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建设新农村农民有三盼
在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老百姓对村里事有三怕,一怕村领导吃喝玩乐睡大觉,二怕有钱乱一笔勾销,三怕一人说了算谁也不知道。针对这三怕,我们村的做法是,办好事、解难题让群众都知道。
为了解农村群众对建设新农村有什么新想法、新要求、新建议,我深人到农户家、田间地头,通过走访、交流谈心等多种形式,倾听群众和党员等各方而的心声,归纳起来。对如何建设新农村有三盼:
一盼村民增收有人管。农村群众盼望身边的村干部、共产党员多为农民群众致富增收着想,做示范,当排头兵,带领大家多上些致富新项目,多帮一帮村民增收大事。帮民富,是点燃照亮民心的一盏灯,是检验建设新农村的“试金石
二盼干部办事别扯蛋。老百姓现在最怕的就是有些村干部办事瞎扯蛋,有事相互推“火轮船”,只学不干,只讲不办。他们盼这部分干部别做“上午村里看看报,中午回家睡大觉,下午有事找不到”和“饭前下村聊聊天,饭后握手一溜烟,不到农家和地边”的村干部。能改正这些不足,把关乎村民的小事办实办好,办到点子上,才能温暖民心。解民忧,是燃起温暖民心的一盆火,是衡量建设新农村的一把尺子
三盼长效机制要键全。许多农民群众提出,使党员经常受教育,让群众长期得实惑这个主题不走样。村民们说:用很短的时问要把部分村干部身上存在问题都解决了。那是不现实的。“党群致富联合体”、“党员科普小组”、“党员帮富对子”等载体不但能拉近党群之间的距离,也是了解群众对党员有什么要求的有效途径,更是对照建设新农村的一面镜子。
我觉得,建设新农村,必须先做新村官,当好新农民。新村官可以理解为,观念超前,能文能武,敢于叫响从我做起,向我看齐。思想守旧、不求进取、观念不新是许多村民的通病,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我们村开办了农民实用技术和新知识培训夜校,利用晚上时间进种养技术、礼仪、经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全面提高村民的整体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的新型农民。
**村是**市有名的蔬菜生产专业村,有菜田2800亩,生产一线妇女占总劳动力的85,妇女成为蔬菜生产主力军。我深深地认识到,靠一家一户“单兵”闻市场,已不适合发展要求,只有组成产供悄一条龙的“联合体”,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2003年7月1日,在区、镇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我们村蔬菜产销合作社挂牌成立了。合作社制定了种植计划,实行“六统一”,即统一引进新品种、统一传授新技术、统一供应农药化肥农膜、统一运输、统一检测、统一销售。近年来,合作社共销售各种蔬菜2600多吨,销售额达500万元。2004年,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准,**村生产的黄瓜、芸豆、茄子为“万绿春牌”绿色食品蔬菜,年可增加农民收人30多万元。
作为女村官为了家乡的明天更富裕,为了父老乡亲日子越过越红火,我将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为之奋斗,带领乡亲们创造美好的明天。
第二篇:春耕时节到农民有“四盼”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春耕时节到农民有“四盼”
作者:
来源:《农家科技》2011年第04期
眼下,正是农民忙于春耕备耕的时候,他们对今年的农业生产有什么想法、顾虑和期盼?记者通过到基层农村走访了解到,农民对当前农业生产有四个期盼:
一是盼确保农资质量。近年因化肥、农药质量得不到保证导致减产现象时有发生,农民承受不起。受访的村民陈光来说:“过去一亩一季只要施15千克左右的尿素,而现在至少要40千克,”
二是盼平抑农资价格。这几年,农药、种子、肥料等主要农资都不同程度地涨价,而且涨幅大大高于粮食价格上涨的幅度,增加了不少农业生产成本,使农民春耕春播资金紧缺。如现在尿素的销售价50千克的115元,去年同期只要105元左右;超级稻中浙优1号品种目前的销售价每千克80元,比去年同期涨价33%以上,三是盼搞好农田水利设施。农田包产到户,村集体又没有资金,水利设施失修多年,有的农田连基本的灌溉条件部没有,只能靠天吃饭。受访的村民刘邦泉说:“事实上,农村有不少水利设施,只要几千元甚至几百元就可以解决好。水利建设立项今年虽增多,但偏远农村难于真正受益。”
四是盼科技下乡重在实用。一是技术人员在向农民送科技“食粮”时,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帮助农民“消化”上,不妨多一些“乡土味”,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农民讲授有实用价值、操作性强的知识技术,让农民易学易接受。二是应经常深入田间地头,把讲授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手把手地辅导农民具体操作。三是应有针对性地请当地致富能手介绍春耕生产窍门,解决技术难题、进行技术示范。这样“科技兴农”才能落到实处。
