叶落叶乔木近270万株,花灌木近16万株;绿篱38万多m,草坪近95 hm2。在呼和浩特市城市园林绿化中应用较多的植物种类有48个(类),其中常绿针叶植物材料8种:油松、樟子松、云杉、青扦、白扦、松柏、侧柏、沙地柏;阔叶落叶乔木16种:垂柳、旱柳、白榆、垂榆、国槐、龙爪槐、洋槐、桃叶卫矛、新疆杨、辽杨、北京杨、山桃、白蜡、火炬、皂角、暴马丁香;花灌木15种:紫丁香、白丁香、辽东丁香、黄刺玫、玫瑰、榆叶梅、连翘、珍珠梅、红瑞木、小叶女贞、太平花、蒙古绣线菊、紫穗槐、猥实、忍冬;地被植物3种:黄花菜、荷兰菊、蜀葵;攀缘植物3种:五叶地锦、山荞麦、啤酒花;草坪3种(类):早熟禾、黑麦草、紫羊茅。
2绿化建设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的地位
生态城市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施“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计划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概念。生态城市是一个社会和谐进步、经济高效运行、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市,是社会、经济、环境的统一体。生态城市建设不仅仅是城市绿化、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还应包括经济和社会内容。生态园林城市的特征要靠园林绿化的成果来体现,生态园林城市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园林绿化来实现。要想促使社会、经济和自然协调发展,绿化建设对体现生态园林城市所追求的目标有重要作用,因而,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要给予绿化建设应有的地位和高度的重视。
3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应遵循的原则
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最大的区别在于其组成成分的数量和比例的不同,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生产者)所占的比例最大,而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占据了最重要的地位和最大组成比例,使得生态结构从正金字塔变成了倒金字塔,城市生态系统变得人为、不完整、开放、复杂、脆弱、高质量(物理学意义上的),同时,也具备了完全取决于人类对其所施加的影响而可以向不同方向发展演替的特性。
3.1坚持生态原则
在城市绿化建设中,坚持生态原则,就是要利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努力使城市生态系统向自然生态系统靠拢,使城市生态系统接近于自然生态系统,要在绿化建设中,充分考虑绿化建设与城市绿量的关系、绿化建设与城市安全的关系、绿化建设与城市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关系、绿化建设与人居环境改善的关系,在城市这个有限的人类居住空间里,尽量多设置绿地,多建设绿地,多增加绿量,使绿地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营造出宜人的居住环境。
3.2坚持景观原则
景观原则,也就是要有精品意识,在有了绿量的前提下,绿地要有美感,要有赏心悦目的感觉,这就要求我们所种的绿地要充分发挥造景艺术手法,通过植物配置,营造出一种艺术化的园林景色。同时不能一味地模仿国外和其它城市的造园手法,而要把握中国园林真正的精髓,使园林绿化景观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模仿自然、接近自然,以意境二字给人以无穷的回味,避免千城一面、地域不分、风格模糊的绿化局面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出现。
3.3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人口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等等。在园林绿化建设中,也存在可持续发展问题,除了建设费用,养护管理费用问题也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一方面是直接的管理费用,另一方面是栽种的植物今后的发展、利用和产生的效益,都是关系到园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3.4整体和谐、自然优先的原则
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是本地特色的最基本的体现。注重绿化景观与城市建设整体协调,注重绿化景观与城市基调整体协调,注重绿化景观与城市环境整体协调。从呼市城市发展现状人手,着眼于呼市独特丰厚的草原文化底蕴、具有特色的草原园林景观和具有草原文化特色的生态型城市。在绿化建设中要从总体上保持城市原始风貌和自然情趣,把这些作为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基础和前提。
3.5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广场、公共设施、园林小品等都是人类为满足自己生活需求和审美情趣而营建的。园林绿化中保护生态和环境,为居民营造一个宁静、亲切、便于交流的生态和人文空间,已成为我们规划建设生态城市,搞好绿化工作的艰巨而紧迫的任务。绿化建设以人为本,在绿化建设细节上体现出人文关怀,绿化设施才能真正成为城市的一部分,才能体现出城市的风貌。
4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绿化建设措施
4.1利用和保护好城市周围的自然环境
呼和浩特市塞外草原的生态景观和与阴山相谐的地理景观是城市宝贵的自然资源,“天苍苍、野茫茫”的辽阔高原应是绿化建设的主题,其原始自然风貌和自然情趣是呼和浩特市凸现“山、水、林、城”的城市物质,是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基础和前提。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改造和利用已取得一些进展,不仅改善了城市的面貌,给广大市民创造了一个优美的环境,又使呼市可持续发展战略有了更好的依托,为创建生态园林城市打下了基础。再把城市周边的山岭以及河流湖泊周围加以绿化和美化,植树种草,整治水体,营造青山碧水的风景区。有条件时还可以建立城市自然保护区,使之和城市组成统一的生态系统。
4.2保护好珍贵的名胜古迹和历史文化
呼和浩特市有着上千年的文明历史,拥有丰厚草原文化底蕴的塞外古城,通过精细地保护和挖掘,营造出具有特色的草原园林景观,将其建成具有草原文化特色的生态型塞外名城。在景观风貌上,要突出“集山(大青山)、水(大小黑河)、林、城为一体,融蒙、汉、回、满等民族特色建筑风格于全城”的宏观设计。在景观轴线上,“旧城”以突出明代“召城”特色为核心,以金刚座舍利宝塔一席力图召一大召一线为主脉,以通顺街一兴盛一小召街一五塔寺后街为历史文化轴带;“新城”以清代将军衙署为核心,突出清代名城规整严谨的格局,保护和发展新城东西街传统文化轴线,对古城墙加以保护和维修,把呼和浩特市建成北方沿边的一座历史名城。走出现代化城市以“烟囱林立”、“高楼林立”为标准的误区,更多地强调以生态环境作为指标。在城市建设中应严格控制高层建筑的数量,降低建筑物的密度,保证道路的宽敞和绿荫化,将乔、灌、草科学合理的搭配,改善城市的通风条件和排水条件。
