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X年全市新农村建设和三农工作情况暨

时间:2019-05-13 19:27: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X年全市新农村建设和三农工作情况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X年全市新农村建设和三农工作情况暨》。

第一篇:200X年全市新农村建设和三农工作情况暨

200X年全市新农村建设和三农工作情况暨200X年农村工作要点

去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新农村建设取得良好开局,“三农”工作取得新的成绩。农业丰收,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社会稳定。全年农业增加值增长4.1%;粮食总产273.1万吨,增长8.1%;农民人均纯收入4642元,增长12.6%,是近10年来最好水平。

一、2006年新农村建设和“三农”工作情况

(一)理清新农村建设思路

按照中央20字要求,坚持“准确把握、科学规划、分类指导、扎实推进”,把发展农村经济作为中心任务,把让农民多得实惠作为衡量新农村建设重要标准。

1、在工作指导上,做到“五个坚持”。一是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农民持续增收为根本目的,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群众得到实惠;三是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四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乡村地方特色;五是坚持注重实效,以最节省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效益。

2、在工作着力点上,突出“两个重点”。一是突出抓好十项重点任务。即: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民增收、乡村道路、改水改厕、义务教育、新型合作医疗、社会保障、乡村财源建设、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十项任务。二是突出抓好试点。组织实施“一县十镇百村示范工程”,选择肥城市作为全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试点县,选择10个乡镇作为试点乡镇,选择100个村作为试点村。试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肥城市在全国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培训班上作了典型发言。

3、在工作推进机制上,注重“五个强化”。一是强化领导。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亲自抓新农村建设,分工领导始终把新农村建设抓在手上,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也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不放。二是强化组织机构。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综合协调、政策指导、督促调度;6个县市区委书记均兼任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并成立新农村建设办事机构。三是强化责任。按照“三个体系”建设要求,明确部门责任分工,将新农村建设各项任务分解细化,落实到领导班子成员和各级各部门,具体到时限。四是强化帮扶。动员社会各界、企业结对帮扶,重点帮扶发展基础比较差的三类村。各县市区也都选择实力较强的企业及部门与村结成帮扶对子。五是强化督查。不断加强检查调度,强力推进,狠抓落实,形成了事事有人抓,件件有落实的良好局面。

(二)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

坚持“既有远期规划、又有阶段性目标和具体实施项目”的原则,着重抓了以下三个方面。

1、做好分级规划。按照全市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6个县市区和各有关部门都制定实施规划,县、乡、村都拿出具体实施方案。特别是对村的实施方案,自下而上充分征求村民意见,明细到具体项目,做到“六定”,即(1)定任务,每年做几件事情;(2)定责任,由谁来具体抓;(3)定标准,干到什么程度;(4)定时限,什么时间完成;(5)定措施,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6)定帮扶,由哪些单位扶持。

2、加强分类指导。充分考虑县、乡镇和村发展的不平衡性,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县市区对各乡镇进行分类,乡镇对各个村进行分类,村分为“强、中、弱”三大类。针对乡镇和村发展状况、基础条件,相应地确定5年内阶段性目标和年度要完成的具体任务、建设重点、实施步骤和工作措施。特别是对村这一级,任务目标充分体现自己的特色,符合自己的实际,不提不切合实际的口号,不搞一个模式。

3、抓好分步实施。坚持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实际问题抓起,从近期最易见效的事情抓起,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对每一个村,按照实施方案中确定的建设重点,一项一项地去抓,逐步见到成效。对基础条件好的村,标准定得高一些,进一步提高发展的水平;对基础条件薄弱的村,加大帮扶力度,先易后难,尽快改变落后面貌。不论哪一类的村,每年都要切实为农民办成几件实事,确保干一件,成一件,巩固一件,农民受益一件,让群众不断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始终坚持把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位,不断打牢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