不少农民还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比如,要求加强农资质量监管,实行全过程质量追溯;提高农资经营者的素质,不仅要卖农资,更多的是要指导农民科学使用农资:搞好农情测报,指导农民科学防治病虫害;加强农资市场管理,及时发布农资价格信息,最大限度稳定农资价格,降低生产成本,直接让利于民。
第三篇:永州家电下乡 农民有“三喜三忧三盼”
永州家电下乡 农民有“三喜三忧三盼”
时间:7-21作者: 家电下乡对于扩大永州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是财政和贸易政策的创新突破。目的是激活农民购买能力,扩大农村消费,促进内需和外需协调发展。无论是从政策出台的初衷,还是实施后的效果来看,家电下乡都是一件利国惠民的好事。用大家的话来说,就是“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市场,经济得发展,政府得民心”。自2008年12月1日正式启动以来,到2009年5月25日止,我市共销售家电28507台(部),其中冰箱17135台,洗衣机5092台,彩电5855台,热水器114台,手机311部,实现销售额4783.91万元,补贴金额212.93万元。从现今的农民购买力和农村家电市场的销售情况来看,可以肯定的是,永州的农村家电市场还是大有潜力可挖的,据测算,家电下乡将惠及我市400多万农民,120余万户农户。从调查情况看:农民对家电下乡有“三喜三忧三盼”。
一、“三喜”
一喜农民得实惠。对于农民朋友来说,家电下乡带来的实惠是实实在在的。下乡家电产品是专门针对农民需要定向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充分考虑了农村节能、环保、安全、耐用等方面的要求。为了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需求,顺应农民消费升级的新趋势,家电下乡大幅增加了每类产品的型号数量,提高了节能标准。如我市第一批彩电、冰箱(含冰柜)、手机、洗衣机等四类下乡家电品种就包括海尔、海信、澳柯玛、格兰仕、诺基亚、摩托罗拉等知名品牌。不仅如此,国家还采取财政补贴、降低价格的办法让利于民。国家今年安排了200亿元的财政资金用于家电下乡补贴。我市农民有望从家电下乡中直接获取 上千万元的国家补贴,再加上下乡的家电产品在中标过程中普遍下调了10%左右的售价,农民可从中获得价格优惠1千万元左右。另外,家电买来了,也有利于广大农民朋友改善生活条件,丰富精神生活。特别是电脑下乡,将大大推进农村信息化的步伐,为农民朋友打开一扇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
二喜永州经济得发展。党的十七大提出,促进经济增长要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长期以来,人们总感到内需乏力,最根本的原因是农村居民的消费不足。只有9亿农民的消费需求得到激活与满足,内需才能真正、持久地得以扩大。据有关部门估算,目前占全市人口82.5%的农业人口,只消费了全市34.1%的社会商品。永州市是农业大市,扩大消费的差距在农村,潜力也在农村。而家用电器正是当前农村新兴的消费热点。据测算,家电下乡有望使我市农村家电消费一年增加10亿元以上,拉动用电、服务等相关消费一年新增3亿元。
三喜扩大了农民就业渠道。我们的政府是以民生为本的政府,是让社会创造的财富为全体人民共享的政府。家电下乡是国家第一次对农民消费者实施补贴,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民的关心。目前,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农民工的就业成了大问题。家电行业及相关的上下游产业是吸纳农民工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保持家电行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也就保住了数千个农民的就业岗位。
二、“三忧”
一忧补贴兑付不及时。大部分已备案的经销网点已经在销售下乡家电产品,由于商务局的备案工作与财政部门的补贴工作在启动的时间上存在时间差,加之农民办理补贴手续不够简捷,不能即购即补,导致全市财政部门办理申请补贴率较低,截止2009年5月25日我市家电下乡产品销售4783.91万元,按13%的补贴率,那么全市的补贴金额应是621.9万元,而实际补贴金额为212.93万元,补贴到位率仅为34.2%。因为补贴款不能及时到位,影响到农民朋友的后期消费。如零陵区黄田铺镇黄田铺村的秦光明在2009年1月17日购买了一台长虹彩电,到目前还没有拿到补贴,他本想再买一台冰箱,而由于彩电的补贴没有到手,而使他购买冰箱心存疑惑。再就是农民领取补贴手续比较复杂。农民在购买家电下乡产品后,首先要由商家录入相关产品信息及购买人资料,然后由购买人填写《家电下乡财政补贴申请表》,并持身份证、户口本、补贴类家电产品专用标识卡、购买产品的发票、购买人储蓄存折以及管理部门需要的其他材料,到乡财政所办理申报补贴手续,然后再由乡级财政部门初核后,报县财政部门,县财政部门审核确认后,将补贴资金通过银行发放到农民储蓄账户上。整个环节下来,一般需要一两个月时间。复杂的程序给农村消费者带来诸多不便,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家电下乡政策的效果。