4.3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合理布局城市绿地
绿地分布的均匀性问题应引起重视,首先政府要重视,依靠城市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保证城市达到一定的绿地率和公园绿地面积。按国家标准,应在500 m的距离内有休闲绿地供居民使用。其次,依靠市场经济的杠杆作用,大力引导农民发展苗木生产,增加供应城市苗木的生产绿地。园林部门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法律法规,把好绿地率审核这一关,把城市的绿地面积真正提高上去。我们要大力提倡乔、灌、藤、草、地被结合,在绿地建设时适当种些大树,要做到取之有道、移之有法,尽量利用旧城改造、村庄搬迁、水库淹没区、土地整理时需要搬迁的大树,严禁盗移古树名木,掠夺性移植生态公益林中的大树。移植大树的过程中,必须十分注意保持大树的基本树冠。呼和浩特市在新建的10个广场和10个公园中,用了近万株全冠树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4.4大力建设生态住宅小区
适应城市发展的要求,规划好居民区的绿地建设,新建一般住宅小区绿地比例不应低于35%,高档住宅小区应在50%以上,使居民走出家门就进入花园,生活在一个空气新鲜、整洁优雅的环境之中。生态小区的建设,一方面靠政府,另一方面要通过宣传发动,提高全体市民的绿化意识,使所有的单位、小区、居民、街道都做到“见缝插绿”,争创园林达标单位、园林式单位。
4.5因地制宜的选择绿化植被
4.5.1多用宿根花卉或是地产的可自播的花卉
需要绿色和彩色,需要生命的色彩,用草花来点缀城市绿地,无疑是最有效的手段。但在城市中大量运用草花来装扮景观,其运营费用是相当高的。按我市的绿化养护标准,每平方米草花全年的费用是8元,大约是一般绿地的1.3倍,这样高的维护费用,显然不利于绿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更会加重绿化养护经费不足的压力。解决的办法就是尽量在一般的地块多用宿根花卉或是本地产的可自播的花卉,如菊花、凤仙、一串红、鸡冠花、茑箩、紫茉莉、蜀葵、鸢尾、萱草、牵牛花等等。
4.5.2采用乡土树种实践中要纠正外来树种比本地树种好的偏见,尽量多的采用乡土树种。乡土树种是适应本地区生长而长期留存的植物,反映了区域植被的历史。因此,绿化建设中可根据城区的地带性特征选择绿化植物,挖掘同一植被区内的物种资源,尤其是乡土植物,构筑具有地域特色的绿地景观和城市生物多样性体系,而不用或者少用外来植物,既可以保证树种对本地生态条件的适应性,减少培育养护成本,也降低了外来植物入侵的风险,还能形成有地域性植被特色的景观。
4.5.3走种植乔木、灌木与草坪结合的复合型绿化建设之路草坪热曾经风靡中国,经过实践检验,在城市绿化中大量使用草坪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草坪建设中存在养护费用高、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生态效益相对不好等弊端。而呼和浩特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地处内蒙古中西部,气候干旱,水资源相对匮乏。如果大面积种植草坪,其养护费用极高,这既违背了生态建设的目标,又加重了财政负担。
因此,要控制草坪的建设,走种植乔木、灌木与草坪结合的复合型绿化建设道路,这样无论是对缓解水资源的现状、涵养城市水源,还是降低噪音、防震消尘和净化城市空气都是大有裨益的。
总之,在园林绿化过程中把握住这些原则,通过园林绿化建设使呼和浩特市突破这个制约自身发展的瓶颈,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初期意义重大而深远。
第三篇:生态园林与可持续发展
生 态 园 林 与 可 持 续 发 展
1.简要说明
1.1.背景
城市是一个规模庞大、关系复杂的动态生态系统,由社会、经济,自然子系统复合而成,具有开放性、依赖性、脆弱性等特点,极易受到环境条件变动的干扰。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但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质恶化、地下水位下降、噪音污染、光化学污染、酸雨现象、城市热岛效应等也随之显现出来。我国2003年环境状况公报提出,全国500多座大中城市大气质量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的不到1%[1]。近一、二十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环境问题的加剧,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走生态园林道路、以绿地系统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性,许多国家已将其作为城市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一个衡量标准。
生态平衡失调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主要限制因子。探寻一条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绿色道路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作为城市生态主体——园林更是从此突破了“美”的范畴,进入了生态园林的新阶段。
1.2.生态园林
生态园林(Ecological garden)的科学内涵为:①依靠科学的配置,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②充分利用绿色植物,将太阳转化为化学能,提高太阳能的利用律和生物能的转化率,调节小气候。吸收环境里的有毒气体,衰减噪声,调节生态平衡。③美化景观,在绿色环境中提高艺术水平,提高游览观赏价值,提高社会公益效益,提高保健修养功能,为人们提供更高层次的文化、游憩、娱乐需要和人们生存发展的绿色生存环境[2]。生态园林以生态学为基础,融汇景观学、景观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和有关城市生态系统理论,研究风景园林和城市绿地可能影响的范围内各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3],倡导以生态学上生物多样性原理为依据构建城市生物群落,使城市生态园林稳定、协调发展,维持城市生态平衡。它的宗旨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追求和谐,谋求可持续发展,解决
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与自然有限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恢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证社会经济的持续高效发展和人民生活稳步提高。
1.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概念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它是一种科学的发展观。而对于城市来说,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涉及的因素非常复杂,包含了社会因素、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历史因素等等。建设城市生态园林就是要在一个科学合理的生态规划下,尊重生物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城市生态系统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质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为准则来发展园林。