1、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一是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以抓大项目为重点,6个县市区新上投资亿元以上的工业、商贸、旅游大项目69个,投资规模126.2亿元,为反哺农业打下基础;县域地方财政收入37.6亿元,增长29.3%。二是加快乡村财源建设。乡镇地方财政收入增长37.8%,其中工商税收和所得税增长43.7%;地方财政收入过千万元的乡镇44个。村集体收入3万元以上的村占到总村数的70%以上,加上各级财政的补助资金,所有村都确保了正常运转。省委组织部、省委农工办转发了我市财源建设的做法。

2、优化调整农业结构。农业结构调整,形成了有机蔬菜、奶牛、苗木花卉“三大亮点”。一是培植主导产业。培优培强优质粮食、蔬菜、干鲜果、畜禽、苗木花卉、桑蚕6大主导产业,泰山中药材、泰山板栗、泰山系列食用菌、泰山茶、新泰黄花菜、肥城桃、宁阳大枣、东平湖水产8个特色产品。去年,新增高效经济作物、高值田和设施农业分别为15万亩、10万亩和5万亩;优质粮食播种面积310万亩;经济作物302万亩;桑园15万亩,产量质量效益连续六年位居全省第一。二是实施“奶业富民”工程。奶牛存栏15.2万头,增长41%;牛奶产量28.5万吨,增长37.5%。规模饲养量占存养总量的80%以上,其中1000头以上奶牛园区13个。泰山区被评为“全国牛奶生产强县”。三是推进“绿色泰安”建设。新增造林15.5万亩;新育苗木花卉7.2万亩,总面积达到15.2万亩;新建完善乡级以上公路绿色通道1340公里。林地面积272.7万亩,森林覆盖率29.8%。

尊敬的赞助商: **于200X年X月X日举办一个全校性的综合型运动会,历时一周。期间包括三个部分:开幕式文艺演出、运动会和闭幕式颁发奖项(两天)。我们校学生会外联部是此类校园活动指定宣传策划单位,对商家赞助大学生活动的可行性,特别是赞助我校运动会活动的可行性有较深入的了解。现在就让我们为贵公司作此赞助可行性报告。

一、行性分析

1、本次运动会得到了学院团委和学校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规模大、参与者多,能吸引更多师生及其家属来观看,深受同学欢迎,并推动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必引起全校性的轰动。

2、在校大学生达XXXX余人,人流量大达到运动会每天入场观看人次为XXXX左右。人口密集,而且本校的消费能力较高,为贵公司宣传的成效更明显。

3、本次活动得到师生关注,贵公司的产品也将得到大力的宣传。

二、宣传方式

1、横幅:为期一周的大横幅宣传,在学校内悬挂横幅,(横幅内容为运动会的内容和公司的相关宣传--赞助商名称)活动前三天粘贴在运动场等人流量最多的位置。悬挂时间是一天24小时不间断性。

2、我们将在运动会的宣传海报中点明贵公司为赞助单位。(前期宣传)

3、立式广告牌。在运动会期间作为独立的宣传方式在学校内进行宣传。(由贵公司提供)

4、在运动会举行期间,向裁判员和保安志愿者分发有赞助商标志的帽子,加大宣传力度。

5校广播站为期七天做有关贵公司的广播宣传

6运动会期间(一周)由贵公司在运动会赛区附近进行一定规模的产品销售活动 7运动会前后在校学生会网页上宣传并且发放传单。

8宣传棋方阵。在运动会期间在会场主干道,主席台等显眼位置放置彩旗进行宣传。

9气球方阵。在运动会期间在一些重要位置利用氢气球悬挂宣传。

10调查问卷:活动结束后,帮贵公司进行一次校园市场调查(调查问卷由公司准备并提供)

11、在运动会期间在校内设立咨询台

三、宣传效应:

希望本次活动的吸引性能帮贵公司的产品吸引更多的关注,互惠互利

1.海报和宣传单会注明"本次活动由***公司赞助举办。传单背面有公司简介(由公司提供)2.本次活动还可以帮贵公司在学校内派发传单 4.优秀运动员的奖品由公司提供.5.横幅有标明赞助商