二忧销售录入等信息滞后。乡镇销售网点都没有配置电脑,需到网吧或别的备案经销点进行代录和打印相关信息,同时他们均没有税控机,领取补贴需要发票,而销售商往往要等销售了好几件家电乡产品后,才到总经销商处开具发票。另外一些中标流通企业的工作落后,至今还未给其授权的经销网点发放密钥,造成销售信息录入滞后,这些因素都导致已购机农户不能及时拿到补贴。
三忧基层家电销售网络缺少中型以上规模商业企业参与,销售网点设置不尽合理,造成产品型号和品牌分布不均,难以满足农民购买者的选择需求。由于销售网点下乡家电型号和品牌分布不均,减少了边远地区农村购买者挑选产品的余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购买下乡家电的热情。从问卷调查情况看,40 %的被访者认为,今年不会购买家电下乡商品。
三、“三盼”
一盼农村的电力设施能得到保障。调查发现,尽管现在农村电力设施经过大规模的改造,用电情况得到好转,但许多农民家中电线老化,设施陈旧,在用电高峰时经常有跳闸断电现象。就目前而言,农村电力设施要达到城市家用电器用量标准,电力设施还需要大的投入改造。其次是自来水还没有普及,像洗衣机、热水器这些电器都需要正常的供水,而现在农村部分地方用电用水困难,洗衣机、热水器等根本无法使用。
二盼下乡的电器货真价实、领取补贴方便。被调查的农民反映,家电下乡是件好事,就怕下乡的家电质量不如其他产品。某一位农民说,现在农民大多数都能买得起家用电器,如果买补贴的电器,碰上质量不过关的,或者使用功能不如其他产品的,还不如不要这补贴。在我们调查过程中农民朋友普遍反映领取补贴不方便,往往要来回跑好几回,才能拿到补贴,一费时间,二浪费车费,有时领取的补贴还不够车费支出。农民普遍要求在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的同时在经销商处领取补贴比较方便。
三盼家电下乡,售后服务要跟上。祁阳县某农民反映,家电买得起,就怕没地方去修理。据了解,现在商家出售的家用电器,服务网点都在城区,很少有商家把服务网点布在农村,因此,农民家中电器出故障一般都要去城里“看病”。调查了解到,家电是否能在农村普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售后服务。
第四篇:三农工作及新农村建设总结
2012年上半年 三农及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镇高度重视三农及新农村建设工作,突出农民增收、村容村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取得明显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农民收入明显提高。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按照“一镇一业”、错位发展的思路,突出苹果优势地位,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苹果主导,葡萄兼顾”的高效农业,成立专业合作社,推行农超对接工作,多方面、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一是提升苹果产业。按照“苹果产业提升计划”要求,注重品种更新和质量提升,一是优化品种结构。通过伐老建新、改接换种等方式,重点推广烟富3号、红将军、太平洋嘎拉等新、优品种,扩大苹果优良品种覆盖率,提高优质苹果产量,发展优质无公害富士果园6000亩。二是加强示范园建设。推行苹果标准化生产技术,对新建果园,重点推广矮化宽行密植起垄栽培模式;对郁闭果园,通过间伐措施。实施“风光工程”,完成苹果密植园改造3000亩。三是实施药袋整治。围绕保障苹果质量安全、维护栖霞品牌,采取大喇叭宣传、贴标语挂横幅、发放明白纸,营造铺天盖地的工作氛围,使果农群众自觉抵制药袋、不套药袋,已使用药袋的果 1
农主动摘除、换上好袋。目前,76亩药袋果园152万个药袋全部摘除更换。
二是发展特色农业。按照市有区域、镇有产业、村有特色的思路,立足本地产业优势,打造特色农业产业体系。一是扩大葡萄种植规模。发挥现有红提葡萄种植基地的产业优势,辐射带动全镇扩大种植面积,葡萄种植面积达到6000亩。二是加强帮扶支持。聘请中国农业大学农科院、上海葡萄研究所专家为技术顾问,为果农提供技术保障。计划向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为红提葡萄申报绿色认证,提高红提葡萄的市场竞争力。
三是成立葡萄专业合作社。2012年4月,经与大型果品流通企业睿祥农产品有限公司对接、洽谈,成立了“硕果乡”葡萄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6000万元,目前已有1000多户群众加入合作社。该合作社的成立,将进一步提高我镇红提葡萄的竞争力,加快果品“农超对接”步伐,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二、加强农村工作力度,农村各方面工作有效开展 紧紧抓住上级帮扶、部门帮村等机遇,以加强基层班子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为重点,强化措施,抓实抓细,农村各方面工作有效开展。