[4]
2.生态园林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现状
2.1.相关学科的研究动态
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A·G·坦斯利提出了生态系统一词,为生态学的建立提供了依据。1937年Bertalanffy提出了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概念,指出系统是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中,并与周围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的总和。确定了城市森林生态学是研究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动态,以及系统组成成分间和系统与周围生态系统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优化系统结构,调节系统关系,提高物质转化和能量利用效率以及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关系协调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生态园林是基于城市森林生态学所提出的。它以树木为主体,包括花草、野生动物、微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及其中的建筑设施;结构单元包括草地、花坛、绿篱行道树、林荫道、小游园、花园、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小区、自然保护区、片林、林带、各种纪念林、古树名木、风景区、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及园林小品等[5]。各个单元有机结合,通过许多生物学和人文过程加以联系构成整体,并以此为基础以生态功能最佳和景致美观为原则,进行城市绿地的生态规划与设计,发挥系统的最佳效益[6]。但在以往城市生态学原理指导下对城市生态问题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城市环境污染的防治,对满足城市规划、经济发展、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水利、园林、环境保护
等,与城市决策管理的实际需要尚有一定的距离。随着城市化过程的加快,有限资源与无限需求的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人类健康问题等城市新型问题不断暴露出来,特别是加剧恶化的城市环境,引起了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的高度关注,城市生态规划设计理论及方法的研究成为了一个热点。
2.2.国外相关研究状况
早在19世纪后期, 美国詹逊首先提出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代替以视觉美为主的园林,1905年他就对美国西部大草原风光进行了生态学角度的设计研究。1913年康亨和拉斯顿在英国利兹用装有相同土壤的容器在不同的地方栽培植物,发现空气中的硫酸盐浓度和植物体内的硫酸盐浓度密切相关[8]。从此,绿化植物的生态机理受到了有关专业人员的重视。到20世纪末已在植物的降温、增湿、吸收CO2、SO2、Cl2、H2S等有毒气体、释放O2、抗污滞尘、杀菌和减低环境噪音等方面取得了一批令人注目的研究成果[9]。在研究植物对城市污染物的净化机理方面,近代植物生理学和生物化学已成功破译了植物叶片污染物含量的积累途径,以及有毒物质在植物体内降解或转移的生理生化机制[10]。
城市园林绿地景观是由形状、功能存在差异且相互作用的斑块(Patch)、廊道(Corridor)和基质(Matrix)等景观要素构成的,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区域。其中城市廊道(Urban corridor)作为沟通城市内部以及城市与郊区不同景观单元之间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主要途径,越来越受到重视。杜奈(1995)根据廊道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以巴黎和伦敦为例,对城市廊道进行分类,并论述了不同廊道的生态功能和格局。在对城市廊道评价上尤其是绿色廊道(Green way)效应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果。许多学者针对大城市的发展特点,提出了城市交错带概念、扩散与反波效应以及廊道效应。杰夫(1995)等人以美国俄亥俄洲为例,研究城市不同类型廊道的效应,证明自然廊道决定着城市景观结构和人口的空间分布模式[11]。与此同时,许多景观生态规划师开始探索城市自然廊道的结构设计原理和方法,并在理论和方法上多有建树。
近年来,一些学者利用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和尺度相结合的原理与方法,对城市绿地景观的时空格局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应并将其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小气候调节等联系起来,上升到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论高度,城市生态系学研究也由定性化向定量化大大推进。如城市生态园林的时空格[7]
局对物种、种群分布以及物质和营养的水平流动过程的影响,都有一定量化的研究成果面世。这些方法也应用于城市园林景观效应的分析上。如城市绿地广场和天空可视因子(Sky View-Factor),对城市温度格局(如热岛效应)的影响,都不断有成果报道。
2.3.我国相关研究动态
中国历史悠久,传统园林,特别是江南园林,是中国文人雅士闲适生活的产物,讲究曲径通幽,小桥流水的意境。所以,大多数保留下来江南园林都是纯粹私人庭院建筑,譬如苏州拙政园与扬州个园。这种设计与现代公园与公共绿地设计中的大众化,公共空间的手法区别很大。由于科技生产力约束,中国传统园林很难对环境进行生态方面的分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学者开始致力于生态园林的研究。1984年我国提出“绿化祖国是实现自然生态系统良好循环的第一位工作„” 从而明确提出我国的现代园林要创建以植物造景的生态园林,说明我国园林已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生态时代”。科学家们首先对城市不同类型绿化植物和绿地对城市温度、湿度的影响方面进行了验证,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陈自新等人,对北京市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应的研究[13]。为了治理城市空气污染问题,许多学者对园林植物吸收有害气体和杀菌效应以及运用园林植物对城市环境进行检测和评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了研究,筛选出一大批抗污染和可以净化环境的园林植物,为园林绿化在改善人居环境健康质量方面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14]。