备注:赞助费达2000元的,商家可参与颁奖

四、活动经费预算 场地租用费 500元 宣传展板 300元

后勤、志愿者服务队、礼仪队 400元 保安工作人员、秩序维护员,0.00元 宣传人员 200元 设备:运动会所用器材使用费。600元 宣传材料管理及维护费用 0.00元 预计赞助费用总计: 2000元

五、赞助活动意义

增加校企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学习,共同发展。

扩大公司在各高校影响,通过全面的宣传,提高公司产品在高校的市场占有率。通过赞助相关活动树立企业形象,提高公司的社会效益。

我们真心的希望能够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和贵公司建立更长久的合作关系,帮助贵公司不仅在校内,而且在社会上的最大的利益的实现。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为贵公司提供更大支持。活动地点:XX体育场

涉外事宜:校团委(具体由校团委学生会负责)赞助单位:

希望贵公司能慎重考虑我们的建议,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所有在校内的宣传活动由我们负责,公司可以派人监督.希望能和贵公司通力合作,共同搞好这次运动会,期望贵公司尽快回复.期待您的加入!合作愉快!

第二篇:200X年全市新农村建设和三农工作情况暨

200X年全市新农村建设和三农工作情况暨200X年农村工作要点

去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新农村建设取得良好开局,“三农”工作取得新的成绩。农业丰收,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社会稳定。全年农业增加值增长4.1%;粮食总产273.1万吨,增长8.1%;农民人均纯收入4642元,增长12.6%,是近10年来最好水平。

一、2006年新农村建设和“三农”工作情况

(一)理清新农村建设思路

按照中央20字要求,坚持“准确把握、科学规划、分类指导、扎实推进”,把发展农村经济作为中心任务,把让农民多得实惠作为衡量新农村建设重要标准。

1、在工作指导上,做到“五个坚持”。一是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农民持续增收为根本目的,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群众得到实惠;三是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四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乡村地方特色;五是坚持注重实效,以最节省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效益。

2、在工作着力点上,突出“两个重点”。一是突出抓好十项重点任务。即: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民增收、乡村道路、改水改厕、义务教育、新型合作医疗、社会保障、乡村财源建设、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十项任务。二是突出抓好试点。组织实施“一县十镇百村示范工程”,选择肥城市作为全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试点县,选择10个乡镇作为试点乡镇,选择100个村作为试点村。试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肥城市在全国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培训班上作了典型发言。

3、在工作推进机制上,注重“五个强化”。一是强化领导。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亲自抓新农村建设,分工领导始终把新农村建设抓在手上,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也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不放。二是强化组织机构。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综合协调、政策指导、督促调度;6个县市区委书记均兼任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并成立新农村建设办事机构。三是强化责任。按照“三个体系”建设要求,明确部门责任分工,将新农村建设各项任务分解细化,落实到领导班子成员和各级各部门,具体到时限。四是强化帮扶。动员社会各界、企业结对帮扶,重点帮扶发展基础比较差的三类村。各县市区也都选择实力较强的企业及部门与村结成帮扶对子。五是强化督查。不断加强检查调度,强力推进,狠抓落实,形成了事事有人抓,件件有落实的良好局面。

(二)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

坚持“既有远期规划、又有阶段性目标和具体实施项目”的原则,着重抓了以下三个方面。

1、做好分级规划。按照全市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6个县市区和各有关部门都制定实施规划,县、乡、村都拿出具体实施方案。特别是对村的实施方案,自下而上充分征求村民意见,明细到具体项目,做到“六定”,即(1)定任务,每年做几件事情;(2)定责任,由谁来具体抓;(3)定标准,干到什么程度;(4)定时限,什么时间完成;(5)定措施,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6)定帮扶,由哪些单位扶持。