一是农村班子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今年来,先后两次召开农村干部会议,加强形势教育、政策教育、宗旨教育。扎实开展“信仰、信念、信心”主题教育,引导农村干部坚定信仰、信念、信心,激励农村干部立足本职
岗位、创先争优。结合市直部门包村、选派“第一书记”,确定12个后进村,整合力量、重点转化后进村。从机关中选派年轻干部到10个薄弱村任 “挂职书记”,全面履行党支部书记职责,推动薄弱村各项工作得到有效开展。
二是村级事务规范化程度、班子履职能力进一步提高。村务管理方面,出台了《农村工作流程》,对村级事务管理作出了明确规定:凡是涉及到农村资金、资产、资源、人事等方面工作,各村开好“三会”(两委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研究决定,填写《重大事项请求报告单》报管区、党委、政府审核把关备案,增强了工作的民主性、公开性,保障了群众监督权、知情权。班子履职能力方面,党委、政府定期调度、实地检查各村年初确定的工作计划落实情况,确保各项工作由“纸面”变成“现实”。为充分调动村级班子工作积极性,该镇拿出50万元的物资补贴帮助各村,拿出10万元奖励工作成绩突出优秀村干部,对不作为、慢作为的村干部,进行诫勉谈话,视情扣发村干部绩效工资。目前,该镇77.8公里农村公路网化示范工程进展顺利,进度达到42%;各村自筹资金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实施村容村貌整治,完成各类工程32个。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今年来,争取上级资金、自筹资金3787万元,开工建设了四大“民生工程”,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白洋河埠后交通桥工程。交通桥主体工程于4月份完工,投资16.7万元的白洋河埠后交通桥与镇区之间连接道路硬化结束。二
是农村公路网化工程。抓住上级实施“农村公路网化工程”有利机遇,对全镇77.8公里村级道路进行整修改造,里程居全市首位。目前,全镇已整修连村路7条、长7.1公里,整修村中心大街5条、长5.9公里,完成公路大中修5条、长22.27公里。农村公路破烂不堪、影响通行的局面将有效改观。三是实施环境美化工程。强化垃圾收集管理,投资13万余元,安放各类垃圾箱73个。城管办每隔5天对垃圾箱的垃圾一次清运,确保垃圾有处放、随时清,今年以来,共清运垃圾1000多吨。强化环境卫生维护,加强环卫工人配备,由原来的12人增加到30人,建立健全卫生管理机制,做到了卫生管理无死角、常态化,确保镇区卫生环境随时保持良好的可视形象。今年以来,先后三次组织机关干部对镇村环境综合整治,对卫生死角、管理难点进行了彻底清理。强化村容村貌整治,全镇初步确定一类村1个,二类村5个,三类村2个,采取镇级扶持、村级自筹等方式获取资金,突出整治难点村、打造亮点村。目前,东寨村投资50万元,整修硬化村内道路1公里、浆砌排水沟2公里;东林村投资64万元,整修村内道路2.4公里。其他各村已制定村容村貌整治工作计划,稳步推进村容村整治工作。四是魁星公园工程。投资1200万元规划建设了40000平方米魁星公园。包括魁星楼广场、白洋河公园两部分打造景观优美、设施完备群众休闲平台。
七、工作中的不足及下步打算。不足:由于镇级财力薄弱,在农村村容村貌整治方面相对滞后。特别是,由于集体
经济薄弱,相当一部分村里缺乏资金投入村容村貌整治,致使有的村垃圾成堆,严重影响村容村貌。目前,我镇已做好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前期准备工作,但上级拨款一直没有到位,建议上级加快推进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工作,尽快解决因垃圾处理不到位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下步打算:一是抓好当前镇村建设方面的重点工作。扎实推进月牙河治理、农村公路网化工程、魁星公园工程、城镇开发等重点工作,加快工期、确保质量,不断优化、美化村容村貌。二是抓好日常环境管理维护工作。城管办要挥主力军作用,全力做好镇区、802省道两侧村庄的环境卫生整治力度,确保环境卫生良好。各管区围绕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发动基层组织行动起来,做好垃圾处理、卫生管护等日常工作,确保各村村容村貌有一个好的形象。
第五篇:立足三农调研新农村建设
立足三农调研新农村发展
摘要:在整个社会中农村农民占了很大的比重,农村的建设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前途命运,十一五等重要会议中对“农业,农民,农村”三农问题的再三强调,可以看得出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高度重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全面建设小康和现代化,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大斩落部署,是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重大措施,是实施可持续发展观的必经之路,是时代的呼唤,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和心声。关注农村,解决农村现存问题,建设发展完善农村,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