对于我国园林绿化还处于“经验型管理阶段”的问题,四川农业大学郭东力、李梅通过研究提出了园林绿化的持续发展应以园林绿化的科学管理为前提, 而质量管理又是科学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高质量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以及园林绿化质量管理应是对“生态园林”的质量管理等科学理念。总结起来我国科学家对城市生态园林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总的来说包含了如下观点:①肯定了绿色植物对城市的温度、湿度、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其调节能力大小与绿地立体结构和平面布局有关。复合结构绿地优于单一结构绿地;②大多数园林绿化植物对空气的净化有一定的作用且不同的植物功效不同;③在城市绿地生态评价方法的研究上有新的突破;④提出了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概念,为其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起到其应有的作用提供了发展的空间。[12]
3.结论
目前生态园林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已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我国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还很不系统,取得的成果也比较零散。由于其内涵难以确定,同时缺乏理论的支撑,实践的盲目性很大,很难起到其应有的效果。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各学科间综合性的不断增强,很多新的技术理念和研究成果已经提出或即将提出,生态园林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景非常看好。
首先,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张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的趋势,与此同时产生的城市环境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对于人类而言,要依靠自然界有限的资
源求得长远的生存只有走可持续道路。在当前全球倡导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植物的可持续利用成为人类及所有生物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基础,而生态园林正是遵循自然规律, 利用城市所处环境、地形地貌特征、自然规律、城市性质等特点进行科学绿化建设的一种思路,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就是要以自然环境为出发点, 按生态学原理调节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环境的关系,实现社会、经济及环境的协调发展以及物质、能量、信息的高效利用, 以达到生态的良性循环。
因此在当今社会,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大力推行生态园林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陈韶秀.The Experience of The Japanese Air Pollution Control Is Worth Learning[J].WORLD ENVIRONMENT,2005,(1):29-32
2.郭东力,李 梅.关于园林绿化质量管理问题的探讨[J].四川林业科技,1999,20(1):64-68
3.王 浩,赵永艳.城市生态园林规划概念及思路[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24(5):85-88
4.邓宝忠等.园林生态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防护林科技,2004,(5):64-66
5.孙 冰,粟 娟,谢左章.Currentstate and tendency of development of urban forestry[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7,21(2):83-88
6.何兴元等.城市森林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12):
1679-1683
7.蔺银鼎.城市绿地生态效应研究[J].中国园林,2003,(11):36-38
8.冯采芹.绿化环境效应[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1992
9.Gorden B.Bonan.The microclimates of a suburban Colorado(USA)Landscape and
implications for planning and design[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0,(49):97-114
10.王 忠等.植物生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11.赵 慎等.园林生态学刍议[J].中国园林,2001,(3):8-10
12.陈自新等.北京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研究[J].中国园林,1998,(5):57-60
13.陈有民等.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14.Paul FJ,Eagle.Understanding the maket of sustainable
http://www.xiexiebang.com/etxfiles/eagles.Text, 2000
tourism.
第四篇:智能小区建设
主持人:围绕做好物业管理,建设和谐小区这一话题,今天我们邀请到青岛黄岛区政协常委、青岛恒德置业集团公司董事长赵松德来谈一谈他的看法和建议。
主持人:赵委员你好,据我们了解,恒德物业管理公司也是开发区成立较早的物业管理公司之一,您先向我们介绍下恒德物业的大体情况吧?
赵:主持人你好,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赵松德。恒德物业公司成立于2001年,属三级资质物业管理企业。目前主要承担的管理区域有3个居民小区,分别是官厅小区、碧海蓝天小区、丁家河小区,共计有6万㎡物业面积;还有2个办公大厦:恒德和朝阳大厦,共计有2.4万㎡物业面积。大家都熟悉,这3个小区都已是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比较陈旧,物业的收费标准相对也较低,平均0.3元/㎡,丁家河小区更低一些,只有0.2元/㎡。目前来看,办公大厦的物业管理相对顺畅,也相对规范,而老旧小区的物业管理则有一些问题,这3个小区物业公司与小区居民之间的关系比较融洽,收费也很准时,难点在于小区的设施配备方面。
主持人:那么赵委员,既然你提到老旧小区的物业管理难题,请问你,就我区来说,目前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存在哪些问题?