2、加强分类指导。充分考虑县、乡镇和村发展的不平衡性,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县市区对各乡镇进行分类,乡镇对各个村进行分类,村分为“强、中、弱”三大类。针对乡镇和村发展状况、基础条件,相应地确定5年内阶段性目标和要完成的具体任务、建设重点、实施步骤和工作措施。特别是对村这一级,任务目标充分体现自己的特色,符合自己的实际,不提不切合实际的口号,不搞一个模式。

3、抓好分步实施。坚持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实际问题抓起,从近期最易见效的事情抓起,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对每一个村,按照实施方案中确定的建设重点,一项一项地去抓,逐步见到成效。对基础条件好的村,标准定得高一些,进一步提高发展的水平;对基础条件薄弱的村,加大帮扶力度,先易后难,尽快改变落后面貌。不论哪一类的村,每年都要切实为农民办成几件实事,确保干一件,成一件,巩固一件,农民受益一件,让群众不断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始终坚持把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位,不断打牢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

1、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一是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以抓大项目为重点,6个县市区新上投资亿元以上的工业、商贸、旅游大项目69个,投资规模126.2亿元,为反哺农业打下基础;县域地方财政收入37.6亿元,增长29.3%。二是加快乡村财源建设。乡镇地方财政收入增长37.8%,其中工商税收和所得税增长43.7%;地方财政收入过千万元的乡镇44个。村集体收入3万元以上的村占到总村数的70%以上,加上各级财政的补助资金,所有村都确保了正常运转。省委组织部、省委农工办转发了我市财源建设的做法。

2、优化调整农业结构。农业结构调整,形成了有机蔬菜、奶牛、苗木花卉“三大亮点”。一是培植主导产业。培优培强优质粮食、蔬菜、干鲜果、畜禽、苗木花卉、桑蚕6大主导产业,泰山中药材、泰山板栗、泰山系列食用菌、泰山茶、新泰黄花菜、肥城桃、宁阳大枣、东平湖水产8个特色产品。去年,新增高效经济作物、高值田和设施农业分别为15万亩、10万亩和5万亩;优质粮食播种面积310万亩;经济作物302万亩;桑园15万亩,产量质量效益连续六年位居全省第一。二是实施“奶业富民”工程。奶牛存栏15.2万头,增长41%;牛奶产量28.5万吨,增长37.5%。规模饲养量占存养总量的80%以上,其中1000头以上奶牛园区13个。泰山区被评为“全国牛奶生产强县”。三是推进“绿色泰安”建设。新增造林15.5万亩;新育苗木花卉7.2万亩,总面积达到15.2万亩;新建完善乡级以上公路绿色通道1340公里。林地面积272.7万亩,森林覆盖率29.8%。

第三篇:三农工作及新农村建设总结

2012年上半年 三农及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镇高度重视三农及新农村建设工作,突出农民增收、村容村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取得明显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农民收入明显提高。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按照“一镇一业”、错位发展的思路,突出苹果优势地位,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苹果主导,葡萄兼顾”的高效农业,成立专业合作社,推行农超对接工作,多方面、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一是提升苹果产业。按照“苹果产业提升计划”要求,注重品种更新和质量提升,一是优化品种结构。通过伐老建新、改接换种等方式,重点推广烟富3号、红将军、太平洋嘎拉等新、优品种,扩大苹果优良品种覆盖率,提高优质苹果产量,发展优质无公害富士果园6000亩。二是加强示范园建设。推行苹果标准化生产技术,对新建果园,重点推广矮化宽行密植起垄栽培模式;对郁闭果园,通过间伐措施。实施“风光工程”,完成苹果密植园改造3000亩。三是实施药袋整治。围绕保障苹果质量安全、维护栖霞品牌,采取大喇叭宣传、贴标语挂横幅、发放明白纸,营造铺天盖地的工作氛围,使果农群众自觉抵制药袋、不套药袋,已使用药袋的果 1