关键词:三农新农村改善现代化建设
作者简介:龙金贵,1990年4月25日,男,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094061
43一 调查背景和目的我的家乡是在苏黑龙江的农村,曾经是一度相当的贫困,但是经过多年的新农村建设,如今却是另一翻景象,这次,我利用寒假返家的时间,对家乡附近的几个村庄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做了调查,了解到了新农村建设前后村庄的变化,希望能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有关方面起到一点参考和借鉴作用。时间: 2010-02-12——2010-02-18
地点:家乡附近农村
方式:在村干部陪同下对个别家庭随机进行提问调查,通过村里同学,亲戚朋友了解
内容: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前后变化及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受益方面和存在大的问题
二 总体经济状况
(一)经济发展:在公元2000年前我们乡村仅靠农业身产和农副产品作为家庭收入的全部来源,但是自从新农村建设开始后农村人的思想观念不再保守,家中的剩余劳动生产力全部输出,到大城市去打工,这样,农村家庭收入就从单一务农转到了打工务农双收入,是家庭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大大改善。
(二)能源问题:新农村建设中电热,燃气,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的出现逐渐代替了以前的木材,糠,煤。这样,不仅仅提高了燃料利用率,还减少了空气污染源,减少了村民患病率。
(三)物质生活:在90年代的农村里,人们住的是土木结构的房屋,用的是煤油灯,蜡烛照明。走亲访友,上街赶集有80%的人只能靠步行,15%的人借助于自行车,二只有5%的人用的是花销大,噪音大,污染大的摩托车;出门走的是泥泞路,家中电器设备也是少而又少,全村只有5%的人看过黄河牌黑白电视。但是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在近几年里,房屋全是钢筋水泥转投房,房中的装饰和城里
人不相上下,交通更是不用说,村村通的是水泥路,路上自行车的行驶量多如牛毛,摩托车也成了家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在农村,几乎95%的人家都有电视机,DVD,电冰箱等电气设备也在农家是常见的,特别是电话手机等联系设施,家家都有,人人必备。新农村建设不愧突出一个“新”字。
(四)文化思想教育:在社会型农村建设中,文化思想教育又是一个重点,现在的农村,义务教育完成率达80%以上,文化教育与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农民素质不断提高,思想观念更加开放,对生活都有乐观的积极向上预期,宗教迷信活动日益减少。
(五)生活保障:从新世纪以来,农村各家积极参与农村医疗合作保险,农村中也有贫困低保政策,使得农民生活更加有保障,看病不用担心付不起医疗费,生活上也不用再愁温饱问题。
三 当前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产业化建设深度不够,农业产业效益不明显。一是产业发展不平衡。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殿咀村,姚家店村都没有形成任何有一定规模的支柱产业,产业结构也很单一。二是产业链条不完整。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尚未真正形成,缺乏稳定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生产资料供应、食品储藏、保鲜、运输、分割、精深加工、批发零售等诸环节链条不够完整,造成初级产品所占的市场份额比例越来越重。如我县柑桔产业已初具规模,但是目前县境还没有一家对柑桔进行深加工的企业,产品全部都是鲜销。三是产业品牌不够响。传统产品多,优质产品少,品牌不多,不响,走出州外的品牌更少,直接影响农民增收,严重制约了产业经济的发展。四是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