赵:可以。总的来看,目前的物业管理工作是在学习中前进,在探索中发展,总体发展趋势是积极的、健康的,但就老旧小区来说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小区整体规划设计相对滞后,规模偏小。从规划设计上看,老旧小区内的整体规划标准不高,物业服务用房、配套服务设施、环境资源配置等存在不少问题,现在非常突出的一个就是停车难问题,由于历史原因,老小区建设没有考虑到“小康时代”的需要,以前建的老小区基本没有停车场,小区楼下、马路边、绿地里,只要能开进汽车的地方,没有不被占领的,这成了许多小区的一个实际问题。停车问题也成为引发小区内部管理混乱、居民之间发生矛盾的一个主要原因。从规模上看,建筑面积偏小,大部分老旧小区都是这样,规模效益难以发挥,影响了物业服务公司的持续发展。二是物业管理整体水平不高,企业亏损现象不容乐观。由于涉及房屋建设质量、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不足和个别房屋维修不及时等问题,给实施物业管理带来诸多遗留问题。这些造成了业主因种种不满,个别业主拒交物业服务费,但物业服务公司却无良好对策,只能被动接受的尴尬局面。同时因收费标准较低,使物业服务公司面临亏损经营的境地。三是相关主体关系不顺,职责划分不清。由于老旧小区存在的实际情况,物业服务公司承担着水费、电费的代收工作,且没有任何报酬,物业服务公司既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又要承担因管网跑、冒、滴、漏各项损耗费用,给物业服务公司增添了很大的压力。如黄岛碧海蓝天小区的二次供水设施,在实行一户一表改造以后,还没有具体的政策规定这类的公共供水设施应该由哪个部门来承担,所以还只能由物业公司负责,给物业公司也带来一些压力。另外,居民委员会与物业服务公司的关系不是很明确。居民委员会作为政府最基层的办事机构,主要担负着政府授予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物业服务公司作为企业仅承担着业主委托的物业管理服务,但是物业公司有时担负着分派计划生育和人员登记等任务,增加了不少的工作量,没有任何的报酬。
主持人:通过刚才赵委员的介绍,我们了解了目前部分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方面的一些难题,那么我们如何来应对这些问题,推动和谐小区的建设呢?请您谈一谈您的看法。
赵:好的。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居民迁入我们这座美丽的城市,居民们在拥有温馨之家的同时,也渴望拥有一个居住整洁、舒适、安全、和谐的小区环境。而面对老旧小区物业管理的这一难题,不管是行政管理主管的职能部门还是身处一线的物业公司,我们都有责任来解决这些难题,维护好小区环境。针对目前的一些问题,我感觉可以先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索、解决。一是通过有效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将社区管理和物业管理有机结合,对不同条件的居民区实行不同模式的物业管理。首先在规模较小、居民成分相对单一的小区如丁家河小区等进行试点。各街道可确定1个小区进行试点,并对街道、社区居委会和小区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培训,通过试点进一步探索和积累经验,力求破解老旧小区物业管理难题。二是加强对小区业主委员会成立和运行的指导。良好的小区环境除了需要高质量的物业管理和服务外,还需要一个全心全意为小区业主当家的业主委员会。业主委员会除了要协调物业公司为居民搞好服务以外,要害重视切实解决物业管理收费中出现的难点,动员社会各界共同研究解决物业管理难问题。三是由相关部门出面,对老旧小区补齐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小区整治,争取全区所有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实现全覆盖,使小区环境达到有序、和谐、文明。
主持人:谢谢赵委员。通过赵委员的讲解和介绍,我们了解了我区目前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方面的一些问题,并就如何搞好这些小区的物业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相信通过今天的讲解,大家会对目前物业管理工作的难点有了初步的了解,也能理解构建和谐小区中的义务和责任。听众朋友们,不管你身处哪个行业、不管你住在哪个区域,我们都需要一个和平、安详、融洽的居住环境,让我们携手共同努力,为缔造我们美好的家园做出自己的贡献。谢谢。
老旧小区在公共事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事务, 小区, 管理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北京市民搬进漂亮的新建小区,人们在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同时,对所居住的社区环境要求提出了新的需求,一些老旧小区的管理问题更是个老大难问题,因为多年缺少科学管理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但对于创建和谐社区来说,老小区不能也不应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老小区的居民们也期盼自己的小区处处见到和谐画面、处处听到和谐的声音,由此反映的老旧小区在公共事务管理中产生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老小区如何在创建和谐社区中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路,是值得各方面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部分、现状当前社区中存在的问题: 在社区工作中我们发现老小区的居民们也期盼自己的小区处处见到和谐画面、处处听到和谐的声音,老旧小区如何在创建和谐社区中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路来,是值得各方好好考虑的一个问题。目前老旧小区的产权有由房管局管理的,也有是过去企业为改善职工住房状况自建的,而且现在的企业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多处于转制、破产的状况。因管理不到位等多种原因造成老旧小区住房、小区周边环境破旧、脏乱,居民对居住环境大为不满,面对老旧小区物业的空白,社区居委会代替了房管所、产权单位的部分物业职能。