农主动摘除、换上好袋。目前,76亩药袋果园152万个药袋全部摘除更换。

二是发展特色农业。按照市有区域、镇有产业、村有特色的思路,立足本地产业优势,打造特色农业产业体系。一是扩大葡萄种植规模。发挥现有红提葡萄种植基地的产业优势,辐射带动全镇扩大种植面积,葡萄种植面积达到6000亩。二是加强帮扶支持。聘请中国农业大学农科院、上海葡萄研究所专家为技术顾问,为果农提供技术保障。计划向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为红提葡萄申报绿色认证,提高红提葡萄的市场竞争力。

三是成立葡萄专业合作社。2012年4月,经与大型果品流通企业睿祥农产品有限公司对接、洽谈,成立了“硕果乡”葡萄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6000万元,目前已有1000多户群众加入合作社。该合作社的成立,将进一步提高我镇红提葡萄的竞争力,加快果品“农超对接”步伐,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二、加强农村工作力度,农村各方面工作有效开展 紧紧抓住上级帮扶、部门帮村等机遇,以加强基层班子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为重点,强化措施,抓实抓细,农村各方面工作有效开展。

一是农村班子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今年来,先后两次召开农村干部会议,加强形势教育、政策教育、宗旨教育。扎实开展“信仰、信念、信心”主题教育,引导农村干部坚定信仰、信念、信心,激励农村干部立足本职

岗位、创先争优。结合市直部门包村、选派“第一书记”,确定12个后进村,整合力量、重点转化后进村。从机关中选派年轻干部到10个薄弱村任 “挂职书记”,全面履行党支部书记职责,推动薄弱村各项工作得到有效开展。

二是村级事务规范化程度、班子履职能力进一步提高。村务管理方面,出台了《农村工作流程》,对村级事务管理作出了明确规定:凡是涉及到农村资金、资产、资源、人事等方面工作,各村开好“三会”(两委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研究决定,填写《重大事项请求报告单》报管区、党委、政府审核把关备案,增强了工作的民主性、公开性,保障了群众监督权、知情权。班子履职能力方面,党委、政府定期调度、实地检查各村年初确定的工作计划落实情况,确保各项工作由“纸面”变成“现实”。为充分调动村级班子工作积极性,该镇拿出50万元的物资补贴帮助各村,拿出10万元奖励工作成绩突出优秀村干部,对不作为、慢作为的村干部,进行诫勉谈话,视情扣发村干部绩效工资。目前,该镇77.8公里农村公路网化示范工程进展顺利,进度达到42%;各村自筹资金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实施村容村貌整治,完成各类工程32个。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今年来,争取上级资金、自筹资金3787万元,开工建设了四大“民生工程”,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白洋河埠后交通桥工程。交通桥主体工程于4月份完工,投资16.7万元的白洋河埠后交通桥与镇区之间连接道路硬化结束。二

是农村公路网化工程。抓住上级实施“农村公路网化工程”有利机遇,对全镇77.8公里村级道路进行整修改造,里程居全市首位。目前,全镇已整修连村路7条、长7.1公里,整修村中心大街5条、长5.9公里,完成公路大中修5条、长22.27公里。农村公路破烂不堪、影响通行的局面将有效改观。三是实施环境美化工程。强化垃圾收集管理,投资13万余元,安放各类垃圾箱73个。城管办每隔5天对垃圾箱的垃圾一次清运,确保垃圾有处放、随时清,今年以来,共清运垃圾1000多吨。强化环境卫生维护,加强环卫工人配备,由原来的12人增加到30人,建立健全卫生管理机制,做到了卫生管理无死角、常态化,确保镇区卫生环境随时保持良好的可视形象。今年以来,先后三次组织机关干部对镇村环境综合整治,对卫生死角、管理难点进行了彻底清理。强化村容村貌整治,全镇初步确定一类村1个,二类村5个,三类村2个,采取镇级扶持、村级自筹等方式获取资金,突出整治难点村、打造亮点村。目前,东寨村投资50万元,整修硬化村内道路1公里、浆砌排水沟2公里;东林村投资64万元,整修村内道路2.4公里。其他各村已制定村容村貌整治工作计划,稳步推进村容村整治工作。四是魁星公园工程。投资1200万元规划建设了40000平方米魁星公园。包括魁星楼广场、白洋河公园两部分打造景观优美、设施完备群众休闲平台。