问题二:受多种因素钳制,农民增收空间不大。一是农资价格增长过快。走访中,农户反映最多的是希望政府从严打击一些不法商贩经营假冒伪劣农药、化肥、种子等坑农行为;部分农户还说,只要把农资价格降下来,国家给农民的补贴才算“到手”。据调查,今年农民购买玉米种、麦种平均价格每公斤为13.41元和18.48元,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张10.5%和24.6%;磷肥、碳氨、尿素等,与上年同期相比均有一定幅度的上涨。二是畜牧业生产出现停滞迹象。由于我县大面积实施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种草养畜可用耕地空间缩减,玉米、红薯等饲料作物播种面积也在减少,加上牲猪饲养方法落后,目前农民牲猪、山羊、黄牛饲养量难以实现有效增长。靠山村有效耕地1300亩,实施退耕还林3900亩,荒山、荒坡都进行了退耕还林,几乎没有多大的空间发展养殖业。三是自然灾害频繁。
问题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民生产生活不方便。一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虽然现有水利设施经过近年来的除险加固,蓄水能力有所增强,但沟渠因无资金整修,形成了水利设施有“有肚无肠”的现状。二是交通设施建设滞后。调查的3个村,虽然都有县、乡道经过,公路通村率达100%,甚至有的村已经修通了通组公路和桔园路,但是路面狭窄,路况差,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雨季冬雪时节,有的村公路根本就不能正常行车。全县公路通村率高和路况差的矛盾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农村运输和农产品交易难,农民生产成本高,严重地影响着农民生产生活,制约了农村经济快速有效发展。三是安全饮水难保障。从走访的几个村中来看,大多还存在着饮水难的问题。
问题四:社会事业发展不平衡,农民没有基本保障。一是农村教育负担仍然很重。一方面,教育布局调整不科学。北大山村一年级有10个学生,因教育布局调整撤了学校,学生只有到镇中心完小读书,家长因孩子太小只好实施“1+1”工程(即花一个劳动力去陪读)。一位家长给我们说:“国家虽然减免了学杂费,但现在要
一个劳动力陪着,负担还是很重”。另一方面,教育成本过高。有位村民给我们算了一笔帐:送一个学生,每学期按400元计算,读完小学、初中9年需要7200元,读完高中要1万多元,读完大学要5~6万元按目前我们人均收入计算,培养一个大学生要花费8年多的纯收入。二是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艰难。一方面,乡镇医院运转难。由于政策和经济条件的原因,目前乡镇医院条件差,医务人员待遇低,结构不合理,导致人才引不进、留不住。另一方面,看病难问题仍然严峻。调查发现,农村的“看病难”比想象严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虽然给农村看病难带来了福音,但据一位农民反映:“原来看病只要50元的,现在需要100元,国家报销50元,自己还是要出50元,搞去搞来没有少花钱,捆着绑着一个样”。三是社会保障事业刚刚起步。目前,我县农村的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刚刚启动,社会救助体系还不,农村低保范围窄、金额少,失地农民、弱势群体救助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
四 建设新农村重要举措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我们贯彻科学发展观应从这几方面入手: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的任务是发展
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就要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中央确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五句话、二十个字”的总目标和总要求,头一条就是“生产发展”。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主要途径。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必须首先立足于农村产业的发展。无论是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还是改善生态环境,都必须以现代农业为基础。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以人为本落实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去,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就是要以最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新农村建设的每一个目标,都是紧紧围绕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确保让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等等这些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为根本