具体存在的问题包括:
(1)、老旧小区的停车难问题
根据北京市的最新统计资料显示,北京市的机动车拥有辆呈几何状递增。自去年以来,我市机动车迅速增长。去年全市新增机动车30816辆,仅今年1月,新增注册机动车3190辆,最多一天竟有389辆。在各类新注册的机动车中,以小型汽车居多。预计到今年底,我市机动车将增加38000余辆。机动车增速迅猛,车辆停靠地点少,导致部分车辆乱停乱靠,影响交通秩序同时,造成老旧小区的停车难问题更加突出。
老旧小区硬件条件相对落后在建设之初主要是为了解决居民的住房困难问题,小区的规划方案比较简单。随着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硬件设施主要有以下一些不足:包括绿化面积较小、机动车停车位缺少、体育健身设施和文化活动空间较小等等。老旧小区在规划初期没有预留更多的空间,存在着人员密度大,活动空间小,大部分老旧小区没有绿化带、健身设施的设计。家庭汽车的迅猛增加,占据本来不多的剩余空间,给居民的出行带来诸多不便。同时无车族对停车扰民的意见,成为社区新的矛盾。一方面是人无处停车的困惑,自己买了车却不能停。而另一方面更多无车的社区居民普遍认为:
一是侵占公共空间。在小区地上划车位,占据了本属于居民共有的空间,使小区呈现出“以
车为本”的情形。
二是停车无序。老旧小区没有较大面积的停车场,随意停放的汽车给小区居民的通行带来了麻烦。往往到了上下班的时间,先回家的车主早早就把车停放在了有利地形的地方,后来的车主只有见缝插针。甚至通道的拐角处、人行道边、防火通道也成为停车的地盘。由于下区内到处是横七竖八的车,步行的居民的通行便成为了一个新难题。
三是噪音扰民。个别车主对进出小区的时间早晚无所顾忌。深夜进出的车辆,声音就显得格外刺耳。还有些车稍遇震动,便长时间报警。
四是废气污染。在一些停车密度较高的小区,空气流动差,给小区的空气质量带来了不利
影响。
五是安全隐患。小区内汽车伤人、毁物的情况时有发生。频繁的安全事件,降低了小区居
民的生活质量。
如何对车辆进行有效的管理——成为矛盾的焦点。
由于老旧小区多数没有处理物业管理委员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有关规定,社区居委会无权代替物业对机动车进行管理。停车难的问题、停车位的权属纠纷、停车位的价格等一系列问题都有待解决。
(2)、老旧小区公共设施存在的问题
根据(2003)房改办字第020号文件《关于2003年向职工出售公有住宅楼房的价格及有关政策的通知》,(97)京房改办字第071号及(99)京改办字第042号等相关文件精神,向已有居住权的合法承租人出售公有住房。
其中包括:
1、公共维修基金的交纳标准按京房地物字[1999]第1088号文件的规定执行。
2、公共部位和公共设施的维修费用,从公共维修基金利息中支付,不足部分产权人按各自
占有房屋面积的比例分摊。但目前根据相关规定,房屋以外的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只能为房屋所有人共同所有,都属于小区的公共财产。比如:绿地、道路、路灯、地下(上)线路和管道、停车场(库)、配电房(室)及电器设备、水泵房(室、井)及水泵、会所、门卫室、人防用房及设备、消防用房及设备、电梯、假山假水、健身娱乐设施、公告牌等等。除此之外,小区的公共财产还包括:购房人交纳的2%的房屋维修基金和小区公共财产的收益。
由于老旧存在的问题较多,加之产权单位的经济状况等多种因素,附属公共设施年久失修。如:小区内的道路坑洼不平、下水管道不通畅、公厕损坏严重。产权单位以房屋已经出售给职工为由,不愿意继续承担维修费用,同时职工在购买住房时交纳的公共设施维修费及房屋维修基金缺乏监督管理力度,资金使用不明确,国家相关的政策滞后,造成较为突出的问题是:
1、社区内餐馆较多,且离居民楼太近,最近处不足1米,油烟、噪声扰民,居民意见大。造成此情况的原因:工商部门在审批商业项目时,没有考虑到附近居民的利益。
2、小区内居民楼一层多用于商用,多数对外开门凿洞,有的甚至破坏承重墙。楼内居民房用于商用。居民楼用于商用,人员复杂,对社区内的治安产生诸多不利因素,楼内住户感觉不安全,同时存在扰民现象,甚至有部分商户没有营业执照。工商部门对居民楼内的商户,疏于检查,对居民举报,不及时处理。
3、高层楼的地下空间用于对外出租,尤其产权是房屋管理所的高层楼,几座楼共用一个经营执照,有的所申请的经营执照与实际不相符,对社区的治安、防火带来隐患。
4、因没有业主委员会,物业与业主之间缺乏沟通机制,虽居委会为其搭建平台,起到桥梁作用,但对物业公司财务收支,很难以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
三部分、改进的措施
从公共事务发展的总体分析,造成目前形状的主要原因是,如何在老旧小区推行物业管理?推行物业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居民观念需转变
多年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居民住房福利制度,使很多居民还存在无偿享受服务的传统观念,习惯了由单位的房产管理部门或房管所管房的模式,认为实行物业管理就是想多收钱,如果实施物业管理需要收费,也应该由单位交,住房消费意识淡薄。
二、产权形式多样
老旧小区普遍存在住房产权形式多样的特点。住房产权形式有全产权商品房,房改售房,回迁房,农转居的承租房,居民承租房。住房的产权人多样,有居民个人、房管局、单位产权人(包括中央单位、市属单位、区属单位)、公共设施产权人(如各市政设施部门、邮局、银行、区属商业单位所有的房产)、托管房、二手房产权人等。
三、存在多头物业管理的现象
产权形式的多样化,使小区形成多家物业管理单位同时对小区不同物业进行管理的局面。主要有:单位自管房物业管理公司,房管局直管公房物业管理公司,社区管理单位,居委
会,市政设施单位,商业网点单位等。
四、对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进行改造的资金缺口较大