七、工作中的不足及下步打算。不足:由于镇级财力薄弱,在农村村容村貌整治方面相对滞后。特别是,由于集体

经济薄弱,相当一部分村里缺乏资金投入村容村貌整治,致使有的村垃圾成堆,严重影响村容村貌。目前,我镇已做好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前期准备工作,但上级拨款一直没有到位,建议上级加快推进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工作,尽快解决因垃圾处理不到位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下步打算:一是抓好当前镇村建设方面的重点工作。扎实推进月牙河治理、农村公路网化工程、魁星公园工程、城镇开发等重点工作,加快工期、确保质量,不断优化、美化村容村貌。二是抓好日常环境管理维护工作。城管办要挥主力军作用,全力做好镇区、802省道两侧村庄的环境卫生整治力度,确保环境卫生良好。各管区围绕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发动基层组织行动起来,做好垃圾处理、卫生管护等日常工作,确保各村村容村貌有一个好的形象。

第四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三农”工作

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近期,党和政府“三农”工作的一个重大战略举措,就是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12月1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

出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八项主要任务,其中之一就是扎实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理解,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三农”工作,推动“三农问题”的全面解决。什么是“三农问题”?一般而言,“三农问题”就是农业问题、农民问题和农村问题。“三农问题”具有一般性,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三农问题”,我国目前的“三农问题”一定程度上是旧中国尤其是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历史问题”。“三农问题”的普遍性在于,二元经济结构普遍存在,而且长时期得不到有效治理。然而,我国当前的“三农问题”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质,它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性问题,而是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难点和重点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因而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不同时期的“三农问题”有不同的特点和重点,并不是只要与农有关的问题就是“三农问题”,泛泛地使用“三农问题”这个用语,会迷失了问题的要害和本质。什么是眼下的“三农问题”及其性质?我认为,目前的“三农问题”就是城乡产业、收入和社会发展的差距过大。具体说,“农业问题”——农业不稳——实质是城乡产业生产方式的差距过大;“农民问题”——农民太穷——实质是城乡居民之间收入的差距过大;“农村问题”——农村太落后——实质是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过大。“三农问题”表面上是“农字号”问题,实质是我国城乡发展严重失调,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凝固。

“三农问题”的形成非“一日之寒”,“三农问题”的根治也非一日之功。“三农问题”盘根错节,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针对“三农问题”的特殊性质,选准突破口和切入点。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既是发展的重点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又具有可行性和高效性。解决农业问题,核心是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解决农民问题,核心是实现充分就业,提高农民收入。解决农村问题,核心是繁荣农村经济,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全面解决“三农问题”,还必须提出纲领性的发展战略。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容是多方面的,相互联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促进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同时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解决“三农问题”,可以把分散的突破口和切入点联接进来,可以做到纲举目张。

第一,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三农”工作,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观的重大调整。统筹城乡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指导思想。党和政府并不是今天才面临和解决“三农问题”,然而,“三农问题”屡治无效,愈演愈烈,从根本上说是长期奉行“重工轻农、城乡分治”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累积性后果。在既定发展模式下,治理“三农问题”局限于农内言农,必然使“三农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城乡统筹发展抓住了“三农问题”的根源,提出了一种新的发展观和发展模式,找到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积极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第二,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三农”工作,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发展农村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核心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业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以现代工业为依托,在现代市场条件下进行的大农业,是一种高科技含量、高资本投入、低劳动投入、高消耗、高产出、高商品率和高度社会化的农业。必须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大力发展畜牧业,保护天然草场,建设饲草基地。积极发展水产业,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加强

农田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搞好土地整理。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标准化,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积极推行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三,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三农”工作,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农民和农村生产活动的主要目标是