出发点和落脚点,处处体现了以农民为本的思想。
生产发展要依靠农民,生产发展离不开农民,农民是生产发展的第一要素,同时生产发展也是为了农民,造福农民,使农民充分享受建设和发展的成果;生活富裕就是让农民生活富裕,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这也是我们党在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乡风文明,归根到底是农民的文明,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通过农民的文明,来体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就是指村庄形象必须清洁、整齐,生气勃勃,人与人之间和谐,生态环境好,人与自然和谐,体现出一个友好型农村;管理民主能否实现,关键在农民,农民必须具有科学的民主意识,通过民主选举、民主议事、民主决策来实现科学的管理民主化。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二十个字”为目标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贯彻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针,推进农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注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农村的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其宗旨和目标是使城乡经济社会能够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在中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条件的新形势下,推进新农村建设,不能单纯就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而要跳出三农抓三农,把农业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大格局中来谋划、来推进,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更紧密地联系起来。一方面要不断加大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和支持力度,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城乡关系,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另一方
面要不断深化改革,努力消除妨碍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和政策限制,着力培育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统筹城乡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打破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式,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五 对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个人建议
(一)强化组织领导,扎实推行农村建设新理念
1、成立领导小组,完善新农村建设工作机制。
2、明确部门责任,强化新农村建设监督考核。
3、作好建设规划,严格新农村建设操作程序。
(二)提高农民自主创新能力,切实注入农村建设新动力
1、转变思想观念,促进农民自主创新。
2、加强科技培训,推动农民自主创新
3、推行典型示范,带动农民自主创新。
4、落实优惠政策,引导农民自主创新。
(三)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断拓展农民增收新途径
(四)乡镇干部多下乡体察民情,了解村民之所急需
(五)对城乡要求一视同仁,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工农和谐化
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在思想认识上要有长期打算,在发展规划上要有长远眼光,在制定目标上要把握关键,在工作展开上要有重点,同时通过全民动员,城乡互动,各部门上下协调,共同促进我县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参考文献:
[1]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1).[2] 孙荣欣 王艳萍主编·学术纵横[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版