老旧小区实施物业管理,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必须对小区的基础设施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造,如小区进行封闭、绿化美化、道路修整等。根据改造项目的多少和改造等级的不同,资金量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甚至上千万。资金从哪里来,是困扰实施物业管理的一
个重要问题。
五、物业管理收费困难
已经实施了物业管理的小区,甚至物业管理水平比较好的小区,也存在物业管理收费困难的问题。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收费经物价部门核准,目前最低收费标准为每平方米0.15元,普通小区全年收费总额为120元。尽管是如此低廉的费用,很多物业管理公司只能收到30%
左右。
六、管委会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实施了物业管理的小区一般都成立了物业管理委员会或业主委员会,但受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根据有关规定,业主委员会成员必须是拥有较大面积房屋产权的产权人,但产权单位怕要求出资整治小区环境或承担其他经济责任,就不愿意参加业主委员会,已经参加到业主委员会的个人,甚至要求退出业主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存在越权行为或不能充分履行相关职责。
七、社区管理与物业管理存在矛盾
社区管理与物业管理在对小区物业实施管理的问题上存在矛盾。有的社区委员会以赢利为目的,与物业管理企业争夺物业管理项目,把政府补贴给物业管理单位的专项资金承担过来,进行有关物业的专项管理。有的社区委员会出租小区经营用房,开早市、菜摊、饭馆、理发店等,对小区内绿化、卫生、保安造成一些影响。
四、针对当前旧住宅小区公共事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其一、加快、加强物业管理的立法工作
当前物业管理中出现的纠纷,涉及物业管理的方方面面,而物业管理立法工作的滞后,使得很多纠纷无法解决,或造成一些潜在的矛盾和纠纷,建议有关方面应加快物业管理立法工作,通过立法进一步明确政府部门、物业管理公司和业主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消除争议,特别是对房改房物业管理规范的立法工作要重点研究。其
二、逐步加大对住宅小区基础建设的投资,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1、城市的管理者是各级政府,政府树立经营城市的概念,使城市的资产增值,并应从城市建设维护费中,拿出专项资金,逐年逐步地有计划地实施改造,为实施物业管理创造一个
良好的基础条件。
2、住宅的实际使用人,是居住环境改善的最大受益者,也应该出资改善居住环境。在改造旧小区中,可以尝试充分调动广大居民的参与意识,由居民参与设计、参与投资、参与建
设的公众参与方式。
3、产权单位是住宅的产权人,在目前房改政策下,产权单位也要对旧小区的改造进行相应的投资。至于政府、产权人单位、居民三方投资的比例,可以根据每个小区的不同情况,进行测算,决定投资量,尤其是居民的投资,不能超过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
其三、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旧小区实施物业管理工作的规划
针对没有实施物业管理的旧小区,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应制定改造计划,扩大实施物业管理的范围。政府有关部门要研究旧小区推行物业管理的困难,针对每个小区存在的问题,逐步推进和实施物业管理,充分发挥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的作用。
其四、深化房改政策,在工资中增加物业消费部分
房改优惠售房实现了住房分配的货币化,是住房分配制度的重大改革,但房改售房与物业管理衔接的还不够,特别是对物业管理费用在政策上考虑不够,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职工工资中应增加物业消费部分,将财政拨款暗补改为明补。对无力发放物业管理补贴的单位和无业、失业人员,政府有关部门应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配套执行。
朝阳加大对老旧住宅小区的改造力度
2010-09-10 20:40 来源:中国网
9月1日下午,朝阳市代市长王明玉在视察双塔区营州小区、坝南小区时提出,要按照朝阳市委要求,把发展成果惠及民生,朝阳市政府要加大对老旧住宅小区的改造力度,在“十二五”期间分期分批进行改造,给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9月1日下午,朝阳市代市长王明玉在视察双塔区营州小区、坝南小区时提出,要按照朝阳市委要求,把发展成果惠及民生,朝阳市政府要加大对老旧住宅小区的改造力度,在“十二五”期间分期分批进行改造,给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朝阳市常务副市长韩军、副市长李军陪同视察。
当前,市区一些老旧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上不去,遗留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据了解,老旧住宅小区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一无专项资金,二无专业化物业管理,房屋失修失养问题严重,环境脏乱差,基础设施缺失,已经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老旧小区居民渴望改变居住环境和面貌。市区老旧小区住宅楼1382栋,住户71950户,建筑面积近1000万平方米,分布在16个街道、62个社区。
本次视察的营州小区隶属于双塔区北塔街道北塔社区,始建于1993年,由朝阳市房产经营公司进行物业管理,小区存在问题是道路坑洼不平,下水管线老化,下水井被简单覆盖,臭气熏人;公共区域乱堆乱放、栽种庄稼、饲养家禽、私搭乱建;顶楼漏水严重等。坝南小区隶属于双塔区光明街道,始建于1992年,居民楼27栋,小区物业由市委机关房产处管理。由于楼房年久失修,楼顶檐风化脱落,下水道堵塞,电路老化,管道老化,菜窖积水无盖,存在安全隐患等诸多问题。