农产品产量最大化,以满足温饱。在农产品供给总量短缺时,农产品数量扩张,就可以达到农民增收,供给目标和收入目标“一举两得”。长期以来,农民的收入主要来自务农,收入增长受到农业资源不足、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过多、农业经营规模过小的致命制约。随着农村产业结构变化和市场化的深入,农民就业多元化,收入来源也多元化了,虽然农业收入依然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但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来自二、三产业的收入比重不断上升,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导性因素。因此,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带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开辟增收途径。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对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易地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建立救助制度。

第四,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三农”工作,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改革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对缓慢。新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应当统一起来。改革以来,虽然我国城乡经济和社会都获得了发展,但是,由于“城乡分治、重工轻农”的经济发展战略没有根本转变,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明显改善,城乡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加快推进农村道路、饮水、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增加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投入。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发展远程教育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发展农村通信,继续完善农村电网,逐步解决农村饮水的困难和安全问题。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

第五,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深化农村改革。长期以来,围绕“城乡分治、重工轻农”的经济发展战略,形成了城乡歧视的制度安排。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深化农村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制度保障。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积极开拓农村市场。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艰巨,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够急功近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遵循以下的原则:第一,搞好总体规划和具体部署,坚持规划先行,抓好试点示范,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第二,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加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强求一律,不盲目攀比,不搞强迫命令,更不能搞形式主义。第三,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实行中央、地方分级负责,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国的共同行动。

第五篇:加强“三农”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强“三农”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摘要:“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形成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想、新目标、新措施。

关键词:三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近8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形成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想、新目标、新措施。

我国农业和农村正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关键时期。目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保持良好势头,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迈出较大步伐,农村改革稳步推进,“三农”工作的组织领导得到进一步加强,“三农”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趋势和特征。在看到“三农”发展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面小康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农业产业还不够强、农村发展仍比较滞后、农村困难人口还比较多等问题,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不平衡性,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局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丝毫不能动摇,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任务丝毫不能放松,支农惠农的政策力度丝毫不能减弱,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丝毫不能松懈。

当前我国“三农”问题主要表现为三大难题:一是城乡差距大,城市发展快,农村发展滞后;二是农民负担沉重,因病致(返)贫,因教致(返)贫现象还很普遍,农民收入增加缓慢,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存在明显差别,且贫困人口过多,生产生活仍十分困难。三是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也存在着与城市的差距,农村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劳动个体素质欠缺,尚未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严重制约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推进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是指处于一个时期和一定范围内具有现代先进水平的农业形态,具体就是指用现代工业力量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以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的,生产效率达到现代先进水平的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它具有四大特点: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

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无论是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都可以有所作为,都要从当地实际出发,从最有利于农民、最需要解决、最有条件解决的问题着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既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又要防止一刀切、搞单一模式;既要科学规划、立足长远,又要防止脱离实际、急于求成,确保现代农业建设取得实效,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其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建设新农村,必须培育新农民。所谓新型农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定位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这个概括比较准确地反映了新时期农民素质的含义,也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农民教育培训上的具体体现。“有文化”,要求农民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具有先进的思想观念、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并要知法守法、崇尚科学、勤劳致富。“懂技术”,要求农民具有较高的科技素质,至少要熟练掌握一至多项从事农业和农村生产的技能和技巧,实现科学种田、养殖和从事其他生产活动。“会经营”,要求农民应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素质,能够合理组织配置家庭的人力、财力、物力以及土地等资源,组织生产和参与市场经营活动,获得经济效益。那么如何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大课题:一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抓住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机遇,保证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失学不辍学,决不产生新的文盲、半文盲。二是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要把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作为一件大事、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培训机制,提高培训效果。三是面向城乡劳动力市场需求,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使农民素质总体上发生根本改观,从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群众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追求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愿望更加强烈,追求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的愿望更加强烈。一定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高度,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扎实做好农村文化工作,使农村的文化建设与经济、政治和社会建设同步推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农村、忘了农民。要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推动文化设施建设的重点逐步向农村倾斜。要广泛开展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大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要积极探索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开拓农村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第三,是推动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构建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放在突出位置,增强“三化”带“三农”的能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鼓励农民自主加强“三农”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业、艰苦创业、返乡创业,大力增加农民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逐步形成目标清晰、受益直接、类型多样、操作简便的农业补贴制度,提高农民政策性收入。深入实施“千村万户帮扶”工程,采取“一个扶贫指导员驻村、一个科技特派员挂钩、一个工商企业帮扶、一个发达镇村结对、一个主导产业带动”的措施,帮助经济薄弱村发展和低收入农户增收。