王明玉视察时,看到小区内道路坑洼不平,路表皮脱落;下水井用水泥板简单覆盖、房檐风化掉皮等现象,与当地居民认真交谈,了解他们的困难和苦衷后,对居民的生活处境深表同情,现场提出两住宅小区改造的具体解决办法,要求相关部门立即组织实施。王明玉说,朝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老旧住宅小区改造工作,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分期分批进行改造,列入政府为老百姓办的实事之中,在“十二五”期间,将市区所有老旧小区分批分期、逐年改造完毕。
王明玉说,过去的老旧住宅小区建设起点低、标准低,欠帐多;小区居民下岗失业的多、退休的多,他们是弱势群体,政府更要关心他们的生活,现在已经到了必须解决问题的时候了。改造老旧住宅小区涉及家家户户,需要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双塔区要尽快成立业主委员会,把那些素质高、责任心强、愿意为群众办事的人选出来,必须有人组织管理,配合改造工程顺利实施。对老旧住宅小区的楼道要进行粉刷,安装感应灯,楼外道路要硬化,多栽树建绿地,绿地配套健身设施,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小区居民看到朝阳市委、市政府领导深入社区,实地查看他们的生活环境,了解他们的难处,帮助老百姓分忧解愁十分欣慰。居民了解到政府财政很困难时,建议采取政府出一点、居民掏一点、周边企业赞助点的办法,大家的事情大家办。两社区领导表示,一定不辜负政府期望,努力工作支持完成老旧住宅小区的改造任务。从即日开始对营州路小区进行改造,在10月底前完工。坝南小区明年动工,到明年5月前结束。综合执法局将加强老旧小区临违建的管理,对违规搭建的建筑进行拆扒,还公共空间于居民。房产局要深入调查,摸清老旧住宅小区情况,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提出具体改造方案和计划。
第五篇:水景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论文[范文模版]
1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具有的特性
根据园林建设工作的需求,合理地运用水元素设计出立体化的动感成果,规划出魅力十足的园林景观艺术作品。这就是立体动态的整体应用特点。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融入水景的设计可谓是传神之笔,如果设计师还应用上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视觉、嗅觉和触觉。这表现了水景全新创作的运用特性。
2水景创艺的重要性
①柔化空间的美感。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水景艺术,不仅反映了真切的流动感受,而且这种创造的方式具有柔化作用,水景可以把人们带入整体的感受空间,提升空间的活跃度,使空间增添几分趣味,并有效地将情景相结合。比如,设计出水的倒影、使用光影的变换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艺术成果,并且可以达到柔化空间的效果,给艺术作品和环境之间增加气息,使单调乏味的空间充满生机。②园林生态多样化的需求表现为水景。对城市园林进行整体设计的过程中,水景的设计反映了生态系统的多样化。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把大自然资源、森林的资源水资源等都相互结合形成统一的生态体系,呈现给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信息,并且在创作水景艺术表现生态多样化特性的同时,遵从可持续发展的准则,围绕低碳方面、环保方面、生态方面的理念进行设计。水景园林生态多样化具体表现为:溪流的融入设计、瀑布的融入设计、人工湖的融入设计等其它有关水元素的融入。
3园林景观设计中营造水景的主要方式和手段
3.1动静结合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营造的方式之一就是动态与静态的相互结合运用。其主要表现在使用喷泉来表现艺术形式,使用瀑布来表现艺术形式,使用涌泉等其它表现艺术的形式。这些形式可以进行各种样式的水态图案表演,例如,蒲公英图态的展现、半球图态的展现、扇形图态的展现等等,在众多的水态喷涌形态中最典型的表现就属上海世博会的韩国馆、河南郑州的水幕电影和河南洛阳的音乐喷泉了,这些场所都成功的把音乐、光彩、水完美的结合,运用自如,呈现给人们各式各样的奇妙景象,尤其是光和水的融合,使人有冰火两重天的绝妙感受,真的让人大开眼界,具有激情的音乐使人在炎炎夏日享受清爽和欢悦。流动的水是动态的表现形式,奇特的自然景观静态的表现形式,流动的水和自然奇特景观相互结合的景观,就是动态与静态的运用。比如,建设滑梯式人工瀑布、幕布式人工瀑布等其它方式的瀑布,都可以呈现给人们不同的艺术魅力感受
3.2水景与植被的氛围
全面的营造城市园林水景,注意与水面植被的有效合理结合,可以使用借景和对景的方法,产生俯视、仰视等不同视角的艺术体会,把水草、芦苇、荷莲等各种水生植物有条不紊的布置于生态环境中,展现出动植物、水景的相互生存和相互调养,水元素的运用效果显而易见,鲜明的浅水池清澈见底,整个艺术的气氛尽收眼底。特别体现在植物的组成上,远远近近疏疏密密的程度都有条不紊的组合栽培,为了形成柔美的线条,可以在水边种上垂柳,为了形成鲜明的层次感、更加富有趣味,可以种植些落松等小型的水植物。
3.3水景与照明的烘托
园林景观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就水元素。花园照明的重要表现对象不单是动态的水景,还包括静态的水景。不管是潺潺流水的小溪、飞流直下的瀑布,还是水花四溅的喷泉、波光粼粼的水面,各种各样的水景形式都具有其动人的魅力。尤其是在晚上,如漓江夜景,周围的山在灯光的映照下显示出丰富多彩的景象,给漓江带来了魔幻般的效果,水景如同画家手中多彩斑斓的画布,而灯光成为了画家的画笔。
4结语
城市园林景观中水景的设计不仅需要考虑动与静相互结合、色彩的相互搭配、山水的相互融合、光与影的运用技术等方面的因素,而且依据各自城市的发展、品味及其它整体方面因素来进行提升,所以,水景的设计需要全面的、系统的、全方位技术的综合运用。必须从各个方面逐步探究,解析城市园林景观中水景的营造理念,把水元素充分的发挥运用于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