第四,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力度,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对于扩大农业的市场贡献,消化部分工业产业产能过剩的压力,增加农民

收入,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释放农业多种功能效应,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思路有:一是强化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政府应加大在农业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同时引导社会资本向农业产业的多领域投入。二是调整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结构。国家预算增加的基本建设支出应优先用于农业,重点加强高标准农田和小型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三是根据目前部分工业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一方面,通过政府政策引导、企业参与的形式,将钢材、水泥等物质材料直接投入到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建设中去,增强城市和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另一方面,调整部分工业行业的产品品种结构,在不增加新投资的情况下,适当进行技术更新和工艺改造,生产农业和农民需要的生产生活用品。四是运用补贴、以奖代补等多种形式,调动农民参与兴修农田水利、改土改田的积极性,建立农民投工投劳的劳动积累机制,激发全社会和广大农民共同关注农业、发展农业的热情。在镇村布局规划完成后,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巩固农村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成果,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和体育事业,全面提升农村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强化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健全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建立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有关管理制度,努力扩大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具体化,是遏止城乡差距拉大趋势、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时代的呼唤,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和心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做到四个“创新”。即思维和观念创新、体制和机制创新、组织创新以及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同时,一定要注意避免片面追求政绩,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陷入形式主义,劳民伤财的误区;一定要注意避免因传统生产方式及其观念的影响,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陷入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误区;一定要注意避免高成本高代价高污染的旧的工业化发展模式,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陷入破坏生态、破坏文化、破坏环境的误区。

下载200X年全市新农村建设和三农工作情况暨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X年全市新农村建设和三农工作情况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建设新农村农民有三盼

    在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老百姓对村里事有三怕,一怕村领导吃喝玩乐睡大觉,二怕有钱乱一笔勾销,三怕一人说了算谁也不知道。针对这三怕,我们村的做法是,办好事、解难题让群众都知道。......

    立足三农调研新农村建设

    立足三农调研新农村发展摘要:在整个社会中农村农民占了很大的比重,农村的建设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前途命运,十一五等重要会议中对“农业,农民,农村”三农问题的再三强调......

    2006年全市新农村建设和三农工作情况暨2007年农村工作要点

    文章标题:2006年全市新农村建设和三农工作情况暨2007年农村工作要点找文章到xiexiebang.com更多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2007年2月10日)去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

    关注“三农”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注“三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发展现代农业 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背景材料】 1.2011年12月12日至14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

    破解“三农”难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八专题 破解“三农”难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案例1: 别了,农业税 “全部免了,今年以后就不用交任何费用了。”56岁的尹富告诉记者。他是河北省赤城县雕鄂镇王良堡村村民,他所......

    三农建设

    村村通工程 摘要:“三农”问题是我国农业、农村与农民问题的简称,农村的发展如何及“三农”问题解决的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

    新农村新三农新文明

    新农村 新三农 新文明“新农村”建设也可以理解为“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但我愿赋予“城乡一体化”以新的涵义。传统上,“城乡一体化”通常被理解为城市社会与乡村社会从体制上......

    2010年5月三农思想汇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敬爱的党组织: 党课上老师为我们放映的短片很精彩,短短的几十分钟准确而全面地概括了我国六十年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2010年5月三农思想汇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